自有风骨向阳开
【此文为梁漱溟《人生的艺术》读书笔记,所有文字皆为梁先生观点,非本文作者。不过大师所言立意高俊,甚为赞赏,不愧为继承了孔孟风骨的最后的儒家。】
作为徐志摩所说的孔子之徒,梁漱溟也认为孔子不是宗教。他认为孔子的道理不止于伦理纲常,更能指导个人生活;不止于中庸,更包容了狂狷。又以乡愿为例说孔子痛恨假好人,强调求真态度,狂狷虽偏,也是真的,总比乡愿的内里不真强。
这与泰戈尔想像的儒家相差甚远,泰戈尔很高兴,终于有人向他说明白了儒家的道理。世人对儒家的误解同泰戈尔差不多,恐是乡愿一途,那就成了孔子说的“德之贼”了。
德者得也。正谓有得于己,正谓有以自得。自得之乐,与外在条件无关,所以其味永其味深。梁漱溟反对胡适之对道德的解释说要把人生价值立在大我之上。他说宇宙只是一个“我”,只有在精神向下陷落时宇宙与我才分开。只要精神不断向上奋进,生命与宇宙是合一而不分内外的。
梁漱溟忠告:切莫走闭眼路。首先要开眼觅路,然后觅着了路就要走。这其中唯一的道就是诚实。诚实的积极的走一条逼直的路,不要走歧路。生活开始,只有诚实的答问诚实的走路,一分不诚实立刻就是一分的疚憾。
痛快的生活需坦白,不能落于应付。它的因来自于精力的集中发挥运用,敷衍懒惰不做事,空自一天天待着挨磨日子,便没法得到痛快的生活。要把力量用出来才能痛快,这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要求。
不要看轻自己的工作。任何事情只要集中精力都能做到精微高深的境界。古人云“洒扫、应对、进退,即是形而上学”,又云“下学而上达”。事情只有大小之殊,没有精粗的分野。只怕不肯用心,用心即可一通百通。
梁漱溟不愿用“善”、“道德”等带有特别意味的词,而用“合理”来说明行为。他崇尚自然的愉快,反对严厉的克制的自省。他认为要使人的行为合理,全在培养愉快的心理,要完全由衷的说话,要纯顺活泼的作为。一切严重教训以利害威迫人不得为恶或引诱人使之为善,都伤害了人的生机,妨碍了人的心理愉快,不能使人变恶为善,反而给人造成不良影响。
“自觉”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没有自觉便不像人。内心常常清明非常重要,只有心里清楚明白,才能超越对象涵盖对象,才能对自己有办法,人类优越的力量完全从此处来。
古代贤哲的悲悯,就是针对人不能清明自主。国人所谓学养,指的就是了解自己驾驭自己。人若只能在本能支配下生活,只能在习惯里面动弹,就太可怜了。要建立人格,失掉清明就失掉了人格。
注:大禅原创严禁抄袭,转载请联系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关注禅修营公众号:
进入另一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