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作为早期佛教的修行方式传入汉地。尤其是始自达摩及其历代祖师的传承,佛教禅修在中国日益盛行,并在六祖之后发生巨变。通俗化、生活化以及去仪式化伴随着觉悟的追求,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禅修的内容和方式也在与时俱进。自玄奘法师取经归来,中国的禅修渐趋体系化,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众多类别和门派。时至今日,无论汉传、藏传还是南传佛教都把禅修看作是佛教徒必须实践的基本法门。
当下禅修概念的兴起,源于社会环境的变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浪潮所累积起来的巨大财富,已经让无数人摆脱了昔日贫困。而城市化的迅猛进程让太多的人在利益的决斗场中彷徨失措,他们需要一个偶尔逃离的出口,需要一个短暂喘息的港湾。禅修恰好可以满足。
更多有志于灵性追求的人,则选择了禅修做为入口。形式化的低级迷信显然无法满足心灵探索的深度需求,他们四处求道参访、提升自我。佛法的精髓最终以禅修的面目展现给世人。各种实修方法的可操作性让人如获至宝,可以就此摆脱虚无缥缈的幻象。
与此同时,源自东方的禅修概念正被西方追捧,特别是有了乔布斯等成功名人的先例,人们便寻着脚步而来。西方的热点逐渐扩散开来,目前竟然渐渐有了反哺东方的架势,无数人乐此不疲。这其中良莠不齐,看官自辨。
与禅修相关的很多近亲,比如瑜伽等被变换成千奇百怪的花样迭出,以各种噱头满足着各式追捧的需求。这成为近年来都市白领阶层寻求心理慰藉而扩展开来的一种社会现象,并逐渐向高端人群靠拢。
客观的现实需求催生了国内禅修市场,诞生了无数禅修乱象。百度搜索“禅修”内容或微信搜索本公众号“禅修营”,不乏滥竽充数或怪力乱神者,一个与心灵探索有关的如此庄严的名称,竟被无知者如此堂而皇之糟蹋。
近年国内的禅修热是伴随着旅行潮和休闲潮同步兴起的,参与其中者往往更愿意把它当成一种繁忙工作之余的解压活动,所以提供更舒适的“服务”就成了生意之道。这显然与禅者所追求的不滞于物背道而驰。
环境与条件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形式与内容。如果所谓禅修只是让人焚香抄经走走过场,再随便说上几句生命无常的话语,恐怕很难让人有所收获。或许这些对一般体验也够了,但实在与真正的禅修相去甚远。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不了解禅修的人,往往把禅修与佛教混为一谈。禅修的方法本身与宗教无关,佛教是这些方法得以传承的载体,只是后期被赋予了太多无关核心的形式化内容。这些是需要被剥离的,否则会陷入迷信。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留存了佛教所有分支的国家,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各有其禅修的传承体系,其中主体在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更注重实修。中国的禅宗也重实修,但形式有所不同,偏向于参话头、起疑情、断思维。
国内民众接触禅修多以禅修营的形式,多半由寺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一般都是“禅七”,延承了国内寺院的习惯,此说法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有些寺院也有更短的“禅三”。而脱离了佛教形式的葛印卡内观新生课程均为十天。
国内禅修地不完全罗列:苏州西园寺、浙江嘉兴香海禅寺、江西宝峰寺、温州仙岩圣寿寺、河南佛学院、福建福鼎资国寺、厦门准提寺、广东韶关东华寺、成都昭觉寺、广西龙洞寺、扬州高旻寺、鸡足山华首寺、河南信阳法眼寺、福建福清福兴寺、南京栖霞古寺、江西耕香禅寺,还有藏传的五明佛学院以及南传的法住禅林等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去禅修,既有旅行的间隙体验,也有专程的赴道求法。国外的禅修多以禅修中心的方式示人。很多禅修中心都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可以按部就班学习。还有些是以禅林的方式,让求法者融入半出家式的日常生活。
总的来说,国内的禅修更讲究规矩,国外特别是东南亚的禅修更讲究自觉,因而相对更自由。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自觉难成大器。各有千秋,无关优劣。终归都是一个目的,让心灵远离束缚走向自由。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判断禅修可靠性的基本前提是收费与否,一个动辄花费上万的禅修必然值得质疑。真实的情况是,真正的禅修都是免费的,或者只收食宿费,各人自愿捐助。能够“自觉”才是最好的,这才算是与禅修的核心一脉相承。相关禅修信息请随时关注“禅修营”公众号。
愿您终有所得、悟无所得~
大禅
2018.8.12 五指山
注:大禅原创严禁抄袭,转载请联系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扫一扫禅修营公众号:
进入另一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