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发布

如何看待习惯?

作者:大禅Time:2018-10-08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

—— 爱默生


:此文为大禅2017年在印度游历期间随笔。



入印的第一天,我就习惯了用右手吃饭,仿佛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当时,友人说我用指尖夹饭的动作很“印度”。如果用佛教思维,这算是宿世因缘;如果从进化角度,可称之为“回归”。记得在某大城市一个稍高级的餐厅用餐时,很多印度人已经不再用手,而像西方人一样用上了刀叉。文明的教化在此时得以彰显,改变着后天的习惯。

人的很多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有些来源于家庭,有些来源于种族,有些来源于信仰,不一而足。总之,后天的习惯都是被所接触的人或者所属的群体洗了脑。洗脑并非贬义。长久以来,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出生就注定了他归属于某个群体,而不想被洗脑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狼人,也一样会被狼群洗了脑。


还有些先天的习惯,来源于人类基因。如果其中某一习惯与所属的群体规则相悖,往往就不得不把它隐藏,以便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群体。比如同性恋。还有些习惯无关痛痒,则不必压抑。比如左撇子。而在西方“自由”世界,由于过度强调了少数人的平等,同样面临着与群体习惯相悖的问题。不止一次听人抱怨,由于同性恋的合法化以及权利要求的过分主张,导致社会主体人群倍感不适。


回到我自己,左撇子是天生。任你怎么纠正,拿东西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左手。那现在为什么又能很自然地习惯了用右手吃饭呢?我想,后天的适应力占了主导。这其中或许也有微弱的先天成份,埋藏在基因中的与食物相关的行为模式的体现。只是它太过久远,因为人类自以为文明的饮食工具的使用而不得不被淡忘、隐藏。所以,我称之为“回归”。


习惯的背后,便是观念。


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说“打破观念”。我们首先需要有意识地区分先天与后天。先天的通常你想打破也打破不了,后天的才是你随时可以选择的。当一个人的视野可以超越他所属的家庭、种族和信仰时,他才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人类”意义上的人,他才有可能真正理解那些与他先天不同的人,比如同性恋。


如此,你便可以明白,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的情绪泄愤是多么地不堪。当有人说“爱国”时,你要警惕他的出发点。一个视野高俊的人不会轻易说爱国,哪怕是天国。如此,你便可以洞悉,很多个体或群体行为背后的肮脏与华丽,而不会轻易地把自己置入他人设定的洪流。如此,更要学会反思。当一个人习惯性地说“这就是我”或者“我就这样”时,你要警惕那只是受了后天观念挟制的囚笼之我。


所谓习惯,与佛教所说的业力、习气其实是一回事。所谓共业,就是群体习惯。打破观念,就是打破因果循环链,不再原地踏步而有了螺旋式提升的可能。一般说来,先天的习惯不会导致一个人的“弱小”。真正让你无法站立的,都是后天的观念灌输。所以,我们怎么能允许自己“我就这样”而一成不变呢?



注:大禅原创严禁抄袭,转载请联系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扫一扫禅修营公众号:

进入另一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门标签: 大禅

博客

热门信息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