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 罗曼·罗兰
多年前旅行厌倦之时,我问朋友“人为什么会无聊”,他答“无聊是因为没有明确目标和动机所致”。当时心向佛教,对于这种逻辑式的回答不以为意、并未在意。
如今想来,目标和动机确实是治愈无聊的良药。就像雪盲症是因为目光找不到落点一样,人类精神的雪盲症就是无聊。精神生活讲究的是充实。有了目标和动机,头脑便处于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运转状态,充实的感觉由此而来。
但是,这样的充实真的“充实”吗?
一般人无聊时,都是通过寻找目标和动机来解决的。比如,找朋友说话、看一场电影、去酒吧坐坐或者走出门远足等等。目标本身无所谓好坏,区别在于,是否能让“自己”有所收益,而不只是发泄无聊。人总有趋乐避苦的倾向,行为的选择往往不是为了身体的享受就是为了精神的愉悦。
一般人的“充实”,都只是关注行为本身。好的情况,会通过外界刺激促进观念的革新。更多糟糕的情况,只是打发了时间消磨着光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人喜欢音乐,结识了可以弹唱的朋友,便整日听他“表演”。表演的人需要观众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听者”倘若如此日复一日,就完全是在浪费生命。
道理非常简单。如果一个人真的喜欢音乐,他最应该听的,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而不是粗制滥造。其他的形式也是一样,要看就看最好的电影,要读就读最好的书,而不是饥不择食般尽享垃圾。
当然,还有一种治愈无聊的方式,就是什么都不做式的放空。其道理是物极必反,也可以理解为置之死地而后生。人总要做点什么,其实是病态。所有的生命都在必然地流逝。任何的时间消耗都有必要考虑其“性价比”,除非你觉得自己的生命不重要。而浪费他人生命的行为,永远是可耻的。
以此自省,愿无聊之人不再“无聊”~
注:大禅原创严禁抄袭,转载请注明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扫一扫禅修营公众号:
进入另一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