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发布

艾雅·凯玛:接受自我

时间:2018-09-07

很奇怪,大部分的人都不太会爱自己。或许有人会想,这是世上最简单的事了,因为我们随时都在关心自己。我们总是关心能赚多少钱,有多少成就,过得多舒服。佛陀在一部经中说:“自己和自己是最亲近的。”所以为什么爱自己会那么难呢?
 爱自己并不是指放纵自己。大部分人并不真正爱自己,因为他们有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每个人都有无数的反应、喜好和厌恶。我们判断我们自己,在喜欢某种好的态度的同时,我们就会讨厌别的,而且会尝试着去压抑它们,也不想要承认它们。以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会伤害我们所追求的真理。
 另一种不善巧的行为是把我们的过错归咎于别人,这会使结果更糟糕。伴随而来的常常是恐惧和攻击的欲望。假如我们要使自己更平衡的话,假装看不见那些不愉快是没有用的,这包括我们的攻击、愤怒、物欲和欺骗。伪装会使我们远离事实,把自己撕裂成两个人格。有时候我们会遇见友善得有些虚伪的人,其实那只是伪装和压抑的结果。
 责怪别人也是行不通的,这无疑地会把我们的反应发泄在别人身上。我们会责怪别人的无能,不管是否真的如此,或者是不把他们当一般人来看。每个人都活在不真实的、自我欺骗的世界里,但是论断和责难的世界更加不真实,因为它不是把一切想象得太美好,就是想得极为丑陋。
 我们心中有六种根:三善根和三毒。三毒是贪、嗔、痴。而它们的相反是无贪、无嗔、无痴。假如我们心平气和地观察,可以很容易接受心中这六种根。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然后我们可以比较真实地观察自己,不去责难心中不好的根器,而对善根也没有过分赞许,只是承认它们的存在。我们会更清明地接受别人,也比较容易和他们相处。
 黑白分明的世界,也就是只有善根或不善根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只有阿罗汉才是完全清净的人。对其他人而言,只是程度上的问题而已。我们之间的不同,只是心中善恶的程度大小,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问题。我们都有同样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增长善根,铲除不善根。
 我们似乎看起来都不一样,但这只是个假象而已。我们都有相同的问题,也有相同的心理机能在处理它。所不同的是我们所受训练的时间。当我们花了好几辈子去训练心性以后,就会有一些清晰和专注。
 清晰的思惟是来自情绪的净化,这是相当难的事。只有当我们不落入情绪的旋涡时,才有可能成功地净化情绪。当我们清楚且直接地观照情绪,视之为生命的常态,自我认同的葛藤就会被砍除,也就不会再认为“我是如此的伟大”或是“我实在是很糟糕”。每个人都有他的潜力和限制。假如我们能爱这个人,这个有着各种作用和习惯的“自我”,也同样能务实且利他地去爱别人。但是假如我们起了分别心,只爱那美好的层面,而厌恶其他的部分,这样将永远见不到真理。总有一天,我们会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是自己业报的“作坊”。
 假如我们能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就会以圆满的方式来爱自己,就像佛陀所说的:“母亲会以她的生命来保护她的孩子”。假如我们要真实地对待自己,让自己有成长的机会,那我们必须成为自己的母亲。一位细心的母亲会了解什么对她的小孩是好的,什么对她的小孩是有伤害的,但她不会因为有时小孩做错事就不再爱他。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情况来反省自己。人们总是会犯错,在思想、语言和行为上,念头最容易犯错,其次才是话语和行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若是一位母亲,她会怎么做?她会告诉她的小孩不要再犯,然后还是同样爱她的小孩,呵护他。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开始照顾自己。
 这种学习是个成熟的过程。成熟会带来智慧,很可惜和年纪没什么关系。假如有关系的话,那就会比较容易些,因为我们就有了点保障。但事实上这是个很困难的事,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投入的事。我们要先学会承认,然后确信自己并不是在自责,而是接受“事情原本就是这样”。第三步则是改变。对大部分人来说,承认可能是最困难的部分——要了解自己的内心并不是那么容易。对沉思的心来说,这是最重要且最有趣的侧面。
 然后我们开始过着沉思的生活,但那并不是表示我们必须整天都在打坐。沉思的生活是指我们把事情的所有侧面都当做是学习的经验。我们持续内省所有的情境。当我们走出世界,像佛陀所说的“年轻人的热情洋溢”,透过自己的想法、语言和行为投入世界时,应该在心中反省自己的言行。在有些宗教团体中,专注的生活是指祷告。对我们而言,那是一种禅坐和生活方式的结合。专注是不停地持续的。不管有没有内在专注力,我们外在都可以做相同的事。专注是内在自我反省最重要的成分。我们并不需要整天打坐,观察我们的呼吸,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话都能让我们产生理解力。
 这会带来更深层的内心安稳,基于真理的安稳。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这样的安稳,但却表达不出他们的渴求,更不用说去实现了。活在神话或不断的希望和恐惧中,都会削弱内在力量。当我们在内心中看到真理,也看到在每个人身上的真理,就会产生安稳的感觉。
 佛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七种随眠习性:欲爱、嗔恚、见、疑、慢、有爱和无明。我们在心中发现它们时,可以微笑地说:“原来你在这里,我要动手啦!”
 人们总是以沉重的心面对冥想的生活。当他们感到无趣时,或许会走出去透透气。其实这样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活得随缘自在,但是要保持内省。无忧无惧,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佛法是自然的法则,而我们本身都在随时体现这个法则。我们不可能逃脱这个法则,不论我们在哪里,我们就是法,就是无常、苦、无我。不论我们是坐在这里,或是在月球上,到处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用比较自在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的和别人的困境。没有太过兴奋和激昂,而是持续地内观,自然会有些许的愉悦。那样是最好的。假如我们对自己有些幽默感,那就较容易适切地爱自己,也比较容易去爱别人。
 我们往往会有些很奇怪的举动,当这些行为或动作被拆开、分解后,真的是觉得满好笑的。其实我们都有些奇怪的想法和欲望,以及不切实际的念头。人们真是很有趣,不是吗?可是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这一面呢?那会让我们比较容易接受原本难以忍受的面向。
 在人的生活中,有个层面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生活是不断地往前走的。有时候我们会在这里一起禅坐。但这世界在乎吗?它仍然持续在转动。唯一在乎和不安的,是我们的心灵和意识。当心里有了不安、混乱、幻象和荒谬,那就有了不快乐。这是不必要的。事物是如如平等的。假如我们学会以平等心对待世界,就更容易清净我们的心灵。内心的净化是我们每个人的工作。
 假如我们自己在知道做什么,不曾遗忘,同时以平常心去修禅定,心灵就会逐渐澄净。那也是如如平等的。我们不断地把烦恼削去,就会渐渐明白原来这些烦恼是没有自性的。没有人会想让自己不快乐。外在境遇的影响终究有摆脱的一天。这时候就会有些改变。这改变可能很缓慢,但是想想我们已经过了多少辈子的生命,又哪里会在乎一天、一个月、一年或是十年呢?
 无有造作,无去无来。地球是绕着圆形轨道运行的,生命从出生到死亡不断地轮回。这些都不需我们的干预。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去了解真理。当我们理解到真理时,自然就会生起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爱,因为爱才真正是我们心灵的工作。假如我们也看到自己丑陋的一面,而净化了自己,那么就没有什么是需要努力或控制的,而是内心感觉的自然本能,直接散发到外界。
 内心是冥想生活的重要层面。当我们心中有了什么,会直接反映到外在世界。内在的光亮和清净是掩盖不住的,同样地,烦恼也是掩盖不住的。
 有时候我们认为可能使自己变成完全不同的人。这是不可能的。佛陀说过,要了解一个人,必须听他说许多话,和他生活过一段时间。人们常常会自夸无所不能。当然,他也就会对于做不到的事感到失望,而别人也会对他失望。能够细心且如实地了解自我,会开启我们的心灵,使内省的生活得到快乐。接受本来的自我和他人,会使我们的心灵更容易清净,烦恼更容易舍弃。



--------------------------------------

艾雅·凯玛(Ayya Khema)

    在一九二三年出生于柏林的一个犹太族家庭。在一九三八年,她从德国逃到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之后在知道父母在中国后,她就到中国来。由于二次大战爆发,她被捉到日本集中营,而她的父亲就死在营中。
    艾雅·凯玛后来移民到美国。一九六○到一九六四年间,她跟她的先生和小孩在亚洲旅行,这期间她开始学习禅坐。十年之后,她在欧洲、美国、和澳洲教禅坐。在一九七九年,她在斯里兰卡,由上座那拉达(Narada Maha Thera)授戒为比丘尼。
    一九七八年,她跟Phra Khantipalo在靠近雪黎附近,成立了一座上座部森林寺院。在斯里兰卡的可伦坡,她也成立国际佛教徒妇女中心,另外还有训练比丘尼的Parappuduwa Nun's Island。
    一九八七年,艾雅·凯玛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佛教徒妇女会议。在一九八七年五月,她是第一个在纽约的联合国上发表有关佛教的议题的人。
    她担任在德国佛陀精舍的精神导师一直到她往生,这是她在一九八九年所设立的,另外在一九九七年,她在德国创立了第一座上座部寺庙。
    艾雅·凯玛写过二十本以上有关禅坐和佛教数理的书;她的作品被翻译过七种语言以上。她的作品《禅与自在解脱》曾获得Christmas Humphreys Award。
    艾雅·凯玛比丘尼于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日在德国圆寂。


艾雅·凯玛(Ayya Khema)为西方第一代女性导师,对佛教与女性主义的融合,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她于1923年出生于柏林一个犹太族家庭,后来移民美国。1960到1964年间,她跟丈夫和孩子在亚洲旅行,在此期间开始学习禅坐。10年之后,她在欧洲、美国和澳洲教导禅坐。1979年,她在斯里兰卡,由那拉达大长老授戒为比丘尼,并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成立了国际佛教徒妇女中心。1989年,她于德国创立了佛陀之家,并担任精神导师。1997年11月2日,在德国圆寂。艾雅·凯玛写过二十多本有关禅坐和佛教教理的书,较有影响的有《禅与自在解脱》、《以法为洲》、《我是谁》、《给你我的一生》。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七种语言。


热门标签: 艾雅·凯玛 南传禅修 西方禅师

其他相关

热门信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