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精要
玛欣德尊者 讲述
(本书系根据玛欣德尊者于2009年中国江西宝峰禅寺
举办的止观禅修营所开示的阿毗达摩录音整理)
目 录
第0讲 授戒及教授业处……………………………………………… 1
第1讲 经典的结集及巴利语的起源………………………………… 28
第2讲 印度佛教1500年、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法
五千年、三藏及“阿毗达摩”的来源……………………… 45
第3讲 两种谛与两种教法、“阿毗达摩”的特点及学习
“阿毗达摩”的意义………………………………………… 60
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 76
第5讲 色法、四界…………………………………………………… 93
第6讲 四界分别之简略法………………………………………… 107
第7讲 四界分别之详尽法及18种真实色法之一………………… 121
第8讲 十八种真实色法之二……………………………………… 136
第10讲 色法产生的原因…………………………………………… 165
第11讲 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转起………………………… 179
第12讲 六处门色法及名法与心所………………………………… 195
第13讲 遍一切心所之触、受……………………………………… 208
第14讲 遍一切心所之想、思、一境性心所……………………… 223
第15讲 七种遍一切心所之名命根和作意心所…………………… 238
第16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寻、伺、胜解…………………………… 255
第17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心所………………………………… 269
第18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喜、欲心所……………………… 285
第19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通一切不善心所(无明、无惭、
无愧、掉举)及贪心所…………………………………… 301
第20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邪见心所……………………………… 316
第21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邪见心所和慢心所…………………… 330
第22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瞋心所………………………………… 343
第23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嫉、悭、恶作(追悔)心所………… 360
第24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昏沉、睡眠、疑心所及25种美
心所中的信心所…………………………………………… 376
第25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念、惭、愧、无贪、无瞋心所…… 391
第26讲 25种美心所中的中舍心所、6对12美心所、3种
离心所……………………………………………………… 408
第27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三种离心所、二种无量及无痴
心所………………………………………………………… 431
第28讲 心及不善心………………………………………………… 455
第29讲 八种欲界的善心、果报心、唯作心……………………… 474
第31讲 广大心(色界心、无色界心)…………………………… 506
第32讲 出世间心…………………………………………………… 521
第33讲 心的十四种作用,5种定律,与心路过程有关的
6个6………………………………………………………… 537
第34讲 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 552
第35讲 有限心路过程(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和纯意门心路
过程)……………………………………………………… 566
第36讲 心路过程中心与所缘的关系……………………………… 580
第37讲 道与果的心路过程,不同众生所体验的心……………… 595
第38讲 世间(恶趣地、人、欲界四天王天)…………………… 610
第39讲 世间(欲界天,色、无色界天),世间的周期………… 625
第40讲 业、业的定律、业的分类(依成熟之地分)…………… 643
第41讲 业的分类(依作用、成熟顺序分)……………………… 662
第42讲 业的分类(依成熟顺序、成熟时间)…………………… 677
第43讲 业和果报的关系…………………………………………… 696
第44讲 离心路过程(欲界善趣的结生及死生的过程)………… 712
第45讲 众生投生的法则…………………………………………… 729
第46讲 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 745
第47讲 缘起(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 763
第48讲 缘起(受、爱、取、有、生、老死等)………………… 777
第49讲 涅槃,证悟涅槃之道……………………………………… 793
附录:阿毗达摩精要提纲(PPT文件)(本电子档从略)
阿毗达摩精要 根据录音整理 集合众人力量 共同努力完成
虽已用心用意 但仍难免疏漏 未经尊者核审 仅作内部交流
第0讲 授戒及教授业处
玛欣德尊者2009.04.10讲于第1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开营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禅修者:早上好!
现在我们的2009年度帕奥止观禅修营就开始了。在这里,我们就今天早上的开营仪式先讲几个内容。
首先,我们在昨天晚上讲到了今天会授戒的。因此在这里我想简单地讲一讲,我们在禅修营期间对戒律的要求,以及如何持与犯。然后再给大家授戒。授完戒之后,再来讲一讲禅修的方法,也就是传授禅修的业处。
戒律
在我们讲戒律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还没有受过皈依或者说非佛教徒的,有没有?有的请举手。我看有没有?一位,只有一位还没有受过皈依,是吧?好,那没有关系。
作为佛弟子,首先,我们要对佛、法、僧三宝,要有信心,要有信仰,无论是受任何的戒,例如受五戒、受八戒,受在家或出家的十戒,它都是以三皈依为根本的,也就是说在受这些戒的时候,并不是在念诵戒的时候成立的,而是在受三皈依的时候成立的,因此我们在这里简单讲一讲三皈依。
三皈依的巴利文叫作tisaraõa,ti就是三,saraõa的意思是庇护所,保护的地方。佛、法、僧三种,是作为佛弟子的皈依之处、庇护所,所以称为三皈依。
其中的佛是buddha,意思就是指觉悟的人,是因觉悟了人生、觉悟了世间真相,觉悟四圣谛的人称为佛陀。
然后佛陀把他觉悟的真理、圣谛宣说出来,那就形成了法。因此法包括了佛陀所觉悟的真理,跟宣说的真理、圣谛。
然后僧就是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法去实践,乃至证悟、证果的弟子,称为僧。
或者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理解,就是佛陀是已经断尽了烦恼,已经拥有智慧与慈悲的圆满的人;
而法是能够使我们灭尽诸苦,断尽烦恼的方法;
而僧是已经断尽烦恼跟致力于断尽烦恼的实践者,同时僧,还是指佛陀教法的传承者,这就形成了僧。
因此我们不要以为说,佛陀是无所不能,佛陀是能够消灾延寿,不是这样。佛陀的意思就是:他是智慧、慈悲、圆满,并且能够教导,能够教导有缘众生的人。唯有我们对佛陀有正确的了解,我们的皈依才不会糊里糊涂。
对于法也是,法并不是说法力无边,神通广大那种法,而是指灭苦之法,能够断烦恼的方法。
那僧,不是祭司,不是神职人员。僧是实践佛陀教法跟教导佛陀教法的人。他们承担着自己要致力于修行、断烦恼,同时也要教化有缘的众生,担负着这样的责任、这样的义务,这种人称为僧。
当我们在受皈依的时候,我们要先了解佛、法、僧三宝的意义,之后再讲到受戒。
戒,巴利语sãla,它的意思就是有好的品德,好的道德品质的意思。
在禅修营期间,我们要求每一位禅修者,最低限度要持守八戒,对于个别的禅修者,我们会授十戒。
为什么这么要求呢?我们要了解八戒,或者十戒(也好),它都叫作uposathasãla,uposathasãla古代依照梵文upavasatha翻译成布萨。uposatha是什么意思?是近住,亲近三宝而住,亲近圣僧而住,这是佛陀对在家人的一种慈悲、所施设的戒法,他就是让在家人,在家人平时都忙忙碌碌,奔奔波波,很操劳。佛陀就用这种戒法,提供在家人能够有机会到寺院里面,到佛塔里面来亲近三宝,听闻正法,修习止观。让在家人也能够体验出家人,出家般的梵行生活。
现在大家来到这边禅修,特别是在家人来这边禅修,那我们也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来体验出家般的梵行生活。那出家般的梵行生活,有什么要求呢?也就是我们要学习象出家人一样过着清净的生活。由于这一种学习出家人,学习过梵行修行生活的行为,我们就称为uposathasãla,或者古代翻成布萨戒,就是这么样的意思。
现在我们来到宝峰禅寺,我们来参加禅修营,也应当。虽然大家身还是俗家,心要有出家人的心,要有梵行的心,要有禅修的心,如果我们用这样的心来去学习出家人的生活,那不仅仅你的心已经拥有了象出家人般的素质,同时,戒行也是我们禅修的保护,跟我们修行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求大家最低限度要守八戒。
八戒是哪八戒呢?
第一是远离杀生, Pànatipata veramani。也就是说,在受戒期间,不去故意伤害有生命的众生,有生命的生物。
第二Adinnàdànà veramani,Adinnà就是没有给的,àdànà是去拿,拿取没有给你的东西,也就是属于别人的,你去拿取,没有征得物主的同意去拿,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偷盗。
第三是Abrahmacariyà veramani,Abrahma是非梵行,cariyà是行为, veramani就是远离,也就是在受八戒的期间,即使是夫妻的生活、夫妻的关系,也暂时的停止而过着独身的生活,这称为远离非梵行,过着学习梵行的生活。
第四个是Musàvàdà veramani, Musàvàdà是虚妄语,也就是骗人的话,不真实的话要远离。
第五,Surà-meraya-majja-pamàdatthana veramani,Surà-meraya是指酒,majja是指酒精,pamàdatthana是指一切能够导致麻醉的这些物品,所以有人把这一条学处翻译成不饮酒,这是不是很正确的翻译。因为这条戒除了酒类之外,包括一切的麻醉品。也就是服用了容易上瘾,而且服用了可能会使人神志不清,或者说甚至会丧失理智,这一类的,好象现在所说的毒品,吗啡,等等,都算是。就是非药用的,拿来做消遣性的这些麻醉品,都是属于这条学处的范畴。
第六条Vikàlabhojanà是非时食。前面的五条跟在家的五戒是一样的,除了第三条,在家人来说,就是远离一切欲邪行,就是邪淫,但是作为八戒来说,第三条就改成是离非梵行,而在第六条之后,是作为uposatha八戒或十戒独有的。第六条是远离非时食,非时的意思就是,是指一切的诸佛跟所有出家的圣者不会在那个时段用餐的时间。非时是在每一天的太阳正好过我们这所在的地方那条经线,如果一旦太阳一偏西,就称为非时,一直到第二天的明相出现,这一段期间称为非时,这一段期间如果吃食物的话,那就称为非时食。今天在这里明相出现的时间是五点二十六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今天想要吃饭的话,在早上五点二十六分之后,我们吃东西就没有问题,如果在五点二十六分之前,天还是黑的,还没有亮,我们吃东西就会有问题,那我们就会破了这条戒。
在我们禅修营期间,明天五点二十五分是明相的时间,如果我们结营那一天是五点二十分,也就是说因为现在的明相会越来越早,所以也就是天亮会越来越早,当我们在结营那一天是十六号,四月十六号,是五点二十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是按照禅修营的作息时间用早餐的话,就不会违犯这条了。而现在在这里,过午的时间,今天的过午的时间是十二点十八分,而到我们结营的时候是十二点十六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十二点十五分之前用完午餐,还不会犯戒。所以不用担心,反正现在是十一点用餐。然后即使你用一个小时,还是不会过午。只要我们不超过十二点十五分,就不会犯。
那对于食物来说,佛陀规定有四类的药,第一就是我们当食物的药,例如说米,面煮成的饭或做成的糕点,这些都是食物。还有菜、瓜、水果、牛奶,这些都是属于食物,我们在非时就不要用。还有另外一种是称为七日药,还有另外一种称为时分药,跟称为终生药。对于在家人来说,就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对于出家人,对于受了具足戒的人来说,就会有这样的规定。时分药是指果汁,下午可以喝果汁,但是果汁我们必须要确定,果汁没有经过高温煮过,如果高温煮过的话,它就变成食物。同时果汁必须得是小果,不能是大果。例如西瓜、椰子呀、哈密瓜、南瓜,你榨成的汁来喝,就变成是食物了,如果是用苹果,葡萄,梨,橙子来榨成汁,而且没有经过加温,下午是可以喝的。还有另外对于受具戒来说,是七日药,也就是糖,蜜糖,油,这些在下午都可以用。终生药,就是指一般人拿来当药的,例如中药,西药,这些都可以。反正我们记得,受持好这条戒,就是在过了正午之后,不要再吃食物,不要再喝牛奶,或是冲那些三合一咖啡,这些都不要用,如果想要,觉得说到了傍晚或者晚上肚子饿的话,可以冲冲蜜糖水,或者喝点糖水,或者说你可以用党参或者西洋参泡点水,加点盐喝,也可以提提神。乃至你用枸杞子泡开水来喝,加点冰糖,都可以。这样的话,你就不会犯到离非时食学处。
第七条是指观看歌舞的,也就是说一切的娱乐,在你受持八戒期间,不要看电视剧,不要欣赏音乐,不要自己唱歌,不要手舞足蹈呀,也不要敲打乐器等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就可以说是受持了第七条,对十戒来说,是第八条,对于八戒来说,是第七条。
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化妆。在古印度,印度有个风俗,很喜欢戴花蔓,挂花环,现在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就是一切的装饰品都不要用。例如说手镯、戒指、耳环、头花,还有使用香水,口红,画眉,这些在守持八戒期间,或者十戒期间,都不要使用。如果是作为药用,例如说皮肤病,或者一些确实为了防病而涂抹的药,虽然它有香味,但是你的目的是为了治病,这个还是允许用的。对于香皂来说,不要用。如果是有药皂或者说没有味的,那这种来使用也是没有问题。这是远离化妆,远离装饰的。
第九条,或者八戒的第八条,是高广、高大床座,高是指凳脚很高的,大呢,在这里的大,并不是宽的意思,不是宽大的意思。而是指我们现在来说会遇到的就是唯一就是,如果我们是用棉,就是如果床垫垫了棉被,或者我们的坐垫用了自然棉的,这个就会有问题,这个巴利叫作tålika,假如是人工的棉或者化纤,这个没问题,这个可以用。假如我们把棉拿来,棉垫拿来作被子盖也没有问题。这是八戒。就是对于在家人的八戒,或者说对想要受持十戒,前面是九条戒。
第十条戒,就是如果作为在家人来说,或者说如果出家法师有发愿的话,想要受持第十条戒,第十条戒就是你在受戒期间,你远离一切的金钱。你把钱先舍掉,然后你在受戒这段期间,你连金钱的概念都不要有。不要去想,我现在没有钱,我的钱安不安全,保不保险?连这样的概念都没有,你就把它放到一边去。如果能够做到这么样,你就可以说你就能够守持好这十戒。至于说十戒更具体详细的说明,我们可以看《上座部佛教修学指南》里面就有更详细的解释,对每一条的持跟犯都会有说明。这是对十戒或者八戒来说的,我们在这里只是讲重点,因为详细的内容在里面已经有了,大家对戒有问题吗?有其它的怀疑吗?如果没有怀疑的话,下面我就给大家授戒了。
我想看看有多少位要受持十戒的?噢,萨度,很多,占大部分。好,那这么样,我先教大家念八戒,然后再给大家授十戒,然后在授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受,不过在求戒的时候,因为它涉及到八戒和十戒,如果想要受八戒的,可以请打开98页,《修学指南》的第98页,这个是求八戒的法,如果是十戒的话,我们可以打开102页,不过有一些,我们将会例如说讲到十戒的话,大家都念Ahaü, bhante, tisaraõena saha dasa- gahaññha-sãlaü dhammaü ,这个dasa-pabbajja-sãlaü 改成dasa- gahaññha -sãlaü就没问题。
授戒
下面想要受持八戒的跟受持十戒的一起,但是先念八戒,在求戒的时候,大家在心目中就想着是八戒,如果是十戒,你就想着是十戒,然后在念三皈依跟受戒的时候,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念。然后到了第十条的时候,就八戒的不要念了。而受持十戒的才念、才表达。然后必须还要提醒的就是因为戒法,我们求戒法应该依语表的,也就是要说出来,不要闭着嘴不说。闭着嘴不说,你说我只是心念受戒,心念受戒,没有说戒是靠心念,要有心念,同时还要表达出来,才成受。
好,下面向大家授戒,请合掌:
跟我念一下,先八戒:
Ahaü, bhante, tisaraõena saha aññhaïga samannàgataü uposatha- sãlaü dhammaü yàcàmi, anuggahaü katvà sãlaü detha me, bhante.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具有八支(条)的伍波萨他戒法,请尊者在摄受后把戒授给我!
Dutiyam'pi, ahaü, bhante, tisaraõena saha aññhaïga samannàgataü uposathasãlaü dhammaü yàcàmi, anuggahaü katvà sãlaü detha me, bhante.
尊者,我第二次乞求三皈依和具有八支的伍波萨他戒法,请尊者在摄受后把戒授给我!
Tatiyam'pi, ahaü, bhante, tisaraõena saha aññhaïga samannàgataü uposathasãlaü dhammaü yàcàmi, anuggahaü katvà sãlaü detha me, bhante.
尊者,我第三次乞求三皈依和具有八支的伍波萨他戒法,请尊者在摄受后把戒授给我!
好,下面受持十戒的请跟我念:
Ahaü, bhante, tisaraõena saha dasa- gahaññha-sãlaü dhammaü yàcàmi, anuggahaü katvà sãlaü detha me, bhante.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在家十戒法。请尊者摄受之后授戒给我!
Dutiyam'pi ahaü, bhante, tisaraõena saha dasa- gahaññha -sãlaü dhammaü yàcàmi, anuggahaü katvà sãlaü detha me, bhante.
尊者,我第二次乞求三皈依和在家十戒法。请尊者摄受之后授戒给我!
Tatiyam'pi ahaü, bhante, tisaraõena saha dasa- gahaññha -sãlaü dhammaü yàcàmi, anuggahaü katvà sãlaü detha me, bhante.
尊者,我第三次乞求三皈依和在家十戒法。请尊者摄受之后授戒给我!
Yamahaü vadàmi taü vadehi (vadetha).
我念什么你(你们)也跟着念。
âma, bhante.
是的,尊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好,下面准备受三皈依,大家念的准一点啊,因为受八戒也好,十戒也好,在受三皈依的时候我们将会念三次:
Buddhaü saraõaü gacchàmi.
我皈依佛,
Dhammaü saraõaü gacchàmi.
我皈依法,
Saïghaü saraõaü gacchàmi.
我皈依僧;
Dutiyam'pi, Buddhaü saraõaü gacchàmi.
第二次我皈依佛,
Dutiyam'pi, Dhammaü saraõaü gacchàmi.
第二次我皈依法,
Dutiyam'pi, Saïghaü saraõaü gacchàmi.
第二次我皈依僧;
Tatiyam'pi, Buddhaü saraõaü gacchàmi.
第三次我皈依佛,
Tatiyam'pi, Dhammaü saraõaü gacchàmi.
第三次我皈依法,
Tatiyam'pi Saïghaü saraõaü gacchàmi.
第三次我皈依僧。
Tisaraõa-gamaõaü paripuõõaü.
三皈依已经圆满。
âma, bhante.
是的,尊者!
好,现在大家的八戒跟十戒已经得了,也就是说在三皈依的时候得到了。我们下面再念戒的文,为了巩固,我们再念戒的文。对受八戒我们也依十戒的来念,只不过受八戒就把第七跟第八条合在一起。现在我们大家来念十戒的文跟八戒的文:
Pàõàtipàtà veramaõi-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离杀生学处;
Adinnàdànà veramaõi-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离不与取学处;
Abrahmacariyà veramaõi-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离非梵行学处;
Musàvàdà veramaõi-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离虚妄语学处;
Surà-meraya-majja-pamàdaññhànà veramaõi-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学处;
Vikàlabhojanà veramaõi-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离非时食学处;
Nacca-gãta-vàdita-visåka-dassanà veramaõi-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离观听跳舞、唱歌、音乐、表演学处;
Màlà-gandha-vilepana-dhàraõa-maõóana-vibhåsanaññhànà veramaõi- 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离妆饰、装扮之因的穿戴花鬘、芳香、涂香学处;
Uccàsayana-mahàsayanà veramaõi-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离高、大床座学处;
现在就是受十戒的才念诵,受八戒的不要念诵。
Jàtaråpa-rajata-pañiggahaõà veramaõi-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
我受持离接受金银学处。
我们现在在一起做,等一下我们最后才回向。那下面念八戒的,我先念诵,然后大家说âma, bhante.
Tisaraõena saha aññhaïga samannàgataü uposatha- sãlaü dhammaü sàdhukaü katvà appamàdena sampàdetha.
善作三皈依和具有八支的伍波萨他戒法后,应以不放逸而成就!
âma, bhante.
是的,尊者!
好,那接着是十戒的
Tisaraõena saha dasa- gahaññha -sãlaü dhammaü sàdhukaü katvà appamàdena sampàdetha.
善作三皈依和在家十戒法后,应以不放逸而成就!
âma, bhante.
是的,尊者。
要知道我们刚才念的那一段,就是说在受持了三皈依以及八戒或者十戒之后,应该要很好的护持,通过不放逸,以成就自己的戒法,成就自己的戒德。大家要说:是的,尊者!那就要做到!同时,我们也知道,对于在家法师来说,有些人可能会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还要受持八戒和受持十戒?其实呢,我们只要看过,好象弘一律师,他也是多次都强调作为出家人其实也是应该受持八戒的。所以八戒,我们即使大家受持了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的做好八戒的受持,那还是很大的功德,所以不要轻视这八戒。毕竟这八戒是我们出家人本身应该受持的东西。这个是我们的本分,这是佛陀用慈悲,提供给在家人学习,我们现在做好自己的本份,也是很应该的嘛,是不是?
那好,现在大家受了戒之后,接下来就是在禅修营期间,应该很好的受持,如果是在这八条戒或十条戒当中,对于前面的杀生、偷盗、淫欲、妄语跟麻醉品的,只要故意才犯,不故意并不犯,对于非时食,即使你不知道你吃了也犯。例如说,你在十二点多你还认为说没有过午,你就吃东西,其实已经过午了,你吃了,即使你不知道,还是照样犯了。对于歌舞跟装饰的,也是如果你故意就犯你没有故意不犯,对于高大床座,即使你不故意也犯。例如说,你不知道下面你坐的是棉垫,但是你坐了,然后,后来一翻,怎么下面是棉垫,这个也是犯了。对于受持金钱的也是,你没有故意也是犯。例如说,你把钱夹在书里面,或者说你放在口袋里,然后你就把它拿来,来穿,穿了你就带走,后来发现怎么一摸口袋里,口袋里还有钱,这个其实也算犯了。所以我们知道,在这八条戒或十条戒里,有些是故意才犯的,有些是没有心也犯的。我们要清楚这一点。
业处开示
下面受持了戒之后,我们再来讲业处,业处就是修行的方法,因为毕竟我们大家来这里是为了禅修,也就是为了获得禅修的方法,禅修的业处。我想,看过《清净道论》的禅修者,一定会知道古代那些人他为了想要求得业处,他们是多么艰难啊!是不是?当然我们现在,我相信大家来这边,也是很辛苦,要坐车,舟车劳顿,还要请假,才能够来这里,总之,我们就要升起稀求想。既然大家来这里学习,来这里禅修,我们就应该具足弟子相,真正象个弟子,唯有你用一颗恭敬的心,用一颗虔诚的心、对法,对禅修热诚的心,那受利益的是大家,受利益的是作为求法的禅修者。
在这次禅修营里面,我将会教导大家几种禅修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我们作为根本业处的,就想用一种最传统的,由佛陀所教导的而且普遍给现在很多上座部禅师们、业处导师们教授、教导的业处,来作为大家的根本业处,这种业处就是anapanassati。也翻译成入出息念。anapanassati是巴利语,它是由anapana,再加sati,构成的。anapana古代也直接翻译成安那般那。不过呢,如果是用现在的音,变成阿挪多挪,其实是安那般那,sati是念,安那般那的意思就是呼吸,我们的入出息,念就是我们的心念、正念。我们把心念投入或者专注在呼吸,这个就叫做anapanassati,入出息念。要修习入出息念,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坐中的专修,一种是平时包括经行的修行方法。
在这里我先讲一下坐中的修行。因为我们禅修营期间,会安排共修的时间,共修就是坐中修。就是说大家坐在禅堂里面,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起禅坐,来培育定力,这种称为坐中修。平时呢,共修的方法,包括经行,包括我们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的修行方法。这两种方法我们在这里都简单的讲一下。
坐中修,就是我们回到自己的位置,现在大家来到这边,禅修营在宝峰寺,算是比较安静的地方,到处山青水秀,所以我们要来修行,就有条件,只要我们大家不互相制造噪音,不制造干扰,那我们可以说禅坐还是很安静的。在经典里面讲到,修习入出息念的人应该要到林野,到树下,到空闲处,为什么要这么样?因为佛陀在《增支部》里面说过,他说过声音是禅定的刺,也就是说当我们培育定力的时候,对声音特别敏感,声音特别刺耳,或者说这里的刺Kaṇṭaka,也可以翻译成障碍、荆棘,就是那种会刺的荆棘。对还没有培育定力的人,特别忌讳声音,所以我们要求禅坐的地方要安静。找了安静的地方之后,我们就应该要正直其身,结跏趺坐,就是盘腿而坐。现在在这期禅修营里面,为大家都准备了座垫,座垫非常好,它正好是可以把我们的臀部垫高,坐起来非常舒服,座垫不会太硬,也不会太软。每人应该都有一块,是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就直接坐在座垫上,姿势就容易保持,保持正直的。然后我们再结跏趺坐,就是盘腿而坐。结跏趺坐,我们并不要求大家一定要双盘。能够双盘当然是最好,不行的话,单盘也好,散盘也好。但是,就不要坐得太散乱。例如说抱着膝盖,或者说两腿伸直,这些都不要。特别是如果是在禅堂里面,前面又贴有佛像的话,或者说在前面有出家的法师,或者说有尊者坐的时候,你的脚不要正好对着他,这样的话,很不礼貌,很不恭敬。总之,就是坐的姿势你要坐得舒服,坐得持久就可以。手,你叠掌也好,你放在前面也好,你扶着膝盖也好或者说你双手这么样放都可以。总之,这个姿势一定要使我们的内心能够平静。因为毕竟身体的舒适,我们的心才能够平静,但是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放在身体上,因为我们修行以调心为主。当结跏趺坐之后,我们再看上身也保持平衡,有些人习惯性坐着坐着,就会耷拉下来,要保持身体平衡,最好是坐直一点儿。但不要挺直,如果你绷得过紧的话,你会很容易腰酸背痛,你可能坐了一坐,下一坐,你就撑不了了。就是上身保持正直,是自然的正直。然后,在身体调好之后,我们再检查身体是不是还有绷紧的地方。例如说,有些人在禅坐当中坐久了,肩膀、脖子这边会感觉酸痛,为什么?因为在禅坐的时候,是不知不觉会用力的。或者说在专注的时候,心一用力,结果就影响到脖子,这个就要注意。在禅坐之前,你先放松,或者说在禅坐期间,如果发现觉得身体有哪些不舒服,你先再放松一下。最后呢,就再让心平静下来,跟自己说,现在来这边禅修了,不要再回忆过去,不要再计划未来,不要在心里老是装一些名字、名相的东西,把那些先放下,把家庭的事情放下,把寺庙的事情放下,公司的事情放下,把那些柴米油盐的事情都放到一边去,现在来这边就让心平静、专注。
之后就渐渐讲到,置念于面前,它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置念于面前,就是我们就把心念放在这个地方,放在这个区域,这就是《清净道论》讲到鼻头的区域,鼻头的区域就是说,我们要在这边鼻头或者说,鼻孔出口处,对不对?还有人中跟嘴唇上方,也就是说在我们人中这一带区域里面这个地方,我们把心念放在这里。但是,不是放在这里的皮肤,而是放在这里的呼吸,我们可以借助这里皮肤的触觉去觉知呼吸,但是要知道这个是呼吸,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一带,这一带正好是呼吸经过的地方。它介乎于里跟外,再进去一点儿就是体内,再出来就是体外,就在这边,正好贴着我们的人中的地方,这个区域,这个区域是我们的心工作的地方,我们称为业处。然后我们就在这个地方注意呼吸,注意呼吸的时候,我们的呼吸是动的,有时吸进去,有时呼出来,但不要跟随它进去,也不要跟随它出来,而只是在这一点儿觉知呼吸,就可以了。在觉知呼吸的时候,注意不要玩弄它,不要去感觉它的冷,暖,不要去感觉它的轻柔,你可以先去感觉这里,就是这里皮肤的感觉,然后你依着这个皮肤的感觉去觉知呼吸,但是最后还是要把心放在呼吸上,那个就没问题。然后你就只是在这个区域里面专注。但是同时还是要注意,就是说因为我们鼻头这里离眼睛很近,有时不知不觉我们就会用眼睛去看了。一旦用眼睛看,问题就很多。如果我们闭着眼睛,闭着眼睛然后还是用眼睛去看这里的鼻头的话,很容易感觉到这边很胀,这边很胀,或者说会感觉硬硬的,所以不应该用眼睛来看。同时呢也要知道,不要不知不觉注意到鼻孔里面的呼吸,如果注意到鼻孔里面的呼吸,又会造成一种情况,就是到时鼻头这边会紧,或者是头这边发重。这个也不应该,同时也不应该咬着牙,有些人在专注的时候不知不觉会咬了,因为咬牙会感觉到头就会变得很胀,或者说头会变得很硬。其实很多人在修习入出息念的时候,是由于这些造成头胀,本来如果你的方法是正确的方法,不会有这些现象。
所以,如果大家是有这样在以前曾经修习过入出息念,有这样习惯的话,一定要改掉。改正这种,要不然的话,如果你还是继续这样,你的头会觉得越来越胀,最后呢,你一闭上眼睛你专注呼吸,你就感觉头胀头痛,这些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应该防微杜渐,一旦有这样的现象,那注意不要用眼睛看,不要注意你鼻腔里面的呼吸,也不要咬着牙,只是在这边专注,很自然的呼吸就可以,同时我们的心也要保持柔软、保持平静、不要紧张。假如能够这么样专注的话,我们就持续的专注。但毕竟来说,对于禅修者来说,等我们坐着坐着很容易就妄想纷飞、想东想西了。
要对治妄想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我们要在禅修营期间,我们之所以要制定很多规约、要有很多的规定,就是要大家尽量的生活简单,因为少外缘是让我们心平静很好的方法。外缘一多,我们的心就很烦乱,很繁杂,一会儿又做这个,一会儿又处理那样的事情,你的心就很难平静,所以我们在这个禅修营里面,为什么说连手机都不给打的原因。有时候说,我的亲朋好友来也不可以见,就是因为让大家少外缘。少外缘是解决,是杜绝妄想最好的一种办法。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心更平静,少外缘是第一,少外缘是一种防范,但它还不是直接治疗,它是防范心的妄想进来。
第二点,要做到心能够专注,能够少妄想,就是平时用功夫。不要只是在禅坐的时候才用功,而平时就胡思乱想,忙东忙西。在平时多经行,要习惯经行。经行了你才能够很好的把你的心在禅坐的时候收摄好。
第三,第三点要做到的就是,如果你觉得说当你坐下来的时候,心还是想东想西,心还是比较散乱,那时候你就可以跟自己说,让我的心平静下来,让我的心不要起牵挂。就好象说我们要穿一件新的衣服,我们要穿衣服,结果你发现了这件衣服很脏,你穿不会舒服,是不是?例如说,你要去住一间屋子,要住一间房间,但这间房间很乱,床又堆满了尘土,地上又很多垃圾,这个时候我们要先怎么样?啊,先怎么样?先打扫卫生。同样的,如果我们要专注呼吸将心平静,但是我们的心还是纷纷扰扰,这个时候要让心平静,你就把那些杂念,把散乱的心当成是垃圾,把它清理出去。唯有清理出去,你的心才能够做到平静。就好象说我们唯有脏衣服洗了,衣服才能干净,一间房间唯有打扫了,这间房间才适合住人,你住了才能够舒服。同样我们的心也是,如果很多杂念的话,你不论如何用功,你的心都不纯,你的心不纯怎么有可能让定力提升呢?怎么有可能让我们的心平静,是不是?所以我们要怀着一颗纯净的心来禅修。
第四,就是对这样做还是习惯性的很多妄想,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息,数息大家既可以数到八,也可以数到十,但是只要你选定一个数字之后,你就不要改。同时你也可以想,如果是你选择八,证明在提醒你在培养、培育八圣道。如果是选十的话,你就说,我在学习菩萨,在圆满十种波罗密,十种巴拉密,无论哪一种都可以,然后你选定了你就是,入出数一,入出数二,不要是入一出二,入三出四,不要这么样,这样我们的心太过躁动,你就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一直数到八,或者是数到十。假如这样数的话,你的心还是很杂乱,很散乱,那你就要下定决心,说让我从一数到十,这段时间心不飘走,如果一飘走,你一旦发觉到,你就重新从一开始数起,不要继续数下去,因为继续数下去,数数已经没有用了,因为你的心养成了一边数一边打妄想,一边数一边心就迷糊了。这个是禅坐的方法。
而有时候对有些禅修者刚来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问题,例如说会昏沉。对治昏沉的方法也有很多,首先,如果是经常禅坐昏沉,我们应该要检查自己是不是休息不足,为什么我们要保证大家一定要有足够的睡眠呢?就是因为如果睡眠不足,我们禅修很容易产生幻觉,甚至幻听。同时,我们禅修很难得力,所以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但是不要睡过多,睡过多也容易昏沉,睡不足也容易昏沉。就你按照平时的量,你适当减少一点儿就可以,例如说如果平时是睡七个小时,那你就睡六个半多小时,就已经足够了。
第一是保证睡眠,第二,如果是经常会造成昏沉,假如是这么样的话,你可以去思维一些有兴趣的所缘。由于在专注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呼吸没有感情,或者没有兴趣的话,那心很容易无聊,心一旦感觉无聊,它就变成昏昏欲睡。如果是这样,你就硬要让心继续去专注呼吸的话,那它不能够得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换一换,把心换一换,去想一些会让我们感觉到很高兴的事情。例如说,你可以去想想佛陀的功德,或者说修修慈爱,或者说你可以去背诵一段经文,但不是背出声,而是你心里面默背,或者说你可以去想着,例如说,你见到你的导师呀,或者说你在做布施的时候,很喜悦、很欢喜的心情。当你的心情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欢喜,那个时候你的心就会有活力,就能够振奋起来,你可以用这种方法。或者说你去想一些可以让你的心动起来。例如说回忆一些你正在背诵的经文啊,或者说一些你必须要思考的东西,让你的心活动起来。当你的心活动起来的时候,你就再回到自己的业处。假如这种方式还是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拉拉耳朵,或者揪揪自己的手,揪揪自己的大腿,让自己感觉到痛。让自己精神起来。如果还是不行的话,我们就张开眼睛,看看远处,看看远山,看看光明,看看佛像。这也是一种解决昏沉的方法。
假如这种方法还是不行的话,你就站起来,站起来再坐。如果你觉得你站起来,你还是可以昏沉,还是可以睡觉的话,那么你的功夫真的很厉害啊!因为站起来的话,假如你一旦昏沉的话你很容易跌倒,就是说这样自然就站起来。
假如这样还是不行的话,当然如果是你个人修行的话,那就很好。你就可以去用冷水去洗洗脸,这样的话,你很容易精神,当然在经典里面也有提到,这样不行的话,你可以去经行。用经行的方法可以克服昏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昏沉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身体的病,例如说感冒,或者说中医叫做湿热,湿气重,禅坐容易昏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喝一些祛湿热的凉茶,或者是药,一些中成药、药片,可以缓解禅坐昏沉。因为昏沉的心就好象泥浆一样,它不堪使用。所以我们可以用这几种方法来避免昏沉。
我们可以这么样说,对于大家来禅修,大家想要让心平静,我们碰到的问题不会太多。对初学者或对于来禅修的,在第一期或者说刚来的最初的那三四天,几乎问题不出三种。第一种就是昏沉;第二种就是散乱;第三种是什么?腿痛。都是这些。但是这些是每个禅修者必经的。
对于腿痛,如果你能坐半个小时,坐四十五分钟,那个时候才换腿,就没关系。但是假如你才坐十五分钟,坐半个小时你就已经想要动,那就要再加强自己的忍耐力。可以说大部分的禅修者都要经过腿痛这一关,但如果说想到过腿痛这关,最好的解决方法只是一个字,什么字?忍。对,没有错。如果能够忍过去,那很好。
但是忍要有技巧,要有善巧方便,要忍腿痛,如果你的毅力越强,你就是说我一定要坐整坐,忍腿痛。那如果你的忍耐力越强,你的意志越坚强,这一关越容易过。如果不行的话,我觉着这样的忍,太难受,太难受,十分钟,十分钟的忍,其实,腿痛还会有个规律,例如坐到四十分钟,然后你会发现腿痛,这个腿痛它是一阵一阵的,它不会说一痛啊,就痛到最后,它只是要让你动一下,你稍微动一下,你就不会腿痛。但如果你不动的话,它可能会痛,痛到感觉很难受,之后它又会消失,消失你会感觉很舒服。然后,过了一会儿,它又会痛,它的规律就是这么样的,如果你把握好腿痛的规律,你就稍微忍。如果你是每一坐你都可以忍的话,那么我可以说你不用忍三四天,以后你就可以很轻松的上禅坐。
但是如果你确实觉得不行的话,不要说在你一想要动,你的心就毫无正念的动,这样的话,例如说如果你是坐到半个小时,你的腿就痛,然后一痛你就动,一痛你就换腿,那么每一坐到半个小时,你就会腿痛,你就过不了这一关。
你就稍微再加,比如说,到半个小时你腿痛,那你就说让我再忍十分钟,或者说那个时候你可以用快速呼吸法,让我数呼吸,那时候,你的心就数,数到一百,或者数到一百二,或者数到一百五,那你等数完了你才换腿。这样的话,就无形中把你腿痛的时间延长,你通过这样慢慢地加,慢慢地加,你就会觉得你禅坐越来越轻松,刚开始半个小时,都好象在地牢里面煎熬,到了最后你可以轻松的就坐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其实忍是最好的过腿痛这一关的方法。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刚开始禅修的时候,无外乎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你能够解决了,其它的问题都好解决了。这个是禅坐的方法,我们现在再讲一讲经行的方法。
因为现在由于实际的条件,所以经行的话,我们可以在走廊里面,还有外面的,外面现在有两个广场,大家走的时候,应该要用南北方向,不要东西,东西这个方向,地方就很窄了。南北方向,这样的话,其实经行道最佳的大概十米到二十米这个距离。经行是指行走,现在在下面的广场它正好有砖,砖也是方形,我们就照着直线这样走就可以。经行的时候,我们先自己选定一条经行道,经行道没有规定,你站在哪里,就在哪里经行。你先站在经行道的一端,然后,我们两手可以这样放,就是我们可以用、按照传统的方法,就是用右手握着左手的手背,或者稍微高点儿,到手腕这地方,然后放在肚脐这边,这样容易收摄我们的身心。不会让我们走路的时候,左摇右摆,不会吊臂,或者说也可以把手背在背后,也是这么样,背在背后,总之就是说,不要让手这么样,不要让手掉下来,而是说,手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身心容易专注,容易收摄。然后再把你的心念放在一点。
有些禅修者说,如果我经行的时候可不可以注意脚步?还是可以的,我们要根据我们心的状况来判断那个时候应该把心放在哪里。如果心念还是很粗的话,我们可以放在很粗的对象上。如果心念细的话,我们再放在心念细的对象上。脚步跟呼吸哪一样粗?脚步粗还是呼吸粗?脚步粗。对,如果那个时候你的心比较散乱,或者说你的心比较粗,你就可以把你的心放在脚步上,然后知道脚步的走动或者说把你的心放在身体上也可以。
如果说那个时候你的心比较平静,又或者说在两坐之间,你中间出去经行,这个时候就应该把你的心继续放在业处,放在这个地方——呼吸。但是,在经行的时候,我们不用专注呼吸,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知道和专注存在着力度的问题,专注就是心很投入,但是知道,是你心知道在呼吸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经行不要胡思乱想。经行只是你要知道呼吸,你也可以知道呼吸的进跟出,但你不用注意很微细,只是知道这里有呼吸,然后慢慢地经行就可以。如果你习惯了经行,你就会体验到,经行对禅坐很有帮助。因为经行正好介乎于禅坐跟日常生活之间,你经行走好了,对你禅坐有帮助,对你日常生活的正念也有帮助。然后我们要习惯多点经行。那这个是经行的方法。
然后,在禅修营期间,我将会在适当的机会、适当的时间再继续教大家其他的业处。例如教导佛随念或者教导慈心的业处。但是,现在因为今天是开营,所以我只是讲一种业处,讲入出息念业处。因为入出息念业处很简单,而且很好操作,所以我们现在大家只要没有特殊的业处要求,大家就先修这种方法。然后,我再根据大家的进度或者说再有一些因缘当中,我再教其它的业处。
这个是我们禅修营期间要修行的方法,至于说有个别的禅修者要修行个别的业处,我们在禅修报告的时间,再具体决定。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我们就用入出息念。毕竟入出息念,我们要对入出息念有信心,因为很多的人是依照这种方法而证得禅那的。而且这种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还是可以证得禅那的。这是对禅修方法的说明。
就说我们要知道,要修行一定要正确,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修行正确有三要素,很必要的。
第一我们修行,要想问大家,到底为什么来修行?如果你是为了名利来修行,你错了。或者说你是为了,好象尊者很有名气,或者我想要尊者加持,你来错了,你找错了对象了。不要在我这里求得什么神,什么神意,什么加持,这些东西,我不搞这些东西。你如果是想来这里求法,你想来断烦恼,你就可以来这边。我只是把在上座部佛教传统里面传承的上座部的止观禅修方法教给大家,我只是充当这样的角色而已。所以大家来要抱着正确的动机来。为什么要来?大家为什么要来?想要证得神通,是不是?还要怎么样?到时回去跟同修们吹,我参加什么禅修营,这里的禅修营我也参加过,那里的禅修营我也参加过,好像什么都懂,是不是?为什么来?嗯?请回答为什么来?啊,对,如果是为了断烦恼来,那就没有错。我们修行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断烦恼?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是为烦恼所困,是不是?我们都在生死当中,为了出离生死,我们就应该断除烦恼。因为烦恼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痛苦,所以如果是为了灭苦,为了断烦恼来禅修,那么我们可以说你的禅修的目标,你禅修的动机是正确的。如果你是因为一些世俗的东西,为了一些例如神通,为了一些名利的东西来,那么你的动机就不纯了。甚至说,你修得的东西是对你是有害的,不是有利益的。我们修行要记得要放下,不要认为要有所得。如果大家抱着正确的动机来,那么我们可以说你来修行,你的修行有正确的目标。
第二,要有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这种方法必须符合佛陀的教导,在三藏里面有记载,在三藏里面有教导,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方法才是正确的,而不是某某大师创的,某某上师创的。如果是这么样的话,这种方法就有问题。如果大家修习入出息念的话,我们知道这种方法是佛陀教导的,是在《巴利三藏》里面记载的,那方法正确这是一点,同时还有我们修行不仅仅需要有正确的目标,正确的方法,还需要有正确的什么?正确的态度、正确的心态。我们的心是用什么样的心来修行,修行的心态很重要。修行的心态的要点是什么?就是不极端。不要走极端,对于禅修者来说,有哪些极端呢?
有四种极端。第一种就是过度的感性。过度的感性容易造成宗教狂热,容易造成个人崇拜,这是一种极端。某某大师说的话一定是对的,这个是错误的,这个就是过度的感性。
第二种是过度的理性。过度的理性容易造成喜欢批评、喜欢批判。过度的感性你的心会失去分辨,过度的理性你的心不容易投入,不容易修行。你老是在外面去分辨这个是对,这个是错。你的心一天都在是非当中,在是非对错当中,这是一种极端。在修行上来说,过度的感性叫作信根过强,而慧根不足。过度的理性叫作慧根过强,而信根不足,这是修行的两个极端。修行应该信根跟慧根要平衡,感性跟理性要达到平衡,平衡就是中道。在我们修行当中,感性跟理性的结合,那是最好的。对于修行,对于我们信佛、学佛,要有智慧,但是光有智慧没有信心,也不行。为什么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很注重智慧,但是只有智慧没有慈悲也不行,是吗?你知道为什么吗?智慧是偏于哪一方面的?偏于理性的是不是?慈悲呢?偏什么性?感性。唯有,如果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这类人可能就象石头一样硬,象铁一样铁石心肠,虽然他,他什么东西都看的很清楚,但是他没有一点同情心,这个也不行,如果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呢,会怎么样?误事,好心做坏事。所以修行感性跟理性要达到结合,要圆满,唯有这么样我们修行才能够有进步。
在具体的做当中,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就是如果是我们修习入出息念,感性跟理性的关系就是,你对呼吸,你很明确地、很清楚地知道,这个是慧。而你用感情投入到你的呼吸去,甚至我们可以说,你喜欢呼吸,去爱呼吸,这是感性。如果你只是知道,但是你对呼吸,没有一点感情,或者即使你感觉到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呼吸。但是你都是用些理论。噢,我要这样去做,我要这样去做,那你跟呼吸的关系就不会很强,因为它只是靠一些你的理论或是你的某些观念堆砌起来的你的心跟呼吸的关系。这样的话,你的心跟呼吸很难融在一起。
在《清净道论》里面说过,在修行止业处,就是培育定力的阶段,我们的信根强一点儿也是适合的。也就是说你多点用感情。在你感觉到你对呼吸,感觉无聊的时候,没有兴趣的时候,你就可以想:呼吸是我的生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自从我一出生,呱呱落地一直到我生命的最终,呼吸一直都默默地呵护着保护着我们的生命,你爱护呼吸就象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这样的话你对呼吸才会有感情,要培养对呼吸的感情,对呼吸有兴趣,去爱你的呼吸,这样的话,你的心才能够更加专注,你就不会一会儿去想其它的理论,噢,又去想一些其它的观点,多点投入,用感情去投入到呼吸。用这种方法来平衡我们的信根跟慧根。
特别是那些读越多书的人,文凭越学历越高的人,或者说那些一天到晚都是处理一些公司的事情,那些领导阶层,他们的心很理性,从不轻易动感性,特别是对咱们现代的人,都市的人,多用点感性是好的,因为本身你的理性太强了,你应该加点感性。
当然如果是对那些本身有宗教狂热倾向的,或者说容易搞个人崇拜的,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理性,这个是因人而异的。这是两个极端,以及解决这两个极端的办法。还有另外两个极端,也是我们作为修行人要解决的。第一,过度的精进;第二,过度的放逸。这是两个极端。过度的放逸,也就是说松过头了,心如果是处于平静的状态,太过平静,平静到没有活力,心就容易沉滞,心容易沉滞,它就变得不动。这是一个极端。
还有另外一个极端,就是精进过头。精进过头会造成紧,会造成压力。这是一个极端,所以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既不要变得让自己懒懒洋洋,或者心动不动就很软弱,没有力,也不要让自己的心造成很紧张。紧或者过度精进是一个极端,过度的平静变成没有活力,这是一个极端,如果远离了这两个极端,心处于中道。也就是要我们的心用的恰到好处,用力、力度恰到好处,这就是中道。
具体应该如何来操作呢?我想,对现在的人来说,大部分人容易造成紧张,也就是容易自我施压。如果你抱着一种有所得,有所期待的心来禅修,往往你的心容易紧,你的心容易造成压力。例如说,你想我要在这个禅修营期间,我要证得禅那!啊!我要证得什么什么东西,这样的话,无形当中就给你自己施加压力了。当你这样想,你的心有所期待,那结果会造成什么?会造成你的心会患得患失,如果你的心一旦患得患失,你的心就会变成很计较,你会变得很小气。我们本来修行就应该要把心胸放大,要放开心,你反倒变得斤斤计较,稍微修行的好,你就得意忘形。稍微修行不好,就象丧家狗一样,垂头丧气,你的心过度给你禅修的好坏所左右。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说,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人一坐下来就可以入定的,很难找到这样的人,除非佛陀再世,现在的人都必须要什么,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我们都应该下功夫,而且现在很多的人的目的都差不多,我们轮回了那么久,我们流转了那么久,我们一直都在生死当中打滚那么多年,那么久了,现在一下子要让我们的心平静,那个是很难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呢?我们应该要接受这个事实,如果你不接受,你的心就会排斥,你先接受自己爱打妄想这个现实,然后才好解决。你就根本没必要给自己施加压力,这个是心的本质嘛。我们现在之所以要来禅修,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说把这个问题抛到一边,去逃避它,去排斥它,去抗拒它。你就知道修行其实很重视就是调心,你的心调柔了,修行就能够上去。而不是通过一些用硬的方法,用求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不是用求的方法,我们可以跟自己说,这妄想经常来,这颗心本来就是这么样,幸好现在我们有信佛,已经来这里准备调伏它了,要调伏心了。等你这么样思维之后,你就再用我们曾经教过的方法,要么就是专注业处,要么就是用数息的方法,再把它调过来。同时不要去想,我在这个禅修营期间,我要怎么怎么样,我要得到什么,把这些期待都放到一边去。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母亲的,在你的孩子长到十多岁的时候,很着急,很着急自己的孩子长不大,是不是?我看在座很多做母亲的都是这么样,老是一天,天天看着孩子,天天都在骂他,为什么你不长高呢?我养你这么多年了。但是,即使你想孩子养大,快点儿长大,他还是有他自己成长的速度,是不是?即使你想孩子他不要长高,他还是会长高,为什么?就是他自然的规律。我们种树也是这样,当我们把树种下去,或者把一些禾苗种下去的时候,你的责任就是浇水,乃至适当的时候施肥而已。树它有自己的生长规则,你根本没必要在你的树的旁边架一个尺,然后今天长了这么高,明天又长了这么高,今天不会长,今天才长了这么一点点,这样的话,你的心会斤斤计较,你的心不会高兴。
禅修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有时你越想它修的好,它越不行,反而有时候你不经意,它反而会越好。修行就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的心还没有得自在,我们不能够说,我想要好,我想入定就入定。因为我们现在心还会处于散乱,或者处于待调伏的状态,等你的心调伏,你就能够想让它入定就入定,想让它入慈心就入慈心,而想让它修vipassanā就修vipassanā。但是现在不行啊,那应该怎么办?我们要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慢慢地去调伏它。调伏不好也要调,好的要培养。这个就是调心的规律。所以放下得失,只管做,只管修,付出足够的精进,付出足够的努力就是了。而对于禅修的境界,禅修的好坏,我们把它放到一边去。我们要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精进,修行就能够有进步,这样就可以了。然后我们所做的就是付出精进,不要去看效果,看效果的话,你的心就会很紧。我们知道,如果你觉得今天我修行的很好,这一座我坐的很好,你的心就很容易生贪。啊,今天我修行的不好,为什么我老是修行不好,老是我的心很多杂念,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会生什么?生瞋。贪跟瞋是善心还是不善心?我们修行是为了培育善心还是培育不善心?啊?我们修行要培育善业,佛陀已经教导我们,我们要:莫做一切恶,应当要圆满诸善,要净化自己的心,这是一切佛陀的教导。你现在来这里,我要培育种种的不善,我要把善放到一边,这个跟佛陀的教导是背道而驰的,是不是?或者说,我为了得什么境界,然后,我为了得什么成就来,首先你一来,你的心就有所得,你的心就有所贪,你的心就有所着,有所执,那你来这里怎么跟我们的修行的目标能够达到相应呢?是不是?所以不要抱有一颗有所得的心来,要学习放下。放下了,得是自然的。如果能够做得到这样,你的心就能够平静。我们须知,用禅修的心,你是越能放得开,你的心越宽敞,同时,如果你的心越柔软,这种心跟我们修行的心是相应的。我们修行的心不是用一种硬梆梆的心来修行,而是用一种柔和的心来修行,不要用一颗带着杂染的,带着污染的,带着不良动机的或者说不好的心态,或者说一颗造作的扭曲的心来修行,要用一颗纯净的、洁白的、光明的、清静的心来修行。这么样我们修行的心才跟法会相应。心跟法会相应你就能够体验到法。法永远就是这么样的,它等你来体验的,因为佛陀说过,法叫作ehipassiko ,ehi就是来吧,passiko就是看吧,ehipassiko你来看吧,佛陀的法就是等着你来体验的。但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来体验法,那就看你个人了。只要你有正确的动机,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心态,你必定能够体验到法,问题就是你含着不良的动机或者你修错了方法,或者说你的心态不正确,体验到的法,你不能够体验到法的真面目。所以要学习佛陀说到的Sacittapariyodapanaṃ,要净化自己的内心,etaṃ buddhāna sāsanaṃ,这个是一切佛陀的教导。要抓到要点,我们就不会走弯路。这个是一个极端,要对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懒洋洋的,懒洋洋的极端,也就是说,这个特别是对那些老修行,那些老参们,他们修行到了也没有刚出家那种出家的冲劲,而且呢,好像已经,真的似乎已置之以度外,其实这种不是智慧,这个叫什么?这个叫麻木。麻木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啊。麻木是偏于愚痴那一边,修行不能修出麻木出来。修行麻木出来,到时真的是眼睛一闭,可能是畜牲道或者是恶趣了。所以修行还是要有精进,只是不要过度就可以,适当的精进,中道的精进,那个,就是我们修行需要的,不要认为说,既然要做到放下,放下就放到了很麻木了,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人家说你,你现在这样做,你造了很重的不善业,他认为这个没关系,这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要求的目标。如果真的修行修到这么样的话,大家看到你,大家都会吓跑了,修到这么样麻木不仁。
修行要避免这四个极端,要记得:第一过度的感性;第二过度的理性,第三过度的精进,第四麻木不仁,也是过度的心无活力。要避开这四个极端,行于中道。这四个极端其实是两对,感性跟理性是一对,精进跟平静是一对,过度的精进是偏于动,过度的平静是偏于静;过度的静容易沉滞,过度的动容易兴奋,容易躁动,容易烦乱;这个都是我们修行要避免的。如果你不能避免这些,我们始终都是恰到好处的心念来禅修。或者用一句话就是:让我们的心平静之后再精进。这就是动跟静相宜了,让我们的心在很好的选择了禅修的目标,禅修的方法,禅修的心态之后,就一心的投入,这个就是感性跟理性之间的平衡。能够做到这么样,你的修行就能够有进步,你的修行对法就能够有体验。
假如大家能够,真正能够在禅修过程中,实实在在去体会这些,我们要记得,修行要靠三样:正确的目标,正确的方法,还要正确的心态。这三样如果都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用功就很能够得力,这是对禅修的教授业处,我们就讲到这里。
具体的修习入出息念的业处的方法呢,在《修学指南》这里面有更详细地教说,所以大家应该认真地去看《修学指南》里面的业处篇,这里面就有讲到,我们禅修应该注意的是哪些,要做到的又是哪些,要避免的是哪些,大家应该认真去看。那同时我在这里再教几个禅修的小常识。
我们在禅修的时候,要注意几样。就是睡眠要保证,饮水,喝水也要保证,饮食,就是吃的东西要保证,不要过度饥饿,也不要吃的过饱。如果刚吃饱的时候最好是先休息一会,刚吃饱就禅坐的话,很容易昏沉。喝水也要足够,不要喝太少水。但是有的禅修者就是说,我喝水了我经常要上厕所,有个技巧就是你可以在禅坐完了之后,在经行之前你先喝点水,然后再去经行,然后等要准备禅坐的时候先上个厕所,然后去禅坐。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你有足够的饮水量,同时又不会因为喝太多的水,经常在禅坐期间跑厕所,这是一个。
还有另外就是在禅坐当中,因为我们是偏静太多,所以说适当的应该加点动,经行是一种动,同时,在我们刚开始下坐时候,可以先揉揉这个,然后再扩一下胸,伸展一下,先可以从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然后再扭扭腰,然后再搓搓腿。用这么样,这样的话,使我们在禅坐当中,我们的身体是处于静态的,然后在起来之前,我们先按摩一下身体,使我们的气血先动一下,然后再起来。在禅坐之前也是可以先揉揉,揉揉手,揉揉脸,或者说如果室内有佛像的话,礼佛,礼佛其实也是一种运动。能做到这样,就是在上座坐下去之前,跟要下座结尾要先做一些这些运动,来按摩。但要注意,就是因为大家现在一起共修,即便是时间到了,可能还会有些人在继续禅坐,所以不要这样搓手啊,这样搓手就会影响他人,我们是这么样的。就是一切都是在安静当中,不发出声音的当中进行,同时我们在每天会安排晨运的时间,在家人可以在小道中跑跑步或者做做体操,打打太极,这些,我们都鼓励大家去做,这些适当的运动,当然不要打动作,打出嘿嘿声,这样会吵到别人。在我们教学楼后面还是有一段路,你只要不要超过那边就可以,这边还是会有一些安静的地方。特别是早上,在用餐之前就是从五点半到六点,这段期间做适当的运动,因为适当的运动可以让我们尽量减少因为禅坐带来的腰酸,脖子紧,肩膀痛,我们都会做下这样的运动,这就是动静相宜,这些是禅修的小常识。如果在我们的禅修营期间,还有其他的问题,或者说还有其他的一些注意的事项,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在禅修营期间我们再看机会、看因缘再跟大家讲。
今天我们的禅修开营就到这里,从今天的午斋,我们就开始在这边的斋堂里边用斋了。然后从下午开始,我们就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来进行作息,只不过今天因为特殊,所以今天的最后一座,也就是从六点到七点半,这一坐我们取消,也就是在五点钟之后经行,一直到六点半,我们在这边上阿毗达摩课。
好!我们今天所讲的就到这里,因为现在大家刚刚受了戒,听闻了佛法,我们在这里再做一次回向,回向文我们可以打开书的最后这页,回向文这篇。我们念下面那一段,那一篇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sãl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 sabbasattàna§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 pu¤¤abhàga§ labhantu.
愿以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戒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2009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阿毗达摩精要讲解
第1讲 经典的结集及巴利语的起源
玛欣德尊者2009.04.10讲于江西佛学院
好,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在这一次的禅修营里,我们将会利用晚上的时间一起来学习“阿毗达摩”。把整个“阿毗达摩”的精要讲完需要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求这一次参加禅修营的禅修者最好能够全程参加,就是这样的目的。因为如此可以把整个“阿毗达摩”完整地听完、学完和掌握。
作为“阿毗达摩”,对于佛教徒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说到熟悉,是因为我们说到的三藏里面的《论藏》就是“阿毗达摩”。佛教的经典离不开三藏,其中的《论藏》就是“阿毗达摩”。而讲到要说清楚“阿毗达摩”,能够真的了解,或者说“阿毗达摩”到底讲的是什么?我想在座那么多学佛的人,能够很完整地、很清晰地解释什么是“阿毗达摩”、“阿毗达摩”讲的是什么,我想应该也不算很多。
同时,我们也不要被“阿毗达摩”所吓倒。可能我们在接触“阿毗达摩”的时候,好像“阿毗达摩”首先给我们的印象是很繁琐,有很多的名相,是不是?也许我们可以说是这么样。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阿毗达摩”之后,将会清楚 “阿毗达摩” 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艰难、晦涩。
当然,如果我们对“阿毗达摩”感觉好像很繁琐的印象,也许跟说一切有部,也就是小乘的论藏有关系。在北印度的迦湿弥罗国,在佛灭四百到五百年间,那里形成了说一切有部(梵Sarvàsti-vàdin),他们发展出很发达的“阿毗达磨学”。
那些“阿毗达磨”师们在中国的古籍里被称为“毗昙师”。他们研究的“阿毗达磨”真的是很繁琐。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一共有七部论,称为“一身六足”。“一身”是《发智论》,“六足”是《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品类足论》和《界身足论》,所以称为“一身六足”。在迦腻色伽王的时候,又举行了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对三藏进行了注解,其中对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发智论》所作的注解,称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这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翻译为中文就有两百巻,是唐代的玄奘大师翻译的。当说一切有部把《阿毗达磨》的论跟注已经发挥完了之后,他们就固守成见,很固执、很死板地研究“阿毗达磨”。他们把“阿毗达磨”论跟注解用铜碟刻起来,封存起来,不给外面的人学习。
到了大概佛灭八百年左右,世亲尊者(音译婆薮盘豆)出世,他就从犍陀罗那里就去偷学,跟一位悟入尊者偷学《阿毗达磨》。偷学了四年,后来给他的老师悟入知道了。之后,世亲尊者就回到了犍陀罗,每天都跟他的弟子讲《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并把每天所讲的造一首偈颂,一共造了六百首的偈颂,称为《俱舍论本颂》。当本颂流传到迦湿弥罗国的时候,当时很多有部学者跟毗昙师还认为这是在弘扬有部论典的,他们就争相去讲。
后来,世亲尊者把《俱舍论》的本颂造成八千颂的释论。在那部释论里,引用了经部等部派的学说,驳斥了有部的学说。那个时候,有部的论师们才大呼上当:“其实这一部论是批评我们的,我们反而以为他是在弘扬。”后来有个叫众贤(Saõghabhadra)的写了一部叫做《顺正理论》驳斥了《俱舍论》。这一部《顺正理论》是站在有部正统的立场去驳斥《俱舍论》的。但由于他写的太多,后来他又再把它写成节本(精要本),称为《阿毗达磨显宗论》,这些是说一切有部的论。
后来,说一切有部又影响到了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在印度的大乘佛教只有两大派:一个是中观派,一个是瑜伽行派,其中瑜伽行派受有部的影响很大。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学习瑜伽行派,在那烂陀跟戒贤(Sãlabhadra)学习瑜伽行派的时候,之前就在北印度打了很扎实的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论》。我们如果接触了北传小乘的论,就是说一切有部的论,会发现到有很明显的辩论风气,思辨性很强,辩论性、批判性也很强,这跟印度的学风有关。
如果是学中观的人,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中国或印度,哪里都好,只要学中观,他的批判性一定很强,是不是?学瑜伽行派的也是批判性很强,学小乘说一切有部,批判性也很强。为什么?这跟印度的学风有关。如果你不去辩,你不能够在印度的学界、佛学界里面立足。正是因为这样,在印度佛教发展出很发达的辩论学——因明。这一模块就是北传的论典,后来又被瑜伽行派吸收,然后形成了北传的一套体系的论典。
但是南传这一套体系呢?我们会发现:上座部佛教没有因明。是不是?在座的这些比库们有没有听说过上座部佛教有因明的?没有!当我们去上座部佛教国家参学的时候,无论去到哪里,他们都没有什么辩论的。“阿毗达摩”是拿来用的,“阿毗达摩”是拿来修的。所以我们不要一下子给“阿毗达摩”吓坏了,认为学“阿毗达摩”了,我们的心会很复杂,批判性很强。不会!当我们学了“阿毗达摩”,会对佛教有很清晰的了解,有很系统的了解,而不是拿来批判,不是拿来批评,不是拿来看别人的是非。
虽然“阿毗达摩”很明白、很清晰地指出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但是它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我们了解、看清楚世间,看清楚佛法的真相,所以我们大家不要怕“阿毗达摩”。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想要学好“阿毗达摩”,也不要怕,不要认为“阿毗达摩”很难学。我们可以说上座部佛教的“阿毗达摩”讲来讲去都离不开我们的身心,离不开修行,信不信由你。但是,确实因为“阿毗达摩”讲的都不外乎是色法、心法、心所法。如果对修行来说,最终的目标是涅槃,但是对涅槃却讨论得很少。为什么?这是属于形而上的东西!“阿毗达摩”是要叫我们落实到自己的身心,再落实到修行上。当我们在讲“阿毗达摩”的时候,会发现其实“阿毗达摩”跟我们的生活,跟我们的身心,跟我们的世界息息相关。要学习阿毗达摩,我们可以说,大家不用去看论典,大家也不用去背那些名相。有些人看了叶钧居士翻译的《摄阿毗达摩义论》,越看越糊涂,再去看Bhikkhu Bodhi(菩提长老)编写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其实这本书并不难,但是有些人还是看不懂。
在这里我跟大家说,如果要学好“阿毗达摩”,只要求大家做到两项要求:第一、每次都来听课;第二、在听课的时候做好笔记,认真听。只是做好这两点,我可以说,当你过了这两个月,也就是到六月份我们的禅修营结束、我们的“阿毗达摩”课程结束的时候,你将会发现:你已经掌握了“阿毗达摩”。“阿毗达摩”并不难学,所以不要被吓倒,但是你要每次都来听课,而且听课的时候,如果你少了一节课,缺了一节课,你再听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接不上,因为“阿毗达摩”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很严密的系统,如果我们听了前面,不听后面,或者听了后面没有听前面,那你会觉得有些接不上。毕竟“阿毗达摩”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同时要认真做好笔记,如果你能够做好笔记,不用看书都可以,是这么样的。所以不要给“阿毗达摩”吓坏了。
好,我们在进入课程之前就先讲这些,先给大家做个心理准备,如果想要学好“阿毗达摩”,经常参加和做好笔记。
对有些名相,可以说“阿毗达摩”确实有很多名相,但这些名相并不难理解。因为一旦我们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几乎“阿毗达摩”所讲的那些所谓的名相,都是我们经常发生的,都是在我们这一副身心,我们每天都碰到的。比如讲到五十二种心所,我相信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有这五十二个心所。有些心,例如欲界心,我们经常生起的就是这十二个不善心跟八种善心,还有眼、耳、鼻、舌、身这些心。这些都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跟生活联系起来,跟修行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到,其实“阿毗达摩”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说,不是拿来辩论的。好,那么我们下面就进入“阿毗达摩”课程的学习。
我相信在座都是佛陀的弟子,都是佛教徒。对于佛教,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自从我们接触到佛教那一天,就跟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到底什么是佛教呢?对于佛教,现在有很多的定义。有人说佛教是宗教;好像在二、三十年前,人家一提到佛教,就会想到什么?封建迷信!是不是?但现在好了。然后在十多二十年前,赵朴老提出:佛教是文化。又有人说佛教是科学,有人说佛教是哲学;在十多年前,又有人说佛教是气功,最近又有人说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那到底佛教是什么呢?我们从它的词源来讲,佛教,巴利语叫做 Buddha-sàsana。Buddha是佛陀。不要读成“不达”,那是错误的读法。我们应该按巴利来读,而不应该按照英文读。是“布特”,或者“布他”都可以。这是指佛陀,佛陀就是觉悟者的意思。sàsana是教导、教法、教诲。例如:有一首偈叫Ovàda pàtimokkha讲到:
Sabbapàpassa akaraõaü,
kusalassa upasampadà.
Sacittapariyodapanaü,
etaü buddhàna sàsanaü.
“莫作一切恶,
具足于诸善,
净化其自心,
是诸佛教导。”
所以佛陀的教导简称佛教。
在经典里面,我们通常看到佛教是用“如来的正法、律”或者“世尊的正法、律”这样的字眼出现的。例如讲到有善男子对佛陀的教法生起信心,听闻佛陀的教法生起信心,于是他们从家到非家,于此法、律中正信出家,也就是说他出家成为佛教的僧人。
讲到佛教,通常可以叫做世尊的正法、律。也就是说:佛陀的教法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包含两大方面,一个是法,一个是律。法叫dhamma,就是佛陀的教导;律叫做vinaya,是佛陀所规定僧人、比库、比库尼应该遵守的生活规范。法在后世被结集为《经藏》和《论藏》,律被结集为《律藏》。法和律的关系是:法是指佛陀教导的法义、法理、义理以及修行的方法。律是指行为规范、规则,也就是出家人的生活规范,讲到哪些应该做的,哪些不应该做的。我们可以说,法跟律就是佛陀教法中的理论指导跟生活的规则。这就构成了佛陀的教法。
佛陀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文字记载的经典,因为印度人的习惯是强于记忆而不善于书写的,他们认为书写反而容易亵渎圣典,所以一般他们都是通过师徒口口相传来记忆跟传诵经典的。
有文字记载的经典大概在佛灭五百年后才出现的。第一次把三藏书写成文字是在斯里兰卡。那个时候大概是公元前37年左右,在Aluvihàra那里书写的。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正法、律,是经过历代的长老们口口相传,再经过结集整理成文字经典的,但这些都是在佛陀入灭之后才进行的。例如1954-1956年,在缅甸仰光举行了第六次三藏结集。结集就是大长老们聚集在一起背诵三藏,现在我们看到的所有经典,都是通过结集而来的。
在这里我们简单地谈一谈经典的结集。结集,巴利叫做Saïgãti,或者叫做Saïgàyana,意思是集在一起、聚集在一起背诵经典,称为结集。
首先我们讲第一次结集。第一次结集的时间是在佛陀入般涅槃之后的三个月时间。根据上座部佛教的传统说法,佛陀入灭那一年是在公元前544年。现在所用的佛历,即是从佛陀入灭那一年开始推算的。今年是2009年,佛历是多少?现在还是2552年。如果到了新年之后,当然是印度历的新年之后,开始就是2553年,现在还是2552年。在泰国依照周年算法,现在还是2551年,但在缅甸跟斯里兰卡是2552年。
根据上座部的说法,佛陀入灭那一天是在阳历5月的月圆日,约相当于农历四月十五那一天,也就是现在的韦萨节(Vesàkha Day)。佛陀入灭两个月之后,即到了7月月圆日的第二天,僧团开始进入雨安居。在雨安居的第一个月,僧团对房子、住所和举行结集的石窟——七叶窟进行了修理,准备结集的工作。从雨安居的第二个月开始,在马嘎塔国(Magadha,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附近的七叶窟里举行了第一次圣典结集。
当时,举行圣典结集的主持人是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尊者,也就是摩诃迦叶尊者,一共有五百位大阿拉汉参加,这些参加者都已经是断尽烦恼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所有这五百位长老都亲自听闻过佛陀的教导,都具足了四无碍解智,也就是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辞无碍解、跟辩无碍解。也就是说他们通达了佛陀的教法,具有很高深的智慧,对佛陀所教导的法,无论是从字、从词、从意义上都精通了解。而且这五百位大阿拉汉都是通过精选的,并不是说只要是出家人就欢迎你来参加。那个时候并不缺人,如果我们看过圣典就知道,当时精挑细选的,一定要能够背诵三藏,而且一定要在证量方面达到很高,同时还要具足神通。但具足神通也有很多,一定要具足四无碍解。在结集的时候,就先由伍巴离(Upàli)尊者,就是优婆离尊者诵出了《律藏》,然后再由阿难尊者诵出了《经藏》。
为什么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先诵出《律藏》呢?因为在佛陀入灭的时候,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并不在场,他正赶往古西那喇城(Kusinàrà)想去见佛陀,结果在半途当中就听到了佛陀入灭、入般涅槃的消息。那些还没有离欲的比库们感到很伤心。其中有一个年老的出家人叫做苏跋达,他听到佛陀入灭的消息之后感到很高兴,他说:“贤友们啊,你们不要忧愁、不要悲伤,我们现在已经摆脱了那个大沙门了,他常使我们起烦恼:‘允许你们这样,不允许你们这样’,现在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马哈咖沙巴尊者听了之后,就决定在非法、非律还没有达到强大之前,举行法、律的结集。
到了结集的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先征求大家的意见。他说:“贤友们,我们现在应先结集什么?是法还是律呢?”当时参加会议的大长老们都说:“马哈咖沙巴尊者,律是佛陀教法的寿命,唯有律住世时,佛陀的教法才能住世!”因此大家推举持律第一的伍巴离尊者先诵出《律藏》,然后再由阿难尊者诵出《经藏》。
不过,在第一次结集要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小插曲。阿难尊者当时说:“尊者们,世尊在临般涅槃前曾经对我说:‘阿难,假如僧团愿意的话,在我去世之后,可以舍去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也就是说“小小戒可以舍”。于是那些长老们就问阿难尊者说:“贤友,当时你有没有问世尊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戒?’阿难尊者回答说:“尊者,我没有问世尊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戒?’”
于是,与会者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些长老说:“除了四种波罗夷之外,其他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戒。”有一些人又说:“除了四波罗夷跟十三桑喀地谢沙(saïghàdisesa,僧始终)之外,其他都是微细又微细的戒。”有的人又说:“除了四波罗夷、十三种僧残跟二不定之外,其他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戒。”还有些人说包括了舍心堕,有些人说包括了波逸提.大家的意见不一样。
于是,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团当中说:“贤友们,请僧众听我说,我们的学处(戒律)跟在家人有关,在家人也知道:‘这个对你们沙门释迦子是允许的,这个对你们是不允许的。’假如我们废除了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他们将会说:‘沙门苟答马(乔达摩)为弟子们制定的学处好象烟一样(很快就消亡了),当他们导师在世的时候就学习这些学处,他们的导师一去世就不再学习这些学处了。’”
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就在僧团当中做甘马(kamma,羯磨)强调说:
ßappa¤¤attaü nappa¤¤apeti, pa¤¤attaü na samucchindati, yathà pa¤¤attesu sikkhàpadesu samàdàya vattati.û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
这是对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教法的基本原则。
其实,这三项基本原则是佛陀在世的时候曾经反复强调的,如果我们看巴利的《经藏》跟《律藏》,就会发现佛陀其实也曾经强调过。例如在《长部》第16经 Mahàparinibbàna经里,佛陀强调了如果想要让僧团兴旺而不会衰败,其中的第三条就是:没有制定的不要再制,已经制定的不要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来受持遵行,这样的话,僧团将有希望兴旺而不会衰败。
在《增支部》第七集里,佛陀也同样的强调;同时在《律藏》里面,佛陀也曾经强调。所以现在有些学者跟有些佛学者认为这个是迦叶尊者的意见。其实不是!马哈咖沙巴尊者只是把佛陀的意见在这个时候重新提出来而已。当马哈咖沙巴尊者重新提出来的时候,得到了与会的所有大长老、阿拉汉们的一致通过。因为所有参加第一次结集的这些比库们都是大长老、上座,所以他们的这一项决定就称为Theravàda。thera的意思是上座、长老;vàda是观点、思想、学说、主张,Theravàda就是上座们的观点,上座们的主张,所以简称“上座部”。
我们也可以说,上座部的长老们坚持这三项原则:
1、佛陀还没有制定的戒律,还没有说过的法,我们不应该添加。
2、佛陀已经制定的戒律,已经说过的法,我们不应当废除,不应当随意地篡改和删改。
3、只应当按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佛陀所教导的法遵行。
也就是说:上座部佛教认为只有佛陀才有资格制定戒律,因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还有大悲智。唯有同时具足一切知智和大悲智的人,才有资格制定戒律。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资格,能够同时具足这两种智慧。所以,我们作为佛弟子,就只有遵循的份。也正是因为这样,凡是坚持这三项原则的就称为“上座部”。
所以当你们看到南传比库、南传的僧人时,不要感到奇怪。例如我们穿的衣服跟现在的社会格格不入,是不是?我们现在还是穿着,在你们看来像是被单一样。当我们拿着钵去托钵的时候,有的人会说:“诶,为什么他要抱着安全帽到处跑来跑去?”因为,现在上座部佛教的僧人所穿的袈裟,要按照《律藏》里的规定来裁剪、来割截、来染衣,然后拿来穿。
例如,当我们去到居民区的时候,必须要通披。在寺院、在山林或者在礼敬的时候,我们必须偏袒右肩,这些大家在看经典的时候,都应该能够看得到。还有一些很细微的,例如说当我们用吃的食物一定要经过授与,要经过手授。不手授的话,宁可没有饭吃。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规定的,我们就要做,我们是佛陀的弟子,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导师,要尊重戒律。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当你看到上座部佛教有些现象,用现在的观点看是不可理喻的事情,请不要见怪。因为我们的原则就是按照佛陀,佛陀如何说,我们如何做。
到了佛灭一百年,也就是大概在公元前444年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导致僧团开始有分歧。这件事情最后导致了经典的第二次结集,第二次三藏结集,地点在韦沙离城(Vesàlã,吠舍离城)。主持人是亚萨尊者,或者说亚萨•咖甘嗒咖子(Yasa kàkaõóakaputta)尊者。参加的人有七百位阿拉汉。
为什么会导致这一次结集呢?
因为当时住在韦沙离城的瓦基族比库向在家人要钱,他们在每个月的斋戒日,用铜钵装了水之后,放在僧团中间,然后开口向前来的在家人要钱。他们说:“朋友们哪,你们给僧众钱吧,僧众们需要资财。”那个时候,有一位从西方地区来的阿拉汉叫做亚萨•咖甘嗒咖子,他见到之后,对那些居士们说:“朋友们,请不要给僧众们金钱,金钱对沙门释迦子是不允许的,沙门释迦子不能使用金钱,沙门释迦子不能接受金钱,沙门释迦子放弃珠宝、黄金,远离金钱。”但是那些居士听了之后,仍然将钱布施给僧众。
当时,瓦基族的比库们把所讨来的钱收集之后,再平分给每一个僧众,只要在那个地方住的,人人都有份,但亚萨尊者不肯接受。当地的那些比库很气愤,指责亚萨尊者,说他诽谤有信心的居士,使他们失去信心,要叫他向居士们去道歉,还要举他的罪。
于是亚萨尊者就到其他地方,邀请了很多长老、上座一起来到韦沙离城,共同裁决这件事。据说前来参加裁决的一共有七百位比库。由于人数太多,双方都各选了四位大长老作为代表,共同来判断瓦基族比库们的行为到底符不符合佛陀的教法。当时在僧团会议当中一共讨论了十件有关当地那些瓦基比库认为是允许的戒律问题。例如说:把盐储存在器皿里面,在没有盐的时候可以当食物来吃;又例如说,太阳过了正午两指,在两指之间还是可以继续吃饭;可以使用没有边缘的坐具,(nisãdana,尼师坛);特别是对于第十条——可以接受金钱这一件事情。
因为那个时候佛陀入般涅槃才一百年,当时还有一位受具足戒已经一百二十年,即戒龄已经是120个瓦萨(vassa)的大长老,是地上僧中的长老,名字叫做萨拔咖弥(Sabbakàmã),他还是阿难尊者的弟子,于是请他做僧中的长老。大长老们通过很严格的审核方法,一致认为瓦基族比库所做的十种行为都是“邪法、邪律,偏离导师的教导”。
当参加集会的大长老们平息了这件事之后,决定再结集法和律,于是又花了八个月的时间重新结集了三藏。但是,本地的那些瓦基族比库不肯接受上座僧团的如法裁决,他们另外纠集了一万个出家人,说:“他们既然把我们的这些行为说成是邪法、邪律,但是我们人数更多,我们另行做表决。”于是他们另立僧团,另外编集了自己的三藏。从那个时候开始,佛陀的僧团就开始有了部派的分裂。当时由于参加第二次结集的是以长老、上座为主,因此称为“上座部”,而瓦基族方面由于人多势众,所以称为“大众部”。
佛陀的僧团在之前的一百年是和合的,在教理上都是一味的,但是到了佛灭一百年开始就有了分歧。上座部坚持保守佛陀的教法,维持佛陀教导的传统,但是大众部认为佛法可以因时、因地做一些修改。大家在原则上有了分歧。上座部坚持说:“我们应当保守佛陀的教导,不应该随意篡改!”但是,大众部说:“佛陀的教导可以因时、因地做变通和发展。”这种原则性的分歧到了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大家不在一起共住,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井水不犯河水。于是,佛陀的僧团在那个时候开始(佛灭一百年开始)有了部派的分歧。
我们再看第三次结集。在佛灭两百多年,印度出现了一位很闻名的大王叫做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Asoka是“无忧”、没有忧愁的意思。阿首咖王统一了印度,当时的版图甚至比现在印度的版图还要大,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方。
阿首咖王早年是个暴君,到处征战,也杀害了自己的很多兄弟,夺得了王位。但是后来他受到佛教出家人的感化,信了佛教。阿首咖王信佛教之后,投入了很多的财力和精力来弘扬佛法,成为佛教史上很有名的护法大王。阿首咖王大力地弘扬佛法,对佛教的僧人很恭敬,每天都用大量的食物供养佛教的出家人。那个时候就有很多外道苦于生计,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们剃光了头,穿上了袈裟,冒充佛教的僧人也来接受供养。当这些外道冒充了僧人、冒充了比库之后,他们并不是想认真地学习佛法,却把自己的见解、修行方法也混杂到佛陀的教法当中来,用自己的观点和方式来解释佛法,仍然还是修行外道那一套。
由于佛陀的正法受到扰乱,当时的比库们不愿意跟这些假的僧人在一起诵戒、在一起共住。当阿首咖王知道之后,感到很震怒,想要整顿,于是派一个大臣去整顿僧团。结果这个大臣误会了阿首咖王的意思。当他去到寺院Asokàràma (无忧园寺)之后,命令那些僧人说:“你们一定要在一起诵戒,你们一定要和合。”结果,那些大长老们不愿意跟外道、假僧人一起诵戒。结果那个大臣很生气,把大长老逐个逐个抓起来,问他们说:“你们要不要和合?”那些大长老坚持就是不跟假僧人在一起,结果就把僧中的大长老一个一个地杀了。
后来阿首咖王知道之后,感到很懊恼,又没办法解决。最后他从阿厚岗嘎山(Ahogaïga pabbata)请了当时很有名的一位阿拉汉圣者,叫做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目犍连子帝须) 大长老来整顿僧团。Moggalã是他母亲的名字,putta是儿子,帝思(Tissa)是他本人的名字。印度人很喜欢在称呼的时候把他母亲或父亲的名字都加上去,我们说沙利子,玄奘大师翻译成舍利子,又称为什么?舍利弗,舍利弗多罗。弗多罗是梵语putra,巴利叫putta。所以当我们称为舍利弗其实就是舍利的儿子、沙利的儿子。现在这个Moggalã之子,他的名字叫Tissa,也是这么样,就是他母亲的名字加上去。
在淘汰外道、整顿僧团之后,摩嘎离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当时的首都巴嗒厘子(Pàñaliputta,华氏城)举行了第三次结集,以阿首咖王为外护。这次圣典结集一共有一千位阿拉汉参加。在这次结集当中,完整地诵出了《律藏》、《经藏》和《论藏》。
在第三次结集之后,僧团又作出决定,派出九个弘法使团到印度国内外各地去弘扬佛法。其中第八个使团由索纳(Soõa)尊者和伍答拉(Uttara)尊者带领到达了金地(Suvaõõa-bhåmi)一带。金地就是现在缅甸南部、下缅甸的达通(Thaton)到泰国佛统府一带的孟族人所居住的地方。例如现在泰国的机场叫什么机场?曼谷的机场叫做Suvaõõa- bhåmi,就是金地机场,那一带都是。泰国佛统府的泰语叫Nakorn Pathan。Nakorn Pathan是由巴利语Nagara Pañhama的泰语的转读,Nagara是城市,Pañhama是第一或最初,也就是佛统府是“最初城”或“第一城”。这一带自古以来都是孟族人居住的地方。孟族人比缅族人更古老、更早,巴利语叫Rama¤¤à族。这一带的民族分布在缅甸的下缅甸,包括勃固,包括Mawlamyine(毛淡棉)和泰国中南部那一带,这一带的佛教很古老。孟族人相信,早在阿首咖王的时代,佛教已经传到那里,后来这一地区的佛教又传到了缅甸,成为缅甸佛教的发源地。
第九个使团由阿拉汉马兴德(Mahinda)带领到达了狮子岛(Sãhaëa-dãpa),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Sri Lanka)。我们看一看,这是阿首咖王时代佛教的传播图。
当时的首都是巴嗒厘子城,这是首都,上面这个是Vesàlã(吠舍厘),下面这个是王舍城,当时的首都就在这个地方。阿首咖王当时派出了九个使团,从北一直到Yona。Yona相当于现在的北印度,当时是希腊人所居住的地方。然后到了西印度阿巴兰答(Aparantaka),又到了南印度的案达罗(Andhra)和马兴萨曼达喇(Mahiüsamaõóala)这一带地区。
根据阿首咖王的石刻记载,当时阿首咖王甚至派使团到达了波斯,乃至欧洲的地中海一带地区,从阿首咖王的石刻里面可以反映出来。
古代的波斯也叫做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在古代安息国出了一个王子叫什么?来到中国的,叫安世高。安世高其实就是现在伊朗人,他是安息国王子,到中国汉地传播佛教并且翻译了很多经典。那个时候,这一带地区都是佛教很兴盛的地方。例如我们刚才讲到的,现在的克什米尔,当时叫迦湿弥罗(Kasmira),还有犍陀罗(Gandhàra),犍陀罗也是佛教艺术的发源地,现在是属于哪个国家?巴基斯坦。阿富汗当时也是说一切有部很发达的地区。咱们汉地的佛教就是从这一带传播过去的,但现在这一带都是什么国家?都是伊斯兰教的国家。其中由索纳尊者和伍答拉尊者带领的第八个使团到达了这一带地区,这一带地区就是缅甸,后来佛教又扩大到这整个地区,叫做Suvaõõa-bhåmi金地。第九个使团到了兰卡岛(斯里兰卡),当时叫做狮子岛或者叫做楞伽,北传的《楞伽经》其实就是Lanka(兰卡)的意思。由于第八个使团到达了缅甸和现在泰国这一带,第九个使团到达了斯里兰卡,这一带都是在中印度的南方,因此称这一带地区的佛教叫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是这么样来的。
由于阿首咖王所护持的佛教属于上座部语系,因此传到缅甸、斯里兰卡,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佛教就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
在传统上的上座部佛教国家一共有五个:它们是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跟柬埔寨。现在在这一带印度的东北部跟孟加拉国国的东部,靠近缅甸这一带是传统上的上座部佛教地区。越南靠近柬埔寨的地方,也是上座部佛教的地区。还有中国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这一带在传统上也流行着上座部佛教,这就是上座部佛教分布的地区。
我们再来看巴利语的来源,我们讲到三藏,上座部佛教的经典语言称为巴利语,但是巴利(Pàëi)这个词本来不是语言的意思,它是佛语或者圣典的意思,巴利语是属于古印度中国,也就是中印度一带地区的方言。这里的“中国”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而是指佛教中国。
这个地区是叫做佛教中国。佛陀在世的时候,摩揭陀国的首都在哪里?在王舍城(Ràjagaha), 从王舍城这里往北走就是那烂陀(Nàlanda),那烂陀就是沙利子尊者出生的地方,后来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大学,很有名的叫什么大学?那烂陀大学。我们中国的玄奘大师去印度的时候,当时这一带就是佛教非常兴旺的地方,他就是在那烂陀大学留学的。再往那烂陀大学一直往上到了恒河边,这条是恒河,恒河边这个就是巴嗒厘子城,然后再过来是韦沙离(毗舍城),再过来这个是古西那拉(kusinàra古音译拘尸那揭罗),佛陀入般涅槃的地方。再过这里就是伦比尼,菩萨诞生的地方。再过这,就是(Kapilavatthu)这一带,是释迦国的地方,叫做迦毗罗卫。这个地方就是沙瓦提(Sàvatthã)城,古代翻译成舍卫城。
佛陀一生主要行化在王舍城,沙瓦提城这一带,这个地方叫做Bàràõasã(巴拉纳西、古译波罗奈城),还有这个是仙人堕处。这个是叫高赏比(Kosambã,古译憍赏弥城)。佛陀再往西最远所到的就是现在大概新德里那个地方。因为佛陀讲《大念处经》是在Kammàsadhammaü这个地方,古代叫做古卢国(Kurå),这个是佛陀游化最西的地方,最东的地方就在这儿,当时是叫昂咖。我们说到的佛教中国就是从这个地方一直到现在尼泊尔的南端,然后再到印度新德里这一带地区,这称为佛教中国。这是佛陀觉悟的Bodhi Gayà(菩提伽耶)。这就是印度中国,去过印度朝圣的人都应该很熟悉的。
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所说的就是这一带的方言。佛陀是反对讲梵语的,因为在《律藏•小品•小事》里面记载,当时有两个婆罗门出身的兄弟比库,他向佛陀建议说:“尊者,那些比库们,他们不同名、不同姓、不同出身、不同家庭来出家,他们用各自的语言来污损佛语。尊者,请让我们用梵语来统一佛语。”梵语是高等种姓所说的话,比较优雅、高贵,不象那些低等人所说的话那么粗俗。
当时佛陀就呵斥了他并且制定了一条学处,说:“诸比库,不得用梵语来统一佛语。如果这样做的话,犯恶作。诸比库,我允许用自己的方言,自己的语言来学习佛语。”从那个时候开始,比库们就用方言来传诵佛语。佛陀在世的时候所说的方言是哪一种呢?就是这一带的语言,也就是现在所说到的巴利语或根本语。
我们再来看第一次结集在哪里?王舍城,是不是?第二次结集在哪里?在韦沙离城,第三次结集在巴嗒厘子城。也就是说,三次结集都是在古代Magadha (摩揭陀国)的区域。佛陀所使用的语言跟结集所使用的语言,是什么语言?必定是这一带的方言,是不是?在第三次结集之后,以这种马嘎底语为载体的佛教经典就传到了斯里兰卡、缅甸跟泰国。虽然这些地方原先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为了表达对佛陀的尊重,对圣典的尊重,当时的长老们不敢随意改变佛陀的语言,于是就直接用马嘎底语来传诵经典,乃至一直到现在,所有南传的比库在诵经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用自己的语言,而是用巴利语。
但是巴利语是在佛灭一千年之后才使用的,古代一直都叫做Magadha bhāsā(摩揭陀语)或者叫做根本语,也叫做(Buddha-vacana)佛陀的语言。有些长老也很自豪地说这个是我们的sàvaka-vacana,就是佛陀弟子的语言。因为语言经常都会改变,后来摩揭陀语就在印度本土消失了。但是这种语言至今仍然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方被保留跟使用着。现在上座部的比库平时他们不是讲巴利语,这种语言只是拿来诵经、拿来记载经典,因此称为圣典语或佛语。圣典就叫做巴利,记载圣典的语言叫做巴利语。巴利语就是这样来的。
我们再看佛的弘化都是在这一带地区,所以这一带地区的语言就是现在所说的巴利语。当然了也有一些学者,他们根据一些考古的研究又有各自的意见,有人说现在的巴利语是属于乔萨罗这一带的语言,又有人说这是属于阿盘提这一带的语言。
如果我们再去看看第三次结集之后,当时有九个使团,其中第九个使团Mahinda阿拉汉,把三藏传到了斯里兰卡。Mahinda阿拉汉就是出生在阿盘提国的伍揭尼(Ujjenã),他小的时候在那里长大,但是他是在摩揭陀国出家受具足戒,并且学习三藏的,所以现在的南传佛教讲的巴利语,还是带有一点点阿盘提国的语言。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语言已经二千三百多年了,连一些地方口音又都带有,那就可以证明这种语言保留的精确度是多少,连语言的某些地方口音都带上,对于保持、保证法义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们可以说现在的巴利语就是佛陀在世的时候,中印度一带的地方方言。
另外,现在的巴利圣典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圣典,巴利语也是佛教当中最古老的语言,即圣典的经典语。
不过,到了佛灭五百到八百年,婆罗门教就开始复兴。特别是到了笈多王朝,当时的国王信仰了婆罗门教,他们把梵语当成国家统一的规范语言。那个时候佛教既要跟婆罗门教对抗,又受到国家王权的压力。于是印度的僧人们就开始将流传在各地,各种语言版本的佛教经典逐渐改写成梵文,也就是用婆罗门的雅语来统一经典。但是在改写的时候,他们又不是完全用婆罗门教的语言,所以就创造了一种叫做混合梵语或者佛教梵语的一种语言,这个是佛教特有的语言,但是它的语法跟一些发音都拥有梵语的特点,所以还是属于梵语。
我们佛学院开过梵语课,如果大家学过梵文,又学过巴利,就会知道这两种语言很相象,毕竟它们都是属于古印度的语言,但是它们还是有区别。巴利语是一种很简单的语言,它是属于民众语,发音也简单,语法也不难,而且变化也很灵活;但是作为梵文来说就不同,它特别讲究发音,讲究音韵、文法跟格律,比巴利语要复杂的多。当然,梵语读起来比巴利语更好听,毕竟巴利语叫做俗语,而梵语叫做雅语。
那好,今天先讲到结集又讲经典的来源,我们明天晚上再一起继续学习。我们从大到小,从佛教再讲到经典,然后经典再讲到三藏,再讲到《论藏》,再由《论藏》进入主题,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阿毗达摩”的。
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2讲 印度佛教1500年、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法五千年、三藏及“阿毗达摩”的来源
玛欣德尊者2009.04.11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昨天我们开始了“阿毗达摩”这个课程,已经讲到了什么是佛教,佛教就是世尊的正法、律,而正法、律后来整理为三藏。我们讲到了三藏的前面的三次结集。之后又再讲到了上座部佛教是怎么样传播的。同时又讲到了巴利语,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要学习的《论藏》是属于巴利语系,以巴利语记载的。
现在我们再继续讲印度的佛法。佛教在印度大概发展了一千五百年,其实从整个印度来看,大概一共传播了一千七百多年。但在中印度那一块,大概是一千五百年。因为最后的那一两百年,只是在东印度的波罗王朝那边苟延残喘了。
有人将佛法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正法,第二种是像法,第三种是末法。我相信在座有很多的人都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是不是?我们现在先不谈现在是什么时期,我们先来看一看印度的佛教大概是怎么样的发展过程。
依照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称为正法时期。正法,巴利叫作Saddhamma,梵文叫saddharma,也就是真正的、纯正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是五百年。
然后是像法时期,像法,巴利叫作Saddhamma- pañiråpaka。也就是相似的、相像的佛法。在这个时期,佛教中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似是而非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也是五百年。
第三个时期是末法时期,末法,这里的末是枝末的,或者末流的、末流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也是五百年。这是依照三期教法来划分印度佛教的大致发展过程。
如果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呢?正法时期相当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时期,像法时期相当于大乘佛教的时期,而末法时期就相当于大乘密教的时期。印顺法师在《原始佛典之集成》一书里也讲到了,他说所有的佛法都可分为佛法、大乘佛法和密乘佛法这三种。其中的正法就相当于佛法,像法就相当于大乘佛法,而末法就相当于大乘密乘佛法。
大概在佛灭五百年到一千五百年期间,佛教逐渐从印度往北经过北印度的迦尸弥罗,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犍陀罗这一带,然后再往北传,传到中亚,之后,再经过现在的阿富汗、哈萨克斯坦这一带,然后经过中国的新疆,沿着丝绸之路,一直传到了当时的长安。
而咱们中国汉地的佛法,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从印度传来的,很多是从西域传来的。例如早期的安世高、白法祖、康僧会,这些很多都是西域人。例如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哪里人?龟兹,龟兹是现在哪里?现在新疆的库车,其实龟兹的新疆语叫Küsen,就是现在的Kuci(na) (梵文),就是库车。所以,早期的汉地佛教是从西域,也就是从北印度这一带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在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就是在现在的西安、洛阳一带,由于这一条路线,是从印度往北,然后再往东传的,所以通常我们把沿这一条路线传播的佛教称为北传佛教。由于大乘佛教是在中国汉地发扬光大的,所以又可以称为汉传佛教,由于汉传佛教所使用的语言是以汉语为主,我们也称之为汉语系佛教。后来,汉传佛教又往东再传到了韩国,也就是当时的高丽、百济、新罗,之后又再传到了日本。例如在唐朝的时候,有很多遣唐使,这些人到中国当时的首都长安学习佛法,后来中国汉地的佛教又往南传到了越南一带。所以现在汉传佛教既包括了中国内地,也包括了韩国、日本、越南这一带,这都属于大乘佛教的区域。
佛教传入藏地,是在佛灭一千一百年左右,一直到一千六百年,也就是说,藏传佛教开始传播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唐代。那个时候已经佛灭一千多年了,在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经发展成大乘密教。所以藏传佛教带有很浓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念咒、火供、护摩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发展到晚期阶段的情形。当时的佛教越过了喜玛拉雅山,传到了西藏,所以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接受的是从佛灭一千一百年一直到一千六百年,这段期间的佛法,所以藏传佛教跟现在咱们的汉地佛教有很大的区别,跟南传上座部佛教有更大的区别。
由于南传佛教接受的佛法是在佛灭两百多年的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佛法,所以在教理上、戒律上都是以上座部佛教为主。上座部佛教仍然坚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佛陀所教导的法,不肯轻易地改变,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南传上座部的出家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修行方式,都跟佛陀在世的时候差不多。例如佛陀是偏袒右肩、托钵、出外赤脚,我们现在看南传的比库也是偏袒右肩、也托钵、出外也赤脚等等。
汉传佛教接受的是以大乘为主的佛教。大乘佛教主张行菩萨道,要普渡众生,强调圆融、慈悲、方便,所以融合了大量的汉地文化以及儒、道的思想,形成了有浓厚中华色彩的汉地佛教。当大乘佛教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又再多了一些当地的地方色彩。传到藏地的佛教也是这样,在西藏原先有一种类似于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Bonpo)。当大乘密教传到了西藏之后,大量地吸收了当地的信仰因素,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藏传佛教。例如:莲华生大士Padmasambhava,他从乌仗那(梵文Uddiyaya,Udyāna)那边进藏的时候,一路都是显现神通,然后把当地那些山神都收为佛教的护法神,藏传佛教非常注重供护法神。但是我们再看汉传佛教,虽然也有一些敬拜鬼神的仪式,但是比起藏传佛教来说,就要逊色得多。在南传佛教,那些南传的僧人连天人、鬼神,都不合掌、不崇拜。又比如藏传佛教有很庞大的神佛体系,除了诸佛、菩萨之外,还有金刚、明王、度母、空行母,有各派的祖师、护法神等等,多不胜数,但是在汉传佛教,虽然也崇拜诸佛、菩萨、祖师,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金刚、度母、空行母等等。
在南传佛教,除了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之外,并没有诸多的神、佛、菩萨、祖师的信仰。也就是说,南传佛教并没有祖师,就连美德亚(弥勒)菩萨都没有多少的信徒。当我们去到缅甸或泰国等等,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美德亚(弥勒)菩萨的造像是怎么样的。三大传佛教有这样的区别。
现在汉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地,韩国、日本、越南等,而藏传佛教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还有尼泊尔、不丹、蒙古等这些国家。
我们再看一下印度佛教大概是一千五百年。
佛陀入灭是在公元前的六世纪,也就是公元前的544年,一直到公元前一世纪,这个时期还是属于正法时期,大概是五百年。佛陀入灭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周朝,就是战国时期。(到了西汉时期,大约就是公元一世纪。)佛灭两百多年,也就是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佛教传到了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也就是后来形成的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概在公元前一世纪,现在咱们中国把一九九八年定为中国佛教两千年,这是以当时月氏国的伊存,到汉地传授佛经为传播起始来计算的,那个时候是属于公元前一世纪。一直到大概隋唐时期,这段期间是五世纪跟六世纪,大概也是五百年。佛教就这样陆陆续续经过西域,从陆路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从海路,经过了马六甲海峡,然后再经过当时的室利佛逝(梵文Sri Vijaya),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再传到中国的南方。佛教传到中国其实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从公元前一世纪一直到宋代,假如我们来看看宋代,会发现那时候皇帝还设有译经院,那个时候陆陆续续还有一些密乘佛教的经典传到了汉地。所以中国汉地接受印度佛教大概有一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时期,佛教传到了中国的汉地,以后又再由中国传到韩国、日本,就形成了汉传的大乘佛教。
大概在隋唐时期,那个时候中国汉地就开始有了末法思想。例如在公元六世纪,当时天台二祖是谁呀?知道么?慧思。天台慧思有一个碑文就写着“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慧思提到他出生于末法的八十二年。同时我们再看,在隋朝的时候,形成有一种三阶教,学过中国佛教史的应该知道三阶教。三阶教的思想是什么呢?三阶教就是把佛法因时、因地、因根分为三种。在隋朝,三阶教是由信行所创的,他在隋朝的时候,先受了比丘戒,后来就把比丘戒舍了,行苦行。他认为,所有这些泥塑的佛像都是假佛,他不拜,但是他说一切众生是真佛,所以在路上无论见到男女老少,他都顶礼。同时他也不相信阿弥陀佛,他就念诵地藏王菩萨。当时他说,在末法时期,不能够只尊一尊佛,不能修一尊法,应当要修普法。后来,三阶教在唐代经过历代的皇帝的禁止,最后在晚唐销声匿迹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当时末法思想在隋唐时代就已经开始流行了。那个时候,是属于佛教从中期向晚期过渡。又例如现在北京房山县云居寺的房山石经,当时是怎么开凿的?当时在北京智泉寺,有个静琬法师,他看到了北魏太武帝和周武帝灭佛,感到末法时期要来了,于是为了保存法宝,他把经典刻在石头上,为了让这些法宝能够永世长存。所以我们看到,其实末法思想在隋唐时代已经开始兴起,已经流行了。到了大概是唐太宗的时候,他把文成公主嫁到了西藏,从那个时候开始,西藏才开始有佛法,就是松赞干布统治的时期。之后赤松德赞的时候,又迎请了莲华生大士,这已经是属于盛唐时期了。那个时候,由于印度佛教已经进入了密教时期,也就是进入了晚期的阶段,特别是后来印度佛教被伊斯兰教的军队入侵的时候,当时很多印度的高僧都逃到了藏地,就把佛教带到了西藏。所以,藏地的佛教接受的是印度晚期的佛教形式。那个时候,佛教就传到了西藏,在元代的时候,由西藏传到了蒙古,后来又影响到了不丹跟尼泊尔,这就形成了藏传的密乘佛教。
如果我们把佛教当作一个整体,比喻成一条大河,南传上座部佛教就犹如上游,清澈而简朴;汉地的大乘佛教就犹如中游,奔腾而多姿多彩;藏传密乘佛教,就犹如下游,浩荡而庞杂、繁多。所以,当我们现在看到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其实大家不用感到奇怪,它们都是属于佛教的大河里的一份子,它们呈现出佛教多姿多彩的一面。这是印度佛教大概一千五百年的发展过程和传播到外面的过程。
现在我又想再问大家,现在是不是末法时期?在上座部佛教并不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因为上座部佛教很明确地提到:正法住世五千年。这里所讲到的正法住世五千年,和我们刚才讲到的正法,稍微有点儿不同。刚才所指的是印度历史上的正法时期。在那个时候,僧团是和合的,在经典,在教法上也几乎是一样的,相差不会太大,正法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但是南传佛教讲到的正法,是从教法、修行和证果这个角度来说的。
从教法方面看,南传佛教相信三藏圣典和佛陀的言教还在;对于修行来说,现在上座部佛教还有很系统完整的禅修方法,也就是南传的止观禅修,戒定慧的传承还在;对于证果,这个时期还可以证得圣道、圣果,上座部佛教所说的正法是从这三个角度来谈的。这种说法,和北传佛教讲到的正、像、末三期的佛法很相像。北传佛教在汉地的一些典籍也讲到,正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有证;像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无证;末法时期是有教、无行、无证。例如唐代的良贲在《仁王护国经疏》的卷下里说“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隋朝三论宗的祖师嘉祥吉藏在《法华义疏》卷五里说:“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北宋释道诚撰的《释氏要览》卷中也说:“若正法时,有教有行有证故。若像法时,像,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时,则证果者鲜矣。若末法时,空有教,无修行者。”
所以上座部佛教讲到的正法跟北传佛教讲到的正法很相像。上座部佛教是从三藏圣典仍然住世跟有修行还有证果的角度来说的。目前,流传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一带的上座部佛教,三藏圣典仍然很完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例如阿首咖(阿育王),阿首咖(阿育王)是佛教中很有名的护法大王,但是在上座部的三藏里竟然根本找不到他的名字,这就可以证明了上座部佛教所传承的三藏是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或者更早时期就定型的。连阿首咖(阿育王)的名字都没有被加进去,所以我们可以说巴利三藏是到目前为止最古老、最原始的佛教经典。
同时,现在我们还可以修定证得禅那,可以修观提升观智,甚至可以在今生今世证得圣道、圣果,证入涅槃。一旦一个人已经证得了圣果,他就不再是凡夫而是圣者了。所以上座部佛教的传承说到,佛陀的正法住世五千年。
在这五千年当中,第一个千年可以证得四无碍解的阿拉汉,就是阿罗汉。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在断除一切烦恼的时候,也可以同时证得四无碍解智。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在那个时期证果的人都可以证得四无碍解智。而是说那个时期有这样的可能。
到了第二个千年,就可以证得六通的阿拉汉。如果在那个时期证得阿拉汉果的话,可以同时拥有六通,不需要专门去修习。
第三个千年可以证得三明阿拉汉。我们现在是佛灭多少年?两千多少?现在是2552年,那么现在是属于第几个千年?第三个千年。所以在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如果大家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话,还有机会断除烦恼,证得阿拉汉果,甚至还可以证得三明的阿拉汉。是哪三明呢?宿住随念明、有情死生明跟漏尽明,也就是一般所说到的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
在近代的缅甸甚至还出现有六通的阿拉汉,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已经证果了,在他们证果的同时,呈现出很多的神通变化,例如有的人看到他们在天上飞,有的人看到他们从水中出来等等。但是因为经典里面已经说到了现在已经不再是六通阿拉汉了,所以即使他们在证果的同时不用修行,神通自然显现,他们仍然被称为三明阿拉汉。
到了第四千年,还可以证得纯观的阿拉汉,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如果是精进修行的话,还可以断除烦恼,但是不可能证得神通。
到了第五千年,想要断除一切烦恼都很难,只能证得比较低的三个果位,就是初果:入流,二果:一来,三果:不来。
在我们佛陀教法当中,可以证得圣果的时期一共有五千年,正法住世五千年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
到了五千年之后,正法就逐渐地隐没。到了五千年之后,最先灭的是《论藏》,之后是《经藏》,然后是《律藏》。《律藏》又灭去之后,只剩下两部《戒经》,这两部《戒经》灭了之后,那个时候的出家人只是披着袈裟,现出家相,但是他们既不持戒,也不修行,更谈不上证果了。到了最后,佛陀的正法就完全地泯灭了,就是在五千年之后的时期。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讲这些?为什么要强调现在不是末法时期呢?是因为要让大家生起对正法、对禅修的信心。曾经听到有人说过,现在已经是末法时期了,你们不用修戒定慧了,修戒定慧是不可能成就。如果一个人怀疑现在是不是还能够修戒定慧,是不是还能够证得圣道圣果,这是修行五盖中的什么盖?疑盖。也是十四种不善心的什么心所?疑心所。如果我们相信现在已经不可能再修行止观,再依照戒定慧而断除烦恼的话,或者说相信现在已经是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的时期,如果执取这种观点的话,在上座部佛教认为这个是可以造成法障的邪见。就象有个庸医,误判你已经身罹绝症,他就会使一个人丧失了对生命的信心、对未来的希望。同样的,这样的邪见不知道断送了多少人培养解脱资粮修行,或者说在今生证得圣道圣果的机会。
所以,当我们知道现在还是正法时期,或者说现在正法还仍然住世,我们就应该生起信心,现在还可以修行,还可以断除烦恼,还可以证悟涅槃。大家应该对法要有信心,对禅修、对戒定慧要有充分的信心。而且,从实际的例子上来说,也是还有很多的人,在现在这个时期,乃至就是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他们仍然可以证得禅那,仍然可以证得观智,甚至证得圣道、圣果,甚至还有神通。所以,我们要依法,我们要对法,对佛、法、僧要有信心。
因为三藏还住世,所以佛陀的教法才能住世。那么三藏是哪三藏呢?《律藏》、《经藏》、《论藏》。
现在我们简单地谈一谈《律藏》。《律藏》,巴利叫作Vinayapiñaka,是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的规则。
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缅甸的传统就分为五大册。
第一册叫做《巴拉基咖》,就是波罗夷。
第二册叫做《巴吉帝亚》,波逸提。
第三册叫做《大品》。
第四册叫做《小品》。
第五册叫做《附随》。
其中的《巴拉基咖》和《巴吉帝亚》这两册,又称为《经分别》,Sutta- vibhaïga。这里讲到的经主要是指《戒经》——《巴帝摩卡》,就是《比库巴帝摩卡》,《比库尼巴帝摩卡》,也就是比丘的波罗提木叉,比丘尼的波罗提木叉,它详细地解释开、遮、持、犯。
那《大品》和《小品》呢?《大品》一共有十篇,《小品》有十二篇,加起来是二十二篇。这里的篇也就是篇章的意思,巴利就叫khandhaka。古代依梵文skandha,翻译成什么?犍度,或者翻译成揵度。
《经分别》,前面两册,注重在“止持”,也就是佛陀规定不能做的。例如,不能挖地,不能损坏植物,不能在非时食,不能够接受金钱,这些是侧重在不能做的。而《大品》和《小品》,是侧重在“作持”,就是应当做的。“止持”就是说了不能做,你做了犯戒;但是“作持”,就是你要去做,不做就犯戒,它们的差别在这里。例如,在《大品》里面有个叫《大篇》的,讲到如果有人要来求出家,你要如何给他出家?出家的程序怎么样?然后受戒的程序又是怎么样?等他受戒了之后,又要怎么样去教导他,然后,当他离开了戒师,又要怎么样去寻找依止师。《诵戒篇》,讲到应该如何诵戒;《安居篇》、《雨安居篇》讲到了在雨季的时候应该如何入雨安居。这些都是僧团运作的规范。
第五册叫作《附随》(parivāra),《附随》也等于现在所说的附录,一共有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所讲到的戒的内容。
《律藏》是一切比库和比库尼都应当认真地学习、仔细地研读,并且确实地遵行的。
三藏的第二藏是《经藏》,《经藏》巴利就叫Suttapiñaka,是世尊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上座部的经藏一共有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
《长部》(Dãghanikàya),这里的长是篇幅的长,是收录篇幅比较长的经典,一共收了三十四部经。
《中部》(Majjhimanikāya):收录经文的篇幅不长不短,是中等,一共收录了一百五十二经。
《相应部》(Saüyuttanikàya),这里的相应是按内容来分门别类,例如讲五蕴的编在一起,讲六处的编在一起,讲十八界的编在一起,讲四圣谛的编在一起,讲缘起的编在一起,讲八圣道的编在一起。它们按内容而编在一起,一共有五十六个相应,收录了七千七百六十二部经。
《增支部》(Aïguttaranikàya),这里的增是增添、更善、更上的意思。Aïga,是指“支”,也就是一项一项增上、增加。增支的编辑方法就象法数,凡是佛陀所讲到的一法将编在一起,二法编在一起,三法编在一起。例如讲到二法,就讲到有止、观,所以这是有二法;名与色这是二法。讲到三法,例如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是三法;讲到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三法。《增支部》就是从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所以有十一集,就是把佛陀所讲的跟法、跟数目有关的经文编在一起,一共收录了九千五百五十七部经。
《小部》(Khuddakanikàya),这里的小并不是篇幅的小,而是指内容很庞杂,它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录在这里面。比如《法句经》Dhammapada,如果要编在前面的四部的话,不知道要编在哪里,所以就收录在《小部》。《小部》一共有十五部,它们分别是《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经》、《义释》、《无碍解道》、《譬喻》、《佛种姓》、《所行藏》。在缅甸。又再加上了《弥林达问经》、《导论》跟《藏释》,成为十八部。《小部》是经藏五部中份量最大的,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都归于《小部》。
我们再看《论藏》,论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ñ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
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ïgaõã)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ïgaõã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ï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离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对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对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ññ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为《大论》(Mahà- Pakaraõ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我们再看看“阿毗达摩”的来源。上座部佛教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音论师说过,“阿毗达摩”并不属于弟子的范围,而是属于佛陀的领域。在解释《法集论》的《殊胜义注》里面提到,佛陀在证悟正自觉之后的第四周,就是第四个星期,坐在菩提树附近的宝屋(Ratana- ghara) 里面省察,省察“阿毗达摩”,现在菩提迦耶附近的宝屋(Ratana- ghara) ,据说就是当时佛陀坐在里面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这里讲到的宝屋,并不是说里面都是由宝石所做的,而是佛陀当年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世尊在这里就从《法集论》开始思维省察“阿毗达摩”。当他在省思前面六部论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出光芒,但是当他省察到第七部《发趣论》的时候,身体发出了很明亮、强烈的光芒。这种光芒一共有六种颜色,分别是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五种颜色的混合色。因为这证明世尊当时在省察非常深奥的法,所以最能够体现佛陀所拥有一切知智的是《发趣论》。我们现在看到佛陀有些佛像的背光里面所发出的这些颜色,呈现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跟五种颜色的混合色,这就是表明佛陀当时在省思“阿毗达摩”。而我们现在看到佛教的六色教旗,也是根据这个典故而设计的,也就是青、黄、红、白、橙,再加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所以现在我们佛教的教旗六色旗,是这样来的。
同时,上座部佛教也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教导的,佛陀并不是在人间直接向弟子教导,而是在三十三天界,向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以及梵天人所开示的。佛陀在成道之后的第七个雨安居,到了三十三天界,Tàvati§sa。三十三天,古代又翻译成忉利天,就坐在珊瑚树下的黄色石座下面,用相当于人间的三个月时间向诸天开示佛法。当时,最主要的听众是佛陀——就是菩萨以前的母亲,他的母亲在菩萨出生之后的第七天就去世了,去世之后就投生到都西答天(Tusita)——兜率天,当她投生到都西答天之后,就不再是个女的了,已经是一个男性的天子了。
当佛陀在天界讲“阿毗达摩”的时候,为了维持色身,佛陀也会到人间的北古卢洲去托钵,当佛陀托了钵之后,就会到无热恼池用餐,用完餐之后就走到旃檀林去做日间的住处,也就是做午休。那个时候,法将沙利子长老(舍利弗长老)就去到那里,履行弟子的义务。然后佛陀就把当天在天界讲的那些法要讲给了沙利子听。他说:沙利子,我今天讲到的就是这么些。佛陀把自己在天界讲的法要交给了拥有四无碍解智的上首弟子,就象一个人站在岸边,用手指着海洋。同样的,世尊只是把法要交给沙利子长老,长老又可以用十种、百种、千种乃至十万种方法来解释佛陀讲到的法要。之后,沙利子长老又把他从佛陀那里所学到的法要,再传授给他的五百位弟子,这样就形成了“阿毗达摩”的传承。
有三种“阿毗达摩”的教法,第一种是详尽法,这是佛陀教导诸天人的方法;第二种是简略法,是佛陀教导沙利子的方法;第三种是中等法,就是沙利子长老教导他弟子的方法。所以说,“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阿毗达摩”,是沙利子长老对佛陀教导的诠释和发挥,我们既不能够把“阿毗达摩”直接说成是佛陀一字不漏的说,它毕竟还是沙利子尊者对佛陀所讲到的法要的解释。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论藏》其实还是指中等法,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阿毗达摩”的论母,称为(Màtikà)。当我们阅读经典的时候,就会发现佛陀在世时,有几种人是专门背诵经典的。专门背诵《律藏》的,叫作vinayadhara,“律藏持者”;专门背诵经典的叫作suttadhara,如果专门背诵长部的,叫作“长部诵者”,专门背诵《中部》的叫作“中部诵者”,专门背诵《相应部》的叫“相应部诵者”,而专门背诵论母的称为“持母者” (Mātikādhara) 。
佛陀在世的时候,“阿毗达摩”主要是以论母的方式流行。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就把论母编在《小部》里面。在《律藏》里就提到了,第一次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诵出了五部,其中的《小部》,就是除了四部之外,一切的佛语都编在《小部》。而在《心义灯》里更补充说,当时阿难尊者是在诵完了四部之后,再把论母诵出来,之后再诵出《小部》里的其他经典。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就是阿首咖(阿育王)时代,七部论已经定型了,然后再由Mahinda阿拉汉传到了狮子岛,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就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阿毗达摩藏》。
这就是“阿毗达摩”的来源。我们就可以说,因为“阿毗达摩”里面讨论的是非常精微、非常详细的法,如果说“阿毗达摩”不是佛说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到为什么独觉佛(辟支佛),不能够说法呢?为什么?知道吗?独觉佛拥有智慧,可以没有导师而通达四圣谛,通达诸法的真相。但是,由于他不具有一切知智,因此他没有能力把所觉悟的东西很精确地表达出来。为什么弟子可以说法呢?弟子的智慧其实是比不上独觉佛的智慧,但是弟子为什么可以说法呢?为什么?弟子所说的法其实是佛陀教导的法,而不是弟子自己觉悟的(法),弟子称为被引导者。唯有佛陀才可以既无师自通地通达四圣谛,通达诸法,同时又可以把他所证悟的法很精准地用词语表达出来,这是佛陀的范畴。同时《经藏》里面的《中部》第一百一十一经Anupadasuttaü《逐一经》是一部很特别的经,我们在其它的经典里面,发现不到,但是这一部经就讲到了,当时沙利子尊者是如何证得阿拉汉果的,经里讲的很详尽。经里说:这部经是佛陀所说的,佛陀描述当年沙利子尊者是修行逐一观法而证得阿拉汉果。佛陀讲到修逐一观法的过程就是,沙利子尊者先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之后逐一再观照初禅名法的触、受、想、思、一境性、作意、寻、伺、喜、乐、欲、胜解等等这些,这些都是“阿毗达摩”里的范畴。我们再看看,沙利子尊者是在什么时候加入僧团的?是在佛陀刚刚成道,过完雨安居之后去了王舍城那一年,也就是在佛陀证得正觉的一年之内,这是在佛陀弘法很早期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佛陀在其它经典里直接教导沙利子尊者这么样观法,但是这一部经说到了,所以我们可以证明,还有很多的法其实当时的那些弟子们是共知的,只不过,由于共知,所以在经典结集的时候,就没必要很详细地说出来。如果我们没有“阿毗达摩”的知识的话,我们根本看不出这部经典,其实在《义注》里也讲到了,这部经就是止观双运法。止就是先进入禅那,出定之后再逐一地观。这部经叫作《逐一观经》,就是逐一地观禅那的名法。观禅那初禅的心,然后观触、受、想、思、一境性,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都是这么观的。但是这部经也提到了,佛陀没有教导非想非非想处,为什么?因为这并不是弟子的范畴。所以我们在经典里面还是可以看到,有些也是把“阿毗达摩”的一些教法收录到《经藏》,只不过由于在圣典结集的时候,专门把分析法归到《论藏》,而把指导止观禅修或者说讲到更具体的一些事件的时候,就归为《经藏》,而《论藏》纯粹是讨论法义的。
那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明天再正式进入“阿毗达摩”的学习。
好,现在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3讲 两种谛与两种教法、“阿毗达摩”的特点及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
玛欣德尊者2009.04.12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àvuso,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昨天我们大体地谈到了印度佛教的一千五百年,同时又谈到了“阿毗达摩”的来源。今天我们将进入“阿毗达摩”的学习。
当我们在讨论“阿毗达摩”前,先来学习“阿毗达摩”的特点。根据“阿毗达摩”,有两种真谛或真理。一种是世俗谛,一种是胜义谛。
世俗谛就是世俗都认定的真理,大家都认定的。世俗谛,这里讲到的sammuti,sammuti的意思是共认的意思,也就是大家共同都认定的,例如我们讲到由选举,大家共认他为领导者,这也是属于sammuti。在律教法里面讲到的sīla sammuti,翻译为结戒。这里的结就是大家共认,共同认定,共同认可,所以叫sammuti。这里的sacca,就是真理、真实。世俗谛也就是说,在世俗,大家都认可的、都认同的,在世间语言上并没有错的,称为世俗谛。而胜义谛,又称为究竟谛paramattha-sacca,parama是最高的,殊胜的,attha是意思、意义,再加上真理,称为胜义谛。
佛陀的教法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教法,一种是论教法。经教法又称为方便的法说pariyàya-dhamma desanà,这里的pariyàya是方便的、随机的、应机的,dhamma是法,desanà是说或者教导。方便法说的意思就是通过譬喻,通过教诫、劝导、鼓励、隐喻等等方式来开示,也就是说是譬喻式的或者受到装饰的教法,以教导世俗谛为主。因为佛陀在开示佛法的时候,必须面对根机差别很大的听众,有些利根,有些钝根,有一些经常熏习了佛法,有一些对佛法很陌生,有些人的贪欲很重,有的人瞋心很重,有的人傲慢。佛陀往往会因人而异、会应机地施教。为了引导听众修行,乃至通达圣谛,佛陀会采用种种不同的方法,达到使听众能够明白。因为佛陀的智慧中有一种智慧,就是能够了解听众的根器,能够知道众生的随眠。这种智慧是不共独觉、不共声闻的,佛陀就有这种智慧,能够判断听众的倾向、能力、性格,用适当的方式来调整开示。例如,佛陀讲到一个叫作耕者巴拉多加的农夫的故事。有一天早上,佛陀去托钵,到了这个农夫的所耕种的地方,那个时候,这个农夫正好准备下田工作。他在工作之前先分发食物,佛陀就去到那个地方,站在那里,然后这个农夫耕者巴拉多加问佛陀说:“我们经常要做工,我们有工作所以就有吃的,你们有手有脚,也应该要工作。”佛陀说:“我们也有工作,也要做工,因为我们做工,所以也有吃的。”耕者巴拉多加就问说:“你说你也工作,你也做工,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你的牛,你的刺棒,你的犁耙等等,你怎么能说你也工作呢?”那个时候佛陀就说:“我是以信为种子,以寂灭为犁耙等等,我所结出来的果实是没有苦的,是清凉的果实。”佛陀就会用这种方法来开示。又例如,有一些婆罗门喜欢做火供,每天都在家里或者圣坛里供火,佛陀见到了之后说:“我们也会做火供,不过我们的火供跟你们的不一样。作为在家人,要供火供,要供根本火,根本火就是父母,要供养父母,还要供养自己的妻儿,还要供养沙门、婆罗门,这种叫作火供。”又例如在《长部》的《教诫新嘎喇经》里,当时,新嘎喇居士子每天早上有个习惯,跑到城外的河里面,把自己的身体泡在河里,出来之后就向六方作礼拜。有一天早上佛陀托钵时,见到了新嘎喇居士子这样做,就问他说:“唉,居士子,你在这里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作礼拜?”新嘎喇居士子回答说:“我的父亲在临终之前教导我说:‘儿子啊,你们要礼拜诸方。’所以我现在,每天早上都礼拜东、南、西、北、下方跟上方。”佛陀说:“我们也礼拜诸方,不过我们礼拜六方跟你的不同。”于是佛陀就开示说:“东方是父母,西方是妻儿,南方是朋友,北方是师长,下方是奴仆,上方是沙门、婆罗门。”佛陀用这种方式,也就是借喻的方式来教导众生。
佛陀这种根据不同的根基、不同的人、不同的倾向所说的法,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被结集为五部,也就是《经藏》的五部,这称为经教法。《经藏》是记载佛陀一生四十五年间在不同的地方,对不同的人,依照不同的因缘所说的法的总集,或者称为言行集。
还有另外一种是论教法,论教法又称为非方便的法说,nippariyāya-dhamma desanā,意思是直接的,或者没有受到装饰的教法,以教导胜义谛为主。在《经藏》里,我们会看到佛陀使用世俗中大家都认定的语言。世俗谛其实没有错,胜义谛也没有错。佛陀会说到,男人、女人、弟子、婆罗门、刹帝力、佛陀、过去的佛、未来的佛等等;也会说到要孝敬父母,要尊敬师长,这些都是世俗上所认定的。例如,阿难尊者在每一部经里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如是我闻”,这里的“我”其实也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但如果是从胜义谛的范畴来看,有没有“我”啊?有没有所谓的“佛陀”?有没有所谓的“弟子”?有没有所谓的“男人、女人”啊?在胜义谛上来说,是没有这些的。
在“阿毗达摩”里所讨论的,就是以胜义谛为主,或者说究竟谛为主,也就是把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所接触到的东西进行分解,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程度。
虽然,教法可以这样分为经教法跟论教法,但是,它们也不是决然分开的。例如在经典里面,在《经藏》里,佛陀也经常使用论教法,就是使用胜义谛,例如佛陀讲《无我相经》。《无我相经》是直接教导如何观照受、想、行,色、受、想、行、识五蕴为无我的。又比如佛陀教导的《燃烧经》,直接教导观照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观照贪、瞋、痴,这些都是属于究竟谛的范畴。但是,我们在经典里也可以发现,很多经典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本生经》是属于哪一种范畴?世俗谛还是胜义谛?世俗谛。我再问问大家,佛陀教导修入出息念,是胜义谛还是世俗谛的范畴?世俗谛还是胜义谛?是世俗谛,对。我们再看佛陀制定戒律,是世俗谛还是胜义谛?戒律是律教法,是世俗谛还是胜义谛?世俗谛。为什么呢?因为戒律讲的都是很具体的东西。我们如果了解了佛陀的教导,那么虽然是同样的东西,但是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教法或不同的含义去教导,那么有时候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胜义谛里,佛陀讲的法是一步到位的,特别是直接指导禅修的,就象我们说的《大念处经》,《大念处经》是以教导世俗谛为主还是胜义谛为主?世俗谛。对,哪些是世俗谛呢?前面身念处里讲到的入出息、三十二身分、观尸体,这些是世俗谛还是胜义谛?世俗谛。又讲到观修四大、修观受、观心念、观法,这是胜义谛还是世俗谛?这是胜义谛。所以特别是在修观的阶段,佛陀都是直接用胜义谛来教导。
例如在《相应部》里的蕴相应,或者说因缘相应,或者处相应,六处的处,十二处的处,佛陀都基本上是教导胜义谛的范畴,也就是要教导观照五蕴:色、受、想、行、识;观照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观照这些都是无常、苦、无我。这一种观照方法其实是直接用胜义谛的教导。
我们知道了佛陀教导,有这两种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方式,那么我们在谈论佛法,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就不能够混淆。如果混淆了,就很容易造成教法的混乱。例如,世俗谛的东西,是为了保护世间、保护教法,甚至是对修行的一种保护。在律教法里,佛陀说:不能,我们现在很多人可能会感觉不理解的就是不能坐棉垫的问题。但是在《律藏》的《巴吉帝亚》第八十八条,佛陀明确说到“若比库,把床或者座入棉者,应该撤掉”。这样你可以说:“唉,难道这些棉,对我们有什么障碍吗?如果我们只是用心,我们观照它,完全是一堆时节生色,那么我们就没有障碍了。”可不可以这么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会坏了佛陀的律法,就是佛陀制定的律,因为佛陀制定律,完全是一是一、二是二。例如,我们说时间,时间完全是一个概念法,在真实意义上没有所谓的时间。但是,佛陀又规定说在非时,就是过了正午不能吃东西,在晚间不能吃东西。那你可以说:“时间根本是个概念,我没有所谓的时间,所以什么时候吃都可以。”可以这么样吗?这样的话,就会坏了佛陀所制定的律法。
而同样的,在业方面,我们讲了经教法,刚才是律教法。经教法中关于业方面,谈到众生有种种的差别,因为众生有种种差别,所以,会有富贵的,会有贫贱的,会有高等的众生,会有低等的众生。如果大家都按照所制定的制度,就是这世间的规范,按照因果的法则,就不会紊乱。如果要打破这种因果的观念,没有所谓的贵贱,没有所谓的长幼尊卑,这个世间很容易混乱,甚至人会变得没有惭愧心。我们不能够用胜义谛的东西直接去破世俗谛,一旦破世俗谛的话,就将坏世间。因为胜义谛是拿来指导修观,在观智中没有所谓这些差别,没有所谓这些不同的东西,但并不等于说,在观智中做到这么样,在现实中就要把它破坏掉,这样的话,无论是对佛陀的教法,对世间乃至对伦理,对长幼秩序都会起到破坏的作用。因此在解释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佛陀在讲哪一种东西,在讲哪一种法,他指的是哪一种,他的意趣是什么样?要不然,如果我们用胜义谛或者用论教法去看佛陀,会发现佛陀是个很执着的人,大家看过《律藏》没有?只要看过《律藏》我们就会发现到,佛陀是一个很啰嗦的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去追究,是不是?但其实并不是这么样,为什么?因为佛陀是为了保护僧团。正如佛陀在每制一条戒的时候,都会说,制戒有十种功德利益,就是为了保护僧团,保护信众,保护令正法久住。
我们学了这两种教法之后,会分别用在不同的地方,在实修上也是,持戒是以世俗谛为主,修定也是世俗谛为主,虽然有时已经涉及到胜义谛的范畴。但是在修慧的时候,如果我们再用世俗谛,再用概念去修,我们的观智是不能成功。因此经教法和论教法,或者说律教法、经教法、论教法,它们都有不同的教导范畴,分别是指导我们持戒、修定和培育观智的。
如果我们用胜义谛去诠释世俗谛的话,我们很容易造成一些混乱。佛陀也经常教导世俗谛,教导一般人认定的真理。例如我们说到的五戒或者十戒,或者八戒中的第一条戒——不杀生。不杀生,这里的生命,在胜义谛上有所谓的生命吗?没有,在胜义谛上只是一堆名色法,只是一堆五蕴,而且在究竟上是无我的,没有所谓众生的实体的。如果你认为,在究竟意义上没有所谓的动物,所以,没有所谓的杀跟不杀,这样的话,你就会变成一个诡辩的人,而且这种诡辩对我们佛教的危害很大。所以,无论我们在修行或者在学习上,只要知道佛陀的教导是属于哪个范畴,或者我们学《律藏》,用律教法;学《经藏》,用经教法;学《论藏》,用论教法。我们持戒,用律教法;我们修定,用经教法;修观,用论教法,这样的话,就不会搞混淆。而且我们在修观的时候的所缘,在修定的时候的所缘,在持戒的时候的概念将会很清晰。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下“阿毗达摩”的特点,“阿毗达摩”具有四个特点:
第一,系统地分析诸法。“阿毗达摩”将诸法进行分门别类,把《经藏》里佛陀所讲的错综复杂的诸法,很有系统地统合起来,条理很清晰。比如把诸法分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乐相应法、苦相应法、舍相应法,果报法、业法、非果报,非业法、有为法、无为法,世间法、出世间法等等。
第二,把一切法分至最基本的单位。例如我们说的这一副身体,从构造上来说,可以分为头、躯干、手、脚等等,而在经典里面,佛陀又把我们的身体分为三十二个部分,称为三十二身分,例如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脏、肝脏等等。但是在“阿毗达摩”里,就不再去考虑这些,而是把色法分到最小的单位,叫作色聚,但是色聚还是概念法,把所有的色法归为二十八类。又例如我们平时所说到的心,我们会提到了心理很多种不同的呈现,有时侯我很开心,我很高兴,我很愤怒,我自以为很了不起,我很沮丧,我很失落,这些其实都是世俗的范畴。但是在“阿毗达摩”里面,佛陀把所有这些法进行归类分析,把所有的心分为八十九种或者一百二十一种,又把伴随着心一起生起的心所分为五十二种,又再对这些心所,再进行归类、归纳。
例如我们说到的看,我说我看到什么东西,在“阿毗达摩”里面,就不仅仅用 “看”这样一个字。在“阿毗达摩”里面讲到的“看”,其实是眼识的作用,但是作为眼识的话,一共又有八种名法一起在起作用,也就是一个眼识的心,再加上触、受、想、思、一境性、作意、名命根,这七种心所在一起共同地运作,所以才会有我们平时说到的“看”这样的动作。而所有这些作为“看”的动作,又并不仅仅只是眼识的作用,它是用心路过程来完成的,也就是心的运作模式。
心路运作模式,又包括了一个五门转向,然后眼识,然后一个推度心、领受心、确定心,然后七个速行心,再加上两个彼所缘。但是,这也只是发生在极快速的时间。我们所说的看到一个人走过来、我在看书,这里的“看”,涉及到很复杂的心路过程,也就是涉及到无数个眼门心路过程,再加更多的意门心路过程在一起运作,所以才会有我们所说的“看”。
但是,如果是从世俗谛上来说,我看东西,看到什么,这并没有错,因为这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但是,在“阿毗达摩”里,就用胜义谛把“看”分为若干个心路过程,而每一个心路过程里又分为若干个心识刹那,每一个心识刹那里又分为一个心再加若干个心所,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到的“看”。对于“我想走,我在想”,这些都是涉及到很复杂的心理过程,而这些心理过程到底是怎么样呢?我们在以后学习“阿毗达摩”的时候,将会逐渐地来了解跟学习。
“阿毗达摩”的第三个特点,是整理诸经中的各种佛学术语。在经典中,佛陀是因材施教,因病施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说法。因此佛陀会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一样东西。比如我们在经教法里,佛陀会讲到智、智慧的智,跟慧,还有讲到三明的明,这些都是指智慧;有时候讲正见,正见也是智慧;在七觉支里,择法觉支也是智慧;在四神足里的观神足,也是指智慧;在五根、五力里的慧根、慧力也是指智慧;在十六种观智里的观智也是指智慧。所有不同的,例如讲到正见,讲到明、讲到光、讲到智、慧,这些在“阿毗达摩”里其实并不会再分析为这个、那个,只是依照同样的作用、同样的性质,而定为这就是一种心所,叫做慧根paññaindriya,或者称为无痴心所。所以,在经典里名相不同,但是在论典里面,会有很精准的一个名词。又例如我们在经典里会看到,很多种方式来形容一个“贪”,比如追求欲乐叫做欲贪;对生命的贪爱,叫作“有爱”;对断灭的追求称为“无有爱”;男女的情爱叫作“爱情”(pema);一般的贪婪,叫作“贪爱”(abhijjhà);贪染叫作“爱染”(ràga);更强的贪爱叫作“执取”(upàdàna);一般的贪爱又叫作“爱贪”(taõhà)。而爱又根据它所执取的对象,可以分为对颜色的爱叫作“色爱”;对声音的贪爱叫作“声爱”;对气味的爱叫作“香爱”;对味道的爱叫作“味爱”;对触觉、柔软的等等的爱叫作“触爱”;对法所缘的贪爱称为“法爱”;对色界生命的贪爱叫作“色贪”;对无色界生命的贪(爱)叫作“无色贪”。还有我们平时所说到的执取、执着、贪婪,这些在“阿毗达摩”里,并不会管你这个是什么名字,那个是什么名称,只是很准确地依照这一种心理的作用和特点,给它一个名字,叫作“贪”lobha。为什么一个“贪”字,会有那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呢?因为佛陀在经典里根据它的不同的层次,或者不同的对象,就是这种贪爱的不同的程度,给分别安立的不同的名词,但是在“阿毗达摩”里面,就只有一个名词叫作贪lobha。
“阿毗达摩”的第四个特点是《发趣论》。《发趣论》是以组织法统摄一切的究竟法。《发趣论》的总纲就是二十四缘。哪二十四缘呢?
(1) Hetupaccayo, (2) arammanapaccayo, (3) adhipati-paccayo, (4) anantarapaccayo, (5) samanantarapaccayo, (6) sahajatapaccayo, (7) abbamabbapaccayo, (8) nissayapaccayo, (9) upanissayapaccayo, (10) purejatapaccayo, (11) paccha-jatapaccayo, (12) asevanapaccayo, (13) kammapaccayo, (14) vipakapaccayo, (15) aharapaccayo, (16) indriyapaccayo, (17) jhanapaccayo, (18) maggapaccayo, (19) sampayuttapaccayo, (20) vippayuttapaccayo, (21) atthipaccayo, (22) natthi-paccayo, (23) vigatapaccayo, (24) avigatapaccayo ti ayam ettha patthananayo.
一共是二十四缘。也就是因缘、所缘缘、增上缘、无间缘、等无间缘、俱生缘、相互缘、依止缘、亲依止缘,这些就是用二十四种缘来统摄一切的究竟法。
这里的缘是什么意思呢?缘就是条件、因缘、互相的关系。在除了《发趣论》之外的其他的论典里,主要是分析,把一切法进行分析,例如把我们平时所说到的看、听、尝、嗅、触等等,分析为基本的单位,分析为心、分析为心所,把色法,把我们所面对的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分为二十八色。但是,色法与色法、色法与名法、心与心所、心与这些所缘,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支离破碎的呢?不是的。在《发趣论》里面,用二十四缘,就是说所有的名法跟色法,色法跟色法,名法跟名法,还有名法跟概念法之间关系,归纳为二十四种。
例如,我们说到的所缘缘,所缘就是我们看的对象,因为有了对象才会有心和心所的产生,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些对象,例如我们看到的颜色,因为有了这个颜色为所缘,才会有心的产生。那么,对象跟心之间这种关系就称为所缘缘。
又比如说无间缘,一个心灭去紧跟着另外一个心就生起,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间隔,称为无间缘,无间缘就是没有间隔的,等无间缘就是完全没有间隔的。因为心就象河流,象水流一样,一灭去立刻就接着另外一个再生,然后灭去又再生,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好象是永恒存在,其实就是不断地生灭,但是在生灭当中没有间隔,所以这称为无间缘和等无间缘。对于后面生起的心来说,前面灭去的,因为灭去的没有间隔地生起了后面的心,这种关系称为无间缘。
在昨天也讲到了,如果我们把前面几部论里面讲到的究竟法,用分析法讲到究竟法,把它比喻成珍珠,比喻成珠宝的话,那么二十四缘就好象经线,把它们串起来。同样地,法跟法之间必定会有一定的关系,互相之间会有关系。我们就在《发趣论》里面就去寻找它们的关系,而且,往往一种法的产生跟存在,并不是只是一种关系的,它们会有很多种关系。而且同样一种法,例如我们说到的眼识,就会有一个心再加上七个心所,这一个心跟其它的心所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它们是互相缘、是俱生缘、是相应缘、是不离去缘,如果里面还有业缘的话,那么还有果报缘等等。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法,只要放在其他法中间,它们必定就会跟其他的现象、其他的法有关系,这种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因为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称为发趣(Paññhàna),这是“阿毗达摩”的第四个特点。
因为“阿毗达摩”的特点是分析诸法,分析诸法必须得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规则,这种原则就是把一切诸法分为四大类,哪四大类呢?
第一是心citta,
第二是心所cetasika,这里讲到的心所是什么意思呢?心所,是cetas,cetas就是心的,cetas是心再加ka,所以就是心的或者属于心的。例如我们说的我跟我所,就是我跟我所拥有的,我所拥有的称为我所,就是我的。对于心,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说心是主人的话,心所就是属于随从。心跟心所,这两种合称为名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切的心理现象或者精神现象。
第三是色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色法比较好理解,就是物质的现象。
心法、心所法跟色法构成了我们这个世间,这些都称为有为法。为什么称为有为法呢?因为它们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是经过造作的,需要有种种条件,在种种条件配合之下才能产生跟存在的。在这个世间上有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或者现象,完全没有条件,不依靠其他的条件就能够产生跟存在的,有没有?在这个世间上,如果有,请举出一个例子来,有没有?无条件投降!是不是?任何的东西,它的产生跟存在都必须得要众缘和合。因为众缘和合,所以它是因缘所生之法,因缘所生之法就是由经过造作的法,称为有为法(saïkhàta dhamma)。因为一切的有为法,都必须经过众缘的和合,由造作而生,因为是众缘和合,所以众缘一不相应,或者说一不和合,就会灭去。因为一切的有为法,会有生灭的相,所以也称为行法(saïkhàra dhamma),所以佛陀在经里面经常说:sabbe saïkhàra anicca诸行无常。
有为法不外乎是物质现象跟心理现象。换一句话说,就是身心现象,如果用“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说,就是名法跟色法。我们平时所接触的这个世间,除了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之外,能不能找出第三种现象呢?可以吗?有没有第三种现象?除了物质现象跟心灵现象,有没有?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第三种现象?有没有?想一想,有没有第三种现象?除了物质跟心理之外,有没有?没有!对,因为世间是离不开这些的。如果我们想要解脱,想要断烦恼,也离不开这些,为什么呢?其实就是离不开我们的身心。佛陀曾经说过:我说苦以及苦的灭尽都离不开这一个六尺之躯,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意思。如果讲到修行,我们要学习、要讨论心、心所跟色法,并不是让我们成为心理学家,成为物理学家,而是要让我们从这一切世间法、有为法当中抽离出来。为了让我们的心从诸行法中抽离出来,解脱出来,我们必须得要修观。修观,观的是什么?观的是空花,观的是水月,观的是空中楼阁,还是海市蜃楼?不是,观的是什么?观的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不是?也就是说,观的就是名色法,或者说心法、心所法跟色法,还有它们的因,这就是我们修观。我们修观必须得有所缘,就是有具体的对象,这些对象就离不开有为法,离不开心、心所跟色法。
除了有为法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究竟法,称为涅槃,涅槃又称为无为法(asaïkhàta dhamma),无为法的意思就是非因缘造作之法,这里的“为”是因缘和合、因缘造作,涅槃并不是因缘造作之法,也就是它并不依赖任何的条件产生和存在,称为无为法,无为法只有一种,即涅槃。
从下面开始一直到我们学完“阿毗达摩”,其实我们都是在讨论色法,讨论心法、心所法。涅槃需不需要讨论呢?涅槃不需要讨论,涅槃需要拿来体证的。唯有我们通过观照心法、心所法、色法,才能够超越世间法而达到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共有九种,也就是用圣道跟圣果这种心去体证无为法的涅槃。
我们下面再讲一讲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习“阿毗达摩”呢?学习“阿毗达摩”有什么作用?学习“阿毗达摩”可以系统地了解佛陀的教法。因为“阿毗达摩”非常系统地组合、分析、整理佛陀的教法。学习“阿毗达摩”就可以达到完整、系统地了解佛陀的教法。我们可以在这里跟大家说,只要你能够认真地听完这整个课程,能够很认真地学习,当你把整个“阿毗达摩”课程学完了,必定能够对整个佛法的大纲,能够有很系统、很完整地了解跟掌握。当你学习了“阿毗达摩”之后,对佛法已经有了整体的概念,而且有很严密的思维方式。那个时候,你再去看经典将会觉得很容易,不会觉得经典里面的术语很复杂,不会给很多名相所混淆。在我们中国人、我们华人的心目中,往往会认为经典是很浅显易懂的,反而“阿毗达摩”是很复杂、繁琐的,是不是?是不是这么样?但是,根据上座部佛教的传统,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阿毗达摩”,那么他对经典的理解就很肤浅,很浮泛,对经典的解释更可能是信口开河,自我作古。
第二,“阿毗达摩”超越一切世间的科学。刚听起来可能会觉得在夸下海口, “阿毗达摩” 竟然能够超越一切世间科学。如果我们真的很认真地学习“阿毗达摩”之后,将会发现佛陀的教法确实超越一切世俗的科学。因为,我们可以说科学或者说世俗的很多学科是在最近一两百年发展起来,更有一些是在最近十、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但是,如果我们有了“阿毗达摩”的知识,我们明白了“阿毗达摩”,再去看很多世间的学科,世俗的科学,我们会发现到,其实很多现在令人很诧异,或者说很先进的东西,在“阿毗达摩”里面早已经解释了。
比如一百多年来,西方的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得到很大的发展,例如,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梦的解释,或者他研究人的潜意识,还有很多的,例如心理的疗法、临床的疗法、催眠等等,这些在“阿毗达摩”里面早已经有了答案了。又例如说,在最近几十年刚刚兴起的人体生命学和濒死经验学,都讲到了人,就是从无数个病例当中,临床的病例当中发现人死了之后,在医学上有种称为假死的,人死了之后不久又复活,这些复活了的人,或者说他们有一些意外而在医学上判断是死,当他们抢救过来之后,都会对在他们昏迷或者称为假死的这一个时间段里面的一些体验有所描述。往往会发现到,很多的那些称为假死或者昏迷状态的人,他们好象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有的人在临死的时候,感觉到好象看到了很强的光明,或者见到了一些去世的人,又或者去到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或者说感觉好象自己已经出来了,看到他的亲戚,他的朋友在哭,或者说在做什么事情,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这一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我们再去看“阿毗达摩”,特别是讲离心路过程的时候,答案就很明白了。
又例如说,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就发现了基因,就是人的基因,人的基因跟猿的基因其实百分之九十几都是相同的,但是就是那么一点点的不同,形成了人跟猿猴、大猩猩的很大的差别。而每个人的基因又不同,同时,很多科学家发现,基因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很多在以前,如果是几十年前,人家说到你的一生或者说你今生的遭遇,是一出生就定了,可能会被说成是迷信,是不是?会说这个是宿命论。但是,当科学家发现了基因,发现人的基因排列模式可以影响到他。例如,有些基因的排列模式会影响到这个人很容易得什么病,例如他可能会得肺癌,可能会得胃癌等等。或者说有些人的基因方式排列决定了他很容易生病,而且得某一些病。这些基因,在“阿毗达摩”里面叫什么?叫业生色,业生色法。如果我们再看,业生色法是什么时候决定的?是一个人结生,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业生色又为什么会这样的?其实是跟过去造的业又有关系,而过去所造的业带来我们今生的这一个身体,这个身体称为业生色。而我们这个身体几乎可以影响我们一辈子,这其实就是属于基因,用现在科学来说,就类似于基因的解释方法。
如果我们再去看,例如,一些物理学或者心理学,比如说心理学,现在的心理学研究来研究去,其实在“阿毗达摩”看来,都是在表相上或者在现象上,当然了,在现象上和对心理反应上,在心理学研究得很详细,但是到底心理学是怎么回事?我们说到的人的心理是怎么运作的?它的运作的过程是怎么样?我想无论心理学,只要它还没有突破,或者说它没有再去借助“阿毗达摩”,没有借助佛教的心理学的话,就很难有更高层的突破。如果我们再看“阿毗达摩”里面分析的心理,你们真的会惊叹!它已经到了一个很精微又很高的程度了。当然了“阿毗达摩”,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心理的,并不是像一般人分析的行为心理学,或者犯罪心理学,或者说一般的管理心理学,它是从伦理方面去分析人的心理的。我们可以说,世俗的或者世间的学科,往往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例如物理学家只是为了研究物质的现象,找出物质的规律;心理学,就是为了找出心理的规律,从而达到如何去为人治病,或者解决心理的问题。但是,佛陀讲到这些,讲到的很类似于心理学、类似于物理学,并不是为了只是了解这些,而是为了超越、为了解脱。因为佛陀分析名法、分析色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名色法,是为了解脱名色法。
第三个意义是明辨善恶是非与正邪。学习“阿毗达摩”之后,很自然能够明辨善恶,能够明辨是非,明辨正邪。“阿毗达摩”很清楚地把善恶的标准告诉你,不会似是而非,不会含糊。善就是善,恶就是恶,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阿毗达摩”会告诉你,业果的法则,也就是因果律。我们可以说,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说,善恶的衡量标准会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有所差别,这只是世俗的标准。但是,如果我们再分析心理,从“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说,或者我们换一句话,从内在的动机上来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它不会含糊。
同时我们也知道,如果我们学习了“阿毗达摩”之后,将能很容易地分辨哪些是旁门左道,哪些是邪门外道。例如在缅甸,缅甸是一个“阿毗达摩”很普及的国家。当缅甸的“阿毗达摩”普及之后,在缅甸,就是自从“阿毗达摩”已经普及到民间之后,几乎没有出现过所谓的邪教跟所谓的附法外道、附佛外道。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没有生长的土壤,没有生长的空间。但是我们再看泰国,传统上泰国也是很注重“阿毗达摩”,但是在近代,“阿毗达摩”已经衰落了,所以我们现在看泰国的有些禅法,观水晶球的,也认为说可以解脱,甚至做体操也认为可以解脱。我们再看看好象最近,我这才听到泰国的一个Ajjan教导,他把我们的身体分为二十八个地方,然后这就是二十八色。我们再看看华人区,无论是中国大陆或者台湾,或者说有华人的地方,例如新加坡,或者美国等等,都有很多种新兴宗教,甚至邪教,是不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新兴的宗教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旁门左道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附佛外道呢?就是因为咱们华人对佛教的理解太差了,佛陀的教义普及得不够,所以就被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地利用,于是各式各样的新的教法、新的宗教就有滋生的土壤。如果大家都能够了解佛陀的教法,都能够学习“阿毗达摩”,那么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这些所谓的新兴宗教、所谓的附佛外道、所谓的邪教,根本没有机会生长、没有机会成长,甚至会胎死腹中,是不是?
同时,我们也学习“阿毗达摩”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不是往外看,而是往内看。“阿毗达摩”直接指向我们身心的深处,就好象一把利刀,直接捅到我们的烦恼,而且一捅就捅到烦恼的最深处。当我们对“阿毗达摩”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了基本的掌握之后,我们再去看,在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打着佛法旗号,或者打着佛教旗号的那些歪门邪道,或者附法外道,我们将会很清楚了,那个时候我们也不会人云亦云,不会落于迷信,也不会搞个人崇拜了。
学习“阿毗达摩”还可以运用在生活当中。可能有些人会认为“阿毗达摩”很多的名相,而且很枯燥。但其实我们学习了“阿毗达摩”之后,可以直接运用在生活当中,而且是很见效的,立竿见影的。例如,当我们学到善心的八种善心之后,就可以很快用在我们的生活上。虽然佛陀开示“阿毗达摩”最主要是为了断烦恼,但是,即使对于一般的在家人,很忙碌的人,需要工作的人,在平时压力很大的人,学了“阿毗达摩”都有作用,而且都有很快的作用。为什么呢?因为“阿毗达摩”教导我们善心、不善心是怎么样产生的,善心、不善心的关键点在于你是不是有如理作意,如果你如理作意,生起的是善心,不如理作意,生起的是不善心。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面临着一个对象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摆向哪一边?就好象当我们把一辆车开到十字路口,你的车,你的方向盘是要摆向左边还是摆向右边?同样当我们面对着一个对象的时候,我们要生起善心还是生起不善心呢?在“阿毗达摩”里面会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左右我们的心。不要认为说,很多东西,我的生活是很无奈,一天都被我的工作,被我的生活压的喘不过气来。但是,“阿毗达摩”就教导我们如何从改变我们的心开始,因为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所以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因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人际关系、改变我们的环境。可以改变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工作、对公司、对生活,乃至对这个世间的看法。这种改变,如果我们用“阿毗达摩”的方式去分析,它会给你一个很清晰的、毫不含糊的方法,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阿毗达摩”的第五个意义是培育观智。虽然学习“阿毗达摩”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上培育善心,可以学习如理作意,但毕竟佛陀教导“阿毗达摩”不是让我们改善生活,而是让我们超越生死。也就是说,佛陀教导“阿毗达摩”,最终是要让我们断除一切烦恼,让我们灭尽一切诸苦。要如何才能够断除一切烦恼呢?要断烦恼唯有通过道智,也就是圣道才能断烦恼;要断除烦恼必须得要修行,必须得修vipassanà,维巴萨那(毗婆舍那)。要修观,培育观智。什么是观呢?观就是观照一切名法跟色法的无常、苦、无我。“阿毗达摩”所分析的无外乎是心法、心所法、色法。但是,所有这些心法、心所法、色法,都是属于行法、有为法,它的本质是无常、苦、无我的。佛陀教导“阿毗达摩”并不是只是让我们去明白、去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观照它,然后再去超越它。就象佛陀把贼指出来之后,还教我们如何把贼抓起来。怎么抓贼呢?要用智慧的绳子把他捆绑起来。所以,“阿毗达摩”的目的是教导我们要修观,修观的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所以,我们学习“阿毗达摩”就有这样的意义。
那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明天将来学习概念法。
下面大家一起作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4讲 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
玛欣德尊者2009.04.14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我们在上一节课谈到了“阿毗达摩”,在讲到“阿毗达摩”的时候,我们先要清楚有两种谛,同时又讲到了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阿毗达摩”呢?我想问问大家,大家想不想要了解自己的身心呢?想不想?想!那应该学习“阿毗达摩”。想不想了解这个世间呢?想不想?想!那应该学习“阿毗达摩”。那想不想了解生命呢?想!那应该学习“阿毗达摩”。想不想系统地了解佛法呢?想!那也应该学习“阿毗达摩”。
为什么这么样说呢?因为上座部佛教传统里面,我们把“阿毗达摩”说成是佛学入门,一点儿都不错。在缅甸,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阿毗达摩”,在佛教徒里他不能立足,他如果讲经,只是胡扯。如果他是在修行,不懂“阿毗达摩”,那只是在瞎搞。所以一个小孩子如果送到寺院里面去,他一出家,他的导师、那些长老就会教他学“阿毗达摩”,而且学“阿毗达摩”,用的是传统的方法,叫他先背Abhidhammatthasangaha,先背《摄阿毗达摩义论》。等他背得滚瓜烂熟之后呢,再教他里面的意思。等他成长了之后呢,自然而然就会对“阿毗达摩”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很完整地把握。
在缅甸,每年都会有举行不同层次的“阿毗达摩”的考试,也就是说,“阿毗达摩”在缅甸佛教界是很普及的,缅甸“阿毗达摩”教义的普及几乎是全民性的。在缅甸,有适应不同阶层的人学习“阿毗达摩”的教材跟书本。有很浅的适合一般普通人的,例如,生活中的“阿毗达摩”,给一般平民百姓的“阿毗达摩”,还有给沙马内拉(小沙弥)学习的“阿毗达摩”,还有给那些比库,那些专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阿毗达摩”,还有为了学者研究的“阿毗达摩”,还有为了修行的“阿毗达摩”。所以,“阿毗达摩”在缅甸传统的佛教界,是很普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上座部佛教国家,在教理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跟缅甸相提并论,缅甸的佛教在僧团、在教理方面,在上座部佛教国家是最强的。所以,如果想要系统地掌握、了解佛教,我们应当学习“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所讲的就是让我们了解生命,因为“阿毗达摩”讲的就是色法跟名法,就是如何去认清我们身心的真相、生命的真相,同时还涉及到世间,虽然“阿毗达摩”不是以研究世间为目的的,不过我们通过学习自然而然就会了解,“阿毗达摩”对世间有独到的一种看法跟分析法。所以掌握了“阿毗达摩”,对我们无论是用在生活上、信仰上、禅修上,都有莫大的帮助。
学佛或者出家人有两种义务:一种是学习的义务,一种是修行的义务。也就是说,作为出家人,他应当学习三藏,学习经教,同时应当勤修止观,应当修行戒定慧。我们现在谈论的是“阿毗达摩”,但是“阿毗达摩”不能够单独抽出来,“阿毗达摩”属于三藏的其中一种,我们应该把“阿毗达摩”放在三藏里面去看,三藏跟教理、三藏跟禅修的关系是怎么样。
三藏是哪三藏呢?在上座部佛教里面,它的次第分别是《律藏》、《经藏》和《论藏》。在学习三藏的时候,分别应当用不同的教法来学习。学习《律藏》应该用律教法,学习《经藏》应该用经教法,学习《论藏》应该用论教法。
我们在上一次讲课的时候,谈到了真理,就是谛。
有两种谛:一种是世俗谛,一种是胜义谛,又称为究竟谛。
律教法主要是讲世俗谛的。经教法涉及到胜义谛,也涉及到世俗谛。论教法是以谈论胜义谛为主的。
为什么这么样说呢?因为律教法,主要是讲到有特定的对象的,例如,人就是人,物就是物;都会有时间、空间、具体的人、事、物这样的概念。而且在律教法里面,讨论的主要还是以概念为主。例如说讲到人,不同的人、僧团应当如何运作,这些都是属于律教法的范畴。
而经教法包括了两种谛,在讲到胜义谛的时候,如果佛陀直接开示五蕴,开示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属于胜义谛的范畴。有时候,佛陀在经典里面也会因材施教,讲到人、讲到事、讲到物,这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
而在《论藏》里面,纯粹以分析法为主,把我们所看到的人、事、物种种现象分析为最小的单位,然后再去分析它,再去研究它,再去组合它,再去了解它,最后在修行的时候,再去观照它。
三藏跟修行又有什么关系呢?三藏分别对应三学。其中《律藏》主要是指导增上戒学的;《经藏》是指导修习增上心学,也就是定学;《论藏》是指导增上慧学的。这三学又跟禅修息息相关,增上戒学,主要是用来持戒的,在行持上用来持戒;增上心学是用来修止而培育定力;增上慧学是用来修观而培育观智、培育智慧。这三学分别对应三藏。所以,上座部佛教的三藏和北传佛教的三藏在次第上稍微有点不同。北传佛教的三藏是以经、律、论这样的次第排列的,但是上座部佛教的三藏是以律、经、论排列,它分别对应的是在修行方面的戒、定、慧。
我们无论是学习经教或者指导禅修时,应当明确三藏之间的范畴。如果一个修行人、一个出家人,只是研究《律藏》,只是持戒,但是没有《经藏》,没有《论藏》,或者说没有止观。没有止观、没有实修的持戒,那么戒就像什么?就像枷锁,没有实质。如果一个人只是讲到持戒,持戒很严谨,开、遮、持、犯都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他没有修行作为后劲去支助,这样的话他的生活是很死板的,是条条框框的。就好像一只老虎的模型,裹着的是老虎皮,但是,我们远远看上去好像是一只老虎,走近一看,没有生命。如果没有禅修为支助,持戒也是没有生命。因为佛教的核心并不在于持戒,持戒是为了帮助禅修。而谈到禅修,又必须得以持戒为基础。如果一个人不持戒,只讲修行,只讲心,只讲到修止观但没有持戒为基础,那么很可能他的行为是很放逸的,因为没有个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有了持戒,在持戒的基础上再修行,这样的话,变成进退有序、进止有裕。
对于经跟论之间的关系,因为经典里面很多讲到的是如何修习业处的问题。所以在上座部佛教里面,《经藏》以修习增上心学为主,虽然也会涉及到增上慧学,但为了对应三学,《经藏》主要是以教导经教法为主。经教法讲到的很多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而修定多数都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经教法里面指导我们如何修定,如果我们想要培育定力达到禅那,我们取的对象(就是专注的目标)必须得是概念法。概念法属于胜义谛还是属于世俗谛?属于世俗谛,我们等会儿讲概念法的时候会更清楚。
如果一个人只研究《经藏》,但是没有《论藏》为支持、为支助,那我们会看,他对于《经藏》的解释是很浮泛的、很表面的,涉及不到很核心的问题。或者说我们会看到,他没有一个向心力,只是知道很多名相,但是名相没办法统合起来。但是《论藏》在这方面是非常专行的,把各种各样的、在经典里面讲到的名词、术语等等都统合起来。如果我们先学了《论藏》,把握好佛教的整个体系之后,再学习《经藏》,就不会被佛陀在经典里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不同的处所中的开示所迷惑,因为我们能够把握到它的核心。
然而如果只是讲《论藏》,没有《经藏》为基础又不行。因为《论藏》主要是讲究竟法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从心、从性、从究竟法去讲,而没有概念法来保护,那么可能连话都说不成。我们说话会指到某某人、某某人,是不是?男人、女人、老师、学生、阿阇梨、弟子,这些很多都是属于律跟经里面的。在论里面只是五蕴,只是名色,名色对名色,我们就没有区别,因为在论教法里面用分析法去分,这个世间没有世间,只是一堆名色法、一堆不断生灭的、无常、苦、无我的名色法。正因为有了三藏,所以佛陀的教法是完整的。不会偏于一边,也不会只是叫你做这些东西,例如持戒,开、遮、持、犯你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你没有核心。也不会只是讲经教,而没有论教去统合,这样的话变成只是表面。也不会拿了《论藏》,然后去掉了《经藏》跟《律藏》,这个也不行。所以三种教法对应着三藏,三藏对应着三学。我们在禅修上就是在持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而培育定慧。唯有通过培育慧,我们才能够断烦恼,才能够解脱。
当我们在学习经论的时候,如果经论跟律教法相冲突,我们应该要取舍哪一边呢?例如,如果在经论方面佛陀是这么样教导,但是它跟《律藏》的某一些教导又有些冲突,应该迁就哪一边?迁就律还是迁就经论?律。
例如:我们作为比库,作为出家人可不可因为要禅修,就不去参加诵戒呢?僧团的义务就可以废除了?可不可以?不可以!对!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以“我只要禅修,我只要学经论”,就把自己的义务废止。所以佛陀为什么叫一位比库出家了,要五年先学习戒律。如果当我们律的义务跟修行、跟学经教有冲突的话,先要履行律的义务。所以不可能说“我要修行,就把一切的义务都抛弃” 。如果是这么样的话,你的戒不可能清净。
同时在《经藏》跟《论藏》里面,如果发生了冲突,是先应该就《经藏》还是就《论藏》?就《经藏》。对,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是以论来废经的话,也不行。如果是这么样的话,我们会造成思维、语言表达的混乱,甚至会破坏这个世间。只是讲最核心的东西,但是没有下面的基础作为架构是不行的。
我们无论是学习经教,还是实际禅修,应该要弄清楚这样的关系,如果我们真的弄清楚三藏、三教法、二谛、三学跟禅修的关系,那么就知道佛陀的教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它们之间其实不会冲突的,只要我们摆清楚主次的关系,我们会发现佛陀的教法不仅仅不会冲突,而且是层层增上的、是层层殊胜的。这个就是三藏、三学,三藏跟教理以及跟修行的关系。
我们下面来学习概念法。
虽然《论藏》或者论教法“阿毗达摩”是以讨论胜义谛,讨论究竟法为主的。但是由于我们的生活跟概念息息相关,或者换而言之,我们就是生活在概念的世界当中,因此,我们先来学习概念法。
概念法,巴利语叫作pa¤¤atti。有时候也翻译成施设,有时候也翻译成假名。概念法在究竟意义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它却能够作为究竟法的影像被人们所识知。
概念法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意义概念, attha-pa¤¤atti;
第二种是名字概念,nàma-pa¤¤atti。
意义概念是通过概念所表达的意义,名字概念是表达这个意思的名字或者名称。
比如我们说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或者穿披着袈裟,过着出家无家梵行生活的称为什么人?称为出家人或称为沙门。沙门就是名字概念。而讲到剃除须发,身披袈裟,过着出家无家的梵行生活,这一段表述是意义的概念。
意义概念又可以分为几种。第一是形状的概念,形状的概念就是我们所说到的,方、圆、长、短、高、矮,或者说到的大海、大地、山、树,这些是形状的概念。因为它们是由形状或者它的名字表达了某种形状所组成的物体,称为形状概念。
第二是组合概念。比如说房屋、汽车、村庄、城市、墙壁、门、窗等等这些。例如我们说的房屋,房屋是由屋顶、柱子、门、窗等组成,这些组合才产生了房屋的概念。又比如汽车,汽车是由车轮、座位、方向盘、底盘、车门、车的外壳、车底等等这些种种的零件、部件组合而成,形成了汽车这样的概念。又比如说村庄,村庄是由若干的道路、房子、井、树等组成,我们形成了村庄的概念。而城市也是由很多的街道、建筑物、公园、树、湖泊等等组成,所以有了城市的概念。所以说,由若干个事物或者物体组合而成的事物或现象,称为组合概念。
下面第三个是方向的概念。我们说到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这些都是方向的概念。概念是不固定的。例如我们说的东方,例如说那边是东方,或者说这个人在我的东方,但是如果我们一去到那里,我们就变成了中央,而原来这个称为中央的又称为西方,是不是?我们又说,它在我的左边,如果我们走到它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又变成我们的中心了,然后这边又变成了右边。所以说概念其实是由于我们设身处地在那里而假定的一种名相、一种名词,它可以帮助我们去认知或者识知一样东西。也就是说,我们说到的方向概念,它就是以某一个物体为参考物,然后其中的前后左右,分为东南西北上下等等。
第四个是时间的概念。我们说到的今天、明天、昨天、早上、中午、晚上、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去年、今年、明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个世纪等,这些都是时间的概念。比如我们说现在是八点半,这个是属于概念,但是在究竟意义上来说并没有所谓的时间,时间是我们假定的。例如:我们说到的一天,我们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确定所谓的一天。现在一般公认的是二十四个小时为一天,是不是?中国古代呢?十二个时辰为一天。古印度呢?昼夜六时称为一天。我们又说一个月,月亮运行一周称为一个月,太阳运行一周称为一年,所以我们说到的时间概念,它是这样的。但是在究竟意义上来说,没有所谓的时间。时间其实只是名色法不断生灭的一个过程而已。
第五是空间的概念。例如我们说到的,这室内的空间、山洞、原野、楼上、天空,这个代表一定的空间,这个称为空间的概念。
还有第六是相的概念。相的概念是由于修止培育定力获得的内心的影像,这种我们称为禅相。禅相也因修行的方法不同而分为很多种,例如我们专注呼吸而修习入出息念。修习入出息念,呼吸本身是一种概念,我们也称为遍作相。如果我们持续地专注呼吸,由于我们的心念增强,所以会体验到由于这里呼吸的遍作相慢慢地变成了取相,由取相又再变成了似相。我们可以通过专注似相而证得禅那。
为什么有相的概念呢?因为相,巴利语叫做nimitta,nimitta的意思就是标记,换而言之,它是心的影像。从事实上来说,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它并不存在。例如我们说到的禅相,修入出息念专注的禅相,一个禅修者可以通过专注禅相而证得禅那。但如果从究竟法来分,没有所谓的禅相,禅相只是由于心生色法跟时节生色法而已。但是由于我们的心达到一定的强度,由于心所产生的色法,里面的色的颜色是很明亮的。同时,在心生色法里面,它的火界所产生的时节生色也是很明亮的,因此我们看到了禅相,在修行中看到了禅相。而且我们再去分析一下所有能够证得禅那的业处,它的所缘、它的对象都有个特征,都是概念法。当然,除了无色定里面的识无边处跟非想非非想处,这个是取究竟法。所有能够证得色界禅那的,它的对象都是概念法,为什么呢?因为概念法能够形成相,究竟法不能形成相,因为相是属于概念,而且相是心的影像。
例如我们说到的白遍的遍相,如果一个人持续地专注白色,当他闭上眼睛的时候,他的内心如果是很强的话,可以很明显地在他的面前看到一个白色的影像。如果说我们要证得色界的禅那,证得色界的禅那所取的相,是由色法组合而成的概念,这种概念被心认知为一种影像。我们可以通过专注这种影像,才能证得禅那,而这种禅那就是色界禅那。所以色界禅那必须得依色法形成的相而证得的。而因为色法形成的相,所专注它而证得的禅那,我们称为色界禅那。因此,如果修定的话,证得禅那是这么样来的。
为什么专注究竟法不能证得禅那呢?因为究竟法是有生灭相的。修观的时候我们观照的是究竟法,但是修定的时候,我们观照的是概念法。因为概念法可以给我们的心长久地认知,但是究竟法刹那刹那生灭,我们的心不能够停留在一个究竟法很久,除非我们定力很强。如果我们以一般的心去认知的话,例如我们说,我们可以想一个人,想一个人可以想很久,是不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影像是一个概念,人是一个组合的概念。因为这种概念可以给我们的心长久地认知。但如果我们再分析这个人里面的色法,那色法是怎么样的?刹那刹那生灭的。我们再去分析他的名法,名法也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如果对象刹那刹那生灭,我们的心可不可以去专注一个不稳固的所缘呢?可不可以?不能!所以,唯有专注于稳定的所缘,我们才能够得定,也就是说,心的稳定必须得依靠所缘的稳定。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得通过专注概念、专注相而证得禅那,就是这样的道理。
我们再看看名字的概念。名字的概念一共分为六种,一种是真实的概念。真实的概念就是说,虽然它是概念,但是它所代表的还是真实的存在。例如我们说到的“红色、黄色、蓝色、白色”,颜色本身属于究竟法,但我们对这些颜色的印象还是属于概念,所以称为真实的概念。例如,我们在修色遍的时候,专注的就是这种概念,修白遍专注的是白色,修红遍专注的是红色,修黄遍专注的是黄色。可以通过专注这些颜色的概念而证得禅那。
颜色本身也是属于色法,是属于究竟法,我们讲到的究竟法,是依色聚里面的颜色,这个是究竟法,但如果我们不去专注它的究竟法,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概念,通过这样,我们可以证得禅那。
第二是不真实的概念。比如说:“男人、女人,这个讲堂、公司”等等,这些是不真实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并不拥有自性,也就是说它们是可以被分解的。“人”,是真实的概念还是不真实的概念?不真实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人”是可以被分解的。我们不要以人为例,人可能太恶心了,我们说猪。我们说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我们现在叫它猪,当然,当这头猪已被宰了之后,把猪头砍下来,把猪四只脚剁下来,再把猪的胸膛剖开,把内脏拿出来,还有没有猪的概念?有没有?没有了,它只是一堆猪肉。然后如果再把它继续切成小块,这个时候,猪的概念就更加没有了,是不是?例如我们说现在这个房子或者说一间屋,如果把瓦也拆了,把梁、柱也拆了,把墙也拆了,门跟窗也全拆了,还有没有房间这个概念呢?没有,因为它是可分解的。在自性上、在究竟意义上它是不存在的,这种称为不真实的概念。
第三,真实的不真实概念。例如我们说“有智慧的人”,“智慧”是属于究竟法,它是属于一种心所,是美心所,但“人”是不存在的,就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说“有智慧的人”,“智慧”是真实的概念,而“人”是不真实的概念,所以加起来称为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第四,不真实的真实概念。例如说“女人的声音”,“男人的声音”。“女人”是不真实的概念,但是“声音”呢?“声音”是属于我们说到的“颜色、声音、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的“声音”还是属于真实的,这个时候,我们说“女人的声音”是不真实的真实的概念。
还有是真实的真实概念。例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眼是指眼净色,眼净色是究竟法,而识是指心识,心识也是属于究竟法,但它们两个组合起来能够被我们认知,它作为一个概念,就称为真实的真实概念。
第六是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例如我们说到的“中国人”,或者说“宝峰寺的僧人”。“宝峰寺”是一个什么概念?组合概念,“人”是什么概念?“僧人”也是个组合概念,它是个假定的。因为在究竟意义上来说,没有所谓的“宝峰寺”,也没有所谓的“僧人”,这个时候两个组合起来,我们说这个是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又比如说“中国人”,“江西老表”,讲到的“华人”、“日本人”、“美国人”、“洋人”,这些都是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因为两者在究竟意义上都不存在,它只是概念的组合。
概念在究竟意义上来说是不存在的,但是它却能够作为究竟法的影像被人们所认知。为什么说概念法在究竟意义上是不存在呢?因为它是组合或者说它只是一种影像,也就是它是可以再分的,它只是人们所假立的。概念法只是世俗谛,它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而不是胜义谛的范畴。
例如我们讲到的“人”,“人”是世俗谛,也是概念,但是如果在胜义谛里面,我们可以说“人”在胜义谛里面被称为五蕴,或者又可以称为名色法。五蕴是什么呢?五蕴的巴利语叫作 pa¤cakkhandhà。pa¤ca是五,khandhà是什么?khandhà叫蕴,蕴也就是组合,也就是堆的意思。我们换而言之,就是五样东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人的概念。所以这称为五蕴。哪五蕴呢?色、受、想、行、识,这五种法的组合称为人。我们又可以再把五蕴继续分,例如说色法、色蕴可以分为二十八种色。而识蕴、心,又依不同可再分为八十九种或者一百二十一种心。我们平时所谈到的“人”,“人”只是概念,我们把它称为概念,是因为它们被人们依各种方式来想象、推理、表达而认知。例如我们一提到某某法师,如果大家都认识的话,那么知道某某法师吗?例如我们说督导法师,在禅修营里面禅修员都知道督导法师,他就会联想到某一个人,是不是?督导法师又叫什么名字?他的法名可能是在出家的时候,他的师父给的。但是,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可能他的父母又会给他另外一个名字。如果在古代的时候,一个人还会有小名,还会有字,还会有号,是不是?这些所有的名、字、号,可以给我们认知。然后我们很自然而然就联系到这个是某一个具体的人。我们说这样的一个名字,可不可以代表真的是那个人呢?可不可以?不能。如果这么样,现在的印刷术很发达,把一个人的名字印得很多,是不是表示那个人就分身了很多次?不是,为什么?因为我们说到的这个名字,只是可以给我们进行认知,然后我们由于在世俗法里面共认的,我们会把这个名字跟那一个具体的所谓的人联系在一起。
概念法可以帮助人们认知一种影像,所以我们称概念法为世俗谛,也就是说概念都是世俗法所施设、所安立的一个名字。例如我们说到﹕“今天晚上八点到九点,大家来江西佛学院的大礼堂里面上‘阿毗达摩’课。”当我们听到这一句话或者看到这些字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随之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就是心念在运作,然后就领受这样的概念,了解到这样的意思。我们讲到的“今天晚上”,这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八点到九点”,也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江西佛学院的大礼堂”,这个是什么概念?一个组合的概念;“大家”也是一个组合的概念,就是由若干的人组合在一起,称为组合的概念;“来这里上阿毗达摩课”。因为我们有了具体的时间,有了具体的地点,又有了具体的内容,然后这些声音被我们的耳朵听到了,那么这个时候,耳门心路过程产生了作用,就领取了这些声音,然后再对这些声音进行加工,加工的是心,我们的意门心路过程,然后再去领受,通过这些概念而知道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平时说话、用语言或者文字来表达,都必须得借助概念。因为有了概念,我们才能够理解,才能够认知这个世界,才能够与人沟通、交流,也因为我们有了这些概念,才能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我们说到的,由这些符号所表达特定的物体,能够被人们所共知,但这些所谓的表达、所谓的概念,还是可以被人施设的,可以依不同地方,或者不同层次的人而施设。
我们以人为例。人,只是个概念;如果现在大家都是中国人,我说“一个人”,大家都能够了解,是不是?如果现在在另外一个地方,听不懂中国话的地方,我们说“人”,或者我们说“东西”,那些地方的人就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概念是我们共知的、共认的,所以称为世俗谛,世俗谛就是世间所共认的。这种共认只是在某一个群体或者在某一个时空里产生作用。例如我们说到的“人”,中国话叫“人”,在巴利语里面,人叫作manussa,或者叫作puggala,而梵文叫manuùya,或者叫pudgala,就是补特伽罗,而在缅文里叫作lur,英文里面叫做human,而如果广东话呢,叫yÏn,客家话叫nin,潮州话叫nang,台湾话叫lang。
因为在特定的时间跟空间里面,我们有一个共认的东西,所以这一种声音被我们领受,就能够形成概念。但假如我们离开了特定的空间跟时间,可能它就不能成为一种共认的,所以概念有这样的一种特点。
不同的人所形成的概念也是可以变化的。例如,我们说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也有不同的印象,是不是?同样的一个人,说了一句同样的话,人家认为,他是赞扬你,但是另外一个人听了后,感觉似乎他在讽刺我。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观念、所受的教育或者性格不同,所以看同样的一样东西也不同。
同时,也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概念当中,我们会发现到自己所起的烦恼,其实也是因为概念而起的。也可以说,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把概念当成是真实的,因为这么样才会起烦恼。例如我们说:“他骂了我,他对我不好,他曾经伤害过我,他以前曾经想要整我,刚才他瞪了我一眼。”“你、我、他”,这些都是属于概念,是不是?但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产生了痛苦。例如“他骂我”或者我们说到的两舌,就是挑拨离间,往往就是因为概念,他说你怎么样了,然后你听了之后呢,就会被这种话套住了,感觉到很生气:“他对我不好,他对我怎么怎么样。”然后呢,你就会因为执着于有“他”、有“我”这种概念,自然形成了“他”这样的一个组合、“他”这样的一个概念,在中伤你。但事实上,可能他真的说了什么你并不知道,只是由于某个人传来的话,然后你的心里形成了这样的概念,然后又由于你习惯性的思维,就对他的某些言行感到很生气。于是你的痛苦就产生了,你的烦恼就产生了。
又比如,现在很多人说:“我要赚钱”。钱是什么?钱也是概念,如果我们再把钱一分析,钱是什么?钱是一张纸,是不是?钱是钞票,好像我们看缅甸,因为缅甸的钞票,是很不值钱的,一张面值是五百kyat(读音jia)的缅币,只相当于人民币大概三、四块钱。如果是这么样的话,你就不会很珍惜,如果是要买一些贵重的东西,可能要拿着一布袋的钞票去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钞票如果是面值越低,它跟纸越相近,钞票只是一张纸上印有若干符号的东西,然后我们形成了钞票的概念,然后为钞票而生,为钞票而死,为钞票而狂,是不是?又比如说,很多人都喜欢追名逐利,有权有位。所谓的名、所谓的利,是什么?别人赞扬你,别人吹捧你,这是什么?只是风,风在你的耳边吹,然后你就为它而飘飘然,为它而傲慢,为它而自以为了不起,是不是?这些其实都是属于概念。但是我们的心去执取这些概念,于是就会有了追求,想要得到这些东西,得不到的时候就产生了痛苦。
我们尝试用“阿毗达摩”去分析一下所谓的概念。再举“他诅咒我”这一句话,例如你曾经跟人打交道,你在公司或者在寺庙里面跟人过不去。然后,后来你听到那个人在背后中伤你。当你听到了之后,如果你还是按照一般的心情,就是一般人正常的心理来看,很容易就会讨厌那个人、会恨那个人,会跟那个人有距离,是不是?但如果从“阿毗达摩”来分析,我们会看:“他在诅咒你,他在中伤你”,那“他”是什么?“他”只是一堆名色法,这堆名色法是很快就生灭的。所以,“他”什么时候诅咒你,那一堆名色法什么时候诅咒你,你都不清楚。而且呢,所谓的诅咒只是由于“他”的心念产生而表达的一句话而已,由于我们会对这一句话会在意,然后就感到很生气。假如现在来了一个英国人,你又听不懂英文,或者说来了一个德国人,你又听不懂德语,然后他在那边满脸堆笑地骂你,你会感觉到他好像在赞扬你,是不是?为什么你不会对他所说的话感到生气呢?为什么?因为你并没有对他的话有那种领受的感觉,这些只是概念,就是他所说的话的概念,对你来说不产生作用。而无论任何的话,其实只是声音。声音一生起立刻就灭去,它不会停留。如果会停留,那我说“我”就变成“我……”,然后“说……”。不是这么样,一说立刻就消失。但是,我们的心会执取这些声音的相,然后形成了概念,而这种概念被我们领受之后,我们会了解它的意义。无论是领受了声音也好,意义也好,这些都是概念。然后我们就生气,跟那个人过不去,就恨他,甚至要寻找机会报复,痛苦就这么样来了。
我们要修行也好,或者我们现在学“阿毗达摩”也好,学了之后,我们应当学习,有时候人应该抽离概念、要跳出概念的范围。不要经常被一些概念的条条框框给陷进去,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概念而快乐,因为概念而痛苦,因为概念而忧愁,因为概念而烦恼。很多时候是画地为牢,然后把自己套在那里。好象本来这个世间是海阔天空,你偏偏要躲到一个小茅厕里面去,然后就去怪,为什么这个茅厕那么臭?为什么他拉的屎那么臭,而其实就是自己套住自己。因为,如果我们认知了概念之后,会知道其实概念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放下很多的得失,放下很多的计较。甚至我们也可以说,概念是造成我们轮回的原因,是使我们堕落恶道的元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说所谓的“我”,这个“我”是不是可以令我们造很多不善业,造很多业的元凶呢?“我”这个叫什么?这个“我”的概念就是sakkàya-diññhi——有身见,有身见也叫邪见。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打破了“我”,放下了“我”,就不会造很多的业。我们说到的我执、我见、我慢,哪一样不是概念?因为你执取了有一个“我”,这一个“我”,其实只是一堆名色法,只是一堆五蕴。而无论是名法也好,色法也好,无论是色、受、想、行、识也好,都是刹那刹那生灭,都是无常、苦、无我的,根本没有所谓的“我”。但由于有了这样的组合,我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然后会去执取它。有了我执,就会有种种的追求,就会去造业。又比如“我见”,执取的有“我的实体”,有“我的灵魂”,有“我所拥有的东西”,这些都称为“我”和“我所”,或者称为“我见”。而“我见”所执取的“我”到底是什么?是概念,是不是?“我慢”呢?我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拥有钱,我拥有地位,我拥有名利,我家财多少多少,我的职位多高多高。然后,你就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这个看不顺眼,那个看不顺眼,这些都贡高我慢,所执取的是什么?还是“我”。所以,因为有了“我”,有了“你、我、他”,我们就有种种的分别,因为有了种种的分别,我们的心,因为这些不善心,就会造很多的业。由于业成熟了,带给我们轮回。
当我们学了概念之后,我们应当也要学习,要从“你、我、他”的是非纠缠中,从概念的圈套中解脱出来。不过虽然概念有这些特点,但毕竟我们也是生活在概念当中。概念有好有坏,即:使我们产生烦恼、使我们痛苦的原因。
同时,如果我们在修行的初级阶段,也是离不开概念,为什么呢?因为概念是属于世俗谛,为什么称它是谛呢?谛就是真理的意思,世俗谛的巴利语叫作sammutisacca,也就是大家共认的真理,在我们平时的语言表达上,并没有错的。所以,我们说,有“我”,有“你、我、他”,有“大家在这边学习”等这些,在这种情况下,概念是必要的,而且概念是保护世间,让世间正常运作的一种必要的表达方式。在修行上也是,如果我们说到的修戒、定、慧,修戒跟修定离不开概念。如果我们抽离了概念的话,那么我们无从持戒,我们无从修定,是不是?因为胜义谛、究竟法是属于论教法的范畴,是属于“阿毗达摩”的范畴,用的是分析法。但是我们讲,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拥有观智,还必须得先拥有定力;想要培育定力还必须得先持戒;而持戒所讲到的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这些都是属于概念法的范畴,也就是世间共认的范畴。如果抛开了世俗谛,抛开了概念,那么我们作为出家人的身份都不成立。例如我们说到的,要成为一位比库,要成为一个出家人,一位比丘,必须要经过很严密、很严格的程序,是不是?这些程序是什么?这些程序如果用巴利语来说,叫Upasamapadà,Upasamapadà也就是受具足戒,也就是通过一种共认的方式,在僧团里面,用共认的方式而认定他、赋予他这样的身份,从此以后,他就有资格披着袈裟,跟僧人一起过着梵行的共住的生活。这种共认的程序,其实都是通过概念,通过世俗谛的方式来完成的。之后,这个能够做,那个不能做,这些也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然后在持戒清净的基础上,再去取概念法为所缘,去专注于特定的对象。例如,专注呼吸也好,修慈心也好,在究竟意义上来说,慈心的对象只是一堆名色法,但是如果我们把慈心散播给名色法的话(没有对象)?我们在慈心的业处里,还是会分有男人、有女人、有师长、有认识的人、有不喜欢的人。唯有这么样,我们才能够取有情的概念来培育定力。无论是取有情的概念也好,取地、水、火、风的概念也好,取青、黄、红、白的概念也好,取光明的概念也好,或者取身体的概念(三十二身分的概念)也好,通过这些概念所形成的影像,我们去专注它,然后就能够培育起定力。
而当我们培育了定力之后,再去修观。修观的时候,我们也要观所谓的有情。在修慈心的时候,我们是从世俗谛的范畴去培育慈心,有慈心,散播的慈心,慈心是真的能够散播吗?不可能。真的有有情接受你的慈爱吗?也不能,这是从究竟意义上来说。但是在世俗谛上,所谓的慈心其实也是一种概念,就是形象的概念,然后,所谓的有情也是一种概念。但是在修定的阶段,我们不能够破这些东西,如果一破的话,我们连定都培育不了。就像持戒一样,如果一破,那么不要说持戒,连出家的身份,连所谓的戒法都谈不上。因为世俗谛是大家共认的、共知的。同样的,有情也好,男人、女人也好,天界的众生也好,人类也好,堕恶趣的众生也好,这些都是大家共认的。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具体的对象,通过具体的对象培育起来的心,称为禅那的心。然后再利用禅那强有力的心来观照,观照什么?观照所散播慈爱的对象,其实只是一堆名色法,然后观照它的无常、苦、无我,同时也观照禅那的心。有所谓禅那的心吗?没有,它只是一堆极快速生灭的心识、生灭的名法而已。然后我们再观照这些名法的无常、苦、无我,唯有通过这样,观智才能够提升。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先讲概念,其实概念既是使我们产生痛苦的原因,但也是保护世间的原因,也是使我们清净戒行跟培养定力的原因。唯有这样,在这个基础上修观,我们才能够提升,而修观必须得以修定为基础,修定又必须得以持戒为基础,这就是修行层层增上的关系。
我们今天晚上讲戒、定、慧跟律、经、论的关系以及概念法,就讲到这里,明天晚上再继续学习色法。
好,下面大家一起来作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5讲 色法、四界
玛欣德尊者2009.04.15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àvuso,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我们在前几个晚上一起学习了“阿毗达摩”的概论或者导论。我们从佛教开始谈起,然后谈到经典的结集以及三藏,之后又讲到了“阿毗达摩”的来源以及两种谛:世俗谛与胜义谛。然后再谈到了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以及学习到三藏、三学、三种教法之间的关系。
从今天开始,就转入了讨论胜义谛的范畴。在昨天晚上我们谈到了概念法,概念法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所看到的、所接受到的。在语言表达方面,我们也必须得运用的。概念法它还会有时间、空间、组合、形状等等。但是到了究竟法,我们就不能光从时间、空间、形状、上下、高低等等来去了解、去讨论了。
那到底什么是究竟法呢?“阿毗达摩”里面就讲到了究竟法,有四种究竟法。第一种是心(citta);
第二种是心所(cetasika);
第三种是色(rūpa);
第四种是涅槃(nibbāna)。
心、心所与色法,它们都是因缘造作之法,又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称为有为法。又因为这些有为法,它们具有生灭相,有生起、有存在,必然有坏灭,所以也称为行法(sañkhāra dhamma) 。
涅槃,非因缘造作之法,称为无为法。又:它不具有生灭相,所以不能称为行法,必须称为无为法。
“阿毗达摩”所讨论的主要是这四种究竟法。但是我们在学习“阿毗达摩”的过程中,并不一定按照这四种究竟法的原来的次第、顺序。在《摄阿毗达摩义论》里面,是先讲心法,再讲心所,再讲色法,再讲涅槃。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依这个次第。为什么呢?我们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将由粗到细,由简到繁,这样的次第来学习。
在讲到色法的时候,色法的分类一共有二十八种。讲到心所的时候,有五十二种心所,讲到心的时候,有八十九种心或者一百二十一种心。大家可能听到数目,觉得挺吓人,很多数字,但是如果我们很有系统地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它并不是那么吓人的,它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从粗到细。色法粗还是称为心的名法粗呢?色法是粗的,因为色法容易被我们感知。但是,心法更加微细一点儿。所以我们先从粗的色法开始学习,然后再学心法。还有,我们要先从色法再讲到心所和心,这样的教学次第是跟我们禅修有关。
我们知道修行必须得依靠经论,而经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禅修。我们不能够为了经论而经论,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跟学子没什么区别。佛陀教导三藏,教导经论的目的是为了要去实践,惟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达到灭苦。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我们的禅修也通常是先观照色法,观照粗浅的色法,然后再观照名法。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修行次第来学习。
在禅修的时候,修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修止,一类是修观。
修止,它的所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概念法,一类是究竟法。如果是取概念法为对象(为所缘)来培育定力,它可以证得禅那。如果是取究竟法为所缘来培育定力,不能够证得禅那,但是它可以达到近行定。
而在讲到修观(vipassanā)的所缘,依所缘来分,所有的观只有两种业处,一种是色业处,一种是名业处。也就是说,我们观智所观照的对象离不开名色法,离不开身心。
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这样,那缘起到底算什么?因为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有一个阶段,我们必须得要观照过去世,观照未来世。当我们把心导向过去,观照过去世的时候,难道过去世就不是五蕴吗?难道过去世就不是名色法吗?是不是?未来世呢?难道未来世就不是五蕴吗?未来世就不是名色法吗?还是属于心、心所跟色法的范畴。只不过是已经灭去了,称为过去,还没有生起的称为未来,已经生起的正准备灭去的,称为现在。我们在观照的时候必须要观照过去、现在、未来,但是具体的对象还是名色法,所以我们可以把观智的对象,把它总结为只有两种业处。如果说修止业处,培育定力,有四十种业处。那么修观,只有两种业处,就是色业处和名业处,就是观名色法而已。
在具体修观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先观色法,因为色法是粗的,而且我们在观名法和观色法的时候,由于色法比较粗,也比较容易把握。如果在观名法的时候,有时候名法会比较细一点,如果定力不足的话,有时候可能会观不清楚。所以在修行的次第上,我们可以先修色业处,然后再修名业处,之后再查找名色法之因,就是修缘起。等我们已经能够见到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以及它们之因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培育观智。再观照这些有为法,这些心法,心所法和名法的本质,它们的本质是什么?无常、苦、无我。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些有为法的过程中,也会讲到在具体实修的时候,应当如何去观照它们。
在我们讲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时,会讲到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在讲到心所和讲到心的时候,当我们学习了“阿毗达摩”,通过“阿毗达摩”的分析法,将会很容易地看清楚我们的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然后再具体运用在生活上如何培养如理作意,如何培养善法。而在修观的时候,我们更需要“阿毗达摩”的帮助。修行离不开经论,特别是修观离不开论。我们可以说,经论好象眼睛,实修好象脚步,惟有这么样我们才能够走的清楚。如果我们有了“阿毗达摩”的知识,已经了解了名法,了解了色法,在修观的时候,会觉得有轻车熟路的感觉。
我们学习“阿毗达摩”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学习“阿毗达摩”的方法是先掌握一定的理论。例如对色法,对名法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色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而存在,色法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再了解名法,名法是怎么样运作的,名法的本质又是怎么样的?如果我们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再去实修,这一种先学后修的方法,就好象我们要去一个地方、一个城市,在没有去之前,我们先搜集一些资料。例如:我们先去看看地图,这个城市里面有哪些风景点,有哪些要去的地方,哪些主要的街道。先了解,当去的时候,我们就对那个城市心中已经有数了,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另外一种学习“阿毗达摩”的方法,就是先修后学,先修后学就是我们可能对“阿毗达摩”的一些概念名相不是很熟悉,只是依照导师的指导,导师叫我们如何观照我们就如何观照。我们学习“阿毗达摩”主要对应的是修维巴萨那(vipassanā),修观智的阶段。惟有我们有了观智的体验,就是真正在修到(vipassanā)观智的时候,我们就依照导师的教导去观照色法,观照名法,观照缘起。在我们观照的时候,在实修的时候,也会涉及到“阿毗达摩”。但是,因为我们是先以修行为主,所以对于名色法只是大概的了解,等我们有了实修的体验,已经真正的用观智如实的见到了色法是怎么运作,名法是怎么运作,之后,等我们再修观智达到一定的阶段,例如说修到行舍智,或者说证得了圣道、圣果之后,我们再去学习“阿毗达摩”。当你有了实修的体验再去学习“阿毗达摩”,就好象你对一个城市已经很了解了,你再看地图,会觉得更清晰、更清楚,是不是?甚至你会用很多种具体的方法把“阿毗达摩”里面的东西讲出来。一个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修经验的人讲“阿毗达摩”,他往往只能照本宣科甚至会讲错,但如果一个人有了实修之后,这种实修必须得是依经论而实修,不是瞎修。就是当他有了实修经验,已经真正地见到了究竟色法,究竟名色法之后,他再去学习“阿毗达摩”,再去研究“阿毗达摩”,就好象他对于这个城市已经有了解,只是现在再更加系统地去深入研究这个城市的一些构造,一些规模等等,只是这样而已。
所以我们学习“阿毗达摩”,有两种方法来学习。对于现在在座绝大部分的人,我们只能够这么说,先以第一种方法来学习,就是先对“阿毗达摩”有所了解,对理论的知识有所掌握,之后我们再应用在实修上。如果有的人说,这样的话,我没有机会修到vipassanā,那怎么办?也不要紧,正如我们在讲到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的时候,即使你还没有能力修到vipassanā,但是你可以运用在生活上,即使你没有运用在生活上,但是你已经把握到佛教的核心了。
好,既然在学习这些究竟法的时候,是先从粗的学起,我们就先来讲色法。不过涅槃一般我们不是拿来谈、讨论的,到时在学习“阿毗达摩” 的时候,我们也会简单地讲一讲涅槃。但是我们并不深入地去讨论涅槃,因为涅槃是拿来怎么样?拿来证的,不是拿来说的,说不清楚。
我们就先学色法( rūpa ),为什么称为色法呢?色,巴利叫作( rūpa )。它源于动词(ruppati),意思是变坏、破坏、压破、逼迫、干扰。为什么要用色这个词呢?不直接用“物”呢?用物质的物呢?因为如果是用物的话,它并不能够表达原来巴利的这种意思。这里讲到的色,它并不是我们说到的颜色的色,也不是讲到女色的色。这里的色,它的意思是指物质,但是由于巴利语(rūpa),它有两种意思,一种意思是颜色,而另外一种意思呢?是指一切的物质现象,在这里,是指一切的物质现象。但由于从巴利的词源来说,它的意思是变坏,所以,以变坏故称为色。正如佛陀在《相应部‧第22相应‧第8品‧第7经》里面这么样说:
Ki¤ca, bhikkhave, råpaü vadetha? Ruppatã'ti kho, bhikkhave, tasmà råpan'ti vuccati. Kena ruppati?
Sãtenapi ruppati, uõhenapi ruppati, jighacchàyapi ruppati, pipàsàyapi ruppati, óaüsamakasavàtàtapa-sarãapasamphassenapi ruppati.
Ruppatã'ti kho, bhikkhave, tasmà råpantã'ti vuccati.
这是在《应食经》里面说到的:
“诸比库,为什么说是色呢?诸比库,变坏故,称为色。因什么变坏呢?因冷变坏,因热变坏,因饥变坏,因渴变坏,因虻、蚊、风吹、日晒、爬虫变坏。诸比库,变坏故,称为色。”
也就是说,物质、一切的物质现象都会受到内在跟外在因素的干扰,必定会破坏,会坏灭。简单地说,毁坏义谓之色。一切的物质都会毁坏、变坏,会受到内在、外在种种因素的干扰,称为色法。有的人问:要解脱,解脱是什么解脱?色法解脱,还是心解脱?心解脱。对,我们不是解脱色法,而是解脱心法。即使是佛陀,他解脱的并不是色法,而是心解脱。所以佛陀讲到解脱的时候,是讲心解脱。也就是说,当一个圣者在断尽了一切烦恼的时候,是心没有束缚,心是自由的。但是,这一个色身还会生病,还会变坏,最终还会死亡,是不是?你说,如果是色法也可以解脱,岂不是象老道一样求长生不老或者羽化登仙了。在佛教里面看来,可不可能?可能吗?不可能。但,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还要学色法,还要修色法,还要观色法呢?因为佛陀说过,佛陀在《中部•大牧牛经》里面说:
“诸比库,具足十一法的比库不可能在此法律中得到增长、成长、增广。哪十一种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不知色……。诸比库,比库如何不知色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对无论任何色,一切色皆是四大与四大界所造不如实知。诸比库,这是比库不知色。”
我们要了解色法的意义,正如佛陀在这一部经里面说: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色法,不如实地知见,如实地照见色法,他不可能解脱。
我们讲到心,心是离不开色法的。在五蕴有的世间,在欲界跟色界里面讲到的心就是名法,它不可能离开色法而存在。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我们的心因色法而生。
例如,讲到眼睛看,是什么?是眼识,是不是?眼识如果没有了作为眼睛这种依处的话,有眼识生起吗?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所对应的颜色、形状这些物质,这五花八门、五光十色的世界,有眼识生起吗?没有。所以,从因缘法上来说,名法就是心,它不是单独生起的,必须是因缘和合生起的。
佛陀在经典里面经常讲到的:缘于眼,外面的颜色跟眼识,三事和合而生触,因为触而有受,无论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不是?所以如果讲心法,我们必须得了解色法。同时,由于种种的色法,往往是我们内心抓取、贪着、执取、贪染的对象。如果我们不观照色法,只是观照心,那么这种心没有了对象,我们的观很可能变成是空观,或是偏离一边的观,而不是完全的观。为什么呢?当生起贪染的时候,我们同时还是要观照贪染的对象是什么,贪染的对象往往是五欲的功德,哪五欲的功德?色、声、香、味、触。色、声、香、味、触,都是色法还是名法?是色法。对,例如,财啊、色啊、食啊,这些其实都是色法。在修观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观能观的心,或者能的心所执的对象,这是要观的。所以,修色法是必然的、是必要的。如果一个人不修色法,他不可能证入涅槃。
佛陀把世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色法,一类是名法,色法是物质现象,名法是心理现象,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得了解的。我们说修观、观智,观智观的是什么?观的就是这个世间。所有的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出世间法,一种是世间法,是不是?我们用不用去观照出世间法?没有意义。难道我们需要观出世间法也是无常、苦、无我的吗?不用。我们观的是世间法,因为世间法,它有生灭相,它有无常相,有苦相,有无我相,有空相,所以我们观照的是这些。而世间法,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心理现象。如果说还有另外一种现象,那个就是概念了,但是我们不用去观概念。如果我们观概念,观一辈子,我们都不可能成就真正的观智。为什么呢?因为概念在究竟意义上它是不存在的,观它你只能够落空。我们观的是究竟法,去观照的是五蕴,观照的是十二处、十八界,观照的是色法跟名法,为什么呢?因为有为究竟法才具有无常相、苦相、无我相。
在修观的时候,我们观照的无非是色法跟名法。我们现在学“阿毗达摩”,也是以学习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为主,这就已经贯穿了“阿毗达摩”的最主要的部分,而其它的,还会讲到的概念法,讲到的涅槃,但这些,我们带过就可以。
要如何来了解色法呢?可以从最基本、最粗浅的方式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个物质的世界,我们所感知的几乎都是属于物质。我们要吃饭,要有房子住,出门要坐汽车,生活要有钱,这些都离不开物质,是不是?甚至说绝大部分人所追求的都是物质,追求的是物质的享乐、物质的享受,一切的欲界的有情,就算连猫,狗,蚂蚁,蚊子,爬虫,它们都要为食而奔波,是不是?它们都要找食物。所以说,我们是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面。
如果用物理的方式来分析所有的物质,对人、动物、植物、矿物质、山河大地进行分析,将会发现到这些物质现象或者说有生命的现象,包括人,包括动物,它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如果再继续分解会发现,细胞是由很多的分子组成的,再分析分子,会发现它是由原子组成的,继续再分,可能还有核子、质子、中子、电子、亚原子、粒子等等。据说现在科学界又发现了最小的物质单位叫夸克。但无论科学家怎么分,这些在“阿毗达摩”里面都是属于世俗谛的范畴,也就是说,还是属于概念法。
佛教怎么分呢?佛教的分法有点像科学的分法,但是不尽相同。佛教的分法也是把一切的物质进行分析,包括有生命的、特别是有生命的现象,有情的色法把它一直分,也是不断地再分,再分。当我们把一切的物质,包括有生命的,包括没有生命的物质一直再分,分到不可再分的程度,有一种称为色聚(kalāpa) 的。但是,色聚虽然是最小的单位,它还是属于概念法,还是属于世俗谛。我们在修观,要观色法的时候,必须得要破除色聚的三种密集,就是组合密集,功用密集跟相续密集。为什么称为聚呢?聚是组合,色聚(kalāpa)的意思就是组合,只要有组合,它是属于究竟法还是属于概念法?属于概念法,对。所以我们在见到了色聚之后,不要认为说一个人能够看到色聚,啊,他就很了不起,差得远呢!看到了色聚之后,他还必须得要破除色聚的组合,直到见到究竟法。
我们可以说一般的物理学家,他们研究色法、去观察色法用的是肉眼,而我们要去观照色法、要去观察色法,了解色法,我们用的是什么眼?我们用的是慧眼,这个是不同。肉眼跟慧眼,哪一个更高明?
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外面,还有无论是有情识的,没有情识的,有情识的动物,包括人,没有情识的山河大地、木石等等,这些都是称为物质,称为色法。
色法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大,一类是四大所造色。正如佛陀在《相应部》里面说:“诸比库,有哪些色呢?四大以及四大所造(色)。诸比库,这称为色。”
也就是说,一切的色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大种色(mahābhūta),有四种,我们称为四大,或者称为四大种或者称为四界。
还有另外一种是所造色,(upādāya rūpa),一共有二十四种。
四大种就是地、水、火、风,而所造色是什么呢?我们说到,例如说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这些都是属于所造色的范畴。四大以及四大所造色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大地跟树木的关系。树木,花草树木的生长,必须得依靠大地,没有了大地,花草树木的生长就没有依处,就没有立足处。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所能够感知的一切物质现象,大,大至整个宇宙,整个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山河大地;小到细菌,小到极微细的粒子等等,无一不是色法,所有这些色法都属于四大以及四大所造色,只是它们之间的组合不同而已。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好象是五花八门,千姿万彩,其实都离不开四大以及四大所造色。由于四大以及四大所造色,它们不同的组合,构成了我们现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
我们在这里就先来学习四大。
四大种叫做(cattāri mahābhūtāni),或者又称为四界(catasso dhātuyo),也简称四大。这四大分别是地界(pañhavīdhātu) ,水界 (āpodhātu) ,第三火界(tejodhātu),第四风界(vāyodhātu)。
这里讲到的地、水、火、风四界,跟我们平时所认知的地、水、火、风是不同的。这里讲到的地,不是土地、大地的地,田地的地,不是这里的地。水,也不是海水、江水、河水,或者我们所喝的水,不是这里讲到的水。火,也不是熊熊燃烧的火,灯火。风也不是我们讲到平时吹来的风,我们不能够用这种物理现象来理解。如果认为说,大地、土地是地,这种地是概念法。如果讲到会流动的水,海水,江水,湖水,这些还是概念,讲到烧的火,灯火,这些是概念的火。讲到吹来的风,这些都是属于概念的范畴。但是,佛陀在讲到了地、水、火、风,四界之所以称为界,它是究竟法的范畴。
我们在分析究竟法之前先来讲一讲,在我们学习每一样究竟法的时候,将会采用四种鉴别法。依照“阿毗达摩”,每分析一种究竟法,都会用四种方法来分析。
第一是特相(lakkhaõa),也就是特点的意思,每一种究竟法都拥有它的特点,因为有了特点,才能够区别于其它的法。如果没有自己的特点,它很容易跟其它的法混淆。
第二是作用(rasa),或者直接翻译成“味”,味道的味。也就是究竟法的作用,一种究竟法对其它究竟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就好象说,一个经理在一间公司里面,他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一个会计在一间公司里面又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类似于这么样。一个究竟法不可能单独存在,但是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在其它的究竟法当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好象一间寺院一样,一间寺院的僧职能够起到什么样作用,维那能够起到什么样作用,知客又在这个寺院里面起到什么样作用,监院、方丈他们又起到什么样作用。同样的,每一样究竟法,在一个究竟法的组合里面、一个聚里面,色聚或者名聚里面,它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因为有了这个作用,我们就知道这个是什么,这个是什么。
第三是现起(paccu-paññhāna) ,也就是一种究竟法表现为什么,它被我们体验为什么,它以什么样的方式被我们所认知。例如,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知道这个是地,这个是水,这是火,这是风,每一样的究竟法都会给我们所认知、所体验,体验这种究竟法,称为现起。
第四是近因,近因,直接翻译为(padaññhāna) ,pada是脚,ññhāna是地方,也就是足处,或者立足的地方,即一个究竟法产生或存在所直接依靠的原因。依照佛陀的教法,任何一种法的产生跟存在都必须得依靠许许多多的因,有了种种的因缘助成和合,才会有一种法的存在,一种究竟法的存在,一种有为法的存在。但是在种种的因缘当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其中一种最直接的原因。就好比是一个小朋友,他只要生活在社会,生活在家庭,他都会有很多关系,跟他的爸爸、他的妈妈、兄弟姐妹,他的邻居,在学校里面还有老师,还有同学,有很多关系,是不是?但是,在所有这些关系当中,小孩子跟谁的关系最亲密?跟他母亲的关系最亲密,是不是?所以,同样的,一种究竟法它的产生或者存在,会有很多的因缘。但是,在这种种的因缘当中,有哪一种关系最直接?就是这里讲到的近因。
例如佛陀讲到的慧,智慧的慧,特别是指在修观的时候,观智的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近因是什么?是定,对,为什么不是其它呢?难道如理作意不是吗?难道正念不是吗?都需要,难道慧所依赖的心也不是吗?也是,都是。但是,最直接的原因是定,因为有了定力才能够如实知见。
在我们讨论每一个究竟法的时候,都会用这四种方法来区别。用这四种方法来区别,那么究竟法的定义就很明确。有时候,在讨论究竟法的时候,偶尔也会把近因省略掉,只用三种来理解。不过,我们在学习“阿毗达摩”的时候,又必须得要懂得一种技巧。讲到色法,有二十八种色法,每一种色法都有它的特相、作用、现起、近因,讲到心所法,有五十二种,每一种又有它的特相、作用、现起、近因,这样的话,不是很复杂,是不是?不过,我们在学习“阿毗达摩”的时候,虽然这些究竟法,它用这四种鉴别法来鉴定,但我们在真正学习的时候,你不用死记硬背,了解就可以。讲到特点,当我们一讲到每一样究竟法的特点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是它的特点,这种特点是跟其它的究竟法不同的。由于有了这种特点,我们就很容易认识到它。而作用,就是每一样究竟法的作用。可以被我们体验为什么。从现在开始,每讲到一样究竟法,我们都会讲到特相、作用、现起,有时也讲到近因。但对于这些,大家能够理解就可以,理解是重要的,而不是背。在作笔记的时候,甚至你把它记下来,不去背它也可以。但是你要知道,每一样究竟法都有它的特点和它的作用,可以被我们体验为什么。你只要在学习的时候,不会跟其它的究竟法混杂,就可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掌握好学习《阿毗达摩》的方法,就不会一见到这些很复杂的东西就望洋兴叹了。
我们下面就来学习地界(pañhavīdhātu)。地界的特相是硬。作用是作为俱生色法的立足处,也就是说,任何色法都必须得依赖地而存在。表现为接受俱生色法。近因为其余的三界。
这里讲到的俱生色法,也就是每一种究竟色法,它的产生跟存在都不会单独的,一产生会成组成组的产生。比如说地,地的产生,它必定跟水火风一起产生,还有跟颜色、跟香、味等一起产生,不会说,突然一种色法产生就只是地,不可能。所以跟它同时产生跟存在的那些色法,称为俱生色法。
我们不能够把地界理解成大地,任何的物质,只要我们可以感受到,可以听到,所有这些现象都有地界。比如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空间,里面有很多空气,是不是?如果理解成地是大地的话,那么只有我们现在站立或者坐着下面的那个才叫作地。然而,只要有物质的现象存在都有地,例如我们讲的空气,空气里面也还会有很多的地、水、火、风的存在。象河水、流水一样都会有地的存在,乃至烧火也有地的存在。即使是声音或呼吸的空气都会有地的存在。为什么这么样说呢?如果透过观智来分析就会发现到其实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空间里面,它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小灰尘和一些许许多多的色聚。而每一粒的色聚之间,它都会有地界的存在。例如说,现在这是一个物体,外面这个是空间,其实这个物体里面也是很多的色聚,外面这些空间其实也很多的色聚。只不过色聚跟色聚之间它的空隙不同,使我们感觉到这个是有形的物质,这个是无形的物质。但如果在观智里面观照,其实地、水、火、风,或者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无不是色法,无不是色聚。
再讲到水(āpodhātu),这里的水也不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湖水、江水、河水,所喝的茶水、咖啡等等。水的特相是流动。作用是增长俱生色法。现起是把俱生色法握在一起或者黏着。近因是其余的三界,也就是地、火、风三界。所有的物质,我们现在看到这些,它能够成型,能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每一样的物质,必定有它的向心力,是不是?因为有了这种向心力,所以它能够把物质黏在一起,不会散掉,这种能够把物质黏在一起的作用就是水界所产生的作用。如果没有水界的凝聚力,那么物质将不能够成型,将会散掉。
再讲到第三种火界(tejodhātu) ,特相是表现为冷或热,换而言之,就是温度,温度就是火界。作用是使俱生色法成熟,也就是在同一粒色聚里面,它能够促使其它的色法成熟。表现为不断地提供柔软。近因是其余的三界。我们可以说,只要有物质现象,必定会有温度,是不是?有没有物质现象没有温度的?没有,对。温度是什么?其实就是火界。我们说的空气,空气里面其实也有温度,是不是?空气里面的温度其实就是火界。我们的体内有体温,碰到这些地面会比较冰凉,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能够体验的这些温度,其实就是色法里面的火界。
再讲风界(vāyodhātu),风界的特相是支持。作用是使其它色法移动或者活动。表现为使色法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近因是其余的三界。换而言之,任何的色法能够支撑,能够支持,能够维持,就是风界。同时,任何的物质的运动都是风界的作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都是物质的世界,而任何的物质都是处在运动当中,是不是?你说我静坐,我坐在那里不动,你坐在那里不动,难道你体内的物质不是还在运动吗?能够动就是物质的作用。
地、水、火、风这四大种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四大种立足于地界,由地界支撑着它们,由水界黏在一起,由火界而维持,由风界而支持。为什么这么样说呢?我们可以说,任何的物质都可以发现地、水、火、风这四大的属性。例如我们讲到这一个麦克风、这个话筒,这个话筒它呈现出来的重量或者说它呈现出这种坚硬的东西,就是地界,而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这一个形状,它是以地界为主的。然后,为什么这个麦克风它能够凝聚成型呢?而不会散掉呢?它能够凝聚在一起,这个是水界的作用。这个麦克风有没有温度?有温度,它的温度本身就是火界。而且,火界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任何的物质都会变坏,是不是?变坏其实还是火界的作用,因为火界能够促使色法成熟,成熟的末端是什么?就是毁坏。所以一切的物质,它即使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再新也好,放久了都会怎么?都会变旧,这也是火界的作用。而风界就例如说,之所以现在这个麦克风可以移动,移动这个是风界的作用。57:18—57:20(建议删掉这句视频和音频)即使不是我们,当我们去看到这麦克风里面的色法,去研究它,我们会发现到里面的很多的原子、分子,它都是不断极其快速地运动,是不是?这种运动是风界的作用。如果再继续去分析它,再去破它一直见到色聚,我们还是会发现到,里面的运动是属于风界。只要是物质,它就是在不断的运动当中,这种运动就是风界的作用。所以任何的物质现象、任何的色法,它都有这四种属性。物质的坚硬,物质的立足的地方,就是它能够成型,这些是属于地界。能够黏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形状,或者说它不会散掉,这是水界。温度是火界。它的运动或者它能够支持而不会倒,这是风界。我们了解了所有的物质现象,都有这四大,到底我们应当如何在实修当中去了解四大?如何来辩识四大呢?我们在下一期的禅修营继续再学习。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6讲 四界分别之简略法
玛欣德尊者2009.04.19讲于江西佛学院
好,我们一起先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āvuso,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上一次我们开始讲到了色法,色法可以分为四大以及四大所造色。四大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这是构成一切色法、一切物质现象的基础。又讲到了四大里面的地大Pañhavã,Pañhavãdhàtu,它的特相是坚硬;水大的特相是流动;火大的特相是热或冷;风大的特相是支持。这四种界、四种大,它们立足于地界,由水界黏结在一起,由火界维持,由风界支持着。这四大、四大种,也是一切凡是有色法的,凡是物质现象的,都可以表现出这四种属性。它们就是:作为地大来说,有坚性、硬性;作为水大,有黏性;火大有温度;风大有支持,或者我们说到的物质运动,这些都是属于四大。
我们在学习四大之后,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如何来修习四大,如何通过实修来了知四大呢?如果想要修习四大,我们必须得依照佛陀的教导。佛陀曾经在《经藏》里教导有两种修行四界的方法:一种是简略法,一种是详尽法。
简略法的修行方法,在《中部》的《念处经》,《长部》的《大念处经》等都有教导。例如佛陀说过:“Puna caparaü, bhikkhave, bhikkhu imameva kàyaü yathàñhitaü yathàpaõihitaü dhàtuso paccavekkhati: ‘Atthi imasmiü kàye pathavãdhàtu àpodhàtu tejodhàtu vàyodhàtå ”“在此,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佛陀教导的这一种方法是简略法,也就是通过简单的方法来修行的。
应当如何修行简略法呢?如果我们只是看这段经文,可能很难理解如何来修行。在《清净道论》里就解释说:“所以欲修习止业处的利慧者,应当前往静处思惟,思惟自己的整个色身:‘于此身中,坚性或硬性为地界,黏结性或流动性为水界,遍熟性或热性为火界,支持性或推动性为风界。’他应当如此简略地把握诸界,重复地思惟、作意及观察‘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而无有情、无命者,如此精进不久之后即生起由辨识及差别诸界之慧所增强之定,由于以自性法为所缘,不能证得安止,只能生起近行定。又或者如法将沙利子(即舍利弗)尊者所说的身体的四个部分,以显示四界之中并无任何有情,即:‘缘于骨、缘于腱、缘于肉、缘于皮所包围的空间才称为色。’他应当决意在每个部分里,以智之手把它们分别,及于上述的方法观察它们,即:‘于此身中坚性或硬性为地界,黏结性或流动性为水界,遍熟性或热性为火界等等,由于这种业处是以自性法为所缘,不能证得安止,只能生起近行定。’”这是对四界的简略修法。
这一段话是记载在《清净道论》的第一册第308段。也就是说,如果想要修行四大、四界分别观的禅修者,应当前往静处,就是安静的地方坐着,然后思惟自己的整个色身,在这个身体当中,坚性或硬性是地界,黏结性或流动性是水界等等,就这样重复地思惟、作意、观察。但是由于在我们修行四界的时候,所修的四界跟我们取地、水、火、风的概念为所缘而增大遍相所证入的定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取大地的地,取流水的水,取燃烧之火的火或者取吹来的风,这些概念法为所缘来修行的话,我们将可以证得色界的禅那,可以证得安止定,乃至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但是如果我们取的是究竟法,就是自性法sabhāva-dhamma,例如:地,已经不再是土地的地,而是坚性、硬性为地,流动性、黏结性为水等这些来观察,因为所缘(就是对象)是究竟法,所以不能够证得禅那,不能证得安止定,只能生起、就只能证得近行定。或者又如法将沙利子尊者所教导的,把身体分为地、水、火、风四大部分,然后继续持续地观察,这是简略的修法。
具体应当如何修行呢?我们再看一看在《法集论》Dhammasaïgaõã里面是怎么讲的。在《法集论》里,将四界分为十二个特相。地界有六个特相,分别是:硬、软,这是一对;粗、滑是一对;重和轻是一对;水界,流动与黏结,这是一对;火界,热、冷,这是一对;风界,支持和推动,这是一对。也就是说,地界有六个特相、三对;水界一对;火界一对;风界也一对,加起来一共是十二个特相。
应当如何来修行这些特相呢?我们应当按照佛陀所讲到的“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这十二个特相,尝试来辨识。在这十二个特相当中,我们可以依照由简单的到复杂的,明显的到不明显的次第来辨识。
在这十二个特相当中,最明显,最容易感知的是哪一个特相?我们可以先从推动开始,推动就是动的相。当我们发生任何动作的时候,这些都是属于动的相。如何来辨识推动呢?方法很多,例如我们可以借助呼吸来辨识推动。我现在在这里讲,大家可以坐在座位上尝试,跟着我说的,尝试去辨识看看,能不能够于此身中辨识到四界。大家尝试先深呼吸,吸一口气,会不会感觉到有凉凉的一股气冲进鼻腔呢?有没有?有啊。如果能够感觉到一股气冲进鼻腔,你不要去注意它是呼吸,要注意它那种呼进去的力度,这个就是推动,也就是动的相。当它到了鼻腔,如果你可以辨识到,然后你接着第一个呼吸,感觉到它已经进到你的头颅中央,可以感觉到了、可以辨识到了之后,就再随着你的呼吸,辨识气冲进你整个头部,然后再到胸膛,再到腹部,然后你要逐渐逐渐地推动,从最明显的地方开始辨识起,找到了这种特相之后,再慢慢地把它扩展到头部、颈部、肩部、胸部、腹部,乃至全身。如果有些人辨识这种推动相不是很善巧,那么他可以去专注在呼吸的时候,胸膛随着呼吸而扩大或收缩,收缩、扩大、收缩,可以感觉到,吸气的时候扩大,呼气的时候收缩,这样也可以。再不然的话,他可以把心放在腹部这个地方,感觉腹部随着呼吸而起伏,这样也可以。再不行的话,还可以感觉心跳,心的跳动。这个就是在禅坐的时候辨识推动。
不过要辨识推动,正如刚才《清净道论》所说的要辨识全身。例如:如果你辨识胸部,你的推动就不能够只是停留在胸部,要慢慢扩到全身。如果你辨识腹部里的推动,辨识它的起伏,你不能够只是停留在这,必须得辨识到全身,就是慢慢由最明显的地方开始,再扩到全身。
在经行的时候,在平时行走的时候,我们也照样可以辨识推动,而且可能会更明显。例如:我们现在把手伸起来,可不可以感觉到动呢?伸起来、放下,这个就是动。或者说我们拿东西,伸手、收回来,也就是屈伸手臂,在经典里面,屈伸手臂,是属于推动。也就是说假如没有风界的话,物体将是不能动的。就像人的身体,假如风界不协调、风界增盛的话,身体将会变得僵硬,不能动弹,这是由于风界造成的。如果我们身体里面的风界,已经很流畅,那么我们的动作也就发生得很轻巧,乃至我们说话、吃东西,嘴巴的动也是属于风界的动。在走路的时候,在经行的时候,我们如果修四界的话,可以把心念放在脚上,然后去注意脚步的动,例如脚步的抬起、移动、放下、踏下,抬起、移动、放下。但是在辨识动的时候,不要落于概念,就直接把心放在动的本身,动的本身就是风界的特相。如果你又去念左、右、左、右,这变成是方位的概念了,你只是放在它的本质、本身就可以。可以辨识到推动之后还要把辨识扩展到全身。
在这十二个特相当中,每一个特相都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明显的地方,有不明显的地方,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地方开始辨识起,然后扩到全身。同时,在辨识所有的特相的时候不能夹杂想象,要如实地辨识。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坐在这里,想象着自己站起来,自己走动,这是想象。但假如动作是真的已经发生了,这是不是如实的发生呢?如果是如实的发生,你就如实地去了知就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修四界和修定不同。修四界的所缘是究竟法,观照究竟法,就是要如实地观,它是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修习四界,是属于转入修观之门,如果修四界时都夹杂着想象,那么以后的观照都是属于想象的,想象的东西、推理的东西,是不能断烦恼的,甚至不能称为是观智。所以我们从开始的时候,要用心去体会,如实地去观照,它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当我们可以辨识到全身的推动之后,就应该在行走、站立、坐姿、躺卧时,都仔细地辨识推动。当你对推动的特相掌握了,有了善巧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特相。
我们在这十二个特相当中,硬的特相会比较容易辨识。大家可以尝试咬一咬牙齿,或者用舌头去抵一抵牙齿,会不会感觉到硬呢?或者去捏一捏自己的拳头,先握住拳头,这样捏住,会不会感觉到紧、硬呢? 对,这个就是硬,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些硬的东西,如骨头、牙齿是属于硬的,皮肤是相对软的。我们先从硬的开始,例如可以从牙齿,或者从拳头这边感觉到硬的地方,当你找到了这种感觉之后,再慢慢地把心念,把这种感觉扩大到全身,然后会发现全身全是硬的。有些人感觉到,身体有软的地方,也有硬的地方。对,没有错,有些是明显,有些不明显。例如现在大家坐在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年纪,那么我们的肌肉可能稍微有点硬,比小孩子的更硬一点,小孩子的是柔软的,所以对比起来我们的是硬的。
可以辩识到硬之后,我们再接着辨识下一个特相是粗。在家众,就比较好辨识,摸一摸头发,头发就是粗的。或者年纪大的人,摸摸皮肤会比较粗糙,这里的粗是粗糙的意思。还有我们可以用舌头去横扫一下牙齿,可以感觉到粗吗?如果可以感觉粗糙的粗之后,就再慢慢地扩大到全身,例如从口腔到骨头,再到身体的皮肤,再到里面,例如摸肋骨,这些都是粗的。又有些人说,有时候辨识粗有困难,你可以想想,其实作为人类的色法是很粗的。现在大家有一定的年纪,比起小孩嫩滑的肌肉,我们的肌肉是很粗糙的。又如果和天人相比,天人的身体很细,我们的身体是很粗糙的。可以辨识到粗之后,再扩到全身,全身辨识很粗、很粗糙。
然后再辨识下一个特相,重。重应该也是很容易辨识,例如大家坐着时,把心念放在臀部,然后感觉身体的重量,可不可以?对,感觉到身体的重量就是重或者也可以尝试把两只手这样放,然后压一压,会不会感觉到有一种压力呀?重量感,这也是重。关于重,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全身重量往下坠,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都可以感觉到往下坠的重量,我们知道这个就是重。
可以辨识到重——全身重之后,再辨识下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相,是支持。支持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先把身体耷拉下去,先弯下腰,然后再把上身挺起来,会不会感觉到有一种力量支持着,有没有?如果没有,就像有些人的脊椎骨是软的话,那么他的脊椎骨就不能够支撑身体。又比如如果是这么样,假如手不去支撑着的话会怎么样?会倒了。虽然我们平时可能容易忽视支持,但是如果没有骨架的支持,人不能直立的行走,只会倒下去。如果在座有些人曾经塑过泥像,可能比较好理解。假如我们用泥像去塑这么高的人,如果要塑一个站立的人,在塑的时候,可能泥像会慢慢往下坠是不是?本来想塑那么高,最后变成这么高,有时候甚至会跨下去,特别是站立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在塑泥像之前,先做个骨架,用铁、铁棒,或者木棍先做个架,然后再用铁丝绑住,之后再敷上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随自己的意愿,塑一个站立的人,是不是?为什么需要这么样?这其实就是支持。例如人因为有了骨架,特别是脊椎骨起着支撑我们的身体的作用,让身体能够直立行走或者坐着不会垮下、不会倒,这种力量就是支持。在禅坐的时候也是,我们就坐着,感觉到身体这种能够直立的,保持上身正直的这种力量就是支持。例如房子没有柱子会倒下,乃至我们躺卧其实也是有支持的力量,在坐、站立、行走时都有支持,这种支持是属于风界的特相。
可以辨识了支持之后,我们再尝试辨识下一个特相是软。软是柔软的软。我们尝试可以去辨识身体最柔软的部分,例如口腔内侧,尝试用舌头去顶一顶口腔的内侧,会不会感觉到很柔软呢?可不可以感觉到?或者尝试用手去捏一捏身体很柔软的部分,例如说大腿的部分或者身体的一些柔软的部分,尝试去捏一捏或者说去按一按,会感觉到柔软,去找这种柔软的感觉,然后慢慢地从这最明显的部分开始再辨识到全身。
可以辨识到软之后,再辨识滑。如何辨识滑呢?我们也可以尝试在口腔里辨识,尝试用舌头去刷一刷口腔的内侧,如果刷的是牙齿的话,它是很粗糙的,如果刷的是口腔内侧,是很滑的。或者用舌头给嘴唇沾点口水,然后摩擦嘴唇,可不可以感觉到很滑呢?感觉有没有?这个就是滑的感觉,滑跟粗是相对的。
可以辨识到滑之后,再慢慢地扩到我们口腔乃至整个头部,再到身体,身体内脏,例如肝脏、肠、心脏的表面,这些都是很滑的,慢慢地扩到全身,然后辨识全身的滑。
之后再辨识轻。轻是轻盈的轻,跟重相对。重是往下坠,轻的特相是往上浮。要如何辨识轻呢?我们可以尝试把手放在膝盖上,然后,轻轻地去翘一下手指头,不要用力,慢慢地、很轻巧地,会不会感觉到轻?或者手这么样,感觉轻,可以吗?可以感觉到很轻盈的感觉。轻盈就是不沉重,如果感觉到轻盈之后,慢慢地再扩到整只手,然后身体,然后全身,你就感觉到身体轻的特相。
可以辨识到轻之后,我们再来辨识下一个比较容易的特性,就是热。可以在嘴唇这个地方,就是人中这个地方,平时我们教专注入出息念的业处这个地方,尝试去注意一下呼气,当气流在这边的时候感觉到暖暖的感觉,这个就是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你专注这里的暖,其实是在修四大里面的火界。但是如果我们要修四大、修四界的话,反而要注意这个地方的暖。或者可以把手放在胸口,会感觉到暖暖的地方;或者闭着嘴唇,去感觉到口腔的那股热流,感觉到暖暖的;或者直接感觉胸腔里面的那股暖气,可以感觉到吗?如果可以感觉到,再慢慢地扩到全身。也就是说,当你能够辨识到全身的暖的时候,其实就是你的心去注意你的体温,有体温吗?有体温,对!所以我们就辨识暖。
可以辨识暖了之后再尝试辨识冷。如何辨识冷呢?可以做呼吸、吸气。你吸气的时候会感觉鼻腔里面凉凉的感觉,是不是?凉凉的感觉,这个是不是冷?是外面空气冲进我们鼻腔的温度。或者说尝试去感觉体表。用体表去感觉,外面空气触到我们皮肤的那种冷。或者感觉脚部,有时脚部如果比较凉的话。也就是说如果辨识暖,我们可以从体内到外;而辨识冷的话,可以由体表到内来辨识。可以辨识到冷了之后,再继续辨识最后两个特相。
最后两个特相是稍微比较难辨识的,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最后。可以先辨识黏结,黏结就是水界的特相。如果没有黏结的话,会散掉。我们尝试握握自己的手,会不会感觉有黏结的感觉?就握握,这样捏着自己的手臂。为什么这么样说呢?我们的身体能够成形,就有一种凝聚力,是不是?如果没有凝聚力的话,像散掉了。就犹如这里有一堆面粉,如果要蒸馒头、要做包子、包饺子,直接用面粉来包,你可能包好几天都包不了,是不是?应该怎么样才能够使用这些面粉,想蒸馒头就蒸馒头,做面包就做面包,应该怎么办?加点水。加点水之后,这些面粉就会怎么样?就会黏结在一起。黏结在一起就能够怎么?就能够成形,所以我们说水界有黏结的特相,在身体里面也是这么样,黏结就是能够黏结成形。现在我们看到的物体,之所以呈现千姿百态的形状而不会散掉,那就是黏结。例如:如果我们去到太空里面,在真空的环境里面,人会怎么样?人会散掉。为什么?因为没有气压,而且没有水。当然水的黏结会被气压所拉破。所以黏结的特相就是可以使物体能够成形,这个就是黏结。我们再感受到身体,现在你长得什么样,这个就是身体的形状,感受身体形状那种向心的黏结力,这个就是黏结。
之后再去尝试感受一下流动,我们可以借助呼吸来感觉。尝试吸气,吸气的时候感觉到气流,由鼻腔进到喉咙,然后可以移到肺部、或者移到心脏,然后再到肚脐。呼气的时候,就由心脏或者肚脐里面的气往外流,经过喉咙再出到鼻腔。你感觉到气流在身体里随着呼吸而流动,这个就是属于水界的流动相。或者,你也可以感觉到身体血液的循环,在体内的流动。或者也可以感觉到在肢体里面的风的流动,在体内循环的流动,都可以。如果可以感受到体内的气、血液、空气等等的流动,这个就是流动的相。
为什么要把流动放在最后呢?因为流动的相是很微细的。推动是很粗显的,流动是很微细的。在这四界的十二个特相当中,前面的地界、火界、风界的十个特相,我们可以直接用身的触觉来感知。但是水界的流动跟黏结,不能够用触觉来感知,只能够用意识,就是用心来体会。为什么这么样呢?因为我们的身体,身识的所缘,就是身体能够触知到、感知到的对象,就是地界、火界、风界。就以手为例子,我们的手可不可以感觉到东西很硬啊?可以吗?或者可不可以感觉到这些东西很软啊?可以吗?可以的。对。我们的手能够碰触到这些,这是属于触所缘,就是碰触的触。而能够碰触到这些所缘是手里面的身净色,它基于身净色生起了身识,去识知、去辨识这些的。例如,我们摸摸这些,感觉到很粗糙,这是不是用身体去碰触?可以碰触到吗?可以。摸到一些很滑的东西可以吗?很细滑的,也是可以。或者身体可不可以感觉到重量,例如手,我们要提一样东西,可以感觉到很重吗?可以。用什么感觉?用身体来感觉。感觉到很轻盈也是。如果天气很热,身体也会感觉到热,是不是?如果天气凉了,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很冷。热跟冷是用什么来感知的?是身体感知的。有人拍了你一下,你会不会感觉到别人在拍你啊?会不会?别人推你一下或者走得太快不小心撞到了墙角,或者撞到了桌脚,这个时候会感觉到痛,是不是?用什么感觉到撞击呢?用身识。这个也是属于风界。这些都是由于地、火、风撞击到我们的身净色,生起的身识去识知,我们就知道硬、软、粗、重、推动等等。
例如,脚痛、肚子痛、头痛,或者感觉到头胀、头晕,这些用什么来感觉?身识来感觉,用俗话说,就是身体去感觉。身体能够感觉到这些都是属于要么是地界,要么是火界,要么是风界。痛属于什么呢?如果我们用四大来分析痛的产生,其实就是身体的四大不平衡。然后四大里面的地界,或者风界,或者火界很强,撞击到身净色,当身净色遭到这外在的,也就是对于我们体内身净色来说,是外在的撞击的时候,它所经受的如果是地界的话,那么要么是粗,要么是硬,要么就是推动的撞击,这个时候会感觉到痛,肚子痛、头痛、脚痛,就是这么样来的,这是透过我们的身识去识知的。
而在四界当中,水界不是由身识去感知的。水界必须通过意识,就是我们讲到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意识去感知。
当我们可以辨识这十二个特相之后,那么就一个一个特相来辨识。先辨识推动,然后再硬、粗、重、支持、软、滑、轻、热、冷、流动、黏结,可以这么样重复地辨识这十二个特相。可以辨识了,然后就慢慢地把速度加快。由于心刚开始辨识的时候会比较陌生,所以比较慢,等慢慢辨识到越来越熟悉就会越来越善巧,然后可以辨识得越来越快。刚开始辨识的时候,我们可能要用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半小时,甚至好几天的时间来辨识一个特相。到了心善巧的时候,你可以在一坐当中把十二个特相全部辨识,可以在一、两分钟之内,把十二个特相辨识一遍,然后慢慢地再加快速度,乃至一分钟至少对十二个特相辨识三遍。
做到这么样之后,我们可以进入下一步,把这十二个特相依照四大原来的次第重新调整,也就是硬、粗、重、软、滑、轻、流动、黏结、热、冷、支持、推动,用这种方式来辨识。可以依照这样的方式次第来辨识之后,就可以尝试把心抽离出身体,再一起看身体的十二个特相,可以看到了之后,再感觉好像心就犹如在背后或者肩膀的后方,这样看着身体一样,来辨识十二个特相。
可以这么样辨识了之后,再把这十二个特相分为四组,那个时候辨识硬、粗、重、软、滑、轻为地界;流动、黏结为水界;热、冷为火界;支持、推动为风界。那个时候心就不断地作意: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在作意“地”的时候,你的心去辨识硬、粗、重、软、滑、轻;作意“水”的时候,去辨识流动、黏结;作意“火”的时候,去辨识热与冷;作意“风”的时候辨识支持、推动。也就是说当你作意“地”的时候,离开了硬、粗、重、软、滑、轻没有所谓的“地”;作意“水”的时候,离开了流动、黏结没有所谓的“水”;离开了温度没有所谓的“火”,就是热与冷;离开了支持与推动,没有所谓的“风”。持续地在这个身体里面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这样十遍、百遍、千遍、万遍。
可以这么样辨识了之后,我们可以再进入下一步,把地界简化成硬与粗;水界仍然是流动、黏结;火界是热、冷;风界是支持、推动。就用八个特相来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在这么样辨识的时候,禅修者会发现身体的概念已经没有了,在这一堆的范围里面,只剩下地、水、火、风四界而已。他已经不会感觉到“我”坐在这里辨识,不会感觉到还有个身体。假如可以做到这么样之后,就持续地在这个身体里面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如果当他这样只是“于此身中”辨识有地、水、火、风之后,随着他定力的提升,会发现身体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光明。然而,这个时候不应该去注意光明,只应该在这个光体里面辨识地、水、火、风或者说还可以把这八个特相再简化为四个特相,辨识硬为地,流动为水,热为火,支持为风。这样于此身中直接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可以这么样辨识之后,也不要去注意身体的变化,例如身体越来越明亮,只是把心放在身体里面,如实地去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就可以。当他这么样辨识之后,会发现到他的身体的光亮已经慢慢地消失了,身体越来越透明,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去注意光亮的变化,也不要去注意透明,还是只是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这样持续地辨识之后,他将会发现到身体犹如像冰块一样,或者犹如像水晶一样透明。
当到达了这个阶段之后,有两种方法他可以运用,就是说有两条路。这两条路就是两种行者的路,一条是止观行者的路,一条是纯观行者的路。
在《清净道论》里讲到的见清净,也就是讲到名色辨别智。在那个部分里面,《清净道论》讲到无论是止行者或者纯观行者,如果想要辨识名色法,想要去达成名色辨别智,应该用四大的四界分别观里的简略法或者详尽法的一种,去辨识身体里面的四界。当禅修者在辨识四界,发现身体已经很透明了、很明亮了之后,还持续地辨识身体里面的四界,当他的定力可以持续地维持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身体也很晶莹剔透,定力也很稳固,这个时候就达到了近行定。
为什么只是近行定呢?因为修四界分别不可能证得禅那,即使在这个阶段,他的身体很晶莹很透明,定力很稳固,那也只是近行定而已。如果想要再继续培育定力,毕竟由四界分别观所培育起的定力只是近行定,如果他希望的话,可以以四界分别观所培育起来的近行定为基础,再转修其他的止业处而培育定力。例如:他可以借助由四大培育起来的近行定的定力,再转修三十二身分,那就很容易。如果是能够在修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之后,再借助由近行定力量的这种定力,再辨识,再同样地观照这个身体,只不过这个时候不要再观照身体里的四界,而是观照身体里面的部分。三十二身分就是头发、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脏、肝脏、肋膜、脾、肺等等,用这种方式来辨识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之后,再取身体里的一个部分,例如白骨,来修白骨想,通过白骨想再证得初禅,证得初禅之后,可以再取白骨的白色来修白遍,而依次地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样的话就是透过四界分别观培育起近行定的定力之后,再继续培育定力而走止行者这条道路。
但有一些禅修者不想花那么多时间培育定力,想做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à-yànika。这个时候,在由培育四界分别观所达到的近行定之后,就应该尝试去分析身体。在他已透过四大辨识,发现到身体很晶莹、透明、剔透之后,就可以尝试去破这个身体的密集。我们可以说,当他看到了这个身体,虽然像水晶、像玻璃、像冰块,但毕竟还是一个实体在,是不是?他就尝试去找这一个冰块、或者玻璃块、或者水晶块里面的,其实就是这个身体里面的空间。如果有些禅修者是利根的话,当他一找到空间之后,会发现这一个像冰块一样的身体,经不起智慧的观照,很快就破碎了,破碎成很多很小的颗粒。但是有些禅修者,在这个阶段,还不能够破除身体的这种凝聚力,就应该尝试用分的方法,就是用分析的方法,就再由四大培育起来的定力,把心投进这个身体里边,尝试去破除,不断地分、不断地分。但是大部分的禅修者在这个阶段,当他一旦注意到空间之后,很快就发现到身体会破碎。他持续地继续去破这个身体里面的那种组合,那种凝固的、坚厚相,一直破,破到最后乃至见到色聚。我们可以说色聚就是色法的最小单位,当他见到了色聚之后,还必须从见到色聚那一刻开始来辨识究竟色法。因为见到色聚还是没有进入色业处之门,还是属于四界的范畴。
我们可以说,能不能够见到色聚,是一个检验的标准。假如一个禅修者通过正确的方法修习四大见到了色聚,每一个人见到的色聚必定是一样的。不可能你见到的色聚跟他见到的色聚不同,这也是我们在禅修指导中检查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见到色聚的标准。你可以翻遍所有的书,还查不到,但是假如你通达经论,一旦看到色聚再去对照经论:“哦!原来是这么样。”如果你要去猜测,或者从书本里面找是找不到。一百个人看到的色聚是一样,一千个人看到的色聚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检验是不是真的看到了色聚的标准,它不是想象的。如果说修入出息念,见到禅相,一百个人的禅相都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禅相由心想而生。它是什么法?是概念法。如果我们看到了色聚之后,再把色聚继续分下去,就是究竟法了,所以每个人看到的必定是一样,这是想象不出来的,所以有些人靠想象说:“现在看不了色聚。”或者说:“看到色聚的那只是想象。”那只是他个人想象的,不是说看到色聚是想象。真正看到色聚的禅修者,他们很有信心,看到的就是,为什么呢?因为一旦一个人辨识到了色聚之后,禅修导师就会教他去辨识,这个色聚里面有什么,很多的禅修者看到的是一样的。不用去问人,不用去查书,书里也没有,去问人也没有用。但是一旦你看到了,就能够回答出来。我们可以说进入修观的初步,必须得怎么样?Yathàbhåta- pajānāti或者Yathàbhåta-¤àõadassana,什么意思?如实地了知,如实地知见。修观不能够有任何的掺假,不能够有任何的想象,必须是看到就是看到、看不到就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强调:修观就是一定要如实地观,惟有这么样,我们才能够进入下一步,才能够进入修观。
如果一个禅修者想要做纯观行者的话,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看到色聚之后,再破除色聚里面的三种密集,然后依次辨识到色聚里面,每一粒色聚至少有八种色法,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有些会有命根色,有些会有眼净色等等。至于如何再继续破除,乃至再分析色法呢?我们明天一起来学习。明天在讲究竟色法之前,还会讲如何来修习四界的详尽法。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知道,佛陀讲四大,不是让我们知道物质只是四大而已,而是说所讲的东西必定要跟实修结合起来,这才是佛陀说法的意趣。而讲这些东西、修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要如实知见,惟有如实知见,我们才能够生起如实的智慧;惟有如实的智慧,我们才能够断烦恼,才能够了生死。
那好,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7讲 四界分别之详尽法及18种真实色法之一
玛欣德尊者2009.04.20讲于江西佛学院
先让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âvuso、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在昨天晚上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透过简略法来修习四大。修习四大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简略法,一种是详尽法。
透过简略法来修习四大,也就是透过辨识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的十二个特相来完成对四界分别(四界差别)观的修行。透过辨识地、水、火、风四界可以达到近行定。在达到近行定之后,禅修者可以有两条路选择,一条就走止行者的道路,从四界分别一直培育到近行定,然后依近行定再转修其他的止业处;还有另外是纯观行者的道路,就是从四界分别一直修,达到近行定之后,当身体变得很晶莹剔透之后,再尝试分析身体直到见到色聚,然后再破除色聚的三种密集,依这种方法来进入色业处,而开始进入修观之门。
我们昨天讲到了依十二特相来修行四界差别的简略法,我想问问大家,到底四界差别是属于止还是属于观?我们想一想,《清净道论》里面把四界差别归为是修止还是修观?修止,为什么呢?因为只是透过辨识四界,它还是属于修止的阶段。而这种方法,在《大念处经》里面也有讲到,是不是?《大念处经》里面把修习四界归为修止还是修观呢?还是属于修止。对于止行者samatha-yànika来说,他就透过由修习四界差别而培育起来的定力,以这样的定力再继续进修,修止乃至到达到禅那,所以对于止行者来说,修习四界差别一直到近行定,这是他们的止业处。
对于纯观行者来说,由于地、水、火、风,已经涉及到了自性法、究竟法,所以如果一位纯观行者透过修习四大、四界而达到近行定,这是纯观行者的心清净。
明白了么?我们讲到如果要证入涅槃的话,必须经过七清净。第一、戒清净;第二、心清净;第三、见清净;第四、度疑清净;第五、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行道智见清净;第七、智见清净。《清净道论》里很明确地说到了戒清净跟心清净是修慧的根本,所以称为慧根。如果一个禅修者想要依纯观行者这条道路而证入涅槃,必须先持戒清净,这是他的戒清净;然后可以通过修行四界差别而达到近行定,这是他的心清净;之后再转入修色业处、名业处而成就见清净;然后再追查名色法之因而成就度疑清净;然后再以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为所缘而观它们的无常、苦、无我而依次成就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跟智见清净。这是一个纯观行者所修习的必经之道。
讲了简略法之后,现在我们再看看详尽法。详尽法的记载是在《中部》的《教诫罗睺罗经》、《界分别经》、《身至念经》、还有《大象迹喻经》等等,在这些经典里面,佛陀就教导了以四十二行相来修习四界差别。
在缅文版《清净道论》的第一册第309段里面,这样说:“对于详尽法当知如是,对不太利慧的禅修者欲修习此业处,在导师跟前以四十二行相学习详尽之界,居住于如前面所说的适宜住所,完成了一切义务,前往静处禅坐,用如此四种行相修习业处。”在简略法里面,就是依硬的性、粗的性而辨识为地界;流动性、黏结性辨识为水界;热性、冷性或者遍熟性和暖热性辨识为火界;支持性和推动性辨识为风界。这是简略法的修行方法。
对于详尽法,就是用十二种行相,把身体分为四十二个部分。然后再把四十二个部分归为四类:地界二十种,水界十二种,火界四种,风界六种。
其中在体内地界最显着的有二十个部分,它们依次是:
1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
2肌肉、筋腱、骨、骨髓、肾;
3心脏、肝脏、肋膜、脾、肺;
4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脑。
这是在体内地界最显着的二十个部分。如果一位禅修者想要用详尽法,他先分析这二十个身体的部分,然后再以这二十个部分的粗性、硬性、重性等等来辨识它们为地界。
在体内水界最显着的有十二个部分:
1胆汁、痰、脓、血液、汗、脂肪;
2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
这是在体内水界最显着的十二个部分。对于想要修习详尽法的禅修者,他先在体内辨识、分析这十二个部分,之后再以它的湿性、它的黏结性、流动性而辨识它们为水界。
体内火界最显着的有四个部分:
1体温,有体温之火;就是表现为体温。
2成熟与变老之火;因为火界可以使俱生色法成熟,这是以遍熟性为火来辨识。
3发烧之火;如果想要辨识这一种发烧之火的禅修者,可以取在发烧的时候,体温升高或者中了疟疾时,在身体里面生起的火,有火界。
4消化之火。这四种是在体内火界最显着的部分。
体内风界最显着的有六个部分:
1上行风:例如打嗝、咳嗽、打喷嚏,这些称为上行风。
2下行风:就是导致能够大小便的、放屁的,这些是下行风。
3于腹内以及大小肠之外,在腹部之内,就是腹腔之内,而在大小肠之外移动之风。
4在大小肠内移动之风。肠内的风能够推动所吃的食物。如果在腹内大小肠之间的风不调和,或者在肠里的风不调和,过多或增盛的话,我们就会感觉到肚子生风,或者感觉到肚子痛,这一种就是由于肚子生风而造成的疼痛,就是由这种风界过度的增盛、显着而带来,刺激到身体的身净色造成的疼痛。
5在肢体内移动之风,或者说在肢体内循环之风。
6入息与出息,也就是呼吸。
如果想要用这种详尽法来修行的话,可以先把这一个身体分为四十二个部分,然后再把其中地界最明显的二十个部分辨识,依它的硬、依它的粗、依它的坚性而辨识为地;在体内水界最显着的十二个部分,依照它们的湿性、它们的流动性、黏结性而辨识为水;对于火界的四个部分,就是依它的遍熟性或者暖性、热性而辨识为火;风,依它的移动性或支持性而辨识为风。
还有另外一种更详尽的方法,就是禅修者在修色业处的时候,如果他已经能够辨识到身体里面的色聚,然后再辨识色聚里的究竟色法,他继续去辨识在头发里一共有四十四种色法;在体毛里也有四十四种色法;在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脏、肝脏、肋膜、肺等等这些都有四十四种色法;再辨识肠、肠间膜里面有四十四种色法;胃中物,刚刚吃下去的食物有八种,就是时节生色法;粪便也有,如果在体内的话,它有心生色法,一旦排出了体外,就只是八种时节生色而已。脑也有四十四种色法。就是依这样的方法来辨识身体四十二个部分的每一个部分,用究竟法的方式来分析、辨识它们。
当然了,如果要修色业处的话,有两种辨识方法:一种是依六门的方法,就是眼处门、耳处门、鼻处门、舌处门、身处门、心所依处。还有四十二身分,这些我们都可以依照《清净道论》里讲到的,在成就见清净而培育名色辨别智的方法来辨识,这是对四界差别的详尽的修行方法。具体的修行方法,惟有在大家有机会修到色业处的时候,我们还会再详尽地去修行跟指导。
下面我们再继续看色法的部分。色法一共有二十八种色法。其中四种称为四界,也称为大种色,而二十四种称为所造色,就是四大种所造的色法。或者这二十八种色法又可以用另外一种分法,就是十八种称为真实色,又称为完成色。十种是非真实色,又称为不完成色。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十八种真实色法。
这十八种真实色法,第一是四大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第二是五净色。这里的“净”是透明、明净的意思。有五种,分别是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和身净色。
还有四种境色,这里的“境”,是外境的境,对境的境。分别是眼、耳、鼻、舌所对应的境。依次是颜色、声音、香及气味和味道。真正的境色有七种,但是我们一般讲到的眼、耳、鼻、舌、身所对应的是色、声、香、味,什么?触,为什么没有触呢?啊?难道触不是境色么?为什么没有触呢?知道么?我们讲到的触,昨天刚讲到的,触表现为什么?表现为我们知道这是轻、重、冷、暖,是不是?这样的话,触其实是在四大种里面的地界、火界和风界。并没有专门的一种境色称为触的,我们如果一定说有触,那它就是地、火、风三界。这是四种境色。
还有两种性色,是女性根色和男性根色。
加上一种是心所依处色,简称心色。
一个是命根,这里的命根是色命根,也就是维持色法的生命的。
还有食素。
我们下面就先讲一讲四种境色。就是环境的“境”,四种境色。境色的第一种是颜色råpa。这里讲到的“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境”是指对象、所缘的意思。所缘是什么意思?所缘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能够被认知的、认识的对象。例如我们说到眼睛看到的所缘是颜色或者光,耳听到的是声音,能够缘的是眼识,所缘的(就是被缘取的、被认知的)是颜色。对于耳朵,能够听的是耳识,被听的是声音。我们说的被认知的,被相应的根识所认知的称为所缘。例如说被我们的心所认知的称为法所缘。这称为所缘,所缘就是特指心来说的。心是能缘,它的对象、所对应的就是所缘。眼识所识知的是颜色,也就是它是眼识的所缘,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是颜色,其特相是撞击眼净色。
如果用一种比较容易理解,但不是很标准的话来说,颜色撞击我们的眼睛,其实并不是说真的颜色飞过来撞击我们的眼睛,而是说由于这种作为一种所缘,它能够对我们的眼净色带来冲击,所以我们的眼是有反应的,我们的眼净色就类似于感光片,一旦有了光之后,外面的颜色就立刻在我们的眼净色里面感光,于是我们可以说由于这些外界的颜色、这些光冲击、撞击,或者影响到我们的眼净色,于是我们说看到什么东西,看到什么东西。其作用是作为眼识的所缘,我们用俗话来说眼睛所看到的对象。表现为作为眼识之境及眼睛所对应的外境。近因是同一粒色聚中的四大。颜色不可能单独存在,它必须得跟地、水、火、风四大种一起存在。
我们再看第二种是声音sadda。声音的特相是撞击耳净色,也就是我们说到的声音能够撞击到我们的耳朵,使我们可以听到声音。作用是作为耳识的所缘,即耳朵听的目标。表现为作为耳识之境,就是耳识所对应的对象,即耳朵所听到的对象。近因是四大,就是地、水、火、风。
我们再看香,gandha。gandha是气味,直译为香。但是这里讲到的香,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很好闻的香。因为在巴利里面,如果说很好闻的香叫做 sugandha , 就是好香;如果很臭的叫做duggandha,duggandha就是臭的意思。但这里讲到的香,它是中性,它只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气味。特相(就是它的特点)是撞击鼻净色。作用是作为鼻识的所缘,就是我们说能够嗅到的味道。现起表现为它能够作为鼻识相对应的对象。近因是地、水、火、风四大。例如我们说到气味有檀香的气味、食物的气味,还有例如说臭味,好像腥臭,很膻,膻味,腐烂的、腐臭的味,腐臭的气味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香。
第四种境色是味rasa,这里的rasa是味道。比如有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味的特点是撞击舌净色,就是撞击我们的舌头。作用是作为舌识的所缘,也就是我们的舌头能够尝到的味道。表现为作为舌识之境,就是舌头所对应的对象。近因是地、水、火、风四大。
我们讲到这些地、水、火、风、颜色、声音、香、味,都是属于究竟色法。但是我们不能够理解说在一粒色聚里面,这一块是属于地,那一块属于水,那块属于火,那块属于风,这块属于颜色,不是这样的。而是说在一粒色聚里面,它的坚硬性就是地,能够黏结在一起是水,它的温度是火,它的运动或者说能够支持的是风。色聚的颜色是色,是颜色,它的气味是香,它的味道是味等等。我们说假如这是一块石头,它的坚硬性是属于地界,它能够黏结在一起是水界,它的温度是火界,它能够支持这是风界,它本身的颜色是色,它的气味是香,它的味道是味,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石头破成两块,它的地、水、火、风、颜色、香、味还是这样,是不是?再把它破开,还是这样,再把它继续破、破、破……乃至微尘,还是这样,它的坚硬性是地,它的黏结在一起是水,它的温度是火,它能支持是风,是不是?就是这样来理解,而不是说在一粒色聚里面,这边、这边、这边……互不相干,不能够这么样理解。
还有另外一种是食素,这也是究竟色法,ojà 。食素的特相是食物里面的营养素,或者说色法里面的营养素。它的作用是维持色法。表现为能够滋养色法,起到维持色法存在的作用。在一粒色聚里面,地、水、火、风这四界,我们称为构成一切色法最基本的元素,就称为大种色。而这一粒色聚里面的颜色,我们称为色,它的气味称为香,它的味道称为味,而它本身能够维持的它的营养素称为食素。所有的色聚必定会有这八种的,这称为八不离色。一般我们讲到任何色聚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就是这八种,所以称为八不离色,它们是不可能分离的。也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如果把一个物体、一个色法、一个物质破为两边,地还是地,水还是水,火还是火,风还是风。我们要记得八不离色就是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要把它们记住,因为以后学到不同类的色法的时候,将经常会讲到。
下面再来看看五种净色。这里的净pasàda,我们讲到的pasàda,有几种意思呢?例如讲到生起的信心,净信心,这个叫做pasàda。而讲到透明、明净也是pasàda,在这里是指色法的净,例如讲眼净色叫做cakkhupasàda 。
这里眼净色的净,是一种透明的而且敏感的物质。在所有有生命的身体、色身里面,色聚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透明的色聚,称为明净色聚;
一类色聚是不透明的,称为非明净色聚。
明净的色聚也就是净色,它能够对外界的撞击敏感,能够起反应。
在这里先讲眼净色。眼净色是位于视网膜的净色,对颜色和光的撞击敏感。我们的眼睛里有一类色聚是透明的,这种透明的色聚里的眼净色对外界的颜色和光有反应,也就是说它有点类似于现在医学所说的视网膜里的视觉细胞,但其实如果按照“阿毗达摩”来说,视网膜里的细胞有无数的色聚,而在这些色聚里就有一类是属于眼十法聚,眼十法聚里就有一种叫做眼净色,能够对外界的光的撞击有反应,能够敏感。所以眼净色的特点是准备让色所缘撞击的大种之净,就是明净色。这里的“净”就是敏感的意思。作用是能够取颜色为目标。眼净色是位于视网膜里的净色,对颜色和光敏感。表现为作为眼识的依处和门。我们能够看,能够了知这个是颜色,能够对颜色有反应的心,称为眼识。但是,眼识的生起必须得要有物质的基础,不可能没有物质基础而能够看的。这里的物质基础就是眼净色。作为门也是,眼识能够看,它必须有一定的管道,眼净色可以作为眼识看外面颜色的管道,所以门就是管道的意思。
在五蕴世间里面,五蕴世间就是只要众生具有色、受、想、行、识,所有的五蕴世间里的众生的生命,所有的心识都必须得要有物质基础,依物质基础才能够生起,没有物质的基础不可能生起。作为心识来说,例如眼识,眼识能够起到看的作用,看的作用必须由眼识来执行,但是眼识必须有两种物质基础,离开了我们称为眼睛的眼净色,有没有眼识生起?有么?没有。如果有的话,瞎子都能够看了,是不是?为什么瞎子不能够看?因为眼净色或者由于先天或者后天毁坏了,所以我们说瞎子看不到东西,这就是他的眼识不能够发挥看的作用。如果没有外界的颜色,即使眼睛再锐利,能够看么?也不能够看。外面的颜色属于心还是属于色法,还是属于物质还是属于心理呢?是属于物质现象,所以我们说的心,在五蕴世间里面,心的生起必须得依物质基础。佛教说,心和色它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够只是一味认为佛教是唯心的。只要是唯,它就是极端,佛教是反极端的,所以不要唯心。
这里讲到的,作为眼净色所生起的近因是什么呢?它的直接原因就是缘于色爱的业生四大,这里讲到的业生四界或者业生四大是什么意思呢?凡是有生命的众生,之所以拥有生命,它的生命怎么来的?是由于过去所造的业,成熟了带来的结果。所以我们说到的这个五蕴、这个色身是果报身。只要有果报,有结果,必定会有因,它的因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业。因为过去所造的业成熟,就能够组合,重组成为五蕴,业是因,而由业组合的五蕴称为果报。我们现在的这一个色身,这个眼睛,是不是果报带来的?是不是?既然是果报,那么它的原因就是过去所造作的业,而且这种业是由于缘于色爱的业。为什么每个人的眼睛不同呢?知道么?有的人的眼睛可以看很远的地方,但是有的人的眼睛不行,有的人的眼睛可以看很黑暗的地方,但是有的人不行。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不同生命的眼睛是不同的。好像天人一样,天人天生就拥有天眼,天人的眼睛不用练出来的都具有天眼。但是如果我们作为人的话,要拥有天眼智、天眼通,必须通过修习。除非你是证果了,那你的神通自动引发。要不然的话,就要通过修习。为什么称为天眼dibbacakkhu呢?在经典里面叫超越人界的清净天眼,就是说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能够看到我们人一般眼睛看不到的。例如非人啊,鬼类的众生啊,看得到众生过去的业报,看得到未来,这是属于天眼的范围。作为天神来说,由于他的果报很殊胜,所以当他一投生,就可以看得到我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这称为天眼。我们人的眼睛是什么?叫做肉眼。肉眼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看得到呢?不是!红外线可以看得到么?紫外线可以看得到么?我们所说到的人的肉眼,用现在的光学来说,能看到的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光波而已,是不是?还有很多的我们看不到。例如现在这个空间充满了电波,看得到么?但是如果你有手机,就可以收得到很多的信号,是不是?但是我们看不到这些东西,如果用仪器来测,就可以测得到,例如我们身体发出的热能、热量,看得到么?看不到。但是如果是用一个敏感的仪器,可以发现到会有热能发出来。这些是色法还是心法?是色法。如果说看得到我才相信,看不到我不相信。如果这么样,你的眼光实在太狭窄了,是不是?很多东西不是说看得到,你才相信,很多东西看不到,你也得相信。因为它是实际存在的。又比如猫头鹰,猫头鹰的眼睛晚上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一到白天就犹如瞎了眼,是不是?猫的眼睛,白天可以看得很清楚,晚上也可以看得很清楚。而很多动物,它们的眼睛具有特别的能力,例如说老鹰,它可以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很细小的东西的移动,是不是?为什么会这么样呢?因为不同的生命界,它们的果报是不同的。而为什么果报会呈现千差万别呢?由于什么?由于过去的业。所以我们讲到的近因是缘于业生四大,这四大就是地、水、火、风,它表现为色法,但是它们的成因是由于过去所造的业,由于这种业成熟,投生到相应的界,那么就会拥有相应的眼睛。我们人类的眼睛几乎相差不会太远,所看到的范围也差不多,但是为什么有些人的眼睛很厉害、很犀利,有些人的眼睛不行,有些人的眼睛到了一定年龄会老花,有些人不爱护眼睛变成近视,他近的可以看得见,但是看远的,就比较朦胧,为什么?因为大家的业不同,但毕竟大家都是由于相类似的业投生为人,所以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范围也差不会太多。例如有些人天生色盲,对于这种人来说,有些颜色看不到,据说看到的青草,看到草地,一片灰蒙蒙的,为什么呢?这也是由业造成的。所以我们说眼净色毕竟是色法,而这种色法是果报色法。这种果报色法是由业而生,由业而带来的。所以我们说,眼净色是属于业生色法。
我们如何来辨识眼净色?眼净色不可能单独地存在,它必须得以色聚——聚的方式而存在。聚就是组合的意思,kalàpa 是组合。但只要是组合,它还是属于概念法的范畴,不过如果离开了聚,就没有所谓的眼净色,毕竟色法必须得以组合的方式出现。如果我们想要见到眼净色,先要找到眼十法聚,就是在我们的眼睛里找到眼十法聚。当我们找到了眼十法聚之后,再去破除它们的密集性,查找眼净色。
应该如何来见到眼净色呢?如果一位禅修者已经有了禅那,他应该先进入禅那,例如可以先进入初禅一两分钟,第二禅一两分钟,第三禅一两分钟,第四禅可以稍微再久一点,例如五分钟或十分钟,从禅那出定的时候,那时他的心很明亮,很晃耀,他就借助禅那之光,然后在眼睛这个地方修四大,先辨识全身的四大,地、水、火、风,一直到身体变得很明亮,之后再继续辨识这个明亮身体里面的地、水、火、风四大,乃至到身体变得很晶莹剔透,然后就不要去注意身体里面,就直接在眼睛里面再辨识它的地、水、火、风,之后他会发现到在眼睛里面变得很晶莹之后,再去破除里面的空间,尝试看到色聚。当他看到色聚之后,会发现在眼睛里面,我们所说的眼球里面有两种透明的色聚。当一位禅修者见到了色聚之后,就应当尝试去查找色聚里面的究竟色法。只看到色聚是不行的,为什么?因为没有破除密集。也就是说一切的色法不会单独存在,都是以聚的方式存在,但是只是看到聚是不够,因为那是概念法,应该如何破除概念而见到究竟色法呢?
色法有三种密集。密集巴利语叫做ghana,有时候也翻译成坚厚。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这些物质都有形体,好像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因为我们没有破除它的密集。
色法一共有三种密集:
第一种是相续密集santati ghana。由于有了相续密集,我们所看到的物质,好像能够存在一段很长的时间,例如我们的身体,人的身体,可以随着寿命的长短,可以活到60岁、70岁、80岁、90岁,乃至到100岁,一百多岁,是不是?在这整个生命期间,好像都是同样的东西在存在,是不是啊?又例如,我们说现在这个表,从出厂到最后毁坏,也许能够使用七、八年,或者十年,在它没有毁坏之前,我们都感觉到好像这个是真实存在的一样,是不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因为物质被我们体验为好像它会持续地存在,这叫做相续密集。如果我们破除了色法的密集,将会发现色法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先别说从佛教“阿毗达摩”究竟意义来讲,甚至从一般的世俗的科学,例如就用物理学来讲,把这一个物质全部分析,它可以分为很多的分子,是不是?再继续观察,会有很多的原子,然后再分析,可能的话还有质子、中子、粒子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怎么样的?极其快速地运动着,是不是?如果我们把这些,通过智慧的光,通过观智一直看到色法,会发现到色法没有一刻的停留,在极其快速地生灭。由于灭去之后,里面就是当色法在达到住时的时候,它里面的火界又会产生新一代的色聚。所以就是色法一代一代的灭去,但是不断的有新一代的色法生起,在生灭之间,它都是好像维持着一定的时间段,所以我们感觉好像这个物体是实际存在的。这个就是相续密集。
第二个密集是组合密集 samåha ghana。所有的色法,所有的究竟色法不能单独存在,它们都是以聚的方式存在。例如身体,身体有很多的色法组合。而这些色法,例如说有头、有躯干、有脖子、有手、有脚这些组合。如果再分析,头还会有头发、有毛、有皮、有肉、有血管、还有骨头、有牙齿、有眼球,是不是?如果再分析,例如分析眼球,眼球还会有眼白、会有眼珠;然后再分析,里面还有视网膜,再继续分析,一直分到不可再分,我们发现在眼球里面,有眼十法聚、有身十法聚、有性十法聚、有命根九法聚、有心生八法聚、时节生八法聚和食生八法聚,有这些色法的组合在里面,这称为色聚。如果我们没有去破除它的密集的话,看到的都是一堆的东西,色法是以一堆一堆的东西呈现出来的,它不会单独呈现。所以我们说要去破除这种组合,连色聚本身也要破除,才能够看到究竟色法。我们看到究竟色法,它是没有组合相的,如果我们看到究竟色法,就不会有聚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个整体,还是看到这只是一个组合。例如我们看到身体,结果不去分析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整体的人,于是就生起了贪爱,这个人很漂亮,这个人很丑陋等等。所以任何的色法,任何的物质现象都是以组合的方式存在,但是组合本身,就能够欺骗我们的心。
第三是功用密集kicca ghana,每一个究竟色法都有它的作用。我们推而广之,任何的物质,它的存在都有作用。例如水可以喝、火可以取暖、屋子可以住、车可以开、大地可以给我们走、可以承载我们,是不是?这就是它的作用。但我们之所以会认为这个东西会这样,那个东西会那样,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被功用密集蒙蔽了。如果见到了究竟色法,我们将会见到地界,地界有硬,有支持色法的作用;水界有水呈现出黏结的作用;火界能够使色法成熟的作用,能够提供暖的作用;而风界有能够支持色法的作用。当我们看到了究竟色法之后,将会了解到其实这就像钟表能够给我们看时间,它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我们真正去分析它里面的究竟色法的话,见到它只是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而已。然后我们再看里面的究竟色法的作用,就不会被这个东西是怎么怎么样所蒙蔽,这个称为功用密集。惟有破除了密集,我们才能够看到究竟色法。
这也就是佛陀开示我们为什么要修行色业处,要了知色法的原因。由于了知了色法,我们就不会被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嗅到的、嘴巴舌头所尝到的、身体触到的这些物质现象所蒙蔽、所欺骗。
当我们了解了这三种密集之后,再来看看如何来破除密集而见到究竟色法。我们刚才讲到的眼净色,眼净色不可能单独存在,它都是以聚合的方式存在。眼净色只存在于眼十法聚,这一类的色聚当中,而这一类的色聚只存在于我们的眼珠、眼球里面。应当如何来见到眼净色呢?我们先接着刚才所说到的,在眼球里面修习四大,一直到见到色聚,见到色聚之后呢,将会发现到在我们的眼球里面,有两类透明的色聚,一类透明的色聚是眼净色,另一类透明的色聚是身净色。
当我们找到了其中一类的透明色聚之后,尝试去看,再去找外面的一类色聚,或者说尝试看外面的颜色,然后再看这一类色聚对外面的颜色有没有反应,如果有反应,它还是属于眼净色。我们就取这一类的色聚,然后去辨识、尝试辨识这一种透明的色聚里面的地界。
如何去辨识它的地界呢?因为之前我们已经可以在身体里面辨识地、水、火、风了,地界呈现为什么?地界呈现要么是硬、粗、重,要么是软、滑、轻。同样的,我们在这一粒透明的色聚里面,我们尝试去辨识它,看它有没有硬、粗、重,有没有软、滑、轻。在这一粒色聚里面有没有硬、粗、重呢?有没有?必定会有。我们当能够辨识它的或者是硬、或者是软、或者是粗、或者是滑、或者是重、或者是轻,它就是地界。之后我们再看,这一粒色聚里面黏结成型的,就是水界。再去尝试看它的温度,就是火界,而能够支持的,就是风界,所以这一粒色聚里面,也有地、水、火、风。然后再看一看这一粒色聚里有没有颜色,当我们看得到这一粒色聚的颜色的时候,那就是属于它的颜色。然后再去查找这一粒色聚的气味,在刚开始的时候,也许辨识这一粒色聚的气味有困难,但是我们尝试去感觉我们的鼻子,然后再去尝试找,去看这一粒色聚,看鼻子对这一粒色聚有没有反应,如果能够使我们的鼻子有反应的,就是它的气味。然后再看它的味道,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还没有经验,所以可以借助先去辨识舌头,然后再看看这粒色聚的味道,如果有反应,它就是属于味。当我们善巧的时候,可以直接从意门去辨识它的香跟味。然后再看这粒色聚,它的营养素,能够维持这一粒色聚,能够看到色聚的人,就能够看得到他的营养素不断地支持这一粒色聚,这个就是食素。
然后再辨识它的命根,所有的业生色聚都有命根。为什么呢?所谓的命根就是我们一看这一个色聚就是有生命的,为什么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人或者说只要有生命的动物,一看到它,就好像是有生命的,即使是睡着了,这和我们看到一个死去的人,感觉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他的色法有命根,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有命根。而一切没有生命的物质包括桌子、凳子、石头、树、草、花,都没有命根。命根属于业生色法,也就是说过去所造的业成熟带来的果报色法,就会有命根。
当我们能够看到这一类色聚之后,再看这粒色聚有没有命根,也就是说,这粒色聚有没有生命力,如果有生命力,就是属于命根。如果我们再看体内的心生色法、时节生色法、食生色法,看到它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就是没有命根的。而业生色法必定会有生命力。之后我们再去看一看这一粒色聚本身的透明,它的透明能够对外在的颜色有反应。我们尝试先去看看外在的颜色,或者看看附近一粒色聚里的颜色,然后再看这一粒透明的色聚,它能够对颜色的撞击有反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它本身的透明就是眼净色。于是,我们在这一粒色聚里面就辨识了一共有十类的究竟色法,其中地、水、火、风这四界是一切色聚最基本的,称为大种色,再加上颜色、香、味、食素这四种所造色,四种所造色再加上前面的四种大种色,这八种是一切色聚最基本的成分。由于这一粒色聚是有生命的,所以它的生命力是命根,而这一粒色聚本身是透明的,所以它的透明是眼净色。这一粒色聚一共有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跟眼净色十种,由于这十种究竟色法组合在一起,我们就产生了所谓的眼十法聚,这种色聚的组合概念。但当我们找到了色聚之后,还必须得去辨识里面的究竟色法,我们要看到究竟色法,要不然还是属于停留在聚的范围。
这就是眼净色,眼净色是存在于眼十法聚里面,或者说由于这一粒色聚拥有眼净色,所以它以眼起名字,由于这一粒色聚一共有十种究竟色法,所以称为十法,由于它是由这些色法组合而成,所以称为聚,我们称为眼十法聚。在我们的眼睛里面就有这一类的色法,就是物质的组合。
那好,眼净色就先讲到这里,我们明天再继续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等其他的究竟色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8讲 十八种真实色法之二
玛欣德尊者2009.04.21讲于江西佛学院
大家先合掌,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âvuso,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界分别的详尽法以及四种净色,分别是:颜色、声音、香和味。然后又讲到了五种净色当中的眼净色,同时我们又简单的讲了如何辨识拥有眼净色的眼十法聚。
今天我们将继续来学习五种净色当中的第二种:耳净色 sotapasàda。sota是耳朵,pasàda是明净的、透明的。耳净色是位于耳洞内的净色,对声音敏感。眼净色只存在于眼睛里面,耳净色只存在于耳洞里面,它不会出现在身体的其它地方。除身净色是遍及全身之外,眼、耳、鼻、舌这四类的净色只存在于相应的根门。耳净色的特相是准备让声音撞击的大种之净。作用是能够取声音为目标。表现为作为耳识的依处与门。也就是说,能够听声音的耳识必须得依靠耳净色才能够产生,所以这种色法称为依处。我们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通过耳朵声音可以传进来的,由于声音传进来,心才能够对声音产生反应,所以称为门,门就是管道的意思。近因是缘生于声爱的业生四大。对于耳净色也和眼十法聚一样,是存在于色聚当中的,由于拥有耳净色的色聚也是透明的,这种透明我们称为净色。而这一种色聚只存在于我们的耳洞里面,就是我们的耳朵里面。当声音传到了耳朵这边,那么这一种透明的色聚能够对声音做出反应,因此听到了声音。这种色聚,我们再继续分析,可以分析到里面有十种色法。它们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这四大种以及颜色、香、味、食素、命根,还有耳净色。
下面再来看看鼻净色ghànapasàda 。ghàna是鼻,pasàda是明净、透明。这种净色是位于鼻孔内的净色,对气味敏感。我们能够嗅到香气、臭气、腥的气味、烧焦的气味,是由于鼻净色对这种气味的撞击有反应。当有一类带着很强烈的味的色聚,这种时节生色撞击到我们的鼻孔,其实撞击是撞击全身,只不过由于那一部分的色聚、时节生色撞击到这边,只有这个区域,就是鼻孔里面的净色对这种气味有反应,我们不能够用手去闻味道,不能够用身体其它部分去闻味道,惟有这边才能够闻味道。于是基于这一种净色而产生的鼻识,能够识知气味,然后知道这个是香气,这个是臭气等等。特相(它的特点)是准备让气味撞击的大种之净。作用是取气味为目标。表现为作为鼻识的依处与门。近因是缘于香爱的业生四大。鼻净色也跟前面的眼净色、耳净色一样,都是以色聚的方式存在。拥有鼻净色的色聚,称为鼻十法聚,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鼻净色。
再看舌净色jivhàpasàda。jivhà是舌头。舌净色是位于舌头上的净色,对味道敏感。也就是我们能够尝到酸、甜、苦、辣、咸,各种食物的味道,这一种能够感知到这些味道的是舌净色。舌净色只分布在舌头。特相是准备让味道撞击的大种之净,也就是明净色。作用是取味道(所缘)为目标。表现为作为舌识的依处与门。近因是缘生于味爱的业生四大。舌净色同样也是存在于舌十法聚中。这一类的色聚拥有十种究竟色法,即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命根与舌净色。
我们再看第五种净色,kàyapasàda。kàya是身体的身,pasàda是明净的。身净色是遍布全身的净色,对触所缘的撞击敏感。这种净色大致类似于平时所说到的遍布全身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对触觉敏感。然而从 “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说,神经细胞只是一个组合的概念,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色法,如果我们取一粒神经细胞来进行分析的话,将会发现到里面有四十四种色法,其中有一种色法是属于身净色。这种身净色能够对外界的触所缘的撞击敏感,例如能够接受硬、粗、重、软、滑、冷、热等等的撞击。然后再依身净色所生起的身识,能够知道这是撞击,这是痛、痒、这是舒服、暖、冷等。身净色的特点是准备让触所缘撞击的大种之净。作用是取触所缘为目标。表现为作为身识的依处与门。近因是缘生于触爱的业生四大。
身净色跟眼净色等也一样,必须得以聚的方式存在。拥有身净色的色聚称为身十法聚,哪十法呢?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气味、味道、食素、命根与身净色。
在这五种净色当中,眼净色只存在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眼睛里,除了眼睛之外,其它的地方没有眼净色。假如其它地方有眼净色的话,也能够看,是不是?耳净色只存在于耳朵里,其它的地方没有,否则其它地方也能听声音;鼻净色、舌净色也是这么样;这一类的色聚,如果在哪一个根门很弱或者毁坏的时候,将不能够执行相应的作用。例如当眼净色毁坏的时候,变成瞎眼;当耳净色毁坏的时候,变成聋子;当鼻子鼻塞的时候,闻不到气味;舌头失去了味觉的话,尝不到味道。这其实是相应的色聚受到破坏或者天生以来的缺陷。眼、耳、鼻、舌这四种净色只存在于相应的根门,而不会存在于其他的地方。但是身净色却不同,身净色遍布全身,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其实都可以找到身净色。为什么呢?我们举一个例子,舌头是尝味道的,是不是?为什么能够尝味道?因为有舌净色。假如我们现在去喝一口热汤,当我们一喝的时候,舌头感觉很热、给烫了,舌头能够感觉到热么?可以。舌头里面感觉到热的是什么?是身净色。当我们吃冰淇淋的时候,舌头也可以感受到冰淇淋的凉。能够感觉到凉的是什么?是身净色。又例如说眼睛,眼睛是能够看的,是不是?能够“看”、执行“看”的是眼识。眼识必须得依眼净色而生起,眼净色只存在于眼睛里面。假如突然一阵风吹过来,风夹杂着尘土,或者旁边有石灰,这个时候我们的眼睛会怎么样?会很痛,是不是?或者说不小心一些辣椒或胡椒粉吹进了眼睛里面,眼睛会感觉怎么样?很痛!感觉到痛,这个是身净色还是眼净色在起作用呢?是身净色。所以,眼睛里面有没有身净色?(有!)耳朵里面有没有?(有!)鼻子、舌头都有,也就是遍布全身,身体的内内外外都有。有些身体的部分,感觉不是很明显、不是很敏感。但是有些部分感觉很明显,也就是身净色很多。如果用一般的医学来说,就是神经细胞比较密集、神经网比较密集,所以感觉很敏感。如果是从 “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说,就是那里的身净色很多,也就是拥有身净色的这一种色聚的比例比其它的地方多,所以感觉对外在的撞击敏感。
下面再看另外一对色法,是性色bhàvaråpa 。有两种性根色,第一是女性根,第二是男性根。女性根只存在于女性的身上。男性根只存在于男性的身上。
我们先看女性根itthã-indriya 。itthã是女性的、雌性的。indriya是根,根能够起到支配作用。女性根的特相是女性。其作用是可以显示出这个是女性,这个是女人。现起为通过女性的身体、特征、动作方式等表现出来。近因是同一粒色聚里面的业生四界。女性根色也是遍布全身的。因为拥有了女性根,所以我们很容易辨别出这个是男的,这个是女的。如果一个人一旦投生为女的,那么她的身体就拥有这种性根色。由于有了这种性根色,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了她的一些动作、一些身体的性征,还有她的表达方式等等,都拥有女性的特点。例如当一个女性长到十四岁或者十六岁的时候,自然这些性征就会很明显。我们就可以看到女人有女人的曲线,而且她说话也变成是女人的声音,还具有很多女人的特点。女人由于这种色法,她又会形成她的一些动作、一些模式,一看就是具足了女人相。
我们再看看男性根 purisa-indriya 。特点是男性。作用是显示这个是男性。现起为透过男性的身体、特征、动作与方式而表现出来。男性根也是遍布全身各处。虽然同样是人,但是男的和女的在身体方面就不同,影响到在生理方面也不同,在心理方面也不同。例如现在我们大家坐在这里,即使是现在男性和女性的衣服穿的一样,如果是出家人的话,法师和比丘尼,大家的衣服穿的都差不多一样,但是,比丘尼作为女性,一看她还是有一种女性的那种感觉在那里。虽然有时候具体说不出来哪些不同,但是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男的,这是女的。同样对于在家人也是,一说话或者有一些动作就很明显,他是一个男性的或女性的。假如我们把这两种混淆、搞乱了,就会弄出很多笑话。例如,一个男的假如他的一些动作模式表现出女人一样的,他像什么?像娘娘腔,是不是?如果一个女性表现出过度的男性化、过度的有攻击性或者说过度的好斗,这种女人叫做男人婆,会吓到、吓坏男人。再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看到两个女的在咬耳朵、在窃窃私语,我们觉得很正常,是不是?但假如你看到两个大男人都在那里咬耳朵,你会觉得怎么样?会觉得他们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呢?其实就是有性根色在那边起作用。甚至有时候气味都不同,是不是?例如现在女众的禅堂假如把门窗都关了,大家坐在那边,特别是天热的时候,哇,进去真的是受不了。为什么呢?因为由于有了这种性根色以后,影响到散播的气味,都会表现出不同。对于人类来说,比较容易辨认出这是男人,这是女人。对于动物,同样的,它们之间能够衡量出是雄性还是雌性,它们可以通过味道、通过其他的方式辨认出是同性还是异性。
拥有这两种性根色的色聚称为性根十法聚,其中拥有女性根的称为女性根十法聚。拥有男性根的称为男性根十法聚。它们之所以称为十法聚,是由于它们都拥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还有相应的性根色。女人只有女性根色,男人只有男性根色。在一个人的身体里面不会同时拥有两种性根色。
我们下面再看另外一种色法,心所依处色hadaya vatthu。这里讲到的hadaya是心,特指肉团心,即心脏。Vatthu有好几种意思,有一种意思是故事、事情、事物、理由、根据;另外一种意思是地方,例如土地、基础、地基。心所依处直接翻译为心处,就是心脏作为基础、地方的意思。心所依处的特点是提供意界和意识界依止或支持的色法。
这里讲到的意界和意识界可以依十八界来分,哪十八界呢?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界中的第六界是意界,然后颜色、声、香、味、触、法,这六个外界;还有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和意识界;意界和意识界是依十八界来分的。
在这十八界里面,眼、耳、鼻、舌、身,分别是指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而意界是指三种意界——这三种心:五门转向心和两种领受心;还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称为双五识,这些是果报识;除了这十种果报识之外的其它七十九种心都是属于意界和意识界,或者说其中的意界有三种心,七十六种心是属于意识界。
在这些意识界里面,除了无色界的果报心之外,只要是在五蕴有的世间里面,所有的意界和意识界都必须得依物质基础而生起。这依物质基础生起的色法就称为心所依处。心所依处的作用是作为除了五种根识以外的所有心识的依处。五种根识是哪五种呢?眼、耳、鼻、舌、身。眼识依什么而生起?对,是依眼净色而生起,我们昨天讲到的。耳识依什么生起?依耳净色。鼻识、舌识、身识都依相应的根识生起。能看的是眼识,能听的是耳识,能嗅的是鼻识,能尝的是舌识,能触的是身识,这些根识都是依相应的根门,但是能想的,就是依心所依处。
例如我们一天到晚都在想、都在思维,想东、想西,想这、想那,睁开眼睛也在想,闭上眼睛也在想,甚至晚上睡觉也在想,想什么?做梦。这些都是在想,只要是在想,那么这些心识所依靠的物质基础——心所依处,它表现为支持这些名法,这一种物质能够支持这些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是受心所依处支持的。
心所依处是位于心脏里的血。在《清净道论》里面很明确的提到,心所依处就是位于心房里面的血。在这里就很明显的和我们一般所认知的或者说医学里面所讲的不同。现代的医学讲人是靠大脑来记忆、来思维的。但是根据“阿毗达摩”,心识的依处是心所依处,而不是在大脑。我们看到古代很多的宗教和哲学,都把意识的物质基础说成是心。例如古代希腊的哲学说到人是用心思维的,中国古代的哲学也是认为人是以心脏来思维的,印度也是这么样,西方也是这么样。例如我们讲到很多和情绪、和思维有关的,都是用的心字旁、竖心旁,思想、思念、想念,这些全部下面是用心字旁的,而不是用脑字旁的,不是用月字旁的。是不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不是跟现代的医学相冲突了?
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们用实证。当一个人拥有了禅那之后,他就可以通过禅那来辨识。一个人如果证得了禅那,他可以在他的心脏里面,发现心脏犹如一面镜子,因为心脏里面有一种称为透明的意镜,它能够反映出心里面想的影像。如果一个人证得禅那,当他从禅那中出定之后,在心脏这个地方也就是平时一般所说的有分,这个地方可以查到五种禅支。或者说当一个人在修到vipassanā(维巴萨那)的时候,几乎都是在心脏这边去检查他的名法,心路过程也是依心脏而生起。
在修到色业处的时候,我们就会教导禅修者一个证明的方法,证明到底心是依哪里生起的。他可以先坐着,然后进入第四禅,从第四禅出定之后,再对这个身体修四界,修四界一直到身体变成很明净,然后他尝试去把手动一动,再去追查到底生起“想要动手,这个手要活动”这个心念是从哪里生起的?他会发现到,在这个时候他的心脏里面会产生很多的色法,这种色法是由于有“我想要动手”的这种心念而产生的色法,这种色法称为心生色法。这种心生色法很快就扩散到他的手,于是由于这种心生色法里面的风界是最明显的,所以就会有手动的动作发生。
又比如说在经行的时候,他先站立不动,然后他可以先在经行道的一端先进入禅那,从禅那出定之后,再很快地对身体修四界,最后他再生起一个念头“我要行走”,之后再去检查“我要行走”这个念头,它的物质基础在哪里?将会发现其实在心脏这边生起的,这边生起了很多的色法,这种色法是由于“我想要行走”这个心念产生的,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会扩散到脚步,而这种心生色法里面的风界是很明显的,由于心生风界的影响,他的脚步开始移动,于是有行走的发生。
他再继续对心脏这个地方修四大,会发现到整个心脏里面有四十四种色法,身十法聚、性十法聚是二十种,再加上心生色法,时节生色法和食生色法。这分别是三组,每组是八种,所以二十再加二十四等于四十四。但如果他再继续用他的观智往心脏里面去寻找,将会发现到在心脏里面的那一段,如果那个时候光是很明亮的话,会发现在他的心脏里面有一团很明亮的东西。然后他再去辨识那里的色法,将会发现有五十四种色法。除了前面四十四种色法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十法聚是拥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还有心所依处色。这个时候他发现到在心脏里面有五十四种色法。他可以尝试在大脑这边再去修四界,之后再去分析,将会发现到在大脑里面只有四十四种色法,也就是只有身净色,而没有心所依处色。
毕竟很多的人要接受“人是透过心而思维的”这一种说法,可能很难。今天上午正好衍真法师他拿来了一篇《六旬翁换心后疼爱老伴》,就讲到了黑龙江有一家杂志社登载在2009年3月8号《信息日报》上,里面就讲到换心手术之后,这一个结婚三十多年,都闹了三次离婚的人,当他做了换心的手术之后,性格变了,竟然也疼爱他的老伴了。今天也收集了好几篇关于换心手术、就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之后,人的性格变了的例子。例如移植了小伙子的心脏,突然爱吃肯德基、爱吃炸鸡,而且性格也变了。本来这一个女性,已经是六十多岁了,但是由于她换了一个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子的心脏,她的心脏移植手术是在1988年5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里面所做的手术,是一个女芭蕾舞蹈家叫克拉艾尔•西尔维娅做的,等她做完手术之后性格已经变了,变得像一个年轻人,本来她已经是一个老年妇女了,反而很喜欢看着那些小女孩。她本来很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大红色,但现在却喜欢绿色和蓝色。她一直都没办法解释这种情况,因为自己的性格变化很大。连她的女儿也一直都想不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她就决定要展开调查,因为按照法律来说一般心脏捐献者的资料是保密的。但是她好像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的女儿越看她的母亲越不像母亲了。后来经过调查,她发现到原来心脏的捐献者是一位十八岁的青年,叫做吉姆•拉米兰特,因为是在骑摩托车时发生车祸丧生了。当她找到了之后,她发现到其实她已经继承了他的性格、爱好、兴趣,而且一些记忆都已经继承了,还有类似的例子,例如移植受害者的心脏,梦到凶手而逮住了嫌疑犯,这个就是一个七岁的美国小女孩换了一个十岁小女孩的心脏,因为这个小女孩几天前被人残忍的杀害了。当这个小女孩换了心脏之后,就经常做噩梦,她可以很详细的描述那个凶手是怎么样的,结果警方就通过这个而抓到了凶手。还有移植音乐家的心脏,然后突然爱写诗、爱谱曲、可以写诗、可以作曲,而且竟然能够突然讲流利的外语,还有讲到47岁的人发出14岁的笑声等等,很多。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可以把这些例子都贴到外面。
虽然现代的医学,或者很多比较保守的医生和心理学家,他们还不能接受“心脏可以记忆”,但是从很多心脏移植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虽然“心脏具有记忆”的观点,目前仍未获得主流医学界的认可,但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病人都深信没有任何其他的理论可以解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连串的怪事。在医学界他们所研究的这一学说,到底记忆是在人的大脑、人记忆的器官,还是心脏呢?这个他们一直都在争论,我们翘首以待。
还有一些医学的例子,就是判断脑死亡的。好像在美国有一例已经打了十几年官司的脑死亡的、就是植物人的例子。在十几年前,医院已经判定了他是脑死亡,如果按照脑死亡来说,就是脑已经坏死了,但是这个人一直都活着。他的家属希望给他采用安乐死,但是当时的法律不允许,然后这个官司一直打了十几年。这个人还能眨眼、还能笑、还有表情,只是他是个植物人而已。如果按照“人是用脑思维”的话,那么人不可能还会笑,还会吃东西,还能够存活。甚至还有一个很特殊的例子讲到有一个无脑人,他的脑已经死了,但是他甚至比一般人还聪明。种种这些如果是用科学来解释,也许他们解释不了,就加以否认,但到底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呢?也许随着心脏移植手术或者随着医学的发展,最终会有比较让人信服的答案。
但是在佛教里面已经有很明确的答案了,特别是当我们依照实修实证,例如说入禅那,然后修观智,我们将会发现到其实很多的情绪、很多的思维都是依心脏这边来的。我们再举一个平时的例子,当我们感到很沮丧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是感觉头痛而是感觉什么?感觉心痛,或者如果一个人很紧张、很恐惧的时候,是头痛还是什么?还是心痛?例如有些心脏病的人,他的情绪就不能过度,如果一旦愤怒,或者一旦过度的兴奋,他的心脏病就受不了。
至于谁是谁非,医学界由他去争论,但是如果大家想要亲自证明的话,最好就是透过禅那。有了禅那之后再修观,当你能够修到色业处的时候,你的答案将会很清楚。在五蕴有的世间,所有的有情的意识皆是依心所依处而生起的。
我们看心所依处色,心所依处色还是有十种究竟法,称为心处十法聚或者称为心色十法聚,它分别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气味、味道、食素、命根和心所依处色。
我们再看命根色jãvitindriya。它是由jãvita再加indriya 。jãvita是生命,indriya是根,意思是在各自的范围内拥有控制力、支配能力。我们讲到的根,有很多种根:有男性根、女性根,有命根,还有意根,在修行的时候有信根、念根、精进根、定根、慧根。根一共有二十二根。为什么称为根呢?因为它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当中执行支配的作用。例如命根,命根能够维持色法的存在而发挥支配的作用,所以称为命根。命根的特点是维持住时的业生俱生色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命根色只存在于业生的色法当中,色法的原因一共有四种:业生、心生、时节生和食生。其他的三种色法并没有命根色,而业生才会有。也就是说有一类的物质、有一类的色法,它是拥有生命的。而拥有生命,这种生命力我们称为命根。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因为生命都是由什么带来的?由业而带来的。所以这一种因为业的成熟产生的果报,这种果报的色法,是拥有命根的。
我们说“花草树木”有没有生命?(没有!)换一句话说,花草树木、植物里面有没有命根色?(没有!)如果有命根色的话,我们经常都在杀生了,是不是?换而言之,为什么没有命根色呢?它们不是会生长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么?植物还是会生长、还是会开花、会结果,这不是生命么?是不是生命?这里所说的生命,只是说它的自然规律,但并不拥有生命。为什么这么样说呢?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维,植物会造业么?它会不会造善的和不善的业?不会!因为它不会造善跟不善的业,它就不可能会有命根。或者我们说植物没有思维,所以它不会有命根。
惟有在由业的成熟带来的生命体,这种生命体我们称为有情。花草树木是有情还是无情呢?是无情。有情就是有心识活动的,有情识的、能够感受到苦乐的、能够思维的、通过心念或通过身去造业的这一类的生命体,我们称为有情sattà。但是植物是没有情识的,由于它没有情识,自然里面就没有命根色。作用是使他们发生。表现为维持俱生色法的存在。这里讲到的维持业生色法的存在,就是维持跟它一起生起的那些色法,使它拥有生命力。
俱生色法,这里讲到的俱生色法是指在一粒色聚里面和命根同时存在的色法。例如身十法聚。身十法聚里面有没有命根?有命根。而它的俱生色法是什么?是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跟身净色,这些是跟它一起生起的,为什么?因为色法毕竟是同生同灭的,即使它很快速地生灭,但在它生起的时候是一起生起。不会地先生起,再生起水,再火,然后再研究,它一生一起生,灭也同时灭的。所以它是维持俱生色法存在的生命力,而且只在业生色法里才有命根色。它只维持眼、耳、鼻、舌、身,心所依处,女性根色、男性根色这些色聚里面的色法。拥有命根色的色聚一共有九种。但是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面只有八种。为什么?知道么?性根色。你是男人,你就没有女性根色,你不会说我也想要。女人的身体里面就没有男性根色,你也不会说我也想要。如果想要等下一辈子。
哪九种业生色呢?它们是眼十法聚、耳十法聚、鼻十法聚、舌十法聚、身十法聚、女性根十法聚、男性根十法聚、心所依处十法聚还有命根九法聚,这九种色聚都是由业而带来的。这些由于业的成熟带来的果报色法,里面都有命根色。
还有一类的命根色,它是称为命根九法聚,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命根九法聚也是遍布全身的。这一类的色聚,就分别有九种究竟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气味、味道、食素和命根。
例如在我们的全身拥有一种称为消化之火,特别是在胃里面,当我们吃进食物之后,食物就进到胃当中,在胃里面就拥有很多的命根九法聚,这命根九法聚里面的火界能够提供温度,所以我们感觉到胃里面会比较热。消化之火其实就是命根九法聚里面的火界起的作用,所以它使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能够消化。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讲了十八种真实色法。大家可以看表第四。
十八种真实色法分别是:
四种大种色: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五种净色: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
四种境色或者七种境色,是颜色、声音、香、味;或者又称为颜色、声、香、味、触,触包括了地、火、风三界。
性根色有两种:女性根色、男性根色;
心所依处色,是称为心色;
还有命根色;
还有食素。
其中的地、水、火、风,这四界称为四大种;而下面的十四种称为所造色。其实有很多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最常见的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属于所造色。
这十八种真实色法又称为自性色sabhàvaråpa。因为这些色法都拥有各自的特性。例如地界拥有硬性、粗性、重性;水界有流动性;火界有暖性,遍熟性;风界有支持性。这里所说的自性是指它们能够表现出与其它色法不同的地方,所以称为自性sabhàva;因为这些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它们都具有无常相、苦相、无我相,所以称为有相色salakkhaõaråpa;这些色法又称为完成色nipphannaråpa,因为所有这些色法都是由业生、心生、时节生等等种种的缘所产生的,所以称它们为完成色。它们也称为思维色 sammasanaråpa。因为这些色法是修vipassanā培育观智的对象,这里讲到的思维是观智的意思,因为色法是观智观照的目标、所缘,在修vipassanā的阶段,需要观照这18种色法,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我们明天将会学到的是10种非真实色法。这10种非真实色法,只是属于这些真实色法里的属性或者它们的表现,在修vipassanā的阶段,我们不用去观照它,只是在修色业处的时候,还必须得要辨识它。但是一旦进入了真正修vipassanā的时候,就不用去观它们,因为我们不能够观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而我们需要观:地、水、火、风、颜色、声音、香、味、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这些为无常、苦、无我,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一生起立刻就坏灭,一生起立刻就坏灭,所以我们要观照的是这些色法。而10种非真实色,只是属于由这些真实色法所表现出来的属性而已。
我们讲18种真实色法就讲到这里,明天我们将来学习10种非真实色法。
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9讲 十种非真实色法
玛欣德尊者2009.04.22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昨天我们已经讲完了18种真实色法。这18种真实色法包括了四种大种色,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也包括了五种净色:即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还有四种境色:即颜色、声音、香、味;还有两种性根色:女性根色和男性根色;一种心色:即心所依处色;还有命根色和食色:即食素。这18种真实色法又称为有自性色、有相色、完成色和思维色。
下面我们将来学习10种非真实色法。
真实色法是修观的时候观智所观照的对象、所缘。那下面我们学习的这10种非真实色法,它们虽然是完成色的形态和属性,但并不包括在究竟真实法之中,而且它们也并非直接由色法的四种生起之因所产生的,所以称它们为非真实色法。
非真实色法一共有10种。
即空界,空界又称为限制色;
还有两种表色,即身表和语表;
还有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这三种称为变化色;变化色其实有五种,就是这三种变化色再加上身表和语表;
还有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这四种称为相色。
在这里我们先讲第一种非真实色法:空界(àkàsadhàtu)。阿毗达摩所讲到的空界并非指空间,而是指色聚和色聚之间的间隙,因为有了空界,在禅修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辨识、辨认得出色聚和色聚为不同的个体。空界的特相是划定色聚的界限;作用是显示色聚的边际(就是它的范围);表现为色聚的界限或者空隙。
我们在修四大之后,之所以能够见到色聚,是因为有了空界,如果没有空界的话,色聚和色聚之间会黏在一起,由于有了空隙,所以这些色聚能够呈现为一个一个不同的个体。在修行四界的时候,我们对这个身体先修四界分别观,观照身体里面的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一直观到身体的概念消失,之后将会发现到身体变得很明亮。那时继续再观照,观光体里面的地、水、火、风四界,随着定力的不断提升,将会发现这个身体里面的光渐渐消失,最后变得很晶莹、很透明,他如果想要继续修行色业处、想要看到究竟色法的话,就尝试寻找这个透明体里面的空间,寻找色聚之间的间隙。
这个时候,如果想要见到色聚的禅修者,就犹如:我们现在看手啊!好像手是一个完整的皮肤,但如果我们很认真的去看,将会看到在皮肤表层有很多的毛孔,是不是?同样的,修四界达到了这个阶段,他也是用心去把心沉入到这个透明体里面,然后尝试去查找里面的空间,当他看到了空间之后,往往会感到这个透明体已经破碎了,一旦透明体破碎,他会看到很多很快生灭的小颗粒,但这个时候,他为了证明是不是真的能够看到色聚,还必须得继续再追查下去。例如这个时候,他会发现到整个身体变成了很多、很微小的且很快生灭的小粒子,在那边一闪一闪的生灭,他不要去注意它的生灭,也就是说他不要去留意它一闪一闪的,而是决意尝试去看,抓一粒小色聚来、抓一粒小粒子来,然后再决意,用定力决意之后,他再尝试去看这一粒小粒里面的空间,可不可以看到?如果一旦他看到的是一团的话,立刻又再继续破碎。他就用这种方法,一直破碎,破碎到最后他看到这一个小颗粒已经不能够再破碎为止。那时他尝试再依照地水火风的次第去辨识这一粒色聚里面的四大和其它的究竟色法。
如果他看到的还不是色聚,而是一堆色法,他可以透过查找空间的方法继续破下去、继续分下去。在修四界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一种方法来破除身体里面色聚的组合,也就是通过看它里面的空间来尝试看到色聚。所以大家应该知道这里所讲的空界,它不是概念法的空界,不是说现在这里很空旷,虚空的空,而是指色聚和色聚之间的间隙、空隙。
下面我们再看两种表色。表色的“表”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表达(vi¤¤atti)。意思是让人知道、使人知道自己的思想、想法、感受、态度。
有两种表色,一种是身表,一种是语表。身表是透过身体的行为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表是透过语言来表达。所以身表就是姿势、身体的动作。语表就是所说的话。
身表指 kàyavi¤¤atti,kàya 是身,vi¤¤atti 是表。身表的特相是表达意志。由于心生风界的特别作用使身体移动以表达自己的意志。作用是表达意志;表现为身体的动作和姿势;近因是心生风界。
例如有时候在一些公共场合,比如说现在的禅修营,禅修营是不允许说话的,不允许说话但大家还有许多种方式可以沟通,是不是?例如,什么意思?(尊者做了一个手势)知道什么意思么?或者说,知道什么意思么?这些就是透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多种方法可以表达,例如说这样,这个叫什么?知道什么意思么?例如说如果有时候,北传的法师见到,他会,什么意思?顶礼、问讯、合掌,乃至站立都是属于表,这种表,透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什么?表达恭敬,是不是?例如礼敬,礼敬包括几种层次,最上的礼敬称为五体投地礼。五体是哪五体呢?额头、两只肘和两个膝盖,这称为五轮,这五轮投地,我们称为顶礼,这个是最上的礼敬。还有这个是合掌礼,还有站立礼或者跪礼等等。这些都是,即使不用说话,只是用身体的动作去表达出来,已经可以达到把自己的意思、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作用,是不是?最丰富的身表是什么,知道么?知道最丰富的身表?哑语,对!没有错,哑语。如果没有专门学,我们不知道。哑语就是由于聋哑人没有办法透过语表来表达他们的一些意思、想法、感受,他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姿势来表达。所以哑语是最丰富的身体表达语言。在藏传佛教也有很丰富的语表。如果在座做过瑜伽焰口,放过焰口没有?放过焰口“唵,斡日啰,拏恰哑吽”,这些做的手印,是不是身表呢?也是身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都会有身表的意思。即使我们不一定跟他人沟通,都有身表,只要是表达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意志,都是属于身表。即使你这样,这些都是,为什么呢?因为你想要抓痒,或者说感觉到身体不舒服,移动一下姿势,是不是你先有心念“我想要移动姿势”,透过这样让我们的身体舒服一点。还有做操、运动,这些都是属于身表,乃至你坐在那里不动,都是属于身表。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有身体的姿势,它就是属于身表。
为什么会有身表的发生呢?身表是怎么样来的呢?如果我们只是透过概念来看,就感觉到人会跑、会站、会走、会躺卧,这些就是一般我们所说到的姿势,但是从究竟法来看,并没有所谓的姿势,姿势只是属于身表,而身表是由于心生风界产生的。什么是心生风界呢?在色法的原因就讲到为什么会有色法?有四种原因。其中第二种原因就是心,有些色法是透过心而来的(通过心来产生的)。
例如我们现在想要发生一个动作,想要招手叫他过来,这个时候心里面就产生了“我想要招手”,或者“我想要叫他过来”这样的心念,当这种心念一生起,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心生色法,因为这一类的色法是由于你的心念产生的,所以称为心生色法。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随着你的指令——你想要招手,这些心生色法就扩到你的手里面,于是你的手就会产生抬起来的动作,然后又透过手指和手掌的屈伸而有招手的动作。招手动作的发生,在四界里面哪一界是最强的?风界,对。正是因为有了风界,才会有物质的运动,而这种动态是风界的推动作用。为什么会有招手的动作呢?是由心念而生。这种心念里纯粹的心并不能动,心并不能够直接带动我们的手,心是透过心生色法,心生色法具体表现为物质,因为心念是在心所依处生起,由这种心念产生的心生色法才能够导致以心生色法为主的其他的业生色,食生色,时节生色也一起动,于是有了招手的动作。招手这个动作是不是为了表达他想要叫那个人过来的意念呢?这一种透过身体的行为表达意思、想法的,称为身表,身表就是这样产生的。
惟有有生命的生物,才会有身表,死尸不可能有身表,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已经死了,就没有身表。有的人问:那些机器人是不是也有身表?机器人的动,纯粹就好像风刮走树叶或者风带走、吹走其它东西那样,它是属于时节生色里的风界。如果机器人也有身表,那么证明机器人也应该有心,机器人有没有心?它没有心,它纯粹只是一些机械的动作而产生的动态而已。同样的,当一个人死了之后,命根已经断绝了,心也没有了,那个时候死尸只是一堆时节生色而已,没有心识,因为没有心识,所以就不会动。
即使不是透过动作或姿势,我们还是可以透过人的脸部表情知道他心里面想什么,是不是?微笑表达什么?可能表达开心、高兴,也表达同意;或者我们通过皱眉头、瞪眼、闭着嘴巴,这些也可以表达出一个人的心情。如果脸部表情有感情的话,一个人笑,这也是属于身表;一个人哭,我们不用去注意他的声音,只注意他的表情;或者一个人愁眉苦脸,这些其实都是属于身表。
我们在中文的很多成语里面,比如喜形于色、喜上眉梢、愁眉苦脸,这些其实都是属于身表的一种表达方式,形容身表呈现在人的脸部,这种脸部的表情其实还是由于内心而产生的。我们不能说纯粹脸部的表情就是属于心,如果脸部的表情都可以直接叫做心的话,那么我们看的佛像全部都是微笑的,是不是?佛像有没有心?很多塑像并没有心,但它们仍然会有那种微笑或者沉思、或者愤怒等等,那纯粹只是一堆物质而已。我们人的表情很丰富,其实就是由心念产生的,身表是由心而产生,但它只呈现于色法,所以身表还归于色法。它的源头是由心产生,我们称这一种色法为心生色法。
接着再看语表(vacãvi¤¤atti)。Vacã是语言,表是表达,即透过语言来表达。由于心生地界的特别作用,以发出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其作用是表达意志。表现为作为语言的因(就是语言产生的原因)。近因是心生地界。
例如说每一次要上课之前,督导法师都会在门口说什么?“大家请起立。”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么?“请不要说话。”知道是什么意思么?现在我在这边讲课,为什么会有我说话的声音呢?是由于有了这种“我想要表达什么”的心念,然后再透过语言表达出来。由于语言在某一个地区、某一个范围、某一个人群有共通性,所以我可以透过这种语表,就是我想要表达的语言而传送给大家,这种语言的声音就撞击到大家的耳门,撞击到大家的耳净色,昨天刚讲到的,于是产生的心路过程就去理解、领会,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语言或语表是怎么样产生的呢?语表也是由心生色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语言的产生呢?语言的产生先必须得要有“想要说什么”的心念,在修色业处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阶段就是要辨识语表,如何透过修行来辨识语表呢?我们可以先修行四界,在身体里面修行四界。当见到了色聚之后,再进一步辨识身体里面的究竟色法,然后在心脏这个地方先辨识心所依处,当我们生起一个“我想要说话”,例如发出一个“啊”这样的声音,当你一看心念里面生起了“我想要发声”的念头之后,这时在我们的心所依处这边,想要发声的心念就产生了很多的心生色法,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扩散到喉咙,一般所说的声带那个地方,里面有一种色法是业生色法,业生色法是属于我们过去业所带来的,这种业生色法,从心脏里面所扩散的心生色法里的地界是硬的,然后撞击到在喉咙这一带的业生色法里的地界,由于地界和地界相碰撞,于是就发出了声音。任何的两个物体一旦碰撞就会发出声音,这是由于物质的地界和地界相碰撞。如果纯粹只是外在的物体碰撞,那只是时节生色和时节生色的碰撞而已。但是作为声音来说,是由于心生色界碰撞到业生色界。
为什么每个人的声音会不同呢?有些人的声音会很清脆,有些人的声音会很优美、很动听、很悦耳,有些人的声音会很嘶哑、很沙哑,为什么?对,这个由心生色产生的结果,还是业生色产生的结果?业生色,对。为什么有些歌星、歌手的声音会那么动听呢?由于他们过去所造的业带来他现在天生一副好歌喉。好像有些戏曲明星,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声音提得很高,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业使他的喉咙的业生色法很殊胜,一旦当心生色法里的地界碰撞到这里的业生色法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就很优美、很清脆。有些人的声音就很难听、很沙哑,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业生色比较低劣。我们听一只黄鹂和一只乌鸦,它们叫声也不同。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业不同。每一种动物的声音也不同,为什么?因为它们的业造成的。而由于业的差别,所以每个人说话的声音也不同。
语表不仅仅可以表达一个人的意思,甚至还可以表达一个人的感情。由于人的心可以呈现出很多不同的感情,这种感情一旦透过声音表达出来,变成了什么?变成了现在很多的歌声,是不是?有些歌声听起来好像很伤感,有些歌声听起来好像很亢奋,有些歌声听起来很激动人心,有些歌声听起来使我们很放松,为什么呢?其实还是由于一个歌手或者唱歌的人,他想要把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情透过语言表达出来。然后我们听了、我们在领受了之后,也能够受到他的一些感情、一些情绪的影响,所以有时候听了某一些歌声或者某一些话语之后,也会有情绪的变化。
对于人来说,无论是行为或语言,当这种行为和语言一旦涉及到伦理,就是涉及到善恶的时候,就会造下一定的业。而为什么会有业的产生呢?是由心而来的。正如佛陀在《法句经》的第一颂跟第二颂里面这样说: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邪恶意,或说或行动,如是苦随彼,如轮随兽足。”“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清净意,或说或行动,如是乐随彼,如影随于形。”
这就说明了,无论是身表也好,无论是语表也好,都是透过先有心念产生,有了心念的产生之后,再透过身表发生行为、动作、姿势,透过语表产生语言。如果生起的心念是属于善的,他的行为也是善的;如果生起的心念是恶的,他的行为也是恶的;如果生起的心念是善的,他的语言也是善的;如果生起的心念是不善的,那么语言也是不善的。
因此佛陀在判断善与恶的标准,不一定是依靠效果来判断,而是依靠动机来判断,动机就是由心念产生的。有时候,有了良善的心念,有了良善的行为,不一定会有良善的结果。有时候,有不善的动机,不好的动机,反而有好的结果。但是,佛陀的教法里面,造业并不是看效果,而是看本身最初的动机。
如果我们生起的是善心,当这种善心表现在身体的行为,表现在语言,他就会有善行跟善语。如果生起的是不善的心,相应的就会有不好的、不良的行为跟不好的语言。一旦生起了这种心念,而且付诸实践、付诸行动之后,他就会造作了身、语、意方面的业。其中的意业是纯粹属于意门的,而身业是透过身表来完成的,语业或者称为口业是透过语表来完成的。一旦造了这种业,遇到了因缘,业就能够成熟。一旦业成熟的话,那么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去避免由于善业带来的好的、福乐的果报;一旦不善的业成熟了,我们无论如何都没办法避免由于我们造的不善的身、语、意业带来的果报。就好像一个人走路一样,影子就会相随。
我们强调禅修以调心为主。持戒,在讲到戒律的时候,我们都非常强调动机,是不是?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跟服用麻醉品、娱乐、化妆等等这些我们都强调动机,就是有了动机才会有违犯。当然戒sãlà的涵盖面也涵盖了某些非动机的东西,这其实还是为了防护我们的正念,有一些没有心也犯的,因此,我们就会保护自己的正念,也就是说在无心的情况下,我们也要防护。
我们再看下面的一种非真实色法: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这三种称为变化色(vikàraråpa) 。
身轻快性(råpassa lahutà),råpassa是色法的,色的,lahu 是轻,再加 tà ,表示属性、状态、性质,也就是色法轻快、轻巧的状态。色轻快性是色法轻盈、轻巧、灵活的性质。它的特相是不迟钝;作用是能去除色法的沉重;表现为色法很轻快的生起和变异;近因是轻快的色。
色轻快性的生起必定伴随着下面两种性质一起生起,即色柔软性(råpassa mudutà)。råpassa是色的, mudu 是柔软、软的,tà 是表示状态,性质,就是色法处于柔软的状态。特相是不僵硬;作用是去除色法的僵硬性;表现为不对抗身体的一切作业、一切行为;近因是柔软的色。
第三是色适业性 (råpassa kamma¤¤atà) 。 råpassa是色法的,kamma是工作,kamma¤¤a 是适合于工作, tà是状态,也就是色法处于适合工作的状态。特相是适合身体作业;作用是去除色法的不适业性;现起是色法不软弱;近因是适业的色。
这三种变化色可以生起在心生色、时节生色跟食生色三种,但是在业生色里就没有。色的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这三种一生起一起生起,不会个别、个别的生起,也就是说色法一旦拥有了柔软性,必定拥有适业的性质,而拥有轻快的性质,它必定拥有柔软和适业的性质。就犹如要搓面粉蒸馒头和包饺子一样,如果一团面粉揉的非常柔软,就可以随我们的意想要去怎么做就怎么做,是不是?又犹如要打造黄金首饰一样,先拿到金块之后,如果这个金还是生金的话,我们想要打造成装饰品、耳环、项链很不容易。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先炼金,如何炼金呢?先把黄金拿到火里面加热,加热一直等黄金(做为固体的金)融成了金液之后,再把这些液体倒到特制的模具当中,这个时候我们想要打造戒指、项链、耳环、头花都可以,是不是?为什么这么样呢?因为一旦经过了冶炼的黄金,就拥有了柔软性,拥有了柔软性必定就很灵活,就是轻快性,是不是?它不会像固体的生金一样很坚硬,因为有了柔软性之后,我们想要让它变成什么样的形状,可以吗?可以,这个就是适业性,适合我们工作。
这三种性质我们也应该学会培育,例如当我们的内心很沉重的时候,很忧虑、很忧郁、很悲伤的时候,这时内心没有这些素质;或者当一个人很顽固,很固执,很傲慢的时候,所生起的心生色法也没有这些素质。惟有当一个人很恭敬、很柔和、很包容、很宽大的时候,这些良善的心生起的心生色法就拥有这些素质。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当你在专注业处、专注呼吸没感觉的时候,心感到很无聊的时候,我们会教大家:你可以尝试修修慈心,也可以尝试修修佛随念,知道了吗?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的心面对着所缘,已经很枯燥了、很无聊了,你的心没有柔软性、没有适业性、没有轻快性,想要让你的心适合去工作更难,所以这个时候先去培育很良善的心,当你的心生色法使你的身体有轻安、有喜悦,然后再去专注就可以很得力,我们在学到心所的时候会更详细的讲到。
如果一个人很高兴、很喜悦的时候,他的身体就会有这种色的轻快性、柔软性和适业性,就像我们说到的“人逢喜事精神爽”或者“眉飞色舞”。
时节生色也有这三种属性,如果天气很阴沉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好像身体不舒爽;但如果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时候,会感觉到身体也特别的舒适;特别是不太热也不太冷的时候,我们感受到身体也特别舒适,是不是?这个也是由于时节生色,就是外在的时节生色影响到我们的身体,这种称为时节生的,有这三种的色法。
对于食生也是。例如现在到了晚上,大家习惯吃晚餐,现在饿的不得了,肚子叽里咕噜响,这个时候我们想要打坐,没有力,想要专注,心又飘开,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食生色欠缺了这些素质,没有轻快性,你想要推心都推不动,你想要让心专注,它就是不专注,为什么呢?因为食生色没有这种素质。如果你喝了一些有营养的饮料,例如你可以冲一些人参水或者西洋参水,水喝下去了之后,你感觉精神来了,然后你又专注得更好了。现在有很多的禅修者在早上和下午坐的比较好,一到晚上就不行了,这个也和身体吃下去的食物产生的食生色里拥有的色轻快性,色柔软性和色适业性有关。我们的身体能够很灵活、很轻巧,就和这些有关。
如果我们的心情很轻松、很愉快,这个时候表现出的动作也会很轻盈、很轻巧;当一个人内心很沉重的时候,我们从他走路,他的步伐都可以看出,为什么?因为如果内心很欢喜的时候,呈现出来的身表(心生色法)也会有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而当一个人的心很沉重的时候,就没有这三种属性或者这三种属性不明显。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组相色。相色有四种: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和色无常性。
råpassa upacaya , råpassa是色法的,upacya是收集、聚集。色积集是色相续流最初生起的刹那,或者说是从一个生命结生一直到诸根具足的初始生起阶段。色法称为色相续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身体,这个身体用更加严格的话来说,称为色相续流。色是色身,这个物质的身体。相续流(santati) 是指身体像河流一样维持下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色法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一生起立刻就坏灭,由于色法生起之后,还会继续不断地生起,就是生起灭去之后还会再有新一代的生起。色法存在的那一段期间,由于它相续不断的生起,犹如河流一样,我们看到的河水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不同,如果是从水分子来看,更是没有一刻、没有一刹那是相同的。但由于从上游流下来的水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所以我们看到的河流好像永远都是一样的,对于身体也是这么样。
在人的一期生命当中,最初的阶段称为色积集。不同的生命色积集也不同。我们这里以人为例子来讲人类生命的色积集,按照生理学,结生发生在做为母亲的母卵受精那一刹那,而不是在出世的时候才有生命。只要卵子一受精,从佛教来说就是结生。结生是从受精那一刻开始,一旦有了结生心,那么标志着生命已经开始了。在受精那一刹那的这个受精卵就是属于色积集。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当一个人从结生那一刹那,就是母卵和精子结合那一刹那开始,一直到在母胎当中已经具备有、已经可以看到了眼,看到了耳朵,看到了舌头、嘴巴这个阶段,也可以称为色积集。如果是刚刚受精那一刹那,还是属于叫做受精卵,之后开始分裂,分裂之后形成一个小胚胎,这个小胚胎就是我们所说的色积集。一旦开始长出手、长出脚,这个时候还是属于色积集。但是惟有到诸根具足,就是有了眼净色、已经开始生起了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都开始生起了,这个时候,从结生到这个阶段我们称为色积集,之后就属于色相续了。
因此色积集的特相是色法的开始生起;作用是让色法开始生起;现起是开始的状态;近因是生起的色法。这是色积集。
我们再看色相续(råpassa santati)。råpassa是色法的,santati 是持续不断的、继续的,所以称为相续。色积集和色相续都属于色法的生时,色相续流持续不断地生起,这称为色相续。它的特相是色法持续不断地生起;作用是连续地结合,即生了即灭,灭了又再生,生灭不会中断,这称为结合;表现为不会中断,不会间断。色法灭了又有新一代的生起,不会灭了很久都没有生起;近因是被连接的色法,一个接一个紧接着不断地生起,称为被连接的色法。
色法的生灭是怎么样进行的呢?每一个色法的存在可以分为三个时段,即生时、住时、灭时(生、住、灭三个时候)。生时是刚刚产生那一刹那,产生之后会存在一段的时间,在存在的同时也变坏,最后色法会灭去。任何的色法包括一切的人、事物、现象只要有产生就会存在,会存在必定会毁灭。如果想要只生不灭,无有是处(绝对不可能有)。只要有存在的必定会坏灭,这个是定法。这个也是佛陀所说的“诸行无常”,这属于无常法。
我们来讲一讲色法生灭的速度。色法的生灭是很快速的,它的生灭速度比我们现在所说的物质界最快的速度都要快,现在一般我们认为什么速度是最快的?光速,或者说电波、电磁波,是不是?光属于色法还是属于心法、名法?是属于色法。是不是我们看到的光,它就是一直这样过来呢?不是。其实光是透过色法的不断生灭而传来的。一粒色法、色聚的生起,它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移动就已经灭去了,色法的生灭就是那么快。即使色法生灭再快也好,我们还是可以用一些例子来说明:太阳,如果光从太阳照射到我们地球大概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太阳光从太阳一直到地球这个区域,其实并不是太阳光一直就这么照射,而是由于太阳所放射出的时节生色源源不断的一代一代生灭的来到我们这边。
再举现在大家非常依赖的一样东西来说,大家的生活现在已经离不开什么?手机。为什么可以通过手机来说话呢?即使距离很远都可以说。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其实是由于电磁波的原因。如果我们用声来说,声音的传播速度快还是光的传播速度快?光。光和声是不同的。当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你以为声音从你的口中传到对方,是不是?不可能。假如声音真的是传过去的话,那么现在你要打个电话去美国,你说声“hello ”,那边半个小时才听到”hello”,他说“How are you?”你可能半个小时以后才听到“How are you?”,是不是?但如果是透过电磁波的传播就很快,它们的传送速度是怎么样的呢?当我们在这边打电话,声音就传到了电话的手机里面,手机它有一个转换器,由声波转换成电磁波,然后又有个发射器一直发射到电讯局,电讯局又有个电讯发射台,然后再把这些电磁波发送到哪里去?发射到通讯卫星。通讯卫星接收到你所发来的电磁波之后,它又再发射到接收那个地方的电讯局,或者说它也是发射到那边,然后那边的电讯局里面的发射机又把这些电磁波全部发射出去,你所要拨打的电话的那一个接收器就接收到了你所发来的信号,这种信号是以电磁波的方式被对方的手机收到,然后对方的手机又有一种把电磁波转换成声波的仪器,于是我们就会有通话的发生。是不是?为什么会有这种通话的发生呢?它们是同步进行还是不同步进行?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是不是?你自己一说话,那边立刻听到。那边说话,这边立刻就听到。但是我们要再看看电磁波是色法还是名法,还是属于其他的非色非名?它还是属于色法。色法从究竟来说,色聚其实来不及移动就已经灭去了,非常快速地生灭。色法是生起立刻灭去,无论是声波也好,无论是电磁波也好,它都是时节生色。从我们口里发出的是心生色法,但一旦离开了我们身体一定的范围,就纯粹只是时节生色法而已。例如现在大家在这边听到的广播或者扩音器里面的声音,你听到的是心生色法还是时节生色法?时节生色法,不是心生色法了。心生色法只是到了这边,然后,以后出来这边的已经是时节生色法了,一代一代不断地传到大家的耳中。
当这些时节生色法一旦生起,其中时节生色里的火界就会产生新一代的色聚,后一代的灭去了之后,新一代的又在另外一个地方生起,然后灭去了。一旦这个色法达到住时,它里面的火界又产生新一代的色聚,然后老一代的灭去,这个新一代的再达到住时又产生新一代的,就是这么样生灭的。
我们看到的色法的移动就是这样,色法一代一代的生灭生灭,于是我们感觉到色法的移动,即使我们飞快地跑,汽车飞快地奔走,火车很快,飞机一个小时一千多公里,火箭就更快,其实都是色法在极快速地生灭,只不过老一代在这个地方灭去,新一代在这个地方生起,老一代在这个地方灭去,新一代在这个地方又生起。我们用电磁波的例子来说明,色法的生灭速度快不快?快到了我们这边打电话,在澳洲,在南半球、在西半球可以几乎同步进行,就是因为色法的生灭速度极其快速。
色法的生灭速度快不快呢?快。但是无论色法的生灭速度再快,佛陀却说:“我不见有任何一法比心生灭的更快。”也就是说在这个世间生灭最快的还是心。佛陀在一部经里面曾经说,为了破除那些人执取心为常、为恒常的,他就说一个人的身体哪怕还可以存在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乃至一百年,但是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犹如猿猴攀了这个枝又跳过那边一样,我们的心就是这么样躁动不安、变换不拘的。
在“阿毗达摩”里面,一粒色聚就是色法的寿命等于17个心识刹那,也就是说心识的生灭比色法的生灭还要快17倍。即使色法的生灭速度再快,从色法开始生起一直到色法灭去,心识已经生灭了17次了。当色法第一刹那生,然后就达到了住时,当色法达到住时的时候,一共有相当于15个心识刹那。等第17个心识刹那生灭的时候,色法也一起灭去。
在《义注》里面提到一弹指或者一眨眼、或者一闪电,这么快的时间,心识刹那已经生灭了好几万亿次了。为什么心识刹那是生灭的那么快呢?只要有存在的,它必定都是生住灭、生住灭的,这是世间的规律。一切世间法、一切行法,有造作它就具有生灭相,都是生、住、灭的,有生必有灭,不可能是永恒的、恒常的。
所以佛陀说: Sabbe sankhàrà aniccà , Sabbe sankhàrà dukkhà , Sabbe dhammà anattà'ti. “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
色法的生、住、灭,在生时我们称为色积集,之后相续不断的存在,我们称为色的相续,然后老的色聚灭去了,还有新的色聚不断地生起、源源不断地,不断地生灭,所以我们看上去好像这个是恒常的、那个是永恒的。例如一间屋子,我们隔了十年回来,看到还是这个房子。一个人我们没见了二十年,看到他还是人,似乎好像他还是一样,其实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但是由于有了这种相续性,所以使我们被蒙骗了,以为色法真的是永恒存在的一样。
对于天人来说,色积集就只是在结生那一刹那,结生那一刹那之后就是色相续,天人跟人不一样,人在母胎里面要呆多久?十个月或九个月,早产多久,八个多月。但是天人一旦结生,他立刻就五根俱全的,他不用经过母胎的。对于天人来说,色积集只是在结生那一刹那,之后就是色相续。我们人的色相续,就是色的相续流可能是50年、60年、70年、80年、90年、100年,但是天人的色相续流就可以相续的很久,如果是一千个天年的话,就等于我们这里人间的好几百万年。
我们再看下面的色老性(råpassa jaratà)。råpassa是色的, jara是老的,tà 是状态。特相是色法的成熟与变老;作用是导致坏灭;表现为失去新性;近因是正在衰老的色法。从究竟法来说,色老性就是达到了住时的色法。
第四个是色无常性(råpassa aniccatà) 。特相是色法的完全坏灭;作用是令色法消失;现起是色法的灭尽;近因是灭尽的色法。
由于色法必定也拥有这四种属性,所以色法有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和色无常性。
如果是从生命来说,结生或者生命最初那个阶段叫色积集,以后的每一个色法,每一个色聚的生时都可以叫色相续,住时叫色老性,灭时叫色无常性。这个是从究竟意义上来说的。
如果是从整个意义上来说,由于色法相续不断地生起,这个叫做色相续性。由于色法一旦达到了存在的状态,它必定在变老,所以这个称为色老性。而一切的色法终归会毁坏、毁灭,这是色无常性。
今天我们讲了10种非真实色法,就讲到这里,明天再继续来学习色法的生起之因,色法的生起有四种因,即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还有食生色。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10讲 色法产生的原因
玛欣德尊者2009.04.23讲于江西佛学院
让我们一起先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0种非真实色法。
它们是一种限制色:空界;
两种表色:身表与语表;
三种变化色:色轻快性、色柔软性和色适业性;
还有四种相色: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和色无常性;
这10种非真实色法和前面讲到的18种真实色法,一共是28种色法。
所有这些色法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是无因的。在这里讲到的无因,并不是说没有因缘的因,这里的“因”是在讲心所的时候,我讲到它们并没有贪根、瞋根、痴根,没有无贪根、无瞋根、无痴根,没有这六种称为因的心所,所以它们是无因的;它们都是有缘的,也就是一切的色法,都有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它们都是有漏的,因为所有这些色法可以成为烦恼生起的目标;一切的色法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造作的,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必须得要有种种条件才能产生的,叫做saïkhatà;所有的色法都是世间的,都是属于世间法,不属于出世间法;而且所有的色法都是无所缘,无所缘就是因为色法并不能够认知,它只能被认知,因为色法本身是被心认知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认知的能力;一切的色法都叫做非当断,非当断的或者叫做非应舍的。我们修行的目标是断烦恼,烦恼属于名法(还是属于心这一类),色法并不是我们要断除的目标,要断除的是心去取这些物质现象、取这些色法生起的烦恼,所以烦恼是我们修行应该断除的,但并不是断除色法,色法本身不是烦恼,但它可以引生烦恼,所以我们说色法是非当断。
所有的色法是无因,这里是说没有作为贪、瞋、痴或无贪、无瞋、无痴这六种因;它们是有缘的,由因缘而生;它们都是有漏的,因为可以成为烦恼生起的目标;都是有为的;都是世间的;它们都没有所缘(目标);它们可以作为目标,但本身不能取目标;同时它们不是我们要断除的。
在这些色法里面,有些色法称为粗色,有些色法称为细色。
粗色就是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以及颜色、声、香、味,地、火、风这三界,加起来一共12种称为粗色;而其它的16 种称为微细色。
在这些色法当中,有些称为达境色,有些称为不达境。眼、耳不会直接达到所缘,这称为不达境,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看到颜色、看到目标,并不是我们要把眼睛拿出去直接看着,或者说颜色直接要拿到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眼睛才能够识知,并不是这样。
耳朵也是,如果说话的话,并不是一定要在我们的耳边说话,我们才能听到,所以这个称为不达境。
但作为鼻来说,香味要飘到我们的鼻里面,我们才能够感知。而舌头,惟有舌头去舔、去尝,才能够知道色法(食物)的味道。对于身体的所缘也是,惟有去碰触,或者说那些地、火、风三种目标撞击到身体我们才知道,这个称为达境,就是到达了所缘,到达了外境,这称为达境色。
在这些色法当中,地、水、火、风,颜色、香、味和食素,这八种称为八不离色,就是一切的色法都拥有这些,一切的色聚最基本的要素,所以称为不分离色。
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讲色法产生的原因。因为色法属于有为法,属于有缘法,缘就是因缘条件,惟有种种因缘条件的和合,才会有物质的存在。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物质的世界,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多姿多彩,这些物质现象到底是怎么样来的呢?它们是依什么条件而产生和存在的呢?能够产生色法的原因一共有四种,我们现在就来学习。
第一种能够产生色法的是业,由于业产生的色法称为业生色。
第二种能够产生色法的原因是心,由心产生的色法称为心生色。第三种能够产生色法的是时节或者称为火界,由火界产生的色法称为时节生色。
第四种能够产生色法的原因是食物、营养素,由营养素产生的色法称为食生色,也就是由于吃进去的食物经过消化之后产生的色法。
到底这些色法的产生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先讲业生色。
业生色是由于我们过去所造作的业带来的、产生的。哪些业能够产生色法呢?一共有25种过去所造的业能够产生色法。
我们说到能够造业,业本身是由什么来造作的呢?由心造作的。能够造业的,业还是由于某一类的心而承担。
造业的心有两类心,能够造业:一类是不善心,一类是善心。这两类的心可以造作业,而在这些心当中,负责造业的是思——思心所。
有25种过去所造的业能够给现在(给今生)带来果报而产生色法。即12种不善心、八大善心(八大欲界的善心)和五种色界的善心。
12种不善心分别有八种贪根心、两种瞋根心、两种痴根心。也就是当我们生起了贪、瞋、痴之后所造作,这种心所造下的业,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成熟而产生色法。
接着是八大善心,这里的八大善心是指欲界的善心。一个人如果生起了善心,由于这种善心而造作的业,当业成熟了也能够产生色法。
还有五种色界的善心,五种色界的善心是指禅那的心。如果一个人入禅是为了投生到梵天界,他所造作的这种心是属于色界的善心,而且是会带来未来投生的心。而这些心怎么样才能够产生色法呢?这些心在当下生起的时候,所产生的色法只是心生色法,但是由于心的造作,它能够种下业因或者称为业的种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行为的影响力,这种行为的影响力我们称为业力(kammasati)。一旦造作了善或不善的业,就形成一种行为影响力,一旦因缘成熟,种种外缘成熟,这种由过去所造的业,就能够带来结果。作为被产生的色法,就是由这些业带来的色法,一共有九类的业生色聚。我们可以看一看表第2。
九类的业生色聚。是眼十法聚、耳十法聚、鼻十法聚、舌十法聚、身十法聚、女性十法聚、男性十法聚、心所依处十法聚和命根九法聚。换而言之,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这身体,还有大家现在投生作为女人或者男人,所有这些为什么会有?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色身呢?由于业。什么样的业使我们拥有这一副作为果报的色蕴呢?果报的产生是由于业带来的。而我们现在拥有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作为男人、女人,这些都是由业造成的。有些人的眼睛长得很漂亮,有的人的眼睛长得很丑陋,有的人的鼻子长得很好看,有的人鼻子长得很难看,有的人的嘴巴长得很好看,有的脸蛋长得很好看,但有的人长得很丑陋,为什么?这是业。有的人的眼睛视力很好,但有的人眼睛不好,甚至有些人天生就瞎眼了,为什么?这是业,就是过去所造的业。有的人的听力很好,但是有的人天生是聋子,有些人听力不好,有些人的嗅觉很好,有些人的味觉很好,有些人的触觉很好、很敏感,但是有些人却不敏感。为什么会这么样?这是由于业。为什么有些人长得很高大,有些人长得很矮小?为什么有些人皮肤很白皙,有些人长得很黑,又很丑,为什么?这都是业。
我们这个身体,是高、矮、漂亮、丑陋、健康、多病,这些是不是一种果报,或者我们说这些是不是已经变成现实的物质现象?是,这些现实的物质现象,它们有没有原因呢?有。它们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过去造的业。有些人的感官功能很齐全、很好,我们叫做六根俱全或者五根具备、五根具足。这是由于过去的业造成的。有些人天生就有些身根不全,例如说瞎眼、色盲、视力不好,近视、老花,有些人耳聋或者听觉很低,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属于色法,这些色法的原因,除了有些是后天的之外,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这么样,或者说他的业生色注定今生可能某些根器,例如眼根或耳根或鼻根等会毁坏的话,这个是属于由业带来的,成为男人、女人也是由业造成的。由业带来的色法就是我们这个果报身,为什么每个人的果报都有千差万别呢?为什么有人天生就是男人,有些人天生就是女人,有些人天生多病,有些人天生健康,有些人天生长得很漂亮,但有些人长得很丑陋,怪谁?怪老娘,还是怪谁?怪家庭,怪这个,怪那个,倒不如怪自己。为什么呢?因为业谁造作的?自己过去造作的。如果自己长得很丑陋,自己生了很多病,这些其实都是我们过去不善业带来的。如果我们现在很健康,又长得很英俊、很美丽、很漂亮、很高大,这个是过去的善业造成的。
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大家都生而为人,我们大家都六根俱全、身根具足,这证明我们过去造作的是善业。由于善业在我们前一世临终成熟,才能够带给我们投生到人趣、人道的果报,这是必然的。
我们在前一世临终的时候所成熟的业,这种业可以影响我们的今生。让我们投生为人的这种业称为令生业,这种令生业可以使我们今生,如果用一句比较迷信的话来说,就是命中注定的。虽然可以改变,但是基本上你的这一生已经定型了。
例如你出生,是男是女已经定了。不可能说我长到十几岁,突然变成女的好不好?我突然想变成男的好不好?不行。为什么?因为业造成的。有些人很多病,有些人很健康,有些人她可以长得很漂亮、很美丽,这些都是由于业。
以后在讲到业的时候,还会讲到什么样的业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能够影响我们一生的,就是令生业。有些业可以影响我们短暂的时间,包括支助业、支持业,又包括了障碍业,这些业都可能在我们生命期间不断地成熟,使我们体验到由于过去所造作的善的或不善的业带来的果报。
当这些业成熟的时候,体验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里的这些果报,就称为业生色,也就是说由这些业带来的果报身的变化。由于业生色可以决定一个人基本的一生,所以业生色类似于现在医学上所讲到的基因,因为在近百年来透过对基因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发现每个人的基因排列方式都不尽相同,基因的排列方式可以决定我们今生,你这个人是健康的还是多病的;你这个人是长命的、还是短命的;基因排列方式会显示出你很容易得某一样的病;例如你的基因排列方式会使你很容易得肠癌或者皮肤癌,或是你的基因排列方式使你的抵抗力很好,身体很健康。基因的排列方式也可以叫做我们生命的密码。基因属于色法还是属于名法?是属于色法,也就是属于物质身,还是属于色身?为什么每个人的基因排列方式都会不同呢?如果医学或者科学不和业挂起钩的话,它很难找到答案。佛教虽然没有基因的说法,但我们一看业生色,业生色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和基因很相像。基因是这么样解释,业生色也是这么样解释,基因的发展也许是近几十年才有比较明确的突飞猛进,但是佛陀在什么时候教导色法和名法?两千多年前已经教导了。
到底业生色在我们的生命期间是怎么样产生的呢?我们来看一看业生色的最初生起。不同的生命,在生命的第一个刹那也不尽相同。天人一投生就五根俱全,人在一投生的那一刹那,有些已经定了,但是有些还没有定,也就是说人的投生,正如我们昨天晚上讲到,他是先经过受精卵,然后受精卵再分裂形成了胚胎。受精卵,佛教叫做什么?kalala咖楼蓝或者叫做羯罗蓝,kalala 然后形成了胚胎,胚胎之后又再形成了胎儿,慢慢这么样成长的。一旦卵子受精那个时候结生开始,一旦结生开始,就有了业生色。现在就讲结生心,它是名法。结生心的意思就是一个生命第一个心识刹那。换而言之,就是从这一刹那开始,生命已经产生了、诞生了。所以佛教讲到的出生或者讲到的诞生,并不是从离开母胎开始,而是从结生那一刹那开始,对人来说就是卵子受精那一刹那开始。结生心一旦生起就立刻灭去,灭去之后,接着生起的是有分心。业生色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业生色是在结生心的生那一刹那就开始生起。所有这些心每个心都会有生住灭、生住灭、生住灭,三个小刹那。也就是说即使心的生灭再快,但是还会有生起那个刹那,会有住立那个刹那,会有坏灭那个刹那。业生色就在结生心的生那一刹那开始生起的。
对于人类来说,在我们结生那一刹那,已经有三类的色聚,一共有30种色法产生了,分别是身十法聚、心所依处十法聚和性十法聚。
如果依照发趣法来说,业生色和结生心是同时生起的,它们之间是俱生缘(sahajātapaccayo)。而结生心的生起必须有业生色作为依处,因为在五蕴世间里面,没有任何的心可以独立于色法。结生心的依处是什么?心所依处。结生心以业生色为依处,因为业生色有了心的支持,所以它获得了生命力,它们之间是互相缘(a¤¤ama¤¤apaccayo)。由于色法和名法之间,它们是不同的,所以这个又叫做不相应缘,又称为不离去缘,有缘等等,而且也称为果报缘,如果是从二十四缘来分析的话,就是这样。
我们再看人类在一结生——一投生那一刹那开始,已经拥有了身体,而且性别是男是女已经决定了。在刚开始结生的一刹那,并没有眼、耳、鼻、舌,但有了身根,同时也有心所依处色。这三类是在生命一开始那一刹那已经产生了,之后在生命期间,由于业不断地在成熟,就逐渐地生起了眼根,眼根也是属于业生色;耳根、鼻根、舌根,这些都属于业生色。
一般上来说,由令生业给我们带来的色法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但是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改变的可能性。如果说业生色是由令生业带来的,这种业生色我们称为先天性的,例如有些人先天性的残废,有些人先天性的色盲或者说色弱或者哑巴、耳聋等等。为什么有所谓的先天性呢?就是业。所谓的后天、跟先天相对的后天就是在生命期间所发生的,我们称为后天,或者又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娘胎里面那个还叫先天,出胎之后叫后天。但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都是由业所造成的。有些人他娘胎里生出来就很丑陋,到他长大之后也是很丑陋,这种是由于业产生的。
但是由业产生的是不是注定我们一辈子不能改变,是不是?也不完全是。我们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生命的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晚期阶段。在我们生命的初期阶段,受令生业的左右是很强烈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幼年、童年、少年和我们过去的业很相关,我们出生的家庭如果很贫穷的话,在很小的时候很难改变;我们如果是出生就很高贵的话,那么我们童年可能就享受着、过着很快乐的时光,这些都是由于业造成的。
但如果是一个人在中年的时候,他通过努力,主观的努力,有可能在生命的第二个阶段——中期、后期,就可以慢慢地改变,然后在生命的晚期甚至可以完全的改变。
例如一个人由于过去的业使他投生得很穷,因为他很贫穷,所以他必须得遭受过去由于吝啬、或者由于偷盗所带来的结果,他变得很贫穷潦倒,但是他通过布施,再通过勤奋、勤劳,可以在中年、在青年时期、在中年时期、在晚年时期,享受他由劳动创造的财富,是不是?但是童年时期就很难改。又例如一个人天生就长得很丑陋,他的模样不可能改变到哪里去。虽然他的业生色使他长得很丑陋,但是他经常充满了慈爱,等他到了中年、到了晚年,他会不会变得慈颜善脸?他会不会变得和蔼可亲呢?会。但是如果他没有主观去改变的话,他的样子一直都是这么样。
又如,一个人长得很漂亮,他很傲慢,经常生气、骂人,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也经常发脾气、动肝火,等他到了中年、到了老年,怎么样?他的样子很凶,是不是?很丑陋,他下一辈子更丑陋。所以这个就是业生色可以带给我们一辈子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通过经常生起善心,可以慢慢的通过心生色,而且心本身也是在造业,如果这种业在我们今生成熟的话,它也是可以改变我们的样子,乃至改变我们的命运。
业生色一直到我们生命在死心结束之前的第17个刹那开始,那个时候,业就不会再产生业生色了。
基本上作为我们人类的业,刚开始的时候往往业很强,然后在中年的时候是最强,到晚年业会慢慢地衰弱,就好像我们射箭一样,叫做强弓之末,或者说当一个箭射到末端的时候,它的力量是很强还是很弱?是很弱。当我们到了年老、衰老的时候,眼会花,耳朵有时候会变聋,诸根会由于成熟而衰败,即使是很漂亮的容颜也会变得很丑陋,变得鹤发霜皮,这是什么原因?也是由于业因,这种使我们投生的业慢慢地走下坡路了,身体的各种感官也慢慢地衰退了。
这是业生色。
我们再看一看第二种色法产生的原因是心生色。除了四种无色界果报心和双五识以外的75种心都能产生心生色。
当一个有情投生到无色界,成为无色界梵天人,由于无色界梵天人没有色法,自然不会有物质的现象存在,也没有这一个色身。我们这里讲到的无色界果报心就是使一个有情投生到无色界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
四种无色界的果报心是一个人如果已经能够证得了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当这种定所造的善业成熟了使他投生到无色界,能够在无色界里面结生的(生命开始),就称为果报心。这种果报心由于投生到无色界,所以不能产生色法。
双五识,是哪双五识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称为根识。这五种根识,又各分为两种,一种是善果报的,一种是不善果报的,所以加起来是10种。由于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根识是属于很弱的心,它是最基础的心,所以它并不能产生心生色法。
除此之外的75种心都能够产生心生色法。当我们生起善心的时候,我举个例子,当你想去布施的时候,你会不会有身体的动作和行为呢?这种就是心生色法。又例如,你想要贪取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不会去造恶?你会不会去偷盗?有偷盗动作嫌疑的,也是属于心生色法。乃至你想动一样东西,你想看、你想走路、你想说话,这些都是心生色法,是不是?除了双五识的一切欲界心可以产生色法。
对于色界心也是,乃至你入禅那,例如现在有些禅修者,他进入了初禅,当他进入初禅的时候,当时的心是属于什么心?欲界心还是色界心?色界心。即使一个人进入了初禅,他仍然能够保持他的身体很正直,这个还是属于心生色法,所以说色界的善心乃至唯作心,它保持姿势,还是属于心生色法,心生色法就是一切的动作、姿势、行动、说话,这些都属于心生色法的范畴。如果没有了心,自然不会有这些行动、这些行为、这些姿势。所以由于这一类的色法是由心所产生的,称为心生色法。心生色法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我们在昨天晚上讲到的身表和语表,身体的动作、姿势,还有所表达的语言,这些都属于心生色法。
要如何来辨识心生色法呢?我们可以根据《大念处经》里面佛陀的教导,在《大念处经》里面佛陀一共讲到了21种业处,其中身念处包括了14种业处:第一种是入出息念;第二种是行、立、坐、卧四威仪;第三种是正知;第四种是厌恶作意,就是三十二身分;第五种是界作意;再加上九种坟场观,一共14种。
在讲到行走、站立、坐姿、躺卧或者在正知那一章sampajànapabbaü里讲到的,无论我们的身体有任何的行为,例如往前走、返回、往前看、往旁看、伸手、曲手、穿衣、拿钵,乃至大便、小便,说话,沉默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以心生风界为主的,除了说话是以心生地界为主,其它的动作都是以心生风界为主的色法。
应该如何来辨识心生色法呢?
在《义注》里讲到了,如果想要行走,行走的动作是怎么样产生的?一个人在生起了“我想要走”的心之后,立刻这种心能够产生很多的心生色法,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扩散到脚步,由于这些扩散到脚步的心生色法里面的风界是最明显的、最强盛的,于是有了行走动作的发生,我们就给它们标一个名字:“我在行走,我要去哪里。”
《义注》同时又举了个例子,好像一头牛拉着一辆车,在车上坐着一个驾车的人,当驾车的人打那头牛的时候,牛就开始走动,牛的走动就拉动了整辆车,在这个例子里面只是一个比喻。牛就好像是心生色法,而车好比是身体,而那个驾牛车的人好比是心。当然这只是个比喻,你不要说心就这么分的。其实是由于有心驱动着心生色法,而拉动着整个身体的走,于是我们就产生了“人在行走,我在行走”这样的概念,这就是心生色法。
我们再看下面一个,就是心生色法的最初生起。在人的一生当中,生命的第一个刹那,称为结生。结生的心识称为结生心,也就是生命的第一个心。结生心一灭去之后,接着生起的就是有分心。无论是结生心也好,有分心也好,即使它们生灭的再快,也还是可以分为生住灭、生住灭三个小刹那。在结生心生的那一个刹那就产生了业生色法。但是心生色法却是在结生心灭去之后产生的第一个有分心,同时就是在生的时候,开始产生了心生色法。由于这种心,这种色法是由有分心产生的,所以称为心生色法。
讲了心生色法之后,我们再讲讲第三种是时节生色法(utujarūpa)。这里讲到的时节即是在色界里面的火界 (tejodhàtu) ,每一粒的色聚都会有生、住、灭三个时候,即产生、存在和灭去三个阶段。名法就是心的,名法在生的时候是最强的。但是色法就是物质现象,在存在——住的时候是最强的。每一粒色聚里都有八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在这八种色法当中,每一粒色聚达到住时,其火界(称为时节的火界)开始产生新一代的色聚,这色聚由于是由时节而产生,所以称为时节生色,即火界产生的色聚。
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样产生的。这好比是一粒色聚,色聚里都会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这八种称为八不离色。色聚一生起立刻灭去,但是在生与灭之间还会有存在的那一个阶段,在存在那一个阶段,在色聚里面称为火界的时节就产生了新一代的色聚。
这新一代的色聚是由上一代色聚的火界产生,所以称为时节生色。由老一代色聚产生的这一代色聚称为时节生色,而且是属于第一代的时节生色。当这一类第一代的时节生色在达到住时,就是存在的那个阶段,其中的火界又产生了新一代的色聚,这新一代的色聚也是由于上一代的火界产生的,所以这称为第二代的时节生色。然后这新一代的色聚达到住时,又产生了新一代的、更新一代的色聚,这是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第五代。
色法为什么会存在?我们感觉好像这些东西都是会存在,而被我们执取为这个是实际存在的,这个是恒常的,这是我可以拥有的,我所拥有的,为什么?是由于这些色聚一代接一代的生起,新一代的生起,老一代的已经灭去,新一代的又生起,老一代的又灭去,由于不断地生灭,而且这种生灭的速度是极其快速,给我们感觉好像物质是一直存在的一样。
如果我们用智慧之光,用观智来观照,乃至这些没有情识的物质,都是刹那刹那生灭,没有一刻的停住。正是由于有了色法的老性和无常性,所以色法会不断地灭去,又会有更新。正是由于有了色法的相续性,所以我们感觉好像色法是一直存在的。这些一直存在的是属于色法的什么密集?相续密集。由于有了相续密集,所以我们就会生起“常”的颠倒想。我们对这些色法,会追求它,生起“乐”的颠倒想;去拥有它,认为这是我们的身体,这个是我,所以有“我”的颠倒想。
认为这些是完美的、是圆满的、是清净的,有“净”的颠倒想,所以有“常、乐、我、净”,称为四种vipallāsa sa¤¤à颠倒想。这世间的真相本身就是无常、苦、无我,但是由于这些色法一代接一代的生起,而我们会执取这个是“常”、这个是“乐”、这是“我”、这是“净”。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时节生色法,在我们的身体外面也有时节生色法,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食生色;但是在外面只要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称为无执取行,anupàdinna saïkhāra 或者 anupàdinnaråpa非执取色,一切都是时节生色,包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建筑物、杯子、桌子、凳子、柱子、蚊帐、坐垫,乃至包括我们所看到的大地、山、河、花草树木、太阳、月亮、星辰等等,这些所有的都是时节生色。为什么说它们是时节生色呢?
如果用观智去辨识它们的话,我们将会发现到它们只是时节生色,只是由时节生八法聚产生的而已。它们里面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但有一些还加上声音,例如说风吹的声音、外面汽车的声音、敲打的声音,这些还是属于时节生色,这种时节生色,它再加上声音,由于这些色聚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但是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说,它们只是时节生色而已,再从究竟的意义上来看,它们只是由火界产生的而已。
一般业生色里的火界可以产生四到五代的时节生色。普通时节生色,不同的色法所产生的也不同。业生色一般可以产生四到五代的时节生色;普通的欲界心可以产生两到三代的时节生色;修行止观的心,由于这种心很强,所以可以产生许多代,许许多多代的时节生色;而食生色,可以产生十到十二代的时节生色。
在这里我想要再问一问、考一考大家,到底是属于什么色法?例如说现在的(尊者拍掌的声音),这是属于心生色还是属于时节生色?这种声音。啊?时节生色还是心生色?(时节生色)(敲话筒的声音)这是时节生色还是心生色法?啊?时节生色还是心生色?(时节生色)为什么?为什么是时节生色?没有心,有这种行动的敲么?那是属于时节生色还是属于心生色?两个都有?哈哈。还是属于时节生色,为什么呢?因为作为心生色法的,它只是语言表达的原因。我们说到的这些其实只是由于(拍掌),虽然说身体的动作是由心生色产生的,但是碰撞和碰撞,它并不是由于心产生的心生色法在喉咙这边产生,所以我们说的拍掌不成为语表,它还是属于时节生色。现在大家听到我的声音,听到的是时节生色还是心生色?啊?大家不是听到我在说话么?啊?是心生色还是时节生色?(时节生色)为什么?两个都有啊?
大家在这边如果我把所有这些麦克风拿走,这个时候听到的是心生色比较多,越靠近听到心生色越多。但是一旦远了,还是时节生色,特别是现在大家听到我的声音不是我直接发出的,我们昨天讲到的,是由于声波转换成电磁波,然后大家听到的是电磁波,所以当我们去看DVD、看录像、去听CD,这个时候听的其实都是时节生色,也就是这种时节生色,它是带有声音的时节生色,我们看表的第二讲到的心生色法。
心生色法包括了纯八法聚,就是现在一般我们的心所产生的纯八法聚,还有身表跟身表轻快性,语表跟语表轻快性,这些是心生色法。再看时节生色法,有纯八法聚,还有声九法聚。例如说听到风吹的声音,或者现在(敲话筒的声音)敲打的这些声音都是属于声九法聚,也就是八不离色再加上声音。如果是我们听到一些很轻松,很愉悦的声音,这个是属于身轻快性。如果没有它,是属于轻快性的十一法聚,这些是时节生色。
时节生色构成了这个世界,如果一定要问我们这个物质世界是怎么来的话,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答案。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
信上帝的,信主的人会说,上帝是创造这个世界的主;信印度教的人会说是生主,是pajàpati;婆罗门教,也就是古代婆罗门教认为是梵天,或者说是原人,是他们创造的这个世界。有的人以为是由心变现的,但是我们说这个世界、这个物质世界是由时节而生,也就是由火界而生。
因为有了火界,所以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世界。而生命是怎么样创造的呢?创造生命的是很复杂,它包括了业,也包括了心,包括了时节,也包括了食物,食物往往是后面生,带来生命的是以业为主。而带来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物质世界是由火界产生的,如果你一定要相信有所谓的上帝的话,那么我们佛教徒里面的上帝是火界。
那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1:2:18---1:3:10(建议后面括号内这些删掉)(我们看明天的时间需不需要再调整一下。这么样,我们明天讲课的时间就调整到六点半到七点半。因为明天是月黑日,宝峰寺的僧众需要诵戒,八点钟诵戒,我们就把时间再提早一下,也就是明天下午的最后一坐可以不用坐,本来是六点钟开始禅坐,就改到六点半,大家可以用一个半小时经行,然后就在六点半在这边上课。)
下面我们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11讲 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转起
玛欣德尊者2009.04.24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先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今天我们争取把色法的部分学完。昨天我们讲到了业生色、心生色和时节生色。
业生色是表现在有情、有生命的、动物身体上的色法,这种色法是由过去所造作的业带来的,因此称为业生色。
心生色是由有生命体的有情的心念所产生的,诸如身体的动作、姿势、语言这一类的色法称为心生色法。
时节生色法是无论有情或无情都拥有的一类色法。在有生命的有情身体里面,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还有我们今天将会讲到的食生色都有。但是作为没有情识的物体,例如花草树木,山河大地,这些只是时节生色而已。
当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无论是培育定力、无论是修观,都有可能体验到光。这种光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色法呢?换而言之,为什么当我们修止、修观,在修行的时候,能够体验到光呢?这些光是怎么样产生的呢?我们现在就先来讲一讲智慧之光是如何产生的。
佛陀在《增支部》第四集《光明品》就是在141经一直到145经 ,一共有五部经里面,佛陀这么样说:
Cattàrome, bhikkhave, àlokà. Katame cattàro?
Candàloko, såriyàloko, aggàloko, pa¤¤àlokoime kho,
bhikkhave, cattàro àlokà.
Etadaggaü bhikkhave, imesaü catunnaü àlokànaü yadidaü pa¤¤àloko'ti.
“诸比库,有四种光,哪四种光呢?月光、日光、火光、慧光。诸比库,有此四种光。诸比库,此四种光中最为第一者,即慧光是。”
在《增支部》的第四集里面有五部经,用不同的语言来形容这四种光明。例如讲到 àbhà指光明,讲到pabhà是光明,讲到àlokà 是光明,讲到obhasa也是光明。这种种的语言来形容光明,或者形容光,形容明。佛陀讲到有四类的光,一种是月亮的光;一种是太阳光;还有另外一种就是火光(火光就包括了用柴火烧的光,乃至我们现在所用的灯光,闪电的光)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火光;还有另外一种是智慧之光。在这四种光当中,最上的、第一的就是智慧之光。这里讲到的智慧之光,并不是说光明第一,而是指在这四种光当中,对于佛陀的教法来说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智慧之光呢?智慧之光就是由培育定力或者培育观智而产生的光。到底这种光是如何产生的呢?一位禅修者在禅坐,当他在培育定力的时候,如果他持续的透过专注,他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平静、越来越专注,而平静专注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力。这个时候心里面产生的一类色法称为心生色法。心生色法里面有八种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
由于修习止和修习观的心是很殊胜的心,例如禅那的心,当一个人入禅那的时候,这种心是很强有力而且是很殊胜的,由这种很强有力且殊胜的心所产生的心生色法也是很强的,这种心生色法就由禅那的心产生,由禅那心产生的色法称为心生色法。这些心生色法在达到住时(生、住、灭的住时),里面的火界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时节生色法,这个时候,禅修者就可以体验到光。由于心生色法本身是一种很强的色法,这种色聚里面有一种色法称为颜色的,由很强有力的心产生的色法也是很强的,由于这种色法很强、色聚很强,于是里面的颜色也变得很明亮;这种心生色法里面的火界产生的时节生色也是很强的,这两种色法都变得很强有力,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就体验到光明,光明是这么样来的。
同时,当我们在专注的时候,心生色法可以遍布我们的全身。由心生色法产生的时节生色法也可以遍布我们的全身,不仅仅可以遍布我们的全身,而且还可以扩散到体外,这是时节生色。当一个人的定力越来越强,那么他的心就越来越强有力,他的心越专注,由于心越专注所产生的心生色法也越强,同时里面的时节生色法的颜色也很明亮。由于心生色法里面的颜色很明亮,再加上由这种心生色法所产生的时节生色法的颜色也很明亮,于是随着定力的提升,禅修者就体验到光,光是这么样来的。
例如在专注呼吸的时候,无论你是什么人,你是西洋人、你是东洋人、你是中国人、你是东北的、北京的、上海的、广东的,无论是哪里来的人,只要修行的方法正确,即使你完全不去理会光或者你没有这样的概念,但只要你的定力提升,都能够体验到光,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禅修者,他们没有接触到一些很传统的修行入出息念的方法,自己也尝试去修,有时候都会说他们能够体验到光,只不过没有人指导而已,没有人教导他们如何在这种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定力。只要定力提升,光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对于我们在禅修的过程当中,没有光也不要哀叹:“为什么我现在还没有见到光,为什么还没有禅相?”为什么?定力还不够。有些禅修者在禅修的过程中随着专注力或者他过去生曾经修过这种方法,这就是他的巴拉密。当他在专注的时候,很容易就出现光,即使他说:“我不要光。”但是光还是会出现。为什么?这是由于心产生的,同时也由于心所产生的时节生色而产生的。
由于这些色法,这些色聚一代接一代的生起,于是我们会感觉到好像光明持续都出现,随着定力的提升,光会越来越明亮,就是这个道理,光会越来越明亮,原因就是心越来越强,定力越来越增加。在修止的阶段,禅修者会体验到光。
对于禅修者来说,毕竟这里的光是属于心生色法和时节生色法带来的,而心生色法又是由我们的心想而生的,是不是?所以不同的人对于这里的禅相体验也不同,有的人感觉好像白雾,有的人感觉好像晨星,有的人并不一定是以光的方式出现,它好像宝石或者好像刚从乌云里面飞出来的白鹤一样或者感觉好像玫瑰花。有些禅修者的禅相,是呈蓝色的,浅蓝色的,像天空一样的或者紫色的,为什么呢?因为禅相是由心想而生。所以这里讲到的光是属于心生色法和时节生色法产生的光。
修vipassanà的时候也会体验到光。在禅修者的观智越来越强的时候,他也自然而然能够体验到光。例如说修到思维智(没有到生灭随观智)阶段的禅修者,只要他一观照诸行法,观照它的无常、苦、无我,很快的也会体验到很明亮的光。在生灭随观智的初期阶段,由于这种光明是很殊胜、很晃耀,甚至会使一些禅修者误认为这个可能就是涅槃。所以在生灭随观智的初期阶段,有一个阶段会产生十种观之染,就是 vipassan’upakkilesà,修观的随烦恼。其中第一个就是光明,就是说只要禅修者对这种光明有贪染,或者他误认为这个就是涅槃,这就叫做随烦恼。
无论是培育定力,还是修观而培育慧,只要心很强,都能够产生光,这种光是由心的强度而产生的。现在有很多的禅修者,就是最近几天,有些禅修者报告,他说:“光很刺眼,太刺眼了。”有好几个禅修者说眼睛会痛,为什么会这么样呢?不要去抗拒这种光,当光只要还没有变成禅相,你不用去理会它,你置之不理就可以。光由它来,你不要去看它。因为我们知道这种光是由心生色法和时节生色法产生的,它并不是我们眼睛所看的对象,而是我们心觉知的对象,所以不用担心,它不会刺伤眼。也正如有一个禅修者,他在修行还没有达到禅那之前,就是担心他的眼睛被光刺伤,其实不会的,而且也不可能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刚才讲到的佛陀提到的四种光:月亮光、太阳光、火光、它们和智慧之光不同。智能之光跟前面那三种光,它的产生原因不同。月亮光、太阳光和火光、灯光等等,属于什么?时节生色。时节生色是没有生命的光。我们的心有没有生命?我们的心有生命,特别是为什么称为智慧之光呢?当我们的心专注,无论是专注禅相培育定力,或者去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培育观智,这种名聚里面有一种称为慧根的、无痴的,它是很强的,这种光主要是由这种心生色法——慧根产生的,所以我们称为智慧之光,叫做 pa¤¤āloka 或者pa¤¤ā obhasa。这种慧光、智慧之光由于是由心产生的,在心产生同时也会有时节生色,所以我们看到的禅相或者在修观的时候体验到的光是有生命的光,它不会像外面的光一样有杀伤力,如果是太强的光的话,会刺伤眼睛。这种智慧之光是有生命的。
外面的光包括月光、日光、火光,由于是时节生色,它是我们什么根门的所缘?眼门的所缘。但是智慧之光是什么门的所缘?意门的所缘,就是我们心所对应的所缘,而不是我们睁开眼睛。你睁开眼睛,可能光就不见了,你看到是外面的光;你闭上眼睛可能光会很强,为什么?这个是意门的所缘。因此大家不用担心,也不要弄错对象,搞错所缘。一个人所体验到的智慧之光跟一个人的心的强度有关,有时候也跟一个人的福报(业)有关。
在经典里面经常会记载佛陀在世的时候,到了深夜,就是到了中夜、后夜时分,经常会有些天人去见佛陀。在经典里面描述,当这些天人去见佛陀的时候,他的身体会发出很明亮的光。
例如: a¤¤atarà devatà abhikkantàya rattiyà, abhikkantavaõõà kevalakappaü Jetavanaü obhàsetvà。在经典里面讲到:有位天人,他来到了祇陀林,那个时候,他在深夜的时候来到,然后他的身体发出很殊胜的光明,这种殊胜的光明照亮了整个祇陀林给孤独园。为什么天人会有这种光?或者有一些有天眼通的人看到的天人会像一团光明一样,为什么呢?这是他们的业产生的。
一切的佛陀都会有身光。现在我们塑佛像,不可能把佛像的身光塑出来,所以在后面就会用一些背光象征、用一些投光表示,这其实就是表示佛陀所发出的身光,我们的佛陀身光有多少?知道吗?我们的佛陀的身光是八十肘那么长那么宽(等于20旬那么宽),这个是释迦牟尼佛的身光的范围。
在过去有一位佛叫做吉祥光Maïgala Buddha ,他由于过去在行菩萨道、在修巴拉密的时候,曾经用头燃灯来供佛,所以由于这一种果报,在成佛的时候,他的身光能够散播到一万个轮围世界那么大,这就是过去叫做吉祥佛(Maïgala Buddha)的身光。为什么他有那么强的光明呢?这是由于他的果报,他的功德的关系。
不同的天人由于他们的果报不同,所以身光也不同。例如在《长部》有一部经典,那部经典叫做《Janavasabhasuttaü》,就讲到了当时诸天经常会聚在法堂,这个时候,他们发现到在天边出现了一个很强的光明,然后常童子梵天来了,常童子梵天来的时候,他还必须得经过变化。因为他是属于梵天人,去到欲界天假如不变化成一般普通的天身的话,那么无论他的身体的光明或者身相的庄严都会使那些天人很害羞,因为梵天人的业很强,他的身光也很光明。
这是一位禅修者在修行止或修行观的时候所能够体验到的光,这些光其实就是由于心生色法和时节生色法产生的。
我们下面再讲另外一种色法的生起之因,是食生色。当食物被吞下的时候,受到消化之火与食物吞下时外来食素的支助之下,体内的食素即能够产生食生色。这种色法是由于吃下去的食物所产生的,所以我们称为食生色。例如当我们在感到肚子饿的时候,就会怎么样?会浑身乏力,没有力气,感觉到很疲劳,在禅坐的时候想要精进都提不上劲,是不是?一旦吃了一点东西,饥饿就很快消失,体力很快恢复,为什么会这么样呢?
因为当食物被我们吃进胃的时候,立刻就被消化之火包围,消化之火就类似于我们所说到的胃酸、消化液,当吃下去的食物被这些消化液所包围的时候,消化液里面有一种叫做命根九法聚,里面的火界是很强的,这个就称为消化之火。当食物作为外在的时节生色已吃到胃里面,被这些消化之火所支助着,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若干代的食生色。
我们看它们是怎么样产生的?例如这个是食物,当食物还是处在外在的时候,食物是属于什么色法?时节生色。也就是说它是属于没有生命的物质。这些食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时节生八法聚所组成的。当这些食物被我们吃下去,经过咽喉,在嘴巴里面嚼的时候,它还是以时节生色为主,虽然我们的唾液里也有消化之火,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消化了,但是它还不完全,一直到胃里面,当这些食物被吃进胃里面的时候,还是以时节生八法聚为主,所以在胃里面还没有经过消化的食物还是时节生色。
我们再看时节生色是怎么样产生的?这是吃进胃里面的食物,我们就取其中的一粒色聚,它是属于时节生色。在这些时节生色里面,只有八种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食素就是这一粒色聚里面的营养素。一旦食物被吃进胃里,胃里面就会有一种消化之火(命根九法聚里面的火界),外在的支助这一粒时节生色(即食物里面的食素),然后就产生新一代的食生色。
而当这新一代的食生色里的食素又在消化之火和外在的食生食素的支助之下,又产生了新一代的食生色,当这新一代食生色里的色聚又在外来的这些消化之火和食生色聚里的食素支助之下,又产生了新一代的食生色聚。然后这新一代的食生色聚里面又在外来的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之下再产生新一代的食生色聚。然后这新一代的食生色聚又在外来的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之下再产生新一代的食生色。于是我们就感觉到好像吃进去的食物很快就被消化,然后我们身体很快恢复体力,就是这样的。
当食生食素在我们的胃里产生之后,它会一代一代不断地产生,然后这些食素很快就可以扩散到我们全身不同的地方——根门,也就是说当我们感到很饥饿的时候,哪怕吃一点点东西,立刻就可以把饥饿消除。为什么?因为哪怕是吃一点点东西,很快就被我们的胃消化,用我们平时的话来说,就是被胃消化,然后里面的食物就变成了营养,很快就散布到我们的全身。
当食生色聚扩散到眼睛时,眼十法聚里的食素在得到了这些外来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能够产生新一代的食生八法聚。新一代的食生色聚里面的食素在得到外来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又能产生新一代的食生八法聚。
我们再看它们是怎么样支助的?这一粒是眼十法聚,也就是说这一粒色聚是属于业生色,业生色里面有没有食素呢?也有。眼十法聚里面有十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眼净色。这一粒色聚和我们刚才讲到吃进胃里面的食物是不同的,吃进胃里面的食物是时节生色,就是外在的物质、食品、食物。当我们吃进的这些食物已经被消化了之后,如何支助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感觉好像拥有体力、拥有能量。
我们就看一看,这些吃进去的东西被消化之后,营养是如何扩散到全身的,如何来支助我们的业生色的?
当这一粒眼十法聚里的食素在得到了外来的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里面的食素就能够产生新一代的色聚。由于这新一代的色聚是属于眼十法聚里的食素所产生的,所以它叫做什么色?它叫做食生色。这一粒色聚,原来的色聚是属于业生色,但一旦是由食素产生的,这里的食就是食素的食,它所产生的色聚就称为食生色聚。这一粒食生色聚又在外在的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之下,又产生了新一代的色聚。这新一代的色聚由于还是属于这一粒色聚里面的食素产生的,所以也是属于食生色聚。
这是第一代的食生色聚,由第一代的食生色聚所产生的是第二代的食生色聚;第二代的食生色聚又在外在的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之下,产生第三代的食生色聚;第三代的同样在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之下产生第四代,乃至产生第五代的食生色聚。这么样一代一代的产生下去。
我们在前面讲到食生色,有些色聚产生的代数不同,在讲到食生色的时候,它往往可以产生十到十二代。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吃下去的食物,一般能够支助我们七天,也就是我们一天吃下去的食物,它一直不断地一代一代的产生,虽然作为一粒色聚来说,它只能够产生十到十二代,到了最后一代,将不会再继续产生。但是,由于新一代的色聚里还会再继续产生,于是吃下去的食物可以维持七天。对于天界的食物来说,假如灌进人的身体,它可以维持一两个月那么久的时间。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张表(表二),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了色法的四种原因。
第一种色法是由业而生的。由业带来的、产生的色法有九类。也就是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性别等等。这些都是由业产生的,作为色聚来说,一共有九类:即眼十法聚;耳十法聚;鼻十法聚;舌十法聚;身十法聚;女性十法聚;男性十法聚;心所依处十法聚和命根九法聚。
作为心生的色聚来说,一共有六种:
即纯八法聚,就是心生纯八法聚;身表九法聚;轻快性等十一法聚;身轻快性等十二法聚;语表十法聚;还有语表身轻快性等十三法聚,这些是心生色法。对于轻快性,就是十三个,因为拥有轻快性就必定会伴随着拥有色柔软性和色适业性,拥有这些的心生色法就好像我们所说到的,人逢喜事精神爽,眉飞色舞等等,这一类的叫轻快性。
对于时节生色,一共有四种时节生色:
即时节生纯八法聚,就是我们一般看到的物体;
还有声九法聚,声九法聚就例如风声、汽车声、敲打声、装修发出来的声音,走路发出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时节生色,这是由于它伴随着声音,而声音的产生是由什么来的?是由于地界和地界互相碰撞产生的,所以在这一类的色聚里面再加上一个声音成为声九法聚;
如果再加上轻快性、柔软性和适业性,就是八法聚再加上这三种的话变成十一法聚;
如果再加上声音的话,变成十二法聚。
而对于食生色来说,只有两种:
一种就是纯粹是食生八法聚;另外一种是再加上轻快性、柔软性和适业性成为十一法聚。
这是四类的色法,一共有二十一类的色聚。
下面我们再来学一个新的内容,色法的转起。
色法的转起就是说色法在不同的生命界,它是怎么样开始产生的呢?
在讲色法转起之前,我们先来讲一讲有情生命的诞生方式。所有的有情有几种诞生方式呢?四种。哪四种呢?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卵、湿、化)。
胎生的意思就是有一类的众生是从母胎产生出来的,需要经过母亲怀孕若干时候才诞生的,是经母胎而产生,所以称为胎生。例如人,牛、马等等的哺乳动物是属于胎生。
卵生就是有一类的众生、有情是通过母卵而产生的,也就是母亲在生产的时候,不是一生产出来就成形的,而是通过卵的方式,然后再经过卵的孵化或者自然达到了一定的阶段它才产生的。因此有时候在经典里面称为两生子,就是从母胎里面出来是一种生,然后再从蛋壳里面出来,是第二次生,所以称为两生子。例如鸡、鸭、鹅,鸟、蛇、乌龟等等,这一类是属于卵生。
第三种是湿生。湿生是一类极其低等的动物、畜生,有时候它好像自然生的,其实它还是属于湿生。这一类低等的,例如如果我们把一条鱼放在密封的地方,然后等这条鱼腐烂了之后,它就会长出虫子来;或者好像在粪坑里面的粪虫,这一类还是属于湿生;或者有时候会在一些墙角、或者以前农村会放一些缸、罐什么的,如果在缸、罐子外面,它周围积有一些土的话,假如把那缸移开,可能里面会有蚯蚓。这就是属于湿生。
还有一类是化生。化生并不用经过母胎,由它的业报自然而呈现的。在这些生当中,不同趣的有情也都有不同的生。
先讲我们人类,我们人类有多少种生?人类现在来说只是有一种,是胎生。但还有没有第二种可能?试管婴儿,是吧?还有劫初(在世界开始)的人,是属于化生的。假如现在,当然现在不允许克隆人了,如果克隆人,他应该是属于没有经过母胎、没有经过卵,是属于湿生一类的。
马、牛、羊也是属于胎生。是不是?如果是鸡、鸭、鹅、鸟类、蛇、龟是属于卵生。
一些低等的生物,例如水如果放久了,里面会有些虫,这一类是属于湿生。就是鸡、鸟是属于卵生,而低等的动物是属于湿生。
作为化生来说,就包括所有的梵天人,还有很多高等的天人。因为地居天也有可能是卵胎生的,也有可能是化生的。但是作为高等的天人都是化生的。一切地狱的有情属于什么生?也是化生的。有一类的鬼类,化生也有,胎生也有,乃至卵生也有,但是不多,多数还是以化生为主。一般上我们人的肉眼是看不到化生有情的,化生有情多数是透过天眼来看到的。
生命有这四种的诞生方式。这些生命,除了无色界梵天人之外,其他的生命都拥有色法,也就是说拥有物质的身体——色身。
这些色法在不同类的生命是如何开始产生的呢?我们先来讲色法,就是色身在不同类的结生方式当中,它是如何产生的。
在欲界地、欲界有情里面,四种生都有。欲界包括了从低到高:地狱、畜生、鬼、阿修罗、人跟六欲天人,一共有十一界。
我们先讨论化生的有情。
在欲界地里面化生的有情有天人和鬼类,也包括了所有地狱的众生和很多的阿修罗。这一类在生命一开始的时候,已经同时具足了眼、耳、鼻、舌、身、性根色和心所依处十法聚,也就是说由于化生有情是由业带来的、业果带来的,它一生起,同时就具有这七类的业生色法。人类必须得经过十月怀胎,或者说九月怀胎,但化生有情一出生立刻就眼、耳、鼻、舌、身跟性同时具备、具足的。例如天人,如果投生为天子devaputta,他就拥有男性根;如果投生为天女,她就拥有女性根色。
对于胎生的有情,包括了现在几乎所有的人和部分的比较高等的畜生。这一类的胎生的有情在刚开始结生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子身体就成形的,它在一结生,就是刚刚拥有生命那一刹那,拥有三十种业生色法,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所依处十法聚。眼、耳、鼻、舌等十法聚就不断地在生命期间、在母胎期间逐渐地具足、也逐渐的长成。
对于人类来说,一旦在刚开始投生的时候,性别已经决定了,你是男的,你就是男的,你是女的,就是女的。
对湿生的有情,在结生的时候,最多有七类的业生十法聚,即眼、耳、鼻、舌、身、性根和心所依处十法。最少的时候只有舌、身、和心所依处三种十法聚。有一类很低等的畜生、动物,它们一出生,只有嘴巴可以吃东西,只有身体和心脏,没有眼睛、没有鼻子、没有耳朵。蚯蚓有没有眼睛?没有眼睛,蚯蚓有没有耳朵?也没有。蚯蚓有没有鼻子?没有。它只有嘴巴可以吃东西,只有身体,你碰到它,它就会跳动、弹跳,这是一类很低等的湿生的动物。但有些也是比较高等的,例如苍蝇之类,它也有眼、也有耳、也有鼻,它的鼻也许是它的触角,它的舌头等等。
如果我们以人为例子,在结生那一刹那,就同时拥有了三十种业生色法: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所依处十法聚。在结生了之后,由于业还继续会产生作用,使我们投生为人的这种业,在我们这一辈子都会持续产生它的作用。虽然业在造下的时候已经灭去了,但是所产生的力量在我们的生命界还是能够产生作用,会直到我们的生命结束为止。在结生心灭去之后,业生色持续不断地产生,结生心灭去接着产生的是有分心,在有分心的生时,在生起那一刹那,就开始有了心生色法。而时节生色法,是在结生心达到住的时候,就开始产生了时节生色法。对于食生色法,惟有母亲吃下去的食物经过母亲消化之后再传送到胎儿,第一次传送到胎儿那个时候开始,这个胎儿开始有了食生色法。在生命期间,业生色、时节生色、心生色、食生色,这四类色法就犹如河流一般持续不断地生灭、生灭的流下去,一直到一个人寿命的终结。
一个人的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减弱,也就是说在一个人还很小的时候,眼聪耳明,记忆力也好,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好,但是到了三四十岁之后,记忆力可能就开始衰退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也慢慢地走下坡路了,身体也走下坡路了,为什么?因为业的效力已经慢慢开始减弱了。
到一个人即将临终的时候,在死亡心生起之前的第17个心识刹那,那个时候业生色就不会再继续生起,为什么呢?因为在死心生起之前的第17个心识刹那,业所产生的色法一直可以维持到死心(因为色法的寿命是17个心识刹那),然后和死心同时灭去,就宣告着这个人的业已经消尽了,这个人的命根已经断绝了、身体死亡了、生命终结了。
当一个人死了之后,由于没有心了,所以心生色法也不会再生起了,由于已经不会再消化了,也没有食生色了。所以当一个人在死心一现起,那个时候开始,心生色法就在死心之后第17个刹那灭去。对食生色也是,在他已经死去,他的消化系统已经不会开始工作。所以当一个人死了之后,一具尸体既没有业生色,也没有心生色,也没有食生色,剩下的只是一堆时节生色,乃至到腐烂。
这样,我们再联想起中国人,还有古代的埃及人,为了保全尸体,认为尸体还会有生命,在尸体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如果我们用阿毗达摩,用佛教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是不是?保全尸体就是保全一堆时节生色而已,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把火烧了,干脆。
对于死亡的定义,佛教有很清楚的判断。佛教说的死亡就是死心一旦生起就宣告一个人完全的死亡。但是现在医学上对于死亡的判断,可以说众说纷纭。有的人说是脑死亡,有的人说是心脏停止跳动,或者说脑电波开始成一条直线,或者心电图开始呈一条直线,到底现在医学是以哪一种为标准呢?我曾经跟一些医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也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按照佛教来说,就很肯定。例如佛经讲到的:寿、暖、识的离散。寿就是命根jīva,巴利是一样的,我们翻译成命也好,翻译成寿也好。暖就是火界,尸体、死尸就不会有消化之火,不会有体温。还有识,就是心识,已经也没有了。
佛陀在《法句经》里面讲到:“一个人死了,尸体就丢弃在坟场,犹如木头,犹如石块一样。”尸体只是一堆时节生色,那时你去烧它,去砍它,它也不会痛,你去拜它,去供养它,它也不会张开嘴吃。如果他真的拿手去吃,你可能会吓到。
在人的生命当中,色法就是这样不断地生灭、生灭。由于色法的生灭有一定的相续性,所以感觉好像一个有生命的人是可以存在的。
对于人类来说或者对于生命来说,业生色是最初生起的,然后第二生起的是时节生色,第三生起的是心生色,第四个生起的才是食生色。在一个人生命快终结的时候,可以说业生色最先消尽,然后心生色和食生色也消尽,最后剩下的是一堆时节生色,一堆时节生色一直到这个人的尸体腐烂、碎为粉末,散在空气当中,那时就宣告着这一个人的色法已经完全的消尽了。
我们再看一看梵天人,梵天人(色界的梵天人)也有色法。色界的梵天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普通的梵天人,还有另外一种是无想有情的梵天人。无想有情的梵天人,由于他们没有心识,并没有心生色法,他们也不用吃东西,没有食生色法。虽然他们也是由业生的,但是无想有情天人,由于他们不用看、不用听,他们也没有眼净色、耳净色,他们只有命根九法聚而已。这个是属于很特殊的梵天人。
一般投生到无想有情天的梵天人,多数都是一些修外道无想定的,有一类的外道,他们认为心是痛苦之源,就在培养了定力、达到很高层次的定力之后,他们怀着对想、对心想极其厌恶,想要去掉心想的心去培育第四禅,当成功了第四禅之后,于是在第四禅当中,他们的心流完全断了,进入的是无想定。他们以为这个就是解脱,就是涅槃。因为在他们入这种无想定之后,完全没有任何的感觉,只感觉到好像心流也断了、生命也断了,但他们还可以出定,所以他们认为这个就是可以证到的最高的解脱境界。由于他们这种定是由定力来压,就是用定力来断除心想的,但他们没有断烦恼。断烦恼必须得通过很系统地修习观智才能断烦恼,如果只是培育定力,即使他的定力再强,他可以把心流决意为中断,但是烦恼还是好像大石头压着草一样,一旦遇到因缘还是能够生起,所以这一类的有情、这一类的人所修的定叫做无想定。当这种有情的业成熟了,就投生到梵天界,因为他培养的定还是属于色界的禅那,培养了这种定,他的果报就是投生到无想有情天,无想有情天的寿命多长呢?五百个大劫,非常漫长、非常漫长。在无想有情天里面,他们没有心,只是一堆命根九法聚而已,还有时节生色,他们也没有心生色法,也没有食生色法。这也就是佛陀所说的八难其中的一难。
但作为梵天人来说,梵天人从一出生的时候开始,他就有了眼、耳、心所依处、命根九法聚。由于梵天人所投生的地方是属于色界,所以他并没有饮食、男女、睡眠等等的欲乐。
对于天人(欲界的天人)来说,如果一个有情投生到天界,投生为欲界的天人,他可以欣赏到很漂亮的东西,例如亭台楼阁、一些宫殿、很宽敞的宫殿,他们经常可以听、可以欣赏一些很美妙的天乐,他们可以闻很美妙的天香,他们可以尝很美妙、殊胜的天食,他们还有男女的欲望,天男、天女经常游戏、玩乐。他们可以穿很漂亮、很柔软、很舒适的衣服,例如在天界有很多的水,可以洗澡,里面的水也有种种的清凉、很微妙、香甜等等,那边的空气也是很舒适,这些都是属于欲乐的享受。这个是欲界天人的果报所产生的。
但是作为梵天人,梵天人就没有这样的享受了。因为梵天人是没有欲乐的,在整个生命期间,梵天人不会生起对欲乐的任何贪求,同时也不会生起一丝一毫的瞋恨心,乃至连恐惧都没有。梵天人有眼睛,他还是可以看,还是可以看到很美妙的东西,但是他不会生起欲贪,不会生起欲求。他也有耳朵可以听到声音,但是他不会去贪着那些美妙的声音。虽然梵天人有鼻子,不过他没有鼻净色,所以鼻子只是外形而已。他还有嘴巴,但嘴巴不用吃东西,嘴巴只是外形。他有身体,但是他不会触到任何东西,梵天人的身体没有触觉,因为没有身净色。
正是因为没有身净色,所以梵天人不会享受柔软、清凉、舒服、温和等等的感觉,而且他也没有任何的病痛,因为所谓的病痛都是由于有身净色,就是有了身体,有感觉才会有的。头痛、脚痛、腿痛、肚子痛、胃痛,这些都是由于拥有了身净色才会有。但是梵天人没有这些痛,所以他既不能享受身体的那种微妙的欲乐,也不会经受任何身体的疼痛,因为他们没有身净色,身体只是一个外形而已。
由于成为梵天人是由入定,禅那善业所带来的,因此他的福报很强。梵天人有眼睛,所以当佛陀出世的时候,梵天人可以来见佛陀,例如我们在《长部》经典里面或者在《律藏》里面看到,当佛陀刚刚成正觉的时候,他不想说法,谁去请佛陀来说法?梵天人Sahapati来请求佛陀说法。
因为当时佛陀一觉悟之后,他发现他所觉悟的法是甚深微妙的,而这个世间的人都是被无明、贪爱所蒙蔽,他所说的法是逆向世间的,因为世间所追求的、所歌颂的、所赞叹的是贪、瞋、痴,但佛陀要教育我们放下的就是贪、瞋、痴,所以佛陀的教法是逆世间的。那个时候佛陀想到这一点,他不想说法,任何的佛陀都是这么样。然后梵天人来请,为什么梵天人知道?因为他有眼睛。
当佛陀在初转法轮的时候,当佛陀在三十三天讲阿毗达摩的时候,十万个轮围世界的天人和梵天人都会来见佛陀,听闻佛法。所以梵天人还是可以听闻佛法,还是可以亲见佛陀的。例如佛陀在讲《转法轮经》——第一部经的时候,来自十万个轮围世间的天人和梵天人都来听法。那个时候,在人间只有一个人证得了初果,他是谁?A¤¤à Koõóa¤¤a阿若憍陈如,只有他一位。但是,有许许多多的天人和梵天人在听了佛陀说法之后,都证得了不同的果位。但是作为无想有情天人和无色界天人就不能够来了,这也就是他们的八难。这里的难是指他们不能够听闻佛法。即使听闻佛法不能够生信,不能修行,这是难,难就是障碍的意思。
对于无色界的有情,由于他们没有任何的色法,所以我们不用去讨论无色界天人的色法的转起。
那好,我们今天讲色法就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12讲 六处门色法及名法与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4.25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在昨天晚上,我们已经讨论了色法的四种生起之因,即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以及食生色。我们又学习了在各种不同的生命界,在欲界、在色界,众生的四种诞生形式: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在胎、卵、湿、化这四生当中,色法是如何在生命期间转起?又如何延续?
佛陀开示佛法,他是有很明确地目的性的。我们在学习了色法,讲到了很多看上去似乎是理论的东西,但其实佛陀讲的法都是指向禅修的。佛陀教导色法,不是让我们只是知道色法,不是让我们做物理学家、也不是让我们做解剖学家。佛陀教导色法,第一是让我们了解色法,第二要让我们观照色法,从而最终超越对色法的贪求、对色法的束缚。
我们之所以会轮回,是由于有烦恼。烦恼必须得有对象,烦恼生起的对象是什么?不外乎都是世间法。我们在生活当中、在一生当中、在轮回当中,不断地贪求、追求,追求什么?追求钱财、追求名利、追求男女关系等等,在这些各种各样的追求当中,都离不开两样东西:色法和名法,或者说是由色法、名法所组成的概念。其中令我们生起贪染的,色法占了极大部分。我们说到的追求欲乐、欲望,就是欲乐的享受,离不开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色法。如果我们想要断烦恼,先要了解我们的烦恼所贪求、贪着、执着的是什么?这就是佛陀教导为什么要观照色法,要了解色法。
不仅仅要了解外在的东西,同时还要了解我们的自身——这个五蕴、这一堆东西,这一堆经常贪求、导致我们轮回的是什么?导致我们轮回的烦恼是我见(sakkàyadiññhi,有身见),这是属于邪见。因为有了邪见,我们会造各种各样的恶业,当这些恶业成熟了,我们会堕落到恶趣、苦道。所以佛陀为了破除我见,他教导色法。
同时,佛陀也在《中部》的《大牧牛者经》里面说过:“诸比库!具足十一法的比库不可能在此法、律中得到增长、成长、增广。哪十一种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不知色。诸比库,比库如何不知色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对无论任何色,一切色皆是四大界,以四大界所造不如实知。诸比库,这是比库不知色。”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在佛陀的教法当中有所培育、有所增长、修有所成,我们必须得要如实地了知色法。如果不明白、不了知、不观照色法,我们在佛陀的教法当中不可能得到利益,不可能得到成长、进步。
在佛陀的教法当中成长很重要的就是观智的培育,定力的培育不一定是佛陀的教法独有的,但是观智才是佛陀教法中独有的、独特的。
如果想要修观,修vipassanā培育智慧,这种智慧是能够观照世间真相的智慧。他首先必须第一步要培育的就是名色辨别智,又称为名色差别智。一位成就了名色辨别智的禅修者,就达到了见清净(diññhi-visuddhi)。diññhi-visuddhi(见清净)是七种清净当中的第三种清净。
为什么称为见清净呢?由于我们没有观智,不了解名色法的真相,我们会执着于身体——“这个是我”;执着于五蕴——“这是我”;执着于名色法——“这是我”;执着于我所拥有的——“这个是我的身体”;执着于自己的爱人、儿子、父母、亲属、朋友——“这是我的父母”、“我的爱人”、“我的儿女”……。因为不了解名色法的真相,不了解世间的真相,我们就会生起有我、我所的这些见,这些见称为邪见。
那到底所谓的这些“我”、“我的”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必须先要破除构成这些假象所包含的成份。
一切的世间可以分为五蕴,可以分为十二处,可以分为十八界,也可以分为名色法。用各种不同的分法,都可以这样分。
如果把世间分为两类的话,那么,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精神现象或者称为意识现象。物质现象就是色法,精神现象(意识现象)就是名法。在我们修观的时候,首先就要了解到什么是物质现象,什么是精神现象。如果只是停留在物质,知道这个物质还不行,我们还必须得要了解,一直到见到究竟法的范围。了解名法,不能够只是知道:“我在想、我现在很高兴、我很忧伤、我很担心。”这些还是属于概念法的范畴。
对于色法来说,如果一个人还没有破除三种密集,那他就还是见到的是作为一个概念法的物质、色法。如果要修名法,只要他还没有破除四种密集,那他见到的还是作为概念的名法。
色法的三种密集是相续密集、组合密集、功用密集,我们在之前已经讲到了。对于名法的三种密集,就是我们说到的心理现象的三种密集,也是相续密集、组合密集、功用密集。还有一个所缘密集,因为我们所谓的“心”,它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它能够取所缘。例如说它能够想:我很小的时候怎么样、我昨天做了什么样的事、我那天跟你说的怎么样。因为它能够取所缘,如果你没有破除这种密集的话,你还会认为心有这样的功能,它能够取这样的所缘。所以,在高级的观智阶段,既要观心所观照的对象为无常、苦、无我,也要观照心本身也是无常、苦、无我。所观的无常、苦、无我,能观的也是无常、苦、无我。这是高级观智的阶段,也要破除名法的三种密集。
对于色法的密集,应当如何来破除?破除色法的密集是为了见到究竟色法。在《清净道论》讲到见清净的部分,它解说了名色差别智的修法,可以依名色法、依五蕴法、依十二处、依十八界、依四界这些方法来修行,破除对色法的贪着而见到究竟色法。
如何来见到究竟色法呢?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对于无论是作为十二处里面的眼处,或者十八界里面的眼界,或者二十二根里面的眼根,必须得去观照以眼净色为主的其它的四十四种色法,也就是除了眼净色之外的其它四十四种色法也应该观照。在我们平时所执着的眼睛、所谓的眼睛里面,一共有五十四种究竟色法。对于耳朵、鼻子、舌头等等也是这样。
既然说佛陀的教法是为了实修、为了禅修,那么应当如何来见到究竟色法呢?如何通过实修来破除色法的密集呢?又如何通过修行而证得名色差别智,来达到观智的第一个阶段——见清净呢?我们在这里就举眼处门为例子,讲一讲如何通过修行而辨识在眼处门里面的五十四种色法。
一位禅修者,他如果已经拥有了禅那,又想要再继续修观,他必须得先修四界,辨识身体里面的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可以透过简略法,观照身体的十二个特相。等身体已经变得非常明亮、透明之后,再尝试去见到色聚。见到色聚之后,他再尝试去分析色聚里面的究竟色法。然后他应该逐一地辨识六处门:眼处门、耳处门、鼻处门、舌处门、身处门和心所依处门,这六处门里面的色法。
要如何来辨识眼处门的色法呢?他可以先修四大。为什么必须得要观眼处门的色法呢?因为我们所谓的能见的、能够看见的,他的物质基础是眼处门。平时我们很多的贪爱、执着,都是通过我们眼睛“看”而产生的,是不是?看到漂亮的东西,就产生贪爱;看到喜欢的东西,产生执着;看到丑陋的东西产生瞋、产生厌恶,烦恼就这么样出来了。那么,又如何来观照这些呢?如果在修名法的时候,也是先要找它的依处,辨识依处。依处是色法,所缘(眼睛所看到的)也是色法;在修色业处的时候,必须观照眼处门的色法;在修名业处的时候也要先辨识作为眼识生起的色法;在修vipassanā的时候,也要观照眼处门色法的无常、苦、无我。所以,如果想要修观的禅修者,先应当辨识六处门的色法。
对于辨识眼处门的色法,他可以先对眼睛,在眼睛这个地方修四界。一直到他发现到没有所谓的眼睛,而只是见到很透明的,然后他再尝试去见到色聚。在我们的眼睛里面,有两类色聚是透明的,这称为明净色(明净的色聚),之后,他再尝试去取一粒透明的色聚,然后再去看这粒透明的色聚是不是会对旁边一些颜色的撞击有反应。如果有反应的话,它就是属于眼净色。为什么呢?因为眼净色里面的“净”,这里讲到的“净”是透明的,它是一种敏感的物质,对光、对颜色的撞击会产生反应。
当他能够找到这一粒色聚之后,再逐一地辨识,在这一粒色聚里面尝试去辨识。如果这一粒色聚里面,会呈现出硬、粗、重或者软、滑、轻,这是这粒色聚里面的地界;之后,他再尝试去辨识这粒色聚里面的凝聚力、向心力,这是它的水界;然后再看这粒色聚里面它的温度,是冷还是暖,这是火界;之后再辨识这粒色聚里面它的支持性或者说它的动性,这是这粒色聚的风界;之后他再去辨识这粒色聚的颜色,这粒色聚本身的颜色是颜色;它的气味是香;它的味道是味;它的营养素是食素。
因为这粒色聚是业生色,它比那些非业生色(例如:心生、时节生和食生)来说,我们一看这一类色聚,它是有生命的,也就是说我们会发现,这粒色聚好像有个东西在保护着它。这种拥有生命力的,能够保护这粒色聚存在的就是命根。然后在这粒色聚里,这粒色聚本身的透明是净色,因为这种透明能够接受光和颜色的撞击,所以它是眼净色。所谓的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其实是在这粒色聚里面所呈现的硬、粗、重,这个是地界;它的粘结、流动,是水界;温度,是火界,并不是说我们要在这粒色聚里面看到这个地方是地,这个地方是水,不是这样的,而是它所呈现出来的。
能够辨识到眼十法聚之后,我们再尝试在眼门这边辨识另外一种透明的色聚,它是身十法聚。身十法聚也是一种透明的色聚,因为这一种色聚能够对外界的地界、火界、风界的撞击敏感,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看到这粒色聚,之后这粒色聚对外在的硬、软、冷、热或者碰触、或者痛等等有反应。而身识就是依这一种色法而产生的,这个是身净色。
等我们能够辨识到身净色,在辨识的时候,我们在眼门这边,那时看到色聚,我们可以取对颜色有反应的,那个就必定不是这一种,不是身净色。而如果是能够对外在的撞击有反应的,必定就不是眼净色,是属于身净色。而在我们所谓的眼睛里面,只有这两种是透明的。
等我们能够找到身净色之后,再辨识里面,它的硬、粗、重或者是软、滑、轻,这是地界;它的凝聚,这是水界;温度是火界;支持或动的,是风界;颜色是色;气味是香;味道是味;营养素是食素;它的生命力是命根。然后再去辨识它的这种透明,这种透明本身就是净色,这是属于身净色。可以辨识到身净色之后,我们再看由于这十种的究竟色法构成了有一个所谓的身十法聚。
除了这两种是透明的色聚之外,其它还有几种是属于不透明的。如果是男人的话,在我们的眼睛里面会有一种性根色。如果是女人的话,在眼睛里面也有一种是性根色。
那如何辨识性根色呢?性根色与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不同,性根色里面含有命根。因为之前,他有能力辨识眼十法聚和身十法聚里面的命根,所以这个时候他再尝试去找一找,在那些不透明的色聚里面有没有命根。如果找到有命根色之后,他再尝试去看一看这一粒色聚是不是能够呈现出、表达出这个是女人,或者说感觉到有女性的或者男性的。当然不同的性别,他的眼睛里面只有一种。可以找到之后再尝试去辨识这一粒色聚里面,它的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命根,依次再逐一地辨识作为性根十法聚里面的十种究竟色法。
能够辨识到性根十法聚之后,我们再继续辨识下面的一种色法。在我们的眼睛里面,有三类的业生色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心生色法。心生色法共有八种,称为八法聚,八种究竟色法。由于拥有八种究竟色法,所以称为心生八法聚。这一类的色法,也只有八种究竟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
可以辨识到心生色法之后,我们再继续辨识时节生色。时节生色也有八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
时节生色辨识之后,再辨识食生八法聚。食生色法也有八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
这三类的色法都拥有八法聚,但是这三类的色法应该如何来辨识呢?我们怎么知道这是心生色、这是时节生色、这是食生色呢?如果是在我们的眼睛里面,我们看到它们都是没有生命的。那如何来辨识呢?我们尝试去找它们的生因,就是它们生起、产生的原因。例如:在我们的眼球里面,我们要辨识时节生色,我们要先去注意任何一粒色聚,然后再去看它的火界,一旦这粒色聚达到住的时候,火界就能够产生新一代的色聚,这新一代的色聚就是时节生色。
我们再看一粒色聚,如果这一粒色聚里面的食素能够产生,或者这粒色聚是由另外一粒色聚的食素所产生的,那它就属于食生色法,是通过这样来辨识的。
对于心生色法也是,我们再看一看,因为眼识是依眼净色而产生的,但是眼识本身不会产生心生色法,它都是通过意门所产生的。那我们再看,例如:我们想转动眼珠,这个时候,能够带动我们转动眼珠的那种风界特别强的色法,就是属于心生色法。我们可以在眼球里面再逐一地辩识有心生色法、时节生色法、食生色法。
在眼处门里面一共有六类的色聚。
眼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这三种十法聚各有十种究竟色法,加起来就是三十;
心生八法聚或者心生色法、时节生色法和食生色法各有八种。这三种八种加起来是二十四种;
前面的三十种业生色法再加上二十四种等于五十四种。我们再看那张表,六处门的表,讲到的眼处门的五十四种色法,就是这样辨识的。
当我们可以辨识到眼处门的五十四法之后,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眼能够产生“看”的作用?能够产生看的作用就是因为眼识依于眼十法聚里面的眼净色,可以产生看的作用。为什么当我们的眼睛受到风吹或进入了一些灰尘、一些沙土之后,为什么会感觉到眼睛痛呢?这是因为眼睛里面有身净色的原因。而我们的眼睛能够表达出这个是女的眼睛、男的眼睛,这是由于有性根色的原因。为什么我们的眼珠能够随我们的意转动呢?这是因为有心生色法的原因。而且由于我们的身体一直都受到营养素的支助,所以我们感觉到充满了体力,这是因为眼球里面也有食生色法。而且只要是物质,它都会有时节生色,也就是说一切的色聚,它的火界都会产生新一代的色聚,这些是时节生色。
所以在眼处门里面能够执行、支持“看”的作用是因为有了眼净色、眼十法聚。能够触到、受到一些碰触,会感觉到痛或者感觉到酸,有时候甚至会流眼泪,这是由于有了身净色。所以眼处门里面有这些色法。这些色法就是一共有五十四种色法。在我们眼处门里面的五十四法其中是以眼净色为主的。所以一般提到的我们的眼睛,其实包括了五十四种究竟色法,但是真正使我们能够执行“看”的是眼识,而眼识的主要依处只是其中的一种,眼净色。依于眼净色会有眼识的产生,因为有了眼识受到外在的颜色、光的撞击,所以我们会说所谓的“看”,看到这,看到那。这是眼处门的五十四种色法。
对于耳处门也有五十四法,也就是它们分别是耳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心生八法聚、时节生八法聚和食生八法聚。对鼻处门也是,舌处门也是,都各有五十四种色法。
对身处门,有多少种色法呢?我们讲到在眼、耳、鼻、舌里面都会有身净色。但是在身处门里面,除了眼、耳、鼻、舌和心脏里面,我们的身体都没有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不能够看东西、不能听东西、不能够嗅东西、尝东西,惟有通过眼睛才能够看、耳朵才能够听、鼻子才能够嗅、嘴巴才能够尝。身体不能,它没有这样的功能,为什么?因为没有相应的净色。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身十法聚,还有性根十法聚,这两种是遍布全身的,还有心生八法聚、时节生八法聚和食生八法聚。两种业生色各有十种色法,再加上三种八法聚,加起来多少种?四十四种,就是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四十四种色法。
对于心所依处呢?心所依处是在心脏里面,如果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即使他还没有修到色法,没有修到色业处,没有能力去辨识心所依处,但是当他的禅定已经达到很稳固之后,就有一个阶段叫他去查有分。拥有禅那的人,一旦往他的心脏里面一照,会发现到在心脏里面有个很明亮的东西,那个其实就是属于有分的透明意界,它就犹如一面镜子一样。其实禅那的心就是依那个地方生起的。
对于禅修者,如果想修色业处,要辨识心所依处色。心所依处也有五十四种色法,拥有了身净色,这十种称为身十法聚,还有性根十法聚也有,心生八法聚、时节生八法聚和食生八法聚也有。但是在心所依处里面有一种很独特的称为心色十法聚或心所依处十法聚,这种心所依处十法聚也是不透明的,正是因为有这一种心所依处十法聚里面的心所依处色,它能够作为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我们称为hadaya-vatthu 。hadaya-vatthu就是心的物质基础,这一种心所依处也是属于业生色,它也拥有命根,也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也是属于业生色法。在心所依处里面也一共有五十四种色法。
在我们的六处门里面,四类的色法(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都有。
以眼门的五十四种色法来说,其中眼十法聚、身十法聚这两种是透明的。还有性根十法聚,这一类色聚是不透明的。这三种色聚属于什么生?业生色。
还有一种不透明的色聚是心生八法聚,它是心生色法。
另外一种不透明的色聚是时节生八法聚,是时节生色法。
还有一种食生八法聚,是食生色法。
只要我们作为这个身体还有生命,那身体里面这四类的色法都有。只要我们还活着,那么身体里面就必定还拥有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除非当这个身体命根断绝、已经死了,这个时候业生色已经消尽了,由于没有心,也就不会有心生色法了,已经不会再消化,所以也没有食生色了,那个时候只是时节生色。
对于耳处门的五十四种色法,也就是这种透明的色法换成耳十法聚,鼻、舌也是。对于身处门来说,这四十四种色法,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只有一种是透明的色法,透明的色聚,即身十法聚。在心所依处里面,也只有一种透明的,即是身十法聚,但是心所依处十法聚是不透明的。这是我们身体里面的色法。
在修色业处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先观照自己的六种门: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心所依处。心所依处也是属于物质,必须得要辨识。辨识之后,再辨识其他人的六处门色法,然后慢慢地再把我们身体的色法内在、外在,内在、外在地辨识。
这种教法,就犹如佛陀在Anattalakkhaõasuttaü《无我相经》里面讲到的:“诸比库,对于任何的色,无论是过去、未来、现在、内在、外在、劣的、胜的、粗的、细的,远的、近的,这一切观照它是:非我的,非我,非我的我。”在《无我相经》里面讲到:应当如何地透过智慧来观照,这些都不是我的,不是我,不是我的我。
在《大念处经》里面也讲到了:法念处里观照五蕴也是,一时观内在的五蕴,一时观外在的五蕴。对于观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也是,要一时观照内在的,一时观照外在的,通过这样来修观。然后再观它的生,观它的灭,观它的生灭。这是佛陀教导色业处,取色法来修观的方法。
讲了色法之后,我们下面再继续讲另外一种究竟法。这个世间其实都不外乎两种现象:第一是物质现象,第二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又可以分为心与心所两种。心是能够认知对象,能够起主导作用的称为心;而心所,就是伴随着心一起生起,执行认知对象的那些心理作用。因此从词源来说,心所叫做cetasika,它就是cetas+ika,它的意思就是属于心的,所以称为心所。例如:我们说到的“我”,这是指我,“我所”是什么意思?属于我的,称为我所。心也是这样,心称为心;心所,它意思是伴随着心生起的那些心理作用。
我们在看经典的时候会看到,佛陀在讲到世间的时候,都无外乎讲的是一种关系。讲到眼的时候也会讲到什么?讲到色,讲到耳的时候会讲到声音,讲到鼻的时候会讲到气味、讲到香,讲到舌的时候会讲到味道,讲到心的时候会讲到法所缘。对于我们现在的人生、生命、日常生活来说,其实都无外乎一种关系,就是认知与被认知的关系,是不是?
作为人有能动、能够认知的作用,有认知的功能,而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身有被认知的关系,是不是?能认知的,我们平时叫作心或者叫做意识现象,在佛教里面叫做名法。
名法就是ârammaõaünàmati(朝向所缘),能够导向所缘、面对所缘、倾向于所缘、倾向于对象,这称为名法。所以名就是nàmaüti,ârammaõaünàmati nàma就是因为朝向所缘故。朝向、倾向的巴利叫做nàmaüti,它是一个动词,令什么东西面对,所以称为nàma,nàma(名法)是这么来的。
对于所缘来说,心所认知的对象称为所缘。名法也称为能缘,就是能取目标。对于名法来说,所缘就是被取为目标,被认知的对象。这个世界,其实都不外乎是认知和被认知,能够认识和被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名法和所缘的关系。
名法包括了心和心所。而被认知的对象就称为所缘,即目标、心认知的对象。色法能不能够认知东西呢?不是用眼睛看么?不是用耳朵听么?难道眼睛不是色法么?难道耳朵不是色法么?我们刚才讲到色法的时候,往往是这样强调:依于眼净色生起的眼识执行看的作用,是不是?所以真正能够起执行看的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眼睛,而是依眼睛这种色法生起的眼识。
眼识巴利语叫cakkhuvi¤¤àõa,cakkhu就是眼,识就是vi¤¤àõa。vi¤¤àõa是vi+¤¤à,¤¤à就是知道、能够认知,能够认知这种也叫做心(citta)。眼识能够执行看,它就是一个心再加上若干个心所。眼识,伴随着眼识生起的一共有七个心所,即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和作意。七个伴随着眼识这种心一起生起的称为心所。而一个眼识再加上七个心所组成的我们称为眼识的名法,这种名法能够执行看的作用,所以被看的目标,例如说,看到一朵花,看到红色,看到光明,这个被看的称为所缘。
由于有了心,才会有认知的行为。对于物质来说,它没有认知的作用。例如:如果没有心的话,仅仅是物质现象它没有感觉的。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正是因为身体依身净色产生身识,所以他能够感受到身体的痛、舒服、清凉等等。如果没有了身识的话,身体就没有反应。无论你如何去砍他、打他、踩他、剁他,他都不会有反应。例如:有些人患了麻风病,有类麻风病人的身体就没有感觉,不会感觉到痛。所以有时候撞到东西或者有东西咬他,他都不知道、没有反应。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有些麻风病人,他们的手、脚,已经完全后天性的损伤,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身体没有反应了。就是因为这一类人,他的身净色起不了作用,因为身净色起不了作用,身识就不能够产生,身体就变成没有感觉了。
能够感觉到痛、感觉到痒、麻等等,其实是属于身识。色法本身是没有反应的,它能够作为心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但是本身并没有反应,它们不会对外界的撞击产生反应。
我们说到的这个世界,用一般话来说就是主观和客观。主观就是名法,客观就是所谓的所缘。作为我们本身,乃至到心,名法本身也可以作为所缘。但是作为所缘的心和我们能观照的心还是不同,这个在修到高级的vipassanā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了解。既然名法本身也可以作为所缘,这个就是所缘密集的其中一种。
对于心所来说,它拥有四个特点,心所必定伴随着心一起产生。在Atthasàlini《殊胜义注》里面举了一个例子,就犹如人们说:“国王来了。”国王的到来必定伴随着若干的随从,而国王不会单独地到来。同样的,心也必定伴随着若干的心所一起生起,而不会单独地生起,心和心所一起生起构成了所谓的名聚,就犹如地、水、火、风不会单独、单独地生起。地的生起必定伴随着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而作为水界、火界、风界,它也不会单独地生起。如果是风界,它必定伴随着地、水、火、颜色、香、味、食素。同样的,对于名聚也是这样。一个心识刹那必定拥有一个心和若干个心所,这称为名聚。无论是色法也好,名法也好,它都是成组成组的生起的。
心所拥有四个特点:第一,它与心同生;第二,与心同灭。心必定与心所同生,同时心所也必定和心同生,这个叫做ekuppàda。心所必定和心一起同灭,为什么必须要这样说呢?当心生起的时候,如果它同时也生起了一个色法,这一种色法称为心生色法。但是心生色法会不会和心一起同灭呢?不会。色法能够维持十七个心识刹那,而名法一生起立刻就灭去了。所以在这里强调与心同灭,就是它以区别于色法。
第三,心所与心都取同一个所缘ekàlambana。换而言之,心所会辅助心一起认知对象,它和心一起执行着认知对象的作用,这个称为与心取同样的一个所缘。
同时,心所也和心拥有同样的一个依处。只要是在五蕴世间,无论在欲界、在色界,所有的名法生起都必须要有物质的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就称为依处。对于心所来说也是,它必定和心拥有同一个依处。
例如:依于眼净色、依于眼门会有眼识的生起。眼识是作为一个心识刹那,它有八个名法,这八个名法分别是一个眼识、一个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也就是一个心加上七个心所。这一个心和七个心所都是依眼处门、以眼净色为主的眼处门生起的。所以我们说心和心所的生起,它的产生和灭去,都是依于同样的一个物质基础,这称为拥有同样的依处。
对于心所来说,可以分为五十二种心所。五十二种心所又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是七个遍一切的心所,还有是六个杂心所、十四个不善心所和二十五个美心所。至于这些心所的具体的内容是怎么样呢?我们在明天晚上继续再学习。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13讲 遍一切心所之触、受
玛欣德尊者2009.04.26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来修习色法,观照六处门的色法,之后又再跨入了学习名法的领域。
名法可以分为两种:即心以及心所。
名法属于在禅修当中必须得要观照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果说要修vipassanā(修观),都不外乎两种业处:即色业处和名业处。换而言之,我们在禅修、培育观智,都不外乎观色法和名法。名法是能够认知对象,在生活或者生命当中,不外乎是认知的过程,就是名法(心与心所)认知外在世界和认知、认识自己的过程。
每天我们都在看、听、尝、嗅、触、想,在生活当中、生命当中都离不开这些。对于能听、能看、能嗅、能尝、能触、能想的,我们称为名法。对于所看、所听、所嗅、所尝、所触、所想的,我们称为所缘及对象,这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世间或者世界。
讲到心所,心所就是指心理的作用。心所可以分为五十二种心所。其中第一种是七遍一切心的心所,遍一切心的意思就是说在所有的心里都拥有的这些心所。
第二是六个杂心所,这里的杂,意思是有时候会产生,有时候不一定会产生。而且这些心所在生起的时候,有一些会生起,但是有一些可能没有生起。
这两项就是遍一切心心所和杂心所,合起来又通称为通一切心的心所。也就是说这两类的心所在善心、不善心、果报心、唯作心都会生起的、都可以产生的。
第四类心所是不善心所。有十四个,这一类的心所只生起在不善心(造恶的心)当中。我们说到的烦恼都离不开这些心所,其中的贪、瞋、痴都包括在这些心所里面。
接着是美心所。美心所有二十五个,这里讲到的美(巴利sobhana),意思是美好的、善美的、清净的、庄严的、光辉的。美心所和善的心所不一定相同,善的心所是能够造业的,但是美心所包括了果报心、也包括了唯作心,果报心和唯作心是属于无记的。由于这一类心也是属于好的、善的、善美的,因此美要比善的范围更广。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七种遍一切心心所。注意我们不要给这些名字迷惑了,这里讲到的所有的遍一切心心所是最根本的心所、最根本的心理作用,在一切的心里面都一定会出现这七种;
杂心所经常会出现,但是不一定每个心都有;
这十四个不善心所只会出现在不善心,就是作恶的时候,生起贪、瞋、痴的时候会生起的;
二十五个美心所生起在好的心,那时就会有这些心所。
七个遍一切心心所分别是:触phassa、受 vehanà、想 sa¤¤à、思 cetanà、一境性 ekaggatà、命根jãvitindriya、作意 manasikàra。
这里讲到的遍一切心,是在所有的心里面都拥有的、普遍存在的。这里讲到的一切心,即包括了八十九种心,无论这种心属于果报心也好,属于善心也好,不善心也好,唯作心也好,或者欲界的心也好,色界的心也好,无色界的心也好,出世间的心也好,都会拥有这一些心所。只要有心生起,必定这七个是伴随着一起生起的,所以这七种我们姑且名之为最根本的心所、最基本的心所。由于这些心所都是一些心理作用,是我们的心运作最基本的作用,而且这些作用在我们去认知目标的时候,它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了这七种心所的任何一种,我们将不能够完成认知对象(目标)的作用,所以遍一切心所是一切心都拥有的、都存在的心所。
我们先看第一个心所:触phassa。这里讲到的触phassa,意思是去碰、碰触或者触到。但我们不应该这样想(认为):色法(物质)撞击我们的身体才叫碰。这里的触是特指心和所缘的接触,由于有了这一种心理作用(这种触),就是心和对象的这种接触,心才能够起到认知目标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触,所以才能够带动整个心路过程、心理的活动。这种心和对象之间的连接、接触就属于触。换而言之,就是心接触到目标。触的特相是接触;作用是撞击,导致(使)与所缘碰撞(这里的碰撞就是发生关系,有连接);表现为识、依处与所缘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现于诸门的境。
例如:出现于眼门的境就是颜色,出现于耳门的境就是声音。当声音产生的时候,我们的耳朵能够听到,耳朵能够听到的门是属于一种色法,或者说它是我们的心识认知外界的一个管道,由于有了这种依处,就有了耳朵,有了声音,这种心理作用就把这两个连接在一起,于是意识就产生作用。
正如佛陀在经典里面经常说到:“缘于眼、颜色、眼识三事和合触而有受。无论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因为有了根、有了境、有了心(心识)三个,这三法和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在一起就称为触,因为有了触,于是带动了整个认知过程的产生。所以我们说到的触,其实就是这三事(三样东西)的碰触、连接在一起,就称为触。
第二个心所:受vedanà。vedanà的意思是感受,也有经受、经历、体验的意思。这种受有点类似于平时所说的情感,但是平时所说的情感还包括了很复杂的心理过程,这是属于世俗语言的范畴。但在这里讲的受是纯粹对于对象所产生的体验,表现是好的生起快乐、舒适、适意、可爱。不好的就生起苦、痛苦,不好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受是感受的意思。受的特点是感受;作用是享受或者体验对象的味(味道);表现为是苦或者乐,如果体验到对象的味是可意的、可爱的、可喜的,于是就通常会生起乐,表现为受乐,有愉悦的感受。如果体验到对象是不好的、不可爱的、不可喜的、不可乐的,于是就会生起苦的感受;近因是触;也就是由于有了依处、所缘和心这三事的碰触,于是必定伴随着相应的感受。有时候也把受的近因说成是轻安,这是对于乐受来说的。
在经典里面会谈到种种的受,受可以分为三种受,可以分为五种受,可以分为六种受,可以分为九种受等等很多种受。通常我们看到的是三种受比较多,有时候也提到五种受。所有的心必定都与某一种受相应,也就是说只要心认知目标、认知所缘,一定会有某种感受。这种感受最粗的可以分为三种,即乐受 sukha vedanà、苦受 dukkha vedanà、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u vedanà。
乐受是由于体验或者享受对象的可爱之处,于是就会有快乐的、愉悦的、喜悦的这种感受,我们称为乐受。如果体验到对象的不可乐之处、不可爱之处、不可喜之处,于是就会有不好的感受,这种不好的感受称为苦受。如果体验到对象属于中性的,就是不偏于苦或不偏于乐一边的,这称为不苦不乐受或者又称为舍受 upekkhà,也就是对所缘体验为中性。心对于所缘的好坏分辨的感受并不明显,对对象没有特别好的感觉或者特别坏的感觉,感觉、感受平平,这就叫做不苦不乐受。
在我们每一个心产生的时候,必定会有乐受的、或者苦受的、或者不苦不乐受伴随着生起。也就是说感受是在一切时,只要我们有心就会生起、产生的,这种乐受或苦受通常是根据我们的心对于对象的体验和评判而产生的。当体验到好的对象的时候,往往会生起乐受,例如:看到了很漂亮的东西、好的东西,听到很美妙的声音或者人家赞美你、人家表扬你,或者你嗅到很好的香,吃到很好吃的东西,触到很好触的,很柔软、柔和的,很舒适的碰触的所缘或者在想到一些很高兴的事情,这个时候的感受就是乐受。然而如果是看到不好的、丑陋的东西、讨厌的东西、讨厌的人、讨厌的事、讨厌的物,或者听到别人骂你,在禅修的时候听到一些噪音,听到别人在说话,或者闻到很臭的味道,吃到很难吃的东西,或者在天气太热、天气太冷、肚子痛,或者身体的某一个部分病痛、撞伤,还有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想到倒霉的那些事情,这个时候生起的受是苦受。如果并没有去分辨对象是好还是坏,只是感受平平淡淡,就好像见到一个经常见面的老朋友一样,或者去到一个很熟悉的地方,用一个自己很熟悉的物品,这个时候并不会有特别喜欢,或者特别讨厌的感受,这种感受平平的就称为不苦不乐受。
还有一种受的分法是五种受,这五种受是依身和心的受来分的。这五种受,第一、乐受sukha vedanà;第二、苦受 dukkha vedanà;第三、悦受或者又翻译成喜受somanassa vedanà;忧受 domanassa vedanà和舍受 upekkhà vedanà。
第一种乐受和我们刚才讲三种受的乐受名字相同,但是它的意义却有点不同。刚才讲到的三种受的乐受,是包括了身与心的乐受。但在这里它是特指身体的快乐的感受,身体碰触到舒适的所缘,或者很舒适的气候,或者受到人的抚摸、爱抚,这个时候身体产生快乐的感受称为乐受,这种受属于身体的感受或者肉体的感受,对于这种受,乐受的所缘是触所缘(即地、火、风三种所缘),惟有可喜、可爱、可意的触所缘碰触到身体才会产生这一种乐受,所以这种乐受是属于纯肉体的、纯身体的感受。
第二种受,苦受dukkha vedanà,这也是身体的受,这种受和我们刚才讲的三种受的受,名字一样,但是在这里的意义就稍微窄一点。这里讲到的苦受是特指痛苦,就是身体的苦,痛苦的受。例如说肚子痛、头痛、胃痛、牙痛、脚痛、手痛等等这些,类似病痛或者其他外伤的痛,像给火烧伤、给热水烫伤、给刀割伤等等,这种身体的、肉体的痛苦,称为苦受。
第三种悦受somanassa vedanà,如果是从字面上来分析,这里的悦只是中文的翻译,但我们看巴利就比较好理解了,这里的 somanassa和下面的domanassa,它们是组合词。so+manas, manas的意思是心意的意,意识的意;so,是su,su就是好的意思。心感受到好的那种vedanà(感受),称为悦受。
而 domanassa,它是由manas,manas是它的词根,就是心意的意思。再+du,du是坏的,不好的。由于内心体验到不好的,这种感受称为domanassa vedanà。从巴利来说,它的意思就很明显,前面讲到的乐受和苦受是纯粹属于肉体的,悦受和舍受是纯粹属于内心的,属于心里面的受。悦受就是内心感到欢喜、高兴、愉悦、喜悦、快乐、开心,这种称为悦受。而忧受就是内心感到痛苦、悲哀、焦虑、忧愁,纯粹是内心的不好的感受、不好的体验,称为忧受。
第五种舍受upekkhà,upekkhà的意思是中等的、平等的,或者中舍的,也就是说这种受并不偏于任何一边,不会有特别的喜欢、好的体验,也不会有不好的体验,这种称为舍受。
在这五种受当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纯粹是肉体的感受,第三、第四、第五即悦受、忧受和舍受,属于心理的感受。所以依照肉体(依照身)和心的感受,分为这五种受。这五种受和前面讲到的三种受对应起来,那么乐受和悦受相当于三种受当中的乐受,苦受和忧受相当于三种受当中的苦受,而舍受相当于前面讲到的不苦不乐受。
还有一种分法是六种受,例如:在经典里面讲到,受依照根门产生的心路过程而产生,这种受是当我们看到好的东西或不好的东西产生的感受,称为眼触生受。眼触生受是源于所看到的颜色或光,然后评判这个是好的、这个是不好的,这样产生的体验称为眼触生受。对于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也是这样。
在《大念处经》里面就提到了九种受:
这九种受对于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一种;
还有另外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基于有物染的。有物染的意思就是说,由于贪着于好的色、声、香、味、触,这些世俗的、有染着的所生起的,例如:看到好看的东西,听到好听的声音生起的,是属于有物染的乐受,如果是体验到不好的,看到不好的东西,听到不好的声音等等所生起的,是属于有物染的苦受。或者有时候对于所缘没有很明显的体验,这称为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没有物染的三种受,没有物染的三种受就是由于出离了或者致力于在修行当中所体验到的受,并不是基于物质条件,没有受到物欲污染的,这是在《大念处经》里面讲到的,例如:如果当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种快乐是没有物染的快乐。如果在修行的时候,我想要修行修得好,但是却感觉到好像没有进步,这个时候内心感觉到忧虑:“为什么我修行还没有进步呢?为什么还没有证得禅那呢?为什么我还没有断除烦恼呢?”这样的话生起的那种内心的苦受,就称为没有物染的苦受。而对于修行来说,没有特别的好的感受和不好的感受,这个时候生起的是没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在《大念处经》里面佛陀就用这九种分法来分受,就是来分我们的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我们再讲一讲受,平时在生活中、在修行中应当如何来调整受,来修习受,乃至如何来转化我们的受。受可以分为身受与心受两种。身受包括了乐受和苦受;心受包括了悦受、忧受和舍受。身受与心受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有没有?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就会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圣者来说,它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这么样说呢?我们先讲一般人,从心理反应来说,一个从来都没有去关注自己、内心没有培养心智的人、没有修行的人,当他在感受到身体的一些痛苦的时候,例如:当他生病或者他的身体被刀割伤、被水烫伤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就体验到痛苦的感受。当他体验到痛苦的感受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很高兴还是不开心?是不开心。不开心,他就经常会埋怨、会排斥、会抗拒、会后悔,“刚才我为什么这么样,弄到我现在这样痛苦。”这样的话,就由于身体生起了痛苦的感受,而内心也生起了苦受。好像有很多人生了病,这个时候身体就经验到、体验到痛苦的感受,然后通常伴随着很忧虑,即使是很多修行人也是。在修行的时候,由于身体有时候不争气,身体会有些痛苦,例如说在禅坐的时候,腿痛、腰痛、肩膀痛、脖子痛,于是他的内心就生起了痛苦,他很担心,“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痛?为什么现在我坐了那么久了,还是这么样痛,真是很讨厌!”然后就怪这个,怪那个,怪旁边的人身体又发出臭气。还要怪外面的那些声音,甚至怪外面的鸟叫、风声,他都可以生起排斥、抗拒的心理。这样的话,就由于身体的痛,他的心也产生了苦受,是不是?对于乐受来说也是这样,如果身体体验到一些很快乐的感受,例如:男女情爱的,很多时候就是由于皮肤的接触等等,或者乃至到接触一次之后,他的心就经常会粘着,会粘着甚至会回味很久,会贪着很久、会去追求,这样的话就由于身体有了乐受之后,他的心也会粘着、会染着,会喜欢这种受。这个时候就由于身体的乐受而产生心理的乐受,喜欢这种感觉,这个就是当身体如果受乐的话,心也受乐。
对于修行人来说、对一个善于调伏心,一个致力于培养心智、培养定慧的禅修者、修行人来说,他可以做到身和心分离,如何来说呢?当我们的身体体验到快乐的感受、舒适的感受的时候,这是由于善的果报成熟。由于善的果报成熟,我们的身体能够体验到快乐的感受。身体的感受是没办法避免的,即使连佛陀都会有身体的快乐的感受。但是修行人的心却可以对这些所缘保持中舍、保持平淡,如如不动。即使有些外来的诱惑,他也有抵抗能力,产生舍受。身体体验到苦受,例如:生病能够身体体验到苦受,身体的受是属于一种果报的受,之所以身体会遭受痛苦,是由于不善果报的成熟。由于不善果报成熟的时候,身体就会体验到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学习承受,要如理作意,而不要让忧受(心的苦受)接连着产生。作为一个修行人、一位禅修者来说,我们就应该做到:身苦心不苦。佛陀在一部经典里面就讲到了:愚痴无闻的凡夫,会被两支箭射中。但是一个多闻的圣弟子,一位修习心的人,只有一支箭能够射中他,另外一支箭对他来说没有效用,没有作用。这两支箭一支是身的受,一支是心的受。对于凡夫来说,身受的箭煎熬着他、折磨着他,心受的箭也煎熬着他、折磨着他。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说,身体的受是没办法避免的,因为只要有这个果报身,由于有了这个身体,身体必定会承受着过去业带来的果报,但对于心来说,它不一定追随着身体的感受而苦、而乐、而忧。
身体的苦受和乐受是没办法避免的,因为这是属于果报。我们的这一堆色蕴、这一堆色身是由于过去的业带来的,这称为业生色。既然是由于业带来的,由于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不断在我们的生命期间会成熟,由于过去的不善业成熟,我们身体会遭受到痛苦;由于过去的善业成熟,我们的身体会遭受到快乐。身体的苦乐是没办法去避免的,即使连佛陀也不例外。
在《律藏》里面就有很多例子。讲到佛陀也会生病的例子,例如:在《律藏•药篇》里面讲到,有一次佛陀就生了一场病,这场病应该是和血液有关的病。然后,当时的名医Jãvaka(耆婆)就用了一种很厉害的药粉,想要给佛陀服,但是由于这种药太厉害了,他怕佛陀直接服用了,他的身体不一定能够受得了,于是他就把药粉撒在莲花当中,然后就叫佛陀去闻一闻,结果佛陀闻了一次就拉了十次的肚子,然后闻第二次又拉了十次的肚子,然后闻第三次之后,那位名医Jãvaka就跟他说:“当你拉了第九次肚子之后,你再去洗个温水澡,之后你还会拉一次肚子你的病就会好了。”我们看《律藏》里面,其实连佛陀也会生病。
佛陀有时候背也会痛,特别是在晚年的时候,佛陀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雨安居,是他八十年(岁)那个时候,他度过了成佛之后的第四十五个雨安居,当时是在Vesàlã城(毗舍离城),在那一个雨安居当中,他得了很剧烈的背痛,为什么佛陀也会得背痛呢?如果大家看《大般涅槃经》就很清楚了。
由于在过去很久很久远以前,当时我们的菩萨是一个摔跤士,经常跟人家摔跤,因为我们的菩萨当时很壮,也是经常都摔赢对手。有一次他的对手就跟菩萨说:“你假装输给我,你被我摔倒,然后我答应给你多少钱。”当时我们的菩萨就相信了他的对手,然后假装败给了他的对手,结果那个对手就赖账。第二次也是,第二次,他的对手就说:“你这次再输给我,再输给我,我就会把之前那一次的钱一起还给你。”那一次菩萨又相信了他,结果又败了之后,那个对手又赖账,不肯把钱还给他。第三次对手又这样说“这次你再输给我,你再输给我,我三次的钱一起还给你。”那个时候,我们的菩萨就不管那么多了,结果在他的对手被他打翻的时候,他就犹如拗一把甘蔗一样把他的腰椎骨这样折断了,因为当时我们的菩萨很壮。正是由于当时他杀了他的对手这种业,结果他的很多生都经受着背痛的果报,即使在最后一生,最后一年,我们的佛陀也经受着很剧烈的背痛,这种背痛强烈到佛陀说他必须得用决意,用果定,从果定出定之后决意说:让这很强烈的背痛从他入雨安居一直到入般涅槃都不再生起。否则这种背痛是很剧烈地折磨着佛陀,在那一个雨安居当中,阿难尊者就很担心,看到佛陀病得那么重,他担心佛陀会在没有告知僧众的情况下入般涅槃。阿难尊者就把他的担心告诉了佛陀,佛陀说:“你对我还有什么期待呢?如果我是僧团的领袖,你们也许会认为,我还对你们有什么教导。但是我并不像一些拳师一样会保留、留着一手,我已经把我所证悟的、我所觉悟的所有的法毫无遗漏地教给你们,你们还对我有什么期待呢?”所以当时佛陀就跟阿难尊者说:“你们要自皈依,法皈依,就是说你们要相信自己,你们要皈依法,你们要以自己为舟,以法为舟,不要去皈依其他。”所以在《大般涅槃经》里面也讲到佛陀晚年背痛的故事。
还有讲到佛陀在他的最后的一餐,也是吃了一个叫做…从它的字面来说是吃一种软猪肉,当时他就接受了Jonda,一个铁匠Jonda 的供养,但是有的人又解释这是一种叫做菌类的木耳,北传的《游行经》翻译成旃檀木,但是它的巴利词反而有点像软猪肉。他吃了之后,结果那天下午就很剧烈的肚子痛,拉了好多次痢疾。然后在当天晚上我们的佛陀就入灭了。
还有在经里面讲到,我们的佛陀被提婆达多推石头,结果怎么样?他的脚怎么样?给石片刮破了。佛陀的脚那个时候流出了很多血。这也就是佛教史上很有名的叫什么?出佛身血。对,那个时候,当时的Jãvaka,就是耆婆医生帮佛陀包扎他的脚,即使连我们的佛陀都会经受这些病痛,现在有些修行人说,“我要修行,我要没有病痛。”这个有可能么?或者你们听信某一些外道,或者某一些附法外道:“你们修行什么什么法,你们就不会病,不用看病!”有可能么?连我们的佛陀也看病,难道有谁的福报能够超越过佛陀的?是不是?所以很明显的,只要有这个果报身,我们就要承受过去所造的业带来的果报。对于身体的苦受,我们没办法避免,但是如果我们的心不粘着于这些苦受,不再执着于这个色身,我们的心就可以做到不会跟随着身体的痛苦而产生痛苦。
因为佛陀和一切投生为人,乃至到只要还有这个色身,还有五蕴身存在的,他就必须得经受由于果报成熟而带来的痛苦。但是我们想一想,佛陀有没有可能产生忧受呢?有没有可能?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忧受必定伴随着瞋心,或者换而言之,瞋心一定是伴随着忧受,瞋心所体验的受就是忧受。佛陀还有瞋心么?还有瞋心么?你不是像有些俗人说到连佛都会发火,有可能么?那个是不可能的。佛陀,由于他已经断除了瞋恚,已经断除了瞋恨心了,所以他不可能产生忧的受。不要说佛陀,即使是一位三果圣者,由于三果圣者已经断除了瞋,三果圣者也不会有忧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瞋恨、瞋恚心是属于五下分结。在三果、一位禅修者当他证得了第三道的时候,第三道的不来道智anàgàmimagga§就能够断除瞋。断除瞋,从此以后,一位三果圣者就不可能再产生任何的忧虑、忧郁、担心、忧愁、焦虑、紧张、恐惧、悲伤,都不可能有。
例如:在我们的佛陀入般涅槃之后,当时在佛陀身边的弟子,有两种反应。在经典里面讲到那些还没有离欲的,因为当佛陀入般涅槃的时候,在他的身边所有的人都是圣者,连最后的Subhadda,那个游方的外道,当他听了佛陀说法之后离开,但佛陀当时说在这大众当中最低的限度都已经是初果了,所以我们知道,在佛陀入灭的时候,留在佛陀身边的弟子至少都是初果圣者。
当佛陀入灭之后,弟子当中有两种反应:
对于那些没有离欲的,就是初果圣者、二果圣者来说,他们见到佛陀入灭就很悲伤,很伤心。例如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在佛陀入灭的时候,他还是属于什么?对,他只是初果圣者。他还没有断尽一切烦恼,他还有贪、瞋、痴,所以阿难尊者在哭泣,是不是?
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断尽烦恼,或者说那些离欲者,离欲者就包括了三果圣者和四果圣者(阿拉汉圣者)。这两种人见到了佛陀入灭之后,他想起的是什么?“诸行无常,生者有灭,会合有离。”要让存在的永远不坏灭,要让会合的永远不分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然后他就思维着诸行无常或者讲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那些离欲者就这么样思维,思维无常。我们的导师的去了,思维无常,他们的内心并没有任何的忧伤、痛苦、悲伤。对于那些初果和二果圣者来说,他会痛哭流涕,甚至会捶胸倒地,在那边大声嚎啕大哭都有,这就是初果和二果圣者的反应,三果、四果的反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初果、二果圣者还没有离瞋,所以还会有忧受的产生,三果和四果圣者由于已经断了瞋恨心,所以自然没有忧受。
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必定会感受到很喜爱的东西会破坏,很喜欢的人、很心爱的人会离散,生离死别,都会这样,但是对于已经离欲的圣者来说,他只是思维世间的无常而已,并不会因为这些世间的变幻内心产生痛苦、忧愁的感受。
这些是圣者的离欲,对于我们平时来说,应该如何来把握呢?应该如何来学习呢?我们要学习如理作意,例如:当我们的身体体验到痛苦,体验到不好的感受,我的身体遭到病痛的折磨,疼的时候,平时的反应往往是怨天尤人,或者怪其他的原因。但如果我们如理作意的话,我们就学习承受,有了这个身体,你要使它没病,那是不可能的。正如佛陀说过的,五取蕴就是病,有了这个身心就是病。
当我们在平时受到别人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的反应往往是排斥,跟他作对。如果如理作意的话,我们可以做到虽然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是我们内心仍然稍微一如理作意,反正现在别人要这么样对待我,我要改变他也没办法。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包容,可以学习承受,甚至我们反而要对对方散播慈爱。这样的话,我们的内心所生起的受就不一定和我们的身体所遭受的受是相等的。
因此对于凡夫来说,五种受都有,即身体的苦、乐,心理的苦、乐受都有。但是对于已经离欲的圣者来说,第四种受就是忧受完全不可能生起。圣者其他的四种受都有可能生起,即乐受、苦受、悦受和舍受都有可能生起,但是已经没有第四种受。一位离欲的圣者,也会有身体的乐受,也会有身体的苦受,心理也会有欢喜的感受,也会有舍受,但是不会有心理的忧受。换而言之,身体的乐受和苦受是由于果报的成熟带来的身体的舒适的感受或者身体痛苦的感受。
对于心来说,佛陀和那些离欲的弟子们内心也会欢喜,例如:当他进入初禅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受属于什么受?也是属于悦受或者称为乐受,或者那些阿拉汉弟子们,当他们听闻佛法的时候,他们的受是什么受?也是悦受。对。然而有时候当他们在走路、在托钵的时候,或者在进入第四禅或者在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有可能是舍受,也就是他不偏于苦,也不偏于乐的那一边,内心平等的、平淡的去观照。
所以在这五种受当中,第一种受和第二种受是属于果报的受,这种受,我们通常来说,不能够说它是善,也不能够说它是恶,因为它的本质只是果报来的,它只是一种结果。由于善业的成熟,一个人可以经验到乐受,这是身体的受;由于不善业的成熟,一个人经受到苦受,这也是属于果报;
但第三种,对一般的人来说,第三种受可以是善的,可以是不善的,也可以是唯作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你很贪着一样东西,你很喜爱那样东西,你太贪着了,这个时候你的心是什么受?是悦受,你太喜欢了。例如:你想要追求一样东西,或者现在突然你赚了很多钱,这个时候你的心理生起的是什么受?悦受,这种受是善的还是不善的?你的心念已经粘着在钱上,善的还是不善?又例如:当你在听闻佛法,或者见到佛陀的像很庄严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心生起的是乐受还是?是乐受。这种乐受是善的还是不善的?是善的,对!
如果是对于阿拉汉来说,他的心里面只是唯作。所以对于阿拉汉圣者来说,他的受是悦受或者是舍受,都是属于唯作的。
同时,由于内心也有可能会有果报的悦受。例如:有些人一投生,他由于在过去生造了一些善业、很欢喜地造善业,这个时候,他这一种很欢喜地造善业的业成熟而使他投生为人,而投生为人的结生心里面也会有乐受,这种乐受是属于第三种,那是属于果报的。
对于第四种忧受来说,肯定是不善的。没有任何的忧是善的。即使你说我为了修行,我担心我的修行不能进步,也就是佛陀讲到,在《大念处经》里面的九种受的无物染的苦受的时候,也是属于不善的。所以为什么我们经常强调大家要很高兴、很欢喜的、很快乐的禅修,不要生起忧受,为什么?因为忧受。你的内心有担心就会有焦虑,有期待就会有追求,于是你的内心就会患得患失,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就有忧受,忧受必然是不善的。
对于舍受来说,它也是很多种,它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也可以是唯作,也可以是果报。例如:你现在刚刚买了一件新衣服,你会很喜欢这件新衣服,这件新衣服又是很时髦、又是很名牌,你穿上它,内心这时候生起的是快乐的还是中舍的?是快乐的,对!但是当这件衣服你经常穿的时候,你还会不会每次穿都是很高兴的穿上它?会不会?不会了。但是你会对这件名牌的衣服有贪爱么?有么?有。既然有贪爱,你会不会一穿上去也很高兴呢?不一定!这个时候,你对这件名牌衣服,你还是有贪爱,但是你这个时候生起的受也许是属于舍受。
对于善来说,舍受也有可能产生。例如:当我们感受平平的,没有很欢喜地去做布施,然后在持戒也一样,持戒,大家不可能说每天都很高兴地持戒,是不是?这个时候也是属于舍受。禅修也是,有时候大家并不是很高兴的,每天都很快乐的禅修,有些人禅修再修出一大堆烦恼出来,修出烦恼那是忧受。如果感受平平,那是舍受。对于果报来说也是,有可能是属于舍受。
对于唯作,例如:阿拉汉圣者,他也可能内心很平等的,没有任何苦和乐的去托钵,去接受食物,或者有时候他看到一些本来可以使一般人生起乐受的,他也可以生起舍受。
当然这些受我们也可以通过造作来生,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体验到所缘的味道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可以造作它是乐或造作它是苦。但是这只是属于下面的三种,而不是前面那两种,前面那两种是果报的受,我们没办法转变它,但是后面那几种我们可以转变它。本来一样东西是很好的。由于你的不如理作意,也会埋怨它、会抱怨它,是不是?
例如:现在在这边,其实大家一起共修,一起创造一个很良好的气氛,本来你的心应该心怀感恩,应该很欢喜的禅修,但是如果你的心老是挑着某些人的毛病,挑着这里的毛病,那里的毛病,你的心就充满了排斥、充满了厌恶,充满了抗拒,你的心老是去挑别人,挑这里、挑那里的毛病,你的心生起的是什么受?是属于忧受。
或者在修行的环境,假如是很不好,比如说周围的环境很嘈杂,在你们的家里面,可能外面马路的声音又吵着你,然后你的家里人在旁边走动,或者在外面看电视的声音也吵着你,如果是这样的话,假如你的心稍微不如理作意的话,很容易粘着那些声音然后就排斥,甚至你出去骂他一顿,怪他一顿:“为什么那么吵?”但是如果你稍微转一念,反正他们也有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尊重他们,毕竟他也尊重我,他已经提供那么好的条件给我禅修,我应该心怀感恩,感恩我的家人成就我,现在还在这边,至少他没有拉我出去陪他一起看电视,或者没给我一些杂务做,这样的话,我们反而会生起一种感恩的心去修行。
对于我们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例如:在公司或者在单位,或者在大家交朋处友,处事待人的时候,也是这么样。有时候当别人在怪你,在埋怨你的时候,如果你用种包容的心、慈爱的心,那个时候你生起的反应,不一定是忧受,反而有可能是乐受。如果你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即使好的东西,你的善的果报成熟,你也有可能产生的是忧受。只要你产生了忧受,你的内心必定是遭受到忧虑、担心或者讨厌、厌恶的煎熬,这种忧受可以说也叫做自作自受。
因此我们学了受之后,平时要多点如理作意,要培养的是善的悦受或者善的舍受,而应该避免的是不善的悦受、不善的舍受,更应当远离忧受。当然对前面那两种乐受和苦受,我们没办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转化后面那三种受。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14讲 遍一切心所之想、思、一境性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4.27讲于江西佛学院
好,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在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心所。在讲到心所的时候,我们知道心所是伴随着心一起生起的,它拥有四个特点,即:与心同生、与心同灭、与心取同一个所缘和拥有同一个依处。
然后我们就开始讲了七种遍一切心的心所。七种遍一切心所即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昨天晚上学习了触和受。
触是指名法、依处和所缘三者的结合、接触称为触。
讲到受,受就是感受,心对对象(目标)的体验。
受又可以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或者可以分为苦受、乐受、悦受、忧受与舍受。
还可分为眼处生受、耳处生受、舌处生受、鼻处生受、身处生受、意处生受。
然后我们又特别重点地讲到了身受与心受的关系。讲到身受其实还是属于名法,只不过它是经由身体的体验,也就是说它的依处是身净色;而对于心受来说,它的依处往往是心所依处色,也包括了其他(眼依处等)的依处,也可以是舍受。
我们今天晚上将继续来接着学习其它的心所。
想(sa¤¤à),想的特相是体会对象的品质或者认知对象(所缘)的品质。作用是对所缘作标记或印记,以便再次认知时知道这是一样的,或者认出以前已认知过的所缘。
所以“想”通常会有两种作用:
第一种作用就是当心接触到新的目标时,它能够给这个新的目标作印记,也就是说留下印象。这种印象在以后重新出现的时候就成为了记忆,就好比是一个木匠对自己所量或者说准备工作的木头在作标记一样,以便以后再重新要继续工作的时候,知道:“哦,这是在这里。”同样的,对心的陌生的对象(所缘),“想”的作用就是给它作标记。
“想”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对曾经认知、认识过的所缘,它能够认出或者搬出记忆来。现起是通过已经领会过的特征方式来理解对象、理解所缘。
“想”是一种最基本的,很普遍的心理作用。我们说到的,能够认出一样东西、能够记得一样东西,就是“想”的作用。或者一般我们所说到的记忆、回忆,这种心理作用是“想”在起主导作用,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们曾经去过一个地方。在我们刚去的时候,“想”就起到“这个地方有这样的标记”,这条路是这样走的,然后这个拐弯角有个什么样的商店或者是有个什么样的建筑物。我们在第一次去的时候,给这条路的路标或是一些明显的特征做标记,这是“想”的作用。然后当我们再一次去的时候,乃至我们没有去,在回忆的时候,我们知道:哦,这条路,然后往哪里、往左拐是怎么样?然后再往右拐是怎么样?这些都是属于“想”在起作用。
我们必须得知道这里讲到的“想”和平时我们在语言表达上所说到的想是不同的。例如:我们经常说:“我想怎么怎么样,我想……”,这里讲到的想就是我们平时语言上的想,是一个很粗的、是一个概念上来说的想。
如果从“阿毗达摩”来说,平时我们讲到的“想”是属于一种思维的方式,涉及到很复杂的心路过程。有时候我们说:“哦,我在想什么什么东西。”这个时候往往可能是寻的作用,以后我们会讲到一种心所叫寻(vitakka)在起作用。而这里讲到的“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认出或者认知。第一是作“标记”,第二就是认出。所以它相当于我们一般所讲到的认知的作用。
由于有了“想”的作用,所以通常我们的心能够产生记忆的作用,对于凡是我们曾经体验过的目标,我们都好象能够记得。而且,当我们的心想要作意,就是取某一个目标的时候,很快的这种“想”就能够把曾经体验过的目标重新展现在意门。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往往由于这种“想”的记忆作用,我们可以记得很小的时候,记得很久以前的时候。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往往会被人误认为心是永恒的,因为当我们一想的时候,立刻过去的经验就犹如重现般成为我们意门的、成为我们心认知的目标。
所以佛陀把一切众生分为五个组合,这称为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为什么特别要提出“想”蕴呢?第一,因为“想”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想”蕴能够起到记忆的作用,所以有一部分的人,乃至外道,他认为:“因为我可以记忆很久以前的事情,我可以回忆。”所以他会认为:“我”是永恒的,“我”是恒常的,或者“心”是永恒的。佛陀为了破除外道对于“想”,对于“心”,执取“想”为“我”、“我的”的邪见,因此佛陀特别在修观的时候要观照“想”为“无常”、为“苦”、为“无我”。
因为有一些外道在修定的时候,他们由于有了神通,有了宿命智,他们能够回忆起很多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可以回忆很多生、很多生的事情。他们已经看到了过去世,就会认为说:“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心识的主体在轮回,在生而又死,在生而又死。为什么我能够记得呢?如果没有一个心识作为主体,或者没有“想”作为主体的话,那没有这样连贯的作用。”于是他们就执取“心”为我,或者执取“想”为我,或者执取“想”为恒常的。
或者他们又再想起过去的时候,他们曾经是梵天人或者曾经是天人,在以前他享受很殊胜的快乐,于是他可能认为“心”是乐的、“想”是乐的。佛陀为了破除这一类外道执取于“想”,执取于“心”为“常”、为“乐”、为“我”、为“净”的邪见,所以佛陀教导:“想”是“无常”、“想”是“苦”,“想”是“无我”。因为执取能回忆的是我,所以佛陀特别把“想”蕴提出来,然后再教导应该观照“想”为“无我”,通过观照“想”为“无我”来破除执取“想”为“我”的邪见。
接着我们再看下面一个心所,思(cetanà)。“思”的特相是意愿;作用是积累业;表现为配合、组织或敦促俱生名法对所缘造业。因为“思”心所能够实现心认知目标的目的,所以它也是一个很重要、也是很根本的、基本的一种心理作用。“思”心所能够执行两项工作,它在完成自己造业的同时,它也敦促相应的名法完成它们各自的工作。就好象一个公司的经理,他不仅仅自己要完成工作,而且他也必须得敦促其他的职员也做好各自的工作。又犹如一个班的班长,他自己必须得学习,必须得认真听课,同时他也要负责管好整个班,整个班的其他学生。
当“思”惟有在与善或不善心同时升起的时候,它才完成自己造业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平时讲到的“思”相当于现在所说到的意志行为。凡是造业的,就是我们说到的心能够造业的这种心理作用就是由“思”心所承担、负责的。所以佛陀说:“诸比库,我说思是业,由于思而造作身、语、意之业。”这是佛陀在《增支部》说到的。换而言之,我们平时所说到的业,通过门及管道可以表现为三种:身体的行为称为身业、口所说的语言称为语业、心所想到的、所造作的称为意业。而真正能够造业的是“思”心所。
虽然心在认知对象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心理作用一起在产生,但是在这很多的对象当中、在这很多的心理作用(心和心所)当中,每一个心所都执行各自不同的作用。例如:触主要执行的是接触,把所缘和依处和心集合在一起;而受只是体验;想就是对所缘(对象)做标记;而思是在造业;以后讲到的寻是把心投入到所缘;伺就是持续维持在所缘等等。例如:以后讲到不善心的时候,贪就是心粘着于所缘;瞋是心抗拒、排斥所缘。这些心理作用都执行各自不同的作用,但是所有的心在运作的时候,其中有一种称为“思”心所的,造业的心就是“思”心所,也就是说能够造作业的心理现象、心理作用,就是“思”在起主导。因为有了“思”心所才会有身的行为、身的动作,才会有发自于口的语言和表现在内心的意。
佛陀在讲到五蕴的时候,为什么又没有特别把“思”提出来呢?佛陀讲到五蕴的时候,除了色蕴属于色法,受、想、行、识四种称为四名蕴。四名蕴也就是四类的心理现象,其中受和想我们讲到了,识就是心,而行蕴呢?行蕴包括了五十种心所,行蕴其实是佛陀用一种概括的话语来说的,行蕴就包括了五十种心理作用。所以当我们看巴利的时候,会看到佛陀在讲到受、想的时候用的都是单数,但在讲到行的时候用到是复数,这就证明了行不只是一种。
如果我们在修名法的时候,特别在修缘起的时候,要用五蕴法来观照名法。有两种方式来观照行蕴:一种是以思心所为主的行蕴,为什么呢?因为在行蕴当中,在一种心对对象(所缘)采取行动或者说产生作用的时候,思心所是很活跃的、很主要的;而另外一种观法就是除了受和想,心之外其它伴随着生起的心所,我们要依照具体的心所产生的具体情况来观照。所以在观照行蕴的时候,有一种是以观思心所为主的,另外一种就是依具体方法来观的,这两种观法来观行蕴。
我们说到的能够造业的心就是“思”,思心所在起主导的作用。因为有了“思”,所以众生才会造身、语、意的业。我们讲到的身业,其实就是透过身表(色法的身表)来体现、来表现“思”。我们说到的语业,其实是透过语表,透过语言来表现“思”。而意业就是呈现于意门造作的“思”。
在造业的时候,往往只有两类的心才能造业:第一种是善心能够造业;第二种是不善心才能造业,虽然在果报心和在唯作心里面也有“思”,只是这种“思”往往我们并不称为业,但是它能够起到组织其它心所和敦促其它心所各自执行自己的作用,因此我们并不把果报心和唯作心称为造业的心,也正是因为如此,果报心和唯作心我们称为无记,无记就是非造业的心,我们不能够说它是善也不能说它是不善,在这个时候“思”就不能起到造业的作用。
不过在用二十四缘来观照一切名色法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到,果报心里面还会有一种业缘。业缘就是由于所有的心里面都会有思心所,这种思心所的本质是属于造业的心,即使是果报心里面,由于它能够起到敦促和组织名法的作用,我们仍然也依这种心理作用称为业缘。
下面我们再讲另外一种很基本的心理作用称为一境性(ekaggatà)。一境性的巴利语叫作ekaggatà,如果用英文来说是one-pointedness,也就是心执取一个目标的状态。心一境性就是把心固定在所缘。它的特相是不散乱,也就是把心固定在所缘使心和所缘结合的状态;作用是统一相应的名法;表现为内心的平静。
在一切的心里面都会有这种心所、这种心理作用。由于有了这种心所,心才能够成功的取得所缘、认知对象。心一境性能够令心专一,执行把心专注于对象的作用。在平时我们所生起的心也有一境性,不过它并不强。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心理作用在起作用的话,我们的心是飘浮不定的,它不能很成功地取得对象。但是由于在平时的状态下,就是我们所说到的散心的状态之下,虽然有一境性,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强。如果这种作用通过培育、培养而变得很强的时候,我们往往把这种心理作用称为定。
例如:讲到禅那的时候,初禅有五种禅支,即:寻、伺、喜、乐、一境性。一境性就是这种。第二禅有三个禅支即:喜、乐、一境性,也有一境性。第三禅有两个禅支:乐、一境性,也有一境性。第四禅有两个禅支即舍、一境性,也有一境性。所有的无色界定包括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也有一境性。所以我们可以说一境性就是定。因为在定当中,就是在禅那当中或者在培育近行定和安止定当中,这一种心理作用起到主导的作用、很强的作用,它可以把心固定在目标上,所以称为定。如果我们再从词源上来分析,就知道一境性对于我们修行,对于培育定力是很重要的。
要如何来培育定力呢?我们可以从定的不同的名字来分析,就可以得出定的最主要特点。在经典里面我们经常会看到,佛陀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定。有时候佛陀会讲到心一境性,心一境性的巴利叫cittekaggatà,如果是从词源学来分析呢?citta是心;eka是一、专一;agga它有几个意思:最高的顶点,也有一个点的意思,再加上tà是状态。那心一境性,如果用巴利把这几个词意串起来,就怎么样?心专注于一点的这种状态就称为心一境性。
我们再看一看什么叫做定?定巴利叫作samàdhi。samàdhi古代也翻译成什么?三摩地或者也翻译成三昧,它的巴利原型就是samàdhi,梵语也是samàdhi。samàdhi是怎么来的呢?samàdhi是saü再加上àdhàna,sam是完全的、正确的,再加àdhàna是保持或者持有。因此三摩地的意思,古代也翻译成什么?翻译成等持。这是sam再加à,再加词根dhà。又以定或等持也称为samàdhàna,samàdhàna的saü是完全的、正确的,再加上àdhàna保持或持有,也就是说samàdhi(三摩地),三摩地的原意是源于samàdhàna。
我们看看《清净道论》怎么来定义定的。《清净道论》第一册的第38节这样说到:以何义为定?(就是以什么样的意义而为定呢?)以等持之义为定(samàdhànaññhena samàdhi)。什么称为等持呢?心与心所平等并完全地保持、安置在一个所缘上。在这里讲到的平等就是samaü,再加完全的(sammà),àdhàna是保持,安置是ñhapananti。因为心和心所完全的安置在一个所缘(对象)上,所以,以该法的威力使心平等并完全地、不散乱、不杂乱地住立在一个所缘上,当知这即是等持。就是心完全的保持、维持在一个对象上,这就是等持,等持就是定。
除此之外,定还有其它的名称,例如我们讲到的samàpatti,samàpatti古代依音译也翻译成三摩钵地。Samàpatti,或者古代也翻译成等至,我们再看它的词源,它是saü(完全的、正确的)再加àpatti,àpatti就是apajjati的过去分词。apajjati是到达或者进行,但是做为它的过去分词,就是说这种动作已经完成了,就是已经到达、已经进入。
例如我们讲到sotàpatti,是什么意思?sotà是流,河流,在这里是指圣流,再加上àpatti,已经进入圣流叫作什么?叫作入流。在这里讲到的àpatti就是已经完成了、已经到达了。完全的进入、完全的到达了,就是心已经完全进入定的状态,专注在所缘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为等至,也称为定。例如讲到定,安止定、近行定。近行定是 upacàra-samàpatti;安止定是appanà- samàpatti。
有时候定也可以叫作samàhita,古代翻译成三摩呬多,它是samàdahati的过去分词。也就是心已经集中了,已经安定了称为samàhita。samàhita也表示入定的或者说拥有定力的。
我们知道了如果要培育定力,最根本、最基本的一点是什么?心只专注在一个对象上。如果心漂浮不定,或者说心取很多的目标,这个叫什么?这叫散乱。散乱和定力是相对的、是敌对的。既然讲到心对于对象专一、专注、平静的状态称为定。那应该如何来培育定力呢?
我们再看,有时候培育定力的方法也叫什么?也叫修止。止是什么意思呢?止是samatha。samatha的意思就是paccanãkadhamme sametã'ti samatho(令诸敌对法止息为止)。所以它是取sametã,sametã就是令平息,令安静下来,令停止下来,称为samatho。paccanãkadhamme是指诸盖,心的种种烦恼。令种种烦恼停止、平息下来,这称为修止。所以我们说到的要培育定力,先要怎么?要远离诸盖,先要让诸烦恼安静下来。如果内心起伏、内心散乱,这个时候心是不是处于平静的状态?是不是?如果不能平静,定力能够培育起来吗?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修定的话、培育定力的话必须得修止,修止就是先让烦恼平息下来,让培育定力和培育智慧的种种敌对法先停止,惟有这么样才能够培育定力。
有时候,定力在达到某一种程度、某一种高度我们又称为什么?我们称为禅那。禅那是什么意思呢?禅那是巴利语jhàna的音译。为什么称为jhàna呢?在《清净道论》里讲到àrammaõåpanijjhànato paccanãkajjhànanato và jhànaü,这里就解释得很清楚,àrammaõ是对象、所缘;åpanijjhàna就是专注、注意、观察的意思;to是因为;心很专注于对象,达到了这种境界的称为jhàna。所以在这里讲到的jhàna,jhànato,jhàna直接就取这个称为禅那。或者paccanãkajjhànanato,这里讲到的paccanãka是敌对法,也就是种种的烦恼诸盖;jhànanato它的动词就是jhàpeti,jhàpeti就是烧,用火烧。因为用定力之火烧尽了种种的烦恼称为jhàna,禅那的意思就是这样的。所以有两种方式来解释禅那:一种就是专注目标,另外一种就是烧毁敌对法,称为jhàna。所以,这里的jhàna是音译,我们讲到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些禅支是音译来的。既然我们透过定的种种译名,用词和用义的方式(词就是用词源学的方式,义就是用义注的方式)来解释了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培育定力,心一定要专一。心对于对象的专一称为一境性。
我们再看一看培育定力最根本的要求是什么?最根本的要求是心要专一,专一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要单纯。
应该通过怎么样来培养定力呢?我们再看一看培养定力的种种方法,不外乎是透过持续地专注一个所缘来提升,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培育定力,必须得再从质和从量两方面来提升。
从质就是心除了一个对象之外,不要再去专注其它的对象,可以通过这样专注在一个对象;
而从量上来说,并不是你现在一看到一个对象,立刻就叫定力,你必须得维持一段时间、若干久的时间,惟有达到了一定量,定力才能够培育出来。如果不是的话,即使你很专注在一个对象,但很快的变换所缘,那你的定力还没办法培养起来。
虽然说培养定力的方法有很多,在《清净道论》里面总结为四十种方法。这四十种方法都不外乎是四十种目标(所缘)。无论我们专注哪一种目标,当我们修的时候都需要专注、需要专一、同时也需要持久,惟有这样,透过专注、专一、平静来提升我们的心。定的力量是很强的,不过定的力量再强,还是属于我们心的力量,是不是?我们培育定力不需要外在的东西,不需要邀请什么诸天、佛菩萨来,不需要什么附体这些东西,而我们开发的是内心的力量,由于心能够专注,当它达到一定的强度我们就称为定力。即使你说我要修佛随念,它只是取佛陀的功德为目标,而不是依靠、邀请佛菩萨来加持,并不是这么样。我们说到的定,在三学当中称为什么学?Adhicitta sekha(增上心学),它是培育心;或者在七清净当中,定力又称为什么清净?称为心清净。为什么称为心清净呢?因为心远离了种种杂染烦恼的状态,心已经把种种烦恼镇伏了,达到这种状态称为心清净。也就是说,其实培养定力是让我们的心透过专注一个所缘而变得强有力。
如果我们的心没有经过训练,它就好象一块地,没有经过人的管理,结果会怎么样?杂草丛生,是不是?如果我们的心没有经过调伏,没有经过整理、清理的话,那会怎么样?会升起很多烦恼的草。所以我们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心堪任,能够自在、能够自由,我们必须得先学习调伏心。
正如佛陀在法句经里面说到的:心是极其轻躁而变换极快的,应该调伏心,经过调伏了的心能够带来快乐。这里的快乐最终就是指能够证悟涅槃之乐。正是因此,我们需要培育定力。
也许有些人还不一定能够认知到定力到底它的作用有多大,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从你家的一楼走,如果你的家是住在三楼的话,那么也许每天你都走上走下,走上走下,是不是?你知道你的家从一楼走上三楼多少级楼梯吗?知道吗?或者现在旁边的楼梯,那些女众、男众每天都走的,有多少级?知道吗?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我们每天走的时候,都是心散乱地走,是不是?那这样的话,不要说走十次,走十天,即使走了十年你都不知道有多少级。如果我们很专注地走,或者把我们的心放在这楼梯上,数一数能够走多少级,那么走多少次你就能够知道有多少级?多少次可以知道?只是一次,是不是?对啊!所以当我们的心专注了,它的力量就体现在这里。如果我们的心散乱了,它的力量就不能够发挥。
又比如说:我们把这张纸放在太阳底下晒,晒一整天这张纸能够着火吗?能不能?不能。如果我们拿一个放大镜,我们拿个放大镜放在太阳底下,然后把它的聚焦放在纸的中心,多久这张纸就能够着火?用不用一个小时?多久?一两分钟就可以,是不是?心的力量,心集中的心量就是这么样。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苦口婆心地说:
Samàdhiü, bhikkhave, bhàvetha. Samà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àbhåtaü pajànàti.
诸比库,应当修习定!诸比库,拥有定力的比库能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什么呢?佛陀接着说:
如实知见色的生起与灭尽,如实的知见受的生起与灭尽,如实知见想的生起与灭尽,如实知见行的生起灭尽,如实知见识的生起灭尽。受、想、行、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所谓的生命,受、想、行、识的生起是什么呢?种种的烦恼、造业!也就是为什么会轮回,为什么会苦?而受、想、行、识的灭尽是什么?即涅槃。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如实知见受、想、行、识五蕴,或者如实知见这个世间,不能如实知见这个世间的灭,那么我们就不能够如实地去知见涅槃。
所以佛陀在另外一部经里面也这样讲:
应该培育定力,拥有定力的比库能够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什么?
如实知见这个是苦,如实知见这是苦的原因,如实知见这是苦的灭尽,如实知见这是导致苦完全灭尽的道路。
我们培育定力为了什么?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培育定力有很多种功德,有五种功德。例如:现法乐住、vipassanà、神通、灭尽定和胜生(就是投生到梵天界)。
我想问问大家,培育定力的目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这五种功德的第二种vipassanà,为了修观。
修观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提升智慧。所以佛陀教导修定的目标是为了让我们提升智能,而不是让我们只是安住于定境去享乐,并不是这个目的。也不是让我们培育定力去开发神通,也不是让我们培育定力去为了投生到梵天界,这也就是一个人修习世间定和修习出世间定的差别。
对于修定的外道来说,他们修定的目的是为了投生到梵天界,或者他们为了内心享受很殊胜、很寂静的快乐。但是佛陀教导修定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解脱。
曾经有位洋人的尊者,他问我说:“外道也修定,那为什么要把定称为觉支呢?”大家请回答,为什么?外道也修定,既然外道也修定,那为什么又要把定称为觉支?觉支是什么意思?bojjhaïga或者完整地称为sambojjhaïga,sambojjhaïga它的意思是sambodhi再加上aïga,sambodhi是什么意思?sambodhi是正觉,aïga是因素、条件。
导向正觉的条件、因素,称为觉支。既然这么样,外道修定也可以导向觉悟了?为什么,知道吗?因为外道修定并不是导向涅槃,它并不是导向修观智而最终导向涅槃,它是为修定而修定,我们是为修慧而修定,这个是差别,这是外道定和佛陀教导的定的差别。所以外道修定不能称为定觉支。
即使作为佛陀的弟子,如果你修定是为了投生到某些地方,例如:你修定是为了投生到梵天界,你的定力、你的三昧仍然不能称为定觉支。因为它只能够延长你的轮回,所以这种定不能够称为正定。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清净道论》里面这样说:
samàhito yathàbhåtaü jànàti passatã'ti vacanato pana samàdhi tassà padaññhànaü.
“拥有定力者能如实知、见”之语(这句话是从《增支部》来的),所以定是它的足处,也就是说定是培养观智、培养慧的直接原因。因为拥有定力者才能够如实知、如实见,所以才说:“定是慧的足处(立足之处)。”
我们在经典里面会看到,佛陀很强调定力。例如:我们讲到的五根,有一个根叫什么根?定根。五力有一种叫定力。七觉支呢?有一个叫什么觉支?定觉支。八圣道呢?有个叫什么?正定。其实这些都是一个东西:心,就是心一境性。但是为什么佛陀要重复地讲,要经常地讲呢?即使行菩萨道者的六度,六巴拉密(波罗密)里面也有一个叫什么巴拉密?禅那巴拉密。所以修定重不重要?佛陀讲到的修行的三个次第当中,或者称为三学,第一是什么学?戒学,第二定学、第三是慧学。如果讲到修行次第的七清净当中,第一是什么清净?戒清净。第二清净呢?心清净,第三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那么定重要吗?重要!
但我们会看到现在,有很多人并不注重定。甚至有些人说修定是多此一举。例如:即使在禅修风气很发达的缅甸,也是有很多人根本就否定了定。甚至他禁止其他禅修者修定,他们认为:你修定是在浪费时间。或者他们认为:修定甚至会走火入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再想一想,假如定真的是可有可无的话,佛陀用不用多此一举呢?经常强调要修定、要修定呢?我们想一想,从定在佛陀教法当中的地位就可以看出定力是很重要的,并不是说定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佛陀根本不用教定,直接教慧,直接教你修观就可以了,是不是?
就好象持戒一样,持戒是不是可有可无呢?如果一个人没有戒的话,他们根本谈不上解脱,他们根本谈不上解脱生死,是不是?所以戒是基础,然后定也是基础,然后才是慧,而惟有通过慧才能够断烦恼。
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不应该去轻忽定。我们可以说修定的目的不是为了修定,不是为了享乐而修定,不是为了投生到梵天界或者投生到天界来修定,而是为了慧而修定。
就正如说一个士兵,他要上战场去杀敌,如果一个士兵根本没有经过训练,没有经过操练,他上战场等于去怎么样?去送死。所以要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们说到在军营里面的纪律,相当于戒律。如果一个军队纪律涣散的话,这样的军队作战能力怎么样?必定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因为惟有军纪严明,这样的军队才能够拥有作战能力。同时,如果军队训练有素,那让他上战场杀敌,才能够胜券在握,他才能够打胜仗。我们不要忽略平时的练习、平时的操练。
例如:如果一个士兵经常练习射击,练习射击就是瞄准靶子。如果他说瞄准靶子只是在浪费时间、浪费子弹,那这样的话,他拿着枪上战场,他能够很好地杀敌吗?能够吗?不能够。
所以,我们现在要培育定力,大家花时间,甚至感觉很痛苦地培育定力,其实是为了修慧。我们要知道,先要把内心的能力提起来,才能够修慧。
因为佛陀曾经说过:“即使一个人在战场上杀死千万个敌人,还不如一个人战胜了自己,惟有战胜自己者才是最上的胜利者。”我们战胜自己是战胜了什么?战胜烦恼。要用什么来战胜烦恼?要用智慧之剑来战胜烦恼。如果你的智慧之剑很钝,能够砍东西吗?砍得动吗?砍不动。所以我们要培育定力,培育定力的目标是为了培育智慧。
我们又可以把定力比喻成视力一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很良好的视力,很远的地方他都能看得很清楚,是不是?如果视力不好,能够看得清楚吗?看不清楚。有些人可能会感觉有点急躁,认为说:“我想快快修,我想赶快修观,修观之后我的观智才能够提升。”但是须知修定其实是基础。我们也不否定,确实有些人还没有达到禅那,就可以修观的。这个确实如此,正如在帕奥禅林,就经常有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的禅修者在修定修得很痛苦,修得也没有效果,连禅相久久都不出来,所以修得很痛苦。有些人刚来禅修导师就教他修观。
例如:有些禅修者刚去,他没办法专注,但是他对身体的觉受很强,于是禅修导师就教他先修四大,修了四大之后,一旦他专注,专注呼吸,一旦他发现到光一出现,就立刻破碎掉、散掉,这种人迫不得已,我们就叫他走纯观行者的道路。走纯观行者的道路就是当他修完了四大之后,就直接可以去观色法,去破除色聚,然后修色业处再修名业处。所以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即羡慕又妒嫉:“为什么他来,那么快就可以修色业处、名业处,我拚了好几年,我到现在还是在原地踏步?”
但是,往往纯观行者的定力只是建立在修四大而培育起来的近行定。在修色业处的时候,没什么大问题,他还是可以见到究竟色法。在修名业处的时候,他就已经只能够观照欲界的名法,因为他没有禅那的体验,所以他自然不能够观照禅那名法。一旦他修到缘起的时候,他会发现到他的定力已经很难支撑他观过去世的因了。而且由于他的定力不强,他观的东西有时不清楚,经常犹豫不决,他不敢肯定,他不像那些拥有定力的人,他一观很肯定,就好象我们现在拥有很明锐的眼睛,一看东西就很肯定,这是谁来了?但是如果你是近视眼的话,可能鼻子闻过去嗅,都不一定能够敢很肯定,是不是?所以说这就是定力的作用。
那我们知道了培育定力、拥有定力就是让我们的心变得强有力。惟有我们的心专注平静、强有力,我们观照才能够很清楚。而且一旦一个人的定力培养得强有力的话,他修观可以修得很快。为什么?因为我们强调的修观一定要如实知见,修观来不得掺假,修观不是靠想象、不是靠观想、也不是靠推理、不是靠逻辑。修观是靠什么?你看到是就是,你看到不是就不是。要拥有如实知见的能力,如实知见的智慧,需要什么?需要拥有强有力的心。强有力的心就是定力。所以佛陀说:“诸比库,应修习定,拥有定力的禅修者才能够如实地知见。”这就是我们要培育定力的预期。
今天我们讲了心一境性,也就是说定力是由于心专注在一个目标上、达到一定程度就称为定力,而定力培养到一定的强度我们称为禅那。现在我们学了这一个心所,那大家明白了应当如何培育定力了吗?我们借用佛陀讲到的很多种不同的词意来表达,其实只是表达一个意思:如果想要培育定力,我们的心就要学习单纯地去专注一个目标。惟有这么样定力才能够培育起来。
好,我们这期禅修营的开示就先讲到这里,在下一期禅修营再继续一起学习。
下面我们来一起作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15讲 七种遍一切心所之名命根和作意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01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先来一起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在上一期我们开始学到了“阿毗达摩”当中心所的部分。
心所一共有五十二种,又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遍一切心的心所;第二类是六种杂心所;第三类是十四种不善心所;第四类是二十五种美心所。
我们一起学习了七种遍一切心所当中的触、受、想、思、一境性。今天晚上将继续来学习剩下的两种心所:即名命根和作意。
下面我们再讲另外一种心所:命根。
命根有两种:
一种是在色法里的命根,称为色命根。色命根是指存在于业生色法、业生色聚里面的究竟色法,它起到维持俱生色法生命的作用。
我们在这里讲到的命根是名命根nàma-jãvitindriya。名命根是维持心与心所的生命力,以使它们可以在其生命期间存在与持久。否则,它们将会在还没有完成执取与认知所缘之前即灭去了。也就是说,名命根的名法是支持和支配它的生命力。根indriya,意思是以支配为意,也就是在某一种法里面,能够起到支配、控制、作用的这一种力量,我们称为根。
对于名法来说,因为名法认知对象的这种能力,所以它必须得要有一种名法(一种心理作用)去维持它,能够维持这一堆心理作用一起产生对所认知的目标执行作用的这一类的心理,我们称为名命根。它的特相是维持相应名法。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心理的生起,它不会单独的生起,都是会有若干个跟它相应的一起来运作。
例如:我们只是很简单的看,平时我们只是说这个看的动作,但其实它已经涉及到很多的心理作用。看就包括了心去了知对象,又包括了心与对象接触,又包括看的感受,又包括看能够认知这个是什么对象,又包括它的意志作用等等。其中能够维持看这种存在的生命力,我们称为名命根,在眼识里面的名命根。
除了名命根之外,其它和它一起作用的、一起对所看到的对象产生作用的,我们称为和名命根一起生起的相应名法。也就是说,好象我们现在大家共同去完成一项任务、一项工作,除了我们个人之外,还有我们一起工作的那些人。同样的,当心去认知目标的时候,它也不是单独运作的,是一起运作的。那么,名命根在这一系列的心理作用当中,它就起着维持它们生命力的作用,它的作用就是使它们能够发生。
现起表现为能够维持名法的存在。所有的心与心所能够起到作用,起到认知目标的作用、朝向目标的作用,是因为有命根的促成。如果我们要理解命根,就可以把它理解成:这个是名法的生命力,认知对象的生命力,这称为名命根。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种很重要的心所(心理作用),称为作意。作意的特相是指引相应名法朝向所缘;作用是把相应名法与所缘连接起来,也就是说,把心和心所认知的对象连接起来;表现为面对所缘。作意是能令心朝向目标的心所,惟有通过作意,目标才能够呈现在心中。为什么称为作意呢?我们再看看作意到底是什么意思?
作意的巴利语叫做manasikàra,是由manas再加kàra所组成。manas意(心意的意),再加kàra作(工作的作)组成。所以就称为manasikàra,直接翻译为作意,有时候也翻译为思维、注意或者思念。但我们翻译为作意是很准的。如果是用英文来说,它的意思就是intension,注意的意思。作意能够直接影响心的品质。
作意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如理作意,另外一种称为不如理作意或称为非理作意。
什么是如理作意呢?如理作意的巴利语称为yoniso manasikàra。yoniso是巴利语yoni的从格,巴利语的名词一共有八个格,例如有主格、宾格、呼格、属格、具格、从格、在格等等。这里的yoniso是从格,yoni是什么意思呢?是起源、原因,或者生,还有胎的意思。它的从格的意思就是从根源上或者从根本上、从原因上,古代翻译为如理。如果把yoniso再加上manasikàra,直接翻译就是如理作意。如理作意是什么意思呢?在英文里面就叫right intension,就是正确的注意。
另外一种作意是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是在yoniso前面再加上否定的前缀,就变成ayoniso。也就是yoniso本身是从根源上的,我们古代翻译成如理,再加上a,就是不,或者非,或者无。例如,我们把arahant(阿拉汉),阿拉汉是什么意思?古代翻译成阿罗汉。它的巴利语叫做arahant。raha就是秘密的、隐藏的,甚至说就是偷偷摸摸的,再加上a就是没有秘密的、没有隐藏的。所以arahant就是在身、语、意三业都没有隐藏的,没有秘密的。
例如:我们说的nicca是永恒的、恒久的,再加上a,anicca。anicca是什么意思?是无常。或者我们又说raõa,raõa是争吵,或者说古代又翻成ra¤¤a就是争吵、嘈杂的,再加上a,是什么意思?阿兰若,ara¤¤a 就是安静的地方、无争处,没有争吵的地方。所以,阿兰若就是没有争吵的地方。又比如说,经常念叨的amita,mita是什么意思呢?是有限的、有限量的,再加上a,就是无限的、无量的。所以在很多的词里面,如果再加上a,它就表示否定。
比如说,现在yoniso,再加上a,就是ayoniso,就是不如理,再加上manasikàra,就是不如理作意或者简称非理作意。如果非理作意,英文叫做 wrong intension 。就是错误的注意。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尝试以意门心路过程来讲一下。
首先应当要了解我们心的运作。具体心的运作我们将会在讲完心法之后,在讲到心路过程的时候再一起来学习。但是,我们在这里再简单地讲一讲心的运作。当我们的心接触到任何一种对象的时候,首先会生起一种转向心。转向心有两种:一种是五门转向,一种是意门转向。转向心的作用就是把心拉到所缘里面去,就是转到所缘。
例如:现在这里突然有人叫我们,我们把注意力转到那边去,这个叫做转向。同样的,如果没有转向,接着的心理活动不能产生。所以首先第一个心识刹那是转向,以意门心路过程来说,转向了之后,接着会有几个称为速行心的,速行心是主要负责造业的心。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欲界的速行,或者三界的世间速行,必定不是善就是不善。
在转向的心里面,如果是五门转向,它有十一个名法。如果是意门转向,它有十二个名法。在这些名法,就是在一个心识刹那里面,有若干种心理作用在同时执行着把心拉到对象的作用。其中有一种心所(一种心理作用)就是作意。这里的作意心所,它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一转向心的作意是正确的去注意目标的话,那接着的所有的速行心,就是造业的心,它都是属于善的;如果是错误的注意的话,它都是错的。我们再用图表来看一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若意门转向心的作意心所是如理作意,紧接着的速行心必定是善心,这里我们就以意门心路过程为例子。
当心接触到对象的时候,必然的,心会做出一系列的反应。这一系列的反应表现在道德上,或者从伦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它可以分为善或者不善两类。
善或不善,这两类心到底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它就和转向心里面的作意心所息息相关。在一个人的心流不是很活跃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心还没有处在看、听、嗅、尝、触、想这种状态,那个时候我们称为有分心。有分心一个接一个,极快速地生灭。一旦有目标呈现在意门,这个时候就生起了一个心,这种心能够使心流转向于目标。因为这一个心是由意门所转向的。
就正如说,好像当我们睡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我们,那个时候我们睁开眼睛,这个时候睁开眼睛类似于转向那个作用。因为有了睁开眼睛,我们接着会看:哦!到底是谁叫我们,是不是?这只是个比喻。在这一个转向心里面,有一种心所称为作意心所。
转向心里面有很多的心理作用,例如有一个心识,还有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寻、伺,有这些心所。其中的作意心所,就能够把心转到对象里面去,它起到这样的作用。但是,它转的好与转的不好直接影响到紧接着生起的那些心。
如果这种作意是如理作意,就是我们说往好的地方想,紧接着所产生的速行心,一般意门转向心和欲界的心路过程,速行都是七个,紧接着的速行心就必定是善心。为什么呢?因为意门转向心能够把心流拉向对象,如果拉的方向是正确的话,那么一系列的心都是正确的。
如果意门转向心的作意心所是往坏的地方想,往不好的地方想,这个我们称为不如理作意,紧接着生起的速行心必定是不善心。
例如:这些是有分心,等有分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心,这意门转向心承担着把心流拉向对象。如果它拉的方向是好的,那生起的是善心。如果拉的是不好的话,那我们称为不如理作意。只要是不如理作意,紧接着生起的所有速行心,七个速行心都是不善心。
当速行心灭去之后,通常会落入有分。如果对象是很清楚的话,那么它还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呢?也就是说作意心所如果是对的话,紧接着就是善心。作意的心所是不对的话,生起的是不善心。为什么呢?我们举开车的例子来说吧。
比如说:如果一个司机开着一辆车,到了分叉的路口,到了十字路口。假如说一条道路是往好的地方走,一条道路是往不好的地方走,如果司机把方向盘打向左边,如果左边这个是不好的话,那么,一旦司机把方向盘打到左边,所有在车上的乘客怎么样?车会怎么样?都会开向错误的方向,是不是?如果司机又把方向盘打向右边,右边就好比是好的地方,那这个时候整辆车连同乘客都会往正确的方向行走,是不是?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作意心所就承担着犹如司机或者犹如方向盘这样的作用,而这一辆车,我们就比喻为好象是我们的名法,就是心。而里面的乘客,就好像是里面那些其它的心与心所。如果汽车走的方向是对的,那整辆车的方向都是对的。如果司机开错了路,整辆车必定也跟着走错了路。对于名法也是,一旦在转向的时候,我们所作意的是错的,往错的方向,就是往不好的方向想的话,那么整个心流就被它拉到错误的地方去。如果我们往对的地方想,好的地方想,那么整个心流就往好的地方走。
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是怎么样运作的呢?刚才我们讲的可以说都是些理论,可能有些禅修者特别是新学员,他们可能会听了有点感觉比较难理解。在这里我们尝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作意的心所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运用,看作意是多么的重要。
假如我们遇到一个不喜欢的人,但是又不得不跟他在一起,不是冤家不碰头。例如说,在公司里面,有一个你的竞争对手或者说你的上司、你的同事老是想要整你。但是,你们在一个地方工作,不得不在一起。当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即使他没有对你做任何的事情,你都感觉到不舒服,你的内心就感觉到很排斥他,你一见到他,你就很自然的会联想到他过去曾经跟你过不去,或者曾经伤害过你,曾经在背后中伤你、毁谤你、造谣,给你穿玻璃小鞋。
当你想到这个的时候,你就想着他的不对,想着他对你的不好,这个是不如理作意。一旦你的心对他产生排斥、抗拒,你讨厌他,由于不如理作意,你就会认为这个人是不好的,只要你认为这个人是不好的,你的心就会排斥,一旦会排斥,你会生起的是憎恨的心、讨厌的心。憎恨和讨厌的心是属于什么心?属于瞋心,瞋心就是不善心。如果你在碰到这样的一个人的时候,假如你只是追随着自己的习气,一旦见到他,你就讨厌。你一旦讨厌,你的心就变成有排斥,有排斥就是不如理作意。那你的心就讨厌他、恨他,甚至想尽办法想要报复,想要报仇,或者说一旦有机可乘,我们也要整回他。这样的话,你的心一天到晚都是在一种算计、在一种仇恨、在一种不满的不善心当中。
如果同样遇到这个人,我们能够一转念,我们可以想一想,其实这个人也很可怜,他一天到晚都想着往上爬,自私自利,都是在造不善业。由于不善业,虽然他现在可以得逞,他现在可以春风得意,但是一旦他的果报成熟,他还会受苦,他必定还会得到果报。如果我们这样想的话,我们反而能够生起怜悯的心或者同情的心,我们反而不会再去计较他曾经对你的一些中伤。你的心变得更加开阔,能够包容,容得下他对你所做的不是。你可以这么样想的话,你的那种抗拒、讨厌的情绪就将能够逐渐的消除,能够消失。
或者我们又可以思维业果法则。我们可以想想:我为什么会跟他在一起呢?我能够跟他在一起,这不是缘分吗?虽然说缘分,人们一旦提到缘分,好像都是好的。其实,缘有很多种缘。例如说:俗话来说,有顺缘也有逆缘、有善缘也有恶缘、有好的缘也有不好的、坏的缘,是不是?无论什么样的缘,我们至少现在跟他在一起。既然现在有缘分碰在一起,不过现在这个只是逆缘而已,只是恶缘而已,那么我们就承受吧。
为什么会有这些缘呢?我们思维下业果法则:在世间上的任何人、事、物,任何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一样是没有原因的,是不是?由于过去的因,我们在过去造下来的业,我们现在只是承受而已。我们现在能够跟他在一起,这个就是果报而已。既然这些是我们过去所造的,那现在因缘成熟了,为什么我们自己不敢承担呢?为什么不敢承担我们过去所做的行为带来的结果呢?所以我们要敢作敢当,现在所承受的果报还是由我们自己所造下的,既然是自己所造下的,那么就坦然地接受吧。
如果可以这么样的思维,那你就可以通过业果的法则,我们就可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一旦你能够接受现实,你的心就不会充满了不满、你就不会充满了排斥、不会充满了抗拒。只要我们这么样想,那这样的思维、这样的作意,我们称为如理作意。一旦有了如理作意,接着那种心是什么?如果你一旦思维业果法则,你思维到他和他之间的缘,至少你的怒气可以消,你的怨气可以消,甚至由于你思维业果法则,业果法则本身是属于什么?拥有智慧的心,拥有智慧的心是善心还是不善心?
我们说思维业果法则也称为业果智。这是属于世间的智慧的范畴。你能够接受现实,你能够联想到业果法则,不仅仅你能够接受这样的现实,使你自己好过一点,甚至你还生起了善心,何乐而不为呢?是不是?
如果我们抗拒他、排斥他、跟他作对,那么我们的心将充满了不满的、不好的心念,生起的是瞋恨心。甚至别人根本没有对你怎么样,甚至他只是看你不顺眼而已,或者你看他不顺眼而已。别人有些行为你只是看不惯而已,例如:他说话大声一点,他有些习气、他的性格你感觉不满你的意。然后你的心看到他就很讨厌,很排斥他,就跟他过不去。其实人家根本都没有这么样想,只是你自己多心而已,因此我们可以这么样想。
同时,我们也可以这样思维,佛陀曾经在《相应部》的《无始相应》里面说过这么样的一句话,佛陀说:“在没有尽头的无始的生死轮回以来,在现在的所有众生当中,很难找到一个众生、一个有情,在过去的轮回当中,不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伴侣的(就是眷属的)。”
很难找到,如果我们可以这么样想:之所以现在我能够跟他在一起,这个是缘分。不过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他曾经是非常关爱我的父亲或者母亲,由于现在轮回,已经隔了很久,所以都变成了陌路、都变成了冤家。如果我们可以这么样想,甚至我们想,也许在很多很多世以前,他也许曾经甚至用生命来保护我们。这样的话,我们的心就可以打开,我们就不用再为在生死轮回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过度的耿耿于怀。
人的心其实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调解。如果我们看一样东西不顺眼,很多东西我们都看不顺眼。如果我们只要把念头一转,这念头就是如理作意,那很多东西都能够改变。有些事情并不是真的是这么样,而是我们自己内心里有鬼,甚至我们很多事情是自作多心的。也许对方并没有错,而是我们的内心怀着一种不好的心态、不好的眼光,戴着有色的眼镜去看别人。很多问题很可能是这么样来的。为什么我们会这么样想?这么样看人呢?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如理作意。
在这里,我们想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可能是在中国庄子里面讲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面可提示,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心理呀?
在古时候,有这样的一个人,有一天他的斧头不小心丢了,他就在想,他到处找,找不到他的斧头,在家里头找不到。于是他就想:咦?我的斧头为什么会不见呢?这两天有谁来过我的家?噢,对,原来是邻家的那个小孩子。他几天前来我的家里玩,自从我的斧头不见了之后,这个小孩就再也没来我的家里玩过,会不会是他偷的呢?
于是,他就这么样怀疑之后,就去观察那个小孩子。结果他发现:哎,那个小孩子,他走路也鬼鬼祟祟,他说话也鬼鬼祟祟,斧头肯定是他偷的。假如不是他偷的,为什么他走路、他说话、他做事,怎么又那么鬼鬼祟祟呢?而且一直以来,他都是来我家里玩,为什么我的斧头不见之后,他就从来都不敢来我家里玩了?一定是他的心里有鬼,一定是他偷了我的斧头。于是他就认定了他的斧头是这个小孩子偷了。又过了几天,他又再到山林里面去砍柴,结果他发现,噢,原来他的斧头丢在山林里面,几天前砍柴的时候丢了。
当他发现了他的斧头之后,他再去观察那个小孩子,他发现那个小孩子无论走路、说话都不像个小偷的样子。
我们想一想:我们会不会有这样的心理?这是不是心在作怪呢?如果我们是不如理作意的话,我们看什么东西都不顺眼,很多事情都想不开。但是一旦我们一转念,用如理作意的话,很多事情都好解决。
现在很多在家人,他们要上班。我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职员,你准备上班,在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你睡过头了,你很紧张,甚至连早饭也不吃了,就匆匆忙忙地冲出家门。由于你迟到了,结果正好当你在上班的时候,又给你的上司、你的经理见到了,抓了个正着,逮住了,这样的话,你在整天,你的工作都不会开心。
在那一天,你都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可能脾气特别暴躁、情绪特别消沉。为什么会这么样呢?其实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而已。但是由于不如理作意,我们的心对这件小事产生了排斥,于是就会影响到你看其他的东西,也看不顺眼,做其他的事情也不顺心,因为不如理作意,你生起了瞋心,然后接连着可能一整天,你都会不开心。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例如:我们突然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很久没有见的老朋友,他乡遇故知,这古代“人生四喜”当中的他乡遇故知。当你见到一个老朋友,结果你聊的很开心,这样的话,你聊的时候很开心,你回到家里也可能会很开心,是不是?又比如说,现在你在公司里面,突然你的老板加了薪水,你会觉得很高兴,而且感觉到一做事也特别有劲,回到家里,看到你的老婆、看到你的丈夫也感觉到特别亲切。为什么会这么样呢?其实这个还是我们的心理作用。
所谓的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关键在于我们想东西,是往好的地方想或者往不好的地方想。如果往好的地方想,我们会生起的是善的心、好的心念;往不好的地方想,我们生起的是不善的心、不好的心、恶的心。
如果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说,不如理作意,就是假如我们作意的对象(作意目标)是永恒的、是快乐的、是自我的、是圆满的,作意对象为“常、乐、我、净”(称为颠倒想),于是生起的是不善心。如果我们作意对象是“无常”的、“苦”的、“无我”的、“不净”的,那么我们生起的是善心,这是从究竟意义上来讲的。
也就是说,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可以决定我们的心的素质、质量。对于修行来说,如理作意是很重要的。正如佛陀在《如是语》第二品的第六经《第一有学经》里面这样讲到:“诸比库,对于尚未到达而希望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的有学比库,我不见有任何其他一种内在因素能如一种因素如此多的帮助,诸比库,此即是如理作意。诸比库,如理作意的比库能舍断不善,培育善。”
这句话是什么样的意思呢?这里讲到的是有学的比库,也就是说还没有完成禅修目标、还应当修行、应当修学的人或禅修者称为有学,巴利语叫做sekha。
对于这里无上解缚安稳是什么意思呢?解缚就是完全的断除烦恼,安稳处是指涅槃。也就是说,已经没有烦恼的涅槃。对于还没有到达,还没有证入涅槃,还没有完全断除烦恼却希望断尽烦恼证入涅槃,这一些正在修行的禅修者、这些修行的比库们。
我,这里的我是指佛陀。
我发现不到,我不见,就是我没有看到。有其他任何一种内在的因素,能如一种因素如此多的帮助,诸比库,这就是如理作意。
在《如是语》的这些经里面,第一有学和第二有学里面,佛陀提到有两种因素,对于修行人来说,只要他想要断除烦恼、想要证悟 涅槃,两种因素是最重要的:一种是内在的因素,一种是外在的因素。
外在的因素是什么?知道吗?善知识。对!所以佛陀在另外一部经里面就讲到,我不见有任何一种外在的因素能如一种因素如此多的帮助,这就是善友、善知识。
对于内在的因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如理作意。这里讲到的内在的因素,就是说内在的心理因素。内在对我们修行最有帮助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就是如理作意,就是我们在想东西的时候,都是往好的地方想,就是这样的意思。
接着佛陀就说:“诸比库,如理作意的比库能够舍断不善、培育善。”如理作意就好象是方向盘,它能够把心带向好的地方。如果作意是错误的话,那么后面整个心路过程都是错的,都是恶的。
刚才我们讲到用心路过程来分析。只要作意是如理的,我们就能够培育善,是不是?培育善的同时,我们也能够舍断不善,如果我们追随着自己的习气,追随着自己的烦恼,或者说我们习惯性看什么东西,都往不好的地方想,那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在增长不善,在滋生烦恼,这就离佛陀所讲到的目标越来越远。
因此在培育善法的时候或者我们在平时生活的时候,要清楚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要培育如理作意,也就是说,任何的事情我们都要往好的地方想,往善的地方想,要依照佛陀的教导来思维、来注意。当我们遇到善的果报,好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这个只是我们善业的果报。在经受到诱惑的时候,我们要加强自己的免疫力,加强自己的抵抗能力。
同时,我们所处的世间是不可能圆满的,不可能事事如意,事事顺心的。由于过去的不善业随时随地都可以成熟,我们经常都会遇到逆境,会遭受恶缘。做事情也很难一帆风顺,做人也很难做到每天都很开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如理作意,而做到使我们每天都过的很开心。遇到的事情可能是不好的,甚至是倒霉的,但是如果我们拥有一颗良善的心,拥有一颗善的心,很多的事情都往好的地方想,多多培育业果智,多多思维因果法则。如果有修行的话,我们应该时常的专注自己的业处,有观智的话,我们应当经常的观照,一切世间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无论我们遭遇的是好还是不好,我们都是在培育善法,我们都是在修行。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得思维的,就是业与果报经常会绞结在一起。现在遇到的果报跟我们过去所造作的业有关系,但现在我们造的善业或者不善业却决定在我们自己。对于已经成熟了的果报,我们没办法改变,我们只有承受。我们要学习承受,好的要承受,不好的也要承受,要承受顺的缘,也要承受逆的缘。
但是对于没有修行的人来说,他们会追随着自己心里的习惯。一旦看到好的东西,会生起什么?会生起贪爱。看到漂亮的人就想多看几眼,看到好吃的东西想多吃几口,看到不好的东西就生起瞋,就讨厌、就抗拒。好的就执着,不好的就抗拒,这是心的自然反应。如果我们经常追随着心的自然反应的话,即使看到好的我们生起贪,也是在造不善业;我们看到不好的,遇到不好的,我们生起了瞋,瞋也是在造不善业。
也就是说,我们一天到晚,我们生活所接触的东西,这个是我们的果报。无论我们遇到的是好的果报,或不好的果报,你生起的都是贪、都是瞋、都是痴。也就是说,你一天到晚你都是在造不善业,你都是在造恶业,是不是?由于善的果报成熟,我们可以遇到好的所缘,这个时候,你就生起贪。由于你遇到好的,由于你过去造的善业,你遇到好的果报,结果你现在,一旦遇到好的你就生贪。生贪是不善心,那变成(遇到)好的果报,你还是在造不善业;遇到不好的,由于不好的业成熟,我们遇到不好的果报,你又在造不善业。那这样的话,我们只是在走下坡路,我们的生命只是在堕落,是不是?
结果我们始终都在贪、瞋、痴当中打滚,我们始终都在造不善业,跟我们的不善业纠缠在一起,我们的生命只能够越来越堕落。现在遇到不好的果报,我们又造了新的不善业,这些新的不善业在以后遇到因缘,我们还是继续要遭受更不好的果报。即使我们遇到好的果报,我们还是在造不善业,那再好的果报也有消尽的一天。你现在不趁机再造点善业、再积累点功德、再培养如理作意,我们就枉费人身了。
因此我们的生活,这个世间就是一个因果的网,这个因果网就好象打了死结一样。如果我们不尝试用如理作意的方法,慢慢把它解开的话,会越结越紧越结越死,最后我们就自己缠死在生死轮回当中。因为这个就是因果网啊!当我们听了佛法,明了了佛陀的教导,我们就应当尝试去改变,改变什么?改变的并不是我们的果报,对于果报的成熟,我们只有去承受。当你承受了,你就会有改变。我们可以说,有的人把果报当成是命运。也许命运从已经成熟来说,不可以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如理作意来改变我们的未来、改变我们的命运。
如何来改变呢?改变就是,它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它的关键点就是在如理作意,在如理作意这一点。例如说,现在大家有钱了,往往世间的人,有钱了他会怎么样?世间人有钱,他们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也就是说,在世间人的心目中,他们赚钱,换而言之,就是尝试努力使他们的欲望变得垂手可得,是不是?
由于有钱,这个是他的果报,他的善果报。如果我们通过如理作意的话,钱并不是坏事。我们(当然是对在家人来说呀),我们可以用钱去做布施,去周济贫困,首先我们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去孝养父母,去扩大自己的产业,这个是佛陀也允许的。但如果我们拥有了钱,去为非作歹、为富不仁、去花天酒地,这个我们是在造不善业,在造恶业。当我们拥有钱,这个是果报,然后我们把这一笔钱拿来怎么用,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决定?
假如这笔钱是你的话,你可不可以拿来做决定?你可以。对呀!如果是男人的话,他可以晚上去夜总会,去一条龙,从吃个晚餐,然后再去桑拿,然后又去叫小姐,那么这样的话,他的钱变成是什么?是满足他的贪欲,让他造恶的帮凶。如果他又把这些钱拿来孝养父母,抚养妻儿,这是对内的;对外的,他又拿去做社会的福利,做社会的公益事业,修桥梁,帮助贫困,拿来做布施,做善事。这样的话,他用了钱,他是拿来做善事,是不是?即使,你说让我的生活过的闲一点,使我的妻儿能够舒服一点,这个也是好的。佛陀在经典里面教导给孤独长者,也是有讲到如何分配钱的话,也是这样。这样的话,你能不能够自己做主张,可不可以?也可以。所以,当我们拥有了善的果报之后,我们如何去分配,如何去安排这些,我们可以自己做主。如果我们花天酒地的话,我们只是在消耗钱财。例如:你把钱拿去赌博,这样的话你是在堕落。如果你拿去做善业的话、做善事的话,那么你把这些钱,就是在创造你未来的福乐之因。这样你既承受了自己善的果报,又利用它来造更好的善因。
无论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好的或者不好的,我们要清醒、要知道,这个是我们善和不善业的成熟,当我们能够这样思维的话,拉向这种思维的本身就是如理作意。一旦这样思维的话,生起的就是业果智。生起业果智也是在造新的善业;纵使我们遇到不好的缘,不喜欢的人,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我们的生活总不能够一帆风顺的话,我们的人生总是很坎坷,起起伏伏的、浮浮沉沉的话,但是如果我们经常都能够运用如理作意的话,我们将能够跳出这个因果的网,我们能够变得生活得很坦然。而且我们也可以,无论是好的果报、不好的果报都能够造善心,我们都能够为未来造善因,造福乐的因。
当我们在承受不善的果报,在人生低落的时候,比如说,无论是在公司、在单位、在你的周围,很多人都跟你作对,或者说你做的事情不给人认同,或者很多人都在明里暗里跟你斗,如果你能够这么样在想,你能够这样想:为什么人家会这么跟我斗呢?如果我做的真的是错误的话,那我应该改。但是如果我做的是堂堂正正,我做的并没有错,只是他们用他们的眼光,他们的方式来对待我,那我们没必要内疚,我们就继续做下去。
同时,我们也要同情那一些经常整我们的人。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样做?因为他们的贪爱、他们的妒忌、他们的傲慢,所以他们才这样做,或者他们的一些邪见、他们的一些成见,他们才这样做。当我们生起一种宽容的心、一种同情的心,这个是悲心。一旦我们生起了悲悯的心,悲悯的心也是一种善心。这样的话,即使我们处于逆境当中,我们仍然可以过的很坦然,甚至我们在逆境当中,仍然可以培育善心,是不是?所以我们可以思维:人不可能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在逆境的时候,就当成是一种考验,当成是对我们人生或我们自己的一种磨练。
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的菩萨,他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样做的?他们是怎么样去对待跟他作对的人、中伤他的人、想要杀害他的人?我们的菩萨都是用一种忍的方式、用一种慈爱的方式去对待跟他作对的人。既然我们要学佛,我们要解脱,要证悟菩提,要证悟正觉,我们就应该向菩萨学习。学习菩萨的忍耐,忍耐毕竟也是一种巴拉密嘛,是不是?
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可以说,假如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都是一帆风顺的话,他不可能成佛。为什么呢?因为他没办法圆满他的忍,忍耐巴拉密,忍波罗密,是不是?惟有他完全圆满了忍耐的巴拉密,他才有可能成佛。所以菩萨也是在逆境当中圆满他的智慧,圆满他的种种的善行的。
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学会了承受。好的不好的我们都能够承受,好的我们不会得意忘形、不会忘乎所以;不好的,我们能够坦然接受。这样的话,人生的起落浮沉,我们都可以很开心、很坦然、很泰然地面对。
因此我们不应该习惯性的让我们的心追随着自己的烦恼,追随着自己的习气,而应该多点培育善,培育如理作意,善跟不善的关键点在于如理作意。
就正如说,我们本身走的是一条路,但是一旦遇到了分叉路口,我们自己有选择的余地。选择好,用什么选择?如理作意来选择。选择不好,用什么来选择?不如理作意来选择。站在这个十字路口的就是作意,而作出决定的,你走哪一边,这个作意心所可以做的了主。如果你把它带到好的地方,生起的是善心,你把它带到不好的地方,生起的就是不善心。
所以我们知道,作意重不重要?重要吗?如理作意重不重要?重要!所以我们看,正是因为如此,佛陀说:“如理作意的比库能够舍断不善,能够培育善。”
我们学“阿毗达摩”,有一句话叫做:“果报如此,速行可变。”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每天所承受的东西,我们之所以承受、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在这个世间,我们的境遇就是我们的果报。现在所承受的我们要改变很难,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改变,改变什么呢?改变我们的未来。
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就在当下。承受的东西,我们通过正确的思维,然后我们生起的是善心。你生起的善心,就是在改变。面对着不好,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态。如果是面对的不好,我们也可以很坦然的去处之;面对着好的,我们也能够很泰然的去面对之。这样的话,我们现在可以很开心、很坦然,而未来我们也可以更好。这样的话,我们的生命就在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善法不断在培育,我们靠近解脱、靠近正觉、靠近菩提就越来越近。
所以我们在学习如理作意这个心所的时候,要认清心的运作,心的运作其实就在作意那一点,就在转向那一点,就是转向心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培育善的思维习惯,使它往好的地方想、往善的地方想。这样的话,我们无论遭遇的是什么样的境遇,我们的生活即使是现在多么的倒霉、多么的不幸、多么的祸不单行,但是,我们始终都可以通过如理作意来跳出这个圈圈,而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顺。如果我们始终都是纠缠在烦恼当中、生活在习气当中,就很难有跳出生死的这个时候、这个机会。
因此我们学了如理作意之后,希望我们每一天都可以积累善业,每天都可以培育善法。我们现在讲到如理作意,对于在家人来说,平时的生活来说,改善自己生活的素质,重不重要?重要吗?重要。对于我们修行人、禅修者来说,如理作意重不重要?也是很重要。所以,为什么佛陀经常讲到要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如果没有如理作意,你谈到的所谓的正念、正知、修定、修慧,都谈不上。无论是持戒,无论是培育定力,无论是培育智慧,首先必须得有如理作意。惟有如理作意的带领,我们才能够谈到以后的正念、正知,谈到以后的培育定力,培育智慧,是不是?
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说,不能够忽视如理作意。对于在家人来说,也不能够忽视如理作意。只要我们学到作意,能够如理作意,也许你现在听了这个,好好的把它记在心中,你用在生活上,其实就是在改善你的生活品质,同时在提升你的人生品位。如果你的心向着解脱的话,其实每天培育的如理作意,就是在靠近解脱一步,你在靠近正觉一步。
好,我们今天讲作意这个心所,就讲到这里。现在再总结一下,我们到此为止已经讲了七个遍一切心的心所,它即是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和作意。这七个就是在一切的心当中都有的,也就是说,我们刚才讲的作意,因为一切心都有作意。所以,我们是往好的地方想还是往不好的地方想,到底怎么样,我们自己选择。
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明天晚上我们再一起学习六个杂心所。
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16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寻、伺、胜解
玛欣德尊者2009.05.02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我们通过几天晚上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六种遍一切心的心所,即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只要我们尝试去思维一下这些心所,其实也包括心在内,即一切的名法,无非都是面对所缘,也就是说,能够认知、识知目标。
在我们学习“阿毗达摩”的过程中,有时候不应该被一些看上去好象很复杂的名相所吓倒,我们应该抓到它们的规律。心可以分为八十九种,心所分为五十二种。我们先讲这些心所,其实,无论是心所再多、再复杂也好,我们把它理解成只是对目标所作出的心理反应。如果再简化、再简单来说,只是一种关系而已,什么关系?即我们说到的心面对着目标这种关系。
例如:触这种心所,只有我们把触和目标联系起来,触就是心接触目标;受就是心体验目标那种感受;想就是心对目标、对所缘做标记,或者重新体验的时候记得这个目标;而思就是对目标采取行动;一境性就是心对目标保持专一的状态;命根就是心在认知目标的时候的生命力;而作意就是把心导向于目标。这个其实都是一种关系,所有的心所再复杂其实都是一种关系,即我们所说到的名法和所缘的关系。
我们现在接着再来讲六个杂心所。六个杂心所其实也是这样。
先看看杂心所,杂心所有寻 (vitakka)、伺 (vicàra)、胜解 (adhimokkha)、精进(vãriya)、喜(pãti)、欲(chanda)。
我们用刚才所说的那一种关系来看一看,寻就是心投入到目标;伺就是心持续地思维、省察目标;胜解就是让心放开、投入到目标里面去;而精进就是心为了认知目标所付出的努力;而喜就是心喜欢目标;欲就是心喜欢获得目标。还是一种关系,是不是?如果我们运用这种关系,只要有心必定会有对象,而所谓的对象必定是为心所认知的,为心识、为名法所认知的。我们处理好这种关系之后,就不要给一些很零碎、很琐碎的名相所吓倒。
学习“阿毗达摩”可以通过这种关系来掌握好窍门,然后我们再实际体验一下。这五十二个心所,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而且是每个人每天、几乎每时每刻,都会产生的这些心理作用。由于这些心理作用太微细,我们平时觉察不到而已。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阿毗达摩”,然后再应对自己的心,是不是有这些心理作用?其实这些心理作用无时无刻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组合在我们的心中生起,而达到认知目标的作用。
现在我们再讲杂心所,杂心所的巴利语叫做pakiõõaka cetasika。在这里讲到的杂,不是杂乱无章的杂,而是说,这些心的生起不一定是一生起一起生起,有的生起。在某一种情况下是这个生起,某个情况下那个生起。而且生起的时候,它们可能是这个和这个生起,这个和那个生起,但是,可能某一个不会生起或某几个不会生起。至于哪些会生起,哪些不会生起呢,具体就依心的运作,心的不同,对目标采取的不同工作而生起。也就是说,它必定伴随着心,哪一类的心生起的是哪一些的心所,哪一类的心又有哪一些心所不会生起。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当我们的感受处于平平的时候,舍受的时候,这杂心所里面的哪一个心所不会生起呀?喜心所,喜心所就不会生起。又比如说,当一个人怀疑的时候,胜解的心所不会生起。
我们下面就来学习这六个杂心所。第一个杂心所是寻(vitakka)。寻的特相是把心投入所缘。作用是全面的撞击所缘。表现为把心导向所缘,或者说把心安放在对象上。寻心所是使心开始投入所缘或者说把心安放于所缘。寻心所的巴利语就叫vitakka。这种心所在平时,表现为除了投入所缘的话,在很多时候这种寻心所是起到很主要的作用。例如说,我们平时所说到的思虑、思维、包括逻辑等等,我们要用心去想的,那些其实很主要是这种心所在起作用。
在巴利里面,有时候讲到一些推理,很用心的去想某一样东西,其实它都含有vitakka这个词。在八圣道里面的寻心所又叫做saïkappa,saïkappa也翻译为思维。在八圣道里面,有八支圣道,其中第二支圣道叫做sammàsaïkappa,sammàsaïkappa就是正思惟。这里讲到的思维就是这种寻心所,它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思考、思虑等等。
不过这种心所,在我们禅修的时候,它最主要表现为妄想。这个时候,有时候你会问:“那这样的妄想不是叫做掉举吗?为什么又叫做寻呢?”其实严格来说,我们可以说,如果一个人很有逻辑或者很系统地去思维一样东西,心里面好像很有条理地去想一些事情,去追寻、去思考这个去想那个,这个是寻心所。而掉举心所,只是坐在那里胡思乱想,漫无目的的心到处飘荡,心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这个叫掉举。
掉举往往表现为心没有条理性、妄想纷飞、漂浮不定。而寻(vitakka)是表示心很有条理地去想这个、想那个,思考这个、思考那个。例如说:我们讲到的做数学题的时候,这种寻心所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哲学或者归纳、综合、推理等等,其实寻心所在这里起很大的作用。虽然我们说到的所谓的推理、归纳、研究、逻辑、思考等等,它并不只是一种心所,但是,寻心所在起着很主要的作用。
寻心所对于我们禅修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寻心所本身并没有善和恶,并没有善和不善、好和坏。如果我们把它用在好的地方,那个就是好的;用在不好的地方,它就是不好的。对于修行、对于我们禅修来说,如果我们在培育定力的时候,寻心所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了寻心所,它可以使我们把心投入到所缘,投入到我们专注的目标。
例如:大家修习的是入出息念,把心投入到呼吸,就是这种寻的作用。正是因为寻心所不断地带动心投入到呼吸,久而久之,就可以证得禅那。在证得禅那的时候,禅那——所谓的初禅,就有五个禅支,为什么称为禅支?也就是禅那的成分,叫做jhànaïga。或者换而言之,由于这五个心所,所有的五个禅支的整体就称为初禅。其中,第一个禅支称为什么?称为寻。寻就是把心投入到对象里面去。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寻理解为寻找。有很多人,他们在禅修的时候,有些人报告说:“我已经可以专注多久。”然后业处导师就会叫他:“那你尝试去查寻禅支,去查寻。”然后就问他说:“那寻是什么?”他说:“寻就是心到处去找这个、找那个,这个叫寻?”不能望文生义!这里的寻(vitakka)的意思,如果更准确地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投入到所缘、投入到对象。
寻心所在我们平时生活当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很重要。它可以让心固定在一个目标上,但是,也可以拉我们的兴趣。所以,如果一个人的理性过强,那么他的逻辑性就很强。由于他的逻辑性很强,于是他就容易想这个、想那个,思考这个、思考那个。这个时候,寻就在禅修当中变成了一种障碍。
在《中部》的经典里面,有一部经叫做《两种寻经》。在这部经典里面,就提到了有不好的寻,也有好的寻。其中不好的寻称为邪思维,而好的寻称为正思惟。邪思维可以分为三种寻:即欲寻、瞋寻和害寻。
欲寻就是心投入到欲乐的目标,投入到愉悦的所缘上,去追忆着、去记挂着、去投入到、沉溺于快乐的能够生起欲贪的所缘。例如:快乐的、能够愉悦的,可爱的颜色、可爱的声音、可爱的香、可爱的味、可爱的触觉,这称为欲寻。也就是说,心乐着于、好乐于欲乐的目标。
第二种寻是瞋寻,瞋寻就是心投入在不喜欢的目标。有的人说:“为什么?不喜欢的目标,心不是排斥目标吗?为什么还会投入到不喜欢的目标呢?”说起来倒轻松,但是,我想是不是你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你经常不想那些不喜欢的人,但是偏偏会想起来,是不是?你不想一些不好的缘,但是偏偏它就会浮现,为什么呢?如果你的心没有投入,你会这样想吗?所以这个就是瞋寻,就是思维着一些不愉悦、不愉快的事情。好象你思维、想着一些不好的过去,你的心老是走不出那些不愉悦、不快乐的往事,走不出这个圈。就证明你的心老是投入于可以生起瞋恚、不愉悦的目标,这称为瞋寻。
第三个是害寻。害寻就是有中伤的,你的内心充满了伤害,(vihiüsà)就是伤害的,有伤害的那种不好的想法、不好的念头。
对于正思惟,佛陀在解释八圣道的正思惟的时候,讲到了有这三种正思惟:第一是出离寻,第二是无瞋寻,第三是无害寻。出离寻就是出离,也讲到了很多种出离。
首先,我们可以说出家是一种出离,为什么呢?因为出离世俗的生活,把心投入到出家的生活,出家、无家的生活这个是属于出离寻。
还有第二,当我们能够证得初禅的时候,证了初禅已经离了欲,这也是属于一种出离寻,因为你的心已经离了对诸欲的贪求,这个是属于出离寻。
还有呢?如果当我们证悟涅槃的时候,涅槃是出离一切诸行法,出离一切的世间法。这种出离,由于出离世间法、出离诸行,涅槃也是一种出离(nekkhamma)。
还有另外一种出离就是善法,由于善法能够出离一切的不善法,当我们思维善法的时候,也是一种出离心。例如:大家把心投入到业处,当你的心很稳固地投入业处的时候,不善法不会生起,这个时候也是属于一种出离,虽然这种出离是暂时性的出离。所以,出离寻就是把心投入到出离欲乐的目标,这种心、这种心所称为出离寻。
还有无瞋寻,无瞋寻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忍、忍耐(khanti),忍辱来去除瞋,我们也可以通过修慈来去除瞋,而使心处于一种没有瞋恚的状态,这可以称为无瞋寻。
还有无害寻,就是我们的心远离对一切众生的伤害,远离有伤害的恶念。我们可以通过修悲的方法来去除害(vihiüsà),就是伤害的心、对众生中伤的心,这称为无害寻。
我们要多点培育正思惟,应该让我们的心努力于多点去注意那些出离的目标,而少去注意欲乐的目标,少去追求欲乐;同时也让我们的心少排斥、少抗拒、少讨厌、少厌烦;也让我们的心不伤害,不对自、他有任何的伤害,也不要希望别人受苦。
我们不应该去培育邪思维,就是不好的寻。例如,如果把心投入到欲乐的目标,这个是欲寻;经常记挂着讨厌的人、不好的事,这个是瞋寻;如果心想着要报复,心想着要伤害,去中伤其他的人或者其他的众生,这是属于害寻。
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寻是对我们整个修行的过程都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需要把心投入到修行当中,如果用一种更加通俗的话来说,我们要投入到修行里面,不要身在修行,心还没有完全投入。惟有把我们的身心都投入到修行当中,这样的话,才能更好的提升我们的定力。在专注呼吸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把心投入到呼吸里面去,那心就不容易散乱,就不容易跑来跑去。
我们在专注的过程中,如果禅相出现,而且禅相只是出现在我们业处的地方,我们再把心投入到禅相当中去,这其实也是属于入禅的技巧之一。入禅其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把心完全地投入到禅相当中去。一旦我们把心完全地投入到或者说融进禅相里面去,那个时候我们的定力将会提升的很快,甚至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证得禅那。所以在初禅当中,寻是很明显的,它是称为五禅支的其中一种。
我们再看第二种杂心所,伺(vicàra)。伺的特点是继续审查所缘;作用是维持相应名法投入所缘,也就是保持心持续地处在投入到对象的状态;表现为把相应名法勾住所缘。当寻把心安放在所缘之后,伺则继续维持以使心能够停留在该处一段时间。
寻和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清净道论》讲到《说地遍品》的时候,在解释五禅支,就有解释寻和伺之间的差别。犹如一只鸟,即将要凌空飞翔的时候,它先会拍打翅膀。当它拍打翅膀的时候,这个比喻是寻,然后它在天空上翱翔,那个是伺。又例如,当一只蜜蜂看到一朵花朵,要采蜜的时候,它在花上面、它俯冲到花蕊这个是寻,然后它停留在花蕊这个是伺。又比如,当我们敲钟的时候,如果我们把椎往钟里一敲,那种敲的动作比喻成寻,之后声音会继续缭绕,这个是伺。对于寻和伺之间的区别就是这样。
如果我们在禅修过程中、在修行过程中,我们是专注在呼吸上来培育入出息念的话,当呼吸已经变成了光,这个时候我们称为禅相。当禅相稳固之后,我们应该把心投入到光中,投入到光中这个叫做寻。之后让心继续地维持在光中,这个就是伺的作用。如果拥有禅那经验的禅修者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寻就是把心投入,之后心持续还有一种余波、余力稳固在禅相上,这个称为伺。
在经典里面,佛陀就讲到了有三种禅那:第一种就是有寻有伺的定;第二种就是无寻有伺的定;第三种就是无寻无伺的定。这是一种很特殊的分法。有寻有伺的定是指初禅,无寻有伺的定在论教法里面就是属于第二禅,无寻无伺的定在论教法里面属于第三禅、第四禅和第五禅,还有所有的无色界定,那个时候称为无寻无伺定。
如果一位禅修者拥有了禅那经验,他就很容易去分辨出寻和伺它们之间的区别。寻比伺更粗,因为它的动作更粗。如果到了第二禅,没有寻和没有伺,他会发现到他的心更加平静、更加寂静。因为寻和伺,寻就是持续地把心投入到所缘去,而伺就是除了投入所缘之后,它还保持、维持着它,这样的心的动作我们称为寻和伺。
如果我们用寻和伺来分别种种的业处,会更容易理解。例如:为什么修行不净不能证得第二禅,为什么?因为它涉及到很强的寻。而我们又再看有时候我们思维三十二身分,三十二身分最多只能够证得什么?证得初禅,为什么不能证得第二禅呢?因为它涉及很强的寻。一旦我们把寻去掉的话,那么心很难再继续投入。因为三十二身分,它必须时时刻刻把心定在身体上。所以在禅那当中,比较粗的、比较低等的禅那有寻、有伺,到了高等的禅那,它就不用寻和伺。
即使是到了慈心,在散播慈爱的时候,当我们把慈爱散播出去,我们现在用一般的语言来说,这个好象是我们的慈爱散播出去,其实这个是什么心所?就是寻心所。到了第二禅的时候,我们不用时时散播慈爱了,我们就把心维持在众生上、对象上,我们的定力都可以维持,那个是属于第二禅的心理。到了第三禅更是这样,他的心完全就是可以说是沉浸于一切众生的快乐当中。
所以寻在我们禅修当中、在修定当中,是低等的阶段,它其实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在没有定力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个寻把心持续地投入到所缘,我们将不能够成就禅那。惟有我们时时投进,当心已经稳固了,之后我们可以让伺继续地维持。如果定力稍微弱一点,我们要继续再投入。等到我们已经培育出一定的定力之后,可以把寻和伺再去掉。而惟有把寻和伺这两个禅支去掉,我们的心才能够变得更加宁静更加殊胜。这是寻和伺这两种心所。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种心所,胜解(adhimokkha)。adhimokkha是巴利语,胜解是巴利语adhimokkha的直译。adhi就是殊胜的、卓越的,mokkha就是解放、放开。但是,在这里我们不能把胜解理解为,好象这个是很好的理解,这里的解mokkha不是理解的解而是放开的意思。如果从字面的意思来解释就是把心放开,让它进入、投入到所缘去。
胜解的特相是确定。使心摆脱、使心脱离摇摆的状态,做出就是这个的结论;它的作用是不犹豫;表现为决定或者决意。它好比石柱般不动摇的决定所缘。当我们认出一个对象的时候,肯定地知道就是这个,这就是胜解的作用。在我们平时所说到的决定、决意、下决心、发愿等等,都是这一种心所在起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对我们无论是要获得世俗的成就或者获得修行的成就都很重要,我们都离不开胜解。
如果一般人想要获得世俗的成就,他必须得抱定一个目标,然后下决心,他为了达成目标要持续地去做。这个是对世俗成就来说的,他要下决心去达成一个目标,这个很重要。
对修行来说也是,我们修行也离不开胜解。例如,当我们想要培育专注力的时候,如果心老是飘来飘去,心老是很多妄想、妄想纷飞,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决心、决意让心平静下来。
例如:当妄想杂念很多的时候,我们应该下定决意:用数息,让我从一数到八心不飘走。当你一下了这个决意之后,就等于说你已经下了决定,你的心就毫不犹豫地去执行,心很坚固、不动摇地去注意,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一直到入出八。之后再重新算起,再重新决意。
对于在证得了禅那之后,也很需要决意。我们说到的禅那的五自在,五自在就需要决意。决意有点象命令一样,我们给我们的心下达一个命令,命令了就要去做。例如:在练习五自在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下一个决意:“让我专注在禅相三个小时。”或者你可以跟自己下个决心说:“让我证得初禅三个小时。”一旦你的心下了这个决意之后,你就不用去再想它了,完全把你的这个决意也放下,(你的心就完全地)这个时候就放开心,把心打开,完全地投入到禅相里面去。然后,等到你突然生起了这样一个念头:现在应该是我要出定的时候。那个时候自然而然你会生起这样的念头,之后你再查禅支,然后你再睁开眼睛,它的时间必须得是犹如你决意的那样,这个才叫自在。就是你跟自己的心决意说:“我要入初禅三个小时。”那等你出定的时候正好是三个小时,这个叫自在。我们练习禅那的自在,决意也起很重要的作用。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经常离不开决意。例如:我们想要证悟涅槃,证悟涅槃也离不开决意。我们的菩萨之所以能够成为佛陀,他离不开决意,在菩萨修行的十种巴拉密当中,就有一种称为决意巴拉密,adhiññhàna pàramã巴拉密,其实就是这种心所在起着很主导的作用。一旦他决定了做一件事情之后,他的心就不动摇地去完成。
例如:我们的菩萨,他经过了六年的苦行之后,在Uruvelà的苦行林苦行了六年。在那里,他一天只吃一粒米、一粒粟子,或者他尝试屏住呼吸,修习止息法,甚至他断食绝食,用各种各样的苦行方法折磨自己,结果他发现所有这些苦行都是徒劳无益,只是自我摧残而已。然后他就接受了牧女Sujàtà(善生)所供养的乳粥。之后就走到了gaya,就是现在nera¤jarà(尼连禅)河边的一棵树下,当时这个树叫做assattha(无花果)树。后来这个树,因为我们的菩萨在这个树下成就了正自觉者,证得了正觉,所以我们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
当时我们的菩萨坐在assattha树下的时候,他的心里面说的什么样的话呢,知道吗?那个时候他说:“且让我剩下皮、让我剩下腱、让我剩下骨头,且让我的血肉干枯,除非能够证悟一切知智,否则我绝不从此座起来!”他这样下了决心之后,然后他就开始专注呼吸。为什么他会专注呼吸呢?我们的菩萨也是透过专注入出息念而证得禅那,然后再转修观的。
因为他经过了六年的苦行,他的身心已经很憔悴、疲劳了。然后他就想起在很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他的父王去田里面参加一次农耕节。那个时候,我们的菩萨就坐在jambu(阎浮、瞻部)树下专注呼吸,结果证得了初禅。那个时候,就是在我们的菩萨已经经过了六年苦行之后,他就想:“我在小的时候那一次的禅那体验,它应该就是觉悟之道啊,我为什么要害怕这种快乐呢?”因为他们行苦行,认为一切的快乐都必须得要摒弃,一切的快乐都会产生染着。但这个时候,他回想起他很小时候的禅那体验,其实也是很快乐的,我为什么要害怕这种快乐呢?因为这种快乐并没有夹杂着欲染,没有夹杂着不善法。于是他就专注呼吸,依次证得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然后在初夜时分,他就生起了宿住随念智,他回忆起他的很多生,由那里死了投生到这里,这里死了又投生到那里。
在中夜时分,我们的菩萨生起了有情死生智,他看到一切的有情都是依业,由于善的业(身的善行、语的善行、意的善行),投生到善趣天界;由于身的不善行、语的不善行、意的不善行,投生到恶趣、苦道、堕处、地狱。他明白了业果法则,明白了缘起。
在后夜时分,他证得了漏尽智。他如实地了知:“此是苦,此是导致苦之因,此是苦之灭,此是导致苦灭之道。”他了知:“这个是烦恼,这个是烦恼的原因,这个是烦恼的完全止息,这个是导致烦恼止息的道路。”
于是他就知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会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从那一刻开始,我们的菩萨就称为sammàsambuddha(完全的自觉者)。如果当时我们的菩萨没有这样的决意,可能他还没办法这么样。正是因为他有决意,他就要坐在此座当中,要证悟。所以,这种决意在很大方面助成了我们的菩萨,有很坚毅的精进去完成,他就是做最后的冲刺,结果在那一天晚上,我们的菩萨的巴拉密完全的成熟,于是成为了无上的正自觉者。
在我们修行的时候,也是这么样。例如说,如果一位禅修者在修到行舍智的时候,如果他观察到自己并没有在过去生被佛陀授记。也就是说,如果他有意愿想要在今生证入涅槃的话,这个时候,他就应该要下决意。这种决意,他必须是已经证得了行舍智,在行舍智这个平台、这个基础上,他下决意:“我要证入涅槃。”之后他再入禅那,从禅那出定之后,再持续地观照任何一种行法,例如:禅那的名法无常相、苦相、或者无我相,或者观照色法的无常、苦、无我相,通过这种观法,来让自己的巴拉密尽快成熟而能够在今生证悟涅槃。
当然,这个对大家来说现在也许太高了。对于现在很多那些刚刚参加禅修营的禅修者来说,决意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学了就可以用,你可以决意:让我的腿能够再忍多十分钟。这个也需要决意,决意了之后,你就不要再随便动了,你的心很稳固,犹如石柱般不动摇地决定下来,然后就忍过十分钟,这个很容易忍下去。不要稍微感觉到有点疼痛,你的心就晃来晃去。所以说胜解就是起到的是决定的作用,胜解就犹如命令一般。命令一般就是说,你要给你自己下达一个命令,下达一个命令之后,你就不要动摇。
但是决意也会不准的。什么时候会不准呢?知道吗?不准不是它本身不准,而是你自己去弄不准的。例如说,当你下了决心,当你下了决意之后,你没有付出足够的精进去实践它。一次又一次的被你的欲望所打败,或者说你的忍耐力不够。那几次后,你的决意就会不准。一旦你的决意不准,那个是很可怜的,以后,你几乎不能对你自己的心下达命令了。大家都知道狼来了,是不是?就是这么样。
例如说,一旦你下了决定,你说我要专注禅相两个小时,你下了这个决意之后,你的心就完全要沉入在禅相当中。不要说,突然感觉到身体痒就动了一下,感觉到外面有声音你又动了一下。那这样的话,你什么时候才能够坐到两个小时,完整的能够坐到。而且你如果经常这么样动来动去,你的心从禅那当中老是跳出来。不用几次,你的心就没有这种能力,它的决意就不准。
所以对于决意来说,一定要你这么样下达了,就要这样去做。然后,慢慢的你会觉得你的心很好用,它很听话。一旦你下达了命令,它就能够做到。它可以使心能够脱离摇摆的状态,沉入到完全的决定所缘。
我们现在再讲下面一个心所,精进(vãriya)。精进源自字根vãri,或者vãra,vãra的意思是英雄,vãra再加ya,它的意思就是英雄的素质。精进的特点是支持、努力、勤勉、奋斗;作用是支持相应名法。犹如一间老房子受到新柱子的支持而伫立;表现为不放弃目标,对目标锲而不舍;近因是怵惧感或者诸如生、老、死等能够激起精进之事。精进是对一个目标所付出的努力。我们要完成任何一种目标,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惟有付出努力才能达成目标。无论是获得世俗的成就,还是获得菩提的成就,都需要精进。
获得世俗的成就,世间人也要很努力地赚钱,是不是?努力地赚钱这个也是属于精进。你为了求名求利,也是要付出精进。总之,为了得到一样东西或获得一种目标,你为此而付出的努力,这个就叫做精进。因此精进,就相当于我们说到的努力或者付出。当然如果在佛陀的教法里面,我们需要的精进,就是要为了我们的禅修目标前进而付出的努力。
有一句话叫做:“只要有正确的方法,精进被视为是获得一切成就的根本。”要完成一项事业,要达到一个目标,我们先立一个目标。立定了一个目标之后,我们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这个叫精进。而要付出精进,我们得要知道还必须得有正确的方法。对于我们修行来说、禅修来说,精进也需要有正精进。正精进就是我们有正当的、正确的努力。
当然,如果我们为了获得一些不好的成就,例如:有些人为了获得名利,获得人家的恭敬,假装修行,这个不能够称为正精进。或者我们虽然也想要解脱,也想要断烦恼,但是我们的方法错误,这个叫做什么精进?这个就叫邪精进。就犹如外道的修行方法一样,他们用各种各样的苦行来折磨自己的身体,他们需要付出很强的精进,是不是?但是这种精进能够导向解脱吗?能够导向断烦恼吗?并不能。所以,这种精进我们称为邪精进,或者称为错误的精进。
错误的精进和正确的精进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知道吗?如果大家的目标都是一样,大家是付出同样的努力,他们关键点在于什么,知道吗?关键在于方法正不正确,是不是?
例如:现在有一些人,他也想要证得禅那,他也想要获得定力。或者他也想要在我们佛陀的教法当中,能够断除烦恼,然而他修的方法却是错误的。例如:用眼睛看呼吸,有些禅修者就是,或者他们认为要开天眼,在这边开天眼,就专注额头、专注印堂这个地方,专注来专注去,之后变成怎么样?变成又紧又硬又绷。一坐下来,头就紧。虽然他的动机也是好的,他也付出了努力,但是他的方法错误,所以他只能够离目标越来越远。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大家都听过南辕北辙的故事,是不是?南辕北辙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这一个问题。南辕北辙的故事讲到,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魏国人想要到楚国去。楚国应该往南方走的,是不是?楚国就是现在在湖北那一带。他带了很多钱,他也雇了好车,一辆好车,他也有技术很精湛的车夫,于是驾上骏马就上路了。但是,他想去楚国却往相反的方向,往北方走。走到一半,他就遇到一个朋友,问他说:“你要去哪里?”他说:“我要去楚国。”他说:“你去楚国怎么往北走呢?应该往南走才对。”他说:“不要紧,我的马跑的快。”“你的马跑的快,但是你的方向错了。” “哦,不用怕,我带的盘缠很多。”“你的马跑的快,你的盘缠很多,但是问题你的方向也错了。”他说:“也不要紧,我的车夫驾的车,他的技术很精湛。”这个人能不能够到达楚国呢?你说:“能,他绕了地球一圈。”
所以,我们修行除了要有正确的目标,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之后,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这样才叫做正精进,才叫做sammàvàyàma。要不然的话,我们很可能会离目标越来越远,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叫做背道而驰,就是这么样。例如:当我们很想要修行,但是我们都是修些世间法,或者我们把一些世间的成就当成出世间的目标,这样的话我们仍然不能达成目标。所以付出精进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向,而且还要有正确的方法,要不然的话,所做的只是徒劳而无益。甚至我们只是在枉费时间、枉费精力而已。
精进,我们还会讲到很多,讲到如何才是正确的精进?精进的态度是怎么样?应该如何使用精进?跟如何来激发精进呢?这些我们在明天晚上一起再继续学习。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17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03讲于江西佛学院
大家请合掌,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大德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开始一起学习了杂心所当中的寻、伺、胜解,接着又开始学习了精进(vãriya)。在讲到精进的时候,就讲到对于精进来说,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只要有正确的方法,精进被视为是获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对于我们作为佛陀的弟子来说也是这么样,我们应当要努力精进的修行佛陀的教法、实践佛陀的教法。现在有一些人,他们认为说:“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再证得圣道、圣果了”,有些人认为说:“现在这个时代不可能证得禅那了”,由于他们拥有了这样的邪见,所以他们往往会放弃自己的精进。
那怎么样我们才能够证明说:“现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再证得圣道、圣果呢”?有两种方法可以证明:
第一种就是在这个时代从来都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证得圣道、圣果,那个时候你才可以说:“这个时代真的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了,不能再解脱了”。
还有另外一种,如果你终其一生都很精进地依照佛陀的教法来修行,而且很多人很精进地修行,他们也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不可能证悟涅槃,那你才能够很肯定地说:“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证入圣道、圣果”。
然而,往往不是这样。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惟有我们终其一生的修行、终其一生的精进努力,实践佛陀的教法,我们通过一年、三年、五年、七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到我们最后一口气,我们都不放弃精进,假如那个时候你仍然不可能证入涅槃,那你才可以说“也许你是属于没有具足足够的资粮的、没有足够的巴拉密的”。
现在很多人往往是没有付出足够的精进或者说只是虎头蛇尾,刚开始很精进,精进了不久就放弃了、泄气了。然后他就说:“这个时代不可能证悟”,或者说自己是二因结生。不要轻易地把失败的原因赖在外部的条件,往往我们要看自己(本身)。
我们必须得相信,现在还是正法的时期。正法的时期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准,就是说这个时代还可以证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还有教、还有行、还有证。所谓的正法时期是在我们佛弟子的身上体现出来的。现在我们也看到,有些上座部佛教的教区,显现的那些景象就是末法相。例如说,有的人连持戒都没有,那些出家人只是懂得诵经,他们也不持戒也不修行,更何况谈得上证果了,是不是?这个是末法相。对于我们也是,我们不要认为只是懂得诵经,只是懂得背诵一些经典,然后(就认为)这个是修行。我们还必须得持戒清净,还要勤修止观,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证果。当我们能够证得涅槃,证得圣道、圣果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代表佛陀正法住世的这种标记。为了我们在今生当中能够证悟涅槃,能够证得圣道、圣果,为了能够真正让佛陀的教法仍然伫立于世间,我们应当付出足够的精进。
付出足够的精进并不是一时半时,而是应当持恒、持续地努力。就好像我们说到的精进就要犹如烧一大锅的开水一样,有些人的锅大一点,有些人的锅小一点,有些人本身就是一锅温水,所以他稍微再加一加火,就可以开。但是有些人本身就是一锅冷水,甚至都是一锅冰块,这个时候他要烧火的时间就更加久了,我们把精进比喻成持续不断地烧火。我们朝着正确的目标,依照正确的方法来修行。
什么是正确的目标呢?就犹如佛陀教导的,作为出家人来说是沙门。佛陀说什么是沙门呢?就是为了能够断除贪、断除瞋、断除痴而努力的人称为沙门。对于我们在家的居士来说也是这么样。我们应当要致力于断除烦恼、要致力于灭除诸苦。
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正确的方法就是我们要精进。要用到恰到好处,不要用错了方法,正确地努力我们称为正精进。
什么是正精进呢?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这么样说:“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第三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第四为了已生起的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这四种,为了要达到这四种目标所做的努力我们称为正精进。有时候在三十七菩提分里面又称为“四正勤”。
四正勤,这里的‘勤’就是勤勉、勤奋的意思。所以我们应当要做到这四样:第一提防未生之恶;第二去除已生之恶;第三使未生起之善生起;第四培育已生起之善乃至圆满。
在这里,我们想再讲一讲,依善和恶两种来讲一讲如何来培育精进。
我们先讲已生之恶。对已经生起的恶,我们要努力地去除、断除它,为了断除已经生起的恶所做的努力称为正精进。
什么是已经生起的恶呢?我们从现在这一刹那开始,以前所造的种种的恶业称为已经生起的恶。它包括我们在今生曾经造下的恶和我们过去生所造下的恶业。这种恶业有的已经生起而且已经成熟、已经带来了果报。这就造成了我们在过去生无量、无始劫以来都堕落到恶趣、堕落到苦道,甚至(堕落)在地狱。但有很多业,我们过去已经造下了,它们仍然还没有机会成熟。就正如说,好像一头羔羊,它已经跑进了狼群里面,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的狼,随时伺机要袭击这只羊,我们现在所获得的人的生命就是这样。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如果它有形有相的话,堆积起来比须弥山还高,这个大地甚至都不可能容受,是不是?我们在过去生所造的恶业,(如)杀人、偷盗、杀生、邪淫种种的恶业,假如这些恶业造下来它有个形象的话,真的大地都不可能容得下。然而这些恶业只要造下,它不断地成熟,然后使我们不断地在恶趣当中轮回。但很多业仍然还没有机会得到成熟,它仍然伺机,一旦我们现在的福报已经消尽了,或者我们人生现在已经结束了,那么这些我们过去所做的恶业,一旦遇到机会它就能够生起,它就能够带来它们的果报。对于这方面,我们要如何才能够去除已经生起的恶业?如何去除呢?靠忏悔?靠礼拜?靠持咒?靠念经?靠什么?我们可以从因果法则来讲一讲。
只要我们造下了恶业,那这种因已经种下了。只要因种下了,就必须得要具有因缘才能够成熟,没有因缘它不可能成熟,我们不可能通过其它的一些外在的行为或者借助外力,或者说用一些好像外道的苦行,用外道一些祭祀的方式,把这些业因去除掉。我们所做的只是去防止它的缘成熟,要防止它的缘成熟,我们必须得很好的守护自己的心。然而即使这么样,当果报一旦遇到因缘,遇到时节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仍然应当要受(报)。在过去我们造了很多的恶业、不善业,这些不善业,在我们过去的轮回当中,一而再、再而三的令我们堕落到恶趣、苦道、地狱。可以说,无论是你、无论是我乃至到现在已经证悟涅槃的那些圣者们,他们在过去,经常都光顾地狱。甚至我们可以说,对于那些愚痴无闻的众生来说,地狱是他们的家。他们只是偶尔地来光顾一下人间,然后立刻又回到他们自己的家里去。我们不用笑他们,我们自己也是这么样。只要这些恶业遇到因缘成熟,它就能够带来果报。如果我们造的是拥有贪、瞋、痴的恶业,这些恶业任何一种我们所造下,过去乃至今生,在这一刻之前、这一刹那之前所造下的恶业,一旦遇到因缘它就能够使我们堕落到苦道、恶趣去。
在什么时候,所造的这些业,它才没有力量令我们再堕落到恶道呢?在什么时候?我们要知道,业的成熟带来果报,还必须得要有后面一种力量在支助着,这种力量是什么?这种力量能够使一个众生堕落到恶趣的最强的力量是“邪见”,或者称为sakkàya-diññhi‘我身见’‘有身见’,就是‘我见’。
只要一个人、一个众生还没有断除‘有身见’sakkàya-diññhi,无论他现在是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或者说是处于极乐的Sakka天帝(帝释天王)或者说梵天王也好,他都不可能避免再堕落到恶趣、苦道的这种命运、这种结果。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还有‘有身见’。也就是说,好像有一个,只要你的家里还有一个炸弹,定时炸弹,随时它都可以爆炸。同样的,只要一个众生还没有断除有身见,任何过去所造的恶业,一旦遇到因缘就可以使这个众生堕落到恶趣去。为了要断除过去所造作的不善业、恶业使我们仍然能够堕落到恶趣里面去,我们为了断除这些机会,为了不再堕到恶趣,惟有致力于断除邪见、断除有身见。所以我们可以说,为了要断除过去已经造作的不善业,不再使我们堕落到恶趣,为了我们要断除这些邪见,应当要修行,应当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去修行、去实践。
第二是为了提防未生之恶。这里讲到的未生之恶就是从我们现在这一刹那开始,一直到今生乃至到未来世所造的恶。应当要守护好身、语、意。由于我们仍然还有邪见,所以我们未来还会造恶,即使在今生我们是佛弟子,我们不会故意去犯这些戒,但是,往往这些是不确定的,我们能够确保今生,但是不能确保来生。今生我们可以说很幸运能够遇到佛法、能够修行,能够六根健全。但是,由于我们对于佛陀、对于法、对于僧的信仰还没有完全地坚固,我们的正见还没有(建)立起来,我们对于戒行还不是作到完全的清净,同时我们还没有断除有身见。在以后的轮回当中,我们可能还是会随着那些恶业而轮回到其它的趣里面去。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一个有情还没有断除邪见、还没有断除有身见,他始终在未来还会造作使他堕落到恶趣、苦道、地狱的恶业。或者如果一个人,只要他还没有断除无明、没有断除贪爱,他还是会追随着烦恼、追随着贪、瞋、痴而造业,造不善业。只要一个人还没有断除这些烦恼、这些造恶的根——贪、瞋、痴的根,那不善业、恶业在未来还有机会造。即使你现在拥有了禅那,你进入禅那,禅那可以镇伏烦恼,可以使烦恼不现行。但是,由于造恶业的根没有断除,烦恼没有断除,有身见没有断除,一旦你的定力退失,或者说由于见到了一些可意、可爱、可喜的目标,你的烦恼又生起了。这个时候,你的定力就只能够在你入定的时间把烦恼镇伏。但一旦由于你的不如理作意,烦恼又重新生起,你又再重新造恶。所以,惟有我们真正的断除了邪见,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已经努力的能够使未生之恶,这些恶,可以导致我们投生到恶趣、苦道、地狱的恶业,把它断除”。我们惟有完全地把无明、贪爱连根断除,那个时候就不可能再造任何的恶业了。因此,为了要断除邪见、断除有身见,大家应该要努力要精进,使未生之恶不再生起。为了断除贪、瞋、痴,为了断除导致生死轮回的根本的无明,我们应当要培育精进、努力。
我们再看第三,使未生之善生起。如何使未生之善生起呢?这里讲到的善到底是什么呢?善即是戒、定、慧或者七清净。
我们这里讲到的善,有两种善:
一种是以今生为起点的善;
另外一种是以无始轮回以来所培育的善。
我们先讲以今生为开端的善。使未生之善生起,如果现在大家还没有持戒,那我们就应当要守持戒律。当你守持戒律,那么就可以说是使未生之善生起。因为你在持戒的时候,你是戒行清净,是不是?对于在家人来说、在家居士来说,五戒是他们的常戒。也就是说,对一位在家的佛弟子来说,五戒是他们永恒应该持守的戒,这里的常当然是指在尽寿、终生应该持的,而八戒和十戒是你们有机会就应该持守的戒。对于出家众来说,如果是受了具足戒的人来说,那么佛陀制定的一切律仪都是我们的常戒,只要我们的身份还是受具戒者,包括比库,包括比丘、比丘尼,这些是我们的常戒。因为我们受了,只要我们还有这个身份在,这些戒都还在起作用,都还在守持着,所以这是我们的常戒,就是永恒、恒常的戒,当我们持戒清净,这是还没有生起的善已经生起。
对于定来说也是,在以今生为起点,只要大家还没有证得禅那,那么我们可以说这种定的善还没有培育起来,我们应当努力培育定力。我们为了要培育定力证得禅那所付出的精进努力,这个就是使未生之善生起。
对于慧来说,可以分为世间慧和出世间慧。世间慧就包括了四种世间的清净:即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和行道智见清净。还有作为出世间的智见清净。
这五种清净包括了世间慧和出世间慧。
世间慧有四种清净:即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跟行道智见清净。
出世间慧,在清净当中只有一种清净即智见清净,或者说又可以分为八种,即八种出世间心,惟有这种慧才是属于出世间的慧。
其他的你能够分析而见到究竟法的那个属于世间慧。见到究竟名法、色法的,或者再严格地来说,只要你还没有见到究竟色法、究竟名法,那个连这里讲到的世间慧的范畴你还没有达到。为什么呢?见清净就是见到究竟色法、究竟名法,那时你所见到的不再是这个是人,这个是男人、女人,这个是我、你、他。然后才能够讲到度疑清净。
第二个度疑清净就是你已经有能力观照你的过去世、你的未来世,你可以了解三世的因果了,已经用你的如实知见亲见了三世的因果,那个时候你才达到第二种世间清净,叫做度疑清净。因为你对三世因果的因如实地照见了,你不会再怀疑的。之后才开始修vipassanà,在这个基础上,你再观照五蕴、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的因,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从而培育道非道智见清净和行道智见清净,这些都是属于世间慧的范畴。
如果我们还没有这种智慧,应当努力地培育这种智慧,使这种还没有培育起来的智慧令它培育起来,这个称为使未生之善令(它)生起。当然能够断除烦恼的是属于出世间慧。所以,只要我们还是凡夫,还没有证得出世间智、出世间慧,我们为了要证得出世间智、出世间慧,我们所付出的精进和努力,这个也是属于使未生之善令生起。 这是对于今生来说的善。
对于在无始生死以来我们所培育的善,可以说我们在座每一个人都曾经在过去生生起某一定程度的善法。例如:过去生我们曾经持守过戒律,在有佛陀的时代我们可能也守过五戒、也守过八戒,在过去佛的时代,或者有时候我们也守持一些世间的善戒,对于这种来说,就是我们过去生起的那些善。定呢?在无始的轮回以来,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曾经拥有过定力,这种是我们过去曾经拥有的定的善法。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每一个人在过去生都曾经证得过禅那,相不相信?相信么?请回答,相信么?不相信?!相信呐,说出个理由来。在过去很漫长地轮回以来,我们每一个人必定曾经证得禅那,也许各种禅那我们都曾经证得过。甚至我们现在踩死的虫子,看到路上爬的蚂蚁,现在开了灯飞过来的飞蛾,它们在过去生都曾经可能是证得过禅那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我们虽然轮回为人,或者说那些众生们轮回为畜生,但是在过去生我们都曾经做过天人、做过梵天人,惟有证得了禅那才能够投生到梵天。而且在世界毁坏的时候,众生都投生到梵天界,没有禅那是不可能投生到梵天界的,是不是?一个劫,一个世间、世界有生存必定会毁坏,都经过了成——成住、坏——坏住,或者简称成、住、坏、空。周而复始,一切世界必然是这么样的。世界不知道成、坏多少次了,在坏的时候这个大地已经不可能再承载众生,那个时候众生在哪里?我们在哪里?所以我们知道在过去轮回当中,我们不知道投生到梵天界多少次了,我们也不知道证得禅那多少次了。但是,为什么现在还在轮回呢?为什么现在还在生死苦海里浮沉呢?因为这些善还是属于世间善,这些定是属于世间定。这些定不能成为我们的巴拉密,因为它不是导向解脱的,它只是导向轮回的。
所以现在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能够导向出世间的善法,要令它生起。而对于慧来说,也是这么样。在过去无始的轮回以来,我们都曾经生起智慧过。在所有的智慧当中,最易遇的智慧就是业果智,也就是说一个人相信业果的智慧,这一种智慧即使在外道都有,是不是?我们看很多的印度教徒、婆罗门教徒,他们就有这种业果智,他们也相信轮回、也相信业、也相信果报,这就是一种业果智。
在没有佛陀的时代,我们最多只能够生起这种业果智。但是有佛陀的时代,也许过去生我们曾经听闻过过去的佛陀或佛陀的弟子所说的法,我们也许曾经修习过某一种程度的慧,但是这种慧,也许在过去佛的时代,我们并没有很精进地修行,使它达到出世间慧的范畴,我们现在仍然还在轮回。但是如果我们在过去佛的时代,能够修多少、能够做多少,至少现在仍然是我们今生乃至于未来,可以证悟涅槃的巴拉密(解脱的资粮、正觉的菩提的资粮)。因此,为了要证得出世间的善,为了要证得出世间的戒、定、慧,我们应当要精进,努力使未生起之善令之生起。
第四就是培育已生起之善乃至圆满。对于大家现在已经所持守的戒,应当好好地守护它。不要因为失去了正念,不要因为自己的烦恼现前而轻易地破了自己的戒、犯了自己的戒,使我们的戒行越来越清净。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通过询问、通过持守而使我们的戒慢慢地增长乃至圆满。
对于已经拥有定力的禅修者,他应当要精进努力,使他的定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深,越来越敏锐,越来越敏捷。对于拥有观智的禅修者来说,他必须得要持续地修行观智,修行观智一直到他的观智不退的地步。什么样的观智才能够做到不退呢?
观智可以分为几种:一种是世间的智,一种是出世间的智。我们说的观智都是属于世间智的范畴,出世间智称为“道智”和“果智”。在修行观智的时候,如果一个禅修者修到了缘摄受智,这种人称为小入流。也就是说,由于他已经能够见到了究竟名法、究竟色法,他不会再很顽固地执取五蕴、名色法或者这个身心就是‘我’、就是‘人’。同时,他由于如实地观照了三世的因果,他了知今生是有因的,因就是过去的无明、爱、取、行、业,由于过去的因造成现在的果报、现在这堆五蕴。同时由于今生所造的业,由于今生的烦恼驱使他造业,这种业在成熟了之后使他带来未来的果报。他了知、他知道了这三世的因果。这三世的因果不是通过听闻,不是通过思维,不是通过看书,而是通过如实地知见,于是他已经没有了对三世因果的怀疑。由于他已经暂时性地断除了疑,所以他暂时性地断除了邪见,暂时性地断除了疑,我们称为小入流,或者有人又称为小须陀洹。在这个时候,他下一生不会再堕落到恶趣。如果一个人再继续在这个基础上修行,培育观智直到行舍智的阶段。他到了行舍智,可以保证下一生不会再退堕到恶趣。但是,他不能够保证在未来的漫长轮回当中,仍然不会堕落到恶趣,只能够保证他的下一生。
那在什么情况下才肯定下一生不会堕落到恶趣呢?惟有他的观智一直修到成熟,道智现前,把邪见和对佛、法、僧,对三宝、对缘起的疑连根的剪掉、拔除、砍断,那个时候才可以肯定他在未来不再堕落到恶趣、苦道、地狱,那就是入流道,这种道智才能够断除邪见、断除有身见。
如果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戒,应当要让戒持的更清净、更圆满。我们拥有了定力,应当速速地培育定力,让我们的定力能够越来越强、越来越殊胜。当我们有了慧之后,我们一直就修行观慧,直到我们的出世间慧生起。惟有出世间的慧才能够断除烦恼,世间慧不能断烦恼,世间慧只能镇伏烦恼,这就是出世间智慧的功德。
当我们拥有了出世间慧之后,我们再继续修行乃至到断除一切烦恼,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说生死之根才能够连根拔除,烦恼之根才能够完全地拔除,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圆满了。圆满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修的已经修了,应该做的已经做了,应该学的已经学了。那个时候才叫做三学圆满——戒、定、慧都圆满了。
所以,只要我们在戒定慧还没有圆满的时候,必须得持恒地努力,不管我们还要多长时间努力,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七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六十年,惟有我们这样持恒地、持续地努力,才能够使我们的(三学圆满)。只要能够使我们的三学圆满,使我们已经培育起来的善达到增广、圆满,那么就要为此目的而付出努力,付出精进。惟有我们通过这四种方法,持续地、持恒地努力,我们可以说这叫做正精进。
对于精进来说,我们除了要为圆满戒、定、慧付出努力这样的精进之外,同时我们知道,精进也必须得符合中道。如果不符合中道的精进的话,那么精进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精进不足,一种是精进过度。精进不足就是有些人刚开始看上去好像很精进,但是他的精进不持久,之后很快就陷入了懈怠、懈堕、放逸;而另外一种精进是过度地精进,过度地精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犹如外道的苦行,摧残自己、折磨自己,这种是邪精进,这就是盲目的精进,这种也是无用的精进。
什么样才是中道的精进呢?中道的精进必须得达到五根的平衡。
五根是哪五根呢?请回答!大家不知道?第一是什么根?信根。第二?精进根。第三?念根。第四?定根。第五?慧根。对!信、精进、念、定、慧。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称为五根。
在这五根当中可以分为两组:精进根与定根是一组;信根与慧根是一组。精进根偏于动的,定根偏于静的,惟有动静相宜才是平衡的;信根与慧根又是一组,信根是偏于感性的,慧根是偏于理性的,惟有感性和理性达到平衡,才叫做中道。
如何才能够做到五根达到平衡呢?我们可以看一看《清净道论》当中这么样说,在《清净道论》的第一册第六十二段里面讲到“信强而慧弱则成迷信,信于不当之事。慧强而信弱则偏于虚伪一边,犹如由药引起的病般不可救药。惟有两者平等,才能信于正当之事”。
在这五根当中,精进根和定根要达到平衡。精进根是指努力或者说内心的活力、冲劲;而定根是指内心的平静。如果一个禅修者过度地精进,会使人躁动不安,心没办法平静。在我们修入出息念的时候,如果禅修者精进力过度,他会造成头晕、会头涨,会身体发紧,或者说他的心很烦躁,躁动不安;但如果定根太强而精进根不够,人就变得会懒洋洋的,无精打采,心沉滞不前,也就是过度的平静,静到不能够动了,定过头了,这样的话就变成是定根与精进根不平衡。定根和精进根的平衡,其实就是说我们要达到在内心平静的前提下不断地精进。如果没有平静为前提的精进,它就变得过度地躁动。但如果只有平静而没有精进,心就过度的懒洋洋变得没有活力、没有冲劲。
对于另外一组,信根和慧根也是这么样。如果一个人的信根过强,他就很容易变成迷信,变成会搞个人崇拜,变成会宗教狂热。例如说,有哪位大师来了、哪位上师来了,听说他懂得加持,他能够帮你消业障,他很灵验,他还会帮你看相算命,大家就一窝蜂的涌过去、盲从,这种叫做信根过度而慧根不足。
但是,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慧根过度也不行,就好像有些学者一样,他满腹经纶,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寻章摘句。但是,你叫他安下心来坐一下,他就象猴子一样坐不住了。你要叫他真正去禅修,他就没办法坐。但是你叫他评论、评头品足,他可以帮你说的上,整天整夜都会帮你讲。如果一个人慧根过强,他会变得很容易批评,他的逻辑性太强、思辩性太强而变得批判性也很强。因此在禅修的时候,精进根和定根要达到平衡,而信根和慧根也要达到平衡,就是动和静、情与理都要达到平衡。
不过对于修定者来说,在培育定力的阶段,即使信强也是适当的,如此依相信、信心将证得安止。于定、慧中,对于修定者来说,一境性强是适当的,如此他可证得安止。也就是说,在定和慧当中,在培育定力和培育慧的过程中,对于培育定力的禅修者来说,定根强是适当的,因为这样他可以证得安止。对于修观的人来说,慧强是适当的,如此他获得通达无常、苦、无我相。但两者平衡才能够得到安止,这句话也就是说,我们说到的五根要平衡,即精进根和定根要平衡,信根和慧根要平衡。但是在我们培育止观,修止培育定力,修观培育慧的时候,它们也略有侧重点。在修定的时候,信根强一点,信根强一点而慧根稍微弱一点是适当的。为什么呢?因为信根是偏于感性,它的心更容易投入。而慧根,由于慧根往往它的相就是要抽离出所缘来看,它才能够看得清楚。这样的话,如果人的心一直都是属于抽离对象的状态,他能够达到心一境性么?他的心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对象么?能够么?能还是不能?不能。为什么?因为我们说到的定力是心跟对象、跟所缘的结合、融在一起,是不是?而慧呢,往往它是保持一段的距离。因此在修定的阶段,信根强是适当的。有些禅修者问说:为什么女众禅修更容易成功,而男众更不容易成功呢?为什么?知道么?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候,很多女众的修行反而比男众好啊?这个在第一期的佛学问答里面已经回答了,为什么?知道么?因为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是偏于感性的,所以她的信根强嘛!正是这样,所以她很容易、很恭敬地依照业处导师给的指示去做、去实践、去禅修,所以她就上得快喽。但是,为什么那些爱批判、爱批评的人,一辈子修都不可能成功呢?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没办法投入,他的心始终都是处于一种跟所缘背离的状态。他既不肯、也不能把他的心完全融入于所缘,他怎么有可能培育出定力出来呢?是不是?你叫他培育定力,例如说,我们对于那些思辩性过强的人说,我们叫他:“你要单纯、要平静,你一定要单纯!”那好!他听了:“哦,要单纯!”也许他可以写出几万字,甚至一本书来说《论单纯》,是不是?这种人就是这么样,他可以引经据典什么叫“单纯”?单纯的经典怎么说,有些人怎么做,有些人怎么解释,他可以这么样,但是他的内心就不可能单纯的。既然不能单纯,有可能培育出定力来么?不可能。所以在培育定力的阶段,感性强一点更好。特别是我们现代人,我们大家很多的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很多的人都是生活在大都市里面、生活的方式都是很理性的。所以,为什么现在大家在禅修营当中,很多人对于慈心很有感受呢?为什么?知道么?知道为什么吗?是我知道不告诉你,是吧?所以大家保持沉默。就是因为过度的理性会障碍禅修,有时候把感性发出来、培养出来。正是因为如此,为什么在禅修报告的时候,我很少教大家修三十二身分,反而更多的是教大家修慈心和教大家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为什么?知道么?就是因为要大家培育出信根,信根再强一点。
当然了,如果到了修观的时候,修Vipassanà的时候,那个时候慧根要强,信根不能够太强。慧根强,我们才能够很客观、很平静地观照,也就是很如实地观照。如果涉入了过多的感情成分的话,我们反而变成不可能很如实,因为修观是不能靠想象的。你看到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你就怎么去观照它,所以那个时候慧是应该很强。也就是说,定是要我们的心和所缘结合在一起,而慧是要让我们的心抽离出所缘,最后抽离出诸行法才能够解脱。明白么?所以我们讨论的还是心和所缘的关系。信和慧、定和慧的关系是处于这样的关系。
如果心过度地排斥所缘,你不能培育定力。如果心过度地黏着所缘,你的慧不能够生起。不过,无论是信、慧组也好,无论是精进和定组也好,‘念’在一切处强都是适当的,‘念’可以保护心避免因为倾向于掉举的信、精进、慧而陷于掉举,及因为倾向于懈怠的定而陷于懈怠。也就是说,‘念’在一切时都适合的。就好像我们说到盐,盐放在汤里也可以,放一点在饭里面也可以,放在菜里面也可以,是不是?它是适合一切的。我们调味,放点盐都是适合的,同样的,对于正念也是这么样。无论在培育信根、培育精进根、培育慧根或者培育定根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有念,念就是把心沉入到所缘当中。无论培育定力需要这种念的保护,培育慧也需要这种正念的保护。惟有我们达到了五根平衡,平衡才能够取中道,在平衡的前提下、在内心平静的前提下,我们付出的努力才是中道的精进。
同时,五根的平衡和七觉支也息息相关,七觉支的觉支就叫bojjhaïga,它是由bodhi再加aïga组成,正确地说叫做正觉支或者等觉支sambojjhaïga,sambodhi是正觉,aïga是因素、条件。导向正觉的条件或因素称为觉支。觉支一共有七种,即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与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这里的择法觉支属于智慧的范畴,它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先要有择法觉支,有了择法觉支,我们才不会迷信、才不会盲从。例如说,在禅修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这种方法是正确还是错误,没有了择法觉支为前导的话,我们修行了错误的方法,还一味地把身心投进去,这样的话一切都是枉然。
所以说,无论我们修行也好、学习也好,都要以正见为前导。
同时,在我们禅修的时候、禅修的过程中,有时候适当地能够分辨一下,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是提升精进还是要让内心平静。我们有时在专注的过程,稍微用一下择法觉支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是正确的、正当的。而不是说,当我们的心过度地沉滞。例如说,在禅修的时候昏昏欲睡,你再继续保持下去,这个时候。没有择法觉支去平衡、去提醒你提升精进,那我们的心会变得一直地钝下去、沉滞下去。如果是在修行的时候,过度的紧,身心的不舒服,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择法觉支,让择法觉支生起。我们应当再培育平静、再培育定根,而让精进根稍微减弱一点。这个时候,择法觉支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而精进觉支就是为了达成目标付出的努力;喜觉支就是对于所缘要有兴趣,对修行的目标有兴趣,或者说我们喜欢禅修;轻安觉支就是身心的轻安、轻快、舒适;定觉支就是心的平静、心一境性、心的单纯、专一;舍觉支就是心的平等,内心处于一种中舍的状态,不会偏于任何一边,既不会过紧也不会过松,既不会过动也不会过静、不会极端、不会过度、恰到好处,这是舍觉支。这是属于择法、精进、喜、轻安、定和舍。这一共有两组。
其中,择法、精进与喜属于一组,这一组跟我们在讲五根当中的精进根比较相应。而轻安、定和舍跟定根比较相应。但是,它仍然跟五根的平衡一样,念觉支在一切时都是需要的,念觉支就是把心投入到所缘当中,沉入到所缘当中而不动,不会忘失禅修的对象,这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它是属于偏动的一边;它要和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达到平衡。如果我们在禅修的时候,感觉到心比较烦躁、比较躁动,或者身心感觉比较紧,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培养择法觉支、精进觉支与喜觉支,而应该培养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就好像佛陀在《相应部》里举了个例子,我们要熄灭熊熊燃烧的火,如果想要熄灭熊熊燃烧的火,我们在这火堆里面添加干柴、牛粪、干草等等,想要让火熄灭可以么?不可以。我们这个时候应该要洒些水,要撒些沙、泥土等等,这个时候才能够把火熄灭。同样的,当心躁动不安的时候,烦躁的时候,我们应该培养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那个时候我们要让内心平静,先让身体放松,要达到身的轻安,然后再让心达到平静,这是定。(之后心不要去作意那些)保持心不要过度,要平衡、要平等。这个时候,应该培育的是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而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假如修行的心很钝、没有力,有时候想打瞌睡,或者感觉心过度的舒服,处于一种似梦非梦,半梦半醒的状态。有时候你坐在那里感觉到很舒服,一会儿一坐就过去了,这时是定过度,心没有活力。在这个时候,如果培养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是不适当的,而应该培养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就好像我们要把即将熄灭的火让它燃烧起来,这个时候你在火堆里面洒水,撒一些泥土、撒些沙子,火就不可能燃烧起来了。我们应该放些干柴、干的草、干的牛粪,火就能够烧起来。同样的,当我们的心感觉没有活力的时候,应该提升活力。例如:当你的心好像钝钝的时候、要昏沉的时候,我们有时候教大家去思维些法义、心里默念一些经典,这个时候是属于偏于择法觉支或者提升精进力,让你的心打起精神来,这是精进觉支;你可以再转修一些佛随念,或者其它的、慈心等等,让你的心提升喜觉支;或者有时候叫大家去想一些令你很欢喜的事情、很高兴的事情,让你的心充满活力。这个时候,其实就是让大家在培养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
在修行的时候,就是这么样运用的,惟有达到平衡的精进才是中道的精进。在大家禅修的时候,如果精进用到恰到好处,那是很管用的。这样的话,大家尽管可以很放心地修行。如果过度地精进,容易使一个人变得躁动不安,甚至很容易一旦由于精进过度,如果他付出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失去信心。惟有在中道的内心平衡的精进当中持恒地努力、锲而不舍,这种精进才是正确的精进,这种精进才是中道的精进。
那好,我们今天讲精进,就先讲到这里。明天再一起来学习。
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18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喜、欲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04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精进,我们用两种方法来讨论精进:第一就是如何来培育正精进,第二,什么是中道的精进。但是,在我们实际禅修的过程中,有时候也未免因为一些习气、一些烦恼的显现或者身心的原因,会使我们失去精进,或者我们会怀疑为什么我要这么辛苦地坐在这里,我为什么要修行?或者有时候由于欲乐的目标显现,我们会对自己的修行很沮丧,对修行、对法、对自己失去信心。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很有必要来激发精进。我们应该要思维为什么要精进?如果我们会感到怕,才会精进。如果不会感到怕,我们就不会精进。到底怕什么?换而言之,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精进,要来修行呢?因为我们会怕,怕什么?怕有八种事情。佛陀曾经教导过八种可以激起悚惧感之事。任何一种悚惧感都可以成为激发精进的近因,也就是直接因。
第一种,应该思维生之苦。生,往往容易被人理解成出生或者生产。这对于在座凡是做母亲的女性而言,就应该能够体验到。但是,在这里说到的生,并不仅仅只是女性体验的,而是只要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我们就必须得经历生之苦。生,对于我们人来说,要经历入胎之苦、住胎之苦、出胎之苦。
例如:住胎之苦。我们现在生而为人,投生到善趣,但是我们的生命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始的?我们生命的第一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怎么样度过的呢?是很快乐的,很幸福的度过,还是说,我们都呆在一个又狭窄、又肮脏、又腥臭的地方呢?我们的生命第一个阶段是怎么度过的?在宫殿里面度过?还是在莲花里面度过?还是在宝石堆里面度过?是在哪里度过?在母胎里面度过。
母胎是怎么样的?母胎是干净的还是肮脏的?是香的还是臭的?是宽敞的还是狭窄的?大家喜欢母胎吗?喜欢吗?现在如果是雇你,一个月给你一万块钱,你在母胎里面再呆一个月,愿不愿意?在母胎里面动弹不得,很小的生命就是在这么肮脏、腥臭的地方度过,而且要度过多久?通常说到的十月怀胎,至少有八个多月,是不是?但是,只要我们还没有脱离轮回、还没有解脱、解脱生死,这种生之苦我们是必经的。
对于出胎之苦也是。出胎之苦,柔嫩的皮肤,柔嫩的肌肉,就好象被两座山夹着一样,那么挤出来的,对母亲也苦,对小小的生命也苦。我们思维到生之苦之后,就可以思维:大家还愿意继续呆在母胎里吗?还愿意吗?愿意还是不愿意?如果愿意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地放逸,如果不愿意的话,我们必须得激发精进。惟有通过精进,我们才不用再经受这样的苦。只要我们现在还是放逸的话,那么这种命运可以幸免吗?能够投生到母胎算不错了,是不是?大家喜欢投生到鬼胎里面去吗?喜欢投生到狗胎里面去吗?喜欢成为鸡蛋、蛇蛋、鱼卵,这些喜欢吗?这些都是属于生之苦。
我们再看看第二种苦是老之苦。在座,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喜欢老,特别是那些女士们。即使有些男人昧着良心说话:“你太年轻了,你看上去很年轻!”其实你自己可能已经叫鹤发霜皮了,但是,被别人赞一赞,你自己就心花怒放。为什么会这么样?因为对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老,为什么?因为不喜欢老。老,表现为怎么样?头发掉了、皮肤皱巴巴的、牙齿又掉了、视力又衰退了、耳朵又听不清楚了、记忆力又衰退了、身体开始很多病、健康走了下坡路、青春不再、美丽容颜已经失去了。
我们现在拥有这个生命,必定会走向老,但是还想继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吗?如果不想再重复,我们应当要激发精进,对生、对老有怕我们才会修行、才会想到精进。
第三是病之苦。对于生病,如果我们拥有了这个身体,病是难免的。大家都喜欢健康,都不喜欢生病。但是,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健康,健康就能够长保。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喜欢生病,病就不会到来,我们仍然会生病。特别是到了上了年纪,我们的身体和健康,已经越来越不行了,这里痛、那里痛,牙痛、头痛、脚痛、手痛。而且,现在的疾病千差万别,每个人都不喜欢、不希望有任何一种疾病降临在他的身上,但是,所有这些疾病仍然会降临在他们身上。为什么会这么样呢?因为我们拥有这个身体。为什么拥有这个身体呢?因为这个是轮回的结果,是我们造业的结果。如果我们不想再重复这种“诅咒”,我们应该精进地修行。
第四是死之苦。每个人都怕死。假如死亡是很快乐、很痛快的话,每个人都想死,每个人都会找死,就是因为我们都不想死,而且生命与生俱来有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死亡宣告着我们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我们必须得跟我们喜爱的人、事物要分离、要告别、要永别。即使再亲爱的人,你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也救不了你,也挽留不了你。你拥有万贯家财也帮不了你,即使你可能是呼风唤雨的人,发号施令的人,但是,在死亡到来的一刻,由不得半点自己做主。这就是死亡。
有一句话叫做:“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是确定的,惟有死亡是确定的。然而,世间上最能够确定的就是每个人会死,最不确定的是我们将在什么时候死,我们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死?”是不是?死是必然的,只要有生就必有死,不可能像一些道士一样,追求所谓的长生不老,我们再看秦始皇、唐太宗,明朝的嘉靖皇帝,他们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最后怎么样,还不是死。是不是?就象唐太宗一样,据说就是因为服了道士的仙丹,中了水银毒而死,还是要死的。虽然可以美其名曰:羽化登仙,还是死。所以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一个人为了要永葆健康、永葆青春、长生不老,那个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个是生命的规律。当我们会怕死,我们就应该修行、应该精进。
第五是堕落恶趣之苦。为什么我们会堕落恶趣呢?因为有业,什么业?不善业,或者称为恶业。只要我们过去乃至今生我们造作了善业,这种善业就会以潜伏性的方式,称为业力,在等待着机会成熟。而只要我们还没有断除有身见、没有断除邪见,那任何我们过去和今生所造的业,都有可能取得机会成熟。就好象丢在土壤里面的一颗种子一样,只要土地一湿润,或者下了一场雨,或者说气候和水分一旦达到了一定的条件,这个种子就会发芽。
我们在无始生死轮回以来,种了很多的不善业因,造了很多的恶业,这种恶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成熟,如果在临终的时候成熟的话,那么它必定会使我们堕落到恶趣、苦道乃至地狱。一个人,除非他断除了邪见,否则,他决不可能逃离堕落恶趣的这种“诅咒”。也就是说,惟有一个人在证得了初果,佛陀就很明确地说:“惟有初果圣者才决定不堕恶趣。”只要还没有断除邪见,我们堕落恶趣是不可避免的。就连伟大的菩萨,他也仍然不可能避免堕落恶趣的这种命运。
只要我们看《本生经》就知道,在《本生经》里面,我们的菩萨在还没有成佛之前,他不是也做过鹿、狮子、孔雀、鹌鹑、猿猴等等,是不是?连我们的菩萨都不可避免堕落恶趣,作为我们又哪能幸免呢?所以,如果我们为了避免能够堕落恶趣,今生应该激发精进。在现在还有佛陀教法的时期,还能够证悟圣道、圣果的时期,我们应该激发精进,精进地修行,以期我们能够在今生当中,能够断除邪见,至少要在我们佛陀的时期断除邪见。
一旦断除了邪见,我们可以说,才买到了轮回的保险。这种保险是最高的保险,最好的保险。无论你现在万贯家财,你去买保险,买人寿保险也好、买生命保险也好,它可以保你不死吗?它可以保你不堕恶趣吗?不可能。但是,惟有我们断除了邪见,那个时候过去所造的一切不善业、恶业,它已经没有了温床可以再生成,它只会在我们的生命期成熟,而不可能成为一种令生业而让我们堕落到恶趣里去。
为了要断除邪见,我们应该要修行。要修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断除邪见呢?我们必须得要透彻地了知五蕴,透彻地了知名色法。我们一直以来都执着于五蕴、名色法为我、为人。因为执取,你相信有所谓的人或者灵魂的存在,这个就称为Sakkàya-diññhi有身见,这是导致我们堕落恶趣的元凶。
只要我们还没有断除邪见,我们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可以因为善业往生到善趣,也可以因为我们所造的恶业而堕落到恶趣。至于说我们能够投生到善趣的机会多,还是投生到恶趣的机会多?请不要问我,问大家自己。你可以问你,每天所生起的心念,生起的善念多,还是生起的不善念多,那你就知道答案了。大家每天生起的贪、瞋、痴多,还是生起的布施、持戒、禅修的心念多,哪一种多?贪、瞋、痴多,是吧?它们的比例是怎么样的?多少?请回答,有多少?百分之零,还是多少?几比几呢?对半开,是不是?怎么大家都害羞了?不敢回答。请回答?比例是多少?一比一,对半开,是不是?
如果你一天当中,你生起的善念是百分之五十,不善念是百分之五十,那么你在今生命终的时候,你下一辈子堕落到恶趣的机会是百分之五十。如果百分之七十、八十,你都是生起的是不善念,想着好吃的东西、想着漂亮的衣服、想着化妆、想着儿女、想着家庭、想着赚钱、想着名、想着利,这些都是贪。看到这个人不喜欢、看到那个人又讨厌,这个是瞋。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是掉举,掉举是痴。一天到晚都是在贪、瞋、痴当中打滚,如果你一天到晚,你生起的不善念是百分之七十或八十,那么,你下一辈子堕落到恶趣的机会是多少?所以为了我们不再堕落恶趣,应该精进修行。我们一直要修行,特别是要观照无我,无我能够破除邪见。我们应该观照无我,对于无我的观智,一定要修得很锐利、很敏捷。通过观照诸行法为无我,我们可以断除邪见。断除了邪见,那么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再会堕落到恶趣里去。
第六是以过去的轮回为根基之苦。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在过去生当中,我们什么样的生命状态都做过,曾经很幸福,但也曾经很痛苦。很幸福,我们也许曾经作过转轮圣王、也许做过大王,也许我们曾经做过梵天人、做过天人。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轮回为乞丐,为一个痛苦的农夫,或者为牛为马。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是苍蝇、是蚊子、是跳蚤、是蚂蚁。还有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地狱里面吼叫,在地狱里面受到烈火的燃烧,受到冰雪的寒冷。
在轮回当中我们什么样的状态都做过。但是,到底我们是在哪一样,哪一个趣更多呢?这就看我们的业。如果我们一直以来,我们的习气都是造不善业,都是造恶业,那么很自然而然,根据业果法则,我们就在恶趣里面多。然而,无论我们是在善趣还是在恶趣,即使你过去曾经投生为梵天人,你的寿命无边、你的光明无边、你的快乐无边,现在又怎么样呢?即使你在过去生曾经做过转轮圣王,曾经做过统治一个国家的大王,你拥有无尽的宝藏、拥有很多的宫女、嫔妃、你拥有很多千军万马,现在又怎么样呢?
而更多的我们过去的轮回,可能是变成一个虫子,遭到一大群的蚂蚁在咬,最后把我们吃的支离破碎。或者我们可能是一只可怜的小羔羊,遭到老虎、狮子的撕咬,或者我们可能是一只很可怜的动物,一到晚上,我们在树底下可能会有其它的野兽随时把我们吃掉,失去生命,或者我们在树上又怕蛇又怕其它的动物把我们吃掉。白天也害怕,晚上也害怕。因为我们一旦是动物,我们就没有保护所、没有庇护所。
我们就是这么样在轮回当中,一而再、再而三,这样经过的。如果是堕落到鬼道,我们可能是吃粪便、吃人吐的东西、吃痰、吃鼻涕、吃在产房里面的血,这些我们在那种生命境界里,我们以为那个是美味佳肴。大家喜欢吗?有人点头啊,是在打瞌睡,还是在点头?这些我们都经历过,大家不用笑,你、我、他,大家都经历过,我们都是轮回的熟客。在轮回里面,我们的经验很丰富了。
第七是以未来轮回为根基之苦。我们可以思维一下,我们是否还想继续下去呢?我们是不是还想继续地再投生为动物,一天到晚在恐惧当中生活?我们再看看动物的生命是怎么样,动物能够得到最强、最大的快乐是怎么样?一只动物可以得到的最上的快乐是怎么样?例如:如果是一条狗的话,也许你倒了剩饭给它,这是它们的美味佳肴。但是,它们得到的痛苦是什么?它们的身上长满了跳蚤,它们的皮肤可能会烂掉,最后它们可能会很痛苦地死掉。对于很多其它的动物、那些野生的动物,即使没有人去虐待它,没有人去关它、囚禁它,但是它一天到晚都生活在恐惧当中,一个不小心,就丢失了生命。动物没有后悔的,它一后悔,就付出生命的代价。
对于鬼也是这么样,很多的鬼道,它们也是强欺负弱的,大的欺负小的。而且大部分的鬼都是在饥饿、痛苦、疾病当中煎熬着。
对于地狱,那更不用说了。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现在不精进的话,那我们未来的轮回是不可避免的,未来的痛苦也不可避免。大家现在宁愿花三十年来修行呢,还是宁愿花三十万年呆在地狱里面?大家选择哪一样?即使现在我们在监狱里面被关上三十年,也不如在地狱里面呆三分钟,地狱里面的痛苦是极端的痛苦的。
就犹如,当时有一位年轻的沙马内拉,他由于不喜欢修行,他老是贪玩、放逸,想还俗。当他的戒师知道了之后,他就跟这位年轻的沙马内拉说:“那好,现在你把这一堆的湿柴烧着,很湿的柴,你把它全部给我烧着。”无论这个沙马内拉怎么点火,那堆湿柴就是烧不着,乃至到一颗的火星都不能够燃起。于是,这位长老就运用神通,在地狱里面拿了只有像火柴棒的头那么小的一个火星,然后用神通把它放到湿柴堆里面,不用一分钟的时间,整个湿柴堆就全部烧完了。当这个小沙马内拉见到了这种情况之后,他再也不敢想还俗了。因为地狱之火,就是这么样的猛烈。如果大家希望以后不再堕落地狱、不再堕为畜生、不再成为饿鬼、不再继续轮回,大家应该精进,应该对轮回要生起悚惧感,会怕、会怕了我们才能够精进!
第八,以现在为了觅食为根基之苦。我们可以想一想,现在很多人,他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他很辛苦地工作。早上天还没有亮他就起来,晚上华灯已经初上了,他才能够回到家里。甚至晚上他还要加班加点,很辛苦地工作,他要经受上司的批评、指责,他要经受下属的投诉,要经受员工们的抱怨。
生活就是这么样,一天到晚忙东忙西、奔奔波波、吵吵扰扰,就是为了赚点钱、为了能够吃东西、为了能够糊口、为了三顿饭有米可以揭锅。如果投生为人那还算好,至少我们还能够吃所谓香喷喷的饭。但如果我们投生为动物的话,其实我们看到的动物,几乎它们一辈子所做的只是两样事情:第一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如何不被自己的天敌吃掉,第二就是它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而去觅食。
如果我们作为人的话,假如我们把我们的生命只是定位在为了生计的话,那我们跟动物有什么区别呢?因此,我们想到人,他有更高尚、更崇高的追求,我们应该精进。而且又想到为了觅食、为了生计、为了活口,这样所产生的种种的痛苦,风吹雨淋、风吹日晒、寒日无阻,就是为了赚点钱,这样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带来了无尽的压力、紧张,甚至很多人精神崩溃。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周围看到的、在我们的社会上看到的。当我们想到如果不再重复这样,我们应该修行、应该精进。
因此,我们可以思维这八种激起悚惧感的事,提起精进。
在《清净道论》里面还提到了十一种培育精进的方法。《清净道论》里面说到有十一种方法可导致生起精进觉支:
第一、省思恶趣等的怖畏,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
第二、见到精进能证得世间、出世间的功德。
透过精进,我们可以获得世间的成就,例如说持戒清净。持戒清净可以带给我们人天福乐之因,这是世间的功德。我们可以修定,如果修定,假如还没有证得圣道、圣果,没有断除、断尽一切烦恼,可以使我们投生到梵天界,这也是世间的成就。我们可以修慧,了知这个世间的真相。如果我们不通过精进的话,是根本不可能证得出世间的成就的,根本不可能断除烦恼的。因此惟有通过精进,我们才能够证得出世间的成就。这是通过精进获得的功德。
第三、我们应该省思我们所修行的道路。我应行于佛陀、独觉佛、大弟子们所行之道,它不可能以懈怠而行。佛陀、独觉佛、大弟子们,他们都是通过精进才能够证得成就的、才能够断除烦恼的。而这条道路、这条殊胜的道路,不可能通过懈怠、放逸而达成,所以我们应该省思所行之道。
第四、为了施主们能够得大果报,而恭敬钵食。我们可以想:施主们供养我们饮食,供养我们生活必须品,他们并不是说我现在供养你,以后你要给我们什么回报。或者你是我的父母、你是我的儿女,所以我要供养你。施主们供养并不是这么样供,而是希望:透过我的供养,可以使我能够获得大果报、大功德。假如你是一个放逸的人,那么,你如何对得起施主的供养呢?你如何能够给施主们带来大果报、大功德呢?透过精进,透过恭敬施主们的供养,透过我们恭敬钵食,我们应该修行、应该精进。
第五、我们应该思维、省思导师的伟大、就是佛陀的伟大。导师是赞叹精进勤奋者。他是不会违越[精进]的教导者,(就是他不会教导你放逸的,他必定教导我们精进的),对我们有许多的帮助,我们必须以精进、恭敬行道作为恭敬,除此之外,更没有其他。这样来省思导师的伟大。
第六、我应继承称为正法的伟大遗产,它不可能以懈怠而行。如此省思遗产的伟大,就是我们现在仍然能够听闻到佛法,仍然能够依照佛陀的教法而修行。为什么我们仍然还能够听到佛法?因为这是佛陀给我们的遗产。
遗产有两种:一种是利养的遗产,一种是法的遗产。
利养的遗产是对于出家人来说,一旦出了家,就有人供养袈裟、钵食、住所、医药等生活必须品,这是利养的遗产。我们不应该为了追求利养的遗产而修行,我们应该追求法的遗产,我们应该继承佛陀交给我们的法的遗产。
什么是法的遗产呢?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这些是佛陀遗留给我们的伟大的遗产、法的遗产。我们要继承正法的遗产,我们不可能通过很放逸去实践它。
第七、可以通过作意光明想、变换威仪及露地住而习行等,就是改变姿势,实行露地住等去除昏沉睡眠。
第八、避开懈怠之人。就是那些不修行的人、那些放逸的人,我们应该避开他们,应该远离他们。
第九、亲近勤勉精进之人。那些精进禅修的人,我们应该亲近他。
第十、应该省思正勤。省思四种正勤,我们昨天晚上讲到的。
第十一、对比胜解。就是我们应该决定精进。
这是《清净道论》里面讲到的培育精进的方法。
我们今天讲了精进,接着再讲另外一种心所。这种心所是喜(pãti)。喜的特点是心对所缘的喜欢、兴趣或者满意;作用是令身与心清新,充满喜悦;表现为身心喜悦。
喜在佛陀的教法里面重不重要呢?我们昨天晚上讲到七觉支,七正觉支的时候,有一种叫什么?叫喜觉支。正觉支是什么意思?昨天晚上刚讲的sambojjhaïga是什么意思呢?啊?忘了?什么意思呢?导向正觉的因素,或者正觉的因素,导向正觉的条件,这称为sambojjhaïga(正觉支)。佛陀把喜也称为导向正觉的因素,为什么呢?
我们反问一下,如果我们对修行没有兴趣、对禅修没有兴趣,会修行吗?修行到底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工作呢?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情?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如果自己压根就不想修行,那你很难投入地去修行。就好象世俗有句话叫:强扭的瓜不甜。同样的,如果人家逼着你去修行,或者你自己硬是好象完成一种任务一样去修行,那你修行也可能修得愁眉苦脸,越修越苦恼、越修越烦恼。
对于禅修也是,现在有很多的禅修者,一天到晚都在专注呼吸,越专注越觉得呼吸太单调了、太简单了,然后心开始枯燥、开始无聊,这样的话,心就变得很钝,就没有力,变得很软弱。由于心对对象、对所缘失去了兴趣,于是精进也减退了,正念也减退了,其它的很多…,一境性也减退了,心要么是在胡思乱想,要么是在昏昏欲睡。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通过提升喜觉支,培养心对呼吸的兴趣。对修行也是,我们应该要对自己的禅修目标、禅修所缘培养兴趣,或者换而言之,要有感情。没有兴趣、没有感情,你的心往往不能够持久。所以我们现在去问一下自己,如果你对于自己禅修的所缘不能够持久,很多时候,可能是因为缺乏兴趣。
应该如何来培育喜觉支呢?在《清净道论》里面就讲到有十一种方法可以导致生起喜觉支。第一、佛随念;第二、法随念;第三、僧随念;第四、戒随念;第五、舍随念;第六、天随念;第七、寂止随念;第八、避开粗俗之人;第九、亲近柔和之人;第十、省思信乐的经文;第十一、对比胜解。这十一种方法的任何一种都可以提升我们的兴趣,可以培养喜觉支。
例如:佛随念。要如何修行佛随念呢?佛随念对于佛弟子来说,这是应该修的。因为佛随念有很多种功德:首先它可以去除我们的心对目标的没有兴趣、无聊;第二、它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当我们的心对修行没有兴趣,失去信心的时候,通过修佛随念可以培养信心;第三、它可以提升喜。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佛弟子,作为佛弟子,必定会恭敬我们的导师、会恭敬佛陀。由于取恭敬的所缘、欢喜的所缘,我们的心很容易培育起欢喜来。
所以在传统上,我们会把佛随念当成是护卫业处、保护的业处,它可以保护我们的信心。
应当如何修行佛随念呢?佛陀在世的时候,那些弟子们可以直接取佛陀为对象来修行佛随念。即使在佛陀已经入灭的这个年代,我们仍然可以修行佛随念,我们可以借助佛像来修行佛随念。在传统上,一般我们都是,当我们在礼敬菩提树、在礼敬佛塔的时候,来修佛随念。到了佛灭五百多年的时候,开始产生了佛像。然后人们可以借助佛像来修行佛随念。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要获得佛像,也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可以取我们最喜欢的佛像来修行佛随念。
你可以取一尊很庄严的佛像,或者一张你很喜欢的佛像,然后注视着它,然后,你就在佛陀的九种功德或者十种功德当中,取其中一种最喜欢的功德。佛陀的九种功德是:那位世尊的确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你取其中的任何一种来忆念。
如果你是忆念arahant(阿拉汉),阿拉汉一共有五种意思,你可以取其中的任何一种意思。例如说,阿拉汉的意思就是araha,再加ant,araha的意思就是有资格的、值得的。值得什么?值得,因为佛陀拥有无比圆满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他完全有资格,而且应当受到诸天与人的恭敬、礼敬、尊奉、供奉、供养。当我们省思佛陀的这项功德,然后我们的心持续地忆念阿拉汉、阿拉汉......让我们的心持续地把佛陀的功德放在心中的第一位。这样专注,由于我们忆念了佛陀的功德,这个时候,恭敬的心、欢喜的心会生起,这是培育喜觉支的一种方法。
对于法随念也是,我们省思佛陀的教法的伟大。
佛陀教法拥有六个特点:
第一、法是世尊所善说。也就是说法是佛陀所证悟并教导的。
第二、是自见的。就是说它是在我们今生就可以证悟的。
第三、它是无时的。一旦一个人证得了圣道,立刻圣果就现前,它不会隔很长的时间。
第四、它是欢迎来见的。佛陀的教法是公开的、没有隐秘的,只要你怀着一颗真诚坦诚的心,恭敬的心来,佛陀的法是欢迎你来体验,所以说Ehipassiko,ehi就是来吧,passiko就是看,你来看吧,你来体验吧。
第五个特点opanayiko。就是导向清凉的、导向正觉的、导向涅槃的,这是佛陀教法的特点。
第六个特点,就是只要任何的资质,他都可以体验到,这只是各自体验的,它是不可能代替的,你必须得通过修行实践才能够体验的。这是佛陀教法的六种特点。
我们可以忆念佛陀教法的任何一种特点,然后把它放在心中的第一位,持续地忆念佛陀的教导,我们将能够生起欢喜的心,恭敬法的心,这是培育喜觉支的一种方法。
还可以透过思念、忆念僧随念。佛陀的弟子僧团,他是善行道者,他是正直行道者,他是真理行道者,他是正当行道者,也即是那一切已经证得了圣道、圣果的那些弟子们,这是佛陀真正的弟子僧团。他们应当受到恭敬、应当受到供养、应当受到布施、他们应当受到供奉、合掌,他们是世间无上的福田。我们思维着僧众的这些素质,这些功德,我们应该培育欢喜的心。忆念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这是对我们内心所恭敬、所皈依的,可以这么样来忆念。
我们也可以通过忆念自己所拥有的功德。例如说,如果对于出家众,我们可以忆念自己持戒清净。由于自己拥有了很清净的戒,这些戒我们严持不犯,它不会破,没有斑点、没有污垢,从而生起欢喜心。对于在家众来说也是,可以思维自己所持的五戒、八戒,能够很清净,当省思到自己持的戒没有任何的斑点、污垢,我们生起欢喜心。
对于舍随念也是,舍,这里的意思是布施。我们可以思维:我们很喜欢布施,经常欢喜地布施,亲手布施,这样生起欢喜心。
对于天随念,我们可以思维:诸天拥有信的功德,他们拥有信、拥有戒、拥有多闻,他们也曾经布施,也有智慧。现在我也拥有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我也持守戒、我也听闻佛法、我也经常行布施,我也有能够通达四圣谛的智慧。诸天就是因为拥有这些功德,他投生到天界,而我也拥有这些功德。当你省思到这种功德的时候,你感到很高兴、很欢喜,这是天随念。
还可以思维寂止随念。寂止随念就是思维涅槃的殊胜、寂静。
第八、是避开粗俗之人。哪些是粗俗之人呢?言行没有教养,做事没有正念,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见到菩提树、佛塔不懂得礼敬,也吝啬不去亲近僧团,这种人称为粗俗的人。
第九、亲近柔和的人。他们做事有教养、有正念,他们恭敬三宝,内心很平和柔善,我们应该亲近这样的人。
第十、是信乐,是省思信乐的经文。也就是我们可以省思能够激起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恭敬的那些经文,应该省思它们,这样的话可以让我们的心欢喜。
第十一、对比胜解。就是我们应该决意,我们应该培育让喜生起,让心欢喜起来。
这里讲到的喜,它本身并没有善和恶,当我们在享受欲乐目标的时候,喜也会生起。当我们在培育善法的时候,很欢喜地培育善法的时候,喜也会生起。
喜和乐有什么区别呢?知道吗?喜和乐还是不同的。在五蕴当中,喜属于行蕴,乐属于受蕴,乐是感受。在第二禅当中,喜和乐是很明显的。初禅当中它们也是作为五禅支的其中两种。喜与乐有什么区别呢?喜表现为兴奋,而乐表现为内心的愉悦。就好像一个人在沙漠里面旅行,他已经很口渴了,他也很疲劳、很疲惫了,但是,他仍然必须得要赶路。突然他见到前面有一块绿洲,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怎么样?非常喜悦,这个时候称为喜。当他去到了那块绿洲之后,他尽情地喝水,洗了个澡,然后躺在树下,在软绵绵的草地里面享受树荫,享受水与草之乐,这个是属于乐。所以喜和乐之间的差别是在这里。
这是讲喜心所,我们再讲最后一个杂心所是欲(chanda)。欲的特相是想要行动,不管这种行动是好的,或者坏的,善的或者不善的;作用是寻找所缘,也就是寻找对象;现起是需要所缘。它好比是把手伸向目标,欲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人家说:“你的欲望很重,欲火中烧。”欲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欲是两面派,它是真正的见风使舵的人。如果欲和贪在一起,它就助纣为虐。如果欲所追求的目标,是善法,这种欲就称为善欲或者称为善法欲。所以欲要看它跟的目标,它所追求的目标或者它伴随的心是怎么样。
我们可以说,欲只是追求,我们可以说只是追求而已,它只是想要得到,至于得到什么,跟所缘有关,跟它所一起同时生起的相应名法或者称为俱生名法有关。如果追求的目标是欲乐,例如说追求漂亮的衣服、追求钱、追求名、追求利、追求男色、女色,这样的欲是称为贪欲。如果我们为了修行,想要追求解脱、想要追求禅修修得更好、想要希望能够断除烦恼,这种欲称为善法欲。甚至我们可以说,在修行当中不可、不能没有欲。
在三十七道品当中,有一类叫做四种iddhipàdà。古代翻译成神足,但是从它的词源上来说,iddhi是成就的,pàda是足,原因。四种导致成就的原因,古代翻译成四神足。第一是什么?第一就是 chanda,chandiddhipàda也就是透过意欲,透过欲来达成成就,也就是说欲是达成成就的一种原因;第二是精进;第三是心;第四是观。这四种是达成成就的原因。如果一个禅修者无论有这四种成就之因的任何一种,他都可能达成成就、都可能达成成功。
一个人有很强的意欲,他将能够完成他的目标;一个人付出很大的努力,他将能够达成他的目标;一个人有很坚韧的心,他也可以;一个人有智慧,有观,他也可以。所以达成成就的原因有四种,其中欲是很重要的一种。
那要有什么样的欲,才是我们修行应该拥有的?
就好象在过去咖沙巴(Kassapa)佛陀的时代,当时在 Bàràõasã(巴拉纳西,古音译波罗奈)国的国王,他知道了佛陀出世,然后他就想:如果我不能够了知法,我做国王有什么用呢?于是他放弃了国王的王位,跑去亲近佛陀,去听闻佛法。当时他就想:哪怕我能够听闻到佛陀的一句话都可以。透过这样的那种很强的意愿、意欲来达成他的希望。
因此我们修行不能够缺少欲,正是因此,佛陀把欲称为成就的原因(iddhipàda)。所以对于欲来说,它是中性的,它本身并没有好和坏,它只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的力量。如果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好的,或者伴随着的是好的,那么它就是好的。如果追求的目标是不好的,它是自私自利的、想要拥有的、占有的,或者想要达成某一样不可告人的目标,或者它所伴随着那些名法是不好的,那么这个才是称为恶欲。
好,我们现在到此为止就讲到了六种杂心所,这六种杂心所即第一寻;第二伺;第三胜解;第四精进;第五喜;第六欲。我们再复习一下,这六种杂心所其实还是一种关系,什么关系呢?心跟对象的关系。
寻是怎么样?把心投入所缘;伺,是持续地省察所缘;胜解,是决定所缘;精进,是为了获得对象而付出努力;喜,是喜欢所缘,对所缘有兴趣;欲,想要追求所缘、获得所缘。
这些其实也是我们的心理,如果一个人的寻太强的话,他的思维性很强,但如果一个人的寻过度不强的话,那么他会对对象的投入老是不够;对于伺来说,如果一个人的伺不够的话,他的维持性不行;如果一个人的胜解不强的话,那么这样的人是优柔寡断的,做事犹豫不决;一个人的精进不强,他很容易懈怠、他很容易偷懒,会找很多的借口偷懒,或者做事没有动力;一个人喜不强的话,他会感到很无聊,对这个没有兴趣、对那个没有兴趣;如果欲不强的话,那么这个人会偏于麻木,就感觉到好象他没有活力,他没有那种冲劲,做事吊儿郎当。
所以我们可以说,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的那种心理因素。在大部分的时候,这些心所都会伴随着我们的心一起生起。只有在某一类的心当中,这些心所不会生起。至于在什么情况下不会生起,我们在以后再继续学习。
那好,我们今天讲杂心所就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19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通一切不善心所(无明、无惭、无愧、掉举)及贪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05讲于江西佛学院
让我们先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学完了六种杂心所:即六种因情况而生起的心所。
今天晚上我们将一起开始来学习另外一组心所:即不善心所。
我们先来讲讲这不善两个字,不善是由巴利语(akusala)翻译的,kusala是善的,再加上a表示否定的,就是非、不、无,所以在这里akusala是不善的。为什么称为不善呢?因为这些心理在品质上、在道德上是应该受到呵责的。同时在这些心被造作了之后,它将会带来不善的、苦的果报,所以我们称为不善。
不善心所一共有14种,可以分为几种:
第一是通一切不善心的心所。也就是说在一切的不善心当中都存在的,都会生起的四种心所,这四种心所即痴、无惭、无愧和掉举。
接着的10种,它是依情况而生起的,我们称为杂不善心所。
在这些心所当中,它又可以分为几类:
其中的贪、邪见和慢这三种,属于贪因的心所;
瞋、嫉、悭、恶作这四种心所,属于瞋因的心所;
昏沉、睡眠属于有行的心所;
疑属于痴的心所。
也就是说如果讲到不善心,一共可以分为三类:即贪根心、瞋根心和痴根心,也就是把所有的不善心分为三大类:即贪、瞋、痴。当贪心生起的时候会伴随着某一些不善心所,瞋根心生起的时候也会伴随着某一些不善心所,痴根心生起的时候也会伴随着某一些不善心所。
我们现在准备讲到的14种不善心所,它只会生起在不善心里面。不善心可以分为三大类,一共有12种。不善心所有14种,它们依情况个别的或者某几个生起在某一类的不善心里面(或者贪的、或者瞋的、或者痴的),无论是属于哪一种心,哪一种不善心所,当我们现在逐个逐个来学习的时候,我们再自己省查一下自己,在这些不善心所里面,哪些是我们有的,哪些是我们没有的。
现在我们来讲第一个不善心所,痴(moha)。痴又称为无明(avijjà),也就是无知的意思,明是智慧,无明是没有智慧。它的特点是心的盲目或者愚昧;作用是遮蔽所缘的真实性,也就是说看不到对象的真实面目,看不到本质;现起是缺乏正见;近因是不如理作意。这里讲到的痴,跟我们在平时语言上表达的痴略有不同。
平时我们有时候会提到一个人很痴迷,痴迷于歌曲、痴迷娱乐,很痴心、痴恋等等,这里的痴,其实在“阿毗达摩”里面是属于贪。但是我们这里的痴是指一种无知,心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也就是愚痴的痴。但是愚痴的痴,又不是指先天性的智障、弱智、整天眼光痴呆、流口水,不是这种痴。而是说,当我们不清楚世间的真相的时候,缺乏了正见的时候,这一种心理状态称为痴。
痴是一切不善的根本。包括不善心,贪不善心、瞋不善心都有痴。也就是说,因为这种痴是属于通一切不善心的心所。所以我们说无论贪心也好,无论瞋心也好,都会有这种痴。只要生起不善心,痴就必定会伴随着生起。
佛陀就说:「在无始的生死轮回以来,无明为其根本」。所以无明是轮回的根本,只要一个众生还没有断除痴,还没有断除无明,他的轮回是不可避免的,必定还会继续再轮回。
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有这一种心理的状态还存在,还在作祟,那我们过去所作的任何的业,只要得到这种心理的滋润,得到它的支助,就能够带来轮回。所以,我们可以说只要一个人断了无明,他就断了生死。无明是根本、是因。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无明,他不可能再造任何的业,无论是善业,无论是恶业,都不可能再造作。由于有了无明,由于有了痴,所以会造业。而且所造的这些业,它会带来轮回、带来投生。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对心所:是无惭和无愧。先讲无惭(ahirika),hirika是惭,如果再加上否定a就变成无惭。它的特相是不厌恶身、语的恶行;作用是无耻的作恶;表现为不会避退恶行;近因是不尊重自己。
再看无愧,无愧的愧,它是ottappa,再加上a,是anottappa。它的特相是不害怕身、语的恶行;作用是不害怕作恶;表现为不避退恶行;近因是不尊重他人。所以我们看无惭和无愧,无惭是不会厌恶作恶,无愧是不怕作恶,无惭是不懂得尊重自己,无愧是不懂得尊重他人。
如果一个人有惭有愧,他就懂得尊重自己,也懂得尊重他人。感到惭的时候我们通常称为自惭,惭就是对得起自己。感到愧的时候,我们说愧对他人,就是感觉到对不起他人,如果是对他人都无愧,无愧于他人就是我们感觉到对得起他人。佛陀说惭和愧两种法能够保护世间,假如世间没有惭和愧,也就是如果世间人都是无惭、无愧的话,那世间将会混乱。
佛陀在《增支部•第2集•行为经》里面中说:
『诸比库,有两种法保护世间。哪两种呢?惭与愧。诸比库,若此两种白法不保护世间,则不知这是母亲、母亲的姊妹、叔伯的妻子、师母以及师长之妻,世间将走向混乱,犹如羊、鸡、猪、狗、豺狼。诸比库,正是因为有此两种法保护世间,所以知道这是母亲、母亲的姊妹、叔伯的妻子、师母及师长之妻。』
一个人有惭、有愧,才能够知道礼仪廉耻,才能够知道羞耻。如果一个人没有惭愧心,没有羞耻感。那这个人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说他只是穿着衣服的动物,这叫做衣冠禽兽。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惭愧心,人有羞耻感。动物没有羞耻感,所以动物不用穿衣服,它光着屁股到处跑,它不会感到羞耻。但是人呢?人就会有惭愧心,人会感到羞耻。
同样我们说到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心,其实他也就是等于没有惭愧心。如果一个人有了良心,他就知道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会违背道德,什么事违背伦理,什么事会遭到良心的谴责。他知道要遵纪守法,要遵守道德伦理。因为人有了惭愧心,所以,整个社会才有秩序,这个世间才能够维持一定的规律,不会乱伦、不会乱来。如果一个人不尊重自己,甚至连脸皮都可以撕下来,那这种人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为非作歹。
人只要懂得尊重自己,他就不会为非作歹,不会为富不仁。他知道哪些行为会有损自己的形象、有损自己的人格、有损自己的声誉,他就不会去做。他做了他会感觉到良心过不去,即使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他也不会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做了他会感觉良心过不去,这种人就称为有惭。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话,他就容易通过行为或者语言去伤害他人。有惭和有愧,一个人就不会做出对不起自己,也不会做出对不起他人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保持惭愧心,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那么,这个社会就能够安定、和谐,世间的法律、秩序就能够维持下去。
人跟动物根本的区别,就是人有惭愧心,动物没有惭愧心。如果一个人经常做没有惭愧心的事情,他就是做动物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果报就是动物。
所以我们作为人,如果经常培育惭愧心,可以使我们提升人格,可以使我们造很多善心,这些善心是善因,它可以使我们以后在轮回当中投生于人天;如果经常造的是没有惭愧的行为、没有良心的行为、是会遭到智者们谴责的行为,那我们就是用人的心、用人的身体,用人的身语意,来造作没有惭愧的类似于动物的行为,那我们就造了恶因,我们就造了不善因,这种不善因在带来果报的时侯,使我们投生为动物、投生为鬼、投生到地狱。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种心所,掉举(uddhacca)。「掉举」是心的散乱、不稳定。如果我们从中文的字来说,掉举就是:「掉」是心往下沉,「举」是心往上扬。如果是从巴利的词来说,(uddhacca)是心漂浮,心往上漂浮,很轻浮的意思。也就是心纷纷扰扰、妄想纷飞、晃动不安。
掉举的特相及特点就是心的不平静或者不安,犹如风吹而起涟漪、起水波;作用是不稳定,犹如风吹旗幡般飘扬;表现为心的散动,犹如尘堆被投进石块般,尘土飞扬;近因是对散乱的心起不如理作意。掉举也是五盖的其中一种。
五盖即:欲贪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追悔盖以及疑盖。对于禅修者来说,可能最多的就是这种掉举盖。想要禅坐,坐下去妄想纷飞,思绪纷纷扰扰安静不下来。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我们平时所说到的妄想、心在打妄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寻;一类是属于掉举。
寻就是很有条理地思维、推理或者说在思索、思考。而掉举呢?就是类似心漫无目的的散乱、波动、晃动。
在12个不善心里面,掉举的心算是造作不善业、造作恶业最弱的心。为什么可以这么样说呢?知道么?因为一个人造作了不善心,造作的不善心用这种心来表现有12种表现方式,我们称为12种不善心。其中的11种不善心,它所造下的不善业,都可以使一个人堕落到恶趣。但是惟有掉举相应的痴根心所造作的不善心不会带来结生,也就是它不会成为我们下一生投生到恶趣、苦道的业,所以我们知道掉举所造的业是最轻的,但是它在我们的心流里面也最常出现的。
我们在禅修的时候也在打妄想,在吃饭的时候也在打妄想,在走路的时候也在打妄想,在工作的时候也在打妄想。只要我们没有很用心的做一件事情,就都是在打妄想,是不是?如果是在思考,那个称为寻。如果是胡思乱想,在做白日梦这个叫做掉举。
要如何来克服掉举呢?我们联系到禅修上要如何来去除掉举盖,在《中部》的第20经,有一部经叫做《止息寻经》,也叫Vitakkasaõñhānasuttaü。这部经里面,佛陀教导了五种去除妄想的方法。
在这部经里面,佛陀一开始就说到了:“要致力于培育增上心的比库,应当时时作意五种相。”
如何称为培育增上心呢?
在《义注》里面解释就是,培育作为修观基础的八种定。当一个人培育定力的时候,由于他在专注,但是心很容易跑开,这个时候他就应该时时地作意五种相。这里的时时并不是说一切时,而是说惟有妄想生起的时候,他就要作意。但是当妄想没有的时候,他就不用再去用这种方法。就好像说如果一个人感冒了,我们再服点药,如果没有感冒我们就不用服药。所以这里的时时不是一切时,如果是从巴利语来说kàlena kàlaü,就是应该用的时候我们就用,没用的时候不用。是哪五种呢?
第一,如果一个修行者、一个禅修者在作意某种相的时候,在这里讲到的某种相就是yaü nimittaü ,在专注的时候,如果生起了伴随着欲、伴随着瞋、伴随着痴的恶不善寻,这里的「寻」用的是(vitakka)也就是妄想。在生起这些妄想的时候,应当作意伴随着善的几大项。也就是说,当你的心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应当去想那些好的事情,想善的事情。
例如:如果你的心漂浮不定,你就去把你的心投入到入出息念这个所缘。或者说,当你的心确实真的很散乱的时候,你可以尝试修修佛随念,或者散播一下慈爱,通过这样我们去作意、去专注善的而去除不善的,就犹如一个木匠、木工或者木工的弟子,他用小的楔子,去把大的楔子锤出来、把它打击出来,这样的话就可以取出大的楔子。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善的相而去除不善的相,这是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当作意善的相还是不能去除伴随着欲、伴随着瞋、伴随着痴的恶不善寻,那应该观察这些寻的过患,就是妄想的过患:这些妄想是不善的,这些妄想是应该受到呵责的,这些妄想会有苦报,带来苦的果报,来观察它的过患和它的危害。
在经文里面讲到,就好像一个很爱美、爱漂亮的少男少女,当她洗干净了之后,她戴上花蔓,她装饰很好,这个时候你在她的脖子上,放蛇的尸体或者放死狗的尸体、或者放人的尸体,那她会很厌恶、很害怕,就想赶快把它除掉。同样的,当我们看到这些妄想的过患、它的危害之后,我们赶快把它驱除掉。
如果去观察这些妄想的过患,仍然不可能驱除掉妄想,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不忆念、不作意这些寻,就是不去想它。就犹如一个人当他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的时候或者不喜欢的事物的时候,他装作没看见,不去理睬他,这个时候可以去除那些妄想。
假如不去忆念它,不去作意这些妄想仍然还是会有妄想,那应该怎么办?应该作意这些「寻」的寻行相,寻行相是巴利语Vitakkasaõñhāna的直译,在《义注》里面讲,就是妄想——它的因、它的缘、它的来源,去寻找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些妄想?这些妄想是怎么样来的。
特别是当我们的思绪万千的时候,应该这么样的思维。就犹如一个人很快地走、走的很急,这时候他想:‘我为什么要走的那么急呢?我倒不如慢慢地走,我又不赶时间。’于是他就慢慢地走。等他走着走着,他想:‘我又为什么要慢慢地走呢?我倒不如停下来。’于是他就停下来。当他停下来之后,他又想:‘我为什么要站立呢?我倒不如坐下来。’于是他又坐下来,当他坐下来的时候,他又想:‘我什么要坐下来?我倒不如躺下来休息。’同样的,当恶念生起的时候,他让恶念停止。当恶念停止的时候呢?他又再培育定力,让他的定力能够安住在一心。之后呢?他又再继续的,再(致力于)断除一切的烦恼,最后他才安住于让他的心住于果定、入于涅槃。这是这种比喻,就是去尝试寻找它的原因,然后把它止息。
假如作意这些妄想的原因和来源,仍然不能够消除这些妄想,那应该怎么办?在经文里面继续讲到:“他应该咬紧牙关、舌抵上颚,以心抑止、制止、摧毁这些妄想,舍断、除灭这些伴随着欲、伴随着瞋、伴随着痴的恶不善寻。”就好像一个很强壮的人,他可以很轻易地把一个很羸弱的、很虚弱的人,把他打倒在地。他就说:“你是谁?你不看看我是谁?”同样的你也可以喝斥:“我是什么人!这些妄想又是什么样子!”他可以这么样来战胜,用强力的精进来战胜妄想。
毕竟一切的妄想都是没有根的,没有根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一切的妄想都不稳固,它犹如墙上的草,它犹如水上的浮萍,它甚至犹如空气中的水泡。就好像我们有时候,看到小孩子玩吹泡泡,一吹泡泡满天都是气泡,是不是?看上去它们好像很多,来势汹汹,其实只要你用手一挥,它们就怎么样?啊?怎么样了?就破灭了。同样的,妄想是经不起我们正念的,一旦我们拥有正念,我们生起了正念,那么妄想很快就破灭。目前,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去除妄想。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种心所:贪(lobha)。贪的特相是执着所缘、执着对象;作用是黏住、粘住,也就好像肉黏住热锅一样,很难拔出来;表现为心不想放弃所缘,不肯放弃;近因是见到导致束缚之法的乐味,也就是说,因为他认为对象可以得到快乐,认为那些可以带来贪欲、生起烦恼的对象,他认为这其中有获得快乐的作用,所以导致他的心会黏着。随着对欲乐与存在的渴爱的膨胀,贪欲或者又称为渴爱,被视为是导致有情生死轮回之因。
所以佛陀经常说:「生死轮回的起点是不可知的,由于无明与渴爱,众生不断地流转生死。」所以我们说,无明和爱或者贪爱,它是生死轮回的元凶、根本。为什么会有贪爱呢?贪爱是怎么样生起的呢?
我们可以尝试用缘起支来分析,缘起支里面有一个叫做taõhà的, taõhà就是爱、渴爱,也就是贪爱。这种贪爱是因为怎么样生起的?因为有受,特别是认为对象有快乐,感受到快乐以后就会生起受。
为什么会有受呢?因为有触,就是我们所说到的,心、根门和所缘的接触;那为什么会有触呢?因为有六处,也就是六内处和六外处,因为有了眼、有了所缘、有了色、声、香、味、触;
为什么会有六处呢?因为有了名色,有了这个身心;
为什么会有身心?因为有识;
为什么有识呢?因为过去造作了业;
为什么会有造作,会有业呢?「业」也称为「行」,因为有无明。
我们再从六处的方式来分析贪欲生起的原因。我们所说到的生命或者生活,都不外乎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心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心跟外界这些心所对应的境,互动的关系。
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的外来的信息。例如说:所看到的东西、所听到的东西、所嗅的东西、所尝的东西、所触的东西。这些外在的东西,我们可以把他归为五类即:色(颜色)、声音、(气味)香、味道和触觉。为什么我们能够认知这些外在呢?因为我们有眼、有耳、有鼻、有舌、有身、还会有意去想这些。
我们就举眼睛为例子、眼门为例子。一个视力正常的人,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不同东西。例如:看到漂亮的房子,或见到穿漂亮的衣服,或者一个很豪华的别墅、楼房等等,我们可以接触到这些,有些是我们可见到的,有些是我们自己拥有的,当我们见到这些对象的时候,这些对象被我们体验以后,我们就认为这些对象是好的,这些对象是可爱的、是可意的、可喜的。当你在体验这些对象的时候,它本身并没有对错,并没有善恶。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体验这些对象的时候,它只是属于果报。然后当我们在体验到这些外在的对象的时候,我们的心往往会生起乐受。乐受本身也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我们叫做心理反应,它本身也没有对错。但错、错在什么地方呢?如果当我们认为这个东西是好的、这个东西是美丽的、这个东西是漂亮的,于是我们就会生起乐受。生起乐受之后,我们就会执着于这个外在的东西,它能够带来乐味,它能够带来快乐。然后,我们的心就会认为这个是美丽的、这个是快乐的、这个是永恒的。于是由于这种不如理作意,紧接着生起的速行就是贪。
我们再回到作意那里,当我们的眼睛看到外在的所缘的时候,它只是属于一种果报。果报的好和不好,只是果报,它并没有善恶。善的果报只是由于过去的善业成熟带来的,它的本身的性质只是果报,只是给人体验,它不会造作善和恶。但是如果我们认为这些东西是好的、是快乐的,于是由于这种不如理作意产生了后面的心,他就会去对于自己认为快乐的东西,想要得到、想要拥有、想要占有,于是贪的心就生起了。
同时当我们接触到一样东西的时候,刚开始它的撞击往往是比较轻的。但由于我们的心会不断地重复、不断重复,于是会越加越深,越加越深。就好像说如果一个人喜欢上一个异性、喜欢上一个人,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也许他只是知道这是一个异性,由于不如理作意他会不断地加深,认为说这个是好的,这个人长得怎么样,这个人多么有能力,这人如何如何,甚至对她的音容笑貌,对她的任何的方式,都生起了认为这个是好的、这个是漂亮的、这个是美丽的、这个是可以得到快乐的,于是贪欲就这样不断地生根发芽,不断地加深。这样的话,他的内心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造作这种不善业,生起了贪心,最后贪心就变成越来越坚固,而变成了执着、执取、甚至痴迷、痴恋。
虽然贪在心所里面只有一种,但是它的强度是很广泛的。它可以由刚开始的只是一般的喜爱、认为这个东西非常好,到后来的亲爱,后来想要占有、想要拥有,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变得越来越强。在巴利里面,对于贪爱,会用很多种不同的词去表达。例如说:讲到的pema 就是一般所说的亲爱, piya 就是喜欢、喜爱, taõha 就是贪爱, ràga就是爱染,又讲到upàdàna就是执取等等有很多种,它都是程度深浅的不同。但是如果是从它的特相来说,都是共同执着于所缘;它的作用都是黏着于所缘;它表现为都是不想放弃所缘。
贪和瞋是不同的,贪往往生起比较缓慢,但是要去除也缓慢。瞋生起的快,但是去除也快。同时贪被我们体验就是:乐的、软绵绵的、人很想要得到的。但瞋被我们体验就是:会有伤害性的、中伤性的,我们甚至会赶快想要去除它的。所以为什么佛陀往往把贪作为生命的研究,因为众生都很喜欢它、黏着它。其实本身贪的意思就是想要取着于所缘、想要拥有、想要占有。
贪依所缘(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很多种。
如果是用“阿毗达摩”的方法来分,就包括了:色的贪、声的贪、香的贪、味的贪、触的贪、法的贪,或者这些都可以称为「爱」:对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
如果用一般世间的语言上来说,就是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吃、贪睡。
如果再依分类来分呢?又分为:对有生命的贪、没有生命的贪。
有生命的贪。例如:贪着自己的身体、贪自己的生命、贪着他人、贪自己的丈夫、贪爱自己的妻子、贪爱自己的儿子、女儿、父亲、母亲、眷属、家里养的宠物等等,所有这些都贪,有生命的贪。
对于无生命的贪呢?就是贪自己的钱财、财物、贪自己的房子、贪自己的车子、贪珠宝、戒指、项链、贪自己所拥有的任何东西,对食物也贪,这些都是属于贪。
还有另外一种是对纯粹概念的贪。例如说:权利的贪。权利其实无形无相,但是你会认为:很多人捧你的场,你呼风唤雨,你自己觉得很满足。或者对于名声的贪,或者爱慕虚荣,这些都是属于贪。虚荣其实很多,甚至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你就是很喜欢这些东西。被人稍微一赞赞你,你就飘飘然。因为贪,我们的心就黏着这些所缘,于是我们的心就给这些所缘套住了。其实,这是我们的心自己跳下这个陷阱里面去的。
不要说是从“阿毗达摩”的角度上来说,即使是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说,贪着自己的身体、贪着漂亮、喜欢别人赞你、贪吃、贪睡、贪名、贪利、贪色,这些哪一样大家没有?我们一天到晚想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执着的是什么?取着的是什么?我们就知道贪对于人、对于生命来说,是多么的根深蒂固!而且贪欲是个无底洞,当我们得到了之后会想要更多。当我们得到了之后,我们还不想失去,我们还想要占有。当我们占有了之后,我们还想要永恒的占有。所以,只要一个人有贪爱,他就会有追求。因为有了追求,他就会患得患失,因为有了患得患失,痛苦就生起。
所以佛陀在《中部•大苦蕴经》里面和《小苦蕴经》里面讲到了贪欲的种种过患。
他讲到了人们通过技术去谋生、为了生计,寒热不避,风雨无阻,风吹日晒、忍饥挨饿,辛辛苦苦的劳动。因为有了欲,以欲为因,欲为缘,以诸欲为因,这个是在我们今生就可以看到的,由于贪所带来的痛苦。
当一个人通过辛勤的劳作,他如果得不到钱财。例如说:你很辛勤的工作,结果因为你工作上犯了一些小错误,或者你的上司根本是一个无赖,他扣你工资,你就会感到很痛苦。这也是在今生可以看到的由贪带来的痛苦。
或者说,当我们很辛苦的经营自己的一项事业、自己的生意的时候,结果不仅仅赚不到钱,反而亏了大本,血本无归,这时候产生了很大的痛苦。
或者像买股票,很多人买股票,最近听说前段时间股票大跌,很多人就为此要生要死,甚至跳楼,这个就是由于贪欲带来的过患。
虽然通过辛勤的劳作,获得了钱财,为了要保护这些钱财,我们会很担心、很忧愁。例如:如果现在你拿着几万块出门,你会提心吊胆。如果你身无分文,你去到哪里都不怕,是不是?但是即使你用尽办法保护你的钱财,但还是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意外。例如:被王、被贼、被水、火、被不孝的子孙等等所损耗。当你精心想要保护、守护的钱财,遭到损失的时候,你会感到很痛苦。这就是由于以欲因、欲缘,以欲为因所带来的今生可见的痛苦。
「欲因、欲缘、欲由,乃诸欲因,王与王争(就是国家跟国家之间争斗)。剎帝力与剎帝力争(就是那些武士们,那些王臣们互相争斗),婆罗门与婆罗门争,居士与居士争(就是在家人跟在家人争),母与子争,子与母争,父与子争,子与父争,兄弟与兄弟争,兄弟与姐妹争,姐妹与姐妹争,朋友与朋友争。也就是说为了利而大家在争斗,争名夺利,勾心斗角。他们在那里因为不合,争执、争斗、互相以手攻击、以土块攻击、以棍棒攻击、以刀枪攻击。因为攻击,他们在那里经受死或者相当于死的痛苦。」
例如说:如果兄弟两人本来是很好的,本来是情同手足的,但是因为分财产,可能大家会反脸为仇,为什么呢?还不是由于想贪着那些财产,想贪、想占有那些遗产。这就是兄弟与兄弟争,兄弟与姐妹争,姐妹与姐妹争。即使是父子之间也好,例如:父与子之间大家共同做一个生意。即使父子共同做起个生意,不久之后,只要有经济上的利益,只要有利益上的冲突,慢慢的父和子有可能都会反脸成仇。
为什么会这个样呢?亲子之间都会反目为仇,就是因为欲乐、因为贪欲。因为这么样,所以,情同手足的一家的人都会争斗,朋友和朋友之间也是。即使他们之间,本来是很友好的,但是只要有了利益,他们就会争斗,甚至会反目为仇,法庭上见。
还有因为贪欲引发战争,兵戎相见,遭受剑刺、枪刺、刀砍等种种的痛苦。我们看所有的战争,为了掠夺土地、掠夺资源、掠夺财富、掠夺人口,于是战争就爆发了。有多少的战争不是因为掠夺而引起的呢?多少的战争不是因为贪欲而引起的呢?而什么样的战争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战争只有把人民拖向痛苦。就是因为有了贪欲、有了占有欲,所以民族跟民族之间会战争,国家跟国家之间会有战争。会有弱肉强食,会有大国、会有帝国,会有霸权国家。所以种种的战争,也是由于贪欲而带来的。
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所以佛陀也说过:适合精进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和平。我们现在是属于和平时代,我们要好好的珍惜现在这种和平的时代,我们应该要珍惜现在的时机好好地修行。假如我们是生活在中东或者是那些战火连连的国家,我们不要说想要禅修,可能连生命都没有保障,所以战争的根源还是由于贪欲。
因为贪欲而抢劫、而偷窃、而通奸,被抓获后遭受鞭打、砍手砍脚、剥皮、投进监狱里面,受到种种的刑罚,所有这些,都是以贪欲为因导致的、现世可见的痛苦,就是今生我们就可以看到的由于贪欲所带来的过患。
如果没有贪欲,我们的社会就会很安稳。但是现在的社会治安太平吗?太平吗?不太平!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呢?我们会害怕我们离开的时候会有小偷小摸,会进我们的房间。当我们带了钱之后,我们会很警惕。为什么呢?因为别人有贪,因为有了贪欲,于是在社会上有种种的罪犯,有种种的犯罪行为。
绝大部分的犯罪行为是由于贪,还有一些是由于瞋,例如:报仇等等这些,但是很大部分的例如:偷窃、抢劫、诈骗、强奸、通奸这些都是由于贪而造成的。一旦这些罪犯被抓到了,他们遭受各种各样的刑罚,这个也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这是由于贪欲带来的痛苦。
「由于欲因、欲缘、欲由,乃诸欲因,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身坏死后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这是以贪欲为因导致的后世的痛苦。」
也就是说由于贪欲,我们会通过身体去造恶行,会通过语言去造恶行,会通过意去造恶行。在身坏死后(就在生命终结了之后),将会由于这些恶行,这些以贪为根的恶行,导致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这是以贪欲为因,而带来后世的痛苦。后世的痛苦是更加的痛苦。
有时候,我们不要以为有些很小的贪微不足道。有时候很小的贪,它都有可能造成我们堕落到恶趣。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一位比库,他有一天得到了一件上等的布料,他准备拿这块布料来做袈裟。于是他就把这块布料交给他的姐姐,让他的姐姐,重新把这块布料再进行加工,然后再纺织,织成更好、更细腻,当他得到了这块布料之后,他就把它晾在了竹竿上面,他很喜欢这块布料。结果在那天晚上他死掉了,也许我们现在来说,可能是由于心肌梗塞或者种种原因,那天晚上他去世了。
当他去世之后,按照戒律来说,僧团会分他的财产。于是,当时的那些比库们就准备分他挂在竹竿上的那件袈裟,这个时候佛陀出现了,佛陀说:“你们不要动这件衣服,先放在一边,不要去分它,过了七天之后你们才能分它。”结果过了七天之后,佛陀说:“你们可以分这块布了。”为什么会这么样?你们知道吗?
因为当时佛陀,他知道那些比库们、僧团们想要分他的袈裟的时候,那个时候,由于这位比库在他临死之前,他还想着他的袈裟。于是他死了之后,就投生为他袈裟里面的一只臭虫。当那些僧众,要分他的袈裟的时候,它就在那边挣扎,它在那边声嘶力竭地说:“你不要动、不要动。”但是那些比库听不见。佛陀知道了。佛陀知道如果那些僧众不理会,继续分它的袈裟的话,它会仇恨这些僧众。因为仇恨,它下一世会堕落到地狱。于是佛陀为了悲悯它,因此制止了分袈裟,结果,等这只臭虫心安理得的在它的袈裟里面、在它的衣里面,过完了七天的寿命之后死掉了,它由于过去的善业成熟投生到天界。所以哪怕是这么一点点的贪欲,都可以使一个人投生到恶道。
如果我们看很多因缘故事,例如:有些人,他就是因为贪着,所以他投生到恶趣的。
我们再讲一个缘起轮回的故事。有一位禅修者在修缘起的时候,他发现在他几世之前,他是一个住在家里的家神,住在阁楼里面的家神。后来当他死了之后,他就投生为一个小女孩,那时候她就很喜欢她家里的一只猫(小猫)。后来等这个小女孩在死的时候,在死之前她突然想起了那只猫。于是下一生她就投生为猫。因为她在死之前贪着于那只猫,所以她投生为猫。当她投生为猫的时候,然后在她做猫的那一生,有一次它去偷吃在佛坛上面的贡品,它一边偷吃一边望着佛像,它看到佛像很庄严很喜欢。之后就因为它看着佛像那种业,在它死的时候、在这只猫死的时候成熟,结果它今生就投生为一个人。当它投生为人,由于它是偷吃,所以他今生投生在很贫穷的家庭,是一个缅甸人。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因为我们如果是生起了贪欲,在生起贪欲的那一刹那如果我们死去的话,我们将会投生到恶趣。如果我们生起的是善心的话,将能够投生到善趣、天界。这些其实都是属于因果、业的关系的,所以大家喜欢贪吗?喜欢贪这个、贪那个吗?如果你们喜欢贪,那么你就可以不计较你的后果,不计较你的来生,所以如果我们要讲贪欲的故事还有很多。那今天讲贪欲就先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20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邪见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06讲于江西佛学院
大家请合掌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大德、法师、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开始学习了不善心所,已经学完了四种通一切不善心的心所:即无明、无惭、无愧和掉举,之后我们又学习了贪心所,由于有了贪,众生轮回;由于有了贪,我们会遭受种种痛苦。我们不用去把经验往过去、往未来拉,即使在今生(现世),只要我们拥有贪,就会有烦恼、有恐惧、有痛苦,这是显而易见的。讲完了贪之后,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另外一种心所——邪见心所。
邪见的巴利语是micchà-diññhi或者简称diññhi,什么是diññhi呢?diññhi的意思是见解、观点、思想、学说或者信仰。一般上来说,如果在diññhi前面再加上sammà(正确的),是指正见。如果没有加sammà,有时是专指邪见micchà-diññhi。要注意邪见的邪(micchà)不能够理解成邪恶的意思,而是错误的意思。它相对的是sammà(正确),正确相对的是错误。所以我们说:这是邪见,意思就是这是错误的观点、这是错误的见解。邪见,如果是指邪恶的见解,在巴利语里往往叫做恶见pàpa-diññhi,恶见是一种很错误,错误到很大程度的邪见,才叫恶见,但一般错误的见解,我们都通称邪见。
邪见的特点是错误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错误地推断或执着为“永恒”、为“乐”、为“我”或者为“净”;表现为错误的见解或者错误的信仰;近因是不愿意去见圣者,不愿意亲近圣者。
邪见是错误地推断或执着对象为“常、乐、我、净”;而无明是错知对象为“常、乐、我、净”,它们之间的分别在哪里?
无明和邪见是有区别的,虽然它们两个很相像,但是在程度方面不同,在这两者当中它们的区别是:如果只是认为对象是“永恒的”、是“乐的”、是“我的”、是“净的”,这称为无明;如果是进一步相信、坚信它,认定对象就是“常的”、“乐的”、“我的”、“净的”,认为世间法有“常、乐、我、净”,这种坚信、相信是邪见。同时,无明和邪见也分别在不同的出世间道当中被断除。
一切的凡夫都有邪见,也都有无明,一切的圣者都没有邪见,但惟有漏尽者(阿拉汉圣者)才没有无明。它们对于众生在轮回当中的作用也不同,只要一个有情、一个众生还拥有邪见,他必定有可能堕落到四恶道;而如果一个众生只要还有无明、还没有断除无明,那他必定还会轮回。
因为一切圣者已经断除了邪见,所以圣者不可能再堕落恶趣,叫做avinipàta-dhamma,vinipàta就是堕落的,avinipàta就是不可能、不会堕落的,dhamma就是定法、定则、定律。一个圣者因为已经断除了邪见,所以他不可能再堕落恶趣,有时候也把初果和初果以上的圣者叫作具见者,就是拥有正见的人。
但是初果圣者、二果圣者、三果圣者都还没有断除无明,所以他们还要轮回。即使是一位三果(不来圣者),己经没有任何的欲贪和瞋恚了,也就是说,他对一切的欲乐已经不会再有贪着、贪染,对男女的、饮食的、睡眠的这些欲乐,他都不会有贪着,而且他也不会有任何的瞋恚,乃至一丝的忧伤也不会,但是由于他还有无明,所以还是要轮回,他死了之后还是会投生到色界或者无色界梵天去。
惟有一位漏尽者(阿拉汉圣者),由于他断除了无明,所以不会再轮回。
因此,邪见是使有情堕落恶趣、堕落四恶道的根本、元凶;而无明是使有情轮回的元凶、根本,这是它们的区别。
也就是说,一个众生造了不善业,这种不善业惟有在邪见的支助之下,才有可能使他堕落到恶趣。如果一个人造了很重的不善业,但后来由于断除了邪见,这种不善业再重、再强,由于没有邪见的支助,仍然不可能使他堕落到恶趣,只能够在他生命当中成熟,比如遭到身体的痛苦,甚至被打死等等。
如果一个人造了很重的不善业,例如杀人等等,但只要他己经断除了无明,即使是很重的不善业,因为没有了滋长的温床,所以仍然不可能导致轮回。就好像aõgulimàlà指蔓尊者的例子,他虽然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只差杀了他的母亲就可以凑够一千个人了,结果那个时候佛陀出现了,使他出家,后来他通过精进地修行断尽了一切烦恼,连无明在内的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了,他在最后一生当中杀死那些人所造的不善业,还会在他的下一世成熟吗?不会了。所以无明是轮回的根本,邪见是堕落四恶趣的根本。
邪见有很多种、许许多多的邪见,涉及到各种方面,所以佛陀用什么比喻来形容邪见呢?用林、用网,林就好像树林、好像森林一样那么多的邪见,或者好像网一样,那么密密麻麻的邪见。在《长部》Dãghanikàya第一部经叫什么经?Brahmàjala Suttaü《梵网经》。brahmà是婆罗门或者梵,jala就是网。在这一部经里,佛陀就列出了一共有六十二种邪见,包括常见、断见等种种的见地,所以佛陀也把这一部经叫作梵网,见网、意网或者法网。
现在我们先来探讨第一种邪见:有身见(sakkàya-diññhi),是指执着有我的邪见。kàya是“身”,加sa就是“有”,加diññhi是“见”。古代也音译为萨伽耶见,或者称为身见,或者简称邪见。
有身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执取五蕴为我”的邪见。即使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会认定这个身心是我。例如,这个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头、我的手、我的脚、我的眼睛、我的心;这个是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儿女、我的妻子、我的丈夫等等,已经认定的,这些称为我见。如果已经变成一种执着,又称为我执,这是一般普通的人都拥有的邪见,即使连动物也会认为这是我的身体等等。
另外一种是“认为心识为我”的,这里的心识是特指认为有所谓的灵魂。这种邪见认为有个灵魂存在或者认为心识是轮回的主体,这种邪见在婆罗门教(后来发展成印度教)表现得特别明显,在一般的宗教里,只要认为有灵魂,还是属于这一类的邪见。这种邪见认为人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或者身与心,在经典里面也叫做命和身这两种。他们认为心和身是可以分开的,心是主人,身体是客人,就好像一个人可以不断地换衣服,衣服破了就再换新衣服,或者一个人可以不断地换房子,如果房子住坏了、旧了,再搬新房子。这种邪见认为灵魂是不变的,但是身体可以不断地变换,就好像换衣服、住房子一样。
这一类的邪见,他们认为心识是永恒的,为什么呢?因为它可以记忆。在《梵网经》里特别讲到了,由于这一类的沙门、婆罗门拥有神通,通过神通观照很久远的过去世,发现到一直以来我都是在轮回,而身体不断地生了又死,生了又死,世界成了又坏,成了又坏。于是他认为:“这一连串一直都存在的称为‘我’,称为‘心’,称为‘灵魂’。而作为物质的身体却不断地生了又死,生了又死。”所以他们认为:“‘心’是轮回的主体。”
这种邪见在佛教中也存在,即使是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已经有这一种邪见。例如在《中部》有一个经叫《大爱尽经》,里面讲到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渔夫出身的人,他后来出家成为比库,名字叫做沙帝(Sàti),他生起了这样的一种恶见,在经典里称作pàpa-diññhi,就是邪恶的见解,他认为:“我知道世尊所说之法,这个心识在轮回当中始终保持不变。”他的意思就是在轮回当中,身体可以不断地变换,但心识是主体,可以保持始终都不变。当时很多其他的比库听到了就去劝他说:“贤友沙帝,不要这样说,不要这样毁谤世尊。毁谤世尊确实不好,世尊的确不可能这样说。贤友沙帝,世尊用各种方法:‘有因缘才有心识,离开了缘起,就不会有心识的产生。’”但是这个沙帝还不肯放弃他的恶见,很多人都劝不了他,于是去报告世尊。世尊知道了之后,就把他叫过来,叫过来之后就问他:“沙帝,你是不是真的生起了这样的恶见,认为心识在轮回当中始终保持不变?” 沙帝说:“是的,尊者,我是这样认为的。”佛陀又问说:“那你认为什么才是心识呢?”沙帝说:“尊者,心识就是能感受者,能够在这里、在那里体验到所造作的善或不善的果报。”也就是说,因为心识是恒常的,所以在这里造作的善、造作的不善,是同样一个心识在承受着善和恶的果报。
佛陀就很严厉地呵斥他说:“愚痴人!你怎么知道我是这样说的呢?愚痴人!难道我不是用各种方法说,有因缘才有心识吗?离开了缘起就不会有心识的产生吗?愚痴人!你自己误解了还要毁谤我,你自作损害,多作非福。愚痴人!你将得到长久的不利与痛苦。”当时佛陀这样呵止他。
然后佛陀就用问答的方式问其他的比库说:“缘于眼以及颜色产生的识称为眼识;缘于耳以及声音产生的识称为耳识;缘于鼻以及气味产生的识称为鼻识;缘于舌和缘于味道产生的识称为舌识;缘于身和种种的触所缘所产生的识称为身识;缘于意根或缘于心所依处和缘于法所缘所产生的识称为意识。”
就好比说,用草所烧的火我们称为薪火,用柴所烧的火我们称为柴火,用灯所燃的火我们称为灯火,用蜡烛点的火我们称为烛火。因为有种种的因缘,所以才有这样的名称,如果离开这些因缘,不可能再有称为识、心识的东西存在。一旦离开了因缘就没有心识,哪里还会有一个所谓永恒的心识存在呢?所以认为有灵魂在轮回,认为有一个不变的心识在投胎的这种邪见,是一种认为有“我”的见,也是一种恶见。
除此之外,佛陀在世时的古印度还有许许多多的邪见。
有人认为:“身体是我。”一旦我没有了,所有的心识也没有。因为佛陀要破除这种邪见,所以佛陀就教导,应该如实地以正慧观照“色是无我”的。
有的人又认为:“受是我的。”例如,有些沙门、婆罗门拥有很高的定力,在禅定当中,体验到很清净、微妙、殊胜的快乐,他们认为这个才是究竟的我、殊胜的我。佛陀为了破除这种邪见,他也教导,应该观“受为无我”。
有些人就认为:“我能够记忆,我能够想起这个、想起那个。”因为有心想,所以他们认为有心想的是我。佛陀为了破除这种邪见,所以教导“想无我”。
有的人又认为:“能够造作的是我,我能够造这个、造那个,我能够造业,造善业、造不善业,而我又能够体验到所造的善业或不善业的结果。”所以执着于能够造作、行作的“我”这种邪见。佛陀为了破除这种邪见,因此教导了观“诸行无我”。
而认为:“有个永恒的灵魂,有个心识为主体”。佛陀为了破除这种邪见,所以也教导“识无我”。
佛陀在经典里经常教导,应该观照五蕴无我(色、受、想、行、识),无论是五蕴当中哪一种,每一种蕴都可以用十一种方法来观,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的、外的、劣的、胜的、粗的、细的、远的、近的,用一切的方式,观照五蕴没有任何一种可以执取为“我”的。
还有另外一种邪见认为离蕴有“我”。这离蕴“我”指本体、本体我,又可称为至上我、究竟我,就像婆罗门教和印度教认为有所谓的宇宙本体一样,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由梵天所造,梵天是世界的根本、根源。梵天是无形无相、无所不在的,因为有了梵,才有了这个世间,世间的一切都是由梵显现。从究竟的角度上来说,梵是终极我、本体我、是至上我,而轮回的灵魂是小我,因此执取有所谓宇宙本体或者有真我、有大我,这也是一种邪见。
婆罗门教认为,这个世间的根本、起源是梵。梵叫做Brahmà,Brahman或者也称为真我(Atman阿特曼,阿旦摩),又称为大我,众生的灵魂称为小我。后来印度婆罗门教发展成为印度教Hinduism。印度教到了中世纪又发展成六大派,六大派分别是胜论派、数论派、瑜珈派、正理派、弥曼沙派、吠檀多派。所有这些派别,称为正统的印度的宗教。而佛教、耆那教这些沙门思潮,印度教把他们称为非正统的宗教。
所有这些印度的六大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承认《吠陀》经典Veda,意思是名、知识。Veda有四种《吠陀》称为《吠陀本集》,它是:《梨俱吠陀》(梵»g Veda)、《娑摩吠陀》(梵Sàma Veda)、《夜柔吠陀》(梵Yajur Veda)、《阿闼婆吠陀》(梵Atharva Veda)。所有印度的这些种种的流派,他们都承认《吠陀》的经典,虽然他们对《吠陀》的理解、对《吠陀》的发挥和解释不同,但共同认定《吠陀》经典的权威,这是属于印度正统的宗教派别。
在这种种印度教的流派当中,发挥本体我(梵我)和个体我达到最高境界的就是吠檀多派Vedànta(吠檀多)。Veda是吠陀,anta是终极。意思就是他们认为:他们把《吠陀》的经典发挥到最高的阶段,已经是终极了。
在公元八世纪,出现了一位很有名的印度吠檀多哲学家,他叫做÷aïkara商羯罗。商羯罗出生于南印度的伽拉迪(Kalaói)村,在西南印度的,他是属于婆罗门种姓,在少年时候,他追随当时印度著名的吠檀多学者,不二论学者Gaudapada乔荼波陀的弟子Govinda乔唯陀学习婆罗门印度教教义。后来他就在Bàràõasã(巴拉纳西)从事著述和讲学,他致力于要将佛教摧毁,致力于要把佛教赶出印度。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佛陀出世之后,就宣讲了“无我”的学说,但婆罗门教是讲“我”的,讲(Atman梵)的。佛教讲无我就动摇了婆罗门教的根本,而且佛陀本人否定了《吠陀》的权威,他也反对祭祀,反对种种种姓,这样的话就已经瓦解了婆罗门教的权威。所以佛陀的教法中“无我”是区别于其他任何宗教(包括婆罗门教在内的宗教或者学说)的。
后来到了佛灭八百年的时候,印度又出现了一位大乘的论师Nagarjuna(龙树),龙树菩萨又根据缘起性空的学说,发挥了无自性的说法,于是当时印度凡是接受佛教的人都接受“无我”或者“无自性”,或者“性空”这种说法。这样的话,印度教、婆罗门教这一套认为有“我”的体系,就遭到了很大的冲击。
为了要重建《吠陀》经典的权威,为了重塑人们对“梵”、对“我”的信心,商羯罗就致力于要宣扬有“我”的学说。他发誓要把佛教逐出印度,而且他也真的已经做到了。等商羯罗死了之后,结果真的,那时佛教的元气已经大伤。
从公元八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几乎已经到了转型的时期。无论之前的中观学说,还是瑜伽行派学说,在商羯罗的手下,他都毫不留情地把它们驳斥。商羯罗虽然死了,但佛教那时元气已经遭到了重创,后来佛教也吸收了大量的印度教、婆罗门教的一些形式、一些鬼神信仰,甚至把印度教的神邸踩在那些金刚的脚下,用心理方面去战胜它,但是事实上,那个时候,整个佛教在印度已经走下坡路了。
商羯罗也模仿佛教建立了僧院,叫做mañha,其后在印度各地出现了许许多多商羯罗派的僧院,乃至到今天,自命为正宗婆罗门的印度学者当中,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属于商羯罗这一体系。商羯罗在有生之年游遍了整个印度,他到处去找人辩论,不仅仅是找佛教的,连印度教的其它派别,都找他们去辩论,当时他和强有力的弥曼沙派的学生叫做曼得拉弥史拉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后把他的对手也挫败了。商羯罗到处去宏扬他的教法,但他的对象并不是一般的城市居民,因为在城市里当时佛教的势力很大,一般的工商业者又信仰耆那教,下层的百姓一般又倾向于比较通俗的印度教。而当时在城市里人们的伦理观又普遍流行着享乐主义,所以商羯罗主要是对他们以及那些婆罗门的阶层和各种各样的游方僧,跟他们说教。
商羯罗可谓是英年早逝,他在三十二岁死于喜马拉雅山的Kedàrnàtha。就像在印度其它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一样,虽然他的生命很短促,但是挂在他名下的著作居然有三百多部,印度人有一个习惯,他写的一些著作,喜欢挂在一些名人的名下,这样的话流传得更广,像商羯罗虽然他才三十二岁,即使他二十岁开始写作的话,那么才十来年,而且他经常游方、经常找人辩论,所以要他在短短的十来年写三百多部,这个是很难想象的。不过,至少有七部或者十部的著作认定是他的,例如:他对印度教很多主要的《奥义书》作了注,比如对《广林奥义书》、《歌者奥义书》、《他氏奥义书》、《鹧鸪氏奥义书》,《由谁奥义书》、《石氏奥义书》等等这些《奥义书》作了注解,他还作了《薄伽梵歌》、《示教千则》、《问答宝鬘》这些书。商羯罗在某一方面也吸收了佛教的学说,所以他的一些论敌、对手就骂他是伪装的佛教徒。
那商羯罗代表的吠檀多学说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或者他与我们现在讲到的“我见”有什么关系呢?吠檀多派认为现实世界都是幻化的,叫做màyà,惟有命我和究竟我才是真实存在的。命我叫做jãvàtman或者称为个我、灵魂,而究竟我(梵Paramàtaman),是至上我或者称为梵我。他们认为梵、梵我是世界的本源,梵我是唯一真实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智慧不同,所体现的梵也各有不同,分别有两种:一种是上梵,一种是下梵。
上梵(梵Parabrahman),来表现“上智”之梵及最高我,它的特性是无德、无形、无属性。正因为有了梵,所以才有了世间的显现。下梵表现为无明“下智”之梵,下梵(梵Aparabrahman),其特性是有德、有意志、有人格性,这时有无数的有情存在。为什么会有有情和世间的存在呢?换而言之,为什么有情众生会轮回呢?因为有了无明(梵avidya),众生由于没有认知到梵,于是脱离了梵;由于脱离了梵,因此不断地轮回。
如果能够去除了无明,就能知见“上梵”,能够知见上梵的智慧就称作上智。如果还有无明,只能够见到“下梵”。上梵上智属于真谛门,下梵下智属于俗谛门。从真谛门的角度上来说,没有众生、没有世间的存在,一切都是虚幻的,màyà,是属于幻化的。从俗谛门的角度来说,还会有世间、还会有众生、还会有轮回。依真谛门来说,小我与大我,梵我与个我,上梵与下梵,是不二的(梵advaita),也就是没有分别的。从真谛门上来说,上梵是常住的、真实的,你不用去修行本来就俱足的,这是真实的解脱,他们称为无身解脱(梵videha mukti)。从俗谛门来说,要证得最终的梵我,还必须通过种种的修行,包括读诵《吠陀》经典、祭祀、苦行、禁欲、克制、修定等等,通过种种修行才能够回归本体。
商羯罗的师公,乔荼波陀(Gaudapada)写了一本书叫做Agama《圣教论》,这本书里的第二章讲到了,由于众生在轮回当中所认知到的梵是错误的,是不真实的,就犹如梦,这个世间或者生死轮回本身是一场梦。在梦里无论你做了多少东西,还是在梦中做事,惟有一个人真正体验到究竟的梵我,犹如一个人在梦醒的时候,他回想梦中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梦中做的,这个是吠檀多的Gaudapada乔荼波陀所作的一本叫做Agama《圣教论》的书里写到的。
而商羯罗又写了另外一本书,为《蛙氏奥义书》写了一本叫做《Màõóåkyakàrikà》,这本书里举了一个比喻,用来比喻大我和小我,他说大我和小我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没有区别的,就好像一个瓶子,瓶子里面的虚空表示小我,而瓶子外面的虚空表示大我,瓶子里面的虚空和瓶子外面的虚空,从本质上来说是不二,是没有区别的,但因为众生有了无明,就好像有了这个瓶子壳限制,所以小我不能见到究竟的大我,惟有打破了无明,瓶子里面的虚空才能和瓶子外面的虚空合而为一,这样的话,就等于无身解脱。因此,吠檀多派的不二学说认定了有一个我在,无论是个体的我,称为灵魂也好,称为命我也好,或者他们说的离蕴的一个本体的我,他们认为这个是属于究竟的,而个体的灵魂、个我或者称为命我,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究竟我,但他们在究竟意义上是没有区别的。
这种执着于“本体我”,还是属于“我见”、属于邪见。
在这三种有“我”的见、“有身见”里面:
第一种:执取“五蕴我”的,是一般普通的人。普通的凡夫都会执取的“我”,这是一般所称的邪见;而对于执取灵魂和心识的“我”,是一般的宗教认定有个灵魂、有个心识,这样的一种邪见;而执取“本体的我”,或者世界本体、“究竟我”这种是属于高等的高级的宗教所执取的邪见;
但是在佛教里面,是彻底地讲“无我”的,我们可以说“无我”的教法是佛陀教导的特色。在佛陀教法里面讲到“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也就是无论有为法、无为法都是讲无我的。即使大乘佛教讲空,还是讲缘起性空。所以这种有我的见是属于一种邪见。
我们接着再看另外一种邪见,是属于常见(Sassata diññhi),Sassata diññhi可以分为几种,一种是称为宿命论。宿命论认为我们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的,认为人的吉凶祸福都是上天注定的,比如认为:“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种称为命定论。
例如:古代的人认为一生的贫福贵贱,这些称为命,一年当中某一段时期的吉凶祸福称为运,命和运是天定的。好像现在有很多人也相信太岁呀,相信今年的运程怎么样啊,生肖啊等等会决定今年走什么运,这些运是上天安排的、有玄机的,你不必太计较。“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些是命定论,是属于一种常见。
然后另外一种认为是神创说,这种邪见认为有所谓的神、主、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这个世界和人是上帝所安排的,因此我们应该要称颂神,应该要相信神、要敬奉神。
还有一种最能够代表常见的是灵魂说,这种邪见认为灵魂是生死的主体,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有身见”里面的第二种,认为“识是我”的见。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个身体、色身会不断地生而又死,但是作为心、作为灵魂,它是恒常不变的。
在这三种常见中,第一种宿命论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注定的,人的吉凶祸福是由天定的,这是恒常的、不能改变的;第二种认为神是永恒的,上帝是永恒的;第三种认为个我是永恒的,灵魂是永恒的。所以认为永恒的叫做常。
再看另外一种更加普遍的邪见是断灭见(uccheda diññhi)。
第一种是无因见(ahetuka diññhi),无因见认为苦乐是没有因的。虽然有人享福有人受苦,有人的福报很好,有人的福报不好,但这些都是没有原因的,这些都是偶然的。这些人并不认为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它们都是偶然的。你偶然得到生命,偶然享福,这世界存在也是偶然的,一切都是偶然存在的,它们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纯粹只是物质上的一些机械的因果关系。或者有些人不承认有过去世,他只认为有今生,没有过去世的因,人突然就有了生命,这也是一种邪见。
第二种是无作用见(akiriya diññhi),这种邪见认为所造作的善或恶是没有结果的,你现在即使布施、持戒、禅修、行善,不会有什么好的果报;你即使杀人、放火、偷盗、奸淫,没有什么不好的恶报;无论人造好或不好,都不会带来果报,没有果报。这些人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称为无作用论,就是行为没有结果的这种邪见。
第三种是虚无论(natthika diññhi),这种邪见认为人死了归灭,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了,人死如灯灭,人死了只是变成一堆尘土,哪里还有未来世呢?哪里还会投胎呢?他们拨无因果,否定因果法则,否定三世轮回。这种断灭见,现在在很多国家都很流行,无论是西方也好,其它很多国家都很流行。由于他们否定了业果法则,所以他们认为行为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这种断灭见,包括无因见也好,无作用见也好,虚无见也好,都可以使我们的人心变得很坏,可以使一个社会造成混乱,可以使人的道德沦丧,可以使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为什么现在在一些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里,道德、社会治安会很差呢?就是因为这种邪见的蔓延的关系。可以说在所有的、种种形形色色的邪见当中,断灭见是最严重的,它的严重程度可以成为一种极重的恶业。
我们佛教徒都知道,有称做五逆重罪,也就是五无间罪,是哪五种呢?杀母、杀父、杀阿拉汉、恶心出佛身血以及分裂僧团。但是作为极重的恶业呢?一个人坚信断灭见,这种邪见和上面的这五种无间罪是一样的,都属于极重的恶见。这种恶见称为决定性的恶见。
如果一个人坚定地抱持着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三世轮回,他也不承认人的生命是由过去世所造的业带来的,他也不承认今生所造的业会带来来生,他也不相信因果、业果的关系,这种人如果坚信这种见地,到他死都不肯放弃的话,这称为决定性的邪见。
一个人如果抱持着决定性的邪见,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的,他的下一生必定只有两个地方去:第一是地狱,第二是畜生。即使有些人邪见稍微再轻一点的,但还是会堕落到恶趣,堕落到恶道。
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一位将军,他就持断灭见。他认为没有三世轮回、没有因果,等他死了之后就投生为鬼。他的女儿是一位佛教徒,她也证得了初果,所以她知道像她父亲这么样的持有严重邪见的人是不可能投生到善趣的,于是她就以她父亲的名誉,为他作了功德,然后再把这份功德回向给她的父亲。因为她所作的功德是供养以佛陀为首的僧团,所以她的功德是很大的。之后再把这份功德回向给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得到了这份功德之后,结果就过了几个月如同天人一般快乐的生活。但是即使这样,他仍然没有放弃他的邪见,在他的鬼道生命结束之后,又堕落到地狱去。
所以如果一个人认为没有因果,没有三世轮回、拨无因果、否定三世,这是危害性很大的邪见。我们不能够因为自己见不到,没有亲见到过去世和未来世我们就否定,就好像一个瞎子,他没有看到太阳,没有看到物体,他就武断地否定没有太阳、没有光明;同样的,如果因为没有亲见到过去世和未来世他就否定,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邪见。其实,三世轮回并不是不可能见到的,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方法知道有三世轮回。
例如:自古以来很多的书籍记载一些有关过去世,或者一些人见到另外一类生命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还有另外一种,如果没有过去世、没有轮回的话,那怎么解释有些神童的现象呢?有些天才的现象呢?有些神童一出生就能说其它国家的语言,或者说他们拥有非凡的能力,你不可能只是从遗传的角度去解释吧!也不可以只是从他的脑细胞的组织结构去解释吧!是不是?
还有,我们看双胞胎,无论是先天的或后天的,他们都几乎是一样的。先天的就是来自父母的遗传都一样,在母胎里面吸收的营养都一样,出生后受到的教育、福利都一样,但是双胞胎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是不是?或者他们的命运也不同。如果是按照算命的来说,他们是同一个时辰出生的,他们的命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往往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身边可以见到很多。例如:在中学的时候就有对双胞胎,在不同班级,老师也经常认错人,但是他们命运差太远了,一个很早就死了,另外一个作弟弟的到现在还飞黄腾达。他们性格也不同,有的内向、有的外向。双胞胎也是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果我们只是从物质的现象来看,他们确实没有任何应该有差别的理由,但他们的性格、爱好、兴趣、趣向等等的不同是由于他们过去的业。
还有修到天眼通和宿命智的人可以知道过去世,修到天眼智的人可以知道未来世。在上座部止观禅法的传承里面,在修行当中有一个必经的阶段,就是必须要亲见过去世和了知未来世,也就是佛陀教导的缘起。缘起法就是我们要知道过去世有什么样的业、什么样的烦恼导致我们今生有这一堆五蕴的。惟有我们能亲见到过去世,找到过去世的烦恼和业导致我们今生这一堆果报,那时我们对三世因果,三世轮回就没有怀疑了,这个在七清净里面是属于第四个清净,叫做度疑清净。因为对三世、对因果、对业果法则没有怀疑了,称为度疑清净。
因此,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即使现在还没有见到、没有亲见三世,没有亲见业果法则,但是现在我们应该相信佛陀的教法、相信因果、相信业果法则。也可以说,我们身为佛弟子,我们相信,最重要的是相信四样东西:第一是佛陀;第二是法;第三是僧;第四是缘起或者称为因果法则。或者再总结有两个:我们要深信三宝,深信因果。这是我们作为佛弟子最基本的,如果你连因果都不相信,那可以说你没有资格称为佛弟子;如果你连三宝都怀疑,连佛陀所说的都怀疑,那你怎么有资格说:“我是三宝弟子,我是佛弟子?”所以作为佛弟子来说,不应该有任何的断灭见,即使我们没有亲见,我们也不应该生起这种邪见。至于还有其它的关于因果的错见、关于修行方面的种种邪见,我们在下一期的禅修营里面再继续学习。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Sàdhu!Sàdhu!
萨度! 萨度! 萨度!
第21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邪见心所和慢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10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贤友们,晚上好!
在上一期我们学习了心所当中的不善心所。不善心所一共有十四种,我们学到了第六种,已经学过了无明、无惭、无愧、掉举,又学到了贪和邪见。我们讲到邪见,它的意思是错见,错误的见解,包括了对五蕴的执着,认为有“我的”,这种称为“有身见”,又称为“我见”;它还包括了常见和断见。我们下面再继续一起来探讨一下邪见。
还有另外一类的邪见是对于因果方面的错见,这一类的因果错见和断灭见有某种的类似,而又有一种是和常见有某一种的类似。
第一种就是无因无果的这一类邪见,又称为虚无见。就是认为人所造的任何善恶都不会带来果报,没有所谓的善恶行为,也没有果报,这称为无因无果见。
还有另外一种是有因无果见,这一类人也承认人会造善、造恶,但是他不相信善恶会带来果报,也就是相当于无作用见akiriya diññhi。
第三是无因有果见,无因有果见就是这类人也承认人有吉、凶、富、贵、寿、夭、健康、多病、智慧、愚痴、美丽、丑陋等,但是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原因的,这类邪见相当于无因见。
还有一类是邪因邪果,其实就是错因错果的意思。这类邪见主要是把本来不是因果关系的,硬要把它解释成因果关系,也就是乱套因果,乱说因果。
例如:我们可能是由于感冒风寒,或者由于积劳成疾、病了,但假如我们去问那些巫婆神棍,他必定会说你中了邪了,你家门的风水不好啊或者某某什么附体啊,某某什么那些鬼在那边作祟啊等等。然后又教你吃什么符头,又烧什么纸等等。这类本身并不一定是这样的因的,他把它硬套成这样的因,就好像听起来似乎真的有这么样的道理。又比如:因为家门衰落,就说你们家的祖坟的座向不好,你们家的风水不好等诸如此类。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也是特别相信这一类的,很相信吉兆、凶兆。有些是忌讳的东西,例如:大年初一,一定要说好话,不能够听坏话。人家说恭喜发财,你就感觉到很高兴。那真的因为人家说恭喜发财你就能发财吗?
因此,这一类的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把它解释成必然的因果关系,或者本身只是出于客观的,一定要把它往鬼神方面、往非人方面解释,这一类就称为错因错果。
还有另外一类的邪见就是有关修行方面的邪见,即戒禁取见,sãlabbattaparàmàsa。这里讲到的sãla,直译为戒,这里特指是某一类的修行的行为。vata是仪轨、仪式,然后再连着sãlavata,它就变成sãlabbata。paràmàsa的意思是执着、执取,也就是执取遵守某一类的行为、某一类的仪式能够导致升天、能够导向清静、能够导向解脱的这一种方法。认为修某一类的方法能够导向解脱,这一类的邪见,称为戒禁取见。
戒禁取见又可以分为若干种:
第一类就是苦行,苦行的特点就是自我摧残、自己折磨自己。苦行是佛陀在世的时候那些Nigaõñha,就是耆那教的外道信奉的一种修道的方法。苦行最大的特点就是让自己的身体感到痛苦而屏绝一切的欲乐,一切的乐受。无论在《长部》,在《中部》里面,都讲到很多这一类的修行方法。例如:他们拔头发,拔胡子,把身体在水里泡,他们在太阳下面烤自己的身体,他们只吃树叶,吃草根,吃粪便,或者他们一天只吃一粒米,吃很少的东西,他们三天吃一次,七天吃一次,他们不穿衣服,他们象狗一样爬,他们只吃丢在地上的东西,或者也象牛一样吃草。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样折磨自己呢?在《中部•蛇喻经》里面就讲到了,对这类的苦行僧,他们认为在过去的无量劫以来造了很多的恶业(不善业),这类的恶业在成熟的时候将会带来痛苦的果报,为了让这些果报尽快的成熟,于是他们透过折磨自己的方法,认为苦尽甘来,当这些苦受,由于过去造的不善业,现在提前让它成熟,在身体里面受苦,等苦一受尽了,他们将能够得到解脱。于是他们就采用折磨自己的方法来使自己的身体感到痛苦,透过这样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和锻炼自己的修行。
到底苦行有没有用呢?在《中部》有一部经,叫做《狗行者经》。这部经里面就讲到,当时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外道。一个外道是学牛的牛行者,他的名字叫做本那(Puõõa),一个是学狗的狗行者,他的名字叫做谢尼亚(Seniya)。他们两个一起去见佛陀。牛行者就问佛陀说:“尊者,这一个裸体的狗行者Seniya ,他是行难行者,他只吃放弃在地上的食物,他遵行这样的狗行已经很久了。那他死了之后将投生到哪里?他的未来将如何呢?”佛陀没有正面地回答,就说:“够了,Puõõa,你不要问这个问题,你不要这样问我。”但是他第二次这样问,佛陀第二次回答;他第三次问,佛陀于是就直接地说:“Puõõa,如果有人修习狗行圆满、充分,修习狗戒圆满、充分,修习狗心圆满、充分,修习狗仪圆满、充分,他身坏命终后将投生为狗类。假如他有这样的邪见:‘我通过这样的戒行、苦行、梵行,将升天或投生到某一类天。’这是邪见!Puõõa,我说邪见者将会投生两种趣的其中一种:即地狱或者畜生!Puõõa,若成就狗行者将投生为狗类,失败者则堕落地狱。”也就是说,那些人学狗,他的行为也学狗,他的心也象狗一样,由于他们行为也像狗,心也像狗,自然而然,他们的习气也养成了狗的习气,他们下一世不堕落投生为狗胎才怪呢,是不是?当狗行者Seniya听了之后,痛哭流涕,他又问牛行者的未来命运,佛陀也不回答,后来他一直追问,佛陀也毫不客气地给予同样的回答。
所以,佛陀很肯定地说苦行是没有用的。为什么佛陀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的佛陀,在成正觉之前也修习过六年的苦行。当时他修行的苦行,我们的菩萨就想:“在过去以来,任何的苦行者所受的苦都不可能超越我现在;现在我所做的苦行,在现在也找不到任何一个人可以超越我这样的苦行;而在未来也不可能有。但是我通过这么极端精进的苦行,仍然不能给我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殊胜的智见,这应该不是出离之道。”于是我们的菩萨才开始放弃苦行。
后来,我们的佛陀就采取了中道,接受了苏佳塔牧女的食物,吃了食物恢复了体力之后,透过修定和修慧的方法,他证得了一切知智。
之后,在佛陀证得一切知智之后的两个月,佛陀开始对安雅衮丹雅(A¤¤àsi Koõóa¤¤a),对那五位比库开始说第一部经——《转法轮经》。在这第一部经里面,佛陀开宗明义就这样说:
“诸比库,有两种极端是出家人所不应实行的。哪两种呢?凡沉溺欲乐享受者,乃卑劣、庸俗、凡庸、非圣、无意义;凡从事自我折磨者,乃苦、非圣、无意义。诸比库,不近于这两种极端,有中道为如来所证正觉,引生眼,引生智,导向寂止、正智、正觉、涅槃。”
这也就是中道,中道就是八支圣道。所以佛陀很肯定地否定了苦行,苦行是残酷的,野蛮的,而且毫无意义的,它只是自己摧残自己。认为苦行能够解脱,能够升天,这是一类戒禁取见。这一类戒禁取见无论是在佛陀在世,乃至现在的印度都还是很流行。
第二类是执取仪式,例如:祭祀、祈祷,经咒等等。就好像婆罗门教,婆罗门教非常注重祭祀。因为在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里面就讲到了:第一婆罗门至上,第二吠陀天启,第三祭祀万能。他们认为任何的东西都可以透过祭祀来达成,来完成。所以作为一个婆罗门,他们应该要读诵吠陀。吠陀经典很多就是讲到如何执行祭祀的,例如:梨俱吠陀rgveda(梵),它主要是讲如何去邀请那些神来,例如:雷神、风神、电神等等;通过赞颂他们,然后再希望达成他们的愿望。在吠陀经典里面,夜柔吠陀Yajur-veda(梵)和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梵)里面也是,里面讲到很多经咒,例如:请一些神,请一些鬼来,通过这些来从事各种各样的祭祀。他们认为透过这些祭祀可以达到升天,可以达到解脱。
在古印度,作为一个婆罗门,他们应当学的就是Veda——吠陀经典。而作为一个婆罗门,在古印度他们所承担的社会的角色就是祭司。当然也有学者,也有祭司,他们就是为了国家、乃至平民百姓要组织各种各样的仪式。他们为人祈福,为人消病,为人消灾;而且有那些小孩子出生,他们为他们起名,有命名的祭祀,结婚有结婚的祭祀,生孩子有生孩子的祭祀,死了之后的祭祀等等,他们都有很多。而且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是可以导向最终升天,但是佛陀很肯定地否定了祭祀,认为祭祀并不是解脱之道。
还有另外一类的戒禁取见,就是修定解脱论。也就是有一类的外道认为禅定即是最终的解脱,即是最上的涅槃。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部分的婆罗门和一部分的苦行僧,他们拥有很强的定力,他们在入定的时候体验到非常微妙殊胜的快乐,然后他们认为那个就是定境,那个就是最上的解脱。乃至现在,在印度有一些苦行僧都可以一座坐很长的时间。在印度教的六大正统的派别当中就有一个派别叫做瑜伽派,瑜伽派当时有一个瑜伽大师叫做巴坦加里(Patan-jali),他写了一部《瑜伽经》。在这部《瑜伽经》里面,他总结了一两千年来的印度教和古代婆罗门教的修定的方法。例如:他讲到在修定之前先要持戒、要净身、要净心、要自制,要节制饮食,在修定的时候如何调姿势、调呼吸呀,如何入定,最后如何证得解脱。他们也认为禅定就是解脱,禅定就是涅槃。
这一类错误的修行方法,无论是执着于苦行,执着于仪式,执着于修定,这类都称为戒禁取见。他们执着于苦行、执着于仪式等可以带来解脱的这一类的方法,称为错误的修行方法。
到底邪见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坚定地执取于断灭见,例如认为没有三世,没有因果,拨无因果。当这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仍然没有放弃这种邪见,那他的下一生已经决定了必定是恶道,乃至地狱。犹如佛陀在经典里说到的:“我说邪见者只有两种趣的其中一种,即地狱和畜生。”
在这里,我再讲一个因为邪见而偏离正道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95年年底,大概就是1995到1996年期间,当时缅甸帕奥禅林来了一个以色列的犹太人。其实在西方世界里面,犹太人是很早接触佛教的一个民族,例如:三界智、向智尊者,他们都是属于犹太人。这个犹太人去了帕奥禅林,他的巴拉密真的很好,在几乎一个星期之内他就已经证得禅那,他的巴拉密真的非常好。然后他又很精进地修行,不久他就修完了名色法,进入了修缘起的阶段。然后他就观照他的过去世。当他观照他的过去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的过去世既是很令人震憾的,又很令人叹息的。他观照他的过去的前五世,那个时候他投生在印度,而且正好是佛陀在世的时候。在那一世当中他出家成为了比库,而且他的巴拉密也很好,在那一世他拥有了四种禅那,四种无色界定,也修得了五神通,同时他的观智也修到了行舍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在那一世当中,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轻而易举地证得果位。然而,由于他看到佛陀的种种功德和相貌庄严,他的心很倾向于想要在未来成佛,于是他发了个愿,他希望成佛。他把他的想法去问了佛陀,然而佛陀没有给他授记,只是说:“你可以自己决定。”我们可以看这位禅修者,这位比库当时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他具足了种种被授记的条件,例如:他投生为人,投生为男人,他是一个出家者,他相信因果,他拥有八定、五神通,他的观智修到了行舍智,他也有很强的意愿想要成佛。但也许佛陀看到后来他的一些事情,所以没有给他授记。在那一世去世之后,由于他精通各种禅那,死了之后就投生到梵天界。当他投生到梵天之后,他就思维:“我要行菩萨道,我要成为菩萨,我要利乐众生。然而在天界这么快乐的地方,是不容易成就菩萨道的,不容易圆满巴拉密的。”于是他就透过决意死提前缩短他的生命,再投生到人间。当他投生到人间的时候,根据后来的时间推算,大概人间已经过了一千多年了。那时候他投生在应该是斯里兰卡那边,因为从他看到的影像应该是属于斯里兰卡那里的影像。那个时候,僧团还很兴盛,那个时候僧人的威仪也很好,而且在那个年代还有阿拉汉圣者存在。那一世他也很早就出家,然后透过背诵经典,结果他也通达了三藏,他的学识非常好。然而有一次,他在道心和果心方面,就这个问题上,他和一位阿拉汉圣者发生了争执,就是大家的意见不同。那位圣者是透过自己的经验、实证认为是这样,但是这一位比库认为在经典里是这样记载的,所以他就否定,由于那个时候他还是凡夫,所以他很恨那个圣者,那个阿拉汉圣者,甚至他毁谤。但是幸好他这一种业没有在那一生成熟。当这位比库在临终的时候,幸好他思维自己的持戒很精进,但是很不幸那个时候他又冒出坚持自己那种观点的念头,在他临终时候生起,结果这一种错误的见解成为他投生的障碍业,虽然持戒清净是一种善业,但这种善业由于被他的这种邪见(错误的见解),对于佛法的错误的理解拖了后腿,他投生为人。你知道投生到那里去吗?投生到中东。那一生由于他过去的戒德,就是他前一世的戒德,他投生到一个很富贵的家庭,很有钱。但后来他参加了征战,他也被升为将军。从他在前一世临终所看到的影像,看到他驰骋战场,骑着骆驼,拿着弯刀,他想应该那个是属于中东。他的头包着那个布,所以他就推断那个应该是属于中东。当时他征战,后来就在战争当中被炸死了。在战死的时候,他临终时看到的相就是流出来的血,那时他怀着瞋恨心,英勇呀,他要为圣战而牺牲,怀着那样的心结果就堕入到地狱去。就在地狱里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但是由于他过去的那些善业,使他很快又从地狱里投生到人间。但即使这么样,我们从时间上推测应该又过了一千多年了。然后他今生投生在一个犹太的家庭,就是这一生。但是由于过去生的关系,所以他年轻的时候,接触到一些东方的禅修的一些体系,他很有兴趣,很年轻就一个人先跑到泰国那里去参访很多的阿姜、名师,也跟很多的阿姜们学习,但是他并不满意。然后他又到了缅甸,他听说缅甸的禅法很兴盛,就到了缅甸。他对其它禅法也没有满意,最后他到了帕奥禅林,由于他过去生的巴拉密,所以他很快就拥有了禅那,然后有了定力之后再去观照名色法,最后再观照缘起,才了解到原来他的过去生是这么样的。他有很强的禅修的资粮,但是由于在修行当中他对佛法的知见拥有错误,所以变成他“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结果他就投生到一个外道的家庭。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很谨慎,正如在十种造功德善业当中,其中最后一种叫做什么?“正直己见。”就是要让我们的知见,要让我们对佛法的了解正确,我们要依照佛陀的说法。也就是我们要避开常见、断见、我见、戒禁取见等等,我们应该对佛法僧三宝,对因果要有信心。
这是种种的邪见,我们就讲到这里。
如果要完全地断除邪见,惟有一个人证得了初果。为什么初果能够断邪见呢?因为一个初果圣者在修名色识别智的时候,他已经透彻地看到了究竟名法和色法,他还会不会认为五蕴有个实在的我呢?不可能了。他已经能够见到过去世跟今世的因果关系,见到今世与未来世的关系,他还会不会怀疑因果呢?他不可能怀疑。而且他确实透过修习戒定慧的道路而证得了圣道、圣果,他还会不会相信那些,例如:苦行、祭祀等等能够导向解脱?他也不会了。由于他通过实践而证明了、断除了疑,断除了邪见,那么我们可以说初果圣者断除了三种最粗的(最粗糙的)烦恼,即:第一有身见,第二戒禁取见,第三是疑。因此要断除所有这些邪见,惟有在初果的时候才能够连根的拔除。
下面我们再讲另外一种心所:慢màna。
这里的慢不是快慢的慢,这里的慢是傲慢的慢。也就是骄傲,自大,自满,自负。慢的特点是骄傲;作用是高举自己或者抬高自己;表现为自负,自以为是。慢就好比是发了疯,它属于贪根心。一个人拥有了傲慢心,他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或者过度地夸大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长处。透过抬高自己而看不起别人,轻视他人,看低他人。慢往往是在跟他人对比的时候,由于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或者认为自己拥有长处,或者看到别人的缺点、看到别人的不是,然后慢心就生起了。慢通常是透过对比而生,有时候也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感到骄傲,这也是属于慢。
慢依对象可以分为很多种,例如:对出身感到骄傲。这一种特别是在古代的印度,古印度分为四种种姓,叫做Vaõõa。Vaõõa的意思是颜色,但是它也表示种姓。婆罗门Bràhmaõa ,他们自以为自己是梵天之子,由梵天的口生,天生就高人一等,就犹如他们说的婆罗门至上。这一类的人对出身感到很骄傲;
再下来就是刹帝力Khattiya,这一类就是国王、武士阶层;再下来叫做Vessa,就是吠舍;最下一层叫做Sudda首陀罗,首陀罗是最低等的。一般在古印度高等的种族看不起低等的种族,出身高贵的看不起出身低贱的。对自己的出身、对自己的家庭背景、对自己的民族感到骄傲,对自己的族姓感到骄傲。在现在,这种傲慢、这种骄傲在我们身边还是很普遍。虽然我们的国家现在并没有种族、种姓的,但是我们仍然会有这种骄傲。如果你的家很有钱,你就会看不起没有钱的人;出生在城市里的人、大都市里的人就看不起乡巴佬;如果你的家出生于书香门第,你的家有教养,就看不起那些没有教养的,他们的家庭如果是农民、是工人等等,那么你就看不起。乃至现在的很多小孩子都会对比:“我的爸爸开着名牌的汽车来接我,你的家人开着没有牌子的车或者你的家连汽车都没有。”这样的话变成由于出身他们感到骄傲。
第二是对财富感到骄傲。自己有了钱就感到了不起,看不起那些贫穷的人。而对于那些没有钱的人来说,他也感到自卑,感到没钱就没有势,说话都不敢说大声。那些有钱的人就感觉到特别了不起,呼风唤雨。
第三就是对容貌感到骄傲。漂亮的人往往自以为自己的容貌很漂亮,他们会看不起那些丑陋的人。例如:长得白的人看不起长得黑的人,长得高的人看不起矮的人,长得漂亮的人看不起丑陋的人,乃至那些年轻的人看不起那些比较老的人。这类是对容貌感到骄傲。
还有对学识感到骄傲。例如:那些读过书的人看不起没读书的人,有才华的人看不起没才华的人。甚至只要你读了书,你会这个也看不顺眼,那个也看不顺眼,是不是?有句话叫做“同行多妒忌”,然后呢?“文人常相轻”。读多书的人往往就是这个爱批评,那个爱批评,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因为自以为自己很有学识,所以他爱批评这个,爱批评那个。
傲慢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傲慢往往会使一个人变得很下贱,甚至有时候会堕入恶道。在这里我们就讲一个因为傲慢而堕落的故事1。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过去佛的时代,咖沙巴佛(Kassapa)的教法时期,那个时候Kassapa(迦世佛)已经入般涅槃。后来有两个青年,他们是两兄弟,两兄弟出家,做哥哥的叫做Sodhana,做弟弟的叫做Kapila,这两个兄弟一起出家,依靠一位长老而出家,后来又受了具足戒。由于他们受了具足戒成为比库之后,他们就必须履行两种义务,一种叫做Gantha- dhura,一种叫做Vipassanà-dhura。也就是作为出家人,要么就应该学习三藏,要么就要修行、就要禅修。当时,做哥哥的Sodhana,他就想到自己的年龄比较大了,于是他就选择禅修,从那位长老那里学到了业处,然后他就很精进地依那位长老学习,证得了禅那。后来又修Vipassanà、修观,最后他在那一生当中断尽了一切烦恼,证得了阿拉汉果。
做弟弟的叫做Kapila,他就认为现在我还年轻,等我老了我再修行,于是他选择了学习。他就从导师那里、从长老那里学习三藏、背诵三藏。由于他很聪明也很有才华,很快就学得很好,成绩很优越,很快就把三藏都背会了。然而当他有了学识、有了才华之后,他并不是用在修行上,他喜欢经常给人说法,于是就引得很多人的恭敬、供养。结果由于他太有名气了,很快他就被名闻利养所淹没了。由于他受到很多人的尊重,受到很多人的供养、礼敬,他看不起那些默默无闻的人(那些默默无闻的禅修的那些僧人们、那些比库们),由于他有了名闻利养,有了名气,就开始勾结朋党,然后就党同伐异,而且经常爱指责、爱批评、爱看不起其他那些修行的人,这样,其他的那些僧人,那些僧众,由于知道他的坏脾气,知道他很傲慢、很了不起,很多人、那些想要修行的人、如法的人都不想跟他在一起,也敬而远之。有一天,轮到僧团选到他去诵戒、诵巴帝摩卡(pàtimokkha)。当他坐上了座,拿了扇子之后,他就问那些僧众们,诵了戒之后,他问说:“你们有问题吗?”当时那些僧众都不理他,他们都保持沉默。这个时候他看到了那些僧众们不理他,然后他火又来了。他就说:“你们又不懂得法,不懂得律,我问你们法和律,问跟没问有什么区别呢?”他就这么样的当着僧众指责了、呵责了之后,他忿忿不平地离开了。他不仅仅是这样,他经常也是看不起那些修行的人,他认为自己精通三藏,自己有学识,自己很有名,他看不起那些修行的人,甚至很多那些圣者们他都看不起。
结果他的哥哥在那一世临终,就证得了般涅槃。但是这个Kapila由于他的傲慢造了口业,死了之后掉入到地狱里去。又一直在地狱里面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到了我们佛陀出世的时代,就是我们Gotama佛(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代,他投生为一条鱼,他投生为金鱼。由于他过去的善业,他投生的这条鱼非常漂亮,金光闪闪。结果这条鱼后来在河中被一群人捞到了、抓到了,由于这条鱼太过漂亮了,于是这群人就把它献给了国王。国王也感到很奇怪,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金光闪闪的鱼。于是他就把这条鱼带到了佛陀住的揭答林给孤独园,希望佛陀解释为什么这条鱼那么漂亮。结果当他把这条鱼放到揭答林的时候,那条鱼张开嘴,哇,一张开嘴,臭气熏天,整个给孤独园都给充满了臭气。为什么有口臭?这个就是口臭,爱骂人、爱诽谤人就会口臭。当时那些人跟国王还有那些比库都很不解、不明白,于是就去问佛陀。然后佛陀就说了这条鱼的因缘,因为这条鱼在过去生由于他有修行,他至少还有戒德,所以他感得了很漂亮的外形。但是由于他的傲慢,使他造了很多不善业、造了很多恶业,所以他在地狱里面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即使能够有机会到人间他还是投生为畜生。所以,傲慢可以带给我们堕落。
佛陀在《小业分别经》里面说到:“如果一个人因为傲慢,他由于造了这种业,在成熟的时候他将会堕入到恶趣,即使没有堕入到恶趣投生为人,他都是出生贫贱,出生下贱,低人一等。”所以,傲慢会使我们下贱,即使由于我们布施,或者我们恭敬的善业,使我们投生到高等的种族,或者出生到名门望族;但是如果我们的慢心没有清除的话,即使我们出生很高贵,但是人们还是看不起他,还是会鄙视他,为什么呢?因为下贱就是给人看不起,为什么会给人看不起?由于过去生他的傲慢、他自以为是、他的贡高我慢,所以导致他现在给人看不起。
对于傲慢,我们再用另外一个例子来说一下。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在诸大弟子当中,谁对戒律持得非常好,谁持戒第一呀?Upàli优婆离尊者。Upàli尊者的出生是什么?是很下等的,他是属于释迦族,是释迦族那些贵族们的理发匠、理发师。他为什么会出生那么下贱呢?2
话说在两个大劫以前,当时Upàli出生在安阇那(Abjana)国,他是一个王子,他的名字叫做Sunanda善喜。有一天,他兴高采烈地骑着大象,要到花园里面去游玩。当他走到半路的时候,看到了一位独觉佛,这位独觉佛德瓦拉(Devala)在托钵。当时他一看到这位独觉佛,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佛陀在世,只有独觉佛。他看到了之后,他对德瓦拉(Devala)就感觉到很不自然,因为觉得他自己出身那么高贵,突然见到了这一个像乞丐的人在那边乞讨,他很不以为然。然后,他就用种种的方式去骂了这位独觉佛,然后继续前进。走了不久之后他就发了高烧,全身感觉像火烧一样。那个时候他知错了,就急忙折回头,向那位独觉佛忏悔了。因为他当时用种种的恶语、粗恶语去辱骂独觉佛,因为这种业,所以,虽然他向圣者忏悔,但是只能够消除修行的障碍,不能消除他所造的恶业,所以他死了之后堕入地狱。即使他有机会投生为人,仍然是很下贱,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很高,为自己的地位、自己王子的身份感到很骄傲,他看到那些托钵的僧人、看到乞丐,就觉得这个有辱他的身份。于是因为这样,即使在他的最后一生,他还是出生到很下贱的地位。
那应该如何来去除慢呢?由于慢往往是看到别人的不足,看到别人的缺点,所以才会有慢。要去除慢,我们要学习多点发现他人的优点,看到他人的长处,多点看到自己的不足。没有什么好了不起的,自己无论出身、无论财富、无论容貌、无论学识,或者无论你的儿子怎么厉害,或者你的丈夫多么的有钱,你不要因为这个而感到傲慢。或者我自己的权位、自己的地位、我很有名,这样感到傲慢,多点看别人的长处、看别人的优点。
还有另外一个是透过无常想可以去除傲慢。透过无常想可以去除傲慢的例子,我们又可以讲一个佛陀在世的故事3。佛陀的比库尼的僧团当中,智慧第一的是谁呢?知道吗?柯玛(Khemà)。Khemà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由于她天生丽质÷很漂亮,所以她被Bimbisàra频婆娑罗王纳为王妃。由于她很漂亮,所以她对自己的容貌感到骄傲。当Bimbisàra王见到了佛陀之后,就证得了初果。然后他就经常在Khemà、在他的大臣、在他的宫女面前称赞佛陀的智慧。而且Khemà又知道佛陀还有一个特点,佛陀经常会揶揄、取笑、会否定那些漂亮的,佛陀不会去赞叹那些漂亮的人,他经常会说到无常,说到苦,说到会衰老,所以Khemà就很不以为然,不想去见佛陀。由于她对自己的容貌感到很骄傲,无论是Bimbisàra王——她的夫王经常劝她,她也不去。后来,Bimbisàra王想了一个方法、妙计,因为这个王妃很喜欢听歌,所以他叫宫女们编了歌,这些歌专门是赞扬佛陀所住的Veëuvane竹林环境多么的优美、多么的漂亮等。然后编成歌在Khemà的耳边,在那边又弹又唱。结果唱得Khemà的心也开始动了:“如果是竹林园真的那么殊胜、那么寂静、那么漂亮,那有机会我也想要去看一下。”
有一天她就打扮得很漂亮,然后去了竹林。去了竹林就来到佛陀讲经的地方,她也厚着脸皮,虽然她不是很想见佛陀,既然来到了竹林园,她的夫君又进去听法了,她自己不好意思,也跟着进去。结果佛陀知道这个人因为她自己很漂亮而觉得很傲慢,于是想要调伏她的慢心。佛陀用神通在他的身边变了一个很漂亮、貌若天仙的女子。当这个Khemà进到了佛陀所住的地方(法堂)之后,因为那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惟有Khemà和佛陀看到,其他人都看不到。她一盯:‘欸?怎么佛陀的身边有一个那么漂亮的女孩子?哎呀,这个佛陀经常说那些漂亮的人不可靠、美丽不可靠、容颜不可靠,但是现在,他竟然收藏了一个那么漂亮的女孩子,在身边为他扇扇子。’然后她再一看那个女孩子:‘哇,实在太漂亮了,真的是没有任何的瑕疵。这个女孩子大概看上去十六岁,又青春、又美丽、又温柔,各方面都非常之好。然后她再对比自己,有如一只乌鸦站在凤凰旁边。自己现在皮又开始有点皱了,如果不擦一些脂粉,还掩盖不住衰老。’那个时候当她一看到有个那么漂亮的、天资国色的女孩子在佛陀的身边,那时她的慢心就消除了一半。后来,她再看:‘欸?怎么佛陀身边的那一个女孩子,已经长得好像快二十来岁了。’再认真再看一点:‘欸?那一个少女已经变成了像少妇一样了。’然后再看:‘欸?怎么也开始有点衰老的相了,看上去像一个三十来岁的少妇了。后来,又看她像中年妇女了,看到了她的皮肤慢慢地变黄,开始有点皱纹,她的头发也不像以前那么样的柔软了,开始有点粗涩了。’然后再看:‘欸?怎么她的皱纹已经开始爬满了脸了,她的头发也开始斑白了,她的身材也没有以前那么样的丰满了,肚子开始挺大了,老年发福那个样子。’然后再仔细看:‘那个很漂亮的女孩子现在已经变成背也驼了、皮也皱了、头发也白了。后来又发现到她的头发开始掉了。然后又看到这个老太婆慢慢地老,最后倒在地上死了。然后,死了之后就开始腐烂、肿胀,变成很臭的一堆东西,然后变成一堆白骨。’这个时候,Khemà王妃就发现了原来容颜是不可靠的,你再漂亮都逃不过衰老,都逃不过死亡。
在这个时候,由于她已经破除了对容貌的傲慢,于是佛陀再跟她说法,她就以在家身、在家居士的身份,断尽了一切烦恼,证得了阿拉汉果。之后,她就回去向她的夫君,请求允许她出家。由于她的夫君Bimbisàra王已经是初果圣者,也很爽快地答应她了。虽然有点不舍得,但毕竟她已经是一位圣者了,已经是一位漏尽的阿拉汉圣者,于是答应她。后来,Khemà就出家,受了具足戒。然后,她就成为在我们佛陀僧团里面智慧第一的长老尼,就犹如在比库僧团里面的Sàriputta(舍利子)尊者一样。
这就是由于透过无常想而降服傲慢的一个例子。
对我们来说,傲慢也是。如果你为财富傲慢,为了财富感到骄傲,你会想到:‘财富是永恒的吗?财富是恒常的吗?’对容貌也是:‘难道你现在很漂亮,你就不会衰老吗?因为青春的消逝、年龄的增长,你的青春能够永葆吗?你的容颜能够常驻吗?’对于学识也是:‘你能够带到下一世吗?当你的记忆力已经衰退的时候,你还能够那么满腹经纶吗?’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些进行省思。当然了,如果完全要断除慢,惟有一个人证得了阿拉汉果,因为,惟有阿拉汉道才能够断除慢,乃至三果圣者都还会有很微细的傲慢、我慢在那里。
那好,我们今天讲慢就讲到这里,明天晚上继续来学习瞋心所。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ññ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ññ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ññ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22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瞋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11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慢及傲慢。慢就是一个人他自以为了不起。他透过对比见到他人的短处、见到自己的长处,而生起的一种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或者想要自我表现的这种心。
慢可以分为很多种。例如:可以分为卑慢、分为我慢、胜慢等等。
卑慢其实就是等于自卑心,自卑其实也是属于一种慢。慢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通过对比然后认为别人比我强,我不如别人。这是一种慢,这是种卑慢;
第二、就是我跟别人差不多,这也是一种慢,等慢;
还有另外一种,我比别人强,别人不如我,这是一种高慢。
对于修行来说,还有另外一种是称为增上慢Adhimàna。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有了某一方面的体验,然后他就过高地估量了自己的境界、过高地估量了自己的成就,把还没有证得的东西认为已经证得了,还没有见到的东西认为已经见到了,还没有了知的东西认为已经了知了,这种称为增上慢。
接着我们下面将讲另外一种不善心所:瞋(dosa)。瞋的特相是厌恶、憎恨、愤怒、烦躁或者生气。我们一般很可能会认为,瞋就是生气或者愤怒。然而如果从瞋的巴利的意思来说,包括一切不同程度对所缘,对对象的抗拒、排斥,称为瞋。所以有时候,我们也称为pañigha就是排斥的意思。这样就包括了不同程度的瞋,从程度很强烈的暴怒,盛怒、愤怒,仇恨、到很微细程度的担心,忧虑、紧张、忧愁、焦虑,这一类的心都属于瞋。我们辨别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我们排斥所缘,心对对象(所缘)有排斥、有抗拒、有厌烦,有这种生起的称为瞋。
它的作用是烧毁依处或者如毒药般的扩散。瞋心一生起,无论我们有没有伤害到他人,首先受害的是自己。瞋心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心或者说杀伤力很强的心。一旦这种心生起,这种心是很低劣的心,同时由这种心产生的心生色法也是很低劣的,这种心生色法可以破坏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所依身。如果用一般的话来说,就是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体内会分泌出一种分泌液,这种分泌液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的。在1995年有篇医学刊物报道,有些科学家曾经对生气的人进行检查,就是让他生气,生气了之后再去检查他的免疫力系统,发现到只要他生气,哪怕只是5分钟,他身体的免疫力可以足足下降达到六个小时那么久。
又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就是让一个母亲生气,生气了之后再去喂小孩,那么小孩很容易得病。或者当一个人生完气之后,再去吐他的气到一个试管里面,这试管里面如果吹入的是一种有毒物质的话,它会变色,结果试管里面颜色的实验也真的是变色。所以只是从物理、从色法上来看,生气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都是很大的。
瞋心不仅仅会伤害到自己而且还会伤害到他人,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也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例如,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越做越烦躁,越烦躁就越难做成功,然后索性你就把那个东西毁掉了,有时候生气,或者在家里面,一生气你就砸东西、扔东西,扔的东西是谁的?还不是你自己的,你破坏的还是你自己的东西。
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上,凡是仇恨、凶杀、争斗、战争,所有的恐怖主义等等,这些其实几乎都是由于瞋恨而产生的。瞋恨是心对对象的粗暴的反应,它是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因素,所以我们说瞋几乎是百害无一利的。不管是强烈的生气、愤怒、暴怒、憎恨、仇恨,还是一般程度的紧张、忧愁、害怕或者很微细程度的忧虑、担心,这些都没有用。如果是暴怒、盛怒,那么这种心所产生的心生色法对我们的身体伤害性是很强的,如果一般的担心、忧愁,它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性照样是很大的。例如:有些人说,一夜之间白了头发,就是由于过度的忧愁、过度的担心,会头发一夜之间就变白了,是不是?这些其实就是由于内心的那种焦虑、那种烦躁导致在我们色身上、在容颜上、外表上的反应。
如果一个人经常爱生气、爱发怒,久而久之,我们可不可以从他的脸相里看出来呢?可不可以?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的话,即使他不生气坐在那里,我们都会感觉到他很凶、样子很凶或者满脸杀气,是不是?如果一个人经常多愁善感,这样的人,他的额头很容易爬满了皱纹,很容易变得衰老,是不是?而我们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经常散播慈爱,经常对人充满了宽恕、慈爱,即使他可能小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样子长的很丑,但是到他的晚年或者到他的中年,他会不会感觉,给人感觉慈颜善脸?能不能够看得出来呢?是可以的。所以,这只是从表面上(表象上)反应出来,但是如果是从内心上,它的伤害是直接的。你一生气,直接就损害你的依处、你的身体。
瞋,它的现起就是毁坏身心或自、他的利益,它是心对所缘的粗暴反应。瞋和贪是相反的,贪也是心对所缘的一种关系、一种反应;瞋也是心对所缘(对象)的一种反应,但是它们的反应是相反、不同的。贪是心黏着于所缘,想要占有所缘,想要拥有所缘,这称为贪;而瞋是心想要排斥所缘、厌恶所缘,甚至想毁坏所缘、想要毁灭所缘,这是贪和瞋的不同。而且贪和瞋之间,给我们的感受也不同。如果说贪像水,那么瞋像火。贪像水,泡的我们很舒服;但是,瞋像火,烧的我们身心很焦热。
如果我们把心比喻成树,那么贪就像藤一样,软绵绵地缠着。但是,瞋就像一把锯子或者像一把斧头,直接地去砍树。一旦,我们的内心染着了所缘,我们生起了贪,我们的心感觉到很舒服,而且想要拥有、想要占有。表现的受,要么是悦受,要么是舍受;但是,瞋给我们的感觉是内心很不舒服,内心很烦躁、很愤怒,它给我们的受——瞋伴随的受,它必定是忧受。忧受就是那种感受必定是不好的。如果是从巴利文来说就是domanassa,这里的忧并不是忧愁的忧,而是说那种感受本身是不好的受。
所以,贪根心有两种受,一种是悦受,就是感觉很舒服的。另外一种是舍受,就是感觉平平的;而瞋必定是忧受。换而言之,如果一个人生起了忧受(他的受是忧受),那么伴随的心必定是属于瞋心。
当一个人的心生起排斥的时候,无论对任何的对象他都可以生起瞋心,都可以排斥。而且我们内心排斥的对象,可以很多、很普遍,好的、不好的,它的性质本身是好的,我们可以排斥,不好的我们也可以生气。但是从一般人的反应来说,通常遇到不好的所缘,我们的心容易产生抗拒、产生排斥。
例如:见到很丑陋的东西,见到你的仇人,那个时候,你的心很排斥,很抗拒。或者你不喜欢的人,你跟他在一起,甚至你一想到他,就感觉到很讨厌;
对于声音也是,例如:当你在禅修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噪音,或者听到别人在骂你,听到你不喜欢听的话、听到在批评你,这个时候,你的心很容易排斥,这个时候生起的是属于瞋心;
或者嗅到臭的气味、很难闻的气味,这个时候你的心会生起排斥;
或者尝到很难吃的东西,例如:在家里面,如果你们的妻子、你们的夫人做的饭可能不熟,或者炒东西放的盐太多,你就生气,骂了她一顿;
又比如说,如果天气很热,我们就会说:“这是什么鬼天气呀!”这样的话,我们也容易生起瞋恨;
甚至想到不喜欢的人,想到不喜欢的事,想到过去的一些不平、委屈,我们都可能会生起瞋。
而瞋不仅仅面对着不好的对象(所缘),甚至面对很好的对象(所缘),我们都有可能会生起瞋。例如:在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叫做苏玛卡的比库,他曾经做过佛陀的侍者,但是,他就是不喜欢佛陀,在佛陀的晚年,他本身是个Vesālã毗舍离城的一个瓦基族(Vajjiputtaka)的青年。他出家之后,也曾经服侍过佛陀,但是他不喜欢佛陀。后来他就怪佛陀说,佛陀从来都没有给他显现过神通。然后,佛陀就举出很多的例子,说他曾经直接地或间接地显现,显示一些东西给他看。但是,他还是这么样坚持。最后,他还俗了之后,还去他们的家乡里面到处散播对佛陀的流言。即使佛陀无论是从相好庄严方面,是从智慧方面、慈悲方面,都是非常圆满的。但是,如果他的心怀着抗拒、怀着排斥的话,连佛陀都会经常诽谤。
又比如现在有一些异教徒,例如:一些穆斯林,见到了佛塔,或者见到了出家人,他们的反应是怎么样?他们的反应就是抗拒、排斥。就犹如在2000年的时候,塔利班政权把巴米扬大佛都给炸掉了,是不是?把阿富汗博物馆里面很多的佛像,他们认为这个是石头,就把佛像毁掉了。佛陀是属于极可爱所缘,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哪怕看上佛像一眼,我们都很容易生起欢喜心。如果是从心理反应来说,佛像、佛陀是极可爱所缘。当我们去看到佛像、看到佛陀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生起的果报是属于悦受的、悦俱的。即使是一个非佛教徒,当他看到佛像的时候,都会觉得佛陀很平静、很安详、相很好。然而,对于一些讨厌佛教、讨厌佛陀,或者他们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罪恶的人来说,那么他们看到了佛像,恨不得把它毁掉。为什么呢?由于内心的不如理作意,对于极可爱的所缘,他都可以心生抗拒、心生排斥,甚至要把它毁掉。
当我们生起瞋心,首先我们伤害自己。同时我们可以因为瞋心而损坏自己的东西,可以伤害我们的身边的人,乃至你最亲爱的人。往往很多的关系是由于瞋心而搞坏的。
例如:可能我们的口不择言,生气了或者发了脾气,可能会把我们很好的朋友的关系都搞砸了。或者我们可以把一些很精心培育起来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的口、因为我们的怒气而破裂了。同时,由于瞋恨,因为我们现在对别人不好,用一种粗暴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我们用一种去整别人的态度、去害别人的态度去对待他人,那么往往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增加对方的仇恨。一旦对方找到了机会,他就会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我们可以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世间的仇恨、这个世间的很多的不平的事情,其实就是由于你对我不好,我对你不好,你杀我,我杀你,你害我,我害你,这样而来的。而很多所谓的争斗、仇恨等等,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瞋心。对于瞋恚,我们在这个世间可以看到比比皆是。例如:现在有些大国、有些强国,他们推行强权主义,欺压一些贫穷的国家、一些小国,他们通过这些强权去压制小国,而并不会让小国屈服,带来的是什么?带来的就是小国人民的仇恨,然后又跟大国作对。很多所谓的恐怖主义,其实就是这么样来的。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由于瞋在里面。
对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果今天你去害他、去中伤他,甚至去杀害了他,虽然好像今生我们把他毁灭,但是你却造了对方仇恨的苗、种了对方仇恨的种子。一旦在以后的生死轮回当中,遇到了因缘,你还必须得自己受。现在你去杀生、杀那些动物,现在由于你的福报大,你的威德大,可以很轻易地杀死一个动物,看到蚊子就一拍,看到蟑螂就一踩,它就死掉了。看到很多的动物,即使它们没有伤害你,你都去伤害它。为什么你可以很轻易地伤害它?因为你现在的福报比它大。但一旦在轮回当中,你的福报比它小,你又成为它们伤害、杀害的对象。就是这么样,生命和生命之间,在轮回当中就是你杀我,我杀你,弱肉强食的。
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生起了瞋恨心、生起了仇恨,不管你的仇恨是不是已经施加给了对方,亏的是你自己,伤害的是你自己。有时候,对方已经不断地提升了,而你由于你的瞋恨心,只是在慢慢地走下坡路,你只是在自我堕落、自甘堕落。
在《本生经》里面讲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称为贪欲商人的故事。我们大家都认识提婆达多吧?Devadatta(迭瓦达答) ,都认识吧?提婆达多在晚年的时候,他和我们的佛陀作对。提婆达多造了什么罪,他有什么过失?他三次想要杀害佛陀。第一次,他派很多杀手,想去杀佛陀,结果失败了。后来,他又在鹫峰山想用大石头把佛陀砸死,结果就把佛陀的脚弄出血了,这个就是出佛身血。后来他又叫那拉吉利(一头大象)想要把佛陀踩死,结果又失败了。后来他又分裂僧团。现在,提婆达多在哪里?在无间地狱。为什么他会这么样做呢?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故事如果上推的话,一共可以推到在五个大劫以前。那个时候,我们的菩萨投生为一个收古董的商人,或者类似现在货郎那样的,他们穿街过巷去收集一些古董、一些他们认为值钱的东西。那个时候,迭瓦达答也是投生为收古董的商人。那么他们两个就是同行了,是不是?他们两个人同住在一个城市,每天都随身携带着装饰品、首饰等等,然后就到处去穿街过巷去叫卖,他们说:“要珠宝的来买呀,要珠宝的来买呀,来呀。”
在那个时候,有一个很富有的家庭,后来家门败落,就剩下祖孙两个相依为命,他们的亲戚很多已经死了,家财全部也耗尽。祖孙俩就只能够靠受雇于他人、给人做婢女来维持生活。有一天,迭瓦达答正在叫卖,他说:“要装饰品的来呀,要珠宝的来呀。”在沿街叫卖。这个时候,那个做孙女的她听到了,就朝着她的祖母说:“奶奶,奶奶,我也要装饰品,我也要首饰。”奶奶说:“乖孙女啊,我们很穷,我们哪里有钱买得起首饰呢?”那个孙女就说:“在我们的房间里面不是有个茶碗么?”那个祖母也想起了那个茶碗,然后叫当时的提婆达多进来,就拿出那个茶碗,因为当时的迭瓦达答,我们就叫贪欲商人、贪欲的货郎吧。由于他是内行的人,他一端起这个茶碗,发现沉甸甸的,然后他再端详这个茶碗,他发现在茶碗底下有个印章,这个印章就证明了这个茶碗是个非常值钱的黄金碗,也就是说,由这个家里以前在很富有,很风光的时候留下来的,其他的值钱的财产都已经全部破损了、破坏了,只剩下这个茶碗。这个时候,那个贪欲商人就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他就想:“我要不费分文的得到这个碗。”然后假装地说:“这个茶碗根本就不值钱。”然后就把它往地上一丢假装出去。他希望那个老奶奶说:“好好好好,你过来过来,我这个碗你想要多少钱,很便宜地卖给你。”结果他走的时候,那个老奶奶却没有这样说,当时的贪欲商人就假装出去了。
结果当他刚出去不久,我们的菩萨又来了。我们的菩萨当时也是一个货郎,他也在沿街叫卖。这个时候,做孙女的就对奶奶说:“刚才那个商人态度很恶劣,但是这个人看上去,好像很斯文、很优雅,言语柔和,也许我们这个碗还能够卖上好价钱。”于是就请我们的菩萨进去,我们的菩萨坐下来的时候,一看这个茶碗,因为毕竟是内行人,他也知道这个茶碗很值钱,知道以前这个祖孙俩应该是有钱人,富贵人家。当时我们的菩萨就说:“这个茶碗价值十万金,但现在,把我身上的所有东西给你,都还不足以买这个、换这个茶碗。”这个时候,那个老奶奶就说:“刚才有个货郎说我这个茶碗根本就不值钱,他还把它恶狠狠地丢在地上,扬长而去。”菩萨说:“不是、不是,你这个茶碗真的很值钱,我真的还没有能力来收购。”当时,那个老奶奶见到这个商人确实是很老实,就说:“好吧,既然这么样,我就把这个金碗送给你,你想给我什么东西就给我什么东西。”于是菩萨就把他身上的五百钱以及价值五百金的物品全部都给她祖孙俩,就是带来的所有的装饰品,把他的那些钱,全部都给了这祖孙俩,只留下八文钱和一把秤子,那把秤子他还要谋生的。然后急急忙忙地跑到河边,他叫了一艘渡船,因为从河的这边过渡到那边正好要八文钱。他把这八文钱全部给了船夫,他说:“赶快,你撑我过河。”他就拿着那个金碗和秤子过了河。
话说这个贪欲商人,他在外面兜了一圈,不死心,毕竟那个是价值很昂贵的金碗,他又回来了。回来之后,他就想:‘既然那个老太婆,她不肯压价便宜点,我亏一点也没关系。’他又回去,回去之后,结果那个女孩就指着他说:“你这个人真不老实,明明我的那个金碗很值钱,你却说它一文不值,而且还恶狠狠地把它丢在地上。”那个贪欲商人说:“现在那个碗在哪里?”她说:“哦,你刚走了之后,有一个很正直的商人,他来把那个碗收购了。”
这个时候,那个贪欲商人简直气得要发疯,那时他变得神志不清,他的衣服(当时的衣服不是像现在穿的,就是披在身上的那一块布)掉了下来,那个时候,他已经完全被他的愤怒所打败了。他拿着秤当武器,当棍子,连走带跑,跑到河边。当他追到河边的时候,我们的菩萨已经到了河中央了。他拿着棍子在河边吼叫:“你给我回来,你给我回来!”但是那个时候,菩萨就跟船夫说:“你不要管他,我们只管走。”
那个时候,那个贪欲商人看着那艘船越走越远,他悲愤交加,结果就在河边,口吐鲜血,心脏破裂、一命呜呼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因为这个金碗,当时的提婆达多就偏离了他自己的道。从那一世开始,他就恨我们的菩萨,生生世世要跟我们的菩萨作对。在之后的很多生里面,他用各种方式去加害我们的菩萨,但是往往就是因为他的加害,反而成就了我们菩萨的种种的巴拉密。现在我们的菩萨已经成佛了、已经证得了正自觉了,而这一个恶贯满盈的、臭名昭彰的提婆达多现在在哪里?他仍然还在无间地狱里面受着种种的苦的煎熬。
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即使一个修行人因为瞋恨心,他都可以偏离正道,可以使一个人走在正道上都偏离。一个人,如果他的内心充满了瞋恨心,他可以做出违背因果的事情。他可以当面辱骂、甚至他可以对那些有修行的人愤愤不平,也许可能对方无意当中得罪了他,或者他看不惯,就会变成这样。所以,瞋恨心的伤害力很大。
无论你生起的瞋恨心是否已经伤害了对方,但是首先你伤害了自己。就好像你拿着剑想去砍别人,但你不好好地握住剑,当你握住剑的时候,你的手已经给割伤了。好像你想拿着粪便去丢别人,你还没有把你的粪便丢给别人的时候,你自己的手已经弄得很臭了,是不是?
对于要消除瞋恨、要克服瞋恨心,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如果想要克服瞋恨心,首先我们要做到忍,忍耐。犹如佛陀在Ovāda Pātimokkha《教诫巴帝摩卡》里面说到的:
Khantã paramaü tapo titikkhā, nibbānaü paramaü vadanti buddhā;
Na hi pabbajito paråpaghātã, na samaõo hoti paraü viheñhayanto.
“忍耐是最高的苦行,诸佛说涅槃至上;
恼他实非出家人,害他者不是沙门。”
也就是说最高的自制就是忍耐,一切的诸佛都说涅槃是最上的、至上的。恼害他人的人,他并不是出家人。而伤害他人的人,他不能够称为沙门。
所以如果对待他人的不好,或者对待一些逆缘、不好的对象,最好的方法,第一的方法就是要忍khantã。忍,古代有时候翻译成忍辱,但其实,khantã的意思要广很多。忍辱只是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忍。但真正的忍耐,不管对象是有生命的、是没有生命的;是对我们好的、对我们不好的,我们都能够安忍、能够安住,这个称为忍。所以,我们说khantã的意思就是容受、安忍、接受的意思。
对于要修行的人来说,无论我们在禅修的过程中,要调伏自己的瞋心,或者要成就佛果的菩萨,要圆满他的khantã pàramã忍巴拉密来说,他都必须要修忍。要如何修忍呢?我们讲一个菩萨的故事。
在过去世,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菩萨曾经投生为一个隐士,古代叫做Isi(仙人,有时翻译成仙人)。那一世他是专门修忍的,所以,他也就叫Khanti-vatã, Khanti就是忍耐,vadã叫做持忍耐主义者。
在那个时候,有一个国王,他的名字叫做嘎啦布,有一天嘎拉布就带着他的王后、宫女们到了一个树林里面去游玩。那个国王在喝酒、玩了之后,感到很累躺在一棵树下睡着了。当他睡着了之后,旁边那些宫女看到这个国王睡着,她们想:‘现在这个国王睡着了,我们不用再服侍他了,我们不用再为他唱歌跳舞了。’于是她们就离开了国王,去其他的地方玩。他的身边只剩下王后一个人。当这些宫女走到树林里面之后,发现了这个仙人、这个隐士、这个叫做Khanti-vatã的忍耐主义者在那边坐着。她们好奇,就去问这一位隐士。这一位隐士帮她们解释要如何来修忍的,于是那些宫女们围着这个仙人在那边听法,过了一段时间,国王醒来了,然后他发现,身边那些宫女全都不见了,只剩下王后。然后他问他的王后说:“那些宫女们全都跑到哪里去了?”王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当时那个国王很生气,他就站了起来,准备找回那些宫女。
他跑进树林里面,发现到他的那些宫女、嫔妃们全部都围着一个男的坐在那里、一个出家人坐在那里。当时他感到又妒忌又愤怒,于是走向前去,说:“你在做什么?”
他说:“我在教导她们。”
“你在教什么?”
“我在教忍耐。”
然后那个国王就这么一脚踢了那个隐士一下,
他说:“你现在在教什么?”
“我现在在教忍耐。”
那个时候他看到这个隐士还嘴硬,很生气,就抽出剑来,就把这个隐士的鼻子把它一挖、挖掉,又把他的两个耳朵剁了下来。然后又问:“你现在在教什么?”
他说:“我现在还在教忍耐。”
“那好,我看你还嘴硬。”
然后,就又把他的两只手和两只脚全部又砍了下来,然后又再问:“你现在在教什么?”
他说:“我现在还是在教导忍耐。”
这个嘎拉布王就非常生气,他气还没有消。他就恶狠狠地在这一个仙人Khanti-vatã的胸口踩了一脚。然后很生气地带着那些宫女走了。
当他走了之后,他的身边有一个大臣,就跟这位Khanti-vatī说:“仙人啊!请您原谅我们国王的粗暴吧,由于他的无知和愤怒,他这么样的伤害了您,请您不要生他的气了。”
Khanti-vatī仙人说:“哦!大臣!我没有对你的国王有丝毫的生气。我不仅仅不会生气,而且我内心还衷心地祝福他快乐。”结果这个仙人在痛苦当中死去了。
这个嘎拉布就是后来的提婆达多(迭瓦达答),而这个当时的大臣是后来的沙利子尊者,而这一位Khanti-vatī仙人就是后来我们的佛陀。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菩萨是如何的积累忍巴拉密的,如何去忍受别人对他的不平的待遇的。
又有一世,我们的菩萨投生为一只大猿猴,在森林里面很快乐的生活。有一天,它就跑到一个悬崖上面去玩,结果它往悬崖下面一望,发现到悬崖下面,摔了一个人在下面。于是这个猿猴就爬下了悬崖,发现了那个人摔下去了,幸好还没有死,只是摔晕倒了。于是这只猿猴就把这个摔下来的人(这个婆罗门)背在肩上,然后很辛苦地、很艰难地爬上了悬崖。当它爬上了悬崖的时候,自己已经筋疲力尽了,然后就倒在这个人的胸口里面睡着了。后来,这个人、这个婆罗门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还没有死,而又发现怎么他的怀抱里面倒着一个大猿猴。然后他想一定是这个猿猴救了他自己的。但是,这个时候他感觉到,他在森林里面已经走了很久、迷路很久了,肚子已经很饿了,他又找不到食物,反正现在到了口的肉不吃白不吃,于是,他就找了一块很尖的石头,恶狠狠地往这个大猿猴的脑瓜上面一扎,当时,大猿猴的头就给扎破了,鲜血直流,也从睡梦中痛醒了。当它一痛醒之后,这个大猿猴对着这个忘恩负义的人说(它还叫他尊者):“可敬的人啊!你这样伤害我,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然后,它还是忍着自己的痛苦爬上树,用自己的血、滴着血这样引这个婆罗门走出了大森林。
这只是我们的菩萨在过去生修行忍巴拉密的时候的两个故事。在《本生经》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就讲我们的菩萨如何面对他人的不公平的待遇、不好的待遇、甚至伤害。对于要圆满巴拉密、要成就佛果的人应该这么样做,对于一个佛陀的弟子也应该这样做,就犹如佛陀在《中部•锯喻经》里面曾经这样说过:“即使有盗贼拿着两头的锯子来锯你的肢体,如果你在那个时候生起瞋恨心的话,你就不是遵守我的教导。”
要去除瞋恨,在经典里面还教导了很多种方法。在《增支部》第五集第十七品的第一经《排除瞋恚经》里面,佛陀教导了五种去除瞋恚的方法:
佛陀说:“诸比库,当你在生起瞋恨,你的心怀不满的时候,你应该修习慈心。”这是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当你在瞋恚、瞋恨生起,心怀不满的时候,你应该修习悲心;
第三种方法:当你在生起瞋恨、生气的时候,你应该修习舍心,就是内心中舍平等;
第四种方法:当你在生气、在瞋恨的时候,你应该不作意、不去想那些会令你生气的对象,就是你用这种不作意、不思念的方法;
第五种:当你在生起瞋恨心的时候,当你心怀不满的时候,你应该思惟业。一切众生是业的主人、业的继承者(kammassakà、 kammadàyàdà);kammayonã, 以业为生;kammabandhå, 业是它的亲属;kammapañisaraõà,以业为皈依;无论所造的业是好的、或者是善的、或者是恶的,他都必须得要自己承受yaü kammaü karissanti kalyàõaü và pàpakaü và, tassa dàyàdà bhavissanti。他应该这样省思。
我们也应该学习省思业果法则来去除我们的瞋恚。例如:当别人在中伤你的时候,你可以这样思维:‘别人为什么要中伤我?为什么要这样来对待我?为什么我会无端端地受到委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只要我们懂得了业果智,我们就会知道,任何的结果不会没有原因的。现在我们受的这些苦,这些不平的待遇,还是我们过去所造下的东西。我们现在所遭受的这种不平的待遇,终有一天它会结束、会终结的。如果我们又以牙还牙、以毒攻毒的话,现在我们受的是不善的果报,我们又因此而生起瞋恨心而恨他人、甚至结冤仇的话,我们只能够重新再造了不善业。如果我们再加害对方,或者我们找机会去报复的话,不仅仅这件事情不能解决,而我们会纠缠在是非、纠缠在仇恨的网中,我们可这么样思维。
同时,我们也应该要学习看到他人的长处来去除瞋恨。在《增支部》第五集第十七品的第二经里面,当时沙利子尊者就这么样教导其他的比库,他说有五种方法可以去除一个人的瞋恚不满。
当你看到一个人,你因他的行为而感到不满的时候,他的身行不清净,但是他的语行清净,你就应该看到他的语行清净,而不要去注意他的行为不好,你只应该看到他的长处,不要看到他的不好。如果他的行为不好,你就看他的语言、言语表达方面很好。就犹如一位比库是一位头陀行者,他要去捡破布做粪扫衣。当他在路边看到了一块布的时候,他就用左脚踩着布,然后右脚抹去在布上的尘土,然后再把这块布捡起来。同样的,当我们对一个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感到生气的时候,我们不要去留意、我们把对他的行为不满去除掉,而看到他的语言方面的好。
第二种情况:当一个人的语言很不好、语行不清净,但是他的身行清净、他的行为没有什么过失,只是他有时说话比较粗暴,或者他说话没有教养、说话很容易刻薄、很容易伤人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看到他的身行清净,而不要去注意他的语行不清净。我们不要去注意他的言语方面很容易伤人,应该看到他行为上还很好。就好像一个人在大热天走路,感到很口渴,当他发现了一个池塘,这池塘外面还有一些青苔,还有一些荷花叶,他就拨开这些青苔,然后再把他的两手捧着下面的水来喝一样。当你对一个人的语言感到生气的时候,你不要去注意他的语言,而是注意他的行为方面的清净。
第三种方法:当你看到一个人的身行不清净、语行不清净,就是他的行为也不好,他的语言也不好。但是,他的心却能离盖、他的心清净,也就是说他有能力入定。这个时候,你就不要注意他的身行不清净、语行不清净,而注意他的心能够离诸盖、能够得清净。就好像一个人在旅途当中,他感到很口渴。这个时候,他发现在路上到处找不到水,他发现路上有牛踩的脚印,在牛的脚印里面,有一点点水。于是他就俯下身子,把他的口对准那牛脚印里面的水,这么样喝。同样的,对一个身体的行为又不好、语言又不好的人,但是他的心还是清净的,那么你应该注意他的心清净。也就是说,至少他可能心地还善良,虽然他表现不好。
第四种去除瞋恚的方法是:如果一个人身行不清净、语行不清净、心又不能够离诸盖,不能得清净。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身体的行为、在语言、在心念方面都没有可取之处,这样的话,你很容易对他生起瞋恚。但是,你应该这么想:好像有一个人作长途旅行,在他离开了出发地又还没有到达目的地的中途,他生了病、得了重病,而且又没有粮食、又没有药品、又没有人看护,这种人在旅途当中,他很可能是要么饿死、要么病死、要么客死于他乡。同样的,对于这样一个身行不清净、语行不清净、心又充满了不清净的人来说,这样的人在轮回当中,他是很可怜的、很堕落的,我们应该生起怜悯之心、应该生起同情之心,而不应该只是看到、听到他的不好,我们反而觉得这样的人很可怜。通过这样,我们来消除瞋恨。
而对于第五种人,如果对方身行清净、语行清净、心又离诸盖而得清净。对于这种人,如果你生起瞋恨不满的话,你要这么样想,就好像在炎热的大热天——夏天,有一个池塘边,充满了很清凉的水,这水又清凉又甘甜又舒适,旁边又有草,还有树荫,这样的话,很多人都可以在树下休息。同样的,这样一个身、语、意方面都清净的人,他应该是能够得到清凉的,为什么我还要对他生气呢?我们可以通过思维他的身、语、意方面的清净来平息我们的瞋恚、烦恼。这就是平息瞋恚,我们透过如理作意、透过正确的思维来去除瞋恚的方法。
当然了,如果要彻底地断除瞋恚的话,惟有一个人在证得了不来道(anàgàmã magga)、在证得了第三道(不来道)的时候,一个人就完全没有瞋恚、没有瞋恨心了。那个时候,他将不会再悲伤、不会再哭泣、不会紧张、不会害怕、不会担心、不会忧愁、他更不会生气,不会抱怨、不会有仇恨。如果我们要克服自己的瞋恚的话,在佛陀讲到的经典里面有很多种方法,总之就是当别人瞋恚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用瞋恚去对待。就正如佛陀在《法句经》里面这样说过的:
Na hi verena veràni, sammantãdha kudàcanaü;
averena ca sammanti, esa dhammo sananano.
“在此,怨恨确实不能平息怨恨,用无怨恨来平息,才是亘古的法则。”
用无怨恨的方法,无论你是用忍也好、用如理作意也好、你用慈爱也好、用悲也好、用舍也好、用思维业果法则也好。总之,就是当别人在生气、别人对我们心怀不满的时候,不能够用以牙还牙,以毒攻毒的方式来对待,我们应该用无怨恨的方式来对待、来平息、来解开彼此之间的仇恨、怨结乃至委屈、不平等等。
那好,今天我们讲瞋心所就讲到这里。
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23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嫉、悭、恶作(追悔)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12讲于江西佛学院
大家一起先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贤友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已经学习、探讨了瞋。瞋属于作为一个人、作为有情、作为凡夫最常见、最频繁生起的烦恼之一。昨天讲到了瞋的特点以及瞋的表现,还有如何克服瞋的方法之后,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探讨作为瞋因的其它几个心所。
我们先讲嫉。嫉是妒嫉的嫉(issà)。它的特相是妒嫉他人的成就或所得;作用是不喜欢他人的成就、不想看到别人有所得;表现为厌恶他人的成就、不愿意见到他人有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
这一种心所,我们平时也叫做嫉妒、妒嫉或者也叫做吃醋,内心酸溜溜的。见到别人得到的东西自己没有,感到内心酸溜溜的。见到别人获得的东西比你多,你自己少,又感觉到酸溜溜的。甚至见到他人对别人好,而对自己没有那么好,甚至不想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功德、分享自己的成就,这样所产生的心理,称为妒嫉。
由于妒嫉,往往会去整一个人、去伤害一个人、甚至会去暗箭伤人。就好像在一间公司里面,如果你是先到的、你是先来的,又有一个人比你有才干,比你有才华、比你有能力,或者得到了上司的赏识。这样的话,你就很想把他打压下去、给他穿玻璃小鞋,在上司面前说他的坏话,设法把他打压下来,不达到目的就不甘罢休。即使他从来都没有得罪过你、没有说过你,甚至对你很好,但是由于你的妒嫉,不能够容忍他和你一起分享你的成就,或者不能够容忍他超过你。
妒嫉、瞋,还有傲慢,它们同样可以使我们的心变得颠倒、变得是非,甚至不畏惧因果去做一些恶事,做一些不善事。无论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瞋恨或者充满了妒嫉,或者充满了傲慢,他都有可能被这些不善的心所遮蔽住他的眼睛。当他的内心被这些烦恼所击败、所击倒的时候,他会做出一些常理很难想象的事情,甚至他自己明白因果,但是由于他的内心被妒嫉、被瞋恨或者被傲慢所打败,他会不择手段的去整一个人、去批评一个人、去毁谤一个人。
妒嫉所造下的恶业有时候往往是很重的,甚至可以使一个人堕落到恶趣。即使一个人很有幸,因为妒嫉这种不善业没有直接令他投生到恶趣乃至地狱,但如果他投生为人的话,他也是到处会被人轻贱、被人看不起、他没有影响力、到处都没有威信。在这里,我们就讲一个因为妒嫉而造不善业的故事。
我们先讲罗萨咖•帝思(Losaka tissa)长老的故事。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在高赏比(Kosambã古音译憍赏弥)那个地方,有一个渔村,这个渔村住着很多户人家。有一天,这个渔村有一个家庭,渔民夫妇生了一个孩子。自从这个孩子诞生了,整村人就很倒霉。他们以捕鱼为生,自从这个小孩子诞生了之后,整村人天天到河里面去打渔,都一无所获。就这样过了几天,当时那些村里的人就感到很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遇到这么倒霉的事情,这样再下去,我们怎么维生?”于是,他们就聚集到村长那里。他们想,一定是我们的村里出现了一个倒霉的人,要不然不会这么样。于是他们通过商量,就把一个村分为两个部分、分为两大组。然后,结果一旦那个村分为两大组了,只要这个小孩还在的那个村子、那个组里的渔民就打不到鱼,而其它那个组就可以捕到鱼。于是,他们又把这个组再分为两个小组,这样一直再分,最后就找到了这个小孩的父母。
当时,那个村里的人很生气,于是把夫妇俩连同他的孩子赶出了村庄。赶出了村庄之后,这对夫妇就没办法维生,于是只能够做乞丐。但是,他的父亲或母亲只要带着这个小孩子,就没办法要到饭,很倒霉,真是个扫帚星。
这个小孩叫罗萨咖•帝思(Losaka tissa),这个小孩长到刚刚能够走路的时候,他的母亲没办法,因为只要带着这个小孩子,她一辈子都没办法吃饱,所以就给了他一个破碗,让他自己去乞讨、去谋生了。这个小罗萨咖(Losaka)他也没办法,于是开始了自己流浪的生活,过着好像乌鸦在垃圾堆里面、在死尸堆里面捡那些东西一样,他就到处去垃圾堆里面、去人家倒掉的东西里面捡些东西来吃。
后来,沙利子(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长老见到了这个小孩子,他感到这个小孩子很可怜,于是收留了他。但是即使是收留了他,只要这个小孩子跟着长老一起去托钵,人家都好像看不到他一样,也没办法托钵。所以惟有沙利子尊者(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自己去托钵,他才能够获得一些东西。但是由于罗萨咖(Losaka) 过去生的巴拉密在今生成熟的缘故,他不久之后就证得了阿拉汉果。但是,证得阿拉汉果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他这种很倒霉的果报,他仍然去托钵时托不到钵,没办法。
后来有一天,当时沙利子尊者(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已经见到罗萨咖•帝思(Losaka tissa)就会在那天的傍晚入般涅槃了。他想:“哎呀,我的这个弟子,从来都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餐,像样的食物。”于是那一天,他又带他去,结果只要他带他(罗萨咖)去,他(罗萨咖)跟在后面,即使平时很恭敬沙利子尊者的大施主,都好像见不到他一样,没办法托钵。于是,沙利子尊者不得不把这个小孩送回去,然后自己托钵。自己托了钵之后,他就托人送给罗萨咖•帝思尊者吃,但结果,这个送的人就在半路上把饭吃掉了。等沙利子尊者回去寺院的时候,发现原来罗萨咖•帝思还没有吃饭、还没办法吃饭。
于是,他就到皇宫里面去,当时因为国王有邀请,他就要了一些叫做咤都马荼拉(catumadhura),catumadhura现在在缅甸和斯里兰卡还经常会有。catumadhura是用酥油,再加油、再加蜜糖、再加糖,再混合的一个像红糖浆那样的东西,很甜的,就叫catumadhura。他拿着这一钵catumadhura去了罗萨咖•帝思那里。但是,由于他担心这个钵一旦被罗萨咖•帝思碰到了,里面的食物都会不见了。于是,他端着钵,让罗萨咖•帝思就这样在钵里面吃,等他吃了他这一生当中最像样的、最好吃的一顿饭,结果就在那天晚上,他就入般涅槃了。罗萨咖•帝思为什么会有这么样的果报呢?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过去佛的时代,当时是咖沙巴佛(Kassapa,迦叶佛)的教法时期。那个时候,他也出家是一位比库。当时他受到一位很有钱的施主的供养。在那一生当中,他也很精进地修行。
有一天,来了另外一位外来的比库、外来的尊者,这位尊者其实是阿拉汉圣者。当这位尊者来到施主的家门口托钵的时候,这位施主就被这位外来的比库他的威仪所感动。于是,他请求这位尊者留下来受他的供养,那位阿拉汉比库也答应了。然而,本来当时的罗萨咖是经常受施主供养的,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外来的人、外来的比库,他就很不自在,而他又发现到他的施主对这位外来的比库那么恭敬,于是他感到很妒嫉,就到施主面前说:“哎呀,那一个刚来的,他很懒!他一天什么东西都不做,只是懂得睡觉,他很懒!”就在那个施主的面前毁谤这位圣者。
不仅如此,第二天,当这位施主供养他们的时候,由于妒嫉,当时的罗萨咖•帝思就把叫他带去供养那位客住比库的饭,全部把它倒到火坑里面、倒到火碳堆里面去,就是他不想让这位客来的比库吃东西。由于他的妒嫉,他的心没办法平静。当那位阿罗汉比库看到了这原来住在这里的比库,他的心已经完全被妒嫉所打败了、没办法平静,一旦见到他,他就丧失了理智一般,一定无论如何想要把他赶走,于是就在当天下午离开了。因为出于悲悯,如果他继续住在那里的话,这一位比库会造更重的恶业,于是他离开。
等他离开的时候,当时的罗萨咖•帝思又感到很后悔,但是已经晚了,他找不到那位已经远去了的尊者,又没办法向他忏悔。就是这么样,当时的罗萨咖继续以出家的身份一直修,然而在他临终的时候,毁谤圣者和他因为妒嫉而倒饭的这个恶业成熟了,使他堕落到地狱里面。
在地狱里面经过很漫长的时间之后,他又投生为饿鬼。他在饿鬼的时候,经常忍饥挨饿,肚子很大,但是又没办法得到食物,受到很漫长时间的饥渴的煎熬。
后来又投生为狗,即使投生为狗,经常一旦得到什么东西就给其它的狗抢走了,它也没办法吃饱,就是因为当时由于妒嫉,他把那位供养给阿拉汉尊者的饭倒到火坑里面、倒到火堆里面。
这种恶业一直都在他以后的轮回当中成熟,乃至他最后一生有机会投生为人,而且也有机会听闻到佛法,但是,过去所造的那种恶业,特别是当时他妒嫉的对象是一位无学圣者、他毁谤的对象是一个无学圣者,而且他把那位阿拉汉圣者的饭倒到火里,所以由于这种妒嫉心所带来的恶业,一直都影响到他,直到他的最后一生。这就是罗萨咖•帝思长老因为过去世妒嫉所造的不善业带来的果报。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位长老的故事。赡部咖(Jambuka)长老的故事。赡部咖长老的故事和罗萨咖•帝思长老的故事有点相像。也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是在过去佛的教法时期。当时的赡部咖也是一位比库,他当时受到一位有钱施主的供养,那位有钱施主也对他很有信心,不过,有一天又来了一位阿拉汉的比库。这个时候,那个施主见到这位阿拉汉比库,就邀请他来到他家里受他应供。而且,他还请理发师专门为他剃头,供养他上等的袈裟,供养他很好吃的、殊胜的、美味的食物,然后,还搬一个床给他睡、给他休息。
这个时候,原来住在那里的比库,他感到自己的内心很妒嫉。由于他的妒嫉,他又丧失了理智,当时他对着这个客来的比库骂道:“你要吃粪便、你要吃屎,你都不要去吃这个施主所供养的食物!你要用扇叶的梳子去拔你的头发,你都不要去接受那位施主请的理发师为你剃头!你宁可没有衣服穿、宁可裸体,你都不要去受施主所供养的衣服!你要睡在地上,你都不要睡在施主所供养的那个舒适的床上!”
当时,赡部咖就这么样骂那位比库,就是因为这么样骂,结果那位阿拉汉比库,他也出于悲悯,他发现到如果继续再住下去,自己也经常会遭到他的诅咒、会遭到他的辱骂,而那一位原来住的比库,他会造很重的不善业,于是就悄悄地走了。由于当时的赡部咖毁谤圣者的不善业,于是,他死了之后就堕落到地狱里面去。一直堕落了很多年、很多世,在两尊佛陀的期间他一直都在地狱里面,受到种种痛苦地煎熬,就是因为他毁谤圣者的恶业。
等到在我们佛陀的时代,赡部咖过去的善业成熟了,他投生在当时的沙瓦提城(Sàvatthã,舍卫城)一个很有钱、很富有的家庭。然而,他过去生毁谤阿拉汉圣者的不善业还在成熟,他一出生就不想吃其它的东西,他只是想吃粪便、只是想吃屎,而且他什么衣服都不想穿,他只是想裸体、光着身子,而且他喜欢拔头发,同时他不喜欢睡在床上,他就要睡在地上,他一出生就有这样很恶劣的习气,这是与生俱来的。
等到他长大了之后加入了邪命外道的团体,后来那些邪命外道发现到这个人经常偷偷地吃屎(吃粪便),于是就把他赶走了。结果当时的赡部咖到处去云游,从沙瓦提城一直云游到当时的摩揭陀国(Magadha,马嘎塔),去到那边没有人认识他,于是他就装模作样做苦行僧。他一只脚站立着,每天都是,张开嘴巴向着天,在那边做苦行僧状。然后人们就问他说:“圣者啊,您为什么要这么样?”他说:“我只吃空气就可以,我什么东西都不吃。我一只脚站立,是因为如果我两只脚站立了,这个大地承受不了我的威德。”于是,他就这么样在那边吹牛。
结果他的这种苦行给那些人知道了之后,很多人就很恭敬,带了大量的食物、供养品去供养他,他也不接受。然后人们就哀求他:“哎呀,圣者啊!为了悲悯我们,为了慈悲我们,你接受吧!”于是他就假装用点草叶尖弄点蜜糖再滴到石头里:“好了,我不吃了,你们拿回去吧。”然后他就继续张开嘴巴,他说只是吃空气就可以,但是每到晚上,他就偷偷地背着人们去吃屎、去吃粪便,然后又睡在地上。
有一天,佛陀看到了这位赡部咖(这位裸行外道赡部咖),他过去生的巴拉密成熟了。因为毕竟在过去生,过去咖沙巴佛陀的时代,他修行了两万年那么久。当时这位赡部咖在五十五岁的时候,那个时候佛陀就知道他的巴拉密已经成熟了。
于是就在一天傍晚、黄昏,他去到了赡部咖苦修的那个地方,然后想借一宿,赡部咖就答应了。那天晚上佛陀在赡部咖所居住的附近、在那边过了一宿,然后在中夜时分,有一个很明亮的光明来到佛陀面前,原来是四大天王来礼敬佛陀,不久又走了。在中夜时分又有一段更明亮的光明来了,这个是沙咖天帝,就是帝释天王又来礼敬佛陀。然后过了不久又有一块更亮的、照亮整个树林的光明又来了,这个是大梵天王他又来礼敬佛陀,后来又走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赡部咖去到佛陀那里,就把他昨天晚上看到的景象问佛陀说:“尊者,昨天晚上,在初夜时分我看到有很明亮的光明,那是什么呢?”佛陀说:“那是四大天王来礼敬我。”“那后来呢?那一个更明亮的光明呢?”“那是沙咖天帝来。”“那更后来那个更明亮的光明是什么?”“那个是大梵天王。”这个时候,赡部咖说:“哇!看来你真的很了不起喔!连四大天王、连沙咖天帝和大梵天王都来礼敬你。你看我,我已经行了那么难行的苦行,五十多年我连一个天人都没看过。”
然后佛陀就说:“赡部咖,你骗得了所有的人但是你骗不了我,你吹牛说你每天你只吃空气,什么都不吃,但是,你每天晚上偷偷地躲着人们去吃屎。你自己说你一只脚独立,你从来都不躺卧,但是你晚上就睡在地上。”这个时候赡部咖听了之后,他吓坏了,原来自己的老底全部给面前的这位佛陀知道了,然后当时他急忙就拜倒在佛陀的脚下,说:“是的,尊者,我错了!一直以来我都隐瞒着人们,其实我一直都吃屎、我吃粪便,一直我都睡在地上,请尊者慈悯我,请原谅我的无知和愚痴。”
于是佛陀说:“对,我正是为这个而来的。”然后就给他说法,给他说法不久之后,这位赡部咖就证得了阿拉汉果。
当他证得了阿拉汉果之后,他陪伴着佛陀离开了。当时,就从马嘎塔(Magadha)和盎嘎(Aïga)国的两个地方涌来大量的人群,来了之后,他们发现:“哎!怎么我们很恭敬的赡部咖,他现在竟然跟沙门苟答马(Gotama)在一起。谁是弟子啊?谁给他制服了。”结果当时赡部咖长老、赡部咖尊者知道人们的心念,于是他显现了神通,礼敬了佛陀说:“尊者,您是我的导师,我是您的弟子。”于是佛陀也说法,当时很多人很欢喜,甚至有人证果。
赡部咖过去生由于妒嫉心所带来的不善业使他今生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但是,赡部咖长老要比罗萨咖•帝思更好一点,由于他后来证得阿拉汉果之后,他的那种业由于很强的功德慢慢地消除,同时由于佛教的出家人是不能够吃粪便的,于是后来由于他成了佛教的出家人之后,他也可以吃饭了,他也不用裸体了,应该穿袈裟的,他也不能够睡地上了,只能睡床上。
这就是两则关于妒嫉的故事。
所以,如果我们对于他人的一些成就、对他人的所得或者你看到他人和你一样,你不容忍、你很讨厌别人也和你一样有所成就或者有所得,这个就是妒嫉。妒嫉也是只有伤害而没有利益的。由于妒嫉的近因,它的所缘和随喜的所缘是一样的,都是基于他人的成就、他人的所得,所以我们可以透过随喜而去除妒嫉的心。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不善心所——悭(macchariya),这里的悭是悭吝、吝啬。特相是隐藏自己的成就或所得;作用是不能够容忍与他人分享;表现为回避或者吝啬;近因是自己的成就。
也许有人可能会认为悭是属于贪、吝啬,因为贪着自己的财物,贪着自己的所得,不愿意跟人分享,所以有人认为悭是属于贪。如果是面对着自己的成就、自己的所得而希望占有,这个是属于贪;但是惟有当别人来向你要的时候,你的心产生排斥、抗拒,这个就属于悭。在没有人想要和你分享或者想要和你要的时候,那个时候只是纯粹属于贪。
你贪图自己的财富,不肯布施。当有人来,例如:你看到了出家人,出家人在你的门口托钵,你一看到的时候,就很讨厌这个出家人。例如:像有些人一样说:“你有手有脚,你为什么不干活?你为什么不做事?”这样由于悭、悭吝而不愿意布施、不愿意去行善,这种称为悭。
悭、贪是贫穷之因。如果一个人因为悭、悭吝这种不善业成熟的话,他会堕落到恶道。如果他由于悭吝、由于吝啬,而这种不善业没有使他堕落恶趣,当他投生为人,他也会变得很贫穷。就好像婆罗门多迭亚(Todeyya)。多迭亚婆罗门是一个很富有的婆罗门富翁,他受封于国王,有很多的封邑,他也被国王奉为国师。但是,即使很有钱,他从来不愿布施,他真是一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他拥有很多财富,即使拥有很多财富,他也经常教导、教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不要认为我们很多财富,就好像蜜蜂一样,慢慢地积累,我们的财富才能够越积越多,我们不应该消耗我们的财富!”结果,后来多迭亚死了之后,由于他死的时候还是贪着于他家的财富、还是很吝啬,于是他的后来世投生为他家里的一条狗。后来因为佛陀有一天看到他儿子(多迭亚之子)的巴拉密成熟了,就想去他的家里托钵。结果这条狗一看到佛陀来了,它认为他又要去它家里要东西,就跑出来向佛陀吠叫。
当时佛陀看到这条狗,就呵斥它说:“多迭亚!你还在世的时候经常用:‘朋友朋友’来呼唤我,现在你投生为狗,见到我,你还是这么样吠叫”。然后那条狗一听到佛陀这样呵斥它了之后,呜呜呜的耷拉着头,垂头丧气地跑到它家里面火炉的火炉灰里面,在那躺着。因为这条狗是多迭亚的儿子很喜欢的,等他的儿子回来之后,见到了这条狗竟然躺在火炉灰里面不肯出来,就问他的仆人怎么回事。他的仆人告诉他说:“刚才有个叫沙门苟答马他来这边托钵,然后我们家的爱犬就去吠了他几声,当时沙门苟答马呵责了这条狗,结果这条狗就一直在那边,一直都不肯起来。”
当时,多迭亚之子就很生气,说:“这一个沙门苟答马想什么不经大脑,想什么就说什么,竟然说我的父亲是那条狗,我的父亲早就投生到梵天界了”。然后他很生气,就去佛陀住的地方,想要找佛陀评理。他说:“如果那个沙门苟答马是一个乱说话的人,我就当面揭发他。”然后他当时想了十四个业果的问题就去了佛陀那里,后来当他去了佛陀那里,问了为什么众生有种种的差别?然后佛陀就给他讲了《小业分别经》(记载在《中部》的Cålakammavibhaïgasuttaü),这个就是由于悭贪、由于悭吝、吝啬而投生到恶道的一个故事。
下面我们再讲另外一个不善心所——恶作(kukkucca)。这里的恶作是巴利的直译,更准确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后悔、追悔、懊恼。它的特点是后悔;作用是追悔已经做的或者没有做的事情,也就是对于他认为应该做的而没有做,这样他感到后悔,或者对于他认为不应该做的他已经做了而感到后悔。这称为追悔,又称为恶作;表现为在想起的时候感到很悔恨;近因是已经做的或者还没有做的事情。
这一种心理、这一种心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后悔。一旦你想到过去你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或者你没有做你应该做的事情,感到很悔恨。你恨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说。或者你恨自己当时为什么不这样做,为什么不这样说。
后悔也是一种不善业。一个人在造作了不善业的时候,例如:一个人做了坏事,做了坏事本身是属于一种不善业、是一种恶业,在造作的时候,这种业的潜在影响已经形成了。本身这种业已经做完了,但是一旦你想到的时候,你很悔恨、感到很后悔,于是那个时候,你的心由于再重新取你所做的不善业为所缘,那个时候你生起的心又犹如在重新造作一番;当你想起的时候,感到很后悔、很懊恼、很悔恨,这样的话,这种不善业又再重新造作一番;你一想起,就感到很懊恼、悔恨,你就又重新造作了一番。
就好像当你穿着一件很新的、很白的衣服去到外面,结果不小心衣服由于某种原因弄脏了。你本身很爱这件衣服,一旦发现到弄脏的时候,你一想起就去擦一遍,就用手去擦、去拍这块白布,你的手越擦,那么这块白布会怎么样?会越黑。越擦越黑,越擦越黑!你想到所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就犹如重新造作一般,这种不善业就不断地加深、不断地加强,不断地加重,就是这么样一遍一遍地重复。
我们要知道,这里讲到的追悔、后悔和忏悔的悔,它们是不同的,从巴利语来说也不同,这里讲到的后悔(kukkucca),只是不善,没有善的;但是我们讲到的忏悔其实叫做khamati或者叫做àpattipàñidesena,就是当我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之后,我们并不是悔恨它,把它隐藏在心里面,硬憋着说不出来,内心就感觉到很难受,并不是这样,而是把它坦然地说出来。àpatti是罪,pàñi就是对说、向说或者自己说,desena就是说出来,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向对方说出来。
例如:请求对方原谅、请求对方khama,khama就是原谅或者想对方接受、想对方能够容纳你所做的过错,这称为忏悔。
但是这里讲到的后悔是由于想到自己所做的不善业而内心生起的那种懊恼、悔恨,恨自己当时怎么这样做,或者恨别人当时为什么这样做。
如果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想起自己所做的不善业,他往往会感到很后悔。而当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想起自己所造的不善业,这个人肯定会堕落到恶趣,因为他在临终的时候,生起的是不善心。我们在讲到业的时候,业的成熟顺序中有一种叫做近死业或者叫做临死业,就是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如果想起过去所造的不善业,他感到很后悔、很懊恼,而这种后悔和懊恼的不善业会使他堕落到恶趣里去。
在这里我想讲一个故事,就是由于后悔而堕落到恶趣的故事。我们先讲香蒲草龙王的故事Erakapata§nàga。在过去咖沙巴佛(迦叶佛)的时代,当时有一位年轻的比库,他有一天到河里游玩。由于他那个时候很高兴,一时兴起就随手抓了在河边浅滩里面长的一种草,叫香蒲草(香蒲草就是长在沼泽地或者浅滩里面的一种草)。当时他抓了之后,他就不放,结果由于船一直都前进,这个香蒲草也就被他拔断了。拔断了之后,由于他故意去毁坏植物,在戒律里面他犯了一条中等的罪,叫做巴吉帝亚(pàcittiya,波逸提罪)。
当时他就想这个属于小小的罪过,没关系。于是他既没有忏悔、又没有想要忏悔,然后他回到自己的森林里面去禅修了。他在森林里面,当时的人寿是两万年。他就在那个森林里面很精进地修行,履行沙门的义务,履行了两万年。但是,由于他的戒不清净,一直障碍着他没办法证得更高的成就。就在那两万年,他后来已经把这件事情忘了,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后来,等到他快要临终、快要死的时候,突然就感觉到他的脖子,感觉到有东西掐住。
那个时候,他在临终显现一个景象,就是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拔这个香蒲草的那个景象。那个时候他才记得,原来自己一直以来修行没办法突破,就是因为当时他的戒不清净,而且当时他又只是想这个是小小的罪过、没问题,他没有想要发露、想要忏悔的心。于是,他那个时候就很想要把这个罪过再忏悔,但是由于他是一个人住在森林里面,附近又没有其它的比库、没有其它的尊者,他就在后悔当中死去了。
死去了之后,他投生到什么地方?他投生为一条龙,这条龙的身子像一个独木所凿的船那么大的一条龙王。当他一投生为龙王的时候,他看到自己投生的这种相,他感到更加悲伤、更加后悔,他想:“哎,我现在竟然投生为这吃青蛙的大怪物!”后来,这个龙王也没办法,它只能够接受自己的果报。一直到了后来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又由于他知道有一些问题,有一些业果的问题惟有佛陀出世了才能够解答。于是,他就说了一些问题,把问题做成偈颂,然后叫他的女儿在每个人们集会的日子变成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然后去人们集会的地方唱歌跳舞,她说:“如果谁能够回答我的问题,然后我就嫁给他。”因为这些问题那个龙王知道惟有佛陀才能够回答,这段经过两尊佛那么长久的时间。
后来,《义注》也没有讲到当我们的苟答马佛陀出世的时候,这个龙王有没有解脱。但是即使是作为一个龙王来说,它在我们的佛陀教法里面也不能出家。就正如在《律藏•大篇》里面讲到的,由于当时有一条龙变成人,他请求出家,也受了具足戒。后来由于睡觉,一睡觉他就现出了原形,把另外一位尊者吓到了,后来佛陀就把它赶走。所以龙王是不能够出家,因此现在我们在受具足戒的时候,不是有个问遮难?我们现在想起来好像多此一举的,但是它们因缘就是这样,问遮难的第一个是什么?就是问你:“你是人吗?”你不能说:“废话,我当然是人啊!”其实它的因缘就是因为当时有个龙王变成了人,这样而制定的。
所以,一个人的后悔、一个人的恶作会使一个人投生到恶趣、投生到恶道。
我们再讲另外一个故事,是玛利咖(Mallikà)夫人的故事。玛利咖夫人是一个很善良、很漂亮的女孩子,虽然她出身不是很好,但是由于她的聪明才智,后来被巴谢那地王(Pasenadi,波斯匿王)选为王后。她出生是一个卖花的花匠的首领的一个女儿,在她长到十六岁的时候,由于她能歌善舞,而且她的勇气得到了巴谢那地王的赏识,就纳为皇妃。纳为皇妃之后,后来她一直都对佛陀很有信心,而且她也说服了巴谢那地王去听闻佛法。但是,他们两个虽然经常有机会亲近佛陀,但却一直都还是凡夫,没有证得初果。他不像宾比萨拉(Bimbisàra,频婆娑罗)王那么幸运,只是听了佛陀给他讲一遍,一首偈颂就证得果位。但是,巴谢那地王和玛利咖夫人他们两个都没有证得任何的果位,直至他们两个死的时候,都还是以凡夫死的。
玛利咖夫人助成她的夫君做了很多的善事。每一位佛陀出世的时候,只有一次是无上的布施,就是没有人可以对比,可以和他比的布施。
例如:有一次,当时在沙瓦提城的人民和国王在比赛,争着供养佛陀为首的僧团。今天皇家供养,过了之后,那些人民就联合起来,明天就由人民供养,就这么样争来争去、争来争去,大家都想要争功德。最后,玛利咖夫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所有的人联合起来都没办法和她比的。当时玛利咖夫人就说:“好,现在人们都争着物资供养,我们也许在物资方面比不上,但是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于是她就想了一个主意,说:“我们请佛陀为首的五百位比库僧团。应供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坐在大象上面,而且每一个人的旁边都有一个宫女在帮他扇扇子。而且每一个人后面都撑着一个白色的伞盖。”这样的话,全国的人集起来都没办法做这样的布施,因为这个只有皇家才有办法做的。结果,当时巴谢那地王真的就做了。所以这个是在我们释迦牟尼佛的时期,唯一的一次无与伦比的布施。
虽然玛利咖夫人她做了很多的功德,但有一次她做错了。有一天,她在自己的浴室里面,就是澡堂里面洗澡。当她俯下身子在擦身体的时候,她的一条爱犬,就是她的宠物狗,应该是像现在一条狼狗一样的,就跑进了她的房间、跑进了她洗澡的地方,然后就趴在她的背后,这个时候,玛利咖夫人当时就没有赶这条狗走。正好这一幕就给巴谢那地王在窗口外面经过的时候看到了,等玛利咖夫人出来的时候,国王就责怪她说:“玛利咖你为什么要做这么愚蠢的事情、这么下贱的事情呢?” 玛利咖夫人就说:“我做了什么事情?”“你怎么可以跟你的爱犬做那种事情呢?”她说:“我没有啊!”巴谢那地王说:“我亲眼从这个窗口看到的。”当时,玛利咖夫人由于她还是凡夫,所以她还会撒谎。她说:“是哪个窗子?”“这个窗子。”“噢,这个窗子怪怪的。”于是,她装模作样说:“国王不信你进去。”
当巴谢那地王进去之后,玛利咖夫人也假惺惺的在窗口外面看,然后就责怪国王说:“大王,你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呢?”巴谢那地王说:“我做了什么事情?”她说:“你怎么可以跟一头母羊在做那样的事情呢?”当时,巴谢那地王也不去追究,因为他想:“算啦,这个窗子也许是怪怪的。”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是和玛利咖夫人很好的,他也相信她不会去骗他,然后这件事就算了。对于巴谢那地王来说是算了,但是对于玛利咖夫人来说,她的内心过不去。而且由于做了这样的事,她内心又不好说出来,真的不好意思说出来,就一直都憋在内心里。一想到的时候,就感到很悔恨。结果在她临终的时候,她还是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然后,玛利咖夫人死了之后,她就堕落到地狱里面去。因为她临终的时候想起那件事情,想起第一、她跟那条狗发生事情;第二、她还撒谎,隐瞒了她自己的夫君。
那个时候,巴谢那地王已经八十岁了,也就是说在玛利咖夫人去世不久,巴谢那地王也去世了。当时由于巴谢那地王太爱他的王妃了,而且在之前又由于有一些宫廷的一些事情使他闷闷不乐。因为当时,他怀疑一个他的将军谋反,结果就把他杀了,杀了之后,他才发现这是一个冤案,他的将军为他曾经立下汗马功劳,这个时候他又把他杀了。然后过了不久,玛利咖夫人又去世,所以那个时候他的心闷闷不乐。巴谢那地王想要知道他的爱妃到底死了之后投生到哪里,就去佛陀住的揭答林给孤独园。
去到之后,本来他想要问他的爱妃投生到哪里。但是,由于佛陀知道巴谢那地王还是凡夫,而佛陀是不可能说虚妄语的,他说的话必定是真实的。假如他说真实话的话,那他也知道巴谢那地王立刻会失去他的信心,如果他失去他的信心的话,他也会后悔,他有可能还是会堕落到恶趣。
于是,当时佛陀就用神通,巴谢那地王去到了之后,佛陀就主动给他说法,说法说得很高兴,于是巴谢那地王也感到很高兴,然后就礼敬了佛陀,回到自己的皇宫。等他回到皇宫才想起:“诶!我今天去见佛陀是为了要问我的王妃到底投生到哪里去?为什么我忘了问了,我去了就想不起来。那好吧,我明天再去问吧。”然后第二天,他又抱着同样的问题去,然后佛陀又让他忘了。等他又为佛陀所说的法感到很高兴,心满意足的时候又回到皇宫。一回到皇宫,他又想起了。
触景生情嘛,他一见到过去他和王妃一起生活的那个老地方,他就想起他的王妃。然后他就说:“哎,对呀,为什么我今天要去问我的王妃投生到哪里,怎么又忘了?”就这样,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直都是这么样,一直去了七天,结果一直都没问成。一去到了之后,他一见到佛陀,什么东西都忘了。然后他很喜欢佛陀,和佛陀交谈,忘了一切他的烦恼、忘了一切他的忧愁。等他一回到皇宫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记起来了。
等到七天之后,由于玛利咖夫人过去一直都造了很强的善业,她就投生到都西答天(Tusita,兜率天里)里去了。等她投生到都西答天之后,后来巴谢那地王又去了佛陀那里,这个时候,佛陀就没有让他忘了他想问的问题。然后这个时候,巴谢那地王说:“尊者,请问我的爱妃投生到哪里了?”佛陀说:“大王,你的爱妃现在已经投生到都西答天。”这个时候,巴谢那地王很高兴:“对呀!是呀!像我这么一位贤惠又善良的夫人,如果不投生到天界,她还会投生到哪里去呢?”于是,他也对佛陀所说的法感到满意。
这也是由于恶作,就是由于后悔而带来的不善业。那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后悔呢?首先我们当然最好的是避免去造作不善业。同时,如果是自己经常悔恨一件事情,你就应该去找一位智者、找一位良师益友把它说出来。说出来之后,你就请求对方的忍可、对方的原谅。这样的话,你就不用老是记挂着你所做的这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或者你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说了之后你就把它放下、把它忘了,不要老是惦挂在心里面。
那好,我们今天讲瞋因就讲到这里。瞋因一共有四个心所:一个是瞋心所;另外一个是嫉心所,就是妒嫉;还有悭心所;还有恶作(后悔)心所。这四种都是属于瞋的,任何的这种心所生起的时候,它的受必定伴随的是忧受。
我们今天晚上,就先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24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昏沉、睡眠、疑心所及25种美心所中的信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13讲于江西佛学院
大家请合掌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贤友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探讨了妒嫉、悭吝和恶作(追悔)三种不善心所,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把剩下的三个不善心所探讨完。
在讲到了瞋因的时候,瞋因的心所有四种:即瞋、妒嫉、悭吝、恶作。还有两种是有行的心所:即昏沉和睡眠(thãna和middha)。Tãna(昏沉)是指心的软弱或者沉重。特相是缺乏动力;作用是去除精进;表现为心的消沉;近因是对疲倦、懒惰等的不如理作意。
睡眠(middha),它的特相是不适合工作,也就是心所沉滞的状态;作用是闭塞诸门,也就是使心感觉好像有堵塞一样;表现为昏昏欲睡;近因是对疲倦、懒惰的不如理作意。
昏沉和睡眠是一起生起的。它们一生一起生,而且和精进对立。那昏沉和睡眠有什么区别呢?昏沉是心的病,睡眠是心所的病。我们讲到昏沉和睡眠的时候有两种说法(讲法):一种是依阿毗达摩来讲的;另外一种是从经教法或者是从禅修上来讲的。
我们在这里就先从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讲昏沉和睡眠。
昏沉心所和睡眠心所两种是指心与心所的沉滞、迟钝的状态。这两种心所也称为有行(sasaïkhàra),有行就是被动的。同时昏沉和睡眠这两种心所必定是出现在不善心里面,换而言之,当一个人被动地生起贪或者瞋,那个时候就会有昏沉和睡眠生起。
当我们在讲到心的时候,有一种心是主动生起的心,一种心是被动生起的心。无论是善的心也好,无论是不善心也好,都会有主动和被动生起的。主动生起的心我们称为无行心,这里的行就是鼓励、催促、怂恿。如果不经鼓励或怂恿就生起的心我们称主动生起的心,这种心称为无行心;如果经过策励、经过鼓励、怂恿才生起的心,这种心称为有行心,也就是被动生起的心。无论善心、不善心都有这两种心,这是对世间心来说。
在善心当中由于它并没有不善心所会伴随着生起,所以在被动生起的善心里面并没有昏沉、睡眠,但是在被动生起的不善心里面就会有这两种心所的生起。
例如:贪心、贪根心一共有八种,在这八种贪根心当中有四种是被动生起的,有四种是主动生起的。在这四种被动生起的贪根心里面,就都会有昏沉和睡眠这两种心所伴随着生起。
在瞋根心里面,瞋根心一共有两种瞋根心,虽然瞋根心的表现很多,但是只有这两种。这两种其中一种是有行的,一种是无行的,就是主动的生起和一种是被动的生起。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举被动生起的贪心来说吧。当那些爱美的女士们去逛街的时候,当她走到一间时装店,如果她看到一件衣服很喜欢,她想把它买下来,那这个时候生起的心属于什么心?贪根心。她见到了她就很喜欢,这种心是主动还是被动?主动的,这种心称为无行的贪根心。
但如果她只是想看一看,结果这个时候那个店员走过来,然后就在那边推销:“啊!这件衣服很合你的身,如果穿上去你会更加靓丽照人,看你的身材多么适合这件衣服!这件衣服现在它是很时髦,又是从韩国那边进来的货。”又说是属于韩热的时装,她给店员说的心花怒放,于是就买了这件衣服,这个时候这种心属于主动还是被动生起的贪心呢?是被动的。
又比如说:有些推销、那些卖营养品的,他说这种药你吃了之后你会怎么健康呀,你会怎么提升你的免疫力呀等等。于是你在听了之后,很高兴地认为这些药确实是对我有帮助,你就买了下来,这种心就是属于有行的,就是经过人家说服的、鼓动的、怂恿的生起的心,在这个时候生起的贪心里面就会有昏沉和睡眠,因为这种被动生起的心不如主动生起的心那么活跃。
我们再举被动生起的瞋心,例如:那个人曾经对你不好,你一看到他就很生气,或者说你很讨厌、很怨恨,那这个时候的心是属于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主动的。但是本身你跟他只是普通的关系,但结果有个人在你的耳边说他怎么怎么的不好,他的性格怎么怎么不好,他的行为怎么不好或者他说过你这样的话,那本身你对他并没有好和坏,但是经过他在那边煽动,于是你感到对那个人很讨厌,这个时候生起的瞋心就是有行的,就是被动生起的心。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那些离间的,就是挑拨离间的,这个叫做离间或者叫做两舌。还有鼓动发动战争的、那些煽动性的宣传等等,这些其实就是引起人家生起瞋恨心。这种由于被别人煽动,又被别人怂恿而对于对象(所缘)生起的排斥、厌恶、抗拒,甚至愤怒生气,这种心称为有行的瞋恨心。这种瞋心里面就会伴随着昏沉和睡眠这两种心所生起。这是从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讲的昏沉、睡眠。
在禅修上面我们也会遇到昏沉和睡眠。对于那些禅修者、初学者来说,有时候在禅修过程中也会昏沉、也会睡眠,表现就是昏昏欲睡或者感觉到很疲倦。产生昏沉和睡眠的原因有很多,有身体、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即使是一个人修定修到很高的阶段,有时候还是会有昏沉和睡眠,甚至有些人修观还是会有昏沉和睡眠的现象发生。为什么呢?因为造成昏沉、睡眠的原因很多种。例如:如果睡眠不足就会造成昏沉睡眠;或者身体有某一种病,例如在中医上讲到的人的湿气重,这时在禅坐的时候很容易昏沉、睡眠;还有过度疲劳,也会昏沉、睡眠。例如:上班做了一天、忙了一天,回到家里你想抽时间打坐,但由于身体很累,你坐下去很容易疲劳;在天气很热的时候也容易发生昏沉、睡眠;还有刚吃饱饭,你吃饱饭坐下去也容易昏沉、睡眠;心的精进力不强,心力不强、心比较软弱也容易昏沉、睡眠;对于所缘,对专注的目标没有兴趣也容易昏沉、睡眠,因为心容易感觉到无聊。所以造成昏沉、睡眠的原因有很多。
即使有时候圣者都有可能会昏沉、睡眠。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好像Mahàmoggallàna尊者(摩诃目犍连尊者),他在佛陀成正觉之后的一年之内,当时佛陀到了王舍城,那个时候当时的沙利子尊者还是外道,他听了阿说示尊者讲的一首偈诵:
“Ye dhammà hetuppabhavà, tesa§ hetu§ Tathàgato àha; Tesa¤ca yo nirodho, eva§vàdã mahàsamaõo.”
“诸法由因而生,如来说其因;也说彼之灭,大沙门如是说。”当时沙利子一听到这一首偈诵他就证得了初果。然后他又把这首偈诵跟Mahàmoggallàna尊者说,Mahàmoggallàna尊者一听也证得了初果。然后他们就去竹林园见世尊,成为了佛陀的弟子。当他们成了佛陀弟子之后,沙利子尊者和Mahàmoggallàna尊者都很精进地禅修,当时Mahàmoggallàna尊者仍然留在摩揭陀国(Magadha国)那边禅修,他很精进地修行了七天,结果他很累了,由于精进地修行,造成身体很疲劳,于是就坐在那里昏沉、在那边陷入了睡意。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世尊在另外一个叫Bhagga国(婆伽国)的恐怖林的鹿苑村那边用超越常人的天眼看到了Mahàmoggallàna尊者坐在那里打瞌睡。于是世尊犹如力士(壮士)弯曲的手臂伸直或者伸直的手臂弯曲一样,就用神通去到了Mahàmoggallàna尊者那里,然后问Mahàmoggallàna尊者,当时Mahàmoggallàna尊者一见到他,立刻起来,请世尊坐在铺设好的座位上。然后佛陀问他说:“Mahàmoggallàna,你是不是有昏睡呀?”他说:“是,我是有昏睡。”我们的佛陀就教导了如何去除昏沉、睡眠的八种方法。
第一种,佛陀说:当你注意某想的时候陷入昏睡,就是当你在专注某个目标的时候你感觉到昏昏欲睡,或者睡眠,那你不应该作意该想,不多作该想,那个时候你不要再继续去注意它,不要再持续地注意它,你应该转移你的目标。如果你可以这样做的话,你透过不作意该想,不多作该想,你将能够舍断睡意。
假如这种方法仍然不行的,你应当用心去思维、思考,用意去审虑所听闻过的所学过的法,就是你尝试思考一些法义,你用心去思考,这样的话你的昏沉、睡眠将能够去除。
如果透过这种方法仍然不行的话,你应当详细地、详尽地背诵所听闻、所学过之法。当然对于我们现在,如果大家坐在禅堂里面你不应该背出声,你应该心里面默念、默背,背诵所听闻过、所学过的法,这样的话你将能够去除睡眠、睡意。
但假如你透过背诵仍然不能去除睡意,你可以拉扯双耳,按摩手足、肢体,透过拉扯双耳、按摩手足、肢体,你将能够去除昏睡。那个时候我们教导大家揪一揪身体感觉到自己痛,你拉扯一下双耳,揪一下身,或者捏一下手,按摩一下手足肢体,透过这样你将能够去除昏睡。
假如用这种方法仍然不能够去除昏睡,应该从座起来,用水洗擦眼睛,然后眺望远方,仰望星空,那个时候你就可以起来用冷水擦擦眼睛,洗一下脸,然后你可以望着远方,如果白天的话你就看着远处,看着远处的景色,风景、山、树等,如果晚上的话你就可以看着星空,你可以尝试数星星,这样的话将能够去除昏睡。
假如这种方法仍然还是不能去除昏睡的话,那你应该作意光明想,决意白昼想,白天如黑夜,黑夜如白天。作意光明想就是你应该先去看光明,如果你拥有了光明定的话,你就应该入光明定,就是你修光明遍。白天如黑夜,黑夜如白天就是如果你在白天的时候作意光明想,修光明想,那么你晚上也要犹如白天一样继续地修光明想,如果你是在黑夜的时候修光明想的话,那么你在白天也要犹如黑夜一样继续修光明想。当你修光明想的时候,你将能够去除昏睡。
如果这种方法仍然不能去除昏睡的话,你就应该决意来回想而经行,就是你站起来,然后来回地、前后地走——经行,那个时候应该诸根向内、意不向外,这样来经行,就是说动一动身体。
如果这种方法仍然不行的话,你就可以以右胁作狮子卧,足足相叠,具念正知,作起来想。也就是你可以向右侧躺下来,犹如象狮子一样躺卧着,两只脚相叠着,保持正念和正知,作起来想。作起来想的意思就是你在睡眠的时候先决意说:我要在什么时候起来。例如:你想小睡片刻,我想要在休息十分钟之后起来这样,当你醒来的时候就迅速起来,不要贪着于躺卧之乐、横卧之乐、睡眠之乐,就是等你醒来之后你就起床,起床继续禅修,这样的意思。
通过这几种方法可以去除昏沉和睡眠。这是在《增支部》第七集第五十八经《睡意经》里面佛陀教导的八种去除昏沉、睡眠的方法。
在《义注》里面也讲到了几种去除昏沉、睡眠的方法。第一、饮食知节量。也就是对饮食不要撑得过饱,但是也不要吃一点点,由于吃得太少会造成精力不足,如果吃得过多,会助长睡眠、昏沉,所以吃饭要吃得适量。
第二、可以透过来回经行来去除昏睡。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如果感觉到睡意很浓的时候可以透过经行,或者可以透过改变威仪,就是先站起来,那个时候由于改变威仪,我们可以暂时的去除睡眠。先可以张开眼睛,然后站起来,如果再不行就经行。
第三、作光明想。作光明想的时候我们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光明,看着户外明亮的东西。如果有修过光明遍的禅修者,那个时候应该修光明遍。
第四、住于露地。就是我们可以到室外,室外的空间。
第五、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去听取如何去除禅修障碍的这些教导。
第六、做适当的言谈。透过这些可以去除昏沉和睡眠。这是昏沉和睡眠两种心所。
接着我们再看另外一种心所,是疑(vicikicchà)。疑的特点是怀疑。作用是摇摆不定;表现为犹豫不决;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在“阿毗达摩”里面的疑跟我们平时所说到的疑有点不同,在这里讲到的疑是特指在信仰上、在宗教上的怀疑、不信。平时我们讲到的疑问的疑并不包括在这里的疑。平时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怀疑,例如:这道数学题怎么解?这个字怎么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我们学习经教的时候,这段经文是什么意思?佛陀所说的含义是什么?这种疑并不叫做我们在这里讲到的疑。或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所碰到的疑问,你叫什么名字?到江西宝峰寺该怎么走呀?这条路走还是那条路走才对?这种疑问并不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疑。这里所说的疑是指对信仰上的疑。
在Dhammasaïgaõã(法集论)里面提到了一共有八种疑。
第一、satthari kaïkhati vicikicchati就是疑惑、怀疑导师。这里的satthari是指导师,特指佛陀。因为我们在经典里面经常讲到用satthu或者satthari来表示佛陀,也就是导师的意思。
对于导师的怀疑包括两方面:第一,我们的导师是不是真的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大人相?是不是有八十种随行好呢?这些是对佛陀身相的疑;而对佛陀的智慧证量的疑,佛陀是不是真的拥有一切知智呢?佛陀是不是真的是透过圆满种种的巴拉密才成佛的呢?佛陀是不是真的具有大悲智呢?佛陀是不是真的已经觉悟了?这是对佛陀的疑、对导师的疑。
第二、dhamme kaïkhati vicikicchati,就是疑惑、怀疑法。也就是对佛陀所教导的法产生怀疑。比如说佛陀所教导的法是不是真的能够导向灭苦,是不是真的能够断除烦恼?这是对法的怀疑。
第三、saïgh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僧。怀疑佛陀的弟子们是不是真的已经断除了烦恼?是不是佛陀的弟子们也能够证悟呢?或者僧团是不是真的属于圣者的僧团呢?这是对僧的疑。
第四、sikkhàya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学。这里的学用sikkhàya,它是指诸学,包括戒学、定学、慧学。例如:现在有些人会怀疑说:“依照戒、定、慧是不是能够断烦恼?依照戒、定、慧是不是真的能够证悟涅槃?是不是现在这个时代还能够证悟涅槃?是不是这个时代还能够证得禅那呢?这种摇摆不定或者怀疑,称为疑学,就是疑戒、定、慧三学。
第五、pubb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前际。这里的前际是指过去世。有些人不确定到底有没有过去世?有没有前世呢?我的前世、我的过去世是怎么样的呢?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些是对前际的疑。
第六、apar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后际。就是对未来世的怀疑。有没有未来世?我死了是不是一了百了?我死了之后将要到那里去?这就是对后际的怀疑。
第七、pubbantàpar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前、后际。前面第五种是专指只是怀疑前际不怀疑后际,后面一种是只怀疑后际不怀疑前际。但是在这里就是对前、后际都怀疑。例如有些人虽然信了佛,但是他对过去、对未来世还是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一种称为疑,这种疑也是属于不善心所。
第八、idappaccayatà pañiccasamuppannesu dhammesu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此缘性、缘生法,就是对因果法则,对缘起法的怀疑。到底是不是造了善的业能够带来福乐的果报?造了不善业是不是能够带来恶报?这是属于对缘起、对因果的怀疑。
这里讲到的疑和邪见有什么区别呢?例如:我们讲到的对过去世和未来世,现在很多人都有这种烦恼,他不确定,你说现在没有过去世但好像又有过去世,你说有过去世好像又没有过去世,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称为疑,疑是种不善心所。如果一个人已经相信了、接受了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这个就叫做邪见。
邪见已经比疑造的恶业更重。例如:到底人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没有呢?为什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那些作恶的人却飞黄腾达?那些善人却贫困潦倒呢?这样的话天理何在?因果何在?难道真的有因果法则吗?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称为疑。但如果一个人相信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没有因、没有果,你造了善造了恶也不会带来果报,你现在的这种善恶的福乐果报也不是你过去造的因,或者人纯粹只是偶然生的,他没有结生或者他不是由业结生。当他相信了、接受了这叫做邪见micchà-diññhi,如果还是处于摇摆不定叫做疑。疑和邪见就是这么样区别的。
如果一个人要彻底地断除这八种疑,他惟有证得了初果, sotàpatti-magga(入流道)才能够彻底地断除。即使一个人修到了缘摄受智,他可以观照过去世、观照未来世,由于这种观智只能够镇伏疑,由于他已经见到了过去世、见到了未来世和它们的因果关系,就不会再有这种疑,但是要完全把它连根拔除惟有是出世间心,出世间的圣道才有这样的能力,而断除疑、断除邪见的就是入流道。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讲了十四种不善心所,这十四种不善心所,第一是通一切不善心的心所:即痴(moha)、无惭(ahirika)、无愧(anottappa)和掉举(uddhacca);还有十种杂不善心所:即贪(lobha)、邪见(diññhi)、慢(màna)、瞋(dosa)、嫉(issà)、悭(macchariya)、恶作(kukkucca)、昏沉(thãna)、睡眠(middha)和疑(vicikicchà)。在我们讲了这十四种不善心所之后,现在我想来问一问大家:这十四种不善心所大家有没有?哪一样没有的?请举一个例子哪一样没有的?有没有没有的?我想这十四种不善心所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是不是?承认吗?承认吗?对。这十四种不善心所我们说到的都是一种心理的体验、一种心理的作用。十四种不善心所哪一种大家没有体验呢?哪一种没有体验?也可以说,我们平时讲到的烦恼都离不开这些,它的表现就是这些。
例如:我们讲的烦躁、愤怒、紧张、悲痛这些是属于瞋;如果我们讲到喜欢这个,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这个是什么?这是贪。认为有一个灵魂、有一个我、心在轮回或者有时候我们不相信因果法则,这个是属于邪见;而我们经常都会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如果我们自己稍微有一点点的成就的时候,我们就会怎么样?会慢;但是一但我们遭到了挫折之后就会怎么样?很自卑,自卑也是属于一种慢;别人修得比我好,我感到自己很不舒服,这是什么?这是妒嫉;别人得的比我多,甚至别人经常很乐意做善事、你少一点做善事,你也感到很妒嫉;悭也是,别人向你要东西你舍不得给,这也是属于悭;追悔,就是后悔做了事情,这些属于恶作;昏沉和睡眠就是当我们在生起被动的不善心的时候,这两种心就会生起;对疑也是,我们经常都会生起。在生起这些不善心的时候一定伴随着痴、无惭、无愧和掉举。痴就是由于我们没有透视到世间法的真相,没有透视到诸法的真相,由于无知,我们才会生起贪、才会生起瞋、才会生起痴。我们在做这些不善事,生起这些不善心本身就有无惭、无愧在,同时心处于散乱、摇摆的状态,这属于掉举。
我们再回到之前讲到的七种遍一切心心所、六种杂心所,每一样是不是大家都能够体验到的呢?是不是?例如: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寻、伺、胜解、精进、喜和欲,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的体验。
我们学阿毗达摩只是怎么样?只是分析我们的心理而已,让我们更有条理地认知自己的内心,更重要的就是“阿毗达摩”所讲的每一样东西最终都是为了指导实修的,在我们修名业处的时候就要观照这些,这些是我们到时分析所见到的究竟法要认知的对象、要观照的所缘。
在修观的时候由于不如理作意仍然还会有不善心的生起,即使一个人修到维巴萨那还是有不善心生起。当生起不善心的时候他也应该如实地观照,他观照的就是这些不善心。正如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讲到的:有贪心时他了知我有贪心,离贪心时他了知我无贪心;有瞋心时了知我有瞋心,无瞋心时了知我无瞋心;有痴心时了知我有痴心,无痴心时了知我无痴心。是不是?这些就是佛陀在教导修观的方法。
讲了这十四种不善心所之后,我们接着再来讲美心所(sobhanacetasika)。为什么称为美心所而不称为善心所呢?为什么要这么样叫呢?这里的美sobhana,意思就是好的、美丽的、庄严的、光辉的、漂亮的。美心所和善心所有点相像,不过美心所涵盖的面更广。因为善心所只是生起在善心里面,善心是一种能够造业的心,但是美心所既可以生起在善心里面,也可以生起在善果报心里面,还可以生起在唯作心里面。唯作心就是佛陀和阿拉汉圣者所生起的那些相当于善心的那种心,但是由于佛陀和诸阿拉汉已经不会再造业了,所以那种心我们不能够叫做善心,而称为美心。
因此美心包括三类的心即:善心、善果报心和唯作心。
美心所一共有二十五种:即十九种通一切美心的心所。
这十九种通一切美心的心所即:信、念、惭、愧、无贪、无瞋、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和心正直性。这十九种之所以称为通一切美心的心所,也就是说在一切的美心里面这些心都会生起,而且一生起就一起生起的。就犹如不善心里面有四种通一切不善心的即是痴、无惭、无愧和掉举。同样的在美心里面一旦生起了美心,那么这十九种心必定是一起生起的。
而剩下的六种美心所分别是三种离心所,就是正语、正业、正命;还有两种无量心所即:悲悯和随喜;最后一种是无痴,也就是慧心所。加起来就是二十五种美心所。
在这里我们先讲第一种,信(saddhà)。这里的信的意思是信仰、有信心。其特相是信心,对应该相信的事情有信心;作用是净化,犹如净水珠,能够让浊水变得清澈、澄清;表现为不迷蒙,即能够去除疑等心的不净;近因是八种应当相信之事或者听闻正法,透过听闻正法来相信应当相信的事情。
是哪些应当相信的事情呢?一共有八种,这八种称为当信之事,也就是我们在讲到疑,就是怀疑这八种,而信就是相信这八种。即:第一、导师;第二、法;第三、僧;第四、戒、定、慧三学;第五、前际,就是过去世;第六、后际,就是未来世;第七、前后际,也就是对过去、未来世都相信;第八、此缘性、缘生法,就是对业果法则能够相信。这八种是值得相信、应当相信的事情,而且这八种是一切圣者所坚信不移的对象。
如果一个人透过听闻佛法,或者透过修行而证得了初果,那么他对这八种事情就是决定不移的相信。如果一个人已经证得了初果,这种人就称为具见者,就是他拥有正见的,拥有正见的人惟有证得初道、初果或以上的人才能够称为具见者。在中部的《多界经Bahudhàtuka suttaü》里面,就讲到了一个初果圣者,一个具见者不可能造作六种逆罪。有如在《宝经》里面讲到的:
catåh'apàyehi ca vippamutto,
cha càbhiñhànàni abhabbo kàtuü.
idam'pi saïghe ratanaü paõãtaü,
etena saccenà suvatthi hotu.
对于一个初果圣者来说,他绝对不会再堕落到四恶道,同时也不可能再造作六种逆罪。
哪六种逆罪呢?第一、弑母,就是杀害亲生母亲;第二、弑父;第三、弑阿罗汉;第四、恶心出佛身血;第五、分裂僧团。这五种称为五逆罪,又称为五无间罪,又称为五种重罪,这是作为一个初果圣者是不可能造作的。所以佛陀在《多界经》里面这样讲:「对于具见者是不可能造作弑母的,但是对于凡夫来说还有可能。」
对于分裂僧团也是这样。对于第六条:作为一个已经证得了初果的圣者,他如果还会对三宝之外的,另外去求皈依(它的原文是:以此内另求应施者),这个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经典里面把一个初果圣者所建立的信心叫做什么信?叫做不坏信。不坏信就是绝对不会受到破坏的、绝对不会动摇的信心。不坏信有多少种呢?有四种,哪四种呢?对于佛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对于法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对于僧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而且他的圣者的德行已经成就了,称为圣戒成就,也就是他不会在任何情况下故意造作杀生、不予取、欲邪行、虚妄语和服用麻醉品。即使是一个在家众,当他证得了初果,他也自动会具有这样的素质、这样的功德,他不会再故意造作这些。
对于佛陀呢?如果一个初果圣者他会对佛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那什么是佛陀呢?
Iti'pi so Bhagavà arahaü, sammàsambuddho, vijjàcaraõa-sampanno, sugato, lokavidå, anuttaro, purisadamma sàrathi, satthà devamanussànaü, buddho, bhagavà'ti.
对于世尊,他已经是阿拉汉、已经是正自觉者、已经是明行具足、是善至、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他对佛陀有坚定的信心,对我们的佛陀他的信心决定不会动摇。
对法呢?
Svàkkhàto bhagavatà dhammo, sandiññhiko, akà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ü veditabbo vi¤¤åhã'ti.
法是世尊所善说的;是自见的、就是在今生可以证得的;是无时的,一旦证得圣道,立刻圣果就不用再拖很久了;是Ehipassiko,欢迎大家来体验的、来见的;opanayiko是导向灭苦、导向涅槃的;paccatam veditabbo viññuhi'ti智者们可以透过实证而能够各自证知的。这个就是佛陀所教导的法的六个特质。
对于僧呢?
Su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uju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àya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sàmãci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yadidaü: cattàri purisayugàni aññha purisapuggalà, esa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àhuneyyo, pàhuneyyo, dakkhiõeyyo, a¤jalikaraõãyo, anuttaraü pu¤¤akkhettaü lokassà'ti.
作为世尊的弟子僧团,他们是善行道者、他们是正直行道者、他们是如理行道者、他们是正当行道者,也就是四双的八士,这是世尊的弟子僧团。他们是应当恭敬的、应当礼敬的、应当布施的、应当合掌的,他们是世间的无上福田。作为一位初果圣者,他对我们的佛陀、法和僧有毫不动摇的信心。
在这里,我们讲一个故事,叫Suppabuddhakuññhi vatthu(麻风病人苏拔布特的故事)。当佛陀住在Veluvana王舍城郊外的竹林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就给大众说法,这时来了个麻风病人,他的名字叫做Suppabuddha,由于他自己患了麻风病,他不敢在人群当中坐,他坐在人群的边边上、边角上。当佛陀在说法的时候,他很认真、很恭敬地听法,结果就在座上证得了初道和初果。之后他生起一个这样的心愿,他想要把他所证得的功德、获得的功德去告诉佛陀、向佛陀表白。
于是他在那边等着佛陀说完法、人群离去之后,他走在路上,准备跟着佛陀去。当他走在路上的时候,这时Sakka天帝(帝释天王)想:这个麻风病人Suppabuddha想要把自己所证得的东西、所证得的功德告诉佛陀,那我就想要再测试一下他、考验一下他。于是他现在半空中,然后说:“Suppabuddha,你这个可怜的人呀!你这个很贫穷的人呀!只要你肯说:‘佛陀不是佛陀,法不是法,僧不是僧。对于佛陀我受够了,对于法我也受够了,对于僧我也受够了。那么我将会给你无量的财富。’”这个时候Suppabuddha说:“你是谁?”他说:“我是Sakka。(我就是Sakka天帝)”。
他说:“你这个黑暗愚蠢的人,你这个没有惭愧心的人,你甚至不配跟我说话,更不要说这样叫我说。我其实并不贫穷,我并不可怜,因为我拥有了七种圣财,哪七种圣财呢?(当时他就说了一首偈颂)我拥有了信财,我拥有了戒财,我拥有了惭、愧财,我拥有了闻财、舍财和慧财。拥有这些财富的人、拥有这些圣财的人,有谁敢说他是贫穷呢?有谁敢说他是可怜的呢?”
当他这样说了之后,Sakka天帝就消失了。消失了之后,他跑到佛陀那里去,就把刚才的经过告诉了佛陀。
佛陀说:“Sakka,你是不可能叫他说佛陀非佛陀、法非法、僧非僧的。即使你在他面前堆满了一百块金币,一千块金币或者更多,你要让他说出这样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已经证得了初果。”
后来Suppabuddha也去到佛陀的面前,把他所证悟的告诉了佛陀,佛陀也肯定了他。Suppabuddha满心欢喜地离开了,结果在他走到半路的时候给一头母牛撞死了。为什么会给这头母牛撞死了呢?因为这头母牛其实是一个母夜叉附体把他撞死了。
当Suppabuddha被撞死了之后,很多的比库告诉了佛陀,然后问佛陀说:“为什么他刚刚证得圣果就给撞死了?”
佛陀说出他过去世的因缘:在过去很久之前,当时有四个有钱人、富家子弟,有一天这四个富家子弟叫了当地一个很漂亮的妓女去玩弄。玩弄了之后,他们对这个妓女身上的那些首饰和钱财生起了贪心、起了歹念,于是他们就在商量说:“我们把这个妓女杀了,把那些钱财拥为己有。”结果他们在说的时候给那个妓女听到了。那个时候那个妓女说:“好呀!你们想杀我?好!如果我真的给你们杀了,我生生世世投生为夜叉,都要把你们弄死!”结果这个妓女给那四个人合谋杀了,杀了之后,那四个人因为这样结了冤仇,经常给撞死、或者给牛撞死了、或者给夜叉弄死的。
一直到佛陀在世的时候,一共有四个人给牛撞死的。其中有一位是阿拉汉圣者,他叫做Bahiya,就是在佛陀教法当中最快速度证悟的,他也是给牛撞死的;然后就是这个麻风病人证得初果;还有一个三果圣者;还有另外一个;一共有四个人给牛撞死的,其中有一位是阿拉汉圣者。所以他们给牛撞死他们的过去因是这样。
然后那些比库又问:“为什么他会得麻风病呢?”于是佛陀说:“在很久很久远以前,这个Suppabuddha有一天见到了一个叫做Tagarasikhi的独觉佛,他见到了之后很不高兴,就用口水去吐他,然后还骂他。结果因为这种不善业,所以使Suppabuddha在地狱里面轮回了很多世,即使今生他投生为人,仍然是变成一个麻风病者,但是由于在过去很久以前他曾经修行过,所以今生他可以通过听闻佛法就证悟,但是由于他过去的不善业使他今生成为很贫穷的麻风病人,而且又给牛撞死了。”
这就是这个麻风病人证得了初果,他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对于因果的信心绝对不动摇的例子。
这里讲到的七圣财sattàriyadhanàni是指:信,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对因果法则的信心;戒就是一个初果圣者,如果他是在家人的话,他不会在任何情况之下故意违犯五戒;对于惭和愧,他们拥有惭和愧;闻就是一个初果圣者必定要通过听闻(听闻有关于缘起的,或者关于四圣谛的法)才能够证悟,他透过听闻或者有时候他也会透过对佛法的学习,这种闻;还有舍càga,一个初果圣者会很慷慨,他不会吝啬、会很慷慨地布施;慧就是对四圣谛的如实知见。
这是一个初果圣者所拥有的七圣财,这七圣财不像世间财一样。世间财可以被恶王、被贼、被水、被火、被不肖的子孙所败坏,但是这七圣财一个人一旦获得了,一直都拥有,直到他证悟涅槃这七种圣财都不会毁坏、不会失去。
我们今天讲信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晚上再继续一起学习。
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ññ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ññ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ññ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25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念、惭、愧、无贪、
无瞋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14讲于江西佛学院第4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大家请合掌,让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我们在昨天已经结束了讲不善心所的部分,然后我们又讲了第一种美心所,即:信。在昨天晚上着重地讲了信,如果达到不坏信这种程度,必须得一个人证得初果。如果对于一般的凡夫来说,即使他现在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是很强的,但是仍然还是不确定的,为什么说是不确定的呢?因为今生对佛、法、僧三宝有很强的信心,不等于他在未来还能够仍然保持对佛陀、对法、对僧有很坚定不移的信心,为什么这样?
因为圣者的未来是决定的,凡夫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圣者的未来犹如佛陀所说到的:avinipātadhammo (他决定不会退堕),而且他只会一生比一生更加殊胜,他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或者随着自己的善念投生到天或者人间。但是对于凡夫来说,如果他堕落到畜生,他有可能对佛、法、僧三宝生信吗?非常难。除非是投生为有一类龙等等才有可能。
我们在过去漫长的轮回当中,经常都是在四恶道里面打滚:地狱、畜生、饿鬼、阿苏罗。很难得我们有幸投生为人,然而我们在过去的很多世里面,多数都是皈依山、皈依树、皈依水、皈依石头,这些自然界的我们认为它们有神灵或者我们皈依动物,例如:皈依龙、皈依老虎、皈依孔雀、或者我们皈依一些鬼,例如:某一类好像现在的山神、土地;或者皈依天人,例如:皈依天帝、皈依一些仙人、皈依梵天人等等,在一直的轮回当中,我们都是皈依这些,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会变成断灭见的受持者、信奉者。
所以,有佛陀的出世是很难得的: “Ghoso’pi kho eso dullabho lokasmiü yad idaü“Buddho Buddho'ti ”,就是说「即使是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我们能够听到“佛陀、佛陀”这样的声音都很难。」kiccho Buddhànaü uppàdo.,更何况有佛陀的出世?「佛陀的出世是很难得的。」惟有在有佛陀出世的时候,我们的信心才有可能建立(对佛陀的信心、对法的信心、对僧的信心)。然而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我们连听到佛陀的音声都很难,更何况建立信心呢?是不是?
同样的,现在我们还很有幸能够听闻到佛陀的教法、能够生而为人。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佛陀入般涅槃已经2500多年了,佛陀的教法只会越来越衰败、越来越退堕,我们在以后的轮回当中有可能投生到边地、投生为外道,甚至我们还不确定,即使我们是有幸投生为人,但也不敢保证我们还能够听闻到正法。除非我们有很强的愿和很强的善业,支助我们在来生仍然还可以听闻到佛法,能够成为正信的佛弟子。但如果我们在临终的时候,不善业成熟,我们可能会堕落到恶道。而如果我们继续在这个世间轮回的话,我们将能够亲身体验到佛陀的教法,一代一代的衰落。
现在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例如在泰国,最近一、二十年的佛教已经急剧地走下坡路了,缅甸的佛教也走下坡路了。很多地方的佛教,我们有时候看到表面繁荣,但是实质上僧团里面腐败,持戒的人越来越少,禅修的人越来越少。这就是说,我们看到佛陀的教法整体是走滑坡、下坡路。如果我们过了几十年再投生为人,可能那个时候,想要找到正法、想要听闻到佛法也更难了。如果我们再继续轮回的话,佛陀的教法殒殁了,在漫长的空劫suñña kappa,没有佛陀出世的时期,我们信什么?我们的信心建立在什么地方?可能那个时候又是相信鬼、相信天、相信山河大地,我们就崇拜这些东西,或者最多我们只能够皈依梵天人,梵天人是比较高的皈依,其实这些都偏离了佛陀、偏离了法、偏离了僧。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现在这个时期,能够把自己的信心建立在佛、法、僧三宝里面,依照佛陀的教法,礼敬佛陀、实践佛法、恭敬僧众(僧团),要依靠僧团的教导一步一步的,如果我们在今生能够证悟涅槃,至少我们能够断除邪见、断除疑、断除戒禁取见,那么我们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才能够说立足于不动之地、不坏之地。那时,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我对佛、法、僧三宝拥有绝对不会退堕的信心。”
讲了信之后,我们今天晚上再继续来讲另外一个,也是很重要,对我们修行很有帮助的一个心所,叫做念(sati)。念,它源自于被加强了的想,从它的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忆念。它的特点是对所缘不流失,也就是不忘失、不会忘记;作用是不迷惑、不忘失;念就犹如一块石头沉入水中,这样的话,石头就能够一直沉到水底,而不会随波逐流,它不像芦苇或者水面上的浮萍一样,会随波逐流、飘来飘去。
我们平时所说到的拥有正念或者要正念,意思就是要让我们的心像石头沉入水中一样,很稳固地把心沉入到对象(所缘)里面去,而不是像浮萍一样随着心四处飘荡。正念和散乱(掉举)是相对的,拥有正念,心就不会散乱,心散乱就没有正念。就好像一个石头一沉下水,它肯定不会漂上来的,除非你说,我要把石头丢到水银里面去,那么它可能会漂,但是丢在水中,它必定是沉下去的。
我们在专注呼吸的时候,让我们的心沉入到呼吸里面去,这个叫做入出息念。这里的念是沉入,心的作用是沉入。我们讲到所有的心或者心理作用(心所)的时候,大多是心对于所缘的一种关系,这种念的关系就是把心能够沉入到所缘去。把心沉入到呼吸,这个叫入出息念。把心沉入到佛陀的功德,这个叫什么念?佛随念。念表现为面对所缘或者守护心与所缘,也就是说心对当下的目标保持清楚地觉知,清楚地知道;近因是强有力的想或者四念处。
在修行当中,有三种心所对于培育定力或培育智慧是很重要的。第一种心所就是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作意是生起善心或不善心的关键点。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就是善心。如果是不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不善心。所以在修行当中,我们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要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的意思,就是把我们的心导向正确的地方。
第二就是正念,或者有时候也可以称为具念,就是拥有正念的意思。拥有正念的意思是:作为禅修者应该要时时保持清楚地知道目标,心沉入目标,不流失、不忘记、不动摇、不随风飘荡。
第三是正知,正知就是智慧,我们对于所缘保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称为觉知,心清楚地觉知对象。
如理作意、正念和正知对禅修的整个过程来说是很重要的。无论是持戒、无论是培育定力、无论是培育智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例如:现在这里有个手表,当我们把手伸向这块手表的时候,这种伸向就犹如什么?作意。而不是拿其它的东西,拿这个东西,这种是属于作意。然后手很稳地拿住它,而不会让它滑落、不会让它掉下,这个比喻是什么?比喻正念。然后我们再去看,端详着这块表,现在是几点,这个是什么?就是正知。同样的,我们无论修任何一种业处,作意、念、正知,就是正念、正知是很重要的。作意带动我们整个心投向哪个地方,例如:我们把心转向于专注呼吸,这个时候,由于有了作意的作用,带动我们的心去知道呼吸;然后心很稳固地、很清楚地定在呼吸上,这个叫做正念;然后我们的心对呼吸保持清楚地知道、觉知,这个是正知。
如果是修慈心也是,把我们的心导向于对一切众生,祝愿一切众生快乐、安稳、福乐,这种导向就是属于作意。或者在我们导向之后,我们又持续地把心投入到一切有情里面,这个是寻;然后时时刻刻地把心定在一切有情里面,这个是属于念;然后对于我们所散播慈爱的对象,保持清清楚楚,这是正知。
念,在佛陀的教法里面、在整个禅修体系里面是很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面讲到,我们甚至可以用eka ayana magga来形容正念,就是一行道。一行道的意思就是导向唯一的道路或者要单独行走的道路。念,往往依它的所缘可以分为四种,称为四念处。
为什么称为四念处呢?四念处有时候也可以称为念住,念住就是从巴利sati patiññhàti来的,巴利语的念就叫 sati ,然后patiññhàti的意思就是住立、安住、建立,稳固地建立起来,这个叫做patiññhàti。把正念很稳固地建立起来,这就是念的住立,叫做念住。或者另外一种解释,就是sati upaññhànaññha这个称为念住,也就是念的现起之处。upaññhàna 的意思就是建立起来,最后这个ññha ,就是地方,把念建立起来的地方,称为念的现起之处、念的确立之处,或者念的建立之处,就称为念处。
念的现起之处为念处,那么念是怎么样建立起来的?它建立一共有四种所缘(四种目标、四种对象):即正念于身、正念于受、正念于心、正念于法,这称为以身随观身而住、以受随观受而住、以心随观心而住、以法随观法而住。
对于四念处,佛陀将它称为一行道(eka ayana magga)。也就是说这条道路,它能够通向涅槃的。而且一个人持续地修,他的目标只是通向于涅槃,所以称为(一行道)。这里的eka ,独一的,就是指涅槃;或者eka是指佛陀,佛陀是独一的,ayana是行走的道路,由于佛陀发现了这条道路、佛陀独一的ayana 行走的道路;或者说在我们修行四念处的方法的时候,我们不是成群结队,经常在谈话,而是我们要独自修行,所以叫独自地行走,独自地去实践的道路;或者eka ayana magga ,也就是这里的eka 是在佛陀的教法里面才有的,而不是外道才有的,所以又称为独一的道路,就是它不跟外道所共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四念处是正念与观智的完整修法。四念处的唯一要义即正念的观照诸法,它的差别只是在于正念所观照的所缘不同而已,正念所观照的所缘一共有四种:即身、受、心、法。
在培育四念处的时候,第一个要观照的是身,身的巴利就叫kàya ,它的含义有两种。在《无碍解道》里面提到有两种身,一种称为råpa kàya(色身),色身包括了四大以及四大种所造色,也包括了入息和出息,这些都称为身行(kàyasaïkhàrà)。身念处的身是特指色身。如果是在修入出息念的话,那么这里的身是特指呼吸身或者入出息身。还有另外一种身,叫做名身。名就是我们说到的心理作用的,它包括了受、想、思、触、作意等,名以及名身又称为心行cittasaïkhàrà。
在巴利里面,身包括了有聚合的作用、组合的作用。例如:我们称为的这个身体的身,它其实就是一堆色法的聚合;称为名身,就是一堆心理的组合。所以这里的身,在巴利里面,kàya 的意思是这样。
而对于受vedanà来说,vedanà是由vedati来的,就是体验、经验,我们对一样东西的感受。vedanà作为名词来说,是指受、感受。
第三citta心,就是五蕴当中的识蕴(vi¤¤àõa)。
还有法,法就包括其它的心所,例如佛陀讲到的五盖、七觉支,这些就是包括其它的法。所以,当我们讲到正念所安住的、所现起的这四个对象,就是包括了身、受、心、法。而身是以色法为主,是不是?受、心、法,是以名法为主,在法里面也包括了一部分的色法,但大部分还是以名法为主,所以四念处的四种所缘还是名业处和色业处这两种。
如果要讲四念处,我们离不开一部很重要的经典,这部很重要的经典分别收录在《长部》的第22经以及《中部》的第10经。《长部》的第22经叫做Mahàsatipaññhàna suttaü《大念处经》,《中部》的叫做 satipaññhànà suttaü《念处经》。在斯里兰卡版本,它们的差别在于《念处经》没有广说四圣谛,但是在缅甸版本,这两种经文,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完全一样的。
到底《大念处经》对于我们的修行有什么帮助呢?佛陀在这部经里面讲到了,能够使我们去除贪、忧,超越诸烦恼,得达如理证悟涅槃的方法、道路。《大念处经》还是讲的是四念处,在这四种念处当中,佛陀一共教导了21种业处。其中的身念处包括有十四种业处。《大念处经》一开始,佛陀就教导如何修习入出息念,现在当我们在引用经文教导入出息念的时候,我们也是习惯的引用这部很重要的禅修宝典《入出息念》。
第二是威仪路,威仪路说到了我们的姿势,也就是对我们的四种姿势保持正念,在行走的时候、站立的时候、坐着的时候、躺卧的时候都保持正念,如实地了知在行走、站立、坐着、躺卧的时候,这称为威仪路,叫做iriyāpatha。
第三种是四正知,四种正知称为sampajàna 。从巴利文jà的意思就是知道,再加pa ,就是清楚的,再加sam,就是完全清楚地知道。在四正知里面佛陀教导无论我们是往前走、往回走、往前看、往旁看、伸手、放下、穿衣服、吃饭、喝水、咬东西、尝东西,吞下去、大便、小便、行走、站立、坐着、躺卧、醒来、说话、沉默等等都保持清楚地觉知,这个就称为正知。也就是说我们除了在睡眠的时候,平时做任何的事情,就是吃喝撒拉,我们都可以修行,只要我们提升正念、保持正念、保持正知,这就是修行。
如何保持正知呢?在这部经典的义注里面,就讲到了有四个层次的正知:
第一种正知,称为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也就是说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一想到立刻就做,先要考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利益,这里所讲到的利益就是对于善法有没有帮助,而不是说我做这件事情可不可以赚到钱,我们可不可以从他的身上得到一些益处、一些利益,不是这个利益。这里的利益就是对我们的修行、对善法的培育有帮助,我们在思考了做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利益之后才去行动。而不要说我们做这个事情,我们做了才发现做错了,我们说出来了,才发现说错了,这样的话,就变成没有正知。
第二种就是适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对于有些事情,即使是有利益的、有帮助的,但是也不一定是适合的。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还要看时、看地、看人、看时机。如果认为有帮助的,我们就不去考虑时、地、人去说,仍然是没有正知。对于有利益的,我们认为适合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做,不适合的时候我们就不去做,或者等待时机去做,这个称为适宜正知。
第三种是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a),这里的gocara 的意思就是我们心所取的境,就是心的所缘。在行走、站立、吃饭、躺卧、坐着等等,我们都把自己所修行的业处放在第一位,这个就称为行处正知。行处正知就是培养定力的止业处。如果大家是修习入出息念,那么在走路、在做任何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呼吸;如果是散播慈爱的话,我们就一切时都散播慈爱;如果是修四界分别的话,我们在一切时都观地水火风。这个就是行处正知。
第四种正知称为asammoha-sampaja¤¤a, sammoha的意思就是迷惑的,愚痴的,a 就是没有。不迷惑的,称为无痴正知。无痴正知,就是修vipassanà、培育观智的。在做任何事情、在走路的时候,我们不要认为我在行走,有一个身体在行走。我们在行走的时候,观照只是一堆色法,由于心生色法在风界带动之下,然后有这个所谓的一堆色法在行走而已。在行走的时候,我们可以观照色法、观照名法,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在行走、在站立、在坐着、在吃饭等等,我们都修观vipassanà,这称为无痴正知。
在这四种正知当中,前面的有益正知、适宜正知,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如何保持清醒,清楚自己的身心、自己的动作,这个是前面的有益正知和适宜正知。而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专注自己的业处,觉知自己的禅修所缘,这是行处正知。而一切时修观,观照名法、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是属于无痴正知。
第四种身念处是厌恶作意(pañikåla manasikàra)。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三十二身分,在《大念处经》里面,只是提到了三十一种身分,即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胆、痰、脓、血、汗、脂;唾、泪、油膏、鼻涕、关节滑液、尿。在第十九个之后,接着就是胆,但是在《清净道论》和一切的《义注》,还有在禅修实践里面,就在粪便之后,再加个脑,所以称为三十二身分。但是在《大念处经》里提到的是三十一种身体的部分,如实地去思维这三十一个部分的厌恶、不净、肮脏,这称为厌恶作意。
而界作意,就是去思维、去观察、辨识身体里面的地、水、火、风四界,犹如佛陀在经典里面说过的:“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通过这种方法去辨识身体的地、水、火、风四界,称为界作意。
接着是九种墓地观。九种墓地观就是分别去观察一具尸体被抛弃在坟场,死了之后经过两三天,尸体开始肿胀、青瘀,一直到腐烂成一堆白骨的这个过程,到最后风化为粉末有九个过程,这称为九种墓地观。
入出息念、威仪路、四正知、厌恶作意和界作意,这五种再加上九种墓地观,一共是十四种。
入出息念是由色法所组成的概念,它还是基于色法,所以还是属于身念处;
威仪路是注重在身体的行、住、坐、卧,所以它还是属于身;
四正知也是注重在行走、站立、坐姿、穿衣、吃饭,还是以色法,还是以身为主;
厌恶作意的三十二身分还是以身为主;
界作意,地、水、火、风还是属于四大,还是属于身;
墓地观就是观外在的尸体腐烂,还是属于色法,然后再观,对比内在的。
所以在这十四种业处当中,它的共同特点是色法或者色法所形成的概念,因此称为身念处,这是依它的所缘来分的,当我们把心建立在这些色法当中,这称为身念处。
接着是受念处,受念处依心所来分一共有一种,才一种。因为受只是依心所分为一种。但是,在这部经里面又分为九种,分为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还有有物染的和没有物染的,又分为三种,所以加起来是九种。有物染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和没有物染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什么是有物染的呢?就是当我们贪着于颜色、声音、香、味,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生起了乐受,就称为有物染的,就是有欲乐的,被欲乐所污染的。当我们得不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或者碰到那些不喜欢的时候,我们生起了苦受,这称为有物染的苦受。我们的内心保持平平的时候,没有特别的喜爱、没有特别的讨厌,这样的受叫做不苦不乐受。
而没有物染的往往跟我们修行有关的,例如当我们在禅修的时候,你很欢喜地禅修,你在证得初禅的时候,你的受是乐受,第二禅第三禅的时候,受也是属于乐受,在第四禅的时候,你的受是属于什么受?是属于舍受。在这个时候,我们也照样如实地观照。但是,在修行的时候,我们会不会生起苦受呢?会不会?会吗?大家是不是都很快乐地修行呢?是不是都修行的很快乐、很开心啊?如果好,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但问题是有时候,当我们在修行不如意的时候,在修行不好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感觉到忧虑、会担心、会焦虑、会急躁,这样的话是属于苦受。在修vipassanà的阶段,我们仍然也要观照这种苦受也是无常、苦、无我的。所以这个是属于没有物染,就是我们为了出离对欲乐、对这个世间的贪着而产生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这是没有物染的。
然后是心念处,心念处依照究竟法来分,只是一种。但是,在这部经典里面,又有另外一种分法,就是依照八种分法来分为,一共有八对十六种心:即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昏昧心、散乱心;广大心、不广大心;有上心、无上心;得定心、无定心;解脱心、未解脱心。这些都是属于五蕴里面的识蕴,所以把它归为一类。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里面讲到的广大心,就是有禅那的心,不广大心就是没有禅那的心。有上心呢?可以说是欲界的心或者色界的心。无上心就是无色界的心或者色界的心。有定心就是我们拥有禅那的心。
如果我们要修行四念处的话,佛陀其实教导的都是对有禅那的人来讲的,是不是?所以他才会讲到广大心,如果一个人没有禅那的体验,他怎么去观照广大心呢?怎么去观照有定心呢?怎么去观照无上心呢?怎么去观照解脱的心呢?是不是?
第四种念处是法念处,法念处就包括了五盖、五蕴(五取蕴)、十二处、七觉支、四圣谛,所以一共有五种。
五盖即欲贪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追悔盖、疑盖。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修行中出现这些盖的时候,他应该要知道。例如,当他内心有了欲贪的时候,他要了知有欲贪,内心不存在欲贪的时候,他了知没有欲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贪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欲贪在未来如何不再生起。这个就是对于五盖的观照方法。
对于五取蕴也是,他如实地了知:色、受、想、行、识,它们的生起以及坏灭。
十二处就是眼与颜色、耳与声音、鼻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与触所缘、意跟法所缘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去观照它们,观照它们的生与灭,这是十二处。
七觉支,对于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有,他观照有;没有,他了知没有;如果没有的,他知道如何培育;如果已经生起的,他知道如何培育乃至圆满。这是对七觉支的观照。
对四圣谛的观照就是如实地了知此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生起、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灭尽、如实地了知如何导致苦完全灭尽的方法。
因此佛陀在这部经里面教导了21种禅修的业处。这21种业处其实也是在修行止、观业处。为什么我们这么样说呢?可以说在这部经里面,是以教导修观为主的,但是也涵盖了修止。例如:入出息念业处,我们可以透过培育入出息念,一直证得第四禅。所以在《大念处经•义注》里面讲到了,佛陀在教导入出息念的业处的时候,他其实在教导第四禅业处。在厌恶作意修三十二身分,他可以证得初禅,所以这就包括了初禅的业处。
对于威仪路、四正知、界作意还有九种墓地观,特别是墓地观,在这里它并不是培育止的业处,因为在《义注》里面讲到,这是属于修观的过患随观,如果只是取外在的尸体来培养定力的话,可以证得初禅。但是,在这部经里面教导的就是当他看到了外在的时候,对比自身而要思维到:“这个身体也拥有这样的法,也会有这样的下场,而这样的结果是不可以避免的。”所以这个叫做àdãnavànupassanà,就是属于过患随观。但是在这部经典里面,无论是佛陀教导入出息念也好,教导厌恶作意而证得初禅也好,到最后都是导向修观的。为什么可以这么样说呢?因为这部经典是以教导修vipassanà为主的。
例如:我们从第一种业处——入出息念业处来看,如果我们看了经典,在经文里面、在《义注》里面讲到了,佛陀在教导了入出息念一直到证得第四禅之后如何转修观的方法。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禅那行者,一条路是呼吸行者。一讲到修观的时候,佛陀在这部经典里面,就这么样说的:
“Iti ajjhattaü và kàye kàyànupassã viharati, bahiddhà và kàye kàyànupassã viharati, ajjhattabahiddhà và kàye kàyànupassã viharati. Samudayadhammànupassã và kàyasmiü viharati, vayadhammànupassã và kàyasmiü viharati, samudayavaya-dhammànupassã và kàyasmiü viharati.”
这一段话重复的出现在这21种业处,除了四圣谛之外的其它任何一种业处。这就是在修观非常重要的指示,它的意思就是:这位禅修者如此以内身随观身而住,以外身随观身而住,以内外身随观身而住。这个就不是修止的,这个是修观的方法,也就是修观的时候,一定要先内观、外观、内外观。Samudayadhammànupassã và kàyasmiü viharati(他要随观生起之法),vayadhammànupassã và kàyasmiü viharati(他要随观坏灭之法),samudayavaya-dhammànupassã và kàyasmiü viharati(他要随观生灭之法)。
前面那个内观和外观,这个就是在修观的方法方面,例如:对呼吸身,如果他只是取呼吸身,那是不够的,他一直要见到呼吸里面的四界;然后再分析它的色法,内在的、外在的、内外交替的;然后再观它的生和灭。对于威仪路、对于四正知、对于厌恶作意、对于受也是,例如:在观受的时候,先要观自己自身的受、再观外在的受、内外观、然后观受的生起、观受的灭去、观受的生灭。对于心也是,内在、外在、内外的观,然后你再观它的生起、观它的坏灭。对于法也是这样。
所以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他是以教导修观为主的,但是也讲到了修止,只不过他并不是很强调修止,而是指导修观。
甚至我们在这部经里面发现到佛陀根本就没有提到戒,因为佛陀在教导这部经典的时候,当时是在Kuru国的Kammàsadhammaü里面讲的,当时因为佛陀在之前已经讲到了好几部经典了,那些听众有基础,所以佛陀就直接教导他们修观。
所以如果我们再看281面那张表,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修四念处,它是依所缘来分的。如果我们依照次第来分还是戒定慧,还是止观。现在我发现到,可能有些人会说:“我是修四念处的,我不修你们的止观,我不修戒、定、慧,我只是修四念处。”但其实四念处是依所缘来分,就是依观照的对象来分。
当我们在修观的时候,离不开观身、观受、观心、观法。
但是从次第上来分,因为这部经是佛陀以教导修观为主的,他必须得以持戒清净为基础,然后再培育定力。而且在这部经里面,佛陀所讲的,也涵盖了培育定力,例如:入出息念、厌恶作意。
但是对于在其它经典里面,例如讲到《逐一经》(Anupada suttaü),或者讲到《八城经》(Aññhakanàgara suttaü)这些经文里面既讲到了修止也讲到了修观。在这几部经里面讲到了先如何培育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出定之后再修观,而这部经就是以教导修观为主。
因此我们不要人为地把佛陀的教法分裂开来,认为修四念处和修止观是没有关系的,甚至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强调修四念处,他很反对修入出息念,其实他并不知道,其实入出息念本身就在身念处里面。所以我们要知道这是完整的修法,不要人为地割裂四念处。
对于我们在平时的实修当中,时时要保持正念。正念就是无论我们平时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保持正念;布施的时候要保持正念,持戒的时候保持正念;在培养定力的时候保持正念;还有修vipassanà的时候也要培养正念。
正念是贯穿修行的整个过程的,因为我们知道念心所是美心所,也就是说一切善心都必须得要有正念,不过我们平时正念太弱了。正念是可以通过培养而让它强的,让它有力的。要知道当我们的心散乱的时候,那个时候,正念必定不强。当我们正念强的时候,心就不容易散乱。所以只要我们知道这个关系,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去紧张、去害怕妄想,我们只需把我们的正念巩固起来、培育起来、树立起来,妄想就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培养正念。
如何培养正念呢?很简单一句话,把我们的心投入到所缘去,就是这么样简单。然后就持续地维持,当然投入可能容易,但是要维持就比较难。维持需要什么?需要时间、需要耐心。这样的话,我们的正念就可以慢慢地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即使现在我们是专注呼吸,我们也是在修行四念处当中的身念处。我们在经行的时候,如果我们是注意脚步,这个是属于有益正知。如果我们在经行的时候专注呼吸,这个是属于行处正知,我们还是在培养四念处当中的身念处。当我们拥有了定力之后,我们还必须得观照受、观照心、观照其它的心所,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培养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我们讲了念的心所之后,接着我们再讲另外一种心所——惭(hiri) 。惭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厌恶,厌恶作恶;作用是不做恶行;表现为避退恶行;近因是尊重自己。
下面的另外一个心所是愧(ottappa)。愧的特相是害怕作恶;作用是不做恶行;表现为避退作恶;近因是尊重他人。
也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惭愧心,有惭愧心我们才能够懂得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在做一切善事的时候,惭和愧是伴随着生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惭愧心,什么事情都可以做,那么我们叫这个人,叫做衣冠禽兽,穿着衣服的禽兽。我们在讲到无惭无愧的时候,提到了佛陀说过,惭愧这两种白法可以保护世间。如果没有惭愧这两种法保护世间的话,这个世间将会混乱,道德、法律、秩序都会走向混乱。如果一个人没有惭愧心,他就和动物没有差别。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惭愧心,动物没有惭愧心。
接着我们再讲另外两种心所,一种是无贪(alobha)。lobha 是贪,再加上a,就是没有贪。无贪的特相是心不贪求所缘、不执着所缘,犹如水珠不黏住荷叶,就像在荷花叶上面的水珠一样,它不会黏着。贪和无贪是一对相对的心所。贪就是心黏着所缘、想要所缘、想要占有所缘。而无贪,就是心不会贪求所缘、不会执着所缘。贪就好像烧焦的肉黏住锅一样,很难拔出来。而无贪就好像在荷叶上的水珠一样或者像鸭子、像鹅背上的水珠一样,它不能够黏着于荷叶,或者鹅毛本身。它的作用是不执取,就好像已经解脱了的比库;表现为不执着,就好像一个人很爱干净,又很爱漂亮,但由于不小心,他掉进了粪坑,当他掉进了粪坑之后,在他很辛苦地爬上来的时候,他还愿不愿意再跳下去呢?他不愿意再跳下去。所以这个时候,他的心态就是无贪,就表现为他不会再去贪求那些不净的东西;近因是如理作意。
贪是由于不如理作意,认为对象可以获得快乐或者认为对象是永恒的、认为对象是我的、是可以占有的。
而对于无贪来说,由于通过如理作意,他的心不会黏着于对象,这叫做无贪。例如:当一个人很慷慨地布施的时候,那么他对自己的财物也是属于一种无贪的表现。
接着我们再讲下面一个心所adosa(无瞋)。dosa 是瞋,就是瞋恚、瞋恨的瞋;再加 a ,表示否定,就是没有瞋。瞋和无瞋是相对的。无瞋的特点是不粗暴或者不对抗所缘,犹如温和的好朋友。作用是去除烦躁或者去除心的热恼,犹如檀香木;表现为祥和的状态,犹如满月,或者表现为可喜、可爱。
无瞋也包括一个人的性格很温和、很和蔼、很友善。不过我们又要在这里再区别一下,无瞋和忍有什么区别呢?无瞋是不是等于忍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没有区别呀?有没有区别?(有)到底是什么区别?忍,就是当一样东西,它中伤到你,或者会伤害到你的时候,你的心不生气,这称为忍。但如果对于无瞋来说,你本来有理由去生起瞋,但是你没有生起瞋,就好像当一个人在骂你,你忍住、你不去生起瞋恨,这称为忍。但如果是无瞋,就好像你的一个佣人、你家里的佣人,由于他做事不小心,把一叠的盘碗全部打碎了,那个时候,本身你可以责怪他,但是,你并不去责怪他,这称为无瞋,它们的区别是在这里。
如果无瞋变得很明显,就是一种慈爱,就犹如无贪很明显,它就变成一种人的慷慨,人不吝啬,他很慷慨、很乐意助人。无瞋很明显的表现就是一个人很有爱心、很有慈爱心。所以慈爱是被强化了的无瞋。
慈爱,巴利叫做mettà,特相是促进有情的福乐,希望一切的有情都能够幸福、快乐。作用是愿有情快乐;表现为能够去除瞋恨、瞋恚;近因是视有情为可喜,也就是说取众生很快乐的样子,以众生的快乐为自己的所缘,这样来培养慈爱。
在我们讲到培养慈心的时候,并不是说有另外一种心所叫做慈。慈爱其实就是无瞋心所的特别表现。当一个人祝愿、祝福一切的有情,希望他快乐的时候,这是一种慈爱。甚至我们可以说,当做母亲的在关怀、关爱自己的儿子的时候,这也是一种慈爱。当一个人去爱护那些小动物的时候,这也是属于一种慈爱。你很希望一切的众生,例如:看到那些动物,你希望它很快乐的生活,看到水中的鱼很快乐,你希望它很快乐的生活,这也是属于慈爱。所以慈爱,它就是无瞋的特别表现。当我们懂得了培育慈爱的话,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去培育,甚至我们可以透过很系统的修行方法,把我们的慈爱培育出来。培育慈爱其实就是让这种无瞋的心所变得很强、变得很有力。
对于培育慈爱,有很多种方法,至少在经典里面,讲到培育慈爱的至少有三种。一种是《无碍解道》里面讲到的,就是对十方的十二类众生培育慈爱的方法;在《应作慈爱经》里面又讲到了用分组的方法,分为七组的方法;在《蕴护经》里面又讲到了对于无足的、两足的、四足的、多足的众生,散播慈爱的方法等等。总之,无论用任何一种方法来散播慈爱,只要我们可以把内心对众生的祝愿、祝福培养起来,这个就是慈爱。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只要我们希望有情快乐,我们就可以培养慈爱。由于慈爱是无瞋的特别表现,所以它可以直接去针对瞋。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ü)里面讲到了如果想要去除瞋,应该培育慈爱。因为慈爱属于无瞋,而无瞋直接就跟瞋针锋相对,当我们的心拥有慈爱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瞋恚。同时,由于无瞋可以去除烦躁,所以即使我们没有生气的时候,如果感到心很烦乱的时候,我们仍然应该培养慈爱。
好,我们今天讲这五个心所就讲到这里,明天再接着一起学习其他的心所。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26讲 25种美心所中的中舍心所、6对12美心所、3种离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5.15讲于江西佛学院第四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上课之前,先讲一讲我们把时间稍微调整的一个原因,由于考虑到阿毗达摩的课程,如果像我们之前一样所讲的进度和所讲的详细度来一直讲的话,我们将不可能讲完,在今年到六月份中旬的时候。因为我们现在大家手头里的那本阿毗达摩是称为上册、上集。但是整个《阿毗达摩讲要》一共是三册;也就是说还有三分之二的内容还没有讲,所以如果我们再不加时的话将讲不完,而同时也征求过一些法师、还有禅修者的意见,他们都希望能够详细讲。因此我们从今天晚上开始一直到我们的禅修营完全结束,我们每天晚上从七点半到九点一个半小时来学习。因为我们要提前上课,所以这些天最后的那一坐从六点钟到七点钟。就是说最后那一坐缩短半个小时,然后提前半个小时来这边学习。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一直到结束,大家都从七点半就来这边一起来学习阿毗达摩了。(删除此段视频)
下面请大家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好几个心所,学习了念、学习了惭、愧、无贪和无瞋这五个美心所。
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另外的一组心所。
我们先来讲中舍性(tatramajjhattatà)。中舍性直接翻译就是处于中舍的状态、中间的状态,也就是指心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平衡的、不极端、不偏向的状态。其特点是使心与相应心所保持平衡;作用是避免过度与不足;表现为中舍地旁观心与心所;足处(近因)是离了喜的状态。中舍性可以保持身心处于平衡的状态而不会走向极端。
我们在经典里面经常会看到“舍”这个词。“舍”巴利文叫upekkhà,在经典里面经常提到的“舍”,我们在这里简单地做一些分别,因为在《经藏》里佛陀会在很多场合里面讲到“舍”,虽然名词是一样的,但是它所表达的意义又不同。
首先我们讲有个upekkhà vedanà,这种舍是指舍受的舍,或者又称为Adukkhamasukhàvedanà不苦不乐受。这里讲到的舍在心所里属于受心所,就是感受。当我们体验到一个东西,我们既不会感到很高兴、又不会感到很讨厌、很厌恶、心里面处于平平的这种感觉、感受称为舍受。
还有另外一种舍是精进舍。例如佛陀讲到的:在适当的时候应该作意舍相。在这里的舍就是指精进舍,也就是说我们在精进的时候,应当保持平等的精进、中等的精进、不过度。如果精进不足将会陷于懈怠、心没有力、活力不足;如果由于过度地精进,那心未免会变成烦躁、紧张,就是过度用力。这里讲到的精进舍是中舍的舍,也就是处于一种中等状态的、平衡状态的精进,既不过度又不不足。换而言之就是:在我们禅修的时候、在我们努力的时候,恰到好处。
还有一种舍是行舍或者称为观舍。行舍叫做saïkhàrupekkhà或观舍vipassanupekkhà,行舍是一个智慧的名称。什么称为行舍呢?行就是诸行法,一切拥有生灭相、无常相、苦相、无我相的因缘和合之法。心对于这些世间法,这些行法保持中舍的状态,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当一个人在修行修到很高级的观智的阶段,有一个阶段在十六种观智当中是属于第十一种观智,称为Saïkhàrupekkhà¤àõa行舍智。为什么称为行舍智呢?因为这一种智慧对诸行法已经离了两边,离了哪两边呢?喜边和厌离边。
如果一个凡夫还没有禅修、没有修行的时候,他未免会对诸行法、对事物、对人、对“我”会贪着、会染着、会喜爱。这样的话他会陷于一种喜边而容易生起贪染。之后,由于他开始观照诸行法的三相,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由于时时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他见到了诸行法的过患,就是极快速地生灭,没有任何所谓的人或者什么可以执取的地方。对于色法来说,是无常、苦、无我的,是不净的、很肮脏、厌恶的,极快速生灭的。对于名法比色法生灭得更快,那个时候由于他看到了诸行法的过患,他的心会厌离。当他持续地再保持对行法的这种观照,等到他的观智变得越来越强有力的时候,那个时侯他的心会对一切的行法保持一种中舍的状态。他既不会像在没有修观之前会染着于这些诸行法,又不像在观智还没有完全强有力的时候,那时心对诸行法的那种厌离,那个时候他只是用一种中舍的状态看着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样而已,处于这种状态的智慧称为行舍智。这种舍,对诸行法保持中等、平等状态的称为行舍。
而观舍也是,当一个人在修观的时候,他很平等、中舍地观照诸行法,不会落于染着那一边,也不会落于心厌离那一边。只是很平等地,就好像我们旁观着它,旁观着一个人不断地死去,或者看到那些东西在那边,像泡沫一样生了又灭、生了又灭、生了又灭……那时他的心不会感到恐怖,也不会感到喜欢这些东西,这种称为观舍,称为行舍。这种舍是属于慧根,是属于一种智慧的表现。
还有在经典里面经常讲到其他的舍。例如讲到的梵住舍,就是舍无量心。舍无量心就是一个人对一切众生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中舍的状态;
觉支舍就是在七觉支当中的舍觉支(upekkhà sambojjhaïga);
禅那舍(jjhànupekkhà)就是在第三禅的时候,佛陀是这么样说:住于舍、具念。也就是说在第三禅的时候,他的心是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在第四禅的时候,舍将会更加强。第四禅的舍有两种舍,一种是第四禅的禅支的舍,是属于哪一种舍?舍受的舍,那个时候的感受已经是处于一种不苦不乐受。那个时候他的心对于所缘,也是处于一种很稳固、很平衡的状态,这种舍称为禅那舍,所以又称为舍念清净的舍;
还有另外一种是称为中舍,这里讲到的就是中舍性的中舍;
还有遍净舍,完全清净的舍。
这里讲到的舍,都是属于我们讲到这种中舍性心所的舍,因此在经典里面佛陀同样用upekkhà舍来表达。但有时候佛陀表达这种舍是指受心所,有时候表达是属于精进心所,有时候表达是属于慧根心所或者无痴心所,有时候表达的是中舍性心所。
中舍性心所对于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禅修当中都很重要。中舍性换一句话说就是心对所缘保持平等性、不极端。你的心如果陷于一边,极端就失去了这种中舍性。要如何来培育中舍性呢?中舍性往往和业果智的关系很密切。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避免不了会跟种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发生各种不同的关系,例如:在家里面我们会见到我们的父母,上有父母、下有儿女,还有妻子、丈夫、同事、兄弟等等种种的关系。如果我们没有中舍的话,当我们去想着他的时候,忆念他,或跟他们相处的时候,未免我们的心会有一些过度。
例如:当你离开你的父母的时候,你会很牵挂着你的父母。啊!现在我的父母怎么样了?我的父母现在身体不好。那时候我们的心一旦记起我们的父母,未免变得痴于执着边、变得紧张,或者想着自己的儿女,例如:现在儿子生病了或者儿子现在要考大学,他现在要找工作,你的心未免会由于过度地牵挂着你的儿女而变得紧张。有时候,对我们的兄弟、好朋友或者说妻子、丈夫、情人,有时候过多的牵挂、未免变得紧张。但有的时候,对那些不喜欢的人,我们的心又会变得过度去排斥,这些都是欠缺平衡、欠缺平等,应当如何培育对亲爱的人保持一种中舍的状态,对于那种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好的对象,我们要保持中舍的状态,我们可以思维业果。
每一个人都会有他不同的果报、不同的福报。例如:如果一个人,你很执着他、你和他很要好,当他获得了成就或者获得了财富,他感到很欢喜、很福乐的时候,你的心未免又为他而过度地兴奋。如果他在倒霉的时候、生病的时候、贫困潦倒的时候或者出了一些事故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未免会变得紧张,过度地紧张他,变成自己内心会产生忧愁、焦虑。
但如果我们跳出来想一想,现在他遭受的无论是福乐也好、无论是痛苦也好、无论是现在倒霉也好,其实他现在只是在承受他的果报,好和不好他现在只是在承受而已。当我们思维一切众生都是业的主人、都是业的继承者,以业为生,以业为眷属、以业为皈依,无论他造的是善的或是恶的业,他都将自己去承受。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表现出来的果报,如果我们过度地去为他紧张,我们再去想:如果他现在处于过度倒霉,或者他现在不幸,我们的心紧张也帮不了他,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是我们做了我们自己应该做的,我们帮了应该帮的事情,但至于说能不能改变他现在的现状呢?我们说就要看他的福报了。由于这么样的话,我们的心就不会偏于一边,而会处于一种平等、中等的状态。
如果我们把这种对众生,就是对他人,对自他的这种过度的紧张,对于好过度紧张,对于不好也过度紧张,对于别人好我们就感到很兴奋,对于他人的不好,我们就感到过度地焦虑、担心、忧愁,这两边都把它去除掉。我们的心保持一种平等的状态,这个就是舍。然后再推到自己亲爱的人、敬爱的人,再推到认识的人,自己的朋友乃至一切的众生,我们的心都保持平等。只要我们一看到了业果关系,我们就不会过度紧张。
中国有句话叫做: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同样的对于我们自己的眷属也是,由于贪爱容易产生忧愁。如果没有了贪爱哪里来的忧愁呢?由于有了贪爱,我们会产生恐怖、害怕。如果没有了这种贪爱,我们会害怕什么呢?如果我们思维到业果关系,有果必有因,他们现在在承受的是属于果报。这样的话我们的心就能够抽离出来。如果我们再把这种中舍的心态推己及人,慢慢地再扩大到一切众生,这样就是属于舍无量心,慈、悲、喜、舍的舍无量心。
舍无量心的成功就是心能够保持一种很中舍、很平衡的状态,不会因为他人有所得而过度地兴奋,不会因为他人有所失、在受苦,我们的心过度地消沉,这是舍无量心。但是舍无量心也很容易偏于极端而变成一种麻木不仁:自己的苦乐好像没感觉了,对于亲人的苦乐也没感觉了,这个是麻木不仁。本身舍是因为业果智带来的中舍性,但一旦过度就变成一种愚痴的麻木,这个就称为修舍的失败。
所以我们对于中舍性,如果一旦把它遍满到一切众生,这就是称为梵住舍。
而对于修行上来说也是,我们应该要培育这种中舍性。如果我们在修行当中,我们保持平衡,不偏于一边,既不过度也不不足,这个称为觉支舍。觉支舍对于我们修行也很有用的。
应该如何培育这种中舍性在我们修行当中应用呢?或者说培养舍觉支、培养中舍的方法。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了,有五法可导致生起舍觉支:就是对有情保持中舍;对诸行保持中舍;避开对有情、诸行执着之人;还有亲近对于有情和诸行保持中舍之人;以及经常去培育它。有这五种。
如何是对有情保持中舍呢?就是对我们亲爱的人,对我们的眷属,我们保持中舍,就是刚才讲到的那种。不要因为他的乐而我们过度地乐;不要因为他的苦而我们陷入过度的苦。我们保持一种中舍的平衡的状态,这是对有情保持中舍。
对诸行保持中舍,就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的,例如:她很喜欢自己的容颜、保持很漂亮,经常要化妆,要出一次街,也可能要等她一两个小时来化妆,执着于自己的眼睛、执着于自己的皮肤、执着于自己的头发,这种人就是对诸行,就是对这些东西过度执着。对于外在的诸行,就是她很爱漂亮,例如:对于自己的衣服很贪着、对于自己的物品很贪着,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很贪着,这个是属于对诸行的执着。如果她远离了这些执着而保持中舍,这个称为对诸行的中舍。
要避开对有情和诸行执着的人。如果一个人对有情过度执着,如果我们经常跟他在一起的,我们未免会沾染他的一些习气。例如:有些人很喜欢养一些宠物、一些小动物,喜欢养鸟、养鱼,这些就是对有情执着。或者他很爱漂亮,他很爱收藏一些文物、古董这些东西,这样叫做对诸行的执着,我们应该远离这种人。这样的话我们有利于自己培育中舍。
还有我们应该亲近那些对有情和诸行保持中舍的人。同时我们应该对比胜解,经常去培养中舍性,不过度,保持平等、平衡。这是培育中舍的方法。
在修行当中也是,修行当中的中舍很重要,中舍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我们在精进当中,也不应该过度,也不应该不足。
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舍觉支的时候,它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对我们修行很有帮助。
犹如一个车夫驾着马车,当他的马车处于一种很均匀的速度行走于大道的时候,他有没有必要去鞭策那匹马呢?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他又有没有必要去勒缰绳让那匹马减缓它的脚步呢?有没有必要?也没必要。他的心只是保持这种平等的速度前进就可以了。犹如当我们开着一辆车跑在高速公路上,如果我们的车速在一百公里或者一百一公里,那个时候我们既没必要去踩油门追前面的车,也没必要让它慢一点,如果觉得它又安全、又稳妥,我们就这样开下去,这个就是保持舍觉支的方法,就是平等而行道。
下面我们再来看另外的一组心所,这一组心所一共有六对十二个心所。它们分别是:身轻安kāya-passaddhi、心轻安citta-passaddhi;身轻快性kāya-lahutā、心轻快性citta-lahutā;身柔软性kāya-mudutā、心柔软性citta-mudutā;身适业性kāya-kamma¤¤atà、心适业性citta- kamma¤¤atà;身练达性kàya-pagu¤¤atà、心练达性citta-pagu¤¤atà;身正直性kàyujjukatà、心正直性cittujjukatà。一共六对十二个心所。
我们先看第一对身轻安与心轻安(kāya-passaddhi、citta-passaddhi)。 它们的特点是平衡心所与心的不安。这里讲到的kāya,它并不是指我们身体的身,它更重要的是指名身的身。我们在昨天讲到身有两种身råpa-kàya和nama-kàya(色身和名身)。这里的身指的是心所,因为心所是一堆的,所以称为身。平静心所的不安的是身轻安,平静心的不安的是心轻安。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安。表现为心所与心的安宁与平静。
身心的轻安很重要,它是直接对抗、对治心的烦躁。在禅修的时候,有时我们修着修着会感觉到很烦躁,那个时候身心就缺乏了轻安。为什么会有烦躁的现象呢?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禅修有期待,我们就会烦躁。那个时候一旦我们的心处于烦躁的状态,那么就没有这种轻安。惟有我们放下期待能够做几分就做几分,能够自己尽力而为地修行就是了,这样的话,我们反而透过我们的心持续地专注而能够感受到身与心的轻安。
第二对是身轻快性与心轻快性(kaya-lahutā、citta-lahutā)。lahu的意思是轻,轻重的轻,tā就是状态。身心处于轻快的状态称为身轻快性与心轻快性。它们的特点是去除心所与心的沉重;作用是破除心与心所的沉重;表现为心与心所不沉重。这里讲到的轻快,意思就是灵活,不会迟钝、不会沉重、不会感到钝钝的,感到不灵敏。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心在面对着对象(所缘)的时候,它很灵活、很灵敏,这就是身心的轻快性。
第三对是身柔软性与心柔软性(kaya-mudutā、citta-mudutā) ,mudu是柔软、柔和,tā是状态,身心处于柔软、柔和的状态,称为身心的柔软性。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僵硬;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僵硬;现起为心所与心对所缘不对抗。怎么样叫做身、心的僵硬呢?就是身心感到很绷紧,硬邦邦的,感到绷、紧、硬,这些就是身、心的僵硬性。为什么会造成僵硬性呢?就是因为柔软性不够,心和身的柔软性不够。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放松,让身心变得柔软,放下心所紧张的所缘。
第四对是身适业性和心适业性(kāya-kamma¤¤atà、citta- kamma¤¤atà)。Kamma是工作,kamma¤¤a是适合工作,tà是状态,就是适合于工作的状态。适合工作我们叫做听话,身心很听话,想要它做什么就做什么。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就是心和心所不听话;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现起是心所与心成功地取得所缘。对于我们平时,如果一个人的心没有经过训练,心就缺乏适业性,也就是心不听话。例如:现在叫大家坐下来尝试专注呼吸,你说让我的心没有杂念地专注呼吸,能够做到吗?能够做到多久?能够做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吗?很难,为什么呢?心不听话。或者就以现在为例子,现在大家在这边听课。听着听着有时候又会胡思乱想、走神了,一会儿又发现不行啊,我现在还在这边听课,然后听着听着又走神了,不知道他在唠叨些什么。为什么呢?本来你来这边是想要认真听,但是听着听着又走神,看书也是,看着看着又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这种就是心不听话、心不堪任,所以称为身、心的不适业性。本身你的意愿是想要它做什么,但是偏偏它不听你的话,你做不了,这个称为缺乏适业性,就是不适业性。
第五对是身练达性和心练达性(kàya-pagu¤¤atà、citta-pagu¤¤atà)。这里的pagu¤¤a的意思就是熟练、熟悉,tà就是状态。身心处于熟练、善巧的状态,称为练达性,或者处于一种健全的状态,也称为练达性。心熟悉所缘,对所缘不会感到陌生,不会感到有隔膜,不会感到碍手碍脚。特相是心所与心的健全;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疾病;表现为心所与心没有残缺。
第六对是身正直性和心正直性(kàyujjukatà、cittujjukatà)。ujjuka是正直的,tà是状态,所以身心处于正直的状态。它们的特点是心所与心的正直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欺骗性、虚伪性、狡诈性;现起为心所与心不狡诈。它可以对治心所与心的不正直、虚伪与狡诈。
这六对一共十二个心所,它们是在一切美心里面都会生起的,而且它们不仅仅是双胞胎,它们感觉好像是十二胞胎,一生起一起生起的,一拥有这些素质,这些素质全部都拥有的。但是即使我们不去注意它的话,这些心所在我们生起善心时仍然会生起,只是它不强、不明显。就好像我们在生起善心的时候,它还是有无瞋的心所,但是它只是无瞋,如果我们很有意识地、很有系统地去培育慈心,对一切众生散播慈爱,慢慢地这种无瞋心所得到了培育、得到了强化,它就变成了慈爱。慈爱就是无瞋心所的特别表现。
又比如说一切的善心里面、一切的美心里面都有中舍性,但是平时我们往往没有很刻意地去注意这种中舍性,所以即使有时候我们在行善法的时候,也会由于精进得过度而偏于紧张,由于欲的过强而偏于紧张,还是有中舍性只不过这个时候它不明显。又例如:任何的心都会伴随着一境性这种心所,是不是?因为一境性是属于遍一切心的心所,但是我们现在在做事甚至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还是会有一境性,但是这种一境性是很弱的。我们可以透过心持续地专注一个所缘来加强、强化、培育一境性,通过一直地专注一个所缘,我们甚至可以达到禅那,在达到禅那的时候这种一境性的心所强到变成了禅支,也就是禅那的构成成分。
同样的对于这十二种心所也是,平时它会生起只是不明显,我们可以通过经常培育它、强化它而使它变得很强。而且这十二个心所,一旦我们把它培育起来了,无论对我们的修行、对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禅修、对我们待人、处世、接物都很有帮助。
如果我们把身心的轻安培育起来了,这个时候它可以去除我们身心的烦躁、焦虑、不安。身心的轻快性如果把它培育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会很灵敏而不会迟钝,我们的身心一灵敏反应也很快。如果我们培育了柔软性,我们的身心就不会僵硬、不会硬邦邦的、不会顽固。而如果我们把适业性培育起来的话,心很好使、很好用、很听话。把练达性培育起来的话,心在做事的时候很健全、很熟练,而不会感觉到很陌生,做起事情来这个又不行那个又不行或者容易失败。对于正直性来说,当我们把这种心所培育起来的话,这个时候我们要达成一个目标也很容易。
如果我们拥有了这些素质的话,它直接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我们的性格很喜悦、很平静、很柔和、很柔软、很正直、很健全。虽然这些都是属于心所,但是如果它得到了强化,表现在一些行为或者我们的行为模式上,它给人感觉就是一种性格。例如说:如果一个人感觉到很和蔼、很平和,就是他的柔软性已经很强了。如果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很强、工作能力很强,就是他的适业性很好,他的心很听话,他做什么事都很容易投入去做,而且他可以做的很好,他的身心的练达性也是这么样。
如果我们没有经常培育这些素质,那么做事就不能持久,而且做事容易半途而废,三分钟热血、虎头蛇尾。而且做这些事情失败、做那些事情又失败,帮人又帮倒忙。如果我们把这些素质培育起来的话,无论是性格上还是我们待人处事工作上,它都非常有帮助。
例如:我们说到的柔软性。柔软性,我们可以特别地去培养柔软性,一旦培养柔软性其它的素质都起来了。就好像我们要用泥塑一尊佛像,如果前面这一块泥是块干泥,你无论如何去捏它去打它,它都还是一块硬邦邦的泥,是不是?但如果我们把它加水,把它敲碎,把它炼,炼的很柔软,然后就可以随我们的意塑佛像。
我们要塑佛陀在入定也可以,塑佛陀在说法也可以,塑佛陀站立着、在行走也可以,塑佛陀在托钵也可以。随我们的意想要塑佛陀什么形象就塑佛陀什么形象,是不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块泥拥有了柔软性,一旦拥有了柔软性,那么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想要做成什么就做成什么,这个就是适业性。而且,一旦它很柔软的话,可以很轻松地去做不用使劲,这个时候,就是拥有了轻快性和练达性。对于我们平时在修行当中也是这么样。如果身、心处于很僵硬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修行慈心或者培育佛随念等等,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柔和。
现在对于我们有些禅修者来说,我现在说一下大家去检查一下,看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啊!我们在专注呼吸的时候,会不会很多人感到这边头紧、头胀啊?会不会?会。为什么会头紧、会头胀呢?头紧和头胀其实这个并不是病,不是我们身体造成的病,除非有一类的人在专注的时候,头紧、头胀是由于他的后脑或者他的脖子受过伤,这样造成的。但是如果平时他只是透过专注的话会头胀,这个是属于心生色法。
为什么会造成头胀呢?由于心生色法的地界和风界偏盛造成头紧和头胀,为什么会变成地界和风界会偏盛呢?由于心。因为心生色法造成这里的胀那必定是由于心出现的。什么样的心?我想问问你,如果那个时候你的心拥有柔软性的话,它生起的心生色法是柔软的还是僵硬的?你的心是僵硬的话生起的心生色法是僵硬的还是柔软的?(僵硬的)。对啊,所以很简单嘛。
所以现在如果你的心拥有期待,现在很多人就是对自己的禅修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由于不切实际的期待那么身心就缺乏了轻安。他不是去培养心的素质,而往往去追求想要达到什么效果,这样的话他的心没有拥有修行的素质,由于有了期待那么他的心变成拥有一种贪的心,拥有了贪的心,这样的话他对自己的禅修的状况、好坏,会过度紧张。一旦过度紧张他就失去了中舍性,失去了平衡。一旦失去了平衡他的身心就变得不堪任了。如果由于他自己的性格是属于容易烦躁,属于瞋行者或者他就喜欢给自己施加压力,这个时候他的心已经变成有点极端了,已经变成一种很僵硬的、很顽固的心,那么生起的心生色法就会使他的身心变得很僵硬。我们去检查,一个人他在禅修当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他的性格和他的修行发生问题是有关系的。
如果你在修行当中很容易感觉到绷紧、感觉到头紧,这个和你平时做事爱急躁很有关系,平时做事爱急躁证明你的性格里面有瞋。我们从心生色法来分析,如果一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在生起瞋心的时候,这种瞋心所生起的心生色法的颜色是很浑浊的,甚至是很黑的、是很沉重的。如果一个人在培育慈爱的时候、在生起善心的时候,特别是他的柔软性得到强化的时候,他所产生的心生色法的颜色是很清亮的、是很明快的、是很柔和的。
当你在修行的时候,你会出现紧啊、绷啊、硬啊,你不要去怪这种方法,你要去怪你自己的心。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来面对我们的所缘?我们尝试去问问自己啊!呼吸,佛陀在四界里面,如果是用四十二身分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呼吸在四十二身分里面是属于风界,风界在地、水、火、风里面,它的硬性是最柔和的。例如:头发、骨头、肌肉这些坚硬性会很强。但是风,就是我们的呼吸,它的坚硬性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它是最柔软、最柔和的,在我们身体里面它属于最柔软的一部分,它甚至比我们的血液更加柔和,是不是?既然呼吸本身是很柔和的,为什么会出现紧的现象呢?知道原因了吗?还是由于心。由于心没有和呼吸相应的素质,所以才会造成这么样。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目标,有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造成紧、造成绷、造成硬有几种原因。
如果是由于身体的原因就无话可说了,例如:有些人曾经受过内伤,颈部、头部受过内伤,这样的话,紧是属于业生色(他的身体)造成的。还有另外一种是睡眠不足也会造成紧,会造成身体的烦躁。
还有另外一种造成紧的就是方法错误。方法错误,用眼睛看。用眼睛看为什么容易造成紧呢?因为用眼睛看的话未免这边的地界会偏重,因为我们的眼睛和鼻子的距离太近,由于太近这边很容易(紧),而且当我们在用眼睛看的时候,精进力会变的很强、很过度,所以如果有些人习惯用眼睛看的话,这边就会感觉很紧。有些人在修行的时候,他会不知不觉地咬着牙,因为咬着牙,牙齿和牙齿是很硬的,所以会感觉到整个头很胀、很硬,这也是造成硬的一种原因。
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心态。本身如果你拥有一颗很柔和、很柔软的心的话,你生起的心生色法是很柔和的,但为什么会越修越紧呢?那是由于你的心会去抓,如果我们用心是用一种很平和、很柔软的心的话,很平和、很柔软的心不可能生起很僵硬的心生色法,那么我们这边就不可能会僵硬。
因此我们得检查一下,当我们的方法没有错,而且我们又没有身体的病,而出现这边会绷、会紧,那一定是我们的心还有僵硬,还会有那种用力的情况。同时,会造成紧、会造成绷和我们那种有所得的心有关,因为如果当我们的心是处于一种很健康的状态的话,那么它必定会有轻安。拥有轻安的心,它生起的心生色法是很明快的,这种心生色法很明快,充满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就感觉到好像醍醐灌顶一样,全身非常舒适。
有些人在禅坐坐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会感觉到很舒服,身体就好像一个很热的天泡在很清凉的水里一样,甚至这种感觉都不能比喻。感觉到身体变得非常的空灵,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就是因为这个时候生起很殊胜的心生色法充满了全身。这种心生色法碰触到身净色,然后我们的身净色体验到很舒服,这个就是我们说到的轻安。 在禅修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的定力达到某个阶段,轻安是很自然而然生起的。由于身的轻安必然是心先有这种轻安,导致我们的身会很轻安。
但如果我们是用一种有期待的心、有所得的心来修行的话,那么我们的心就变成会绷紧。一旦我们的心会绷紧它就没有轻安了,因为轻安和心的紧绷是冤家对头,所以当我们会觉得越修越烦躁、越修越焦虑,这个时候就证明,我们焦虑的源头并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我们的心态——我们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修行。
我们经常会强调我们禅修是为了放下(巴利 pañinissagga),放下什么?放下贪求、放下执着,而不是为了培养你的贪着。有时候我们会去各个禅堂里面看看大家修行,有时候我们看到你们好像修行得很苦,但有时候又感觉到你们很快乐,为什么呢?你们快乐因为你们可以放下一切,很专心地修行。但是有时候发现有些人修行得很苦,他们的脸都感觉到像苦瓜脸一样,为什么会这么样呢?
如果你们掌握了修行的要点的话,可以修行得很快乐。如果你不得法的话,你是用一颗追求的心来修行,就会修行的很苦。在修行的过程中培养内心的良善的素质比你修行有进展更重要。可以这么样说。甚至我还要泼你们的冷水,你们修行不要太快,为什么这么样说呢?
因为如果你们修行的太快,假如你们过去生的那种巴拉密(修行的资粮)成熟了,你可以很轻易地证得了禅那,或者你们一闭上眼睛很快光就出现,你今生以来的那些习气、那些内心的污染还没有除去,但是你的定力很快培育出来。你的定力把这些烦恼、你的内心的那一些习气、那些不好的性格把它压住,并不是让它去除掉。这样的话,变成等于你是用一种东西去压它,你并没有把它清除掉。
就好像现在我们去到一间房间里面,这间房间很脏,很多虫、很多苍蝇,然后你就用杀虫水喷喷喷,喷得这些虫全部被杀了,但是那些滋生害虫的、那些滋生苍蝇的这些东西还没有去除掉。这样的话,只要你在修行的时候,你的烦恼可能给压住,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的那种不好的性格,甚至你的习气又暴露无遗。
如果懂的修行的人来说,他可以透过培养这些良善的素质,他修行的时候很注重地培养内心的柔软、轻安、轻快,不要过度地追求我的修行要有所得。
现在很多人,我发现在禅修报告的时候也是,在很多人禅修当中,他已经有所偏离了,为什么呢?就好像我们去学校里面学习,我们是为了掌握好文化知识而学习,但是偏偏有些人很在意他考试考了多少分,甚至不择手段去获得高分。现在也是,对于我们的禅修,我们来这里修行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去除内心的杂染烦恼、不是培养自己良善的素质、内心的素质、不是为了提升自己,而是为了‘我要追求光、我要追求禅那’。很多人对于所谓的光、所谓的禅相太过在意了,就好像一个人对分数太在意了,而不是在意他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好了文化知识。
即使一个人的光变成了禅相,禅相是什么?禅相巴利语叫做nimitta,nimitta的意思是标记、标志,它只是我们定力提升的标志。就像如果你真的是有真才实学,考试你的分数,那个只是你的分数而已。你的分数从另外一方面代表你所掌握的才学、掌握好的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你是弄虚作假、或者你过度追求分数的话,它可能只是一个虚假的数字。就好像一个人为了文凭而来上学,他只是为了一个戒牒而出家、而受戒一样。他没有真正想要灭苦、想要断烦恼、想要了生死来修行,他只是为了这一张纸来修行,那值得吗?何苦呢?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检讨一下自己,为什么自己修行会越修越苦呢?越修身心越沉重,越修身心越烦躁,越修脾气越大,越修越固执,越修越傲慢,他已经偏离了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素质了。越修越僵硬、越顽固,他的身心就没有柔软性。甚至有些人越修越虚伪,他会用一些东西去掩饰自己,他怕他修了那么久,给人看不起,这样的话身心变成越修越扭曲了,没有正直性了。人家修行是为了越修越上,他是为了越修越堕落、越修越下去,表面就好像越膨胀,内心越来越污垢、越来越肮脏。
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家很幸福、有很多的时间,暂时地放下那些责任、放下那些事物来培养内心的素质,不要太过在意自己修行得好不好,甚至我在禅修的时候强调了很多次,就是说:“你们不要追求每一座都坐得好。”听过我说过这句话没有啊?好多次了,我告诉你至少说过有三次。但是,不是叫大家不要坐好,不要又走向极端,不要追求每一座坐得好。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禅修我们必须得在平静自然的情况下精进、进步。我们不要过度地在意这一座坐的好,每一座坐的好,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理有周期,我们的体力、精力、心力也会有高潮和低潮的时候,所以我们不可能要求我们一天到晚都精神饱满,不可能要求我们一个月都能够精神饱满,也不可能要求我们一年到头都精神很充足。
我们总会有些,天都会有阴晴圆缺是不是?我们身体有时候也会有些病啊,或者有时候精神状态不好、有时候很疲劳,如果你疲劳的时候,你也要求你自己要修的好,你往往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这个时候,如果你自己对自己要求过高,但是现实摆出来的和你要求的不一致,那么你的心就失去了平衡,一旦失去了平衡就会造成痛苦。我们积累下来就变成一种焦虑,积累了焦虑,我们带着焦虑的心,带着一种内心淡淡忧虑的心来修行,我们的心就和禅修不相应,我们生起的心生色法,它不仅仅没有帮助,还会杀伤我们的身体,所谓的禅病就这样来了。
我们很强调修行要有素质,就是内心的素质,内心有哪些素质呢?这六对十二个心所就是我们修行应该培育的素质。即使你没有培育,这些素质还在,但是它不称为素质,只是叫做一种心的作用而已。如果我们经常地去注意它、强化它,它就会变成我们内心的一种素质、一种良善的东西,而且我们在培育这些素质的时候,可以不用刻意全部去培育,只要对其中的任何一种培育。或者随你的意,今天我要培育柔软性,下一座或者明天我要培育轻快性,后天我又想培育轻安性,都可以。你只要把这些东西一培育起来,它就生起了,一生起就全部生起;正如我们有了柔软性必定有适业性,也必定会有轻快性一样。你只要培育其中一种。
在我们现在的禅修当中,我可以说,只要你不自己创一种方法,只要你不自己夹杂其它的修行方法,只要依照《修学入门》或者教你的方法,那么我就不担心你们的修行方法有问题。你只是在这边专注或者你培育慈爱,很正确地修行慈心,只要不夹杂,那么方法方面我就不担心你,这样的话,我们经常要来这里禅修报告干什么?目的就是为了纠正大家修行的心态。
我们现在来这边禅修,我相信大家都是抱着一种良善的东西来的。即使你们有不良的东西我都把你当成有良善的东西,现在你们来要解决的只是两种方法:第一种学习正确的修行方法。正确的修行方法其实只要你掌握好这种业处,方法很简单。
但是要学好一种好的禅修态度很难,为什么呢?任何的一种业处,佛陀教导这四十种培育定力的业处都离不开一个特点,就是让我们的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无论你是专注呼吸;无论你是专注一切有情的快乐(培育慈爱);或者专注身体或者专注地、水、火、风四界;它都是让我们可以提升定力的方法。透过专注一个目标而培育定力,这个就是我们说到的一境性,培养一境性,透过培养一境性而达到定力。
但是为什么要培养定力?培养定力可以去除诸盖是不是?去除诸盖,什么是盖呢?就是心的障碍。什么是心的障碍呢?内心的烦恼。内心的烦恼就是障碍住我们提升定力、培养智慧的这种障碍。如果我们没有把障碍去除我们就能够培养出定力,除非你过去世有很强的巴拉密可以把它镇伏掉,如果不是的话,我们要在去除障碍的这个方面下更多的苦功。
为什么我们修行会有那么多障碍呢?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只是跟那些弟子们说几句话,说一首偈颂他们就可以证悟,现在我们把三藏看过好几遍,把它背得滚瓜烂熟,我们还是一大堆烦恼,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的心的障碍的问题,我们的心太多的烦恼、太多的习气了,所以造成我们的修行迟迟不能够进步。
所以我们培育定力就是为了去除障碍,要勤于去除内心的污垢。如果你对自、他有贪着,对禅修有贪着,这也是属于一种贪。你贪什么?我贪光、贪禅相、贪禅那、贪境界、贪我要追求看到过去世、看到未来世,这些其实都是一种贪。当我们在禅修的时候,你的内心的素质已经是一种正直的、良善的,这些风光是你自然而然可以看到的,
就犹如现在我们只有把这条路修好,不用去追求它,我们开到哪里,自然就能领略到沿途的风光,而不是现在路本来已经是坑坑洼洼了,自己还在那边干着急,又想见到这个、想要看到那个,这只是自讨苦吃。
所以我们修行,可以说很容易掌握好禅修的方法,但是禅修的心态、禅修的态度我们很难掌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大家花时间来经常禅修报告,我现在叫大家来旁听,其实可以说百分之七、八十的指示都是为了纠正大家的禅修心态。有时候我会不拘一格地说你修这个,你想修什么就修什么,你想修行佛随念就修行佛随念,你想培养慈心就培养慈心。为什么会这么样?你要反省一下你自己。是不是你的心很烦躁,是不是你的心很多杂染,是不是你的心很多烦恼在那边、很多习气,我们可以透过佛陀教导的这些方法去排除掉。不要以为说我们有了定力了,这些烦恼自然而然就会镇伏。确实它可以镇伏,但是镇伏不等于能够消除。
我们应该是把这些障碍先去除掉了,才培养定力。这样的话我们培养出来的定力是健康的。你只是把烦恼硬硬压下去的时候,你所培养出来的定力很不稳固。为什么呢?因为一旦由于你的不如理作意的话,之前的那些烦恼,特别是你的习气,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旦这么样,到时你的定力敌不过这些烦恼。那你的定力会退失,或者你的定力甚至会助长你成为造恶的因缘。
就犹如提婆达多一样他拥有了定力又怎么样?因为他的烦恼没有被镇伏,结果他的控制欲、他的权利欲战胜了他,他反而用他的神通去干坏事,是不是?
所以我们不要做这种人,我们宁可自己的禅修没有进步,我们的定力没有提升,但是首先我们很好地利用这些时间认真地去反省一下自己:你身心的轻安培育出来没有,身心的轻快性培育出来没有,身心的柔软性培育出来没有,身心的适业性培育出来没有,身心的练达性培育出来没有,身心的正直性培育出来了没有。
甚至可以用你自己的理解,你可以把练达性培育成很健康的心理,你可以把轻快性变成你的内心感觉到很敏捷、很灵敏,你把轻安变成内心感觉很轻松、很愉快,你都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只要你能够理解,然后认真去培养这些素质,当你把这些素质培养出来了,就证明这些素质和你修行的目标是相应的。因为我们修行就是为了要去除这些污垢,培养我们内心的平静,培养喜悦,培养心的专注,培养心的没有杂染。
我们叫它止,什么叫做止呢?paccanãkadhamme sametã'ti samatho.让敌对法止息。什么是敌对法?你的内心那些污垢、习气、烦恼杂念就是污垢,你没有让这些止息你在培育什么定力?你在止,止什么?是不是?所以禅修其实只要抓到窍门,我们就看到,禅修贵在什么?贵在调心。大家理解这句话吗?我们讲到修行要放下期待、放下焦虑,就让我们的禅修在平静地精进当中进步。
如何放下期待放下焦虑,如何达到平静才能够讲到精进呢?能够理解这句话吗?庄稼有庄稼的生长速度,农夫所做的工作只是耕耘和灌溉而已。你们理解这句话吗?
要修行我们要学习放下负担,要学习放下啊!要记住巴利语叫做pañinissagga ,佛陀经常教导pañinissagga 要放下,放下什么?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放下这个沉重的五蕴的负担。如何放下沉重的五蕴的负担呢?并不是说我们最终放下这个身体、要我们去自杀,不是这样,而是放下我们内心这些很沉重的对五蕴的执取(upàdàna)。
执取自、执取他、执取内在的、执取外在的。培养内心的素质,其实当这些素质生起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把这些内心的污垢慢慢地透过培养好的素质把它去除掉,因为当我们拥有良善的素质之后,这些污垢的素质就会去除掉。
如果我们不如理作意,这些习气又会生长。就犹如我们昨天讲到的,拥有正念的时候,你的心不会散乱,当你的心散乱的时候,你一定没有正念。同样的,当你的心拥有这些素质的时候,你的心不可能会有焦虑、不可能会有急躁、不可能会有顽固、不可能会有傲慢。因为你的心拥有这些好的素质,这些好的素质往往和那些污垢的素质是相对的,有了这个就没有这个,我们的心不可能同时具有两种完全相反的素质。
所以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培养,修行不要修出个苦瓜脸。修行要越修,要修得脸如满月,不要脸如苦瓜就好了。
那好,我们现在已经讲了这六对的十二个心所。
下面我们再继续讲另外的一组心所,就是三种离心所。离心所(virati cetasika)一共有三种离:第一是正语(sammà-vàcà),第二是正业(sammà-kammanta),第三是正命(sammà-àjãva)。
正语是远离恶语、远离不好的语言;正业是远离身的恶行,也就是不好的行为;正命,这里的命是指谋生,远离不正当的谋生方式,也就是远离不正当的职业。这三种心所,正语、正业、正命都称为离。离就是由于已经远离了这些恶行,远离了不好的行为,所以称为离(virati)。
正语是透过远离四种不好的语言来培育、来达成的。
第一种不好的语言就是虚妄语(musàvàda),虚妄语又简称妄语也就是骗人的不真实的话语。虚妄语不仅仅是透过口头说出来,它还包括透过身体的姿势、透过写字、用报刊杂志、用文章、通过网络去说假话、去制造假的报道、制造假的新闻,这些都是属于妄语。在经典里面也讲到:不见未见,没有听闻的说听闻的,不知的说知、不觉的说他觉。你知道的说不知道,你听到的说没有听到,你知道的说不知道、你不觉知说觉知,这个都是属于妄语。
妄语有两个条件:第一、你拥有欺骗的心,第二、你用任何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只要是不真实的,你心存欺骗,你表达出来就是属于虚妄语。
第二种恶语是离间语。离间语又称为两舌,也就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把这里听来的话告诉另外一个人,把那个人说的话又告诉这一个人,使双方的关系紧张、破裂,包括分裂任何的关系。例如:父子的关系、夫妻的关系、同事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乃至公司与公司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这些都是属于离间,只要你是从中挑拨离间,这个就是属于离间。即使你传闻的是真实的,但是还是属于离间。
第三是粗恶语(pharusàvàcà)。粗恶语又称为恶口(骂人),说难听的、使人听了感觉难堪的话。无论你是诽谤也好、你是骂人也好、你讽刺也好、你讥笑也好,总之是使他人难堪的那些粗言烂语都是属于粗恶语。
第四是杂秽语(samphappalàpa),又称为绮语。例如:那些淫词艳曲,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言不及义的话,过度地夸张,阿谀奉承,能够增长散乱、忘失正念的这一切的语言,编造一些假故事娱乐大众,这些都是属于杂秽语。
如果一个人远离了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和杂秽语,那么他就培育了、成就了正语。也就透过离这四种不好的语言而达成了正语。
第二是正业。正业就是远离身的恶行。
身的恶行包括三种:第一种是杀生(pàõàtipàta),pàõà就是有呼吸的生命;àtipàta就是杀害、断除;断除他们的生命。
杀生由五种条件构成:第一、对方是生命,第二、你明知是生命,第三、想要对方死的心,第四、你付诸行动,第五、对方已经死了。当然了,如果你虐待动物,或者你本身想要把它弄死,对方还没有死,这也是属于一种身的不正业,虽然没有构成杀生,但是你的不善业已经造了。
另外一个身的恶行是不与取(adinnàdàna),adinnà就是还没有给的;àdàna是拿;也就是非法地占有、偷、盗、窃、抢、夺、乃至骗取,这些都是属于不与取。只要那东西不是属于你的,而且你明知道那个东西不是属于你的,你用任何的方法去占有、去拥有,就称为不与取。
第三种身的恶行是欲邪行(kàmesu micchàcàra),kàmesu就是对于欲望的,micchàcàra就是错误的不正当的行为。也就是关于性方面的不正当的行为,不正当的性行为就称为欲邪行。也就是跟你没有资格发生性关系的人发生性关系,这就称为欲邪行,也称为邪淫。
第三种离心所是正命。这里的命不是生命的命,因为巴利语叫做àjãva,这里的命是谋生的意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或者赚钱。正命就是正当地获得财富,而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方法或者谋生的方式来赚钱获得财富,避免从事不正当的谋生方式称为正命。
在《增支部》里面提到一个在家人不应该从事五种不正当的谋生方式或者是不正当的工作:
第一、贩卖武器。例如:贩卖刀、枪,包括现在贩卖军火。不仅仅不能贩卖,也不能够制造、制造那些杀器乃至制造猎枪、渔网,这些都不应该。
第二、贩卖奴隶。贩卖奴隶现在来说就是人贩子。非法的输入劳工等等这些都是,还有那些蛇头,这些都是属于邪命。
第三、养那些供屠宰的动物。例如:养猪、养鸡、养菜牛、养一些羊、或者现在很多开设鱼塘养鱼、养虾,还有专门养苍蝇、养蚯蚓去给其它那些动物吃的,这些都是属于邪命。
第四、贩卖毒药。贩卖毒药包括了贩卖杀虫剂、农药等等这些会杀死众生的,这些都是属于邪命。
第五、制造和贩卖麻醉品。现在来说就是贩毒,制造毒,各种方式的贩毒都是属于邪命。无论是属于鸦片、摇头丸、海洛因、冰片、吗啡,这些都是。或者从事制造酿酒、卖烟,这些都是属于邪命。当然如果是有些开药店的,他卖一些药用的麻醉品,例如:有些阿片、治咳嗽的阿片、或者一些止痛的吗啡,这个并不算的,因为那个只是药用的。但是如果纯粹是供人娱乐、供人消遣的那种麻醉品和毒品,如果你从事这个,就是属于邪命。
现在如果一个人从事和这些有牵涉的,例如:从事色情行业、开赌馆、赌场,或者从事打猎、捕鱼、捕动物、从事屠宰、开海鲜店、开一些海鲜酒楼,这些会涉及到杀的,作为佛陀的弟子都不应该去从事这些。如果我们是为了维生而去做,这个称为邪命,如果不是为了维生而去做,那么这个是属于邪业,就是不正当的行为。为了维生而去做这些,这个称为不正当的谋生方式。
当然了,这也包括我们用一切不正当的方式来骗取钱财。包括了用欺骗、诈骗、隐瞒事实、偷税、抢夺等等这些手段来获得的钱财,如果我们是为了谋生而去干这些事情,这个还是属于不正当的行业、不正当的谋生方式。
离心所的特点就是不违犯,不违犯语言的、行为的、和职业方面不好的这些行为。作用是远离(virati);表现为不去做那些事情;近因是有信心或者有惭、有愧、知足等等。
离心所分为三种:一种是自然离,一种是受戒离,一种是正断离。至于这三种心所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留待明天晚上一起再继续学习。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请合掌来作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 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 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 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27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三种离心所、二种无量及无痴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16讲于江西佛学院第四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下面大家请合掌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讲到了中舍性,还有6对12个心所,以及讲到了3种离心所。在昨天晚上我们重点讲了6对12个心所对于我们修行的作用,这12个心所对我们提升内心的素质很有帮助,在我们修行过程中,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素质,我们应该要花多点时间去培育、去提升这些素质。就好象如果自己的身体肮赃,无论穿任何的衣服我们都不会感到舒服。
如果我们的心不具有修行人所必须拥有的素质,我们修任何的方法都感觉方法不相应。如果我们拥有一个杯子,如果这个杯子肮脏或者有其它的气味,无论倒进任何的水去,你喝这杯水都会发现水带有一股味道、一股气味,是不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我们舍不得放点时间去洗洗杯子呢?同样的,当我们的心如果是拥有杂染、烦躁、焦虑、期待、拥有僵硬、不适业,我们应该花点时间去去除这些内心的污垢,等内心拥有素质之后,我们修任何一种业处,都很容易相应。
接着我们在昨天晚上讲离心所的时候讲了有三种离:三种离就是正语、正业与正命 。
这三种离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自然离,自然离就是由于省思自己的社会地位、年纪、所受的教育,而在有机会造恶的时候不去造恶,这种称为自然离。
有一类的人,他们从来都没有信仰,他们也不信仰任何的宗教,更何况他们要受戒了,他们也没有戒,但是由于他们省思到自己的出身、年纪、社会地位,或者乃至省思到自己的道德,他认为:“这些事情对我来说是不应该去做的。”因此,即使有了造恶的机会发生,他都不去做,这种称为自然离。
在古代很多那些读书人、他们读了圣贤书,他们受过了孔、孟思想的教育,对有些事情,他们也是自然而然,他们省思到自己的品德、自己的教育程度而不去做很多那些事情,甚至他们当官了,也拒绝去受贿。而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正直之人,他们虽然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他们也没有持过戒,但是他们抱着一股信念,一股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这样的信念,他们自然而然不去造恶,即使有很多的诱惑来他们都不去做,这种离就是远离诸恶行的心,称为自然离。
在这里讲一个故事,在古代斯里兰卡,有一个叫札迦那的在家人,据说札迦那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的母亲生了一场病, 医生说这种病必须得要有新鲜的兔子肉做药才能够治好。札迦那的哥哥就跟他说:“弟弟,你到田野树林里面去抓一只活兔子来。”札迦那就奉命前去。
那个时候,有一只野兔正在田里面吃菜,它听到了有脚步声就赶忙地跑,结果当它跑到半路的时候被藤缠住了脚,跑不动了就在那边叽叽地叫。札迦那听到了之后就抓到了那只兔子,等他抓到了那只兔子的时候,他发现这只兔子很恐慌地在叫,然后他心想:“如果我为了我母亲的生命而杀害另外一条生命那是不恰当的。”于是就把那只兔子又放了,说:“走吧,你跟树林里面的其他的野兔一起去享受草和水吧!”
等他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他的哥哥问他说:“你到底有没有抓到兔子啊?”他说“有啊!”然后他把这一切的经过告诉了他哥哥,他的哥哥很生气,骂他那么蠢,抓到了兔子还把它放了。这个时候札迦那跑到他母亲的面前,就宣说了真实语,他说:“自从我出生以来我从来都没有,我从来都不曾刻意地杀害过任何的生命,以这个真实语愿我的母亲健康、快乐。”他的母亲也因为这个真实语而康复了。所以,虽然札迦那在很小的时候他还没有受过戒,但是他从来都不曾去伤害其他的生命,这样的话,这种自然而然不去造恶的称为自然离(sampatta virati)。
第二种离,是受戒离(samàdàna virati) ,这是在受戒之后,远离诸恶行。例如,当一个人持守了五戒之后,他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和远离饮酒等麻醉品,这种称为受戒离。
一个人在持戒其间,无论他持的是常戒或者持的是时限戒(在某一个时段当中持的戒),在他持戒期间,即使有了因缘违犯的,他都不去做,这种称为持戒离。
就好象Uttaravaóóhamàna 居士一样,据说这位居士在安巴利亚寺里面从Piïgalabuddharakkhita Thera长老那里受了五戒之后,有一天他回去自己的田里面耕田。那个时候他的牛跑掉了、走失了,他就上到Uttaravaóóhamàna 这座山里面去找自己的牛,结果半路上遇到了一条大蟒蛇,这条大蟒蛇把他缠住了,那个时候他一抽他的腰里面的斧头,就想:“我要用这个利斧把它的头砍下来。”然后他又在想:“我刚从长老那里受了戒,如果我现在把我所受的戒破掉,那个是不适合的。”于是他思考再三之后,他就自己在想:“我即使是失去自己的生命,都不去违犯所受的学处”。于是他把那个斧头连柄丢到远处去,一丢到远处去,那条蟒蛇结果也松开了他溜走了,这种称为受戒离。受戒离对于在家人来说,是他持守自己所受的戒,对于出家人来说,也是他严格地持守自己所受持的戒。
还有另外一种离是正断离(samuccheda virati),这种戒是与出世间圣道心相应的离。对于一个圣者来说,无论是在家圣者或者出家圣者,一旦他证得了圣道,在圣道心升起之后,他即使连“我想要杀生,我想要故意犯戒”这样的心都不可能会升起,这种称为正断离。正断离的正断是 samuccheda 。uccheda是断除、斩断的意思;sam 是完全;这一种离就是完全地根除了、砍断了犯戒的倾向,乃至想要犯戒的动机都不会生起,这称为正断离。
我们再讲一讲离又跟戒有什么区别,离是 virati ,而戒又称为 sãla。 离是指刻意不去做某种恶行,因此这种离心所的产生,对于凡夫来说,惟有拥有恶行(可以产生恶行)的因缘条件成熟了,他不去做这种事情,这称为离;但是对于戒来说,如果在没机会去造的时候,他仍然不去做,这个称为戒。
比如说,你们在家里、在厨房里面做菜,突然在地上跑出一只蟑螂,你可能很自然的反应就是想伸只脚去把它踩死,但是突然你想:“我现在是拥有戒的,如果我要把它踩死是不适合的。”于是你并没有踩死它,就由它自己去。或者你现在正在听课,突然有只蚊子飞到你的脸上,如果按照你平时的习惯,很自然就可能想伸一只手把它拍死,但是当你在伸手或者想要把它拍死之前,生起了一个心念说:“如果我把它打死,将会破我自己的戒,我是不应该把它打死的。”这个时候,你生起的这种心念:“我不去造恶,我不去杀生。”这种心念是属于正业的离心所。
又比如说,有一个人很烦,他经常打电话找你,你又不想再经常去随顺他、顺从他,于是有时候想说一些谎话,去敷衍他。例如:他又叫你出去:“我现在很闷啊!你出来陪我。”你说:“我没空啊!”其实你本身有空,你说没空。但是你可以说:“我现在不想出去,我现在在家里还准备做什么事情。”就是如果他打电话来,本来你的心念很自然的就想去说谎话、去敷衍了事,但是这个时候一转念:“我不能够说谎,我已经持了戒了。”你就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我现在不想出去。”不想出去,这个是真话嘛!你如果本身没有事,你说你很忙,忙的不得了,这个就是谎话。在这个时候,有了因缘说谎但是你不说谎,这个时候称为离。
如果我们在没有机会去造恶的时候,我们不去造恶,并不叫做离。离就是惟有在恶因缘成熟、恶因缘现前的时候,我们不去造恶,那叫离。如果没有因缘的话,而我们又拥有戒、持戒的话,就叫做戒。
所以我们知道离和戒它们还是不同的,例如:现在有很多人说“一旦受了戒就很不自在,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受了戒就好像给很多条绳子捆住你自己一样。但是我们又转念想一想:受了戒。当有那些恶因缘使我们造恶行,违犯、做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我们可能会去造作。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才去做。但是我们在平时大部分的时间并没有这些恶因缘,比如说,你总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杀生吧?你总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说谎吧,是不是?你总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偷盗吧?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并没有去持戒,我们没有戒的功德。只是我们不去做而已,但如果我们受了戒,即使我们不去造作这些恶事,即使没有恶的因缘成熟,我们仍然在持戒。如果有了这些恶因缘成熟,我们生起防恶止非的这种作用就称为离心所。所以鼓励大家只要是佛弟子都应该要持戒,最基本要持五戒。持五戒就是你不去做它,你的戒的功德就在不断地增长。
不要认为我持戒了之后,我就不自在了。或者有些人说:“我只要不去做那些事情,我持不持戒都一样。”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如果你们认为:“我不去做那些事情,我受不受戒都一样。”那么我们再去思维一下,那些牛、马,它们不会去杀生,是不是?它们也不会去说虚妄语,它们也不会去喝酒,去服用麻醉品、去吸毒。这样的话,牛和马不是终身都戒行清净了?是不是?你们想不想做牛?守持牛和马的这种行为呢?还是不同的。因为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去持戒,我们就持戒。持戒了之后,惟有恶因缘、很稀有的恶因缘产生的时候,我们不去做;不去做,那个时候你的离心所在起作用。即使没有,我们还是持戒清净,那个时候你的戒德就不断地增长。因此不要认为:“我不去做那些行为,我持不持戒都一样。”不一样!
又如,你不要认为:“我的心善良,我受不受皈依,我信不信佛都一样。”其实不一样。而对于佛弟子来说如果他能够很恭敬地、很谨慎地去守护佛陀的戒律,那么他就可以做到后面那两种离。
正如佛陀这么样说:Evameva kho, bhikkhave, yaü mayà sàvakànaü sikkhàpadaü pa¤¤attaü, taü mama sàvakà jãvitahetupi nàtikkamanti.
“如此,诸比库,凡由我为诸弟子所制定的学处,我的弟子们即使有生命之因也不违越。”
这句话就是说,作为佛陀的弟子要很恭敬佛陀所制定的学处,犹如在军队里面军营的命令一样,上司、司令员的命令一样。所以我们把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叫做的 ana , ana 的意思就是威令、命令。对于这句话有两种离,它就是对应我们刚才所说的两种离,第一种是受戒离,第二种是正断离。对于凡夫弟子来说,是受戒离,对于圣者来说是正断离。凡夫弟子当他在受了戒之后,他思维:“即使我舍弃生命都不违犯佛陀所制定的学处。”这个时候他把自己的戒持清净,即使遇到了有犯戒的因缘,他都不去做;即使放弃自己的生命,他都不去做。这就是称为受戒离。
而对于圣者来说,当他在证得了圣道之后,他即使生起:“我要故意违犯佛陀所制定的学处。”这样的心念都没有。
犹如释迦国,在佛陀的晚年,大概是进入八十岁那一年,当时邻国Vióåóabha维毒哒跋王(旧译毗琉璃王),他篡夺了王位之后,想要履行他在年轻的时候,在他小的时候所发过的誓。因为当时他在很小的时候,他去到了释迦国,结果当他离开的时候,那些婢女就在骂、并用牛奶去洗他所住过的房间和所坐过的座位,她们骂:“这就是那个婢女所生的儿子,婢女的儿子所住过的地方。”
结果当时维毒哒跋王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他发了个毒誓:“一旦以后我做了王,你现在用牛奶去洗我坐过的地方、住过的地方,以后我要用血来洗平你们的国家。”等他做了王之后,他发兵去攻打释迦国。当时释迦国已经被他攻破了,乔萨罗国(Kosala)的兵长驱直入,一见到释迦族的人就杀,因为他想要把释迦族灭绝。据说在那个时候,那些Kosala国的兵,他们把刀和剑放在那些释迦族的人的脖子上,然后问:“你是不是释迦族人?”那些释迦族人即使被杀,他都会说:“我是释迦族人。”然后就刀起头落。
当时释迦族被维毒哒跋王进行了大屠杀。所以释迦族这个民族即使它产生了像我们佛陀那么伟大的人,但是就是在那个时候,已经几乎被消灭的绝种了。当时的释迦族人因为还有很多已经证果了。对于那些即使没有证果的人,他们思维着佛陀的教言,说:“即使我失去生命,我都不说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的释迦族人就是在那次大屠杀当中被杀害了。然后当时那些士兵就把释迦族人的尸体拖到罗黑尼河边,用他们喉咙的血去洗他们的盾牌。
又比如说,在古代有一个叫做(Maha-Saïgharakkhita)大僧护长老的例子。当时的大僧护长老已经有六十个瓦萨,就是出家受具足戒已经六十年了。那个时候他已经年龄很老了,准备要去世了。那个时候,很多的人聚集在那里,想要看他入般涅槃。
当时,那些比库们问这位长老说:“尊者,您是不是已经证得了上人法(是不是证得了出世间法)?”这位Maha-Saïgharakkhita长老说:“我现在还没有任何的出世间法。”就是说他还是个凡夫。
这个时候在他旁边有个年轻的侍者比库跟他说:“长老,现在来自四方、方圆十二由旬的人们他们都来这里,他们想要等您般涅槃、想要看您般涅槃,您如果以凡夫之身而死的话,未免会令大众失望了。”
这位Maha-Saïgharakkhita长老说:“噢,我一直以来都有个愿,我希望在未来能够见到美德亚佛(Metteyya弥勒佛),所以我没有很精进地修vipassanà修观,既然这么样,你把我扶起来吧。”于是那个侍者把他扶起来,扶起来之后他就开始修观。然后那个侍者他们出去,想让这个长老独处一下。
结果等他们刚刚出去,这位大长老已经透过他的观智断除了一切烦恼,然后他用弹指提醒他们。当那些其他的比库进来的时候,他们很惊讶地说:“大长老,你真是做了很难做的事情,你竟然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断除一切烦恼成为漏尽者。”这个时候那位长老怎么说呢?他说:“我在那么短的时间,证得漏尽还不算难。可以说我自从出家受具足戒到现在,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一件没有正念、没有智慧的事情。”也就是他把他的戒持守的很清净,这才是更难做的事情。结果这位大长老在大众的期盼之下,入了般涅槃。
又犹如有另外一个比库,他有一天在野外被盗贼抓到了。盗贼抢光了他的衣服,抢光了他的钵,然后把他用藤绑在地上。由于藤还没有把它拉断,它还是有生命的。这个时候,这位比库知道如果是自己一翻滚的话,他很容易就把自己解放出来。但是他又这样想,如果他这样翻滚出来的话,那藤会拉断,他会犯了他的戒。于是他就躺在那里,结果后来山火烧了过来,即使在山火烧过来的时候,他仍然躺在那个地方,最后被山火烧死了。后来,长部诵者Abhaya长老(无畏长老)和他的随从比库见到了之后,他非常敬仰这位大长老宁舍生命都不犯戒的这种德。而这位长老当时也是在被火烧的时候,他作了观(修vipassanà),就在他被烧死的那一刻证得了阿拉汉果。所以当时的长部诵者Abhaya长老为他起了塔。
又比如,有另外一位长老、一位比库。他有一天去外面托钵,由于一直走,可能他的果报的原因,他一直都没有托到钵、没有托到任何的食物。等他往回走的时候,由于很疲劳又很饥饿,他晕倒在一棵芒果树下。这个时候,偏偏他的周围很多芒果,只要他伸手去拿芒果,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吃到芒果。但是他仍然持守他的戒,并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他去拿芒果的话,那么那些芒果是没有经过授与的、没有经过手授的,他吃的话会犯了一个叫巴基帝亚,而且如果是在那个时候吃的话,他又会犯了非食时。
于是他躺在那里,已经非常疲劳了。这个时候有一位老居士,他经过的时候,发现了这一位比库已经饿晕在路边的芒果树下。那个时候,他思维:“这位尊者真的很了不起,他宁可饿晕,都不去违犯他的戒。”由于他也懂得戒律,所以他捡了一些芒果,然后就榨了一些芒果汁给这位尊者喝。当这位比库喝了之后,恢复了一些精神,但是由于他太累了,于是这位居士背着他回自己的寺院。
那个时候,这位比库就在想:“这位长者、这位老居士,他既不是我的父亲,也不是我的亲人,他竟然对我这么有信心。”然后他心怀着感激和惭愧的心就在背上修观,据说也在背上思维他自己的戒为起因,然后再修观,结果也证得了阿拉汉果。
这些就是说作为一位佛陀的弟子,他应该很严格的持守自己的戒律。不像现在我们禅修营里面有些人,他们说:“没关系,反正如果我犯了戒的话,可以在尊者那边再继续再受过一遍。”这么样轻易,变成你们不是叫持戒,叫轻慢戒,随随便便就把自己受持来的戒把它违犯了、把它破了,这个很不值得。
所以,当我们在省思到自己的戒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随意地违犯。即使有恶因缘的时候,我们不违犯,这个称为离。如果没有恶因缘,我们不去做,那个称为戒。
对于凡夫来说,离心所惟有在恶因缘才会现起。但是对于圣者来说,一切时,在他的圣道心和圣果心里面离心所都能够一起出现。也就是对凡夫来说,离心所是个别、个别出现的;对于圣者,在圣道心和圣果心里面,三种离心所是一起出现、一起生起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对于一般的人、一般的凡夫弟子来说,当他有想要说虚妄语的因缘出现的时候,他想着:‘我自己不应该说虚妄语’,这个时候正语在起作用。当他有造恶业的这种恶因缘出现的时候,他省思:“我不应该造恶业,我不应该杀生。”或者当他在受到一些,例如:现在的社会很多男女之间的诱惑,这个时候,他就在想:“我不应该去违犯。”即使他是为了自己的戒,或者为了家庭、对丈夫或者对妻子的忠贞,他省思这点,他不去做。这个是称为正业,就是他不去违犯。
例如:有人想要和你合伙做一笔违法的,但是又会赚很多钱的生意,你在思维着:“这些是违法的。”或者你在思维着:“我现在是佛弟子,我不应该去做这些。”这个时候,持戒离或者自然离就生起了。如果你思维着:“如果我做这些不好的事情,假如被抓了、被法律惩罚,那么我的名誉会受损害,我的社会地位、我现在所拥有的这些会受损害。”这个是叫自然离。如果你是一个佛弟子,你省思自己持的戒,不应该去犯,这个称为受戒离。
如果是对于圣者来说,他连想去做的这种心念都没有了。这些离就是对于圣者和凡夫之间的区别。
下面我们再继续来讲两个心所,无量心所appama¤¤a 。无量一共有四种无量,称为无量心。为什么称为无量呢?因为这一种心所面对的是一切的有情,因为有情无量,所以所缘无量,因为所缘无量,称为无量。又由于这一种心所取的所缘是无量,所以他的心是很广大的,称为无量心。
无量心一共有四种:即慈、悲、喜、舍(mettà 、 karuõà 、mudità、 upekkhà ) 。这四种无量心又称为梵住(brahmavihàrà )。为什么称为梵住?也就是清净的住处、圣洁的住处、高等的住处、崇高的住处,或者梵天人经常所住的地方,称为梵住。
这四种无量心是对待有情的理想态度。但是只有悲和喜这两种被列为二无量。为什么?因为慈无量心是属于哪一种心所?属于无瞋心所。而舍无量心是属于哪一种心所?是属于中舍性心所。所以特别有的两种心所是悲和喜。
我们先看悲,这里的悲不是悲伤的“悲”,不是悲痛的“悲”,而是悲悯的“悲”。这里的悲(karuõà) 的意思就是指同情、怜悯。其特相是欲拔除、希望拔除他人的痛苦;作用是不忍心见到他人受苦;表现为不残忍,或者无害;近因是见到为苦所逼迫的人,所逼迫的众生没有依怙的状态。
平时我们一般都说:“慈悲、慈悲,请您慈悲,请法师慈悲、慈悲。”在我们一般的用语里面,慈和悲似乎是一样的,其实它们还是不同的。慈和悲虽然很相像,但是它们无论在近因上、在表现上、在作用上都不同。慈是慈爱,是一种祝福,希望他人、希望一切众生快乐、平安,这是慈。慈的对象是众生的福乐。而悲,悲是悲悯、是同情,它是希望众生脱离痛苦、解脱痛苦。它的所缘是见到众生的痛苦。一个所缘是有情的快乐,一个是有情的痛苦。所以我们用简单的话来说,慈是祝福快乐,悲是希望没有痛苦。慈和悲,它们还是稍微有区别的。
第二个无量心是随喜(mudità)。这里的喜不是欢喜的喜,而是随喜。特点是随喜或者喜欢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妒嫉他人的成就;表现为去除厌恶他人的成就;近因是见到他人的成就。这个是随喜。
随喜是我们对于别人的成就感到欢喜。他的所缘取的是他人拥有的成就。在心所里面有两种心所,所取的所缘都是他人的成就,近因都是他人的成就。一种是随喜,还有另外一种是什么?是妒嫉。妒嫉和随喜同样都是见到别人有所成就,但是它们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作用,是不是?
当你见到他人有成就的时候,你的内心酸溜溜的、你不喜欢他人拥有成就,这种称为妒嫉。而如果你见到他人的成就、见到他人的成果的时候,你内心感到欢喜,反而希望他不会失去成就,这是随喜。
随喜有两种随喜:一种是从因上来说的随喜,一种是从果上来说的随喜。从因上说的随喜就是当我们看到别人在做功德、在造善行、在造作福乐之因的时候,我们为之而感到欢喜,这种也称为随喜。而从果上来说,当别人在享受着福乐之果,例如:他拥有了成就,他获得了财富,他现在获得了地位、名声,我们对此感到欢喜,这也是属于一种随喜。
随喜直接对抗的就是妒嫉。所以如果我们经常对他人的一些成就妒嫉的时候,甚至我们大家都在一起修行,听到别人修的好,我们都感到很妒嫉,想方设法要干扰他,要把他搞下去。这样的话,这样妒嫉造的不善业是很重的,因为障碍他人的修行,这种由于妒嫉心而想要障碍他人修行,因为这种造的不善业,如果是在成熟的时候,可能会使我们堕落到恶趣。即使不是的话,以后你修行会困难重重。
所以我们最容易做到的随喜就是什么?当别人无论是做善事的时候,或者别人拥有成就的时候,最容易的就是我们说什么?“萨度!萨度!萨度!”就是随喜他人的成就。
而且还有另外一种我们多点去赞叹他人。当然了,对于不应该赞叹的,我们不应该赞叹。比如说他人经常做恶事,我们赞叹他很有能力,这种赞叹就是不好的随喜。如果他人经常行善,他人持戒清净,他人拥有定力,他人修vipassanà,他人乐善好施、经常行布施,我们赞叹他,这也是一种随喜。这些随喜都很容易做到的。是不是?
对于这四种无量心:慈、悲、喜、舍,由于都是面对着一切众生的状态。如果我们面对个体的众生,这种也叫做慈、悲、喜、舍,但这种还不能够称为无量心。如果当我们把这些心念扩展到对一切的众生,这个称为无量心。
这四种无量心,我们把它综合起来一起讲,这四种无量心的所缘都各有不同。对于慈无量心,它的所缘是有情的福乐,有情的快乐;悲无量心是有情的痛苦;喜无量心是有情的成就;而舍无量心就是我们思维有情的果报。
这四种无量心,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慈母、一个做母亲的有四个儿子。对于她的最小的儿子,她希望她的儿子能够很快乐地长大,能快点长大。这个时候母亲对这个小儿子、这个幼儿希望他快乐地长大,这个叫做慈;而如果当她的另外一个儿子生了病,她希望她的儿子的病快点好,这个是悲;而另外一个儿子,他长得很英俊,她希望这个儿子能够长葆青春,能够经常都那么英俊,这个是属于喜;而另外一个儿子,他已经自立了,已经长大了,他自己已经可以谋生了,那个时候,她就不会经常去担心她的儿子,这个称为舍。
所以慈、悲、喜、舍是四种不同的心态,面对着众生、面对着有情不同的心态。这慈、悲、喜、舍,它们既有直接对抗的敌人,但是也会失败,所以我们可以说有近敌,有远敌。
当一个人在修慈的时候,他可以去除瞋恨心,所以慈和瞋恨是直接对抗的;悲,如果一个人修悲可以对抗伤害的心,残忍、残酷的心。所以修悲可以对抗残酷,伤害;修喜可以对治妒嫉;修舍可以对治过度的紧张、过度的执着。
但是修慈、修悲、修喜、修舍也会失败。
如果一个人修慈修出贪爱来、很执着一个人,这个是失败;
修悲修出看到别人在痛苦,也在流泪。感觉好像你是很慈悲,其实这种悲和忧悲的悲是相应的。我们修悲不是想到别人的痛苦,我们自己在流泪,这个不叫悲,这个是称为世俗的悲哀的悲。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修悲,这种悲是悲悯,当我们见到众生时,我们希望他没有痛苦,而不是取他的痛苦自己一起痛苦,所以这个是不同的。我们说悲有拔苦,有希望别人脱离痛苦的这种祝愿,这个才叫做悲。所以悲和我们跟别人一起流泪,别人在哭、我们也抱在一起哭,这种悲不叫做悲,这个就是悲的失败;
喜,喜的失败就是当你见到别人的成就的时候,你高兴、兴奋的不得了,手舞足蹈,这个称为世俗的喜。变成兴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种喜是失败;
而舍,如果由于过度的中舍,你的心变得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是和世俗的舍,就是愚痴相应的舍。
所以慈、悲、喜、舍的成功,慈就是衷心地祝福一切众生快乐;悲就是衷心地愿一切众生免除痛苦;喜就是衷心地愿一切的众生不会失去他自己的成就;而舍就是对一切的众生都思维业果智,而保持平等,不会过度也不会不足。
失败就是慈变成一种贪;悲变成一种悲哀;喜变成一种兴奋;舍变成一种麻木。这是既有成功又有失败。
当我们了解了慈、悲、喜、舍的作用之后,我们应该要时时去培育这种慈、悲、喜、舍的心。慈、悲、喜、舍惟有面对着众生或者我们心取众生为所缘的时候生起的。例如:我们在讲到正念、讲到正知、讲到慧的时候,即使我们是观照名、色法,这些都可以;但是慈、悲、喜、舍取的往往是概念法,就是有众生、有有情这样的概念而培养起来的心。
其中,如果我们修慈可以达到初、二、三禅;悲、喜也可以达到初、二、三禅;而修中舍、修舍无量心直接证得第四禅。这个是无量心(appama¤¤à)。
接着我们再讲最后一个心所。最后一个心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心所,是无痴 (amoha),amoha 又称为慧根 (pa¤¤indriya)。在经典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表达这种心所的名词,佛陀用很多种角度、很多种方式来表达。例如:讲到智(¤àõa) ,讲到慧(pa¤¤à), 讲到正见(sammà-diññhi) ,讲到明(vijjà),讲到择法(dhammavicaya),这些都是属于无痴的不同的名字(异名)。或者我们一般又把无痴称为慧。到底什么是慧呢?
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了,由于慧有很多种,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讲慧的话,未免会造成混乱。所以在《清净道论》里面就用一句话来解释: Kusala-citta-sampayuttaü vipassanà-¤àõaü pa¤¤à。与善心相应的观智为慧。
慧的特相是通达诸法的自性,也就是叫做dhammasabhàvo ppañivedha lakkhaõa ,这个是无痴或者慧的特相。在这里什么是诸法自性( dhammasabhàvo )呢?什么叫做诸法的自性呢?在maha-ṭīkā里讲到“Dhammànaü sako bhàvo, samàno ca bhàvo dhammasabhàvo. ” ,它的意思是诸法自己的本质以及共同的本质为诸法的自性,也就是说诸法的本质、诸法的性质称为诸法的自性。
我们说到的慧就是透过通达了解诸法的两种相:一种是自相(salakkhaõa) ,另外一种是共相(sàma¤¤alakkhaõa) 。
什么是自相呢?自相就是一切究竟法的本质。例如:在maha-ṭīkā里面就这样讲到,透过去把取地界的硬的相、坚硬相,这些称为自相。我们说到任何的究竟法都有自己的相、味、现起、足处(特相、作用、现起及近因),这些称为自相。
例如:我们讲到的地以坚性和硬性为它的自相;水界有黏结、流动、湿性是它的自性;火界有暖性、变熟性为它的自性;风界有支持,这个是它们的自性,是不是?它们自己的相。
心有识知所缘的自性。例如:我们说到的念,念就是有把心沉入所缘的这种自性,这些都是属于一切究竟法自己个别的特点、特征,这称为自相(salakkhaõa)。
什么是共相呢?一切的究竟法都拥有anicca、dukkha、anatta(无常、苦、无我)的共同的本质,这称为共相。
所以,当我们在修维巴萨那vipassanà的时候,在培育观智的时候,所观的就是透过自性相和共相来观照。在修名色差别智和缘摄受智的时候,我们观照的是究竟法的自相。到了思维智一直到行舍智的时候,我们观照的是究竟法的共相(无常、苦、无我)。
所以慧所取的所缘,如果是从培育观智来说,它取的所缘是属于究竟法。究竟法依其自性又可分为自相和共相两种。慧的作用是破除遮蔽诸法自性的痴暗(愚痴、迷惑和黑暗);表现为不迷惑;近因是以“拥有定者能如实知、见”之语,故说定是它的近因。这些都是《清净道论》里面所作的定义。在《清净道论》里面说过的,它引用了佛陀在《增支部》里面讲到的一句话:“拥有定力者能够如实知见。”这句话把它当成是培育观智的近因。但是由于一切的慧,它都必须拥有如理作意才能够生起。所以,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如理作意也可以说是慧的近因。
讲到慧,它又与想以及识有什么区别呢?想就是叫做sa¤¤à,识就是心识的识、意识的识,叫做vi¤¤àõa。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想、识和慧,它们都能够了解、能够取得、能够把取对象的本质,但是它们还是不同。
想可以知道所缘的,这个是青色,这个是黄色,但是它不能够通达它们的特相;而识,它可以知道这个是青,这个是黄,还能够通达它们的特性,但是,它不能够使道生起,就是不能够培育圣道;而慧可以,既可以通达它们的这个是黄,这个是青的相,而且还能够通达它们的特相,而且还能够让道生起。
在《清净道论》里面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想、识、慧三者的区别。好像在柜台里面摆着一堆货币,一个天真的小孩当他看到了货币的时候,他可以知道这个货币的圆、方、颜色,但是,也许他并不知道这些钱可以拿来买东西;而一个农夫,他知道这钱的圆、方、形状、颜色,而且他还知道这个就是人们拿来可以买东西,可以交换的货币、金钱;而另外一个银行家,他不仅仅可以知道这些金银,这些货币的形状、颜色、方圆,还知道这些可以拿来做货物交换的货币。而且他只要一看这些货币,他就知道这些货币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甚至知道这些货币是哪一年造的,是在哪里造的,是哪一个村子,哪一个造匠、造币师造的,他都可以知道。在这里,一个小孩面对着这些货币的状态犹如想;而一个村夫,一个农民面对货币的状态犹如识;而一个银行家面对货币的这种状态,称为慧。
慧有种种的慧,有一种慧,是属于一般非佛弟子都能够生起的慧。另外一种慧是属于在佛陀教法里面才拥有的慧,而且还是属于出世间的慧——无漏的慧。
佛陀在《中部》第117经《大四十经》里面讲过,佛陀说:“诸比库,什么是正见?诸比库,我说正见有两种:诸比库,有正见是有漏、福德分、所依之果报;诸比库,有正见是圣、无漏、出世间、道支。”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佛陀说有两类的正见。一类的正见是有漏的,就是它可以导向有烦恼的,但是由于这种慧可以带来福德,带来果报,它还能够在轮回当中带来福乐的果报。所以所依就是我们说到的Upādi。Upādi就是这个生命,带来生命的身心。这一种正见当我们培育之后,它可以在我们以后的轮回当中带来福乐的果报。
而另外一种慧,一种正见是圣的,就是圣者,属于出世间的,属于没有烦恼的,称为无漏的。是属于道,就是圣道的道,作为圣道的成分,称为道智的。
【诸比库,哪种正见是有漏、福德分、所依之果报呢?“有施、有供养、有献供,有善行恶行诸业之果的异熟,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众生是化生者,世上有沙门、婆罗门之正行者、正行道者,以自智证知此世及他世而宣说。”诸比库,此正见是有漏、福德分、所依之果报。】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他相信、他认为有布施,有善行,同时你所做的一些善行或恶行会带来果报,有今生、有他世,有母、有父,有众生是化生者。在这个世间上,有一些沙门和婆罗门透过正行,正行道,通过自己的智慧已经证知了有今生、有来世而把它说出来,这种正见是有漏、福德分、所依之果报。
那么我们从这句话来看,当一个人拥有了因果的观念,有了业果的观念,他相信因果法则,相信造的善能够带来福乐的果报,造恶会带来不善的苦的果报。当他相信了这种业果、相信因果关系,这种称为世间的正见。这种正见即使在佛陀没有出世,很多人都会拥有这些正见,他都可以拥有这种智慧。就像现在有一些印度教徒或婆罗门教徒一样,他们虽然不信佛,但是他们也相信业果法则。这种相信因果,相信业果法则的智慧,可以说是最低层次的智慧,世间的智慧。但是一个人即使拥有了这种智慧,仍然可以带来福德的果报。如果一个人在行善、在做布施、持戒的时候,即使他还没有观智,但是他生起了业果智、他相信因果法则,他再去造这些善行,这些善行仍然能够带来福德的果报,他所造的这种心还是属于智相应的心,这一类的正见,这一类的慧称为有漏的慧,世间的慧。
【诸比库,哪种正见是圣、无漏、出世间、道支呢?诸比库,那作为圣心的、无漏心的、道支具足的、修习圣道之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道支。诸比库,此正见是圣、无漏、出世间、道支。】
在这里佛陀又用一种更严格的方式来定义慧,这种慧是出世间的正见、出世间的慧,是无漏的慧,属于圣心的,也就是在圣道心里面生起的无漏心的。道支具足的,也就是在八支圣道分里面,八支圣道里面拥有的。修习圣道、在圣道生起的时候,在道心里面的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道智,这些都是属于慧的同样的性质,但是不同的名字。诸比库,这种正见是圣的、无漏的、出世间的和作为圣道组成要素的,就是道支的。
我们再看佛陀在另外一些经典里面定义的正见,在《长部》第22经《大念处经》里面佛陀讲到:“诸比库,什么是正见呢?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致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
这里讲到的正见,它是特指出世间的正见。而在《增支部》第三集第九品的第九经《第一三学经》里面,佛陀也在定义戒、定、慧三学的时候,也这样说:“诸比库,什么是增上慧学呢?诸比库,于此,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致苦灭之道’。诸比库,这称为增上慧学。”佛陀还是又把这里讲到的慧、讲到了能够导向出世间的慧才称为慧。这个是属于一种更加严格的定义所表述的慧。
在《清净道论》里面又用另外一种更加详尽的方法,把慧分为有一种慧,两种慧,三种慧,四种慧。一种慧就是以通达诸法的自性这种相,而称为一种慧。所有的慧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通达诸法的自性(dhammasabhàvo ppañivedha);
两种慧就是世间慧和出世间慧,这里讲到的世间慧(lokiya pa¤¤à),是指跟世间道相应的慧称为世间慧。
什么是与世间道相应的呢?当一个人在培育观智的时候,从他培育名色辨别智一直到培育随顺智、种姓智,所有的这些智都是属于世间智,也就是他透过观照诸法的自相和共相生起的智,这种智称为世间智,又称为世间慧(lokiya pa¤¤à)。
什么是出世间慧?与出世间圣道相应的慧称为出世间慧(lokuttara pa¤¤à)。这种慧就有四类的慧:就是入流道心里面的慧,或者我们可以称为入流道智、一来道智、不来道智和阿拉汉道智。在这四种圣道心里面生起的慧心所,称为出世间慧。
还有一种是有漏慧和无漏慧。有漏慧是取能够生起烦恼为所缘的这种所缘生起的慧,称为有漏慧。而取没有烦恼、不会夹杂烦恼的所缘生起的慧,称为无漏慧;另一种说法是把世间慧称为有漏慧,把出世间慧称为无漏慧。
第三种两种慧是名差别慧和色差别慧。名差别慧是取名法、取(受、想、行、识)这四种名蕴而观照受、想、行、识,观照诸名法而培育的智慧称为名差别慧;观照色法所培育起来的智慧称为色差别慧。换而言之,当一个禅修者在培育观智的时候,所有的观智只有两种业处,依它们的所缘来分只有两种业处,哪两种业处呢?名业处和色业处只有这两种。
我们说到修观智,虽然依次第可以分为十一种观智,或者说世间的智慧可以分为十一种,或者分为十三种,但是依它的所缘来分都不出观色法或观名法。观照概念法的没有算进去,它还不能够算是属于观智,还排不到智慧的这个范畴。
观照名法称为名业处,这种生起的智慧称为名差别慧;观照色法这种修行的方法称为色业处,它们这样所培育起来的慧称为色差别慧。
第四种两种慧是悦俱慧和舍俱慧。悦俱慧就是两种欲界的悦俱相应心以及十六种和在五种禅那方法当中,前面的四种禅那相应的出世间慧,这称为悦俱慧。
欲界的两种悦俱相应的心,在欲界的八种善心当中有四种是悦俱的,是不是?在这四种悦俱当中,惟有智相应的心才能够称为悦俱慧,智不相应的心还不是智能,因为本身智不相应的心就没有慧。所以惟有悦俱智相应有行心、悦俱智相应无行心这两种心才是属于悦俱慧。
而在圣道心里面,依照它的禅那可以分为:初禅的道心、初禅的果心、第二禅的道心、第二禅的果心、第三禅的道心、第三禅的果心、第四禅的道心、第四禅的果心。在这些圣道、圣果心里面如果是依五种禅那来分,前面的四种禅那相应的四种道心称为悦俱的慧。
作为舍俱的慧,(在欲界里面有两种是舍俱智不相应的心)舍俱智相应有行心、舍俱智相应无行心。智不相应的心还不算是这里的慧。
而对于出世间心来说,就是有四种和第五禅相应的出世间道心,这称为舍俱慧。也就是说从它们的受来分,慧可以分为伴随着悦受的和伴随着舍受的。
还有两种慧是见地慧和修地慧(dassana bhūmi pa¤¤à和bhàvanà bhūmi pa¤¤à)。见地慧是和初道相应的慧,修地慧跟其它三种道相应的慧。也就是在初道、入流道当中,这一种道心里面的慧心所称为见地慧。而第二道(一来道),第三道(不来道),第四道(阿拉汉道)里面,这三种道心里面的慧称为修地慧 bhàvanà bhūmi pa¤¤à.
慧还可以分为三种:思所成慧(cintà-mayà-pa¤¤à),闻所成慧(suta-mayà-pa¤¤à)和修所成慧(bhàvanà-mayà-pa¤¤à)。思所成慧是不依他人的教导而依自己的思维成就的慧称为思所成慧;闻所成慧是透过从他人之处听闻而培育的智慧称为闻所成慧;修所成慧是透过修习、培育止观而成就的智慧,称为修所成慧。
例如:闻所成慧,我们透过从他人之处学习了业处,这个时候我们对业处的认知,称为闻所成慧。思所成慧,我们从世间的慧来说,当一个人,他见到了一个人多做不义,他得到了不好的结果,然后他知道世间确实有因有果,他透过见到这个现象,然后他自己思维,这种对于业果的认知,称为思所成慧。如果他听闻到,例如:听闻一些善友、良师益友、善知识说:“有因有果,有恶行的恶报,有善行的善报。”然后他生起了业果智,这是称为闻所成慧。而修所成慧,在《清净道论》里面说:一切在禅那里面的慧(就是慧心所)都属于修所成慧。一个人透过修行观智而培育起来的慧都是属于修所成慧。
第二种三种分法的慧就是小所缘慧、广大所缘慧、无量所缘慧(paritta àrammaõa pa¤¤à 、 mahaggata§ àrammaõa pa¤¤à、 appamàõa àrammaõa pa¤¤à)。小所缘慧就是当一个人在修观智的时候,他观照欲界的名法和色法,这称为小所缘慧;当他观照色界和无色界诸行法的时候,由于他的所缘是广大所缘,取广大心为所缘这称为广大所缘慧;而一个人在证得了出世间智的时候,他取涅槃为目标,这种慧称为无量所缘慧。其中的小所缘慧和广大所缘慧是指观智、世间的观智,无量所缘是指出世间智,应当这样理解,《清净道论》里面这样解释。
所以如果我们在观照欲界的五蕴的时候,由于所缘称为微细所缘或称为小的所缘。这依所缘(小所缘)培育的慧称为小所缘慧。而取广大心,例如:我们证得了初禅,然后先入初禅,从初禅出定之后,再观照初禅的禅心的无常、苦、无我。由于初禅的禅心属于广大心,我们取广大心为所缘来观照它们的无常、苦、无我所培育起来的慧称为广大所缘慧。一旦一个人已经证得了圣道、圣果,他能够取涅槃为目标,他的所缘是涅槃,涅槃又称为无量。所以在道心里面的慧称为无量所缘慧。
还有另外一种是内住慧、外住慧、内外住慧(ajjhattābhinivesā pa¤¤à 、bahiddhābhinivesā pa¤¤à 和ajjhattabahiddhābhinivesā pa¤¤à)。内住慧就是在观照自身的五蕴、受、想、行、识这五蕴的时候,由于他观照的是自身的五蕴所培育起来的慧称为内住慧;当他观照他人的五蕴以及叫做非根的诸色法,或者讲到的这些没有生命的物质、这些色法而培育起来的慧称为外住慧;而当他在修观的时候,内观、外观、内外观,他所观照的是一时内观,一时外观,这个时候他所培育起来的慧称为内外住慧。
也就是从观照的所缘上来说,如果是观照欲界的,这称为小所缘慧;观照色界、无色界的称为广大所缘慧;
当他在修观的时候,一时内观,一时外观,只是观照内在的时候,这个称为内住的慧;在辨识外在的时候,称为外住的慧;一时内一时外的时候,这个称为内外住慧。这些是三种慧的分法。
还有四种慧的分法:dukkha ¤àõa§ (苦之智) 、dukkhasamudaye ¤àõa§(苦集之智)、dukkhanirodhe ¤àõa§(苦灭之智)和dukkhanirodhagàminiyà pañipadàya ¤àõa§(导致苦灭之道之智)。这是对苦、集、灭、道四种圣谛的智。
在这四种智当中,有些又可以分为世间智,有些又可以分为出世间智。
例如当一个禅修者在观照色法和观照名法,要培育名色辨别智、名色识别智的时候,这个时候称为苦之智。为什么?因为他取的所缘是五蕴。佛陀说:“Sa§khittena pa¤cupàdànakkhandhà dukkhà.”(苦就是执取五取蕴,称为苦。)所以当他在观照名色法,观照色、受、想、行、识的时候,培育的智称为苦之智。
当他去追查苦之因,例如:他看到了业,然后造业的心,然后在看到无明、爱、取,或者他在修行缘起的时候,追查苦的因这样所培育起来的观智称为苦集之智,我们称为缘摄受智,这是属于苦集之智。
苦灭之智只是取涅槃为所缘的智,这一种智只有出世间智。
而导致苦灭之智是他持续地观照诸苦、苦之集,为无常、苦、无我而培育圣道。他在圣道心还没有生起之前所培育的这些也是属于导致苦灭之道之智;或者当他在修到高级观智的时候,他连观智本身都要观照,他观照观智本身,连观智本身都作为一种所缘,也是无常、苦、无我的,他们也要这样观照,这也可以称为导致苦灭之智。
其中的苦智、苦集之智、导致苦灭之智,它可以是世间,也可以是出世间的。
如果作为出世间的话,那么当一个禅修者在证得了出世间圣道的时候,他能够彻知苦,这是属于出世间的苦之智;这种出世间道智能够断除烦恼,这是苦集之智;它能够证悟涅槃,这称为苦灭之智;完全地开展了八圣道分,这称为导致苦灭之道智。这是出世间的四种智,在一个道心里面同时具有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圣道心里面的无痴心所或者慧根心所同时执行这四种作用,就是了知苦、断除苦之集、断除烦恼、证悟涅槃和开展八圣道,这称为出世间慧。
世间慧是在培养圣道,观照名法、色法、名色法之因的时候,就称为世间慧。
还有另外一种四种慧的分法:就是义无碍解(attha-pañisambhidà)、法无碍解(dhamma-pañisambhidà)、辞无碍解(nirutti-pañisambhidà)和辩无碍解(pañibhàna-pañisambhidà)。义无碍解、法无碍解,可以解释为对于苦的智,称为义无碍解;对于苦集之智称为法无碍解;对于苦灭之智是义无碍解;对于导致苦灭之道的智称为法无碍解。
又可以说从因为缘而生起的果称为义无碍解;而直接去观诸缘的、诸因缘法的称为法无碍解;而辞无碍解是指能够通达一切语言的,例如:有101种语言,特别是对于Màgadhika摩揭陀或者我们说到的对于巴利语的通达,这称为辞无碍解。他知道什么是自性语,什么是非自性语,这称为辞无碍解;辩无碍解是由于他通达了这些智,了知这些是什么所缘的智,这称为辩无碍解。
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辞无碍解和辩无碍解惟有在圣者的心当中才能够生起。这四无碍解有一种是属于有学的无碍解,一种是无学的无碍解。有学的无碍解就比如说阿难尊者,他所拥有的四无碍解是有学的,因为他在证得初道的时候,这四种无碍解已经成就了。又比如像Khujjuttarà(库竹答拉),一个优婆夷(女居士),她所拥有的也是属于有学的。但是对于其他的大弟子所拥有的是属于无学的这四无碍解。
如果一个人在证得圣道的时候,要同时拥有这四无碍解,他必须得拥有很多种条件,首先他必须得证悟任何的一种圣道,同时他还必须得要通达教理pariyatti,他还必须得遍问,他要经过问很多的,例如要问:什么是辞?什么是义?问巴利和问《义注》,他还要通过听闻种种的法,同时他在过去生必须修观至少要修到行舍智。这样他在今生,在证得任何一种圣道的时候,才有可能会生起四无碍解。现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即使证得圣道、圣果都不可能再有这四无碍解了。
这里讲到的依慧的分类,一切都是从《清净道论》里面来,是依《清净道论》的解释来解释的。
那好,我们现在再做一些简单的总结。我们现在讲到了慧心所,如果是在一种心当中拥有慧心所,那么这种心就称为智相应的心。如果一种心里面没有这种无痴(慧心所),那么就称为智不相应的心。我们知道心不会单独的生起,心所也不会单独的生起。它们一生起是成组成组的生起的。在欲界的善心当中,最好的心、最有素质的心,就是我们可以称为悦俱智相应的无行心。
悦俱智相应的无行心,在这种心里面一共有34种名法,我们称这些为名法或者称为名身nàmakàya,它是一堆的。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称为名俱,就是名法的一堆的组合。这一堆的名法里面一共有34种名法,也就是有一个心再加上33个心所。是哪34种名法呢?它们是:第一识,这识就是心本身 vi¤¤àõa,然后接着是七个遍一切心的心所,即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还有六个杂心所:即寻、伺、胜解、精进、喜和欲。接着是19个遍一切美心的心所:即信、念、惭、愧、无贪、无瞋、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所,就是无痴。
当我们在做布施、在持戒、在做服务、在听闻佛法等等,当我们生起善心的时候,由于这种善心只是属于欲界的善心,它还没有涉及到证得禅那的心,也不涉及到出世间的心。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是很欢喜地做,那么这种心里面就会有喜心所。而如果我们又很有智慧地做,哪怕你们还没有修到维巴萨那,你们还不拥有我们刚才依《清净道论》里面讲到的那些慧,但是我们是依刚才佛陀在《大四十经》里面讲到的,只要你相信因果、你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而且你相信因果法则,这个时候你生起的这些心就会有无痴这种心所。
由于你所造的这种心有欢喜而且又有无痴,那么它的受是属于乐受,这种心称为悦俱智相应的心。我们在明天接着会讲心,就是讲到这些,这一种心就是我们在生起善心的时候,只要是欢喜地做、有智慧地去做,这种心就是一种很殊胜的欲界的心。而且这种心和一个禅修者在证得初禅的心,在心所方面是一模一样的,在心的数目上面也是一模一样的。
初禅的34种名法是哪些呢?它是识、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寻、伺、胜解、精进、喜、欲、信、念、惭、愧、无贪、无瞋、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还有无痴。这34个名法是初禅里面同时一起生起的名法。
所以我们在平时无论是做布施也好、无论是持戒也好、无论是禅修也好,如果我们拥有这种心,这种心是和广大心最相似的心,因此我们要多点去培养,如果还没有禅那体验的人,可以培养的就是那一种善心。这个善心可能会使我们造的业更加殊胜。
刚才我们讲完了心所,我们知道心所不会单独的生起,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认知到外界的所缘,包括认知到我们自身的时候,所生起的心所(心理作用)是由若干个一起生起的、它不会单独地生起;也不会只是心单独生起;也不会心所离开心生起;而且心所也不会只有一、两个生起,它们都是一堆成组、成组的对对象执行作用。
我们所讲的这些心所,无论是善的,无论是不善的,我们会发现到它们都是我们切身体验的,是不是?即使是作为无痴心所,这种慧是在我们禅修当中要让我们重点培育的。但是在很低的程度,如果我们相信业果、思维因果,仍然还是可以培养这样的慧,所以我们到现在为止,讲完了52个心所,这52个心所没有一样是我们没有体验过的,是不是?有哪一个心所是你们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除非你们一出生就是圣者,那在这52个心所就有两种心所,你们今生不可能体验,哪两种知道吗?邪见和疑。如果是凡夫的话,这些你们都是有体验的。所以我们说到的“阿毗达摩”其实并不是空花水月、空中楼阁,它讲的其实是我们每一天乃至经常所生起的这些心。当然,当我们去学习这些心的时候,要学会运用,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在修到名业处的时候,我们还要逐一地、逐一地去了解它们的相、味、现起、足处,最后我们再去观照它们的无常、苦、无我,由于透彻地观照名法和色法,最终我们才能够导向解脱。
好,今天讲心所就讲到这里,明天我们将一起来讲一个新的内容,是讲心citta 。
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28讲 心及不善心
玛欣德尊者2009.05.17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三遍)
各位贤友、法师、大德、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结束了心所的部分,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
根据“阿毗达摩”把一切的法分为四类,它们是:第一是心,第二是心所,第三是色法,第四是涅槃。心、心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精神现象、意识现象或者心理现象。而色法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现象。
在“阿毗达摩”里面,它又把心理现象和物质现象分到最细的单位、分到最基本的单位,然后再来研究和探索它们。心、心所与色法,称为有为法,又称为行法,因为它们都是因缘造作之法。涅槃是无为法Asaïkhatadhamma,因为它们并非因缘造作之法。
在这四种究竟法当中,佛教最注重的是心的、研究的是心的。在这四种究竟法当中,涅槃是应当亲证的,不是拿来研究、讨论的,不是挂在嘴上说的,也不用来观照的,它是修行的目标。
而要如何证得涅槃呢?首先我们应当要透彻地了解这个世间,涅槃属于出世间法,如何出世间呢?就是要超越这个世间,要如何超越这个世间呢?由于众生经常都染着于世间、系缚于世间、捆绑在世间里面。为什么会捆绑于世间呢?因为,我们执着于世间是常的、是乐的、是我的、是清净的。由于这些无明,由于无明我们就有贪爱。由于无明与贪爱,我们就会造种种的业。造种种的业,那么就依着业果的法则:因为造了善的业,会带来福乐的果报;造了不善业带来苦的果报。于是有了生死、有了轮回。
而所谓的生死与轮回,其实还是离不开心、心所与色法。或者换而言之,作为生命的这一堆东西是由五蕴构成的。这五蕴当中,心属于识蕴,心所包括了受、想、行三种蕴,而色法是色蕴,所以五蕴也就是名色法、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生命,换而言之,就是属于苦、苦圣谛。
为了要出离生死,为了要解脱轮回,因此我们首先就要去研究、去观照心与心所,还有色法。在心、心所与色法这三种法当中,心又是最主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心是负责体验的,能够认知对象的是心,同时我们讲到要解脱的,还是心解脱。我们研究色法、学习色法、讨论色法和观照色法,但色法本身并不因为我们去观照它,色法本身解脱。而是让我们的心从色法、从心法、从世间法当中抽离出来。也正是因此,所以心是在佛教当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那到底什么是心呢?心源自于词根cit,意思是认知、识知。心依照词源学或者依照它的意思来说可分成三种:第一、ârammaõaü cintetã'ti cittaü。从cit那里来分析的,认知所缘故为心。ârammaõaü是所缘,cintetã是令认知、使认知。所以这个cint它是以认知所缘故称为心,这是第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Etena cintentã'ti cittaü,通过这来认知故称为心。第三,Cintanamattaü cittaü,只是认知故称为心。
在这三种当中,第一种,认知所缘故为心。把心认为是能够识知所缘这样的一个东西,就是能够认知所缘者称为心;第二个把心当成是一种工具,透过这种工具,那么心得以认知所缘;而第三,把心当成纯粹是一种活动,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在这三种意义当中,最恰切的、最准确的解释是第三种。为什么呢?虽然第一种、第二种,都是心的本来的意思,但是它很容易给人误解,认为认知所缘(识知对象)是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识知对象。这样的话,很容易给人误解成有一个造作者,就是有一个认知者。或者透过心能够认知对象,变成有人认为可能会还有一个工具存在。这样的话容易给人产生一种“我”见。如果把心定义为只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这就符合心的无常法则。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过程,而并没有一个造作者,没有一个认知者,也没有一个所谓的工具、一个实体在。它纯粹只是认知了就灭去,认知了就灭去,在产生它的作用之后,就已经结束它的这种活动了。
所以我们说,从词根cit认知、识知来定义,心有这三种定义。这三种定义都没有错,只不过为了避免有些咬文嚼字的人说:“如果是认知所缘称为心,那么还是有个认知者”。所以,这种意思可以采用,但是一般不主张。而透过心来认知所缘,有的人可能又会咬文嚼字说:“这样的话,还要个认知的东西,有个认知的工具”。所以,把心当成是纯粹一个过程、一个识知目标的过程,这个是最精准的解释法。
那到底心有什么特点呢?有什么作用呢?
心的特点是识知目标、识知对象。也就是说,我们把一切法简化成最简单的一个关系,就是心和所缘的关系,或者说认知和被认知的关系,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能够认知的是心,心能够执行认知的这种作用,而被认知的包括我们说到的物质现象、心理现象本身。即使是涅槃,它也能够被出世间心所认知。所以,一切法只有一种关系,就是认知和被认知之间的关系。
心的作用就是作为诸心所的前导。因为心能够领导诸心所,而且,当心生起的时候必定伴随着诸心所。心不会单独生起,而心所也不会离开心而生起。所以我们把心所cetasika解释成从属于心的。心有如王,称为心王,那么诸心所是从属于心的。
现起是心表现为一个相续不断的过程。心在生起的时候,它产生认知所缘的作用,然后立刻就灭去。它只是一个相续不断的生灭的过程,不会有一刹那的停留。
近因是名与色,这里的名是心所,由于有了心所的产生才会有心的产生,由于有了心的产生才会有心所的产生。色法作为心的近因有两种:一种是作为依处,另外一种是作为所缘。因为有了依处、有了所缘才有所谓的心。在经典里面,佛陀除了会用citta来表达之外,还有其它的几种表达方式。例如,佛陀说到Vi¤¤àõa,Vi¤¤àõa是识,这也是心的同义词;或者叫做Mana意,也是表示心。因此无论讲到心、讲到识、讲到意,其实都是指心citta。
所有的心,只是一种究竟法,因为它们都拥有共同的自性(特点),就是认知所缘。
我们在学习色法和学习心所的时候,讲到色法有二十八种色法。二十八种色法中每一种色法都会有它们各自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是不是?讲五十二个心所的时候,我们也学到了五十二个心所都有它们个别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但是我们现在学心就比较容易了,学心我们不用再去记得它们,因为所有的心,它们只有一种特相、只有一个作用、只有一个表现和近因。也就是说,我们说到的名法的究竟法只有五十三种:一个心再加上五十二个心所。
因为所有的心,它都拥有共同的一个Sabhàva(特相),也就是识知所缘。所有的心的作用都是作为诸心所的前导,所有的心都表现为一个相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我们知道所有的心只是作为一种究竟法。
但是为什么心可分为很多种呢?例如:初禅的心、第二禅的心、第三禅的心、欲界的心?因为这些心,它所发生的“地”不同,还有它伴随的各种心所不同,因此我们把心安立为很多的名字。作为心纯粹只是识知所缘的一个过程,就是它的生起只是为了能够认知对象,在心的背后或心的本身并没有所谓的我、灵魂或者神识、或者主宰者。
如果认为心是“我”的话,那么它必须得是一个恒常的东西、是一个永恒的东西。但是佛陀说过,在一切法当中,没有任何一法比心的生灭更快,比心的生灭更无常。所以不能够认为心是恒常的、心是真实的、心是有“我”的、有实在的,因为心只是一个过程,生了立刻就灭去、生了立刻就灭去。同时,心不会单独地生起,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若干的心所一起生起,共同执行着朝向所缘的作用。
例如:我们说到的“看”这个过程,“看”这个过程其实是眼识的作用。但是,在看的同时,能够执行了知颜色的这个作用的是心,我们称为眼识。但是眼识的生起同时还伴随着眼识依处和颜色的接触,这称为触;还有感受;还有想——知道这个是什么色,红色、绿色、青色、黄色;还有思——就是对颜色产生作用;一境性——就是心能够定在颜色上,能够取颜色这个所缘;名命根——就是这一种眼识的生命;还有作意——就是它能够把心导向于颜色;这些是在一个眼识里面同时一起发生的心理作用,伴随着有7个,加起来一共是8个作用。
无论我们讲到的识也好,讲到的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也好,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朝向所缘。所以我们把名法称为àrammaṇàbhimukhaṃ namanato namanaññhena nàmanti。
就是以朝向所缘或者面向于所缘,所以称为名法。
心的生灭速度比色法要快17倍。佛陀曾经说过:“我不见有任何一法比一法生灭得更快,那即是心。”也就是说,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我们在讲到色法的时候,用了个比喻——就是用我们打电话、打手机这样的比喻,来说明色法的生灭速度。但是,即使色法的生灭速度再快也好,它都快不过心,而且心的生灭比色法快17倍。例如,我们说一个色聚存在,从生到灭的这个过程是极快速的过程。但是这么快的过程,心识刹那已经生灭了17次了。所以,心的生灭是最快的。在一眨眼间就有数万亿个心识刹那生灭过去, 所以它的速度,我们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时间单位去衡量它,只能够说数不清的。不过心生灭再快,但在一个刹那里只有一个心识生灭。所以,一个心识生与灭,我们称为心识刹那。心识刹那是最快的单位。在一个刹那里面只有一个心生灭,而一个心只能够识知一个所缘。
例如我们坐在家里面看电视,我们会感觉到好像在看又在听,我们又可以在吃东西,我们感觉到好像这些东西都是同时的。其实,由于心生灭得太快,它们在互相执行着不同的作用。例如:眼识带动着眼门心路过程,耳识带动着耳门心路过程,在交互生起作用。但是在眼门心路过程里面,所有的眼门心路过程只取颜色的目标,所有的耳门心路过程只取声音的目标,但由于它们生灭得实在太快了,所以我们感觉好像它是同时发生的。但从究竟法来说、究竟意义上来说,一个心只能够识知一个对象。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入禅才成为可能。因为我们说到的入禅那、入定,就是让心持续不断地只是取一个所缘。如果一个心可以取很多所缘的话,那么入禅、入定就变成不可能了,是不是?所以一个心只能够取一种所缘。如果我们把这种心变得很强,持续不断地生起,那么它持续地取一个所缘。所以在入很深的定中,没有任何的妄想,心只是很强地去观照一个所缘。因为这种心在禅那心当中,它生起的只是一种心——就是初禅的心、或第二禅心、或第三禅心、或第四禅心。但是在欲界里面的心,它就交互生起的了,一会儿眼门、一会儿耳门、一会儿鼻门、一会儿舌门、一会儿身门、一会儿意门它们交互生起,所以我们感觉好像这个欲界、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多姿多彩,就是这么样的。
而在世间,佛陀把世间分为三种的世间,一种是一蕴有,一种是色蕴有,一种是五蕴有。一蕴有是无想有情,无想有情只有色蕴而没有名法,就是他们没有心。这种我们不用去讨论他们;还有另外一种是色蕴有,色蕴有是无色界的梵天人。他们只有名法、只有心而没有色法;但是在五蕴的世间,例如:在我们的这个欲界,在人类、在人的社会、人的世间里面,还有在色界天,除了无想有情天之外的色界天,所有的心识都必须得依靠色法而生起。也就是说,在五蕴世间里面所有的心、所有的名法都要有个依处、有个立足处,犹如我们生活在这大地上,我们不是在空中行走的,我们是立在大地上的。同样的这些心也是,它们的依处是依色法而立的。而依处只有六种——眼依处、耳依处、鼻依处、舌依处、身依处和心所依处。这个我们在讲色法的时候已经讲过了。换而言之,依处即是名法或者我们说到的心产生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属于心的性质。
下面我们再讲讲心的分类。
心可以依照其本性而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不善心akusalacitta;第二类是善心kusalacitta;第三类是果报心vipàka或者又称为异熟心。异熟心是更准确的翻译,因为pàka是成熟的,vi是不同的。就是在不同时间成熟的,称为vipàka异熟心。第四种是唯作心kiriya,纯粹只是造作的这种心。
不善心和善心这两种心,我们称为造业的心。而果报心和唯作心这两种心,称为无记的心avyàkata。为什么称为无记呢?它是相对于造业的心来说的。我们说到的造业,就是造善的业、造不善的业。造善的业这种心,它是由善心所造作的。造不善的业或者称为恶业,是由不善心所造作的。
还有另外两种心。一种是果报心,果报心纯粹只是体验由过去所造作的善或不善的业带来的果报。它本身并不会造业,纯粹只是体验果报而已,所以它是属于无记。这里无记就是我们不能够说它是善业或者恶业。还有另外一种是唯作,唯作就是这一类的心的生起纯粹是发生它的作用,它也不会造业,称为唯作心。这是心的分类。
讲心的分类,我们先来讲不善心。不过,在讲不善心之前,我们先再来讲一讲善心和不善心可以依照根来分,可以分为几类。根indriya,或者它有时候可称为因hetu。称为根或称为因的,其实是一些心所。一共有六种根,哪六种呢?无贪alobha、无瞋adosa、无痴amoha,这三种是称为三种善根;还有贪lobha、瞋dosa和痴moha,称为不善根。所以无贪、无瞋、无痴这三种称为三种善根,而贪、瞋、痴三种称为三不善根。这六种根是六种什么?是不是六种心所?对,它只是心所而已。为什么把这些心所称为根呢?由于只要在一种心里面,它有这些的其中任何一种心所,那么它就能够支配整个心。所以,以支配、以控制这个意思而称为根indriya。如果在一种心里面没有这六种心所的任何一种,这种心称为无因心。无因心是属于比较弱的心,而有因心是属于比较强的心。为什么?因为有这六种心所的其中任何一种在支配着这种心。
我们知道了根一共有六种,六种其实是六种心所。那么我们又可以把这些根称为因。以后我们在讲到无因心的时候,大家就不要奇怪。不要认为:“心不是属于有为法吗?有为法就是因缘造作之法吗?因为是因缘造作之法,为什么你要说是无因心呢?难道这种心没有因生起吗?”那里说到的因并不是因缘的因,而是指没有这六种心所的任何一种,那个称为无因心。
下面我们再依照根,就是依照这三种不善因来讲不善心。
不善心一共有十二种。这十二种是依照我们刚才所说到的那三种根来分的。不善根有哪三种呢?贪根,瞋根,痴根。因为不善根有三种,所以心也分为三种不善心,即贪根心、瞋根心和痴根心。这三种不善心,佛陀经常把贪、瞋、痴称为三火,或者称为三不善根,或者称为三不善因,或者称为三毒。只要是不善心,它都会有贪或者瞋,而不善心都会有痴。在十二种不善心当中,贪根心有八种,瞋根心有两种,痴根心有两种。
我们在这里先来讨论一下八种贪根心。
八种贪根心,这里讲到的贪是lobha,它包括了一切程度的贪。从很强程度的执着、贪婪或者叫做欲火中烧,到很微细的喜爱、贪着,都属于贪。由于所有的这些心里面都有一种称为贪的心所,所以这一类的心称为贪根心。贪根心有8种,是哪8种呢?即:
悦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
悦俱邪见相应有行一心;
悦俱邪见不相应无行一心;
悦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心;
舍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
舍俱邪见相应有行一心;
舍俱邪见不相应无行一心;
舍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心。
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心好像有8种,但它们其实是很好来理解的。
虽然贪根心可分为8种,但是我们只要抓到它们的规律,我们就很好理解。例如,在这8种贪根心里面,如果是依照受、依照它们的感受来分,可以分为悦俱的,是不是?悦俱巴利叫做somanassasahagata。还有另外一种是舍俱的,舍俱的就是upekkhàsahagata;还有另外一种是邪见相应的,有邪见相应的和邪见不相应的;还有另外有行和无行。依这样来分,那么心就可以分为8种。它们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抓到它们的规律,就不用死记硬背,我们都好理解这些心。
所以贪根心的分别,可以用三项原则来分别:
第一就是有些心是悦俱的,有些心是舍俱的。悦俱就是当你贪着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是很欢喜的贪欲。你的感受是欢喜的,还是你感受平平的?如果很欢喜的、很喜爱的这种称为悦俱。悦俱就是伴随着喜欢的;舍俱,就是感觉平平的。悦巴利叫做somanassa,俱就是sahagata,如果从它的直接意思来说,somanassa就是su manas,心感到很好的。manas是心意,感到很好的,sahagata是一起、俱行的,就是伴随着。我们可以说,悦俱就是伴随着那种很舒服的感觉的,这么样来理解。
在心的规律当中,任何的心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受。因为受是属于遍一切心的心所,所以换而言之,只要有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一定的感受。
感受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愉悦的感受,一类是中舍的感受,一类是不好的感受。愉悦的感受、好的感受,我们称为悦俱,或者称为乐受;感受平平的我们称为不苦不乐受或者称为舍受;而不好的感受我们称为忧受。
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法是邪见相应和邪见不相应。邪见相应是diññhigatasampayutta,邪见不相应是diññhigata-vippayutta。这种分法就是在我们生起贪心的时候,是不是还夹杂着邪见。
这里的邪见就是我们讲心所的邪见micchà diññhi。邪见并不是指邪恶的见解、邪恶的观点,而是指错误的观点、错误的想法、错误的认为。
如果我们在贪着的时候,认为实在有个东西可以贪着或者有个我在贪着,我可以贪着,这样的话就是属于邪见相应。但是,如果纯粹只是喜欢,但是他并没有认为有个我、或者我可以贪着,也就是没有夹杂着我、我所的这样的心、这样的贪心,称为邪见不相应心;
或者如果是认为对象是永恒的、是常的,认定了,那么这种心就是属于邪见相应心。或者认为对象是快乐的,认为可以得到永恒的快乐,这个也是属于邪见相应心;但假如在贪着的时候纯粹只是贪着,但是他并没有认定对象是常的、是乐的、是我的、是净的,那在这一种贪心里面,并没有邪见这种心所生起,称为邪见不相应心。在贪这种心里面如果有邪见的心所生起,你会认为有个什么实体,例如:有灵魂。那么这样的话,你所生起的心就会有邪见。
还有另外一种分法是有行和无行。这里的行sankhàrika本身是造作。在这里,它的意思就是怂恿、受鼓动的、被煽动的。例如:我们在贪着一样事情的时候,是被他人说服的、有人在旁边煽动的,或者自己逼自己“你要这么样,要这样”,一定要强迫自己去生起贪爱的,这样的心称为有行的心。但如果是很主动的生起,一看到它你就很喜欢,这样的心由于是主动的生起贪,称为无行心。
这8种贪根心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呢?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来帮助理解这8种贪根心。
例如在《阿毗达摩要义》里面举了八个假设的例子,讲到了:
如果一个人不去思维果报的、不去思维业报的去享受食物、贪着食物,这个称为悦俱邪见相应的无行心;
而有一个人被他的同伴说服了之后也不思维果报的、很愉快地去看电影或者是去看戏、去看表演,这个称为邪见相应的有行心。因为他是经过说服的,由于他没有思维果报的,这个称为邪见相应。
第三种心,就是有一个女士很欢喜地穿上新衣服,但是她也知道执着新衣服会令人生起贪,所以她只是很欢喜地穿衣服,这称为悦俱邪见不相应的无行心。因为她是很欢喜的自己主动的穿衣服,所以这个是无行的,但她也知道贪着是不好的,这种称为悦俱邪见不相应一心。
第四种,悦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心,就是有一个女孩也知道业果法则,但是在她的同伴邀请之下,她很欢喜地去听流行歌曲,这个就是第四种心。
第五种心,就是有个男孩,他稍微有执着地去吃只是加了盐的白饭,但是他并没有感到欢喜,也没有去想想业果法则,这个称为舍俱。因为吃白饭他不可能很高兴吃,除非他是肚子很饿。他只是感受平平的,由于他没有思维业果法则,就是邪见相应。他主动地吃,这个是无行心。
第六种心,就是有一个女孩子,她有新衣服,但在她的母亲说那件很漂亮的衣服之后她才懂得去欣赏它,但是她并没有感到很欢喜,也没有去思维业果法则,这个就是第六种心,就是舍俱邪见相应的有行心。
第七种,在思维了业果法则之后,有个人感受平平地去喝咖啡,但他还是去欣赏它的味道,所以这个是舍俱邪见不相应的无行一心。
第八种,有个女士,她对业果法则有认识,但是在女售货员的怂恿之下,她不情愿地买了一件新衣服,这个称为舍俱邪见不相应的一心。
或者我们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来说明这8种心:
如果有一个男孩认为偷东西是没有罪的,这个是属于邪见。他很高兴地、主动地在水果店里面偷了苹果,这是悦俱。因为他偷到苹果很高兴,他认为不偷白不偷或者他认为不拿白不拿,于是这称为悦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
第二,就是一个认为偷盗没有罪的男孩在朋友的怂恿之下,他高兴地从水果店里面偷了个苹果,这个称为悦俱邪见相应的有行一心,因为他是受人指使的,或者说受人鼓动的。
而第三种和第四种,就是如果这个男孩知道偷盗是不好的,但是他还是偷,这称为邪见不相应的。主动地偷是无行心,受人指使去偷是有行心。而如果这个男孩感受平平地,并不是很高兴地偷,感受平平地偷、偷偷摸摸地偷,这个是属于舍俱相应的心。
那么这些心就是这么样来分别的。
同样地,我们可以学了这些心之后,可以自己去衡量自己在平时生起哪一类的心多?如果我们认为,有个“我”在吃东西,有个“我”在穿漂亮的衣服,有个我的丈夫、我的妻子,那么这些是属于邪见的。如果你很喜欢地去做,那么这个是属于悦俱的。你很主动地,这个称为无行的。如果你是被动的,这个称为有行的。这些心是不是我们经常生起的心呢?是不是?
我们讲了这八种贪根心之后,接着再来讲另外一类的心。
我们还可以再把贪根心分为三类:一类贪根心是属于邪见不相应的;有一类是邪见相应的;还有另外一类心是傲慢的,傲慢的心是属于邪见不相应的心。也就是说,如果在一种心里面生起了傲慢,那么它不会有邪见。虽然说傲慢是有一个“我”在,但它是在不同的心路过程里面生起的。
接着我们再讲另外一类的不善心是瞋根心。
瞋根心只有两种,这两种的分法就是根据有行和无行来分的。这两种瞋根心即:忧俱瞋恚相应无行一心,和忧俱瞋恚相应有行一心。
这里讲到的忧俱domanassa。domanassa翻译成忧,它是由词根du再加manas而组合成的,称为domanassa。也就是说,du是不好的、恶的,manas是意,它的意思就是:不好的感受,心感受到不好的,这称为忧。忧俱就是domanassasahagata。因为一切的心都伴随着受,如果在一种心里面它的受是忧受,也就是不好的感受,那么这种心就是瞋恚心。
我们在这里讲到的两种瞋恚心,它的命名其实是和它们的心所有关。忧是属于哪一种心所?属于受心所。那瞋恚呢?属于哪一种心所?瞋恚还是属于瞋恚心所,是不是?例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那8种贪根心一样,它的名字还是依心所而分的。悦俱和舍俱依什么来分的?依受。邪见相应和邪见不相应呢?是依邪见心所来分的。这里也是,忧俱就是从受,它的感受是不好的。
而瞋恚,瞋恚的意思巴利叫做dosa,它又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pañigha。pañigha就是抗拒、排斥。从瞋恚心的表现来说,它的范围很广,从极强的暴怒、盛怒、仇恨、血海深仇,一直到很微细的烦躁、不安、忧愁、紧张、焦虑都是属于瞋。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受是忧受。同时,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排斥对象、排斥所缘、对所缘抗拒,àlambana pañigha就是它排斥于所缘。所以,瞋属于忧受,而忧受的必定是瞋心、有瞋恨心。
瞋心依照行来分,可以分为无行和有行。例如:当你一想起某一件东西的时候,你就很讨厌、很厌恶,这个称为无行心。而如果本身你对这个东西并不讨厌、并不厌恶,但是有旁边的人在那边煽动、在那边挑拨离间,说这个东西不好、这个东西怎么怎么样,在批评、在诽谤,于是你也讨厌那一个人、你也讨厌这个事物,这个称为有行的瞋心。
这两种瞋心,我们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如果,有一个男人在盛怒之下,毫不思虑地杀了一个人,这个称为忧俱瞋恚相应的无行一心;
而如果有一个怀恨的人在思虑了之后,他觉得“这个人该死,我一定要杀他”,然后他才去杀人,这个称为瞋恚的有行一心。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我们也会生起有行的这种瞋根心。因为我们平时经常都会和人接触,而人也有个习性,就是爱批评、爱评判,对他人、对其他的事物经常会批判。由于我们如果是跟一些爱批评的人在一起的话,我们的心也变得会容易愤愤不平,也变得会不满,甚至会愤世嫉俗。很多时候我们生起的瞋恚心、瞋恨心,并不是我们主动生起的,而是由于别人在游说、别人在煽动、别人在鼓动,甚至即使是动物也是这么样。
有位尊者讲过一个故事,这故事是讲斗鸡的故事。讲到有一次,他经过一个地方,他看到有一大群的人在围观。他也走近去看,他发现到这一堆的人,他们在看斗鸡。有两个鸡的主人,他们抱着两只公鸡,这两只公鸡的脚上都绑着很锋利的刀,然后把两只鸡放在那里。本来两只鸡放在那里,它们也看到对方有刀,它们也不想打起来。但是,那个鸡的主人就抱着两只鸡,把两只鸡的头对在一起,把鸡的头就这样不断地往前去挑战、去挑战。结果那鸡就在双方的不断地挑战之下,于是就打起来。最后把一只鸡打死,或者是把一只鸡斗死为止,那么另外一方就赢了。就是这么样的,也就是说动物有时候也不是很好斗的,但是它在一些人的煽动、鼓动之下,也会变得充满了愤怒。
我们人其实也差不多。很多的战争、很多人的仇恨等等,往往就是由于有一些人的煽动才会造成很多的仇杀、仇恨、斗争、战争。例如,有时候两兄弟本身很好、本身是一家人,到后来大家都成家了;成家了之后,也许可能会由于枕边风不断地在耳边吹,所以可能两兄弟都反目为仇。这种情况很常见,甚至在我们的身边都可以找出来,是不是?两兄弟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亲骨肉嘛,但是为什么最后分了家之后,反而会反目为仇呢?其实就是枕边风不断地煽动,这种仇恨其实就是属于有行的。而我们往往有时候也会变成被人鼓动、被人利用的棋子在达到他们的目标。
从业果法则上来说、从因果法则上来说,无论你是所谓的主动或被动的,无论你是所谓的无辜或有辜的,只要你生起了瞋恨心就不对。只要你的心会恨一个人、讨厌一个人,不论你是主动、你是被动的或者被人煽动,甚至被人欺骗的,你生起瞋恨心就不对。所以我们不应该对人、对事、对物生起瞋恨心。
瞋恨心又依心所的组合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只是属于瞋恚的心。这一类的瞋恨心是由于这一种心里面、在瞋因的心所里面只有一种瞋恚的心所;
还有一类的瞋心是悭吝的。因为这一类的瞋根心除了有瞋恚心所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叫悭吝的心所,所以它表现为悭吝。看到有人向你要东西,你感到很讨厌;看到有人想要和你一起分享东西,你感到很讨厌,这称为悭吝、很吝啬。
第三是妒嫉。妒嫉的心也必定有瞋恨心所,但是这一类的心还伴随着妒嫉这种心所,所以还有嫉Issà这种心所。它表现为看到别人有成就,或者看到别人对他人好,你感到妒嫉、感到酸溜溜的、吃了醋,这称为妒嫉。
第四是追悔。追悔也可以称为后悔、称为懊恼或者称为悔恨。追悔的心生起也必定拥有瞋恚心所,追悔也是一种心所,这一类的心也是属于瞋根心。
我们如何来区别呢?所有这四类的心都是属于瞋根心。无论我们是在生气、在发怒、或者在悭吝、在妒嫉、在追悔,都是属于瞋根心或者称为瞋恨心。但是依它们的心所不同,又可分为这四类:
第一种,是纯粹只是属于瞋恨的,这包括我们说到的生气、发怒、忧愁、焦虑、急躁、紧张、担心,这些都是纯粹属于瞋根心。因为这一类的心里面的心所、只有瞋因的心所,它并没有悭吝、没有妒嫉、没有追悔。但是如果下面这三种心所生起,必定这一类的心里面也会有瞋恚心生起。同时如果有悭吝的生起,它就不会有妒嫉和追悔;如果有妒嫉的心生起,它就不会有悭吝和追悔这种心;如果追悔的心生起,它不会有妒嫉和悭吝。但是下面这三类的心生起必定会有瞋恨这种心所一起生起。这是依心所的组合来分的四类瞋恨心。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另外一组的不善心,是痴根心mohamålacittàni。这一类的痴根心也包括两种:一种是舍俱疑相应一心;一种是舍俱掉举相应一心。
在这里讲到的痴根,是在这一类的心里面拥有痴心所。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因为痴心所是属于哪一类的心所呀?遍一切不善心的心所。换而言之,任何的不善心都会有痴根这种心所,包括贪根心,8种贪根心也有痴心所,包括瞋根心有痴心所。但是在这里讲到的痴根心,它只有痴根、“痴”这种心所,它并没有贪根和瞋根这两种心所。由于这一类的心也拥有了“痴”这种心所,所以称为痴根心。
痴根心的表现,它并没有悦的受、它的受并没有乐受,但也没有忧受,它的受是属于舍受,感受平平的。对于痴根心来说,即使面对的是极可爱的所缘、可爱的所缘,如果生起痴根心的话,它对这个目标的体验,也只是感受平平,那么悦受也不会生起。同样的,当不可喜所缘、不可爱所缘被体验为可厌的时候,忧受也不会生起。所以痴根心所伴随着的感受只是舍受,就是不会很欢喜也不会很厌恶。
在这两种痴根心当中,它们的区别只在于疑和掉举。疑属于一种什么?一种心所,掉举也是一种心所。疑巴利叫做vicikicchà。vicikicchà就是由于思绪混乱而导致困惑、导致迷惑,这是一种疑。而另外一种,由于缺少智慧所以疑,表现为犹豫不决,这是一类的痴根心。但我们要知道这里的疑,它是特指对于因果、对于三世、对于戒、定、慧方面的疑,而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碰到了问题那种疑。在学习的时候我们碰到的问题那种疑,那个时候往往是寻很强。这里讲到的疑是对因果、对三世摇摆不定,说是又不是,说不是又是,那种处于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状态称为疑,是这里讲到的疑的意思。
另外一种痴根心是和掉举相应的。掉举就是心的不平静,心的散乱、不安。所以我们说平时心在胡思乱想,这种胡思乱想又没有痕迹的,只是在那边我们叫做发呆,或者坐在那边愣住,在做白日梦,这种称为掉举相应。有时候你去叫他,他会“呃!”,他突然清醒一下。如果你不去叫他,他始终都是在那边发呆,这种就是叫掉举相应。那个时候他还有没有思虑?他还有,他还是在思虑,但是糊里糊涂,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这种称为掉举相应。这种我相信大家在禅坐当中很有体验的,是不是?
所有的这些心、这些不善心,它们都拥有痴根,它们都拥有痴的心所。
在这十二种不善心当中,依它们的根可分为贪、瞋、痴这三类。这十二种不善心,贪往往给我们的感受是我们的心容易感受到舒服或者感受到愉悦;而瞋是我们的心容易感受到一种伤害、杀伤力,因为我们的心对对象有排斥;而痴根心是由于心对对象的那种朦胧或者犹豫不决,或者处于一种黯钝的状态,一种不清晰的状态。
从造业的角度上来说,贪根心、瞋根心和痴根心一共十二种心。在这十二种心当中,造业最轻的是属于哪一种心呢?是属于掉举的这种心,这种心是造的业最轻的。在这十二种不善心当中,它都能够带来不善果报。这十二种不善心,一旦成熟,它可以在我们生命期间带来不善果报。但是,只有前面的十一种不善心,就是除了掉举相应心之外,其它的十一种不善心所造的业都可以使我们堕落到恶道、堕落到恶趣。无论你是贪着他人、贪着自己;无论你是主动的贪,或者被动的贪;无论你贪是有没有邪见;无论你生气是受人怂恿的,还是自己生气的;你的仇恨是别人强加在你身上的,还是你自己主动生起的;或者你对佛法僧、对三宝、对因果法则犹豫不决;这些心如果它们所造的业在我们临终的时候成熟或者我们在临终的时候生起了除了掉举心之外的其它十一种心,都可以让我们堕落到恶趣、苦道、堕处和地狱里面去。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十二种不善心和我们太友善了,它和我们形影不离,它和我们可以说是叫什么?生死相厮守,是吗?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善心,它使我们一直都在造不善业,它给我们带来痛苦。这些不善心造下的业如果在临终的时候成熟,它可以使我们堕落到恶趣,使我们披毛戴角或者铜柱铁锅。而如果在我们的生命期间,这些不善心所造的业成熟,它使我们遭受众叛亲离、家破人亡,或者身体痛苦、身体受到伤害、多病短命等等。而所有这些不善心,它都是我们在修行当中应该去除掉的对象。
这十二种不善心当中,其中八种的贪根心里所有的邪见相应心,就是四种邪见的相应心,可以在一个人证得了初道的时候完全断除。而还有在痴根心当中的疑相应心,可以在初道的时候断除。也就是作为一个初果圣者,他并没有十二种不善心,所有的十二种不善心不会全部生起,他只会生起七种的不善心,即四种贪根心,两种瞋根心和一种痴根心。对于三果圣者来说,能够生起哪种心呢?三果圣者断除了哪些心?断除了对欲乐的贪爱,断除了所有的瞋恚,所以三果圣者能够生起多少种心?可以生起多少种心?一位三果圣者还会生起五种不善心:即四种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但是,对于三果圣者anàgàmi(不来圣者)来说,他生起的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他并不是贪着于欲乐、贪着于男女、贪着于衣服、贪着于漂亮、贪着于食物等等,他只是对生命很微细地贪,而且他还会有很微细的傲慢,所以三果圣者还有这些心会生起,而掉举的心还会生起。惟有到四果阿拉汉圣者,才完全不会有任何的不善心生起。
所以这十二种不善心,是在三种道当中依次地被断除。
对于初果圣者来说,他们还会生起邪见不相应的心。例如:一个初果圣者,好像我们说到的在经典里面看到的Visàkhà,鹿母Visàkhà是佛陀在世最有名的女施主,她在七岁的时候已经证得了初果。但是,她还是会很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她还会去享受音乐、会享受美食,但是她享受这些并没有邪见相应心。所以初果圣者,我们甚至会看到在经典里面讲到一个初果的女孩子,她还喜欢上一个猎人,然后就不可自拔,一定要嫁给那个猎人,还有这样的事情。所以,作为一个在家的初果圣者和二果圣者,他们还是会有家庭的生活,他们还会有吃晚餐,甚至于享受音乐,不过他们这种心都是邪见不相应的心,而且他们还是会生气。
惟有到了三果圣者,即使一个在家人,当他证得了三果之后,对于男女、对于钱财,他都没有执着了。就好像过去Kassapa佛的时代,有个陶师,他证得了三果之后,本来他可以出家,但是他为了照顾年迈、瞎眼的母亲,没有出家。他每天到河边去,拿了些泥做成罐子、做成缸,拿到市场里面去交换,他不是卖,他去交换,把这些缸拿给那些人了之后,他要换一些米、换一些盐等等,回去赡养自己年迈的母亲。所以这十二种不善心,可以在不同的圣道当中被断除。
我们说到的断除一切的烦恼,其实就是断除这些心或者断除那些心所。所谓的断烦恼,所谓的证圣果,其实并不是说有什么圣果证。而是说,当你生起了某些圣道之后,这些圣道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断除了某一类的心,或是断除某一类的心所。从相应的圣道生起之后,相应的不善心或者那些不善的心所,永远不会在你的心流里面生起,这个就是证圣果的意思。如果一个人证得了阿拉汉圣道的时候,那么所有的不善心从此以后不会在他的心流里面生起,只是这么样而已。所以我们可以说,修行到最终证果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得”的过程,而是一个“断”的过程。断什么?断烦恼。所谓的烦恼是什么?就是这些不善心而已,表现的就是不善心。如果再具体一点,所谓的烦恼只是一些心理作用而已。这些心理作用表现为十四种,哪十四种?知道吗?就是无明或者痴、无惭、无愧、掉举、贪、邪见、傲慢、瞋恚(生气)、悭吝、妒嫉、后悔、昏沉、睡眠和疑,就是这些而已。这十四种就是我们说到的所谓的烦恼,而所谓的断烦恼就是这么样来的。
那好,我们今天讲心、讲不善心,就先讲到这里。明天再来讲欲界的其它的善心,欲界的大果报心和大唯作心。明天再继续一起来学习。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29讲 八种欲界的善心、果报心、唯作心
玛欣德尊者2009.05.22讲于江西佛学院
请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a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大德,居士,贤友们, 晚上好!
我们的阿毗达摩课程已经进入了讲心这个课题。讲到心,心一共可分为89种心或者分为121种心,在这些心当中又可以依其本质分为四类:即不善心、善心、果报心和唯作心。
我们在上一期讲完了不善心。不善心一共有12种,这12种依其根,就是称为因(hetu)的根分为三类,即贪根心、瞋根心、痴根心。贪根心有8种,瞋根心有2种,痴根心也有2种,加起来是12种。
心又可以依照其界(多数发生的地方)分为四类:即欲界心、色界心和无色界心,还有出世间心。
欲界心一共有54种,色界心有15种,无色界心有12种,出世间心有8种或者40种。在欲界心当中,不善心属于欲界心,换而言之,一切的不善心都是属于欲界的心。虽然有些梵天人,偶尔还会生起对生命的一丝很微细的贪着或者偶尔会生起一些慢心,但这些心还是属于欲界心,因为不善心都是属于欲界生起的心。
接着我们继续讲欲界其他的心。
欲界的心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善心;第二类是无因心,有18种;第三类是美心,有24种。
为什么称为美心呢?美心巴利叫做sobhanacitta,sobhana的意思是好的、清净的、美的、庄严的。为什么不把美心称为善心呢?不称为kusalacitta呢?因为善心只是指造业的心,但是美心的范围又要广很多。欲界的善心只有八种,但是美心有24种。欲界的美心可以分为三类,即善心、大果报心、大唯作心,每一项都有8种,称为美心。
现在我们来学习欲界的美心。
首先在这些美心当中,我们先讲善心。这里讲到的善心,它的巴利叫做kusala,或者又称为福(pu¤¤a)。因为这一类心在生起的时候,不善心不会生起。它可以在生起的时候,制止烦恼、制止不善心的生起。而且这一类心在造下的时候,它在因缘成熟的条件下能够带来善的、乐的、好的果报,因此称它们为善心。
善心一共有八种,即
悦俱智相应无行心、悦俱智相应有行心,somanassasahagata§ ¤àõasampayutta§ asaïkhàrikam eka§和somanassasahagata§ ¤àõasampayutta§ sasaïkhàrikam这两类的心,这两类的心是依有行和无行来分,我们等会再说。
接着还有一对,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somanassasahagata§ ¤àõavippayutta§ asaïkhàrikam和somanassasahagata§ ¤àõavippayutta§ sasaïkhàrikam这一对心。
接着还有另外的一组心,舍俱智相应无行心、舍俱智相应有行心,upekkhàsahagata§ ¤àõasampayutta§ asaïkhàrikam和upekkhàsahagata§ ¤àõasampayutta§ sasaïkhàrikam,
跟最后的两对upekkhàsahagata§ ¤àõavippayutta§ asaïkhàrikam和upekkhàsahagata§ ¤àõavippayutta§ sasaïkhàrikam,这一共是八类的善心。
这些善心虽然分为八种,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很有规律的。它们的规律只有三种不同而已,我们依照这三项的不同而把欲界的善心分为八种,是哪些不同呢?
第一,乐受或者舍受,叫做somanassasahagata§和upekkhàsahagata§。somanassa,是so再加manassa,它的意思是心体验到很好的,这是指乐受。upekkhàsahagata§,upekkhà就是舍,感受平平的。在生起这种心的时候或者我们在造作善行的时候,如果是很欢喜地去做,这个时候生起的这种心称为悦俱的心;而如果感受平平地做,没有特别地高兴,也没有特别地不高兴,这一类感受称为舍受,做这样的善行生起这样的善心称为舍俱的。这是第一种分别。
第二种分别是智相应的¤àõasampayutta§,或者智不相应¤àõavippayutta§。也就是说,在做善事生起善心的时候,是不是有智慧,有智慧地做还是没有智慧地做。
第三种分别是无行或者有行,asaïkhàrikam或者sasaïkhàrikam。这里的行,我们在讲不善心的时候讲过,对于不善心来说就是煽动、怂恿;对于善心来说就是鼓励、支持。经过鼓励、支持而生起的这种心称为有行;而没有经过别人的鼓励或者自己的鼓励而自动生起的心,称为无行心。因此无行的是主动生起的心,有行的是被动生起的心。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八种心,就好理解了。
第一种,悦俱智相应无行心是主动地、欢喜地、有智慧地去做善事;
第二种心是被动地,但是还是欢喜地和有智慧地去做一件事情;
第三种是欢喜地主动去做,但是没有智慧;
第四种是欢喜地、被动地去做,但是也没有智慧;
第五到第八,它的区别只是在于感受平平,并没有很欢喜地去做一件善事。
在这里我们以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些心的不同差别。
例如:有个人愉快地自动地布施,而且他知道这是一种善业,这个时候生起的是第一种的心;
第二种,有个人在别人的鼓励之下或者敦促之下愉快地做布施,而且他也知道那个是善业,这是第二种心;
第三种心,有个人愉快地、自动地布施,但是并不知道那个是善业或者他没有去思维这个是善业;
第四种心,有一个人在他人的鼓励之下愉快地布施,但是不知道那个是善业,这是第四种心;
第五到第八种,他们和前面的这四种一样,只是他感受平平,中舍的感受。
这是这四种心的分别,我们再对应后面舍俱的这四种心。
我们又可以用另外的一些例子来说明这八种心。
例如有一个相信业果法则的女人,她很自动、很欢喜地供食物给僧众,或者供花给佛塔,或者她很欢喜地去帮寺院做清理的工作,这个就是第一种心;
第二种心,有一个拥有业果智的少女,在同伴的说服之下,或者被同伴拉去,她很欢喜地去听闻佛法,这是属于第二种心;
第三种心,有个不懂得业果法则的男孩,他欢喜而且主动地去给乞丐钱,这是第三种心;
第四种心,有个学生,他在校长的催促跟要求之下,或者在老师的要求之下,他欢喜地捐了钱,例如去赈灾,或者做社会福利、希望工程等等,这属于第四种心;
第五种心,有个女孩,她没有感觉地、感受平平地扫地,但她知道扫地是善事,是件好事,这是第五种心;
第六种心,有个男孩,在比库的暗示之下他去帮比库做服务,由于那个时候他是感受平平,所以这个是属于舍俱的智相应有行心;
第七种,有个不懂得业果法则的女人,她在看书或者在看佛书,但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是第七种;
第八种,有个女孩在她母亲的要求之下,她感受平平地、也没有思维业果法则地帮她父母洗衣服,这个是第八种,舍俱智不相应的有行心。
对于我们在平时生起的心当中,如果是一位断尽烦恼的阿拉汉圣者,当他生起这些心的时候称为唯作心。
而一般的凡夫,包括有学圣者,初果、二果、三果圣者,在速行里面,只要不是生起不善心,就是生起这种心。
在欲界的属于这一类的心,只要我们如理作意,这些心就能够生起的。如果不如理作意,生起的就是不善心。不善心要么是贪,要么是瞋,要么是痴。当我们在内心里面并没有贪、瞋、痴的时候,生起的是这一类的心。而这一类的心,我们要再看它们的素质,就是生起这些心的质量,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在这八种心当中,在一般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生起智相应的心。也就是说在生起心的时候应该要有智慧。拥有智慧的心我们称为三因心。也就是说在这八种欲界的善心当中,由于它们都是属于美心,所以这些美心当中必定也会拥有两个美心所,这两个称为根的美心所是哪两种呢?无贪和无瞋这两种美心所。如果同时又拥有智慧,它还会有无痴心所一起生起。由于一种心里面拥有无贪、无瞋、无痴这三种美心所,因此这种心称为三因心。如果没有智慧,这种心称为二因心。
当我们造作这些善心的时候,有智慧和没有智慧差别很大。例如,如果我们在生起这些善心的时候,拥有智慧地生起和没有智慧地生起,它带来的果报差别会很大。如果我们生起的是很殊胜的三因心,就是有智慧地去做一件善事,它带来的果报将会是属于三因的果报心;如果我们做事情只是没有智慧地做,只是知道是善事我们去做,它带来的果报可以是二因心也可以是无因心。
那如何来区别呢?有智慧和没有智慧在这八种心当中,对于果报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对佛、法、僧有信心,对业果法则有信心,你在造作这些善行,在生起这些心的时候,你思维业果法则或者哪怕只要相信业果法则,你在相信业果法则的前提下去造、去做、去生起这种心,它就是属于智相应的心。如果你们拥有观智,那我们做善事,例如:布施的时候,先修vipassana(修观),观照人是无常、苦、无我的,观照受施者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观照所布施的物品也是无常、苦、无我的,那么这种智是更强的智慧。
我们在做这些善行,生起这些善心的时候是有智慧的。例如:我们同样做一件事情,供僧。我们把食物供养给僧众、出家众,如果你相信供养这种功德能够带来果报、这种善行能够带来善报,这就是业果智。虽然你不是为了功德、为了善报去做,但是你相信,这就是有智慧地做。如果你只是人云亦云或者追随着一些风俗去做,那么这个是智不相应的心。
对于佛弟子来说,往往我们只要把心念一转,就可以造很殊胜的心。要不然的话,我们同样做这些,我们可以生起很低劣的心。例如:智不相应的心。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好像咱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这样的传统,都有乐善好施的传统或者帮助孤寡这些传统。有很多的中国人或者那些阿姨们,她们也知道初一、十五到庙里面去烧香。但是你问她为什么烧香,她说不知道或者她说只是为了求个保佑。问她为什么要忏求,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只是为了随顺风俗而已。这种心念、这种念头有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但如果她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话,她生起的心就有智慧了。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或者别人做我自己跟着做,为什么也不知道,也就是有些迷信的心,虽然她做的事是善行,但是她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她也不清楚业果法则的运作或者根本就没有去思维这些问题,这样的话她生起的心就是没有智慧的心,没有智慧的心称为智不相应心,有智慧的心称为智相应心。
同时在造善业的时候,在一般情况下,欢喜地做和感受平平地做有区别吗?有!如果我们很欢喜地做,那种力度会强很多。
例如:当你看到佛像的时候,你内心生起了很欢喜的心。你看着佛像只是好像欣赏古董、欣赏文物一样看、去端详着,这个是属于舍俱的心。对于佛弟子来说,往往看到佛像、僧众,他会有一种欢喜的心,这种欢喜的心就是我们说的悦俱的心。而一般的人看只是看,他并没有任何的感觉,这个是称为舍俱的心。
以布施为例子,如果一个人在行布施的时候,在布施之前很欢喜,在布施的时候也很喜欢,在布施之后也感到很满意,那么他的这种布施行为,会因为他布施之前、布施的时候和布施之后很欢喜的心,使他的善果带来更强、更大、更多的果报。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如果拥有乐受、拥有悦、就是欢喜的心,这个时候,欢喜的心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充满了殊胜的色法,心生色法。就好像我们很欢喜地去禅修,和我们没有感觉地去禅修,你认为一样吗?还是不一样的。我们很欢喜地看一本书,和我们感受平平,没感觉地去看一本书一样吗?还是不同的。同样的,做善事也是这样,造功德也是这样,欢喜地造和感受平平地造是不同的,它们的果报不同。
不过有一种情况,舍受是比悦受更强的。知道是哪种情况吗?如果一个人在修vipassana(修观)的时候,他的观智达到高级的观智,例如行舍智。行舍智是属于哪种心?行舍智还是属于这种欲界心。一切的观智,不是属于色界心,也不是属于无色界心,更不是属于出世间心,一切的观智都是属于这种心。如果对于阿拉汉圣者来说,他生起的观智是属于唯作心,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生起的观智,他观照诸行法无常、苦、无我,还是在这八种心当中的智相应心,就是智相应的四种心。如果他很欢喜地去观照诸行法,这是属于悦俱的智相应心;如果是感受平平地、舍受地去观照,那是属于舍俱的;如果他主动地去观照,而不是在他的导师、业处导师的指示下,你必须得完成这样的功课,如果这样的话,他有可能是有行心;如果他平时很自动地生起观照的心,那个是属于无行心。如果一个人在修到行舍智的时候,行舍智属于哪种心呢?在这八种心,哪一种心?舍俱智相应无行心,是属于第五种心。对。这种心比悦俱的心强还是比悦俱的心劣?强。但是这个是对观智来说,如果平时我们造的是布施、持戒或者禅修等等这些业,那还是第几种强?第一种强。因为对于高级观智来说,它是舍俱,但是对于平时来说,第一种是最强的。
在这些善行当中,还有另一种分法是:无行和有行。
我想问问大家,主动地做善事好,还是被别人拉去做善事好?你认为哪种好?主动地做。对。主动地做会带来更好的、更殊胜的果报。我们先讲一讲,当我们在造作这些善心之后,如果这些善心在我们未来的轮回、在我们未来的生命当中成熟的话,它会带来什么样的果报呢?
例如:如果一个人很欢喜地去做事情,当这种善业成熟的时候,如果这种善业成为他投生的果报的话,那他会感到慈颜善脸,或者他很欢喜;但如果一个人是舍受、感受平平的话,他下一世带来的果报,可能会感觉到好像很严肃。
我们在几种情况下可以大概地去推测到一个人,他的果报心是属于悦俱还是舍俱的。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知道呢?有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知道。第一,在一个人睡觉的时候;第二,在一个人禅坐的时候。我们有时候看到别人禅修,他坐着坐着会感到脸在微笑、感到容光焕发、感到慈颜善脸;或者在睡觉的时候,他都会感觉到微笑着,这种人多数是由于他过去所造的悦俱的,很欢喜地造作善心带给他投生的。
而有些人在禅坐的时候,好像咬紧牙关或者感觉到苦瓜脸,很辛苦一样,在睡觉的时候感觉到很恐慌、很恐怖或者紧绷着脸,或者一个人满脸横肉,这种人可能就是属于舍俱的心带来的果报。因为使我们投生为人的,就是我们在过去生曾经造作的这些心的其中一种,而由于这些心的其中一种使我们现在投生为欲界的善趣。我们现在在座每一个人,我相信都是由这八种心的其中一种心带来的果报,我们等会儿讲到果报心的时候还会讲到。
那讲智相应的呢,如果我们在过去生很有智慧地去做善事,它带给我们的果报就是今生是三因心。现在我们可以说在座的,只要已经证得了禅那的禅修者,他过去生必定是属于造了智相应的这些善心带来的果报,所以今生他的结生心、有分心就是属于三因的果报心。
无行心和有行心,它们带来的果报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举一个在生命期间成熟的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过去很主动地、经常地布施,今生他带来的果报就是:即使他在家里面,如果他是做生意的话,生意会找上门来;或者他去做工、无端端的老板就加他薪,或者他赚钱很容易。而如果是有行心,就是别人鼓动他催促他去行布施的话,那么这种布施的善业给他今生带来的果报就是他要很辛苦地去赚钱。他可以赚到钱吗?可以赚到钱,但是他必须得要付出努力,正如在过去做善行的时候是别人催促的,“你去,去吧,去吧!”。“算了吧!”然后“好吧,我跟你去吧。”不去也不好意思,有碍于脸皮,于是就跟着去。由于过去所造的是有行的善业,今生你要得到这些果报,还是要经过行,还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够达到。因此这些善心,从智相应和智不相应来说,我们应该造智相应的心。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平时,无论是布施、持戒、禅修等等的时候,我们都要多点生起智慧。
在讲到智、慧根的时候,我们讲到有两类的智慧:一类是最低限度的世间的智慧,就是对业果的认知,业果智;还有另外一类,就是观智乃至出世间智慧。而这一类智慧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世间的观智,另外一类是出世间的智慧。
出世间的智能只是出现在出世间心里面。一个人在修观智的时候,他的智相应心还是属于世间的观智范畴,因此这里讲到的智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如果我们思维业果法则,那这种智是属于业果智;而如果一个人在观照诸行为无常、苦、无我的时候,生起的智称为观智,这两类的智都是属于欲界善心里面的智。当然在禅那心里面也有智,那是属于色界或者无色界的善心里面的智。如果是一个人在证得禅那的时候、取涅槃为目标的时候生起的智是属于出世间善心里面的智。
因此在生起善心的时候,应该要生起有智慧的心。有智慧的心很容易生起,只要我们思维业果法则,或者我们取佛、法、僧三宝为目标,就很容易生起有智慧的心。同时我们在这些心当中,悦俱和舍俱的心还是有差别的。悦俱就是我们很欢喜地做,我们欢喜地做的话,我们的力量会强很多。我们充满欢喜地去做一件善事,例如:布施,如果你很欢喜地做,你会很精心地准备,甚至你会加很多的附属品。例如:在你供饭的时候,还准备了很多的菜,这样的话,你去供时拥有了这种欢喜的心,你会很精心地准备。如果你感受平平的话,你只是做,随随便便供出去,那么在你造的善心,所造的善行功德方面有区别,而带来的果报的区别就会更大了。同时在造善行的时候,有意识地造、主动地造,和你被动地造、或者随大众的,只是随顺一种风俗的去造,那么它也会有区别的。
对于造作这些善心,具体可以表现在哪些呢?在论典里面提到有十种我们可以经常造作的善心。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禅修;第四是恭敬,例如:我们礼敬三宝,礼敬僧人;第五是服务,在家里知道服务父母等等,在寺院里服务三宝、服务寺院,或者就是为比库做净人,这些都属于服务的善业;还有分享功德、就是回向,回向也是属于一种善业;还有随喜功德,就是看到别人做善事,我们说萨度,我们就是在随喜的,这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听闻佛法和说法,还有正直自己的知见——正直己见。这十种都是属于欲界的善业。
我们在造作这些善业的时候,既可以有智慧地做,也可以没有智慧地做;既可以欢喜地做,也可以感受平平地做;既可以主动地做,也可以被动地做。但是在做这些善行的时候,我们应当选择欢喜地做、有智慧地做和主动地做。这样的话,我们同样造作这样的行为,但是由于我们的心生起的不同,所以它的力量也不同,那么带来的果报也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八种欲界的善心。
和这八种欲界的善心相关的是八种欲界的果报心,kàmàvacara - vipàkacittàni。这八种欲界的果报心和欲界的善心,它们在名字上是一模一样的,即:
悦俱智相应无行心;
悦俱智相应有行心;
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舍俱智相应无行心:
舍俱智相应有行心;
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这些心都称为果报心。果报心的巴利叫作vipàka,pàka的意思是煮,煮熟,pa是煮,煮熟的,所以称为熟;那再加vi,vi是不同的,不同的熟,古代翻译成异熟、更准确地翻译成异熟。这里的熟,它是指造的因带来果的成熟。为什么称为异呢?异就是由于这些果报必定不会在造下的时候立刻呈现,它必须得经过一定的时间。我们不可能一种下种子,立刻像神话故事里面讲到的,就长到了很大的一棵树、或者一些瓜果等等之类;同样的,我们造下了善行之后,它不可能一下带来果报,除非是出世间心才有可能很快得到果报,那个称为Akàliko无时的。但是在世间里面,他的果报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他造了因之后,他的缘还要经过很多的缘积累才能够成熟。由于因造下之后,在不同的时候才能够成熟,称为异熟。
异熟心我们理解为果报心。果报心从它的本质上来说,我们不能够说是善,也不能够说是不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心不会造业,果报心不是造业的心,但有时候我们也把这些心称为善果报。这里的善并不是造作善业的善,而是说由于过去所造作的善业带来的果报,以这些果报给人体验是好的,所以称为善果报。果报心不是造业心,它只是一种体验的心。如果过去造的是恶业、是不善业,它带给我们的体验就是苦的、不好的,这种称为不善果报;如果过去造的善业,成熟了带给我们的体验是好的、体验是可爱的、是可意的、是舒服的,这种称为果报心。果报心能够体验业的果报,也就是说如果是善的话,它是享受,它不是工作,它是享受的心;而对于不善果报来说,它不是做坏事的心,它是承受不善果报、承受痛苦的心,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理解。
这些果报心和我们刚才讲到的善心,它几乎是相对应的。但是如果我们造作了很强的三因心,它才能够带来三因的果报心;如果我们造了很弱的三因心,它还是带来二因的果报;如果我们造作的是很强的二因心,它能够带来这种二因心,就是智不相应的心;如果造了很低劣的二因心,那它带来的是无因的果报。
这些果报心多数表现在我们说的投生的心,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结生心,就是你投生为人的心和你在还没有看、没有听、没有嗅、没有尝、没有触、没有想的时候的有分心。
例如:大家在熟睡状态时候的心,都是属于这八种心的其中一种,而且一个人、一个众生只有这其中的一种。这些心都是属于善果报心。由于我们能够投生为人,是善的果报,这种果报心使我们投生为人,就是我们现在在座的大家。虽然我们说世界上有好几十亿人,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心,除非是那些弱智的、先天性残废的,可能属于善果报的无因心,一般情况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心。而这一类的心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它可以生起在心路过程的彼所缘。但一般上我们说这些心是使我们可以投生为善趣的心。
这些心正如我们刚才讲到:如果大家在投生的时候是属于悦俱的心,那么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其实无意识不是很准确地说法,例如你在入定、修定、禅坐、或者睡觉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你是由于悦俱的心带来的投生的,那么你会感到脸露笑容;如果你是一闭上眼睛就感觉到很凶或者感觉到很严肃,那么你可能是属于舍俱的心。
如果你的结生是智相应的心,那么今生你将有可能证得禅那,也将有可能证得圣道、圣果;如果你是二因的心、智不相应的心的话,那么你今生将很难证得禅那,更何况圣果了!
所以我们可以透过这样来判断我们投生是属于哪种心。但是要更准确地知道我们是属于哪一种心使我们今生投生为人的话,我们应当修习缘起。因为修习缘起,就是我们去找过去使我们投生为人所造的善业。我们再去查找一下,在过去我们到底是造了哪一样的善业,是什么样的善业使我们今生投生为人呢?我们可以透过去找在临终的时候,我们是哪一种业成熟。而这种业在成熟的时候,往往是以某种景象出现的。我们取当时的景象,再去找当时生起的是什么心,然后我们再去追查这种心到底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时候造下。那么我们找到过去所造业的因,因为过去造的这种业,例如:布施的业或者持戒的业使我们今生投生为人。我们可以透过这种方法去知道。
对于我们生而为人来说,如果是结生心,包括有分心,我们一生当中只是其中的一种心;而如果是作为彼所缘来说,这八种心都有可能发生在心路过程里面,那这些是果报心。
接着我们再讲另外一组美心,这组美心是唯作心,kàmàvacara-kriyàcittàni。这类心也称为美心sobhanacittàni。但是它又不同于善心,也不同于果报心,这一类的心也称为无记abyàkata。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心只是纯粹地造作,造作了并不会留下业的种子或者留下业力。当一个人生起了这种心,造作了某种行为之后,并不会留下这种行为产生的作用,没有行为的影响力,我们称为唯作心。唯作心和前面的八种善心也是相对应的,即:
悦俱智相应无行心;
悦俱智相应有行心;
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舍俱智相应无行心;
舍俱智相应有行心;
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这些心在造作的时候,和善心是相对应的,但是它们不同在哪里呢?八种欲界的善心会生起在一切的凡夫和有学圣者。但是这八种欲界的唯作心只会生起在阿拉汉圣者,也就是包括了佛陀、包括了独觉佛、也包括了一切漏尽的圣弟子们,他们生起的心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心。在速行里面,生起的欲界心是属于这一类的心。为什么这么样说呢?因为当一个禅修者在断除了一切烦恼之后,由于他的心在造作的时候没有烦恼的支助,所以这种心同样地造作,但是它不会留下业的影响力。
我们举一个例子,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的在家人,当时的人都很喜欢去听佛陀说法,是不是?除了那些在家众和一些凡夫的禅修者们喜欢听佛陀说法,那些漏尽的阿拉汉圣弟子,他们喜不喜欢听佛陀说法呢?他们也喜欢听佛陀说法。当在家众和其他的还没有断除烦恼的有学或者凡夫的比库,在听闻佛法的时候他们生起的是什么心?是属于善心。但是阿拉汉圣弟子生起的什么心?就是这种唯作心。也就是说他们同样也是做,但是由于有学圣者和凡夫还有烦恼,所以他的心运作还会留下业的影响力;而阿拉汉圣者由于已经断除了无明、断除了爱,他的心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响力、他不会留下业的痕迹。因此我们不能够说,佛陀和阿拉汉圣者还能够造善业。他造的业称为abyàkata无记。无记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能够说这个是善,也不能够说是不善,它只是纯粹造作而已。
正如在《法句偈》第九十三句和《长老偈》第九十二句里面这么样讲:
Yassàsavà parikkhīṇa, àhàre ca anissito;
su¤¤ato animitto ca, vimokkho yassa gocaro;
àkàse va sakuntànaü padaṃ tassa durannayaṃ.
“彼漏已尽,不依于食;空于无相,彼解脱境;如鸟飞空,踪迹难知。”
这首偈颂的意思就是这些阿拉汉圣者们,他们已经断尽了一切的烦恼。yassa就是他们的;àsavà是烦恼,诸漏;parikkhīṇa完全地断尽了,已经断尽了; àhàre就是对于食; anissito就是不会依赖、不会去贪求;这里的àhàre、这里的食物是包括了爱, taõhà渴爱的爱、贪爱的爱以及邪见,由于他们的心不会再依赖于爱和不会依赖于邪见;su¤¤ato animitto,这里su¤¤ato是指空,animitto是指无相,还有另外一种是无愿;vimokkho是指解脱;yassa,他的;gocaro就是他的境,他的心所取的所缘,在这里是指这些漏尽的圣者们取涅槃为所缘。
因为在涅槃里面是贪、瞋、痴的空无,所以称为空解脱;由于在涅槃里面并没有贪的相,瞋、痴的相,所以称为无相解脱;又由于他没有贪欲等等的愿,所以称为无愿解脱。这种漏尽的圣者,他们虽然还会托钵、吃饭、还会感觉好像是在持戒、或者入定、听闻佛法、服务僧众、礼敬上座、礼敬佛陀。他们还是会造作这些,但是他们造作这些就像鸟在天空上飞一样,找不到任何的痕迹。我们不能够说这个是鸟飞过的地方,鸟刚才飞的路线是这么样。我们不能够说,为什么呢?因为鸟飞过找不到痕迹。同样的,这样的漏尽圣者所造作的业也是不可寻的,我们不可能去了知它、不可能去测量它,说这个业造了将会导致地狱、这个业造了将会导致投生为天、这个业造了导致会投生为梵天,我们不能够这样说。这就是阿拉汉圣者们的心,就是这样。
但由于阿拉汉圣者们只要还有五蕴的存在,也就是他们仍然还有这个果报身的存在,因此他们还是会有身和心。对于身来说,是由于过去所造的业带来的残余,因此过去的业还会成熟,使他们的身体有时会生病,身体还会衰老等等。对于心来说,由于阿拉汉圣者过去所造作的一些业还会带来现在的果报,因此阿拉汉圣者还会有不善果报心生起,他们还会有善的果报心生起,但是他们并没有不善心生起,是不善的果报心生起;他们有善的果报心生起,但是不会有善心生起。他们所做的,在他们的速行里面得以生起的欲界心只是唯作心而已,纯粹只是做而已。犹如鸟飞空而不留一丝一毫的痕迹,他们所造的这些也没有任何业的影响。
对于一位阿拉汉圣者来说,在他的身体方面,还会有很多是和我们人一样的。例如:一位阿拉汉圣者,他的身体也会感受到热、感受到冷、感受到饥饿、感受到口渴,他们还会有大便、小便,他的身体还会生病、还会衰老,最终这个身体还会死亡。同时他们还会感受到种种的痛苦,例如:身体的痛苦,但是心没有痛苦。这是连佛陀、一切独觉佛和阿拉汉圣弟子们,他们的身体都还能够感受到。只要还有这个果报身,那么他们还是会感觉到寒热、饥渴等等,这些感受还是会生起,只不过他们的心已经不会再造作任何的业了,不会再造作任何善或者不善的业了。
在这欲界心当中,八种欲界的善心,八种欲界的果报心和八种欲界的唯作心,这三八二十四种都称为欲界的美心。美心就是因为这些心在本质上是属于好的。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把八种欲界的善心简称为大善心。这里的大善心是指数目的大。例如:欲界的善心一共有八个,它比起色界的善心只有五个、无色界的善心只有四个、出世间的善心只有四个来说数目大,所以我们可以称为大。对于果报心,我们也可以把这八种欲界的果报心称为大果报心,把这八种欲界的唯作心称为大唯作心。
在这二十四种欲界的美心当中,在我们的速行里面、我们的心造作里面,这些唯作心是和我们无关的,因为我们还有烦恼,我们不是漏尽者,所以这八种唯作心我们是体验不到的。
而八种果报心是我们经常体验的。如果是在心路过程里面,它可以以彼所缘的方式出现,但是如果是我们在没有心路过程的时候,举个例子:在熟睡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其他的思维的时候生起的心,就是属于这一类的果报心的其中一种,这种果报心和我们在刚刚出生的时候那个结生心是同样的一种心,这是属于果报心。
而这八种欲界的善心是我们会生起而且我们应该培育的。如果我们在平时日常的生活当中,假如没有很好的守护心,我们心的习惯就经常会生起我们在上次讲到的不善心,要么是贪的、要么是瞋的、要么是痴的。但如果我们懂得了心的运作法则之后,就可以培养这种心。而且在培养这种心的时候,如果又懂得这些心生起的规律之后,我们应该培养最殊胜的心。同样在做这些事情时,我们可以把它做得最好。做得最好就是我们欢喜地做,有智慧地做,主动地做。但如果没有的话,例如:我们现在在看一本书,感受平平地看其他的任何一种书,只要那个时候你的心并没有生起贪、瞋、痴,那么它很可能属于舍俱智不相应的心。但如果我们透过明辨是非,我们看一些适当的书,看一些对禅修、对培养善心、对培养善法有意义的书,这个时候我们有选择再去看,那我们很可能生起的是智相应的心。
在我们平时日常的造作当中,我们可以造作的、可以转化的、可以培养的欲界的善心就是这一种心。如果大家都还没有禅那,那么我们能够造的善业其实都是这些心。如果大家在修定,就是为了培养色界的善心和无色界的善心,但是只要还没有培育到那个程度,就是还没有证得禅那,那么我们生起的只能够是这种心。即使你在修定、培养定力达到近行定的阶段,其实还是属于这类心。例如:我们说到的初禅的近行定,它是属于哪种心知道吗?它是属于第一种心,悦俱智相应无行心。这种悦俱智相应无行心已经很靠近了初禅,但是只要它还没有证得禅那,它还是属于这类的心。所以我们说到的近行定,其实还是属于第一种心,还是属于欲界心的范畴。
但是第一种心,它的心和心所的数目(数字),心所产生的作用和初禅的心是一模一样的,都有三十四个名法,只不过在力度方面差很多。欲界的心,它的寻、伺、喜、乐、一境性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和色界的寻、伺、喜、乐、一境性的初禅心相对比。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透过数数地培育第一种心,而加强它的一境性,可以证得禅那。
如果我们经常培育第一种心和第五种心,而其中我们再加强它的智,这种智是专门针对着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名色法,我们可以透过这种心而证得涅槃。也就是说在证得涅槃之前的行舍智,随顺智和种姓智,它有可能是属于第一种心,也有可能是属于第五种心。因此虽然欲界的心,在三界的心和出世间心对比起来是属于比较低的心,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够忽略。没有这些欲界的善心,我们不能够直接证得色界的善心,无色界的善心。因为任何的禅那在之前都必须得生起近行定,近行定必定是属于欲界心。我们在证得涅槃的时候,涅槃之前的观智也必定是属于这种欲界的善心。所以我们不要轻视这些善心,只不过我们如何去运用而已,当我们懂得了运用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它做到最好。
我们在培养善心的时候,不应该去培养智不相应的心,我们应该培养智相应的心。如果在培养智相应的心当中,我们去加强它的一境性,可以证得禅那;如果有针对地、有系统地去观照诸行法,观照它的无常、苦、无我,观照它的坏灭,我们可以证得涅槃,还是透过培养这些心而超越这些心的。当我们懂得了这些法则之后,我们应该学而致用、用到我们的生活上、用到我们的工作上、更应该用到我们的禅修上。
我们今天讲欲界的二十四种美心就讲到这里,明天晚上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八种无因心。
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由众多师兄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
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30讲 十八种无因心
玛欣德尊者2009年5月23日讲于江西佛学院
大家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欲界的二十四种美心,即善心八种,果报心八种,唯作心八种。在这二十四种美心当中,我们重点地讲了八种善心,以及如何去分别、去区分这八种善心的方法。
对于我们学的这些心,它们会有很多的名相,例如什么悦俱、智相应、无行、有行,可能大家听了会有点困惑,感觉有点复杂,但是如果我们抓到了它的要点,就很好理解。它们不过就是因,受是属于乐受或者舍受,因在作的时候有没有智慧,和主动、被动地作。我们着重在理解,理解了之后就知道这是属于什么心、什么心,就好理解了。我们昨天晚上一学学了二十四种心,这二十四种心其实并不难,这些心如果是造业的就叫善心,如果是体验果报的就叫果报心,如果是佛陀以及一切阿拉汉圣者所生起的叫唯作心。所以,当我们抓到了要点之后我们就不用去死记硬背,着重在如何去应用就可以了。
今天晚上我们将要讲另外一组心,十八种无因心。
我们都知道任何的有为法或者行法 sankhàra dhamma ,它都是有因缘的、诸缘和合的。只要是因缘和合之法,没有、根本不存在没有因的,是不是?那为什么这里又说没有因呢?这里说的因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因缘的因是不同的,这里的因是指某一类的心所。我们讲到因的时候讲到有六种因,这六种因又称为六种根。为什么称为根呢?因为它是属于一种有控制力的心所。有六种根,即:无贪、无瞋、无痴,这三种心所称为三种善根或者三种善因。贪、瞋、痴这三种心所称为三种不善根或者又称为三种不善因。
接着我们讲无因心,在所有的心里面有十八种心,在这些心里面并不存在这些心所的,这六种心所的任何一种都不存在的。而有71种心是拥有这六种心所的其中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有一些心只有一种根,比如说痴心所,两种痴根心就只有这一种的。有些有两种因,例如(八种智不相应的善心,八种智不相应的果报心,八种智不相应的唯作心,和删除这里的视频)在八种善心里面有四种智不相应的善心,四种智不相应的果报心和四种智不相应的唯作心,这是属于两种因的。还有八种贪根心里面也有贪和痴两种心所,(两种痴根心里面也有瞋删除这里的视频),两种瞋根心里面也有瞋和痴这两种心所,所以这些称为二因的心。也有三因的心,例如:在欲界里面有四种智相应的善心、四种智相应的果报心、四种智相应的唯作心,这是我们昨天讲到的。智相应的善心、果报心、唯作心各有四种,还有一切的色界心、无色界心和出世间心都有这三种善根,所以这些心都称为有因心。
我们现在就讲无因心。
无因心(巴利ahetukacittàni),一共有十八种。在这十八种心里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相对比较弱,比起有因心来说无因心会弱一点。这十八种无因心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不善果报心,一类是善果报心,一类是唯作心。不善果报无因心有七种,善果报无因心有八种,无因唯作心有三种。
在这里,我们先讲七种不善的果报心 akusalavipàkacittàni。这七种不善果报心,其实我们直接叫它果报心就可以。因为一切的不善果报心都是无因的,没有有因的。但是造下的不善心,就是我们说造恶的心会有贪、或者瞋、或者痴,但是这些不善的心造下带来的果报被我们的心体验,它并没有贪、或瞋、或痴,它只是纯粹的一种体验。
是哪七种不善果报无因心呢?它们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还有领受心和一个推度心。我们平时所说到的眼、耳、鼻、舌、身,在这里讲到的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种识,如果我们的不善果报成熟,然后我们看到一些不好的东西、丑陋的东西,这个时候能够起到“看”这种作用的称为眼识。
按照一般的因果法则来说,一个人在体验到不善、不好的果报的时候,往往受是属于什么受呢?是属于忧受。如果体验到好的话,那么是什么受呢?是属于乐受或者有时候舍受也有可能。为什么这里又说都是属于舍,与舍俱行呢?与舍俱行的意思就是它们都是舍受upekkhàsahagata§。与舍俱行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这些都是舍受。因为在我们刚刚体验到不善果报的时候,它的撞击力很弱,而且同时这一类心本身也是比较弱,因此它的受还是属于舍受。
我们在讲到心路过程的时候,眼识执行的只是“看”,但是之后如何去对所看到的东西进行加工,给它概念、知道这个是什么,那是之后的速行心。
这个眼识所起到的作用只是立刻地“看”或者识知目标而已。这里讲到的眼识,它必须得依靠眼净色而生起或者依照眼门而生起,不可能不依靠眼净色或者眼睛生起眼识。我们说到的“看”惟有用眼睛才能看,没有眼睛不能看。眼识的作用只是纯粹地去看目标,它本身并不会判断,还不能够判断目标是什么。我们说到的眼识就有点类似我们所讲到的摄像机的感光片。现在有数码相机了,以前要拍照的时候都是要用胶卷或是用菲林,这菲林其实就是感光片,当我们把快门一按下的时候,快门很快就张开,然后一张开立刻就合。就在张开的一刹那,外面的光已经射进感光片里面,感光片就能够接受这些光的信息。同样眼睛也是,眼净色犹如感光片,眼识很快的,一个刹那,它的作用只是接受这些颜色或者光的信息而已,它本身并不会判断,判断是属于以后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了眼识,所以外在的光可以被我们所说的这个所谓的眼识所识知、所知道。然后当眼识灭去之后再传递给下面的一些心去继续加工,是这么样。由于眼识是一种很根本的心,而且它还是一种很弱的心,它执行的只是“看”,我们说眼识甚至还不能够知道这个是绿色、这个是青色、这个是黄色,它只是接受这些颜色的信息,它能够了知这个只是颜色而已。之后知道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什么形状、它们的感觉是如何,以后的心路过程再产生,产生许许多多的心路过程再对所领受、所了解的这种颜色进行加工。
对于耳识也是,耳识必须依靠耳门里面的耳净色而生起,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耳净色不好,例如:一个人耳聋,他听声音就会有障碍。对于鼻识也是,鼻识是要依靠鼻孔里面的鼻净色而生起。舌识必须依靠舌门(就是舌头里面的舌净色)而生起,身识就必须依靠散布在全身里面的身净色而生起,这些是属于眼、耳、鼻、舌、身这五种识生起的物质基础。
而对于外在的境来说也是,必须有颜色才会有眼识的生起,必须有声音才会有耳识的生起,有气味才会有鼻识的生起,有味道才会有舌识的生起,有触所缘的撞击才会有身识的生起。因此我们在经典里面可以看到佛陀经常会说,缘于眼(这里的眼指眼净色)、颜色和眼识三事和合才会有触、受等等这些心理过程的生起。
在这五种识当中,眼、耳、鼻、舌、身这五种识只执行一种作用。眼睛执行的只是看,看什么?看的是颜色;耳朵,耳识执行的只是听,听声音;鼻,鼻识只是执行的是嗅,嗅气味;舌识执行的只是尝味道;身识执行的只是属于碰触、接触到触所缘的撞击。
在这五种识当中,五种识我们又称为根识,根识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种根识。由于眼、耳、鼻、舌这前面四种,它对于颜色、声音、香、味的撞击比较弱,所以它的受属于舍受。而对于身识来说往往身识是直接撞击的,它的受会比较强。在这里眼、耳、鼻、舌、身这五种识都是属于不善的果报。不善的果报表现在眼识看到的是不好的东西、丑陋的东西;耳朵听到的是难听的、不好听的声音;鼻识嗅到的是很臭的味道、恶心的味道;而舌识吃到的是很难吃的东西;身识就表现为身体遭受到地、或火、或风的撞击。
例如:地,好像身体感觉很疼痛,这里痛那里痛。或者感觉到撞击、被人打、被刀割伤等等;而火,例如身体感到很热或者很冷、皮肤给冻裂了或者给烧伤了等等这些;而风界,就是例如:肚子的绞痛,或者给人打了一拳,有地界也有风界的撞击。由于不善的果报作为所缘,它能够直接地撞击身识,而身识接受外在触所缘的撞击力强,因此它的受属于苦受。我们讲到的身受属于苦受这一类。
因此,要了解这五种识就要和平时联系起来,如果我们看到不好的那些东西、看到不好的人,我们能够看是因为有眼识,由于我们所接触的这些是不好的所缘,因此这是属于不善果报的眼识。对于耳、鼻、舌、身也是这么样。例如:身体痛、或者感觉到气候变化无常,一会很热、一会很冷、各种各样的病痛等等都是属于身识在起作用。假如没有身识的话,任何的身体的疾病对我们来说没有作用了。
另外一种心是领受心sampañicchana,领受心是指领受之前所看到的目标。领受心只会发生在五门心路过程,而且它紧跟着眼识、或耳识、或鼻识、或舌识、或身识之后生起。领受心不会在其它的心之后生起,要么就是在眼识一生起之后接着生起的是领受,领受一生起之后生起的是推度心。也就是说前面这五种根识的任何一种灭去之后紧接着生起的就是领受和推度心。
我们以眼识为例子,眼识能够执行的是看颜色,当眼识看到这种颜色之后,它只是维持一个心识刹那立刻就灭去了,紧接着生起的是领受(刚刚由眼识看到的颜色)这种心,这种心称为领受心,就等于说接过刚刚由眼识传递给它的颜色的信息,之后,当领受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推度心santãraõa。santãraõa的作用就是推度或者检查刚刚由眼识和领受心所识知的颜色。因此领受心和推度心都是属于果报心。
当眼睛看到不好的目标,例如:看到不好的颜色,那么领受心领受的也是属于不好的,推度它推度的也是不好的,推度就类似我们说到的推度或者检查的意思。而这两种心由于它们还是属于五门心路过程,因此它们的受还是属于舍受,称为与舍俱行的。
我们再看有八种善果报的无因心。这八种善果报的无因心和刚才所说到的七种不善果报的无因心也很相似、很相像,只不过是多了一个而已。它们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领受心和两个推度心。刚才讲到的是不善果报心,不善果报心都是属于无因心。我们昨天也讲到了八种善果报心,是不是?那个是有因的果报心,现在这里讲到的是无因的果报心。昨天晚上我们讲到的有因果报心是因为那些心都是属于美心,既然是美心,它有没有美心所啊?有。有哪些美心所呢?要么会有无贪和无瞋,如果是智相应的果报心的话会有无痴心所,因此它们都是属于有因的。
这里讲到的是无因的果报心。
无因的果报心一共有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领受和两个推度心。
讲到果报,我们可以说果报都是由心来体验的,身体只是一种承受,但是真正能够体验到果报的是心。我们又再回到讲“阿毗达摩”最根本的那一点、我们经常强调的,一旦讲到心必定会有心所对应的目标,是不是?也就是心和所缘的关系。
从所缘上来说,所缘可以分为三种所缘:一种是不可爱的所缘;一种是可爱的所缘;一种是极可爱的所缘(目标)。如果我们体验到的目标一般人都认为这个是丑陋的、这个是不好的,例如:死尸、看到了蛇、老虎,这些一般人都认为是不好的,这种称为不可爱的所缘。例如:看到很丑陋的虫、蜈蚣、蝎子或者苍蝇,这些是称为不可爱所缘。
还有另外一种是可爱所缘,例如:一般的这些房屋或者是一些很普通的建筑物,这个称为可爱所缘。极可爱所缘就是一般人看到它都会很喜欢的,例如:很优美的风景,或者很富丽堂皇的建筑物,佛陀的像,类似于这些都是属于极可爱的所缘。
根据“阿毗达摩”,一个人体验到不可爱的所缘往往是由于他的不善果报心成熟,如果一个人体验到可爱所缘和极可爱所缘是由于他的善果报成熟。我们说到的这些所缘就是外在的目标,目标本身只是目标而已。但如果有了心的作用,就是我们心能够去识知它,然后我们知道这种能够带来舒服体验,这个给人带来不舒服的体验。例如:噪音,一般人都不喜欢噪音,是不是?这个就是不可爱的声所缘。好像死尸的臭味、腐臭味、厕所的臭味等等,这些谁喜欢?除非粪虫才喜欢。对一般人来说这些都是不好的,被人体验为不好的。能体验的是什么?是心。哪些心去体验呢?就是我们讲到的这些果报心去体验。
由于这些所缘是我们平时每天都接触的,例如:我们每天都会看、都会听、都会嗅、都会尝、都会触,是不是?我们在接触这些的时候,不可能说我想要每天都看到好看的东西、听到好听的东西、尝到好吃的东西、触到很舒服的感觉,是不可能的,都会有不好的和好的。不好的这些给我们体验的,是属于不可爱所缘;体验到不好的,是属于不善果报心;而体验到这些好的外缘(目标)、好的对象,是属于善的果报心。
看到了一个很漂亮的东西,例如:很优美的风景或很漂亮的人,这个时候能够看的是什么?能够看的是眼识。由于看到好的,所以它是属于善的果报,这种眼识称为善果报心,明白吗?理解吗?
例如:听到一些音乐或者大自然的声音、很美妙动听的乐曲,或者别人在赞叹、称赞你,当然不是在那边拍马屁,是在赞叹你,这个时候你听到的是用什么听?用耳识来听。我们平时说的耳朵听到是用耳识来听。能够听到的是耳识,但是听到的是什么?是属于好的、动听的声音,动听的声音,属于什么?是属于可爱的所缘或者极可爱的所缘。因此能够听到好的声音,是属于善的果报。
鼻识能嗅到香味,例如:栴檀香的味道或者树木的清香这些。因为这些树木的清香等等都是属于好闻的气味。能够闻的是我们的鼻识,由于能够闻到这些好的气味,它是属于善的果报,所以这种心能够闻到好闻的味道,称为善果报的鼻识。
又例如:我们经常都能够吃到很好吃的美味佳肴,我们说到的一饱口福,一饱口福是什么去饱?舌头去饱,我们的舌头尝到味道。如果一旦食物吞到肚子里面还能不能够尝到味道呢?如果我们的胃、我们的肚子能够尝到味道的话,我们会作呕,因为食物一吃进去就变成酸的、臭了,是不是?有句话叫“舌过三寸成何物”,尝什么?就是这么样,能够尝到味道的只是这么短短的一个舌净色密布在舌头这个区域里面。而舌识就是依这上面的舌净色生起的,所以我们能够吃到好吃的东西。今天有人请客或经常有好吃的东西,这个是善果报还是不善果报?这是善果报。这些善的果报对于舌识来说,它所体验的就是好吃的东西。这些好吃的东西被什么而识知?被舌识而识知,所以这里的舌识是属于善果报的。
对身识也是,例如:气候很舒适,或者有人按摩、抚摸你的身体,或者你躺在空调的环境里,你坐的凳子很舒服,或者你有钱了坐汽车都可以买好的座位,坐火车可以买卧铺、可买软卧,坐飞机可以买商务舱,这样的话你的身体感受的都是很舒服,是不是?你的身体能够领受到这些很舒服的感受,这种舒服的感受是不是一种所缘,一种可爱的或者极可爱的所缘,是不是?由什么去感受这些很舒服的感受呢?是由身识。由于善的果报成熟了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些很舒服的感觉。
又比如:一个穷人,他住的地方一下雨又漏雨,天冷了风就从门缝里面吹过来,天热了里面蚊子又多、苍蝇又多,而且床底下一大堆跳蚤。这样的话,他身体经常都遭受到一些不好的、不善的果报的折磨,所以这个时候他身体感受的是属于苦的感受。
而如果一个有钱人,他可以住很富丽、很干净、很清洁的房间,看的东西都是很悦目,听的东西又很悦耳,吃的东西又很可口,而住的东西很舒适,这个是善的果报。
能够体验到这些善的果报的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对于身识来说,由于它是直接撞击我们的身体,所以它的撞击力大。因此身体如果是体验到可爱的或者极可爱的所缘、极可爱的对象,它的感受是属于乐受。而这里讲到身识的乐受和刚才讲到身识的苦受并不是心的受,而是属于身识、与身识俱行的受,这种受也不是属于色法,它是基于色法直接生起的受,基于身体直接生起的受。
例如:我们讲到受的时候讲到五种,是不是?苦受、乐受、悦受、忧受和舍受。这里讲到的苦受和乐受是专指由于身识生起的受。
接着再讲另外一个是领受心,这领受心和刚才讲的领受心也是一样。由于刚才讲到领受心领受的是不好的对象,现在这个领受心是领受很好的对象,这里的领受心和接下来的推度心也跟刚才一样,它们并不会生起在其它地方,只是紧接着要么是眼识、要么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之后生起。领受心必定跟在这五种根识的其中一种之后生起,领受心灭去之后立刻生起的是一个推度心,这是它们的定法。
例如:当眼睛看到一个很好的颜色,看到很好的颜色是由眼识执行的,眼识一执行“看”立刻就灭去,紧接着生起了一个领受(刚才由眼识所看到的颜色)这种心,这称为领受心。
当领受心一灭去之后紧接着生起了一个推度或者检查刚刚由眼识和领受所识知的对象,这种心称为推度心。
如果所看到的对象是极可爱的所缘,例如:佛像,或者一个很豪华的宫殿或者很优美的地方,这个时候生起的推度心是悦俱的推度心。悦俱就是它的受是属于乐受的。如果只是看到一个比较好的,但是它不是很明显、撞击性不是很强烈的,看到的是一个可爱的所缘,但不是极可爱的所缘,这个时候推度心生起的是舍受的,我们称为与舍俱行。
这些是属于善果报和不善果报的无因心。
在这八种善果报的无因心当中,有一种无因心可以成为一个人结生的结生心。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结生心是属于这其中的一种无因心的话,那么即使他投生为人都是很可怜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能够投生为人是善的果报还是不善的果报?是善的果报。对,没有错。
一个人走在恶道的边缘,险险差一步就已经掉到恶道里面去,差一步就可能投生到猪胎、或者投生到狗胎、投生到鬼胎。这一种人可能在临终的时候,要么就是他的不善果报和善的果报争,他的善业和不善业争着成熟;要么就是他曾经造下了一种很弱的善业,这种善业带来的果报是属于最后一种推度心。这种推度心可以使一个人投生。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如果投生为人,而这种投生为人的心是属于无因心的话,那么它必定是这种推度心。假如一个众生是以这种舍俱的推度心投生为人的话,他虽然有幸生而为人,但是他却有种种我们说到的先天性的缺陷,例如:他可能是先天性的瞎眼、耳聋、或哑巴、或者残废,这表现在身体上,或者是两性人,或者是先天性生殖器缺陷。又如果从心理方面来说,他很可能是智障,就是弱智这一类的人。
而如果这个有情以这种推度心投生为天人的话,他都是一类很低等的天人,是一类经常要为那些高等的天人服务的那一类的天人,就是他已经走在像鬼道的边缘那一种天人。
而在不善的果报心当中,一切的恶道众生,包括数量不可计算的畜生、鬼道和地狱的众生,所有这些不善趣里面的所有众生的结生心只有一种心,是哪一种呢?就是属于无因的推度心。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众生投生为畜生、投生为鬼、投生到地狱是属于果报还是属于业?能够投生、使他投生是由于他的果报,是不是?由于业的成熟而使他投生到恶道,投生到恶道他的结生心还是属于一种心。我们讲到的所有的不善果报心其实只是这七种而已。
一个众生即使他的不善果报是千变万化的方式呈现的,但是被体验的只是这些心而已,就是这七种心而已。如果一个众生很不幸投生为畜生,那么即使它是小到好像一只蚊子或者一只小蚂蚁,大到一只大象或者一只鲸鱼,它的结生心还是一样,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心。这就是属于不善的果报心。
而善的果报心,如果是一个人能够投生为人,但是由于他造的善业是很弱,他的结生心就是属于推度心。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没有一个人是属于这种心的结生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座的没有弱智的,没有智障的,也没有先天性残废的,所以不用担心。因为假如一个人的结生心是无因心的话,那么可以说无论如何修行他都不可能成功。就好像畜生。由于畜生、鬼类等等,他们的结生心都是属于无因的不善果报心,所以无论如何修行,他们不会成功的,他们连禅那都不能够证得。
我们接着再讲另外的一组:三个无因心,它们是无因唯作心。
第一是五门转向心。这里讲到的五门转向心是指当一个目标呈现在有分和眼门的时候,首先生起的是五门转向心;当一种声音呈现在有分和耳门的时候,首先生起的还是这个五门转向心。五门转向心所起到的作用只是把心流从有分里面拉出来转向于对象而已。等五门转向心一灭去之后紧跟着生起的要么是眼识、要么是耳识、要么是鼻识、要么是舌识、要么是身识。因为拥有眼、耳、鼻、舌、身这五种识的称为五门心路过程。而五门转向心就是起到导向的作用,由于有了五门转向心这种转向把心流拉到目标里面去,这种心称为五门转向心。等这五门转向心灭去之后才生起了一个能够看的眼识或者能够听的耳识。这种心本身并不会看、不会听、不会嗅、不会尝、不会触,它纯粹只是把心拉到目标,然后提供给之后产生的眼识去看、耳识去听、鼻识去嗅、舌识去尝、身识去触。这种心既不是果报心,也不是善心或不善心,所以它纯粹只是产生它的作用,也就是这种转向心纯粹只是把心拉到趣里面去,结果就完成它的任务了。它不会造业,它也不是体验的心,所以不是果报心,也不是善心或恶心。
还有另外一种是意门转向心。意门转向心是指我们认知外在的目标,通过六种门来认知,即:眼、耳、鼻、舌、身和什么?和意。看、听、嗅、尝、触这是五门,之后对这五门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嗅到的、所尝到的、所触到的或者内心想到的这些,就是对这看、听、尝、嗅、触进行加工的和心里面想到的,这些都是属于意门心路过程。
意门心路过程首先要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意门转向心是使心流从有分里面生起然后拉到所缘的这种心。意门转向心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起到的是转向的作用;在五门转向心里面也有这种意门转向心,但是由于它起到的作用不同,它起到的是确定的作用,votthapana确定,就是确定所缘的作用。因此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意门转向心起到的是确定所缘,知道这个是什么所缘,但是在意门转向心里面它起到的作用就是把心流拉到意门的目标里这种心理作用。
这两种心都是舍受的,而且这两种心都是纯粹只是产生它的作用而已,纯粹只是把心流拉到所缘而已,所以它也不会造作、不会造业。
还有另外一种是阿拉汉的生笑心。佛陀也会笑,一切的阿拉汉圣者也会笑。能够令佛陀和一切的阿拉汉圣者发笑的有五种心。有四种是悦俱的唯作心,我们昨天讲到的唯作心当中有四种是悦俱的,还有另外一种是这种阿拉汉的生笑心,也是属于悦俱的,因为能够发笑必定是属于悦俱的。
当一位阿拉汉圣者、断尽烦恼的圣者,在见到一些极可喜的所缘,例如:当一位阿拉汉弟子见到佛陀的时候,他有时候会发笑、会微笑,这个时候是属于悦俱的智相应的心,有时在听闻佛法的时候,他也会发笑,这个也是属于悦俱的心。但有时候他也会看到一些很滑稽的事情,例如:有时候佛陀和阿拉汉圣者看到众生做一些很愚蠢的行为,这个时候他也会笑,他笑就是属于这种生笑心。或者有些时候他会看到一些很稀里古怪,由于众生的不善业带来的果报,看到一些众生投生为稀里古怪的怪物。
Mahàmoggallàna尊者(目犍连尊者),他从鹫峰山下山去托钵的时候,在路上他经常看到一些稀里古怪的众生,由于他是神通第一嘛!例如:看到一个肉片在天上飞,然后很多的鹰去追着它;或者看到了一个很大的众生,它的身体会冒出箭来,然后又射到自己,或者冒出枪来又射到自己,然后自己在很痛苦地叫。当他看到这些众生的时候他都在发笑。当他笑的时候,另外一位比库叫lakkhaõa就问他:“您笑什么?”他说:“现在是托钵的时间,我不方便告诉你”。他们就托钵,托钵完之后去佛陀那里,然后就问佛陀说:“刚才Mahàmoggallàna尊者看到这样的,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是不是说了大妄语?”佛陀解释说:“不是,有些拥有神通的弟子也可以看到这些众生,就像我一样,我也看到这些众生,但是我不说出来。因为我说出来有一些愚痴的众生他不相信,将会对他们带来很长远的不利。”于是,佛陀就说这些众生的因缘,由于他造了什么不善业、恶业,所以投生到这一类的众生。
所以佛陀有时候看到这些稀里古怪的众生他也会笑,他笑并不是幸灾乐祸,幸灾乐祸可能是属于一种贪根心。他也不是属于一种娱乐性的笑,他只是看到这些很稀里古怪的众生,他会思维原来业果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他对这些欲界的众生、一些欲界的景象发笑,同时这种生笑心只是会发生在欲界里面的众生,而且只是佛陀和阿拉汉圣者才会这样笑。
而对于一般的凡夫来说,一般凡夫的笑有八种笑,四种笑是属于我们所说到的善心的笑,还有四种笑是属于什么笑?是属于贪根心的笑。例如:你赚到钱了,或者你在看一些很搞笑的娱乐作品、听到一些娱乐作品,那个时候在发笑,这个属于贪根心的笑。
这三种心由于纯粹只是在造作,它并不会带来果报,它也不是属于一种果报,它纯粹只是造作而已。而生笑心会发生在速行心里面,所以生笑心是属于一种速行心。而在五门或者意门心路过程里的唯作心,它不是发生在速行里面。
这十八种都是属于无因心,也就是说在这一些心里面都是属于没有三种善因或没有三种不善因的。到此为止我们就学习完了五十四种欲界心,大家请打开表第七就是五十四种欲界心,我们现在简单地来讲一下,来复习一下。
这五十四种欲界心,依它的本质包括了四类的心,即:不善心、善心、果报心和唯作心。
在这54种心当中,不善心有多少种?一共有12种。
而无因心又可以分为两种心:一种无因是属于果报心,一种无因心是属于唯作心。果报心的无因心一共有15种,唯作的无因心一共有三种,加起来是18种无因心。
接着是24种美心,24种美心包括了三类的心,即善心有八种、果报心有八种、唯作心有八种,三八二十四,这24种是属于欲界的美心。那么我们说到美心,它是除了不善心和无因心之外的一切心都是属于美心,包括了欲界的24种美心,包括了色界的12种美心,包括无色界的12种美心,包括出世间的八种或者四十种美心,这些都是称为美心。
在这54种欲界心里面,有多少是不善果报的心呢?只有七种是不善果报心。其实所有的心里面只有七种是不善的果报心。那有多少种是善果报的心呢?有多少种?有16种,八种善果报的无因心和八种善果报的有因心。有多少种不善心呢?有12种。有多少种的善心呢?有8种。有多少种唯作心呢?有11种。对。这里讲到的欲界心,它是指主要发生在欲界里面的,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欲界的众生才能生起这些心,有时候色界的天人乃至无色界的天人也仍然可以生起这些心。所以我们说是主要发生在欲界里的心。
现在这54种欲界心,对于我们来说,有多少种我们可以体验到的?多少种我们可以体验到的?也就是说在这54种欲界心里面,哪些是我们曾经体验到的?几种? 12种不善心可以体验到吗?可以体验到。18种无因心可以体验到吗?都能够体验到吗?18种无因心有一种心我们不能体验到,那个就是阿拉汉生笑心不能,其它的17种都可以体验到,是不是?还有八种善心我们也可以体验到,八种善的果报心也可以体验到,八种唯作心可以体验到吗?不可以。
现在可以这么样说,只要我们还是凡夫,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体验到出世间心。只要我们还没有断尽一切烦恼,还不是阿拉汉圣者,那么除了五门转向和意门转向这两种唯作心之外,其它的所有唯作心我们都不能够体验到,就是不会在我们心里面生起。只要我们是凡夫,我们就只能够体验到世间的心,出世间心我们体验不到。而如果我们还没有证得任何的禅那,以后的色界心和无色界心我们都不能体验,我们能够体验的只是在这54种心里面的其中一部分心,也就是除了九种唯作心之外的其它心我们可以体验到。
而对于初果圣者来说,那么他会有几种心?他会有四种邪见不相应的心不会体验到、疑相应的心不会体验到,他还能够体验到出世间心,这个是初果圣者。对于二果圣者来说和初果圣者一样,对于三果圣者来说,就连两种瞋根心也不会体验到,对于阿拉汉圣者来说,他会体验到哪些心?十八种无因心能不能够体验到?都能够体验到。而不善心和善心他都没有了,只有唯作心,就是那八种唯作心,这是阿拉汉圣者能够体验到的。而对于以后讲到的色界和无色界心和出世间心,他们有些能够体验到,这个我们在以后讲到这些心的时候再说。
那么明天晚上,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广大心,包括了色界心和无色界心。
下面我们一起来作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31讲 广大心(色界心、无色界心)
玛欣德尊者2009年5月24日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我们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居士、贤友、大德们,晚上好!
我们昨天晚上一起学习完了54种欲界心,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学习心的部分。
心可以依其界而分为4类:第一是欲界心(kàmàvacara-citta),第二是色界心(råpàvacara-citta),第三是无色界心(aråpàvacara-citta),这三类心称为世间心;还有另外一类是出世间心(lokuttara-citta)。
这里讲到的欲界心是指主要活动于欲界的心,或者说欲界的众生最常出现的心。欲界心一共有54种,欲界心并不等于说只是欲界的众生,例如:畜牲、人类、欲界的天人才能产生的,即使连色界的梵天人,无色界的梵天人也可以产生,也可以生起的。
接着是色界心,色界心一共有15种,无色界心一共有12种,还有出世间心是8种。出世间心惟有圣者才能够体验到,凡夫是不可能会生起出世间心的。
在这4类心当中,欲界、色界、无色界心称为世间心,这些世间心依其界(依其主要活动的界)来分。
我们在前几天晚上学习了欲界心。欲界心可以分为不善心、可以分为善心、可以分为无因心、还可以分为美心、果报心、唯作心等。在欲界心当中可以分为4类的心:即不善心、善心、果报心、唯作心。又可以分为3类:即不善心、无因心、美心。
在欲界心当中,除了不善心和无因心之外,有24种美心。这24种美心,所有的色界心、无色界心、出世间心统称为美心。因此美心的数量是最多的。
今天晚上我们将来学习色界心和无色界心。什么是色界心呢?råpàvacara-citta ,råpa 是指色,这里的色是指色法的色,不是颜色的色。也就是物质的色法,àvacara 是指境界或者生存界,citta 是心。为什么称为色界心呢?因为色界心包括一切活动于或者属于色界的心。色界心有15种,即5种善心、5种果报心、5种唯作心。
一个人或者欲界的天人,也可以生起色界的心。如果他还是凡夫或者有学圣者,他可以生起的是5种色界的善心。所有这5种色界的善心,都是属于禅那心。禅那是通过专注于基于色法产生的概念而证得的,所以也称为色界的禅那。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透过专注究竟法来证得禅那,我们是透过专注概念法,而这些概念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基于色法所形成的概念。例如专注白色,白色是属于物质的一种属性;专注地,大地的地;专注水,流动的水、溪水、河水;专注火,熊熊燃烧的火,这些都是由物质现象所产生的概念,透过去专注它才能够证得(禅那)。而这一类透过专注色法产生的概念而证得的禅那,我们称为色界的禅那。
为什么称为禅那呢?禅那是巴利语 jhàna 的音译,在《清净道论》里面这么样定义禅那:ârammaõ'upanijjhànato jhànaü . àrammaõ是指所缘,也就是目标的意思。upanijjhàna 就是我们说到的专注,注视。以专注所缘故为禅那,所以jhàna在这里是取这样(的意思)。还有另外一种意思,是 Paccanãkajjhànanato jhànaü . paccanãka是敌对法,jjhàna是烧,以烧尽敌对法故为jhàna(禅那)。因此从词源学来分,upanijjhàna就是专注,以专注故为禅那,或者以烧尽故为禅那。烧什么?烧敌对法。专注什么?专注所缘,而且是指特定的所缘。对于敌对法来说,也是指特定的敌对法。
什么是禅那应该烧尽的敌对法呢?即五盖。所以我们可以用两种意思来解释禅那。第一是专注,透过专注由色法产生的概念,而心达到很强的一境性的时候,这个状态称为禅那。另外就是透过一个人专注之后,他把所有的五盖都烧尽了,也就是镇伏了五盖,以镇伏了五盖称为禅那。这两种是禅那的意义。
讲到色界心,欲界的众生可不可以生起禅那心呢?可以吗?可以。所以色界心是指主要活动于色界有情的或者属于色界的,但并不等于欲界的有情就不能够生起这种心,欲界的有情还是可以生起这种心的。是哪些心可以生起呢?就是善心和唯作心可以生起。对于凡夫或有学圣者来说只能生起善心,而对于梵天人来说,三类十五种心都可以生起。
我们先来讲五种色界的善心。一般我们讲到色界的禅那有四种,在这里会提到有五种,是哪五种呢?它为什么跟经教法不同呢?我们先讲完了这五种色界的禅心之后 ,再来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种是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善心。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初禅的心是拥有寻、伺、喜、乐、一境性的。这里的俱,就是拥有、同时具备、具足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种禅支的,这一类的善心称为初禅的善心。
如何生起这一类的善心呢?如果一个人平时都是处于一种散乱心的状态,那这一类的心不可能生起。或者由于他专注的是错误的所缘,例如:他专注究竟法,或者他专注无常生灭之法,这样的话也不可能会有初禅心的生起。应当如何才能够有禅那心的生起呢?我们必须得透过专注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所缘才能够生起。在佛陀的教导当中,经常强调应当要修习定力、要培养定力,佛陀把八支圣道里的正定解释为四种禅那。在戒定慧三学当中,佛陀把增上心学(定学)也是解释为四种禅那,也就是说禅那的心就是定的心。
应当如何培育定力呢?因为佛陀经常强调修定,所以佛陀必定也教导定。在佛陀教导的修定的方法当中,透过培育心的一境性可以达到两类的定,即近行定(upacàra-samàpatti)和安止定(appanà-samàpatti)。在这两类的定当中,近行定属于欲界的心,在欲界善心当中它是属于悦俱智相应的无行心。如果一个人透过专注特定的所缘达到了安止定,安止定才能称为禅那。而近行定还是属于欲界的心,它不能称为禅那。
禅那依照经教法可以分为四种,依照论教法可以分为五种。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用论教法来讲述的。佛陀教导了很多种修定而培育达到安止、达到禅那的方法。佛陀教导的种种可以达到色界禅那的方法,一共有26种,有26种方法可以证得色界的禅那,是哪26种呢?即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和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其中的舍无量心只是属于第四禅或者论教法的第五禅。在40种业处当中,或者说可以证得色界禅那的26种业处当中,只有25种可以证得这一种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善心。
一个人可以透过专注一些物质现象,例如:大地,专注泥土,然后取泥土的概念专注它,这是属于土地,地、地、地,或者泥土、泥土,这样也可以。透过专注土地而证得的禅那,我们称为地遍的初禅。
如果专注于水,例如:我们舀一盆水,或者专注河水,好像我们的菩萨在过去曾经投生为称为护象的,就是《护象本生经》,当时他只是透过专注恒河的水就可以证得了禅那。这是透过专注水而证得的禅那。
还有专注火,例如:好像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比库尼,应该是叫莲花色uppalavaṇṇa,她就是专注蜡烛的火而证得了禅那的,火遍的禅那。
还有专注风遍、专注光明、专注限定虚空,专注特定的颜色,例如:专注红色、专注黄色、青色、白色,这些颜色也可以证得禅那。还有专注外在的死尸的不净,可以达到这一种禅那。还可以专注自己身体的32个部分,可以达到禅那。还可以专注呼吸而达到禅那。或者说散播慈爱、散播悲悯、散播随喜给其他的众生,也可以达到这一种禅那。因此一共有25种业处可以证得这一种禅那心。
应当如何来证得这一种禅那心呢?对于欲界的有情,我们投生为人,因为人类是有可能证得禅那的。如果投生为畜生或者投生为鬼,那是不可能证得禅那的。在欲界的众生当中,惟有两类的众生可以证得禅那,即人类和欲界的天人。因此我们拥有了可以证得禅那的这种趣(投生的趣),对于欲界的众生,这种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得透过修习,透过培养、培育才能够生起这一类心。
应当如何来生起这一类的心呢?一位禅修者可以透过专注在刚才所说到的25种特定的对象的其中一种,然后时时地去注意,时时地专注。他只是取一个对象,然后在行、在站立、在坐着、在躺卧,都时时地把他的心投入到这个所缘。当他的心一境性培养到一定的程度、一定的强度,就有可能生起这样的心。由于这一类的心是经过高度培育的、过高度强化了五种心所,这五种心所组合在一起,就称为初禅。而这种五种心所分开来称为禅支 (jhànaïga) 。
禅支即我们这里讲到的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种禅支。这五种禅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称为pa¤ca jhànaïga。pa¤ca就是五,jhàna 就是禅,aïga直接翻译成支,它的意思就是因素,成分,构成初禅的五个成分称为五禅支。就好像我们说到的手,手是由五个手指构成的,所以我们称为这手。同样的,这五种被强化了的,被加强了的心所,我们称为禅支。
第一种禅支是寻(vitakka) 。寻是把心投入似相(pañibhàga nimitta)。我们说到的寻就是把心投入到对象,投入到目标。这一种心是属于杂心所,也就是说在平时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寻都有可能会生起。除非是在有些无因心里面,例如:耳、鼻、舌、身这些心里面它不会生起。还有在更高的禅那里面这种心所不会生起。
这种寻就是把心投入到所专注的目标,如果这种目标已经被高度地专注,它会形成一定的影像,这种影像我们称为禅相。禅相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 parikamma nimitta (就是遍作相),或者又称为预作相。例如:我们专注呼吸,那么我们专注呼吸本身,这就是称为预作相。透过持续地专注之后,呼吸会变成朦朦胧胧的光。这个时候我们称 uggaha nimitta (取相)。当我们持续地专注于取相,取相会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或者越来越洁白。这个时候我们称为似相(pañibhàga nimitta)。
如果我们是修地遍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透过专注地的概念,时时把心投入到地的遍相里面。当我们在做地的那个圆相,叫做Maõóala(曼陀罗),Maõóala的时候这个称为遍作相。之后我们就时时地去专注这个:地、地、地,这个也称为遍作相。然后当我们闭上眼睛,地的遍相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犹如睁开眼睛看的一样,这个称为取相(uggaha nimitta)。之后我们再时时地闭着眼睛专注取相,之后地的遍相会变得非常之平整、干净、洁净,这个时候它已经超越了原来所看到的地的遍相。而它没有之前地的遍相那么的粗糙而变得更加细。这个时候,就称为似相。当他在专注地的似相的时候,如果他的定力很稳,他应该把地的遍相慢慢地扩大,扩大到一切处。然后再把心投入到地的遍相里面,地的似相里面,而成就了初禅,这个是寻。把心投入到似相,这称为寻。
在还没有禅那的阶段,寻还是投入,但是投入可能是属于遍作相,或者属于取相。如果在禅那的阶段,他投入的所缘(对象)必须是似相。如果对于修慈、悲、喜这三种禅那来说,他投入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或者特定的众生。例如:他所散播慈爱的很恭敬的人,或者中性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他把慈爱散播出去,这称为寻。
第二种禅支是伺(vicàra) 。伺是使心继续保持在似相上。寻和伺之间的区别就好像鸟展翅飞翔和在天空翱翔一样,在拍翅膀的时候,称为寻,而在天空翱翔的时候称为伺。或者又如敲钟,我们把钟锤敲钟的时候,这种动作比喻成寻,然后钟声继续的缭绕,这比喻成伺。所以寻和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寻就是把心投入,这是一种动态的动作。而伺也是一种类似动态的,它就是持续地保持、维持。这是最粗的两种禅支。
然后第三种禅支是喜(pãti)。喜是指喜欢,对象是喜欢的似相。有五种喜:例如有小喜、刹那喜、继起喜、踊跃喜和遍满喜。对于在证得禅那的喜是属于遍满喜。它就犹如洪水灌满了山洞一样,那样的喜。
第四个禅支是乐。乐(sukha),是指体验似相的快乐感受。这种乐属于受心所,并没有独立的一个心所称为乐,它属于受心所。受心所由于它对所缘(对象)的不同感受可以分为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第五个禅支是一境性(ekaggatà),或者又称为心一境性(cittekaggatà)。它是心专注于似相。也就是说心保持在所缘,保持在似相的状态,称为心一境性。这五种禅支分开来我们称为禅支,它们组合在一起就称为五禅支。在这五种禅支当中(其实它是五种心所),寻、伺、喜这三种心所属于杂心所。在初禅里面拥有(寻),在第二禅里面就没有了寻,在第三禅里面没有伺,在第四禅里面没有喜,在第五禅里面乐受就变成了舍受,这是论教法里面的五禅。
对于一境性来说,一切的定都是一境性。因为在52个心所里面有没有一种心所称为定的?有没有?有还是没有?没有。一境性属于遍一切心的心所,也就是说在任何状态下,只要有心,就会有一境性。但是,惟有在达到禅那的时候,一境性才完全地被加强,被培养起来,那个时候我们称为定。而平时它只是称为一境性而已。透过培育(一境性)这种心的力量,它可以成就一种定。如果再继续地培养,它可以成就禅那。因为定可以分为近行定和安止定。在还没有完全强有力的时候,它还是属于近行定;当它完全强有力的时候就称为安止定,安止定又称为禅那。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定力,我们想要让我们今生当中体验禅那,体验这种初禅的禅心,我们必须得透过加强一境性来达到。当然,我们在培养一境性的时候,这些所有的禅支也一起被培养起来。如果我们持续地还是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属于散乱的,心也是属于散乱的,那么一辈子都不可能体验到这一种初禅的禅心,或者说任何的色界的善心。
讲完了初禅之后,我们再来讲第二禅,以论教法的第二禅,第二禅是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禅心。这种禅心可以透过舍去寻心所而达成。
论教法的第三禅是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禅心。第四禅的是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禅心。第五禅是指舍、一境性俱的第五禅禅心。这五种色界的禅心是依论教法来分,在经教法里面把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禅心称为初禅,而把论教法里面的第二和第三禅都称为第二禅,把论教法里的第四禅称为第三禅,把第五禅称为第四禅。为什么会有这种分法呢?其实佛陀在经典里面也提到过了这里讲到的第二禅的分法。
例如佛陀在《中部》第128经,有一部经叫做upakilesa sutta《随烦恼经》,在这部经里面,佛陀描述他还是菩萨的时候,他修行碰到了很多麻烦、碰到了很多问题。因为那个时候,Anuruddha(音译:阿奴卢塔,旧译阿那律)尊者当时修行的时候,也是碰到了问题、碰到了麻烦,于是我们的佛陀就跟Anuruddha尊者说:“我在还是菩萨的时候,还没有觉悟的那个时候,在菩提树下,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他在禅修当中如何克服自己的困难,克服自己的障碍。
也就是他在修行的时候,见到了一些很殊胜的境界,然后他如何超越这些境界。然后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心态,他又如何的超越这些心态。这些他都称为upakkilesa(随烦恼),也就是透过修行而产生的很微细的烦恼。佛陀讲述他当时还是菩萨的时候,逐一逐一地去除了这些修行的障碍,去除这些包括境界方面的障碍和内心的障碍之后,佛陀就这样说:Handa, dànàhaü tividhena samàdhiü bhàvemã'ti. So kho ahaü, anuruddhà, savitakkampi savicàraraü samàdhiü bhàvesiü, avitakkampi vicàraramattaü samàdhiü bhàvesiü, avitakkampi avicàraraü samàdhiü bhàvesiü.
我们的佛陀这样描述,当时他说:“现在让我以三种定来修习。阿奴卢塔,我乃修习彼有寻有伺定,修习彼无寻唯伺定,修习无寻无伺定。”所以佛陀在这里就提到了有一种叫做无寻唯伺定,也就是这里讲到的avitakkampi vicàraramattaü就是说这一种定,有一种定是属于只有伺,但没有寻的定。因此在这里就特别提出了有一种是没有寻,但是有伺和喜、乐、一境性的定。
在《相应部》的无为相应里面(Asaïkhata-Saüyutta),也讲到了透过三种法可以证、可以达到无为,即透过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和无寻无伺定。佛陀讲到的有寻有伺定是指这里的初禅,无寻唯伺定是指这里的第二禅,无寻无伺定是指下面的这些禅。
因此在“阿毗达摩”里面,为了涵盖一切有可能情况,把禅那分为五种。因为通常佛陀在讲到禅那的时候,他会把这里的第二禅省略掉,而实际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会把这第二禅省略掉,我们直接教导禅修者,当他拥有了这种禅那之后,他就可以直接舍去寻和伺而达到喜、乐、一境性的第三禅。
如何来证得这里讲到的第二禅呢?当一位禅修者透过专注一个特定的所缘(目标),而当他的目标形成了似相之后,他再把心投入到似相里面去,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且他的心也达到了一定的质(就是质量的质)。当他的心强有力地、很稳固地专注在似相上的时候,那么很可能禅那的心,初禅的心就能够生起。
初禅的心在第一次生起的时候,往往禅修者并没有很强的感觉,因为当一个禅修者在证得安止定的时候,往往之前会经历一个称为近行定的阶段。惟有一位禅修者在之后修到了名业处的时候,他再去追查之前他曾经在什么时候第一次证得初禅,或者第一次这种色界的禅心生起的时候,他才会明确知道在哪里。但一般每个人的心透过专注在似相上,他因为要经过近行定的阶段,所以往往很多禅修者并没有很明确地、好像突然一个转变一样生起这种心。惟有他在修名业处的时候去追查,他会发现到其实这两种心,欲界的心和色界的心还是有质量方面的差别。
当他成就了初禅之后,为了确定,他还必须得依照经教法的方式去检查,到底初禅的心是不是拥有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种禅支,当他检查到有这五种禅支之后,他可以为了修第二禅而努力。我们在这里就依论教法来讲。
当一位禅修者证得了初禅之后,他想要证得第二禅,他可以先去思维一下初禅的低劣,思维由于初禅很接近敌对的五盖,同时这种寻的禅支是很粗的,它不如第二禅那么殊胜,于是他就决意去掉了寻禅支,然后再去把心投入到似相当中而成就惟有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禅心,第二禅。
在一个禅修者如果已经成功地证得了第二禅之后,他又应该再为证得第三禅而努力。在证得第三禅的时候,他同样应该先去省察,在这第二禅当中很接近敌对的初禅,而且在第二禅还有伺这种心,这种心所的搅动,所以使第二禅不是很殊胜,他还要为证得第三禅努力,于是他再舍掉了伺禅支而证得了惟有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
当他成就了第三禅之后,他应当再为了证得第四禅而努力。于是他又再省察,第三禅由于接近敌对的第二禅,同时还会有喜这种禅支的搅动使他这种定不是很殊胜、不是很寂静,不如第四禅那么殊胜,那么寂静。于是他再把喜禅支也舍掉了,就证得了惟有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
当一位禅修者成就了第四禅之后,他应当再为证得第五禅而努力,于是他再省察,第四禅由于很接近敌对的第三禅,同时乐被禅修者体验还是有一种动感,它不如惟有舍和一境性的第五禅那么寂静、那么殊胜,于是他就再把乐受平静下来,然后再证得惟有舍和一境性的第五禅。
如果一位有禅那体验的禅修者,他很明显会知道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禅支,寻是很粗的;伺还是很粗,但是它相比寻来说,它又再细一点;而喜比寻和伺来说,它又再细一点,但是比起乐来说喜又是很粗;而乐比起舍来说,乐还是属于比较粗的,而舍是属于很宁静的,很平静的。透过不断地舍去粗的,而成就细的来提升他的心,使他一步一步地证得不同的禅那,一步一步地增上。透过这样来成就五种色界的善心。
当一位禅修者成就了这五种善心之后,应该透过时时地修习、经常去做,他的这种禅那的心将会越来越稳固。如果一个已经培育了色界善心的禅修者,如果他愿意的话,那么他可以投生到梵天界,在没有佛陀教法的时期,也有一些隐士,有一些苦行僧,他也透过专注特定的目标而证得了禅那。当一位隐士或者苦行僧证得了禅那之后,如果在他临终的时候,这种培养禅那的心只要还未退失,那么在他临终的时候,这种所造的很强的善业将会使他投生到梵天界。能够投生到梵天界,投生的心我们称为结生心。而在梵天人的整个生命期间,他的有分心是属于一种果报心。这一种结生心和有分心都是属于果报心。
我们现在在这里再讲五种色界的果报心。这五种果报心和刚才讲到的五种色界的善心是一一对应的。即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果报心,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果报心,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果报心,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果报心,舍一境性俱的第五禅果报心。
如果一个禅修者培养到了初禅,或者说他发愿来世要投生成为初禅的梵天人,这个时候,当他死了,他将可以投生到初禅的梵天,他的梵天人的结生心和在那一生当中的有分心就是属于这一种果报心。如果一个禅修者想要投生到第二禅、第三禅或者第四禅也是这么样。而在这里讲到的第二禅的果报心和第三禅的果报心,这两种果报心在成熟的时候,它都能够使他投生到我们讲到的第二禅的梵天,也就是说第二禅的梵天人里面有两类的果报心:即第二禅的果报心和第三禅的果报心。
第三禅的梵天人的果报心是属于这里讲到的第四禅的果报心。而在第四禅的梵天人当中,如果是凡夫的话,他只能投生到广果天,如果是三果圣者的话,他可以投生到五种净居天(Suddhàvàsa),所有的广果天的天人和五种净居天的天人,他们的果报心都是属于这里讲到的第五禅的果报心。换而言之,这五种果报心不是欲界的众生能够体验到的,也不是无色界的众生能够体验到的。这些心甚至不能够生起在梵天人的心路过程,而只是出现在他们的离心路过程,即表现为这些果报心只能够执行使一个众生投生到梵天的结生心的这种作用,以及在梵天人的离心路过程,如:死心,一般人不能够经验到这些心。
还有五种色界的是唯作心,唯作心也是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唯作心,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唯作心,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唯作心,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唯作心,舍一境性俱的第五禅唯作心。这五种唯作心也不是一切的凡夫和有学圣者可以体验到的。这一类的心是佛陀和一切的阿拉汉圣者才能够体验到的。
佛陀也会入定,佛陀入定可以入三种定:第一种定是这种世间定,例如:佛陀也会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一类的定称为世间定。还有佛陀也会入出世间定,出世间定就是佛陀会取涅槃为目标而进入阿拉汉果定。那佛陀还能够入另外一种定是什么定? Nirodhasamàpatti(灭定),灭定又称为灭尽定。这一种定是没有对象的,没有所缘的。把心流完全地中断,所以这称为灭定。佛陀和已经拥有八定的俱解脱的阿拉汉就能够入灭定。
而当一位无学圣者,例如:佛陀,独觉佛或者阿拉汉弟子们,他们在入世间定的时候,生起的这一类的心就是属于唯作心。它不是善心,善心是凡夫和有学圣者能够入的。而讲到的凡夫和有学圣者也包括在欲界的人和天人,也包括在色界的梵天人。只要他们还没有断尽烦恼,他生起的是属于色界的善心,当他们入定的时候。而如果是佛陀和阿拉汉圣者,如果是佛陀的话,佛陀只会出生在人间,他不会出生在天界。但是作为阿拉汉圣者来说,他可以在天界出现,他也可以在梵天界出现,他们也可以进入色界的禅那,当他们进入色界的禅那的时候,生起的心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唯作心。
善心、果报心和唯作心是这样来区别的。唯作心惟有阿拉汉圣者能够体验。如果是果报心惟有梵天人才能够体验。作为我们人类来说能够体验的心惟有善心,即色界的善心。如果一个人有能力证得禅那的话,那么他体验的都是属于善心。
下面再讲四种无色界的心。无色界的心和色界的心一样,它是指经常活动于无色界的心,或者说属于无色界的心。这四种无色界的善心是空无边处善心、识无边处善心、无所有处善心、非想非非想处善心。这四种无色界善心也必须得透过培养才能够证得。如果一个人没有培养他是不能够证得的。而且这四种无色界善心还必须得透过先成就了色界的善心,才能够培养无色界的善心。
应当如何培养空无边处善心呢?想要成就空无边处善心的禅修者应该用九种遍:即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和光明遍,这九种遍当中取其中的一种遍,依次地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第五禅,然后当他从我们讲到的论教法的第五禅出定之后,他再把他专注的这种遍相去掉,应当如何去掉呢?
他先省思由于色界的禅那取的是色法的概念为目标,因为它还必须得依靠于色法,所以是很粗的。同时因为有了色法,会有种种的过患。例如:我们因为有了身体,会有各种各样的病痛。这些病痛是由于我们有了这个身体才会发生的,而且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所以会有战争、会有打架、会有刑罚、会被人砍手砍脚等等,所以色法是属于很低劣的。于是他就抱着对无色的需求,然后他再把他所专注的遍相,例如:地遍的遍相。再把这地遍的遍相撤离掉,剩下的是无边的虚空,然后他再把心专注于无边的虚空,而成就空无边处定。当他成就了空无边处定,所生起的心就是属于空无边处的禅心。
当一位禅修者成就了空无边处之后,如果他想再证得识无边处,他再专注空无边处定的定心,由于空无边处的心是遍一切处,于是他再专注这个遍满一切处的空无边处心,去专注他的这种心而成就了识无边处定。当他证得了识无边处定之后,生起的就是这种识无边处的善心。然后如果他想要再继续成就无所有处定,他再去注意空无边处定心的没有而成就无所有处定。
当一位禅修者成就了无所有处定之后,如果他还想要再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他再去注意无所有处定这种心的寂静微妙,edamsantaüedampanãtaü。再专注这种定,于是他将能够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是一种非常微妙、寂静、殊胜的定心。这种定心是世间最高的心,所以这种定也称为有顶定,也就是再也没有其它的世间心能够超越这种定。
这四种无色界的善心是作为人类、作为欲界的诸天、还有色界的梵天人和无色界的梵天人都能够成就、都能够体验到的这一类的心,只要还是属于凡夫或者有学圣者的话。当一个人成就了这些善心之后,如果他因这些善心、这些善业成熟而投生到无色界的话,那么能够投生到无色界的心是属于果报心。这种果报心也跟他们所成就的善心是相对应的。
一个禅修者证得了无色界定,在定中他所生起的心属于善心,善心是造业的心,这种业在成熟的时候能够带来果报,这种果报就是带来投生到无色界梵天的相应果报。于是也有了空无边处果报心、识无边处果报心、无所有处果报心、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这四种果报心惟有无色界梵天人才能够体验到,而且和我们刚才讲到的色界的果报心一模一样,一个梵天人在一生当中只能够体验一种果报心。
例如:一个初禅的梵天人,他的一生当中能够体验到的只是属于初禅的果报心,他不能够体验到其它的果报心。对于一个空无边处的梵天人来说,他也只能够体验到空无边处的果报心,而且往往他们这里讲到体验就是这种心能够生起。而这里讲到的果报心并不是说他立刻就能体验,而是说在他的生命期间,能够以离心路心的方式而生起。
对于佛陀、独觉佛、阿拉汉弟子来说,当他们证得了四种无色界禅那,他们生起的属于唯作心。唯作心也有四种:即空无边处唯作心、识无边处唯作心、无所有处唯作心和非想非非想处唯作心。这里讲到的唯作心也不是我们能够体验到的。除非我们很努力地精进修行,在今生证得了阿拉汉果,那么当我们在进入无色界定的时候,所产生的是这种唯作心,因为唯作心是不会造业的心。假如我们把阿拉汉圣者们所证得的这一类定心也称为善心,那么善心还有可能会带来果报。但是唯作心却不会带来果报,所以它们称为唯作心。
因此我们在今天一共讲了有27种心。这27种心其中有15种是色界心,这15种色界心都属于美心,即5种善心、5种果报心和5种唯作心。接着又讲了12种无色界美心,这12种无色界心也分为三种:即四种善心、四种果报心和四种唯作心。所有这些心都称为广大心 (mahàggata)。为什么它们称为广大呢?因为这些心所产生的心所也是很多的,同时由于这一种心是属于很强大的。在我们讲到的欲界心的时候,欲界心生起的速行最多只能够七个。而讲到这些心生起的时候,它可以生起无数个。例如当一个人在证得禅那的时候,即使他证得的是初禅,但是初禅的速行心可以生起无数次。但即使一个人有能力证得近行定,近行定的速行心最多只能够产生七次,之后又掉进了有分,然后再重新生起,然后又生起了七次速行,又掉入了有分。但是禅那心可以持续不断地一直生起,乃至到生起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整天整夜乃至许多天都可以这么样生起。因此它们称为广大心。
所有的54种欲界心、15种色界心和12种无色界心,它们都称为世间心,哪怕是佛陀和阿拉汉圣者都可以入的,但是这一种心本身它的性质属于世间,所以它们都称为世间心。世间心一共有81种,我们到今天晚上为止已经讲完了这81种世间心。明天晚上我们将来一起学习出世间心。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32讲 出世间心
玛欣德尊者2009.05.25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各位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我们在这几天以来,一直都在学习“心”的内容。心可以分为两类的心,即世间心和出世间心。世间巴利叫做loka,它可以依界而分为三界,我们说到的世间包括了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我们生活的这一个空间、这一界属于欲界,最常活动于、生起于欲界的心称为欲界心。欲界心有五十四种,色界的心有十五种,无色界的心有十二种,加起来一共八十一种。这八十一种的心都称为世间心。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出世间心,争取心的这一个内容今天晚上把它讲完。
出世间心巴利叫做lokuttaracittà。出世间由“世间”再加上“出”而构成。loka是世间的意思,它源自动、动摇,称为loka。uttara的意思是上或者超越,如果是指方位的话,它是指北方。例如:我们在讲到上人法的时候,就讲到是超越常人的法叫做uttarimanussadhamma,就是超越常人的这些成就,如:神通、证果等。这里讲到的世间是特指轮回的世间samsara,或者又可以指五取蕴的世间pañcupàdànakkhandhà,也就是执着于身心的这一个世间。由于能够超越、能够脱离五蕴的世间或者生死轮回的这个过程,以及证悟涅槃,所以称为出世间。
世间心的目标各种各样,例如:眼识取颜色为目标,耳识取声音为目标。其它的例如:悦俱智相应无行心、悦俱智相应有行心、或者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等,它都是可以取各种各样的目标。既可以取色法、取名法,也可以取概念等为目标。但是出世间心和世间心却不一样,所有的出世间心都只有一个目标,即涅槃。证悟涅槃,其实就是指以出世间心来识知涅槃。再回到“阿毗达摩”最基本的那个关系,有心即有心的对象。对于世间心来说,世间心的对象多种多样,但是对于出世间心来说,出世间心还是有对象,它的对象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可以成为出世间心所缘取的所缘(对象),这种取涅槃为目标的心,我们称为出世间心。
当一个禅修者在禅修,等他的巴拉密成熟的时候,将能够断除烦恼和证悟圣果。断除烦恼和证悟圣果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皆分为两个阶段,即经历了道心和果心。所以,四个层次每个层次有两个阶段,加起来一共有八个阶段,所以一共有八种出世间心。其中的道心maggacitta它的作用是能够断除或者减弱烦恼。在四个层次当中,第二个层次是减弱,而其它的三个层次能够断除烦恼。道心属于善心,但这种善心和我们讲到的欲界善心、色界善心、无色界善心不同,这一种善心是属于出世间善心。果心phalacitta是体验由道心带来的解脱,属于果报心。因此,道心和果心还是属于善心和果报心这一类。
作为断除烦恼和证悟圣果可以分为哪四个层次呢?我们接下来讲。
有四种道心,这四种道心分别能够断除不同层次的烦恼,即入流道心Sotàpatti-maggacitta,第二是一来道心Sakadàgàmi-maggacitta,第三是不来道心Anàgàmi-maggacitta,第四阿拉汉道心Arahatta-maggacitta。这四种圣道心一旦生起之后,将个别地立刻就生起相应的果心,即四种圣果心lokuttara-citta,它是属于Ariya-phalacittaü,即入流果心Sotàpatti-phalacitta,一来果心Sakadàgàmi-phalacitta,不来果心Anàgàmi-phalacitta,和阿拉汉果心Arahatta-phalacitta。所以,我们说到的四道四果,四种圣道和四种圣果分别是指这四类,一共有八种。
接着我们先来讲第一种。
第一种是入流。入流又可以称为至流,即到达的意思,为巴利sotàpanna的直译,sota是流、河流的意思。àpanna是指已经进入了、已经到达了。入流是指已经进入了圣道之流,必定流向般涅槃,所以称为入流。在圣典里面这么样解释:
sotàpannà'ti ariyamaggasotaü àpannà.
“入流者,为已进入圣道之流。”(的意思)
这里讲到的圣道之流,到底是哪些圣道呢?这里讲到的圣道即八支圣道。第一正见、第二正思惟、第三正语、第四正业、第五正命、第六正精进、第七正念、第八正定,这八种称为圣道。已经进入了圣道的流,所以称为入流。或者说就好像大河必定会流向大海,同样的,如果一个禅修者已经进入了圣道之流,他也必定会流向般涅槃的大海,称为入流。
在八圣道流当中,虽然对于一些世间的凡夫也有可能会拥有八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世间那些有修行的或者说有善行的凡夫也拥有一样、两样或者全部。但是,对于凡夫来说是不确定的。因为一个凡夫即使他在今生的修行很好,只要他还没有进入圣道之流,那他的下一生就不能够完全地确保仍然还能够保住。惟有已经证入了圣道之流,也就是已经证得了初果,那么才可以保证他的未来是绝定不会再退转的。只要还没有证到圣道,那他还是属于凡夫,只要是凡夫,未来是不确定的。特别是当一个凡夫在轮回,随着不断地轮回,他会随着自己所造的业,或者升或者沉。一旦他投生到没有佛陀、没有佛法的世间,那么他对于佛法的信仰,对于戒行,对于正见,就完全不确定了。在没有佛法的时期,他即使有幸能够成为人,或者投生为天人,他也可能只是一些外道或者是拥有邪见的人而已。那个时候不要说他想要信仰佛、法、僧三宝,即使连听到“佛陀”这个音声都很难了。因此,一个禅修者惟有在证得了入流、证得了初果,那么他的未来才可以说已经有了保险。
在圣道位称为入流,在圣果位也可以称为入流。在圣道位巴利叫做sotàpatti。sota还是流 ,再加àpatti,àpatti是指进入或者到达,也称为入流。不过在圣典里面经常会用一个比较长的词来表达,就是“sotàpattiphala-sacchikiriyàya patipannà”,直接译为“为现证入流果的已行道者”,或者“正进入证悟入流果者”。也就是说圣道位。一个禅修者在修观的时候,当他的巴拉密成熟会生起一个心,这个心就正好处于他正在进入证悟入流果的这一个阶段,所以也称为入流。不过,在巴利里面我们就可以分出来,sotàpatti和sotàpannà虽然在中文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在巴利里面,àpatti表达的是进入,而àpanna表示已经进入,它是属于过去分词,就是说进入的动作已经发生过了。就正如说,我们进入这一个大厅,你在脚步刚刚跨进门的时候也叫做进入,当你进来这里已经坐下来,也可以叫做已经进入了这个大厅。但是,它们在动作发生的时态是不同的。在圣道位里面,就等于说我们刚好跨进那个门,一跨进那个门、那个刹那也叫做进入。然后,等我们已经走进来了也叫做进入。所以,在中文里面,我们只能够翻译成入流而代表两种,但是巴利里面,就还会有时态的不同。
入流圣道能够断除最粗的三种结,即有身见、戒禁取和疑。这是指在圣道位当中,因为入流道我们称为初道,初道可以断除烦恼,可以断除最粗的烦恼,即有身见,有身见又称为我见,又称为邪见sakkàya diññhi(古代翻译成萨迦耶见),还有戒禁取见和疑。为什么能够断除呢?因为一个初果圣者他已经能够了知了五取蕴,了知了名色法。他不会再执着于五蕴有我,或者这个世间有灵魂,有一个大我等。同时由于他已经见到了道,他已经知道了如何证悟涅槃的方法,所以他不会再去相信和修行其它错误的修行方法,所以已经断除了戒禁取。同时他对佛、法、僧三宝有坚定的信仰,他不会再怀疑到底有没有佛,佛陀有没有证悟,有没有法,有没有僧,他不会再怀疑,他对佛、法、僧有坚定不渝的信心,同时他也坚信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以及它们的因果,他不会再去相信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这些邪见。
入流道智也能够断除一切强得足以导致投生到四种恶趣的贪瞋痴,这四种恶趣即地狱、畜生、饿鬼和阿苏罗,以及所有尚未产生四种恶趣果报的恶业,因此,初果入流圣者不可能再堕入四恶趣。
因为初果圣者已经断除了有身见或者称为邪见,因为已经断除了这种邪见,在一个众生漫长的生死轮回当中,有身见也就是执着于五蕴为我,执着于有灵魂等等这些邪见,是使一个众生堕落到恶趣的元凶、罪魁祸首。但当一个禅修者在证入入流圣道的那一刹那,有身见已经给连根拔除了。之前曾经造作的恶业,如果这个人在还没有证得入流道的时候,这些恶业还会得到有身见的支助,一但遇到了因缘,就可以使这个人在临死的时候,堕落到恶道,投生到地狱、或者畜生、或者鬼、或者阿苏罗。但由于这种能够支助、能够推动一个众生堕落恶趣的烦恼都给连根拔除了,那以前所造那些恶业,它在不在?还在。但是由于过去所造的这些恶业,例如:他在还没有修行的时候、还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他可能造作了杀生的恶业,或者偷盗、或者欲邪行(邪淫),或者做其它的那些恶业。这些恶业一旦造下了之后,它一直都在等待着机会、等待着因缘成熟。等待的因缘必须得要有烦恼的支助,以及有外缘的成熟。
当一个初果圣者,已经断除了有身见,就变成这些过去所造的可以使他堕落到恶趣的这些恶业,它已经没有能力再成为令生业,没有能力成为使他能够堕落到恶趣的令生业。而这些恶业只能够在这个圣者的生命期间,以一种不善果报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一个初果圣者他还会遭殃、他会倒霉,这只是属于他过去所造的不善业成熟。但是,即使他在过去,乃至到他在还没有证悟初果之前的那一生,他造了哪怕是杀人,当然如果是杀父、杀母、杀阿拉汉那是不可能证得圣果的。即使他是杀人,但是当他证得了初果之后,他这杀人的业仍然不能够使他投生到恶趣当中,而只能够在他的生命期间要么身体遭到病痛,要么给人打,甚至给人杀了,但是,他不会再因此而堕落到恶趣。就好像指鬘尊者的故事一样,指鬘尊者在他还没有遇到佛陀之前,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但是,一旦等他遇到了佛陀之后,不仅仅这些恶业不会使他堕落到恶趣,甚至在那一生由于他已经完全断除了烦恼,他不会再有轮回。而他的那些杀人的恶业,只是在他的生命期间成熟,使他在托钵的时候,经常给人打,给人的棍子打,给石头丢,甚至血流满面、遍体鳞伤。
作为一个初果圣者来说,他在未来的轮回当中,只会投生于人界或天界这两种善趣之中。而且投生的次数最多不会超过七次。如果一位初果圣者,他想要再投生为人的话,他一生比一生投生得越来越殊胜。他只会投生于富贵的家庭,或者受到很好教育的高等家庭,而不会投生在一些很贫贱的家庭当中。如果是在天界的话,他也会投生一生比一生好,会投生于越来越高的天界。在《宝经》(《Ratanasuttaü》)里面,就讲到了即使一个初果圣者,他在未来很放逸,但也决定不会有第八次生命,也就是他不会再有第八次的投生。
对于入流道心来说,在一个众生漫长地轮回当中,他只生起一次。哪怕只是生起一次,他已经可以完全地把有身见、戒禁取见和疑连根拔除了。一旦断除了这些烦恼就不会再生起。因为不会再生起,所以他不用再重新生起这种道心。因此,我们讲到的四种道心,即入流道心、一来道心、不来道心和阿拉汉道心都只是生起一次,不用生起第二次。因为这些烦恼一断除了,从此一直到证悟涅槃都不会再重新发生了。所以没有必要、确实没有必要道心生起两次。只是一次,它的威力已经足够把烦恼完全断除了。
当一个禅修者证入了入流道,紧接着生起的就是入流果心。入流果心就证明他已经进入了圣流,而不是正在进入。已经进入了圣流,这一种入流果心,就是体验由入流道所带来的解脱。所以入流果心属于一种果报心。入流古代也翻译成须陀洹Sotàpanna。
我们接着再讲第二种圣道心“一来”。
“一来” 是巴利语sakadàgàmin的直译,为sakid再加àgama再加in 的组合。sakid是一次、一度、一回,再加àgama是来、前来,再加作为人的代词in,所以叫做sakadàgàmin,即再来这个世间结生一次的人。有如圣典里面说到的:
pañisandhivasena sakiü àgacchatã'ti sakadàgàmã.
再回来结生一次者,为一来。
在《Puggalapa¤¤atti》——《人施设论》里面就讲到:
“哪一种人为一来者呢?于此,有一种人灭尽三结,贪瞋痴减弱,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尽。这种人称为‘一来’。”
因为一来圣者在证得入流道、初道的时候,已经断除了有身见、戒禁取和疑。但是一来道并不能够断除任何的烦恼,可以减弱贪、瞋、痴。一旦减弱贪、瞋、痴,他就称为一来圣者。由于他的贪、瞋、痴已经被减弱了,所以在未来的轮回当中他至多只会再来这人间、或者再来这欲界的世间一次。由于他还有可能再来一次,所以称为一来。
在《义注》里面提到有五种一来圣者,即:有一种是在这个人间证得了一来圣道,然后就在这个人间入般涅槃,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当一个禅修者在这个人间证得一来圣道,然后再投生到天界。在投生到天界的时候入般涅槃,所以这是第二种;第三种是在天界证得了一来道,然后在天界入般涅槃;第四种是在天界证得了一来道,然后再投生到人间证得般涅槃;还有另外一种是在人间证得了一来道,然后再投生到天界,然后再来这人间证得般涅槃。所以有这五种的一来。因此,从这里讲到,一来也可以解释成他再来欲界的时间,也可以专指再来人间、再投生到人间。但是,他不会有第二次再投生到人间。这种圣者称为一来圣者,一来圣者是属于第二道和第二果。
作为初果圣者和一来圣者,他们还会有贪欲、还会有瞋恚。也就是说,他们还会享受欲乐,他们还会生气等等。但是,如果一个禅修者证得了第三道,他就不可能再会有对欲乐的贪求,也不会再生气了。所以第三道称为不来道。“不来” 巴利语叫做anàgàmin,为na再加 àgàma再加in的组合,古代翻译成阿那含。na是不,再加àgàma是来、前来,再加in是人,所以不再回来、不再来的人,意思是不再返回欲界重新投生。
在经典里面就讲到:
“不来者,名为对欲贪、瞋恚于心不动摇,以及决定性不会再从其世间退回来者。”
在圣典里面也这样讲:
“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
这里的意思是说,一个三果圣者,在初道的时候已经断除了邪见,或者称为有身见、断除了戒禁取见、断除了疑。在证得第三道的时候,又断除了欲贪和断除了瞋恚,这五种烦恼称为五下分结。下分就是指欲界,结就是捆绑。只要一个众生、一个有情还会有对欲乐的贪求,例如:对男女、对饮食、对睡眠、对钱财等等哪怕一丝一毫地贪着,这些都称为欲贪。他只要还会担心、还会忧虑、还会生气、还会紧张,这是属于瞋恚。他还认为五蕴有我等等,或者还会修行错误的方法,或者还会对三世因果、对佛、法、僧有怀疑,这些都是属于五下分结。也就是说所有这些烦恼可以把众生牢牢地捆绑在欲界的世间。即使一个众生有幸证得禅那之后,他可以投生到色界或者无色界梵天。但由于他没有断除这五种烦恼,所以一旦当他的定力退失,或者他在梵天界的果报已经享尽了,他还会重新投生到欲界的世间。因此,这五种烦恼称为五下分结,即可以捆绑、可以束缚众生投生、生活在欲界的烦恼。
当一个三果圣者已经断除了这五种烦恼,即欲贪、瞋恚、有身见、戒禁取见和疑,那当他在这一生死了之后,下一生他不会再投胎了。他只会以化生的方式出现在色界天或者无色界天。当然了,多数的、或者很多的三果圣者会投生到Suddhàvàsa净居天。净居天是第四禅的天,当然了,惟有证得第四禅的三果圣者才能投生到那里。因为一切的梵天人都是化生,他不会再入母胎,他也不是卵生,他更不是湿生,而是属于化生。一旦投生到那里之后,他必定将会在那里,就是在梵天界证入般涅槃,不会再从梵天界退堕回来这个世间。
相比于那些证得了禅那的凡夫,只要他还没有断除五下分结,这些捆绑众生投生到欲界的这些烦恼,当他的果报享尽或者定力退失,他还会从梵天界再来这欲界里投生。但对于三果圣者来说,就不再从那个世间再回来欲界受生,所以称为“不来”。
不来道只是生起一刹那,一个心识刹那,它就足以断除对于任何欲乐的贪求以及任何的瞋恚。因此,一个不来圣者(三果圣者)他没有任何的欲贪,也没有任何的瞋恚,哪怕他是一个在家人也好。好像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个叫做Ugga(古代翻译成郁伽长者),他曾经自己说过,在证得了三果之后他回到家里。本来他是个很有钱的人,一旦他证得三果,他回去之后把他的钱财,对他的老婆和他的家人说:“你想要拿走就拿走。”然后,跟他的好几个老婆说:“你们想要嫁人就嫁人,你们想要去哪里就去哪里,想要留在这里也好。”当时,他的大老婆早已经跟其他的男人了,结果当时Ugga长老竟然用水把他大老婆的手和那个她喜欢的男人他的手一起放在水里面。也就是说,他的大老婆嫁给那个之前的奸夫了。因为,一个三果圣者他已经再没有对任何男女欲乐的这些贪求了。
又例如:在《Cūḷavedallasuttaü》(《中部•有明小经》),就是在《小智解经》里面也讲到,当时,就是一个叫visàkha(毗舍佉)的居士,当他听了佛陀的说法之后,他就证得了三果。证得三果,当他回家的时候,他的夫人叫做dhammadinnà——法施。dhammadinnà见到她的丈夫来了,就兴高采烈地去迎接他,去拉他的手,但是他的手就缩回来,已经对他的妻子没有像以前那么样。那时他的妻子感到很纳闷,就问他,结果他就赞叹了佛陀,然后dhammadinnà她也去见佛陀,最后她决定出家,决定出家之后,后来也证得阿拉汉果。《Cūḷavedallasuttaü有明小经》,就是之前这对夫妇在对话的这部经典。
还有过去咖沙巴(Kassapa,迦叶)佛的时候,有一位陶师子,就是做陶匠的,当他证得了三果之后,由于他要赡养他年迈瞎眼的父母,他没有出家。他每天到河边去挖了土做成陶罐,然后拿到市场里面去卖,那个时候他对钱财也没有任何的执着了。所以,即使一个在家人证得了三果,他对钱财、对欲乐、对男女这些没有任何的贪求了。对于生气、对于悲伤,也不可能再有了。即使象我们的佛陀入般涅槃的时候,所有的三果圣者和四果圣者也不会流泪,也不会悲伤。当时,他们只是在思维:“啊,诸行确实无常啊!”所以,在经典里面描述佛陀入般涅槃的时候,那些还没有离欲者就在哭,但是所有离欲者只是思维无常而已。
还有第四种圣道、圣果是阿拉汉。阿拉汉是巴利Arahant的直接音译,意思是应当的、值得的、有资格的。在《义注》里面讲到阿拉汉有五种含义:
第一是“以已远离(àrakattà)一切烦恼故为arahaü”;它是取àrakattà,àrakattà是指已远离,或者站得很远的,所以称为阿拉汉。
第二是“以已杀烦恼敌故(arãnaü hatattà)为arahaü”;arãnaü是种种的敌人,这是专指烦恼敌,加hatattà,hata是杀、杀害。因为已经杀害种种的烦恼敌人,所以称为ari再加hata称为阿拉汉。
第三是“以已破轮回之辐故(arànaü hatattà)为arahaü”;arànam的意思就是轮回的辐,好像车轮的轮辐一样,再加hata,hata是破,或者杀也可以说破坏。由于破坏能够导致轮回的无明、爱等这些轮,所以以已破辐故为阿拉汉。
第四种意思是“以有资格(arahattà)受资具等供养故为arahaü”;有资格或者堪任的、值得的,所以叫做araha。araha是指有资格的、有能力的、能够的。有资格怎么样?有资格受资具等种种的供养,受人、天的礼敬,所以称为阿拉汉。
第五“以对恶行已无隐秘故(pàpakaraõe rahàbhàvato)为arahaü”; pàpakaraõe就是对于种种的恶行,rahà是隐藏、秘密,àbhàva就是没有。对于种种的恶行已经没有任何的隐藏、没有任何的秘密,所以称为。à再加raha,raha就是秘密的,再加否定词没有,没有秘密的称为阿拉汉。这里讲到的没有隐秘就是佛陀和一切的漏尽的圣者,由于他们对于身的恶行、对于语的恶行、对于意的恶行,他们没有任何的秘密。不要说没有秘密,他们连造作都不会,不要说连造作都不会,他们即使连生起要造作的这些心念都不会再生起了,所以,“以没有隐秘、没有秘密、没有覆藏故称为阿拉汉”。
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例如:我们在念的“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这里的araha是特指佛陀。例如:北传有很多的咒语,也是“南无婆切婆谛阿啰诃谛”,其实它的原意也是araha。不过,阿罗汉这个词在中国一些祖师的判教里面,就把阿罗汉贬得很低。但是从梵文或从巴利语来说,它也是指佛陀。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它是指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漏尽者khãõàsava,就是àsava再加khãõà,也就是断尽烦恼者。它包括了一切三世的诸佛,包括了独觉佛以及作为漏尽的弟子,都可以称为阿拉汉。阿拉汉的意思就是由于佛陀和这些圣弟子们,包括独觉佛们,他们已经远离了烦恼、已经断尽了烦恼、已经破了轮回之轴、已经应当受到一切人、天的礼敬供养、对于种种的恶行已经没有隐秘了,所以称为阿拉汉。
阿拉汉道心也是只生起一个刹那,然后就可以断除了五种上分结。这里讲到的上分是指色界和无色界,结是烦恼。如果一个众生还有五种上分结,那他还会轮回。一个三果圣者已经断除了五种下分结,但是还会有五种上分结。哪五种呢?即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还有慢、还有掉举、还有轮回的根本是什么?无明。
所以,当一个禅修者在证得了阿拉汉道的时候,就连对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对傲慢、对掉举、对无明都拔除了。特别是无明,一旦一个禅修者已经断除了无明,在经典里面讲到“如截多罗树头”。多罗树头,Tàla现在来说就是棕榈树,一旦棕榈树被砍断了,它就不会再生长。所以,一个禅修者一旦把无明砍断了,那以前所造的所有的业没有了支助的力量,就正如你把种子炒熟了,无论种在什么田地里它都不能够再生长。同样的,当一个禅修者已经断除了无明,即使你如何说他还会轮回,但其实他那种过去的恶业、过去的善业,已经没有滋长的土壤,没有滋长的因缘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阿拉汉圣者不会再轮回,就犹如佛陀和许多的圣弟子们在他们证得阿拉汉果的时候,他们都会这样说“生已尽”,就是说他的轮回已经到了终尽了。“梵行已立”,完全清净圆满的生活已经建立起来了。“应作已作”,所应该做的已经做完成了。哪些是应该做的?修行。修行戒、修行定、修行慧,这些已经完成了。他“不会再受后有”,不会再有像现在这种轮回的状态,在以后已经不可能再会发生了,现在这一堆五蕴只是最后的一个组合而已。
就好像我们把一堆柴已经全部烧,烧到最后,所有的燃料已经烧完了,只剩下没有烟的一堆红红的碳,这堆红红的碳只会最后熄灭,而不会再继续烧了。所以,当一位阿拉汉圣者,在断除一切烦恼那一刹那,称为有余涅槃。等这一堆五蕴已经完全灭尽了,就称为无余涅槃。余是什么?就是这一堆五蕴。这堆五蕴都没有再剩下了,称为无余涅槃。
对于入流、对于一来、对于不来、对于阿拉汉这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分为道心和果心。道心的作用是断除烦恼。对于一来道心,它是减轻贪、瞋、痴;果心就是体验由道心所带来的果报及解脱。圣道心一生起之后就灭去,灭去就紧跟着生起的是圣果心。所以圣道和圣果它们没有时间的距离,这个是佛陀在讲到正法的六个特点当中的第三个特点akàliko,它不会间隔的、无时的。
因此,我们在这里讲到了出世间心一共有八种,即:入流道心、入流果心、一来道心、一来果心、不来道心、不来果心、阿拉汉道心、阿拉汉果心。到此为止,我们就讲完了所有的心。
所有的心包括了欲界心,欲界心有多少种?五十四种。哪五十四种呢?十二种不善心、十八种无因心、八种大善心、八种大果报心和八种大唯作心,一共是五十四种心;
色界的心有十五种,即:五种色界的善心、五种色界的果报心、五种色界的唯作心;
还有十二种无色界心,即四种无色界善心、四种果报心、四种唯作心。
这三界的心一共有多少?一共有八十一种,这称为八十一种世间心。
而出世间心有八种。
八十一加八等于八十九种,就是一共有八十九种心。
不过在“阿毗达摩”里面,有时候也把心分为一百二十一种。为什么分为一百二十一种呢?世间心还是八十一种,它只是对出世间心来分的。每一个出世间心又可以依照所证得的禅那,而分为五种。我们说禅那一共有五种禅那。当一个禅修者在证得圣道、圣果的时候,将会生起和某一类的禅那相应的心。例如:入流道心。入流道心就可以分为五种,即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入流道心,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入流道心,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入流道心,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入流道心,和舍、一境性俱的第五禅入流道心。
一种入流道心,它就可以分为五种。那对于一来道心、不来道心、阿拉汉道心,入流果心、一来果心、不来果心、和阿拉汉果心也是可以这样,个别分为五种。因此,八种出世间心,每一种再乘以五,等于多少?出世间心一共有四十种。因此,四十种出世间心,再加上八十一种世间心,一共是一百二十一种。所以一百二十一种心是这么样来的。
为什么说出世间心可以分为五种呢?因为,所有的出世间心都是一种定心,或者说是一种禅那心。这种禅那心和一个禅修者在证得圣道、圣果的时候有关。如果一个禅修者是纯观行者,就是Suddhavipassanàyàniko,当他在证得圣道的时候,他的这种初道心,这种圣道心和圣果心只是和初禅的心相应。而如果一个禅修者在观照色法的时候,例如:观照欲界的色法,当他在观照色法的时候证得了初道,就是证得了入流道,这个时候他的入流道心也是和初禅的相应。或者一个禅修者在观照欲界名法,例如:观照欲界心,观照他看的心、观照他听的心、观照由此而生灭的意门心路过程,在观照欲界的名法或色法的时候,他证得了初道和初果,那这种初道、初果就和初禅的心相应。
对于为什么会有其他禅那的心来分别出世间心呢?不同的阿毗达摩论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一类的论师他们认为:一个人在修观vipassanà(维巴萨那,毗婆舍那)的时候,在证悟出世间道之前,他的心先入哪一种定,入哪一种定当他出定之后,他所证得的圣道和圣果心就和这种定相应。而又有一类的论师他们说:他所观照的禅那名法是什么,然后当他证得了圣道和圣果的时候,就属于哪一类的禅那心。而还有另外一些论师认为说:禅修者熟练于修哪一种禅那,当他在证得了圣道、圣果的时候,他的心就会依自己的意愿,使他的道心和果心能够属于哪一类。其实,如果是在禅修实践里面,我们会看到所有的这些不同的观点,其实还是说一样的观点,它们并不矛盾。我们刚刚看起来可能它们会有一些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的。
因为,当一个禅修者在修vipassanà(维巴萨那,毗婆舍那)的时候,特别是当他在修到行舍智的时候,由于行舍智可以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前他在修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修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怖畏现起智的时候,他可以重复观照三界的名法、色法,轮流观它的无常、苦、无我。然而,当一个人在修到行舍智的时候,他可以只是观照其中的一种法,例如:禅那名法。如果一个禅修者在行舍智的阶段,他持续地观照第四禅的名法,观照第四禅名法的坏灭,然后专注它的无常相,或者苦相,或者无我相。到了高级观智的阶段,他不用再轮流地观照名法、观照色法、观照过去、观照现在、观照未来。或者轮流观照无常、观照苦、观照无我,到了高级观智的时候,已经不需要这么样做了。他的心到了高级观智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倾向于观照哪一种法,例如:第四禅的名法。而且,他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观照或者无常相、或者苦相,或者无我相,他不用再轮流观照了。到了那个阶段,如果这个禅修者他的根本业处例如是入出息念的第四禅的话,那么,到了高级观智的时候,他的心自然而然会倾向于进入入出息念的第四禅。当他从入出息念的第四禅出定之后,他观照的还是第四禅的名法。当他持续地这样观照第四禅的名法,例如:观照无我相,当他证得了涅槃的时候,他的初道心和初果心就是跟这里讲到的第五禅相应,在经教法的第四禅,在论教法的第五禅相应。所以,我们说他的入流道心是属于第四禅的这种出世间心,他的入流果心也是属于第四禅的入流果心。所以,我们既可以说这个是他的根本定,或者他的心的倾向,或者说他所观照的所缘。所以这些种种论师其实都是从他的经验、不同的角度来看的。
这就是一百二十一种心的分别法,它是专门对于出世间心来分的。每一种出世间心都依照五种定来分,所以五八四十。我在这里顺便想问一下大家,当一个禅修者有能力证得无色界定,当他观照无色界定的定心的无常、或者苦、或者无我的时候,他证悟了涅槃,那么他的圣道心是属于哪一种?啊?是属于哪一种禅那?第五禅,如果按经教法来说是第四禅。
因为,一切出世间心仍然是属于一种定心,所以,圣道心属于善心,善心还是属于出世间定心。当一个人他证得了圣道之后,他就是圣者了。圣者能够入什么定?入果定。入果定就是有些时候一些圣者他不想再持续地观照这些三界的名色法,他只想取涅槃为目标而进入果定,这个称为Phalasamàpatti。果定也是属于一种定,但是它属于出世间定。既然这么样,那世间定和出世间定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在这里再简单地讲一下世间定和出世间定的区别。
首先,它们的所缘不同。世间定包括四禅八定,即四种色界禅那和四种无色界定。如果一个人证得了世间定,他取的所缘(对象)往往是概念法。当然,在识无边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取的是禅心,还是属于究竟法,其它所有的禅那都是属于概念法,比如:专注似相等等。但是出世间定,无论是入流果定、一来果定、不来果定、或者阿拉汉果定,它取的所缘都是究竟法,是属于无为法的涅槃。
对烦恼的断除或者镇伏来说,世间定只能够暂时地镇伏烦恼,就犹如大石头把草压住而已。这种在三种断当中称为镇伏断。就犹如一个军队能够把暴民,把暴乱分子,或者把恐怖分子,把他镇压下去,这称为镇伏断。但是,出世间定由于在圣道的时候,它可以彻底地把烦恼连根拔除,是彻底地根除,这称为samuccheda-pahàna就是完全断除了断,称为正断断。正是因为如此,一个禅修者在入世间定,例如:入世间禅那的时候,他称为时解脱samayavimokkhaü,就是临时的解脱者。而如果一个人在入果定的时候,他的圣道的解脱称为非时解脱asamayavimokkhaü。而这种人他所证得的圣道和圣果是完全地已经断除了烦恼、连根拔除,所以称为非时解脱,就是并不是暂时性地把烦恼断除,而是永远性地、永恒性地、彻底性地把烦恼断除,这种称为非临时的解脱,简称非时解脱。
对于果报来说,修行世间定的果报可以使一个人投生到梵天界。但是,由于梵天界的快乐很殊胜,寿命也很长,这只是在延长轮回而已。而出世间定,它能够证悟涅槃,因此,它导向解脱生死轮回。
对于定和慧这两种来说,世间定是定强而慧的作用稍微要弱一点。因为定强,所以在世间定里面,我们提出五禅支有一境性,但是并没有把慧强调出来,虽然在所有的世间禅那里面也有慧,但是它并不是起主导的作用。然而,在出世间定里面,定和慧是均等的。正是因为如此,有时候我们特别强调慧的作用,我们把道心和果心称为道智和果智。在出世间定里面,定是把心专注于涅槃,而慧则是知见四圣谛。
在七种修行次第的清净当中,我们称为七清净。世间定属于心清净,这在七种清净当中,它是属于最初的前面的第二个清净。而出世间定属于智见清净¤àõadassana-visuddhi,是属于第七种清净。所以,第二种清净和第七种清净,它们中间还差了五个清净。
对于行果上来说,世间定属于修行的一个次第,它还属于行道pañipadà。也就是说,当一个禅修者证得了四禅八定,证得四禅和四种无色界定,他还只是属于禅修的一个过程,还不是目标。而惟有一个禅修者证悟了出世间定、证悟了涅槃,这才是禅修的目标。
最后这一种也是区分佛陀的教法和外道的不共之处。有些外道他们的证量再高,其实还是属于某一种定境。但是,如果一个禅修者,他不修观智、不修慧,他就不可能证悟涅槃。所以,惟有通过慧才能够证悟涅槃,而证悟涅槃同时是出世间定的作用,因此,出世间定属于证悟,是佛教的修行目标。
这是世间定和出世间定之间的不同之处。
那好,我们今天就讲完了“心”的部分,明天晚上我们将继续来讲“心的作用”,以及开始进入了讲“心路过程”的部分。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33讲 心的十四种作用,5种定律,与心路过程有关的6个6
玛欣德尊者2009.05.26讲于江西佛学院
好,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到昨天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心的各种分类。心依照界来分,可以分为四类:即欲界心、色界心、无色界心和出世间心。
欲界心有五十四种;色界心有十五种;无色界心有十二种;加起来共八十一种,称为世间心。
这些世间心是一切的有心识的众生都能够生起的,也就是说除了无想有情的梵天没有心识之外,其他的一切生存界有生命的都能够生起的,包括佛陀、漏尽的弟子、有学圣者,包括凡夫乃至一些蜎飞蠕动、虫、蚁、爬虫等都能够生起的,这类心称为世间心。
这些世间心当中,如果是对于佛陀和漏尽的弟子来说,他们的造业心已经不可能生起了,能生起的只是唯作心和果报心;对凡夫、有学圣者来说可以生起的是善的心、不善的心、果报心和两种很基本的唯作心。
心又依照其本质可以分为四类:即不善心、善心、果报心和唯作心,在这些心当中它们又执行不同的作用。所有的心都是一种究竟法,因为一切的心都只有一个特相即识知所缘(能够认知对象)。所有的心都有一种作用即作为诸心所的前导,但这些心它又可以执行个别不同的作用,因此八十九种心或者一百二十一种心依它们的作用可以分为十四种,即心的十四种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心的十四种作用。
首先,某一类的心它可以执行结生的作用。结生这是中文的意译,不是直译。意译就是我们说到的投生的心,一个生命最初诞生的心称为结生心。结生心(巴利pañisandhi),pañisandhi是一个组合词,为pañi+sandhi,pañi的意思是逆向的、反向的,再+sandhi,sandhi是连接或连结,即将今生与前世连接起来的这种心。
为什么称为反向连结呢?因为心流总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依照时间的顺序前前的心灭去、后后的心生起,前前的心灭去、后后的心生起,但这一种心它执行特别的作用,这种心在生起的时候表示一个生命的开始、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这种新生命的诞生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这一种心叫作结生心,在一个生命当中,它宣告着一个生命的诞生,在它之前的那一个刹那就是前一世的死心、死亡的心。
结生心作为一种果报心,它是由前世的业带来的,这种心所缘取的目标和前一世(那个众生)在临终的时候,我们用A先生跟B先生来比喻。
今生这一个生命称为B先生,那么前一世称为A先生。那B先生的结生心就宣告着B先生诞生了,那这B先生这个诞生的心所取的目标和A先生在临死的时候的临死速行心所取的目标(所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同样的。为什么A先生在临死的时候会看到一些临终的现象呢?因为业、业的成熟。由于A先生所造作的某一种业在他临死的时候即将成熟,这种即将成熟的业就以某一种的影像或者称为业,或者业相,或者趣相而呈现出来。A先生的临死速行作为这种业成熟的管道而带来下世的结生。这个我们在讲到离心路过程的时候还会更详细地讲。
那当A先生的临死速行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死心,宣告着A先生的生命终结。这一个死心一灭去立刻就生起了B先生的结生心,这个结生心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它是和前世B先生的临死速行的心流是同样一个心流。所以反向连结就是说今世B先生的这一生的开始和前世的终结是有联系的,只不过从物质现象上来看,看到好像只是纯粹这一堆色法开始生起,宣告一个生命的开始,但是从生命流来说它是没有中断的。
在投生那一刹那所产生的心称为结生心。一个生命,在一期生命当中只需要诞生一次,不用诞生两次,所以结生心只生起一次,哪怕有一类的动物称为两生者,哪一类的动物称为两生者呢?知道么?就是出生两次的?有四种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哪一种是两生者?卵生。例如一只鸟,它从刚开始有生命的时候(称为结生),那之后再从卵壳里面再出来又是一生,这称为两生者。即使是卵生有情的结生还是在母体里面发生的,结生的发生并不是在出生那一刹那。
我们要知道,有些中国人的观念认为:出生那一刹那是属于一个生命的开始,例如有些鬼神小说讲到,可能和一些鬼有什么情缘,然后他说我现在要投胎了,第二天就发现某一村里面的一个孕妇就生了一个孩子,其实这是中国的传说。真正的结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卵子受精那一刹那,卵子受精那一刹那就宣告着一个新的生命体了,惟有受精的卵才开始细胞分裂,从那一刻开始,就宣告着一个生命的开始。这是从生理学或者遗传学来说的,但从佛教来说,结生就是一旦一个新的生命开始,宣告着名法和色法同时生起,色法就是卵子受精,名法就是结生心的开始。结生心,这种心开始执着,这个受精卵是生命了,从此就宣告着一个生命开始了名色流了。由于一个生命诞生只需要一次,所以这种心在一期生命里面只生起一次,不用生起第二次。
在八十九种心当中,有十九种心可以作为结生心。
这十九种心在无因心里有两种心:即两种推度心。不善果报的推度心,使一个众生投生为恶趣;善果报的推度心,使一个众生投生为先天性有残缺的、有缺陷的人或者很低等的一类天神。这两种是无因心;
还有八种是欲界的果报心,这八种的欲界果报心可以使一个的众生投生到欲界的人或者天;
还有五种色界的果报心,可以使一个众生投生到色界的梵天界;
还有四种是无色界的果报心,可以使一个众生投生到无色界梵天。
所以两种加上八种,再加上五种,再加上四种,一共十九种,这十九种心可以执行结生的作用。
还有另外一种心称为有分心(巴利bhavaïga),bhava翻译成有,这是从巴利里面的直译,古代也翻译成有,意思就是生命或者存在,生命的存在。在讲到十二缘起的时候,爱缘取,取缘什么?取缘有,就是这里讲到的bhava,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这里的bhava往往指生命,例如不受后有,就是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生命,以后的轮回。那bhavaïga是由bhava+aïga,aïga直接翻译成支或分。我们讲到的禅支(jhànaïga),或者觉支、七觉支(sambojjhaïga),就讲到了aïga,或者八支圣道(aññhaïgika ariyamagga),或者讲到具有八支的伍波萨他戒(aññhaïga-samannàgata uposatha sãla),这里的aïga是指成分、因素、生命的成分、或生命的因素,称为有分,也就是说它是生命、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
有分的作用是保持在一世当中,从投生一直到死亡之间生命流不会中断。在一个生命开始的那一刹那称为结生,结生心一灭去之后紧跟着生起的就是有分心。结生心和有分心同样都是一类的心,都是属于果报心。如果一个人的结生心是悦俱智相应的无行心的话,那么有分心也是属于这种心,它们都是属于同一类的心,不过执行不同的作用。例如结生心执行的是结生的作用(使生命开始),它的作用就是把今生和前世连接起来;而有分心,也是属于这种心,但是它的作用是使生命不会中断。在没有心路过程发生的时候,有分心即会在每一刹那当中生灭。
有分心最明显给我们体验是在熟睡没有梦的时候,这是很明显的有分心。一旦一个人在看、听、嗅、尝、触、想的时候,有分心就中断、灭去了。即使在我们平时很清醒的时候,有分心都生灭了无数次,它会在心路过程和心路过程之间很快的生灭,一旦有了心路过程那么有分心就灭去。当一个目标撞击到根门和有分的时候,有分就会波动两下,然后有分就断了,之后就生起了心路过程,这心路过程就可以执行看、听、嗅、尝、触等等作用,等一个心路过程一旦灭去之后,心流又落入了有分。
我们不能将有分理解成是一种永恒的心,它容易给人理解为是“我”或者生命的主体,这是错误的理解。
根据佛陀的教法,根本是不存在“我”的,由于我们的名色法就有如河流一样不断地生灭、不断地生灭,但在生灭当中,灭去之后还会继续再生,只要业还在运作、只要果报还在运作,过去所造的业就不断地发生作用,发生作用是以果报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分心是一种果报心,只要一个人的业还在产生效用,果报心就会不断地生起。有分心也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有分心之所以不断生灭是由于它能够维持名流(名法)不会中断,它的作用只是这样而已。有分心并不能够认知现在的所缘,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听到的东西有分心不能认知。
能够认知的是能看的眼门心路过程,有眼门心路过程生起就没有有分心生起(有分心就灭去了)。一旦心处于不活跃的状态,就好像一个人很累了睡着了,由于他太累了连梦都没有,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心呀?是不是他的心完全中断呢?不是。是不是他的生命在熟睡的时候完全中断了呢?不是。这种不活跃的心,在那个时候连想都不会想,称为有分心。有分心不断、不断地生灭,它的作用就是使生命流不会中断,所以才称为生命的因素。它能够维持生命不断,并不是心的主体或者生命的主体,如果认为是这样的话,那又是一种邪见了,因为认为“心是我的”。
有分心也是生灭的,再例如:大家现在在这里听课,在听课的时候就没有有分心生起。由于我们现在处于欲界心,欲界的心路过程总是生起又灭去、生起又灭去的,在两个心路过程之间所生起的心就是有分心。例如:我们把有分心比作是以前拍摄的胶卷,一个心路过程它能够认知现在的所缘或者说能够回忆过去、能够计划未来、能够想一些名相、一些概念,这些都称为心路过程,就是活跃的心。但是在活跃的心之间还是有不活跃的心,就像胶卷一样,在胶卷里面我们会看到胶卷是一格一格的,是不是?一格一格的。我们要冲洗相片是从那个已经感光了的、曝光了的片里面去洗相,但是在两个胶卷之间还会有什么?还会有一个空白的,是不是?就类似这样。有分心的生起并不是那么短,它往往是无数个。在心路过程里,它最多能够生起十四个心识刹那,但是有分心可以生起无数次的,即使连佛陀的有分心最短也要生起四到五个,这是有分心。
还有另外一种是死心(cuti)。死心是一生当中最后的心,一旦一个人的死心生起,就宣告着他那一期的生命已经完全终结了,所以它执行的是死亡的作用。
结生、有分和死心这三种心属于离心路过程(vãthimutta)。离心路过程心是属于不活跃的心。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并不能认知现在的目标,只能够缘取前一世的目标。因为所有的心都会有目标,都会有所缘,这种离心路过程心就包括结生、有分和死心,它们认知的目标并不是现在的,而是前一世临死的时候,呈现出来的业,或者业相,或者趣相,所以它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般所说的无意识或者潜意识,但根据佛陀的教法并没有无意识的,只不过一些心理学把它安立的名叫做潜意识。
这三种心都是属于同一样的心,在一期生命里它们都是属于同一类的心。如果一个人的结生心是悦俱智相应心的话,那么他的有分心和死心都是属于这种心;如果他的结生心是属于舍俱智不相应心的话,那么他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都是属于这同一类的心。同一类的心并不是说同一个心,因为心不断地生灭、生灭,只不过灭去后还是生起同一类的心。
这三种都是果报心,它们本身并不会造业,只是果报心,也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投生为人,是由于过去所造的业带来的果报;一个人能够投生为动物,是由于他过去所造的不善业带来的果报,所以这三种心都是果报心。
心在离心路过程里面有这三种作用,我们下面再看其他的十一种心,它们是发生在清醒的心。这个是不活跃的心,下面讲到的心路过程心是属于活跃的心。
心还能够执行看、听、嗅、尝、触这五种作用,这五种作用分别是善果报和不善果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执行的作用。这五种作用只发生在五门心路过程,而且也只是相应的根识所执行的。例如眼识只执行看的作用、耳识只是执行听的作用,而不是其他的。因此有两种心执行看的作用,即不善果报的眼识和善果报的眼识。
在八十九种心当中,只有两种心是执行听的作用,即不善果报的耳识和善果报的耳识。这五种作用,一共十种心都是果报心。
当一个所缘撞击到相应的根门和有分,例如:当一个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因为在撞击的时候也许还是属于有分、有分流,然后当声音一撞到有分,有分就波动两下,然后生起一个转向心,把心流开始拉向这个声音,于是心流开始活跃了,然后生起了一个耳识,耳识执行的是听,于是就知道:哦,这是声音。听的作用就是这么样产生的。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都是属于最基本的心,它们只能够执行很简单的看、听、嗅、尝、触的作用。但是眼识、耳识它们并不能够分辨这个是金色、黄色,因为它们是最基本的心,能够知道这是金色、黄色等等,是以后的心路过程,也就是速行心的作用了。
还有一种心是转向心,转向心是指当一个所缘撞击到有分的时候,有分是属于不活跃的心,一旦撞击了之后就生起了一个转向心,使心流拉向对象。就好像本来是一湖水、很宁静的水,突然丢了一个石头,然后一旦丢了石头才会起涟漪,是不是?水面才会波动。同样的有分心一直生灭,它是不活跃的心,突然有一个声音撞击,首先生起了一个心就是把心流从不活跃的状态拉到活跃的状态,这种心就起着转向的作用,然后等这个转向心灭去之后就生起了一个看,或者听的作用。就犹如当我们在睡觉,突然听到“叮”引擎声,准备起床了,或者说听到钟声准备起床了,当钟声把我们从睡梦当中吵醒或者唤醒,那这时首先应该有一种心把心流拉到这个声音,然后听到这样的声音,所以这种作用就称为转向,就是把心流从不活跃的状态拉到活跃的状态。
转向心属于唯作心,在八十九种心或者一百二十一种心当中只有两种心属于转向心:即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是五门转向心;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是意门转向心。
当一个心路过程生起了转向之后,接着是看、或者听、或者嗅、或者尝、或者触,当这些根识灭去之后紧接着生起的是一个领受心,领受心是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执行领受对象的作用。当领受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推度心,推度心就是推度对象的作用,我们在这里只是知道它的作用就可以了。等推度心灭去之后就生起了一个确定心,确定心就是确定对象是什么样的作用。
这里讲到的领受心和推度心都是果报心,如果看的所缘是不可爱的,那么它是不善的果报;如果看的所缘是可爱,或者极可爱的所缘,那么领受心和推度心是属于善果报的心。而确定心,确定心是属于唯作心,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这种心执行着确定对象的作用,但是在意门转向心里面,这种确定心执行的是意门转向的作用。因此意门转向心和确定心是属于同一类的心(十八种无因心当中的意门转向心),只不过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这种意门转向心能执行确定的作用。
第十三种作用是速行。速行(巴利javana),它的意思是快速地跑,也就是快速地跑向所缘以认知它。在心路过程里面,这是确定心之后的心识作用。
一般的速行都是由一系列同一类的心所执行。例如:在五门转向心和在意门转向心里面,一般的情况都是有七个连续的生起。如果是在禅那心当中,或者在入果定的时候,这种速行心可以生起无数次。负责造业的心就是这种心,我们刚才讲到的结生、有分和死心都是果报心,而执行看、听、嗅、尝、触的还是什么心?果报心。那执行转向的是什么心?唯作心。执行领受、推度的是什么心?也是果报心。执行确定的是什么心?是唯作心。
速行心就是执行造业的,速行有两类的速行或者说有三类的速行。对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速行要么是善的,要么是不善的。对于有学圣者来说,速行心还可以是果报心,为什么?知道么?因为入果定。对于阿拉汉圣者来说,速行心可以有两种心,哪两种呢?在平时的状态生起的是唯作心,如果是入果定的时候,生起的是阿拉汉的果报心,这些都是速行。如果一个人他是凡夫或有学圣者,只要他没有入果定,这种速行心不是善,就是不善的。
还有最后一种作用是彼所缘(tadàrammaõa)。tadàrammaõa的意思就是取它的所缘。tadà就是它,àrammaõa是所缘、目标。这里讲到的彼所缘是继续取速行心的目标为目标,或者继续取速行心的目标为所缘,所以称彼所缘。这里的彼是指速行心,这一种彼所缘是紧跟着在速行心之后生起的,而且一生起是生起两个,不过并不是一切时这种彼所缘心都会生起,惟有在欲界的心路过程里面这种彼所缘才会生起。而且惟有当目标是很清晰的,例如: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当所缘是极大所缘或者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目标是清晰所缘,那这种彼所缘才会生起。同时,惟有取究竟法为目标的时候,彼所缘才会生起,如果是取概念的话,彼所缘仍然不会生起。同时,当一个人在修到高级观智的时候,我们叫做balava vipassanà¤àõa,就是强力的观智的时候,彼所缘仍然不会生起。即使取的是究竟法,即使目标是很清晰,但是在高级观智彼所缘仍然不会生起。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取的是色界的目标,例如:当他专注似相,那么彼所缘不会生起。即使一个人在近行定的时候彼所缘也不会生起。因此惟有在欲界心路过程里面取清晰的欲界目标,彼所缘才会生起,如果目标并不清晰,那么彼所缘仍然不会生起。
彼所缘的心仍然属于果报心。在八十九种心当中,有十一种心可以是彼所缘的,即八种欲界的果报心和三种推度心(一种不善的果报推度心和两种善果报推度心)。如果一个人在体验到极可爱所缘的时候,那么彼所缘是悦俱的;如果体验到可爱所缘的时候,彼所缘是舍俱的,这是善果报;如果体验到不可爱的所缘,那么彼所缘是舍俱的,不过它是属于不善果报的。
我们讲到了心一共有这十四种作用,这十四种作用又可以把它再进行简化。我们可以把这些都简化成十种作用:即结生、有分、死心,然后我们把看、听、嗅、尝、触这些都可以总结为一种作用,就是能够认知对象的作用,我们把它简称为五识。然后这四种再加上转向、领受、推度、确定、速行和彼所缘,所以心可以分为十四种作用,又可以把它简化成十种作用。
讲完了心的十四种作用,那么接着我们就准备来讲心路过程了。在讲心路过程的时候,我们先来讲一讲这个世间的规律。世间的规律一共可以分为五种,我们称为五种定律(pa¤cavidha niyàma),niyàma的意思就是规律、定律、定法、不可改变的法则称为定律。定律一共有五种。哪五种呢?
第一是时节定律(utuniyàma)。什么是时节定律呢?也就是自然界或者物质界的自然法则。例如:在温带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换,会有日出日落,这些都是属于utuniyàma;或者在常压之下,就是气压正常的话,当我们把水烧到沸点,它会变成汽体化,如果烧到一百度。如果水在常压的情况下把温度降到零度,它会结晶变成固体,这些都是属于时节的规律。在某一个纬度的地区,到了一定的季节,那些花会不约而同地开,是不是?它们不用相约定的,我们在什么时候开花,到了那个时候,这里的花开了、那里的花就开了,是不是?这些就称为时节的定律。
时节的定律也就是自然的法则,例如:现在很多物理的现象、化学的现象,包括光学、力学、电学等等的现象,只是它是非生命的,这些都属于时节定律所包括。也包括我们说到的世间,这个世间必定会有形成,有形成它就会存在,存在必定会破坏,破坏最后会毁灭。所以一切世间只要有存在的,有物质现象的,它必定是(符合)这种法则,这种法则称为时节的法则,所有这些没有生命的这些,都称为时节生色,是不是?物质现象或者我们说的自然的规律,都是属于这种时节的定律。
第二是种子的定律(bãjaniyàma)。种子的规律就是一般我们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我们种了相应的一种种子之后,它会长出相应的植物、相应的成果,并不会我们种了瓜突然长出一棵苹果树出来,或者说我们种了梨树突然长出一棵菠萝树出来,不可能的,因为它们都是同类的。也包括了我们说到的遗传学,遗传学也是属于这类的。例如,我们的样子在某一种程度上跟我们的父母有某一类的相似,或者说父母有某一类的病我们有时候也会有,这还是属于胚胎学、遗传学也是属于这一类,就是如果是物质现象方面它还是属于种子定律所涵盖。
第三种定律是业的定律(kammaniyàma)。业的定律就是当我们造了某一种业之后,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会带来相应的果报。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造了善业,只要因缘成熟必定会带来善的果报,如果一个人造了不善的业在因缘成熟之下,必定会带来不善的果报。不可能一个人造了善业,当这种善业成熟的时候会使他倒霉,使他祸不单行,不可能!它们都是同类相应的法则;同样的,一个人作恶多端,那他并不会因为他作恶多端这种业成熟,而使他能够飞黄腾达、能够呼风唤雨,而只能够使他倒霉、使他遭到恶报。业的定律也是单独运行的,它并不是由诸佛、菩萨、上帝、鬼神等等所支配的,它都是自己,它是一种规律,就好像春、夏、秋、冬这些是单独运行的,并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转移的。这称为业的定律。
还有第四种是心的定律(cittaniyàma)。cittaniyàma就是心的法则,例如:当五门转向一生起之后,那么紧跟着生起的是相应的根识。在眼门心路过程里面,五门转向心一灭去之后立刻生起的是眼识,眼识一生起之后立刻灭去,灭去之后立刻生起的是领受,领受灭去之后立刻生起的是推度,推度灭去之后一定生起的是确定,确定灭去之后生起的是速行,这些都是法则来的。
又例如:当一个人的巴拉密成熟之后,在行舍智或者当他即将要证得圣道、圣果的时候,他的心的法则必定是一个意门转向,如果他是利根者的话,那么接着生起的是近行、随顺、种姓,然后道心、果心;如果是钝根的话,那么意门转向生起之后,接着就是一个遍作、近行、随顺、种姓、道心和果心。如果利根的话,果心生起三个,如果钝根的话果心生起两个,然后就落入有分。这也是心的法则、心的定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要证到圣道、圣果,之前的必定是观智,即使只是通过听闻佛陀说法而证得的,由于他过去生,在过去佛的时候曾经修行过,乃至到行舍智的阶段,今生他投生可以只是透过听闻佛陀或者佛陀的弟子说法而证得圣道、圣果。但他不可能只是通过听闻、他听闻的同时会依照佛陀讲的去观照,那时就是观智,由于过去生的行舍智的力量使今生很快他的观智达到行舍智,然后道心、果心生起,我们感到好像这个人只是在座中就已经生法眼,就已经证果位,其实还是属于心的定法,也就是说圣道心和圣果心必定紧接着在观智之后生起,这些都是心的定律。
第五种是法的定律(dhammaniyàma)。法的定律主要体现在诸佛出世的法则。例如:菩萨入胎必定会大地震;当菩萨一出世,也会有大地的震动;菩萨的最后第二生必定是投生在tusita天(兜率天);菩萨的最后一生入胎,必定他最后要成正觉,要成就无上正自觉;然后当一位佛陀一旦出现在这个世间,他必定会先不想说法,然后梵天人来邀请,之后佛陀决定说法;当佛陀说法之后必定会建立僧团;然后每一位佛陀必定也会入般涅槃;入般涅槃之后到了若干的时候这位佛陀的法必定会灭去。
而且同样的犹如佛陀说过,如果世间没有老、病、死这三种苦的话,那么一切佛陀、诸佛如来不会出现于世间。惟有世间有老、病、死这些现象,诸佛才会出现这世间。这些都是属于法的定则。
例如:佛陀出世必然会转法轮,而佛陀在舍去生命的时候,必定大地会震动;当佛陀入般涅槃的时候,也会出现这些现象。这些都是一切的佛陀的定法,就是这样。所以当我们去看佛陀的传记的时候,发现过去佛和现在佛几乎都是差不多一样的,他们不同只是寿命不同、身量不同、他们的光不同、他们的父母的名字不同、他们出家的交通工具不同。例如我们的Gotama佛陀出世,他是骑着白马,骑着马去;还有他们在成道的时候,金刚座上面的树不同。例如:我们的Gotama佛陀(释迦牟尼佛)是在Assattha树,也就是现在的菩提树下;而据说未来的弥勒佛将会在龙华树下而成佛;而且每一位佛陀他的种姓不同,例如:我们的佛陀是属于剎帝力,而过去的Kassapa佛是属于婆罗门;这些种姓不同,但是他们的传记都差不多,都是出生,然后就出家,一切佛陀必定现出家相的,不会在家的;出家之后成道、成道之后转法轮、转法轮之后入般涅槃,这是一切佛陀他的传记,我们称为法的定则。
因此我们说到的规律,说到的定则有这五种规律,这五种规律平时给人研究得最多的应该是属于第一种时节的定律,这也是属于最粗的定律,最粗显、最明显的定律,一般的世间法都有的;种子的定律就包括植物学和动物学的;然后业的定律已经涉及到比较高级的,一些宗教方面才会涉及到。例如:在比较高等的印度教、婆罗门教就已经涉及到这个;而心的定律就很少人涉及到了,例如:心的运作等等,这些几乎在除了我们佛陀的教导之外,其他的宗教都几乎没有涉及到心的定律;而法的定律,即使现在还是有佛法的时期,这种定律现在没有出现了,这个只是佛陀出世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而已。
接下来将要讨论的是心的定律,在学习心的定律的时候,我们主要是讲心路过程,心路过程的意思就是心的运作规律。我们之前零零碎碎的讲心的不同种类,但到底心是怎么运作的呢?接下来就准备学习心是如何运作的,我们是透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来认知周围的这些环境,用“阿毗达摩”的话来说,心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识知所缘。
讲到心路过程之前我们先来学习六个六,其实就是六组六法。第一是六识,这六识大家应该很清楚了,是哪六识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些都是属于名法,称为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
还有六种依处,六种依处是什么?眼依处、耳依处、鼻依处、舌依处、身依处和心所依处,这些都是什么?都是色法。那六识和六依处的关系是什么?六识必须得依这六依处而生起,眼识必定依眼依处而生起,眼依处是什么?是眼净色,耳依处是耳净色等等,依次这样。而意识是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的,依处是色法,所以这六种依处分别是六种识生起的物质基础,或者打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就好像它们的家,它们依这些而住的。这是不恰当的比喻,要不然有的人又会想,那肯定会有个心存在了。
还有六门,这里讲到的依处是指心识生起的物质基础,而六门是指心透过这些门而认知外在所缘的管道。所以依处是指物质基础,而门是指管道。一共有六门:即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还有意门。眼、耳、鼻、舌、身这五门称为五门,它们是属于色法,而意门,有的人说是有分,有的人说是有分波动。这些意门能够导致意门心路过程生起,说它是有分也好,有分波动也好,甚至说它是意门转向也好,都好,没有了意门就不可能会有意门心路过程的生起。那这是六门,这些都很好记。
我们再看另外的六是六门心路过程,这六门心路过程和我们刚才讲到的六门也是相应的。也就是眼门心路过程、耳门心路过程、鼻门心路过程、舌门心路过程、身门心路过程、还有意门心路过程,眼、耳、鼻、舌、身这五门心路过程我们称为五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是单独的。要知道眼门心路过程和眼识是不同的,眼识是执行看的作用,当眼识灭去之后还会有领受、推度、确定,然后有速行,然后两个彼所缘有可能会生起,这些都是属于眼门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所取的目标必定是颜色,耳门取的是声音等等这些一对一的,所以我们说能够认知对象的其实就是由这些心路过程来执行。
在这六门心路过程里面,眼门心路过程只取一个目标、一个所缘即颜色、耳门只取一个目标即声音、鼻门只取一个目标即气味、舌门心路过程只取一个目标即味道、身门心路过程只取一个目标即触,然后意门心路过程可以取什么?任何的目标,任何的所缘。
然后我们再看六所缘(六种目标),依目标来分,可以分为六种:即颜色所缘、声音所缘、气味所缘、味道所缘、触所缘,我们把它简化成色、声、香、味、触,还有法所缘。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和触所缘称为五所缘,这都是属于色法,而法所缘就很复杂了。
法所缘一共可以分为六种。哪六种呢?
第一是净色有五种:即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这五种净色;
还有微细色,哪些是微细色呢?除了五种净色眼、耳、鼻、舌、身,还有颜色、声音、香(气味)、味道、触所缘(触所缘可分为什么?地、火、风)一共十二种,除了这十二种粗色之外的其它十六种。例如:水界、女性根、男性根、心所依处、食素、命根色、空界、身表、语表、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色积集、色老性、色相续、色无常性这十六种都称为微细色,这些是意门所识知的所缘。
我们说的水界,在究竟法里面的水界并不是我们身体的所缘,而是意门的所缘,但是地、火、风是身门的所缘;还有心(八十九种心)和五十二种心所;还有涅槃以及概念,这些都是意门心路过程的所缘。
对应的来说,那么眼门心路过程看的是颜色、耳门心路过程听的是声音、鼻门心路过程嗅的是气味、舌门心路过程尝的是味道、身门心路过程触的是地、火、风三界。而意门心路过程,对应于法所缘来说是这六种。
我想问一问大家或者考考大家:意门心路过程是不是对应法所缘的?意门心路过程是不是只识知这六种法所缘?意门心路过程还可以认知其它所缘吗?可以还是不可以?可以吗?请说一下可以吗?我们举个例子,眼门心路过程识知的是什么目标?颜色。意门心路过程可以识知颜色么?可以吗?我们闭上眼睛想着一块颜色可以吗?耳门心路过程识知的目标是什么?声音。那当我们心里面回忆过去所说过的话,可以吗?所以意门心路过程可以识知一切所缘、一切的目标,没有任何的目标不能被意门心路过程认知的,是不是?所以不要搞混淆了!
我们现在讲了六个六:六识、六种依处、六种门、六种心路过程、六种法所缘,要讲多一个六,就是属于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我们留在明天来讲,明天就进入讲心路过程的论题。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作回向:
Idaü me puññ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ññ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ññ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涅槃助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34讲 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
玛欣德尊者2009.05.27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请各位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我们学习完了心的十四种作用,又讲了五种定律,以及为心路过程准备的与心路过程有关的六个六。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学习心路过程的部分,在讲心路过程的部分之前,先讨论一下所缘的呈现方式。
所缘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六种:它们是极大所缘、大所缘、微细所缘、极微细所缘,这四种所缘的呈现方式是五门心路过程的所缘呈现方式;还有另外两种是清晰所缘、不清晰所缘,这两种所缘的呈现方式是意门心路过程的呈现方式。
我们先简单地说一说这些呈现方式。
因为有心,就必定会有心所对应的所缘。例如:称为眼识的或眼门心路过程的,就有它所看的所缘,眼门心路过程所看的所缘是颜色。极大所缘、大所缘、微细所缘、极微细所缘,这是相对于五门心路过程所看的颜色、所听的声音、所嗅的气味、所尝的味道以及所触的触所缘。这里讲到的大与微细,并不是指所缘的体积,而是指这些对象对心的撞击力。如果撞击力大,称为大所缘;如果撞击力小,称为小所缘。
即使是体积很大的或者很粗的颜色呈现在眼门,但如果眼净色很弱,例如:一个人的视力很弱或者所缘在眼净色的高峰期已经过了才呈现,又或者光线很暗,这时这种颜色就不能够给眼门心路过程留下很深的印象、很清楚的印象,这称为微细所缘或者极微细所缘。
反过来,如果是一个体积很小的所缘,例如:一个很小的东西,但它正好是在眼净色的高峰期撞击根门,或者一个人的视力很好,又或者光线很强,那么,哪怕是这个东西很细小,他都能够看清楚;或者又与一个人的注意力有关,例如:我们现在在很认真地修行,专注自己的业处,即使有时候外面有很大的风声雨声,我们都不会去留意它,是不是?虽然这些声音不断地撞击到我们的耳朵,但如果我们不去留意它,它对我们的耳根、对我们的意门的撞击也是很小的。
如果我们很用心地去听,远处一些虫鸣的声音,或者远处一些人走过的声音,乃至到很远的地方汽车的声音,我们都可以听得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去作意它或者说我们的听力、听觉很好,这个时候它对我们的五门撞击力也算是强的,因此这也是属于大所缘。大所缘和微细所缘,并不是从所缘对我们的大小来分的,而是说它对我们的五门和意门的撞击力来说的。这些所缘之所以称为大所缘或者称为微细所缘,主要还是与在心路过程里面撞击之后,心路过程生起了多少或者它引起了多少个心路过程心生、灭,与这个有关。我们接着学到心路过程的时候就会了解。
对于意门心路过程也是,当一个意门心路过程,例如:我们记一个东西,记得很清楚,或者当我们记一个东西的时候,印象很模糊。对于印象很清楚的,我们可以称为清晰所缘;如果是比较模糊的,这个可以称为不清晰所缘。也就是说,当一个所缘呈现在意门的时候,它是以很清晰的目标而被意门所识知,这个称为清晰所缘;如果它并不是很清晰,就不会有很明显的呈现方式。对于意门来说,一般清晰的所缘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如果不清晰的所缘,一般彼所缘并不会生起。
那到底心路过程是怎么样发生的?我们接着来讨论,在我们讨论的时候,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心路过程?心路过程巴利语叫做vãthi,vãthi直接的意思就是路,但是我们称为心路过程,也就是心的呈现方式或者心运行的轨迹、轨道。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的世间、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很多的信息,我们会看、听、尝、嗅、触、想,但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发生的这些心或者这些心理现象,到底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它们的运作方式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平时简单的说到的看,具体它是怎么运行的呢?
为什么说我们看了一件东西,有时候在回想起的时候还能清晰的记起呢?为什么会有所谓的记忆?或者现在当一个人在说到一样东西或者在想到一样东西之后,会很清楚地对它有个印象呢?为什么一样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能够说:我们能看到、听到呢?它们的运作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这些和我们的生命、和这个世间、和我们的内心息息相关,但是我们是不是清楚它们是怎么运作的呢?我们对这种本身属于我们生命很重要的现象、认知行为了解了多少呢?现在,我们就接着来学习一下心路过程,心路过程就是我们的心是如何运行来认知对象、认知所缘的。
讲到心路过程,我们先讲一讲色法和心法的寿命。在“阿毗达摩”里面,一个心生起就灭去,从生到灭这个过程,我们称为一个刹那,刹那是梵文ksana的翻译,如果用巴利语叫做khaõa,这一个刹那我们又可以称为心识刹那,那心识刹那,一个刹那有多久呢?它的时间度有多长呢?我们很难用一种具体的时间段来衡量。如果要说一个心识刹那有多久,我们只能够用这样的比喻:例如:我们眨一下眼睛,或者说一弹指,乃至到一闪电,就这么短暂的时间已经有数十亿个心识刹那生灭过去了,所以心识刹那快不快?
正是因为心识刹那那么快,所以佛陀才会这样说,他说:“诸比库,我不见有任何法比一法生灭得更快,那即是心。”也就是说,心的生灭是很快的,连佛陀的智慧范围,都发现没有任何一种现象的生灭会比心更快的,更无常的。即使心是那么快的生灭,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小刹那(生、住、灭三个小刹那)。因为即使一个心再快,还是会有生起的那一极短的瞬间,然后还有灭去那极短暂的瞬间。在一个心识刹那一生到立刻就灭去,这么短的时间,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分为在生的时候,那是一个小刹那;然后在灭的时候一个小刹那;而对于住,由于心识刹那它根本就没有停住的,没有一刻的停住,我们只不过可以用一个比喻:当我们把石头往空中一丢,石头到了最高一点就会掉下来,等它到了最高一点的时候,准备往下掉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把它比喻成心的住。也就是说,在生到它转到灭那一个极短时间,也称为住时。所以生、住、灭,就是我们称为的发生、产生;然后存在;立刻坏灭;这个过程我们称为一个心识刹那。而一个心识刹那在发生的过程称为一个小刹那;存在的过程称为一个小刹那;而灭去的时候又称为一个小刹那。
心虽然是很快速地生灭,但是由于心有一个法则,它不断地会生灭、生灭的,只要我们仍然还在生死当中或者还在轮回当中,那么心就一直都会生灭、生灭的。对于我们人来说、普通的人来说,我们不能够以任何方式去终止心的生灭。
如果说要让心流完全的终止,只有三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心流终止。
第一种就是修外道定,外道定有一种称为无想定的,这一种外道他们通常是先培养了定力,一般都有色界第四禅那的定力。当他从定中出来之后,怀着极厌恶心的这种倾向去培养无想定,就把他的心流中断。他们这些外道认为说:“因为我有心,才会有痛苦,因为我有心,我才会有轮回。”于是他就倾向于把心念、心想终止,由于他的定力很强,令他的心想终止,这称为无想定。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三果圣者和四果圣者,他们如果拥有了八定的话,他们有能力入灭定(nirodhasamàpatti),或者称为灭尽定,这种定也能够让心流停止。
最后一种是般涅槃(parinibbàna),也就是当一个漏尽的圣者,包括佛陀、包括独觉佛以及圣弟子,当他五蕴离散后,由于烦恼已经断尽,业已经不会再运作了,这个果报身到了最尽,已经完全离散了,离散之后他就进入了涅槃的境界。
涅槃的境界,我们不能够说它是完全没有,如果说没有我们就会陷入断灭见,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涅槃是有,说有的话我们又会陷入了常见,最好我们不要去讨论涅槃,涅槃是拿来体证的。那个时候,我们不能说涅槃是一种心,如果是心的话,它必定还是生灭的。因为它超越了一切言说,我们不能说它是心,或者它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存在,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当年佛陀还在世的时候,他会直截了当的说:涅槃是一种心。但是即使连很多的弟子问佛陀说:“如来死后是存在吗?是不存在吗?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吗?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吗?”佛陀都给予无记(不回答),因为这个超越了一切思维、度量、推理。
只要我们还在正常的情况下,心流都是不断不断地生灭的,这个称为心相续流。心相续流就好像河流一样,不断地流下去。有些愚痴的人,他们认为生命很痛苦,于是他们就通过自杀来了断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通过自杀来了断自己的生命,那么生命就终止了,心也就会停止了,其实不是这么样,而往往自杀的人都会堕落到恶趣,堕落到苦道,因为一个人自杀能够生起善心吗?所以如果认为自杀能够了结生命,那是由于有了断灭的邪见所以才会令他去自杀。或者有的人说他完全昏迷过去,或者完全熟睡,那其实还是一种有分的状态,它并不是说心流终止,那个时候心流还是不断地生灭。
只要有生命,心就不断地生灭、生灭、生灭,就好像河流一样,所以我们称为心相续流,或者称为名相续流。而对于我们这些执着于有五蕴、有生命的凡夫来说,名法和色法(身体现象和心理现象)一起存在的,这个称为名色相续流。
对于名法来说,生灭是很快的,也就是心是生灭很快的,而对于色法来说,色法的寿命会长一点。一个色法的寿命存在等于十七个心识刹那的寿命。
色法通常是以聚的方式存在,在经典里面有时候称为色身råpakàya,而名法是以名聚的方式出现,我们称为nàmakàya,有时候在经典里面称为名身。身就是聚合(身体的身,色身、名身)。因为色法都是会以一堆的方式呈现,名法也是以一堆的方式呈现。我们说色法的最小单位称为色聚,色聚的生命从生到灭,这一个过程心识刹那已经生灭了十七次,我们先弄清楚色法、名法(心),它们的寿命关系,也就是说色法的寿命更长,一个色法从生到死,它已经看到心识刹那已经生灭、生灭十七代了,看到它已经转了十七世了。
对于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由于色法能够撞击到有分和撞击到眼门,然后生起一个眼门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最多也只能有十四个心识刹那生灭,那它们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在这里就举极大所缘为例子来讨论一下。这里讲到的极大所缘,是指一个目标出现的时候,它是在色法的高峰期撞击到有分和撞击到眼门。
我们作为人、作为有情,只要没有心路过程的发生,就是说我们的心是处于一种不活跃的状态,那个时候有分就不断地生灭,不断地生灭。一旦有了一个颜色所缘撞击到有分和撞击到眼门,一旦撞击,一个有分、一个心识刹那已经生灭过去了;当这个心识刹那生灭过去之后,紧接着有分就波动了两下;有分波动了两下之后,有分就断了;从此之后有分流就已经结束了,然后就生起了一个五门转向心,这一个五门转向心的作用是什么?是开始把心流从有分里面拉到所缘,因为对象,例如说颜色,这个颜色是很清晰的,一个物体很清晰地冲击到我们的眼门,但是冲击的时候我们并不会一下子我们的心就看,由于冲击然后有分就波动了两下,之后就有一个五门转向心开始,从这个时候开始,就称为心路过程。之前的这些有分都称为离心路过程,就是说心流是处于不活跃的状态,而从五门转向心开始,心流开始活跃了,它开始执行看的作用了。
当这个五门转向心一生起,就执行把心流拉到所缘去,之后立刻就灭去;灭去之后紧跟着生起的是一个眼识,这个眼识就执行着看对象的作用,但是它的作用只是看,它并不会知道这个是什么?什么形状?这个叫什么?它只是执行看的作用,等这个眼识执行了看的作用之后,立刻就灭去了;灭去之后紧跟着生起的是一个领受心,领受由刚才这个眼识所看到的目标。我们举这个荷花为例子。当他领受了这个颜色之后,就立刻灭去;然后生起了一个推度心,推度心就推度这个颜色所缘,一旦这个推度心执行推度作用之后,它就灭去了;紧跟着生起的是一个确定心,就确定这个所缘;当这个确定心灭去之后,于是就依次有七个速行心生灭过去。速行心的意思就是快速地跑,什么意思呢?快速地跑向对象以认知它;当速行心灭去之后,由于这一个对象是极大所缘,也就是说这个对象对于心的撞击力很大,于是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这两个彼所缘之所以称为彼所缘,是由于它继续取速行的所缘或者之前的这些对象,所以称为彼所缘;当彼所缘灭去之后,所缘也灭去了,我们再看,当这两个彼所缘一灭去,同时这个色法的寿命也宣告终结了。然后心流又落入了有分,于是心流又恢复到不活跃的状态。
一个看的过程就是这么样发生的:从这一个有分开始,所缘开始撞击有分那一刹那,已经一个灭去了;然后有分就波动了两下;这三个还是属于离心路过程。然后一个五门转向,眼识、领受、推度、确定,7个速行和两个彼所缘。那从开始一直到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心识刹那?一共有十七个心识刹那,这十七个心识刹那减去三个离心路过程,正好是十四个心识刹那,我们称为极大所缘的眼门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最多可以有十四个心识生灭就是这样的意思。
对于这一种“看”的过程,在“阿毗达摩”里面,古代的论师就用吃芒果的比喻,来比喻这个心路过程:有个人他蒙着头睡在芒果树下,突然间有一个芒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当这个芒果掉在地上,声音就传到了在芒果树下睡觉的人的耳朵里面。当他被声音吵醒了之后,就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就伸手去拿一拿这个芒果,再捏一捏,再嗅一嗅它,知道这是一个芒果,然后就把它吃了。吃了之后再吞下去,然后回味一下它的味道,然后又蒙头睡觉了。
在这个故事、比喻里面,那个人睡在芒果树下就好比是有分流,当芒果成熟了掉到地上,它的声音吵到了他的耳朵,传到了他的耳朵,就犹如所缘撞击到根门;他被声音吵醒就好像五门转向心转向于所缘;他睁开眼睛看,就犹如眼识执行看的作用;再伸手去拿芒果,就好比是领受心领受所缘;然后再捏一捏芒果就好像是推度心;然后再嗅一嗅,就知道这个是一个芒果,这个是属于确定;然后再把它吃了,吃了再体验这个芒果,这个比喻成速行;然后吞下去再回味一下,这个就比喻成彼所缘,就是再回味一下味道;然后又倒头睡觉,这就证明说心流又落入了有分。
当然这个只是一个比喻,我们要知道这纯粹只是一个比喻,因为在整个心路过程里面是完全没有自我的,没有一个体验者在发生的,也没有一个自我或者内在的控制者,或者说在心路过程之外还有一个认知者或者识知者,或者说有另外一个心识。当知所有这些心路过程心,它只是由因缘生起就会生起,我们说到的所谓的心,纯粹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能认为说在认知过程背后还有一个谁在认知。如果这样,就变成了落入邪见。每一个心一生起就执行它的作用,执行完作用后就灭去,灭去后就不复存在了。生起没有准备,灭去没有堆在任何地方。
由于有了因缘法,才会有心的生起。例如:眼识这一个心,它的生起必须具足种种的缘,因为眼识生起纯粹只是执行看颜色的这种作用,在背后没有能看的人,没有能看的心,能看的只是眼识,而眼识必须得由种种的因缘产生。例如:作为眼识的生起它必须得有过去的因,因为眼识是属于一种果报心,所以它包括了过去所造的无明、爱、取、行、业;在今生、在现在的缘,它又必须有眼净色,假如没有眼净色、没有眼睛,有所谓的看这种作用生起吗?不可能;还必须得有颜色,因为有了颜色,眼识才会执行看的作用。如果没有颜色,也没有眼识的生起;还要有光明,如果没有光明,能够看吗?也不能;同时,还要有作意,如果没有作意,例如:没有五门转向的作意,眼识也不能够生起;同时在眼识这个心生起的时候,还必须伴随着有七个心所一起执行“看”的作用,如果没有的话,也不能够执行“看”的作用。
因此我们说到的一个眼识,它都有十几种、那么多因缘去资助,和合而成为有一个眼识的“看”,离开了这些缘,我们根本不能说有个能“看”的东西在,因此不要认为心识在执行作用的背后有个认知者或者有个心存在。
每一个心在生起的时候,就执行它的作用,一旦灭去之后,它的灭去就紧跟着提供另外一个心生起,然后又再执行下一个作用。例如:五门转向一生起就执行着五门转向的作用;五门转向一灭去就立刻提供眼识去“看”所缘;然后等眼识一灭去之后立刻就生起一个领受心,提供能够领受的作用;等领受灭去就生起了推度;然后生起了确定。心就是这么样的,所以这一种运行法则我们称为心的法则(cittaniyàma)。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种大所缘的眼门心路过程。刚才讲到的是极大所缘,极大所缘用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说,就是这种颜色给我们心、对我们眼睛的撞击力很大,或者说声音对我们耳朵的撞击力大,这种撞击力大的声音或者颜色我们称为极大所缘。这里我们讲到的是大所缘,就是说它还是属于很清楚的,那在心路过程里面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由于所缘的撞击力稍微弱一点,这一种颜色的对象在两三个有分过去之后才呈现于根门。
这是有分流,当一个颜色的目标(这个对象)撞击到有分的时候,有好几个有分已经过去了(由于这个时候,所缘的寿命只有十七个心识刹那,等它撞击的时候已经好几个有分过去了),于是生起了一个五门转向心,五门转向心使心流中断有分而拉到所缘,从此我们说到的心这种活动开始活跃了;之后就生起一个眼识,能够识知对象,执行“看”这个颜色的作用;然后紧接着眼识灭去就生起一个领受心,领受颜色;等领受心灭去以后生起一个推度心,推度所缘;等推度心灭去以后就紧跟着生起一个确定心;确定心灭去以后紧跟着生起的是七个速行心;当速行心灭去之后,由于色法的寿命只有十七个心识刹那,于是色法灭去了。色法灭去过后,而且这个心路过程已经到了终点了,于是心流在速行灭去之后就落入了有分;有分心又不断地生起,在这种情况下,两种彼所缘都不会生起,因为没有时间生起,所缘已经灭去了。
对于极大所缘,眼门心路过程取的是极大所缘,当眼门心路过程在灭去的时候是以彼所缘心灭去的时候灭去的,所以我们称这个心路过程叫做彼所缘时分(tadàrammaõavàra)。
在大所缘的心路过程里面,由于在心路过程最后一个心是速行心,当速行心一灭去之后就宣告着这个心路过程也停止了,有分心又开始生起了,这一种心路过程我们可以称为速行时分,也就是说这个心路过程是在速行心的时候结束的。
当所缘如果是微细的或者极微细的话,即使连速行心都不会生起。如果速行心不会生起,往往会在确定心的时候灭去。例如:当一个所缘撞击到有分的时候,有分只是波动了很多次,波动了很多次以后生起了一个五门转向、眼识、领受、推度、确定,然后立刻就落入了有分。这个对我们的眼门心路过程来说,几乎是没有影响的。
如果是极微细所缘的话,那么连五门转向心、眼识、领受、推度都不会生起,它纯粹只是令到有分波动而已。就好像我们在睡梦当中,在熟睡的时候,即使有时候会有些声音,但是当这些声音在我们睡梦的时候撞击到我们的根门,撞击到我们的耳门,有时候纯粹只是令有分波动而已,它并没有耳识生起去听,有时候它撞击稍微强一点,那么我们会感觉还是在听,但是那时候只是很朦胧,很快的又没有了,这种称为微细所缘。有时候偶尔会生起一两个耳门心路过程,好像在睡觉当中听到一会东西,然后很快就过去了。
这种是属于五门心路过程,我们讲的是以眼门心路过程为例子,对于耳门心路过程、鼻门心路过程、舌门心路过程、身门心路过程,都是一样的道理。
眼、耳、鼻、舌、身这五种心路过程,我们称为五门心路过程,它们分别是缘取各自的目标,例如:眼门心路过程只是执行看颜色、取颜色为目标,耳门心路过程只是执行听,也就是说它只是取声音为所缘,鼻门心路过程只是取气味为所缘,舌门心路过程只是取味道为所缘,身门心路过程只是接受、知道我们的碰触。这些都是属于五门心路过程。
五门心路过程在心产生的数量方面会比较多,例如:又有五门转向,又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又有领受、推度、确定,还会有速行、彼所缘等等,在生起的心方面会比较多,但是在运作方式方面会简单很多,因为五门心路过程取的对象很简单,只是取单一对象。我们接下来会讨论的是意门心路过程,虽然意门心路过程的运作没有那么多的心识刹那发生,但是它运作起来会复杂很多。
下面我们就转入意门心路过程(manodvàravãthi)。意门心路过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的意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是指纯粹发生于意门的,它跟五门不一样,我们说到的五门心路过程,其实它们都涉及了两个门。例如:眼门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涉及到两个门,第一是眼门,第二是意门,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再去回顾一下,有分全部都是属于意门的,然后生起了一个五门转向心,五门转向心我们可以说这也是眼门的,但是它属于什么识?属于眼、耳、鼻、舌、身、意的哪种识?是属于意识。然后生起了一个眼识,眼识是属于六识当中的眼识,然后生起了一个领受、推度、确定,这三个心是属于眼识还是意识?也是属于意识。然后接着的七个速行是属于眼识还是意识?还是属于意识。
我们又从依处来说,依处有六依处:眼依处、耳依处、鼻依处、舌依处、身依处以及心所依处。眼依处只是提供眼识生起,它不会提供给其它的识生起。对于意识来说,一切意识的心的依处是在哪里?只要在五蕴世间,意识都是依心所依处而生起,心所依处可以说是意门心的依处,因此我们所说的五门心路过程其实涉及了两种门,第一是眼门,因为眼净色称为眼门;心所依处,我们说有分是意门心路过程,那我们看一看五门转向心是依眼门生起的,还是依有分、称为意门的有分而生起的呢?是意门。因此所缘撞击根门的时候,同时也撞击有分,这种五门心路过程其实都涉及到眼门和意门,或者耳门和意门,鼻门和意门等等。在整个眼门心路过程里面,只有眼识是依眼净色而生起的,其它的五门转向、领受、推度、确定、速行、彼所缘都是依意门而生起的,都是依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因此眼门心路过程实际涉及了两种门。
我们现在谈论的意门心路过程,它并不依眼、耳、鼻、舌、身这五种门,它纯粹是依意门而生起,这种我们称为意门心路过程,也就是从它的依处来说,只是依心所依处而生起。不过对于五门心路过程来说,由于好区别,我们把它单独称为眼门心路过程,或者称为眼识心路过程、耳门心路过程或者耳识心路过程,它以区别于意门心路过程。
意门心路过程比起五门心路过程来说,它的呈现方式要复杂得多。有两类的意门心路过程:一类称为有限速行的心路过程,一类称为安止速行的心路过程。有限速行心路过程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还有另外一种是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
随起的心路过程是指随五门起的意门心路过程,也就是说,紧跟着在五门之后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又可以称为纯意门心路过程,就是它纯粹是意门心路过程,它们之间是怎么的区别呢?随五门起的心路过程就是我们说到的看了之后,我们的心还会对所看的东西进行加工,当我们所谓的听,听是耳门心路过程,之后等耳门心路过程灭去之后我们的心继续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加工、进行判断、进行推理,这个称为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
对于纯意门的心路过程,我们称为独立的心路过程,就是在我们并没有听、没有看、没有嗅的时候,我们纯粹只是在想,在想这个想哪个,或者说在回忆,这个称为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
还有另外一类的心路过程是安止速行的心路过程,这种心路过程是指广大心生起或者出世间心生起的那种心路过程。因此安止速行心路过程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禅那速行的心路过程;一类是道果速行的心路过程,或者说果定速行的心路过程。
对于禅那速行的心路过程,是指一个人在证入禅那的时候,证入禅那并不是透过眼、耳、鼻、舌、身而证入,而是透过意门心路过程,这种意门心路过程又区别于有限心路过程,所以它称为安止速行的心路过程。而当一个人修观,最后在证悟涅槃的那个时候,那个时候他的心路过程是一种很独特的心路过程,等一个圣者证悟涅槃以后,他有能力继续取涅槃为目标进入果定,这个时候他的心路过程又是另外一种心路过程,这些心路过程我们称为安止速行心路过程。这两种都是意门心路过程,它们的区别在什么?
有限速行的心路过程是属于欲界的意门心路过程,这是属于欲界心的,安止速行的心路过程是属于包括了广大心与出世间心的心路过程,虽然在安止心路过程当中,之前还会涉及到欲界心,但是之后生起的是广大心,例如:初禅的心、第二禅的心、第三禅的心、第四禅的心,空无边处定心、识无边处定心、无所有处定心、非想非非想处定心,这些称为禅那速行的心路过程。
在欲界的心路过程里面,由于它的速行心最多只能生灭七次,然后就宣告着一个心路过程结束,最多只有两个彼所缘生起,由于在数量上是很有限的,对于欲界的心路过程,最多只不过是十个心识刹那而已,它不会超过十一个心识刹那,由于它的数目是很有限,所以称为有限速行心路过程;但是对于安止速行心路过程,它可以生起无限多次、无数次,由于安止的力量很强,就是我们说的定的这种力量,心力很强,所以表现为速行能够生灭很多次。当我们了解了这种关系之后,才能够来讲意门心路过程。
对于一般普通的意门心路过程,我们先举一个有限速行的心路过程为例子来说一下。如果在一个心路过程里面,假如所缘是清晰所缘,当所缘呈现在有分的时候,也就是呈现在意门的时候,就有几个有分波动然后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心,意门转向心的作用是把心拉到对象(拉到所缘)而结束了有分,就是结束了心流不活跃的状态。意门转向心一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什么心?是领受推度心吗?不是的,意门转向心一灭去之后,生起的就是速行心了。
所以意门心路过程在运作方面会简单很多,但是它呈现的方式跟它执行的作用却很多,当这七个速行灭去之后,由于所缘是清晰所缘,就是很清楚的呈现在意门里,因此它可能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当彼所缘灭去之后,影像也灭去。当知这里讲到的所缘并不一定跟我们刚才讲到的颜色所缘那样,因为只有我们的意门去转向(去取所缘),所缘就呈现出来,所缘的呈现如果是概念法的话,它可以呈现很久的时间,它并不像色法那样出现了会灭去,概念法可以被我们的意门重复地取,重复地取,因此我们在修定的时候可以取概念法为所缘,然后持续的专注它,可以专注很久。
若所缘是清晰所缘,那么两个彼所缘可能会生起,为什么说可能呢?因为如果所缘是概念法的话,有彼所缘生起吗?没有。如果是在很强的观智的时候,观智是属于哪一种心路过程?是五门还是意门?是意门。强烈的观智彼所缘也不会生起,或者说这一种心路过程只是色界天人的意门心路过程。色界天人的意门心路过程,只要是色界梵天人,无论如何他的意门心路过程都不可能会有彼所缘生起。如此心路过程一共有十个心识刹那生灭,这十个心识刹那也就是一个意门转向,加上七个速行,再加上两个彼所缘,这是最多的方式。
如果所缘是不清晰所缘,就是意门的所缘是不清晰的所缘,那两个彼所缘也不会生起,如此心路过程一共有多少个心识?只有八个心识,也就是一个意门转向再加上七个速行生起,这就是属于所缘是不清晰的意门心路过程。
至于意门心路过程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在明天将会接着讲,先讲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我们明天将按照当我们在看到一个颜色的时候,我们如何去知道这个是什么颜色,然后我们如何去对这些所看到的颜色在我们心里面进行组合,然后我们会发现:哦,这是一个人,这是某某人,这是一棵树,这是一朵花,它是如何生起的?然后我们接着又会讲纯意门心路过程,例如:为什么在听到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想象那个东西,或者我们会回忆,回忆过去我们怎么样,回忆很久的时候,这些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它们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再一起学习。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Sàdhu! Sàdhu! Sàdh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萨度!萨度!萨度!
第35讲 有限心路过程(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和纯意门心路过程)
玛欣德尊者2009年5月28日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开始进入了学习心路过程的部分。
心路过程可以分为五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
意门心路过程又可以分为有限速行的心路过程和安止速行心路过程。
有限速行的心路过程其实就是欲界的心路过程,也就是欲界心所发生的过程称为有限速行心路过程。因为欲界的心路过程其速行心最多只有七个,称为有限的。
而安止速行心路过程又可以分为禅那速行心路过程和出世间的心路过程。禅那速行心路过程包括我们所说的证的色界禅那和无色界禅那,这种心所发生的心路过程称为禅那速行心路过程。而一位圣者入果定的时候或者一位禅修者在证得圣道圣果的那一刻,所发生的心路过程称为道果的速行心路过程或者称为果定的心路过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限速行的心路过程。有限速行心路过程主要是在欲界发生的。这一类心路过程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巴利叫做pa¤cadvàrànubandhakà manodvàravãthi,pa¤cadvàra是五门,anubandhakà是紧紧跟着的,manodvàra是意门,vãthi是路,是心路。由于这类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是紧紧跟在五门心路过程之后发生的,所以称为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或者说是随五门而生起的心路过程。还有另外一类是独立的心路过程或者称为纯粹的心路过程(visu§siddhà manodvàravãthi)。
现在我们在这里先讲一讲随五门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犹如鼓只是受到棍子的敲,敲一下它都会回响很久,或者会产生一阵阵的回响。同样的,当五根门受到相应的五所缘撞击一次,在五门心路过程之后,过去的所缘(由五门心路过程所体验到的五所缘),它仍然会持续地呈现于意门,引发许许多多意门心路过程。由于这些心路过程都是紧跟着五门心路过程之后生起,我们就称它们为随起的心路过程。
根据五门心路过程,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又可以分为五种:随眼门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就继续取颜色所缘为目标;随耳门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就继续取声音为目标;对于取气味为所缘的,随鼻门起意门心路过程;取味道所缘的,随舌门起意门心路过程;取触所缘为目标的,随身门起意门心路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
到底我们平时所说到的看、听、嗅、尝、触它们是如何发生的呢?它又如何被我们的心所认知的呢?我们现在在这里就讲一下,因为我们说到的眼门心路过程,虽然执行看的只是眼识那一刹那,但是真正能够很清楚地识知所缘,并且知道这个是什么,那是紧跟着之后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所产生的作用,在纯五门心路过程里面并没有能够如此清晰地、清楚地识知所缘的这种能力。
我们举当眼睛看到荷花为例子。荷花是什么所缘?我们会说是颜色所缘。但荷花本身是概念,它是由若干颜色构成的形状等等。我们就以这个来举例说明,当我们看到一朵荷花的时候,如何从一看一直到我们知道这是一朵荷花来说明一下。
首先执行看所缘的是五门心路过程,但是纯五门心路过程只能获取所缘的信息而已,这就犹如拍照,它纯粹只是受到颜色、受到光的撞击而已。例如:这是有分流,有分流持续地不断生灭。这个时候一个颜色所缘撞击了有分心和眼门。在撞击的那一刹那,一个有分心生灭过去了;紧接着有分就波动了两下;然后就生起了一个五门转向心把心流拉到这个颜色所缘;然后紧接着生起的是一个眼识,执行看这个所缘的作用;当眼识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领受心;然后再生起一个推度心;再生起一个确定心。它们分别执行领受颜色所缘、推度颜色所缘和确定颜色所缘的作用;然后就生起七个速行心,继续地取这一朵莲花为对象;当速行心灭去之后,如果这一个所缘是很清晰,这称为极大所缘,那有两个彼所缘生起;彼所缘灭去之后又落入有分流。
即使是这个眼门心路过程仍然能够取这一堆颜色为所缘,但是纯粹只是眼门心路过程,它只能够获取这一堆莲花的颜色信息而已,但是它并不能够知道这个就是莲花。
当这个眼门心路过程灭去之后就落入了有分;若干个、无数次有分灭去之后紧接着生起一个意门心路过程,这个意门心路过程就称为随彼起的意门心路过程(tadanuvattikà manodvàravãthi)。tada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一个眼门心路过程, anuvattikà就是紧跟着转起的、生起的,manodvàra是意门,vãthi是心路过程。
这个心路过程再次缘取眼门心路过程刚刚识知的所缘。虽然颜色所缘已经灭去了,但是现在这个意门心路过程还是取刚才眼门心路过程所取到的颜色所缘。然后这个心路过程就有一个意门转向心加上七个速行、两个彼所缘、彼所缘之后落入有分。这种心路过程由于它并没有涉及到眼识、没有涉及到根识,它是属于意门心路过程。而这个意门心路过程紧紧跟着五门生起所以称为随彼起,它也只是继续取眼门心路过程刚刚识知的所缘。
当这一个心路过程灭去之后紧接着又生起另外一个心路过程,整体的识知该所缘,就是颜色的所缘,组合所缘的信息,将所缘的片段感觉组成一体(samudàyagàhikà manodvàravãthi),就是这一个。samudàya是集、收集,生起或集;gàhikà的意思就是把它收集在一起,我们可以说这就是组合的意思。这一个心路过程是紧跟着在五门心路过程之后生起的第二个意门心路过程。这个意门心路过程整体地识知已重复被前面两个心路过程识知的对象,这个过程执行组合的作用,它把刚才前面两个心路过程所收集到的这些颜色的信息,把它组合成一个整体。就好像我们点了一个火把,然后快速地一转,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火把是怎么样?是一个光圈。同样的这一个心路过程就是把刚才收集到的颜色所缘整合起来。
当这个心路过程灭去之后又落入有分,落入有分之后在很多的有分灭去之后,又生起了另外一个心路过程,这个心路过程就识知所缘的颜色(vaõõasallakkhaõà),他就知道:‘哦,这是红色。’这个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灭去之后又落入有分,在许多的有分生灭之后,紧接着又生起另外一个意门心路过程,领会所缘的形状(vatthugàhikà)。
当这一个意门心路过程灭去之后,紧接着又生起了另外一个意门心路过程识知这个对象的形体。刚才是领受,现在这个是识知。
当这个心路过程完结之后又落入有分,紧接着之后又生起另外一个心路过程领会这个对象的名称(namàgàhikà),他就知道:‘哦,这是莲花。’
等这个心路过程灭去之后又生起另外一个意门心路过程,识知所缘的名称(nàmasallakkhaõà),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翻译为辨识对象的名称,他就知道:‘哦,这是莲花。’
当我们在看到一个对象的时候,真正眼门心路过程或者眼识,它纯粹只是起到能够识知对象的颜色信息,然后再经过意门心路过程的重复不断地加工、加工,然后我们就知道我们所看到的是什么。例如:我们看到了颜色,当我们看到了这些颜色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是蓝色。然后当我们知道它形体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是它的形状,它有这样的样貌。当他识知名称的时候,我们就把我们之前的回忆给它一个,这个是什么、这个是什么。例如:看到一个人来,那我们就知道这个是谁来了。
其实在这里讲到的随起意门心路过程还是很粗浅的。由于心生灭的太快了,我们根本就不能说在一个眼门心路过程灭去之后一定生起什么。其实有很多意门心路过程还是在生起,重复刚才所看到的那个颜色。比如:有些人可以看书看得很快,一目十行。执行看的是什么心路过程,是眼门心路过程,当他看之后他还必须要知道这是什么字,然后还要从他以前所认知的记忆里面知道这些表达的什么意思,然后再把这些字符串起来,它又是什么意思。即使他是看的很快,我们说看只是能收集这些我们叫做白纸黑字的,是属于眼门心路过程。当收集起来之后,紧接着的意门心路过程就不断给它加工;加工之后接着又产生一个眼门心路过程,然后又有无数个意门心路过程对所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又有一个眼门心路过程,又有无数个意门心路过程给它加工。由于心的生灭是那么的快,所以在一弹指,或者一眨眼里面已经有几十亿个心路过程生灭过去了。同样的即使我们看的再快、我们的反应再快,但是心路过程,它已经有无数个心路过程在那边生灭过了。所以即使一个人看书看的再快,还是一个眼门心路过程和无数个意门心路过程,再一个眼门心路过程和无数个意门心路过程,就这样形成了看一下东西,好像一目十行,他都能够理解所看到的是什么,我们说到的看就是这样来的。
当我们了解了这种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的发生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平时我们说到的好像很多现象是同时发生的,就是这样来的。例如:当你们(在家人)在家里开着空调,嘴里又吃着东西,又看着家庭影院,家庭影院又有很精彩的节目、很好的音响。你的眼睛看的是什么?看的是屏幕里精彩的表演。你的耳朵听的是什么?听的是那些音响。你的嘴里吃的是什么?吃的是零食。你的身体靠在沙发上、又享受着空调。我们坐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感觉好像这些全部都是同时发生的,是不是?会看到屏幕里面所表演的又一起在动,又有声音,身体又感觉会很舒服,又一边品尝味道。
但如果我们现在知道心路过程它的很快生灭之后,其实它们并不是在我们的心里面同时认知的,因为一个心只能缘取一个目标。或者更加恰当地说一个心路过程只能认知一个目标,不可能认知很多的目标。由于心路过程生灭的太快了,我们所说的感受到一种好像又有声、又有色、又有触、又有味,这些其实是不同的五门心路过程和无数的意门心路过程交替发生,使我们感觉到好像这些是同时发生而我们的心能够同时认知的。
哪怕只是在一秒当中,我们的眼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都可以识知无数多次的颜色所缘,而同时我们的耳朵在一秒钟当中能够识知无数次的声音所缘,紧接着无数次的意门心路过程也可以识知无数次的这些声音的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加工。由于这样,在一秒当中这些不同的心路过程在交替着发生,交替着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所以我们说这些东西感觉是同时发生的。其实由于心路过程生灭得太快,使我们并不能觉察到它们不是同时发生的,由我们的心路过程去认知的。
先不要说心路过程发生的那么快,我们就用以前看电影来说吧。看电影在一秒钟有多少幅电影的胶片过去?二十四幅是不是?但是我们看电影会不会感觉到好像跳来跳去呢?还是感觉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们都是不断地发生的。但是由于在一秒种它只是分为24份,或者我们看到的是二十四分之一,在一秒当中重复了24个影像,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些是连续发生的,更何况心路过程它们发生的那么快。又有如我们看到的雨滴,它并不是一个小雨滴,而总是呈现一条线,是不是?就是由于我们的心和我们的意门它会取同样的一个所缘,然后会残留一些印象,然后这些印象就给我们的意门心路过程提供了认知、收集、加工,再给它一些名称、给它一些概念这样一种机会。这个就是随五门起的意门心路过程。
接着我们再讲一下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是指这一种意门心路过程纯粹只是我们说到的想、我们在思考、在想,而并不是在我们看到之后发生的那一连串的思维,或者听到之后发生的思维。哪怕是我们闭上眼睛,或者好像眼光发呆,但内心还是一直在思维,这一类的意门心路过程我们称为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也就是说,这种心路过程并不是发生在五门心路过程之后。
可能有的人就会问:“为什么意门心路过程可以不用依靠五门心路过程就直接能够呈现在意门里面的呢?”在这里我们来看一看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有多少种情况可以作为所缘而呈现的,也就是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独立意门心路过程的所缘可以分为几类。
根据《法集论》Dhammasangaõã 的《义注》的Aññhasàlinã里面讲到了有三种可以使意门心路过程发生的情况。
第一叫做diññha,diññha的意思是曾经体验过的,也就是由五门所体验过的,这一种就是我们平时说到的记忆或者经验。例如:我们曾经看过的一样东西,我们可以很久都可以回忆起来。这种能够回忆起来自己过去曾经经历过的对象称为diññha(体验过的)。例如:在小时候或年轻时候听过的一首歌,即使我们现在没有听到,但我们仍然还是对它很熟悉,这就是由于曾经体验过的,被五门体验过的所缘。当我们的心在取这种曾经体验过的所缘为现在意门心路过程所缘的时候,这是一种。
第二种,称为suta,suta的意思就是听说。当五门体验过之后,然后又听他人说,听说之后,他会对曾经体验过的东西,虽然现在还没有真的体验,但是他会有一定的经验。假如今天早上是端午节,那么我们说今天是端午节,将会有粽子吃。这个时候听到粽子,虽然你还没有看到粽子,或者你现在并不是正在吃粽子,但是由于过去你曾经吃过粽子,所以现在你一听到:“哦,今天有粽子吃。”你就联想到粽子在你的前面,然后体验它的味道如何。这些是由于听说了之后,你把过去的经验和现在所听来的信息重合在一起,于是你就知道现在是怎么怎么样,或者这种感觉、这种感受是怎么样,这是属于听说。
还有另外就是两者一起,你既体验过又透过听说,然后你听说的是你曾经体验过的东西,那么这称为两者,叫作ubhaya sabbathà。
或者更严格来说,听说。也许你并没有见过一个人,但是你经常听说,然后你就会对他充满了想象,这个时候你听说他将会来,那你将会想象他怎么样怎么样。而对于两者呢,你曾经见过这个人,现在你听说他要来了,那么你又会去想象他会怎么样怎么样,或者他来的时候他是怎么样的相状,这个称为两者,就是对于听说来的信息又有过去的经验,这是在Aññhasàlinã里面所讲到的三种。
而在Dhammasangaõã的målañãkà里面,就是在《复注》里面又提到了有另外几种。一是saddhà,saddhà是信仰或者信心。由于有了信仰也可以使一个人取到一个所缘。例如:我们大家都没有见过佛陀,但是一旦提到佛陀,你能够把佛陀的形象想出来吗?可以吗?可以。或者有些基督徒,由于他们对上帝或者对耶稣有信心,他们在祈祷的时候他们也能够感受到上帝的爱,或者上帝就在关爱着他。或者有一些神教徒,他们相信某类的神,他们会感觉好像神在保佑着他,等等这些是由信心而来的。虽然这种体验不一定真实,例如:我们在梦中见到佛陀或什么,这些也许不是真的体验,但是由于你有了这种信心,他仍然能够成为你意门的所缘。乃至到你坐在那里闭着眼睛想着佛陀,难道你想的佛陀真的是你见过的吗?不是。这是由于信心而产生,使对象(所缘)能够成为我们意门心路过程认知的目标。
还有另外一类是喜欢(ruci)。由于喜欢一个所缘,然后我们经常会取这样一个意门所缘。例如:你喜欢做什么东西的时候,你会经常想着它,即使你从来没有体验过,由于你很喜欢,你仍然可以把这个对象当成你意门的所缘。例如:你喜欢幻想,由于你喜欢那个对象,所以他可以成为你意门的所缘。
另外一个是diññhinijjhànakkhanti,就是接受的观念。diññhi是指观念、想法,nijjhàna的意思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或者我们所理解的,然后再加kkhanti就是认可的、所接受的。如果你接受了某一个观念、某一种想法、看法、或某一类知识,你对这类知识就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想法、观念、理论。例如:你是学艺术的,那么你对艺术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理论学说或者一些表达方式。如果你是学电子的或者是学哲学的,那你对哲学又会有一套观点,或者个人的理论。这就是我们所接受的观念,然后这些观念或者这些学说可以成为我们意门所认知的目标。
还有一种是推理(àkàraparivitakka),àkàra的意思是行相,也就是各种不同的特征,parivitakka是推理,也就是我们说到的逻辑。透过A我们知道B,或者透过没有A,我们知道B的不存在,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推理。这些推理可以由我们现有的一些经验或者现有的一些目标,推理到另外一个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但是它有可能发生的,或者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知道有了某一个现象发生,紧接着另外一种现象会发生。例如:现在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我们就知道会怎么样?可能快下雨了。或者可以根据一些天象,例如:天上的云象破絮云,可能就快要下雨了;如果早上出了雾,我们知道今天可能会天晴,这些其实都是推理。还有数学、或者很多理论、逻辑学、哲学它们都涉及到很多推理。推理也是意门心路过程的作用,它是透过这种推理得出的答案,透过A而知道B,这种答案也是我们意门心路过程的作用,它可以成为我们意门心路过程的对象。
这四种是在målañãkà里面讲到的,在其他的ñãkà里面又讲到了还有另外可以影响我们意门心路过程所缘的一些, kammabala就是业力。例如:当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由于业力的成熟,他会怎么样?会看到业或者业相或者趣相。这一种在临死速行的意门心路过程,即使他再不愿意但是他仍然还会看到,这是由于他的业即将成熟,这种业力导致他能够体验到、能够看到这些,有时并不是他想的,只要他的业即将成熟,他就可以看到这些。而同时,我们说有分的所缘是什么?或者结生的所缘呢?结生的所缘其实也是由于业力,使我们体验到结生的所缘,而成为有分的所缘。这种由于业的成熟,而使我们不想它也会浮现,这是由于业力造成的。
还有另外一种是神通力(iddhabala),iddhabala是指透过神通可以影响另外一个人,或者透过神通他变现出一些东西而使另外一个人看到。这是一个人显现的神通使另外一个人看到而成为那一个人的意门的所缘,甚至我们说到的有时候我们可以用意念去控制一个人去想什么东西,这个也是属于这一类。
还有界的动摇(dhàtu khubh), dhàtu khubh是界的动摇,或者我们更好理解就是四大的不调。例如当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会看到什么?满天星。我们可以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做梦,很多时候的梦是由于四大不调造成的。例如:看到山崩、看到发大洪水、或者看到自己掉入坑、或者看到自己在飞。这些是由于身体地、水、火、风的动摇而在意门里面呈现出来。这种就是四大不调,比如:在一个人生病或者睡梦的时候出现的,而由于四大的动摇使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景象,这些景象是属于意门的所缘。
还有另外一种叫做devànubhàva sàdhana,也就是天神的影响,这里的天神更精准地来说应该是鬼神的影响或者非人的影响。例如有时候有一些天神报梦的,他会告诉你什么什么,这就是天神影响,或者这种意门心路过程所呈现的目标类似民间说的托梦,就是这一类的。当一个人在睡眠当中或者在精神恍惚的状态,或者有些人在他的不善果报成熟、他的业报很低劣的时候,会有一些强力的非人类似附体的。或者由于有些人学了某些术数,邀请一些非人来上他的体,这个时候他的意门心路过程、他的想法等等,已经并不是他自己的。或者神智不清的时候,是另外的一些众生在控制着他说出一些话、做出一些事情,他的神智模糊。或者在睡梦当中有一些过去的亲戚去世了,或者有一些天人等等把一些信息告诉他。这一类称为天神的影响或者鬼神的影响。
还有另外一种称为anubodha,anubodha直接翻译成随觉。随觉类似我们现在所说到的观照、观智,我们称为随觉智。这是一种lokiya¤àõa世间智,它不是出世间智。现在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叫四圣谛呢?知不知道?知道。或者我们说到的苦,一旦讲到苦,好像我们真的有体验一样。但如果我们对于苦只是透过想象、透过推理,那只是叫做接受了观念,或者纯粹只是推理这一类的范畴。而当一个人如果能够用观智去照见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可以称为用随觉智去觉知。而对于涅槃,如果一个人没有涅槃的体验,但他也可以通过随觉智了知诸行的坏灭之后他将会有涅槃的体证,这也是属于随觉智,这种随觉智是属于世间智的范畴,它是属于意门的所缘。
还有最后一种是证悟,巴利叫做pañivedha,pañivedha直接翻译成通达,这里是指通过出世间智而证悟涅槃,或者通过出世间智他了知四圣谛,这称为证悟。而通过世间智这个称为随觉,出世间智的范畴称为证悟,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如实知、如实见yathàbhåta¤àõa、yathàbhåtapajàna或者yathàbhåtadassana这是属于证悟,这些都可以是意门心路过程的所缘,或者都可以影响到意门心路过程所取的对象。
在十九、二十世纪,缅甸伟大的论师雷迪西亚多,他就曾经对这些意门心路过程进行了概括。雷迪西亚多举了意门心路过程的几个来源,他说可以从以前直接体验到的或者根据以前直接体验到的再加以推测,或者由于相信、由于观念、由于推理等等,之后所接受的一些观念、一些见解,还有可以透过业力、神通力、四大不调、鬼神的影响、观照和证悟等等。雷迪西亚多解释,如果一个人只是清晰地体验到某一种目标、哪怕只是一次,即使过了很多年、哪怕过了一百年之后,由于这一种目标在因缘具足的时候也有可能令有分波动,已经受到过去体验滋养的心是非常容易受到它们影响的。当它遇到五所缘的任何一种的时候,这种所缘就能触发一连串的心流而识知上千个过去所体验的目标。
例如:我们走在街上突然听到一首歌曲,一首很多年前的歌曲,我们一听到这首歌曲然后立刻引发出我们的一连串的回忆,在过去怎么怎么样。或者我们经过某一个地方,你在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你又去联想、回忆,这些就是这种情况。
不断受到这些过去体验所刺激的心流,它们时时刻刻在寻找着机会从有分里面出起,以清晰地识知目标。因此有分心里的作意心所不断地令到有分波动,以及不断地把心转向由于因缘已经具足而呈现的目标。即使有分心已经有它自己的目标,但它还是倾向于取其他的目标。由于有分心不断地蠢蠢欲动(经常波动),当某一个目标基于其他因缘而足够明显时,它就能够使心流从有分心当中拉出来,而表现为意门心路过程的目标。
在这里我们就知道所谓的记忆、回忆是怎么样来的。如果我们再从阿毗达摩或者从观智的角度来分析所谓的记忆,那么记忆其实只不过是意门的所缘而已,是不是?但是由于我们一直拥有执着所缘的这种特性,或者基于所缘我们的心习惯性地不如理作意,认为它是常的、乐的、我的、净的,于是我们认为那些记忆是真实的。由于这种记忆对我们来说好像有一种连贯性,于是我们会认为可能这些是“我”、我过去怎么样、我过去怎么样,但是透过观智我们会发现到,例如:现在大家回想20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20年前某一个人对你说过一句话,那句话太刻骨铭心了,所以使你现在一旦想起你都历历在目,很清楚,你感觉到好像犹如身临其境,仍然是回到过去那个情景一样。
然而我们来分析一下,过去说这一句话的那一堆名色法灭去了没有?早已经灭去了。过去所说的那一句话已经灭去了没有?已经灭去了。过去所谓听的那一堆名色法,那个人灭去了没有?早已经灭去了。如果它们真的可得的话,把当时的声音拿过来,可以吗?
过去灭去的早已经灭去,灭去的东西不留任何痕迹。当时我们的耳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在体验这些的时候,当时的心其实也已经灭去了,当时所说的那些声音被当时的耳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识知之后立刻就灭去了。但是由于之后的意门心路过程它不断地再继续取所体验过的目标,然后不断重复地取,这个就形成了我们叫做印象。而由于我们的心又有一种能力它能够再继续取过去的目标,在之后再去取过去的所缘的时候,那么过去的所缘其实早已经灭去了,只不过现在所谓你感觉到很真实的记忆只是现在意门的目标而已,是不是?现在的意门心能不能持恒的保持下去呢?不可能的,它还是刹那刹那生灭的。
由于过去的那一些东西它可以形成一种概念或者一种印象,重复地给我们现在刹那、刹那生灭的心所认知,而我们的心又习惯性地会执着于所缘是我、或者我的、或者他、或者他的、有人。于是对于自己的这一堆名色我们又习惯地执着这个是我,我能看、我能听、我能想,于是就形成了好像我们的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说,它只是一个所缘而已。所缘也许是不真实的,因为我们的意门心路过程能够取过去的所缘。
对于五门心路过程来说,五门心路过程只能取现在所缘,就是现在存在的它能够取到,过去的不能取到。但是意门心路过程可以取四种所缘:第一是什么?现在所缘可以取;第二可以取过去所缘;第三可以取未来所缘。我们讲到的回忆就是意门心路过程去取过去的所缘。我们说到的计划、期待、想象、憧憬,这个是取未来所缘。还有取离时的所缘,例如:纯粹的概念,概念是没有时间观念的。或者我们取所谓的时间,其实这个也是一种概念。概念是属于离时,就是没有时间的所缘。
所以我们的意门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作用,它能够取某一种记忆,之后成为现在生灭的意门心路过程的目标,所以我们感觉好像过去是我的、现在还是我的,只是它不再重复而已,其实并不是这样。
同时我们学过这些心路过程之后,我们现在就不要去怪说,有时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想不去想它,但是它自己跑来的。其实由于我们的心生灭得太快了,如果我们的心不去转向于它,它不可能生起。
在这里我们再讲一下,意门心路过程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生起呢?意门心路过程这些心它是不是有为法?是不是?它是有为法还是离开因缘而造作的?有为法。对。它是有为法就必定有它形成的原因,也就是说意门心路过程心要生起必须得具足种种的因缘,而不可能纯粹只是生起、不用依靠条件的。到底意门心路过程的因缘是什么呢?我们去看一下。
因为有了心所依处才会有意门心的生起,我们说到“想”,“想”这种心必须要有物质的基础。在五蕴的世间里面必须有物质的基础,心所依处是它的依处,还要有所缘,同时它还必须具足意触(manosamphassa)。意触可以分为3种:
一种是有分意触,有分意触是指如果没有有分,意门心路过程不可能生起。
同时还要有前生意触,前生意触包括两种:第一个速行的前生意触是意门转向心,而第二个速行的前生意触是第一个速行心。也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心接一个心的灭去才会有后后的心生起。
同时还有俱生意触,因为心不可能单独生起,它必须伴随着一定的名法。例如:我们回忆起过去的一首歌,这个时候很可能会是一种贪的速行生起,贪的速行如果拥有邪见又有欢喜的话, 它就有20个心所,那么就变成一个心再加上19个心所,这19个心所就是它的俱生意触。
同时还必须有作意。意门转向心的作意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作意,所缘也不可能呈现。因此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所缘并不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由于心的力量、由于作意的力量,我们可以把心转向于所缘。
例如:如果我们两个相识,我们两个曾经是好朋友,这个时候我叫你想一想过去怎么怎么样。这个时候你的心就立刻去作意,就是把你的心导向过去曾经所体验过的,过去体验过的那一些所缘成为你现在意门的所缘。这个就是我叫你想起什么东西。如果你的心没有导向、作意过去曾经所体验的所缘,那么会有现在我想、我回忆的意门心路过程的所缘生起吗?会不会?没有。
因此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作意是很重要的,就是你去想它、去取它为现在意门心路过程的所缘。虽然所缘可能是过去的,但是现在意门心路过程可以取过去的对象为现在意门心路过程的对象。这就是作为意门心路过程速行它的四种缘,也就是我们平时说到的想、回忆、推理等等,它都必须有这些缘的生起。其中任何一种缘缺乏了,都不会有意门心路过程心的生起。
我们今天讲心路过程就先讲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讲所缘和心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再讲三种所缘和为什么我们在体验到不同所缘的时候有不同的心路过程发生。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36讲 心路过程中心与所缘的关系
玛欣德尊者2009.05.29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我们昨天讲了心路过程当中的意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可以分为欲界的有限速行心路过程和安止速行心路过程。昨晚学习了欲界的有限速行,欲界的有限速行可以分为:随起的心路过程和独立的意门心路过程。现在我们再来讲讲在这些心路过程当中,所缘和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阿毗达摩”是讨论这个世间的,世间是我们必须得要了解、要观照、最终要超越的,而能够体验世间的是心,能够解脱、超越世间的也是心。因此在“阿毗达摩”里面研究心、探讨心占了很大的比例。讲到心必须讲到心所认知的目标,心所认知、所对应的目标,我们称为所缘àrammaõa。如果把“阿毗达摩”讲心的部分简化,其实只是一种关系,即心和所缘的关系。
现在我们接着来讲讲所缘的本质和心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所缘可以分为三组:第一:不可爱的所缘aniññha àrammaõa;第二:可爱的所缘iññha àrammaõa和极可爱的所缘ati-iññha àrammaõa。(或者又可以把可爱的所缘分为两种:一种是中等可爱的,一种是极可爱的。)再加上不可爱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所缘归纳为两类即:可爱的对象和不可爱的对象;可爱的对象又可以分为普通可爱的和很可爱的。
根据“阿毗达摩”所缘的本质差别在于这些对象(这些所缘)的本性,它并不会因为体验者的性格或者信仰,或者偏好而有所改变。在《分别论注》(也叫《迷惑冰消》)里面解释,当我们把可爱的所缘当成是不可爱的,把不可爱的所缘当成是可爱的,这是因为他们的颠倒想Sa¤¤a vipallàsa,但无论如何,所缘是依靠它本身的性质而属于可爱或者不可爱,它跟体验者的偏好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判断一个所缘到底是可爱或者不可爱,可以用中等有情(中等的人)来作为判断,这里讲到的中等的人,就比如:一些会计师、一些政府的公务员、地主、商人等,就是普通的一般人都这样认为的。
人们会遇到可爱的、或者极可爱的、或者不可爱的所缘,是由于自己过去的业所决定的。所遇到的目标,提供过去业成熟的因缘,因此生起了果报心。当不善业成熟的时候,人们体验到不可爱的所缘,生起识知这种所缘的是不善果报心;当善业成熟的时候,人们体验到可爱或者极可爱的所缘,生起识知这种所缘的心是善果报心。果报心自动地跟所识知的所缘的本质相应,完全没有刻意的造作,就像我们照镜子一样,我们的脸是怎么样,在镜子中反映出来的就是怎么样。果报心由所缘的性质决定,但是速行心却是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说在心路过程里面,特别是五门心路过程里面,体验到的所缘和心路过程里面生起的果报心是一致的。
如何一致的呢?我们就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所缘和在心路过程中的果报心之间的关系。当遭遇到不可爱的所缘的时候,例如:当一个人看到一具尸体或者一副很恐怖的骨头,这个时候能够看的是眼识,眼识是属于什么心?是果报心;当眼识灭去之后紧接着的领受、推度也是属于什么心?果报心;然后彼所缘也是果报心,因为看到的这种所缘是不可爱的所缘,所以这些果报心都是不善果报心。
例如:现在这个是有分,这时一具尸体的影像就撞击了这个人的眼门,然后生起了一个五门转向心,五门转向心是什么心?还记得吗?是唯作心;然后五门转向心灭去之后,就生起了一个眼识,眼识是果报心;眼识灭去之后生起了领受和推度,这两种心也是果报心;当推度心灭去之后生起一个确定心。这三个心就是根识、领受和推度是不善果报心。那之后,就紧跟着生起一个确定心,确定心是什么心?是唯作心,它不是属于果报心;当确定心灭去之后紧跟着生起了七个速行心;当速行灭去之后,如果这个所缘是极大所缘的话,将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彼所缘也是什么心?也是果报心。由于看到的不可爱的所缘,所以还是属于不善果报心;当彼所缘灭去之后,就又落入有分流。因此这一个心路过程是五门心路过程的发生规律。
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这是取极大所缘,也就是当这一个人看这一具尸体的时候,看得很清楚,这个尸体很清楚地呈现在这个人的眼门心路过程里面。在这个心路过程里面,眼识、领受心、推度心和彼所缘心,在这一个心路过程里面都是果报心。由于看到的是不可爱的所缘,所以这些果报心都是属于不善果报心。这些不善果报心,三个是属于十八种无因心当中的不善果报心,而这个彼所缘是属于不善果报的推度心,所以是这样的关系。
如果遇到的是可爱或者极可爱的所缘,根识、领受、推度和彼所缘都是善果报心。我们取一个人看到一座很漂亮的佛塔为例子。当这佛塔的影像撞击到眼门和有分的时候,生起了一个五门转向心,五门转向心结束了有分流,使心转向于所看到的影像,这个是五门转向心;五门转向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眼识“看”这一个景象;眼识灭去之后生起一个领受心;领受心灭去之后就生起推度心;那这三个心是属于什么心?也是果报心。由于看到的是极可爱或者可爱的所缘,所以它是属于善果报心。当推度心灭去之后,生起了确定心,确定心是唯作心;当确定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七个速行,七个速行依次地生灭;当速行心灭去之后,紧跟着生起的是两个彼所缘,彼所缘是属于什么心?还是果报心。它们是善果报心;当彼所缘灭去之后,又落入了有分流。
这一个五门心路过程里面,凡是五门心路过程里的所有果报心都跟所看到的影像是一样的,都是同样的性质。如果看到的是很好的,就是一般的人都认为是漂亮的、是好的,那果报心是属于善果报心,对于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眼识或者根识(其他的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领受和推度是属于善的果报,这是属于十八种无因心中的善果报心。
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的彼所缘,它有可能是什么心?它有可能是十种善果报心。为什么说是十种呢?推度心有几种?推度心(善的果报推度心)有两种:一种是舍受;一种是悦受。如果是遇到的是可爱所缘,他的推度心是属于舍受;如果是极可爱的话是悦受。同时也可能是八种欲界的大果报心:悦俱智相应,悦俱智不相应,舍俱智相应,舍俱智不相应,它们各有无行和有行,这些心有可能会生起在彼所缘当中。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在心路过程里面,这些果报心和所缘有关。
我们必须要知道,果报心是由对象的本质决定的,但是速行心却不一定,速行心可以依照体验者的性格或者内心的倾向而变异。速行心的性质决定在什么?决定在哪一个心?决定在作意。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看一下作意和速行的关系。
在五门心路过程中,如果确定心的作意心所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àra,紧接着的速行必定是不善心,这是有分流。当一个人看到了一个对象,或者一个对象撞击到一个人的根门和有分的时候,生起了一个五门转向心;五门转向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根识;然后领受;推度。这里讲到的领受、推度和所缘有关。
无论所缘是可爱的、不可爱的或者极可爱的,假如确定心里面的作意心所是不如理作意的话,那么紧接着生灭的七个速行必定是不善心,之后生起的彼所缘是果报心,就跟速行心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意门心路过程当中,它们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意门心路过程有没有确定心呢?没有。但是意门心路过程是由一个意门转向心,再加上七个速行,彼所缘或者有,或者没有生起。如果在意门转向心里的作意心所是不如理作意,紧接着的速行也必定是不善心。这一个意门心路过程。
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有没有领受、推度、确定这些心呢?也没有。它一生起就是意门转向心,意门转向心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也叫什么心?也叫确定心。这里的意门转向心里面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的话,紧跟着生灭的七个速行心也必定是不善心。等速行灭去后,彼所缘或者生起或者不生起。
由于不如理作意,以下的速行心可以生起,哪些心呢?八种贪根心会生起,两种瞋根心会生起,两种痴根心会生起。八种再加上两种、再加上两种等于多少?十二种。这十二种都是什么心?都是属于不善心。所有的不善心加起来只是十二个,这十二个不善心都是因为什么而生起的?因为不如理作意。可不可以说是因为所缘呢?可不可以赖所缘呢?是因为所缘促使你生起不善心,还是因为不如理作意促使你生起不善心呢?不如理作意!对!生起善心或者不善心,主要还是和一个人的作意有关,而不是和所缘有关。
我们再来看一看,善心到底是怎么样生起的?在五门心路过程当中,如果确定心的作意心所是如理作意,紧跟着生起的速行,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必定是善心。
当一个五门转向心生起之后,就已经标志着有分流中断了;当五门转向心灭去之后生起的眼识;领受;推度;推度心灭去之后生起个确定,确定心里面有一种心所称为作意心所,作意心所好像方向盘一样或者好像一辆车的司机一样,如果司机把方向盘摆向正确的地方,那么紧接着整车人都走向正确的地方,如果摆向不正确的方向、走错误的路,那么整车人或者紧接着的路都是错误的。在这里面,如果确定心的作意心所是如理作意,紧接着生起的速行心必定是善心。当速行灭去之后,有可能有两个彼所缘生起,也有可能没有生起。如果是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若意门转向心的作意心所是如理作意,紧跟着生灭的速行心也必定是善心,这是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的,也就是说除了阿拉汉圣者,在欲界的意门心路过程里面,它的运作必然是这样的。
当有分流被意门转向心中断之后,意门转向心就把心投向于所缘,这种所缘可以是一切所缘(一切的目标都可以)。意门转向心里面有个作意心所,作意心所如果是向正确的方向思维的话,我们称为如理作意,当作意心所是如理作意的话,紧跟着生起的七个速行心也必定是善心。当速行心灭去之后,会有两个彼所缘生灭,然后又落入了有分流。
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由于如理作意,以下的速行可以生起,哪些速行呢?悦俱智相应无行心、悦俱智相应有行心、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舍俱智相应无行心、舍俱智相应有行心、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心、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这八种心都是属于善心,而且是欲界的善心。因为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欲界的速行心,所以这些心能够生起。一个人生起善心和所缘有没有关系?没有!没有必然的关系。它反而和什么有关系?和作意有关系。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例如佛陀是什么所缘?是极可爱所缘。为什么佛陀是极可爱所缘呢?因为虽然说佛陀的色身也会老、也会死掉、也会腐朽掉,但是毕竟佛陀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具足八十种随形好。所以佛陀的色身、佛陀的身相庄严是一切其他的人都很难比的。除非是有一种人跟佛陀的相貌很相像,那是什么人?转轮圣王。为什么佛陀有这些相呢?因为是由过去无量劫以来所积累的种种善业、善行巴拉密所形成的。那佛陀感得了大人相,有种种的相好庄严,那佛陀感得的这些是什么?善果报。因为是善果报,所以当我们去见到佛陀的时候,佛陀是属于一种极可爱所缘。乃至到佛陀入灭之后,后来的弟子们为了纪念佛陀,建立了佛塔或者竖立了佛像,雕塑、画了佛像,佛像仍然也是属于极可爱所缘,虽然佛像会因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时代而会用自己的想象去画佛像,我们看到的佛像也许并不能够代表佛陀真的是这么样,但是必定由于佛陀的功德,我们看到的佛像还是属于极可喜所缘。
一般上来说,即使是一个不信佛的人,看到了佛像他都会感到什么?感到内心很欢喜或者很平静,是不是?但是对于那些断灭见的人来说,看了他会觉得什么?这个可能只是文物吧!或者他们只是些石头的雕像,而对于一些异教徒,例如:一些比较极端的异教徒,他们看了之后,他们会怎么样?会生气,说这个是偶像、偶像崇拜,是不是?如果是对于一些专门倒卖文物的人看到佛像会怎么样?看到这些古文物会怎么样?生起贪心。啊!这个可以赚一笔钱。而对于佛弟子看到佛像会怎么样?会生起恭敬心、礼敬的心。
又比如:一个美女、一个很漂亮的女人。这是什么果报?一个漂亮的女人是什么所缘?是什么所缘?或者是极可爱所缘,如果她是很漂亮的话。我们再看看这一个女人,在不同的人看到她会生起什么样的心?他们的心都不完全一样。如果一般的男人看到这个很漂亮的女人生起的是什么心?生起的是贪欲心;如果是其他的女人看到这个漂亮的女人生起的是什么心?妒忌心或者瞋心,即使她可能是一个很贤淑的人,都会说:“啊!狐狸精!”,是不是?而对于一个经常修行,守护正念、守护根门很好的人,他们生起的是什么心?他们会生起舍俱的什么心?智相应心。甚至他们会作意这是不净的;而对于那些鹿、那些森林里面的野兔等等,看到这个女的会生起什么心?会怎么样?它们跑都跑不及,是不是?这是什么心?害怕的心;同样如果这个女人,在一些蚊子、或在一些老虎,它们看到的是什么?美味佳肴,是不是?所以同样的是一个所缘,但是不同的体验者,由于他们作意生起的速行心可以完全不同,是不是?如果一个人生起了颠倒想,他可以把可爱的当成不可爱的,把不可爱的当成可爱的。例如:如果一个人身上长了疮,长了疮这个是善果报还是不善果报?不善果报。但是有些人抓疮抓得很有快感,或者当他的身体发痒的时候,他经常抓,他感觉到很舒服,这个是由于颠倒想。或者有一些受虐狂,受虐待是一种变态的心理,他们就是喜欢人家去打他、虐待他,当他的身体遭受到痛苦的时候,他反而以这个痛苦而生起悦俱的贪根心,他喜欢人去打他。这种就是由于颠倒想,他把苦的当成是乐的。
又比如:一个不可爱所缘,尸体,一般人看到了尸体会怎么样?会厌恶。会生起什么心?生起瞋心。但是却偏偏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人专门喜欢去看尸体,例如:有些禅修者,他们去取不净相。当他们看到了尸体之后,有可能他们生起的是悦俱的智相应心,去作意它是不净,是不是?所以这里讲到的尸体也好、美女也好,或者其他的可爱的所缘也好,都是指一般普通人的感受,都是这样的,这种所缘是这样确定。
当然对于所缘来说,也依果报不同而不同,不同的时代,或者不同的趣、不同类的众生也不尽相同。
例如:对于人间来说,极可爱的所缘或者可爱的所缘,对于天人来说可能还是变成不可爱所缘,是不是?例如:我们不要说动物,我们说在非洲,非洲那些黑人们,他们可能会对他们认为的美女追得死去活来,是不是?但是在亚洲人或者在白人看上去那黑人有什么好漂亮的,是不是?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可爱所缘哦!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她们那么丑陋,怎么也爱得死去活来,是不是?所以因为每个人不同的果报,所以体验的所缘也不尽相同。不过基本上我们都可以归结为:如果善的果报成熟,我们可以体验到可爱或者极可爱所缘;由于不善果报的成熟,我们可以体验到不可爱的所缘,而当我们体验到可爱或者极可爱所缘的时候,所体验的这些果报心是善果报心。
但是速行心却不一定。如果我们体验到不可爱的所缘,体验的心里面的果报心是不善果报心。但是速行心不一定是不善,有可能也是善的。那至于速行到底是善、不善并不决定在所缘,而决定在我们的作意。
大家明白了心跟所缘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生起的是善还是不善,谁做主?是由神、由佛、菩萨做主,还是由所缘做主?你不要认为:我的业来了,自己控制不了。如果一个人业控制不了,惟有在临死的时候、结生的时候,那个时候他没办法控制的。平时只要你是个正常的人,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心吗?还是可以的,只要你的神智很清晰、神智很清醒,就可以控制心生起的是善还是不善的。
当我们体验到这些所缘的时候,跟我们过去的业有关系,有些业是直接的、有些业是间接的。我们不能够说:“啊!有些是我们过去的业,所以我们不用去改变”。例如:你把你的手用刀子一割,你会感觉到痛,这个是由于我过去的业,可以这样说吗?不能!但从大的方面来说,只要我们有这五蕴、这个果报身,我们必定要承受过去所造的业,这是必然的。所以体验到不善的果报,例如:身体的痛苦,看到不好的东西,这和业有关。有些业是直接、有些业是间接。
由于体验到无论任何的对象、任何的所缘,还是可以转换我们的心的,我们造善业、造不善业决定在我们自己,所以不要过多地去怨外在的东西、怨所缘。
在实修当中,这些在名业处当中,必须得要观照、要观察的。因为在心路过程里面,每一起种心都伴随着一定的心所产生。例如:我们可以看《表第十二》的“眼门心路过程示意图”。所有这些,我们都必须得在修名业处的时候,要观照而且要如实的知见、如实观照。可以肯定地说,如果脱离了实际、脱离了修行,那不是上座部佛教传承的“阿毗达摩”,或者说不是佛陀教导的“阿毗达摩”。
我们现在学的这些东西,其实可以用在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可以用在生活方面。例如:我们如何去培养如理作意,培养善心?不一定实际要看到这些心路过程,我们都会培养、都可以培育。
还有另外一个,就涉及到实修方面。实修方面,我们必须要见到心路过程里面的究竟名法,惟有这么样,我们才可以修行名业处。我们观照名业处是透过名色识别智去观照,名色识别智所见的对象就是究竟名法。
在五门心路过程,这些心当中,五门转向心一共有十一个名法,可以对照《表第十一》;然后眼识有八个名法;领受有十一个名法;推度根据情况,如果是舍受的话,有十一个名法,如果是悦俱的话,有十二个名法(加了一个喜心所);确定心也有十二个名法。这些是我们在修行当中要观照的。当确定心是如理作意,生起的是善心,不如理作意生起的是不善心。
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我们再看《表第十六》。意门心路过程里面,由于如理作意,生起的是善心,下面那个《欲界善、不善速行名法表》,就是根据实际的情况去观照的。如果是悦俱智相应无行心是三十四个名法;如果悦俱智不相应心和舍俱智相应心是三十三个名法。但它们的组合不一样,如果是悦俱智相应的话,它既有喜、又有智;如果是智不相应的话,它有喜,但是没有智;如果是舍俱智相应的话,那么没有喜心所,但是会有智(会有无痴心所);如果是舍俱智不相应心的话,那么既没有喜心所、也没有无痴(就是慧根心所),所以只有三十二个名法;具体要在修名业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表十三》取颜色所缘的眼门善速行心路过程这个名法来观照。当然这个已经涉及到实修,没有办法详细地讲。如果你要听的话,可以听在帕奥禅林讲的那一集的阿毗达摩,里面就会有比较详细地分析,这一切都必须得要我们实际去体验。
如果你只是学,不应用在生活上,更不应用在修行上,那么只是属于你的闻思功夫,闻思功夫是我们讲到的意门所缘的哪一种?它只是你的观念而已。并不是你的随觉智,不是你的智慧,更不是你的证悟、你自己亲证的证量,只是你的一些概念而已、所掌握的知识而已。真正的,我们惟有把这些知识运用在生活上,成为你的经验;用在修行上,它成为你修所成的智能,而不只是闻思的功夫,不只是通过思维、通过推理得来的功夫。如果你已经亲见了这些、已经亲证了四圣谛,这些是属于苦圣谛的范围,那时你的智慧是透过出世间智去了知这些的。
我们讲欲界的心、欲界的心路过程就先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再讲一讲安止速行的心,安止速行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禅那速行心;一类是道果速行心。
我们先讲禅那速行的心路过程是怎么样的。禅那速行心必定是属于什么心?意门心路过程心,它不可能发生在五门。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即使我们要取相,例如:我们用眼睛去看(取)一个地遍的遍相、或者取水遍的遍相、火遍的遍相、白遍的遍相,用眼门看,但最终还是要透过闭上眼睛用意门,意门形成的相才是似相。
如果我们用眼睛去看的话,只是看到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然后当闭上眼睛,这种相呈现的时候,是属于意门所对的相,那个叫做取相;最后我们透过专注意门的相而变成似相;然后再把心投入似相而成就禅那。所以一切禅那心路过程必然是意门心路过程,而不可能是眼门心路过程,更不可能是耳门心路过程。我们不是透过看东西证得禅那、不是透过听声音证得禅那、不是透过嗅东西,必定是由意门而成就的。
到底它们的运作法则是怎么样的呢?禅那的速行也可以叫做安止的速行,这是属于世间安止的速行。安止Appaõà,意思是指高度提升了的寻心所。虽然在初禅以上没有寻心所,但由于它可以把心完全地安住在或者安止在,英文叫做absorption,就是吸入吸进去,完全把心已经融在似相当中、融在光当中,我们称为安止。
对于安止速行的心路过程来说,它的所缘就没有所谓的清晰或者不清晰,因为必定是清晰的所缘才有可能去专注。当我们在专注的时候,如果所缘晃来晃去,就不可能入禅,因为所缘是不清晰。如果所缘很清晰,我们的心才能够投入进去。对于安止速行的意门心路过程,所缘都是清晰的所缘。
在一个人证得禅那,由一个从来没有禅那体验的人第一次证得禅那的时候,他的心路过程是怎么样发生的呢?一般上来说,一个人要证得禅那,只要是属于世间的禅那,他必定是透过专注特定的所缘而达成的,透过专注特定的所缘,透过什么心来专注呢?透过欲界的心来专注,这种欲界的心是属于什么样的心呢?必须得是智相应的心。透过智相应的欲界心来专注特定的所缘,当他透过专注,这时在这些欲界智相应的善速行里的一境性被高度的提升,当一境性提升到一定的阶段,以致有一种很特殊的心路过程会发生,这种很特殊的心路过程介乎于欲界和色界之间,我们称为初次证得的安止速行心路过程。
由于欲界的心路过程最多只有七个速行心,即使你的心很专注在对象上,只要还没有证得禅那,必定还只是七个速行然后落入有分,又一个意门转向、七个速行、又落入有分,都是这样重复、重复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定力不可能维持得很强,因为毕竟欲界的心最多只有七个速行,然后必定落入有分。因为我们取的是概念所缘,所以也没有彼所缘生起,有的人把这种定也称为刹那定,因为它是很快就灭去,一生起,只是生起七个速行,很快又就灭去。当他重复地在欲界的意门心路过程里面,都取同样的一个所缘——似相。(我们不能够说概念法会有生灭)。由于我们的心持续地专注、专注,去作意这个是似相,无数的意门心路过程透过专注这个似相生灭之后,将会生起一个我们称为初次证得安止速行的这种心路过程。于是有一个意门转向心生起,这个意门转向心截断了有分流,同样的投入之前的心路过程所取的对象(似相);当这个意门转向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遍作心parikamma,意思是遍作或者预作,parikamma也可以说是准备工作的意思。由于这种心准备让心流证得禅那,所以我们称为预作或者遍作;当遍作心灭去之后,会生起一个近行upacàra(近行就是靠近的近、行就是行走的行),已经走近了禅那、靠近了禅那,所以称为近行,但是它还没有到达;这个近行心upacàra灭去之后,紧跟着生起一个随顺心anuloma,(既随顺之前的欲界心,又随顺之后的安止心或者禅那心);当随顺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gotrabhå种姓心,种姓心就是更改它的种姓,因为之前这些心全部都是属于什么心?欲界的心。那在种姓心之后生起的就是色界心,所以这一心识刹那就正好改变了它的欲界的种姓,而登上了称为广大心种姓的禅那心,所以这一个心识刹那称为种姓心;当种姓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禅那心,这个是初禅的禅心。
在一个禅修者第一次体验到禅那的时候,禅那心必定只生起一次,而不会生起很多次。当这个禅那心一生灭之后,心流又落入了有分,那之后禅修者可以透过重复的、再继续专注同样的似相而使他的禅那心越生越多、越生越多。
我们再看看之后再继续透过重复地专注同样的似相,而再次证得禅那的心路过程。由于又落入了有分流,当一个人要重新再专注的时候,同样的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心;意门转向心之后生起了一个遍作;然后近行心;随顺心;然后种姓心;当种姓心灭去之后,就可以生起许许多多的禅那速行心,而所有这些心都取同样的一个所缘,是什么所缘?是似相。那时禅修者的体验是心完全地投入到似相当中,这种投入就是寻;持续地维持、保持在似相上,这个是伺;而体验到似相的欢喜,这是喜;他体验到似相的快乐,是属于乐;心很专注在似相上,是一境性。所以在初禅当中五禅支具足了,是这样的。
由于一个人在第一次证得禅那的时候,禅那速行心只生起一次。所以他的禅那刚开始的时候是很弱的,但由于他经常修习,就好像佛陀说到的应该要重复的修习、数数多作bahulãkata,经常去做,那么一个人的禅那心将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强。即使一个人能够证得禅那,但是刚开始证得禅那都是很弱的,我们必须得经过不断、无数次的修习,十次、百次、千次、万次、十万次的修习,那才可以使一个人的禅那心很强。为什么呢?当一个人能够第一次证得禅那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小孩子刚刚开始站起来,一站起来很快他就会倒下去,是不是?但是由于他的父母经常牵着他、让他站起来,鼓励他,慢慢地越站越久,然后就开始行走,开始行走,到最后他走整天都可以,是不是?同样的培养禅那的心也是这样。不要认为我现在能够入禅了,好像就很了不起,没有什么好了不起的,还必须得通过以后的数数修习、经常修习。无论修什么都好,只要是善法,我们都要养成习惯。
我们再看一看广大速行,到底是属于什么心呢?
广大速行心,不同的人所进入又不同:
对于凡夫以及有学圣者来说,他所生起的速行心可以是五种色界的善心,也可以是四种无色界的善心。
广大速行,这速行心是根据他所证得的禅那来决定的。如果证得的是初禅,那么生起的是初禅的善心,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善心;如果是证得第二禅,就属于第二禅或者在论教法里的第三禅的心。
如果证入的是无色界的定,例如:空无边处定,生起的是空无边处的善心。这是有分流,当有分流灭去之后,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然后这个意门转向心使心流拉到似相里去或者拉到所专注的所缘,如果是空无边处的话,那么他专注的是无边的虚空。当意门转向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遍作;然后近行;然后随顺;然后生起了一个种姓心;当种姓心灭去之后就生起了禅那心。
对于凡夫、有学圣者来说,这些禅那心都是属于广大的善心。广大的善心一共有多少种?一共有九种,也就是色界的五种禅那和无色界的四种定。
对于阿拉汉圣者来说,他入的心是什么心?是唯作心。五种色界的唯作心和四种无色界的唯作心,是一位阿拉汉圣者可以体验到的,这些都是属于世间的广大速行。同样的,一个意门转向心生起之后,把心流拉到似相当中或者拉到所专注的所缘,然后生起了一个遍作;近行;随顺;种姓;当种姓心灭去之后,将会生起的是禅那心,这些禅那心都是属于广大的唯作心。
在《相应部-入出息相应》里面,佛陀讲到:有一次,佛陀想独处三个月。佛陀吩咐除了送食的比库之外,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能来见我。当佛陀在三个月出来之后,他就和其他的比库说:如果有一些外道、那些出家人,他们问:“贤友们啊!你们的沙门苟达马、你们的世尊,在这三个月当中,他是多依什么而住?”你们跟他说:“我们的世尊,他是多依入出息念定而住。”
当佛陀进入入出息念的定的时候,这种定是世间定还是出世间定?世间定。因为如果是出世间定的话,佛陀入的是什么定?是果定。果定只是取什么为目标?只是取涅槃为目标。如果他取呼吸的似相的话,似相是什么法?是概念法。那么不可能入的是出世间定,他还是入的是世间定。
阿拉汉圣者和一切的圣者既有能力入世间定,又有能力入出世间定。如果一个圣者不能够入世间定的话,那么他不能证得更高的果位,为什么呢?因为当他要修观的时候,例如:他要透过观照色界的禅那来证得更高的果位的话,他必须先进入色界的禅那,是不是?然后当他出定之后,他再观照色界的这些禅那心的无常、或苦、或无我而证得更高的果定。一个圣者不是只入出世间定,他还是可以入世间定,要看他的所缘取的是什么,如果取的是概念法,那么他入的是属于世间定。
在两种无色界定当中,识无边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所取的是究竟法,而其他所有的定包括所有的色界定和其他的两种无色界定,取的所缘(对象)必定是概念法,这样才能够证得色界的善心和无色界的善心。
我们今天讲心路过程、所缘和心路过程心的关系,明天再来讲证得圣道、圣果的心是如何发生的,之后我们再讲一讲心和众生之间到底有什么样关系。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 sabbasattàna§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 pu¤¤abhàga§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 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 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 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37讲 道与果的心路过程,不同众生所体验的心
玛欣德尊者2009年5月30日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合掌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法师、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安止速行当中的禅那安止速行,讲到了禅那安止速行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今天晚上将继续来讨论安止速行。
安止速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禅那安止速行,一类是道果安止速行。
禅那安止速行是属于世间的安止、世间定,也就是证入世间定的心路过程;道果安止速行也就是我们说到的证得出世间定,或者说证得圣道、圣果,证悟涅槃的心路过程。
道果安止速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钝根的人来说的,一类是对利根的人来说的。
还有另外一类的出世间速行是果定的安止速行。果定的安止速行和道果安止速行的不同的地方在于果心不会生起,我们现在接着来讨论一下、来学习一下。
这是有分流,当有分流被意门转向终止之后,意门转向心又转向了诸行法的坏灭,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要证悟涅槃,他必须得透过观照诸行法的坏灭而证得的。如果再进一步来说,就是惟有透过观智,透过称为戒定慧的慧,才能证悟涅槃。因为道果,出世间道,道心的生起能够断烦恼,能够证悟涅槃。但是圣道的生起是以观智为近因,也就是以慧为近因。慧是佛陀教法当中的不共外道之处,惟有佛陀的教法里面才有讲到属于修观的慧。对于外道来说,对于其他的世间的一些行者来说,他们也许会有慧,但是他们并不能够如实地知见究竟法,也不能够如实地知见究竟法的无常、苦、无我。
即使在没有佛法的时期,有时候有一些苦行僧们,他们也有能力去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但是他们并不能够观照无我,就好像我们的菩萨,在过去生曾经成为一个隐士,就叫色拉邦咖,在那一世他是一个很有名的导师,是一个修禅定很有功夫的导师,当时他也能够教导弟子们观无常和观苦,但是他并没有能力教弟子观无我,为什么呢?因为一旦他有能力观无我,他和佛陀就没有两样了。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佛陀出世,还没有佛法。他只是一个菩萨,但是由于他之前的巴拉密,他能够照见诸行法的无常、苦,但是不能教导无我。惟有佛陀的教法里面,因为透彻地分析了五蕴、分析了十二处、十八界,而且教导了缘起,所以,当一个人在修观的时候,他就是在观照五蕴,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要观照无常、苦、无我之前,他必须得先分析诸行法。
什么是诸行法?诸行法就是我们说到的这些现象,但是现象往往我们看到的是经过概念法所蒙蔽的,于是我们应该先要分析诸行法一直到见到究竟法。
究竟法在诸行法中又可以分为三种:即色法、心所法、心法。心所法与心法又称为名法。他透过去了知色法、名法的相、味、现起、足处而证得名色识别智或者又称为名色差别智,最后再观照它们的因。在修名色识别智的时候他成就了七种清净当中的见清净。由于有了见清净,他暂时地镇伏了邪见,所以称为见清净。这个阶段他所观照的诸行法是属于自相salakkhaõa,然后他再进一步去辨识诸行法之因,名色法之因而成就缘摄受智,因为诸行法之因即是去追察它们的缘,它们的因缘。由于他见到了诸行法都是由过去所造的烦恼、业所带来的,对于我们的五蕴,对于一切的那些没有生命的,它只是由时节生色而带来的,由此他就破除了对诸行法的疑,以及对诸行法之因的疑,他知道一切行法都是有因有缘而生,而且因缘如果离散,将会灭去。
他了知了诸行法之因,了知了名色法之因,这个叫做度疑清净,这种还是属于叫做salakkhaõa,属于自相的阶段。等他已经见到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究竟名色法之因之后,进一步再观照这些究竟名色法以及它们的因的无常、苦、无我,观照一切行法的无常、苦、无我,这个叫做sàma¤¤a-lakkhaõa(共相),也就是一切行法共同的特征是什么?Anicca、dukkha、anatta(无常、苦、无我)。为什么称为无常、苦、无我呢?因为一切诸行法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它们没有一刻的停住,所以为无常;由于诸行法一直都受到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而在生灭当中,根本找不到一个所谓的实体,或者我,所以称为无我。
当一个禅修者刚刚开始修观,进入真正修vipassanà(维巴萨那)的阶段,他是观生灭相(udayabbaya),生灭相是透过无常、苦、无我来观,也就是他观照诸行法的生灭为无常;受到生灭逼迫为苦;生灭之中没有实体、没有我、没有实质、没有本质,这个为无我。透过这样,他来培育道非道智见清净。之后,当他的观智进一步变得很锐利,变得强有力的时候,他才进一步观照诸行法的坏灭相,已经超越了生灭相而观照诸行法的坏灭,也透过用无常、苦、无我,或者用七种随观、或者用十八种大观的方法来观照诸行法的坏灭。
在修观的时候,必须得一时观内、一时观外、一时内外观、一时观过去、一时观现在、一时观未来、一时观无常、一时观苦、一时观无我,透过这样重复地观照,他的观智将会越来越锐利、越来越强有力、越来越敏锐,等他的观智透过一时观内、一时观外、一时内外观、一时观过去、一时观现在、一时观未来、一时一起观三世、一时观色法、一时观名法、一时观无常相、一时观苦相、一时观无我相,透过这样的观照之后,他的观智将会越来越提升,最后达到行舍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ü这个阶段。
到达行舍智的阶段之前在省察智的时候,他还必须得重复地复习,到了高级的行舍智阶段,那个时候他不用再一时观内、一时观外,也不用一时观无常、一时观苦、一时观无我,也不用一时观名法、一时观色法,也不用一时观过去、现在、未来,那个时候他的心自然会倾向于某一种行法的某一种相,例如:无常相、或者苦相、或者无我相,或者那个时候他的心自然会倾向观照色法或名法,他持续地观照下去,一直观,观什么?观照诸行法的坏灭。
例如:如果他入的定是属于白遍的第四禅,他在修观的时候可以先进入白遍的第四禅中,第四禅出定后,他持续地观照第四禅的名法,第四禅的名法一共有三十二个名法。他持续地观照这些名法的无我相、或者苦相、或者无常相,当他这样持续地观照禅那名法的坏灭,因为当一个禅修者在入第四禅的时候,他体验到的受是很微妙的,因为第四禅属于色界的禅那,它比第三禅、第二禅、初禅来说都殊胜。但即使是那么殊胜的禅那、那么殊胜的觉受,在观智的观照之下,它都是刹那刹那坏灭的。在高级观智的时候,生相都不见,住相也不见,只见到灭相。他就透过这样观照诸行法的坏灭,等他这样持续地观照的时候,他会生起一个念:这个时候我的道将会初起。也就是说,他知道这个时候已经走到了、即将圣道要生起了。这个时候在他还是作为凡夫的最后一个心路过程是这样发生的:他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这个意门转向心还是持续地像他之前一样观照诸行法的坏灭;然后生起了一个遍作(parikamma),遍作就是准备让心流证悟涅槃;然后紧接着,生起了一个近行(upacàra),upacàra是指他的心已经走近了、已经靠近了、接近了圣道圣果;然后生起了一个随顺心(anuloma),随顺之前的世间心跟随顺之后的出世间心;当随顺心灭去,就生起了一个gotrabhå种姓心或者又称为更改种姓心,这一个种姓心开始取涅槃为目标;(但是由于刚刚开始取涅槃为目标,他的心还没有能力断烦恼,在这个阶段,就是从这一刹那开始,他已经结束了凡夫的漫长的生涯,而从这一刹那以后,他将是一位圣者了(Ariya-puggala),所以称为更改种姓,这里的种姓就是由凡夫种姓转为圣者的种姓。)
当更改种姓心灭去之后,紧接着生起了一个道心,这道心仍然是取涅槃为目标。对于初道的道心来说,它执行着四种作用:第一、它彻知苦圣谛、彻知名色法。第二、它能够断除烦恼,断除哪些烦恼呢?初道只能断除三种最粗的烦恼,即sakkàyadiññhi(有身见)、戒禁取见、疑(vicikicchà)。
道心一灭去立刻就生起了两个果心,这两个果心是入流果心,我们说的证得了圣果是由于果心。由于道心和果心之间没有间隔,所以佛陀在讲到世尊所说的正法的第三个特点的时候,akàliko(无时的)就是这样的意思。因为我们说到一般世间的果报,在造了善业之后,要隔很久才能有果的出现,但是圣道和圣果就是很快的,出世间圣道一造下,立刻出世间果就出来。当两个果心灭去之后,心流又落入了有分,这是对于钝根的人来说的。
对于利根的人来说,也差不多,他们的差别只是在于钝根还会有遍作,而利根没有遍作心生起。对于利根的人证悟圣道圣果的心路过程是:当他灭了有分,然后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仍然把心流拉向观照诸行法的坏灭;等意门转向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近行(upacàra)这里就是没有遍作了;然后近行灭去之后生起了随顺;随顺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种姓心,更改凡夫的种姓而登上圣者的种姓;然后生起了一个道心,道心就断烦恼。当道心灭去之后,就生起了三个果心,三个果心灭去之后又落入了有分。
在这里,由于道心和果心都是取涅槃为目标,所以证悟涅槃其实就是指道心和果心取涅槃为目标,称为证悟涅槃。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真正证悟涅槃的时候,就是他的圣道、圣果生起了。圣道心的生起是断烦恼,圣果心的生起就是体验由于断除烦恼而带来的果报,而且这种果报是出世间的果报。
我们再看这些出世间心,看看当一个人在证悟圣道、圣果的时候,这些心到底是怎么样发生的呢?当心流中断了之后,就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然后生起一个遍作、近行、随顺、种姓,种姓心灭去之后生起了一个圣道心,圣道心是属于什么心?出世间的善心。也就是说它还是属于能够造业的心,它所造的业就是把烦恼断掉。
四种圣道心只会生起一次,入流道心只生起一次、一来道心只生起一次、不来道心只生起一次、阿拉汉道心也只生起一次,不会生起第二次,而且每一种道心只维持一个心识刹那。即使只有一个刹那,它已经断除了相应的烦恼,所以说当道心一生起,它执行的就是断烦恼,这种烦恼的断除叫做samuccheappahàna(正断),就是完全地断除烦恼。
因此,没有所谓的生起道心、证得了圣道圣果还会退转的,没有这回事。如果说有所谓的退转,其实他并不是真正证得了圣道圣果,那只是属于一种增上慢而已(Adhimàna),由于他未证谓证,他还没有证道他认为是证道了,烦恼还没有断除他以为断除,这个时候他可能由于他的定力或者观智把烦恼镇伏,他以为自己已经证得圣道、圣果了。
当一个人真正生起了出世间道心的时候,他能够把烦恼断除。烦恼一断除它就不可能再生起,这种是出世间的善心。出世间的善心一灭去之后,立刻生起了出世间的果心,这种果心也称为果报心。某一类的圣道心只能够生起一个心识刹那,但是圣果心可以生起无数次,也就是说,一个圣者可以不断地、重复地去进入和他所证得的圣果相应的果定,果定是取涅槃为目标。这个是属于道果速行的心路过程。
当一个圣者已经证悟了圣道圣果之后,如果他想要再次取涅槃为目标证悟涅槃,或者他想要取涅槃为目标而入果定的话,他的心路过程还是这样:他必须得去重复地观照诸行法的坏灭,或者一个禅修者,如果当他有了涅槃的体验之后,他想要再继续入果定,他可以从生灭随观智开始,再观照诸行法的生灭,很快他就立刻转到观照诸行法的坏灭,然后他再取决意:让我进入果定。这个时候就会有这样一种心路过程生起: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他继续观照诸行法的坏灭,然后生起了一个遍作心、近行心、随顺心、更改种姓心,然后果心就可以生起无数次。
由于无数次的果心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当然我们说到的时间其实是一种概念法,在究竟意义上并没有所谓的时间,所谓的时间只是究竟色法、究竟名法生灭的一个过程而已,我们把它限定个过程叫做所谓的时间。例如:当一位圣者决意说:让我进入果定一个小时。或者他可以决意:让我证悟涅槃两个小时。这个时候他就透过这种心路过程,再重新取涅槃为目标,然后他的心完全专注在涅槃当中。因为这个时候涅槃是果心的所缘,我们说他证悟涅槃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其实是入果定。
这是对一位有能力证悟涅槃的禅修者来说的。在这四种圣道当中,初道能够断除三个结,第二道不能断除烦恼,但是它可以减轻贪瞋痴,第三道能够断除欲贪和瞋恚,而第四道阿拉汉道可以断除五种上分结,即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
我们再复习一下安止定的心路过程和心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在这些安止速行的心路过程当中,它们和我们之前所讲到的心有什么关系呢?安止速行之前的心都是属于欲界心,无论这种安止速行是属于世间的禅那速行也好,或者属于出世间的果定速行也好,在之前都是属于欲界心。
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从初禅到第四禅是什么心?是悦俱的智相应善心。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在达到行舍智的阶段,他如果观照的名法是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的名法的话,那么他的受也仍然可以是悦受、是乐受。这个时候,有分流被意门转向心所中断,当意门转向心灭去之后就生起一个遍作、近行、随顺、种姓,当种姓心灭去之后,他可能就是很多次的禅那心或者很多次的果心。因为我们这里讲到的安止速行,既包括了世间的禅那,也包括了出世间的果定。在这些心路过程当中,从遍作开始,遍作、近行、随顺、种姓这些心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是悦俱智相应的善心。
如果一个凡夫或有学圣者,他想要证入第五禅,或者说入与第五禅相应的果定,那么这个时候他生起的第五禅是舍俱的智相应善心,他们的心路过程也跟刚才一样,只不过那个时候生起的欲界心是属于舍俱的。在意门转向之后,生起了一个遍作、近行、随顺、种姓,种姓心灭去之后,就进入了禅那,例如:第五禅、或者无色界定、或者说果定,这个时候,他们的遍作、近行、随顺、种姓是属于舍俱的智相应心,为什么说是智相应心呢?如果一个人不是以智相应心来培育定力的话,他将不可能证得禅那。如果一个人不是以修观智来观照诸行法的生灭乃至坏灭的话,他将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一种善心必定是和智相应的,也就是里面都会有慧。
对于在证入定的时候,就是入世间禅那的时候,它们的寻和一境性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一个人想要证得哪怕是经教法称为第四禅,论教法称为第五禅的,第五禅有没有寻和伺呢?没有,对。但是在这些心当中,必定还会有寻,寻是什么?把心投向似相,由于这样,他才能证得相应的禅那。所以,无论是一个人想要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四禅和四种无色界定,在他还没有证得禅那之前,他的寻都是很强的,都是会有寻的,这种寻就是把心投入到似相里面去,或者在两种无色界定里面,投入到相应的心里面去。
对于要证得圣果的禅修者来说,这个时候他的慧将会更强,因为一切的圣道心与圣果心,它的近因(直接的原因)都是由慧而生起的。所以,如果一个人不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或者无我,他将不可能证悟涅槃。
如果对一位阿拉汉圣者来说,当他从初禅到第四禅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心是属于悦俱智相应的唯作心。当一位阿拉汉圣者想要入世间定,或者想要入出世间的阿拉汉果定,他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心,接着是遍作、近行、随顺、种姓,然后就进入了相应的定,这些遍作、近行、随顺、种姓是属于悦俱智相应唯作心。
如果一位阿拉汉圣者想要证得第五禅,这个第五禅就包括了经教法说到的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还有与这些定相应的阿拉汉果心。在之前,生起的是舍俱智相应的唯作心,有分流被意门转向所中断,然后生起了遍作、近行、随顺、种姓,然后就进入了果定,在进入果定之前的这些心都是属于世间心,而且这些世间心还是属于欲界的心,它们是舍俱智相应的唯作心。
这是对于安止速行中不同类的人,所生起的不同的心。
到此为止,我们就讲完了心路过程的这个部分,接着我们继续来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有情会生起什么样的心?我们再来做一次小结,也就是说有情和心的关系。我们作为人,哪一类的人会生起哪一类的心,哪一类的人不会生起哪一类的心。
在讲这个之前,我们先来讲一讲一个众生的结生心可以分为三种,哪三种呢?有一类众生是无因结生的,有一类众生是二因结生的,有一类众生是三因结生的。
什么人是无因结生的呢?如果一个人在投生的时候,他投生的心是属于无因果报心,这种人称为无因结生者。有两种无因果报心可以成为结生心:第一是舍俱的不善果报推度心。这个在哪里呢?在十八种无因心当中。如果一个众生,是以这一种心、这种推度心结生的话,他将会投生到恶趣,所以这个称为恶趣结生。一切的恶趣众生,包括鬼类、包括堕恶趣的阿修罗、包括一切的畜生、包括一切的地狱有情,虽然他们千差万别,但是他们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心结生的。虽然他们造的业不同,他们因为贪的心而造业、因为瞋的心而造业、因为痴的心造业而使他们堕落到恶趣,但是作为果报心的话,使他们投生到恶趣的只是这一种心。
还有另外一类的推度心也是属于无因心,这一类的推度心是属于善果报的推度心,但是它还是属于无因心。这一类的有情如果是以这种推度心结生,他可以投生到善趣,投生到人、一类低等的天界,为什么说这一类的推度心是无因心呢?因为在推度心里面,这种舍俱的推度心只有十一个名法。哪十一个名法呢?它们是一个心(一个推度心),再加上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寻、伺、胜解,只有这十一种名法。这十一种名法当中,有没有一种称为因的,称为根的?有没有?没有。我们说到的因有哪些因呢?有六种因,贪瞋痴的因只会生起在不善心当中,这种果报心不可能会有贪瞋痴,这些心里面有没有无贪、无瞋这两种称为因的心所呢?没有。所以这一种心称为无因心。但是毕竟它还是属于善果报,所以可以使这一类的众生投生到人天善趣。
但是即使他投生为人,由于这种果报心是很弱的果报心,没有因的,就是没有根的,所以这类众生即使有幸投生为人,他也是先天性的弱智、智障、先天性的残废、五根不全,或者成为两性人(不男不女),或者黄门(先天性的生殖器有缺陷),成为这一类的人。如果他们投生为天界,也是属于一种很低劣的、有残缺的这一类的天人,他们多数都不可能是很高等的,他们都是跟我们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他们已经是处于半鬼半天的这种的境界。也就是说,这一种果报心往往是他们在恶道的边缘里面很侥幸的走出来的,这种称为无因结生。
还有另外两种是二因和三因,如果一个人是以二因的果报心投生,他也将可以投生为人或天,如果三因的话也可投生为人或天。那什么是三因的果报心呢?三因的果报心一共有多少种?对于欲界的结生来说,一共有四种,它们就是悦俱智相应无行、有行,舍俱智相应无行、有行,为什么说这些心是三因心呢?因为在这些心当中,有称为因的三种心所,哪三种心所呢?无贪、无瞋、无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心是不是属于美心?是属于美心。一切的美心必然会有哪些心所?无贪、无瞋这两种心所称为根,又称为因(Indriya或者称为hetu)。因为它是属于智相应的心,因此也会有称为智(无痴)这种心所,拥有了两种一切美心都有的无贪、无瞋两种因和拥有无痴这种因。所以,以这四种心的任何一种心投生为人或者天的有情,称为三因结生者。
还有一类人和天人,他们是以智不相应的心投生的。智不相应心的投生也包括四种,即:悦俱智不相应无行、有行;舍俱智不相应无行、有行这四种心。所谓的这四种心既不是善心,也不是什么心?不是唯作心,它们是属于什么心?果报心,对。那么一类的有情,他的结生心是这种的话,这种有情称为二因结生者。为什么称为二因呢?因为这四种果报心都是属于美心,只要是美心就必然会有、一切美心都有的无贪、无瞋这两种美心所,但是由于它是智不相应心,智不相应心所以它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无痴心所,只有两种称为因的心所,因此这种结生心称为二因结生心,这一类的人、天也称为二因结生者。
当我们了解了这三类的结生者、这三类的众生之后,我们接下去再来讲一讲这些众生和心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哪一些人、哪一些众生当中,哪些心会生起、哪些心不可能生起。我们就讲一讲有情与心的关系。
我们先讲一讲恶趣的众生。对于恶趣的众生,包括了地狱、畜生、鬼、堕恶趣的阿修罗,这一类的众生不会生起四类的心:第一是广大心,也就是说一个畜生是不可能证得任何的禅那的;第二恶趣的众生是不可能证得任何的出世间心的,也就是说,畜生是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的,所以畜生肯定没有圣者;同时,唯作速行也不可能生起,换而言之,一个畜生更没有成为阿拉汉圣者的可能性;即使连八大果报心都不会生起,这是恶趣的众生。
我们再看一个恶趣的众生,在他的生命期间,能够体验到哪些心呢?恶趣的众生能够体验到十二种不善心,这个是他们当然可以做到的,贪瞋痴他们都拥有。然后,偶尔的他们也可以生起八大善心,但是这个可能性很小。
我们用一种反例子来说,假如一个恶趣的众生,他不能够生起善心,生起欲界的善心,他想要投生到善趣的可能性就更渺小了。一个恶趣的众生想要投生为人或者天,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在他还是动物或者还是鬼的时候,他造了一些善业,这种善业可以使他投生为人或天;还有另外一类就是过去很久远以前造的善业,正好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使他结束了恶趣的生命。
还有十五种无因果报心也可以生起,即七类的不善果报心,八类的无因善果报心,这些是可以体验到的;还有两个转向心(五门转向心和意门转向心)都是属于唯作心,这是恶趣的众生可以体验到的。
我们再看一看作为善趣的二因者和作为善趣的无因者,在他们生命期间,不可能生起广大心,也就是说一个二因结生的人或天和所有的无因结生者,他们不可能证得禅那,更何况证得圣道圣果了?所以出世间心也不可能生起。他们更不能证得阿拉汉圣者,所以唯作心也不能生起。同时他们的智相应果报心也不会生起,只会生起四种智不相应的果报心。
而他们能够体验到的是在他们生命期间可以生起的十二种不善心和八大善心。例如:一个二因结生者也可以造善业、也可以生起善心,他还可以体验到四种智不相应的果报心,十五种无因果报心:即七种不善果报心和八种善果报无因心,还有两种转向心。这五类的心是作为善趣的二因结生者和无因结生者可以生起、可以产生、可以体验到的心。
我们再看一看三因结生的凡夫和有学圣者,在这一类的有情当中、这一类的人当中,他不能体验的只有一类的心,即唯作速行。因为唯作速行只有谁才能生起?阿拉汉圣者。所以三因凡夫和有学圣者不能生起这种心,换而言之,如果我们是三因结生的话,我们有可能会怎么样?我们有可能证悟涅槃,我们更有可能证得禅那。
对于三因结生的凡夫来说,他们在生命期间可以体验到这些心,即:十二种不善心、八大善心(八种欲界的善心),八大果报心、十五种无因果报心、两个转向心和九种禅那心。刚才不是说过三因的凡夫可以证悟涅槃,为什么这里不写上出世间心呢?如果能够体验到出世间心,他还能不能再叫凡夫?不能了。所以,一个凡夫可以入世间定,世间定依经教法分为八种,依论教法分为九种,即:五种色界的禅那和四种无色界的定,加起来是九种,这些是三因凡夫可以体验的。
对于初果的入流圣者和二果的、一来圣者,他们不会生起三类的心,即不会生起唯作的速行,因为唯作的速行只是属于阿拉汉圣者才能够生起。这里再反问大家,我们如果是凡夫的话,我们能生起唯作心吗?能吗?能还是不能?刚才不是说到了吗?连恶趣的众生都可以生起转向心,五门转向和意门转向是属于什么心?属于唯作心,所以还是可能。只不过唯作心作为速行的情况,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都不可能生起,哪怕是无因唯作的生笑心也不可能生起。因为无因的生笑心还是属于在速行里面生起的。
为什么初果圣者和二果圣者不会有邪见相应心呢?因为他们在证入初道的时候,已经断除了所有的邪见,他们的贪根心里面就不可能再有邪见相应心了,所以在他们的贪根心里面,贪根心一共有八种,他们只会生起四种邪见不相应的心。同时由于初道已经断除了疑相应心,疑相应心是属于哪一种根的心?痴根心,对。所以,疑相应的痴根心也不会生起。在《义注》里面讲到,对于初果和二果圣者,他们还是会生起贪的心,但是他们贪的心并不会有邪见相应,因为没有邪见相应,所以这些贪的心也不会带来恶趣的结生。
这一类的圣者有可能体验到五类的心,即:七种不善心,哪七种不善心呢?四种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两种瞋根心、一种掉举相应的痴根心,这七种是一位初果和二果圣者可以体验到的;还有十七种善心,哪十七种善心呢?八大欲界的善心、五个色界的善心、四个无色界的善心,一共多少个?八加五再加四等于十七;还有二十三个欲界的果报心,哪二十三个欲界的果报心呢?它们是八大善果报心,再加上七个不善果报心,以及八个善果报无因心,一共多少?一共二十三个;还有两个转向心是唯作心,和一个果心。对于初果圣者来说,他只能够体验入流果的果心,对于二果的圣者只能体验二果的果心,对于二果圣者来说,他们不能够体验入流果的果心,因为是他过去体验的。也就是说,初果圣者当他入果定的时候,他的果定心必然是入流果心,如果一位一来圣者,他入的果定必然生起的是一来果心,而不可能再生起入流果心,他不会再生起更下的、更低的果心。
对于三果不来圣者(anàgàmin,阿那含)来说,他们不会生起四类的心:第一是唯作速行,因为唯作速行是阿拉汉圣者的专利,所以他们没有、也不可能生起;还有邪见相应心也不能生起;还有两种瞋根心也不能够生起;疑相应的心也不会生起。
诶,不是说一位三果圣者已经断除了欲贪吗?为什么他还会生起贪的心呢?对,他还会生起称为很微细的对色界生命的贪和无色界生命的贪,这一类应该归于什么心?还是属于贪心,所以一位三果圣者还能够体验到的不善心一共有五种,即四种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例如:一个三果圣者还会有傲慢,还会有我慢,我慢是属于贪心还是瞋心呢?还是属于贪根心。一位三果圣者还会不会悲伤?会不会?不会悲伤。会不会紧张?不会。会不会担心、忧愁?也不会。所以他们不会有瞋根心生起。但是他们会不会掉举?还是会,所以掉举的不善心还是可以生起于三果圣者;还有十七种善心,即:八种欲界的大善心、九种广大心(广大的善心),即:五种色界善心和四种无色界善心;还有二十三种欲界的果报心,也就是八大果报心和十五种无因果报心;还有两种转向心和一个果心,这种果心是不来果心。
我们再看看阿拉汉圣者,阿拉汉圣者不会生起什么心?不会生起善心,也不会生起不善心,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速行里面,只会生起两种速行心,第一种是唯作的,唯作的是世间的心,如果他们生起的是出世间心,这是果报心,出世间的阿拉汉果心,因此阿拉汉圣者在他们生命期间,能够体验到的一共有六类的心,即:十八种无因心。也就是说,即使连佛陀一样也要体验到一些不善的果报,是不是?十八种无因心即:七种不善的果报心、八种善果报的无因心,再有一种五门转向心、一种意门转向心、阿拉汉生笑心。
八大果报心可以在他生命期间体验为彼所缘,八大唯作心可以生起在他的世间的速行里面,还有五种色界的唯作心可以生起在他证入色界禅那的时候,四种无色界的唯作心可以生起在他证入无色界定的时候,这是属于四种无色界的唯作心,当他入果定的时候,他生起的是阿拉汉的果心。
我们在这里依照恶趣的众生,依照无因结生的众生,依照二因结生的众生,依照三因结生的凡夫、有学圣者、阿拉汉圣者来分析,分析了在这些众生中哪些心会生起,哪些心不会生起。同样的,我们再简单地讲一讲依照地来分,就是依照三界来分,对于色界和无色界的梵天人来说,他们不可能会生起瞋恚相应的心。也就是说一个梵天人在他整个生命期间都不会有任何瞋心的表现,同时在色界和无色界地里面,他们也不会有彼所缘的发生。同时,如果一个人投生到无色界梵天,他将不能够证得色界的禅那以及更低的无色界禅。
例如:一个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处的梵天人,他并不能证得色界的禅那以及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他只能够进入的是非想非非想处定,但是在他们的心路过程里面,他们还是可以生起善心、欲界的善心,还可以生起除了瞋恚心之外的贪根心及瞋根心。对于色界天人来说也是,他们还是可以生起我们称为欲界心的善心和除了瞋恚之外的不善心。
例如:一位梵天人,他能够看东西吗?可以。他能够听东西吗?也可以。所以色界的梵天人,他们能够在有佛陀出世的时候,能够来到人间、亲近佛陀、听闻佛法。他能够看见佛陀吗?可以。能够看佛陀的心是属于什么心?还是属于欲界的心,不是色界的心。如果色界的心的话,在他的生命期间,如果他还是凡夫或有学圣者的话,生起的只是属于广大心,而广大心速行是生起很多次的,就相当于入定,入定的话他不能够看、不能够听。当梵天人能够亲近佛陀的时候,他还是以欲界的心去见佛陀、去听闻佛法,而且思维佛法、去讨论佛法,这些都是以欲界心来造作的。
而在欲界里面的有情,如果是瞎眼或者耳聋等这些有情,他们也不会生起相应的眼门心路过程,不会生起相应的根识。例如:一个先天性瞎眼的,眼识不会生起;一个耳聋的,耳识不会生起。对于色界的梵天人来说,他们也不会生起鼻门心路过程、舌门心路过程、身门心路过程,也就是说在六门心路过程中,有三个门的心路过程他们并不能够生起,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净色。
例如:梵天人不会嗅到东西,他们不会尝到味道,他们也不用吃我们现在欲界的食物,因为有饮食欲望的这个是属于欲界,还有他们没有身净色,所以身门心路过程也不会生起。因此在色界的梵天界里,他们没有男女的接触,也根本没有男女之相,连性根色都没有,他们也没有任何的身体病痛、痛苦等等,因为他们没有身净色,所以这三门,就是鼻、舌、身这三门的心路过程不会生起于一切梵天人。而对于无色界梵天人,连一切的五门心路过程都不会生起。而还有一种无想有情天,就是一切心都不会生起,他们只是一堆色法而已。
我们讲有情和心的关系就讲到这里,我们现在讲心、心所、心路过程就到今天晚上为止,我们下一期将一起来学习世间、学习业,以及学习离心路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在下一期重点来讲业是怎么样的运作,业是怎么样的成熟?当我们的生命在死亡和结生的时候,在死生的这个关头是如何进行的、如何运作的,我们将在下一期继续一起来学习。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38讲 世间(恶趣地、人、欲界四天王天)
玛欣德尊者2009.06.03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各位请合掌,让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们,晚上好!
我们通过五期的时间学习了概念法,学习了色法、心法、心所法,还学习了心路过程。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将进入学习另外一个新的内容。今天晚上将来讲一讲我们所处的这一个世间,讲讲我们这个世间的种种形态,种种相状和它们的本质,最后我们再进入讲业的范畴。
讲到世间,由于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称为世间loka 。有三种世间tayo lokà,第一种世间是称为行世间saïkhàra-loka;第二种是有情世间sattaloka;第三种是空间世间okàsa-loka。
什么是行世间呢?行世间是指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或者两种是指名色法,或者三种受,或者五取蕴,或者六处,或者七识住等等这些,乃至到十二处、十八界,这种称为行世间saïkhàra-loka。
还有另外一种是有情世间,例如:有愚蠢的人,有智者。有三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有六趣的轮回,有人天的善趣和四种恶趣等等,这些称为有情的世间。
还有称为空间的世间,例如:我们说到的轮围世界就是一个须弥山,以一个太阳围绕着的一个世界,这称为空间的世间。
在这三种世间当中,行世间侧重于讲究竟法,这个是我们观照的目标。而有情世间和空间世间并不是我们修行观照的目标,但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在这里我们也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它。
在这里我们就先着重来讲有情世间sattaloka 。
讲到有情世间我们都可以把它分为三有tibhava。哪三有呢?欲有、色有、无色有。又可以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还可以分为四种生存地catasso bhåmiyo,即第一种是恶趣地apàyabhåmi,第二种是欲善趣地kàmasugatibhåmi,第三是色界地råpàvacarabhåmi,第四无色界地aråpàvacarabhåmi。
在这四种生存地当中,恶趣地和欲善趣地都是属于欲界,因为一切的恶趣都属于欲界。这两种地加起来我们称为欲界,然后再加上色界和无色界,这形成了三界。有情的世间是生存于这三界当中,我们说到的轮回、流转,也是在这三种界、四种生存地当中。
在这里我们就先来讲恶趣地apàyabhåmi。恶趣地一共有四种,即第一是地狱niraya,第二畜生tiracchànayoni,第三鬼peta,第四阿苏罗asura。有这四种恶趣地。
为什么这些生存地或者说这些生命称为恶趣呢?恶趣叫做apàya,它是由apa再加àya加起来的,apa的意思就是毫无,再加上àya是快乐,所以称为恶趣地。因为生存于这一些生命界的众生,他们的痛苦远远地超过了快乐。之所以一个众生会投生到恶趣地,是由于他们的恶业成熟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就先来讲第一种恶趣地——地狱。为什么称为地狱呢?地狱是巴利语niraya,在《义注》里面讲:
Tato eva ramitabbaü assàdetabbaü tattha natthīti dassento àha ßniratiatthena nirassàdaññhena nirayoûti.
当知对于可欢喜的、可快乐的,在那里却没有,所以说:“以毫无可喜之处、毫无乐味之处为地狱”。
所以地狱,ni就是没有,再加raya或者rati。rati就是欢喜、快乐,毫无快乐可言称为地狱。根据佛教的说法,地狱是最低下的生存地,也是在轮回当中最痛苦的地方。如果一个有情因为不善业投生到地狱里面去,从他出生一直到死亡,他必须得不断地遭受自己由过去所造的恶业带来的果报,完全没有休息的机会。诸论师就把地狱分为八种地狱,这八种地狱又称为八热地狱。
第一种是等活地狱sa¤jãva niraya。我们看到的这一个是中国的古画。
另外一种又称为黑绳地狱kàëasutta niraya。在经典里面,例如在《相应部》的《Bàlapaõóitasuttaü愚人和智者经》(《贤愚经》),里面讲到了地狱的痛苦是很难形容的。如果一个众生由于恶业堕落到地狱,那么他在地狱里面所受的罪,所经受的痛苦,我们很难用比喻来形容。
如果一定用比喻的话,那么就犹如一个人在人间,当他犯了罪,他被国王或者被政府抓到了,然后在早上的时候,用三百矛就是用刀去刺他一百下,在中午的时候又用刀去刺他一百下,在晚上的时候又用刀去刺他一百下,那么这个人在一天当中经受了三百刀在他的身体里面刺,你说痛不痛苦?但是即使一个人在一天当中被刺三百刀,这种痛苦是微不足道的,微不足道到什么样呢?佛陀那个时候就拿起了一块石头,然后就问弟子们说:“诸比库,你说我手上的这块石头大呢?还是整个喜马拉雅山的石头大呢?”那些比库说:“尊者,您手上的石头很小块,根本不可能跟喜马拉雅山比。”“同样的,”佛陀说:“如果一个人在一天当中受三百矛的刺,他所受的痛苦就好像我手中的石头一样。如果是一个人堕落到地狱里面去,他所经受的痛苦就犹如喜马拉雅山那么多。”而且在地狱里面,那些狱卒们拖着那些受苦报的人,那些以前作恶的人,扒他的皮或者用烧得火红的铁叉叉他的胸膛、叉他的胸口。只要这一个人的恶业还没有消尽,那么他的苦报就不会消尽,他也不会死,他就一直在那边(受)折磨。我们人被杀了会死掉,但是他并不会死掉,他就一直在遭受着这么剧烈的痛苦。
第三种是众合地狱sanghàta niraya。
还有第四种是号叫地狱roruva niraya。在地狱里面有的罪人被倒吊着,他的脚向上,头向下的吊着,然后那些狱卒拿着斧头就这样砍他的身体,他遭受着剧烈的痛苦,但是只要他的罪、他的恶业还没有消尽,他就不会死,他就一直都在那边经受着痛苦。
第五是大号叫地狱mahàroruva niraya。
第六是燃烧地狱tàpana niraya。
第七是大燃烧地狱mahàtàpana niraya。
但这些所有的地狱都还不如最后一个地狱那么剧烈。最后一个最痛苦的地狱是什么地狱?是无间地狱avãci niraya。这里的无间地狱是所有地狱当中最下层而且又最恐怖的,据说在这些地狱里面,在《贤愚经Bàlapaõóitasuttaü》里面又讲到,所有这些地狱里面又有四方,四方又各有四个小地狱,因此一个地狱就可以分为十六个小地狱,加起来一共有一百三十六个地狱。
什么人堕落到地狱里呢?造了十不善业的人,例如杀生,不与取,邪淫(欲邪淫、乱搞男女关系的),虚妄语的,那些挑拨离间的,粗恶语的,杂秽语的,拥有邪见的,瞋恚的和贪婪的。这十种造了十种不善业的人,当他们的恶业成熟的时候,将要堕落到这些地狱。
而在另外一些经典里面又提到了另外一种地狱称为寒冷地狱。寒冷地狱也可以分为好几种,例如在《相应部》和在《经集》里面,有个叫做《拘迦利耶经Kokālikasuttaṃ》,这位Kokālika又称为Kokàliko,他是佛陀在世的时候的一位比库。由于他怀恨佛陀的两位上首弟子(沙利子和moggallànà目犍连尊者),有一天他到佛陀的面前去毁谤,他说沙利子和moggallànà这两位比库已经受到了邪恶欲念的控制,佛陀就阻止了他。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仍然说这两位上首弟子陷入了邪念,佛陀也继续地阻止他。但是他仍然不放弃这种邪见,而且他毁谤了这两位阿拉汉圣者。等这位Kokālika比库回去之后不久,他的身上就开始长了很多的小红点;刚开始这些小红点像芥子那么小,后来慢慢地这些小红点就变成了脓疮,长了疮;然后这些小红点慢慢地长大,像豆一样;后来又长的像枣核一样,像枣一样;后来又长到像芒果一样;然后继续再长大;最后这些脓疮全部都烂了,脓和血流了出来;这个Kokālika在痛苦当中死亡了。死亡之后,佛陀说这一个Kokālika投生到莲花地狱里面去。
当时那些比库们问:“到底莲花地狱有多漫长的时间呢?”佛陀说:“莲花地狱里面的时间很漫长、很漫长,很难用比喻来说明。”那些比库说:“到底可不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佛陀说:“好的。就好像在Kosala国(乔萨罗国)的一个大车 ,一个大车里面就装着二十壶,一壶等于十斗,就是说有两百斗的芝麻。假如有一个仙人,一百年把芝麻拿一粒走,这样把一车二十壶就是两百斗的所有芝麻拿光了,还不如一个Abbuda niraya(阿菩达地狱)的时间那么长。但是,即使这个Abbuda的时间那么长,但是Nirabbuda niraya(尼拉菩达地狱)这个地狱的时间又是Abbuda地狱的二十倍。即使这个地狱很长,但是Ababa niraya(阿拔拔地狱),Ababa地狱又是Nirabbuda地狱的时间的二十倍。Ababa地狱的时间那么长,但是Añaña(阿嗒嗒地狱)地狱的时间更长,是Ababa地狱的二十倍。而Añaña地狱的寿命很长,但是它还不如Ahaha(阿哈哈地狱)地狱的时间那么长,Ahaha地狱是Añaña地狱的二十倍。”前面这些Abbuda、Añaña、Ahaha这些象声词,就是那些地狱的众生在地狱的寒冷的环境下冻得发出的这样的声音。而Ahaha的地狱寿命再长,它也不够Kumuda niraya黄莲花地狱的时间那么长。黄莲花地狱是阿哈哈地狱的二十倍。而香莲花地狱Sogandhika niraya又是黄莲花地狱的二十倍。青莲花地狱Uppalaniraya这里的时间,又是香莲花地狱的二十倍。而白莲花地狱Puõóarika niraya又是青莲花地狱时间的二十倍。而白莲花地狱的时间那么长,但是红莲花地狱Paduma niraya又是白莲花地狱的二十倍。所以这个Kokālika或者叫Kokàliko就是堕落到红莲花地狱里面去,所以这样的时间是很漫长很漫长的。
因此,佛陀说一个人生长在这个世间,他的口中如果带有一把斧头的话,这样的愚痴人还用斧头去砍自己。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毁谤了圣者,他毁谤了不应该毁谤的人,他赞叹了应该受到谴责的人,这种人就好像拿着斧头去砍自己,自己受苦一样。所以在《相应部》和在《经集》的《拘迦利耶经Kokālikasuttaṃ》里面提到了这个地狱,而且这一个故事在经典里面不止一处提到。
讲到了地狱之后,我们再讲另外一个恶趣,是畜生。为什么称为畜生呢?畜生古代又翻译为傍生,好像玄奘大师就是翻译为傍生。它是:
Tiriyaü a¤chità'ti tiracchànà.(或者)Tesaü yoni tiracchànayoni.
牵引这四方为“傍生”。(或者)该处之生为畜生。
畜生趣是恶趣之一,因为人们造了恶业,所以堕落到恶趣。在恶趣地里面,几乎都是很痛苦的。而对于畜生趣来说,又是仅次于地狱的。
在《Bàlapaõóitasuttaü愚人贤者经》里面讲到了,有一些众生它们用牙齿吃草,它们以草为食物,这些众生就好像牛、马、驴、骡子等等,这些是吃草的动物。为什么这些畜生、这些动物、这些有情会吃草呢?因为它们在过去还是人的时候,它们贪吃,它们执着于口味,以及它们造了恶业,由于这种恶业成熟,它们死了之后,身坏命终之后就堕落到畜生。
又有一类的众生,它们很喜欢吃粪便,很喜欢吃屎,就好像有些鸡,有些狗等等,它们很喜欢吃粪便,为什么这些众生很喜欢吃屎呢?因为它们在过去还是人的时候,它们贪吃、贪着口味,它们造了种种的恶业,由于这些恶业成熟了,它们堕落到畜生。
又有一些众生,它们生在黑暗中,它们成长在黑暗中,它们死于黑暗中。就好像有些虫,有些昆虫等等。为什么这些众生,这些有情会生于黑暗、长于黑暗、老于黑暗、死于黑暗呢?因为它们过去还是为人的时候,它们贪吃,贪着口味和它们造了种种的恶业,由于恶业的成熟,它们投生为这一类的众生。
又有一类的众生生于水中,长于水中,死于水中,好像鱼、虾、龟、鳄鱼等等,为什么这些众生会生于水中、长于水中、死于水中呢?因为这一类的众生,它们在过去为人的时候,它们贪着口味,它们喜欢馋嘴,以及它们造了种种的恶业,由于恶业的成熟,它们堕落为畜生,成为这一类生于水中、长于水中、死于水中的畜生。
还有一类是生于不净,就是那些很臭的地方,生长在很不净的地方,死于不净的地方,例如:那些生长在腐鱼里的那些虫,生长在腐尸里面的虫,生长在臭水沟里面的虫,生长在污水里面的那些虫,这些虫是属于这一类生于不净、长于不净和死于不净当中的众生。为什么这些众生会生于这样的地方呢?因为它们贪着于口味以及它们造了种种的恶业。由于恶业的成熟,它们堕落到这一类的趣当中、这一类的生命当中。
一旦一个人堕落到恶趣当中,那么在畜生地里面它们没有法行,没有福行,没有善行,没有寂静行。它们根本没有机会造福业,造善业,更何况能够听闻佛法,能够修行,它们甚至连戒要持好都不可能,它们可能连布施都很难做到,是不是?而在这些畜生地里面,它们只是弱肉强食。
在畜生的生命中其实它们就是两样功能:第一就是它们如何保护自己,而不被天敌吃掉;同时它们又如何去寻找它们的食物。所以畜生基本它们的生命就是这么样,而且畜生随时随地都会有被它的天敌吃掉的危险。
假如一个人堕落到地狱,堕落到恶趣,堕落到畜生,他要再投生为人是很难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畜生趣,在地狱趣里面,它们没有机会积累善业,所以如果一个畜生趣有机会投生到人天善趣,那很有可能是它过去所造的业成熟,它所造的善业成熟,而它现在的恶业消尽了。
即使是一个畜生很有幸投生为人,他很可能是投生到很贫穷的家庭、很下贱的家庭。或者他自己长得很丑陋,长得很矮小,或者长得很愚痴,或者他自己身根不全,都会这么样。而且一个人如果他是从畜生投生的,那么他还会带有很多畜生的习气,例如:他的贪心特别重,他的瞋心也特别重,他的趣味很低级,他的一些爱好很低级,这一类,就是我们说的有些嗜好是属于变态的嗜好,这一类的。而且他特别害怕,经常有时候会做噩梦等等。而对于地狱里投生的众生,他特别怕黑等等,都有这一类的带有过去某一种习气在。
如果一个人、一个众生想要投生为人是很难得的。同样在这部经,在那个《Bàlapaõóitasuttaü愚人智者经》里面,佛陀就举了一个盲龟的比喻。就好像一个人,他把一个轭,就是我们说一个车轮吧,车轮里面有个小洞,把它丢到大海里面去。当西风把这个轮吹到东边,然后东风又把这个轮吹到西边,北风把这个轭吹到南边,南风又把这个轮吹到北边。而在大海里面生活着一个盲龟,瞎眼的乌龟。这只瞎眼的乌龟,每一百年它浮上海面一次,那个时候佛陀就问他的弟子们说:“诸比库,你说这一个盲龟,当它正好浮上海面的时候,那个车轮的洞正好套在它的头,你说这种机会多不多,大不大?”现在我也借着这个问题问问大家,机会大不大?很渺茫,是不是?但佛陀说:“我说当一个众生堕落到恶趣,他想要再恢复人身,比这个还难,机会还小。”可能有些人很难理解,但是我们想一想,畜生多还是人多?我们想一想,就像我们现在在这座山里面,畜生多不多?例如:到了某个季节,很多的虫子、飞蛾、蚊子等等出来,地上爬了很多的蚂蚁。或者说在一个臭水塘里面生长了多少的小动物,是不是?不要说得那么远,我们的肚子里面有多少的众生?有多少只虫?数不清,是不是?这些都是众生,这些都是生命,这些就是生于不净、长于不净、死于不净,生于黑暗、长于黑暗、死于黑暗的那些众生。
因此我们现在有幸能够生而为人,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你不要看到好像人很多,好像听到一些民间故事:他投胎,又投胎做人。真的来说,轮回当中可不是那么快乐的,轮回当中要投生为人是很难的。只要我们想一想,畜生的数量和人的数量一比,我们就知道现在那些所谓的什么人口爆炸,什么人口膨胀,其实跟畜生比起来,这个是微不足道的。你看如果是现在搞开发,把一片森林烧掉,多少的众生啊?是不是?例如:要建一个水库,多少的众生给淹死啊?那些蛇、虫、鼠、蚁等等,是不是?这些众生其实它们还是生命啊!它们也是轮回当中的生命啊,而且我们也不用太过侥幸,太过庆幸,我们过去也是这么样。
如果你未来你也想要这么样,那么好吧,大家继续放逸吧。
我们再看所谓的这些畜生们,它们最大的快乐也许就是它们吃到它们的一些食物,或者现在作为一个最大的果报的动物,我们可以看得到的,例如:那些宠物狗等等。这些众生为什么它们会投生为宠物呢?它们为什么可以受到人的呵护、关爱呢?因为它们过去曾经布施,它们曾经行过善,但是由于它们的恶业成熟,使它们投生到恶趣。
我们再看下面一种苦趣,叫做鬼。为什么称为鬼呢?
Peccabhàvaü pattànaü visayoti pettivisayo.
死后所落得的境地为“鬼界”。
有人把鬼称为饿鬼,但是真正来说鬼的种类是很多的。有的鬼是属于长年经受着痛苦的,即遭受着饥饿、遭受着口渴和其它的病痛。它们没办法减轻它们的痛苦,这一类。因为这一类的众生,这一类的鬼居多,所以我们才把它称为鬼。但是也有少一部分的鬼,它们是很有福报的,甚至有大福报的。鬼类的众生并没有自己的世界,它们和我们人类住在同一个世间。例如:它们也住在森林,住在沼泽,住在坟场,甚至它们住在我们同样的,在村庄、在屋子、或者在寺院里面都有。
鬼类和我们是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例如:我们说到的有些一般的鬼类,它们必须得依附某一样的东西而住,就好像一只苍蝇一样或者一只蚊子一样,如果它没有依附的话,它就飞来飞去,但是如果它一旦有依附就可以站立起来,就是说站在墙上或者站在柱子上。这些鬼类也是,例如:有些树,有些草木,乃至有些像,有些神像等等,那么很可能就是那些,这一类的鬼类的众生所依附的地方,甚至有时候有些石头等等,都可以依附。
一般上来说,人并不能够看到鬼类的众生。但有几种情况可以看到,例如:拥有天眼的人,他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散播慈爱的人,他可以大概的看到鬼类的众生。还有另外一类人就是如果你的果报比较低落,那么你可以见鬼了,或者撞到鬼。这个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你的阴气比较重,你就会见到鬼。也就是说,有些鬼平时我们都见不到。用佛教来说就是你的果报比较增盛、比较强的时候,一般你是看不到鬼的。但是如果你的果报很低劣,甚至有些人与生俱来的果报比较低劣,就是民间的那种类似阴阳眼的这一类人,他们也可以看到鬼。但平时一般我们都很难看见鬼。
鬼大大小小,它的种类很多,甚至它并不比畜生差到哪里去,大的、小的、各种颜色的都有。而有些鬼很有福报,它们甚至类似诸天一样的享乐。还有另外一类的鬼,它们就是可以接受人的供养,例如:有些人在祭祀、在拜鬼等等,这个时候它们可以享用,这些就是属于有一点福报的鬼。而还有另外一类的鬼就是有些人去养它,例如:所谓民间讲的养小鬼,因为有些鬼有异类的本事,所以它可以为人服务,去做一些事情。但是还有另外一类更加低等的鬼,它们就可以吃,例如:吃香气呀,或者当一个人或者动物死了之后,那些鬼就会去吸这些气。在垃圾堆里面,有些就吃垃圾,吃痰,吃粪便,吃血腥。还有另外一类的鬼,它们还会有攻击性的,例如:它们会吸精气等等。而更多的鬼类,它们很多长年都遭受到饥饿的逼迫,它们没办法吃东西,即使它们见到,有一些东西它们得到,但是会有另外一些更大的鬼,或者更有威力的鬼,会去欺负它。例如:有些鬼很口渴,它们见到了水想喝,结果就给那些守护水的那些鬼,给它用杖打,可能它流的血,比它喝的水还更多。而有些鬼也是弱肉强食的。所以鬼类也是很痛苦的,只不过有些鬼类,由于它有了一些福报,有某一类的鬼,它们可以享受一些福乐。还有另外一类的鬼类,它们可以得到人们所分享的功德,这一类的鬼称为“受他施鬼”。“受他施鬼”就是说当我们做了一些功德,例如:我们以死者的名义去供僧去做布施,然后我们记得回向给它们。这个时候,这一类的鬼由于它时时刻刻都在想,到底有没有它的亲戚去做回向、做功德给它们。当它们如果知道了自己的亲戚在做了功德之后,同时又念“Idaü me ¤àtãnaü hotu Þ sukhità hontu ¤àtayo.”之后呢,它们就会来做随喜。就犹如在《户外经》里面讲到的,就是当时的宾比萨拉王(Bimbisàra频毗色拉王)他过去世的亲戚,因为他们偷吃了供僧的一些食物,所以堕落到鬼道很久的时间,即使宾比萨拉王为他做功德,但是没有回向他们仍然得不到。后来佛陀就叫他念“Idaü me ¤àtãnaü hotu Þ sukhità hontu ¤àtayo.”,然后这些鬼类它们说出了“Sadhu! Sadhu !Sadhu !”于是它们这些鬼的痛苦很快就减轻,乃至消除了。
这一类是属于鬼道的众生。
还有另外一类称为阿苏罗道的。阿苏罗道包括了两大类的有情:一类的有情是属于类似天界的有情。称为asura的意思,“sura”就是天,“a”就是非。非天,就是它不是天。据说在很早期的时候,asura阿苏罗是住在天界的,后来当沙咖(Sakka)天帝就是帝释天王投生到那里之后,他就不愿意和这些阿苏罗一起共住。然后就用酒去灌醉他,然后把他丢下须弥山去。当时这些阿苏罗知道了自己已经不再是天界的众生,于是它们就像蚂蚁爬上石柱一样,浩浩荡荡去攻打。于是,天界和阿苏罗就经常在打仗。
而作为恶趣的阿苏罗,叫做vinipàtikàsura,堕恶趣的阿苏罗。这一类的阿苏罗就好像鬼一样,它们也是住在村庄,住在坟场,它们也遭受痛苦的折磨,甚至它们有时候还会附体,附上一些人等等。
这是恶趣的众生。
对于善趣呢?我们称为欲的善趣地kàmasugati-bhåmi。欲善趣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界,一种是天界。天界这里是特指欲界天。
我们先讲人界。为什么称为人呢?人的巴利叫做manussà。manussà或者它的梵文叫做manuṣya,是:
Manaso ussannattà manussà.
意增盛故为“人”。
也就是他的心念很强,以心念强故,称为人。我们人的心念,就是造业的心念比其它的趣、其它的众生更强,所以称为人。由于人的心很敏锐,所以他可以比其它的众生造作更强的善业或者不善业。这是人界的生存界。
对于人来说,他可以造作很强的善业,也可以造作不善业。对于人间来说,是有苦有乐的,而且往往是苦多而乐少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投生到人界的众生更容易体验到苦。而且他们由于意增盛,就是他们有心念,所以他们可以用来修行。对于造业来说,在人间他造的业是更多的。例如:我想问大家,应该这个问题很普遍的:在这个世界上最凶残的动物是什么?是什么?不是老虎,不是狮子,是人。为什么?老虎狮子杀害其它的动物是为了什么?为了生存,它们只是为了生存。它们也许杀了一只动物,例如:一只狮子吃了一只鹿之后,它可以好几天、很久不用再吃了。但是我们看一个人,他可以杀多少的动物?我们人生存,就不允许其它的动物生存。如果你的家里有蟑螂、有蚊子、有蚂蚁,你们会怎么样?赶尽杀绝,是不是?我们为了建一个城市,我们会毁掉大量的森林,毁掉大量的土地,多少的众生会死掉。而且我们为了饱口福,多少的鸡、猪、鸭、牛,一天给宰杀了。这些宰杀,他们只是为了赚钱,为了经济上的效益,他们并不是说,我不杀了,我的命就将会死掉了。所以真正来说,人是最凶残的动物。而且,有时候连动物,它们都会有慈爱。但人甚至有时候凶残到连自己的父母都敢杀,五无间罪惟有人才能够造作,人才有那么凶残去造作的。然而,也正是因为世间是苦乐参半的,所以佛陀也会出现在世间。作为我们人界来说,我们有很多的机会去积累很强的善业,例如:在六道里面哪一道最好修行?(人道)对!为什么佛陀会出现在人间呢?有没有佛陀出现在天界的呢?有没有佛陀出现在很快乐的世界呢?有没有?为什么佛陀一定会出现在苦乐参半的(人间)呢?因为佛陀说过:“如果世间没有衰老,没有什么?疾病。没有死亡,那么一切诸佛、如来、阿拉汉、正自觉者将怎么样?将不会出现于世间,因为世间有这三种不可爱、不可意、不可喜之法,所以诸佛、阿拉汉、正自觉者会出现于世间。”就好像如果大家都没有病,有医生的必要吗?有么?没有。正是因为人可以体验到无常、体验到苦、体验到无我,所以佛陀出现于世间,演说了无常、苦、无我之法,让我们有机会可以修行。也正是因为这么样,所以佛陀说:“一切的佛陀都出现在人间。”
我们接着再来看看天界,天界的众生。为什么称为天界的众生呢?
Pa¤cahi kàmaguõehi attano attano ànubhàvehi ca dibbantīti devà.
通过五欲功德以及各自的威力来消遣(或者来娱乐)故为“天”。
也就是说,天人拥有很殊胜的快乐。对于欲界的天人来说,他们经常都是用五欲功德来自己娱乐自己。天界有很漫长的寿命,有很殊胜的容颜,有很殊胜的欲乐被他们享受,所以我们称为天。
天人一般都是一出生就是这么很漂亮的,而且一般的天人并不会有衰老相。如果一个天人出现了衰老相的话,那么就预兆着他在七天之内将会要死掉了。一个天寿是很漫长的,这些众生投生到天界,是由于他们的善业导致他们投生到天界的。一旦一个众生投生到天界,那么他只是在享受过去所造的善业带来的福报。他们在尽情地享受五欲的功德,他们有很漂亮的天女在伴随着,他们有很美味的天食,有很悦耳的天乐,在那边陶醉、在那边享乐。而且他们的一切都是很美的,例如:在经典里面讲到,三十三天经常一大群天子们、天人们,他们骑着车到欢喜园,到其它的园林里面去游玩,然后他们在那里歌舞,在那里游玩、游乐、嬉戏等。
对于天界来说,又可以分为六种,我们称为六欲天,为什么称为欲天呢?因为这些天众、天界他们仍然有欲乐,所以称为六欲天。第一是四大王天Càtumahàràjika,第二是三十三天Tàvatimsa,第三是亚马天Yàma,或者古代翻译成夜摩天,第四是都西达天Tusita,(都西达天古代翻译成兜率天,玄奘大师翻译成睹史多天)。还有化乐天Nimmànarati,还有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
我们先讲四大王天Càtumahàràjika。四大王天属于和我们人类比较接近的一个天,这个天依四方而分为四界,每一界都有一位天王在统治着。而这些天王所统治的多数都是称为半神的一类众生。
其中,东方称为持国天王Dhataraññha,他守护东方,统领gandhabba(甘塔拔),gandhabba古代也翻译成干闼婆。
南方称为增长天王Viråëhaka,守护南方,统领瓮睾鬼。瓮睾鬼也称为kumbhaõóa,叫做鸠盘荼。这一类的鬼是一种很怪、很奇怪的鬼。它就是古代有时候也翻译成冬瓜鬼,其实就是瓮睾鬼。这一类鬼很丑陋,有时候也翻译成结集鬼,它们在走路的时候要扛着它们的睾丸走的,然后它们坐就坐在睾丸上,所以就称为瓮睾鬼。
第三是广目天王,守护西方,统领诸龙。广目其实原来的意思叫做Viråpakkha,它是Viråpa再加akkha。Viråpakkha的意思:Viråpa意思是很丑陋的,akkha是眼睛,他们的眼睛很丑陋,所以称为丑目,但是古代为了斯文、文雅点,称为广目,其实就是眼睛很大。他们是龙的主,统领诸龙。
北方叫做Vessavaõa(韦沙瓦纳)。Vessavaõa也叫做Kuvera,他们守护北方,统领亚卡(Yakkha夜叉)。Vessavaõa在梵文叫做Vaiwravaõa,Vaiwravaõa古代翻译成毗沙门,又称为多闻,就是根据Vaiwravaõa。但是如果根据巴利他就是Vessavaõa,就因为这个天王住在Visàõà那个地方,所以他称为Vessavaõa。他们统领的都是一类的叫做夜叉的。
为什么它们称为Yakkha呢,夜叉呢?因为这一类也是属于半神的。它们这一类的众生,有的有很大的福报,甚至它们是类似天趣一样的众生,好像宾比萨拉王(Bimbisàra),他已经证得了初果,但是他死了之后,他就投生为这一类的夜叉,他成为北方韦沙瓦纳王的眷属。在《长部》有个叫做《Janavasabhasuttaü》经(《人中牛王经》,《阇尼沙经》)里面,北传的《长阿含经》也有,就讲到了是属于宾比萨拉王投生的。他投生为亚卡(夜叉)很漂亮,而且他的福报也很好。但是,更多的这一类的夜叉是很凶恶的,而且它们是很丑陋的。
在《长部》有一部经叫做《阿嗒那帝亚经âñànàñiyasuttaü》,(《阿咤曩胝经》),这一部经里面几乎讲到的是这些夜叉的世界。这部经是由这一位韦沙瓦纳天王所讲的,他就讲到有一次四大天王去见佛陀,然后这一位韦沙瓦纳王他说到了:“在我统领的种种的亚卡(夜叉)当中,有高等的、有中等的、有低等的。但是,它们有些信佛,有些对佛陀没有信心。大部分的夜叉对佛陀是没有信心的,因为佛陀教导要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和远离饮用酒类等麻醉品。但是这一类的众生,这一类的夜叉,它们很喜欢做这些坏事,所以它们不喜欢佛陀。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很喜欢去捣蛋,去干扰那些修行人,干扰佛陀的弟子。”然后,这个韦沙瓦纳王讲了它们夜叉世界是怎么样。这主要是在北方,北方古卢洲(kuru,北俱卢洲),在喜马拉雅山的那一边,在须弥山的那一边,它们的夜叉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夜叉也是遍布,和我们共住在一个世间。有时候,也是在村庄、在树林、在山里面也有。
我们讲四大王天,讲天界就先讲到这里。我们明天晚上再继续讲天界,讲色界天以及无色界天。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39讲 世间(欲界天,色、无色界天),世间的周期
玛欣德尊者2009.06.04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各位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开始学习了世间。世间可以分为行世间、有情世间和空间世间。对于有情世间,我们就以六道轮回来讲,或者以三界、以四地来讲,四种投生之地来讲,即恶趣地、欲善趣地、色界地和无色界地。昨天晚上我们讲了四种恶趣,即:地狱、畜生、鬼和阿苏罗。接着我们又讲了人界,然后又再讲到了四大王天。在四大王天里面,它和我们人类是比较靠近的一个天。
四大王天它包括了两种:一种是空居天,一种是地居天。其中的地居天也就是说四大王的很多部属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生活在同一个界。例如:在东方持国天王所统领的甘塔拔(gandhabba干闼婆),也就是我们看到敦煌壁画的那些飞天,其实就是属于甘塔拔。它是属于天界的音乐神,它们经常都是载歌载舞的,都是很快乐的一些音乐神、歌舞神。而kumbhaõóa(鸠盘荼、瓮睾鬼)是南方持国天王所统领的。kumbhaõóa就是一类的比较丑陋的鬼,但是它也是属于财宝的守护神,所以有时候你会看到那些人供的财神,如果是比较凶的,其实就是属于这一类。
还有龙nàga。Nàga有一类是属于畜生,但是它们的福报有时候类似像天一样,这个是西方广目天王所统领的。而北方天王所统领的是夜叉yakkha。夜叉也是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间,都差不多,但有些还是属于天界的,而特别是在北方,北俱卢洲(kuru,北古卢洲)是夜叉的王国。有些人他可以通过念一些咒语等等招请夜叉,这方面可以说在民间里面也是比较普遍的。
之后我们再讲,在四王天更上的是三十三天Tàvatiüsa。Tàvatiüsa是三十三天的意思,古代音译翻成忉利天就是Tàvatiüsa。三十三天是由三十三位天王所统领,他的天主称为沙咖天帝。也就是说这个天,它中间的宫殿是住在须弥山的山顶,然后在四方各有八个天,然后再加上中央的天,一共是三十三天,天主为沙咖天帝。
沙咖天帝巴利叫作Sakka devànaminda。Sakka是这个天帝的姓,翻译为“能”。devànam是“诸天”,inda是“王”或者“主”,因此我们翻译成“沙咖天帝”或者“沙咖天主”。有时候古代也简称为帝释、帝释天 ,或者有时候也翻译成释提桓因。其实,它的原本的意思就是Sakka devànaminda,如果是梵文就是øakra devànàmindra。
为什么他称为Sakka(沙咖)呢?沙咖是由于他在过去生很恭敬,所以叫Sakkacca,恭敬地行布施,所以现在他的名字称为沙咖。或者说,又由于他拥有了能力,这个是等于有资格、有能力的意思,所以这位天王的姓称为Sakka(沙咖)。
他是三十三天的天主,他居住在须弥山山顶的善见城Sudassana中间的最圣殿Vejayanta。他是佛教当中的护法主神,因此在很多的场合里面,这位沙咖天帝都有出现。在《长部》有个叫做《沙咖问经》——《Sakka pa¤ha sutta》里面,就讲到这一位天帝,他在听了佛陀说法之后就证得了初果,证得了入流果。所以现在这位天帝,他仍然居住在三十三天,他守护着佛陀的教法。
而在经典里面也讲到,有几次他护持佛陀的教法。例如:当时有一个叫做萨嘎加的外道,他想要问难佛陀,想要和佛陀辩论,结果他的一些观点被佛陀逐一逐一地破了。然后当佛陀问他的时候,他就不出声,问他,他自己说不出话,因为他之前的观点和现在的观点不同。那个时候沙咖天帝就现在他的身后,那个时候只有他和佛陀看见。当时他是一种执金刚神的身份出现,说:“如果你再不回答佛陀的问题,佛陀问第三次你再不回答,我就用我的金刚杵把你的头敲为七片。”还有另外一些地方也出现过这样,所以沙咖天帝经常都是护持佛陀教法的一个护法主神。
沙咖天帝有很多的名字,在经典里面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他以几种方式出现,例如:有个叫做Maghavà。Maghavà就是由于他过去生曾经是婆罗门,他的名字叫做Makha,所以现在他的名字叫做Maghavà。又由于他过去生经常不断地布施,所以他叫Purindada,Purindada就是重复布施的意思。或者又称为Sahassakkha,Sahassakkha就是千眼或者称为千光眼,由于他在一个时候同时可以思惟一千个问题或者他可见到一千个样的形态,所以称为千眼。或者称为Vàsava,因为他过去生曾经把自己的住所、住的地方都布施出去。vàsa就是住的地方,所以他因为曾经把自己的住所都布施出去,所以称为Vàsava。
又由于沙咖天帝,他娶了一个阿苏罗王韦巴吉帝Vepacitti的女儿,他的女儿叫做Suja,或者叫Sujada,所以他叫做Sujampati,就是Suja的主、Suja的丈夫的意思。又由于沙咖天帝的武器是属于金刚杵,所以他也称为Vajirapàõã,pàõi就是手,或者说手拿着金刚,所以称为金刚手,或者称为执金刚神。
在经典里面,有时候也把沙咖天帝都形容为他是一个夜叉,他是个夜叉主。而且在他的天宫周围的门里面,都有很多的夜叉守护着,这些夜叉的武器就是金刚。因此,这一类的夜叉都称为执金刚、或者金刚神,或者称为金刚手。而这一位沙咖天帝是他们的主人,就是统领者。当然在四大王天当中的多闻天王也是属于夜叉主。
三十三天也有分为两种:一种是空居,一种是地居。地居就是居住于须弥山的这一类的神,而空居就是居住于虚空的。这一类的天还是属于比较低等的天、低级的天,而且在三十三天他们经常还会和阿苏罗一起打架,一起有战争,那等三十三天再上了,就没有这种战争了。
在三十三天再上的是Yàma亚马天(古代翻译成夜摩天)。由于这一类的天,他们能够获得天的快乐,所以称为Yàma。亚马天的天主是称为Suyàma善亚马天。Yàma也可以是双的意思,双天、一对的意思。
亚马天再上去是称为Tusita都西答天。(都西答天古代翻译成兜率天,或者兜率陀天,或者翻译成睹史多天)。为什么称为Tusita呢?Tusita的意思就是含有快乐、满足的意思。因为这一类的天人经常都以天的乐为快乐、为满足,所以称为喜乐天,又翻译成喜足天。在这一类天界里面,一切菩萨的最后第二世都会投生到都西答天,最后的一世必定会投生在人间,然后在人间成佛,在人间成佛之前的那一世,他会投生在都西答天。
就例如:我们的菩萨降母胎到马雅夫人(Mahàmàyà)的时候,他以白象降母胎的时候,他是从哪里投胎的?就是从都西答天。那个时候我们的菩萨在都西答天的时候,他的名字叫做setaketu,seta的意思就是白色的,ketu就是床,就是那个叫做幢幡宝盖的床,那个时候他的名字叫做Setaketu。而一切的菩萨在最后的第二世他必定会投生在这里,根据斯里兰卡的说法,现在的弥勒菩萨也是住在都西答天。但是在缅典就没有这样的说法,在斯里兰卡有这种说法,现在弥勒菩萨的名字叫那特叠瓦。弥勒菩萨将会在未来,在人寿八万岁的时候,他将会投生在人间,而成为继我们的佛陀之后的在我们这个贤劫bhadda-kappa当中的第五位佛陀。
现在都西答天的天王叫做Santusita,他是属于兜率天(都西达天)的天主。这位天主在十方面都比其他的天更加快乐,例如:他在天色、天声、天香、天味、天触,还有天的容颜、天的快乐、天的寿命、天的权威方面都比其他的天更加殊胜。
而在都西答天更上的是化乐天Nimmànarati。nimmàna就是变化,rati就是快乐。这一类的天人能够享受自己所变化、所创造出来的五种欲乐目标。例如:他们想吃什么,他们就可变出什么来吃。他们想要怎么快乐,他们就可变化出什么样的快乐目标。例如说他们可变出一个很漂亮的园林,然后他们在里面玩,他们会变化出天车,可变化出宫殿等等。所以,他们称为化乐天,就是他们可以变化出享乐,变化这些东西出来享乐,所以这一类的称为化乐天。
而第六个欲天就称为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他们能够享受他人创造出来的五种欲乐目标来享受。这一类的天人他们自己不会变化出一些欲乐的目标,但是他们却可以控制其他天人所变化出来的目标为自己所用。就好象一个有钱人自己不会煮饭,自己不会做菜,但是他却能够享用他人为他所做的菜。他自己不会建房子,但是他却可以住很豪华的宫殿一样,这一类的天人也是这样。而且,在魔天叫devaputta天子魔其实就是属于这一类天的天人。所以,有时候这一类的天也称为魔天Màra,魔罗。
这些都是属于六欲天,六欲天他们都拥有很长的寿命。例如:四大王天,四大王天的天寿是五百天岁,也就是他们在那里享受五百天年。天年是怎么算的呢?四大王天的一个天日等于人间的五十年,在他们那里,三十个天日等于一个天月,而十二个天月等于一个天年。因此一个四大王天人,他们是五百岁的话,那就等于人间的九百万年。
四大王天的是五百天年,到了三十三天是一千天年,亚马天是两千天年,都西答天是四千天年,化乐天是八千天年,他化自在天是一万六千天年。
因此,这些天人当他们投生到天界的时候,他们都在享乐。能够投生到天界,都是在人间造了十种善业道、十善业道,由于这些善业道成熟,使他们投生到天界的。或者他们造了身的善行、语的善行、意的善行,由于这种身语意的善行成熟使他们投生到天界。当他们投生到天界的时候,纯粹是他们在享受自己所造的善业带来的乐报。
因此,这些天人拥有很殊胜的容颜。他们的天衣不用洗换的,他们不会发臭的,不象我们一样,我们的衣服穿了一两天就会发臭、会脏,但是他们的天衣不会脏的。他们也不用洗澡,他们的皮肤一直都是很娇嫩,而且他们就好象十几岁的童男童女一样,非常漂亮。他们的漂亮程度,如果是一个人间最漂亮的美女和天女比起来,那根本不可能相提并论。
大家都应该知道Nanda难陀,就是佛陀的胞弟的故事吧,知道吗?应该知道这个故事。就是讲到难陀的未婚妻,叫做Janapadakalyàõã(嘉娜帕达卡娅妮)。Janapada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kalyàõã就是最漂亮的。我们现在说他的未婚妻可以称为国花,那么漂亮的。当难陀尊者出家了之后,很不情愿的给佛陀拉去出家的,就是在他成婚之日出家的,所以他一直都惦挂着他的未婚妻。后来有一天佛陀就叫他说:“你有没有去过三十三天呢?”难陀说:“我一个凡夫俗子,我怎么有可能,我又不会神通,我怎么可以去那里呢。”佛陀说:“你想不想去,我带你去啊。”于是他就去。结果在半路上看到了一只老母猴,那个老母猴正好它的尾巴、它的身子给山火烧得很丑陋。当时那个时候佛陀就问Nanda难陀说:“你说现在你的未婚妻漂亮还是这只老母猴漂亮呢?”难陀尊者说:“那当然是我的未婚妻漂亮了,这个老母猴算得了什么。”然后等这位难陀尊者看到了三十三天的天女之后,佛陀又问他说:“你的未婚妻漂亮还是这些天女漂亮?”那个时候难陀尊者说:“哎呀,我的妻子和这些天人比起来,她根本不能够算是人,就好象你拿我的未婚妻和那只老母猴对比一个样。”
所以,天人的漂亮就是他具有非常殊胜的容颜,他们的皮肤、他们的相貌都是非常的殊胜,是我们人间不可能比的,就好象一只猴子或者一只蟑螂和一个很漂亮的人比,不能够相提并论,或者一只母狗和一个人比,是不能够对比的。
而且,天人拥有种种的能力,例如:他可以看到很远的东西,他可以看到我们人类看不到的东西。我们称为天眼通,为什么称为天眼dibbacakkhu?就是因为天人本身的眼睛是这样的,天耳通就是其实是本身(就有)。对天人来说它们并不叫做通,它们只是与生俱来的果报,但是由于我们人类通过特定的去培养定力,或者证果等等,或者有时候由于天人再投生,偶尔他们会有一些这样的能力,所以这个称为通。例如:天人可以随意变化,可以飞行等等,这些我们称为神足通或称为如意通,其实是天人与生俱来,他们的果报是这么样。就犹如一只鸟一样,它长到一定的程度自然会飞,鱼就能够在水中游。同样的,天人他与生俱来就这样的,他不用怀胎,他是化生的。
而且在天界,因为我们的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的当时的圣弟子们,例如:像给孤独长者、像维沙卡,还有很多当时的在家圣者和一些还没有完全断除烦恼又没有证得第三果的那些圣者,有很多现在都投生到天界,特别是三十三天和都西答天。
所以现在天界还有很多的圣者,例如:在人间现在佛陀入灭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对于三十三天来说,他们只是过去了多少天?才二十五天而已。而对于都西达天来说,现在过去才几天而已,因此上面还有很多圣者。
不过由于天界处于一种极度快乐的状态,所以要在那边,要生起悚惧的心,他们要生起修行的心也是很难的。
就正如有一次当沙咖天帝(帝释天王)刚刚去听了佛陀说法之后,然后当时的Moggallàna(摩嘎喇那,目犍连)尊者他就想,这一个夜叉(这一个天人)他刚刚听闻了佛陀说法之后,他上去看他怎么样?结果他一上去发现到,刚刚去听闻佛法,一上到天界他就在玩了、就在享乐了。就好象现在有些有钱人也是,你会看到他来到寺院里面很虔诚,又持戒又布施,但是一回到家里他又在享受了,一样的。
所以天人中虽然现在有很多圣者,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拿到生死轮回的保险,就是没有证果投生为天人的话,还是很容易堕落的。因为那边他们只是享受,就好像如果由于你的很大的福报,上到天界,如果左边五百位天女,右边五百位天女,那你怎么修行呢?是不是?古代三妻四妾都已经弄得自己头昏脑胀了,更何况在天界?
而且即使天人的快乐是那么的殊胜、那么的微妙,他们的寿命是那么的长,但是还是终有一天会死亡的。而且有些天人死亡,他们由于会看到自己死了之后将会堕落到哪里,他们会很悲哀。当一个天人要死的时候,他会在天(寿尽)的七日之前,会有五种衰相。例如:他们头上的花会枯萎,他们的身体的光会消失,他们的衣服会变得很脏,他们的腋下会流汗,他们坐不稳自己的座位。由于这些天人一直都是很快乐,他们从来都没有遇过这样的现象,当他们遇到这些现象之后,有时候他们就会看他们的未来。有时候他们会看到他们会堕落地狱,或者他们会投生到一些很低的境界,那个时候他们会非常伤心,而且还感到很无助,因为那个时候,其他的天人都还在快乐,他自己就感到很无助、很空虚,往往很多天人是在痛苦和孤独当中死去,然后投生到恶道的。因为他们一直都在享乐,他们根本对生死没有这样的悚惧感,所以当他们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很无奈。
讲到了欲界的天之后,我们再讲色界的天。
色界的天可以分为四种禅天,即: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和第四禅天。初禅天有三地,第二禅天有三地,第三禅天有三地,第四禅天一共有七地,加起来一共十六地,也就是十六种天界。
初禅天最低的是梵众天Brahmapàrisajja,第二是梵辅天Brahmapurohita,第三是大梵天Mahàbrahma。
梵众天,这里的众是“pàrisajja”,就有如“梵天的随从”的意思。梵辅天“purohita”,就有如“梵天的大臣、臣属”的意思。大梵天他是一类的梵天人,他的天主称为Sahampati。在印度教他们相信大梵天是创造人类的、创造这个世界的造物主,所以他们认为人是由梵天而生的。但是大梵天他叫Sahampati,Sahampati其实在过去佛Kassapa(咖沙巴佛,迦叶佛)的时候,他已经证得了第三果,证得第三果他是anàgàmin,他是不来圣者。那个时候他的名字叫Sahako,因为他当时的名字叫Sahako,所以现在当他投生到大梵天的时候他就称为Sahampati。
由于他当时精通了八定,但是他特别倾向于或者特别熟练于初禅,因此,当时的Sahako,他是一位比库,他死了之后就投生到大梵天,成为大梵天的天主,称为Sahampati。这位Sahampati也是佛陀教法当中的主要的护法神之一。在泰国称为四面佛的,其实并不是佛,他是四面神。而且,有时候有些人到泰国去旅游,会看到在寺院的外面或者是街头,供奉着这四面佛,其实应该严格来说叫四面护法,他就是指Sahampati。
当然了,即使他是三果圣者也好,对出家众来说仍然不会去拜他,只是那些在家人会去祈祷他们而已。Sahampati他会在佛陀出世的时候、佛陀降生的时候,他会护持佛陀,护持佛陀降生。而在佛陀成道的时候,佛陀将会用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去享受解脱之乐和思惟法义,然后Sahampati就会在那个时候去劝请佛陀,请佛陀能够说法,请佛陀转法轮、转动正法之轮,所以Sahampati也是佛教的一位主要护法。
这三种梵天人,他是透过一个禅修者培育初禅而成就的。如果培育的初禅是属于比较弱的、下等程度的,他就投生为梵众天。如果培育的中等程度的初禅,就投生为梵辅天。如果是培育上等的程度的,就投生为大梵天。
第二禅也有三地,它们是少光天Parittàbha,无量光天Appamàõàbha,和光音天âbhassarà。这三种天是透过培育第二禅而投生的,或者在论教法里面,是透过培育第二禅和第三禅而投生的。如果一位禅修者培育下等程度的第二禅,他将能投生到少光天。如果培育中等程度的第二禅,将投生到无量光天。而培育上等程度的第二禅,他将能够投生到光音天。
第三禅也有三地,它们是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少净天是Parittasubha,subha是清净的意思,第二是无量净天Appamàõasubha,和遍净天Subhakiõha。对于这三种第三禅的天,也是透过培育第三禅而投生的。如果是培育了下等程度的第三禅,投生到少净天。中等程度的,投生到无量净天。而上等的、高等程度的,将能投生到遍净天。
对第四禅也有三地,或者可以分为七地。分为三地,第一是广果天Vehapphala,无想有情天Asa¤¤asatta,和净居天Suddhàvàsa。
广果天是培育第四禅而投生到这里的,如果是一位凡夫,只要他还是凡夫,他培养了无论任何程度的第四禅,只要他的这种禅那在临终的时候还不退,那么他将能够投生到广果天。
而对于有一些有情培育了一种称为无想定的,当这一种无想定的业成熟,这一类的有情将可以投生到无想有情天。无想有情天是一种没有心的天,只有色法的天。
而对于三果圣者来说,如果他在人间或天界还没有断尽烦恼,他死了之后将能够投生到净居天Suddhàvàsa。而Suddhàvàsa又可以根据这些三果圣者所培育的五根不同的程度,又可以分为五种,称为五种净居天:第一是无烦天Aviha,第二是无热天Atappa,第三是善现天Sudassa,第四是善见天Sudassã,第五是色究竟天Akaniññha。
对于在五净居天的天人,他们只有两种圣者:即第三果圣者和第四果阿拉汉圣者。一般的凡夫和初果、二果圣者,并不能够投生到那里去。即使像菩萨,菩萨在漫长的轮回当中,他因为自己在过去生曾经证得了一些禅那,他哪怕是经常投生到色界梵天或者无色界梵天,或者他的善业成熟,投生到欲界天,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投生到净居天。所以在《长部》有一本叫做《大传记经Mahàpadànasuttaü》,或者北传《长阿含经》翻译成《大本经》的,讲到我们的佛陀有一天他在想:“我从来都没有到过净居天,现在我去净居天去看一看。”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投生到那里,然后他就用神通去了净居天。那些天人见到了我们的佛陀,居然称呼他为朋友。然后就讲述了有些天人,他在过去在九十一大劫以前,他是属于Vipassã佛(维巴西佛,毗婆尸佛)的弟子,那个时候他证得了第三果,所以投生到这些净居天。然后有的是属于在过去第三十一大劫的时候,叫做Sikhi佛(西奇佛,尸弃佛),还有一些也是过去三十一大劫的Vessabhu佛(韦沙菩佛,毗舍浮佛),他们是那个时候(过去三十一大劫以前有两位佛陀出世,那个就是Sikhi佛和Vessabhu佛,尸弃佛和毗舍浮佛。)当时的弟子投生到净居天。
还有,在我们现在这个贤劫里面的、过去的Kakusandha佛(咖古三塔佛,拘留孙佛)、Konàgamana佛(果那嘎马那佛,拘那含牟尼佛)和Kassapa佛(咖沙巴佛,迦叶佛)他们的一些弟子投生到净居天。我们的佛陀的有一些弟子,也投生到净居天。所以那个时候佛陀去了净居天,听了这些天人讲了之后,他就下来讲了这部经,叫做《Mahàpadànasuttaü大传记经》。讲过去七佛,就是过去的佛他们的寿命、他们的一些事迹,特别地讲了Vipassã佛(维巴西佛,毗婆尸佛)他的生平。
对于这色界的十六地,他们的寿命、寿元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看那张表。初禅的梵众天,他们的寿命是三分之一中劫,梵辅天是二分之一中劫,大梵天是一个中劫,少光天是两个大劫,无量光天是四个大劫,光音天是八个大劫,少净天是十六个大劫,无量净天是三十二个大劫,遍净天是六十四个大劫,广果天是五百个大劫,无想有情天也是五百个大劫,无烦天是一千个大劫,无热天是两千个大劫,善现天是四千个大劫,善见天是八千个大劫,而色究竟天是一万六千个大劫。
一个大劫就相当于我们说到的太阳系或者地球从生到灭的这个过程,称为一个大劫。也就是世界由成、成住,然后再到坏,再到坏空,就是成、住、坏、空的一个过程称为一个大劫。这些天人,他们投生到那里,他们的寿命是这样。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一个人培育了初禅,他投生到初禅天,培育了第二禅投生到第二禅天,第三禅投生到第三禅天,培育了第四禅投生到第四禅天。我们再看从他们的果报来说,是成倍成倍地递增的,是不是?例如我们说第二禅和第三禅,它们几乎是增了很多倍,这些天就是一倍一倍、成倍成倍地增。我们就从他们所带来的果报,再看所造的这种禅那的业,殊不殊胜?强不强?所以,即使我们退而求其次,即使不是以我们要解脱、要修观为目标,即使像一个外道他们培育定力能够达到禅那的这种境界,得到禅那的这个阶段,那么他所造的善业你说强不强?我们就从他的果报、他的寿元已经可以看到。
而且梵天人的果报是很殊胜的,他们的容颜是很漂亮的。在《长部》里面就讲到了,梵天人要去到欲界天,他们往往会先隐去自己的原形,然后变化成像天人一样的。因为一个梵天人很明亮、很晃耀,身体很高大,容颜很殊胜,当他们去到了天人那里的时候,天人会感到很害羞。所以,梵天人的果报是更加殊胜的。
讲了色界的梵天之后,我们再讲一下无色界。无色界也有四地,即:空无边处天âkàsàna¤càyatana,识无边处天Vi¤¤àõa¤cayatana,无所有处天âki¤ca¤¤àyatana,非想非非想处天Nevasa¤¤ànàsa¤¤àyatana。这四种天是由一位禅修者通过培育无色界定,当这种无色界定成熟了之后投生到那里去的。
如果一个人能够证得空无边处定,那当他在这种空无边处定的善业成熟之后,将能够投生到空无边处天。对于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和非想非非想处天也是这样。在一个有情投生到空无边处天的时候,他的寿命是两万个大劫,也就是说假如他们有眼睛的话,他们将能够看到太阳、地球从形成到坏灭,能够看到两万次,他们寿命很长的。识无边处,他们的寿元是四万大劫,无所有处天的寿命是六万大劫,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寿命是八万四千个大劫,因此他们的寿命是很漫长很漫长的。
虽然说众生依照他们的不同的业而投生到三界,如果一个人造了不善业,在不善业成熟的时候,将会投生到恶趣地。而如果有人造的是善业,当他们的善业成熟的时候,而且这种善业还是属于欲界的善业,例如:布施、持戒、服务、礼敬等等,这些欲界的善业成熟,将能够使他投生到人或者天界。
而如果一个人成就了禅那,但是他在佛陀的教法以外,那么他们就没得选择。就好象佛陀在出世之前,很多那些隐士,那些苦行僧们,他们也能够证得禅那。当他们死了之后,他们就没得选择,他们就由他们所证得的禅那的最高的那一个定,而投生到和他们那个定相应的天界。
例如:好象我们的菩萨刚刚出生的时候,有个叫做“黑天”的隐士,又叫做Asita阿私陀,他看了我们的菩萨之后,他先是笑后又哭,他为什么会流泪呢?就是因为他看到了我们的菩萨将会在那一生成佛,然而他再省查自己的寿命,发现他将在我们的菩萨没有成佛之前就去世了。而且当他去世之后,他必然会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因为那个时候他的禅那证得了非想非非想处定,他没得选择,所以他只能够哭,只能够流泪。
为什么流泪呢?难道投生到无色界天不好吗?那里很寂静、很殊胜,寿命又很长,有什么不好呢?对于听闻佛法来说,无色界天是八难之一。从生命的境界上来说,就是从生命的那种很殊胜的受来说,当然那个是属于很殊胜、很高层次的。但是对于佛法来说,对于解脱来说,它是属于障碍,就是八难的其中一种。
因此,投生到无色界的梵天人,他们没有眼睛,所以他们不能够见到佛陀,他们没有耳朵,他们不能够听闻到佛法,他们也没有身体,所以他们不能够自由地飞来飞去,他们纯粹只是一些很微细的心受在那里,就是他们的心在那里,所以称为无色界。因为这些梵天人并没有色法,而纯粹只是四种名法,因此他们的生命也称为四种名蕴。
那好,讲了众生,讲了有情世间之后,我们现在再来看看我们的这个世间的周期。
任何的世界,只要有产生,只要有存在,它们必定就会毁坏、会毁灭。而世界从形成到毁坏,一共有四个阶段,称为四个无数劫asaïkheyya kappa(阿僧祇劫)。
第一个阶段称为坏劫,这个也是佛陀在《增支部•第四集》里面讲到,讲到一切的世界都会经受这四个阶段。一个阶段有很漫长的时间,称为kappa。kappa就是劫,从梵文就是kalpa,巴利叫做kappa。坏劫saüvañña-kappa,坏住劫saüvaññaññhàyã-kappa,成劫vivañña-kappa,成住劫vivaññaññhàyã-kappa。坏劫就是一个世界毁坏的那个时期;坏住劫就是毁坏之后完全没有、一种虚空的那个阶段;然后成劫就是世界形成的阶段;成住劫是形成之后维持的阶段,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四种阶段称为成、住、坏、空这四种劫。
一些论典说到了这四种劫,就是随着人寿的不同而劫会有一定的周期。例如:从人寿无量岁每一百年减一岁,一直减到最低的十岁,然后又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增一岁,一直又增到无量岁。在北传佛教就说到八万四千岁,但是在巴利里面就叫做asaïkheyya(阿僧祗),就是叫无量岁。这么样的一增一减,称为一个antarakappa,称为一个中劫,或者又称为一个小劫。然后这么样增减了二十次,称为一个中劫,或者称为一个无数劫asaïkheyyakappa。然后这么样的四种无数劫就称为一个大劫mahàkappa。我们说到的世界的周期从形成,然后再维持,然后再毁坏,再到最后毁坏了之后完全的不存在,这一个我们称为一个大劫mahàkappa。也就是一个地球、一个太阳系,它们从形成到最后毁灭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讲一讲坏劫,坏劫就是世界的毁坏。
世界会被三种所坏,第一种是被火所坏tejosaüvañña。当世界为火所坏的时候,从第二禅的最高那一层天的光音天以下,都将会被劫火所烧尽、所烧毁。被水所坏àposaüvañña,就在遍净天以下,就是第三禅的第三层天以下的所有的世界、这些空间,都会被劫水所淹没。而第三种坏是被风所坏vàyosaüvañña,从广果天也就是第三禅、第二禅、初禅天所有的这些世间,都会被劫风所毁坏。
那么我们在这里就简单地讲一讲世界的毁坏。当我们这个世界在过了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现在我们的这个时期是属于哪一个时期呢?是属于成住期,就是说,是属于维持的时期。
当过了很漫长很漫长的时候,当劫即将要坏的时候,最初在天空上就形成了一种称为“劫灭”、“劫坏”的大云。那个时候,就在百千亿个轮围世界,就下了一场大雨。那个时候人们都感觉到好像很满足、很快乐,他们都取了他们的一切的种子来播种。但是当这些庄稼长到可以给牛吃的程度的时候,虽然雷声仍然轰隆隆地响,但是一滴雨也不会再下了,这是世界的最后一场雨。
从此以后,经过好几百千万年,天不再下雨了。那个时候,依赖雨水生活的那些众生,命终了之后投生到梵天界。而依照诸花果生活的那些天人们,也是投生到梵天界。这样又经过很漫长的时间,水都慢慢地干枯了,很多在江河里面的鱼、虾、龟等等都死了。这些鱼虾等等死了最终它们也会投生到梵天界,但是这样的话不是又有矛盾吗?不是说那些畜生,那些恶道的众生,不能够证得禅那吗?其实并不是它们直接投生到梵天界的。这些众生是先投生到天界,然后再投生到梵天界的。而且在劫将坏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人的道德很差,那个时候的人,几乎可以说把所有的东西拿来都可以当兵器的。
而在劫即将坏的时候,就有一个欲界的天人,他的名字叫做Lokabyuha(罗伽毗由赫)(《清净道论•说神通品》)。他知道在经过百千万年以后,这个世界将要毁坏了,于是他就穿着红衣服,披头散发,做奇形怪状的样子,走在人行道上,哭着这么样在那边嚷,在那边叫,他说:“诸位朋友啊,各位朋友啊,从此以后的百千万年以后,这个大劫将要被毁灭了!这个世间将要毁灭了!大海都要干枯了!连大地和须弥山王都会被烧尽了,乃至梵天的世界都被烧尽了!朋友们哪,你们快点修慈吧!你们快点修悲吧!你们快点修喜吧!你们快点修舍吧!你们要孝顺父母!你们要尊敬师长,要尊敬尊长!”
当时那里的人,他们听了之后,大部分的人类和地居的天神,他们听了都感到害怕,于是他们就不再经常在那边争斗,在那边互相残杀了。他们的心开始变得柔软,然后他们也开始修慈心,开始孝顺父母等等。由于他们造了这些的福业,于是他们死了之后投生到欲界的天。当这些众生在天界他们吃了天食之后,他们就以风遍来做遍,进入风遍的禅那,然后在他们的天寿过完了之后,就投生到梵天界去。
而对于那些恶趣的众生也是。恶趣的众生即使是一个再恶的众生,它们在过去生也必然曾经造过善业,这种业这个时候称为后后受业,在那个时候成熟,使它们能够投生到天界。然后在天界他们仍然也是证得了禅那,在天界证得了禅那之后,一切欲界的有情都可以投生到梵天界。
当第二个太阳出现的时候,大地已经干枯了。那个时候在这个世界已经找不到任何的众生了,所有的众生都已经死干净了,都已经全部死了,因为那个时候连水都很少了。第二个太阳出现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别了,一个太阳升起,一个太阳落下。由于世界不断地被这些阳光的热力所照射着,所以在天上看不到一丝的云雾,天空就好象镜子那么的平滑,没有任何的尘垢,这个时候除了五大河之外,所有的小河的水都全部干枯了。
当第三个太阳出现的时候,连五大河都干枯了。
当第四个太阳出现的时候,连大河的源头也干枯了。
此后又经过了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第五个太阳出现了。因为第五个太阳的出现,大海也干枯了,连一点能够想让手指头弄湿的水都没有了。
这样又经过了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第六个太阳出现了。因为第六个太阳的出现,整个轮围世界变成了一团烟。由于烟吸去了一切的水分,不仅仅我们这个世界、地球是这么样,连百千万亿个轮围世界也是这样。
又经过了很漫长很漫长的一段时间,第七个太阳出现了。由于它的出现,整个轮围世界乃至百千亿个轮围世界都成了一团火焰,连须弥山在这个时候都慢慢地被火烧尽了。火继续地上升,不断地上升蔓延到四大王天,在那里连黄金宫、珠宝宫全部都给烧掉了。烧掉了继续再烧到三十三天,于是不断地继续烧,再烧到初禅地,然后把初禅的三个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也全部烧掉了。一直烧,烧到第二禅天,乃至第二禅天的少光天和无量光天都给烧尽了,一直烧到光音天为止。
劫火烧尽了一切,只要还有一丝一毫的物质存在,这种火都不会灭尽,就在那么一直烧,烧到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物质存在。从那个时候开始,整个世界变成了一片的虚空,成了一大黑暗。
就这么样,整个世界就经过很漫长的一段时间,我们说一个无数劫的时间,就慢慢的毁坏了,就被劫火所烧毁了。
又这么样经过了很漫长很漫长的一段时间,世间又起了大云。那个时候就准备又有一个新的宇宙慢慢地形成了。刚开始,这大云就类似于宇宙尘埃,或者说类似星云一样的。那个时候,开始类似像下雨一样,慢慢的这些水就变成了水柱,然后充满了被之前的业火所烧尽的那个空间,全部都被水所充满了。
降了大雨之后,又起了大风,就把水吹成了一团,为什么说这些风能够把水吹成一团呢?这就好像在荷叶上面的水珠一样,因为在水里面有空隙,所以那些水能够让风吹进各样的空隙,于是水由于风而凝成了一团。然后就慢慢地,这些水就慢慢地降落,当水慢慢降落的时候,梵天界就出现了。然后逐渐地出现了整个轮围世界,然后又出现了我们所说的这个人类的世间、须弥山等等。
后来光音天的那些天人,他们由于福尽,他们就投生到这一个世间。他们后来又贪着于在地上的一些称为地味的,然后当他们吃了之后,他们的身体就逐渐地变得很粗重、变得很沉重,然后他们的光明也消失了。然后由于他们不断地贪着于这地上的一些食物,就使他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丑陋。然而由于他们的身体越来越丑陋了,于是那些漂亮的会生起傲慢,就看不起那些丑陋的。于是,后来慢慢的人之间也有了分歧。然后,那些漂亮的人就越看不起那些丑陋的人,而丑陋的人也这么样,最后就形成了阶级。
本来大家都是平等的,后来就因为有了傲慢,有了一些贪欲等等。例如:当时的人本来他们只是收成在大地生长的一些庄稼、一些谷物,但当时有一些比较懒惰的人,他们就说:“哎,我们为什么要早上要去收成、晚上要去收成?”于是他们把一些谷物收了很多,然后就存起来。存起来之后,变成很多的人也效仿,于是人就变得懒惰了。因为谷物收了,变成你如果收多了他收少了,他就不肯,于是,他们就开始划分田地,你多了,我少了。
因为他们有了存积,有了储存,于是开始有些人不安分守己,就开始偷盗。然后当时的人就去谴责他。谴责他他仍然还不改过,于是就抓了几次,后来这些人就开始学会撒谎了。由于撒谎,后来那些偷盗的人就经常给抓住。经常给抓住,人们就开始打他、骂他,这个世界道德就越来越差了。于是,后来人们选举了一个称为Ràja、一个王,他们就说:“该管的管,该罚的罚,该赶的赶,该杀的杀。”最初的那些部族首领,就是由人们所选举出来,于是就慢慢地开始形成了人类,形成了阶级。
就这样,世界又从形成经过了很漫长的一段时间,然后变成了世界的维持,我们称为住,就是成住劫。
这么样经过了又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当我们这个世界到了一定的时间,例如:经过了一个无数劫之后,然后又这样被毁坏。当一个世界被劫火烧尽了七次之后,第八次将会为劫水所淹没。
当世界将会被劫水所淹没的时候,同样的也是下了一场劫坏的大雨。这些大雨下到地上,就形成了积水,这些水带有碱性的。这些水慢慢地越下越多、越下越大,乃至最后充满了整个轮围世界,然后很多大地里的这些物质、这些山河大地就被这些水所溶解掉。
那个时候,那些水是由各方面的风所支持的。然后大地被水所淹没,而须弥山也给水所淹没,第二禅天也被水所淹没,一直淹没到第三禅的遍净天。也就是说在大地、在世界被劫水所坏的时候,只要在这个世间上还有任何的物质,那么这种劫水就不会退,一直淹没到所有的世界都被毁坏为止。
就这么样,世界每被劫火烧尽七次,就有一次被劫水所坏。这样一共有七次被水所坏,到了第八次,就被劫风所坏。
当劫风所坏的时候,同样的也是生起了劫灭的大云。然后他们不同之处,就是这个时候,生起的劫风把所有那些粗的尘埃、细的尘埃、细沙、粗沙全部都把它吹起来,最后连大岩石、大山全部都吹起来,然后吹到虚空里面去。当它们吹到虚空里面去就不会再落下来,就在虚空里面碰撞,最后它们全部都碎为微尘,一直碰撞,碰撞最后连所有的世界都被劫风所毁。而这么样一毁,就连大地也被劫风所毁,连须弥山乃至所有的欲界的天、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全部都给劫风所毁坏,一直到连第三禅的遍净天都给毁坏为止,于是这个世界才成为一大虚空。
就这么样,世界就是这样的,不断地形成又不断地毁坏,不断地形成又不断地毁坏,这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一切诸行必定是无常。而对于在世界被劫火所坏的,我们可以看在《增支部•第七集》里面的《七日经Sattasåriyasuttaü》,那里就讲到这个世界被劫火所烧坏的。
当然佛陀所讲这些世间的毁坏,他并不是只是为了描述这个世间,他并不是为了谈这个世间是怎么样的起源,是怎么样的毁坏,佛陀所讲世间毁坏最重要的还是要说明Sabbe saïkhàrà anicca——诸行无常。
那好,我们今天讲世间就讲到这里了。那么我们明天再开始来讲一个新的内容,讲Kamma,讲业。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40讲 业、业的定律、业的分类(依成熟之地分)
玛欣德尊者2009.06.05讲于江西佛学院
各位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贤友们,晚上好!
在昨天晚上,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众生界,讲到了天界的众生,讲到了色界的有情以及无色界的有情。
在三界里面,又可以分为三十一界。其中的欲界有十一个界,即:四种恶趣,加上人界,然后再加上六欲天,一共有十一界。然后色界天可以分为四种禅天,一共有十六界。再加上无色界有四界,一共是三十一界。这三十一界是轮回之地,是生死之地,也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处所。
最后,我们又讲到了世间的规律、世间的规则。因为佛陀说过:“诸行无常”。诸行就是一切存在的、因缘和合的,只要是有存在的,必定有它产生的阶段,有它存在的过程,以及最终都会毁灭。对于人来说,会有生、老、病、死;对心来说,会有生、住、灭;对世界来说会有成、住、坏、空,这是一切诸行法、一切世间的规律、规则。
佛陀说:有因有缘,诸法才能够现起(诸行法才能够生起)。我们在前一段时间分别讲了世间法,世间法存在的种种的相状,存在种种的分类。
例如:可以分为色法,可以分为心法、心所法。
又依众生流转的趣可分为六趣,即地狱、畜生、鬼、阿苏罗、人、天等。
或者又可以分为:恶趣地、欲善趣地、色界地和无色界地等等。
这些都是不同的分类,这一切构成了有情,或者构成了我们称为众生的这种状态。
为什么会有众生呢?因为有造成众生的因。
造成众生的因是什么呢?就是业。
因为佛陀的教法是有因论,是讲业果法则的。一切的众生、这个世间不会无因无缘的来,不会落于无因见,不会落于无作用见,也不会落于虚无见,不会是断灭见。也不会认为这个世间,人、有情等是上帝所造的,是神、是造物主等所造的。是什么所造的呢?为什么会有生死的流转,会有种种的有情呢?因为有业!
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有无明和爱!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
我们先来讲业。业,巴利叫做 kamma 。那什么是业呢?业,源于字根 √kar 。kar 是做的意思,再加上ma,所以在梵文的形式里面叫做karma ,古代翻译成羯磨karma ,但巴利就把它简化为 kamma 。字面的意思是行为、造作,或者做。例如:我们说到的 kammakara 是工人; karoti 是做,他做; kata 是已经做了。所以它的词根都是 kar, kar是指做的意思。
对于有情来说,任何在身、语、意方面有意志的行为,不管这些行为是好的或不好的,都是属于业。表现在道德上,我们就称为善业或者不善业。在究竟意义上来说,业是指所有善与不善的思。因为,业可以表现为我们说到的好的行为、不好的行为。但真正来说,能够造业的其实只是思心所,kusala akusala cetanà——这些是善和不善的思。就犹如佛陀说:
Cetanàhaü, bhikkhave, kammaüvadàmi.
Cetayitvà kammaü karoti-kàyena vàcàya manasà.
这是在《增支部•第六集•第六十三经》里面,佛陀这么样说的。佛陀说:
“诸比库,我说思即是业。因思而造作身、语、意之业。”
也就是说,真正起到造业作用的是思。所以我们在讲到思心所的时候,思心所就是负责造业的。
思心所有两种作用,第一种作用它可以起到组织和敦促其它的心所一起对所缘作业;而同时,它自己也可以负责造业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思理解成一种动机,或者说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或者意志力。由于这种心所造下的力量,它能够留下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称这种影响力为业力。
除了佛陀与诸阿拉汉之外,任何的思都称为业。也就是说,由于佛陀和诸阿拉汉他们已经不会再造善和不善的业了,虽然在这些无漏圣者的心流里面,还是每一个心识刹那都会有思心所,但是它们并不能够造业,因为如果造业的话,那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会带来结果;然而,佛陀和一切的漏尽者已经不会再造业了。
而又根据业的法则,无意识的、无念的、没有心的行为并不构成业,因为没有造业的重要因素——思,就是没有动机。就好像说,我们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死了蚂蚁,例如:在地上有很多蚂蚁在搬家,我们不小心走路踩死了,这个时候,等我们走过我们才发现踩死很多蚂蚁,这样的话会造业吗?不会造业。因为你没有动机,你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那里有动物,那里有生命,所以它并不构成造业。
那业到底有什么规律呢?有什么定律呢?讲到定律niyàma,我们在之前讲到了五种定律,还记得吗?哪五种定律呢,还记得吗?utuniyàma是指时节定律。时节定律是指大自然的法则,时节就是指外在这些气候等等。例如:春夏秋冬,或者物质所呈现出来的性质、属性,它的规律,这称为utuniyàma——时节的定律。
还有第二是bījaniyàma——种子的定律,这个是涉及到植物,或者胚胎学方面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且,任何的物种都会有自己遗传的因素,无论是动物也好,无论是植物也好,这一类称为bījaniyàma——种子的定律。
第三是kammaniyàma——业的定律。业的定律也就是我们说到的善业有善报,恶业有恶报,这个是属于业的定律。
还有第四是心的定律。心的定律是我们在之前讲到心路过程的时候所讨论的,所有的心都能够取所缘,它必须得有面向对象的状态。它在面对对象(所缘)的时候,它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它们的生灭是有规律的。例如:一个眼门心路过程,它们生起了接着会有很多的意门心路过程。而所有的这些心的生起,都是顺着它们的规律。例如:五门转向、眼识、领受、推度、确定、速行,依这样的规律来生起的,这称为心的规律cittaniyàma。
还有第五种是dhammaniyàma法的定律,例如:佛陀。佛陀必定会出世,我们说当佛陀出世了之后,他的最后一生,他将以菩萨的身份从都西答天(Tusita天)降生于母胎,然后出生的时候大地会震动,最终他会出家。会出家之后在树下成佛,然后他必定会转动无上法轮去教化众生,最后佛陀也会入般涅槃。所以这个是法的定律,也就是佛陀出世的定律。例如:佛陀不可能是女人,不可能是动物,他必定是现大丈夫相的,现男人相的,而且还是现出家相的,这些都是属于有关佛陀的,称为法的定律。
在这里,我们重点来讲一讲业的定律。业有什么定律呢?业的定律就是很有名的一句话,叫做:
Sabbe sattà, kammassakà, kammadàyàdà, kammayonã, kammabandhå, kammapañisaraõà, yaü kammaü karissanti kalyàõaü và pàpakaü và, tassa dàyàdà bhavissanti.
一切有情都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无论所造的是善或不善之业,都将是它的承受者。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业的主人,都是业的继承者,自己造的业要自己继承。以业为起源,例如我们之所以有生命,是由于业,我们造了业带来的。以业为亲属,因为业一直都围绕着我们,而我们所造的业,最终我们还得依靠我们的业去投生,无论我们所造的是善的或者恶的业,我们都将是它的承受者,就是是这些业的承受者。
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同类相应的定律。有一句话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来形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
佛陀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造下了身的恶业、语的恶业、意的恶业,他想要由这种业而带来乐的果报,那是绝不可能的,是无有是处的。同样的,如果一个人造了身的善业、语的善业、意的善业,如果是由于这种善业,给他带来不善的果报,带来恶的果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人造了不善业,他将要承受自己所造的不善业带来的果报。而如果一个人造的是善业,那么他将会享受他所造这些善业带来的果报。就好像我们如果是种了苦瓜,我们收成的是苦瓜;我们种的是甜瓜,我们收成的是甜瓜。不会我们种了苦瓜有甜瓜的收成,或者种了甜瓜有苦瓜的收成。不可能我们种了黄豆,长出来的是荷兰豆,如果我们种的是花生,我们长出来的可能是芋头,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它都是同类相应的。
同时业的定律是自作自受的,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造的业负责。我们说到的,造业的是名色法,最主要是名法里面的思心所。当这种业造下了之后,它就会形成一种影响力,业的影响力,我们称为业力。而这种业力只要名色相续流一直还没有中断,就是它的业的根还没有完全被除掉,那一旦遇到了因缘,还是会在这里长出来。就犹如我们说一棵苹果树,只要你没有把它砍掉,那只要因缘成熟之下,还是会在这棵苹果树上长出苹果。这一棵苹果树的苹果不会长在另外一棵梨树或者桃树上面,它必定会在这棵苹果树里面长。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了解了业的定律之后,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说当我们承受了那些不好的果报的时候,我们自己要敢于承担,要敢于承认,而不要赖别人,不要赖外在的东西。就好像即使你长得很丑陋,并不是你母亲生得你那么丑陋的,你母亲也不想让你那么丑陋,她都喜欢自己的女儿,能够长得很漂亮,是不是?那为什么你那么丑陋呢?你想吗?你不想!但是为什么会这么样?因为业!所以我们了解了业,就是你造了,因缘成熟的话,你就要去承受。这是业的定律。
同时,一般上来说业的成熟要相隔一段的时间,不可能立竿见影的。如果说立竿见影的业,惟有出世间的业,出世间的善心一生起,立刻就有果报。但是对于世间的来说,它会隔着一段的时间,所以我们称为异熟Vipàka,就是造了业之后,它必须得具足种种的因缘才能成熟。就犹如我们种了种子,不可能让它在一天、两天或者一种下去立刻就能够长出果实来,它必须得要经过一段的时间,去酝酿、去慢慢去成长,最后才有果实的产生。
接着我们再来讲业的分类。业可以分为一种业,就是佛陀所说的:
“我说思即是业”。
所以,一切的业都是思,是一种思。也就是说,一个没有生命的,它不会造业。即使我们现在说,你去遥控一只机器人去杀人,但真正杀的是那个机器人,还是遥控的那个人?机器人发生的只是机器动作,因为它们没有心,所以它们不会造业的,它只是那个杀人者所遥控的一个工具而已。又比如说,有些会咒术的,他咒了尸体之后,让尸体去杀人,其实还是这个咒师所杀的人,并不是那个尸体去杀人,尸体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所以,惟有有心的才能够造业,没有心的是不会造业的。
业还可以分为两种业。两种业即善业和不善业(恶业)。善业即由善思所造的,恶业是由不善思所造的。为什么说只有两种业呢?不是还有一种叫无记业吗?因为,心依本性可分为四类,即不善心、善心、果报心和唯作心。其中果报心只是体验由过去所造的业带来的果报,它本身不会造业。同时,唯作心只是作,它并不会产生业的影响力。所以,这两种心称为无记心——果报心和唯作心。而能够造业的心是不善心和善心。善心、不善心里面的思我们称为善业和不善业。
我们再来看三种业。业可以依照所造业的管道——我们称为门,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身业kàya-kamma;第二种是语业vacã-kamma或者vaca-kamma,和意业mano-kamma。
在这三种业当中,身业是指思透过身表而完成的,这种称为身业。而语业,是指透过语表所表现出来的思,所以这个是语业。而意业,是在心路过程里面所产生,在这里是特指它还没有呈现在身和语方面的业,称为意业。
在这三种业当中,哪一种业是最重要的呢?意业!对!所以,在《法句经》的第一颂里面就讲到:
Manopubbaïgamà dhammà,
manoseññhà manomayà;
manasà ce paduññhena,
bhàsati và karoti và;
tato naü dukkhamanveti,
cakkaüva vahato padaü.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邪恶意,或说或行动,由此苦随他,如轮随兽足。
就是说,当一个人要造业的时候、生起不善心的时候,他必须得先有意念的生成,他才会透过语言说出来,或者透过身体的行为表现出来。而我们讲到的身表和语表,其实还是属于心生色法,是不是?由于有了这种心,它会带来一种表达的方式。而如果是语表的话,它所造的业我们称为语业,而通过身表所造的业我们称为身业。当这些业造下了之后,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它根据同类相应的法则,造的是恶业,那将会带来苦的果报,就好像车轮紧跟着牛的脚印一样。
而第二首偈颂是:
Manopubbaïgamà dhammà,
manoseññhà manomayà;
manasà ce pasannena,
bhàsati và karoti và;
tato naü sukhamanveti,
chàyàva anapàyinã.
这是《法句经》的第二首偈颂,它是说: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清净意,或说或行动,由此乐随他,如影随于形。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想要造作一种行为或者说一句话的时候,如果他的内心的动机是好的,他的心念是清净的,那么这样的话,他所说出来的话是好的,他的行为也是善的。当他造了这些身、语、意方面的善业的时候,当因缘成熟的情况下,他将能够获得乐的果报、善的果报,就好像影子随于形一样,如影随形一样。
因此,佛陀的教法当中,身、语、意三业是以意业为重的,意业最为第一的,它和耆那教里面很注重行为的发生才形成业有不同的地方。
我们再看业的分类,根据我们在之前所讲到的,业可以分为三界的业。其中,生存地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生存地是恶趣地,第二类是欲善趣地,第三类是色界地,第四类是无色界地。所有这些众生之所以能够投生到相应的地,和他所造的业有关。如果一个有情造了某一种的业,这种业将会根据同类相应的法则,使他投生到相应的地。
如果这些业是不善业(akusalakamma),当一个人造作了不善业,当这种不善业成熟了,将可以使他投生到哪一趣?恶趣地。恶趣地有多少地?有四地,即:地狱、畜生、鬼和阿苏罗——堕恶趣的阿苏罗。
第二是欲界的善业kàmàvacarakusalakamma。由于一个人造作了欲界的善业,当这种善业成熟的时候,将可以使他投生到欲界的善趣,即:人和天的善趣。
第三是色界的善业,色界的善业就是råpàvacarakusalakamma,即一个人成就了色界的禅那,色界的禅那心里面的思所造下的是色界的善业。
第四是无色界的善业aråpàvacarakusalakamma。如果一个人成就了无色界定,在他入无色界定的时候,所生起的思就是属于无色界的善业。
当然如果是一位漏尽者,他所入的色界定和无色界定生起的只是唯作心,那个时候就不能称为善业。而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他们所造的业还是属于善业。
我们先看不善业akusalakamma。不善业可以依身、语、意三门分为十种,即身的不善业,包括了杀生、不与取和欲邪行,这些是身的不善业。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杀害生命乃至虐待生命、虐待动物,他这是属于透过身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不善业。
而不与取呢?不与取就是我们所说的偷盗,没有给你的你去占有,你去取它。包括一切的非法占有,非法拥有,拥有的对象是指他人的物品。他人的物品包括个人的,包括集体的,包括国家的,就包括共有的都算。
而欲邪行kàmesu micchàcàro,我们说欲邪行的kàmesu就是对于欲乐的,micchàcàro就是不正当的行为,也就是不正当的性关系、性行为。这一种行为必须得透过身体去完成,所以,它也是属于身的不善业。
语的不善业有四种:第一是虚妄语,虚妄语就是说虚假的话,不真实的话,骗人的话。只要你知道你所说的是不真实的,而你心存欺骗,你把它说出来,把它表达出来,这称为虚妄语。离间语就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这称为离间语。粗恶语是指使人难堪的话,骂人的话,又称为恶口,就是很难听的话。还有杂秽语,杂秽语是指那些言不及义的,那些毫无意义的一些言谈、一些语言,这称为杂秽语。在这两种业当中,身不善业是透过身表而发生的,语不善业是透过语表而发生的。
还有第三类的业是意不善业。意不善业包括了三类:
第一是贪婪。这里的贪婪是指贪心所,它产生了想要占有、想要获得他人的财物。在这里我们必须得知道,喜欢和贪婪还是有区别的。喜欢就是你看到一样东西很喜欢,但是你还没有心念去占有,这个还不构成贪婪。惟有你生起了你想要拥为己有,你想要占有,你想要非法地获得这种物品的时候,那才称为贪婪。一般我们说到的喜欢,例如说我们去外面,去一个风景区去旅游,我们会很喜欢那里的风景,这个时候可以称为贪婪吗?不能够称为贪婪,你只是欣赏那里的环境而已嘛,是不是?或者你去看展览,看一些画展,你去欣赏那些工艺品、那些艺术品,这个称为贪婪吗?这个只是称为喜欢。但是如果你想要非法占有,你生起的这种歹念,这样的话就称为贪婪。或者本身你已经获得了一定的钱财,你还想要继续再获得,你贪得无厌,这个时候也可以称为贪婪。
第二是瞋怒。瞋怒是指愤怒。在这里,如果一个人只是在焦虑、只是在懊恼,这个时候他还不构成这里所说的瞋怒。如果他生起的希望他人能够倒霉、希望他人能够遭到危难、希望他人能够遭到危害,这个时候称为瞋怒。
而第三种意的不善业是邪见。邪见包括有很多种,例如:有身见、对于修行上面的戒禁取见,对于我、灵魂、执着于有我、执着于灵魂这样的有身见,或者认为灵魂永恒这样的常见。在这里的邪见是特指否定因果法则的邪见,或者没有因果法则、没有三世轮回的断灭见。
所以,在这里的邪见 micchàdiññhi,包括了三类:
第一是无因见 ahetuka-diññhi。认为一切的存在、一切的有情,他们的福报、他们的苦、他们的好和坏都是没有原因的,或者认为是偶然的。他们不承认有前世,有前世造的业,这称为无因见。
第二种是无作用见 akiriya -diññhi。无作用见是认为一个人所作的任何的行为,无论是善的,无论是恶的,他造作只是纯粹造作,并不会产生相应的果报。就犹如现在有很多人,他们没有因果观念,没有道德观念,他们造作了恶业,他们并不会感到惭愧、不会感到羞耻,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因果的观念,没有业果法则的这种观念。所以他们抢,他们做恶业,他们杀、抢,玩弄两性关系等等,他们认为这些不做白不做,这是一种邪见,这种邪见称为无作用见。或者他们也不去做好事,他们认为“你去布施怎么那么蠢,我的钱拿去花,拿去享受,不是好了吗?拿钱去供养,拿钱去做布施,这是一个很愚蠢的行为”。所以,这种称为无作用见,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邪见。
还有另外一种是虚无见natthika-diññhi。这种是认为人死了之后不会以任何的形式存在,人偶尔地来到这个世间上,人过完了这个生命就死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人死如灯灭。他们不承认三世,不承认有过去世、未来世,也不承认有因果关系,这种称为虚无见。
这三类的邪见是很严重的邪见,所以在这里是指意的不善业。一个人只要他认为是这样,那他已经造下了这种邪见的不善业了。
这十种不善业称为十不善业道。
相对于这十种不善业,是十种善业kusalakamma。也就是依身、语、意三门分为的十种,即:身的善业是指远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
离杀生就是不杀生,避免杀害生命,他放弃了刀杖,放弃了棍棒、石头等等。他不仅仅不去杀生,而且他怀着想要给一切的众生带来快乐、带来利益这样的心,这称为离杀生。
第二是离不与取,也就是说他只使用自己的物品,属于自己的,而不去非法占有他人的物品或者财产。
第三是离欲邪行。离欲邪行对于在家人来说,只是维护好家庭的夫妻关系。对于女的不红杏出墙,对于男的不去外面沾花惹草。就是对配偶、对自己的伴侣忠贞不二,这就是离欲邪行。
对于语的善业,是由离四种,即:离虚妄语。离虚妄语就是不说骗人的谎话,不说虚假的话,言语真实、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离离间语就是不去挑拨离间,对于朋友要忠诚,要妥善地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去搬弄是非。离粗恶语就是言语要柔软、要柔和,不要说那些难听的话,那些使人难堪的话,要说那些使人生起欢喜的话,而不要骂人或者冷嘲热讽。第四是离杂秽语,所说的都是有意义的话,所说的都是真实的话,而不要说那些淫词艳曲,或者那些言不及义的,那些挑逗性,或者那些纯粹都是属于忘失正念、增长放逸的话,如果他远离这些、避免说这些话,就是称为离杂秽语。
对于意的善业,是不贪婪,只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物品,他少欲知足,不去非法地想要占有其它的东西。因为一个人只要贪婪,或者为贪婪所打败,他必定过得不快活。而不瞋怒,不去生气,不去生他人的气,也不去生物品的气,他甚至应当经常保持慈爱的心,还有拥有正见。这里的正见是特指自业正见,就是凡是自己所造的业都是自己业的主人。或者他拥有业果智,对因果法则充满信心,是指这里讲到的正见。
这十种又称为十善业道。
还有另外一种对善业的分类法则,就是当一个人想要造善业的时候,他有十种具体可以做的事情。这十种我们可以称它为Dasa pu¤¤a-kiriya-vatthu。第一是布施dàna,第二是持戒sãla,第三禅修bhàvanà,第四恭敬apacàyanà,第五服务veyyàvacca,第六回向功德pattidàna,第七随喜功德pattànumodanà,第八听闻佛法dhammasavaõa,第九弘扬佛法dhammadesanà,第十正直己见diññhujukamma。这十种。
也就是说,我们在造善业的时候,透过身、语、意三门可以造作善业的是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妄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不贪婪,不瞋恚和正见。
但是,具体我们落实到行为上,我们可以做这些。
例如说布施。布施包括了财物的布施,包括了我们帮助别人,乐善好施,周济贫困,或者去做一些社会的福利事业,去赈灾,去扶助那些孤寡老人,或者那些失学的少年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布施,特别是供僧,供僧的善业更大,这一类都是属于布施。
第二是持戒。对于布施来说,布施是容易做的,持戒是更难做的。持戒就是我们避免去放纵自己,放纵自己的身和语方面的不善行。例如:我们不杀生,不不与取,就是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妄语和离一切的麻醉品,这些是属于持戒。也就是让我们的身和语正直,让我们不去违犯一切有违道德、有违良心的行为。
第三是禅修,禅修包括修止和修观。在这里的禅修,如果是对于欲界的善业的话,那么特指还没有证得禅那之前的禅修。例如:现在大家在散播慈爱,你还没有证得禅那,那么这个时候所生起的善业是属于欲界的善业。例如:我们大家专注呼吸,你所修的这种善业是属于欲界的善业。
而在布施、持戒、禅修这三种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具体的做法。你无论去到任何一个上座部佛教的国家或地区,他们都很强调dàna、sãla、bhàvanà,就是布施、持戒、禅修。
布施,一个人布施可以为他未来带来福乐之因,种下福德的功德田。
而持戒,可以使一个人投生到人天善趣。如果一个人只布施不持戒的话,那么他可能不能够投生为人天善趣。例如:他由于造了恶业,他投生到动物,那么就好像我们昨天晚上讲到的那个小狗一样。如果狗的话,又因为它有布施,那天讲到的,它可以成为一只宠物狗。但是,由于它没有持戒,所以它仍然会堕落到恶趣。如果一个人只持戒,不布施,那么他可以投生为人或者天的善趣。但是投生为人,他可能很贫穷。投生为天,他可能也是很低等的或者很没有福报的天人。
对禅修来说也是。如果属于欲界的禅修,当这种禅修在我们还没有证得禅那的时候,它是属于欲界的善业。而如果当我们在禅修的那一刻去世的话,我们必然会投生到人、天的善趣。因为,在布施、持戒、禅修当中,这是层层增上的,
无论如何,持戒的善业比布施殊胜很多;而又无论如何,禅修的功德又比持戒大很多。为什么呢?因为布施是在一般没有信仰的人都可以做到的,无论佛陀出世没有出世都可以行布施的。但是持戒,如果我们要持守佛陀制定的戒律,惟有在佛陀教法的时期。然而,如果我们要持一些世间戒或者外道的戒,那么仍然在非佛陀,就没有佛陀教法时期仍然有,但是我们现在指的是佛陀制定的戒,所以持戒的功德又比布施的功德更大。而对于禅修来说,由于持戒只是约束身体的行为和语言,但是禅修主要是指调心,是培养心方面的,让心平静、让心积累善业,所以禅修的功德又比持戒的功德更大。即使我们没有证得禅那,但我们还是在积累善业。持戒只是消极地避免一些身体和语言方面的不善行,但是禅修是主动地去调伏心,让心柔顺,让心平静,让心专注,让心专一,让心强有力。这是禅修。
对下面的七种,恭敬,例如:对于在家人来说,即使是孝敬父母也是恭敬。在上座部传统里面,就很强调恭敬。有好几种恭敬,例如:佛陀是值得恭敬的,独觉佛是值得恭敬的,僧宝——就是僧人、圣弟子是值得恭敬的,一切的出家人是值得恭敬的。母亲是值得恭敬的,父亲是值得恭敬的,自己的老师是值得恭敬的,族中的尊长——就是自己家族里面的长辈、尊长是值得恭敬的。那些教导法、教法的那些法师们也是值得恭敬的,这些都是值得恭敬的、感恩的人。
第五是服务,服务就是我们出力。对于布施来说,注重的是财物方面的,但是对于服务来说就是我们亲力而为的。就犹如有些人他们只是出钱,他们从来都不动手,这种只是布施。但是有些人既出财物他也出力,或者有些人即使他们没有出财,但是他只是出力,例如:扫地、清洁卫生、帮助做一些清洁公共卫生、搬抬东西、做一些义务的劳动,这都是属于服务。无论服务的对象是寺院、是僧团或者是社会大众,或者是一些赈灾,或者做一些社会福利的事情,乃至照顾一些孤寡老人等,这些都是属于服务。
第六是回向功德。回向功德就是把我们所做的善业、善行、功德,回向给一切的众生。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我们在每做一件事情,或者我们做善事,每一天我们都记得回向。这种回向就等于我们随手可得的,只要我们知道就可以做。
第七是随喜功德。随喜功德就是对他人的所得、对他人的成就或者他人所做的善业,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不妒忌。例如:当你知道别人布施,你感到很高兴,说:“Sàdhu! Sàdhu! Sàdhu!”,这个是随喜。当你知道别人持戒持得很清净,他即使遇到了诱惑或者经受了考验,他都能够经受,这我们应该随喜。当别人禅修得很好,我们也应该随喜。而随喜,它所随喜的功德和对方所作的功德又有关。例如:他人做的布施,我们去随喜他,由于他布施的功德比较小,所以我们随喜的功德也比较小。如果别人持戒持得好,我们随喜他,我们赞叹他,那么我们得的功德会更大。如果别人拥有了禅那,拥有了禅定,我们去随喜他,由于别人的禅定的业是很强的善业,我们随喜他,那我们也能够积累很强的善业。如果别人修到了观智,我们也随喜他,那么我们随喜的功德因为对方的功德、因为对象,我们的这种随喜的功德也很强。而对于随喜来说,如果我们真心的随喜和我们只是口头说“Sàdhu! Sàdhu!”,这样又不同,所以和我们所造的心念也有关。
随喜的功德的大小和一个人毁谤的大小,它是相应的。例如:一个人批评、毁谤一个没有德行的,他所得到的不善果——就是他的恶业是很小的。如果一个人持戒清净,你去毁谤他,你造的业很重。如果一个人有了禅那,你又去毁谤他,那么你造的业更重。如果一个人有了观智,你去毁谤他、去批评他会更重。如果一个人证得了圣道、圣果,你再去批评他,那么,如果你批评了一个圣者,你不去忏悔的话,那么今生几乎可以说你的修行不可能有成就,因为这个是毁谤障,而且造了很强、很重的不善业、恶业。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为妒忌、因为瞋恨、因为傲慢而批评别人,我们应该多点随喜,随喜他人的成就、随喜他人的功德。这一种随喜功德也是我们随手可得的,是不是?别人修得好,别人做得好,我们感到欢喜,我们把心念一转,这种功德就赚来的。我们现在就是多点去成就他人、随喜他人,以后我们在修行当中,我们在造善业的时候也会很多人来随喜我们,也会有很多人来成就我们,何乐而不为,是不是?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一些不善心,因为一些妒忌心,我们去造一些身的、语的或者意的不善业,这是很愚蠢的事情,我们应该多点去随喜他人的功德。
第八是听闻佛法。听闻佛法是智慧之因。由于我们知道了佛法,我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导向好的、什么是导向不好的,我们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善恶分明。同时我们也知道如何去积累更强的善业,我们知道如何去做布施,去持戒,去培养禅修,去培养心智。由于通过听闻佛法,我们才能够相信因果,我们才知道善恶。而由于我们听闻了佛法,我们才知道如何去法随法行,如何去如理作意。因此,听闻佛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一般的人来说,它可以是智慧之因。无论他的智慧是今生当下生起,还是以后他生起的,如果我们透过经常去听闻佛法、听闻正法,可以使我们以后投生,我们可以投生为三因的人,而且我们可能会很聪明,我们很有智慧。这是听闻佛法。
第九是弘扬正法。弘扬正法就是把佛法介绍给大家,把我们对法的喜悦带给大家。如果认为你怕讲错,因为弘扬佛法的人在上座部佛教里面,他要讲很多资格,如果我们不行的话,弘扬佛法是一种法布施,即使我们助成他人印行一些佛教的书籍,其实这也是另外一种渠道的弘扬佛法。现在弘扬佛法有很多种渠道,是不是?以前来说只是用嘴,现在的已经先进到可以用麦克风,可以用很多的扩音器了。而现在又有很多的书籍的方面,还有光盘,还有网络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属于弘扬佛法。
第十是正直己见。就是令自己的见地正直。正直己见包括有很多种方法,首先自己要皈依三宝。由于皈依了三宝,你自然会去亲近善友、去亲近善士,然后你就会听闻正法。第二保持正念正知。
正直己见我们可以通过几样方式来获得:
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三藏、学习教理或者听闻正法。这样的话我们所立的正见是属于闻思方面的正见,这样的话我们能够明辨正邪、明辨是非、明辨善恶。
同时,我们还应该再去修行。当我们修行所成就的正见,那个是属于修所成的慧,是属于禅修的体验。例如:在禅那当中生起的慧心所,它就是属于这种修所成的慧,是属于这种正见。如果我们能够证悟涅槃的时候,我们那个时候的慧是属于出世间的慧,那个时候的正见是属于出世间的正见。所以我们透过慢慢地、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使自己的见地慢慢地正直。使我们能够透过平时的如理作意,来使我们的见地慢慢地正直。
所以我们所作的这些,其实都是属于有具体目标的善行。而所作的这些善业,都是属于欲界的善业。而这些欲界的善业,它都是由八种欲界的善心所完成的,即:悦俱智相应的无行心,悦俱智相应的有行心,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舍俱智相应无行心,舍俱智相应有行心,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心和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些,我们如何去做,我们要做得怎么样,要让我们所造的这些善业的力度是强还是弱,和我们所生起的心有关。
而这些心,我们又可以依照影响善业功德三项原则,就是如果一个人在做善事的时候,生起的心是悦俱的还是舍俱的,就是一个人是欢喜地造善业还是中舍地造善业,以及一个人生起的是智相应或智不相应的心,即:做的时候是否拥有智慧;还有无行和有行心,即一个人是主动地做还是被动地做,这个都有关系。
我们在造善业的时候,应该生起悦俱的心来造,就是欢喜地造善业。由于拥有欢喜的心去造善业,这种喜所产生的心生色法可以是一种殊胜的色法,它可遍布全身,可以使我们造的业会更强。而如果我们在造善业的时候,我们生起有智慧的心去造,那么我们所造的业是属于三因的善业。而我们更应该主动地去造,而不应该被动地去造,而且经常地去造,不要偶尔才造,或者想起的时候才做,或者经常被别人拉去才造。我们应该要习惯造善业,让我们所造的这些善业成为我们的习惯。这些是欲界的善业。
对于色界的善业,依它所产生的心可分为五种,即:当一个人如果透过专注适当的、适合的所缘而证得了初禅,当他在证得初禅的时候所生起的这种初禅的禅心,所造的业就称为初禅的善业,即: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善业。
第二种色界的善业是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心所造的善业。
第三种色界善业是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禅心所造的善业。
第四种色界的善业是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善心所造的善业。
第五种色界善业是舍、一境性俱的第五禅善心所造的善业。
在这五种善心当中,我们平时所说到的证得初禅是指第一种,所说的证得的第二禅多数是第三种,但是有时候也包括了第二种。证得第三禅是指的第四种心,而证得第四禅是指的第五种心。因为这个我们在讲到色界的善心的时候已经讲过了,在这里是特指在这一类的善心里面的思心所所造下的业。这种业在造下的时候,它可以使一个人带来投生到色界的结生,可以投生到色界成为梵天人。
还有是四种无色界的善业,这四种无色界的善业分别是依照一个禅修者、一个人证得四种无色界定所生起的善心来决定的,
即:当一个人成就了空无边处定的时候,那个时候在他的速行心里面属于这一类的善心,其思心所即造的是空无边处的善业。
对于识无边处也是,识无边处善心里边的思心所所造的业,就是属于识无边处的善业。
无所有处善心也是,在无所有处善心里面所造的善业,是属于第三种无色界的善业。
第四种非想非非想处善心里面的思心所所造的善业,是这一类的善业。
在这三界的善业当中,对于欲界的善业,可以透过身门、语门和意门造作。但是对于色界和无色界的善业来说,只是透过意门来造作,身门和语门不会造作这种善业。你不能够说我就坐着,或者我只是用谈话来入禅,这个没有这样一回事,它都是属于意业造的。而须知,在欲界的业当中,所有的不善业必定是属于欲界,它不会是属于色界和无色界。而且对于不善业来说可以透过身、语、意三门而造作。
一个人只要他还没有证得禅那,或者他还没有禅那的体验,那他就在那一生当中不可能造作色界的善业和无色界的善业。只要一个人是凡夫,那么他根本不可能体验出世间的心。
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他所能够造作的只是不善业和欲界的善业而已。而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色界定,那他可以造作色界的善业。如果一个人拥有无色界定,他还可以造作无色界的善业。色界的善业和无色界的善业都是属于极重的善业。
不善业也有极重的不善业。极重的不善业,例如:杀自己亲生的母亲,杀死自己亲生的父亲,杀死阿拉汉圣者,恶心出佛陀身上的血和破坏和合僧团,这些都是极重的不善业。对于极重的善业来说,就是所造的色界的善业和无色界的善业。
那好,我们今天讲这四种依成熟之地所讲的业,就先讲到这里,我们明天晚上再继续来一起讨论其它的依照成熟的先后,和依照作用等等来分的业。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41讲 业的分类(依作用、成熟顺序分)
玛欣德尊者2009.06.06讲于江西佛学院
各位请合掌,让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贤友们,晚上好!
我们昨天开始讲到了业的部分,讲到了业可以分为四种,依成熟之地来分,即:不善业、欲界的善业以及色界的善业和无色界的善业。
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另外一类的分法。还是四种业,它是依作用来分的。第一是令生业janaka kamma,第二是支持业upatthambaka kamma,第三障碍业upapãëaka kamma,第四毁坏业upaghàtaka kamma。
我们先讲第一种令生业janaka kamma,在结生时以及在生命期间产生果报名法和业生色的善或不善思。我们讲到的令生业用更好理解的方法就是导致我们投生的这种业。如果我们投生为人的话,使我们投生为人的这种善业就是属于令生业。令生业,惟有在一个人临终的时候成熟的业,这种业就可以使它成为下一生的令生业。
因为只有在临死的时候成熟的业才能够产生结生心,在生命期间成熟的那些业只能够成为支持业或者成为障碍业而已。当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有一种业会在他临死的那一刻成熟,这种成熟的业直接会导致他下一生结生。由于这一种带来下一世的投生、下一世的生命的这种业,我们称为令生业。
我们必须得知道,生命是一个因果相续的过程,表现为名色相续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色法和名法,也就是心理现象和物质现象(肉体)的组合。而为什么会有这些心理和这些肉体呢?我们的这个身体最初是由业生色来的,我们称为业生身。例如:我们长得漂亮,长得丑陋,我们投生为人,我们拥有人的肉身,或者拥有天的肉身,或者拥有动物的肉身等等,这些都是由于业带来的。而作为业来说,只要它造下了,一旦遇到因缘就会成熟。
我们的整个生命就是一个因果相续的过程。在速行里面我们不断地造业,不断地造业。而在我们的生命期间,以前所造的业不断地成熟,不断地成熟。所以,因和果、业和果报之间,它们不会间断,只要我们在这个生命期间,因和果它们总是交结在一起的,它的成熟就使我们体验到果报。在我们临终的那一刻成熟的那一种业,由于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走到了终结,这种业在临终的时候成熟,它就紧接着会带来结生心。而造成结生心的这一种业,它就可以使一个人或者投生为人,或者投生为天,或者投生为动物,决定于成熟的是善或者不善的业。如果是善业的话使他投生为人或者天,如果是不善业的话,投生为恶趣。例如:投生为地狱、或者鬼、或者畜生。
而且令生业是影响一个生命整生的、整辈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旦我们投生为人的话,你的整辈子,就决定了你这个生命期、你这一个生命的历程,从生到死就是人类,是不是?你不可能说你在生命期过了一半,突然就变成一条狗,或者突然就变成是天人,这不可能!即使你经常造作天界的业也好,类似天界的业也好,但是你作为人还是人。
如果你现在投生为人,你经常做的都是禽兽不如的事情,但是你这个肉身还是属于人。所以令生业可以影响他的一期生命,只不过在令生业所带来的业生色和果报名法领受之后,在你的速行里面所造的是善或者不善,它又会影响到下一生。但是我们现在这一个生命是哪一种业带来的?就是令生业带来的。而这种令生业的成熟,它是在我们前一世临终的时候成熟,而它的影响可以影响到我们整辈子一生人。
所以,令生业在种种业当中是最主要的。即使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业在临终时候成熟,它都可以影响我们的一辈子。所以,由令生业带来的业生色,在医学上就类似于基因一样。而对于果报的名法也是,它可以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不断地起作用。
在我们临终的时候,也许很多的业会抢着成熟,但是其中只有一种业成熟会带来结生,会带来我们下一期的生命。而且,往往能够成为令生业的是足道之业,足道之业就是我们说到的这种业已经达成了。有些业是称为未足道之业,就好像我们想要做一件坏事,如果犯罪未遂,那个就是没有达成的业。但是如果已经成功了,我们做一件坏事已经成功了,例如:杀一个人,你已经成功地把那个人杀死,那么这一种业就称为足道之业。如果你只是准备了工具,你准备了陷阱,然后,正好你在杀的时候,他正好经过那里你没有杀成功。或者例如:你开枪,正好你射不中他,这个称为未足道之业。而构成令生业的是足道之业,就是说你的这一种业造下它已经成功、已经成立了,这种业能够带来结生,无论这种业是属于善业或者不善业。
而如果一种业没有带来结生,没有机会成熟与产生结生,那这种业能够支持令生业,延长由令生业所带来的乐报或者苦报,或者支持其产生的五蕴,就是支持由令生业带来的五蕴。也就是说,由于业一直都在成熟,而惟有一种业能够使我们投生。但是其它还有无数的没有机会成熟的业,它们仍然会在我们的生命期间,在我们生死轮回期间不断地成熟、不断地成熟,这种业只要它还没有带来结生,就是它并不能够争赢使它投生,使它成为一种新的生命,那么它就会在生命期间成熟。
而当一个人如果投生为善趣的话,那么他以前所造的那些善业就会成为善的支持业。而如果一个人投生到恶趣的话,那么他以前所造的恶业、不善业会成为他的支持业。所以,支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好的越好,如果你的令生业好的,那么支持业会使你越来越好。而如果你的令生业是坏的话,那么支持业会使你越来越糟糕,越来越倒霉。
在这里我们就以人类为例子来说一下,支持业是如何支持人类的。
例如:当一个有情在临死的时候,有某一个善业成熟使他投生为人,使他投生为人的业是善的令生业。由于只有一种业使他投生为人,但是以前所造的那些善业,会在这一个已经是人的生命里面不断地成熟,在它们成熟的时候,这些善业、过去所造的善业就称为支持业。它可以使这一个人能够长寿,或者丰衣足食,或者健康,或者富贵等等。
而不善的令生业,就例如:当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投生为恶趣,投生为恶道,那么他以前所造的恶业,就可以使他延长他的生命,或者使他很倒霉,使他遭受身体的痛苦等等。当不善的令生业带来病痛的时候,其它的不善业也可以支持他,使这一个人如果有病的话,他医疗无效,延长他的痛苦。
当某一个有情,由于不善的令生业,投生为动物的时候,那么支持业就会支助这种恶业产生更多的痛苦,使它很长命。例如:如果一个人不幸投生到地狱,那么由于投生到地狱的是不善业,这种不善业成为他的令生业,然后他的其它的那些不善业会一直支助他,可以使他在地狱里面万岁、万岁、万万岁。
还有另外第三种业是障碍业upapãëaka kamma。这种业也是没有机会成熟以产生结生的业,但是它能够阻碍令生业,缩短其产生的乐报或苦报,或者对抗其产生的果报。即使令生业在过去生的时候,造下是很强的,但是阻碍业的直接对抗之下,它却不能够完全地产生它的果报。例如:在阻碍业的影响之下,原本能够导致投生到高等善趣的令生业,变成只能够导致投生到低等的善趣。原本能够使一个有情投生到高等家庭的令生业,变成只能够导致投生到低等家庭。原本能够带来长寿的业,变成只能够带来短命。原本能够带来美丽的、美貌的业,却可能带来相貌平平等等。
因为,一个人、一个有情在临终的时候,有很多的业会争着成熟。这表现在有些临终的人会经常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影像呈现出来,其实就是他的业不断地成熟。如果一个人由于他的善业成熟,可以使他投生到善趣。但是可能在他临终的那一刻,或者临终之前的某一些不善业又在争着成熟,它可能会拖这个善业的后腿,而使他即使能够投生到很高等都变成投生到很低等。
在这里我们就讲一个富家子弟的故事,就是讲到障碍业是如何使一个本来可以使他投生很高的,变成投生很低等的生命的一个故事。
话说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当时就有一个富家子弟,他的家里很有钱。于是,他的父母就认为:“我们的家庭那么有钱!我们这些所有的家产给孩子享受,我们的孩子一辈子都用不完这些家财。”
因此,他们就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过的快乐一点,就不去教他一些技术,教他一些文化,而是培养他如何去玩,如何去享受。等到这个孩子长到快成年的时候,又给他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很有钱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也是,她的父母也是这么样想的:“我只有这一个女儿,但是我的家财那么多,让我的女儿花一辈子都花不完。”于是他就教他的女儿如何去唱歌、跳舞,如何去享受。
当这两个富家子女结合为夫妇之后,他们就过着很快乐的享受欲乐的生活。后来双方的父母都双双去世了,于是,这一对夫妇继承了他们双方父母的双倍的财产。由于他的家太有钱了,于是他就经常沉迷于欲乐,喜欢赌博。正是因为他有钱,所以一大帮的酒肉朋友、狐朋狗友就围绕着他,一天到晚他就在那里赌博,在那里享乐,喝酒。他们这一对夫妇也很大方,动不动就赏很多钱给他们的朋友,输掉了他们也完全不会心痛,就这么样挥金如土,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很快,不到几年,他就把男方父母的家财已经挥霍一空。但是,他们仍然没有这样就悬崖勒马,他们仍然是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结果女方的家财也全部挥霍一空了。等他的家门已经破落了,钱财已经挥霍一空了,以前的那些酒肉朋友、狐朋狗友没有一个肯帮他。而这一对夫妇又没有任何的技术,又没有任何的技巧,于是,他们只能够拿着破碗流落街头去要饭。
不久,就有一个贼,就类似于我们现在黑社会的,他就看中了这个男的,他长的还够结实,于是拉他入伙。因为他们这一帮黑社会的团伙,就是专门打家劫舍的,就是做强盗。当他入伙的那天晚上,他们那一帮人就去作案,进入一个富贵的家庭里面去抢劫。他就叫这一个之前的富家子弟做看风的,做看门的,拿着棍子。他们说:“如果你看到有人了之后,你就帮我拦。”那些人就进屋子里面去偷抢。结果后来被人发现了。发现之后,那些做贼的就已经翻墙跑了。这个富家子弟他傻乎乎的,就他拿着棍子还跟那些追的人去打,结果就给抓到了。
抓到了就送到国王那里去,然后国王就判他死刑。因为按照当时的律法,抢劫是要判死刑的。就在他被押往刑场的途中,这个时候,一个妓女她看到了这个男的被押到刑场里面去。当时这个妓女就想起了这一个以前的富家子弟,曾经跟她有一段雨水之情。于是她就买了一个面包,一瓶水,给了这个死囚犯。这个死囚犯接了这个面包和水就继续走,走了不久正好见到沙利子尊者(舍利弗尊者)在托钵。那个时候他就想:“我现在一生人我没有做什么善事,现在正好我这里有食物,就在我临死之前,我就做点善业吧,做点善事吧。”
于是他就把水和面包全部放到沙利子尊者的钵里面去,他感到很高兴。于是他被押到刑场里面,要行刑的时候,他也不会感到害怕,因为他为他所做的这件善事,他感到很高兴。等他准备行刑的时候,他又突然想起了,他跟过去那一个妓女的一段情,毕竟他们之前曾经有一段雨水之情。结果就是在那个刽子手要准备砍头的时候,他又想起了他所做的这些善事,然后,一会儿又想起了他跟那个妓女的一段情。结果在那一刻刀就下了,这个富家子弟就头颅落地,死了。
由于这一个富家子弟在临终之前,他做了布施,如果他一直都心怀着很高兴、很欢喜的心情,他将会投生到天界。然而,由于在他临终之前,他又想起了跟那个妓女的一段情,所以,这个变成是一种障碍业,使他投生到哪里?投生为树神。而且幸好是由于他布施的善业成熟,而不是由于他想起以前跟妓女那段情而成熟,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将可能会堕落到地狱去。而幸好是他的善业成熟,只不过是以前那醉生梦死的那段雨水情拖他的后腿,使他本来可以投生到高等的天人变成只是投生到低等的天人,只是成为树神而已。
之后,又讲到这个树神后来不死心。后来,有一次那个妓女和她的母亲到花园里面去散步的时候,他就用风把这个妓女刮走了,然后就一起享乐。后来,她的母亲又请了一些咒师等等,去咒这个树神等等,这个是后话。这个例子就是本身如果一个善业强到足以使他投生为高等的天界或者高等的人类的话,假如在临终的时候,有一些不善业在旁边影响的话,会使一个人投生为低等的善业。
又例如:曾经有一位禅修者在他观到过去世的时候,他见到在过去生的某一世,他是一个都西达天(兜率天)的天人。在那一世,他也经常修行佛法,而且他也培育慈心培育得非常好。就在这个天人临终的时候,本来按照他的习惯他也是继续培养慈心,但是偏偏在他临终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天女的影像。然后,他一会儿散播慈爱,一会儿又天女的影像,就这么样交替着,两种业其实在争着成熟,一个善业一个不善业在争着成熟。结果幸好他在临终的时候,他的善业成熟,慈心的成熟。但是,由于那个天女的影像在拖他的后腿,所以他投生为一个女孩子,一个很有钱的女孩子。只是她不开心,她经常给她的父母很严格的管教。然后她在那一世,就是女孩子那一世,她很早就死了。不过她很有钱,她也受到很好的教养,只不过是不开心而已。
所以,临终的时候有很多的业,有时候只有一种很强的业会产生,但是有时候会有很多的业在争着成熟。那么,那种使他投生的业是属于令生业,而在临终的时候有些拖后腿的业是属于障碍业。然而并不是任何的业,都只会在临终的时候成熟。在我们生命期间,业还是不断的会成熟。这种障碍业如果是在生命期间,它们的表现就是善的令生业可以使一个众生投生为人,而不善的障碍业可以使这一个人变得很下贱,或者变得很多病,或者钱财的损失,亲友的离散等等。
这一个障碍业的成熟,我们身边包括我们自己,就经常都可以碰到,是不是?使我们投生为人的是善业,但是,是不是由于我们的善业使我们投生为人,我们的人生就一帆风顺了呢?是不是?不是。我们的生命还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例如:我们可能会很多病,或者有时候我们会生病,我们的钱财会损失,有时候我们想要追求的东西,我们会得不到,即使我们得到的东西我们可能会失去,是不是?这些都是在我们的生命期间,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可以遇到的。
而对于不善的令生业来说,那么善的业成熟可以使它成为阻碍业。假如一个有情由于不善业投生为狗,善的阻碍业就可以使它获得美味的食物,可获得很好的照顾、医疗等等。也就是说如果令生业是善的话,那么其它的善业在他生命期间就可以成为支持业,而不善的业成熟就变成了障碍业。而如果一个人由于不善业成熟成为令生业,就是使他投生的话,那么不善的业在他生命期间成熟就成为支持业,而善的业反而成为障碍业,为什么?因为阻碍他的不善令生业产生的苦报,而使这一个众生获得一些快乐,阻碍他的不善业、阻碍他的痛苦,而使他获得快乐。所以,阻碍业对于恶趣的众生来说是这么样的。
第四种业是毁坏业upaghàtaka kamma。这种业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它可以终止其它比较弱的业,让它不再继续产生果报,从而引生自己的果报。一个人本来他可以活到八十岁,但是在他的生命期间有一种毁坏业成熟,使他遇到了一场灾难。例如:地震或者车祸等等,而使他不能够享尽天年,变成意外地死亡,这种称为毁坏业。一般所说的早年夭折或英年早逝,就是往往都是由于这种毁坏业产生的。
甚至有时候也可以把某一种能够使我们的身体致残的业,也可以称为是毁坏业。例如:本来一个人的令生业使他拥有一个很明亮的眼睛,但是可能毁坏业的成熟,可以使他变得瞎眼。或者说本来令生业使他拥有一个人健全的身根,但是,某些毁坏业可以使他的手脚变得残废等等,也可以这么样解释。这导致他致残的,或者瞎眼、耳聋、哑巴等等的业,也可以称为一种毁坏业。
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有时候这四种业都能够产生。而有时候,如果一个人能够享尽天年的话,而且他基本上一生都一帆风顺的话,也许毁坏业不会产生。在这里我们就举迭瓦达答(提婆达多)的例子来讲一下。
迭瓦达答出生于王族,所以他的令生业使他投生为人,而且使他投生为很高等的种族,所以这种令生业是善的令生业。他从小就受到了很良好的教育,而且养尊处优过着王子的生活,这些是善的支持业。
但是,由于他后来拥有了神通,当他拥有了神通之后,他就想:“我要如何才能够获得名声、获得供养?”于是,他就想要去篡夺佛陀对僧团的领导权。他去请求佛陀说把僧团的领导权给他,结果佛陀拒绝了。拒绝了之后,佛陀就叫僧团到当时的王舍城里面去宣布:“从此以后,迭瓦达答的任何言行和佛法僧三宝没有关系。”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的名闻利养就几乎消失了,这个时候他的障碍业成熟了。而对于他的神通,当他生起了想要篡夺佛陀的领导权的时候,他的神通就消失了。
而之后他又再被僧团隔离了,他的障碍业开始成熟。而后来,由于他恶心出佛身血,把大石头推下山,把佛陀的脚给砸伤了,使佛陀的身上流血。后来,他又分裂了僧团,提出了五项邪法、邪律,造成了僧团的分裂,这个是破和合僧。于是,在他有生之年这种毁坏业,就是破僧的这种毁坏业使他投生到无间地狱里面去。
所以,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他有很优越的令生业,而且他是三因的。因为,迭瓦达答拥有五神通,他能够变化,能够无碍变化,神通无碍,是由于他拥有了四禅八定。但是,由于他拥有了定心,拥有了禅定和神通,但是他的贪欲心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他反而想利用神通去做一些坏事。最后,他用神通骗得了未生怨王子的信心。而且教唆了未生怨王子篡夺了王位,杀害了他的父王宾比萨拉(频婆娑罗)王。所以,最后他落得了身败名裂,而且他以现生落入了无间地狱。
这就是在一个人一生当中(有)好的令生业、好的支持业,但是也可以因为他的不善的业,而使他遭受到不善的果报。就好像有些人本身他可能是一个好人,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由于他后来为非作歹,最后可能受到了刑罚,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使他被枪决了。那么,这个其实也是一个例子,就是一个人有了好的令生业,但是他可能因为做坏事,而最终锒铛入狱,甚至难逃法网。
这是令生业、支持业、障碍业和毁坏业。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没有毁坏业的话,那么令生业、支持业和阻碍业必定会在我们的生命期间不断地产生作用。令生业不断地使我们产生业生色,产生果报心;而支持业也是会使我们在生命期间遇到很好的那些福报、果报;而障碍业也可以使我们有时候会倒霉,有时候会有不如意的事情,这些都是属于这些业在我们生命期间产生的。
我们现在再看另外一类业的分类——依成熟顺序来分的四种业。第一种是重业garuka kamma,第二是惯行业àciõõa kamma,第三是近死业àsanna kamma,第四是已作业kañattà kamma。
这四种业是依照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先后成熟的业。我们刚才讲到的那一个是依作用,在一个生命当中所起到的作用。如果使一个有情投生的业称为令生业,然后他生命期间不断地使他维持生命的是支持业,而在他生命期间遭到一些和他的令生业相反的业称为阻碍业,而使他生命终断的,并不是正常的终断的,这称为毁坏业。
而当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哪一些业会先成熟而使他投生为跟这种业相应的趣呢?这就是依成熟顺序来分的。
首先是重业。重业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善的重业,一类是善的重业。不善的重业首先,第一是弑母,就是杀害自己亲生的母亲。
第二是弑父,杀害亲生的父亲。
第三弑阿拉汉,杀害一位漏尽的圣者。
第四恶心出佛身血,就是使活着的佛陀身上流血,这个惟有在佛陀在世的时候才有可能,而且在我们佛陀的一生只有一个人才做了这样的恶业、这样的极重的不善业,即迭瓦达答(提婆达多)。
第五是分裂僧团。分裂僧团就是提出了十八种邪法或者邪律,或者非法非律来混淆佛陀的正法律。然后,他在僧中再做羯磨,使僧团分为两派,这种称为分裂僧团。而且在做甘马(羯磨)的时候,他必须得统一戒当中,提出了这十八种非法非律的其中一种,或者若干种而使僧团变成斗争,最后完全不和,不再共诵戒,不再共做甘马,这个称为分裂僧团。这个在佛教历史上也只有一次,就是迭瓦达答那个时候。即使后来到了来第二次结集那个时候,也不称为分裂僧团,只是部派的分裂而已。
第六种是否定轮回或者业报的顽固邪见。前面的五种是称为忤逆罪,或者五重罪,或者五无间罪。而后面这一种称为定邪见,定邪见就是顽固的邪见。这里的邪见必须得要具有几种条件:第一就是这种邪见属于断灭见。断灭见包括三类,我们昨天晚上刚讲到的:第一无因见ahetuka diññhi,第二无作用见akiriya diññhi,第三虚无见natthika diññhi。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如果一个人否定因果,拨无因果,一个人否定三世轮回,这是属于邪见。而这种邪见惟有顽固到他在临终的时候都不愿放弃。因为一个人临终的时候,有时候他会看到一些影像,看到一些景象,那时有时候他会怕。但是这一种顽固的邪见,他即使到临终的时候看到他即将死亡之相,他都不愿意放弃这种邪见,而这一种邪见必定会使他堕落到恶趣里面去。
对于前面的五种,一个人只要造了任何的一种,这种业几乎是没得救的,他的下一生必定将会堕落到地狱里面去。而对于最后一种来说也是,如果他在临终的时候还不放弃,他很可能会堕落到地狱或者堕落到畜生,或者有时候堕落到一些很低贱的鬼。但假如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肯放弃这种邪见,那么它并不成为定邪见。就好像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长爪的Dãghanakha,他是沙利子尊者的外甥。本来他就是顽固的执持邪见的,但是,由于他听了佛陀说法之后,他放弃了邪见,所以他仍然还是能够证果。
如果一个人造下了不善的这些重业的话,那么他的未来是决定的。他有两种:第一在今生一个人造下了不善的重业,他绝对不可能证得禅那和涅槃;而第二他的下一辈必然会堕落到地狱。
就好像迭瓦达答的例子。由于迭瓦达答(提婆达多)有能力证得了禅那,有能力修成了禅定,修成了神通,但是,他造了恶心出佛身血的业和分裂僧团的业,所以他堕落到无间地狱里面去。
又例如:另外一个未生怨王子(Ajàtasattu,阿迦答沙都),也就是阿阇世王的例子。由于未生怨王子他还是王子的时候,他篡夺了王位,他把他的老父王囚禁在死牢里面去,之后他又把他的父王饿死。由于他杀害了他的父亲,所以从他杀害他的父亲之后开始,他一直都过的不开心,一直都闷闷不乐,晚上不能睡觉,白天又很恐惧,恐惧人去杀他。后来他就在他的大臣Jãvaka(基瓦咖,古音译耆婆)——一位名医的劝谏之下和鼓励之下,他去见了佛陀,当时佛陀就住在王舍城附近的芒果园。然后佛陀在那里回答了未生怨王的一些问题,然后就说了《沙门果经》。
说了《沙门果经》之后,未生怨王就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了很强的信心,他就表达了他希望成为一位终生的佛弟子。同时,他也向佛陀忏悔,忏悔他所做的恶业。然后,当他离开了之后,佛陀这样说:“假如这个国王没有杀害他那位正直的父亲的话,他将会在这一坐当中就得法眼(也就是他能够只是通过听闻《沙门果经》而证得初果)。然而,由于他已经杀死了他的正直的父亲,所以,他并不能够证得任何的道果,连禅那都不得。”
而自从未生怨王信了佛之后,他也不留余力的去资助佛陀的教法,甚至他还作为第一次圣典结集的外护。但是,他杀父的这种恶业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最后他也给他的儿子杀死了。而他也堕落到地狱里面,在地狱里面他的寿命将是六万年。因此,未生怨王由于他弑父,就是杀害了父亲,这种极重的不善业使他在下一辈子必定堕落到地狱,而没有任何其它的更强的善业可以挽救他。这是极重的不善业。
相对于极重的不善业,仍然会有极重的善业。极重的善业是指证得了禅那,一直到临终的时候都不会退失。在生命界里面,最高的生命界是无色界,然后是色界,然后才是欲界。我们在讲到有情世间的时候,就讲到了色界的寿量是很漫长的,例如:如果一个人成就了第四禅,当他投生到第四禅禅天的时候,如果他还是凡夫,他将会投生到哪一天?投生到广果天。广果天的寿命是多少大劫?多少大劫?是五百个大劫。而如果一个人成就了空无边处定,当他投生到空无边处天的时候(寿命)是多少大劫?两万大劫。而如果是投生到识无边处天,那个是四万大劫。如果是投生到无所有处天是六万大劫,如果是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是多少大劫?八万四千大劫。
我们就以色界的善业来说。如果一个人成就了禅那,禅那所带来的果报是他有极长的寿命,他有极其辉煌、极其光明的身体,还有在他的整个生命期间,他几乎没有所谓的痛苦。因为,我们讲到一个色界的梵天人,他没有身净色,是不是?所以,在他的几百个大劫里面,或者在他的整个生命期间,他没有任何一丝毫的痛苦。因为,他们身体没有身净色,他们只是享受着极强的心的快乐。至多一个梵天人所遭受到痛苦,就是他看到不好看的,例如:他看到人,或者看到一个丑陋的人,这个可能是他们的不善果报而已,仅此而已。在他的生命期间,没有任何那种更强烈的、可以撞击到他的根门的一些不善的果报。
所以,依照果报来看,我们看这种禅那的善业是不是很强?因为,在佛教的判断业的标准和世俗判断业的标准不尽相同。对于世俗判断业的标准,就是如果一个人经常乐善好施,或者一个人做的事情很容易感动人。例如:他有那种奉献精神,他有一些好像乐于助人的这些精神,所以我们社会上或者一般的人说这个是好人,这个是善人,他这个人非常好,是不是?
但是如果按照佛陀的教法,一个人如果经常即使是乐善好施也好,一个人经常是做一些服务也好,但是他的善业还不如一个人持戒那么强。因为,一个人持戒就是他终止了不善行,他不去做那些不好的事情,他持戒清静,持戒清静的业无论如何都比布施的业更强。而同时一个人如果有了禅那,那么当他有能力入禅的时候,他所生起的是广大心,在广大心里面的速行所造的思是极强的。而对于善业的力量来说,无论如何广大心所造下的善业,都要比欲界的善业要强很多。
所以依照造业的强度,它并不是你一个人经常地做善事,你经常地乐善好施,你又去赈灾,你又跑到第一线里面去,这些其实还是属于欲界的善业。但是相对比起色界的善业来说,欲界的善业是微不足道的。而你又再比起无色界的善业来说,色界的善业又变成很微弱的,所以这个是依业的强度。因为,欲界的善业即使是从你一出生,一直做到你死,但是它还是不能够称为重的善业。一个人即使有能力入禅一刹那,他仍然可以造下重的善业。因为,惟有禅那的善业才能称为重的善业。
当然,由于禅那还是会因为一个人的放逸或者五盖而退失。如果一个人退失了禅那,那么在他临终的时候,这种业就不可能成为是重善业的。惟有你在老年的时候,你还是经常有能力入禅,那么到了你临终的时候,你不用刻意去入禅,很快的禅相就会呈现在你的意门里面,那个时候,你的心就很自然地投入禅相里面去。当你把心投入禅那当中,其实就是类似在定当中就去世的。当你投生到梵天界,就犹如你从睡梦中醒来一样。
就好像给我们的菩萨看相的黑天隐士Kàëadevila,或者又称为Asita(阿私陀)一样,就是由于他有能力证得了非想非非想处定,当他在死了之后,必然这种业会成熟,使他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
又犹如我们的菩萨(悉达多太子)在最后一生,他出家之后,曾经跟了两位禅定大师学习。他跟阿腊拉•咖喇马(âëàra Kàlàma)这一位隐士学习了禅那、学习了禅定,一直证得了无所有处定。后来他不满意了,又跟伍达咖•拉马子(Udaka ràmaputta)学习了禅定,乃至证得了非想非非想处定。后来我们的菩萨仍然不满于这种禅那的微妙的快乐。他认为他内心的那种无明还在,内心有执着还在,于是他放弃了对于禅那的修习而转向苦行。
等我们的菩萨已经成了佛陀而且他又决定说法之后,他先思维到底谁有能力听闻我所说的法?他首先想到了之前的两位老师,结果一位老师Udaka ràmaputta就是在昨天晚上去世了,而那位âëàra Kàlàma正好在七天前去世了,他们一位就是在七天前去世了,一位在昨天晚上正好就去世了,也就是说他们真的没有缘。因为他们一去世,必定他们的这种禅那的善业使他们投生到跟他所证得的最高的定境相应的梵天界里面去。
然而因为我们是依照佛陀的教法而证得禅那的,因此我们会有选择。如果我们是盲修瞎练,即使你们有能力证得了禅那,但是如果你们并不懂得缘起,不懂得因果法则的话,那么你所证得的禅那,仍然会使这种禅那的善业成为你的重善业,你在临死的时候将会投生到相应的界。如果我们是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懂得了业果法则,我们懂得了如何透过缘起而选择我们的投生处,那么我们即使现在拥有了禅那,我们不一定一定投生到梵天界或者无色界梵天界。
例如:有很多的人,他修到缘起的时候,一般大部分人修到缘起的时候,他都拥有禅那。但是并不见得每一个修到缘起的人,他们必定会投生到梵天界,他们往往会随着自己的意愿而投生到人界。例如:有些人他们修到缘起之后,他会发现到这个世间的众生很痛苦,于是他发愿他下一生再投生为人而成为出家人,成为一位比库。然后,在他下一世继续再弘扬佛法来利益众生,也有这样的人。也有的人,当他在修到缘起的时候,他发现这个世间毕竟只是在走下坡路,人的心只能够越来越丑陋,贪瞋痴越来越重,而世间的道德越来越衰落,他更希望能够投生到天界里面去,这样的话他仍然可以随着他的意愿投生到欲界的天界。
这个就是由于一个人如果懂得了缘起法则,他就可以知道如何选择,而并不一定说要让这个重善业成为轮回之因,而使他所修习的禅那善业成为他修观的因,成为他证悟涅槃的因,而不是使它成为投生到梵天的因。所以,当我们是一位禅修者的话,我们可以把我们培育禅那的善业转换成证悟涅槃,成为解脱的资粮,或者菩提的资粮,这个就是我们的巴拉密。或者我们是在培育定觉支,而不是在培育使我们投生到梵天界的善业。当然如果你发愿说:“我想要投生到梵天界。”那么,你为了要投生为梵天所修的禅那,它就将会成为你在轮回当中,使你投生到梵天界的善业。
我们今天讲业的成熟的次第,就先讲到这里。因为这种重的不善业和重的善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造的。例如:惟有一个极恶的人他造了五逆罪,或者有极重的邪见,才能够成为他极重的不善业。而如果一个人惟有证得了禅那,而如果他又有意愿想要投生到梵天界的话,那么这个才能够成为他的极重的善业。而我们是佛陀的弟子,我们了解了缘起法则,我们知道了因果法则,我们不一定要为投生到梵天界而修禅那,那么它还不成为你的重善业。
那好,我们今天讲业就先讲到这里,明天晚上我们再继续一起来学习。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42讲 业的分类(依成熟顺序、成熟时间)
玛欣德尊者2009.06.07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各位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贤友、居士们,晚上好!
今天我们将继续来学习业的部分。昨天晚上我们学习业在临终的时候依照其成熟的顺序,可以分为四种,即:重业、惯行业、近死业和已作业。
昨天我们就讲到了重业。对于重业来说,毕竟极少数人才能造重业,无论他造作的是极重的不善业,或者极重的善业。对于一般的人,他们没有造作重业的情况下,有可能惯行业会在他临终的时候优先地成熟,而带来其下一生的结生。
惯行业的意思就是习惯地做,也叫做àciõõa kamma。àciõõa的意思就是习惯,我们说的习惯的行为。无论这种行为是善的或者不善的,只要一个人经常地做,那它在临终的时候,很容易变成优先地成熟。对于善的惯行业,就是一个人经常地造善行。例如:他们去清扫公共卫生、做服务或者一个人经常做布施、供养僧团,或者一个人经常去亲近僧团、去受戒、去听闻佛法或者一个人习惯于禅修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善的惯行业或者称为习惯的业。对于一个经常有做善行习惯的这种人,他在临终的时候,往往很容易投生到善趣。就好像一棵树,如果它本身长得都是偏向一边的话,你去砍它往往它就会很容易倒向那一边。
就好像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叫做Dhammika居士的故事。Dhammika居士是一位很虔诚的佛弟子,他的家里非常有钱。然而他经常乐善好施,同时他也经常到寺院里面去亲近僧团,去持戒,同时还禅修。不仅如此,他自己还证得了初果,他是入流圣者。他自己经常布施、持戒、听闻佛法和禅修,同时,他也劝他的家人、他的亲属以及他的朋友,也同样去做布施、持戒、听闻佛法和禅修。同时,他还组织了很多布施的团体和行善的团体,向社会、向那些贫苦的人赈灾。他就这么样很勤勉地、经常地做种种的善行。到了有一天他已经病得不能够起床了,他也知道他的生命即将要走到终点,他请他的家人去寺院里面邀请几位尊者过来帮他诵经。于是就有几位比库到了他的家里,坐在他的病床旁边,然后就问Dhammika居士说:“贤友啊,你一生都乐善好施,而且你听闻佛法,我们所讲的很多你都懂了,那你现在想要听哪一部经呢?”Dhammika居士说:“我希望在这个时候,能够听闻《大念处经》。”于是,那些比库就开始诵:“Evaü me sutaü, Ekaü samayaü ...... ”就在那里开始诵这部经,这个时候,Dhammika居士就很恭敬地躺在病床上恭听。当他听着听着的时候,看见了有六辆车在他的上空飘来飘去。这六辆车里面各坐着天人——很漂亮的天人,而且这些天车都是很庄严的,装饰得很庄严、很好看的天车。每一个天车去到他的前面,天人都会邀请他说:“居士你上来我的车吧!你上来我的车吧!”就这么样,一辆一辆的车走到他的前面都这么样说。因为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些景象。也就是说一个人即将在临终的时候,他以前所造作的业可能会以某种影像出现。或者他即将要投生的地方的某一些影像会出现。这个时候Dhammika居士在临终的时候出现的相叫做什么相?叫趣相,就是说这些是他即将投生到天界的相。当那些天人在空中不断地邀请他的时候,Dhammika居士就说:“你们等一等,你们等一等。”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其他的比库听了:“哎?怎么这位Dhammika居士叫我们等一等?”然后他们就以为这位居士已经不想再听经文了。因为这个时候往往趣相只有他一个人看得到,其他人看不到。于是那些比库就离开了。当那些比库离开了之后,这位Dhammika居士听着听着怎么忽然声音停了?然后他再睁开眼睛看,那些僧人都走了,而只剩下他的一些儿女们在那边愁眉苦脸,甚至有的在暗暗擦眼泪。
他就说:“哎?怎么?那些尊者们去了哪里呢?为什么你们那么伤心呢?”他的女儿们说:“父亲啊,我们都为您担心啊!你一直以来都对佛、法、僧三宝充满了那么恭敬的信心。然而,现在你竟然叫他们走,你叫他们停下来诵经。你的这种很不正常的表现,我(们)感到很忧伤。”Dhammika居士说:“哦,不是这样的!我并不是叫那些尊者们停下来诵经!而是说现在有六辆天车,你看都在前面,它们每一辆天车的天人来到我面前都叫我上去、接我去。我叫他们停下来等一等,我想把经文听完再说。”那些女儿们说:“哪里有什么天车啊?我们都看不到啊。”Dhammika居士就说:“这六辆天车是从六欲天界来的,他们都希望我投生到那里去。那我想问你们,到底那一界天是最好的呢?”他的女儿们就说:“在这六欲天里面,都西答天(Tusita,兜率天)是最好的。因为佛陀以前的母亲——就是菩萨的母亲,和一切即将要降生的菩萨,他都是住在那里,都是投生到那里。因此,都西答天是最好的。”Dhammika居士说:“那好吧!那你就拿一个花环,然后许个愿说:‘让这个花环能够挂在都西答天的天车上!’然后你往空中一抛,那么这个花环就能够落在那辆天车上。”他的女儿就照做了。这个时候,当他们一许愿,把花环抛到都西答天的天车上,其他的五辆天车都不见了,就只剩下这一辆天车在空中回旋。那些女儿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花环在空中那边飞来飞去,于是他的女儿就相信了,相信她的父亲见到的是真的。这个时候Dhammika居士就面带微笑对他的女儿说:“你们一定好好地要乐善好施、要勤持戒、要多点亲近三宝、亲近佛陀,那以后我们就在天界见面吧。”然后,他就含笑往生到都西答天了。
后来,他的女儿们见到他的父亲去世了,在处理完后事之后,就去到了佛陀所住的揭答林(jetavana)给孤独园。然后佛陀也肯定说:“现在Dhammika居士已经投生到都西答天了。”当时,他的女儿就为这件事感到很高兴。
这一个例子就是一个人经常乐善好施、做善事的话,在他临终的时候,他所造的善业自然而然会成熟。或者会有一些天界的瑞相、人界的瑞相,会呈现在他面前,他就能够投生到人天善趣去。
然而,也有一些人经常造作一些不好的恶业。例如:做刽子手、做屠夫,或者一些人从事一些不正当的行业。这样的恶业如果一个人经常造作,做成了习惯,在他临终的时候,同样也是很容易成熟,使他投生到恶趣去。
就好像佛陀在世的时候,住在竹园精舍附近的一个叫做准达(Cunda)的屠夫一样。这个准达每天都以杀猪为行业。虽然他住在佛陀的寺院附近,Veõuvana竹林精舍附近,但是他从来都不供僧,他也不去见佛陀,他只是知道去杀猪、杀猪。而且,他有一个很不好的嗜好,就是他杀猪(时)喜欢虐待猪,把猪虐待得很痛苦,(才)让它死。有一次这个准达就得了一场怪病,这个时候,他的过去杀猪的业成熟了,使他就像猪一样,四只脚在地上走。然后,由于他的身体产生了很剧烈的痛苦,他发出像猪被宰的时候那种吼叫。就在他的家里面这样团团转,他的女儿们都没办法控制他,于是就把他关到房间里面去。然后,他就在房间里面爬来爬去,就在那里发出尖叫,这种尖叫声发出来就像猪的尖叫一样。于是,那些住在竹林精舍的比库们就说:“哎呀!这个准达真的是太残忍了,他居然这么样连续几天几夜地虐待那些猪。”当佛陀知道了之后,就说:“其实现在准达并不是在虐待猪,而是他的不善业已经成熟了,他现在即将要死了。他在临死之前要经过七天七夜,犹如之前被他杀的那些猪一样的痛苦,他现在正在承受这种痛苦。等他被这些痛苦煎熬了七天七夜之后,他将要堕落到地狱里面,承受更加剧烈的痛苦。”
这就是说那些经常造恶业、无恶不作的人,他们由于经常造的这些恶业,很自然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使他堕落到恶趣里面去。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我们身边的人,有些做屠夫的或者是做渔夫的人,他们往往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也就是说他们很少有善终的,他们都是以某一类的病,或者他们的家人有一些很严重的病,甚至很多都是非时死的。
所以,一个人经常造了善业,他将能投生到善趣。如果一个人经常造了恶业,那么他将投生到恶趣。就犹如佛陀在《法句经》的第十五、十六句里面说到的:
Idha socati pecca socati, pàpakàrã ubhayattha socati;
So socati so viha¤¤ati, disvà kammakiliññhamattano.
Idha modati pecca modati, katapu¤¤o ubhayattha modati;
So modati so pamodati, disvà kammavisuddhimattano.
此悲死后悲,作恶两处悲,
见自业污染,他悲他苦恼。
此喜死后喜,作福两处喜,
见自业清净,他喜他满足。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造了恶业之后,今生他经常遭受着悲伤,死了之后更加悲伤,作恶的人今生和来世都痛苦、都悲伤。在今生,他见到了自己所造的业是恶业,他不可能过得很快活。而他在来世会更加悲哀、更加痛苦。对于经常行善的人来说,他现在感到很欢喜,他来生更加欢喜,经常造作功德福业的人今生和后世都能够欢喜、都能够幸福。今生他见到自己经常行善、积德,他感到很欢喜,而来世他能够更加欢喜、更加幸福。
这个是属于惯行业。
还有另外一种在临终的时候很可能会成熟的就是近死业。近死业是指在临死前所造下或者所回忆起的业。这种业也通常会成为我们投生到下一生的业。对于惯行业来说,有几种人容易造作惯行业。例如:我们都是佛弟子,所以我们就会习惯经常去亲近僧团、布施、持戒、禅修,这些是我们做善的惯行业。而那一些在社会上为非作歹,或者从事邪命,从事不正当行业的人,他们经常造恶,这样的话他就形成了恶的不善业。例如:一个惯偷,或者一个屠夫、一个渔夫、一个猎人,他们就经常造作这些不善业。由于这些不善业造作已经变成了习惯,所以,自然而然,一旦他临终的时候,这些业就形成了他的一种行为模式、他的思维模式,在他临终的时候不成熟才怪呢。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或者很多的那些普通的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很强的善,他们也不会造很强的恶,或者他们不会经常行善,他们也不会经常作恶。例如:我们身边很可能就会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心地很善良,然而他们没有信仰,他们也从来不故意去做一些坏事,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然而,他们也不持戒,由于他们不持戒,所以他们并没有戒德,他们只是不去造那些恶行而已。所以这个时候,他并没有造很强的善行或者造善行的习惯,他只是不去做那些事情而已。还有,他们也不去造恶,凡是不是属于自己的他也不去拿,他也是很忠于家庭,每天就是上班下班,过着那种很有规律的生活。你要在他的一生当中找到很明显的善行也没有,或者说他习惯做的善行也没有。但是,你叫他找到恶行也没有,那种他很坏的习惯也没有。总之,就是一个人很平平凡凡,不是大善也不是大恶。这一种人,在他临终的时候,往往就是在他临终的时候造的业,或者他回忆起的业,将会成为他下一世投生的业。
当然了,如果一个人即使他是造恶,造了一些恶行,假如在他临终的时候,他曾经忆念一些善行或者造了善行,也有可能使他投生到善趣。而一些平时经常行善的人,假如在他临终的时候,他想起了一些恶行或者不善行,也有可能投生到恶趣。
就例如玛莉咖(Mallikà,末利,摩利迦)夫人——巴谢那地(Pasenadi,波斯匿)王的夫人。她一生都是行善的,但是,偏偏在她临终的时候,她想起了自己所做的一件对不起她丈夫的事情,结果她投生到地狱里面去。不过,由于她之前所造的善行,所以,即使她在地狱里面承受很强的痛苦,但是很短的时间,只有七天的时间,她又投生到天界去了。
而对于一个经常造恶的人,如果在临终的时候,他得到了良师益友的开导,或者得到善知识的开导,他也有可能因为近死业而投生到善趣。
例如索纳(Soõa)尊者的父亲一样。索纳尊者的父亲是一个猎人,他经常上山去打猎。虽然,他的儿子早年就出家了,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行善。他的儿子叫索纳,经常劝他:“你不要去打猎吧,不要再造这些恶行吧。”但是他的父亲就是不听劝告。等到他父亲已经老得跑不动了,再追不动动物的时候,于是,他放下了屠刀、放下了猎枪、放下了弓箭,就去到他儿子索纳尊者的寺院里面出家。不久之后,索纳尊者的父亲就得了一场病。他就看到自己站在山上,在山下就有很多很大只的狗跑上来咬他的腿。他经常就见到这样的景象,然后他就叫:“Bhante(就是尊者)!”他叫他的儿子说:“Bhante!请你把那些狗赶走,请你把那些狗赶走。”索纳尊者问明了原因,然后就知道这是他父亲的趣相。就是说他父亲经常打猎、杀害动物的业即将成熟了,而这种业成熟将会使他堕落到地狱里面去,因为这些趣相是地狱的相。于是,他叫其他的人把他父亲抬到佛塔旁边。然后叫那些净人和沙马内拉(Sàmaõera,沙弥)采一些花,就拿到索纳尊者的父亲面前。那个时候索纳尊者说:“父亲啊,这些花将以你的名义供养佛塔,你应该对此感到欢喜和满意。”于是,索纳尊者的父亲看着那些花就洒在佛塔的平台,他同时随喜这种功德,这个时候,地狱的相消失了。于是,他对他的儿子说:“Bhante(尊者)啊,您看!您投生到天界的很漂亮的母亲现在来迎接我了。”于是,索纳尊者知道这是天界的相。然后,索纳尊者对他在临终的时候能够帮助他的父亲而感到满意、感到满足。
因此,临终关怀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个人临死的时候、临终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去开导他、去劝解他,这样的话我们将能够帮助他。
应当如何来做临终关怀呢?
首先,我们可以对那即将临终的人,我们应该劝勉他放下对眷属、放下对财产等外物的执着。但是不应该劝他放下生命、不应该劝他说:“你早点死吧,不要执着生命!”这样的话很危险的。我们应该劝他放下对外物、对眷属、对财产、对他自己的功名等等这些把它放下,不要再执着于这些了。同时,我们应该提醒他,他曾经做过的一些善行,叫他回忆起来。现在我们有很多很便利的工具可以这样做。例如:我们可以拿一些他曾经做善行的相片、一些照片,或者他以前在做善行,例如:到寺院里面做布施的时候,拍了一些video、拍了一些录像,这个时候拿给他看,提醒他回忆起来。因为,在一个人临终的时候,有时候他神志不清或者他的记忆力不好,你提醒他,使他回忆起他曾经做过的善行。这个时候,如果他回忆起他的善行,对他所做的善事感到欢喜和满意的话,这将能够成为他的近死业。或者我们也可以帮他做善事,然后让他随喜。例如:你说“亲爱的,现在这一块布是帮您拿去寺院里面去供僧的”,或者说“现在我们准备以您的名义要供僧,供多少多少”,或者说“以您的名义把这些捐给寺院”。这个时候你要提醒他“你应该为这种善行、这种很殊胜的善行感到欢喜”。同时,你可以给他说法,说布施的功德、说生起善心、说随喜的功德利益等等,使他能够在他临终的时候感到欢喜。
因为,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有时候往往他会感到很无助。这个时候我们就帮他做一些善业,帮他做一些善行,提醒他感到欢喜,感到满意。当然,最好我们能够教他一些禅修的业处、教他修行。例如:修佛随念,修佛随念也是一个很好的一种修行的业处。我们就在临终的人的面前,他看得到的地方,但是不要脚对着,就是他看得到的地方摆着佛像。然后,我们在他的耳边称赞佛陀的功德,要教他“你忆念着佛陀的功德,例如:你忆念着佛陀、佛陀、佛陀。这么样的话,当你忆念着佛陀的时候,你的心应该充满着恭敬、欢喜和平静”。因为我们看佛陀,一般的佛像都可以给人欢喜、宁静的感觉。对于临终的人来说,如果他取佛陀的相为所缘,他的心很快能够得到平静而不会躁动。同时,我们也提醒他“你应该要修佛随念,忆念着佛陀的功德”。假如他以佛随念,修着佛随念去世的话,他决定能够往生到人、天善趣。而且,如果他是以佛随念的心临终死去的话,下一生他的结生心和有分心就是修行的心,他下一世要修行很容易成功。所以,在临终的时候我们可以教他修一些业处。如果不是的话,你也可以教他散播慈爱,或者叫他专注呼吸都可以。这些是临终关怀,因为适当的临终关怀能够帮助临终者投生到善趣,投生到人天善趣里面去。
当然,如果不适当的临终关怀,有可能造成杀人。例如:我们说“你放下对生命的执着吧!你不要怕死,没关系!你不要贪着生命。”假如他经过这样,放弃对生命的执着,那么很有可能我们是鼓励死亡。同时,我们也不要赞叹死亡的美好,说“没有关系,你死了将会以你的善业投生到天界”,或者“投生到那里,那个时候很快乐”,然后他很羡慕死亡,很仰慕死亡。这样的话,我们也有可能由于不适当的临终关怀,造成我们自己持戒的过失。当然,对于临终的人来说,也许对他有帮助,但是,对于我们的戒行来说会有影响。
对于临终关怀,我们一定要注意也不要安乐死。安乐死,例如:我们通过一些药物,或者一些人工的方法,使死者能够提前的死,甚至让他没有痛苦地死,这样的话,我们也是会牵涉到杀人。虽然对于病人来说,他也许可以更快地结束生命。但是,毕竟由我们去帮助他结束生命,那么我们的戒很有可能会有问题,因此一定要谨慎。
对于近死业来说,如果我们只是看到,假如一个作恶的人在临终的时候,造了善业,他能够投生到善趣。一个行善的人在临终的时候,假如生起了不善心,或者造了不善业,或者回忆起他所做的一件不好的事情,他将能够投生到恶趣。这样看来好像业是很不公平的,其实并不会不公平,业果法则是很公平的。即使一个造恶的人在临终的时候能够投生到善趣,但是他在下一期的生命也许很短。一个经常行善的人即使在临终的时候,由于他所造的不善业成熟,使他投生到恶趣,但他在恶趣的时间会很短。就例如玛莉咖(Mallikà)夫人,她造的恶业使她投生到地狱里面去只有七天,然后她就投生到都西答(Tusita)天去。
而对于有一些恶人,在他临终的时候造了善业,即使他很侥幸投生到善趣,但是他的生命很短。就犹如有一个禅修者,他是一个穆斯林,他是缅甸的一个穆斯林。在他过去世——不是今生,那一世因为穆斯林经常在缅甸,他是专门干屠杀这一行的,杀羊、杀牛就是他们的(职业),反正就是有东西杀就请他们去做。所以,他那一世就是这么样造杀业的。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居然突然想起了有一次,他和他的夫人去寺院里面去看寺院的壁画,看那些天人。他在临终的时候,正好他忆起他看的天人的相。那个时候他回忆他看见天人,那个时候他虽然并不相信因果,他也不相信佛教,但是他看到天人很漂亮,他的心感到很欢喜、很高兴。就是因为这一个不经意造的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使他下一生投生到天人去。然而,即使他投生为天人,他也是投生为很低等的树神。而且,他看到那一世他的皮肤是黑黑的,而且也很短命。他虽然投生为天人,但是他并不高兴,他也并不快乐,他只是一个很低等的、很丑陋的天人。结果在他天人的生命结束之后,他又堕落到地狱里面去。
所以,我们看业果法则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好像它很不公平,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它是很公平的。只要我们思维业果法则,我们就不会感到这个世间不公平,很多事情我们自己造下了,只是在自己承担而已,只是它是早和迟而已。也正因如此,所以我们经常要思维业果法则。因为我们思维业果法则,我们对于好的不要得意忘形,对于不好的我们不要怨天尤人,我们应该自己敢做就要敢当,要敢承受。
第四种业的成熟的是已作业kañattà kamma。已作业就是曾经造过、曾经做过的某一种善或者不善的业。这种业并不包括在上面的三种业当中。它既不是重业,也不是惯行业,也不是近死业。但是,它又强到足以导致结生的业。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要是凡夫,就经常都会在我们的速行里面造业。然而,在我们的心生起的种种的速行当中,有一类的速行所造的业不会带来结生,那就是掉举心。掉举是属于痴心,它所造的业不会带来结生。而如果要带来结生的业,往往它还必须得是足道的,就是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比较强的业了,这种业当我们造下的时候,它能够带来结生。然而,当一个人在没有这三种业的时候,他在一生当中,或者他在过去生当中所造的一种业可能会成熟,而使他投生到跟这种业相应的善趣或者恶趣当中,这称为已作业。
这是依业的成熟而分的。
一般上来说,业的成熟是重业、惯行业、近死业和已作业。然而,有一些论典里面,也把近死业放在前面。例如:在《摄阿毗达摩义论》里面就是重业、近死业,然后是惯行业和已作业。因为,对于佛弟子或者对于经常做惯行业的人来说,惯行业往往它会优先。然而对于普通的人来说,他的惯行并不会有很明显的善或恶的倾向,这个时候,近死业将会成为优先成熟的一种业。这是依照一个有情、一个众生在临终的时候,哪一种业优先成熟,而使他投生到跟这种业相应的趣里面的顺序。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种业的分法,是依成熟的时间。成熟的时间就是这种业带来果报的时候是属于哪一种时候。
第一是现法受业diññhadhammavedanãya kamma。现法在这里是指今生,受就是vedanãya,就是体验。有一种业我们造了在今生就能带来果报的,这种称为现法受业。
第二种是次生受业upapajjavedanãya kamma。就是有一种业造了之后在今生不会成熟,要到下一世才能成熟、才能够带来果报的业,称为次生受业。
还有第三种是后后受业apràpariyavedanãya kamma。这里的后后就是既不是在今生、也不是在下一世,而是未来的第二世开始一直到轮回的尽头,只要还在轮回当中、只要还有生死,这种业一直都会有效的业,称为后后受业。
第四种是无效业ahosi kamma。就是这种业并不能够产生效用,不能够带来果报。
这些业到底为什么会造成有些在今生能够成熟,有些要在下一生才能够成熟,有些在未来第二世才能成熟,而有些又不能够成熟呢?这些跟业所造下的强度、力度有关。我们看一看心路过程,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欲界的心路过程,它是由一个意门转向再加七个速行而产生的。这个时候我们看一下,当所缘呈现于有分的时候,就将会有一个意门转向,转向呈现于有分的所缘,这个称为意门转向心;意门转向心灭去之后,将会生起七个速行心;速行心灭去之后,有可能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然后又落入有分。
业即是在这七个速行心当中的思心所所造下的。因为思心所是遍一切心的心所,只要有心就会有思心所。而特别是在速行心里面,速行心里面的思心所是负责造业的。如果意门转向心是如理作意的话,这速行心造下的是善业,如果是不如理作意的话,速行心造下的是不善业、是恶业。这些业的造作就是在速行心里面的思心所负责的。
对于现法受业,在这七个速行心当中,第一个速行心所造的业是最弱的。因为,它是在一个速行里面的第一个心,它并没有得到之前的其他心的支助,它没有重复缘。所以,这种业只能在当生、在今生带来果报。假如在今生因缘不具足的话,它将成为无效业。
有些业在造下的时候,它确实能够在今生就能够带来果报的。我们讲一个不好的例子、讲一个恶的例子。好像迭瓦达答(提婆达多),他由于想要篡夺僧团领导权的地位,当他做了这种恶业之后,他被僧团隔离,于是他的业很快就产生了作用。而又例如:那个Kokàliko,由于他毁谤了圣者,他毁谤了沙利子和目犍连尊者,在他临终的时候,他的业就使他的身体遭受痛苦,然后他在下一世更痛苦。在我们身边对于这些也是比比皆是,有一句话叫做:“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这么样。一个作恶多端的人,虽然现在可能是呼风唤雨、飞黄腾达,他的作恶能够得逞,但是,我们再看他在不久的将来,他到了晚年或到了临死的时候,往往他不能够得到善终。这就是现法受业的。然而对于善的业来说,也有可能会在今生成熟。
我们就讲一个佃农本那(Puõõa,富楼那)成为多财长者的故事。本那给一个财主叫做Sumana(须摩那)做佃农,就是给他雇去种田。由于他很穷,所以他必须得经常地劳作、经常地去做工、种田。有一天他的主人Sumana放他的假,让他去参加一个节日的庆典。然而,由于他太穷了,他没有钱去玩,他必须得继续地在田里干活。当他在田里面干活的时候,正好他见到沙利子尊者在附近的一棵树下入定,那个时侯正好沙利子尊者入的是灭尽定。等沙利子出定之后,他就很高兴地把他随手带来的牙枝——就是齿木,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牙刷和水供养给出了定的沙利子尊者。然后,他很高兴地继续在田里干活,沙利子尊者就走了。
在路上又正好碰到本那的妻子在送饭,给他丈夫送饭。他的妻子这样想:“我的家里实在太穷了,有时候我们想要供养,我们见到这些可敬的尊者们,我们想要供养。但是我们太穷了,我们没有东西供养。有时候我们有东西,但是我们却找不到很适合的对象供养。现在正好我这里有饭,而且又有这位尊者作为供养的对象。”于是,她很欢喜地把她做给他丈夫的饭菜全部倒到沙利子尊者的钵里面去。她感到很高兴,然后回去之后又再做了饭菜,再带给她的丈夫。她的丈夫见她那么晚去,然后就问她,他的妻子把这件事告诉他,他们两夫妇就为此感到很高兴,感到很满意。
当这位本那吃了午饭之后,躺在田头里面睡觉、午睡。等他醒来的时候,他再看他所耕作的那块田,变得黄金闪闪的一片,他感到很诧异。然而,根据当时的王法,只要你在地里发现有宝藏或发现有黄金,你不能够私自拿,你一定要报官,然后由国王来收取。这个时候,本那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他的国王,那个时候国王就派了侍从,拉着车准备去搬这田里的黄金块。说来也奇怪,当那些士兵们把金块往他的车上一搬的时候,就立刻变回泥土。惟有他们说“这个是帮本那搬的”时候,它才会变成黄金。于是,那些士兵就感到很奇怪,怎么有这么样的怪事呢?就把这件事禀告了国王。国王后来就调查了,问明了这个原因,知道其实这是这个本那佃农的现报。
因为,一个人在供养一个刚刚入灭尽定出定的圣者(惟有三果圣者和四果圣者)的话,才能够有这么样的殊胜的果报可以在今生成熟,他的果报可以在今生成熟。
于是,那个时候国王就说:“所有这些黄金应该是属于本那的,而不是属于国家的。”然后,他就把所有的这些黄金归于本那,而且封他一个封号叫做“多财长者”。所以,从那个时候,本那就改变了他的命运。
我们再看摩诃咖沙巴(Mahàkassapa,摩诃迦叶)尊者,他也有一个习惯,他托钵的时候有个习惯是什么?他专门要找谁去托钵啊?找穷人去托钵!而且,他有个习惯是他在托钵之前,他会很快地入灭尽定,之后出来。因为,他知道当他入灭尽定之后出来,他接受那些穷人的供养之后,那些穷人的命运将会在今生就改变了。
又比如说苏菩帝(Subhåti,须菩提)尊者,他也有个习惯。他在托钵之前,他每次都会先进入慈心定、慈心禅那,出定之后他才接受那些人的供养。因为,他知道这些施主们供养这些圣者,他的功德将会很大、很殊胜,所以,为了悲悯这些施主,为了悲悯这些世间,他经常都会做这样的事情。
(由于时间关系还要不要讲故事?不要讲啦?要?好吧,我们再讲一个。)
因为咖沙巴(Kassapa,迦叶)尊者经常有个习惯,就是他要接受那些穷人的供养。他很奇怪,他不想去富人那里托钵,因为他知道富人现在有了福报。他一天托一次钵,所以他会很好地利用这一天托一次钵的机会给那些人种福田。
有一次沙咖(Sakka,帝释天王)天帝,他知道咖沙巴尊者,因为他的戒德、戒香不仅在人间传扬,而且他的戒香飘到了天上。所以那些天人也是对摩诃咖沙巴(Mahàkassapa,摩诃迦叶)尊者非常的恭敬。有一天沙咖天帝和他的爱妃就想要供养咖沙巴尊者,但是他知道尊者的性格,就是他专门要找穷人,他不会接受那些很大福报的人供养。但是他(沙咖天帝)又想供养,那怎么办呢?于是他就变成一个老织工,就是织布的工人和他的老婆,他们专门住在贫民窑里面,就住在那些很穷的村落里面。他知道摩诃咖沙巴尊者今天会去这个村落里面去托钵。当沙咖天帝和他的爱妃变成了这样之后,就等着咖沙巴尊者去托钵。不久他就见到咖沙巴尊者去了。然后,这一位老织工夫妇就很恭敬地把饭菜倒到尊者的钵里面去。当这些饭菜一倒到钵里面去的时候,由于他供养的是天食,立刻整个村子都飘满了很殊胜的香味。当咖沙巴尊者一闻到这个味道之后,他发现这不可能是人间的食物。然后,他就看那一对夫妇,发现那一对夫妇的眼光不对劲,然后就呵斥他们:“你们到底是谁?”这个时候,沙咖天帝和他的天妃就立刻现出了原形,然后就说“我们是沙咖天帝。”
然后他(咖沙巴尊者)说:“你为什么要这么样做?你不知道这样做是一种欺骗的行为吗?”天帝就解释说:“尊者啊!其实我们很想要福德,我们很想要功德。”咖沙巴尊者说:“你们不是有很大的福报了吗?为什么你们要做这样的行为?”他(沙咖天帝)说:“尊者啊!您有所不知。我们在天界,我们经常都是享受,我们只是享受我们过去带来的福报。但是,由于我们的福报太好,我们在天界根本没机会造福业。我们想要找一个供养、想要做功德的人也没有,所以我们才做这么样的事情。您给我慈悲吧,给我一个机会种福田吧!”咖沙巴尊者说:“你们以后不能再这样做啊。”他(沙咖天帝)说:“是的!尊者!那我们现在能不能够得到福报呢?”咖沙巴尊者说:“你们已经得到了。”这个时候,天帝夫妇就很欢喜地顶礼了尊者,然后就回到他们的天界了。
所以,对于做功德来说也是。我们不要认为说“我们是布施者,我们就高高在上。你们是受施者,我们就要对你向下看”。真正的一个有功德、有德行的人,他是堪任受世间供养恭敬的福田。我们不要认为,我们是给予者,我们就好像是施恩者,那些是被施恩者。往往有时候,作为我们僧众来说,如果我们能够持戒,又有戒德,又有禅修,我们去接受人的供养,这个其实我们是在悲悯这个世间。
这个是现法受业。一般现法受业就是说,一种业造了之后,它在今生就能够带来结果、带来果报的,这称为现法受业。
当然,还有其他的故事,例如:布施衣服的故事等等,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在这里再讲了。
我们再看次生受业。次生受业就是在这七个速行里面,第七个速行心所造的业是第二弱的,它必须在下一生带来果报,假如因缘不具足的话则成为无效业。为什么说第七个速行心是第二弱的?因为它即将要走到了速行的末端,而即将要结束一个心路过程。不过,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第七个速行也有可能是最强的,而这种最强将能够带来它下一世的结生。如果是这样的话,第七个速行有可能是最强的,因为它得到了前面六个速行的支助,而这种业在造下之后,将在临死的时候成熟之前,使他带来下一世的结生。这种情况下,第七个速行是最强的,平时的话它是第二弱的。也就是说一个人造了业,这种业并不会在今生成熟,而只会在他下一世成熟。如果一个人造了业在他今生临终的时候成熟,其实真正带来结果的是下一生的结生,这一种业就是这里的第七个(速行心中所造的)业造成的。因为,真正带来果报的是下一世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而且,由于这一种在临终之前成熟,而带来下一世投生的业可以影响他的整辈子。所以这种业是很强的。这个是在第七个速行所造下的业,这种业由于只会在下一辈子带来结果,称为次生受业。如果下一辈子没有机会成熟,它成为无效业。
我们举个例子。有些禅修者,他们在今生可能造了一些不善业,例如:他们在没有信佛的时候,曾经杀过生、曾经骗人,或者做了一些坏事,或者虐待动物等等。他所做的这些恶行、这些恶业,有可能很多是在第七个速行造的。这种恶业,即使没有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有可能会在他下一辈子,他会遭受到被人欺负,或者身体的疼痛,或者种种不如意的事情。然而,如果这一位禅修者在今生假如证得了禅那,而他又希望能投生到梵天界的话,当他在下一生投生到梵天界的时候,几乎这些恶业在他下一生没机会成熟,是不是?因为,他曾经杀害动物,曾经做一些不善业,如果他下一世投生为人的话,有可能因为有了人的身体,他就必须得遭受病痛,遭受这样的痛苦、那样的痛苦。如果他投生到梵天界,梵天人没有身体的感觉,他只有这个身体而已,但是他没有身净色。所以,这种情况下,在下一生由于没有因缘具足,它可能是无效业。这只是一个例子。
还有另外一种是后后受业。后后受业就是在速行里面,中间的五个速行心所造的业,只要因缘具足,它能够从它被造下的第二世以后的任何一世当中成熟。只要还在生死轮回当中,这种业永远都不会成为无效,没有任何的有情能够逃避这种业带来的果报,即使连佛陀也不例外。
例如:我们的佛陀在八十岁那个时候,他的最后一年的雨安居是住在韦沙离(Vesàlã,毗舍离)城。在雨安居的时候,他的背遭受很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是一般人都很难承受的。惟有那个时候,佛陀要入果定出来决意这种疼痛不再产生,他这种疼痛才能够得到缓解。所以,那一个雨安居的时候,阿难尊者感到非常忧伤,他害怕佛陀在没有告知僧众的情况下就告别了人间,入般涅槃。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佛陀的病重得怎么样。为什么我们的佛陀也会遭受这样的病痛呢?因为在很久很久远以前,我们的菩萨曾经是一个摔跤士,他曾经把他的对手的脊椎骨像拗断甘蔗一样把它折断了,由于这种不善业,所以经常他的背都会痛,在他成为菩萨的过往生都会痛。
又比如:马哈摩嘎喇那(Moggallàna,目犍连)尊者,他是怎么样死的?他被那些外道雇的那些杀手、刽子手活活打死的,他的骨头被那些石头砸得像米粒一样碎。不仅仅是今生,我们的这位上首弟子在他的过去生也经常是这么样。他很多世堕落地狱,为什么会这么样呢?因为,在他很多世很多世之前,因为他曾经听信了他妻子的枕边风,想要杀死他年迈、瞎眼的父母。由于这种杀业,使他在以后的轮回当中,经常都遭到被人杀死的痛苦。
所以,这种就是后后受业。就是一个人造了之后,由于中间的五个速行造的业是很强,而且它有了重复缘。就是第二个速行心得到了第一个速行心的重复,第三个得到了第一和第二的重复,第四个得到了第三个的重复,第五个得到了第四个的重复,第六个得到了第五个的重复。就好像一个人继承了好几世自己祖先的财产,他将会变得很有钱,是不是?同样的,当一个速行心的业得到前面速行的重复之后,它会变得越来越强。而这种越来越强的业虽然它不会在今生成熟,不会在下一世成熟,但是,在未来的第二世一直到他入般涅槃为止,这种业都会产生它的结果,所以,这称为后后受业。
第四种是无效业ahosi kamma。这种无效业是没有获得足够因缘成熟的现法受业和次生受业。任何的业造下之后,它必须得要有因缘才能成熟,没有因缘不可能成熟。例如:我们种下了种子,种子种在地上还必须得有相应的气候、适当的气候,要有水分、还要有阳光、土壤也要肥沃,这样的话种子才能够发芽。同样的,当我们造下了一些善业或不善业的时候,它还要有种种的因缘助成,才能带来果报。如果没有因缘的成熟,随着我们这一期生命的终结,这些业如果是现法受业的话,那么它会随着我们今生生命的终结而成为无效业。而有些业是我们造下了在下一辈子会成熟。但是,如果下一辈子我们到命终的时候还没有成熟,那么这种业也成为无效业。
例如:如果我们今生在年轻的时候,在小的时候造了一些不善业,一些恶业。但现在我们已经信了佛法了,我们经常修行,我们生活在僧团里面,生活在寺院里面。这个时候我们就很少去接触那些事物的、那些不好的因缘,也许有一些恶因缘、坏因缘是我们在接触那些恶缘的时候会成熟。当我们经常住在僧团里面,或者住在寺院里面,或者我们生活在同梵行者当中,那么有一些恶业就没有因缘滋长。
还有佛陀以及诸阿拉汉入般涅槃之后,所有过去所造作的业,都将成为无效。因为,轮回其实就是一种因和果的过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所说的生命就是不断地承受过去带来的果报和我们不断地造新业的过程。只要烦恼还没有被断除,我们就还会不断地造业、不断的造业。而由于有了业、果报,不断地遇到因缘就成熟、遇到因缘就成熟。惟有当一个人断尽了烦恼,断尽了烦恼他所造的业就是唯作业了,不会再造新的业了。而由于过去所造的业带来的果报形成了这一堆的身心,只要有身心,他就是一堆果报。惟有一个人完全地死了,那么这一堆业生色才宣告终结。如果他的烦恼没有被完全断除的话,他的业还会继续下去。惟有一个人在入般涅槃的时候,也就是佛陀和一切的圣者在断尽烦恼的时候所说的:“我的生已经走到了尽头了,梵行已经立了(清净的生活已经建立了),所应该做的已经做了,再不会有像现在这样一种生命轮回的状态了。”
这个时候,由于没有烦恼和没有业,五蕴不会再重组、不会再构成新的生命。由于没有了五蕴、没有了果报的五蕴,自然过去所造的业没有一个承受的体、没有一个承受的东西,到那个时候我们称为入般涅槃。入般涅槃就是五蕴的灭尽,由于五蕴的灭尽,那么所有那些未成熟的业,由于没有五蕴可以产生效用,于是所有这些业,无论过去造的善业或不善业都成为无效。
例如:我们的菩萨,在他积累巴拉密的时候,他做了多么强大、多么多、多么大量的善业啊!如果这种善业,假如我们的佛陀不入般涅槃的话,这些善业一直都会成熟,是不是?使他一直都在人天享受着福报,即使他堕落为动物,他也会成为动物的王,例如:狮子王、大象王这些。这些就是他的福报,而他所造的这些福报,只要我们的佛陀没有入般涅槃,它还会一直再持续下去。然而,由于我们的佛陀已经入了般涅槃,所以,我们不能以任何的方式去谈论佛陀,“啊!如来死后是存在、如来死后是没有、是有、是没有。”因为,这个时候,我们不适合用因果来谈论佛陀了。这个时候,佛陀过去所造的业就称为无效业,因为它完全不会产生任何的效用。
这就是依照成熟的时间,就是我们在轮回当中,依照轮回成熟的时间来分的四种业。
第一种是现法受业,就是今生造今生受报的业;一种是次生受业,今生造下一辈子受的业;还有另外一种是后后受业,今生造在未来第二世开始,一直到轮回的终尽,只要遇到因缘就会成熟带来果报的业;还有另外一种是没有因缘成熟的业,或者说,当一切的阿拉汉圣者在入般涅槃之后,他过去所造的业全部都成为无效。这是依成熟先后所讲的业。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我们再来讲一个新的内容。我们明天再对业做一次总结之后,我们再讲新的内容。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43讲 业和果报的关系
玛欣德尊者2009.06.08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贤友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已经讲完了业的分类。业的分类可以依照成熟之地分为不善业、欲界的善业、色界的善业和无色界的善业;依照作用可以分为令生业、支持业、阻碍业和毁坏业;依照成熟的先后可以分为重业、可以分为惯行业、可以分为近死业和已作业;而依照成熟的时间可以分为现法受业、次生受业、后后受业和无效业。
业一旦造下了,遇到因缘就会成熟。虽然业果造下之后,它遇到因缘会成熟,但是当果报成熟的时候,还是有强弱、大小的不同的。我们在这里就再讲一讲影响果报成熟的四种因素,或者说是四对因素。
第一是趣成就gatisampatti。gatisampatti就是一个人投生,如果投生到好的地方,这个称为趣的成就。相对来说,是趣的失坏,就是gativipatti。
如果一个众生只是因为一种业使他投生到天界,使一个众生投生到天界只是一种欲界的善业而已,这种欲界的善业成为他作为天人的令生业。一旦一个众生投生为天人,这个称为趣的成就。他以前所造作的其它的善业将会在天界成为他的支持业,将会使他带来很殊胜的天界的果报,天界的快乐,这个称为趣的成就,也就是说其它的业会在令生业是趣的成就的基础上,带来很殊胜的果报,带来很强的果报。
而假如一个众生只是因为一种不善业而导致他堕落到恶趣的话,那么很多的不善业都会在他堕落到恶趣期间成熟,而使他遭受种种的痛苦,遭受种种的不幸。就例如:一个人由于做了坏事,这种恶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使他投生为狗。当它在狗的生命里面,可能会经常遭到其它狗的欺负,它的身上会长满了跳蚤,睡的地方很脏,吃的很肮脏的食物,即使它得到了一些美味的食物,但是这些美味的食物在人类看来都是一种很肮脏、很低贱的食物。例如说人家丢弃的剩饭或者丢的骨头,在这些狗看来,它是美味的食物。那由于只是一种不善业作为它的令生业投生到不好的趣里面去,它的其它很多的善业不能够成熟,而那些不善业可以成熟,这个称为趣的失坏,也就是说由于它投生的趣而造成很多的善业不能成熟,而不善业有机会得到成熟。
这是趣的成就和趣的失坏。
第二个影响果报成熟的因素是外貌的成就。外貌的成就就是一个众生因为一种善业,例如:修慈爱的善业,无瞋的善业使他投生为人,而这种无瞋或者慈爱的善业使他带来很殊胜的容颜,很漂亮或者长的很英俊,那接着很多的善业都可以因为他的外貌很漂亮而成熟。
例如:如果一个女人,一个女子因为长的很漂亮,所以从小她的父母可能会很疼她,她的朋友也喜欢跟她做朋友,而当她在读书的时候很多其他的男生去追她,等她毕业之后,她去找工作又很容易,而且在情场上又得意等等,这些就由于只是一种善业使她长得很漂亮或长得很英俊,结果会影响其它很多的善业成熟。这是外貌的成就。
而相对来说,外貌的失坏就是只是一种业,例如:由于在结生的时候虽然是善业,但是在他临终的时候,前一世临终的时候某一种生气、瞋恨的业成熟,使他长得很丑陋。由于他长得很丑陋,所以可能在从小的时候他的家人、他的亲戚都不喜欢他,到了学校那些同学又欺负他,然后等他出去谈恋爱了经常又失恋或者又追不上异性,追不上女朋友或者男朋友,等他去找工作的时候,人们因为他的相貌又不喜欢他,这些就是哪怕一种业造成他在投生的时候,如果是相貌平平或者长得很丑陋,会导致其他的不善业成熟,这称为外貌的失坏。
第三种影响果报的因素是时的成就kàlasampatti,相对来说就是时的失坏kàlavipatti。我们说到的生不逢时就是时的失坏,生逢盛世这个是时的成就。
如果由于其中的一种业,使他出生或者生活在一个很富裕的国家或者说有很好的制度,那这样的话其它的很多善业都可以使他的福报、使他的善果成熟。
而假如一个人只是由于一种不善业的成熟,使他投生在一个很贫穷的国家,或者制度很不好,又或者生活在战争的年代,那这个时候很多他所造的善业不能够成熟,而他的不善业可以成熟。
我想我们在座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应该就比较有感触吧!在十年动乱的那段日子里面,即使你有才华、你有文化、有学识,但是可能那个时候你的才华、文化、学识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是不是?反而,因为你有文化可能人们会来批斗你,说你是右派。而如果你有很多资本,你的福报给你带来资本,可能你会被划为四类分子之类的东西,是不是?
但是现在,因为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同了,现在经济很快的发展,而现在的社会又很开放,所以如果你有才华,你可以依你的才华而去赚到一笔财富,可获得财富,或者说如果你自己有哪方面的才能,或者专长,你可以去做。同时因为你生逢盛世,或者你生活在一个很好的社会制度上,那么你很多的善业都能够成熟。
例如说咱们中国,中华民族在之前的一百年,就是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之前一百年,都基本上是比较贫穷落后的是不是?那个时候我们生活为中国人,生活为中华民族,我们会遭到其他人的歧视,我们自己的生活也很艰苦,我们看以前的老照片,我们的祖辈父辈都是很瘦的。但是现在,我们再看,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年代,生活在这个社会,我们基本上我想在座的不再愁衣食、愁温饱了吧,是不是?
所以,这个就是由于一种善业成熟使你投生到一个好的时代、好的社会、好的制度国家之下,那么很多的善业就都能够成熟。而如果一种不善业成熟,使你投生在一个不好的时代、动荡的时代,那么你很多善业不能成熟,反而不善业会成熟使你遭到很多的痛苦。所以这个也是影响业果成熟的一个因素。
还有第四种因素是努力成就payogasampatti,相对来说是努力的失坏payogavipatti。
很多时候我们造下了善业,例如:你过去生有布施,或者你曾经因为你布施的业,使你今生可以获得某一样的财富或者可以使你富贵,但是由于你的懒惰、由于你的放逸,那可能这种善业没有因缘促使它成熟。而如果我们今生透过辛勤的工作,努力的工作,这样的话我们将能够获得财富,将能够丰衣足食,将能够生活富裕。这就是透过努力而使我们过去所种的一些善业促使它现在成熟。
而如果即使我们的父辈留下了财产,留下了一笔很富裕的遗产或者我们过去曾经种了某些善业,但是由于你现在放逸,你懒惰,不想去工作,或者即使有机会给你,你都放弃,这样的话由于你放弃去努力,那你那些曾经造过的善业现在也没有获得因缘成熟,而使你不能够带来果报。那这个是努力的失坏。
努力的成就就是通过我们撒下汗水,我们辛勤工作,促使我们过去所种的善因在今生成熟而带来富裕的、带来丰衣足食的果报。
这个是努力的成就和相对来说是努力的失坏。
当我们学了影响果报成熟的这四种因素之后,我们现在再来对果报和业进行一次小结。
我们学习了业之后,应该明白一种道理,叫作:“果报如此,速行可变”。我们现有的生命和我们每天的境遇那个是果报而已,因为我们现在之所以投生为人,生活在这个社会,生活在这个世间,这是由于我们的果报。
而我们现在每天所遇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经受到的东西,只要我们有这一堆五蕴色身,这一堆业果身,那么我们就必须得承受我们周围的环境,和我们每天遇到的好跟不好。同时,作为生命来说,生命的组成是一堆名色法。但生命作为一个过程,只是一系列的因果在不断地相续,造下了因然后带来了果报,带来了果报之后,我们对果报的反应又是重新去造因,于是,就这样因果循环,相续不断。
任何的众生都无法逃脱业的果报,当果报成熟时我们只有承受的份,然而在体验果报的同时,我们却可以左右速行,决定造哪一种业,只要果报成熟了,我们都没办法逃脱,不可能说:“我只要享受,我只要享福,我不要那些恶报,我不要遭殃!”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又比如:只要我们生而为人,就必须得承受我们生命当中的生病、疾病、衰老和最终的死亡。我们也必须得承认和承受在我们生命当中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吉凶祸福,都必须得要承受,因为这些东西只要我们生而为人,我们就没办法逃脱的。
当果报成熟的时候,无论它是好的,它是不好的,我们都要敢于承受,而且我们也只有承受。不过在体验到果报的时候,却可以决定我们自己造哪一种业。如果是如理作意的话,我们可以造善业,如果是不如理作意的话,我们可以造不善业。就好像现在遇到一个人在诽谤你,你遇到别人在诽谤,那你采取的反应是什么样?如果别人在诽谤你或者你听到别人在批评你,你是生气,还是说你原谅他;你是跟他以牙还牙,还是说你对他散播慈爱,你可以自己做选择。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因果的过程,只要果报成熟我们就要承受,但是我们的生命又不断是造业的过程,只要我们是凡夫,只要我们还是有学圣者,只要我们还没有断除一切烦恼,我们每一天对我们这个周遭,对这个世间的反应其实就是在造业,我们现在有了这个身心而遇到了这些境遇是果报,但是我们对它们所作的反应,就是造业。但是造哪一种业我们完全有自己的主张,我们可以由自己来决定。
果报心主要是生起于五门,而意门则以造业为主。例如:我们所看到的不好的东西、所听到不好的声音、嗅到难闻的气味、感触到身体的疼痛、或者热、太热、太冷、脚的酸痛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由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门来承受的。因为果报心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有根识,例如:身识,然后领受、推度,这些都是属于果报心。
而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只要没有彼所缘,那只纯粹是一个意门转向心——唯作心,七个速行是造业的心。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唯有产生了彼所缘,那它才是属于果报心,但是彼所缘往往是很弱的。我们承受果报主要是在五门,就是在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特别是身门。果报对身门的撞击是最大的,所以它表现出的受要么是苦受,要么是乐受。但是因为五门心路过程一灭去之后,会产生无数次的意门心路过程,这些意门心路过程会发生,是不是?那意门心路过程却是以造业为主。
我们现在来看看,在每天我们承受的果报多还是我们造业多呢?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还是造业多。当然有分还是属于果报,只不过我们平时不能够去体验它而已。我们平时在遇到一些不好的境遇的时候,遭受到一些不好的待遇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承受,但是我们更主要的就是要决定,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我们所承受的这些东西、所要体验的这些东西。因为体验的东西往往是果报,但是我们能够造作的,能够选择的是我们造哪样的业,是善业还是不善业,这些就是由我们自己去做抉择。
同时,通过主观的努力可以促使支持业成熟,因为很多的业,有可能在我们的疏忽或者懒惰之下,很多我们造过的善业不能够成熟。我们不要认为:每天我们的境遇或者我们的生命就是果报而已,所以你就放弃了努力。你放弃了努力,那么很可能你的支持业不能产生。
就比如:现在你生了一场病。生了一场病你的身体遭受苦受,于是说:“这是我的果报,既然是果报要来的就来,它该去的去。”于是你拒绝了吃药,拒绝了看医生,那结果会怎么样?可能你的病会越病越重,小病变成大病,大病变成没命。所以,不要误解、不要把业果法则走向误区。有些果报并不是直接,是间接的,只要我们有这个身体就必须得承受的,因为我们有了这个果报身,就要承受由于这个果报身所带来的相应的果报。但我们通过主观的努力,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现在的果报,使我们所承受的很重的变成减轻,可以这样,或者使它尽快地结束。
例如:我们有了身体,就必然会生病。但是难道我们生了病之后,就拒绝一切的支持业的成熟吗?不是的。我们可以透过主观的努力,透过一些人为的行为,去减轻乃至去终止一些没必要的果报。
就比如:如果你认为你命中注定有钱,你就必然会有钱,钱会从天上掉下来,于是你懒惰,有班也不去上,有工也不去做,那你有可能会发财吗?你认为有一天我中了六合彩就可以,突然一夜之间变成富翁,每个人都是这么样想,但是到底有多少个人能够中六合彩,是不是?还是要依着正当的业果的法则,即使你在过去没有种下善因,今生也不可能中六合彩。你认为:六合彩是种偶然的现象吗?也不是的,它还是在业果之中。而我们更需要的就是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工作,去促使我们在过去所造的那些支持业能够在今生成熟,所以不要什么东西都认命。
明白了业果法则,就应当学习坦然的承受果报、接受现实。果报不好的时候,我们受到委屈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我们更应当学会掌握现在,学会改变未来。掌握现在就是如何把握现在我们生起的是善业还是不善业?透过我们现在造的善业,可以改变未来。如果我们放弃了把握好现在,我们未来就不可能改变的,它只能够遵循着业果的法则,你不可能得到提升。
我们说到的可以改变未来,即使你的令生业使你投生到很糟糕的地方。例如:你的令生业使你长得很丑陋。长得很丑陋,这可能就是你过去所造的不善业带来的。但是你认为是长得很丑陋,你一辈子就丑陋下去吗?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吗?不是的。也许你在童年,在少年的时侯长得确实很丑陋,但是你可以透过不断地散播慈爱,那到了中年或晚年,用俗话来说你的相会变,就是这样的道理。
如果你的令生业使你投生到一个很贫穷的家庭,那我们可以通过努力,通过主观努力,促使我们过去所做的那些支持业成熟。我们可能在幼年、在少年,乃至在青年的时候,可能还是很贫穷。但是我们到中年和晚年的时候,有可能变得很富裕,这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和通过掌握好现在从而改变未来。
因此,佛教既教我们要接受现实,同时,更教我们要改变未来、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们未来的命运,还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这是业果法则的一些规律。
我们讲了业果法则之后,接着继续来讲造业的心和果报的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讲这些造业的心和果报的心之前,我们先来讲一讲结生。
结生就是一个众生投生到哪里。一共有四种结生:
第一种是恶趣的结生apàya-pañisandhi。恶趣结生就是一个人投生到恶趣,投生到四种恶趣里面去;
第二是欲善趣的结生kàmasugati-pañisandhi。就是一个人由于善业、欲界的善业,使他投生到欲界的善趣。那当他投生到欲界的善趣,这种投生称为欲善趣的结生;
第三是色界的结生råpàvacara-pañisandhi。一个有情由于造了色界的善业,使他投生到色界梵天去。当他投生到色界梵天,这个称为色界的结生;
第四是无色界的结生aråpàvacara-pañisandhi。当一个人造了无色界的善业之后,使他投生到无色界梵天,那么在无色界梵天的结生就称为无色界结生。
我们讲了这四种结生之后,这四种结生又和造业的心有关。在我们造的善业和不善业当中,只要我们造了一定的善或不善的业,当他在结生的时候,它是以结生心的形式呈现的,而使他投生到相应的这些趣当中。
有这四种结生,而执行这四种结生的一共有十九种心,我们称十九种结生心。十九种结生心都是果报心,也就是说,在果报心当中有十九种心能够执行结生的作用。在我们发下去的那张表里面,有一张表是讲十九种结生心的。
我们来看看这十九种结生心和这四种结生有什么关系。
在七种不善果报无因心当中,有一种是不善果报的舍俱推度心。这种推度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到恶趣里面去,这种称为恶趣的结生。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有情投生在恶趣里,它的结生心就是属于不善果报的舍俱推度心。无论恶趣的有情多么多,数量多么之大,但是它们的结生心只有一种,都是不善果报舍俱的推度心。
而还有一种欲善趣的结生是属于无因心,这种由于能够投生到欲善趣,它还是属于善果报心。然而这种善果报心是属于无因心,也就是在十八种无因心当中的八种善果报的无因心,有一种是善果报舍俱的推度心,这一种推度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到欲界善趣,然而由于这种心只是无因心,它是一种很弱的心,所以,即使一个有情能够很有幸的投生到人天善趣,然而他是先天性的残废,或者他是身根不全,先天的瞎眼、聋子、智障等等。所以,这个称为欲善趣的无因结生,如果是投生到天界也是,他是一类很低等的天神。
而如果一个有情是以八大果报心的其中一种结生的话,那他将能够投生到欲界的人天善趣。而以八大果报心的其中一种投生到人天善趣,这些都是属于欲善趣的结生。这八大果报心就是包括了悦俱和舍俱的智相应或者智不相应的有行或者无行心。我们生而为人,乃至六欲天的所有的天人,只要他不是无因结生的,都是这八大果报心的其中一种,执行结生使我们投生为人,或者使一个有情投生为天人。
而五种色界的果报心,可以使一个众生投生到色界的梵天,那个称为色界的结生。对于初禅的果报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到初禅的梵天;第二禅和第三禅的果报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到第二禅的梵天;而如果是第四禅的色界果报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到第三禅的梵天;如果是第五禅的色界果报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到第四禅的梵天界,这些是色界的结生。
而四种无色界的果报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到和他的这种果报心相应的无色界天。所以,这些都是无色界的结生。
那为了再具体一点,我们再讲一讲造业和果报之间的关系。
造业的心是属于什么心?属于速行心。那我们造了什么样的业,这些业在产生果报的时候,是由哪一种心来体验的,我们现在就来讲一讲。
我们先讲不善业和它的果报。不善业有多少种不善业呀?一共有十二种不善业,即:八种贪根心、两种瞋根心、有两种痴根心。但是,如果是在结生的时候,掉举相应的痴根心不会带来果报,因此只有十一种,也就是除了掉举相应的痴根心之外的其它十一种不善心,在结生的时候会带来投生到恶趣。
而投生到恶趣是以什么心执行的?是以不善果报的推度心,是不是?所以在结生的时候,所有这些心只要遇到因缘成熟,在一个众生结生的时候,他所带来的心是这种心。而这种心所执行的,就是那个众生投生到恶趣地里面去,无论是地狱,或者畜生,或者鬼,或者堕恶趣的阿修罗。
而十二种不善心在造下之后,也有可能在生命期间成熟。在生命期间成熟表现为哪些心呢?表现为七种不善的果报心。例如:不善果报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还有两种:一种是领受心,一种是推度心,是不是?虽然说我们造的不善业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是它所带来的果报,如果是在结生的时候产生果报的话,它所带来的心只是一种不善果报心,结果就是使一个有情堕落到恶趣。而在生命期间,这些不善果报给我们的体验,只是透过眼、耳、鼻、舌、身这五识,还有领受心和推度心来体验的,而推度心又有可能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它作为彼所缘。
这个是不善业和不善果报之间的关系。
那下面我们再来看欲界的善业和果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一个人造下了殊胜的三因善业,那这种殊胜的三因善业,在结生的时候将能够带来三因的结生心,到底三因和二因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再讲一讲三因和二因善心的关系。
三因的善心就是当一个人在造作善业的时候,如果他生起的心是智相应的心,无论他生起的是悦俱或者舍俱,是无行或者有行,由于在这些心里面都具有了无贪、无瞋和无痴这三种美心所,我们称为善因,所以它称为三因心,这三种美因。
那如果一个人在造作善业的时候,他生起的是智不相应的心,也就是说,他在造善业的时候是糊里糊涂的造,他没有思维业果法则而造,或者他不相信业果法则,他还仍然去造善业,这个时候他所造的是智不相应的善心,这种智不相应的善心称为二因心。
由于二因心只有两种美心所,即两种遍一切美心的心所:无贪和无瞋。因为是智不相应的心,所以没有无痴,没有称为智的无痴。当一个人造下智不相应心的时候,他造下的是二因的善业。如果一个人在造智相应的心的时候,他造的是三因的善业。
我们继续再看看,什么是殊胜的三因善业呢?依照业果产生的能力,善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殊胜的善业,一种是低劣的善业。殊胜的善业是由清净无染的心所造作的,而且在造业之前、造业的时候和造业之后都有良好的动机。例如:在布施的时候是用如法得来的、正当所得来的财物去布施,而且布施的对象是有戒、有德行的人。在布施之前感到很欢喜,在布施的时候感到很欢喜,在布施之后感到很满意,这些是属于殊胜的善业。
相对于殊胜来说,是低劣的善业。低劣的善业就是动机不纯,例如:用不正当的财物来去布施,或者你布施的动机不纯。例如:你去布施,你去送东西给人,你的目的是为了要贿赂他,讨好他,或者获得某一样更大的利益,虽然你的这种送礼的行为是一种布施,但是你的动机不纯,所以也是属于一种低劣的善业。
又或者你在布施的时候带着傲慢的心,自赞自许,自我标榜,或者透过踩别人、诽谤别人、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来做善行。比如:“我布施了那么多,你才布施了这么一点点,像你这样我宁可不做才好,那么丢人!”类似这样的,这个就叫做损他人而抬高自己,即使你造的善业是很强,但是也会因你的自赞毁他而贬低了,这个也是属于低劣的善业。
或者有时候我们在造一些善业的时候,你布施了之后又感到很后悔:“哎呀,我怎么会刚才给那么多!”你感到后悔,这个时候变成说,本身你造的业是很好的,反而会由于你的后悔而使它大大的减轻了,或者说大大的打折扣了。因此,造善业也有殊胜的和低劣的。
又比如:你所布施的对象是一个很有德行的人,很有修行的人,你的这种布施即使你布施的物品是很低劣的、很低贱的,但是由于接受者很殊胜,你的这种善因可以带来很殊胜的果报。而如果你布施的都是一些没有戒德的人,例如:你布施的那些都是没有持戒的,他是乞丐,他是骗人的,或者他只是一些连五戒都谈不上的人,那你布施的再多,但是由于接受者的功德很少、没有戒德,你的布施会大大地打折扣。
就好像在天界里面,在鬼故事里面Petavatthu(《饿鬼事》)里面讲到的,有个叫做lndaka和Aïkura的故事一样。当佛陀在三十三天讲阿毗达摩的时候,当时有两个天人,也去听闻佛陀讲法。他们由于先到就坐在佛陀面前,后来只要有其他高等的天人来,那么其中的一位,应该是Aïkura,他就要往后退、往后退,结果不断地有高等的天人来,那最后这个Aïkura天人就退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据说十二由旬那么远的地方。而lndaka就坐在那里不动。
为什么他们之间的差别会那么大呢?因为在过去生的时候,很久很久以前,那个Aïkura,他是一个大慈善家,每天他都煮了很多的饭菜去供养那些穷人,据说那些穷人排了很长的队伍,他每天都这么样供养。但是,由于他供养的那些都是属于没有道德的人,没有持戒的人,所以即使他这么样供养了很长的时间很久的时间,但是他的善业却不能够很殊胜。由于他所供养的、所布施的这种善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使他投生为天人,但是他投生为比较低的天人。而那个叫lndaka的,他之所以能够投生为高等的天人,只是因为他曾经布施了一勺饭给Mahàkaccàna尊者(迦旃延尊者),因为他供养了这一勺饭,而投生到高等的天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是因为接受者的不同。因为接受者Mahàkaccàna尊者(音译:马哈咖咤那),他是一个断除了一切烦恼,已经圆满了无学戒学、无学定学、无学慧学,拥有了解脱和解脱知见的漏尽圣者。所以他的布施的功德,远远比那个Aïkura每一天都布施排着长队的那些没有德的人还要多。
也就是说,即使你把一百车、一千辆车、一万辆车的石头都堆积起来,都不如一座大山那么高,是不是?你不能够说“我现在已经运了一万辆车的石头堆在那里”,但你运了一万辆车的石头,也不如一座大山那么高,那么多的石头,是不是?就是这样的道理。所以善业也分为殊胜和低劣的。
对于一个人造下了殊胜的三因善业,在他结生的时候,就能够带来三因的结生心,使他能够投生为三因结生的人或者天人。而在他的生命期间,将能够体验到八大果报的无因心以及八大果报心。这是一个人造下了殊胜的三因善业。如果是在结生成熟的时候,可以使他以三因结生心投生为人、天。三因结生心有多少个?四个。刚刚讲到的悦俱和舍俱各四个,都是智相应的心,这些智相应的果报心使他投生为人或天,都称为三因结生心。
那如果一个人造了低劣的三因善业或者殊胜的二因善业的话,在他结生的时候,将能够带来二因的结生心。也就是说,哪怕你造的业是三因的善业,但是由于你造的是很低劣的,例如:你自赞毁他,或者你在造了之后又后悔,这样的话,变成你的这种善业会打折扣。由于它的力量没那么强,在结生的时候只能够带来二因的结生。而在生命期间,它能够带来八种善果报的无因心和四种二因的果报心,它连四种三因的果报心都不能够体验,这个是低劣的三因善业和殊胜的二因善业,在结生和生命期间所带来的相应的果报心。
如果一个人在造善业的时候,假如他只是造作很低劣的二因善业,那在结生的时候只能够带来无因的结生心。而在生命期间,只能够体验到八善果报的无因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没有无因的善业,有没有无因的善业?没有。确实由于有一些善果报,它是无因心,比如:有一些人,他结生的时候是属于善果报心,但是却是无因心,而这种无因心,在过去所造的善业就是属于二因的善业。但是二因的善业由于是属于低劣的,所以只能够带来无因的结生心,它并不能够带来二因的结生心。因为本身造的是二因的善业,由于它又是很低劣,它的力量很弱,并不能够带来二因的结生。在生命期间,它们连二因的果报心、大果报心都不能够体验,而只能够体验到八种善果报的无因心:即善果报的眼、耳、鼻、舌、身识,还有一个领受心和两个推度心。
这些都是属于欲界的结生,我们再看一看色界的善业和色界的果报心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造作了初禅的善心,在结生的时候,它将能够带来初禅的果报心,也就是他能够投生到初禅的梵天界。因为初禅的善心带来的果报,只能够以离心路过程的方式而表现为果报心。初禅的善心在梵天界带来果报的时候,只是相应的而并不会表现为眼、耳、鼻、舌、身这些果报,因为眼、耳、鼻、舌、身这些还是属于什么心?属于欲界的心。所以初禅的善心如果在结生的时候,能够带来初禅的果报心。在生命期间,初禅的善心会不会带来什么果报心呢?会不会?会吗?不会。只有在结生的时候,它不会在生命期间带来其它的果报。
那第二禅和第三禅的善心呢?能够带来第二禅的果报心,使一个人投生到第二禅的梵天界。一个人培养了第四禅的善心,那将可以使他投生到第三禅的梵天界。那么投生到第三禅梵天界的心是第三禅的果报心,也就是说一个第三禅的梵天人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都是属于第三禅果报心。而如果在一个梵天人的生命期间,在他的心路过程里面所体验到的果报心,都还是属于欲界的果报心。
例如:梵天人也能够看,能够看是什么识?眼识,眼识是果报心吗?是。那眼识作为果报心是属于欲界的还是色界的?欲界的。所以即使是色界的梵天人,他还是可以生起欲界的心。例如:他能够看、能够听,这些都是由欲界心来执行的,而不是色界心来执行的。
但对于第四禅天的投生法则就有点不同。如果是一个凡夫和有学圣者,当他培育了第四禅,在进入第四禅的时候生起的是第四禅的善心。如果在结生的时候这种善心成熟,将可以使他投生到广果天。而对有些修无想定的外道,他们由于这种定,在死了之后,将会投生到无想有情天。
而对于三果不来圣者,如果他们拥有了第四禅的定力,死了之后,将能够往生到五种净居天。往生到五种净居天是根据这些不来圣者所培育的五根而略有不同的,如果是信根最强的不来圣者,他将能够投生到无烦天;精进根最强的不来圣者将能够投生到无热天;念根最强的不来圣者可以投生到善现天;定根最强的不来圣者可以投生到善见天;慧根最强的不来圣者可以投生到色究竟天。
只有三果不来圣者才能够投生到净居天,当然了不来圣者也不一定必然投生到净居天。例如:现在的大梵天人Sahampati,他在过去佛的时代已经证得了第三果,但由于他是特别精通于初禅,所以他在死了之后就投生到初禅的梵天,现在就是初禅的大梵天。
无论如何所有的三果不来圣者,他们必然不会再投生到欲界,他们只会投生在色界,或者也可以投生到无色界。
而对于无色界天的投生法则,当一个人如果培育了空无边处的善心,在结生的时候,将能够使他投生到空无边处天,投生到空无边处天的心是什么心?是空无边处的果报心。空无边处的果报心只会发生在哪一种心上?只会发生于结生、有分和死心,会不会发生在六门心路过程呢?不会。
对于一个证得了识无边处定的人来说,他所生起的是识无边处善心,当这种善心在成熟的时候,可以使他投生到识无边处天。投生到识无边处天的这种结生心,就是由识无边处的果报心执行的。
对于无所有处善心也是这么样,无所有处善心在成熟的时候,可以使一个人带来投生到无所有处梵天的果报,那个时候他的结生心就是无所有处的果报心。
对非想非非想处善心来说也是,当这种善心在成熟的时候,可以使一个人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执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结生的就是非想非非想处的果报心。
因此,四种空无边处善心,它们所带来的果报就是投生到相应的天界。
而对于色界的果报心和无色界的果报心,它们只会生起于离心路过程,而不会表现在心路过程。一个色界的梵天人,他在生命期间,只要他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并不能够直接体验到他的果报心。例如:一个初禅的梵天人,他在有意识的状态,并不能够体验到他的初禅的果报心,除非他是修缘起,在取他前一世在临死之前所生起的心,然后他才知道他今生的这种结生心和有分心是属于哪一类的心。而不能够直接的体验到“哦,这个是我的什么心”。
因为色界和无色界的果报心都是表现在离心路过程,在他的生命期间,只是以有分心的情况出现,有分心不能够给我们直接体验,因为它是不活跃的。
我们能够执行看、听、尝、嗅、想,那只是属于心路过程心,特别是意门心路过程心。而所有的六门心路过程,其中前面的五门都是欲界,而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的有限速行,包括我们说到的想东西、思维、思考,这些都是属于欲界的心路过程。
一个色界的梵天人,当他在入禅的时候,他生起的还是色界的善心,并不是果报心。一个初禅的梵天人可以进入初禅,他也可以进入第二禅、可以进入第三禅。当他在入禅的时候,他生起的还是初禅善心、第二禅善心、第三禅善心或者第四禅善心,而不是果报心。初禅的梵天人在他结生的时候,只是属于果报心,而不是善心,因为结生只是属于一种果报。
对于无色界梵天人也是,无色界的梵天人并没有五门心路过程,但是他们还是会有欲界的意门心路过程,就是偶尔他们会思维一下,但是很快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处于和他们相应的禅那、相应的定心、善心当中。例如:一个空无边处天的梵天人,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于进入空无边处定的状态,他生起的就是空无边处的善心。而一个空无边处的梵天人,他不能够生起色界的禅那心,不能够证得,他只能够证得更高的,但是不能够证得更低的。例如:一个无所有处的梵天人,他只能够生起非想非非想处的善心,而不能够生起空无边处的善心和识无边处的善心,也就是他们不能够证得比他那一界更低的定。这是心生起的法则。
那好我们讲业和果报的关系就讲到这里,明天晚上开始,接着来学习一个比较新的内容,就是死生的法则。死生的法则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样来的呢?死的时候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在死与生之间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在明天晚上一起来学习了。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44讲 离心路过程(欲界善趣的结生及死生的过程)
玛欣德尊者2009.06.09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各位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贤友们,晚上好!
在之前我们学了心和心所,同时也学了心路过程,也就是说心是如何的运作的,我们是透过怎么样的方式来认知这一个世间。之后又再讲了业,业是如何的运作的,业又和果报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另外一个内容。这个内容是离心路过程vithãmuttà。作为有情、作为生命体,心可以表现为两种方式,心的运作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活跃的状态,当心处于活跃的状态的时候,我们称为心路过程。而当心处于不活跃的状态,我们称为离心路过程心。
活跃的心是指我们和这个外界产生互动的这种心的状态。例如:我们看、听、嗅、尝、触、想、思维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心路过程心。它们表现为眼门心路过程,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和意门心路过程心,分别执行着识知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和种种法所缘的过程。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心的状态是不活跃的。不活跃的状态,例如:我们在熟睡没有梦的状态,这个时候属于离心路过程。离心路过程,巴利vithã就是心路过程,或者称为路。再加muttà,muttà就是解脱或者没有。离开了心路过程的这一种心理状态称为离心路过程。
在我们的生命期间,离心路过程只表现为一种心,即有分心。有分心不断地生灭、生灭,犹如河流一般,我们称为有分流。有分心是一种果报心,这种果报心在一个众生、一个有情最初那一刹那,这种有分心称为结生心。结生心和有分心是同一类心,都是属于果报心。只不过在生命的第一个刹那,它执行着结生的作用,也就是投生。
讲到投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是如何开端的。对于佛教来说,生命的开端并不只是说它是最早的开端。在我们这一期生命的开端之前,是前一世的死亡。就犹如一天一样,现在的破晓是昨天黑夜的结束带来了白天。同样的,前一世的死亡即现在今生生命的开始。这样的话,在佛教里,死和生之间是紧紧连接在一起的,它们的连接是用因果关系来连接的。
对于死和生这个过程,在各种宗教都有种种的猜测。对于世俗来说,对于我们一般的心理来说,索性就不谈。因为一般人都忌讳死,或者对死怀着恐惧,怀着种种的禁忌,于是索性就不谈死,因为每个人都希望生。而对于宗教来说,绝大部分的宗教都不可避免的谈死亡,很多宗教对死亡的猜测或者他们的一些说法有种种的不同。到底死和生之间是怎么运作的呢?
我们现在就依照“阿毗达摩”来学习,一个众生、一个人在死和生之间,它们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又有什么样的过程会发生。我们现在再来讨论死生的过程 cutipañisandhikkama。
我们先来谈一谈死。
一般上来说,死是指在一期生命当中命根的断绝。对于死,可以说只要有生命就必然会面对。有一句俗话叫做:“在这个世界上最确定的就是每个人都会死,然而最不确定的就是每个人将会在什么时候死,将会在哪里死,和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死。”
在医学上对于死亡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有的医学权威是以心脏的停止跳动为死亡,有些是以脑死亡为医学上的死亡。但是在佛教里面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就是死心一生起就宣告着一个生命的结束。或者说在死心一生起,他的命根也同时断绝。因为如果从色法和心法的关系来说,死心一灭去正好作为业生色的命根也断绝。因此,作为业生色法和名法在一期生命里面是同时灭尽的。
对于死亡来说,佛教可以分为四种死亡。
第一种是寿尽死 àyukkhaya。在寿命已经定的生存界是指在那一地当中,一个众生的寿命已经终尽了而死。例如:在三十三天界,三十三天界的天寿是一千岁。当一个天人在三十三天享尽了他的天寿之后,在天界死亡,这个称为寿尽。而在人间,这是指一个人到了老年自然的死亡。
第二是业尽kammakkhaya。如果一个人的寿命已经尽了而死,但是如果他的业力还没有耗尽,那这种业力还能够导致这个有情投生到同一界或者更高的生存界。例如:这种情况在天界就经常发生。而对于业尽,是指一个人的令生业已经耗尽了,耗尽了就宣告着他死亡了,虽然正常的寿元还没有尽,或者其他能够延长生命的条件还具足。如果是这么样的话,这种人称为两者皆尽ubhayakkhaya。或者我们把寿尽,在民间有句话叫做“寿终正寝”,就是这一种。而对于两者皆尽,就有一句话叫做“福寿全归”,就类似这一种。
一个人的寿命和一个人的业力两个同时都耗尽,这称为两者皆尽ubhayakkhaya。因为有些人,他的令生业只能够使他活到六十岁,即使现在的人寿能够活到七十多,八十岁也好,但是如果他的令生业只有六十岁,这个时候他也会在六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例如:现在一般我们人寿假如是七十五、八十岁的话,但是如果他造的令生业是长寿的业,可以使他活到一百多岁,他也有可能活到一百多岁才去世、才死,这称为业尽。而如果一个人业和寿命都终尽,这称为两者皆尽。
还有另外一种死亡是由于毁坏业upacchedakakamma,这是指在四种依作用而分的毁坏业,在一个众生的生命期间产生了效果,于是使这一个众生或者使这个人不得不导致死亡。
在前面这三种死亡当中,称为适时死karamaraõà,也就是说他是属于正常的死亡。
由于毁坏业而导致一个众生死亡,称为非时死akaramaraõà。非时死有时候我们叫做横死,就是一个人遭到了意外或者遭到了灾难,飞来横祸,就很容易导致非时死。特别是现在,现代的社会越发达,那么非时死的机率就越来越多了。例如:现在车祸,或者由于工作工伤等等而会提升非时死的机率,有时候战争也会造成非时死。
对这四种死亡,寿尽比喻成一盏灯,如果它的灯芯已经烧尽了、耗尽了,火就熄灭,称为寿尽;
而业尽就犹如一盏灯的灯油已经耗尽了;
如果是两者皆尽,就比喻成一盏灯,它的灯油和灯芯同时都烧尽了,这是两者皆尽;
而由于毁坏业使一个人非时死,就犹如突然吹来一阵风,而使灯火灭尽了。一般的死亡就可以分为这四类的死亡。
当一个众生、一个有情在面临死亡的时候,那么他通常能够见到一些征兆,这些死亡的征兆,我们称为死亡之相。
对临终的人来说,在他临终的时候,将会有三种情况的一种呈现在他的六门之一。第一是业kamma,第二是业相kamma-nimitta,第三是趣相gati-nimitta。
这三种死亡的征兆往往在一个人临终之前,他能够体验到。有时候死亡之相可以提前到大概一个星期,甚至十来天都有可能,一个人会遇到死亡的征兆。所以有些人会在临终之前自知时至,这其实就是有时候他看到一些景象,有些死亡之相,然后他知道自己的寿命将要终尽了。而更普遍的就是在临死之前,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些死亡的征象。
那到底什么是业呢?业就是过去所造的善或不善的业。
由于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他过去所造作的业将会成熟。因为我们刚刚讲完了业,只要是在生命期间,那么我们不断地在造业,不断地在造善或不善的业。而同时,只要我们在生命期间,业也不断地成熟,不断地使我们带来果报。业的成熟是不会中断的,除非我们已经断尽了烦恼入般涅槃。那个时候,业才会终断。要不然的话,业一直都在成熟而带来它的果报。对于一个临终的人,他过去所造的善或者不善的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而使他在临终的时候看到这种业,那么这个就称为业。
业被一个临终的人体验就是犹如重新在造作一般。如果一个人造作的是善业,例如:一个人经常乐善好施,在他临终的时候,犹如自己又重新在做布施一样,他将会看到这样的影像。或者如果一个人在经常做一些善事,帮寺院做服务等等,这样的话,他也有可能在临终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影像。这种影像是以他当时正在造作那一种善行或者造作不善行的影像出现,所以这称为业。对于不善业来说,他如果是一个渔夫或者是一个猎人,那么他将会看到他犹如重新在捕鱼或者在打猎一样。
这些是业,业被一个临终的人体验,就是他看到的影像犹如他在造作一样。
第二种是业相kamma-nimitta。业相是与过去所造作的善业或者恶业有关的影像,或者看到造业的工具。
这是以即将成熟而导致下世投生到何处的善业或恶业有关的目标或者影像,或者是这种业的工具。例如:如果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一个佛教徒,他有可能看到的是寺院或者佛塔的影像。或者他曾经以花去供佛,然后他看到的是花,花的影像。或者如果一个贪财的人,他有可能在临终的时候看到的是金币。如果是一个屠夫,他有可能在临终的时候,看到了被宰杀的牛或者猪的哀叫,或者有时候会看到屠刀等等。这些由于他看到的是当时造业的某一种影像或者工具,或者某一个局部的片段,这个称为业相。
有些人在临终的时候将会看到的是趣相。这里的“趣”就是即将投生的地方,这种相,就是它的影像或者征兆。
如果一个人在造了善业,他的善业在临终即将成熟的时候,他将可以看到天界的影像,他可能会看见天人去迎接他。例如:我们讲到那个Dhammika居士,他经常造善业而见到天人去邀请他,去接引他一样。或者他有时候可以看到天界的宫殿。或者他可能会听到一些天界的音乐,天界的声音或者是飘来天界的香味等等,这些有可能被他的六门所认知。
对于如果是要投生为人的,他往往会看到的是什么?是母胎,是红红的子宫。如果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景象,知道将要投生到哪里吗?哪里?如果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看到旷野,他可能会投生为鬼。当然有些人在临终的时候,如果看到了一些他已经去世了很久的亲戚变为人等等,这个也有可能是投生为鬼类。
如果有时候看到一些动物的影像,或者看到一些田野等等,这有可能是使一个人投生为畜生。而如果一个人看到了一些,例如:民间有传说看到牛头、马脸,这些是哪里的?是地狱的。有的人会看到地狱的火,或者看到好像河水在开、烧开了在滚,或者他又听到了一些很凄厉的叫声,看到一些很恐怖的影像,这个是哪里?投生到哪里的相?这是投生到地狱的相。
由于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他看到的影像很可能是他下一生准备投生的地方,他将要投生的趣处,他在今生临终之前,它以某一种影像的方式出现,出现他以后投生的趣处,这称为趣相。
每个人在临终的时候,都有可能体验到这三种相的其中一种、或者两种、或者三种都有可能。而且即使一个人在昏迷的状态下,只要他是临终的时候,他的意门还是可以体验到,就好像我们看到一个人在熟睡、在沉睡,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在做梦,是不是?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反应,只是他还是会在做梦,做梦还是属于意门心路过程。同样的,一个人如果是处于昏迷状态,那个时候他有可能是处于有分,但也有可能还有很轻微的意识。只要他在临终的时候,他的最后一个心路过程,仍然会取某一样的影像,而这种影像就和他成熟的业,或者和他投生到下一生的趣处有关。
这些是有情在临终的时候,他将能够体验到的相。而这些影像无论它是属于业,或者业相、或者趣相,都可以被六门所认知,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门所认知。如果是以意门或者被眼门所认知的话,通常它都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影像,就是在临终的时候能够呈现出这些影像,使我们在辨识、在观照过去世成为可能。至于如何依照这些影像来辨识过去世,我们等会在讲到死生的过程的时候,我们再讲一下。
我们现在再来看一看,当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他的心是怎么样发生的呢?当一个众生在生命期间最后一个心路过程,这个心路过程称为临死速行的心路过程。有情在临终之时,在心路过程的末端或者有分尽时,死亡心将会生起,代表这一个众生的一生终结。例如:这个是有分(有分流),有分流不断地生灭,不断地生灭。有分流中断了之后,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心;意门转向心灭去之后,接着生起了五个速行。
为什么只有五个速行呢?由于一个众生或者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那一刻,他的心已经很弱了,很微弱了,所以只有五个速行,不像平时一样,一般都是七个速行,这个时候只有五个速行。当五个速行灭去之后,就有可能是落入有分。在有分之末端,一个死亡心生起,这个死亡心一生起就宣告着这个人已经死亡了,这个生命走到了尽头了。在死心灭去之后,没有间断地生起了一个结生心,标志着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
所以在一个众生,死和生之间是没有间断的。紧接着生起的结生心由于它把两世(就是结生心是今生的第一个心,而前一世的死心是在前一世的最后一个心)能够把它连接起来,所以称为结生pañisandhi。pañi就是反向、逆向,sandhi就是连接,由于这样使生命之流不会中断。
在这里上座部佛教并不承认有中有,不承认有中阴身,中阴身的梵文叫做antaràbhava,antarà就是中间、间断的,bhava是生命,所以称为中有。中有的意思就是“间隔了的生命”或者“中间的生命”。
在北传佛教有一部叫做《异部宗轮论》,那部《异部宗轮论》里面讲到了,在佛灭三百多年分出去的说一切有部,他们那个时候开始相信有中阴身,就是有“中有”。于是,可以说中阴身的概念是由说一切有部这些北印度的一些部派佛教传来的。
而在部派佛教期间,还有很多其他的部派,例如:大众部、说出世部、鸡胤部这些,他们都不承认有中阴身。而且如果是从缘起的法则上来说,也很难成立有中阴身。因为,生命流是不会有中断的,不可能在死了之后,业还不会成熟,然后才会有中阴的出现。因此,在上座部佛教是不承认有中阴身的。也就是说依照缘起的法则,中阴、中有是不能够成立的。而之所以有中阴身的起源,很可能是北印度的说一切有部,就是小乘的说一切有部部派他们那边传来的。
而即使是对于中阴身来说,说一切有部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例如:在《阿毗达摩•大毗婆沙》或者在《俱舍论》里面也讲到,当时的毗婆沙师他们对于中阴的看法也不同。有的认为只有七天,有的认为七七四十九天,有的认为说不定,有的认为一个刹那,有的认为可以无限长。所以即使对于中阴来说,说一切有部也是很有争议的。
对于临死的速行心路过程,一个人只要死心还没有生起,那么就证明他的生命还没有终结。但一旦一个人的死心生起了,就宣告着他的生命的终结,紧接着另外一个生命就开始了。
对于临死速行心路过程来说,通常是意门心路过程,但也有可能是五门心路过程。
对于意门心路过程来说,它们可以取任何的所缘。它可以取的是过去的所缘,也可以取现在的所缘,也可以取未来的所缘。对于过去的所缘,例如:有些人在临终的时候,他想起了他过去所造的业,这个是属于过去的所缘。如果他正在看自己所布施的花,或者他看到了是趣相,这个是现在所缘。
对于五门心路过程来说,一般也是以现在所缘而呈现的。
对于在死亡心之前,死亡心之前通常是有分心,但是也有可能是速行心或者彼所缘。
当一个心路过程灭去之后,就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意门转向心灭去之后,就生起五个临死速行。这五个临死速行所取的目标,就是业,或者业相、或者是趣相。当临死速行灭去的时候,有可能生起的是两个彼所缘。也有可能速行灭去之后直接生起死心。但也有可能是有分心,然后就生起了死心,宣告着这个人的生命终结了。之后紧接着生起的是结生心,宣告着一个人新的生命又开始了,又开始了新的一个生死的历程了。
对于死心和结生心的生起,它往往也是以离心路过程的方式来表现的。当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体验到一些景象,和他下一生投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在这里再研究一下。
这里我们以一个人造作了欲界的善业而使他投生到天界,成为欲界的天人为例子来说一下,临死速行心路过程是怎么样运作的。
如果一个人、一个男人,他造了礼敬佛陀、又供佛,或者说他布施的善业,由于这种善业使他投生到欲界的天界,成为欲界天人。这种因果关系我们来讲一讲。他造的业是属于欲界的善业,而使他投生带来的果报是属于欲善趣的果报。
例如:这一个众生今生他是人,又假如在今生他的有分的所缘是莲花,莲花是什么相?莲花是业相。也就是说这一个众生今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是由于他过去生曾经造了善业成熟的关系。他过去所造的善业成熟使他投生为人,那么这种善业很可能他造的,例如:是布施的善业。假如:他在过去生曾经拿莲花去供佛像,由于这种拿莲花供佛像的善业成熟使他投生为人,所以他今生是人。
由于他在前世临死的时候,看到的景象是莲花,所以今生他的有分的所缘(有分的目标)是莲花。而如果这一个人希望来生投生为天人,当他执着于有天人,这个是无明,而他希望能够投生为天人,于是他执着于天人的生命,这是爱、这是渴爱taõhà,他取着于、他执着于天人的生命,或者执着于天界的生活,这个是取upàdàna,就是执着、执取。
由于他希望来生能够投生为天人,于是他在发了“想要投生为天人”的愿之后,他去造了善业。他在造善业的这种行为,例如:他去礼佛并且做了布施,这种行为称为行saïkhàrà,这是属于一种福行。而他造的善业是布施的善业,礼佛的善业,这是属于他的业。于是有了烦恼,有了无明、爱、取,又有了业,这种业一旦造下了,在他临终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成熟。
如果他所造的这种善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他在临终的时候就能够体验到犹如他重新在造作这种业一般,他看到的是他自己又重新在礼佛而且做布施,这个是什么?这个是业。因为这个人在生前他曾经礼佛并且做布施,而这种业正好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所以他的临死速行取的就是这种业。也就是说这种业已经成熟了,呈现在他的意门里面,就表现为他犹如看到自己重新在造业一般。
等他的临终速行结束之后,死心一生起就宣告着他生命已经结束,下一生他就投生为天人。由于这一位天人的临死速行的目标,是什么?是什么?临死速行取的所缘是什么?是业。所以在这个天人的结生心还有有分心的所缘是什么?也是礼佛,是不是?也是业。
所以,这就是一个人如果他希望能够投生到天界,他的烦恼、他的业和他之后所投生的果报有关系。而我们知道了这种关系之后,我们现在再来看一看,在他的临死速行和他的死生之间的连接,它的运作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人已经到了垂危了,到了他的寿命已经将要终尽了,在他的临死速行心路过程还没有生起之前,还是有分、有分流。有分流取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莲花,就是他前一世临终的时候所看到的、所体验到的目标。之后生起了一个意门转向,这个意门转向,转向于即将成熟的业,这种业被他体验为就犹如重新在造作一样、犹如他重新跪在佛像的面前许愿,然后再去布施一样。
等这一个意门转向灭去之后,就生起了五个速行。在他的生命期间,一般速行心是负责造业的。但是在临终的时候,这速行心由于它是生命当中最后一个心路过程,所以它造业的力量很弱,它只是成为即将要成熟的业带来下一生的管道而已。所以这五个速行所看到的、所体验到的目标,仍然是这个人在造业。所以这个时候,被这一个临终的人体验,就是他感觉自己仍然在礼佛和在做布施。
当速行心灭去之后,有分继续生起。这个时候有分仍然是他前一世临终的目标,也就是他今生结生的目标;然后就生起了一个死心,这个死心属于什么心?属于业还是属于果报?属于果报。这里的死心取的目标是属于临终速行的目标,是不是?不是。一个人死心的目标和有分的目标,和他的结生的目标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讲到离心路过程只有三种心,一种是结生,一种是死心。结生和死心只发生在一个人生命的第一个刹那和最后一个刹那,而其余的,只要我们的心处于不活跃的状态,它都称为有分心。有分心、死心和结生心都是一种果报心,它们取的目标是同样的目标,因为它们都是属于同一类的心。
例如:如果我们的结生心是悦俱智相应的无行果报心,那么我们整一辈子,我们生起的有分心都是属于这种心。而在我们的生命最后那一刹那,生起的死心还是属于这种心。所以我们不能够认为:死心和临死速行心靠的那么近,所以死心取的目标是临死速行心的目标,不是的。因为这些还是属于生命当中最后一个心路过程,而死心是和这些有分有关系的,它们是属于同一类的心。
当死心灭去之后,就宣告着这个人已经生命结束了。紧接着就立刻在天界结生了。天人不用入胎的,天人往往是化生的,所以一下子他就六根俱全了。他不用像人一样必须得经过九月的怀胎,从一个kalala(一个受精卵)一直慢慢地长成一个小胚胎,然后再长成一个小胎儿,然后再长成一个小婴儿。对于天人来说,由于是化生的,由于他的业果、他的果报很强,所以一旦结生生起,他的眼、耳、鼻、舌、身就都具足了。这个天人的结生心的影像是什么?他的所缘是什么?还是他过去所造的这种业,也就是和临死速行的影像是一样的。当结生心灭去之后,有分心生起。那在天人的有分心,他的目标是什么?仍然是这一个人在礼佛许愿的这种影像。
我们现在已经大概地知道了一个人死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再由业果关系来讲。天人的结生心和有分心跟他过去生所造的业有没有关系?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过去所造的业,这种善的业是属于欲界的善业,成熟了使他投生为欲界的天人。所以欲界的天人是属于果报,这种果报是由他所造的欲界善业带来的。欲界的善业在什么时候成熟,才能够使他投生为天人?必须得在临终的时候成熟。所以在临终的时候成熟的业叫什么业?在作用上来说叫什么业?叫令生业,是不是?令这一个人投生到天界的业,所以称为令生业。正是因为这么样,有了业果的关系,我们在修习缘起的时候,或者一个人要修行宿住随念智的时候才成为可能。
在这里我们想再简单地讲一讲,一个禅修者在修到缘起的时候,如何去观他的过去世、如何去辨识他的过去世。一位想要修行缘起的禅修者必须得先有基础,他的基础就是要拥有名色识别智。因为在佛陀教导的七清净当中,辨识缘起是属于度疑清净,或者在十六种观智当中,它是属于缘摄受智。缘摄受智就是把握好业果,把握好因果关系。由于他能够辨识前一世的因,今世的果,能够辨识今世的因,来世的果,能够辨识三世的因果关系,他已经对业果法则、对因果关系、对三世轮回没有怀疑了,所以这个称为度疑清净。但是度疑清净之前,必须得要有基础,就是见清净。
什么是见清净呢?在《Abhidhammatha-Sangaha摄阿毗达摩义论》里面讲到,他透过相、味、现起、足处去辨识名色法。由于他已经见到了究竟名色法,在这种基础上由于他有能力见到了究竟名色法,这种观智称为名色识别智,或者称为名色差别智。由于他见到的只是究竟名色法而已,他不会再执着于有人、有我、有众生、有男人、有女人,他已经暂时地镇伏了邪见,所以称为见清净。惟有在见清净的基础上,才培育度疑清净。或者说在名色识别智的基础上才培养缘摄受智。
如果用另外一种说法来说,惟有他见到了究竟名法和究竟色法,才开始去查找名色法的因。要修行缘起的禅修者,他在还没有修习缘起之前,他先再透彻地观照究竟色法、究竟名法,观照内在、观照外在。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再见到有人,有男人、有女人,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这个时候,他就应该尝试去查找它们的因,因为佛陀的教法是有因的。有因有缘,才有这个世间,才有生命的。佛陀的教法不是无因论,不是断灭见。应当如何去了知生命之因呢?了知这一堆果报的因,这果报名色法的因呢?我们可以透过佛陀所教导的缘起法则来查找,来辨识。
对于一个已经修到了名色识别智的禅修者,当他已经透彻地去辨识了六门的色法和六门的名法之后,业处导师将会指示他:“你尝试去造一种善业,你造一种善业的时候,你先去发愿。”
我们就举这个人为例子来说明。于是,这个禅修者就到佛像面前,由于他的业处导师教他:“你先去发个愿,然后你再造善业。”于是他心中就发了个愿:“愿我来生能够投生为天人。”业处导师同时再教导他:“你在发愿的时候,同时你再观你发愿的时候的名色法。”他去辨识他的身体的六门的色法,然后再观他的名法。他发愿的时候,他生起的名法是属于哪一种名法呢?当他发愿的时候,如果他执着于还是有天人,这个是属于贪的,悦俱的贪。由于他喜欢天人的生命,而他贪着于天人的生命,这个时候他生起的是悦俱的贪的心路过程。而这个时候往往他没有邪见相应,所以他只是属于悦俱的邪见不相应的有行心,有可能就是由于他的业处导师叫他去发愿,这个时候他生起的可能是这种心。但又因为他已经镇伏了邪见,所以在那个阶段一般邪见不会生起,他看到的只有19个名法。
例如:他看到的是有悦俱的,还有贪的,因为他贪着天人的生命。之后,当他发了愿之后,他再去做布施,例如:他拿袈裟去供僧团。然后,由于之前业处导师又再教他:“这个时候,你去观你的名法,看你在做布施,做供养袈裟的时候,你生起的是什么心?”于是他辨识到他在供袈裟的时候,生起的是悦俱智相应的心。
由于悦俱智相应的心这是属于一种很殊胜的三因善心,他看到的是34个名法。于是他知道当时他在做布施的时候,生起的是什么心。他发愿的时候生起的是什么心,他布施的时候生起的是什么心,由于之前他已经能够辨识名色法,这个时候他很清楚。
当他做完了布施之后,他也感到很高兴。然后,他就离开了布施的地方,慢慢地走到他禅坐的地方。当他在走到禅坐的地方的时候,他也是一直地在辨识他的身体的色法、名法,色法、名法,不断地辨识色法、名法。然后等他去到了他禅坐的地方,他坐下去,他还不断地再继续在修行名色法。
等他坐下去之后,他就先入定。例如:他如果是取白遍的话,他先取白色的遍相,依次的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从第四禅出定的时候,由于他白遍的禅那心是很明亮、很晃耀、很洁白而不动的,这个时候,他再取这种很明亮的禅那之光,他再辨识一遍到两遍内在、外在的色法和名法。
之后,他决意让他的心往之前推。于是他再借助这种禅那之光,去看他刚刚坐下去的时候那一堆的名色法。当他可以成功地辨识到他刚刚坐下去准备禅坐的时候那一堆名色法之后,这证明他已经有能力把他的心往前推了。然后再逆观,不断地逆观,观到他在前往去禅堂禅坐的路上,那一堆名色法,他用逆观的方式,不断地辨识名法、色法、名法、色法。
然后,再去辨识到他在做布施的时候,那一堆名色法。由于那个时候他也见到了在做布施的时候,他生起的是属于悦俱智相应的心。然后他再观名法、色法。
再观他之前在发愿的时候,生起的是属于悦俱的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他能够这样。然后再不断地往前推,推到他在那天上午他吃饭的,然后再辨识到他起床,然后再一直往前追,追到昨天他要睡觉,然后昨天下午禅修,昨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昨天上午禅修的时候,昨天起床的时候。然后慢慢地,就是用名法、色法,名法、色法,名法、色法的这种关系往前推,一天,两天,三天,四天;然后一个月前,两个月前,三个月前,四个月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四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他就用这种逆推的方法,不断地去辨识名法、色法,名法、色法。这个时候他见到的只是名色法而已,见到的是究竟名色法。
然后一直到他见到他在小的时候,再把他的观智导向他进入母胎的时候,一直到他今生最初的那一个刹那。那一个刹那、今生最初的刹那,在名法上叫做结生心。在色法上叫做kalala 咖罗兰,kalala,这个是一个人生命最初的那一个刹那。
他再辨识他今生在投生的那一刹那,他的色法kalala,有30种色法,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所依处十法聚。他再辨识里面的究竟色法,而不只是看到色聚而已。他看到今生在结生的时候,由于他还没能力找到前世是什么样的业使他今生投生为人,所以,他那个时候他还没能力看他的有分心和结生心。当他可以找到今生第一个心识刹那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就准备把他的智往前世冲。
有些禅修者在这个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那就是由于他定力的关系,他有时候没办法观到过去世。但如果一个人的定力很强的话,他将能够轻而易举,甚至在一坐当中就能够见到前世。而有些禅修者,例如:在缅甸有位长老,他观了一年多,就是他修到了名色识别智,但是他就是没办法冲破过去世,他一看到东西就看不清楚,没办法过去。当时我经常问他说:“ Bhante,您现在看到了过去世么?”他说:“不行。”“为什么?”“我的定力不够。”由于他的定力不够,他没办法冲破前世。
但是,往往很多的禅修者可以在一坐当中就看到过去世。当他看到过去世的时候,不同的禅修者看到的影像也不同。有些禅修者可能看到前世是一个老人躺在那里。那个时候,可能他看到的是他前世在临终的时候的影像。往往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影像,看到的是前世的影像。为什么有这些影像呢?为什么?因为他看到的就是他前世临死速行的影像。
临死速行的所缘是什么?要么是业,要么是业相,要么是趣相。所以一个禅修者在把他的心导向过去世的时候,往往他看到的影像,就是他在前一世即将成熟的业、或者业相、或者趣相。
例如:这一个人在辨识到过去世的时候,他于是看到了一个人在拿花去供佛这样的像,或者他看到的只是一朵莲花。如果他只是持续地看到这莲花,这莲花只是一个影像,他并不能够由这朵莲花看到什么东西。这个时候,由于他已经能够辨识究竟名法和色法,因此,他应该再把他的观智,往这堆影像的、那一个所谓的人的有分里面去看,把它投进去看。
投进去看然后他再查,当这一个莲花的影像呈现的时候,他当时临死速行的心路过程生起的是哪一种心。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么他可以根据这堆影像再去追查。由于在临终的时候成熟的必定是他过去曾经造作的一种业,是不是?在临终的时候成熟的业和他在造作的时候的业,是有联系的。
因为如果一个人,在他以前过去造业的时候,例如:他是以莲花来供佛,他生起的心是悦俱智相应的心,他取的影像看到的是莲花、供佛。如果是这种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的话,他的临死速行心也必定是悦俱智相应的心。而他所看到的影像也是以莲花供佛的影像。正是因为在临死速行的时候,即将成熟的业和他造业的时候的心是有联系的,所以我们可以透过这种关系,而去追查到他在前世造了什么样的业。
例如:他是以供佛或者以供僧的业,然后当时他的那一堆名色法是什么样的名色法。他可以透过去辨识名法,去知道他在造业的时候生起的是什么心。他可以透过辨识色法而知道他过去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旦他看到过去世,有时候并不能够看到他过去世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因为他看到的只是一堆色法。但是他可以透过在他的前世那一堆名色法里面,如果能够找到男性根,那证明这一堆名色法前世是什么?是男人。如果找不到男性根,只找到女性根证明她是一个女人。
而如果他发现到在前一世当中,他几乎生起都是很快乐很殊胜的心,很明亮的。他一看到当时的色法是很明亮,这个有可能是什么人?是天人。如果看到的又有苦又有乐又有忧,而他的那一堆色法又不是很殊胜,这个是什么?这很可能是人。因为一旦他把他的心放在过去的时候,他在查他过去的名法,如果是天人的话,几乎是很快乐的,很少有那种忧、恐惧。而对于人来说,你会发现到有时候是忧,而且忧的多,苦的多,偶尔会有一些快乐。
如果有时候一个人如果把他的观智投向过去世,看到的色法都是很低劣,而且能够发现到都是痛苦、忧愁会居多,这可能是恶趣的众生。有时候他会看到的是一片黑暗,或者一些很沉重的、很低劣的色法,这个很可能就是属于恶趣的众生了。
他可以透过这么样,透过他见到了过去的究竟色法来分析他过去到底是属于哪一趣的众生。而在以后再去分析,他到底过去造了什么样的业使他今生投生为人。当他在见到过去所造了业的时候,他应该去分析造业的心。因为能够使他投生为人,所以过去必然是属于善心。那是哪一类的善心呢?是悦俱的心还是舍俱的心,是智相应的心还是智不相应的心,在那个时候他可以辨识。
最后,他再辨识能够使他投生为人,很可能是他过去曾经造了某一些和他的愿有关的。于是他再去查,是不是他在过去生曾经贪着于人的生命,例如:他很喜欢人的生活,很喜欢人的这种生活状态,或者这种生命状态。或者如果他投生为天人的话,他再去查找是不是他的心倾向于过天人的生活等等。
如果他是动物的话,他会发现到之所以投生为动物,必定是不善业。而不善业往往都是夹杂着贪瞋痴的,这些贪瞋痴围绕着他,使他造了不善业。他的不善业成熟而使他堕落到恶趣。
所以,有时有些投生为恶趣的说:“我并不会贪着我变成一头猪,为什么我会变成一头猪?”因为你在造不善业的时候,你生起的就是贪瞋痴的心,所以自然而然,这些烦恼促使你造业,然后你投生为恶趣。
他透过这样的关系,透过今生的果报再去查找因,而查找因就是透过业果的关系。这个我们在之后讲缘起的时候还会再讲。在缘起当中,在《无碍解道》中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这就是我们如何去追查前一世所造的烦恼和业而导致今生带来果报。它是我们的修行的原则。
那好,我们今天讲欲界善趣的结生,它的死生的过程是这样的,我们明天晚上继续再讲其它一些结生的方式。
下面大家请合掌,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45讲 众生投生的法则
玛欣德尊者2009.06.10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大家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贤友、法师、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开始转入了讲离心路过程的内容,是以一个众生死和生的这种过程来讲。
一个众生在临死的时候,他往往会体验到一些征兆。这种征兆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业,一类是业相,一类是趣相。这些业,或者业相,或者趣相的出现,往往和这个有情过去所造的某种业在临终的时候即将成熟有关。昨天我们讲到了当一个人在他所造作的欲界的善业成熟的时候,带给他欲善趣的结生为例子。
下面,我们再继续来讲一讲,如果一个人造作了不善业,这种不善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使他投生到恶趣的过程。
我们举这个例子,就是今生他是一个人。而在今生他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的所缘是莲花,莲花是属于业相。这里我们也是假设,因为我们在讲死生的这种过程,我们还是围绕着两样来讲:就是第一个是心,第二个是所缘来讲。我们可以透过所缘去分析、去了解它到底是属于哪一种业。因为如果是莲花的话,那么很可能是他过去生造了善业。他以莲花供佛,或者他以莲花来观想、观无常等等。由于这种业成熟使他投生为人。
在这个人临死的时候,他(她)速行的所缘是杀生。杀生也就是说这个人曾经在还是健康的时候杀生。这个时候他(她)看到他(她)自己犹如正在杀生,这个是业。例如:他(她)下生要投生为鱼,这个例子来说明。
这一个人下世投生为鱼的时候,他(她)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的对象,他(她)的所缘是他(她)杀鱼、杀生的这种业。
我们再看一看,在心路过程上是怎么样发生的呢?例如:这个人在临死的时候有分流不断地生灭,之后等一个意门转向心生起的时候,这个时候被他(她)体验到的就是他(她)在杀生。然后,五个速行依次的生灭,也继续取杀生的这种业。换而言之,为什么这一个临终的人会看到这个景象呢?是由于他(她)过去所杀生的业即将要成熟了,而将会使他(她)下一生投生到恶趣。
在临终的时候他(她)所见到的景象就是杀生的业,那个时候他(她)的心的体验就犹如正在造作一般。因此,在这五个速行里面,她的心是属于哪种心?杀生是属于哪种心?瞋根心。所以他(她)感觉到犹如他(她)正在杀一样,所以他(她)生起的心和当时在杀生的心是同一类的心。虽然说业早已经造下了、早已经灭去了,但是由于它的性质和他(她)临终的时候所生起的临终速行心,是属于同一类的心。
当这五个速行灭去之后,心流又落入了有分,有分还是继续取莲花为所缘。等有分灭去之后,生起了死心,宣告着这个曾经杀生的人已经死了。死心的目标还是和这一个人结生的目标、和有分的目标一样。也就是说,这一个杀生的人在前一世临死的时候,他(她)临死速行心的目标是什么?是什么?前一世临死心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莲花。等这一个人死了之后,死心灭去,紧接着就在鱼卵里面结生了。它的结生心就发生在鱼卵正好受精那一刻。这一条鱼的结生的目标是什么?它的所缘是什么?是什么?是杀生的这种业被它作为目标。当结生心灭去之后,生起的有分心仍然是取杀生这种业为对象、为目标。
在临终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业会产生呢?一般由于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因为他的心所依处色是属于业生色,这个时候他的业生色已经很衰弱了,所以那个时候被他体验到的就是他会看到很多的影像。为什么有很多的影像?因为很多的业争着成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那些临死的人,有时候在临死之前的一两天甚至七天,他会看到很多的影像。
例如:特别是在一些医院里面,有些病危的病房里面,有些临终的人如果神智很清楚的话,有时候他会看到:“怎么,你叫那几个人走。”但是可能他的家属就说:“哪里有什么人呐?除了我之外还有什么人?”他就说:“不是!不是!你看他!”就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就是一个临终的人有时候他会看到一些影像。例如:看到有个陌生人准备带他走,这个是什么相?啊!什么相?趣相。也就是说他可能会堕落到鬼道。而很多的临终的人,在临终之前会看到已经去世了很久的亲戚,这是什么相?这也很可能是趣相。
而往往这些相,它很可能会改变。正如在濒死经验学里面就讲到,根据很多那些临床上死后复活的例子来看,这些有濒死经验,就是复活的人,他们的描述几乎就是在他们被医院宣判为死了之后,其实按照“阿毗达摩”来说,他们还没有死,因为一旦死心生起之后,他们就不可能再会复活的,只是说可能医学上叫假死。这个时候他会看到很多景象,有时候他们会体验到就是他们一生所做的一些事情,犹如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重现,这是什么呢?这是业。
有时候他又会看到一些景象,例如:看到一个黑洞,他掉进了一个黑洞,或者他突然见到了光明等等。这些是什么?这些很可能是趣相。因为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有些业会不断地抢着成熟,或者它们在等着因缘成熟。所以给这些临床上的病人体验就是他会看到很多样的东西,有时候会变。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他的业生色、这堆果报的业生色已经很衰弱了,于是他的心会很容易取不同的业。
而且,在一个人临终的时候,他的业力会影响他的意门心的所缘,就是我们在讲到意门心路过程的所缘的时候,在临终的时候,业力就会争着成熟,使一个人感觉到好像见到这样,又见到了那样。而如果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提醒他,例如:提醒他曾经造过的一些善业,或者教他修一些善法,教他修一些禅修业处,或者我们帮他做善事,然后叫他随喜,这个时候就可以使他所见到的景象转变。如果他忆起过去的善业的话,他将能够投生到善趣。如果他想着他的一些善业的话,或者他对他的亲戚、朋友为他所做的善业感到欢喜的话,他也将能够投生到善趣。为什么呢?因为在临终的时候一个人的心是很脆弱的,而且漂浮不定的。如果一个人有很好的引导的话,我们将能够使他投生到善趣、投生到人天的善界。
如果一个禅修者在临终的时候,他所造的禅那的善业成熟使他投生到梵天界又是怎么样的呢?今生这一个人,我们假设他是属于已经证得了禅那的修行人。他的有分的所缘,我们假设为莲花,莲花是属于业相。而临死速行的所缘,是他的似相。似相是属于什么?似相一定是业相,而且必定是概念法。如果他是投生到色界的梵天的话,在临死的时候的所缘都是属于似相,也就是概念法。它是属于业相,即不是属于业,也不属于趣相,而是属于业相。下一生他就投生为梵天人。梵天人的结生、有分的所缘是什么?就是禅相,禅相也是属于业相。
我们再看看这一个禅修者在临死的时候,他的禅那善业是如何成熟,如何使他投生到色界的梵天的。现在这个人在有分流的时候,仍然是取莲花为目标。之后等他临终的时候,由于这个人到他临终那一刻,他的禅那都没有退失,这个时候即使他是处于病危的状态,他的心力很弱,然而由于他所造的禅那的业是属于善业,而且是属于哪一类善业?是属于极重的善业。因此,只要他的禅那没退失,在他临终的时候,禅那的似相自然会呈现在他的意门。于是,也同样地生起了他的生命当中的最后一个速行,这些速行其实也犹如他重新在入定一般。
之后生起了几个有分,然后死心生起,死心生起就宣告着这个禅修者已经安详地去世了。等有分一灭去,紧接着、无间地在他所证得的禅那相应的梵天界,一个梵天人的生命就诞生了。这个梵天人在结生的时候,他的所缘是什么?他的目标是什么?他的目标就是禅相,就是似相,而他的有分也是似相。这个是作为梵天界的投生的法则。
如果是对于无色界的众生来说,就是当一个禅修者成就了无色界定,如果在他临终的时候,临死速行的所缘,如果他在临终的时候证得的是空无边处或者是无所有处,这个时候他的所缘是属于概念法。如果他证得的是识无边处定或者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时候他所取到的是属于广大心,就是取到的是空无边处的禅心和无所有处的禅心、取这个为目标,然后使他投生到相应的梵天界——无色界的梵天界。对于这些,它还是属于业相,而不是属于趣相。
现在在有佛陀教法的时期,我们是依照佛陀的教导而修习定的,而培养定力的。而确实有一些证得了禅那的禅修者,他并不想投生到梵天界,他可不可以不投生到梵天界呢?可不可以?是可以的。他就可以透过发愿:愿他在来生仍然投生为人,或者仍然投生为天人。这样来发愿,而不一定要投生到梵天界。他可以根据佛陀教导的缘起的法则,他知道先发愿,然后再造了业、再造了很强的欲界的善业;然后他透过这种行为,使他来生投生为人或者天人,而且他甚至还可以投生为“下世我仍然继续能够证得禅那,继续能够遇到正法而修行”,这个还是可以的。
我们顺便再讲一下,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有时候一些古代的人往往会有一种不正确的观念,认为人死了会怎样?人死了会变鬼。如果是我们坚信,假如:我们的父母或者有一些其他的人,他坚信人死了会变鬼,那很可能他下一生真的会投生为鬼。因为他们认为“我死了之后很可能就会变鬼”,这样的话,他可能会对鬼的生命等等,他会有一种无明和爱取。当他临死的时候,由于这种意愿或者这种邪见而使他投生为鬼。因此,我们学了佛陀的教法,我们学了业和学了果报之后,我们不应该相信人死了一定变鬼,我们应该相信我们是随着业而投生的。
对于色界的结生,如果是一个人投生到色界梵天界里面去,在色界里面他的投生法则是,例如:在《增支部》第三集的第114经里面和123经里面,佛陀说到:色界的梵天人,如果他是凡夫的话,他在过完了梵天的天寿之后,命终还是会往生到地狱、畜生或者鬼。同时也提到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和无所有处的凡夫在过完天寿之后,命终还是会往生到地狱、畜生或鬼。也就是说,虽然在梵天界他的寿命是极漫长,他的果报是极其殊胜的。然而只要他还是凡夫,在他命终的时候,他过去所造的业仍然会成熟。而如果他造的是不善业的话,他还是会堕落到恶道。
不过,到底梵天人会不会直接投生为畜生、鬼,或者堕落到地狱里面去呢?其实是不会的。因此,在该经的《义注》里面说:由于色地、无色地的凡夫、梵天人还没有舍断导致往生到地狱等之业故,在命终之后还是会辗转的(顺后生的业)往生到恶趣。又因为他们在临终时的近行定不可能存在较强烈的不善业,所以不会直接地(没有间断地)投生到地狱里边去。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个梵天人在临终的时候,他往往会投生到同一界的梵天界或者更高的梵天界,或者他也可以投生为欲界的人和天。但只要他的烦恼还没有断尽,他还是有可能会堕落到地狱、畜生或者鬼。
为什么会这么样说呢?因为在梵天界的生命里面,他们几乎不存在对欲乐的贪求,是不是?既然对欲乐他们都没有贪求,因此他们不会造很强的、很低劣的业。而且梵天人会不会有瞋心的生起呢?梵天人不可能有瞋心的生起。因此,他们也不会有很强的不善业在他们临终的时候生起而堕落到恶道里面去。
对于天人来说,他们会不会生起瞋心?会。特别是天人在临终的时候,他们往往生起的要么是瞋心,要么是贪心,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天人在临终的时候,他会有衰相的呈现。当这些衰相呈现的时候,是他们在漫长的天寿里面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因此他们的心充满了焦虑、充满了绝望和充满了无助。这是一种很强的瞋心,这种瞋心会使他直接堕落到恶道、地狱里面去。
而且,并不是一切的天人都能够修习佛法的,而且也不是一切的天人都有机会正好遇到有佛陀出世的。所以很多的天人,由于他们在天上过惯了放逸的生活,过惯了享受欲乐的生活。一旦他面临着这些东西全部都要失去,他的内心会感到非常之彷徨、执着、爱恋。于是天人很可能是堕落到恶趣,堕落到地狱、畜生或者鬼的。
就好像一个有钱的人,他一生都是非常之风光、非常的如意、顺意。正是因为他非常之风光,他往往接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是不是?突如其来的打击很可能使他精神崩溃,使他的精神都垮掉,身心都垮掉。同样的,当一个天人也是这么样。由于他过惯了那种非常快乐的生活,突然他要面临着一切失去,甚至很多天人还会看到自己将会堕落到地狱里边去,他会更加恐惧。
而对于梵天人来说,由于他在梵天人的寿命当中,他并没有很强的对欲乐的贪求,他也不会生起瞋心。即使在命终的时候,他也不会感到恐惧和害怕,所以,梵天人往往投生的时候,最低的程度他还是投生为欲界的人或者天。
因此我们现在再来看一看投生的法则。对于三界的这些有情、这些众生,他们在投生的时候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于无色界的梵天人来说,他们投生将会有三个地方、就是三种可能性:
第一他们很有可能投生到更高的无色界梵天里。因为一个无色界梵天人可以修习更高的无色界定。当他们修习更高的无色界定的时候,将可以因为这种更高的无色界定的善业投生到更高的无色界天。但是由于无色界梵天人并不能够修习比他们层次更低的无色界定,所以他们在临终的时候最多也只能够投生到同一界的梵天,而不会投生到比较低的禅天。例如:无色界梵天人不可能投生到色界梵天里面去。而假如这些无色界梵天人失去了禅那,他们将会以近行定的力投生到欲界。所以,由于近行定的力的这种善业都是属于哪一类的善业?三因的善心。所以他们投生的时候,将能够投生为欲界的三因的人或者天人。
对于色界的梵天人,他们的投生法则呢?一个色界的梵天人可以培养更高的定力,是不是?所以当一个色界的梵天人在临死的时候,他如果是成就了无色界的定力,而这种定力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的话,他将能够投生到无色界的梵天里面去。或者也可以因为他们所培养的色界的定力而投生到色界的天里面去。如果一个梵天人在造了极强的倾向于欲界的业,他们死了之后,将能够投生到欲界。
对于在色界的梵天人死了之后投生到欲界的这种众生,他的结生心必然是二因或者三因的果报心。也就是说一个色界的梵天人如果死了之后,他投生为人,那这个人,他不可能是无因的。换而言之,如果一个人的前世是色界的梵天人的话,那么他必然是二因的或者三因的。换而言之,即使一个人过去有可能是梵天人,但今生也有可能怎么样?不可能证禅那。
这是色界梵天人的投生法则。
但是在色界梵天里面,有一种很特殊的梵天人是无想有情天。无想有情天由于在那一世当中他们没有心、没有任何的心念。对于无想有情天,在他的生命期间的业生色法只是命根九法聚而已。他们没有眼净色、耳净色等等这些,他们只是命根九法聚而已,他们也没有心所依处色。由于他们没有心念,所以在无想有情天的整个生命期间,他们也不能够培养其他的善业,乃至连他们第四禅的善业也不可能培养。这一种梵天人在死了之后,他们只能够投生为欲界的二因或者三因的人或者天人。
无想有情天的寿命是多少?还记得吗?是多少?是五百个大劫。大家知不知道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弟子,他在前一世是无想有情天,知道是谁吗?是哪位佛陀在世时的弟子?他就是佛陀的八十位大弟子当中忆宿命第一的,因为这位弟子曾经说过:他能够以一念就回忆到五百大劫以前。因为他的前世完全是空白的,所以他一念就可以回忆到五百大劫以前。因为他在前一世是无想有情天。是谁呢?知道吗?他的名字叫Sobhita(古代翻译成苏贫陀)。Sobhita尊者,他就是忆宿命第一的,由于他过去生投生为无色界梵天人,他今生可以投生为三因结生的人。
我们再看一看,对于一个欲界三因者,就是一个人或者天人是三因结生的。如果是一个三因结生者,他在今生将有可能怎么?将有可能证得禅那。如果这一类的人已经证得了禅那,他们将有可能投生到色界或者无色界的梵天,这和他们所证得的禅那是相应的。当然,如果他没有色界的禅那或者无色界的禅那,那是不可能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的梵天的,除非他已经是证得了第三果,他才有可能。如果只是一般的凡夫,他是不可能没有禅那就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梵天的。
而一个欲界的三因者,也可以因为他所造作的欲界的善业而投生到欲界的人或者天界去,成为六欲天的天、人。一个欲界三因者,他会不会造不善业啊?他会不会直接在他生命结束之后投生到恶趣里面去。会不会?会吗?会。所以他们也有可能堕落到四恶趣。
就好像我们在佛教史上很有名,而且臭名昭著的,谁?提婆达多Devadatta。他是什么结生的呢?三因结生。为什么那么肯定?因为他拥有了禅那,是不是?他曾经拥有了禅那。为什么很肯定他拥有禅那呢?因为他有五神通,他可以变化自在,而且他这种神通是修得的,他必定是具足四禅和四种无色界定的。因为他能够证得禅那,所以他必然是三因的。然而,他也是因为所造的不善业而堕落到恶趣。
所以对于欲界三因者来说,他所造的业可以差别很大。如果他有机会,有因缘修行的话,他不仅仅能够培养色界或无色界的极强的善业,他甚至有可能在今生证得涅槃,证得出世间法。但是如果他没有修行的话,他只是造一些世间的善业的话,那么只会依照欲界的因果法则,他投生到欲界的人、天善趣。当然他也有可能造极强的、极重的不善业(恶业),而这种恶业成熟将会使他堕落到四恶趣里面去。
而对于欲界的二因结生者这一种人和欲界的无因结生者这种人,他们在生命期间有没有可能证得禅那?没有可能。不可能证得禅那。因为不可能证得禅那,所以他们有没有可能投生到梵天界呢?不可能。他们将会因为他们所造作的欲界的善业,他们可以投生到欲界的善趣里面去。而他们有没有可能造作不善业?也有可能。所以他们因为所造作的不善业,也有可能堕落到四恶趣里面去。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会担心:“到底我是不是二因结生的?”很多人都会这么样怀疑。因为我们在讲到什么样的业会带来三因的结生,什么样的业带来二因的结生,惟有一个人在过去生造了殊胜的三因善业,他才能够造成三因的结生。如果一个人在过去生造的是低劣的三因善业或者殊胜的二因善业,他才能够使今生投生为二因的结生者。而如果今生投生为二因结生者的话,那么他不能够证得禅那,他也不能够证得圣道、圣果。于是很多人就怀疑:“哎呀!这样的话,如果我是二因结生,我今生修行不是白费了吗?反正我今生再努力修行也不能够证得禅那!”很多人确实会有这样的担心。
我们现在在这里再分析一下。确实大部分的人都是属于二因结生,三因结生的人是少数的。不过,我们也不用因此而过度的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二因的。我们去想一想,如果我们在过去生没有因缘的话,我们将不会进入佛门,我们将不会有机会禅修,修行佛法。
例如:从帕奥禅林很多那些修到缘起的禅修者,他们的过去生的例子来看,就是从机率来看,几乎很多在今生能够修行的人,过去生他们都是曾经遇过佛法,甚至曾经有修行的基础。所以他们今生很自然而然,他们一听到有这么样的禅法,或者一听到他们可以修行,他们的心就会有一种很好乐的心去追求。因此我们从缘上来看,能够真正想要修行的人是很少的。
我们现在来做一个简略的统计。整个地球有多少人?五十多、六十亿人,是不是?五十多、六十亿人有多少个佛教徒?多少佛教徒?大概佛教徒是三亿,是不是?那么也就是说百分之几的是佛教徒?二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的人是佛弟子。在这三亿的佛教徒当中有多少个真正禅修的?有多少个?三亿有没有三千万?有没有?有没有三百万?有没有?我们在座有没有三百人?有还是没有?没有。
而根据有一些西亚多,例如:雷迪西亚多,他们说:“如果是人类的话,大概有百分之二十的是三因结生的。”当然这个只是概率,至于他为什么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并不太清楚,其实按照概率来说应该还没有百分之二十。
不过,我们知道了能够遇到法,特别是我们大家还是遇到正法,因为上座部佛教相信现在还是正法时期。因为现在是正法时期,那证明正法还存在。如果我们有机会遇到正法的话,那么我们根本没必要去过度地自暴自弃,我们更需要的就是很好地把握。
还有另外一点,如果我们今生真的是很倒霉、很不幸是二因结生的话,那这个也只是果报。我们更需要的是什么?是造三因的,而且是殊胜的三因的善业,这个是更重要。因为即使我们今生没机会证得禅那,我们今生没机会证得圣道圣果,但是我们今生持续地禅修,将会使我们的下一生投生为三因结生者。
最怕就是你现在都还不确定自己是三因或者二因结生,你就放弃,你就放逸。当你放逸的时候,你造的善心多还是不善心多?不善心多还是善心多?如果你经常造的是不善心,它有可能是你的惯行业,有可能是你的已作业——因为你如果没有极重业的话,也有可能它会是你的近死业。那你下一生堕落到哪里多?堕落到哪里去?哪个趣多?你希不希望堕落到恶趣里面去?
如果今生你经常地禅修、经常地持戒、经常地布施,那你所造的这些善业养成了习惯,例如:你有禅修的习惯,那这种善业将会是你的惯行业。如果你所造的这些已经很习惯的话,那么到了你临终的时候,你很自然而然闭上眼睛,你就会专注你的业处,是不是?例如:你今生,你经常修慈爱、培养慈爱的话,你在练习、在睡眠的时候你也散播慈爱,禅坐的时候也在散播慈爱,乃至到你在一切时只要你正念提起,你就散播慈爱。那么在临终的时候,你的心怎么样?很自然而然地也会在散播慈爱。即使你没有达到禅那,但是散播慈爱的心就是殊胜的三因心。
就好像我们的菩萨在从都西答天((Tusita,古音译兜率天)投生到人间的时候,他投生到人间是他的最后一生。我们的菩萨在从都西答天投生到人间进入Mahàmàyà(摩耶夫人)的母胎的时候,他是以什么心进入的?他在临死的时候,他是用什么心的呢?知道吗?我们可以很肯定他是欲界的三因善心,要不然他不可能成佛。他也不可能是色界的心,因为(如果)是色界的心,他将会投生到色界天。当时我们的菩萨在前一世临终的时候,他对一切众生散播慈爱,他就是以慈爱的心,但是还没有达到禅那,以慈爱的近行定的心投生到母胎里面去的。所以,如果我们习惯散播慈爱的话,那么很自然而然我们下一生的结生心将会是什么心?将会是三因的果报心。
而如果我们习惯于专注呼吸、专注于我们的业处,那在你生命的最后一刻自然而然你闭上眼睛,你也可以很快就专注呼吸,你可以在你专注呼吸当中安详地去世。这个时候由于你在临终的时候,造的是三因的善业,或者你所造的这些三因的善业成为你的惯行业、或者你的近死业、或者你的已作业。那下一生你的结生心是什么心?是三因的善心。而且是什么样的心?是修行的心,是禅修的心。因为你的有分心,就是你的下一辈子整一辈子你的果报心,都是属于一种倾向于修行的心,那下一辈子你修行或者你证得禅那,那是小菜一碟。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现在要多点去造三因的善心,而不要去怀疑、去追究。我现在发现有些禅修者,在听了《阿毗达摩》之后,就开始怀疑自己了:“到底我是不是二因的?为什么我修行那么难?为什么修行那么多障碍?”不一定。有些人他们修了一辈子都还没有证得禅那,但是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机会。
例如: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一位比库,他修了大半辈子都没有任何的成就,但是他就是三因者,知道是谁吗?他就是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他并没有证得任何的圣道、圣果,但是却在佛陀去世之后,入般涅槃之后才证得的。谁?不是(阿难)。阿难是在他出家之后的第一个vassa,第一个雨安居就证得初果。还有另外一位,谁知道吗?佛陀在临终的时候特别叮嘱说,要对他进行brahmadaõóa(默摈)、梵罚的,是谁?就是Channa阐陀。因为他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他是个调皮捣蛋的人。恶口,他的嘴巴特别臭,经常喜欢骂人、喜欢指责、喜欢批评。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他一直都没有证得任何的圣道、圣果,但是他也修行。直到最后僧团对他完全隔绝之后,进行梵罚的时候,他才警醒自己,然后他才禅修。结果他在不久之后就证得了圣道、圣果,断尽了一切烦恼。
这也是一个例子,即使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有一些人修行,但是他没有任何的成果。但是并不等于说他修行了很多年没有任何成果,就可以说他自己是二因的,是不是?我们也是。如果我们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例如:我们用了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付出了精进,我们仍然没有成效,才可以说我们自己是二因结生的。如果不是的话,你怎么可以轻易下结论呢?
例如:在帕奥禅林有位长老,他已经奋斗了十几年了,最后他才证得了禅那。如果他很早自暴自弃的话,那么连这个机会他都会失去。他锲而不舍,对于禅修有很强的信心。这样的话慢慢的他过去所造的那些善业、他的巴拉密,也许就要通过他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证得。
我们的菩萨在过去世,据说有一世,因为我没有直接看到圣典,我只是听一位缅甸的尊者这样说过。他说他前世是一个梵天人,他投生为一个人,但是他还是用了十二年的时间,他才证得了禅那。他修行了十二年,他才证得禅那。
所以即使一个梵天人投生为人,如果他没有精进,他是放逸的话,那么仍然不可能证得禅那。更何况我们,我们前一世的来处还不清楚,有可能有些人是人、有些人是动物、有些人是猪、有些人是狗,是不是?我们都不清楚。可能有些人是鬼。但是,我们很肯定的是今生我们能够投生为人,那我们必然不是三因就是二因,不是二因就是三因。但至于如何去确定呢?惟有我们在修到缘起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确定。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可以给大家鼓舞的就是,对于二因结生者,即使他不能证得禅那,但是他可以证得欲界的近行定。即使他今生不能够修观直到证得圣道圣果,但是他仍然有能力修到很高的观智,甚至极个别还有可能修到行舍智。所以对于这些二因结生者,他仍然有机会去修四界,见到究竟色法、见到究竟名法,他也有能力去修到缘起。是不是?所以不应该轻言放弃,更不应该自暴自弃。
这个是对于欲界二因和无因结生者的投生法则。
我们再看对于圣者的投生法则。如果一个禅修者已经证得了初果,初果就是入流圣者。那么,他将最多只有七次投生到人、天善趣。因为一个禅修者,如果他在禅修的时候已经证得了初果,在他证得了初道(入流道sotàpatti-magga)的时候,已经断除了邪见、断除了戒禁取见和断除了疑。这三种最粗的、最低劣的烦恼已经被断除了,因此,他的未来的轮回不会有很强的动力。特别是他已经把有身见(sakkàya-diññhi萨迦耶见),或者说邪见已经断除了,所以这种可以使一个众生、一个有情堕落到恶趣里的元凶,它的根本已经给断除了。因此,一个初果圣者即使在他没证得初果之前,哪怕他造了很强的恶业,比如说他曾经杀过人,他仍然不会堕落到恶趣里面去。除非他之前曾经造了五逆罪,造了五逆罪他就不可能证得入流,不可能证得任何的圣道、圣果。
在《宝经Ratana Suttaü》里面,佛陀曾经这样说过:作为一个入流的圣者,他绝对不会再受第八次有(他不会有第八次的生命),他只会有第七次。而且,在这第七次当中,他只会在人、天善趣里面。这里的天界也包括梵天界,如果他证得了色界禅那的话,他也有可能投生到色界的梵天。如果他证得了无色界的禅那的话,他也有可能投生到无色界的梵天界。
当然,如果是一个凡夫投生到无色界梵天的,那他不可能在无色界梵天里面证得任何的圣道、圣果。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无色界梵天人,他们没有眼、没有耳,所以他们不能够听闻佛法,他们不能够亲近善友,不能够听闻佛法,所以他们不能够在无色界梵天界证得任何的圣道、圣果。
而假如一个初果圣者,已经拥有了圣道、圣果,他已经是初果圣者了,他投生到无色界梵天,他有没有可能证得更高的果位?有可能。换而言之,一个初果圣者即使没有导师,他都有可能证得更高的果位。因为所观照的东西还是那些名色法而已,因为一个入流圣者已经“见道”了,已经见到了出离之道了。
而对于二果(一来圣者sakadàgàmin),他只会来此世间一次。而且他也只会投生到人、天善趣。这里说到的只来一次,就是他有可能再投生到人间,或者他有可能再投生到欲界天里面去。当然如果他成就了色界的定的话,他也有可能投生到色界天。如果他成就无色界的定力的话,他也有可能投生到无色界的梵天。这里所说到的只来此世间一次是最多。例如:一个初果圣者,他最多只是七次,这是指最多的。但是,如果一个禅修者证得了初果的话,普遍上都是他只有二次或者三次的再生,然后他会在他的未来第三世或者第四世,他将能够断尽一切的烦恼而证入般涅槃。
对于三果的圣者来说,三果是不来圣者。为什么称为不来呢?因为他们不会再投生到欲界的天里面或者投生到欲界的人界。一个三果圣者死了之后,他必然会投生到色界或者无色界的梵天。因为一位三果圣者已经完全地断除了对欲的贪爱(我们称为欲欲或者称为欲贪)以及瞋恚,也就是说使一个众生投生到欲界的所有的烦恼已经被断除了,这种使一个众生投生到欲界的业称为下分结。下分就是欲界的,结就是捆绑的意思,这里是比喻烦恼有五种,即:有身见、戒禁取见、疑、欲贪和瞋恚,对于不来圣者已经断除了,所以他们不会再投生到欲界,而只会根据他们的定力或者他们的这种投生的法则,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的梵天。
多数的不来圣者将会投生到净居天,而且净居天只是三果圣者投生的地方。在净居天里面只有哪些圣者呢?只有三果圣者和阿拉汉圣者。为什么还有阿拉汉圣者呢?难道他会投生吗?他们是在那里证得的。因此,不来圣者在证悟涅槃的时候有五种方式:
一种称为中般,就是antaràparinibbàna。中般就是这一类的三果圣者在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梵天的时候,在他的生命不到中寿的时候就已经证悟般涅槃,这个称为中般涅槃。
还有第二种是生般。就是这一类的三果圣者在他过了中寿之后,他才证悟般涅槃,这称为生般。
第三种是有行般。有行般就是有一类的三果圣者,他在投生到梵天界成为梵天人的时候,他还必须得再精进努力,他才能够证悟般涅槃,这个称为有行般。
而有一类的三果圣者在投生到梵天界之后,他们不用再努力都可能证悟般涅槃了,这个称为无行般。
还有第五种三果圣者,当他投生到梵天界的时候,例如:他们投生到无烦天,在无烦天过完了天寿之后,他们再投生无热天,然后再投生到善现天、善见天,然后再投生到色究竟天,这就称为上流般涅槃。就是从低等的色界天一直往上流、流、流,流到最上的色界天界。
就有如在缅甸有一种说法叫做崩行桑(相似读音),例如:有一类的圣者,好像帝释天王(Sakka天帝)一样,据说他就是属于一种很喜欢生命的人,很执着生命的人。这一类的圣者,现在他们是初果圣者,他们在欲界的天界;等他们在欲界天界寿命终了之后,他们会投生到更高的天界;然后,他们会投生到色界天;等他证得了三果之后投生到净居天。然后,他们在净居天里面一个天、一个天不断地投生、投生、投生。投生到最后他的色究竟天的天寿已经全部过完了,就在他的色究竟天的天寿完结的同时,他进入般涅槃。这种称为什么?称为等首的阿拉汉。就是他的生命的终结,他的死心的生起和他证得般涅槃是同时生起的,这种称为等首的阿拉汉。有一类的三果圣者是这样,但是无论如何他们不会再投生到欲界里面去。
对于最后一种阿拉汉圣者,他会投生到哪里?如果他会投生,那么佛陀会说妄语了或者阿拉汉也会说妄语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会再继续遭受象现在这样的未来的生命。”所以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时候,他也说了这样一句话。那些阿拉汉圣者在证得阿拉汉果的时候,他也会发现到他的生存因素已经剿灭了,他们的烦恼已经断尽了,所以他们不会再有任何方式、任何形式的投生。
这样的话,有些人,例如:在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些人,有些比库就怕了,他说:“哎呀!那如果我现在修行,我奋斗,等我证得了漏尽,证得了阿拉汉果之后,我将会成为没有,将会完全地剿灭了我。那个时候我将会变成走向毁灭。”他们会生起这样的恶见。
但是一个圣者证悟般涅槃,他并不是等于完全走向毁灭。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会像有些印度教,他们在诅咒佛陀一样,他们说:佛陀是他们的叫作Krishna(克里希那,意译黑天)的化身。因为Krishna看到了在有一个时期,很多的恶人他们否定吠陀经典,否定婆罗门的权威。于是Krishna就化身为佛陀,教导那些恶人走向毁灭。他们就会认为这么样。所以,这个其实是一种误解。
一个证悟了涅槃的人,他会知道其实涅槃不能够说是一种生命、一种存在,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说没有。如果涅槃可以用语言形容的话,那么佛陀就不会有十四种无记里面的:如来死后是有吗?如来死后是非有(没有)吗?如来死后是既有又没有吗?如来死后是既非有又非没有吗?这四种方式佛陀不予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说如来(这里如来是指圣者,一个漏尽的圣者)死了之后他到底是存在呢?还是不存在呢?这是两种边见。是即存在又不存在呢?这还是一种见,或者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呢?这还是堕于边见。因为涅槃不是一般的凡夫或者没有体证者可以想象出来的,因此,佛陀都不予回答。
然而正是因为佛陀不予回答,所以留给后来的那些弟子很多的猜测,很多的想象。是不是?所以,后来那些部派佛教发展出很多,他们对涅槃都充满了想象。
其实,真正的涅槃的境界连佛陀都不去说。只能够说涅槃没有贪瞋痴,涅槃没有任何的名色法,涅槃不能够说是生,因为没有生,所以自然也没有灭。因此阿拉汉圣者,他就不会再有作为一种苦的这种生命、这种名色法。但至于你说不是名色法,那是什么?连佛陀都不回答。因为法惟有寻觅者才能够证悟。
那好我们今天讲到投生的法则,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晚上将一起来学习pañicca-samuppàda,什么?缘起。
好,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46讲 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
玛欣德尊者2009.06.11讲于江西佛学院
在我们上课之前,这里我要向大家道歉一下,昨天晚上我们在讲到二因心的时候,讲到当时雷迪西亚多认为大概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是三因结生。后来我再去查了一下,发现数字上还是有点出入,因此在这里我向大家道歉一下。为了让大家更明白我们付出精进的必要性,我在这里读出雷迪西亚多所写的一本《觉支手册》,关于四正勤的部分,他里面就讲到了不要认为现在是二因结生者或者即使是二因结生者,我们就放弃了自己的修行。在这本书里面的四正勤的一章里面这样讲到:
“只有在尽其一生如佛陀所教导那般努力精进之后还不能证得禅那、圣道圣果,才能够说失败的原因是当今时期的本质,或者是二因者,或者过去世没有积累足够的巴拉密。
在这世间,有些人所付出的精进力远远不及佛陀所指定的程度,甚至没有尝试有效地培育身至念,以对治他们漫无目的四处飘荡之心,但是却推说不能证悟道果是因为当今是不可能开悟的时期。也有些人说今日的男女没有足够使他们证悟道果的巴拉密,还有些人说今日的男女都是二因结生者。他们如此说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当今是所引导者的时期,而他们未能证悟道果是因为缺乏了正勤——精进。
若具有专精(pahitatta)地适当注进正勤(注进精进),一千人之中有三百、四百或五百人可以获得至上的成就。若一百人如此实行,他们之中有三十、四十或五十人可以获得至上的成就。在此“专精”是指决意尽其一生坚持努力精进,即使在努力的当下死去亦在所不辞。
索那长老(Soõa Thera)所付出的精进是在雨安居(vassa)的三个月期间持续不断地保持正念,在那期间只采用坐以及走两种姿势。护眼尊者(Cakkhuppàla)的精进与他相等。触天长老(Phussadeva Thera)必须在付出同等的精进力二十五年之后才证悟道果。而大西瓦长老(Mahàsiva Thera)则需如此精进了三十年。
今日极需要这一类正勤。可惜如今如此精进的人缺少教理(pariyatti)基础,而有教理基础的人却涉及了比库义务的障碍(palibodha),因为他们住在市镇或村子里,需要讨论佛法、讲经开示以及著作佛书。他们不能长期不中断地注入正勤。
有些人习惯地说在令他们获得解脱世间之苦的巴拉密与时机成熟时,他们将能很容易地获得解脱,因此他们在还未能确定精进是否能够带来解脱时,不能当下即精进努力。他们没有比较:是努力精进三十年比较苦,还是未获得解脱期间堕入地狱十万年比较苦?他们并不记得努力三十年之苦根本比不上只在地狱里三个小时之苦。
他们可能会说:‘若努力了三十年之后还是不能获得解脱,那情况还不是一样?’但是如果此人的巴拉密足够成熟以获得解脱,他将凭此精进获得解脱;若还不够成熟,他将在下一世获得解脱。即使他未能在现今的佛法教化期里获得解脱,他一再重复地致力于培育心的业力(bhàvanà àciõõa kamma,禅修习惯业)也是具有极大力量之业,他能以此避免往生到恶道,不断地在善趣中轮回,直到遇到下一次的佛法教化期。对于没有注进正勤之人,即使他们的巴拉密足够成熟至可以努力三十年就获得解脱,也将错失这个解脱的机会。他们不会因为缺少精进而有所得,有的只是损失而已。因此,让我们都拥有慧眼,以及对此危险保持警惕!”
这个就是雷迪西亚多在《觉支手册》里面所讲的一段话。
在这里就讲到,在一千个人中如果是非常精进努力的话,将会有三百、四百乃至五百人可以获得至上的成就。而如果在一百人当中,将会有三十、四十、五十人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的话,我们还是至少有百分之三十、四十或五十的人能够获得成就。而从在帕奥禅林的教学事实来说也是,当然缅甸人的比例会大一点。缅甸人一般在一百个人当中大概有三、四十人有禅那的体验。当然是在禅林里面而不是整个缅甸人,整个缅甸人当中就极少,只是说能够去禅修而且能够付出足够精进的这些人当中。而对于外国人来说,例如:华人比例就比缅甸人稍微低一点,但是也可以占百分之二十几、三十左右。
他们去到那里,还不包括他们长期,他们只是透过一段时间的精进,他们能够获得这么样的成就。因此,如果他们能够付出很长时间的精进,例如: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可能这个比例会更高一点。
因此,我们不要在还没有付出精进之前就自暴自弃,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错失很多的机会。
那好,我们在这里就补充和纠正一下昨天讲的比例数字的错误。
下面我们准备进入今天所讲的内容。
在讲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贤友们,晚上好!
我们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心路过程和离心路过程。今天晚上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内容是缘起pañicca-samuppàda。
在之前讲到色法、心所法、心法和心路过程的时候,我们主要着重在讲生命的现象。而讲到业,讲到死生的过程的时候,我们已经涉入了生命的起因。今天我们再更加详细地进入什么是造成生命、造成名色之因的这个课题,这就是缘起pañicca-samuppàda。
对于缘起,我们作为佛教徒每个人都知道、都会说缘起,但到底什么是缘起呢?
对于缘起,在《清净道论》里面是这样说的:
“因为了解它能导致利益、快乐,所以值得智者们了解为‘缘’(paticca);生起时是一起、正的(完全的),而非单独及无因所以为‘起’(samuppada)。如此,缘与起为缘起。”
或者又可以这样解释:
“一起生为‘起’,众缘的和合而非没有缘,如此为缘起。此因的组合作为果的缘,故此为彼缘。”
也就是因的组合能够成为果产生的种种的缘,所以这个是那一个的缘。由于缘而生起,一起地生起,众缘的和合这称为缘起。
又或者:“因的组合面向(果)故说为缘。”
也就是由于种种因的组合能够带来果,所以这些称为缘。
而:“一起生起故说为起。”
缘起的原则就是:
Imasmiü sati idaü hoti,
imassuppàdà idaü uppajjati.
Imasmiü asati idaü na hoti,
Imassa nirodhà idaü nirujjhati.
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偈颂词: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此”和“彼”就是因为有了因,所以才会有果的存在。因为有因的生起,才带来了果的生起。而当因如果没有了、不存在了,自然就没有果的存在,而当因灭去之后,自然果就也消失了。
对于缘起来说,佛陀讲缘起并不只是讲这世俗上物质方面的因果关系,佛陀揭示缘起更主要的是讲生命的起因。因此,在《相应部•因缘相应》里面佛陀这样来定义缘起:
Katamo ca, bhikkhave, pañiccasamuppàdo? Avijjàpaccayà, bhikkhave, saïkhàrà; saïkhàrapaccayà vi¤¤àõaü; vi¤¤àõapaccayànàmaråpaü; nàmaråpapaccayà saëàyatanaü; saëàyatanapaccayà phasso; phassapaccayà vedanà; vedanàpaccayà taõhà; taõhàpaccayà upàdànaü; upàdànapaccayà bhavo; bhavapaccayà jàti; jàtipaccayà jaràmaraõaü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àyà sàsambhav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hoti.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pañiccasamuppàdo.
这是佛陀在《因缘相应》里面说的一段话,意思就是:
“诸比库,什么是缘起呢?
诸比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生起。诸比库,这称为缘起。”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为什么会有生命的存在,会有生命的生起呢?如果一个人在没有接触佛法、没有了解佛法、没有修行的话,往往他们会这么思维,到底是什么导致生命的存在、会有这样的生命呢?而佛陀是透过缘起的法则来解释生命的生起和存在的。
在佛陀解释缘起的时候,有一种是顺的,一种是逆的。顺的就是说由于无明带来了行、由于行带来了识、识带来了名色等等,如是这整个苦蕴(这一堆的名色法)、这堆称为苦的名色法、这个生命生起。
而还有一种逆的观法叫做Pañiloma,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个生命?因为有了生命,自然会有老、死、愁、悲、苦、忧、恼。为什么会有这些?因为有了诞生,有了出生就会有。为什么会有出生呢?因为有了业有;为什么有业有?然后有执取等等,这个是逆推的方法。
在这里,我们就按照佛陀所教导的顺观法anuloma,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的方法来解释生命的起因。
第一是无明avijjà。在《清净道论》中是这样解释无明的:以不适当的身恶行等名为不应有(称为不应有、不应得的意思)。由这些不应当有的称为无明。
vijjà解释成存在,因为有了身恶行等等的存在,而不应该有这些存在的却拥有了,所以这个称为无明,这是从辞源学来解释的。
而相反地,以身善行等名为应当有的(应当存在的),没有彼应有(没有这些应该有的),所以称为无明。
这也是从辞源学来解释的。所以在这里vijjà用有、用存在来解释。
还有vijjà是知道、支持、了解。再加a就是不知道,不知道什么?
不知蕴、处、界、根、谛故为无明。
也就是对于五蕴、对于十二处、对于十八界、对于二十二根、对于四圣谛不知道、不了解,称为无明。
或者又以:
不知以逼迫为苦等四种义故为无明。
也就是不知道苦、不知道集、不知道灭、不知道道等等。
还有:
令有情驱驰于无始轮回的一切胎、趣、有、识住、有情居,故为无明。
或者:
奔走于究竟意义上并不存在的女人、男人之间,而不奔走于存在的诸蕴等,故为无明。
也就是说,只是知道概念法认为有女人、男人,但是在究竟意义上、在胜义谛上是不存在的这些女人、男人,不了解在究竟意义上来说称为究竟法的五蕴或者名色法,由于不知道究竟法而只是执着于概念,认为有男人、女人等等这个称为无明。
又以:
障盖住眼识等的依处、所缘、缘起、缘生法等,故为无明。
也就是说由于无明所以不知道眼识的依处,眼识的依处是眼净色;眼识的所缘是颜色;由于缘起(诸因的集合);而缘生法就是因缘造作之法。
对于耳识、鼻识等等也是这样。由于这种烦恼、这种愚痴能够障住(不能够)了知这些究竟法、了知眼识、依处等等,所以称为无明。这是《清净道论》第二册第587段的解释。
无明的相、味、现起、近因,就是无明有愚昧无知的特点;它的作用是蒙昧;表现为遮蔽,就是能够遮盖住种种的究竟法;近因是漏,就是烦恼。
佛陀在《相应部》里面这么样解释无明,佛陀说:
“诸比库,什么是无明呢?诸比库,对苦的无智,对苦集的无智,对苦灭的无智,对导致苦灭之道的无智。诸比库,这称为无明。”
在这里佛陀是以对四圣谛的无知、不了解,或者没有如实知见四圣谛,对四圣谛没有智慧,这称为无明。
而在《分别论》里面,佛陀又这么样解释:
“其中什么是无明呢?对苦的无智,对苦集的无智,对苦灭的无智,对导致苦灭之道的无智;对前际的无智,对后际的无智,对前后际的无智;对此缘性、诸缘生法的无智。”
在这里一共讲到了八种无智,对八种对象没有智慧、不了解。第一是苦圣谛,苦圣谛表现为五取蕴、名色法;苦集圣谛就是导致苦因,为什么会有名色法?为什么会有生命?这一种苦的生起的圣谛;第三是苦灭圣谛,如何导致证悟涅槃的圣谛。就是不能够证悟涅槃;第四是导向苦灭之道圣谛,就是对于如何解脱,如何断烦恼,如何去导致苦的止息的这种方法、途径、行道的无知也是无明;还有对于过去(前际)就是过去生的无知;对于未来(后际)就是未来生、未来五蕴的无知;对于过去、未来五蕴的无知;以及对包括业与果报在内的缘起法则的无知。这八种如果一个人对此无知、不了解,这称为无明。
有了无明就会有行,什么是行呢?行叫做saïkhàra。在《清净道论》里面这样解释行:
saïkhatamabhisaïkharontã'ti sankhàrà。
“有为,行作故为行。”
有为saïkhàra就是有因缘造作的,或者能够造做的这称为行。所以,行是造作意。
“福、非福、不动行三种,及身、语、心三种共六种为‘无明缘行’之行,它们都只是世间的善、不善之思而已。”
在这里就更明确地讲到有六种行:第一是福行,第二是非福行,第三是不动行,以及身行、语行、心行三种,这里讲的是“无明缘行”的行,这些只是我们说到的造善业之思或者不善业之思。所以行的特点就是行作、造作、造业;作用是努力;表现为思cetanà;它的近因(直接的原因)是无明。
到底什么是行呢?佛陀这么样定义行,佛陀说:
“诸比库,什么是行呢?诸比库,有三种行:身行、语行、心行。诸比库,这称为行。”
也就是说身业、语业、意业这三种业称为行。
在《分别论》里面又再解释:
“其中,什么是‘无明缘行’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身行、语行、心行。
其中,什么是福行呢?施所成、戒所成、修所成的欲界、色界善思,这称为福行。
其中,什么是非福行呢?欲界的不善思,这称为非福行。
其中,什么是不动行呢?无色界善思,这称为不动行。
其中,什么是身行呢?身故思为身行,语故思为语行,意故思为心行。
这些称为‘无明缘行’的行。”
因此,在这里一共讲到行有六种行,依它的本质来分,可以分为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而依照它表现的门来说,可以分为身行、语行和心行。
我们看一看到底哪些是福行呢?福行是施所成的、戒所成的、修所成的,我们在讲到做福业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在做布施的时候,布施的这种行称为福行。福行就是叫做pu¤¤abhisaïkhàra,pu¤¤a是功德的意思,所以福行也就是功德行、或者福德行。一个人做布施的时候,他积累的是功德、是善业,这个称为福行。而如果一个人在持戒的时候,他造作的也是属于善业,所以这也是属于功德行。而如果一个人在禅修的时候,只要他还没有达到禅那,这个时候是属于欲界的福行。如果达到禅那,那是属于色界的福行。因此,福行包括了八大善心之思,八大善心都是欲界的善业里面的思。
还有五种色界善心之思。
这就是讲到了如果一个人透过布施、持戒和还没有证得禅那之前的修行,这些心里面的思所造下的业称为福行pu¤¤abhisaïkhàra。
而当一个人有能力证得禅那的时候,他依照其所证得禅那的五种,分为五种色界的广大心。在这些广大心当中,里面的思心所所造的业就是福行。
对于非福行来说,就是透过不善心所造作的种种的恶业、不善业。不善心有多少种?有十二种,所以在十二种心里面的思称为非福行。例如: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婪、瞋恚、邪见等。在做这些不善业的时候,他所生起的不善心里面的思称为非福行,叫做apu¤¤abhisaïkhàra,就是非功德的、会带来不善果报的。
第三种行是不动行àne¤jabhisaïkhàra 。不动行是特指一个人证得了无色界定,在他证得无色界定的时候,所生起的四种无色界善心里面的思所造作的称为不动行。
这是依所造之业的本质、本性来分的。
而如果透过门的话,那么透过门,我们称为“身故思为身业”。就是因为有了思之后,它透过身门表现出来的这称为身行。它有八大善心之思以及十二种不善心之思。为什么这么样说呢?因为,造作身业只会在哪一界造作?只会在欲界造作。所以,身行所造作的都是属于欲界的业,属于欲界的善或不善的业。如果在造作欲界的善业的时候,它是透过八大善心来造作的,造作不善业的时候,是透过十二种不善心来造作的。
而对于语行来说,语行也是可以透过八大善心里面的思来造作,也可以透过十二种不善心里面的思来造作。因此,语行也只是属于欲界的业,而不是属于色界的业。
对于意行(或者称为心行)来说,它包括了二十种欲界的思,哪二十种欲界的思呢?八大善心里面的思和十二种不善心里面的思,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念如果想着好的,这个时候生起的是八大善心的其中一种,如果是想着不好的,想着贪、瞋、痴,那个时候心生起的贪、瞋、痴的任何一种,是属于不善思。
对于心行来说,它能不能够造作色界和无色界的善业呢?可以吗?可以!所以心行包括了九种色、无色界的善思,哪九种呢?五种色界的和四种无色界的,这些称为心行。
为什么说“无明缘行”呢?因为有了无明,一个人才会造作善和不善的。虽然在不善心的思里面必定伴随着无明,但是由于如果没有无明的话,一个人不会再造业,所以间接的来说,因为有了无明,它会去造作种种的善业。
讲了无明缘行之后,“行缘识”,识是什么意思呢?识巴利叫做vi¤¤àõa。它的意思是:
vijànàtã'ti vi¤¤àõaü.
识知故为“识”。
它的相是识知;味(作用)是前行,什么前行呢?作为诸心所的前导称为前行;表现为反向连接,反向连接就是什么?pañisandhi结生,所以在这里的定义,识定义为结生。当然识还有其它的作用,我们等会儿再讲;近因就是行(也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的行)或者依处与所缘,因为有了依处与所缘而会有识的生起。
对于识,佛陀是这么样来解释的:
“诸比库,什么是识呢?诸比库,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诸比库,这称为识。”
在这里的识,它可以是特指果报心的识。对于果报心来说,有多少种果报心呢?有多少种?世间的果报心一共有多少种?世间的果报心一共有三十二种。
是哪三十二种呢?无因不善的果报心有七种,即眼识(眼识是舍俱的,是与舍俱行的),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还有领受心和推度心,其实这些我们只是复习。
而对于无因的善果报心有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一个领受心以及两个推度心(这两个推度心分别是舍俱行的和悦俱行的,也就是它伴随着舍受和伴随着乐受的)。
七种不善果报心和八种无因善果报心加起来十五种,这些称为无因果报心。
还有十七种是有因果报心,有因果报心就是欲界的大果报心一共有多少种?八种。
色界的果报心有五种,无色界的果报心有四种,因此一共三十二种。
如果在八十九种心里面,所有的果报心一共有三十六种。但是,其中有四种果报心是属于什么心?出世间的果报。出世间的果报就不是我们说的无明、行、造作这些带来的,它是属于出世间的,它是由出世间圣道带来的,属于出世间的善心。而这里讲到的是世间善心,就是导致投生,导致我们在生命期间体验的这些心,是属于这里讲到的识。所以,这里的识是特指果报心来说的。
我们讲了这三十二种果报心之后,我们再来分析刚才佛陀所说到的那六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在八十九种心里面一共分为几种?分为十个。也就是说眼识有善果报和不善果报的,如果我们看到好的,这个是善果报的;如果我们看到不好的所缘,这个是不善果报。因此,一共有十个,这十个称为双五识。双五识就是善果报的五种和不善果报的五种,加起来一共十种。
而对于意识,这里的意识也是特指果报的意识,所以一共有多少种?有二十二种,即:领受心两种,推度心三种,这五种称为无因的意识;还有欲界的大果报心八种,色界的果报心五种,无色界的果报心四种,因此,这加起来一共是二十二种。
这就是佛陀所讲到的行缘识的识。
那对于行缘识是如何来发生的呢?我们现在再讲一讲这些结生心。结生心里面的识是属于行缘识的识,而在生命期间由于我们过去所造作的业,在生命期间仍然能够成熟带来果报,是不是?而这些果报也是被我们的心体验的,而能够体验过去所造的业带来的这种果的心也是属于果报心。
因此,行缘识的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结生的时候,由于过去造作的业带来我们结生,这个时候是属于行缘识的识。还有另外一种,就是由于我们过去所造作的业在今生带来果报,我们体验到果报的这种识。
我们在这里先讲在结生的时候的识。
结生一共有多少结生心呢?有十九种。哪十九种呢?这十九种果报心分别是:两种推度心,这两种推度心是无因心。不善果报的推度心使一个众生投生到恶趣里面去;而善果报的无因心使一个人投生到低等的人和天;而欲界的大果报心使一个众生投生到欲界的人、天善趣;色界的果报心使有情投生到色界成为梵天人;而无色界的果报心使一个人投生到无色界的梵天人。
因此,结生心有十九种。但是,这十九种它们所造的业是属于哪一种业?是属于不善业。所以,不善业在结生的时候一共有十九种。(此处应为口误,删掉视频)这十九种结生心都属于什么心?哪一类的心?属于果报心。因此,这十九种果报心跟结生的关系就是:不善果报的舍俱推度心,可以使众生投生到恶趣,所以这个属于恶趣结生;善果报的舍俱推度心使一个有情投生到欲善趣的无因结生;八大果报心使一个有情投生到欲善趣,就是人天善趣,这是属于欲善趣结生;五种色界的果报心使一个众生投生到色界;四种无色界的果报心使一个众生投生到无色界。
这一种识在结生的时候表现,我们就称为属于果报心的识。
然后,还有另外一种识是在生命期间我们能够体验到的。在生命期间能够体验到的是哪些心呢?就是刚才所说到的三十二种世间的果报心。哪三十二种呢?即:双五识有十个;两个领受心和三个推度心;这双五识和领受心、推度心只会发生在哪里?只会发生在五门心路过程。而五门心路过程就是表现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和触到的。还有八大欲界的果报心,这个表现为彼所缘和表现为有分心。色界的果报心和无色界的果报心只能够以什么方式出现呢?离心路过程。一个梵天人不会直接在生命期间知道这个是生起什么心,而是属于一种离心路过程的心,这样的方式出现的。
我们在这里讲了识之后,我们再看看什么样的行带来什么样的识,什么样的业带来什么样的果报,这个就是讲行和识,就是造作了哪一样的业会带来哪一样的果报,所以行缘识是这样的意思。
如果一个人造作了欲界的福业,欲界的福业一共有多少种?八大善心里面的思就是属于福业。由于一个人在过去生造作了八大善心的任何一种,那在今生他将能够体验到善果报的五识,因为这个是由过去善业带来的果报。还有善果报的领受心一个,善果报的推度心两个,还有欲界的大果报心一共有八个。这是一个有情在过去生造作了福业的时候他可以体验到的。
如果一个人造作了色界的福行,那色界的福行所带来的只是什么?只是使一个众生投生到色界的梵天界。而他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是属于跟他所造作的福业(色界的善业)相应的心。所以这里是指造的业带来的果报。所以造的业如果是福业的话,是善心所造作的,而识就是体验果报的心。
对于非福行来说,有哪一些非福行呢?一共有十二种非福行,即由十二种不善心所造作的业。它将能够带来不善果报的五识,一种不善果报的领受心,不善果报的推度心。一个人造作了十二种不善业,被体验的只是七种无因的不善果报心而已,是不是?不善果报心只是无因的。无论你造的不善业、你造的恶业千差万别,但是在体验的时候只是这七种心体验,即:不善果报的五识和领受心、推度心。而作为推度心来说,它可以成为一个众生投生到恶趣的结生、有分和死心;在生命期间所体验的不善果报是由这五种心(即不善果报的五识)来体验的。
而对于不动行,不动行是指哪些业呢?一个人证得了无色界定,那他所造作的就是称为àne¤jabhisaïkhàra不动行。不动行是指四种无色界善心,它能够带来的果报是无色界的果报心,也就是投生到相应的那一界。对于一个众生、一个有情来说,它只是属于无色界的一种心,它跟色界的果报心一样,而且它只能够表现为结生、有分和死心。
我们再重新复习一下。当一个人由于所造的善业(福行)成熟的时候,带来的结生,它们是怎么样的关系呢?例如:一个人今生是人,他的无明、爱、取就是他希望来生能够投生为天人。由于他希望能够投生为天人,所以,他错知有天人的存在这是无明;他希望投生为天人这是属于贪爱;他执取天人的生命这是取;之后他造了业,他造的业就是属于福行,礼佛并做布施这是属于欲界的福行,而造的业也是属于善业——就是礼佛并做布施。他造了这种业之后,如果下一生他投生为人的话,这个时候,这种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成为他临死速行的对象(所缘),那在他临死的时候,他看到的也是礼佛,这是属于业,业相、趣相的业,下一生他就投生为天人。下一生天人的结生心是属于什么心?属于悦俱智相应的善心还是果报心?果报心。
我们在这里,就以一个人造了欲界的福业带来投生为天人的结生心的例子来讲一讲。这是有分流,有分流灭去之后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这个时候这一个人的体验为他即将要死了,在死之前他看到了自己即将要成熟的礼佛和布施的业,那个时候看到他犹如正在造作一般,他的速行心将生起五次,这是他的生命当中的最后一个速行心路过程。
等速行心灭去之后落入了有分,然后生起一个死心宣告他去世了。之后就在死心一灭去,紧接着生起了一个结生心,于是他在天界出现了。这个结生心属于什么心?属于果报心。这里的结生心是由什么业带来的?是由他礼佛并做布施的业带来的,是不是?他礼佛和布施的业是属于欲界的什么行?属于福行。由于有了欲界的福行,所以带来天界的结生这种果报。所以,在他临死速行的时候,这些临死速行心是属于哪一类的心?是属于善心还是属于果报心?属于善心。对。哪一类的善心?如果他投生的结生心是悦俱智相应果报心的话,那么这里的心是什么心?也是悦俱智相应的善心。其实在他临终的时候,并不是临终的时候造这种业,而由于这种临终速行心只是使这种业成为下一生投生的管道而已。所以真正在造业的时候,也许是他还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佛前许下愿,他想要投生为天人,然后他去做布施。所以,当时他在做布施的时候造的这种业,也是属于悦俱智相应的善心。这种悦俱智相应的善心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所以这种福行带来结生,是这里讲到的行缘识。
我们再以非福行带来结生为例子。
今生是个人,他(她)今生杀生,造了非福行杀生的业。这一个人造作了非福行之后,如果在临终的时候,这种杀生的业成熟而成为他(她)临死速行的所缘,那么在他(她)临死的时候,就体验到他(她)仍然好像在杀生一样,那下一生投生为鱼,或者投生为任何的动物,或者投生到地狱。
那鱼的结生是属于哪一类的结生心呢?鱼的结生是属于不善果报的推度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呢?例如:一个曾经造作了杀生业的这个人,在临死的时候这种业成熟,于是在他(她)临死速行的时候,他(她)体验到犹如重新在造作一般。那么这个时候,在临死速行的这五个速行心属于哪一类心?属于不善心。而不善心是属于哪一类的不善心?属于瞋的不善心,因为杀必定是属于瞋。即使一个人为了贪而杀,例如:他(她)想吃东西,但是在杀那一刹那,由于心很快,仍然还是属于瞋心。
当有分心灭去之后,生起一个死心表示这一个杀生的人死去了。然后紧接着生起了结生心,他(她)已经投生到恶趣里面去了。投生到恶趣里面去的心,是属于哪一类的心?不善果报推度心。所有的恶趣众生都是以这一类的果报心为结生的。无论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是哪一样的不善业成熟,他(她)在临死的时候,如果是这种不善业成熟带来的结生心必定只有一种,即:不善果报的推度心。
又假如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如果他想起他的亲人,例如:他的孩子,这个时候他贪着他的孩子。由于他贪着他的孩子,这个时候生起的是什么心?可能是贪心,也是属于不善心。这种贪心在他临死的时候成熟,他造的这种贪的不善业,在下一生他的结生心是属于哪一类的结生心?是属于贪的不善心?不是,还是属于不善果报的推度心成为他下一生的结生心。结生心和有分心都是属于不善果报的推度心。
这是一个人造做了非福行带来的结生,也就是说不善业在十二支缘起里面,它称为非福行apu¤¤abhisaïkhàra。而所带来的结生称为识,所以是属于果报心一类。这里讲到的行缘识,还是业和果报的关系。
我们再看一个人造做的色界的福行和果报识的关系。
今生是一个人,他所造作的色界的福业,就是他有能力证得第四禅。这里的第四禅就是指第五禅的善心。然后,在临死速行的时候,所缘是什么?是禅相,也就是禅相是属于业相。那下一生他就投生为广果天的梵天人。梵天人的结生心是属于哪一类心?是属于第五禅的果报心。
在这里,我们再以心路过程的方式来看一下。
一个人的有分流灭去之后,生起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心路过程。于是,那个时候,他所生起的速行心取禅相为目标。那个时候,他的心犹如在入定一般。之后,他的死心生起宣告着他的寿命已经终结了。然后,紧接着在死心一灭去之后,在梵天界结生了,他以化生的方式出现在梵天界。
梵天人的这个心,如果他是属于凡夫的话,他将会投生到广果天。广果天的结生心是属于哪一类心?第五禅的果报心。这第五禅的果报心和他之前入定有没有关系?有。如果一个人一生当中从来没有禅那的经验,不能够证得禅那,他有可能投生到梵天吗?那是不可能的。
而正因为他在那一生当中,他曾经造作了色界的福行,也就是他拥有禅那,由于这种禅那的善业成熟使他投生到梵天界,梵天界的结生心、结生识就是跟他所证得的禅那相应的。他证得的禅那的心是属于善心、色界的广大心,而在行缘识里面称为色界的福行。他投生到色界梵天是属于结生心、结生识,这个是果报心。所以,业和果报的关系就是这样。在梵天人里面,他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都是属于果报心。
这个是行缘识。
一个众生由于无明,他会去造作种种的业,无论是善业或者不善业。由于造作了不善业,那么只要还有无明,这种业必定遇到因缘会成熟。因缘的成熟有两种方式:一种它可以带来新的生命,只要一个人的果报享尽了,那么他的生命必然会表现为终结。或者一个人的毁坏业使他的生命不得不中断,只要他还有烦恼、还有无明,这一个身体不能够再支持他的果报之后,另外的业成熟又会带来新的生命。这种由于死了之后紧接着的生,他不断地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个称为轮回sa§sàra。
只要一个人有了业,这种业一旦得到了烦恼的支助,它就能够带来生命。这种带来生命是由于业带来的,而表现为生命,它就是一种果报。因此,有了烦恼他就会造业,这种业依照不同的性质分为福行、非福行、不动行,它所带来的生命是结生心体验的。而对于在生命期间,由于他所造的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仍然可以在他生命期间出现,那就表现为:如果一个人造了不善心的话,在他的生命期间就会体验到,他可能看到、听到、嗅到、尝到和触到不好的那些不善果报。而有时候,如果它是以有分心的时候出现的,那么它只是表现在离心路过程里面。当然,作为人来说,他的离心路过程心还是属于善的。那么,多数的不善果报心体验是以五门的方式呈现的,对于人类来说、对于天人来说是这么样的。也就是说意门心路过程心的不善果报生起的机率很小,只有偶尔会生起,是在彼所缘里面。但多数我们是透过眼、耳、鼻、舌、身,来承受我们过去所造的不善果报的。
而如果我们所造的是善的业,今生带来善的果报,那么多数也是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来体验的,偶尔会以彼所缘来体验。而在离心路过程里面,就是由于我们过去所造的善业,它带来我们的有分心都是属于善的果报心。
而如果一个人在过去造的是属于禅那的善业,那么表现为令他投生到跟他禅那相应的梵天界,无论是属于色界的梵天或者无色界的梵天。
这就是行缘识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之前讲到的业和果报的关系。
对于识缘名色,将是属于在缘起法则当中几乎是最复杂的,那么我们明天晚上再一起来学习了。
我们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47讲 缘起(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
玛欣德尊者2009.06.12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各位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居士、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缘起支当中的无明缘行,行缘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讲缘起的部分。
我们讲到了行缘识之后,接着是识缘名色vi¤¤àõapaccayà nàmaråpaü。
在这里,名色里面的名是以“朝向故为‘名”。”
就是(倾向故为‘名’namatãti nàma§,‘倾向之相’为‘名’namanalakkhaõa§ nàma§)。因为所有的名法都有一个特相,就是面对所缘、朝向所缘,所以称为名。在这里它是特指心所。
名的特相是朝向;作用是与识相应,作为心所它和心是相应的;表现为无鉴别;近因是识。
而色以“变坏故为‘色’。”
ruppati råpa§.
ruppati就是变坏或者会毁坏的,所以称为rupa色。
它的特点是毁坏;作用是散布,散布全身的散布;表现为无记,因为色法不会有善或者有恶;近因是识。要知道这里讲到的色,它是特指业生色。
对于名色,在十二缘起支当中的名色,佛陀是这么样说的:
“诸比库,什么是名色呢?诸比库,受、想、思、触、作意,这称为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这称为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诸比库,这称为名色。”
也就是说这里讲到的名法,本来名法包括了心与心所,但是由于这里讲到的心是属于识,而这里的名是特指心所。对于色法来说,本来色法包括了四种生起之因:即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但它在这边是特指业生,就是由业产生的四大以及四大种。
对于识缘名色里面的识,《清净道论》又这么样说:
“作为名色之因的识。可分为果报与非果报识两种。”
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讲到的识缘名色里面的识,应当用两种方法来讲:一种是果报识,一种是非果报识。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里讲到的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果报识,果报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果报心;另外一种是非果报识,非果报识是属于造业的心。果报识在识缘名色这里,是特指今生的果报识;而非果报识,在这里是指前生的业识,就是前生所造的业的识(造业的心),而且它是特指在前一世造业的心。
我们为了要讲清楚识缘名色这种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今生当中果报心和果报心所,还有业生色之间的关系;另外就是作为前世、前一生所造下的那些业、造业的心和带来今生这些名法和色法之间的关系。
为了要厘清识缘名色的关系,我们先要分,因为佛陀的教法里面它是涵盖三界的。而且十二缘起支只是发生在生命界、轮回界,而作为轮回,一个众生投生的地方可以分为三类,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而三界的结生可以分为三类,这三类就是:
有一类的有情属于无想有情天。无想有情天是指有一类的有情投生在第四禅天里面,这一种有情并没有任何的心识,他们只有色法。所以,当一个众生透过无想定投生到无想有情天的时候,由于没有心,所以他只是属于色结生。换而言之,这一种有情并没有结生心,在他的生命一开始那一刹那,就只是一堆色法而已。由于在这一类的生命当中,整个生命五百大劫只有业生色,而且这种业生色是特指命根九法聚,所以这一类的众生存在称为一蕴有。这里的一蕴有是指哪一蕴呢?是指色蕴。
还有无色界的梵天人,由于一个众生投生到无色界,无色界有没有色法?没有色法,如果有色法那就不叫无色了。如果没有色法的话,那他属于什么结生?他只是属于名结生。在五蕴当中名是指哪些蕴呢?受、想、行、识。所以无色界的有情的生命是只有名法而没有色法的,这称为四蕴有。有(bhava)的意思就是生命。一蕴有就是有一类的生命只有色法,但没有心;有一类的生命只有心法,而没有色法。
除了无想有情天,欲界和色界的众生,他们在结生的时候、他们的生命开始的时候是名法和色法一起生起的,这一类的众生称为名色结生。由于有了名色,所以,这一类的众生也称为五蕴有,就是拥有五蕴的,拥有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生命。
当我们了解了生命的存在有这三种之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在这三种有当中,识缘名色是什么样的关系的。
一蕴有是指只有色法的众生,在这个时候,识缘名色不一定能够说得通。对于这一类的众生来说只是识缘色,而且这里的识是特指前生所造的业识。例如,他造作了入无想定的这种善业,由于这一种善业的成熟,使他投生到色界里的无想有情天,而由于投生的时候只有色法并没有名法,所以对于无想有情天来说,识缘名色是不适合的,只能够说识缘色。
对于四蕴有来说,也是识缘名色并不适合,只能够说在无色界的有情里面是识缘名。这个时候它可以有两种关系:一种就是在那一生当中的心跟心所;而在前世来说,由于他前世曾经造了无色界定的这种善业,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证得无色界定,在他的心中生起的心是属于无色界的广大心,这种心所造下的业是属于能够使他投生到无色界梵天里的这种善业。这里讲到的识缘名,就是指过去所造的业而带来了在那一期生命里的果报的名法。
而对于五蕴有来说,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或者动物、或者鬼类、或者欲界的天,还有色界,就是除了一蕴有的其它的色界梵天,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是识缘名色。因为,这一类的众生拥有色、受、想、行、识,也就是说他们都有名色法,所以识缘名色是这么样来的。
在这里我们并不讨论一蕴有跟讨论四蕴有,我们在这里只是讨论五蕴有的世间。当然,如果有一些禅修者在观照他们的过去世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们在过去的轮回里面曾经投生到无想有情天,也就是他们的过去生曾经经验过一蕴有,或者曾经投生到无色界梵天,也就是他的过去生命曾经是四蕴有,那么,在他辨识他的过去世的缘起关系的时候,还是要辨识识缘色或者识缘名。但是,一般情况来说,大多数的众生、有情,他们轮回都是在欲界、在色界,这个时候,如果这一位禅修者在辨识他的过去世的时候,他就要用识缘名色的这种关系来辨识。
在这里,我们用两种方法来解释识缘名色:第一种用业识的方法,业识的方法就是在《清净道论》里说到的非果报识。另外一种我们用果报识的方法来解释识缘名色。
这里先讲用业识,这里讲的业识是前一世造业的心称为业识。如果一个人在过去生造了业,这种业在他结生的时候成熟,那过去所造业的这种心带来今生结生的果报名色法,对于名法来说就是果报心与心所,而对于色法来说是业生色。
假如这一堆名色法是一个人的话,就是说如果一个众生在过去生曾经造下了善业,这种善业在过去生造的时候称为前生的业识。前生的业识,例如:它是属于八大善心的其中一种,我们在这里就举一个人在过去造了殊胜的三因善业为例子。
如果一个人在过去造了殊胜的三因善业,一般是指悦俱的智相应心或者舍俱的智相应心。过去造的这种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使他带来结生,在结生的那一刹那,他的果报心是属于什么心?属于结生心,而且是属于智相应的果报心。如果是智相应的悦俱的心,那么一个心(这里的果报心)再加上心所(心所一共有三十三个心所),也就是说这一个人的结生名法是三十四个名法。
对于如果是一个舍俱的智相应心的话,那么这里的心是属于舍俱智相应一心,然后心所有多少个?心所有三十二个,因为少了一个什么心所?少了一个喜心所,舍俱的就没有喜心所,如果悦俱的,也就是受是属于乐受的,那么它就会有喜心所。
对于色法来说,一个众生投生为人,在一结生的那一刹那有多少种色法?有多少种?有三十种,即:身十法聚、性十法聚和心处十法聚。在一结生那一刹那,这一个人,只是我们叫做受精卵,刚刚受精那一刹那结生已经形成了。结生那一刹那,这一个人的那一个受精卵的里面,就会有身十法聚,身十法聚就是指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身净色。
还有性根十法聚,也就是说在一投生那一刹那,一个人的性别已经决定了,是男是女已经决定了。如果是个女性的话,那么性根十法聚是指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女性根色;如果是男的话,那它是男性根色。还有心处十法聚,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心所依处色。为什么必须得要有心所依处色呢?因为它也是结生心的依处。
所以,在结生那一刹那,识缘名色的关系是由于过去造了业,造业是由什么来负责的?是由这种造业的心,这种造业的心我们称为识。在他投生的那一刹那带来了结生心(结生名法)和那一个果报的身体,这称为识缘名色。
在生命期间,识还是指前生的业识。在一个人的生命期间,对于名法来说他可以有多少种名法?果报的心可以在一个人的生命里面有多少种可以生起?多少种?双五识可不可以生起?即是眼、耳、鼻、舌、身的善果报和不善果报,还有两个领受心,三个推度心和八个大果报心,这些可以在生命期间生起。
对于色法来说,即是业生色,也就是一个人在过去生造了业,这里的业就和我们刚才讲到的结生的业不尽相同了,也就是这里的识。对于一个人来说,令他结生的前生业识一定是什么?一定是善业,是不是?是还是不是?如果是不善业的话,那么他不可能投生为人。所以,对于一个人在结生的时候,必定识是善业。
而生命期间,这里的前生业识可不可以是不善业?可以吗?可以。如果只是善业的话,那么双五识只剩下五个了,它只剩下善果报了。所以,在生命期间,这里讲到的业识可以是所造的不善业或善业。就是一个人在过去生造了不善业,今生他是不善果报心来体验的。如果前生造的是善业,当这种善业在这一生的生命当中成熟,他可以体验为善的果报心、善的果报心可以体验。而作为前一世所造的业,在今生只要他这个身体还存在、他还有生命,那他过去所造的业不断地会成熟,而带来这个业生身,这个业生身我们称为业生色法,就是说这个身体,在这种情况是属于识缘名色。
我们讲了由于前一世所造的善或不善的业,带来今生的名色法,这一种是属于识缘名色。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的,如果是作为果报识的话,那识缘名色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也可以分为两种方法来解释:
第一种识缘名色只是发生在结生那一刹那。
在结生那一刹那,这里的识是指结生识,也就是结生心。因为心就是识,识就是心,我们讲到的五蕴当中的色、受、想、行、识vi¤¤àõa,这里的识就等于所有的心法——八十九种心。
在结生的时候和结生识一起生起的名法是什么?是俱生的相应心所。如果这个结生心是发生在人,而且我们又再举刚才如果是一种殊胜的三因善心的话,那他过去生所造的可能是悦俱的智相应心或者舍俱的智相应心。在他结生的时候,他的结生心只是一个,然后结生的名法,就是说跟这一个结生识同时发生的称为相应的心所,有三十三个。如果是悦俱的话三十三个,如果是舍俱的话三十二个。为什么它们会一起发生的呢?因为我们讲到心所的时候还记得吗?心所必定跟心同生同灭,取同一个目标,拥有同一个依处。心和心所之间的关系就犹如国王和大臣的关系,有了心必定会有和它一起生起的心所,就好象四大与四大所造一样,四大种不会单独地生起。任何的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不会单独、单独地生起,它们一生起就是成组成组地生起。心也是究竟法,心所也是究竟法,它们生起就是按照心的规律而生起。
对于色法也是。一旦色法,例如:地界生起,它必定会伴随着水、火、风,还有颜色、香味、食素会一起生起的。
在结生的时候,心的生起必然伴随着心所的生起,所以我们称为“俱生”,就是一起生起的意思。而“相应”就是因为它们都是属于在同一个名聚里面。一堆的色法我们称为色聚,而名法也是以一堆的方式出现,所以这个我们称为相应的心所,它是和心相应的。
对于色法上来说,它也是属于俱生的业生色。这里的“俱生”是和什么同时生起啊?和结生心同时生起。如果他是个人的话,那么俱生的业生色有多少种?有多少种?还是刚才讲到的有三十种,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处十法聚。
这里所讲到的“识缘名色”,当一个人在结生那一刹那,结生的心称为识;和结生心一起生起的心所称为名;而结生的时候一起生起的色法称为色;所以这称为“识缘名色”。这种关系就犹如佛陀在《大因缘经》里面讲到的,佛陀问阿难尊者说:
“阿难,若识不入母胎有名色生起吗?”
就是讲到的如果没有结生心的生起,那么在母胎里面有没有名色的生起?那是没有的,不可能的。而同时,这一句话里面也揭示了这里讲到的识和名色,它可以专指在投生那一刹那。
另外,如果在生命期间,生命期间识在这里是属于俱生识,而且特指果报识来说的,不是业识。这种果报识在生命期间,它和名色法之间的关系就是:识就是果报心,而名法就是和这一个果报心俱生的相应心所。
我们举眼识为例子。眼识只是一种心,和眼识俱生的名法有多少个?有七个,这七个是哪七个呢?它就是遍一切心的心所,即: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和作意。所以在眼识里面,眼识这种心称为果报心。这里的俱生是指和名法俱生的,而名是指心所,对于色法来说,色法在这里是特指心生色法。为什么不是业生色法呢?因为,如果是俱生的话,名法在生时是最强的,它能够生起心生色法,所以在这个阶段它是属于俱生的色法。这一种称为俱生缘。
在这里识缘名色可有四种方法来分析、来解释。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讲识缘名色的识是过去生所造下的善或不善的心的话,那么今生的名色法就是由过去所造业的心带来的名色法,这种称为识缘名色。它又分为在结生的时候和在生命期间。如果从今生来讲,这里的识只是指果报识,这里的名是指果报名法,这里的色在结生的时候是业生色,在生命期间我们可以指心生色法。这一种关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结生(在投生的那一刹那)的关系;一种是在生命期间的关系。
这是识缘名色vi¤¤àõapaccayà nàmaråpaü的这种关系。
接着我们再讲六处saëàyatana。
六处的处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来者生长及扩大故为处。”
它的特点是处;作用就是见、闻、尝等;表现为依处或者门,也就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这样的意思;近因是名色。
那什么是六处呢?佛陀这样讲:
“诸比库!什么是六处呢?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诸比库这称为六处。”
这里讲到的六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这六处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这五种属于什么法?是属于色法,也就是我们说到的,以眼净色为主要的眼处门的五十四种色法,耳处、鼻处、舌处、身处。而对于意处来说,意处是色法还是心法?还是属于心法。
名色缘六处可以说是在缘起支当中是最复杂的一个环节。我们在这里就去分析名色缘六处一共有五种关系nàmaråpapaccayà saëàyàtanaü:
第一种是nàma-paccayà mànàyatanaü,名缘意处,这是一种关系;
第二nàma-paccayà råpàyatanaü,名缘色处,这是第二种关系;
第三råpa-paccayà råpàyatanaü,色缘色处,这是第三种关系;
第四种råpa-paccayà manàyatanaü,色缘意处,这是第四种关系;
第五nàmaråpa-paccayà manàyatanaü,名色缘意处,这是第五种关系。
这五种关系,它们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在这里简单地再讲一讲。
我们先讲第一种关系,即名缘意处。名缘意处里面的名是指俱生的相应心所,而意处在这里是指俱生的心;也就是说,这里讲到的名缘意处,就是心所和心之间的关系。心所和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它们是俱生的关系,所以这个叫做sahajàtapaccayo俱生缘。也就是在这里讲到的名色缘六处,我们可以分为名缘意处,它的意思就是因为有了相应的心所为缘,所以才会有心的生起。因为心所和心必然是同时生起的,所以这种同时生起的支持的缘称为俱生缘。也就是说心法的存在必须得有心所法的支助,这种支助的关系是它们同时生起的关系。所以,在这里名缘意处以俱生缘它们成为一种缘、一种关系。
第二种是nàma-paccayà råpàyatanaü名缘色处。名缘色处在这里的名法是后生的心与心所,对于色处来说是五种色处,哪五种色处呢?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这五种色处。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五蕴有的世间,凡是名法的生起必须要有什么?要有依处。我们用一种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有心就必须得有心生起的物质基础、心产生的物质基础。例如:我们说到的眼识,眼识如果没有眼睛,会有眼识执行看的作用吗?没有。也就是说这里的关系就是作为眼处的物质基础、耳处的物质基础、鼻处、舌处、身处的物质基础,它是支持依这些依处生起的心。
这一种关系,它是什么样的关系?是后生缘的关系pacchàjàtapaccayo。为什么是后生缘呢?因为,先有色处的生起,才会有名法的生起。例如:有了眼睛,先有了这个作为物质的眼睛——肉眼,然后它才会有眼识。但是眼识的生起比色处,就是比眼更后生起。而由于有了后面生起,它反而支助这里的依处,这称为后生缘。也就是名法是后面生起的,它比色法更后生起,但由于后生的名法支助前面前生的色法,这种称为后生缘。
而对于色法来说,它如果是支助名法,这个叫做前生缘。
这个在二十四缘当中的purejàtapaccayo(前生缘)、pacchàjàtapaccayo(后生缘)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理解这句话,就是:因为有了眼、耳、鼻、舌、身这些物质,它才会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些心法的生起,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么样的。
我们再看另外第三种关系是råpa-paccayà råpàyatanaü色缘色处。色缘色处在这里的色,它是指俱生的色界和命根、还有食素。而对于色处来说,在这里的色处还是我们刚才讲到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这是属于五处的色法。我们刚刚讲到的眼、耳、鼻、舌、身这是称为色法,这个是属于处。而对于意处它是属于名法,它是属于心。
这里讲到的名色缘六处的色法,它包括了俱生的色界。俱生的色界意思就是在一粒色聚里面的地、水、火、风,这称为俱生的色界。对于这俱生的色界是如何支助一粒色聚里面的眼净色、或者耳净色、或者鼻净色、或者舌净色、或者身净色呢?它们是以助力的关系而支助相应的处色。而对于命根来说,它是以随护力就是保护生命,保护这一粒业生色的生命这种关系。对于食素来说,它也是以助力的关系而帮助,就是提供营养素。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一粒业生色里面。这里的业生色是特指眼十法聚、耳十法聚、鼻十法聚、舌十法聚、身十法聚这五类的业生色。五类的业生色里面的地、水、火、风,它以支持力支持眼净色或者耳净色。而命根是以保护、提供生命而支持眼净色、耳净色。对食素来说是提供营养素而支助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这一种关系称为色缘色处。
我们看看第四种关系råpa-paccayà manàyatanaü色缘意处。这里讲到的色缘意处的色,跟我们刚才讲到的名缘色处,它们正好是相反。这里的色是前生的依处色。而对于意处来说,这里是指心与心所。也就是说由于有了眼、耳、鼻、舌、身这些物质基础,才会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生起。这种关系由于色法是之前生起的,之前生起它是支助作为眼、耳、鼻、舌、身这些心与心所生起的物质基础,所以称为前生缘purejàtapaccayo。也就是因为有了眼、耳、鼻、舌、身这些物质基础,所以它支助眼、耳、鼻、舌、身这些心、就是这些意的生起。所以如果没有了这些色法,例如:没有了眼净色,没有了眼睛,它自然不会有这些的生起。而因为有了这个生起,所以它能够支助它的生起和存在,所以这个是色缘意处。
我们再看第五种关系nàmaråpa-paccayà manàyatanaü 名色缘意处。这里讲到的名色的名,是俱生的相应心所。而色是指依处色。它支助的意处,意处就是指心,即识。
因为有了俱生的相应心所,那么这里名和意处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俱生缘的关系,也就是同时生起的关系。而作为依处来说,依处对于识它们是什么关系?是前生缘的关系。名色缘意处,也就是说因为有了在一种名法里面的心所,它才会有心的存在,因为它们是互相生起的。心生起必定会有心所的生起,而心所的生起必定会有心的生起。所以这里讲到的意处就是指心,它因为有了心所的存在,它才会有存在,所以这个是一种缘。还有因为依处是心生起的物质基础,所以以依处的方法而它存在。而由于在依处色里面它是前生的,它比心更早生起,之后才提供了心的生起的物质基础,所以这一种关系称为前生缘的关系。
这个是名色缘六处的五种关系。
因为有了名色缘六处,然后接着就是六处缘触。那触到底是什么触呢?触就是phassa。
“接触故为‘触’。”
它的特点就是触到;作用是接触;表现为集合,什么的集合呢?依处、所缘和心、心所的集合;近因是六处。
佛陀怎么样定义“触”的呢?佛陀这样说:
“诸比库!什么是触呢?诸比库,此六处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诸比库这称为触。”
在讲触之前,我们再讲一个处,不过这个处就是àyatana的处,就是六处的处saëàyatanaü。在中文里面它的音是一样的,但是字是不同的,在巴利里面也不同。
在这里讲到的六处,它包括了内六处和外六处。内六处是指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和意处这六种;而作为外六处包括了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和法处。这里所讲到的内六处眼、耳、鼻、舌、身,这些处是属于什么法?属于色法。意处是属于什么法?属于名法、属于心。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是属于什么法?属于色法。而法处呢?法处包括了三类:包括了第一是十六种微细色;第二类是五十二种心所;第三是涅槃。
那为什么概念法不包括呢?因为佛陀讲十二处只讨论的是究竟法的范畴,所以概念法并不包括在内。
我们在讲六处的时候,先要了解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十二处。在这十二处当中,有十个半的是属于色法,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这十种是属于色法。然后还要加十六种微细色,十六种微细色是指哪些啊?水界、性根色就是女性根、男性根、心所依处色、食素、命根色,还有空界、身表、语表、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和色无常性,这些是十六种微细色。那心是指哪种?十二处哪种是指心?意处,意处是指八十九种心,而心所是五十二个心所还包括涅槃。所以这个是指法处,所以法处在这里的范围是最广的。
我们讲到的六处缘触,佛陀又讲到了触由六处生,即: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和意触。这里讲到的触是指什么触呢?是指在心所里面的第一个心所——触心所。还记得吗?我们讲了七种遍一切心心所的第一个心所是什么?就是触,这个触就是这里的触。
由于,眼识有多少种眼识?有两种:一种是善果报的,一种是不善果报的眼识。在善果报眼识这个名法里面的触心所和不善果报眼识里面的触心所,所以一共有两种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也是同样。而作为意触,这里的意触还是属于果报心里面的触,一共有二十二种,即:领受心有两种,善果报和不善果报的领受心有两种;推度心也是,善果报和不善果报的推度心有三种;和大果报心,是欲界的大果报心里面的触心所有八种;色界果报心有五种;无色界果报心有四种。所以加起来一共是二十二种,这个是意触的触。
意触就是manosamphasso。
为什么说六处缘触呢?我们看它们的关系。saëàyatanapaccayà phasso,因为有了六依处,有了六所缘,和有了心与心所,它们之间的集合、或者接触,称为什么?就称为触。所以由于依处,眼、耳、鼻、舌、身,刚才那个是依处,有了六所缘,色、声、香、味、触,这个是所缘,再包括法所缘,还有心是属于意处,而心所是属于法处,它们之间的碰触我们称为触。
例如:我们以眼触来说,生于眼处之触称为眼触,因为有了眼处,眼处就是内六处之一还是外六处啊?内六处。而作为颜色所缘呢?是外六处的其中一种。也就是我们讲到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的眼和色。然后作为眼识的是属于哪一种?是属于哪一种处?是属于意处。这三种的集合我们称为什么?我们就称为眼触。它们是这样来的,犹如佛陀在经典里面讲到的:缘于眼、颜色、眼识而有触,以触而有受。不管是苦或乐或不苦不乐受,最后讲到你要去观它,如何观它无常、苦、无我等等。我们如果看到《处相应》里面,佛陀就经常这么教导。
在这里我们再以眼触为例子来讲一讲,为什么说六处缘触呢?
作为眼依处这是属于一种色法,眼依处是属于什么?属于眼处,所以眼所依处就是以眼净色为主的五十四种色法,特指眼净色。作为颜色所缘,它是属于什么处?属于色处。作为眼识呢?它是属于什么处?它是属于意处。然后在眼识这一个名法里面,除了眼识之外还有多少个心所?还有七个心所。那七个心所如果除了触心所还有多少个心所?还有六个心所。这些六个心所就称为什么处?称为法处,也就是受、想、思、一境性、命根和作意。由于这些六处其中的眼处、色处、意处和法处,因为缘于这些,才会有我们称为的什么触?称为的眼触。
所以六处缘触就是这么样。这是以眼触来说的,对于耳触来说,那么就替换一下,这里是指耳处,这里是指声处,意处和法处还是一样,而有耳触。
我们再看一下意触manosamphasso。
意触的生起是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意门心路过程里面所生起、包括五门心路过程里面,除了相应的根识之外的其它心,都是依什么生起的?都是依心所依处色生起的。那心所依处色属于什么处?心所依处色属于哪一种处?刚才刚刚讲到的,属于法处。颜色所缘呢?属于色处。我们在这里就举意门心路过程里面,取颜色所缘为目标而生起的意触。作为果报的意识,这个是意处,也就是我们以眼识或者以果报心来说。而相应的心所是属于什么处?是属于法处。这里讲到的六处,它就包括了依处、色处、意处和法处,由于这些的缘,才会有称为意触的生起。
同时,我们还必须得要知道,在这里讲到的处,还是特指果报心来说的。如果是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它可以是指领受心和推度心还有彼所缘;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它可以是指彼所缘。
我们举领受心来说吧,领受心里面的意处包括了,因为领受心是依什么依处生起的?它是依心所依处。而领受心在眼门心路过程里面,它所取的所缘是什么?是颜色所缘。而领受心是属于什么心?是属于果报心。领受心这一个名法里面,除了一个心之外还有多少个心所?还有十个心所。十个心所在这里的相应心所有多少?有九个,即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寻、伺、还有精进,所以一共有这九个是属于和领受心一起生起的相应心所。
我们再看,在领受心或者如果是作为推度心来说,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它也可以是推度心,那么它包括了如果是舍俱的话,那么它还是这里有九个心所,如果是悦俱的话,这里就会有十个心所,就是再加上一个喜。
这个是六处缘触的关系。
好,我们今天晚上就先讲到这里,如果要再讲的话,下面就是触之后,触缘什么?触缘受phassapaccayà vedanà。如果讲触缘受,它还是会有一点长。但是,我们今天晚上讲的这个,已经把缘起的最复杂的部分已经讲完了。
触缘受这个还是属于果报,受缘爱开始就涉及到造业了,这些多数都是以过去造的业带来的果报,和现在果报名色法之间的关系。然后,由于有了果报之后,如何去造业,这个我们在明天晚上一起继续来学习了。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作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48讲 缘起(受、爱、取、有、生、老死等)
玛欣德尊者2009.06.13讲于江西佛学院
下面各位请合掌,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贤友、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已经讲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我们今天晚上将把剩下的几个缘起支讲完。
当我们讲过了六处缘触之后,接着我们讲触缘受phassapaccayà vedanà。这里的受是感受。感受,它的特点是领纳、领受;作用是受用对象之味,也就是体验到对象的表现;现起为或者苦、或者乐这样的感受;近因是触。
在经典里面佛陀这样说“受”,佛陀说:
“诸比库,什么是受呢?诸比库,此六受身: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诸比库,这称为受。”
因此,受一共有六种受,即:
眼触生受cakkhusamphassajà vedanà,
耳触生受sotasamp hassajà vedanà,
鼻触生受ghànasamphassajà vedanà,
舌触生受jivhàsamphassajà vedanà,
身触生受kàyasamphassajà vedanà,
意触生受manosamphassajà vedanà。
即:眼、耳、鼻、舌、身、意由这六种触所生的受,所俱生(一起生)的受称为这些受。
而且这里的受,它是特指与三十二种果报心相应的受。即:眼触生受是在作为果报心的眼识里面所俱生(一起生起)的两种受,不善果报心里面的受是属于眼触生受,善果报心里面的受也是属于眼触生受,一共有两种;耳触生受也是依善和不善的果报生受;鼻触、舌触、身触也是这样。
在眼、耳、鼻、舌的这八种受当中,它们的受是什么受?是舍受。而身触生受这两种受是什么受?一个是苦受,一个是乐受。如果是不善果报的身识俱生的身触生受是苦受,如果是善果报的话,俱生的身触生受是乐受。
还有意触生受,意触生受一共有二十二种。哪二十二种呢?即领受心有两个,这两个受是什么受?这两种受是舍受。推度心有三个,这三个呢?有两个是舍受,一个是悦受。大果报心呢?大果报心有八个,它们的受是什么?有四个悦受有四个舍受。色界果报心呢?色界果报心有四个是悦受,有一个是舍受,即是第五禅的果报心是舍受。无色界果报心有多少个?有四个,它们意触生受是什么受?是舍受。
所以这里讲到的受,是伴随着心生起的。由于受必须得在依处、所缘、心与心所的接触、集合,然后它一起生起的受,所以称为六触生受。
为什么说触缘受phassapaccayà vedanà呢?触是识与所缘的接触,当它们接触时必定有缘于触生起的某一种感受,无论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称为触缘受。
如果再以二十四缘来讲,那么一个是缘法,一个是缘生法。由于有了眼触,眼触即是眼净色、颜色所缘、眼识,再加除了眼触之外的其他的六个心所,它们的集合称为触。然后,由于有了这种眼触之后,它所伴随着生起的受称为眼触生受。在这里眼触是缘法,眼触生受是缘生法。它们的缘是什么缘?它们的缘是俱生缘,一起生起,而且它们也可以说是相应缘,也可以是果报缘。
对于耳触和耳触生受、鼻触和鼻触生受、舌触和舌触生受、身触和身触生受、意触和意触生受,也是这么样。所以,我们要知道这里讲到的触特指果报心里面讲到的,而受也是指果报心里面讲到的受。
对于六处也好,对于触、对于受也好,这里更倾向于讲的是果报。果报就是过去所造的业带来的结果,这个是我们今生承受的、经验到的。
对于触下面的环节,它就是一个转折点。所以,我们说到的触之后是什么? vedanapaccayà taõhà受缘爱。因为受是属于果报,但是这里的爱还是不是果报?爱已经属于造业了taõhà。那什么是爱呢?
“渴望故为‘爱’。”
(paritassatã'ti taõhà)
它的特相是因;味是喜欢;表现为不满足;近因是受。
那什么是爱呢?佛陀这么样说:
“诸比库,什么是爱呢?诸比库,此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库,这称为爱。”
因此,这里讲到的爱就依它所渴爱的、它所执取的所缘(目标、对象)而分为六种,即:
对于颜色的爱着称为色爱råpataõhà;对于声音、执取声音的爱称为声爱saddataõhà;对于香、对气味的爱gandhataõhà;对于味道,喜欢吃、贪着味道的这种味的爱着称为味爱rasataõhà;触爱就是喜欢柔软,例如:喜欢抚摩,喜欢一些舒适的、皮肉的这种爱着称为触爱phoññhabbataõhà;和法爱dhammataõhà,法爱就是包括对于心所、对于种种的概念、观念等等的爱着称为法爱。这是依所缘来分的。
如果爱又依性质来分,又可以分为三种爱:
第一种是欲爱kàmataõhà。欲爱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就是:
“即色爱转起为欲乐之味而享受来现于眼睛视野的颜色所缘,这称为欲爱。”
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它纯粹只是追求贪爱与欲乐的目标。欲乐的目标特指五欲。哪五欲呢?色、声、香、味、触。什么是色的爱呢?喜欢看漂亮的东西,喜欢看好的东西。好象男的喜欢看漂亮的女孩,女的喜欢看英俊的,这属于色爱,举这样的例子。
而声爱呢?例如:贪着于音乐,陶醉于歌曲等等这些是属于声爱,喜欢听美妙的声音这是属于声爱。而香爱呢?例如:擦一些香水,为了吸引人,或者喜欢那些香味,这是属于香爱。味爱呢?说直接点就是贪吃,贪于美味。触爱呢?例如:坐要坐的舒服的,睡要睡的舒服的,而且贪着于皮肉之爱,皮肉的这些欲乐,这些是属于触爱。而这五种欲,由于它能够引生贪染、引生爱,所以也称为五欲功德,就是它有这样的一种作用可以引生贪爱的功德,所以称为五欲。
还有另外一种爱,是有爱bhavataõhà。
“当它与认为所缘是‘永恒、长久’的常见一起转起时,名为有爱。与常见俱行之贪为有爱。”
也就是说对于生命,认为生命是永恒或者认为对象是永恒,这样的话都称为有爱。
第三种是无有爱vibhavataõhà。
“当它与认为所缘是‘灭绝、消失’等断见一起转起时,名为无有爱。与断见俱行之贪为无有爱。”
那么,有爱和无有爱就特指一个是夹杂着常见的贪爱,一个是夹杂着断见的贪爱,称为无有爱。
虽然,爱可以依目标而分为六种,即:色、香、声、味、触、法。但事实上爱是依靠接触目标而生起的受,因为有了受,例如:一个人体验到乐受,他就会享受这种乐受。而他追求这个所缘(目标)的目地,纯粹只是为了从这种所缘当中能够激发、能够生起、产生乐受,这个时候就会有了贪爱。所以,爱是基于受,就是他为了想要追求快乐——快乐是一种受,为了追求快乐,粘着于认为对象有乐味,可以使一个人感到快乐,这种追求称为爱。
如果对于苦受来说,当一个人体验到苦受的时候,他渴望摆脱苦,以及渴望会有某一种乐受去取代这种苦,这也是一种爱。
对不苦不乐受来说,不苦不乐受的本质是宁静的,但是它也可以成为渴爱的目标。
所以,我们说缘于受而有爱的生起。
因为有了快乐的感受,人们会去追求它。感受本身是一种中性的,它是无记的。因为一个人的善业成熟,他可以体验到舒适的、可意的果报,但是因为有了这种可意的果报被人体验,所以人们会去追求这种感受、这种感觉。于是这种追求本身就是爱,如果只是停留在感受的本身,而不会有后面的那种追求,那么这个是圣者的领域,特别是漏尽者的领域。
所以,正因为如此,佛陀会说:
“圣者只会被一支箭射中,而不会被两支箭射中。”
就是因为一个漏尽者会被一支箭射中,就是当他的身体有了不善的果报的时候,他会生起苦受。对于凡夫来说,身体生起的苦受,他会有忧受的生起。然后,心的忧受和身体的苦受加起来,会使他苦上加苦,就称为被两支箭射中。而对于乐受来说也是,如果是对于漏尽者来说,他体验到善果报成熟,他体验到悦受或者乐受的时候,在他的速行里面也可能生起悦受,但是他的悦受是属于悦俱的唯作或舍记的唯作,而他不会有乐受的贪爱生起。
所以对于一个漏尽者(佛陀和阿拉汉)来说,前面的那些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还会生起,但是受缘爱这个在一个漏尽者那里已经中断了。也就是说一位漏尽者没有任何的爱,包括欲爱、有爱、无有爱。
如果把爱再进一步细分的话,一共有一百零八种爱,即: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再乘以每一样都有欲爱、有爱、无有爱那一共有十八种。这十八种又包括对内色的爱、对外色的爱(对内生的爱、外生的爱)等等一共十八种,这是三十六种。然后,又执着于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各三十六种,一共是一百零八种。所以爱细分可以分为一百零八爱。
因为有了爱,爱的进一步加深是什么?是执着。所以,执着又叫做取upàdàna。为什么称为取呢?
“执取故为‘取’。”
(upàdiyatã'ti upàdànaü)
它的特点是执持、执着;作用是不放开,对于对象不肯放开、不肯放下;表现为强烈的爱与见(邪见);近因是爱。
佛陀是这样定义“取”的,佛陀说:
“诸比库,什么是取呢?诸比库,有四种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库,这称为取。”
因此,“取”可以分为四种:
1、欲取(kàmupàdànaü),就是对欲乐目标的执着;
2、见取(diññhupàdànaü),是对于观点、对于邪见的执着;
3、戒禁取(sãlabbatupàdànaü),就是对于一些错误的修行方法的取着;
4、我语取(attavàdupàdànaü),执着于有我,或者种种名言可以表达我等等。这也即是指有身见等等“取”。
所以一共有这四种“取”。
这四种取,它分别有两种心所。对于欲取来说,欲取就是贪爱五欲这称为渴爱,强烈的欲爱称为欲取,也就是很强烈地贪着于漂亮的颜色、动听悦耳的声音、很好闻的香、很好吃的味道、很舒服的触觉,这一种执着,对于目标的执着称为取,称为欲取。接着是见取,见取是执着于常见和断见这两种邪见的见,称为见取。戒禁取就是执着于牛戒、牛禁等等错误的方法,例如:执着于狗戒,就是学狗一样爬,学狗一样吃粪便等等;像学牛一样行走,像学牛一样去吃草等,这些错误的修行方法都称为戒禁取。而我语取是执取五蕴为我等等的“有身见”或“我见”。
这四种取是属于哪些心所呢?欲取属于贪心所,见取、戒禁取和我语取属于哪一种心所?对,属于邪见心所。正因为如此,所以取的表现为强烈的贪爱与邪见。
因为有了执取之后,然后就会去造业。那造业称为什么?称为有。所以,“有”bhava 。
“有”有两种。
“存在及令有故为‘有’。”
(bhavati bhàvayati cà'ti bhavo)
存在就是已经有生存的,或者可以导致生存的。
在这里的“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业有,一种是生有。它的特相是业或者业果(业或者业带来的果报);作用是令存在以及存在;表现为善、不善以及无记,无记在这里是特指果报的无记;近因是取、取着。
那什么是有呢? 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取缘有’呢?有两种有:有业有,有生有。
其中,什么是业有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这称为业有。一切能带来有(生命)的业为业有。
其中,什么是生有呢?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这称为生有。
如是,此业有与此生有,这称为‘取缘有’。”
我们在这里再讲一讲这种关系,我们先以“业有”来讲这种“有”。
业有就是为了获得来世所造的业,称为业有。在这种情况下,业有相当于我们在之前讲到的哪一个?讲到的哪一个缘起支?行。不过它们在时间上稍微有点不同,过去造的业能够带来今生的果报的,我们称为行。而如果是现在所造的业能带来来生的这种业,我们称为业有,称为有。但有时候它可以是指并用的。
一共有二十九种思,其中福行有多少种?八大善心之思和五种色界善心之思,一共有十三种。对于非福行来说,它是十二种不善心之思,一共有十二种。对于不动行来说,是四种无色界善心之思。十三加十二等于二十五,二十五再加上四就等于二十九种。这二十九种心里面所造的思,它形成的业这称为业有。这就是刚才讲到的:
“其中,什么是业有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这称为业有。一切能带来有(生命)的业为业有。”
对于生有来说,是指将在来世由该善或不善业引生的业生色与果报四名蕴。也就是说业生色(果报身)和果报名法(果报心里面的那些名法),这些是由业所带来的,那么它是属于生有。
业生色对于人来说,它包括了眼、耳、鼻、舌、身、心所依处、命根色、性根色等等,这些是属于业生色。
而对于心来说,那么在三界里面,世间的果报心是三十二种,这三十二种就称为生有。即:双五识有多少种?有十种;领受两种;推度三种;大果报八种;色界的果报心有五种;无色界果报心有四种。在这里就特指果报心和相应的名法,它的里面的名蕴——受、想、行、识名蕴,称为生有,再加上业生色都称为生有。
这样的话,取缘有就包括了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如果作为业有来说,取缘有是指“以取为缘,造作能引生来世的业有。”就是说因为有了执着、执取,所以造作了业,而这种业能够引生来世的投生,这种能够带来下一辈子、下一生能够投生的业,称为业有。这样的话,称为取缘有。
如果是把有解释为生有的话,取缘有就是“以取为缘,众生依所造的业而再生、而投生。”因为有了取,所以众生造作了业,因为这种业再投生。所以这样的话变成取缘生有,它是一种间接的关系。
因为有了“有”,所以就会有什么?就会有了“生”。那什么是“生”呢?jàti:
“生故为‘生’。”
(jananaü jàti)
它的特点是于各处生命的最初生起;味(就是作用)就是归还,归还五蕴;就是如果一个众生的五蕴已经离散了,身体(他的业生色)已经坏了,但是另外由于有了过去所造的业,然后在另外一个所谓的生命体里面,它又重新有五蕴的重组。所以这个我们从世俗的意义上来说叫做归还五蕴。表现为从过去生出现于此或者直接表现为种种的苦;近因是业有。
那什么是有缘生呢?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有缘生’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这称为‘有缘生’”。
也就是说,无论任何的众生有情,只要他还没有断除烦恼,他就会在他相应的有情部类中无论是一蕴有,无论是四蕴有或者无论是五蕴有;无论是欲有,无论是色有,无论是无色有;无论是想有,无论是无想有,无论是非想非非想有,在各种有情的部类,就是他们的趣,他们的那一种类当中,诸蕴的呈现,开始有了五蕴诸处,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些诸处的获得,这称为有缘生。
就犹如在人类一样。人类,这张画里面哪一个阶段是属于结生啊?哪一个阶段是属于结生?应该是这个,正好是受精卵,应该就是在这个刹那,这个刹那是属于结生的刹那。然后,慢慢的在母胎里面一个婴儿,开始由细胞分裂,然后着床,然后最后生起一个小胚胎。然后在胚胎里面逐渐地成型。那么这个阶段叫kalala,kalala就是羯罗蓝,就是生命最初的呈现。当然了它里面有很多的、无数的色聚,已经有无数的色聚了。只不过它们的色聚,作为业生色来说有三种: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所依处十法聚。
因为有了生,所以就会有老、衰老,和有死。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生缘老死’呢?有老、有死。其中,什么是老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斑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这称为老。”
也就是说,一个生命体的衰老称为老。有没有人喜欢老啊?
接着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死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死亡、灭殁、破坏、消失、逝世、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断绝,这称为死。如是,此老与此死,这称为‘生缘老死’。”
在这里讲到为什么会有死亡呢?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生命,那他必然会走向尽头,这称为死。也就是说,只要你有生存、你有结生、你有存在,那必然就会死。不可能说有了生,你可以长生不老,你可以永恒的存在,在这个世间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这称为生缘老死。
由于有了老、有了死,那么在生命期间就能够体验到种种的不如意的事情。例如说愁soka,什么是愁呢?
“其中,什么是愁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愁虑、忧愁、哀愁、内心忧愁、内心悲哀、心的燃烧、忧虑、愁箭,这称为愁。”
那什么是悲呢?parideva(悲):
“其中,什么是悲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哭泣、悲叹、悲泣、悲哀、哀号、悲痛、诉说、哭诉、悲唤、涕泣、号叫,这称为悲。”
那什么是苦呢?dukkha(苦):
“其中,什么是苦呢?身体的不适、身体的苦,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苦。”
那什么是忧呢?domanassa(忧):
“其中,什么是忧呢?心的不适、心的苦,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忧。”
什么是恼呢?upàyàsa(恼):
“其中,什么是恼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受任何一种的苦法,而郁恼、忧恼、憔悴、绝望,这称为恼。”
“‘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组合、组成、集合、出现。”
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有生命?有种种生命的不如意的事情呢?我们会遭受在生命、在生活当中的各种的愁、悲、苦、忧、恼,就是因为我们有了这个生命,有了这个躯体、有了这个躯壳、有了这副身心。为什么有这副身心呢?因为我们过去曾经造了某一种业。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我们有执着。为什么执着呢?因为我们有追求、有喜好。为什么有喜好呢?因为我们认为有些东西是快乐的,我们会去追求快乐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认为那些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有接触,就是有根门和外境、和心之间的接触。为什么会有接触呢?因为有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为什么会有六处呢?因为名色。为什么会有名色呢?因为有识,有果报识,或有结生识。为什么又会有今生的投生呢?因为我们在过去曾经造了业。为什么有造业呢?因为我们有无明。
所以,以无明为根,以爱为根,众生流转于生死。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明,所以才会去造种种的善或不善的业。因为造了业,它就会带来结生的识,会投生。有了投生为结生,就会有这一副身心,即名色法。有了这个身心,自然就会有眼、耳、鼻、舌、身、意。有眼、耳、鼻、舌、身、意,自然他会对外境,有色、声、香、味、触、法这种碰触。因为有了碰触,我们对于好的我们体验到快乐的,不好的体验到苦的,而对于那些中性的我们往往体验到不苦不乐的。然而我们认为这些快乐的东西有乐味,我们会去追求、会去贪爱。贪爱的进一步加强,我们会要执取,然后我们又去造业。因为有了造业,又带来结生投生。因为有了生命,你就必须得要承受在生命当中种种的老、病、死、愁、悲、苦、忧、恼,这样的话整个这一堆的生命,这一堆称为苦蕴的生命就形成了、就出现了。正因为如此,所以称为:
“如此,整个苦蕴集起。”
在这里,我们简单的再对这十二支缘起进行一次总结。在这里缘起一共分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与老死。这十二支缘起是通于三世的。
其中无明和行是指在过去世的,属于过去世的。
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这几支是属于现在世的。
而生与老死是属于未来世的。
因此,有了过去世的无明,造了福、或者非福、或者不动的行,然后带来今生的结生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等等。因为有了今生的爱、取,又造了业有,有了业有它又带来未来世的生。因为有了未来世的生,它就必然会有老、死、愁、悲、苦、恼、忧等。
对于这十二支缘起,它可以分为两种有轮。
即:无明。因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它是从前际得来的,这个是以无明为根本的。因为有了过去世的无明,以无明为根本会造作行,于是带来了今生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而在今生当中,又以爱为根本,而有取、有,然后带来以后来生的生与老死,这个是从后际相续来说,以爱为根本。
就是从前际(前一世)所带来的,由于前一世的无明、行,有今世的识等等。而对于能够导致下一生的来说,以爱为开始。因为有了爱、有了取,他会造业,造了业有,然后带来未来的生与老死。
因此,在这十二支缘起里面就有三种连结。无明、行是属于什么?是属于因,由于有了无明、行,那么会带来今生的名色、六处、触和受。这个是因,这个是果,这个是一个因果的连结。今世的有了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个是果,然后又导致有爱、有取、有有,这又是一种连结,这个是果因的连接。而有了今生的爱、取、有作为因,又带来未来生的生与老死,这个还是一种因果的连结。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十二支缘起的三种连结分为四种:其中无明和行是第一摄,就是分为第一类。识、名色、六处、触、受这是第二摄,这是第二种类。爱、取、有这是第三摄,而生与老死这是第四摄。因为在这里提到无明和行的时候,爱、取、有也包括在内,同样的在提到爱和取与有的时候,无明和行也包括在内。在提到生与老死的时候,那么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五种果也包括在内。
因此在这里,过去有五种因,即:过去世的无明、行、爱、取、有,这是过去的因。然后带来今世的五种果,即:识、名色、六处、触、受。而当我们提到了今生的爱、取、有的时候,也包括了无明和行。所以今世的爱、取、有,它也包括了今世的无明和行,然后带来未来世的生与老死。生与老死也包括未来世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因此,在《清净道论》里面就用二十种行相来形容这个轮回,形容这缘起之轮:
“过去因有五,现在果有五;现在因有五,未来果有五。”
这一种观法,在缘起的修行里面称为“第五法”。而现在在上座部止观传承里面所教导的,往往并不是我们之前所讲到的那个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这种观法来起观的。往往我们先借用这一种“过去因有五,现在果有五,现在因有五,未来果有五”这种方法,这种第五法来观的。
那么正如在《无碍解道》里面就这么样讲:
“对以前的业有 ,痴是无明,努力是行,欲求是爱,接近是取,思是有。此五法对以前的业有,为现在结生之缘。
现在的结生为识,入胎为名色,净色为处,接触为触,感受为受。此五法对现在的生有,为过去曾作之业的缘。
现在已成熟的诸处,痴是无明,努力是行,欲求是爱,接近是取,思是有。此五法对现在的业有,为未来结生之缘。
未来的结生为识,入胎为名色,净色为处,接触为触,感受为受。此五法对未来的生有,为现在所作之业的缘。”
根据这一段话,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过去的五种因和什么是现在的五种果,现在的五种因又如何带来未来的的五种果。过去的五种因,即:无明、爱、取、行、业。由于过去世造作了无明、爱、取、行、业,它才会带来今生的识、名色、六处、触、受,这是现在的五种果。由于现在的五种因,即:无明、爱、取、行、业,而造作了这些烦恼和业,就能够带来未来的五种果,即:识、名色、六处、触跟受。在这里我们当知未来的五种果,由于生和老死只是名色法之相,它并不是究竟法,所以在这里只是用代表究竟法的识、名色、六处、触和受来概括。
这种方法在实修上,就是我们用追因的方法。因为在今生有了名色,有了这堆果报,那么有了果报它必然会有因,那它的因是什么呢?我们就以基于现在这堆果报的五蕴或者以业生色、以及果报名法为基础,然后再去追查。因为果和因之间它会有一定连接,也就是说因果之间是相应的。有了什么样的果,它就会有和这种果相应的因。你的果报是善果报,那么你的因必定是善因。所以我们能够投生为人,是由于我们过去所造的善业。
具体我们在过去造了什么样的善业带来今生的果呢?我们就可以通过追因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基于结生识和结生时候的名色法,然后再去跨过我们之前讲到的死生之间的连接,再去看过去曾经造了什么样的行与业。然后再看围绕着这种行与业当时所造作的无明、爱、取是什么。由于有了无明、爱、取的支助,所以造了行与业,这种行与业在成熟的时候带来今生的果报。然后基于今生你还有无明、爱、取,你又造了业,你这种业在你未来又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果报。我们就是透过这么样的连接来修习缘起、来找到过去的因。所以这一种的修行方法称为缘起的第五法。
缘起的第一法,就是佛陀所教导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等等。逆观法,就是为什么会有老死?因为有了生。为什么有了生?因为有了有。为什么有了有?因为有了取。为什么有了取?因为有了爱。为什么有了爱?因为有了受。这是逆观法,这称为第二法。还有以中间的观法,例如:以受、以触与受等等来开始,这个是属于其他的缘起的方法。
在现在帕奥禅林,一般是以第五法,就是在《无碍解道》里面教导的第五法来追查。
对于这无明、爱、取、行、业而带来的识、名色、六处、触、受,我们可以归结为三种轮转。这三种轮转,第一种轮转是烦恼轮转。烦恼轮转就是无明、爱、取。因为有了烦恼。有了无明、爱、取,一个众生就会造业。造了业,我们称为业的轮转。因为有了造业,于是业的成熟将能够带来果报。果报即表现在缘起支里面就是识、名色、六处、触与受。因为有了果报,那么基于果报又会去生起新的烦恼。于是,这样的话就循环不断。
这三种轮转显示了生死轮回的方式。最为基本的轮转是烦恼轮转,在受到无明的蒙蔽和爱的驱使之下,众生投入于造作种种世间的善或不善的业,如是烦恼轮转引生了业轮转。这种业成熟带来果报的时候,即是由业而引生果报的轮转。在对这些苦乐的果报作出反应的时候,还没有断除烦恼、还沉迷于无明的人,即会受到渴爱的驱使,而想要享受更多的愉悦的体验、执取更多已经获得的,或者想要用各种方法来避免种种的痛苦。如此,果报轮转再引生另外一种烦恼轮转。这样的话三种轮转不断地转着,一直到最后,如果一个人,他的无明被断除。一旦无明被圣道断除,那么这一个轮转的链、锁链才能够完全地被中断。
讲到这里了,我想问一下大家,缘起容易吗?缘起好懂吗?好理解吗?大家听得懂吗?有一次阿难尊者,阿难尊者那个时候他已经证得初果了,有一次他对佛陀说:“尊者啊,您说缘起甚深,具甚深相,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认为缘起对于我来说很容易明了。”那个时候佛陀立刻就制止他,佛陀说:
“不要这样说,阿难。不要这样说,此缘起甚深,具甚深相。阿难,若对此法不随觉、不通达,此人就犹如打结的线球。如谷喇鸟巢之线,如萱草、灯芯草。不能超越苦界、恶趣、堕处、轮回。”
这是佛陀在《长部.大因经》和《相应部.因缘相应》里面说到的。
正是因为缘起是很深奥的、甚深的,所以当佛陀在菩提树下,他观察了缘起之后,他甚至一度不想说法。当时他的心里面就流出:“对于我都觉得那么难来发现的,我就不要想去说了。因为这个世间只是陷于无明,陷于爱、渴爱,陷于黑暗当中,而我所说的这种法是逆向世间之流的,如果我去说的话,我只会自讨苦吃,只会自己造成自己的疲劳而已。”所以佛陀那个时候他不说,结果梵天人就去劝请他。所以缘起是甚深的。
在《清净道论》里面也说过了,我们修行缘起是在禅修当中的一个环节,一个很必要的环节。
“除非用殊胜定石磨利的智剑(智慧之剑),斩断难破的有轮,否则无人能超越轮回的怖畏,即使在梦中也不可能!”
也就是说在缘起中所揭示的是属于我们所说到的生命之因。很多人都在探索到底生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生命?在佛陀的教法里面,就先把生命分析为最基本的单位——名法和色法(究竟名色法)。然后为了破除对因果关系之疑,他还必须得找到因。唯有找到因,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找到导致生命、导致五蕴、导致名色法、导致轮回的因。找到了之后,我们才能够用智慧把因砍断。要如何才能够砍断这个不断的轮回的有轮(烦恼轮、业轮和果报轮)呢?我们必须在殊胜的定石(培养了很强的定力),基于定力而培养的智慧,用智慧来砍断。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缘起、不透视缘起,不要说他能超越轮回,他即使做梦都甭想。所以这一句话,《清净道论》在讲到缘起的最后那一段就是这么样说的。
缘起可以说是佛陀教法里面很深奥的一种。对于我们修行来说,我们不要认为“声闻是学四圣谛、觉悟四圣谛;缘觉是学缘起的”。其实并不是,我们不能够把缘起单独的分开。缘起就是属于四圣谛当中集圣谛,它是属于揭示生命之因的真理。圣谛就是神圣的、崇高的,或者你证悟了能够成为圣者的真理。这种真理(缘起)并不是单独于四圣谛之外的,它是属于苦集,就是苦生起的因。
所以我们现在在讨论缘起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讲这一堆名色法、这一堆果报的五蕴,它是什么带来的?是因为我们过去造的业,业就是生命的因。为什么会有业?因为有了无明、爱、取。这样的话,正如佛陀所说的:
“由于有了无明与爱,众生流转于生死轮回当中。”
如果我们想要解脱,想要解脱轮回,想要出离生死,我们也应该从这缘起里面去断除,砍断因,就象我们如果找到了一颗树,我们拼命的去砍树枝、砍树叶,有用吗?没有用。我们要从哪里下手?从根下手。那要如何从根下手,要如何砍呢?
我们明天晚上再讲。我们明天晚上再讲涅槃和导致涅槃之道。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第49讲 涅槃,证悟涅槃之道
玛欣德尊者2009.06.14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法师、居士、贤友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结束了对缘起的学习。缘起就是诸因、诸缘而生起的意思。佛陀讲缘起主要是讲生命的起因、生命的来源、生命的集起。但是当佛陀在讲到,因为有了因、缘才会有果的生起之后,同时佛陀也讲了,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导致生命的超越、生死的出离、轮回的断尽,烦恼的根除。
所以我们在讲到缘起的原则的时候,佛陀就这样讲:
Imasmiü sati idaü hoti,
imassuppàdà idaü uppajjati.
Imasmiü asati idaü na hoti,
Imassa nirodhà idaü nirujjhati.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
因为有了因,有了种种的缘,所以会有果的生起(因为因缘的生起,会有果的生起)。当这些因被灭尽的时候,那果自然就没有了(当因没有了,自然果也没有了)。所以,它们是一种因果的关系。
如何才能够得到生命的出离,能够得到生死的解脱呢?根据“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原则,我们如果是断除了导致轮回、导致生死之根,自然就不会再有轮回。
生死的根是什么?生死的根就是无明。由无明的无余、离贪、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此,整个苦蕴灭。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禅修者断除了无明,他自然不会再去造作了行,就是不会造作,或者说那个时候已经不会有福行、非福行、不动行的造作了。由于没有了行,自然没有了识,就不会再结生,然后就没有名色,没有六处等等。如此整个生死就得到了解脱、得到了出离。
讲到生死的出离,也就是烦恼的断尽,这个就属于第四种究竟法,即涅槃。
我们在之前已经讲到了三种究竟法,即色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心法、心所法都称为有为法,而涅槃属于无为法。
讲到涅槃,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涅槃的巴利语叫做nibbàna,它源于动词nibbàti,意思是火被熄灭了或者消尽了。涅槃的梵语为nirvàõa,即nir再加vàõa。若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解释,则是作为vàõa爱欲的,nir就是没有、无或者离,也就是在《长部》注里面从词源学来解释:Tato vànato nikkhantanti nibbànaü,“从彼爱欲中出离为涅槃”。所以由于已经出离了爱欲,出离了种种的爱欲之林,所以称为涅槃。
那在经典里面呢,又这么样来定义,例如在《相应部•六处品》,当时有个遍行外道,他的名字叫食赡部果者,问具寿沙利子说:“贤友沙利子,所谓涅槃涅槃,贤友,什么才是涅槃呢?”沙利子尊者就回答说:“贤友,贪尽、瞋尽、痴尽,这称为涅槃。”也就是贪瞋痴的完全的灭尽、断尽,称为涅槃。
如果我们把涅槃来进行分类,那么涅槃只有一种,即无为的不死界为涅槃。
然而,如果依一个禅修者证得的涅槃来说,它又可以分为两种涅槃:
一种是有余涅槃界sa-upàdisesa nibbànadhàtu,烦恼的完全的寂灭,称为有余涅槃界;
还有另外一种是无余涅槃界anupàdisesa nibbànadhàtu,就是诸蕴的完全灭尽。
那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界,这两种讲到的余是什么意思呢?余就是upàdisesa,剩余的,这里的剩余就是还残存有这一堆五蕴、还残留有名色法。
当一个禅修者的烦恼完全被断尽了、断除了,这个时候由于烦恼被断除了,他不会再造作生死之因,然而由于过去生所造之业带来的果报仍然残存在现在,所以一个漏尽者,当他的烦恼已经被断除了、断尽了,过去生所造的五蕴身(这个果报身)还在,那个时候他还能体验到业生色,他还有业生色的生起、还有果报名法的生起,这个时候称为还有剩余的这一堆五蕴的身。但是由于烦恼已经被灭尽了,所以有余涅槃界是属于烦恼的灭尽,这里的涅槃是特指烦恼的断除、烦恼的灭。
当一位漏尽者的这一个色身、这一个五蕴身已经走到了尽头,也就是他年老、已经死了,这个时候,由于剩余的这一堆五蕴都已经完全的寂灭了、完全的灭尽了,这个时候,我们称这一位漏尽者,他是到达了无余涅槃界。
例如:我们以我们的佛陀为例子。当菩萨在Buddhagayà的菩提树下禅坐的时候,根据上座部的传统,在五月的月圆日那一天的凌晨即后夜时分,我们的菩萨证悟了阿拉汉道、果连同一切知智。这个时候,由于菩萨所生起的阿拉汉道智断除了一切的烦恼,从那一刹那开始,菩萨的烦恼完全被断除了,而又从那一刹那开始,我们的菩萨就称为佛陀Buddha。
因为什么我们的佛陀在那个时候他不能够称为无余依涅槃界呢?因为烦恼的断除,但是他还有这一堆五蕴身,还必须得继续支持他走他剩下的45年的路。在那一刻,由于生起的阿拉汉道智把所有的烦恼断除了,而与阿拉汉道智一起生起的是一切知智,由于只有正自觉的佛陀才能够有一切知智,从那一刻开始,我们的佛陀就叫做Sammàsambuddha(三藐三佛陀或者称为正自觉者),当菩萨证得了佛陀,那时他也称为阿拉汉,因为他的烦恼已经被断除了,所以他称为阿拉汉,也称为漏尽者。由于在过去生,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所造的业,他在从Tusita天投生来,当时的令生业还使他必须得在他的最后一生活八十年,也就是我们的菩萨在35岁成了佛,然后剩下的45年,这45年期间,由于他还有这残留的五蕴身,这个称为有余。他那个时候由于烦恼断尽,烦恼断尽这是属于涅槃,但是还有残余的五蕴,所以这称为有余涅槃。
那等我们的佛陀在80岁那一年,他走到了生命和轮回的最终点,在Kusinàra的Sàla双树下面右侧而卧,根据上座部的传统,那一年也是阳历五月的月圆日,我们的佛陀就入般涅槃了。由于入般涅槃那个时候他的过去所造的果报身都已经灭尽了,也就是当我们的佛陀的死心生起的时候,他的业生色全部也灭尽了,他以前的果报心全部也灭尽了。因此,诸蕴的完全寂灭称为无余涅槃。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有余涅槃称为烦恼的灭尽kilesa-parinibbàna。而无余涅槃我们可以称为诸蕴的灭尽,即khandha-parinibbàna。
如果依一个禅修者在修观而证得涅槃,依证悟涅槃之门来说,涅槃又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空su¤¤ata。由于涅槃是贪、瞋、痴的空无、没有,所以称为空;
或者又称为无相animitta。由于涅槃毫无贪、瞋、痴之相,或者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我们不能够说涅槃是有生相、有住相、有灭相,也不能够说它是有存在,所以涅槃为无相;
或者又称涅槃为无愿appaõihita。由于涅槃完全没有贪、瞋、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可爱之欲,所以也称为无愿。
如果一个禅修者在修无我随观的时候证悟涅槃,他证悟的是空涅槃;如果一位禅修者在观无常的时候证悟涅槃,他证悟的是无相涅槃,依无相门而证悟涅槃;如果一个禅修者在观苦的时候证悟涅槃,他是依无愿门而证悟涅槃的。这个我们等会再说。
讲到了涅槃之后,我们再接着来讲,到底要如何才能够证悟涅槃?证悟涅槃必须得通过一定的方法、一定的途径,这条途径到底是什么?
在《相应部•六处品》当中,当时那一位食赡部果者的遍行外道问沙利子尊者说:“贤友,哪些道路、行道能证悟该涅槃?因为之前说到了涅槃是贪的灭尽、瞋的灭尽、痴的灭尽,这称为涅槃。如果有了涅槃,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怎么样修行才能证悟这种涅槃呢?”沙利子尊者回答说:“贤友,只有这八支圣道,也即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贤友,这道路、这行道才能证悟涅槃。”这是在《相应部》第四相应的第314经和333经里面说到的。
对于这八支圣道,在《中部》第44经的《小智解经》里面,把这八支圣道又归纳为三聚,就是三法。这部经里面讲到:
“贤友维沙卡,并非八支圣道包摄三聚;贤友维沙卡,乃是三聚包摄八支圣道。贤友维沙卡,正语、正业、正命,这些法包摄于戒聚中;正精进、正念与正定,这些法包摄于定聚中;正见和正思惟,这些法包摄于慧聚中。”
三聚,就是三类的修学方法、修行方法,并不是说八圣道包括了这三类的修学方法,而是三类的修学方法包括了八支圣道。在这八支圣道当中,其中的正见、正思惟,还有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的正见和正思惟属于哪一学?属于慧学;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属于定学。
因为八支圣道可以分为两种行道:一种是世间行道,一种是出世间行道、出世间的八圣道。
世间的八圣道:对于正见来说,就是要有业果智。它也包括了禅那的正见,包括了修观智的正见;正思惟就是把心投入于修观或投入于禅修的所缘;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持戒,离不正当的语言和行为,还有离不正当的谋生方式;正精进就是致力于断除种种的不善,令不善不生而致力于培育诸善;正念就是把心念投入于身、受、心、法;正定就是培养四种禅那,或者如果把四种无色界定包括在第四禅里面,也就是培养八种定。这是属于世间的八圣道。
出世间的八圣道:正见就是如实地知见四圣谛;正思惟就是把心投入于四圣谛或者把心投入于涅槃;而在圣道心里面,正语、正业、正命是同时具足的,在圣道心里面的精进心所属于正精进;念心所属于正念;而一境性心所属于正定。这个是属于出世间的圣道。
对于戒、定、慧这三学应当如何来修行呢?戒、定、慧三学,它是一种次第的关系。正如佛陀在《长部》第十六经《大般涅槃经》里面,很多次的重复地强调说: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已遍修戒能获得定之大果报、大功德,已遍修定能获得慧之大果报、大功德,已遍修慧能使心完全地从诸漏中解脱,也就是欲漏、有漏、无明漏。”
这里讲到了,如果一个人已经完全修习了戒,他将能够以此为基础而获得了定,有大果报、大功德的定;而透过了完全地修习定,他能够以此为基础,而能够修习有大果报、大功德的慧;而透过完全地修习慧,将能够使心完全地从一切的烦恼当中解脱。这些烦恼即欲漏、有漏、无明漏。对于见漏来说,在初道的时候断除;对于欲漏来说,在第三道的时候断除;对于有漏、无明漏,是在第四道——阿拉汉道的时候断除。
因此,我们把证悟涅槃之道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sãla,就是增上戒学Adhisãla -sikkhà;定samàdhi,是增上心学Adhicitta-sikkhà;和慧pa¤¤à,是增上慧学Adhipa¤¤à-sikkhà。
对于这三种增上三学,我们应当要如何来修行呢?在《中部•转车经》或者在《长部•十善经》等等,就讲到了修行的七种次第,即七种清净。这七种清净就是:第一戒清净,第二是心清净,第三是见清净,第四是度疑清净,第五是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是行道智见清净,第七是智见清净。
作为禅修宝典的《清净道论》的清净是指什么清净?其实也是在讲这七种清净。其中的戒清净属于戒学;心清净是属于增上心学,也是属于定学的;而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是属于慧学。因此七清净也是指三学。
我们应当如何来培育这七种清净呢?或者说我们应当要如何来理解七清净和解脱之间的关系呢?这七种清净是围绕着慧学来讲的,它是特重于慧学。例如,我们讲到戒、定、慧三学,其中戒清净只是一种清净,心清净也只是一种清净,而五种清净是属于慧。因此,讲到七清净,它是侧重于修慧的。
应当如何来修习呢?在《清净道论》第二册的第431节里面这样讲到:“应如何修习呢?在此,以蕴、处、界、根、谛、缘起等各种法,为此观慧之地。戒清净及心清净,这两种清净为慧根。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为慧体。所以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在成就了作为慧根的两种清净之后,应努力修习作为慧体的五种清净。”这是《清净道论》讲到应当如何修慧的答案。
“在此,以蕴、处、界、根、谛、缘起等各种法为观慧之地。”也是我们所说的观智的所缘,观智所观照的目标,观智所建立的基础。因为任何的心都必须得要有对象、有所缘。而观智是一种很强的心,它也必须得有明确的所缘,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去观照。就正如说,如果我们要杀敌,我们要有对象(敌人对象),不是漫无目的地开枪。到底什么是观智的目标、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呢?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和缘起等等这些法。
对于在这七种清净当中,戒清净和心清净,这两种清净为慧的根,也就是说作为培育智慧的根。有了根之后,才能谈到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这五种清净就好像是智慧本身。例如:一颗树的树干包括树叶一样,惟有透过智见清净,才能够结出涅槃或者出世间之果。
“所以应当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我们现在在这里讲阿毗达摩,其实还是以各种方式来讲五蕴、讲十二处、讲十八界、讲根、讲谛、讲缘起,我们透过学习、透过遍问(不懂的就询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这些诸法,这样的话我们修观才不会无的放矢。然后应努力,在成就作为慧根的两种清净之后——先持戒清净,然后再培养定力,这样努力地修习作为慧地的五种清净、再培育见清净等这五种清净。
因此,在这七种清净当中,如果围绕着慧来说,戒清净和心清净属于慧根pa¤¤à-måla,智慧生长的所扎的根。如果一个人持戒越清净,定力越强,犹如一颗树,它扎的根越深,这棵树生长就越稳一样。如果一个人不持戒,一个人又没有定力,那么他好像芦苇或者墙头长的草一样,风一吹,即使它长的树干很直,这棵植物的干和叶子好像很茂盛一样,但是它很脆弱,甚至越大越危险,因为根太浅。同样的,我们修行也是,如果根扎得越深、越稳固,对我们修观就越强、越有保障。
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个称为慧体pa¤¤à- sarãra。Sarãra是身体的意思,也就是作为慧的本身。例如:一棵树的树干和枝叶,这个是代表树,我们看到的是这棵树,但下面扎的就是根。
在这里我们就来简单地讲一讲七清净的修行方法。
七清净当中第一种清净是戒清净。到底什么是戒清净呢?戒清净即是四种遍净戒,这四种遍净戒就是:
第一,巴帝摩卡律仪戒(pàtimokkhasaüvara-sãla);
第二,根律仪戒(indriyasaüvara-sãla);
第三,活命遍净戒(àjãvapàrisuddhi-sãla);
第四,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ãla)。
这里讲到的pàtimokkha,它的意思就是护解脱。如果一个善男子出家之后,透过很好的保护,保护这些学处、保护这种戒,他将能够解脱恶趣之苦,所以称为护解脱。Pàti, Mokkhati就是保护解脱,称为护解脱。律仪戒,也可以称为防护的意思。这是指作为一个出家众、一个比库、比库尼或比丘、比丘尼,他(她)应该守护的pàtimokkha律仪戒或者波罗提木叉戒。
第二是根律仪indriyasaüvara-sãla,这是指以正念来防护六根。当眼见到色的时候,如果他没有防护眼根,他的心将会被贪、忧等所侵漏,由于他防护了眼根律仪,那这样他就能够成就这种根律仪。对于耳、鼻、舌、身、意,也是这么样。
对于活命遍净戒,就是作为一位比库、比库尼、或者比丘、比丘尼,他(她)们应当要如法的获得生活必需品,例如:袈裟、钵食、住所、药品等。
对于资具依止戒,就是当一位比库,在使用袈裟、钵食、住所和药物的时候,他必须得经过如理的省思。由于透过如理的省思,那么他使用这些资具、这些生活必须品将是没有过失的。
当一位出家众如果完全地守护好这四种遍净戒,那么这个是他(她)的戒清净。而对于一位在家人来说,他(她)的戒清净就是至少必须得要持五戒持得清净。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应当要持守八戒,Uposatha八戒。
有了戒清净为基础,他应该再修定。
对于修定来说,什么是定?定也称为增上心学。而且在八圣道里面,定是属于最后一个圣道支,即:正定。
那佛陀是怎么样定义正定的呢?佛陀说:
“当他舍离此作为心的随烦恼、使慧羸弱的五盖,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
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
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
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
这就是佛陀在诸圣典当中,对正定或者对增上心学,或者对定的定义。
也就是说,佛陀说到了有四种禅那,其中初禅是有寻、有伺的离生喜、乐定;对于第二禅是无寻、无伺的定生喜、乐定;对于第三禅是离喜的离喜妙乐定;对于第四禅是舍念清净定。这是属于第四禅。
这四种禅那是以禅支来分的。初禅是有寻、有伺,由于远离了五盖、远离了心的随烦恼而生的喜和乐,再加上(定)一境性,这五种禅支构成了初禅;
由于已经舍断了寻和伺(没有寻和伺),由于内心的定而产生了喜与乐,这是第二禅,再加上心专一性(心一境性);
由于第三禅又舍了喜(喜禅支)而住于舍,这里是中舍,尽舍,具足念与正知;以身(这里身是名身)受乐,他住于没有喜的妙乐的定,所以称为有乐、一境性的第三禅;
连乐也舍断了,处于不苦不乐的乐受,舍念清净,这个是属于只有舍与一境性这两种禅支的第四禅。而对于八种定来说,从禅支上来分,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由于它也只有舍和一境性两种禅支,所以也包括在第四禅之中。
因此,佛陀在讲正定的时候,他是指这四种禅那。
如果一个人想要培养定力、要修止,在这里我们就再简单地讲讲,应当如何来修定或者说我们应该透过什么方法来修定?我们可以透过培养止来修定。
修定,定的这个阶段在《清净道论》或者在七种清净里面称为心清净,在《清净道论》里面这样定义心清净,讲到:
“Cittavisuddhi nàma sa-upacàrà aññha samàpattiyo。”
“称为‘心清净’是指包括近行定的八种定。”
这里的近行定,它是指欲界的定。而安止定,又称为禅那Jhàna,它包括了八种定。这八种定,有色界的四种禅那、色界的禅那;还有四种是无色界的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当一个禅修者培养了这些定力,这个称为是他的心清净。
应当如何来培养这些定力呢?想要培养定力,他必须得修止。到底“止”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讲到的止观、止观,“止”是什么意思?“止”在《法集论•注》或者说在《无碍解道》的注里面,就讲到了:
“Paccanãkadhamme sametã'ti samatho。”
sametã的意思就是止息、让它平静下来,这称为止。所以:
“令诸敌对法止息为止。”
就是让种种的烦恼,特别是指五盖,这些是禅那的敌对法Paccanãkadhamme,让它平静、止息下来,称为止。所以“止”即是令诸称为敌对法的诸盖止息,使心处于平静、专一、没有烦恼、没有杂染、安宁的状态,也就是培育定力的禅修业处。
如果一个禅修者想要培养定力、想要证得禅那,他必须得要修止。而要修止,他必须得要有特定的目标、特定的所缘。因此,修定应当先选择一种特定的业处。
对于业处,什么是业处呢?业处是巴利语kammaññhàna的直译。kamma是工作或者又称为业,造业的业kamma;ñhàna是地方、处所、场所;工作的地方称为业处。我们心所专注的所缘(对象),就是我们心工作的地方。如果心没有了工作的地方,它就会到处飘移、飘荡。所以,我们透过心专注特定的所缘来培养止,就是“令诸敌对法止息而达到定”。
业处在上座部的佛教的传统里面,有教导和总结为四十种,称为四十种业处,即: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一差别和一想。
这里的十遍,是指透过专注于特定的物质的颜色或者质材,而让这些扩到一切处成就的定力。十遍即: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红遍,黄遍,白遍,光明遍和限定虚空遍。地、水、火、风遍并不是从胜义谛上来说的,这里的是属于物质质材方面的。这里讲的地,地是大地的地;水就是流动的水,湖水、井水、河水等等都可以;火就是燃烧的火;风就是吹来的风,刮风的风;青就是青的颜色,包括了绿色、褐色等等,红色或者古代也称为赤,赤遍其实就是红遍,黄遍就是黄色,和白遍,青、红、黄、白就是透过专注物质的颜色来成就的定力;而光明遍就是透过专注光明,例如说太阳光、月亮光、蜡烛光、火光啊等,透过专注光明而让光明遍一切处来成就的定力;而限定虚空遍是透过专注特定的虚空,而不是所有一切的虚空,透过专注特定的虚空之后,再把它扩到一切处而成就的定力,这是限定虚空遍。
还有十种不净,十种不净是透过去专注一个外在的死尸腐烂的十个过程来成就的定力。这十种不净是属于尸体腐烂的十种不同的相,即:肿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和骸骨相。
还有十种随念,随念是anussati,就是透过心时时地忆念来成就或培育的定力。这十种随念即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这前面的六种随念也称为六随念。再加上死随念,身至念,入出息念和寂止随念。
佛随念、法随念和僧随念是一位佛弟子透过忆念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而成就的;
戒随念是透过忆念自己的戒行清净而培养的定力;
舍随念,这里的舍是施舍的舍Càga,Càgànussati就是如果一位佛弟子随念自己布施的功德,他经常布施、欢喜地布施,他可以透过这样随念来培养定力;
天随念就是透过忆念诸天人的种种的功德、他的善德,就是诸天人由于他们过去曾经修习了信、戒、闻、舍、慧这些功德,现在这些功德我也拥有,所以他透过忆念自己的功德,借助天为借鉴而忆念自己的功德,这称为天随念;
死随念就是忆念、随念着死亡的必然性和生命的脆弱性、不确定性而成就的;
身至念又称为厌恶作意,他包括对三十二种身体的部分的思维,我们称为三十二身分;
入出息念就是透过专注于呼吸,把念沉入于呼吸来成就定力的这种业处;
寂止随念upasamànussati,这里的寂止是特指涅槃,也就是当一位禅修者,特指圣者忆念着涅槃的寂静的时候,将能够透过这种而成就定力。
接着是四梵住,四梵住又称为四种无量心,即:慈、悲、喜、舍。通过修习慈、悲、喜、舍而达到清净之住、圣洁之住这称为梵住。
还有四种无色,四种无色就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无色定称为无色。
一差别,是四界差别。也就是透过确定、辨识于此身中的地、水、火、风四界,称为四界差别。
还有一想是食厌恶想,就是透过去注意食的厌恶、食的不净,来去离贪的这种想。
这四十种业处都是依所缘来分,就是依目标来分,它并不是依证得的定的层次来分的。如果依照证得的定的层次来分,就可以分为近行定、然后四种色界定,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或者论教法里面的五禅,就是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第五禅;然后就是四无色即:空无边出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但是在这里它是依培养定力所专注的目标来分的,所以分为四十种。四种无色从禅支上来分,还是属于第四禅。
由于一个人要成就初、二、三禅、四禅,他可以透过专注于十遍,专注于地遍、水遍、火遍、风遍,可以通过专注任何一遍而证得初、二、三、四禅;例如:他透过专注地遍,修习地遍来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那么初、二、三、四禅的这种所缘,他的目标还是不是一样?还是一样,是不是?都是以地的遍相。但一旦他想要培养四种无色界定的话,他可不可以继续再透过专注地遍而证得空无边处定呢?能不能?可以?不可以?不可能!因为空无边处定就是无边的虚空,它的所缘已经更换了,如果他仍然是专注于地的遍相的话,那么地的遍相还是色法的概念,他专注于色法的概念,能不能够证得无色界的定呢?是不可能的。因为透过专注色法所构成的、所假合的概念,只能证得色界的禅那。所以他必须得去除色的概念、色的遍相而专注于无边的虚空,专注无边虚空这种概念而证得无色界定。
对于识无边处定也是专注于无边的心;对无所有处定是专注于空无边处定心的没有;透过专注无所有处定的定心的微细、殊胜而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定。所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还是依照对象(所缘)的不同来分的,而不是依境界来分。所以这里讲到的业处,它是特指心工作的目标、心专注的对象。
在这四十种业处当中,哪些业处可以证得禅那?哪些业处不能证得禅那?在证得禅那的业处当中,哪些可以证得什么禅那?我们在这里再去分别一下、研究一下这些定。
在《清净道论》里面这样讲到:
除了身至念和入出息念以外的其余八种随念(也就是在十种随念当中,除了身至念和入出息念之外,其他的佛随念、法随念等等这八种随念),还有食厌想、四界差别这十种业处为近行导入(就是能够导入、使心导入于近行定的),其他的为安止导入(就是可以证得安止定的)。
因此有十种只能够证得近行定的禅修业处,即: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寂止随念这八种随念,再加四界差别和食厌恶想,一共这十种业处只能证得近行定。
近行定属于什么定?欲界的定。当一个人取佛陀的功德为目标的时候、或者取法的功德、或注意死的时候,他取这些为目标不能够生起广大的速行,只能够(生起)欲界的速行,他的那种心路过程,最多只能够是属于欲界的七个速行而已。
剩下的三十种业处称为安止业处,即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四梵住、四无色界定,这三十种禅修业处可以证得禅那,也就是可以证得安止定,可以令广大心生起。
在这些业处当中,对于安止导入,在此入出息念以及十遍,属于四种禅那。身至念以及十不净属于初禅;前面三种梵住为三种禅那;第四梵住及四种无色属于第四禅;这是依禅那的分别。
也就是说,透过专注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红遍、黄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这十种遍以及入出息念这十一种业处,我们去修习这十一种业处,分别可以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如果一个人修习十不净,也就是肿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这十种不净再加修行三十二身分,可以证得初禅。由于它们涉及很强的寻,所以不能证得初禅以上的定。
慈、悲、喜这三种梵住,依次可以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
而对于舍梵住和四种无色,只是第四禅。
如果一个人想要证得舍无量心(舍梵住)的话,他必须得先修习慈、悲、喜,以喜的初、二、三禅然后直接证入舍无量心;
而对于修四种无色,他应当取十遍当中前面九种遍即: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这九种遍,来达到了第四禅,之后再透过去除遍相的方法来成就四种无色界定。
所以舍梵住和四无色界定这五种业处,它只属于第四禅,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没有禅那的禅修者,这五种定力是不能够直接修的。
当一位禅修者培养了定力之后,他应当再继续在这定力的基础上去修观。对于观,到底什么叫做观呢?在诸经论着里面这样说:
Aniccàdivasena vividhena àkàrena passatã'ti vipassanà。
观的巴利语叫vipassanà。vipassanà古代也翻译成毗婆舍那或者毗钵舍那,直接翻译为维巴萨那。到底什么是vipassanà呢?它是取vi再加passati,动词passati,名词passanà,vi再加passati。不同的‘看’称为观。“即以无常等不同的形象观照为观。”
观即是观照诸名色法,就是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也即是培育智慧的禅修业处。
讲到要修观,我们可以用三种方法来修观。三种方法就是透过观诸行法、诸名色法的三相、三种本质来修三种观。即:我们应该观照无常相来修习无常随观(aniccalakkhaõa来修习无常随观aniccànupassanà);第二是苦随观(dukkhalakkhaõa来修苦随观dukkhànupassanà);和以无我相观照诸行法(无我相anattalakkhaõa来修无我随观anattànupassanà)。
我们所观的
aniccàdivasena vividhena àkàrena passatã'ti vipassanà.
就是通过无常、苦、无我等种种的行相去观照诸行法,这称为观。
对于修观来说,我们仍然必须得要有基础。修观的基础是什么?修观的基础又称为慧根,即戒清净和心清净。拥有了修观的基础之后,我们还要找到修观的所缘。例如:一个人拥有了精良的武器之后,还必须得杀敌,杀敌还得认准敌人,这个才是目标,如果没有目标,武器再精良都没有用。
修观的所缘又称为慧地,即是:五取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十二支缘起。或者我们把所有这些都进行总结,观业处只有两种,即色业处和名业处(råpakammaññhàna和nàmakammaññhàna)。也就是说,我们所观照的都离不开名色法而已。
例如:五取蕴。色取蕴属于什么?属于色业处。受、想、行、识属于名业处;
在这十二处当中,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和一部分的法所缘属于色业处,意处和一部分的法所缘属于名业处;
对十八界也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一部分的法界,这些是属于色业处。然后意界、一部分的法界,还有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是属于名业处;
对于二十二根也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具知根、当知根,还有讲到名命根、苦根、忧根、乐根、悦根、舍根这些是属于名业处。而讲到了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性根、男性根、色命根这些都是属于色业处;
对于四圣谛来说,苦圣谛是属于名色法。苦集圣谛是指苦的原因,它还是指名色法。而对于苦灭圣谛,当然这不是我们观照的目标;对于世间的道圣谛,它还是属于名法。
十二支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处等等,例如:无明、行这些都是名业处,识也是名业处。名色就是包括名和色,然后六处又包括了名和色,触、受、爱、取、有这些都是属于名业处。所以,十二支缘起其实还是属于名色法,包括在名色法。
即使我们说观到了过去世,过去世还是一堆名色法,那只是属于过去的名色法。
因此,观分得再复杂,所观的目标只是两类,即色和名。观照色法我们称为“色业处”,观照名法称为“名业处”。
因此,在修观的时候,观的色业处是指28色,即眼处门有54种色法,耳处门54种色法,鼻处门54种色法,舌处门54种色法,身处门44种色法,心所依处有54种色法。这些组合其实还离不开28种色法。
对于名业处来说,从五蕴上来说,包括了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和识取蕴。如果从心与心所来说,受取蕴依心所来说是一种受心所;想是指想心所;行是指其他的五十种心所;而识取蕴,它是指除了出世间心之外的其他的世间心。
而在修名业处的时候,它是透过六门心路过程来观的:眼门心路过程、耳门心路过程、鼻门心路过程、舌门心路过程和身门心路过程。
对于意门心路过程来说,如果一个拥有禅那的禅修者,他还必须得再观照禅那的心路过程。
如果一个禅修者在修观的时候,他甚至还要观照修观的观速行的心路过程。也就是,如果在修色业处的时候,我们是透过六处门的色法来观。如果修名业处的话,我们可以透过六门心路过程的方法来观,也可以透过四种名蕴的方法来观。
如果对于修观来说,他观照的还是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
名色法又称为五取蕴,这是属于什么?这属于苦圣谛dukkhaü ariyaccaü。而观照名色法之因是属于缘起,这是属于那一圣谛?这是属于苦集圣谛dukkhasamudayaü ariyaccaü。这些即是修观、观智的所缘。
在四圣谛里面,如果我们只是观照名色法,这是属于观照苦圣谛、我们来修习苦圣谛。而观照名色法之因,我们是透过缘起来修苦集圣谛。因此观智的所缘,其实还是属于修习苦圣谛和苦集圣谛,这种修行的方法本身属于导致苦灭之道圣谛,而最终证得苦的完全灭尽、断除,这是属于苦灭圣谛。
对于修观来说,应当如何来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呢?佛陀在《无我相经》等很多的经典里面这么样讲到:
“因此,诸比库,凡所有的色,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应当如此以正慧如实观察一切色:‘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我。’ 对于受、想、诸行、识也是如此。”
因此在修观的时候,我们对于五取蕴应当用十一种观法来修观,也就是对于五取蕴的每一种蕴,我们应当用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粗、细、劣、胜、远、近这十一种观法来观。
例如:对色法,我们应该观过去已经灭尽的色法;现在正在灭的色法;未来也将会灭的色法;内在对自身相续的色法;外在的其他五蕴身的色法;以及没有生命的那些色法;
对于粗的色法,例如:由于低劣的、由于不善心生起的色法,或者由于粗的果报心生起的色法;和细的,十六种微细色属于细的色,其他的属于粗的色;
对于劣的、胜的,如果是不善果报的属于劣的,善果报属于胜的;或者不善心生起的色属于劣的,善心生起的色属于胜的;
远的;近的等等这些方法来修观,对于受、想、行、识也是这么样。
在修观方面,修观必须得要有一定的次第。修观的次第本身就是慧的本身,所以称为慧体。修观的进展,就是当一个人拥有了戒清净和心清净之后,他应当培养见清净。见清净在十六种观智当中,它属于名色识别智。
如果一个人想要培育见清净,在《摄阿毗达摩义论》里面讲到:“见清净是依特相、作用、现起、近因来辨识名色法,由于透过相、味、现起、足处(近因)来辨识名色法,这种观智称为名色辨别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修色业处和名业处。
由于见清净能够使一个禅修者暂时地去镇伏邪见,他已经不会再相信有“永恒的我”而称为见清净。透过辨识所谓的人只是在因缘和合之下生起的名色法而已,他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在这一堆名色法之后并没有一个主宰的我存在,如果一个禅修者达到这个阶段,他就称为见清净。
见清净由于它透过辨识名法和色法的各自的相、味、现起、足处,所以他所看到的我们称为自性相Salakkhaõa,或者称为sabhàva-lakkhaõa。
一位禅修者在见清净的基础上,他应当继续再修度疑清净。度疑清净就是由于他辨识了名色法的缘,透过因果法则的方法而去除对于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名色法诸缘的迷惑,所以称为度疑清净。由于他已经度脱了种种的三世的疑惑、因果的疑惑,透过把握名色法的缘来成就的智。这个时候他所辨识的名色法是属于取它的缘,所以称为缘相。
当一位禅修者在已经培养了见清净和度疑清净的基础上,再继续培育观智。在严格的情况上来说,惟有在这个阶段才称为真正的观智。因为之前在见清净和度疑清净的阶段,他还不是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只是先尝试去见到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和它们的因,然后从思惟智的阶段才开始去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的无常、苦、无我,因此在严格的程度、严格的阶段来说,从思惟智开始才算是真正的观智。
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应该透过三世、内外、五蕴、十二处等等的方法去修观。
他如此辨识三谛,就是种种的行法以及它们的缘,把它归纳为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蕴、处、界等等方法,这个称为思惟智。
随后,他再依照三世相续、刹那等等,以思惟智的观的方法来观照它们的三相,即:因为坏灭而为无常,因为一直受到坏灭的逼迫而可畏故为苦,因为没有称为“我”的实质或者本质而为无我。这个时候就称为思惟智。
然后他再以缘生灭和刹那生灭来观照诸行法的生灭,这称为生灭随观智或称为生灭智。
在生灭随观智还没有成熟的阶段,一位禅修者将会生起光明、喜、轻安、胜解、策励、乐、智、念、舍和欲等等,这十种称为观之染。如果在这个阶段,他认为:他已经证悟了,他已经证悟涅槃了。他将会进入非道而停止了修行。如果他知道这些只是属于修观的副产品或者修观的随烦恼,他越过这个阶段而继续再修观,他了解了这些光明等观之染为修观进展的障碍,他分辨了道和非道,这种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
由于这个阶段他观的是生灭相,就是诸行法的生灭相,所以这个是在这个阶段的观智的所缘。之后他以缘生灭和刹那生灭再继续培养观智,等到他的观智进一步成熟的时候,将不用再继续去观照诸行法的生灭,而只是观照它的坏灭,这时候他进入了坏灭随观智。
然后当他持续地再修观,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智、行舍智这些依次,他的观智将能够成熟。由于从坏灭随观智一直到随顺智都是观诸行法的坏灭,所以这个时候他观的是诸行法的坏灭相,在这个阶段我们称为行道智见清净。
达到了智见清净,就称为证悟涅槃。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智见清净是指道智magga¤àõa。道智是指能断除烦恼或减轻烦恼的出世间善心。
在一个禅修者修止观,培养定力和慧的整个过程当中,其中惟有一种智能称为道智才能断除烦恼,其他的任何智都不能断烦恼,只能镇伏烦恼。道智是属于出世间智、出世间心。道智一共有四种,即入流道、一来道、不来道和阿拉汉道。其中的入流道、不来道和阿拉汉道能断除相应的烦恼,而一来道只能减轻贪、瞋、痴,而不能断除任何的烦恼。
当一位禅修者在证得了道智之后,紧接着生起了相应的果智phala¤àõa,这种果智即是体验由道心带来的解脱的出世间果报心。
断除烦恼和证悟圣果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皆分为两个阶段:即道心与果心,所以一共有八种出世间心。这四种圣道与四种圣果所取的目标都是涅槃,所以它们的所缘是涅槃相。
当一位禅修者在证得了涅槃的时候,依照他所观照的三种方式而证得了涅槃,我们称为三门。
当一位禅修者在观诸行法为无我的时候他证得了涅槃、他进入涅槃称为空门,这个时候称为空解脱su¤¤ata vimokkha;
当他观照无常的时候证得了涅槃,这个称为依无相门而证得涅槃,他所证得的解脱属于无相解脱animitta vimokkha;
如果一位禅修者在观照诸行法为苦的时候而证悟涅槃,他是依无愿门而证得、进入涅槃的,所以他的解脱是属于无愿解脱appaõihita vimokkha。
因此,我们在这里讲到了七种清净的简单的修行方法。这七种清净其中的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和行道智见清净,这些都属于世间的行道、世间的修行,而智见清净才是属于出世间的修行。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证得出世间法,想要证悟涅槃,他必须得要先经过世间的行道,即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和行道智见清净,而由行道智见清净里面的行舍智这个阶段再继续修观,观照诸行法的坏灭,观照它的无常、或者苦、或者无我,在道初起的心路过程里面,将有一个意门转向心生起,然后遍作、近行、随顺(随顺是属于随顺智),种姓(种姓属于种姓智),紧接着生起一个道智,这个道智只生起一刹那就断除相应的烦恼,然后紧接着生起的是一个果心。能够生起果心的这一种人称为圣者,惟有圣者他才能够入果定,取涅槃为目标,也就是说出世间法是属于圣者能够取到的、他能够生起的。对于凡夫来说,他只能依世间的行道,而不能够体验、不能够觉知出世间法,出世间法我们可以说是属于圣者的专利。
我们在这里简单扼要地讲应当如何去培育戒定慧、培育止观而证悟涅槃的方法。到此,我们把整个阿毗达摩都已经讲完了。
我们现在再来对整个阿毗达摩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我们刚一开始的时候讲阿毗达摩是从什么入门的?是从概念法入门的。因为概念法涉及到的多数是在我们持戒和修定的时候,特别是持戒,纯粹几乎都是以概念法为所缘。在修定的时候,大部分的修定,特别是培养色界的禅那的时候,都是属于概念法的范畴,是不是?
之后,再讲到了色法、心所法、心法,而心法和心所法是以聚的方式出现的,它的运作是以心路过程的方式运作的。所以这个是属于苦圣谛的范畴,也就是名色法(其实就是五蕴)是属于苦圣谛的范畴。
然后我们又讲到了离心路过程,也就是死生的运作。为什么会有苦?因为有造业。为什么造业?因为有烦恼。所以从广义上来说,缘起就是苦集圣谛。从更精准来说,惟有爱taõhà才是属于苦集圣谛。当我们在讲到业、讲到离心路过程,就是死生的运作,讲到缘起的时候,这个是属于苦的生起或者生命之因。
我们刚才简单地介绍了涅槃,这是属于什么圣谛?苦灭圣谛。
然后我们再讲到了应当如何来证悟涅槃,这是属于什么圣谛?这是属于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整个阿毗达摩都是围绕着禅修、围绕着导向灭苦,正如佛陀所说的:佛陀为什么称为如来?因为他证悟了四圣谛故,所以称为如来。也因为佛陀证悟了四圣谛,所以他称为圣者。一切的禅修者,无论是人、无论是天,只要他证悟了四圣谛,就称为圣者。这些谛(真理)、真实不虚的真理,一个人一旦证得了圣谛,他将成为圣者。又由于这些只是由于佛陀、称为圣者的佛陀所宣说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圣谛。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阿毗达摩简单的总结,其实讲来讲去还是离不开佛陀教法的核心,什么?四圣谛!
那好,今天我们讲阿毗达摩到此圆满结束了。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ṃ sabbasattànaṃ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abhà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录音文字整理说明
本书系根据玛欣德尊者于2009年中国江西宝峰禅寺举办的止观禅修营所开示的阿毗达摩录音整理。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因文字资料以后可能要配在录像上,所以有些多余的文字未做删改。
如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有明显的疏漏之处,敬请及时告诉我们 (联系邮箱: 341395690@qq.com)!十分感谢!
众贤友共同出力最终促成本书
发布之发愿文
愿我此助行法施之功德,导向诸漏尽!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萨度!萨度!萨度!
法布施善业回向
谨以此法施之功德,与我们的父母、兄长、读者及一切众生分享;愿他们随喜之善业成为他们早日证悟涅槃的助缘!
发行日期:2009.11
附:佛陀的古道网址:http://buddha-spa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