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发布

发趣论轻松谈

时间:2018-07-01

发 趣 法 轻 松 谈

— 二十四缘入门 —

赖明

2010

致谢词

创办如来禅修中心(TMC)的会员们,过去都跟随已故的戒喜(Sīlānanda)尊者学习佛陀的教法。他们所学的讲授内容中,《缘起法》已经于2010年出版。在这次讲授中,尊者偶而提到《发趣论》—因缘的法则。无疑地,他想必是也想要教他们《发趣论》。然而心愿未了,他不幸往生了。

2008年TMC邀请我写一本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关于《发趣论》的书,献给他们敬爱的老师。对于这项任务我倍感殊荣。如果本书有达成它的目标,并发挥一粒沙的功能,去开始慢慢地建构起诸位广泛的阿毗达摩知识,这将带给我很大的快乐。为此,对TMC所有护持此项计划的成员,我实无以尽表谢忱。教我《发趣论》的老师,包括达米卡·毗旺萨U Dhammikā-bhivaṃsa,(亦以笔名「塔玛内悠」‘Thamanay Kyaw’见称),库萨拉U Kusala (鸠喜Kyout See)和威哲雅·楞卡拉U Vijayā-laṇkāra-约三十年前,我在上缅甸的摩诃甘达雍巴利学院跟他学习《发趣论》,我对他们的感激更是难以言喻。在一切之上,我必须表达对班迪达尊者-班迪达禅修中心的住持-无比的感恩之心。在他的指导之下,我在观禅方面有了良好的修练,此外,还在缅甸和英国学习英文。

最后,但其重要性不减,我要感谢卢彦函先生、宋图先生、肯尼·牟里斯先生和巴巴拉·佳奴斯太太,史蒂文·阿姆斯壮先生,杰克·戴维斯先生。本书的出版,他们全都帮忙确保一切顺利。

 

心怀慈愍与感恩

赖明

  

作者序

佛陀的教法依主题分为三大类,称为三藏(ti-piṭaka):律藏(僧团规范)、经藏(义理)以及阿毗达摩藏(胜法)。阿毗达摩这个名称显示它受到高度的尊崇,并被誉为是殊胜的教法,比其他二藏更为深奥。

阿毗达摩藏有七部论:《法集论》(Dhammasaṇganī)、《分别论》(Vibhaṅga)、《界论》(Dhātu-kathā)、《论事》(Kathā-vatthu)、《人施设论》(Paggala-paññatti)、《双论》(Yamaka)及《发趣论》(Paṭṭhāna)。其中,《发趣论》-由五大章构成,缅甸的版本总共就有2,640页-被认为是最深且最广的。本书《生活中的发趣论》所涵盖的资料,仅仅在这部大论的前十页就可找到了。所以,各位可以想像,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才能对《发趣论》有一全面性的理解。然而,本书是想给读者浅尝一下《发趣论》,就像是从浩瀚大海中取饮一滴咸水。

本书的设想,是要帮助各位从生活中了解《发趣论》所谈的缘,但试图使书中所有内容均保持与原典一致。书中所举的巴利引文,只是方便那些想参阅原典的人用,至于一般的读者,这部份可以略过。基本阿毗达摩这一节的介绍,对理解《发趣论》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要想能够领会阿毗达摩,还有佛陀其他所有的教法,对于轮回的可能性怀有正信,将会是一项根本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佛陀的教法归根究底,全都以不一而足的方式,连结到轮回这个观念。

祝愿诸位健康、快乐、祥和!

赖明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发趣法(PAṬṬHāNA)简介

 

前言

“Paṭṭhāna”的意义

“Paṭṭhāna”这个字由”pa“(字首)和”ṭhāna“(名词)组成,字面的意思是「多种缘」。举个例来说,为了使我们家门前种的玫瑰花长得既美丽又芬芳,在它的基本遗传结构之外,还需要无数有利的条件,如良质的土壤、适量的水、阳光、空气以及我们对玫瑰的喜爱等等。除非我们喜爱玫瑰,否则不会选在家门前种植它们。如果吸收过多或过少的肥料、水、阳光等,玫瑰花就会长不好。还有,即使生长的条件都一样,不同株的玫瑰,依其各别的遗传倾向,在颜色和大小等方面也会有差别。这种自然的强大力量称为「自然亲依止缘」(pakatūpanissaya)。同样地,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被无数的因与缘的组合所决定。《发趣论》谈的不外就是这些有力的条件/缘,特别是关于认知性的法所需之缘,以及它们与「我、我所」的错误观念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就以对玫瑰的喜爱为例:

  1. 我们通常因为玫瑰花的美与芳香而爱上它。所以,其外表和气味-称为所缘(ārammaṇa)-的魅力,就是吸引我们注意的近因。此一所缘迷人的力量称为「迷魅缘」(ārammaṇa-paccayo)。[1]
  2. 还有一些远因引发我们对玫瑰花的喜爱。根据阿毗达摩的思想,我们在这一期生命的早期,必定曾经爱过玫瑰(ārammaṇānusaya 随眠所缘)。在我们的过去生中(santānānusaya 随眠相续),相信也一定曾经对像玫瑰这样迷人的所缘执着过。这两种与爱有关的心所都是无常的,且当下就消失了。但它们在我们心中留下一种潜存的力量,就像是在我们的记忆上烙了个印。在遇到适当的缘时,潜存在我们心中的爱就受到激发,促使我们想要在屋子门前种植玫瑰。这种身心现象本能的力量就是「自然亲依止缘」(pakatūpanissaya-paccayo)。
  3. 在我们的爱心所生起的当下,它按照心的定则(citta-niyāma),在其心路过程中,连续重复六或七次。与爱相应的一系列心念继续不断时,这种过程也会重复无数次。

这样大量的重复,使得我们的爱增强到足以驱动我们的四肢和身体,在我们的屋前种起玫瑰来。这在很多方面,都跟发动机器的一连串电荷相似。

在这种情况下,前行的心识剎那[2]不断地助生继起的[3]。这种心流不断的力量称为「重复缘」(āsevanā-paccayo)、无间缘(anantara-paccayo)、等无间缘(samanantara-paccayo)。这股力量实际上属于一种心所,在缘所生法生起之前就已消失。因此,它又叫做「无有缘」(natthi-paccayo)以及「离去缘」(vigata-paccayo)。

  1. 即使是单一的心所,比如爱,也需要某些缘来助其增强。我们的爱心所,如同任何的心所一般,决不会单独生起,而总是会有很多其他心所伴随着,它们以一种并存和相互之势彼此扶助。举个类比,一条条个别的线很脆弱易断,但把它们揉扭成一股绳索时就变得很坚固。同样地,我们的爱有伴随着它的心和其他心所,它们之间有共存和互助的关系,藉着这种力量,爱心所变得非常强大有力。这种心所之间相互扶助的力量有好几个名称:俱生缘(sahajāta-paccayo)、相互缘(aññamañña-paccayo)、依止缘(nissaya-paccayo)、相应缘(sampayutta-paccayo)、有缘(atthi-paccayo)、不离去缘(avigata-paccayo)。
  2. 爱要变得更强的话,还需要其他一些缘。与爱相应的心所中,愚痴是爱的根本因素(hetu-paccayo 因缘),因为这种爱是根源于对美与芳香的妄觉;欲、精进和心为其有力的因素(adhipati-paccayo 增上缘);思是其作用的因素(kamma-paccayo 业缘);触、思和心为滋养的要素(āhāra-paccayo 食缘);名命根、心、受、精进与定是功能的要素(indriya-paccayo 根缘);寻、伺、喜、乐、一境性是禅那的因素(indriya-paccayo 禅那缘);邪见、邪念等为其道的因素(magga-paccayo 道缘)。由于这些缘一起作用,我们对玫瑰的爱增强,强烈到足以发动在屋前种玫瑰的动作。
  3. 最后,但其重要性不减的是,感官依处—爱相应的心所依之而起—所扮演的角色。所有的心所都依其对应的色法依处,如眼、耳、鼻、舌、身和意,而执行其作用。如同电力在电器产品中作用一样,我们对玫瑰的爱生起了,并在我们心中发挥作用。这样一种对色法之力的依赖称为「依处依止缘」(vatthu-purejāta nissaya-paccayo)。

如此,我们对玫瑰的爱并非是谁所创造的,不是人、不是神或女神。同时它也不是任何我们可以视之为「我」或「我所」的事物或人,因为它,与世上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是因缘的产物。特别是它原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只有在适当的缘具足时才生起,就像火焰,当火柴棒在适当的表面擦过时,它才生起。巴利经典举的另一个例子是音乐,声音只有在弹奏乐器时才响起。《发趣论》教我们的,是心法与色法的因缘性。这就是《发趣论》的意义。

 

缘有二十四种:

  1. Hetu-paccayo 因缘
  2. ārammaṇa-paccayo 迷魅缘(所缘缘)
  3. Adhipati-paccayo 增上缘(俱生、所缘)
  4. Anantara-paccayo 无间缘
  5. Samanantara-paccayo 等无间缘
  6. Sahajāta-paccayo 俱生缘
  7. Aññamañña-paccayo 相互缘
  8. Nissaya-paccayo 依止缘(俱生、前生)
  9. Upanissaya-paccayo 亲依止缘(所缘、无间、自然亲依)

10. Purejāta-paccayo 前生缘(所依、所缘)

11. Pacchājāta-paccayo 后生缘

12. āsevana-paccayo 重复缘

13. Kamma-paccayo 业缘(俱生、异剎那)

14. Vipāka-paccayo 果报缘

15. āhāra-paccayo 食缘(俱生、段食)

16. Indriya-paccayo 根缘(俱生、色命根、所依-前生)

17. Jhāna-paccayo 禅那缘

18. Magga-paccayo 道缘

19. Sampayutta-paccayo 相应缘

20. Vippayutta-paccayo 不相应缘(俱生、后生、所依-前生)

21. Atthi-paccayo 有缘

22. Natthi-paccayo 无有缘

23. Vigata-paccayo 离去缘

24. Aviggata-paccayo 不离去缘

注:括弧中的文字仅供学术研究用

 

  细察三支分:我们需要详细考察,与二十四缘的每一缘都有关连的三个面向,以便对《发趣论》有更好的理解。以玫瑰花和爱之间的关系而论,玫瑰花漂亮的外表和香气是缘法(paccaya);我们的爱以及爱相应的心所是缘所生法(paccayuppanna);迷魅缘是缘力(paccaya-satti)。此处,缘法的意义是产生(Janaka)、支助(upaṭṭhambhaka)或是维持(anupālaka)其作用,以便持续地生起。我们当于此一脉络下,理解这三支分的正确意义。

  关涉到的法:这二十四缘所涉及的法有三种:

  1. 名法(nāma)(涅槃 nibbāna 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名法)
  2. 色法(rūpa
  3. 概念法(paññatti)如时间、方位、样式、方法、相状和外形等等。

为了理解这些法究竟是什么,我们有必要在研究二十四缘之前,先学习一些基本的阿毗达摩。

基本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的思想里,有四种究竟法: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法(rūpa)和涅槃(nibbāna)。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事物都是非实质性的妄想/错觉、假名施设或者是概念(paññatti)。

心(citta

  三种心

根据佛陀的教法,总称为名法(nāma)的心(citta)及其心所(cetasika)构成认知性的现象。以对所缘的经验或感知而言,心只有一种;但按照其伴随的心所,心又可划分为89种。然而,基本上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 潜意识:第一种心叫做先天心,这是过去业[4]的果报。先天心决定我们的智、愚、仁慈或残暴。换言之,它代表我们的遗传和性格。如同河中的水流一样,一个人的先天心,终其一生都不断地剎那生剎那灭,完全有意识的思维间隙除外。先天心依字面的意义有三个名称:在生命或是受孕的最初剎那是「结生心」(paṭisandhi),最后一剎那是「死心」(cuti),在生死之间,缺乏有意识的思维时叫做「有分心」(bhavaṅga)。一般的英文中找不到对等的语词,但最接近的概念可能就是「潜意识」[5]。没有中断的先天心或者潜意识之流,发生在母胎时﹑在深层睡眠时﹑要不就在无意识状态时。

当所缘撞击识流时,潜意识产生善或不善的心念,视我们的心态(作意manasi-kāra)而定。换句话说,我们的念头通过先天心或者潜意识而进入意识之流,前者因此而称为「意门」(mano-dvāra[6]。谈到这个先天心或者潜意识,佛陀有以下的言说:

比丘们,此心明净,而为客尘烦恼所染。

Pabhassaramid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ñca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iliṭṭhaṃ. (《增支部》)

 

潜意识有19种,如下:

  1. 畜生﹑鬼道或地狱众生的潜意识叫做推度心santīraṇa[7],是不善业的果报。
  2. 人道天生肢残众生的潜意识也叫做推度心,是陋劣善业的果报,因为做这种善业时缺乏智慧,并且有不善心所为其前导或后续。
  3. 正常人或天道众生的潜意识是八大果报心之一。这八种心是过去良质善业的果报。
  4. 梵天众生[8]的潜意识是九种禅那果报心之一 (5种色界果报和4种无色界果报)。这些心是前一世禅定的果报。

  2. 根门识:第二种心称为根门识,主要由五种关系着根门的心构成:见﹑闻﹑嗅﹑尝﹑触。每一种又分为善﹑不善二类。

   当一个色所缘撞击眼根门时,同时的潜意识剎那灭去(atīta-bhavaṅga 过去有分);第二个潜意识振动(bhavaṅga-calana 有分波动);第三个潜意识遮断潜意识之流(bhavaṅgupaccheda 有分断);接下来我们充分的注意力被导向色所缘(pañca-dvārāvajjana 五门转向)。于是眼识(cakkhu-viññāṇa)生起,连续生起的有所缘的领受心(sampaṭicchana),所缘的推度心(santīraṇa)以及所缘的确定心(voṭṭhapana)。当声﹑香﹑味﹑触分别敲我们的耳根门﹑鼻根门﹑舌根门以及身根门时,同样的过程生起。这些根门识(五门转向心和确定心除外)连结到我们过去的业。由于善业的果报,我们经验到可欲的目标;不善业的果报则让我们经验到不可欲的目标。所以,透过这些根门识,我们只不过以一种被动的方式经验到当下的所缘,而没有善(kusala)或不善(akusala)的反应,或者是有喜悦(somanassa)或忧愁(domanassa)的感受。

  3. 全分心:第三种心是十足活跃的心,称做速行(javana)。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念头」,含有善(kusala)或不善(akusala)的反应,喜悦(somanassa)﹑忧愁(domanassa)或是中性的(upekkha)觉受。这全分的心够强而有力,足以遗留下其相应的心力(viññāṇa-satti)而潜存着。此心有二种:五根门速行(pañca-dvārika-javana)和意门速行(mano-dvārika-javana)。

上文已经描述了八心识剎那,以最初的潜意识开始,最后是所缘的确定心(voṭṭhapana)。当五种所缘之一,透过其对应的根门来现时,确定心生起,其后紧接着生起五根门速行。当任何一种所缘,包括一般性所缘或心的所缘(法所缘 dhammārammaṇa)经由意门 (潜意识)现起时,意门速行心(心念)便生起。任一种速行心(五根门速行心或意门速行心)重复六或七次,随后是二剎那的彼所缘心(tadārammaṇa),如果所缘明显到足以吸引全副的注意力(atimahanta-ārammaṇa 极大所缘)的话。这些速行或心念可以分为55类,如下:

  1. 八种贪根心,驱动不道德的行为如偷盗﹑邪淫﹑饮酒嗑药等。
  2. 二种瞋根心,驱动不道德的行为如杀生﹑凌虐﹑伤害﹑中伤他人﹑恶口或两舌等。
  3. 二种痴根心,由此生起所有失念(mindless)的行为,包括讲是非﹑白日梦﹑内心躁动不安和打妄想。
  4. 生笑心(hasituppāda),属于阿罗汉—圆满证悟者—之心。
  5. 十六种善心(8广大善心及8广大唯作心):驱动如布施﹑持戒﹑义工服务和禅修等的善行。
  6. 十八种禅那心:与深度禅定(或禅支)相应,此为十色界心(5善心,5唯作心)和八无色界心(4善心,4唯作心)。
  7. 八种出世间心(4道,4果):与高阶观智或八支圣道相应。

注:附录-1列举上述诸心,请参阅之。七种速行心之前五种为一般速行,包括这类心所如思考﹑计划﹑白日梦﹑分析﹑推理﹑快乐与不快乐等等。末二速行(禅那和出世间)是分别由于定力和观智而高度开发的心。我们将在第17和第18发趣缘中详细解说。

  五门心路

为进一步了解上文所述,我们需要了解二种心路过程,即:五门心路过程(pañca-dvārika vīthi)以及意门心路过程(mano-dvārika vīthi),此二者经常干扰潜意识之流。当五种感官目标撞击各自对应的根门时,心路过程生起,其连续的心识剎那如下:

  1. 过去有分(atīta-bhavaṅga
  2. 有分波动(bhavaṅga-calana
  3. 有分断(bhavaṅg’upaccheda
  4. 五门转向心(pañca-dvār’āvajjana
  5. 眼识(cakku-viññāṇa)〔耳识﹑鼻识等〕
  6. 领受心(sampaṭicchana
  7. 推度心(santīraṇa
  8. 确定心(voṭṭhapana
  9. 七充分活跃的心识剎那(javana 速行),依于各人心态之不同,而有善或不善的心所(cetasika)伴随着。
  10. 二剎那的彼所缘心(tad’ārammaṇa

在此一心路过程中,1~3是潜意识剎那,4~7是根门识,其余的皆视为全分心。实际上唯有第9(包括7个心识剎那)才是真正的全分心,因其含有不善(akusala)或善(kusala)的心理反应,悦乐(somanassa)、不乐(domanassa) 或中性/舍 (upekkhā) 的觉受,所以它够强而有力,足以留下潜存的心理力量。然而,第8和第10心识剎那也包含在全分心中,只是因为它们分别在称为速行的全分心之前和之后〔生起〕。但第5项不属于全分心,因其先于根门识,且只引生这种心识而不是全分心。

  解说: 通常「检视、领纳、探究、确定以及了别」是费时费劲的动作。然而,在谈到心路(vīthi)时,这些名词实际上是指特定的心识剎那,它们以如此独特的方式对感官目标起反应。这类心识剎那是如此地短促,以致于在片秒中会有几万亿个产生。所以,我们应当把它们当做某些心的功能来理解,而不要看它们在日常用语中真正的意思。

  

  第六根门的心路:当一个一般性的目标 (见前面第3节注解)撞击意门时 (潜意识之流), 意门心路 (mano-dvārika vīthi ) 生起如下:

  1. 有分波动(bhavaṅga-calana
  2. 有分断(bhavaṅg’upaccheda
  3. 意门转向心(mano-dvār’āvajjana
  4. 七充分活跃的心识剎那(javana 速行),依各人的心态不同,可相应于善或不善的心所。
  5. 二了别心识剎那(tad’ārammaṇa 彼所缘)

注:在此心路中,前二者是潜意识剎那,其余皆被视为全分心,理由同上所述。〔此中〕没有根门识。

 

心所(CETASIKA) :

第二类究竟法是称为cetasika的「心所法」。心所法将心分为好几种,正如水分为好几种,端视其是随着红、绿或紫的染料变色而定。事实上,心与伴随的心所一道生起,同时灭去,经验相同的目标, 所依处也相同。是故,要了解心的分类,我们必须对各种类的心所法有所了解。心所法为数52:14不善,25善和13通一切。

  13 通一切:有13种心所是任何善心或不善心共通的。其中,前七心所是通于一切心的,而后六心所只属于特定情境中特定的心。

  1. 七遍一切〔心所〕:觸 (phasso)、 受(vedanā)、想(saññā)、思(cetanā)、 一境性(ekaggatā)、命根(jīvitindriya)、作意(manasi-kāra). 此七心所伴隨著每一個心識剎那,無論是善、不善或无记。
  2. 六杂〔心所〕:尋(vitakka)、伺 (vicāra)、勝解(adhimokkha)、 精進(vīriya)、喜(pīti)、欲 (chanda)。此六心所選擇性地偶而伴隨某些心識剎那。

这13通一切心所中有些凭藉着它们自身的特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触(phassa)是协助心与所缘产生联系的心所,〔其作用是〕如此地生动鲜明,好像心真的碰触到所缘一样。
  • 受(vedanā)心所协助心去品尝所缘的滋味,无论是苦是乐,或是中性的。
  • 想(saññā)是协助心记住所缘的心所。这个心所的特征就是我们所谓的记忆或智识。
  • 思(cetanā)心所负责我们一切称为「业」的善恶行为。
  • 一境性(ekaggatā)是协助心专注在所缘上的心所。一境性有助于智慧〔的开展〕,同时也是获得禅定(jhāna)的关键因素。
  • 〔名〕命根(jīvitindriya)是一种心所,维系着我们心所的存活。
  • 作意(manasi-kāra)是对所缘产生注意力的心所。
  • 初步的注意力(vitakka寻)和持续的注意力(vicāra伺)是将心导向,并保持在所缘上的二种心所。此二心所连同喜(pīti)、乐(sukha)与一境性(ekaggatā)成为禅那(jhāna)的〔五〕支分。
  • 精进(vīriya)和欲(chanda)是激励心的二个心所。它们属于一组我们称之为成就因子(iddhi-pāda神足)的四种心的功能, 即: 欲(chanda)、心(citta)、精进(vīriya)和审察(vīmaṃsa)。

  14 不善〔心所〕:不善心所有14种,其中前四者遍于一切不善心,后十则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应于特定的不善心。

 

  1. 四遍行不善:痴 (moha)、无惭(ahīrika)、无愧(anottappa)、掉举或烦乱不安(uddhacca)。
  2. 十特定不善:贪(lobha)、邪见(diṭṭhi)、我慢(māna)、瞋(dosa)、嫉(issā)、妒(macchariya)、[9]悔(kukkucca)、昏沉(thina & middha)、疑(vicikicchā)。

任何一种恶行总是含有四种遍于一切不善的心所。它们在这些方面显现:失念的行为、无意义的言谈、痴想妄觉、迷惑和妄念纷纷等。随着这四遍行不善,lobha(其特点为贪婪、渴求、自私、感官之欲、性之欲、邪见或我慢)在偷盗、欺骗、抢劫、强暴和私通等行为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由于这四遍行不善,dosa(显现为愤怒、厌憎、恶意、羡慕、嫉妒、偏见或懊悔)在杀戮、伤害、两舌、毁谤、贬抑他人等的行为中运作着。

  25善〔心所〕:善心所有25种,其中前19心所遍于一切善心,后六者只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应于特定的善心。

壹.十九遍一切善〔心所〕:正信(saddhā)、正念(sati)、惭(hirī)、愧(ottappa)、无贪(alobha)、无瞋(adosa)、心的稳定性(中舍性 tatra-majjhattatā)、心所轻安(kāya-passaddhi)、心轻安(citta-passaddhi)、心所轻快性(kāya-lahutā)、心轻快性(citta-lahutā)、心所柔软性(kāya-mudutā)、心柔软性(citta-mudutā)、心所适业性(kāya-kammaññatā)、心适业性(citta-kammaññatā)、心所练达性(kāya-pāguññatā)、心练达性(citta-pāguññatā)、心所正直性(kāyujukatā)、心正直性(cittujukatā)。

  1. 六特定善〔心所〕:三种离心所如正语(sammā-vāvā)、正业 (sammā-kammanta)、正命(sammā-ājīva);二种无量心所如悲悯 (karuṇā)、随喜(muditā);还有慧根(paññā)。

这十九遍一切善心所总是包含在所有的善行中,诸如布施(dāna)、持戒 (sīla)、禅修(bhāvanā)等等。例如,行布施需要所有的19心所,如对布施功德的信心(saddhā),忆念布施的价值(sati),有惭愧心(hirī, ottappa),无私(alobha),慈爱(adosa),内心安稳(中舍性 tatra-majjhattatā)等等;其它的持戒、禅修等善行也是一样。

除此19心所外,还有其他六种相应于某些特定善心的心所:三离心所(viratī)在戒行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济人于所需,助人于困厄,这是悲悯心(karunā)在运作,而随喜心(muditā)则是随喜于他人的善行;智慧(paññā)则显现在推度、理解、体验观智和证悟中。

色法(Rūpa

第三类真实法是色法。我们多数人都认为物质的东西是可触知的、固态的物体。事实上,根据阿毗达摩〔的思想〕,一个物体可以不断地被分解乃至于无,仅剩能量。因此,世间并没有坚实的东西。那么,我们可能会提这样的问题:既无坚实之物,何以我们不能像穿透空气一般,穿越一道墙或一座山呢?因为我们的感官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经验地大,并非那些东西本具坚实性。这也就是为何某些种类的光线,可以穿透墙或山的原因。

再者,这些物质的元素是如此迅速地消失,以至于来不及老化或是移动位置。物体看似可久续,那是因为不断有新生的法取代前法,就如同河流之水,或是蜡烛里燃烧的物质一样。物体看似会移动,那是因为替代的新法,前进式地在稍远的地点生起。物体看似会老化,那是因为它们的替代法,在质上或是量上都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坏。就是因为这些大量而连续的替代法,我们误以为它们是坚实或恒常的东西,是会老去或移动的东西。实际上,不管是老是少,是美是丑,是动是静,这些无非尽皆是妄觉。它们不折不扣就像是那烛火,变动不绝,且持续新旧更迭。因此也就有此一说:

未生者生起,已生者逝去。一切有为法,如琴之音,恒常为新。(《阿毗达摩摄义论疏》Abhidhammattha Saṅghaha Bhāsātīka

八不离色:有八种基本色法,构成我们的身体以及宇宙万物。此八法恒常相随,故称为不离(avinibbhoga)。业、心、时节和食素不间断地、无限量地造此八法,因此我们的身体看似坚实且长存。它们是:

  1. 地(pathavī
  2.   火(tejo
  3.   水(āpo
  4.   风(vāyo
  5.   色(vaṇṇa
  6.   香(gandha
  7.   味(rasa
  8.   食素(oja

  无生物:无生物(anindriya-baddha-rūpa)是巴利文叫做“utu”的时节所生。究竟而言,这也就是火界,或者是温度。所以,这样的臆想或许是合理的:无生物从太阳产生,并转化成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种种东西,或是转化成新近发现的物理元素如中子、质子与电子。根据阿毗达摩,无生物是由时节或火界所生的八不离色构成的。例如,我们触摸苹果时会有软硬(地界)的感觉,或是冷热感(火界),厚重或凝聚感(水界),紧绷或压迫感(风界)。透过我们的感官,还会经验到它的颜色、气味、味道和营养素。构成苹果的这八不离法是剎那剎那生灭的,但苹果看似持续不变,那是因为不断有大量的新生的八不离法取代〔灭去的旧法〕,就像烛火或河的水流一样。

如此庞大的色法〔变化的〕过程,我们是无法透过外在的感官而窥其全貌的。然而,观智能够帮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透视之。

  生命体:至于生命体,这比起无生物的世界要复杂得多,因为它不止是由火界或太阳所生,还从业、心和食素(营养)所生。我们都知道,在母亲的子宫内,我们的身体是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的结合而开始。这个结合体巴利文就叫做「羯逻蓝」(kalala),据说是除了心与心所之外,还由三十种物质元素构成。就从彼刻开始,我们展开了这一生漫长的旅途。之后,胚胎在第一周转成「頞部昙 abbuda」(泡沫),然后是第二周的「闭尸pesi」(肉团)与第三周的「键南 ghana」(硬肉)。再来就是第四周的「钵奢伽 pasākha」(头与四肢),包括头发和指甲。过了十一周之后,我们的眼耳等感官开始成形。因此,生命中第一剎那的胚胎时期,我们的身体完全是由业生色所构成。更确切地说,羯逻蓝以及我们所有的感官都完全是业所生的。

  业的意义:业的字面意义是行为。然而,佛陀说业即是思或动机,它为我们的一切行为负责。例如,当一部车子撞到人时,该负责任的是开车的人,而不是车子,虽然真正撞到人的是车子。比照此理,我们认为业是思或动机,而非行为本身。我们的行为分为善或不善,端视我们的动机而定。动机其实与我们的行为一道生起并灭去,但它们却在我们的心路过程中,遗留下一股潜存的心力(业力 kamma-satti),就像火柴里蕴含有起火的倾向一样。当因缘成熟时,这股力量就会带给我们对应的果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业。

  业生身:影响我们身体的不止是遗传与环境,还有其他的因素。这也就是为何即使是双胞胎,生具相同的遗传,在相同的环境中成长,但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多的差异。他们虽然有着相似的外表与面貌,但其中一个可能比另一个脑筋更好,更健康或更幸运。此外,还可以思考这几点:何以我们生具这种特定的遗传,生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为何不是别种;为何我们生为男人或女人,为何不是相反的性别;为何有些人生来具有特别的才能和倾向,为何其他人并未生具这些;何以有些人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何以其他人不能?这些是在遗传与环境之外,值得思考的问题。

根据佛陀的教法,造成我们在各方面彼此不同的是业。如果我们过去生造了善业,如慈善布施或持戒,今生就会出生在上流社会的家庭,同时也会有健美的身躯,健康而美丽的眼、健康而美丽的鼻等等。如果我们造了恶业如杀、盗等,情形就会相反。根据阿毗达摩,我们一生当中,从成为胎儿的那刻开始,业就直接无休止地制造很多我们身中的色法,如下:

  1.   八不离色 (avinibbhoga
  2.   空界 (ākāsa
  3.   眼净色 (cakkhus-pasāda
  4.   耳净色 (sota-pasāda
  5.   鼻净色 (ghāna-pasāda
  6.   舌净色 (jivhā-pasāda
  7.   身净色 (kāya-pasāda
  8.   女根色 (itthi-bhāva
  9.   男根色 (puṃ-bhāva
  10.   心所依处 (hadaya-vatthu
  11.   命根色 (jīvitindriya

  心生身:显然,我们的心会以不一而足的方式影响色身。我们所有的动作背后,如打字、走路、微笑等等,都有心在。我们身体的化学变化中,心总是居于领导的地位。例如,当我们生气时,身上起了物理变化,使我们的脸变红,心跳加速等。当我们兴奋或紧张时,脚会变冷。当我们想起悲伤的事时,泪流了下来;当我们想起美食时,口水流了出来;想到性事则会引生其他生理的变化。善的心所总会产生健康的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命健康长寿,而不善的心所则相反。如是,打从在母胎里的第二心识剎那开始,我们的心便终生不断地在我们身上制造下列的色法或化学物质:

  1. 八不离色 (avinibbhoga
  2. 空界 (ākāsa
  3. 身体姿势(iriyāpatha 威仪)
  4. 身表 (kāya-viññatti
  5. 语表 (vacī-viññatti
  6. 笑 (hasana
  7. 声(sadda
  8. 身轻快性 (lahutā
  9. 身柔软性(mudutā
  10. 身适业性 (kammaññatā

  

  时节生身:如前所述,时节究极而言即是火界或温度。倘若我们能够设法拥有宜人的气候,我们就能活得更健康更长寿。当然,我们知道太阳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影响。若非太阳,宇宙中就不可能有我们以及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存在。这是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所以,终我们一生,从结生心(轮回心)那一剎那开始,时节或火界便不间断地在我们身上制造下列这些色法:

  1. 八不离色(avinibbhoga
  2. 空界(ākāsa
  3. 声(sadda
  4. 身轻快性(lahutā
  5. 身柔软性(mudutā
  6. 身适业性(kammaññatā

  食生身:食物的精华在巴利文里叫做食素(oja),这很可能就是指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包含的维他命和矿物质。我父亲只有五呎四吋高,可是他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远比所遇到的大部份日本军人要来得高。他告诉我说他都叫他们「矮子」。如今,很多日本人的身高跟欧洲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样的。毫无疑问,造成身体上大不同的是食素。从胎儿时期自母亲摄取养分开始,我们一生当中食素不间断地制造下列诸法。以下是食素所生色法:

  1.   八不离色(avinibbhoga
  2.   空界(ākāsa
  3.   身轻快性(lahutā
  4.   身柔软性(mudutā
  5.   身适业性(kammaññatā

我于2007年在俄亥俄州安提阿大学演讲阿毗达摩,以下是听众所提的问题:

问:佛教学者总是强调四大根本元素,说是世界的最初〔物质〕,其实,我们已经发现了百余种元素,您怎么解释?

:上面提到,我们的宇宙是由火界所成的(utu-ja)。要不是太阳,这个星球甚至还无法诞生。基于这个事实,我们或可合理假设,火界转化成今日我们所发现的百余种元素,或者是现今我们所见的一切万物。

再者,佛陀是依据教化对象的智力和心灵背景而施教的(āsayānusaya)。换言之,他是以一种当时代人能接受的方式来教导他们。以下的事件说明这点:

一日,目犍连尊者对佛陀说:「我发现灵鸠山(Mt. Gijjakuta)上到处都有很多的鬼灵(peta)。」佛陀就说他也发现到这点,但没有说出来,因为还不到人们能接受的时候。由此看来,显然佛陀的教化是以当时众生的根器为限的。

问:即使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在最新的科学实验之下,有些也站不太住脚。那么佛陀的阿毗达摩又如何呢?

答:我没有立场评判佛陀的阿毗达摩。无论如何,对于佛陀的教法,如果你愿意的话,你有权利选择赞同或反对。

  

涅槃nibbāna

  涅槃的定义:最后一种究竟法是「涅槃」,其字面上的定义是渴爱或执着的根除(vānato nikkhantaṃ nibbānaṃ)。因为这样,在初转法轮时,佛陀自身是如此描述涅槃(nirodha-sacca)的:

苦的止息(nibbāna)即是执着的完全止息、舍弃、根除、解脱、或者是离执。(Tassāyeva taṇhāya asesa nirodho, cāgo patinissaggo, mutti, anālayo. 〈大品经〉页247。)

我且引述一事来详明此点。事情发生在缅甸,一次车祸中,一个妇人的丈夫死了,趴在地上,她对着丈夫的尸体痛哭。但是,当警察一来,把尸体翻过来时,她却破涕为笑了,因为原来死者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丈夫的同事。事实上,令她痛苦的不是有人死了,而是她对那人的执着有多深。如果那个同事是她执着的对象,她就会感受极度的痛苦。反过来说,如果她对丈夫没有执着,就不会感到非常痛苦。所以,我们的痛苦或悲伤起因于执着或贪爱。执着愈深,痛苦就转剧;执着愈少,痛苦就愈小;不执着,便无痛苦。这就是涅槃(nibbāna)的真实义。

再者,创造我们生命的就是执着或贪爱;生命是苦或是乐,依我们的业之善恶程度而定。举例来说,渴望高高树上的叶子,可能就是一种力量,在基因上创造了鹿的长颈。欲求保护可能就是令龟类长出硬壳的力量。二次大战期间,一架英国飞机在下缅甸被击落。两名丧生的机师,投生在附近村庄,成为双胞胎姐妹。她们可以生动地叙述过去世﹝的情景﹞,以致无人能够否认。一位美国的研究员在访谈中问她们,为何会生为女孩呢?她们答说可能是他们离家之后,一直想念着他们的妻子。她们的回答说明了,我们有怎样的欲求,执着就创造怎样的生命。这也就是为何十二缘起中说道:「依于执着而有轮回。」,但是决定生命品质的是我们的业。

不消说,世人谁也不想死,也就是说人人对生命都有执着,难怪我们一再地生死流转。如果我们对生命,或者对生命中任何其他事物没有执着的话,也就不会再有来生、不再有老、不再有病、不再有死。因此,执着的止息导向苦的止息。根据佛陀初转法轮的开示,这正正是涅槃(nibbāna)的意义。至此,可能有人会问:「倘若执着的止息就是苦的止息,那么举个例,何以佛陀在彻底根除执着之后,仍遭受背痛之苦呢?」答案是:「他患背痛,是因为还有色身在,那是由于过去生的执着所遗留下来的。这种涅槃因此就称为有余涅槃—犹有余法在的涅槃(sa-upādisesa nibbāna)。虽然还会有身体上的病痛,佛陀却不会因病痛而有心灵上的苦。」

关于涅槃,还有些较一般的问题:涅槃在何处?如何能到达?以下这个故事或许能回答这些问题:

  世界的起始与终了:昔时,一位隐士运用神通力,尝试一探宇宙的尽头。他能以箭穿过棕榈树影的速度,飞遍整个宇宙;他毕生都用这样超凡的速度在飞行。但是,他从未到过宇宙的终点。死后他投生为名唤罗希达的大力天人。一日,这位天人来见佛陀,问道:「何处是宇宙的边?如何能到?」于是佛陀以一种非常启发性的方式回答他:

我说,就在此六尺长,有觉有知之身躯中,即有世间,即有世间之始,即有世间之终。(《增支部》1,页 356)

如上所述,正因有执着,我们反复经历生、老、死的过程。此一不间断的生命之流转(samsāra)就是我们所知的世间(loka)。当我们彻底觉悟了,断尽贪执不再轮回,我们即可抵达世间的尽头(或nibbāna 涅槃)。然而,这既非任何个体的断灭,也不是如同有些人所认为的,是一种独特的方式再生于天界为天人,在那儿存在着永恒之乐。事实上,就像梦醒一样,一旦我们醒过来,梦中的一切,无论是好是坏,是苦是乐,全都化为乌有。涅槃(nibbāna)就是从这样一种迷妄的生命中觉醒。

概念/假名施设(paññatti

至此,如我们所述,根据阿毗达摩,在终极意义上只有四种法,即: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法(rūpa)与涅槃(nibbāna)。除此四法,其余一切都是无实质的妄觉,或叫做paññatti的假名施设。Paññatti通常译为「概念」,然而,字面上其它被定义为「令我们感知或相信之事物」(paññāpeti paññāpīyate vā paññatti)。因此,应该依字面意义译成「施设/假名」而不是「概念」。例如,一元钞票和一百元钞票大大不同,虽然二者的材质究竟地说是一样的。这类纸张被我们认定是钱,我们甚至还会为它们牺牲性命。这就是“paññatti”的意义。

阿毗达摩提到了无数种的施设(paññatti),诸如:形状(saṇṭhāna-paññatti)、时间(kāla-paññatti)、人(puggala-paññatti)、方位(desa-paññatti)、行相(ākāra-paññatti)等等。

  形状的概念[10]saṇṭhāna paññatti

同样的材料可有不同的功能,或是引起不同的结果,端视其形状或设计而定。举个例,根据人们的塑型或设计,钢铁可以变成多种东西,从玩具乃至飞机(saṇṭhāna paññatti)。这显示概念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么地重要的。

例如,约四十年前,玛丽莲梦露极受男性欢迎。她的身材震撼了男人的世界,并且据说她讲话的样子、走路的姿态都很性感。相传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甘乃迪)甚至都与她有染。虽然构成她〔身体〕的骨与肉,与世上任何其他女人的没有两样,但她的外表或举止却是如此地强而有力。外形或举止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我们据此相信有人比他人美。我们活在一个假名施设的世界中。此种迷妄总是令我们痴狂。所以,佛陀说:

在(常、乐、我与美的)迷情妄觉下,凡夫﹝心﹞痴狂。深明此义,人离死缠缚。(《增支部·颠倒经》1,361)

  

  「人」的概念puggala paññatti

另一种概念是人的概念。关于这,米兰陀(Milinda)王问那先(Nāgasena),他究竟是何人。那先尊者回说,那先只是人的名字或观念。实际上,究竟而言,并没有人存在。于是国王问说:「那么是谁给你衣、食、屋舍、医药,又是谁在接受并享用这些呢?」那先尊者回答说,依于32身分的组合,或(更准确地说)身心现象的五种蕴积,就产生了那先的名字或者观念。他引用以下巴利文的诗偈,总结了冗长的答覆:

正如马车的观念乃依各部的组合而起,人的概念也是依于五蕴的相续过程而起。(《米兰陀王问经》24-26)

  

  时间的概念kāla paññatti

正如外形、样式、人一般,「时间」也是个概念,究极而言,它其实并不存在。换言之,「时间」不过就是心与物的一种向度罢了,别无其他。若无心与物,我们无法发现或者去说,时间以任何形式生起或灭去。此一解释也适用其余无数种的概念,如方位、向度、名字、种族、种姓、可爱与丑陋等等。

  

  二谛saccā

如前重复所述,概念或假名(paññatti)在究竟意义来说,并非真实存在之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实际上,假名(paññatti)与真实法[11]paramattha)彼此不可分割,正如同物体与其向度一样。因此,如果我们过于看重真实法,那恐怕就会难以辨别孰是孰非了。且举一例,如同伯辜达‧迦旃延[12]所说,砍人喉咙以剑并无罪过,因为那不过就是把剑刺入﹝构成人体的﹞元素中罢了。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我们只在意假名,我们就会像是一头口渴的鹿,将蜃景误认是水,追逐而去却徒劳无功。

职是之故,为了避免陷入极端(ati-dhāvana),我们应适当地接受二种真理:世俗谛(sammuti-saccā)和胜义谛(或译真实法/究竟法 paramattha-saccā)。我们必须要有世俗谛的知识,方能辨识,比方说,母亲与女友,优点与缺失等等的差别。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照见,那超越常、乐、我的妄觉之外的究竟真实,如此,我们方能从迷妄中醒觉。

  

因缘

(Hetu-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 页 1)

Hetū hetusampayuttakānaṃ dhammānaṃ, taṃsamamuṭṭhānānañca rūpānaṃ hetu-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依因缘之力,因做为因相应的心、心所法以及因生色法之缘。

六名因

「因」,此处是指心理因素。如同真实的根是树木〔生长〕的因,它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成为其伴随的心、心所法〔生起〕的因。其数有六:

 

  1. Lobha 贪:包括这些心所如贪婪、自私、欲望、贪爱、执着、浪漫爱情等的心理因素。
  2. Dosa 瞋:包括这些心所如厌恶、愤怒、憎恨(主动的形式)、担忧、焦虑、自责、懊悔、挫折、悲伤(被动的形式)的心理因素。
  3. Moha 痴:包括这些心所如无知、错觉、幻觉、迷妄困惑的心理因素。
  4. Alobha无贪:包括这些心所,如无贪,的心理因素;无私、布施、不执着包括在无贪中。
  5. Adosa 无瞋:包括这些心所,如无瞋,的心理因素;无瞋指仁慈、无条件的爱。
  6. Amoha 无痴:包括这些心所,如无痴,的心理因素;知识、智慧、推理能力、常识、一般知识、内观智以及觉悟包括在无痴中。

这六因之中,前三者被视为是不善的(akusala),因为它们不净(sāvajja 有过)且会招致苦的果报(dukkha-vipāka);后三者为善(kusala),因为它们净(anavajja无过)且带来乐的果报(sukha-vipāka)。然而,属于阿罗汉的善因称为「唯作」(kriya)而非「善」(kusala),因为它们不会引生任何果报。此外,由善不善业而生的因称为「果报因」(vipāka)。

  

  一般性三支分

  1. 缘法(paccaya)包括上述的六种心理因素。
  2. 缘所生法(paccayuppanna):因相应心以及伴随的心所,还有它们所生的色法。
  3. 缘力(paccaya-satti):因缘,依此缘之力,a项缘助b项生起。

从日常生活谈不同的因

三种善的心理因素如alobhaadosaamoha(无贪、无瞋、无痴)是功德行如布施(dāna)、持戒(sīla)及培育心灵(即:禅修bhāvanā)的因。三不善因是杀、盗等恶行的因。

布施的因Dāna

当我们无私(alobha)、仁慈(adosa)并具智慧(amoha)时,便能顺利地慷慨行施。倘若我们过于执着自己的财物,变得自私小气时,要行布施是不成的。要是讨厌某人,我们是不会给他或她任何东西的。如果缺少智慧,我们可能会给人无用或有害之物。布施的行为至少需要二个善因:无私与慈爱。因此,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慨捐百万给慈善机构,这不算是dāna。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向政府缴交所得税,怀着促进同胞福祉的心意,那这可以算是dāna

有些布施只含有二种因,即是无私和仁慈,但缺乏智慧,此称为劣等施(dvi-hetuka-omaka)。有些时候,我们心存仁慈给人物品,却不知其后果。例如,即便我们出于善意要帮人解除病痛,我们有可能不注意给错药。这种布施只有二因,而且叫做智不相应善(ñāna-vippayutta-kusala)。

  三支分:在行布施的那一刻,这因缘项下的三支分构成我们的心所,如下:

  1. 缘法:三善因或二善因。
  2. 缘所生法:伴随它们的心(八大善心,或者八大唯作心之一,如果布施者是证得正觉的阿罗汉[13]圣者)、心所法,还有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因缘之力,a项缘助b项生起。

  戒行的因(Sīla

终极意义的善德由三种离法(viratī)组成:远离四种恶口[14]的正语(sammā-vācā)、远离三种邪行[15]的正业的(sammā-kammanta)以及正命(sammā-ājīva),即是不犯身三口四的恶行而营谋生活。因此,这三种心理元素,及其伴随的心、心所法总体称之为sīla(戒行)。

为维护戒行清净,我们需要有抗拒欲乐诱惑的道德勇气,要能够牺牲个人的名利,还要能够面对困难与艰辛。如此的道德勇气来自三善因:无私、慈爱与智慧。如果我们有贪,那就很难避免涉入不法的勾当,如偷盗、贩卖毒品甚至人口。如果我们没有慈心,我们可能会犯下杀戮、伤害和背后毁谤他人的恶行。若缺少智慧,我们将不知如何在生活中获得成功,也不会了解戒行的利益。其结果是,在戒行上失当之外,我们还会犯下不少的错误。因此,没有善因的话,是不可能有戒行的。

要想在生活上获得成功,我们必需满足二项要求:做出明智的尝试(payoga),并以行善行来启动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kusala kamma)。有些人可能受过这样的教导:一生只有一次大好良机,所以用尽可能的办法尝试把握住它。事实上,有无数的机会到来,我们探手可及。只要我们有明智的举措(payoga),并且做一些善事以启动过去的善业(kusala kamma),我们就能够随时把握住这些大好机会。

这也就是为何佛陀在〈午前经〉中如是说:

「行善之人,总是会有幸运之星出现,幸运的福气,幸运之日,幸运之时机,幸运的时刻和幸运之荣耀。」(《增支部》1,298)

所以,是道德勇气使我们能够抗拒,官能欲乐的强力诱惑,得以戒除杀、盗、淫妄、饮酒或嗑药。这样的道德勇气由三善因产生:无私(alobha)、慈爱(adosa)、智慧(amoha)。然而,就像布施的情形一样,也有时候我们持戒,却缺乏智慧。这样的戒行只有二因,无私(alobha)和慈爱(adosa)。

在持戒的时刻,我们的心所由属于因缘的三支分构成,如下:

  1. 缘法:二善因或三善因。
  2. 缘所生法:伴随着它们的心(八大善之一,或只有在阿罗汉身上才有的大唯作)、心所以及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因缘之力,a项缘助b项生起。

禅修Bhāvanā的因

有二种禅修的方式可以培育我们的心灵,那就是止禅(samatha)和观禅(vipassanā)。

  

  止禅(Samatha)的因

止禅的修习是在培养定力,方法是将心专注在单一目标上,如出入息,或四种颜色之一,或者是禅修业处,如一个圆盘形的土块(pathavī-kasiṇa地遍)等。当我们的心全然贯注在禅修目标上时,因为平息了贪欲、瞋心、悲伤、担忧、焦虑等等烦恼,结果自然而然就会产生静谧。修习止禅可以使我们获致某些程度的定力,叫做禅那jhāna。更重要的是定力对知识与智慧有直接的助益。如果我们的心烦躁不安,也不稳定,我们便无法有效率地学习。如果我们的心稳定平静,我们就会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

正因如此,佛陀说:

「比丘们,一个有定力的比丘正确地知道事物。」(《相应部》3,302)

 

修习止禅只是一般性的善(属于八大善心之一),但由此而证到的禅那jhāna是特殊的善,比一般的善行如布施、持戒更殊胜。禅那jhāna究实而言是一种高度的定力。如果我们的心为贪婪、色欲、愤怒、憎恨、嫉妒等所污染,这种定力绝无法产生。因此,很显然地只有在我们的内心净除这些障碍时,定力才能生起。换言之,只有相应于三善因时禅那jhāna才可能发生。基本上禅那jhāna有五个层次,而它们全部都需要这三善因。但是,在证得禅那jhāna之前,不具智慧也可以禅修,因此这可以只包含二善因,而没有明智(amoha)的因。在任何情况下,禅那jhāna具足三善因,它们依因缘之力,成为禅那相应心、心所和心生色法的缘。

 

  观禅(Vipassanā)的因

Vipassanā”字面上的意义是超凡之见。依佛陀之教,存在宇宙间的只不过是心法色法〔汇聚〕之流,别无其他。例如:我们初生之时只有几磅重,而现在可能超过一百磅。这样的变化既不是立即地,也不是突然地,而是逐渐地,剎那剎那地发生。我们的心也是这样,时时刻刻变化着。再者,究竟而言,没有什麽是坚实的。我们可以重复分解一件物体直到没有固体性,剩下的只是纯粹能量的物质元素,在非常快速地变化着,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从一处移至他处。在此〔汇聚〕之流中,我们认为看见有人或物在移动或静立,有美有丑,有苦有乐,这些都不外乎是假象,或是一般意义的眼见。而超乎假象,见到心法色法〔汇聚〕之流,则是称为观智的超凡之洞见。

我们必需透过定力,净除内心的种种杂染烦恼,方能获得观智。因此,观智显然需要这三善因。但在证得观智之前,观禅的修习可以只具智慧除外的二种善因。当然观智和证悟(圣道的悟入与果证,magga-phala或道智-果智)必定包含这三善因。所以,在观智或圣道的悟入与果证中,此三善因依因缘之力,成为其伴随的心、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的缘。

故事中的因

在从波罗奈(Vārāṇasī)到优娄频罗(Uruveḷa)的途中,有一天佛陀正坐在一座小森林的树下,当时有三十位年轻人,因为一个问题过来拜见佛陀。他们是偕同妻子到此来游乐的,但其中一人没有妻子,于是便带了一位漂亮的女子同行。结果她跑了,带走了他们贵重的物品。当他们在森林里遍处寻她不着时,他们遇见了坐在树下的佛陀。他们朝他走来,希望能得到她在何处的线索。他们问佛陀是否看见有女人路过,佛陀并不回答,反倒问了他们一个启悟性的问题:

 

「年轻人,你们以为那一样比较值得追寻:那个女人还是你们自己?」(《律藏·大品》30)

 

这个问题是让他们去思考的一个点。佛陀的意思是说,我们不知什么是自己的真面目,或者真正在发生的是什么事。如上所述,打从一个很微小的胚胎开始,我们就一直不断地,无限制地变化着,直至今日的模样。但我们不知道其间变化的过程,总以为我们自出生以至于今,都是同一个人。我们可比做是鹿,误认蜃景为水而徒然追逐。所以,我们需要去寻求真相,了解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也就是为何佛陀劝他们寻求自己,而不是那个女人的原因。他们在继续谛听佛陀的教导后就开悟了。

 

  包含的心法:这些年轻人的问题,原因在于官能之欲或性欲(lobha),迷妄是其根由。无可争辩地,我们都能经验到生命中的乐受(somanassa-vedana),但唯有在迷情之下我们方能享受此乐,这就跟看电影的情形一样,只有不去想它是怎样在好莱坞拍成的,我们才能享受观赏电影的乐趣。我们所谓的乐,可以比作抓痒,当痒完全消失了,真正的喜乐才会生起。是以,我们的官能欲乐永远是植根于迷妄的。在关于年轻人的这个故事中,他们的迷妄(moha)是他们的官能欲乐(lobha)以及其伴随的心、心所法的因,包括十三通一切心所(参见基本阿毗达摩)之外的无惭(ahīrika)、无愧(anottappa)、掉举(uddhacca)、我见(diṭṭhi)、慢(māna)。

 

  包含的色法:此外,官能欲乐和迷妄是这些年轻人身体内色法(与性相关的化学变化)的因,包括八不离色(avinibbhoga)之外,与性相关的身体姿势(iriyāpatha)、身表(kāya-viññatti)、语表(vacīviññatti)、笑(hasana)、声音(sadda)、身轻快性(lahutā)、身柔软性(mudutā)、身适业性(kammaññatā)。

在享受感官欲乐之时,这三十位王子是由属于因缘的三支分所组成,如下:

 

  1. 缘法:贪欲(lobha)和痴(moha)。
  2.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八种贪根心之一)、心所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色法。
  3. 缘力:依因缘之力,a项缘助b项生起。

  瞋因:当这些年轻人发现,那女人带走他们的贵重物品时,他们对她起瞋心。这时,瞋(dosa)与痴(moha)是伴随它们的心、心所法和色法的因。

起瞋心之时,这三十位王子是由属于因缘的三支分所构成,如下:

  1. 缘法:瞋(dosa)和痴(moha)。
  2. 缘所生法:

名法:二种瞋根心之一,及其伴随的心所法,如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以及十二通一切心所(喜piti除外)之外的嫉(issa)、妒(macchariya)、悔(kukucca)、昏沉(thina-middha)。

色法:这些心所产生的色法(或化学变化),除八不离色(avinibhoga)之外还包括与瞋心关联的身体姿势(iriyāpatha)、身表(kāyaviññatti)、语表(vacīviññatti)、声音(sadda)、身轻快性(lahutā)、身柔软性(mudutā)、身适业性(kammaññatā)。

  1. 缘力:a项依因缘之力,缘助b项生起。

差异:所有的心生色法在量上大致是相同的,但在质上,以及对我们的影响上却有差异。举例言之,如果我们的身体姿势、脸部表情、声调等是由瞋心所生,别人看起来会觉得不快;如果是由贪心所生,那就是诱惑人的;如果是由慈悲与智慧为前导的善心所生,那会是愉悦祥和的。再者,负面的心所如愤怒、憎恨、忧虑、嫉妒等,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比如干扰我们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等。善的心所会产生健康的色法,和结构良好的身体功能。同样地,业的善或恶,时节和食物的好与不好,其所产生的色法之间,是有所不同的。

  佛陀开示中的因:由于无私(alobha)、慈爱(adosa)与智慧(amoha),佛陀指点那些年轻人寻求自我,而不是那位妇人。举一个例,假设我们知道怎样在股票市场赚进百万元,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知识。我们可能会传授给所爱之人,但不会给我们讨厌的人,或者,如果我们过于自私的话,可能根本不传授给任何人。因此,给别人良好的建议包含了无私(alobha)、慈爱(adosa)与智慧(amoha)。佛陀则是充分具足完整的无私(alobha)、无条件的爱(adosa)与圆满的智慧(amoha)。当佛陀巧妙地指引那些年轻人时,此三者是他身上所伴随产生的心、心所和色法的因。

在指点王子们的那刻,佛陀是由属于因缘的三支分构成的:

 

  1. 缘法:alobha(无私或无贪)、adosa(无瞋或慈爱)与amoha(无痴或智慧)。

b.缘所生法:

名法:第一大唯作心(mahā-kriyā)及其伴随的心所,如19遍一切善心所和13通一切心所除外的慈悲与智慧。

色法:上述心所产生的色法(或化学变化),除八不离色(avinibhoga)之外还包括身体姿势(iriyāpatha)、身表(kāyaviññatti)、语表(vacī-viññatti)、声音(sadda)、笑(hasana)、身轻快性(lahutā)、身柔软性(mudutā)、身适业性(kammaññatā)。

  1. 缘力:a项依因缘之力缘助b项生起。

注:解说后面诸缘时,对于心、心所和色法只会一般性地带到,不像此处一样详细,单纯只是因为,一般的读者不需要懂到那么详细的程度。

 

迷魅(所缘)缘

(ārammaṇ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1-2)

  1. Rūpāyatanaṃ cakkhu-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ārammaṇa-paccayena paccayo. saddāyatanaṃ sota-viññāṇa-dhātuyā; gandhāyatanaṃ ghāna-viññāa-dhātuyā; Rasāyatanaṃ jivhā-viññāṇa-dhātuyā; Phoṭṭhabbāyatanaṃ kāya-viññāṇa-dhātuyā
  2. Rūpāyatanaṃ saddāyatanaṃ gandhāyatanaṃ rasāyatanaṃ phoṭṭahabbāyatanaṃ mano-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ārammaṇapaccayena paccayo.
  3. Sabbe dhammā mano-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ārammaṇ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1. 依迷魅缘之力,色入处成为眼识界及其伴随心所的缘(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分别是耳、鼻、舌、身识的缘)。
  2. 依迷魅缘之力,五入处成为意界及其伴随心所的缘。
  3. 依迷魅缘之力,一切法成为意识界及其伴随心所的缘。

七识界对六所缘

在此缘中,我们的心分成七识界:

  1. 眼识界
  2. 耳识界
  3. 鼻识界
  4. 舌识界
  5. 身识界
  6. 意界
  7. 意识界

其中前五类各有二种:善果报与不善果报。第六类,意界(mano-dhātu)是指二种心识剎那:五门转向(pañca-dvārāvajjana)和所缘领受(saṃpaṭicchana),在一个五门心路过程里,它们分别于根门识之前及之后生起。第七类,意识界(mano-viññāṇa-dhātu)指其余所有种类的心[16]

七识界中第1界感知色所缘,第2界感知声,第3界感知香,第4界感知味,第5界感知触,第6界感知所有的五根门所缘,第七界在实际五根门所缘的心象之外[17],唯独感知意门所缘(dhammārammaṇa)。意门所缘只能透过潜意识而现起,不经由五官。它们包括所有各类的名法、色法及概念法,但不包括当下五根门的所缘,这些由前六界妥当地缘取。因为这样,我们透过第七界,比透过其他六界,能够思考、觉知或经验到更多的法。

 

  所缘的字面意义

ārammaṇa」(ā + ramu + ṇa)的字面意义是有意思的或迷人的事物。因为这样,佛陀曾对游行沙门玛甘迪如是说:

 

「玛甘迪,眼喜爱色所缘,乐于此且满意于此。」

Cakkhuṃ kho Māgaṇḍiyio, rūpa-rāmaṃ, rūpa-rataṃ,rūpa-sammuditaṃ. (《中部》中分五十经,171)

 

如同佛陀所言,我们的眼睛永远以色所缘为乐,不论好坏,可意或不可意。

纵使是恐怖或讨厌的景象,我们都忍不住要去看,更不用说是可意且吸引人的。这就是为何惊悚小说,或者有杀人情节的电影永远不会没市场。其他的所缘也是一样,比如甜美或刺耳的声音,香味或者臭气,甜或是酸的味道,平滑或者粗糙的触觉,可意或不可意的法所缘。

这儿,「眼」实际上是指关系着眼的心、心所法,「耳」指关系着耳的心、心所法等等。如是,我们的感官(或感官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迷于如色、声等的目标,所以这些目标叫做“ārammaṇa”。于此,我们参照〔上面〕这段引文,将“ārammaṇa paccayo”译为「迷魅缘」,虽然通常是译为「所缘缘」。

如果我们是盲人,什么都看不见,那倒也无妨。然而,如果有眼睛,那在清醒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一直闭着双眼,或者克制自己不东看看西瞧瞧。倘若我们待在没有窗子可外望的房间里,不管在那里得到怎样好的待遇,迟早我们很可能会陷入沮丧。比较好且比较可意的景观,总能使我们快乐些、健康些;但恐怖的景象常常使我们感觉悲伤及沮丧。因此,为了满足双眼,我们除了竭尽所能美化自己外,还花费了大把金钱游览美景胜地,观赏俊美名流,装潢房子,修饰庭园草坪。于我们的眼睛而言,异性特别是最迷人的目标。看到异性时,我们的眼睛总是会被牵引过去,就像受到磁铁的吸引。所以佛陀才这么说:

「我不见有任何色所缘,比看到女性更能影响一个男人的心。我不见有任何色所缘,比看到男性更能影响一个女人的心。」(《增支部》1,1)

我们很难克制自己不去看周遭的人事物,即便他们令人不舒服。也就是这样,景象(视觉目标)藉助迷魅缘之力,得以成为眼睛(与眼相关的心、心所法)的一个缘。前者是缘法(paccaya),后者是缘所生法(paccayuppanna),而它们关连的方式就是缘力(paccaya-sati)。

如佛陀所说,我们的耳(耳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为声所迷。很明显地,不同种类的音乐和声音,会引发我们不同的感觉与情感。有些可能令我们欢喜,有些则能令我们悲伤。但,两者同样使耳着迷。纵然我们不了解声音的内涵,但其旋律能引发内在的情感,如兴奋、快乐、悲伤等等。我们也还是很难克制自己,不去听周遭的人事物,即便他们令人不舒服。我们的耳甚至还乐闻痛楚的哭喊、恶毒的吼叫以及沉郁的声音。因此,它们总是求声若渴,无论是可意或不可意的。难怪音乐工业永远景气看好,不断地想办法满足我们的双耳。当然,所有音声当中,最迷人的莫过于女性的声音。故而佛陀说道:

「我不见有任何声音,比女性的声音更能影响一个男人的心。我不见有任何声音,比男性的声音更能影响一个女人的心。」

也就是这样,声音依迷魅缘之力,成为耳(与耳相关的心、心所法)的缘。

我们的鼻(鼻相关的心、心所法)受到任何香臭气味的影响。现今,有好几种香水是以非常精致而复杂的方式制成的。听说有某些种类的香水,是为引发性欲而调制的。有次当佛陀罹患严重的便秘时,耆婆—他的私人医师—给佛陀三茎药用睡莲让他闻。据说每一茎睡莲的气味足以让佛陀如厕十次(《律藏·大品》390)。因此,不同种类的气味有不同的效用,并且能引发多种的觉受与情感。婴儿的气味,听说能令母亲保持身体健康,情绪愉悦。不消说,最迷人的还是异性的气味。我们的鼻(鼻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为气味所迷,无论香臭。我们的鼻(鼻相关的心、心所法)就是这样以气味为缘。

 

  味

我们花费大把金钱追求食物的味道,而不是营养,这使得有些餐馆简直就一夕致富。我们是那样地贪求美味,以致于难以进行节食。难怪有人因一味地追求美味而丧生,好似蚂蚁为蜂蜜所吸引,没入其中而亡。佛陀说,最能吸引我们的味道,莫过于异性所准备或烹调的食物之味道。是以,我们的舌(舌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迷于味道,不管是甜的、酸的或苦的。我们难以克制自己,不去享受品味之乐。也就是这样,我们的舌(舌相关的心、心所法)以味道为缘。

  触(可触知的目标)

我们身中几乎无时无刻不产生触的觉受,无论是可意或不可意的。最低限度,我们的衣着和肢体间就有触产生。床垫与枕头的制作,讲求光滑平顺,让人碰触起来感觉舒服。有些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的触摸行为有疗愈的力量。在所有感官中,触可能是最吸引我们的,特别是关系到性的时候。异性的碰触总是令我们招架不住。因此,佛陀说,异性的碰触,比任何其他的触更令我们着迷。简言之,我们的身体总是求触若渴。也就是这样,我们的身(身相关的心、心所法)以触为缘。

意门所缘(心的目标)

如先前所言,只有通过第7识界(意识界),我们才能感知到心的目标,或说意门所缘,这些包括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心法、色法、概念法,或是其他任何法(当下的五官目标除外)。这第七识界由二种心组成:潜意识心和速行心(javana)。然而,我们的潜意识(先天心)只缘取我们前生临死前所取的六种感官目标之一,而不会缘取这一生的任何目标。但是,透过速行心,我们得以在现在世经验到实在的东西,或想着想像的事物。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几乎可以凭藉想像,创造任何事物(心的目标)。举个例,在实际建造惊人的摩天大楼、飞弹或卫星之前,我们首先在纸张上画图设计。就是心的这份想像力和创造力,造就我们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生物。也就是这样,心的目标(意门目标)依迷魅缘之力,吸引着第七识界。

布施行为的所缘

先前提到过,布施行为的完成,主要是要有布施的动机(dāna-cetanā),及其伴随的心[18]、心所法。要行布施,有二个要素是必需的:有人激发起我们的布施心,还要有好的东西可以布施。因此,这二个做为所缘的要素,依迷魅缘之力,成为布施行为的助缘。

a. 缘法:六种所缘,〔这些〕关系着布施对象可感知的特质,还有所施之物。

b. 缘所生法:布施者布施的动机,其伴随的心(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和心所法。

  1. 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持戒的所缘

在没有什麽特别需要自制的情形下,立志戒除杀生等不善行,这称为受戒(samādāna-sīla)。实际的克制,免于不善行称为离戒(viratī sīla)。所以,需要节制之事可以做为持戒的所缘,如下:

  1. 缘法:六种属于不善行的所缘。
  2. 缘所生法:持戒的自制(viratī)或是动机(cetanā),其伴随的心(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和心所法。
  3. 缘力:a项依迷魅缘之力,成为b项的助缘。

止禅的所缘

专注力是任何知识与智慧的先决条件。例如,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所学习,我们必须专注于老师的教学。为求更深入的知识,我们甚至需要有更强的专注力。我们可以藉由专注于禅修目标,如出入息、地、水、火、风、空,或者四种颜色之一(蓝、黄、红、白)等来培养高度的定力。当我们的心全然地贯注在这些禅修目标时,我们就证得了某种程度的定力,这叫做禅那(jhāna)。此处,出入息、地、水、火等是指它们概念上的形式,而非真正的风界等。这些概念法(paññatti)是心的目标(意门目标);它们构成止禅的缘,以禅那为其极致,如下:

 

  1. 缘法:禅修目标的概念形式(意门所缘[19])。
  2. 缘所生法:止禅,那是由八大善心或唯作心或禅心之一,以及属于禅那层次的心所法所构成的。
  3. 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观禅的所缘

为了开展观智,我们必须观照自己的身心,以便能够体验超越假象的心法和色法。例如,我们可能会觉得某人长得美或丑。但以终极意义而言,那其实是种错误的观念/假象,因为每一个人都是骨肉所构成的,或者更精确地说,是剎那生灭的心法与色法所构成的,但拜了〔新旧〕不断交替之赐,它们看起来像是连续不断的。所以,视某人为美为丑是错误的观念,而视某人为心法与色法则是观智。做为目标的心法、色法,构成观智的缘,如下:

 

  1. 缘法:构成心法、色法的六种目标。
  2. 缘所生法:观智,那是由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以及其心所法所构成的。
  3. 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藉着对身中心法、色法的观照,心灵经由观智的连续阶段而开展,证悟了道智与果智,体验涅槃。于是,道与果的证悟以它们唯一的目标—涅槃—为所缘,如下:

 

  1. 缘法:涅槃(心的目标)
  2. 缘所生法:道与果的证悟(八种出世间心)
  3. 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故事中的所缘

所缘能引起不同的心所,善或不善,视我们的心态或思维方式(manasi-kāra)而定。例如,见到佛陀光辉灿烂的容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愉悦的,但对皇后玛甘蒂(Māganḍiyā)而言却是痛苦的。原因在于当她被举荐给佛陀,做为新娘人选时,曾受到佛陀的羞辱。她的父亲很擅长研究人的品格和身体的特征。看到佛陀留下的足迹时,他便知道佛陀是世上超凡的人物。但他的妻子所知更多,她说佛陀是位证得正觉的圣者,官能上与生理上的欲望均已断除。然而,他不听妻子的话,还是把女儿推荐给佛陀做为新娘人选。那时,佛陀故意说,他连用脚趾头碰她都不愿意,因为她(和世上任何其他人一样)全身满是令人作呕之物。

听了佛陀的话之后,这位婆罗门与其妻子都开悟了。然而,他们的女儿感到无比羞辱以致怀恨在心,她决意,如果,或者当她嫁给了有权势的人,她要向佛陀展开报复。后来,她成为乔赏弥城邦,优填王三位皇后其中的一个。当佛陀来到她的城邦时,她设计让群众谩骂佛陀,目的是将佛陀以及他的弟子们赶出城去。在此事件中,佛陀的话(更具体而言,是心的所缘—他所传递的意思),依迷魅缘之力,助成这对婆罗门父母培养功德,女儿犯下过错。

  

增上缘

(Adhipati-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2)

  Chandā (vīriyā, cittā, vimaṃsā) adhipati chanda (vīriya, citta, vimaṃsa) sampayuttakānaṃ dhammānaṃ taṃsamuṭṭhānānañca rūpānaṃ adhipati-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增上欲(精进、心、慧)依增上缘之力,成为其伴随的心、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的缘。

  1. 缘法:增上欲、精进、心和慧。
  2. 缘所生法:伴随这些的心、心所法[20],以及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增上欲

论疏(《根本疏》3,169)中说:「欲望强盛者无事不办。」例如,人人都有致富的欲望,但我们很多人还是很穷,为什麽?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成为富人的欲望不够强烈。事实上,我们想的大都是怎样享受人生,而不是怎样赚钱。当手头有些闲钱时,我们最可能想的是去那儿度假,而不是去那儿作投资。如果有足够的智慧和慈心,我们可能会想要做慈善捐款。所以呢,很明显地我们想要致富的欲望,实在是不够强烈,虽然我们也许有此愿望。只是有愿望,结果会落空。是故佛陀如是说:

 

没有预期的也许到来;预期的可能落空。

人不可能凭着期望而致富。(《本生经》2,160)

假如想要有钱的欲望占有主导的地位,我们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去达成愿望。我们会创造赚钱的机会;我们只会在乎钱,更甚于任何其他事物。那么,没什麽理由我们发不了财。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欲望要接受教育,我们必然就能受教育;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欲望要有权有势,我们就会有权有势;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欲望要证得开悟,我们就会开悟。那么,年老的人想恢复青春如何?疾病末期的人想活得久些如何?毫无疑问,如果他们的欲望非常强盛的话,那么很快就会实现。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死后才会再生。

 

  不善增上欲

佛世时,拘萨罗(Kosala)王有一子名为韦德杜(Viḍaḍūbha),其母娃瑟葩(Vāsabhakhattiyā)王后出身低微,因为她是摩诃那(Mahānāmo)王与其妾所生。一日,韦德杜王子来访舍卫国—他的母方亲戚的王国。年轻的王子公主们故意走避他方,不向他行礼致敬。虽然在那儿他受到欢迎,但他得向每一个遇到的人行礼致敬,因为他们都比他年长。在返家途中,他发现有东西忘了拿,于是又回到舍卫国去取。当他抵达时,他听到有人用牛奶刷洗[21]他坐过的椅子,并且抱怨说那是仆役之子使用过的座位。听到这些,他感到羞愤无比,因而生起了一股非常强烈的欲望,想要报复他们。

一天,拘萨罗王来拜见佛陀,由狄格卡拉(Dīga-kārāyana)-拘萨罗王国皇家军队的总司令-所领导的大批皇家警卫队护持着。基于礼貌,国王独自进入佛陀的房间,将整套的皇权标志交给司令官狄格卡拉,他是前任司令官般杜拉(Bandhula)的侄儿。前任司令官极为英勇,权势极高,以致被国王所杀,因为他有想要暗杀国王的嫌疑。眼见报复国王的机会到来,司令官狄格卡拉让国王独自留在佛陀房内,返回王宫并把整套的皇权标志呈给韦德杜王子。于是,在一度曾属于他父亲的国度里,现在韦德杜王子成为有威权的国王。长话短说,一日韦德杜国王率领大军进攻舍卫国—在那儿他的座位曾被用牛奶清洗—且屠杀了数千剎帝利种姓的人。他强烈的愿望,虽然是邪恶的,现在已得到实现。(《法句经》1,页220)[22]

他有强烈的欲望,想要报复那些怀有极端种姓偏见而羞辱他的人。他那瞋相关的心与心所,就是以此强烈的欲望为缘。因此,这个缘有如下三支分:

 

  1. 缘法:不善增上欲(chanda
  2. 缘所生法:二瞋根心之一(参见附录-1),其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善增上欲

在佛教历史上,殷商给孤独长者(Anātha-piṇḍika)素富盛名,因为他富有而乐善好施。他特别为佛陀建造了一间很有名的寺院,佛陀在那里度过了十九次的雨安居。况且,他还每天供餐给二千位比丘。然而,有朝他因多种因素而遭遇破产,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大规模地供佛及比丘们;他只能供得起碎米饭和酸豆咖哩。他是世上最慷慨的人之一,因而总是强烈地希望,能再像过去那样办大规模的供僧。这份善法欲引起了一位天人的慈心,他帮助他重新获得失去的财富。(《法句经》2,7)[23]无疑地,善的欲望很容易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获得满足,不需太费力气,尤其是如果我们戒行良好的话。佛陀曾说:「戒行良好者〔身心〕清净,其愿得实现。[24]

注:如同在韦德杜王子的事件中一样,不善的欲望如果够强的话,会帮助我们达到不善的目的;然而,即使在当生,我们都得为此而付出代价,更遑论来世了。

在孤独长者的事件中,三支分如下:

  1. 缘法:善的增上欲。
  2. 缘所生法:八大善心(Mahā-kusala)之一,其伴随的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增上进

有道是:「尽大努力者无事不办。」一般而言,尽大努力定能获大成功。但对有些人而言,例如,煤矿厂的矿工,这可就难以实现了,即使他们可能比我们多数人更加卖力工作。那么,为何他们即使花大力气在工作,却无法获得成功?差强可以这麽说,他们的努力总算有达成一个目标,那就是每日赚取的工资。

约在六百年前,缅甸由很多小王国组成。那时期,只要能暗杀统治的国王,人人随时可以成为该国的国君。一天,一位国王在猎鹿作乐时,于森林里迷了路,跟他的随扈分开了。日落时分,他刚好来到一片黄瓜田。又饿又累的他,未经农人的同意便摘了一些瓜吃。为此,那个农人当场就将他打死了。跟据当代的习俗,王位要传给他。他拒绝了,因为他说他不能离开那些黄瓜,它们就像是很多还在吸母奶的小狗。显然,农人很卖力照顾黄瓜,为了它们能结实累累。结果是,他的努力帮助他完成种植黄瓜的主要目标。

立定崇高的目标是件有智慧的事。如果我们配合正确的目标,做正当的努力,这样我们人生没有理由不成功。世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过去曾是流浪汉,或者甚至是酒鬼。然而,我们必须知道什麽是适合我们的目标,然后以适当的方式戮力以赴。假以时日我们人生终将获得成功,即使我们过去曾在炭坑工作。巴利经典有言,明智的努力(payoga)是人类生命中财富与健康的先决条件。

 

  摩诃闍那(Mahā-janako)的故事

佛陀教导我们,即使在绝望的处境中也不要放弃,而要持续精勤努力。在《本生经》中有一个故事,未来将成佛的摩诃闍那,在卡拉旃波(Kāla-campa)和金地(Suvaṇṇa-bhūmi)[25]之间的海域从事贸易。他的目的是要赚取足够的钱,以便与他的叔叔波拉闍那(Pola-janako)王作战。叔叔谋害他的父亲阿利沓闍那(Ariṭṭha-janako)王,夺取了整个王国。菩萨搭乘的船满载着数百人,还有他们准备在茫茫大海航行千里而携带的好几吨重的物品。不幸的是七天后,船故障了。船上有些人惊恐地奔跑喊叫,有些则向神祈祷求助。摩诃闍那并未祷告,而是保持冷静,看看他需要做些什麽。首先,当船开始下沉时,他用奶油和糖填饱肚子。然后把衣服泡在油里,这样可以帮助他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当船沉没时,他爬上桅杆的顶端,为了距离底下那些人远一些,他尽可能地往远处跳。那些人〔落海后〕即刻受到鲨鱼的攻击。

所以,即使在这样悲惨无望的处境中,摩诃闍那并不放弃,七天的时间中,他继续在茫茫大海中游着。一位海洋的守护女神终于看不过去了,她便下凡说道:「是谁在那宽阔的大海中游着,茫茫不见彼岸?你这样精勤奋力,目的何在?」摩诃闍那答说:「了解世界的法则,以及努力的利益,我在茫茫大海中挣扎着,即使我的确是看不到海岸线。」

长话短说,这位守护女神把他从海里救起,并送他到米提拉(Mithila)城,他的叔父波拉闍那王就在当天驾崩于此。于是,在那曾经属于他父亲的王国,他成了国王。(<摩诃闍那本生> 160)佛陀如是说,以明本故事的寓意:

āsīsetheva puriso, na nibbindeyya paṇḍito.

  Passāmi vohaṃ attānaṃ yathā icchiṃ, tathā ahu.”

  

满怀希望,永不放弃。

我见自身成就所欲。

 

因此,摩诃闍那英勇的努力,显然是他成功有力的先决条件。更精确地说,帮助他成功的是关系着精进的心,其心所法和心生色法。所以,三支分如下:

 

  1. 缘法:增上精进。
  2.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八大善心之一)、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增上心

有道是:「其心坚强者无事不办。」例如,唯有当我们的心够坚强且稳定,足以抵抗求学期间各式各样的诱惑与困难时,我们才有办法毕业。如果我们的心软弱不稳,那将会一事无成;我们会不知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或者如何改善生活的品质。因此,成功需要有坚强而稳固的心。坚强的心,无论善或不善,能够塑造我们的人生,还有我们的世界。

有个本生故事(《本生经注释》1, 419)描述此一事实:我们需要有坚强而稳固的心来抗拒诱惑,达成我们的目标。有六位王子受召来到皇城,他们必须越过食人妖居住的沙漠。当他们来到沙漠时,食人妖化作美女来欢迎款待他们。其中一位王子受不了诱惑而留在那里,其余的王子继续前行,但还是受到各种赏心悦目的感官目标的招待,如,第二关是甜美的声音,第三关是芳香的气味,第四关是美味的食物,第五关是柔软的触觉。王子们各各成了魅惑的受害者,在哪里抵挡不住就在那里倒下。只有一位王子抵挡得住,并且到达了皇城。于是,他得到王冠的授与。因此,坚强而稳定的心,是其伴随的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的助缘,这些帮助他成功。故,三支分如下:

 

  1. 缘法:成功王子的增上心(这有可能是八贪根心,或八大善心之一,视其心态而定)。
  2.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所以说,强烈吸引我们的事物,也是最有可能使我们受害的。唯有坚强而稳定的心能使我们抵御诱惑,朝向目标笔直前进。这样的话,我们就像一根钉子,被直直地敲进木头里。

 

  人生八风

况且,人生有八种我们全都必须面对的起伏变迁:得与失,交友广阔与孤寂,毁与誉,苦与乐。这八样之中,我们总是追求那可意的四项,但却竭尽所能地回避那不可意的四项。但是,如果我们有所得,将来有一天,最晚到我们过世时,我们会失去。名望、人气和幸福也是一样,因为这些都是无常的。所以,当我们追逐那可意的四项时,那不可意的四项也追着我们。因为这样,所以佛陀才说:

 

「八风与人类彼此相追逐。」(《增支部·八集》3,7)

 

唯有坚强而稳定的心能抵挡这人生八风。心灵脆弱的人无法穿越八风达成目标。他们有可能连目标都给忘了。于是,他们的目标淡去,或者他们距离获得成功越来越远。例如,大学里很多年轻学子,他们的目的是获得学位。他们有些人无法达成目标,因为财源短缺,寂寞或人缘不佳,这有时会导致他们心情沮丧。实际上这是心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心够坚强的话,我们总能找到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对内心灵巧坚强的人而言,总是会有其他的可能与选择的。有些学生虽然经济状况良好,但却浪费金钱在享乐上面,不知努力用功读书。最后,他们一事无成离开学校。因此,想要成功就必需要有稳定坚强的心,这是很明显的。

另一方面,也有成功的人,最终却以失败收场。例如,一个来自缅甸偏远乡村的男孩,成为他那时代最成功的歌手。他过去单纯而谦虚,但成名后耽溺于酒色。结果,他失去声望,且因饮酒过度而死于肺癌。显然,他的成功毁了他的生命,因为他的心不够坚强,不足以抵挡人生的八风。所以佛陀才这麽说:

「香蕉树、竹子与芦苇因其果实而亡。心灵脆弱的人被成功所毁,就像驴马(一种特殊品种的马),因它胎内的小马而亡」(<小品> 346)

这些生命中的起伏变迁,每天都在考验着我们的心。唯有当我们的心明智而坚强,我们方能保护我们的生命,防止目标被摧毁。因为如此,这样一种坚强的心,被佛陀誉为是最珍贵的吉祥:

 

一颗稳定的、无忧恼、无过失、面对生命中的起伏变迁而能保持宁静的心,这是世上最珍贵的吉祥。(《吉祥经》)

 

所以,坚强的心总是关系着们的成就和造诣。大体上三支分如下:

  1. 缘法:增上心。
  2.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所法和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增上智

有道是:「智力强盛者无事不办。」巴利典籍中说到三种智或慧:

  1. 经由学习,研读或研究得来的智(suta-maya ñāṇa
  2. 经由分析推理所获得的智(cintā-maya ñāṇa
  3. 由禅修所获得的智(bhāvanā-maya ñāṇa

  

  第一种智

科技是我们经由学习无数种事物,做过无数种的研究所获得的智识。藉助于这类智识,我们可以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的星球。使我们成为地球上最强有力的生物的,就是这一类智识。所有种类的动物都受到我们的支配,无论是巨大如象或鲸鱼,或者是致命性的动物如狮子或鲨鱼。我们甚至能超越我们所在的星球,远征到月球和火星。我们已然完成了我们的先祖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所以,当我们拥有丰富的科技智识时,我们几乎可以说无事不能成办。此种增上智由三支分构成,如下:

 

  1. 缘法:科技的增上智(suta-maya ñāṇa)。
  2.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四大慧相应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心所法和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第二种智

然而,能令我们分辨对错、好坏、或善与不善的,不是科技智识,而是我们的推理能力。我们已经在宪法和法律制度下建立起文明的社会,没有这些我们终将灭亡。就是透过这种推理的能力,我们得以做正确的选择,挑选适当的时间、地点与人。因此,帮助我们建立文明社会的显然是推理能力(cintā-maya),而不是科技。氢弹绝对是强有力的,但我们的推理能力更加强有力,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为人类社会创造双赢的局面。所以,如果我们有良好的推理能力,那几乎是无事不能成办了。

此种智的三支分如下:

  1. 缘法:推理能力(cintā-maya ñāṇa),增上智。
  2.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四大慧相应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心所法和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第三种智

最殊胜的智是见到假象与超越虚构的名言施设之真实法。例如,爱因斯坦和华盛顿已不复存在。现今存活于世的我们,百年内全都将亡故。我们都是梦一般的人物。同时我们只不过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就像季节性的昆虫,生来未久即便死去。在终极意义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经历死亡与重生,因为所有心法、色法—这形成我们想当然尔的自我认同—是剎那剎那生灭的。我们的星球本身总有一天会消失,这是无可争议的常识。所以,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叫做造诣或成就的,只不过是些施设的概念(paññatti)罢了;宣称某物为己有只不过是愚痴(moha)罢了;自视或视他人为美为丑只不过是错误的观念(vipallāsa颠倒想)罢了。正是如此,佛陀在《颠倒经》(Vipallāsa Sutta)中说:

「不真实的观念,不真实的思想,不真实的信念创造出诸多错觉假象,迫使人狂乱。如实地观照事物令人脱离死亡的束缚。」(《增支部》)

因此。我们需要那种能使我们超越错觉假象与概念施设,看见真谛的智慧。当然,能令我们照见真实法的正是观智与道智果智的证悟。这种智称为修所成智(bhāvanā-maya),因为它们必须藉由观禅的修习才得以开展,这点我们会在谈到道缘时再详细解释。

  1. 缘法:道智果智的证悟(bhāvanā-maya ñāṇa)。
  2.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八出世间心)、心所法和心生色法。
  3.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别类增上缘:迷魅增上缘

(ārammaṇādhipati)(增上缘 - 2)

有另外一类的增上缘,属于所缘(迷魅缘)增上。有时所缘(色、声等)是那么的强有力,以致它们可以依迷魅增上缘(ārammaṇādhipati)之力影响我们的心与心所。关于这种缘,典籍中有如下的说法: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2)

Yaṃ yaṃ dhammaṃ garuṃ katvā ye ye dhammā uppajjanti citta-cetasikā dhammā; te te dhammā tesaṃ tesaṃ dhammānaṃ adipati-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任何心与心所,是因为特别注目某一法而生起的话,那么那些所缘就依增上缘之力,成为彼心、心所法的助缘。

三支分大致如下:

  1. 缘法:六种增上所缘[26]
  2. 缘所生法:心及其心所[27]
  3. 缘力:a项依增上缘之力,缘助b项的生起。

有时我们的心极度地受到某些所缘的影响,特别是涉及到恋情时。在英国历史上,王子爱德华八世(1894-1972)爱上了一位美国离婚妇人,华莉丝·辛普森。他迷恋她无以自拔,终至为了娶她而依皇家宪法放弃王位。无疑地,王子的心大大地受到构成这位女士的六种所缘影响:

 

  1. 缘法:构成这个女人的六种所缘。
  2. 缘所生法:王子的八贪根心之一,以及其心所。
  3. 缘力:a项依增上缘之力,缘助b项的生起。

  涅槃:在善的方面,涅槃是其他所缘当中最占优势的(道-果经验的)所缘[28]。它那独特的宁静祥和是难以形容的。比起我们清醒时官能的享乐,深层睡眠是一种快乐得多多的状态,我们只能藉由这种比较来拟想它有多宁静。我们无法透过常态的官能享受涅槃,这解释了为何涅槃是安宁的。正如黑暗与光明,涅槃的特性与心法、色法恰恰相反,后者在无数因缘条件下生起灭去。

虽然佛陀实行弘法教化之责四十五年,他显然乐好入于涅槃寂静中。他把握任何可能的机会入于其中,甚至是在极短的片刻,如说法结束,闻法者表达谢忱唱道:「善哉!善哉!善哉!」时。是故,对于圣者而言,涅槃是最具影响力的所缘。此中,三支分会是这样的:

  1. 缘法:涅槃
  2. 缘所生法:道智果智的证悟(8出世间心)
  3. 缘力:a项依增上缘之力,缘助b项的生起。

 

无间缘

(Anantar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2-3)

 

  1. cakkhu-viññāṇa-dhātu (sota-, ghāna-, jivhā, kāya-) taṃsampayuttakā ca dhammā mano-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
  2. Mano-dhātu taṃsampayuttakā ca dhammā mano-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
  3. Purimā purimā 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
  4. Purimā purimā 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abyākatānaṃ 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
  5. Purimā purimā a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a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
  6. Purimā purimā a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abyākatānaṃ dhammānaṃ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
  7. Purimā purimā abyākat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abyākatānaṃ dhammānaṃ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
  8. Purimā purimā abyākat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
  9. Purimā purimā abyākat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a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
  10. yesaṃ yesaṃ dhammānaṃ anantarā ye ye dhammā uppajjanti citta-cetasikā dhammā; te te dhammā tesaṃ tesaṃ dhammānaṃ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1. 依无间缘之力,眼(耳、鼻、舌、身)识与其心所,缘助后续的心、心所法生起。
  2. 依无间缘之力,意与其心所缘助后续的意与其心所生起。
  3. 依无间缘之力,前行的善法缘助后续的善法生起。
  4. 以前行的善法为缘,后续的无记法生起。
  5. 以前行的不善法为缘,后续的不善法生起。
  6. 以前行的不善法为缘,后续的无记法生起。
  7. 以前行的无记法为缘,后续的无记法生起。
  8. 以前行的无记法为缘,后续的善法生起。
  9. 以前行的无记法为缘,后续的不善法生起。
  10. 无论先行的法为何,其后立即有相续的法、心以及心所生起。依无间缘之力,先行法缘助后续法生起。

三个专有名词

我们当学习在《发趣论》中重复使用的三个专有名词:善(kusala)、不善(akusala)与无记(abyākata[29]

  1. 善:善指善心,相应的善心所如无私、慈心、体谅、悲悯等。它们总是会导致善行,如布施(dāna)、持戒(sīla)、禅修(bhāvanā)、谦逊(apacāyana)、做义工(veyyāvajja)以及其他。这些显然是纯净的(anavajja),且自利利他(sukha-vipāka)。因为这二个理由,我们称之为「善」。
  2. 不善:不善指不善心,相应的不善心所如自私、贪、瞋、痴、嫉妒、慢、自大、偏见、恶意、迷惑、妄想等等。它们总会导致不善行,如杀、盗、婬等。显然,这些是不道德的(sāvajja),且害人害己(dukkha-vipāka)。因此我们称之为「不善」。
  3. 无记:Abyākata直译为「无记」,指那些不能被决定为善或不善的法。这有四类:果报心(vipāka)、唯作心(kriyā)、色法(rūpa)以及涅槃(Nibbāna)。在阿罗汉所做善行的背后,总是有属于阿罗汉的唯作心。显然这些是善的,但称为唯作是因为对不受后有的阿罗汉而言,不会招致任何果报。

前行到后继

根据这个缘,前行的心识剎那,依无间缘之力缘助后继者生起。这个事实说明了心的潜存的力量,如何从前行的心识剎那,过渡到继起的心识剎那,从一世到另一世。在讨论这些之前,我们先检视三种心路过程(Vīthi):

  1. 潜意识的过程(bhavaṅga-santati有分相续)
  2. 五门心路(pañca-dvāra-vīthi
  3. 意门心路(mano-dvāra-vīthi

潜意识的过程bhavaṅga-santati有分相续)

如基本阿毗达摩那一节所言,我们的先天心有三个名称:生命开始的最初剎那是「结生心」(paṭisandhi),最后剎那是「死心」(cuti),二者之间是「有分心」(bhavaṅga)。此一先天心最有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潜意识」,因为它一直都不够活跃,无法经验当下的感官目标(所缘)。何况,它是我们所谓的「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它代表我们的遗传,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其中含藏着长成一整棵巨树的潜能。所以,没有办法重新塑造它,也不能说它是善(kusala)或不善(akusala)的,因此就归类为无记(abyākata)的状态。自我们受胎的那刻起,此潜意识就终生不断,持续地流动着。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主人,而感官意识和速行心便是访客。当我们处在母胎时、在深层睡眠中、或在有些类似无意识的状态中时,它的无间断的流动是最明显的。在持续的流动中,前剎那成为后剎那生起的助缘。于是,有此一说:继起无记心以前行无记心为缘(abyākata to abyākata)。

五门心路pañca-dvāra-vīthi

有五种五门心路:眼门心路、耳门心路、鼻门心路、舌门心路以及身门心路。根据阿毗达摩的思想,我们的感官[30]在胎中生命的第十一周,开始生起并成长完全。当所缘[31]撞击感官时,与感官相关的心路过程即刻展开。举个例,当色所缘撞击眼门,吸引我们的注意[32]时,眼识与连续的心识剎那生起,〔过程〕如下:

  1. 过去有分(无记性 abyākata
  2. 波动有分(无记性 abyākata
  3. 有分中断(无记性 abyākata
  4. 五门转向或转向心(无记性 abyākata
  5. 眼识(耳、鼻等)(无记性 abyākata
  6. 领受心(无记性 abyākata
  7. 推度心(无记性 abyākata
  8. 确定心(无记性 abyākata
  9. 七速行心(javana),可与善、唯作或不善心所相应,视个人的心态而定。
  10. 二剎那的彼所缘心(无记性 abyākata

于此心路过程,1~8的心识剎那是无记的,因为它们未可定为善(kusala)或不善(akusala)。第9包括7个心识剎那,可能为善(或无记abyākata,如果是阿罗汉的话)可能不善,要看我们心态如何。二个彼所缘心识剎那也是无记性的。所以,依据心识剎那相续接替的过程,继起的无记、善或不善心以前行的无记心为缘。在七个速行当中(善或不善),继起的善或不善心分别以前行的善或不善心为缘。再来,彼所缘心(无记性的)等以最后的善或不善剎那为缘。这是依巴利引文所作的解释,不过,简要言之,三种支分是这样的:

 

  1. 缘法:前行心识剎那。
  2. 缘所生法:继起的心识剎那。
  3. 缘力:无间缘

意门心路mano-dvāra-vīthi

上述的五门心路之后,必定会有数种意门心路随之而起,对于我们现在的所见所闻等等,从过去的记忆中去回想这是谁或是什麽(tadanuvattika-manodvāra-vīthi)。同时,当有能吸引我们注意的意门目标[33]撞击潜意识时,还会有其他种类的意门心路生起。这二种意门心路皆由以下连续的心识剎那构成:

    1. 有分波动(无记性)
    2. 有分断(无记性)
    3. 意门转向(无记性)
    4. 速行心,通常重复七次,完全识知所缘。依于我们的思维模式,可能是善(kusala)的,也可能不善(akusala)。
    5. 二个彼所缘的心识剎那结束这个过程。

在极短极短的时间内,有数百万个这样的心路过程生起灭去。故,剎那一念包含了数百万这样的心路过程。在上述的过程里,1~3的心识剎那是abyākata(无记性),而第四个心识剎那也许是kusala(或者是abyākata是阿罗汉的话),也许是akusala。因此,先行的无记法(或善或不善)依无间缘之力,缘助后继的无记法(或善或不善)生起。

有思想却无思考者

我们假设有个人在思考。然而,根据阿毗达摩,除了一连串的思想之外,并没有在思考的人。就像河流,我们这样想,这样说:「河里有水。」但实际上水的本身就是河流,或者说,在水之外并没有河流。思想是心识剎那的过程,如同河里水流不停地流动着。在这之外,并没有在思考的人。心路过程一个接一个,那么地连续,那么地绵密,以致感觉好像有「我」,有「我所」。它们在四方面有高度的密集性(ghana):

1.相续绵密(Santati-ghana):不同心路过程的绵密。这些过程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生起。

2.聚合绵密(Samūha-ghana):不同心识剎那的绵密。这些心识剎那时时刻刻不间断地被后起的取代。

3.作用绵密(Kicca-ghana):不同心理作用的绵密。不同的心识剎那,丝毫不间断地执行这些心理作用。例如,一个单一的视觉过程,包含着具有不同作用的不同心识剎那,如转向色所缘(āvajjana-kicca)、看见它(dassana-kicca)、领受它(sampaṭicchana)、推度它(santīraṇa)、确定它(voṭṭhapana)、完全地经验它(javana),然后以彼为所缘(tadārammaṇa)。

4.所缘绵密(ārammaṇa-ghana):不同所缘的绵密性,如色、声、香等,它们持续无间断地撞击我们的感官。

无数的心识单元

如此这般,我们的思想过程,如同阿毗达摩所说的,是如此地紧密扎实,以致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无数的心识剎那生灭着。这可以拿烛光和河的水流相比。烛火看似维持一小时左右,但其实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便会发现每一剎那新起的火花就取代前者。「你不可能再次涉足同一河流中。」,如同这句话所说的,河流可能一年到头看起来都一样,但实际上它每一剎那都是条新的河流。难怪,数量如此庞大的思想过程,会被等同于某个永恒存在的人[34]。结果,一位着名的哲学家便这么说:「我思故我在」。这只不过是现象的绵密性过程(santati),使得所有的人事物看似常存。

如何趋向成熟

至此,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是由剎那变化的身心过程构成的,那我们如何变得成熟、有知识?」我们变得成熟、有知识是因为六种心的力量,它们潜存在我们的心路过程中,且依无间缘之力,从每一个前行的心识剎那,过度到每一个继起的心识剎那。

六种心理余势

我们的心所以及接下来的身体动作,剎那剎那地生起灭去。然而,如前所述,先行者腾出位置让与后续者,并且在这过程中,下列诸心理余势得以辗转传递:

  1. Kamma(业):思所遗留下来的心理余势。思关系着我们过去生中所作的善恶行为。
  2. Anusaya(随眠):不善心所如贪、瞋等所遗留下来的心理余势。这些不善心所驱动我们过去生中所做的杀、盗等不善行。
  3. Pāramī(波罗密):善的心所遗留下来的心理余势。这些善心所关系着我们过去生中所做的布施、持戒等善行。
  4. Ajjhāsaya(意向性):关系着我们过去生经验的喜好或厌恶。
  5. Vāsanā(习气):一些倾向,跟我们过去生的习惯有关。
  6. Carita(行):我们于过去生中所养成的心性。

  

  七种不善的潜存力Anusaya随眠

在这六种心理余势中,第一种的kamma将会在后面第十三缘—业缘—中讨论,第二种是不善的心理余势,叫做anusaya,其有下列七种:

  1. 欲贪的执着(kāma-rāgā-nusayo
  2. 对生命的执着(bhava-rāgā-nusayo
  3. 厌恶或憎恨(paṭighā-nusayo
  4. 傲慢或自负(mānā-nusayo
  5. 邪见(diṭṭhā-nusayo
  6. 疑(vicikicchā-nusayo
  7. 无明/痴(avijjā-nusayo

  欲贪的潜存力:当我们享受感官之欲乐时,我们的享受和后续的动作,剎那剎那地生起灭去,但它们将其性质,或者潜存的力量传递给后继者。此即我们所谓的欲贪潜存力(kāma-rāgā-nusayo欲贪随眠)。这有些像是「记忆」。一些美的景象,甜美的声音,美味的食物等等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其时效可以维持数年之久。假设,有人曾经给我们一个浪漫的拥抱,我们也许过一阵子就忘了,但遇到适当的缘时,即使过了几十年,我们还会再回想起那情景。

 

  大脑之外:机械论和科学的观点认为,我们记忆的基础完全在大脑。然而,有些人能够记得很多跟过去世有关的事,那些与现在世的大脑无关。这并不是什么特别不寻常的事。我的一位朋友(洛杉矶的美伦女士)告诉我关于她外甥的事。他指点她到哪里去挖取钻戒、金表还有项鍊,那些是他过去生藏在地下的。有些人的胎记可能关系着过去生的事件。例如,我最好的朋友之一,英国曼彻斯特禅修中心的住持,他的胸膛上有三个胎记。他说那是他的前生,在二次大战期间的缅甸,因枪伤留下的弹疤。这事曾被证实:在他小时候,他曾带领父母到另一个村庄,介绍他们认识他过去世的四个妻子和三个女儿,并且当他们的面回忆他被杀的经过。根据此无间缘,他的胎记可以归诸于过去的记忆,他的枪伤深深地烙印在那上面。所以,记忆或其他潜存的心之力量,有时看似是在今生的大脑之外。

  

其他不善的潜存力:其他不善的潜存力有瞋恚(paṭigha)、慢(māna)、邪见(diṭṭhi)、疑(vicikicchā)和痴(moha)。举个例,假设我们曾经很气某人,对他咆哮或打他。我们的愤怒,以及关系着这怒气的行为,当下生起并灭去。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可能根本忘了那回事。但是,几年过后我们可能又会想起。这意味着,愤怒以一种蛰伏的形式残存在我们心中。由于这不善的潜存力,我们来生可能会有这样的果报:脾气暴躁,还有咆哮的坏习惯。这种愤怒的潜存力叫做瞋随眠(paṭighā-nusayo),它依无间缘之力,从一个心识剎那传递到另一个,从这一世到下一生。其他不善的潜存力也可以这样来说明。

十种善的潜存力Pāramī

第三种心理余势称为pāramī(波罗密),通常译为「圆满」(perfection),但其字面意义是崇高人士的作为或崇高之行(paramānaṃ kammaṃ pāramī)。当我们从事高尚的作为,如布施、持戒之行时,我们的善心和善行剎那剎那地生起灭去。然而,这些潜存的善的心力,依无间缘之力,从一个心识剎那传到另一个,从这一世到下一生。这种潜存的善的精神力量就叫做「波罗密」,有下列十种:

  1. 布施之行(dāna-pāramī
  2. 持戒之行(sīla-pāramī
  3. 出离之行(nikkhamma-pāramī
  4. 智慧之行(paññā-pāramī
  5. 精进之行(vīriya-pāramī
  6. 忍辱之行(khantī-pāramī
  7. 实语之行(saccā-pāramī[35]
  8. 决意之行(adhiṭṭhāna-pāramī
  9. 慈爱之行(metta-pāramī
  10. 舍心之行(upekkhā-pāramī

假设我们行布施,其中所包含慷慨的动机和种种动作,剎那剎那地生起灭去。但这些力量遗留下来潜存着,且依此无间缘之力,从一个心识剎那传到另一个,从这一世到下一生。其结果是,我们将会投生在非常幸运的环境里,有着慷慨的性格。关于持戒波罗密(sīla-pāramī),且举个例,当我们真想打死蚊子,要不就是避开它时,我们也许自我约束,不去拍死它。这种自制力就是善德(sīla),当下就灭去了,但这善德的潜存力却持续地从一个心识剎那传递到另一个,从这一世到下一生。至于出离,出家受戒为比丘、比丘尼,或者参加闭关禅修,这意味着我们舍离了世俗的享乐,至少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这种出离(nikkhamma)的精神以一种潜存的形式,持续不断地从一个心识剎那传递到另一个,从这一世到下一生。

关于其余的波罗密,如智慧之行(paññā)、精进之行(vīriya)、忍辱之行(khantī)、实语之行(saccā)、决意之行(adhiṭṭhāna)、慈爱之行(metta)与舍心之行(upekkhā),其所包含的心所剎那剎那生灭,但这些潜存的心理力量,将会毫无间断地从一个心识剎那转递到另一个,从这一世到下一生。

好恶,习气与心性

业(kamma)、随眠(anusaya)以及波罗密(pāramī)之外,还有三种心理余势,是我们过去生的心所遗留下来的。我们的好恶(ajjhāsaya)、习气(vāsanā)与心性(carita/行)[36]经常不同于兄弟姐妹们的。在大部分情形下,这些都起因于我们的过去生。例如,很多男人有女性化的性格。他们长得像女人,声音像女人,举止像女人,感觉和思想像女人。他们过去生最有可能就是女人。从阿毗达摩的观点来看,我们相信他们过去生女性化的性格,包括他们的好恶、习气与心性,是依着无间缘和业缘之力,从先行的心传递到后续的心,从过去生到现在世。女人而具有男人性格的情形也是这样。

这些独特的功能,是由心藉助无间缘之力来执行的,而不是大脑。在我们死亡的那刻,大脑将彻底停止作用。若事实果真如此,我们显然能够用一种比较健全的方式,来管理我们的心和由心产生的行为,这样我们能够重新塑造并改善我们的生命。正因为如此,佛陀这样说:

「比丘们,我不见有任何生物比有情更神奇。他们因为有心而神奇。是故心比那些有情更神奇。汝等当恒常思量:长久以来此心为lobha(贪、渴求、执着等心所众生)、dosa(愤怒、憎恶、嫉妒等)和moha(无知、痴想、迷惘等)所染污。心污则众生污;心净则众生净。」(《相应部·蕴品》,页123)

  

  科学观点的讨论

  

根据神经科学,我们相信大脑控制着调节身心的整个神经系统。显然,某种化学变化导致某种思维模式。例如,镇静剂使我们的心安静下来;某种荷尔蒙药丸激发我们内在的浪漫情愫。事实果真如此的话,科学知识丰富的人相信,我们的心只不过是色身的某种形式,或者换句话说,心理状态根本就是一组特殊的物理状态。

然而,根据阿毗达摩的思想,心是一种与身体截然不同的特殊现象,虽然二者紧密且稳固地相互关联。阿毗达摩的分析显示,没有生命的身体在心(至少是潜意识)注入后变得有生命。就这一点而言,阿毗达摩师提出了心与电之间的类比。根据电脑的硬体设备,和所安装的软体程式,电力启动并且运转电脑;以同样的方式,我们的心靠神经系统启动并且运转我们的身体。因此,佛陀说道:

 

「有情为心所驱使调制。(构成有情的)一切法依从单一法—心—的愿望。」 (〈提婆达多相应〉,页36)

 

我们有必要接受轮回的可能性,以便体会心在我们生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从科学的观点而言,在我们能够完全以分子的语词来描述轮回之前,我们可能会发现,要接受轮回的可能性是有困难的。阿毗达摩是从心路过程的相续性来描述轮回。这些心路过程挟带着潜存的心理力量(诸如习气、记忆等),藉助无间缘而剎那剎那、生生世世相传。我们能接受此一事实,如果这些是真的:我们先前谈到,有些人以非常明确不容否认的方式,述说他们前世的经验。我们不可能从大脑分子这方面来解释轮回的可能性。虽然我们活着的时候,大脑控制着整个神经系统,但我们一死,所有的作用显然都停止了。假如我们对轮回的可能性有正信,就没有必要讨论前后生之间习气、记忆等的连续性,是否是一种物质性因果的高阶样式的连续。

其他五种缘包含于此缘中

  1. 第五缘,等无间缘(samanantara-paccayo),与无间缘是完全一样的。分开来谈的目的只是要强调,我们的心路过程有多绵密。
  2. 第十二缘,重复缘(āsevana-paccayo),处理全然积极活动的意识(javana),在一个单一的心路过程中,它通常重复六或七次。如此活跃的心识剎那称为「速行」(javana),因为它们够强有力,能够完全经验到目标,并遗留下它们潜存的力量。由是,这第12缘归于无间缘之下。
  3. 第22缘,无有缘(natthi-paccayo),同样包含在这无间缘中。一次只有一个心(citta)生起。虽然每一个心有很多心所(cetasika)伴随,但不会有二个或更多的心识剎那同时生起。所以,当后继的心识剎那生起时,前行者便不复存在。前一个剎那腾空以便后一个生起,以这种方式前者成为后者生起的缘。所以,尽管无有缘与无间缘的定义不同,但二者在本质上没有两样。
  4. 第23缘,离去缘(vigata-paccayo),也因同样理由,被包括在此无间缘中。
  5. 第9缘,亲依止缘,以无间亲依止缘(anantarūpanissayo)之名,部份地归于此无间缘之下。

注:因此,无间缘、等无间缘、无有缘、离去缘、亲依止缘,这五种缘总是归在一起。关系到javana(速行)时,还要再加上重复缘,于是,就有六种缘归在一起。

 

俱生缘

(Sahajāt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5)

  1. Cattaro khandhā arūpino aññamaññaṃ sahajāta-paccayena paccayo.
  2. Cattaro mahābūtā aññamaññaṃ sahajāta-paccayena paccayo.
  3. Okkantikkhaṇe nāma-rūpaṃ aññamaññaṃ sahajāta-paccayena paccayo.
  4. Citta-cetasikā dhammā citta-samuṭṭhānānaṃ rupānaṃ sahajāta-paccayena paccayo.
  5. Mahābūtā upādārūpānaṃ sahajāta-paccayena paccayo.
  6. Rupino dhammā arūpīnaṃ dhammānaṃ kiñci kāle sahajāta-paccayena paccayo, kiñci kāle na sahajāt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1. 四种非色(即:名)蕴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互为缘。
  2. 四大种色(即:地、水、火与风)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互为缘。
  3. 结生之时,名法与色法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互为缘。
  4. 心与其伴随的心所,依俱生缘之力做为心生色法之缘。
  5. 四大种色依俱生缘之力,做为四大种所造色[37]之缘。
  6. 于一时(即:只有在结生的剎那)色法(心依处)依俱生缘之力,做为心法(先天心)生起的助缘,而于别时(即:在一生当中任何时刻)则非依俱生缘之力。

  解析:

  1. 没有灵魂(jīva-atta 命我),也没有掌控我们的神或女神(parama-atta大我);更确切地说,我们仅由五蕴所成:色、受、想、行、识。其中后四者是名蕴,彼此相互关联,一蕴为其余三蕴的缘;三蕴为剩余一蕴的缘,任二蕴为余二蕴的缘。
  2. 有四大种色:地、水、火与风。它们总是同时生起,并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互关联。
  3. 在五蕴有情结生那刻,结生心、其伴随的心所以及与心相关的色法一同生起,并且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关联。
  4. 心及其伴随的心所依俱生缘之力,成为心生色法的缘(但不是相互为缘)。
  5. 四大种色:地、水、火与风依俱生缘之力,成为四大种所造色之缘(但不是相互为缘)。
  6. 唯有在结生的那一刻,而不在生命中其余时间,这特别的心(此处是指先天心)和色法(此处是指心依处),依俱生缘之力相互关联。

俱生缘何义?

任何心法或色法绝不会单独生起;它们总是由并存的心所和色法伴随着。它们以一种同时存在的方式彼此扶助。试想想,一条条的线个别分开时是脆弱易断的,但如果把它们搓揉成一股绳索,则会变成非常强固。心法与色法以同样的方式同时并起彼此扶助,藉由共存的方式而强大起来。

一位美国太空人在接受电视访谈时,曾谈到一段经历。因为月球上空无一人,所以在他重返地球看到身旁的人时,他经验到了最快乐的时刻。与他人共处,对我们心理上或情感上意义重大,即使我们并不一定需要他们的帮助。纵然我们对邻居不是那么欢喜,但孤立于邻居的一家人,过一阵子后便会陷于消沉沮丧。所以,跟人在一起以某种方式成就我们的福祉。同样地,同时生起的心法与色法,藉由共存而彼此互惠。

再者,身心的互动可能是快乐的,也可能是悲伤的,端视我们心态的善与不善而定。举例言之,临床上已经证实,微笑可以降低血压,增强免疫力,甚至释放天然的止痛剂(脑内咖[38])。这有助于减压,加强快乐,并改善总体健康。真正的微笑显然是由善心所—以慈心为前导—产生的。因此,我们相信善心所与微笑,依俱生缘之力携手合作,共同创造福乐的结果。同理,负面的肢体行为,如怀有敌意的神色、愤怒的叫嚣等,与不善心所有关。我们相信这二者共同作用,为我们带来不健康的后果。就这样,同时生起的心和身(身体中的化学变化)藉着俱生缘的力量一起作用着。

五蕴

行文至此,我们现在必需留意五蕴(khandha),因为《发趣论》谈这个缘,是以蕴(khandha)这个名称来描述心与物质的。五蕴如下:

  1. 色蕴(rupa-kkhandha):构成28种色法(如在基本阿毗达摩中所述)
  2. 受蕴(vedana-kkhandha):包括五种觉受:舒适、不适、快乐、不乐、中性。
  3. 想蕴(saññā-kkhandha):包括单一个叫做「想」(saññā)的心所,这往往关系着记忆和理论知识。
  4. 行蕴(saṅkhāra-kkhandha):除上述二者外,由其余的50心所构成。
  5. 识蕴(viññāṇa-kkhandha):包括89种心。

注:五蕴当中,受和想各由一个单独的心所构成,因为这二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行蕴

巴利文名为saṅkhāra-kkhandha的行蕴由50个心所构成。这个词saṅkhāra-kkhandha一般译为思蕴(aggregate of mental formation),但saṅkhāra的字面意义是「行/作用」(saṅkhatam’abhisaṇkharontī’ti saṅkhāraṃ.《相应部·蕴品》72)。例如,实际在路上跑的是车子,但负责行驶的是驾驶。同样,当我们做事时,在我们所有行为的背后,总是存在着由动机或者思(cetanā)为其前导的50个心所。所以,这些称为「行蕴」。

 

  89种心

谈到俱生缘,我们需要学习心(citta)与其心所(cetasika)如何共同生起,如何相互关联并扶助与它们同时存在的色法。如同我们在基本阿毗达摩中提到的,本质上心只有一种,但其伴随的心所将之区分为如下的89种:

  • 八种贪根心(lobha-mūla
  • 二种瞋根心(dosa-mūla
  • 二种痴根心(moha-mūla
  • 十八种无因心(a-hetuka
  • 八种大善心(mahā-kusala
  • 八种大果报心(mahā-vipāka
  • 八种大唯作心(mahā-kriyā
  • 五种色界善心(rūpāvacara kusala
  • 五种色界果报心(rūpāvacara vipāka
  • 五种色界唯作心(rūpāvacara kriyā
  • 四种无色界善心(arūpāvacara kusala
  • 四种无色界果报心(arūpāvacara vipāka
  • 四种无色界唯作心(arūpāvacara kriyā
  • 四种出世间善心(lokuttara kusala
  • 四种出世间果报心(lokuttara vipāka

注:每一剎那的心都有其相对应的心所伴随。的确,我们依据伴随着每一种心的某些特定心所,将心区分为89种。任何时候,任何时后都只能有一种心及其相应心所生起。

 

 

  八种贪根心:如同电力发动马达,就是这八种贪根心之一,驱动了我们的不善行为,如偷盗、欺骗、抢劫、邪淫、私通、酗酒嗑药等。例如,在偷盗的那刻,这八种贪根心之一和其心所,以及心生色法同时生起。彼心与心所依俱生缘之力相互关连(1),且依俱生缘之力扶助其心生色法(4)。心生色法之间亦依俱生缘之力相互关连(2&5)。

注:括弧里的数字即是上面巴利引文汉译的基数。

  二种瞋根心:在不善行的背后,如杀、害、侮辱、中伤、毁谤、说人坏话等,总是存在着二种瞋根心之一。例如,为怒气或憎恶所使,我们在被蚊子叮时会想去打死它,或在战争中甚至会残杀数千人。彼瞋根心及其心所依俱生缘之力相互关连(1),且依俱生缘之力扶助其心生色法(4)。心生色法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互为缘(2&5)。

二种痴根心:巴利文“moha”有二种意思:无知(apaṭipatti avijjā无行无明)和错妄(micchā-paṭipatti avijjā邪行无明)。根源于无知,或根源于错妄的心,总有疑或迷惑(vicikicchā),推想或忧虑(uddhacca-kukkucca)伴随着。当我们在傻想(uddhacca)时、无聊闲扯、以及做着蠢事时,这些心所是明显的。例如,在传统的印度,死去的丈夫火化时,做妻子的应该要跳入火堆里以示忠贞。这种愚蠢的行为或愚昧的习俗,起源于痴根心与其心所。也是由于这种痴根心,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和行为,彷彿我们永远不会死。换句话说,我们的思想行为被「我」、「我所」、或常、乐、我这样的谬觉所主导。这类愚蠢的行为、言语和思想所包含的心与心所,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依,并扶助其并存的色法(分别是1&4)。心生色法亦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关连(2&5)。

  十八种无因心:有些特别种类的心,与下列六因不相应:贪、瞋、痴、无贪、无瞋、无痴,其数总计有18:7不善果报心、8无因善果报心以及3无因唯作心。

 

  • 七不善果报心包括五种感官心(见、闻等等)、领受心、推度心。这些是我们过去生所作不善行(由12不善心构成)的果报。因此,由于是恶行的结果,我们就会有这样的缘,去看到不可欲的目标,听到刺耳的话语等等。对于生在地狱、鬼道和畜生道的恶趣众生而言,在这七种心当中,推度心独特地成为他们的结生心。
  • 八无因善果报心与上相同,加上第二个伴随着快乐的推度心。这八种心是我们过去生善行(由8大善心构成)的果报。因此,由于善行的结果,我们有机会看到、听到、或经验到可意且可欲的目标。这八心之中,推度心是天生残疾之人的结生心。这类人称为善无因众生,而畜生、鬼道与地狱众生则称为不善无因众生。
  • 三无因唯作心是:五门转向心(pañca-dvārāvajjana)、意门转向心(mano-dvārāvajjana)和阿罗汉的生笑心(hasituppāda)。

此18无因心的任一心都与其心所相互关连。特别是二种无因结生心,各自与相应的心所和业生色一同生起。它们依俱生缘之力,在结生的剎那相互连结 (3)。此后一生中,心与心所都相互关连,并且依俱生缘之力扶助心生色法(分别是1 & 4)。与它们并存的心生色也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依(2 & 5)。其余的无因心,各自与它们伴随的心所一道生起。它们依俱生缘之力彼此互济,并支助它们的心生色法(分别是1 & 4)。

 

  八大善心:有八种大善心(参见附录-1)。我们透过其中之一,做出善行如布施(dāna)、持戒(sīla)、礼敬可尊崇者(apacāyana)、义工服务(veyyāvacca)、功德回向(patti-dāna)、随喜功德(pattānumodana)、学习佛法(Dhamma-savana)、教授佛法(Dhamma-desanā)、培养定力(samatha-bhāvanā)与开发观智(vipassanā-bhāvanā)。这八种心与其心所依俱生缘之力同时生起,彼此相依并支助它们的心生色(分别是1 & 4)。心生色也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依(2 & 5)。

 

  八大果报心:八大果报心(除八无因善果报心之外)是我们过去生中所做善行(由八大善心构成)的结果。所有天人与普通人道众生,他们的结生心是这八心之一。八心之中有四种与二因相应,即:无贪(无私)和无瞋(慈心),但不与无痴(智慧)相应;其余四种具足三因。因此,结生心具二因的称为二因生人;他们可能受高等教育,但没有足够的智慧开悟,但有一种三因生人,虽然他们也许没受过教育,但却有足够的智慧证得正觉。在他们结生的剎那,这八心之一与其心所,还有业生色,依俱生缘之力一并生起且相互关连(3)。同一种心在不同的脉络中又叫做有分心(bhavaṅga)和死心(cuti),或者彼所缘心(tadārammaṇa),此心与心所一时俱起。该心与其心所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依,并且形成心生色法之缘(分别是1 & 4)。心生色也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依(2 & 5)。

 

  八大唯作心:在布施持戒等善行方面,这八大唯作心(mahā-kriyā)与八大善心(mahā-kusala)是一样的。当一位阿罗汉(圆满开悟的圣者)做这些善行时,这八心之一与其心所便显现出来。它们依俱生缘之力共同生起,彼此相依且支助它们的心生色法(分别是1 & 4)。心生色也依俱生缘之力彼此相依(2 & 5)。

 

色界、无色界和出世间心:我们稍后将分别在禅那缘和道缘中讨论这些议题。

相互缘

Aññmaññ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5)

  1. Cattaro khandā arūpino aññamañña-paccayena paccayo.
  2. Cattaro maha-bhūtā aññamañña-paccayena paccayo.
  3. Okkantikkhaṇe nāma-rūpaṃ aññamaññ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1. 四种非色(即:名)蕴依相互缘之力彼此相互关连。
  2. 四大种色依相互缘之力彼此相互关连。
  3. 在结生之际,名法与色法依相互缘之力彼此相互关连。

注:此相互缘(aññamañña-paccayena paccayo)等同于俱生缘(sahajāta-paccayo)之1-3。

 

依止缘

(Nissay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5)

 

  1. Cattaro khandā arupino aññamaññaṃ 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2. Cattaro mahā-bhūtā aññamaññaṃ 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3. Okkantikkhane nāma-rūpaṃ aññamaññaṃ 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4. Citta-cetasikā dhammā citta-samuṭṭhānānaṃ rūpānaṃ 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5. Mahābūtā upādā-rūpānaṃ 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6. Cakkhāyatanaṃ cakkhu-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ānañca dhammānaṃ 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The same with sota, ghāna, jivhā, and kāya]
  7. Yaṃ rūpaṃ nissaya mano-dhātu ca manoviññāṇa-dhātu ca pavattanti, taṃ rūpaṃ mano-dhartuyā ca mano-viññāṇa-dhātuyā ca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1. 四种非色(即:名)蕴藉依止缘之力彼此相互为缘。
  2. 四大种色(即:地水火风)藉依止缘之力彼此相互为缘。
  3. 在结生之际,名法与色法藉依止缘之力彼此相互为缘。
  4. 心与心所藉依止缘之力成为心生色生起之缘。
  5. 四大种色藉依止缘之力成为四大种所造色[39]之缘。
  6. 眼入处藉依止缘之力成为眼识界及其伴随的心所之缘(其余感官意识亦然)。
  7. 依于任何(色)法而有意界与意识界生起。彼法则藉依止缘之力成为意界、意识界和它们伴随的心所之缘。

注:第1至5同于俱生缘,而6-7则同于稍后会解析的后生缘。

 

亲依止缘

(Upanissay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5-6)

  1. Purimā purimā 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2. Purimā purimā 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a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kesañci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3. Purimā purimā 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abyākatānaṃ dhammānaṃ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4. Purimā purimā a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a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5. Purimā purimā a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kesañci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6. Purimā purimā a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abyākatānaṃ dhammānaṃ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7. Purimā purimā abyākat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abyākatānaṃ dhammānaṃ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8. Purimā purimā abyākat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9. Purimā purimā abyākat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a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10. Utu-bhojanamp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puggalopi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senasanampi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1. 先行善法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善法之缘。
  2. 先行善法依亲依止缘之力,非立即性地成为后续不善法之缘。
  3. 先行善法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无记法之缘。
  4. 先行不善法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不善法之缘。
  5. 先行不善法依亲依止缘之力,非立即性的成为后续善法之缘。
  6. 先行不善法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无记法之缘。
  7. 先行无记法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无记法之缘。
  8. 先行无记法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善法之缘。
  9. 先行无记法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不善法之缘。
  10. 时节,食物(等等)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一种缘;人亦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一种缘;房舍亦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一种缘。

三种亲依止缘

亲依止缘有如下三种:

  1. 迷魅(即:所缘)亲依止缘(ārammaṇ’upanissaya
  2. 无间亲依止缘(anantar’ūpanissaya
  3. 自然亲依止缘(pakat’ūpanissaya

第一种同于增上缘-2,而第二种同于无间缘。所以,在此我们仅解释第三种。

自然亲依止缘

pakatūpanissaya

  善法为善法之缘

pakatūpanissaya-1

如上所述,此《发趣论》第九缘有十小节。第一小节说:「先行善法依亲依止缘之力,做为后续善法之缘。」

布施持戒的行为(Dāna, Sīla

 

善的心所(kusala cetasika)包括正信(saddha)、正念(sati)、惭(hiri)、愧(ottappa)、无贪(alobha)、无瞋(adosa)、无痴(amoha)等等。这些善的心所激励我们去做布施、持戒、禅修之类的善行。此外,当我们了解到这些善行的利益时,对它们的信心会增强,对它们的体会了解(paññā)会更深刻,同时我们对人的慈爱(metta)会更强。于是,前行善法是后继善法的助缘。再者,布施持戒的行为导致富裕的人生,这使我们有机会去做更多的功德。有很多富有的人,用他们的财富来帮助需要的人,而不是来自己享乐。因此,前行善法(kusala)依自然亲依止缘[40]之力,成为后续善法(kusala)之缘。

禅修(Bhāvanā

 

止禅与观禅(samatha & vipassanā)的修习是名为大善的善行。这些自然导致更高的善法如禅定(广大善mahaggata-kusala)、更高阶的观智(观善vipassana-kusala)以及证道(道善magga-kusala)。更何况,能使我们在未来生中证悟的正是我们的波罗密(我们宿世以来所累积的功德)。如是,前行善法依自然亲依止缘(pakatūpanissaya)之力,做为后续善法之缘。

 

为了培养定(samatha),我们的心必须专注在一个单一的目标上如出入息,或禅修业处如地遍(pathavī-kasiṇa/观一团圆盘状的土)、火遍(tejo-kasiṇa/观恒定不动的烛火)、水遍(āpo-kasiṇa/观玻璃杯中清澈的水)等。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的心完完全全专注在禅修目标上,或者整个没入其中。这样一种强大的定力叫做禅那(jhāna)。在这过程中,先行的定力(善的)依自然亲依止缘(pakatūpanissaya)之力成为后继定力之缘,持续不断直至证得禅那。

 

为了开发观智(vipassanā),我们必须修习观禅,直至证道开悟,方法是观照四种法如身(kāya)、受(vedanā)、心(citta)、法(dhamma)。在身的方面,我们必须关照所有身体的动作,如行、住、坐、卧、肢体屈伸、睁眼闭眼、腹部的起伏等等。我们必须以同样的方式,对可意或不可意的觉受(vedanā)、好或不好的心念(citta)、以及一般的目标如所见、所闻等等(dhamma)保持觉知。

 

然而,最初为了培养专注力,大力推荐的方法是,将注意力锁定在稳定的目标上,如坐禅时腹部的上下,行禅时足部的移动。以这些为根本目标集中注意力,然后当四种法中任一法变得明显时,我们得去观照它,以便能如实照见其本质。举个例,想看到闪电的话,我们就必需把握闪电发生的那一剎那。同理,我们若想超越假象见到真实法,我们就要在它们显现时去观照。如是,观智逐步且持续地成熟,直至我们证悟。因此,前头的定力和观智(善的)依自然亲依止缘 (pakatūpanissaya)之力,做为后来继起者之缘,直到证道开悟(善的)。

善法为不善法之缘

Pakatūpanissaya-2

 

于此《发趣论》第九缘中,第二小节说:「先行善法依亲依止缘之力,非立即性地成为后续不善法之缘。」

 

我们的善心所(道的证悟除外[41])通常会激励我们行善。但是,有时当我们失去正念时,它们却导向不善心所如邪见(diṭṭhi)、慢(māna)、痴(moha)、嫉(issā)等。例如,当我们慷慨布施时,有可能因此骄傲起来,并且瞧不起那些没这麽慷慨的人。当我们持戒时,也有可能产生同样的慢心。于是,布施持戒可能导致不善心所。此外,我们的布施与持戒必定会带来富有的果报,但我们的财富可能滥用在一些恶行上,如耽溺女色或非法吸毒。

在止禅之善这方面,禅定总能让我们平静安祥,因为它令我们的心远离烦恼。所以,我们也许就执着起禅定来,生起慢心或看轻禅定功夫没这麽高的人。在一些历史上的案例中,证得禅那者运用神通来害人,甚至夺人性命。例如,提婆达多展现神通,说服阿闍世(Ajāta-sattu)王子弒其父王。观禅的情形呢,在观智的某一阶段(udayabbaya-ñāṇa生灭智)会有一种独特的安宁平和感,我们很可能对此产生执着。其结果是,我们的修行停滞于此,除非我们有智,或得到老师适当的指引。如是,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善法有可能成为不善法的缘。

 

注:在这一小节中,「非立即」这个辞的意思是说善法可能造就不善法,但不是像无间缘(anantara-paccayo)那样具有立即性。

 

  善法为无记法之缘

Pakatūpanissaya-3

第三小节说:「先行善(kusala)法成为后续无记(abyākata)法之缘。」

 

是我们的道德勇气(善法的一种)使得我们够坚强,足以费尽苦心(此为一种无记法)地去避恶行善。是我们的布施心(善法)使得我们能牺牲财富和享乐(此为一种无记法)。是慈悲与智慧(善法)使得我们煞费苦心(无记法)去帮助他人。是明智的努力(善法)帮助我们创造人类社会的和平与融洽(无记法)。在这个星球上,动物之间依然盛行着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水陆皆然。即使在我们号称文明的社会里,有很多人利用别人的弱点,牺牲他人而获取成功。就此而言,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实际上无异于禽兽。然而,所幸我们的善心所如慈悲与智慧(善法)总能带给我们的社会愉悦,和平和融洽(此为一种无记法)。就是这样,善法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成为无记法的缘。

 

此外,我们的善法(善)会依业力而为我们带来对应的善报(无记)。例如,由于布施持戒的结果,我们将会投生在快乐的人天;由于禅定,我们将往生梵天。如是,我们的善法为我们带来善的无记法,包括善的先天心,还有健康漂亮,且五官健全的身躯。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谈论业缘时会详加解释。此外,道智的善法(善)立即导致对应的果智(无记)。如此,善法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做成为无记法的缘。

不善法为不善法之缘

Pakatūpanissaya-4

 

第四小节说:「先行不善法(akusala)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不善法(akusala)之缘。」

不善心所(akusala)如贪、自私、愤怒、憎恨、痴、我慢或偏见、邪见等,总会牵引我们去做些不善的事如杀、盗等。会去从事非法勾当—如走私毒品或贩卖人口等—的都是那些贪婪自私的人。一个领导人因权力的欲望而残杀成千上万的同胞,这在历史上也非罕见。由于憎恨或偏见,人们犯下如集体屠杀的恶行。无知的人经常做一些愚蠢而荒谬的事,既害人又害己。在古老的年代里,人们有这样的邪见,认为像暴风雨、地震、大火灾等天然灾害是天神所创造的。于是,为了取悦这些天神,人们以动物甚或是人向祂们献祭。如此,不善法如贪(lobha)、瞋(dosa)、痴(moha)、邪见(micchā-diṭṭhi)等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不善法如杀、盗等的缘。

不善法为善法之缘

Pakatūpanissaya-5

 

第五小节说:「先行不善法(akusala)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非立即性地成为后续善法(kusala)之缘。」

通常,我们的不善心所促使我们犯下恶行如杀、盗等。然而,有时候不善法却导引我们做出像布施持戒等的善行。例如,有人可能因为往生天界的欲望,而做布施持戒等的功德。我们也会受到傲慢(不善)的激发,做些功德善行来胜过对手。作恶(不善)之后的悔恨能够激励我们行善(善)。在喀林加(Kalinga)国之战-印度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之一-中,阿育王杀了数十万人,之后他成为他那时代最有权势的君主。不过,这场战役对阿育王来说,是他成为正义之君(dhammāsoka)的转捩点;他后来做了一些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善事。《增支部‧三法经》,[42]说道,若不是因世间有生、老、死之故,即便是佛陀本人亦不会出现于世。故,不善法(akusala)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善法(kusala)之缘。

 

  

  

  不善法为无记法之缘

Pakatūpanissaya-6)

 

第六小节说:「先行不善法(akusala)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无记法(abyākata)之缘。」

 

不善(akusala)心所如渴爱、贪婪、自私、愤怒、憎恨、愚痴等等,是无记法(abyākata)—如身体上的舒适、不适和果定—之缘。根据阿毗达摩的思想,痛是我们所做不善法的自然果报。例如,痛苦的惩罚(无记)是不法行为的果报。我们的感官之欲,或对财物及所爱之人的执着,往往带给我们巨大的痛苦(无记)。甚至连动物,比如鸟,也会费尽千辛万苦,就为了觅食回巢哺喂幼鸟。毫无疑问地,是我们的自私、憎恨和傲慢(不善)创造了世上最具杀伤力的物质,如核子弹头与氢弹(无记)。此外,强大的不善业(不善)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直接导致恶趣(无记)的轮回。

根据佛陀的教法,我们生命的流转不息,还有今生的际遇,都要归责于我们对生命的渴爱,以及对其过患的无知。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假设,比如说蜂鸟,它们的鸟喙长得够长,足以采集花粉,这正是因为它们的先祖曾有过这样的渴求。于此情形下,渴爱(先行的不善法)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成为长喙(后继的无记法)生起的缘。乌龟的情形应该也是这样,它生就一张硬壳,足以保护它免受敌人的攻击;北极熊在雪地里行猎时,它一身的白皮毛是天然的保护色,诸如此类等等的情形。

正向来看,不善法(不善)可能以某种方式带来善的果报(无记)。例如,为了除去不善法,吾人会在观禅上精进用功,直到深入果定(phala-samāpatti)之中,这是悟入圣道(道智)的善果。如此,即使是不善法(不善),如经明智的处理,甚至可以导致果定(无记),就像火一样,如聪明地使用,它可以带给我们无数的利益。这样,不善法(akusala)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成为无记法(abyākata)的缘。所以,〈问分·善三法顺发趣〉(译按:《发趣论》的第七章—最后一章)中说:

 

「贪、瞋、痴、慢、见、欲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成为身痛、身乐和果定的缘。恶行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其对应果报的缘。」

 

 

无记法为无记法之缘

Pakatūpanissaya-7)

第七小节说:「先行无记法(abyākata)依亲依止缘之力,做为后续无记法(abyākata)之缘。」

如前所述,无记法包括果报心、唯作心、它们的附随心所、以及所有种类的色法。无记法—诸如身体上的苦乐受之类,是其继起的对应法之缘。此外,诸如天气、食物、居所等的色法也是无记法(abyākata),其后继的无记法以它们为缘。例如,佛陀在服食苏佳塔(Sujātā)女所供养的牛奶粥后,于五月的满月日坐菩提树下,勇猛精进彻夜坐禅。破晓时分,他悟入道智证得果智,并在树下入于果定足足七日。在此例中,住所(菩提树)或食物(牛奶粥)是无记法(abyākata),它们显然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缘助他的果定(abyākata)生起。

此外,我们在基本阿毗达摩中谈到,无记法包括世上一切非认知性的法。根据阿毗达摩,它们都是由「时节」(utu)所生,究竟而言,那是火界。若此为真,那么,我们或可合理假设,世上所有非认知性的法,原先是由代表火界的太阳所造,之后逐渐演变,成为现今我们所见的,无数形式的物体。所有色法都包括在无记法(abyākata)中。因此,先前的无记法,必定是依自然亲依止缘第七小节所说的力量,逐渐变化成后继者直到成为现在的样子。

 

无记法为善法之缘

Pakatūpanissaya-8

 

第八小节说:「先行无记法(abyākata)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善法(kusala)之缘。」

果报法如苦、乐,还有色法如天气、食物、居所等是无记法(abyākata),善法(kusala)如布施、持戒、禅那、观智、悟入圣道(道智)等等,以这些无记法为缘。

有些人是多么地具有慈心与智慧,能够将他们的痛苦转化为善法。举例而言,假如他们罹患癌症,并且有强烈的意愿要帮助其他病患,摆脱这种恐怖的疾病,他们会捐款给在进行研究癌症治疗的慈善机构和基金会。这样,他们的病痛—此为无记法—成为善法的缘。当他们治愈了这样一种末期的疾病,感受到喜乐时,他们慨捐善款,目的在带给其他癌症患者同样的喜乐。如此,人的痛苦和快乐(abyākata)可以成为善法(kusala)的助缘。

同样地,色法如天气、食物、居所等(abyākata无记法)也是仁慈明智者背后的一股力量,驱使他们成就善法(kusala)如布施、持戒、禅那、观智和圣道的悟入(道智)。例如,有些禅修者独自在森林里密集禅修多年,对他们来说,飘落在周边地面上的花叶,往往提醒他们一切是无常的。这种氛围引生急切感,令他们修行更加精进。这样一来,色法如萎花落叶(abyākata无记法),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助成禅修者的善法(kusala)。

 

  无记法为不善法之缘

Pakatūpanissaya-9

 

第九小节说:「先行无记法(abyākata)依亲依止缘之力,成为后续不善法(kusala)之缘。」

无记法(abyākata)包括果报的现象如苦、乐,还有色法如天气、食物、居所等,这些是不善法(akusala)如杀、盗等生起的缘。

在痛苦中的时后,我们很可能会发脾气,有时还会嫉妒那些轻松无痛的人。历史上发生过这样的事件:人因飢饿难耐,以致杀人食肉。显然,因飢饿而起的苦(abyākata无记法)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造成不善法(akusala)的生起。另一方面,感官的欲乐(abyākata无记法)是犯罪行为—抢劫或杀人(akusala)—背后间接的驱动力。于是,明白可见,欲乐(abyākata无记法)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助成不善法(akusala)之生起。事实上,环绕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无记法,都能引生不善的心所,除非我们具有正念。

例如,一幅画可使人产生情欲,或者憎恨,或者至少是痴想。据说月亮(abyākata无记法)会引生不善的情感,如愤怒或浪漫情怀(akusala)。根据科学的调查,在月圆之日人们比较容易过度亢奋,或者感情用事,这会提高他们涉入罪行,如强暴或谋杀,的机率。如是,色法如天气、食物、居所等(abyākata无记法)依自然亲依止缘之力,成为不善法(akusala)生起之助缘。所以,〈问分·善三法顺发趣〉中说:

「身体的苦、乐、天气、食物和居所引生杀、盗、妄语等等。」

 

前生缘

(Purejāt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6-7)

  1. Purejāta-paccayo’ti cakkhāyatanaṃ cakkhu-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purejāta-paccayena paccayo. [Sotāyatanaṃ sota-viññāṇa-dhātuyā; ghanā-yatanaṃ Ghāna-viññāṇa-dhātuyā; Jivhāyatanaṃ jivhā-viññāṇa-dhātuyā; Kayāyatanaṃ kāya-viññāṇa-dhātuyā]
  2. Rūpāyatanaṃ cakkhu-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purejāta-paccayena paccayo. [saddāyatanaṃ sota-viññāṇa-dhātuyā; gandhāyatanaṃ Ghana-viññāṇa-dhātuyā; Rasāyatanaṃ jivhā-viññāṇa-dhātuyā; phoṭṭhabbāyatanaṃ kāya-viññāṇa-dhātuyā]
  3. Rūpāyatanaṃ, saddāyatanaṃ, gandhāyatanaṃ, rasāyatanaṃ, phoṭṭhabbāyatanaṃ mano-dhātuya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m purejāta-paccayena paccayo.
  4. Yaṃ rūpaṃ nissāya mano-dhātu ca mano-viññāṇa-dhātuyā ca pavattanti, taṃ rūpaṃ mano-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purejāta-paccayena paccayo; mano-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m kiñci-kāle purejāta-paccayena paccayo, kiñci-kāle na purejāt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前生缘是:

  1. 眼入处依前生缘之力,助成眼识界及其相应心所的生起。(耳入处、鼻-、舌-、身[43]-分别为耳识界,鼻-、舌-、身-之缘)
  2. 色入处依前生缘之力,助成眼识界及其相应心所的生起。(声入处、香-、味-、触-分别为耳识界,鼻-、舌-、身-之缘)
  3. 色入处、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依前生缘之力,助成意界及其相应心所的生起。
  4. 但凡依于某种色法而有意界和意识界生起,则彼色法依前生缘之力,成为意界及其相应心所的缘法。于一时(即:在一生当中)它也依前生缘之力,成为意识界及其相应心所的缘法,于别时(即:在结生心的剎那)则非依前生缘之力。

三剎那

所有的心和心所法(无色界梵天的四种结生心除外,他们没有色身)生起的先决条件是要有色法的入处。如基本阿毗达摩中所述,一切名法、色法生起又灭去,剎那剎那间被新起的法取代。如果取代者的体积较大,品质较好,那我们看起来就会变得比以前更年轻貌美,而如果取代者的体积较小,品质较差,我们看起来就会比较老,且比较不吸引人。色法比心法的寿命要长17倍。在这意义上,我们说色法维持17个剎那的时间。其中第一剎那是生时(uppāda-kkhaṇa),最后剎那是灭时(bhaṅga-kkhaṇa),中间的15剎那是住时(ṭhitikkhaṇa)。

第一段:五感官入处只有在住位时才够强,能够做为对应的心、心所法生起的依处,因为它们在生位时太弱,在灭位时又不够强。因此,我们的感官心识,必须仰赖1~16个剎那之前生起的对应的感官入处。如此,感官入处依前生缘之力,缘助对应的心、心所法生起。根据雷迪禅师(十九世纪初最伟大的阿毗达摩学者之一)的说法,心遍布感官入处的色法,就跟电波穿流机器的方式一样。因此,关于身入处,雷迪禅师举例说,当我们的脚趾头痛时,会有无数次不悦的身识生起,遍布于脚趾头的肌肉间。

  第二段:这一段与迷魅缘是一样的。然而,在这个缘中,所缘如色、声、香等叫做「入处」,是因为它们以同样的方式,助生对应的心、心所法。透过眼识,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色所缘入处,它至少在4剎那心识之前生起(参阅在基本阿毗达摩所讲的,称为「路心」的心理过程)。如此,色所缘入处依前生缘之力,成为眼识生起的助缘。声入处、香入处、味依处和触入处的情形亦同此理。

 

  第三段:视觉的心路过程(cakkhu-dvārika-vīthi)包括我们所谓的「意界」,这是指心的二种单位:五门转向心(pañca-dvārāvajjana)以及二种所缘领受(sampaṭicchana)心之一,在心路过程中这领受心分别于感官心识(眼识等)之前与之后生起。如此,色所缘依前生缘之力,分别在二意界(五门转向心与领受心)至少3个和5个心识剎那之前生起,成为这二意界的缘法。其余的所缘入处亦同此理。读者可核对在基本阿毗达摩中谈论的心路过程,以便得到更好的理解。

小记:过去、未来或者想像的色所缘入处只有透过意识界才能看见(这大半就是所谓的「想」)。因此,我们就是经由念想忆起过去曾经见过的人或事物,或者幻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透过先天心,我们可以看见过去生临死前,最后的心路过程所缘取的色所缘。透过高度开发的心,即:禅那之力,我们甚至几乎可以看到任何时代中的任何事物,不论大小、远近或粗细。

其他过去、未来或者想像的所缘入处,亦即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也是这样的情形。

 

  第四段:这一段处理意界(mano-dhātu)和意识界(mano-viññāṇa-dhātu)的色法入处。我们当依上文所述来理解意界,而意识界是指所有种类的心,不包括双五识界和意界。关于意界和意识界的色法入处,上文所举的巴利引文只说:「依于某种色法而有意界和意识界的生起」,但并未提及究竟是那种色法。

注论认为这一段文说的是我们心脏里头的色法。然而,如前文所述,在这个成功移植心脏,以及对大脑如何运作有更深入认识的时代,有些巴利学者宁愿相信,大脑是我们的思想、先天心和高度开发的心之色法入处。无论如何,根据注论的说法,与心相关的色法在1~16个心识剎那之前生起,并依前生缘之力,成为意界和意识界生起之缘。

这里有个例外:没有色法入处可以依前生缘之力做为结生心(patisandhi)的缘法。原因很简单,因为结生心是人一生中第一个心识剎那,所以不会有色法入处在它之前产生。

 

后生缘

(Pacchajāt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7)

Pacchajāta-paccayo’ti pacchajāatā citta-cetasikā dhammā purejātassa imassa kāyassa pacchajāt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后生缘是:后续的心、心所法依后生缘之力做为先行身体的缘。

三支分

  1. 缘法:五蕴众生一期生命中后续的四名蕴(85心和52心所)
  2. 缘所生法:由1,2,3或4种因(即:业、心、时节和食)所生的色法,随先前的心一同生起,且达到住位,即,持续的剎那。
  3. 缘力:“a”依后生缘之力助成“b”生起。

当我们死亡时,不再有相应的心,身体便开始败坏,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相当明显地,是心在保存维系着我们的身体。负面的心所如瞋怒、担心、焦虑、沮丧等,造就不健康的色法,而正面的心所,如爱与慈心造就健康的色法。不可否认地,我们的心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后生缘,我们身中的色法以心为缘,并为心所保存;我们的心晚于那些色法1到17剎那生起。

色法四因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的身体看起来是那么地坚实,以致于我们把它紧紧地看作是我们自己。我们可能会在镜子前面左顾右盼老半天,确定身材从各个角度看都不错。巴利经典说,如同由各各部分组成的马车一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不同的各部份构成的,如毛发、指甲、牙齿、皮肤、肌肉、肌腱、骨头等等。究竟意义上,身体的每一部份都是由物质元素构成的,它们剎那剎那都被新生的元素所取代。这种持续不断的更替(ghana),类似烛火或水流,令它们看似坚实且恒常。此处有一问题:是什么造成这种持续性的更替?这样一种令人惊诧的,连续性的更替,是由四种原因造成的:业、心、时节和食素。

我们将在后文第11缘中,讲解四因之中的业。关于第二个因,即:心,我们可以经验到,随着心理状态的不同,身体的状况或化学变化也跟着不同。比如,悲伤的心使我们的眼睛产生泪水;喜悦的心使我们产生美丽的微笑;心感到飢饿时,唾液随之而生,而有欲贪的心带来了其他身体上的变化。就这样,我们的心不停地在我们身上创造新的色法。至于时节,好的气候显然造就健康的身体,而天候不良,健康不佳。在食素方面,正如「我们吃什么就像什么」的谚语所说,我们跟吃进去的食物或里边的营养素变成一体。简单地说,我们的身体因为这四种因素持续运作。

 

单因与多因

  1. 构成心依处、五根、二种性别与命根的色法,唯独从业所生。身表和语表唯由心生。故,这些成为一因生身(ekaja-kāya)。
  2. 声音是由心和时节(环境)所引起,因此称为二因生身(dvija-kāya)。
  3. 身体的轻快性、柔软性与适业性归因于三者:时节、心以及食素,故而称三因生身(tija-kāya)。
  4. 八不离色与空界属于四因生身(catuja-kāya)。

三地

根据阿毗达摩的思想,有三地或三界:一蕴地、四蕴地以及五蕴地。某类众生只有身体而根本没有名蕴;这类众生称为无想梵天(asanñña-satta),他们生存的地方叫做一蕴地。另一类众生只有四名蕴而没有色身,他们称为无色梵天(arūpa),其居住的处所叫做四蕴地。其余所有的众生包括人、畜生、天以及地狱有情具足五蕴,而他们居住的处所叫做五蕴地(pañcavokāra)。这后生缘与属于四无色界梵天的任何种心都没有关系。例如,贪根心如果是属于四无色界梵天,那么就跟这个缘毫无关系。此外,他们的四种先天心是独有的,因此与这个缘没有关系。大体而言,89种心当中只有85心属于这个缘。

缘生的方式

所以色法是由1,2,3或4种因而生,而后续的心、心所法在1~16心识剎那后,依后生缘之力生起,对达到住位的色法起到活化或保存的作用。

 

重复缘

(āsevan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7)

Asevana-paccayo’ti

  1. purimā purimā 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āsevanapaccayena paccayo
  2. purimā purimā akusal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a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āsevanapaccayena paccayo
  3. purimā purimā kriyā-byakatā dhammā pacchimānaṃ pacchimānaṃ kriyā-byākatānaṃ dhammānaṃ āsevan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重复缘是:

  1. 先行的善法依重复缘之力,做为后续善法生起的助缘。
  2. 先行的不善法依重复缘之力,做为后续不善法生起的助缘。
  3. 先行的唯作无记法依重复缘之力,做为后续唯作无记法生起的助缘。

全分的心名为「速行」(Javana

这个缘实际上包括无间缘,但此处我们特别要谈论javana(充分活跃的心,直译为「冲动/速行」)。我们所有善或不善的行为,还有我们整个的心理遗势,如在无间缘中提到的业(kamma)、波罗蜜(pāramī)、随眠(anusaya)等等,都要完全归责于速行心。阿罗汉(圆满觉悟者)的心所虽然总是善的,但我们称之为唯作(kriyā),故而它们绝不会留下任何心理遗势,因为阿罗汉不受后有。

藉由全分的心,我们得以完成无数种的动作。举个例,假设我们正开车要前往某处,去做某件事或会见某人。在我们全分的心与无私、慈爱与体谅相应的剎那,我们的驾驶是善的;而在我们全分的心与贪、自私、瞋(愤怒、嫉妒、恶意)和痴相应的剎那,我们的驾驶是不善的。换言之,每一剎那都有不同的心所生起,所以我们的驾驶可能在这一剎那是善的,下一剎是不善的。无论善或不善,叫做速行的全分的心,才是我们所有行为背后真正的力量或冲动,它们总是会留下一些心理遗势。

我们日常活动所包含的速行心,在单一的心路(citta vīthi)过程中大都重复六到七次。这种心路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重复千遍。因此,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了无数的这类过程。受到先行速行心的扶助,继起的速行心愈发强大。所以在一次心路过程的七速行心当中,最后一个受到最大的扶助,极为强盛,故足以造成紧接着死亡后下一生的轮回心(rebirth consciousness),除非有更强的速行心凌驾其上。第一个当然最弱,因为没有任何先行速行的扶助;虽然它这么弱,无法导致轮回,但对于我们当生的幸或不幸,它仍然发挥了支持的力量,或者〔更常的是〕较强的速行心会凌驾其上。中间的五个速行心会持续,直到它们有机会引生对应的结果,或者,当我们成为阿罗汉时,它们就会变得迟缓不具活力。如是,先行的速行心依重复缘之力,成为继起速行心的助缘。

重复缘的三支分

  1. 缘法:前行速行心及其相应心所。
  2. 缘所生法:继起速行心及其心所。
  3. 缘力:a项依重复缘之力,缘助b项生起。

 

业缘

(Kamm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7)

Kamma-paccayo’ti

  • Kusalākusalaṃ kammaṃ vipākānaṃ khandhānaṃ kaṭattā ca rūpānaṃ kamma-paccayena paccayo
  • Cetanā sampayuttakānaṃ dhammānaṃ taṃ-samuṭṭhānānañca dhammānaṃ kamm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业缘是:

· 善业和不善业依业缘之力,成为果报蕴与业生色的缘。

  • 思依业缘之力,成为其相应心所及心生色的缘。

有二种业:

  1. 异剎那业(Nānakkhaṇika Kamma),过去的思潜存着,直到因缘具足时产生果报。
  2. 俱生业(Sahajāta Kamma),现在的思成为与其同时生起的心、心所法的缘。

此处我们只解说第一种,因为第二种实质上是同于俱生缘(第 6缘)的。

什么是业

业的字面意义是行为。我们说业是行为,但其背后的思心所就像车子的驾驶人一样;我们认为在开车的时候,驾驶人要对所有的事情负完全的责任。在我们所有的善行—如布施持戒等—的背后,必定都有善的思心所。换言之,如果一项行为包含了与这类善心所—如无私、慈爱、智慧等—相应的善的思,那我们就认为它是善的。例如,假设我们要捐款给慈善机构,对其服务人群表示感谢。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卖力工作,且存足了捐献的钱。终于,我们开了张支票,寄到慈善机构去。在这情况下,从开车到工作地点,一直到寄给慈善机构支票,我们所做的任何动作都会包含无量无数的善思。所有的思心所,如同其他任何的心所,都会随着我们的动作生起灭去。但它们各各都将留下某种的力量,潜藏在我们的心路过程里,从一个心识剎那到下一个,从这一世到另一世。因缘具足时它们能生果报,或者当我们成就阿罗汉,不受后有时,它们便会迟缓不具活力。

不善的思也是如此,它们恒常与与不善的心所相应,如自私、愤怒、憎恨、嫉妒、痴等,也总是会导致不善的行为,如杀、盗等等。当它们灭去后,其能量潜伏在我们的心路过程里,一朝因缘成熟时便引生不善的果报。这也就是为何阿毗达摩的论疏(Saṇgaha Bhāsāṭikā)如是说:

Santānetaṃ kammaṃ nāma, na nirujjhati sabbaso

  Savisesaṃ nidhetvāna, samayamhi vipaccituṃ

 

业之为物,未曾自吾人内在全然灭去。

彼灭之时,遗有特殊余势,因缘具足,即彼熟时。

然而,业不像色法那样,我们可以在某个地点找到它,但当产生果报的因缘成熟时,业自会显现。这也就是为何《米兰陀王问经》中有云:

米兰陀王问那先尊者:「尊者啊,业在何处呢?」

「大王!」那先尊者回答,「业并不是贮藏在心理的某处,心是短暂的,也不是在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但业依心法与色法而住,然后在适当的时刻显现,这就如同我们不会说芒果藏在芒果树的什么地方一样,但依于芒果树,季节到时它们就冒出来了。」

业如何带给我们财富与健康

关于物理学的定律,牛顿说:「每一个动作都会产生等量的反作用力。」同样的理论可以应用在伦理学的领域。举个例说明,假设我们怀着慈爱的心意帮助某人,或者心怀恶意伤害他或她。任一行为的结果,都会有另一种等量的业之反作用力(业报)。事实已经显示,帮助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人,如同「种瓜得瓜」这个谚语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自然的定律。然而,业并非可看见可触摸,像物质一样的东西。我们不应将业带给我们财富与健康的方式,想像成彷彿一个美丽的天使,为我们带来一个抱在手里,盛满数千枚金币的金钵。但是,由于善业的结果,我们可能福至心灵,获得一些能为我们带来比数千枚金币更有价值之物;或者我们可能碰巧遇到贵人,帮助我们完成心愿。另一方面,由于恶业的结果,我们不巧就打错主意,做了致命性的决定,或者碰到不诚实的人,或有可能错失良机。因此,关于这点,巴利典籍(《金刚觉》Vajīra-buddhi 69)说道:

  Kammaparādha-sattānaṃ, vināse paccupaṭṭhite

  Anayo naya-rūpen, buddhiṃ akkamma tiṭṭhati.

 

一个有恶业的人,当其毁灭的时刻来临,

他或她的认知变颠倒,错的想法也看似对的。

 

大体而言,人由于善业而生得聪明,健康地成长并受高等教育。日后,他可能得到一份薪资不少的工作,成功的事业或高阶的职位。于是,他或她便享受得起漂亮的景物、美妙的声音、芳香的气味、可口的食物、柔软的触觉以及其他任何感觉起来悦意的。在这情形下,就健全的遗传和健康的环境这方面,我们说业为我们带来财富与健康。一切都依业缘之力。(究极而言,获得人身是八大善果报心之一,而见到美的事物等等,指的是八无因善果报心)

我们认为能得人身是道德行为的果报。然而,我们都生具不同的遗传条件,在不同的社会与环境中成长。所以,难怪我们各具不同的性格和独特的才能。我们当中有些人比其他人幸运,有些人秉赋独特,但其他人则不是。有些人在一些特定的事上运气很好,比如教育、事业、食物、住处、衣着、朋友、异性、亲戚、老师、上司等等。例如,在事业方面,有些人可能是成功的汽车业者,其他人可能是房仲业者等。我们经常可以从人物的传记或回忆录看出,我们人生日后的发展大都是命定的。简言之,我们认为遗传完全是因为我们的业,而对于环境,(这是可以藉由我们的智慧与努力加以更改的)业则是部份的因素。

业与轮回

要了解业的法则,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要相信死后的生命。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轮回的可能性。有人能够明确地忆起他或她的过去生,这并非不寻常的事。

不过,听听一个有关佛陀的着名故事,会有助于我们了解。这故事发生在佛世时,有天早上,佛陀托钵来到舍卫国一个富有人家的门口,当时主人苏帕婆罗门不在家。一只大狗冲出来,朝着佛陀非常凶猛地叫着。佛陀便对它说:「都地亚,你对我还是跟从前一样不友善啊。」那狗立即住嘴,并冲回到屋子里,一副很丢脸的样子。然后它一整天都躺在厨房的角落里,满脸忧郁。当苏帕婆罗门回到家,听说这事件时,他对佛陀极为愤怒,于是马上赶到寺院去责怪佛陀,不该叫他的狗都地亚,那是他父亲的名字。他说他的父亲死后立刻就往生梵天了。但是佛陀大胆地肯定,那只狗的过去生就是他的父亲。

为了证实这点,佛陀问苏帕,是否有丢失任何应该是从父亲那边继承过来的东西。苏帕说有一枝金子做的花不见了,还有一双金鞋,一支金瓶,以及十万个金币。佛陀便教他喂狗吃牛奶粥,让它半睡半醒,然后问它把苏帕丢失的东西藏在哪里。他照做了之后,狗哼了一声,示意苏帕跟着它来到一棵树下,并把他丢掉的所有东西挖了出来。事情的转折感动了苏帕,他归依佛陀,并问说为何人在14个方面彼此不同(《中部》后分五十经注释》,页175-6)。该问题的答案略述如下:

  1. 杀生者短命。
  2. 戒杀者长寿。
  3. 伤人者体弱。
  4. 戒伤人者体强。
  5. 瞋恚者丑。
  6. 忍辱者美。
  7. 嫉妒者孤独。
  8. 无嫉妒心者多亲友。
  9. 悭吝者贫。
  10. 布施者富。
  11. 自大者生为低等种姓。
  12. 谦虚者生为高贵种姓。
  13. 好问者博学有智慧。
  14. 缺乏好奇心者孤陋寡闻。

(《中部后分五十经篇》页243-9)

业的分类

为了了解不同的业,在我们生命中所扮演的不同的角色,我们需要学习业的一些分类。

于此,我们将以阿育王[44]的故事为例。在印度和世界历史上,阿育王是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在最后一次的喀林格邦(Kaliṅga State)战役中,杀害了与他为敌的兄弟们,以及数十万人民,并征服了全印度。然而,他后来改变了,成为佛陀圣教与圣僧无与伦比的护持者。他同时也以正义之君的名号见称,极度慷慨地资助他国内的臣民。但是,在他临终前夕,想要继承王位的人之间的权利斗争已达白热化,而他被弃置在病床上,一只手握着半个药用的果子,身边只剩一个侍女。先前曾是备受尊崇的普世君王,他此刻痛苦地体认到,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唯一拥有的就是那半个果子了。据说他在悲伤憾恨的痛苦中去世,并投生为一条巨蟒。不过蟒蛇一周后便死了,接着又往生忉利天。关于这个故事,我们可能会有以下的问题:

· 是什么业使他生于这样的一个高贵的家庭,并且成为印度最伟大的帝王呢?

· 他因护持佛陀的圣教团而累积了大量的功德,为何他命终时如此凄惨?

· 为何小过患,如他的悲伤,越过他所做的大量的功德与过咎,率先令他投生为蛇?

· 当他投生天界时,他那些为数不少的罪业何处去了呢?

业的四种作用

一个业可以完成四种作用,即:令生、支助、阻碍和毁坏。善与不善的业,分别产生快乐的和悲惨的轮回。对于同种类的业,有支持的作用,对于相反的业则有阻碍和毁坏的作用。

基本上,阿育王跟其他任何人一样,在他生命的流转过程当中,必定已累积了无数种类的善与不善业。因此,要产生像他的那样崇高的出身,其中的一个善业必定胜过很多的不善业,而占得了上风。这叫做令生业(janaka)。此外,他也一定还有很多其他的善业,在支助(upa-thambhaka)着这个令生的善业,对他的不善业造成阻碍(upa-pīḷka)和破坏(upa-ghāṭaka),其运作的方式是让他得到良好的保护,免于各种的危难和仇敌,使他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然而,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他失去权势,所拥有的仅仅是手中的半个果子。这意味着他的不善业介入了,对他的令生善业形成阻碍与毁坏。当然,投生为蛇必定是他临终前悲伤的不善令生业所致。以上这些就是善业如何造就他成为伟大的君王,而不善业如何介入,令他痛苦以终,死后去处悲惨。

四种业优先酬报

 

有四类的业,依于它们在一个人死亡时的作用力,自动取得优先权。

· 第一优先的是重业(garuka),在善德层面这是指禅那业,在不善业方面则是指五逆业,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 第二优先的是临死业(asanna),这是一个人在死亡前刚刚做的业。在没有重业做为他下一世生命的缘时,可能由它来产生果报。

· 下一个优先作用的是惯习业(ācinaka),这是一个人惯常做的事。当缺乏上面二者时,它可能会引发下一生。

· 第四类是已作业(kaṭattā),这囊括了所有不能归入上述三者的业。这就彷彿是一个特定有情的储备金。

根据这个分类,悲相应的业,就是阿育王死亡前的临死业。虽然比起其他的业要轻得多,它却率先产生死后投生为蛇的果报。蛇灭后往生天界,显然是他为圣教团及老百姓做这么多好事的善业所致。这里有个问题是:当他投生天界时,他那些许许多多的罪业何处去了呢?答案是:那些业被划分为保留业,在他证得阿罗汉之前,因缘成熟的话,他可能就会受报。即使是佛陀,也要为他过去世所做的不当行为付出代价。

这位君主如何变成蛇呢?并不是他的灵魂,或是其他任何东西,从君王的身体移转到蛇身里。君王与蛇非一非异。例如,前面曾经提到过,我们出生时只有几磅重,但现在我们也许不止百磅。我们绝非刚出生时那个人,因为我们自出生以来,各方面都完全变了。但也不能说我们不是同一个人,因为那时的我们,承业之力而继续成长,直到变成我们现在这个样子。

在《清净道论》中,[45]死后的生命被比作树,和树所从出的种子之间的关系。树既不异于种子,因为它属于种子的生长过程,也不同于种子,因为在颜色上、大小上、形状上、重量上等等二者截然不同。在物质现象的问题上,变化的过程中有无数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再者,如果将种子或树的基因加以改变,那么在很多方面它们都会跟原来的样子不同。同理,君王与蛇既非一亦非异;非一是因为没有不朽的灵魂,从一个生命移转到另一个生命,非异是因为二者(君王与蛇)属于同一个心、色法相互作用的过程。[46]当心、色法相互作用的过程,因业力而改变时,国王由于恶业从人转变为蛇,又由于他的善业,从蛇转变为天人。

业可以改变

然而,根据佛陀的教法,我们的命运并非完全由我们的业所决定,因为它是可以为我们的智慧与努力(这二者并称「加行」payoga)所改变的。如上文所述,一颗种子,在它靠着土壤、水、阳光等的条件而成长时,其基因是可以被修改的。同理,我们也可透过加行而改变我们的业。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凭藉智慧与努力而改善我们的命运。因为这样,注论这麽说:

佛陀视业为基本原则。但要在人世间获得财富与健康,智慧与努力也是需要的。

《本生经》中有一个三条鱼的故事,说明人的业如何与他的努力和智慧携手合作。一天,一个渔夫捕获三只鱼。一只鱼相信业。它只静静待在船上,没做任何逃脱的努力,因为它相信,如果它运气好,自然能逃脱,什么也不需要做。第二条鱼相信努力。它相信如果努力做得够,它便逃得掉。所以,它一再地奋身向上跳,尽最大努力想逃脱。渔夫被它搞得很烦,于是就把它打死了。这只可怜的「单靠极度努力的信仰者」当场毙命。第三条鱼非常聪明。它相信成功需要智慧和努力。它等待适当的时机跳出船外。在船身倾斜的片刻,它纵身往外跳,成功逃脱。那条可怜的「业力的极端信仰者」(宿命观),被渔夫的妻子烹煮了。

因此,现世的业能够改善过去的业。当我们过去的善业衰微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不巧一错再错,或者我们可能比从前更常生病,或者我们可能被解僱,或遭小偷或被抢等等。然而,我们还是可以藉由做一些新的善事,如布施、培养慈心、短期出家、闭关禅修等等,来支持或加强过去的善业。在我们缅甸的佛教徒,当他们比从前更容易生病,或病得更严重时,他们可能会做像这样的善事:供养维他命与医药给比丘和病人,或者老年人,并善加照顾他们等等。遇到危险时,他们可能会释放鸟笼里的鸟,或者向屠宰场买牛来放生等等。我们在生命的流转当中肯定累积了好几种的业。因此,今生藉由做些好事、公正的事,我们能帮助过去的善业,在遭遇现世的不幸时占得上风。

为了完成他在英国弘法(从1938到1952)的工作,一位佛教的比丘,塞谛拉(悌谛拉)禅师,遭遇到极大的困难。有人引述他如何应用此一业的法则,试图实现他的愿望时。为了达成他的目的,他撰写了下面的巴利文句,并且诵念出声,用以激发他的善业(kusala-kamma)的力量:

  Atīte vattamāne ca, yaṃ puññaṃ pakataṃ mayā

  Idheva tassa paccakkhe, vipāko me vipaccatu.

我过去和现在所做的任何功德,

愿它们此刻带来果报。

 

仅供学术研究用

善不善业如何依业缘之力,成为果报心和业生色生起的助缘?〔说明〕如下:

  • 与12不善心相应的思,导致7无因不善果报心和业生色法。
  • 与八大善心相应的思,产生16果报善心(8无因8有因)和业生色法。
  • 与五色界善心及四无色界善心相应的思,形成它们对应的果报心(和色界梵天的业生色)之缘法。

我们通过与八贪根心之一相应的思心所,造作诸如偷窃、抢夺、邪淫等的不善法。其他像杀生、凌虐、背后中伤、说人坏话、说粗恶语或毁损语,这样的不善行是由与二瞋根心之一相应的思所致。至于绮语、闲杂语(samphappalāpa)、妄念纷纷、做白日梦(uddhacca)、[47]憾悔(kukkucca)、疑惑(vichikicchā),这些与二痴根心之一有关。

12不善心,或与之相应的思,产生了7无因不善果报心。这七种心之中叫做santīraṇa(推度)的心是畜生、饿鬼、地狱众生的结生心。当一个人看到听到,或经验到不可意的人或事物时,生起了其余的不善果报心,如不可意的眼识、耳识等,做为过去恶业的果报。此外,包括属于畜生、饿鬼、地狱众生的五感官、性别等的业生色,也是这12不善心的产品。

与八大善心之一相应的思心所,是布施、持戒等善行的因。这个思引生了构成天人结生心的8大果报心。同时它也引生了眼识、耳识等8无因善果报心,当一个人看到听到,或经验到可意的人事物时,这些心便生起。健康的业生色法也包括在这些八大善心的果报里。

与禅那(色界禅与无色界禅)相应的思,产生色界与无色界梵天的结生心,这是根据他们所证得的禅那而定的。

 

果报缘

(Vipāk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7)

Vipākapaccayo’ti

  Vipākā cattāro khandhā arūpino aññamaññaṃ vipāk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果报缘是:

四种果报名蕴依果报缘之力相互依存。

这个缘本质上与俱生缘一样,但它关涉的只是四种果报名蕴(36果报心及其并存的心所)。如之前所言,一次只有一个心生起,决不会有二个或以上的心一同生起。但每个心都有其附属的心所与之同时生起,并且它们彼此关联的方式是,其中一蕴依果报缘之力成为其余三蕴的缘;三蕴为剩余一蕴的缘;二蕴为其他二蕴的缘。

 

食缘

(āhār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7)

āhāra-paccayo’ti

  • Kabalīkāro āhāro imassa kāyassa āahara-paccayena paccayo
  • Arūpino āhārā sampayuttakānaṃ dhammānaṃ taṃ-samuṭṭhānānañca rūpānaṃ āhāra 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食缘是:

  • 物质的食物(食素)依食缘之力助成身体的成长。
  • 精神的食物依食缘之力,成为它们的相应心所,以及由此而生的色法之助缘。

色食

āhāra(ā + hāra)字面上的意义是让我们保持活力的东西,指的是色食和名食两种食物。前者指维他命和矿物质,这是从我们所吃的食物消化萃取出来的。如我们所知,某些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一些特定的作用。例如,维他命A是视力的必需品等等。很多科学上的发现早已经证实了「我们吃什麽是什麽」这句话。这种色食依食缘之力让我们保持活力,并且助成我们身上各种色法(如业生、心生、时节所生、食所生色法)生起。实际上,营养素本身并不只是从我们所吃的食物产生,它同时也来自我们的业、心与时节。

名食

名食包括三种心所如触(phassa)、思(cetanā)和识(viññāṇa)。雷迪禅师在其着作《发趣法入门》(巴利文)中说,正如同我们所吃的食物滋养我们的身体,触、思、识也一样滋养我们的心。触协助心保持与所缘的接触;思让心的作用积极主动;识让心清楚辨认所缘。如是,这三种心所依食缘之力,成为心、心所法的缘,并且助成所有心生色法和结生时的业生色。名食缘属于俱生缘的一类。其三支分大体如下:

  1. 缘法:触(phassa)、思(cetanā)与识(viññāṇa
  2. 缘所生法:89种心及52种心所,心生色和结生时的业生色。
  3. 缘力:a项依食缘之力助成b项的生起。

 

根缘

(Indriy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7-8)

  Indriya-paccayo’ti

  1. Cakkhundriyaṃ cakkhu-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indriya-paccayena paccayo. [sotindriyaṃ sota-viññāṇa-dhātuyā; ghanindriyaṃ Ghāna- viññāṇa-dhātuyā; jivhindriyaṃ jivhā-viññāṇa-dhātuyā; kāyindriyaṃ kāya- viññāṇa-dhātuyā]
  2. Rūpa-jīvitindriyaṃ kaṭattā-rūpānaṃ indriya-paccayena paccayo.
  3. Arūpino indriyā sampayuttakānaṃ dhammānaṃ taṃ-samuṭṭhānānañca dhammānaṃ indriy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根缘是:

  1. 眼根依根缘之力,成为眼识界及其相应心所的缘。(耳根为耳识界之缘;鼻根为鼻识界之缘;舌根为舌识界之缘;身根为身识界之缘)
  2. 色命根依根缘之力,助成业生色法的生起。
  3. 名根依根缘之力,助成与其相应的心所,和由此产生的色法之生起。

根缘分三部分:依处前生根缘、色命根、名根。这三者之中,第一是指属于依处前生根缘的五种感官。第二是不同的一组。第三是关于属俱生缘的八名根。

五感官入处

有五种感官入处: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和身净色。当一个视觉目标撞击眼睛,或者吸引我们注意(manasi-kāra)时,唯有透过眼净色而有眼识生起。因为如此,眼净色叫做「眼根」。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声音吸引时,也是唯有透过耳净色,我们才能够听到声音。其余的感官也是一样的情形。如是,五种感官依根缘之力,助成其对应的心及心所的生起。构成眼净色的物质元素剎那剎那由业所生。它们与其他任何色法一样,只能持续17心识剎那。眼识的生起是依于与眼相关的色法,如前所述,这些色法在1至16个心识剎那之前生起,并且到达延续的剎那(译按:亦即到达住位)。所以,这部分的根缘属于前生缘。

色命根

在阿毗达摩的名相中,并没有我们所谓的「命」或「灵魂」。真正存在的是身心的互动,这类似机器和驱动机器的电力之间的互动。然而,有某种色法叫做「色命根」,有它的维系,我们的身体被视为是活的。如同之前不断提及的,我们自结生的剎那起,构成我们身体的色法便一直剎那剎那地生起。但每一物质元素仅持续17个心识剎那,之后便灭去。然而,所幸的是不断有后续取代者,我们的生命得以持续经年。遗传物质(kammaja-rūpa业生色)决定我们是怎样的人,而它的相续不断则是业力所致。这些遗传的物质元素(kammaja-rūpa业生色),是由一种特殊的的法—「色命根」,依根缘之力加以保存或维系。

名根

上两段处理色根,而这一段要处理的是名根。有八种名根,它们指的是下列的心所:

  1. 名命根 psychic life(jīvitindriya
  2. 意根(manindriya
  3. 受根(sukhindriya, dukkhindriya, somanassindriya, domanassindriya, upekkhindriya
  4. 信根(saddhindriya
  5. 精进根(vīriyindriya
  6. 念根(satindriya
  7. 定根(samādhindriya
  8. 慧根(paññindriya

实际上,这个缘与俱生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以上八根依根缘之力,助成与它们相应的心、心所法生起。

 

三支分:

  1. 缘法:八名根
  2. 缘所生法:89种心52种心所,心生色和结生时的业生色。
  3. 缘力:a项依根缘之力,助成b项的生起。

 

禅缘

(Jhān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8)

Jhāna-paccayo’ti

Jhānaṇgāni jhāna-sampayuttakānaṃ dhammānaṃ taṃ-samuṭṭhānānañca rūpānaṃ jhān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禅缘是:

禅支依禅缘之力,助成禅相应的心、心所法,以及由此产生的色法生起。

禅那

禅那的意思是禅定,一种高层次的定力。禅支有五种:寻(vitakka)、伺(vicāra)、喜(pīti)、乐(sukha)、一境性(ekaggatā)。这五禅支依禅缘之力,成为其相应的心、心所法和心生色的缘。因此,这个缘在本质上也是跟俱生缘一样的。不过,在这里学习怎样培养禅那是不错的。

三种形式的禅修目标Nimitta

为了要培养名为禅那的高层次定力,我们必需将心专注在一个禅修目标上,如出入息,或者是禅修业处如地遍(一块圆盘形的土)、水遍(玻璃杯中澄澈的水)、火遍(静止的烛火)等等。起初,当我们刚开始要专注在禅修目标时,我们很难守住那个目标,因为我们的心自然而然地妄念纷飞。但是,我们不应轻易放弃,一旦我们察觉目标又现前时,就要把心导回目标上。照这样的方式不断地尝试,最终目标会变得鲜明,足够让我们专注于其上。这叫做目标的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之后,当我们的专注力愈来愈强时,念头(心的障碍)就会愈来愈少。最后目标会变得好像我们直接用肉眼看到那般清晰。那就叫做目标的取得相(uggaha-nimitta)。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发现目标甚至变得更加细微清晰,并且从最初的形式转化成一种近似三维的影像。那就是目标的近似相(paṭibhāga-nimitta)。

 

  初禅

  

目标的近似相强大有力。我们将能够全神贯注,并且轻而易举地长时间系心在这样一种禅修目标的近似相上。接着我们的心便会全然专注在目标上,其结果是喜(pīti)和乐(sukha)自然地生起。这个阶段就是初禅,包含五禅支:寻(vitakka)、伺(vicāra)、喜(pīti)、乐(sukha)与一境性(ekaggatā)。

烦恼(译按:即五盖的障碍nīvaraṇa)与喜乐(pīti-sukha)恰恰相反,如光明之与黑暗。例如,当我们生气时,我们心中便没有容纳喜乐的余地。同理,当我们感到嫉妒或满心贪欲时,喜乐便不可能存在。反之,幸好由于强大的定力,而没有这类烦恼障时,喜(pīti)与乐(sukha)自然而然生起。

二禅

在第二阶段,专注力强盛到心可以自发地安住在目标上,不需费很大的力气去注意它。如是,二禅阶段并不需要寻(vitakka)与伺(vicāra),只由三禅支构成:喜(pīti)、乐(sukha)与一境性(ekaggatā)。

三禅

到了第三阶段,专注力比初禅二禅要强得多,而且更加成熟。此时只有微细的乐受而喜受不再。因此,三禅只包含二个禅支:乐(sukha)与一境性(ekaggatā)。

四禅

在第四也是最高的阶段,专注力十足成熟,不需藉助寻与伺,也不再有喜与乐伴随。在此阶段,唯有舍受(upekkhā)遍满。如是,这种最高层次的定力,或者第四禅,只有二种禅支:舍受(upekkhā)和一境性(ekaggatā)。在这阶段,心无比纯净,因此只要再进一步修习便能开发神通。关于能腾空的神通,佛陀在答覆阿难的问话时,解释他如何腾身入空中:

「然后 (在证得禅那时),阿难,我身入于(禅)心中,心入于身中,并令身体吸收(禅那所生的)悦乐和轻盈。彼时,阿难,如铁棒加热后变轻、变细、变亮并多有弹性,我身亦变轻、变细、变亮并多有弹性。然后,阿难,我身不费吹灰之力举离地面入于空中,如风吹棉絮飘然向上。」(《相应部》 3,页246)

如是,禅支依禅缘之力,成为禅相应的心、心所和心生色法的助缘,如

下:

  1. 缘法: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
  2. 缘所生法:与之并存的心、心所法。
  3. 缘力:a项依禅缘之力助成b项的生起。

  

道缘

(Magg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8)

 

  Magga-paccayo’ti

Maggaṅgāni magga-sampayuttakānaṃ dhammānaṃ taṃ-samuṭṭhānānañca rūpānaṃ magg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道缘是:

道支依道缘之力,成为道相应心、心所法和道生色法生起的助缘。

道与道支

Magga字面上的意思是通向某处的道或路。在善的方面,「道」这词指的是圣道的修行与其极致,也就是趣向解脱生死轮回的觉悟。此道包含八支:

 

正见,sammā-diṭṭhi [慧根paññindriya]

正思惟,sammā-saṅkappa [寻vitakka]

正语,sammā-vācā

正业,sammā-kammanta

正命,sammā-ājīva

正精进,sammā-vāyāma [精进vīriya]

正念,sammā-sati [念sati]

正定,sammā-samādhi [心一境性ekaggatā]

在这八支当中,前二者归属慧组,中间三者属戒组,末三者属定组。

在不善方面,「道」指的是导向恶趣流转的邪行。此不善道由四支组成:

邪见,micchā-diṭṭhi [见diṭṭhi]

邪思惟,micchā-saṅkappa [寻vitakka]

邪精进,micchā-vāyāma [精进vīriya]

邪定,micchā-samādhi [心一境性ekaggatā]

有些道支在阿毗达摩里有不同的名称,如括弧中所示。不过在善道方面,中间三支的名称则无不同。因此,此处的「道支」仅仅是指阿毗达摩中的九种心所。在善法,果报和唯作法方面,有八种心所(cetasika)以「道支」为名。在四不善支当中,唯有邪见(diṭṭhi)在阿毗达摩中的名称,与上述八支的名称有别。因此,道支的数目总共只有九个。它们依道缘之力,助成伴随的心、心所法,心生色以及结生时的业生色生起。其三支分大致如下:

  1. 缘法:9道支
  2. 缘所生法:71有因心,52心所,心生色以及结生时的业生色
  3. 缘力:a项依道缘之力助成b项生起

道的三阶段

这个缘属于「俱生缘组」,但它特别处理上述的道支。对于代表证道开悟的八支圣道(ariya-magga),我们应该多加学习,这点是重要的。为了成就圣道,我们需要培养名为预备道(pubba-bhāga-magga)的观智,此由五种作业道支组成(因此又叫做作用道kāraka-magga)。又,为了开展观智,我们需要满足由八支构成的根本道(mūla-magga)。

根本道

「根本道」以「正见」为前导;正见是指自业正见:视业为自己的所有物。无论我们如何有权有势,有朝一日我们都将死亡,抛下一切的东西,一切的人。我们出生来到这世上时,除了业,什麽也没带来。所以,我们真正拥有的是业,别无其他。认清此一事实,就是我们在这个阶段所谓的「正见」(sammā-diṭṭhi)。我们本着此一正见,将三恶念[48]减至最低的程度,培养三种善念[49]sammā-saṅkappa);我们远离四种口恶业[50],讲真实语、善语(sammā-vācā);我们避免了身体方面的三不善业[51],并做一些对的、善的业(sammā-kammanta);我们以善的方式谋生,没有涉入三种身邪行和四种口恶业(samma-ājīva);我们对于善的事情精进而为(samā-vāyāma);我们系心持念高尚之事(sammā-sati);[52]我们的心专注在道德的事物上(sammā-samādhi)。大体上这就是如何培养根本道之八种成素的方法。

然而,根据内心净化的过程(visuddhi),观智的先决条件包括五要素。第一是自业正见;这是见清净(diṭṭhi-visuddhi)。接着就是戒清净(sīla-visuddhi)的三种道德上的成素:正语、正业和正命。最后—同样重要的—是定力,这是获得心清净(citta-visuddhi)所必需的。因此,要满足第五种要素,我们必须修习止禅以培养可以净化内心,消除烦恼障的定力。

例如,我们可以藉修习慈心禅,以平息烦恼障如怒气、憎恶、恶意、嫉妒、慢心等等。修习其他的止禅如观32身分或死随念等,我们可以弱化自我意识、偏狭、自私、贪婪等等。观出入息可以使我们的心远离担忧、焦虑、沮丧、妄念等。因此,止禅所培养的定力称为心清净。尤有甚者,修习止禅证得禅那或者近行定是受到鼓励的。然而,如果我们只修观禅,我们可以培养观定取代止禅,方法是正念安住在当下的现象上剎那不离。总此五种要素是开发观智的先决条件。

 

  预备道Vipassanā

 

满足了根本要素的要求之后,我们可以开始培养称为预备道的观智,方法是如实觉知我们的身与心。此处,如实觉知我们的身与心,意思是视它们为剎那变化的名法与色法。如同之前一再讲述的,我们出生时只有几磅重,但现在却重得多。从任何角度看,我们都与出生之时截然不同。这巨大的变化既非突然亦非立即发生,而是逐渐地,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周复一周,日复一日,时复一时,分复一分,秒复一秒。是以,不可否认地我们的身心是剎那变化着的,而我们每一剎那都是不同的人。如此,把某人或某物看作是坚实持久的,是美的或是丑的,这无非是错误的观念罢了。超越这样的假象,看到了身心〔汇聚〕之流,即是如实照见身与心。这就是所谓的「观智」。

 

  如何开展预备道

 

要开发这样的观智,我们必需根据《念住经》观照四种所缘:身、受、心、法。为培养身念住,我们必须对所有身体的行为举止,如行住坐卧,前瞻或旁顾,

开门关门,乃至如厕的种种动作都保持觉知。受念住方面,我们对三种感受保持觉知: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心念住方面,我们得对多种关系着贪、瞋、忧虑等的心念保持觉知。至于法念住,我们必需对我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作用保持觉知。

关于这方面,缅甸已故的马哈希禅师教导我们,坐禅时观腹部的上下动作,行禅时观脚步的移动,以这种方式来培养身念住。这是因为要符合修观智的先决条件,我们必需培养定力,方法是专注在一种稳定的所缘上,如腹部的上下以及脚步,而不是在任何随意的目标上。事实上,禅师教导我们去观身受心法任何一种所缘中,最明显突出的目标。就如同守在网中央的蜘蛛,轻易地捕捉到从任何部位进入网中的昆虫,我们也同样地守住主要的目标,然后,其他任何目标变得比较显着时,我们都能觉知到。然而,刚开始修习时,多种心念不断地造成干扰。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一旦它们明显起来便即刻观照。如此,我们培育心念住,同时降低心念起动的频率。所以,当没有其他更显着的所缘时,我们应专注在主要目标上。于是,当我们的专注力愈来愈强时,念头的干扰就愈来愈少。此时,我们的心更加纯净,没有了叫做烦恼障(译按:即五盖的障碍nīvaraṇa)的不善且有害的心念。

 

  观禅的经验

  

修习之初,当我们观照身体目标如上下,脚步等的时后,最可能现起于心的是我们肢体的形态或形状(saṇṭhāna),或者是移动(ākāra)时肢体的姿态。当我们观照受和心时,它们在我们的四肢或身体上变得鲜明,我们很可能就将它们跟我们的四肢或身体划上等号。如是,刚开始时我们只能观到我们身体的形态或形状。但是,当专注力和觉知力够强的时候,我们就能超越移动的形态与姿势,经验到名法和色法的本质(sabhāva),以及它们的〔汇聚〕之流:

 

  1. 当我们观照身体目标,如上下的动作和脚步时,我们主要经验到四种色法〔的自相〕:代表地大的硬和重;代表火大的冷、暖或热;代表风大的紧绷、振动或压力等等。
  2. 观苦乐受时,我们会发现觉受与四肢或身体是分离的。通常我们是这样想的:我感受到苦。现在,本着强大的觉知力,我们观苦为苦,而不会将之与我们的身体或四肢,或「我」以及「我的」划上等号。
  3. 观照如贪、瞋、忧相关的心念、妄想杂念等等时,我们会看见念头与身体是分离的。我们会了解念头是剎那变化的心法,如同河川奔流的水。并没有「我」或「我的」包含于其中。
  4. 当我们观所缘,如看见、听见、嗅到、尝到和碰触到时,我们可以认知到它们单纯只是心理过程,不会认为是「我」〔在看〕或「我的」〔眼睛在看〕。

为了要觉知到上文所述,身心现象的自相,我们必须在它们现起时就进行观照,这好比观看闪电,我们只能在打雷的瞬间才能看得到。这种觉知力是修观禅的根本,因为所有其余的观智无不是完全以此为基础。虽然都是修观,但在某些阶段我们会有一些特殊的经验。例如,在第四观智时我们可能身体很轻,彷彿飘浮在空中。或者,我们也许看到明亮的、熠熠生辉或闪烁着的光。或者我们的心可能变得喜悦且高昂。在第十一观智时,我们会感觉到极度的平静,很少或几乎没有情感反应。

除了这些特别的经验外,在整个观禅的修习过程中,我们所经验到的无非是精神与物质的元素,而这些我们大多数人都视为理所当然,所以,我们可能会认为我们观禅的修习,没有什麽特殊的经验。

 

  预备道的成素

 

如是〔修习〕,观智产生了,超越常、乐、我的缪见,看见了身与心—就它们的自相而言。这些观智由五种「作业道支」所构成。当我们努力专注在当下身心现象的本质,且对它们有所觉知时,正精进、正定、正念就生起了。当我们注意禅修目标时,我们就有了正思惟。正见是如实地了解身与心。这五种要素称为「作业道支」(kāraka-maggaṅga),因为它们联合作用以开发观智,一直到八支圣道成熟时,它们的功用达到极致。通常在起修之前,或者也可以在修习的期间,要圆满三个戒组的成素(正语、正业和正命)。有这三要素,每次我们如实照见身与心时,可以说是在培育所有八个道支。如此,预备道的八道支依道缘之力,助成伴随它们的心、心所法,以及由是而生的色法之生起。

 

  圣道

  

如是,观智逐步进展,直到最终成就道的觉悟(悟入圣道),那是由八种要素组成的,称为八支圣道。马哈希禅师曾经将预备道(观智)和圣道(圣道的悟入),分别比喻成跳跃过运河以及降落在对岸。有四件事在开悟的时刻完成:首先,见身心不断遭受无常的折磨;第二,根除对它们的执着,那是造成生死流转的因;第三,经验身心的止—涅槃nibbāna;最后,圣道八支的培养,到此时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如此,这圣道的八支依道缘之力,成为伴随它们的心、心所法,以及由是而生的色法之缘。

 

相应缘

(Sampayutt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8)

Sampayutta-paccayo’ti:

  Cattaro khandhā arūpino aññamaññaṃ sampayutt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相应缘是:

四种非物质(即:名)蕴彼此相互为缘。

(此缘与俱生缘第一小节完全相同)

雷迪禅师的解释

成对的缘有三:相应与不相应,有与无有,离去与不离去;它们并非相互排除,而是妥贴地包括在前头的缘中。重复的目的只是为了点出,有些缘法依相应缘之力,成为其缘所生法的助缘,有些则是依不相应缘之力,有的依有缘之力,有的则是依无有缘之力,有的依离去缘之力,有的则是依不离去缘之力。

关于后两对缘,有些情况中「有与无有」(atthi and natthi)这二词指二种邪见,「有」代表永恒灵魂的存在(常见sasata-diṭṭhi),而「无有」是灵魂的断灭(断见uccheda-diṭṭhi)。为了避免此二缘与二种邪见的混淆,又有了另一对离去与不离去缘,虽然这二对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至于相应缘,所有的心与其伴随的心所总是相互为缘的。所谓的相应,意思是心与心所以这样的方式而形成聚合性:它们一起生起,一起灭去,以同一个目标为所缘,并且依同一个感官入处。

此处,聚合性的意思就是彼此相应。例如,「看见」的活动是由八种因素构成的,如眼识和包括触(phassa)等的七种心所。但是,这八种因素的总体叫做「看见」;我们无法以〔这个动作〕所包含的各别单一的心所之名,来描述看见〔这个动作〕。其余感官活动〔如听见等〕也是同样的情形。也就是这样,相应的意思就是诸心所的聚合。

 

不相应缘

(Vippayutt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8)

 Vippayutta-paccayo’ti:

  • Rūpino dhammā arūpīnaṃ dhammānaṃ vippayutta-paccayena paccayo.
  • Arūpino dhammā Rūpīnaṃ dhammānaṃ vippayutt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不相应缘是:

  • 色法依不相应缘之力助成非色法的生起。
  • 非色法依不相应缘之力助成色法的生起。

此不相应缘有如下二部份:

身依二种缘做为心之缘:俱生缘和前生缘。

心依二种缘做为身之缘:俱生缘和后生缘。

身之于心

俱生不相应

在结生(paṭisandhi)的时刻,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名色组合体,它叫做「羯罗蓝胎」,其构成份子是结生心及其心所、心脏、身净色与性别。据说这个组合体微小到肉眼看不见。在此一时刻,我们的心所必须依赖心依处(构成心脏的色法)。心依处与心所一道生起,但彼此不相应,因为它们根本是不同〔性质〕的法。因此,心依处色法依俱生不相应缘之力,成为我们结生心及其心所的缘。

前生不相应

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在五蕴众生一期生命中,六处比由此而生的心所法早1~16个心识剎那生起。此六处依前生不相应缘之力,成为85种心(不包括4无色果报心)及其伴随心所法的缘。

心之于身

俱生不相应

五蕴众生在结生时,以及之后的一生中所生起的75种心(4种无色界果报心,10种双五识除外)与52心所,这些心、心所法依俱生不相应缘之力,成为结生时的心生色与业生色(与上述的心一道生起)之缘。

后生不相应

 

后续的四名蕴,依后生不相应缘之力,成为色法生起的助缘(此处,后续的四名蕴包括85种心及52种心所,在五蕴有情一生当中,这些心、心所比由它们所生的色法晚1~16心识剎那生起。而这里涉及的色法是指那些已经生起,并已达住位的色法,它们是由四因之一所生,且在上述名蕴之前生起。)

勿忘身心的关连

此发趣法明白指出,我们的身与心总是一起作用。科学也早就证实这点。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我们体内的化学变化,对我们的心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我们的心也往往是体内化学变化的原因。他们甚至发现我们的大脑会被心(思想和感觉)改造或重塑,从而证实了大脑的可塑性。因为我们的态度和思考模式决定了我们是谁,是怎样的人,所以奉劝大家要尽力照顾好我们的心,以便心处于良好的状态中(我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来照顾我们的身体)。

负面的情绪如忧心、焦虑、寂寞、紧张、沮丧等,必定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姑不论我们的年龄、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或社会地位如何,总有些时候,我们无可豁免地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遭遇到精神上或心理上的问题。处理这类的问题,我们得到的建议是服药、放个长假、睡眠充足、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等等。然而,这样的建议本身并无法帮助我们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它们会由于我们永不餍足的欲望而不断地重现。我们老是想要更多些、更好些、更新些。科技所提供给我们的,往往已经远超乎我们的想像,但即使是最新的科技,也无法满足我们想要更多的无尽贪念。不管科技有多先进,它无法帮助我们疗愈忧伤焦虑。因此,我们当考虑试试佛陀的方法,即:禅修,它具有独特的能力,可以使我们完全解脱那些心病。不过,我们别忘记禅修是一种心的修炼,我们得有耐心真诚地修习,然后它才能在我们日用生活中,真正发挥良好的作用。

禅修

观32身分

这是佛陀教导的一种禅修方法,可以克服负面的情绪。佛陀将我们的身体比喻成牛车,它是由其轮、轭等部份的综合而命名的。换言之,那些部份之外,并没有牛车。同理,在身体的32种构成分子,如发、甲、齿、皮、肉、筋、骨等等之外,并没有〔所谓〕「我」〔的存在〕或〔有什麽是属于〕「我所〔拥有的〕」。比如说,我们全身有超过300根不同的骨头。把这些个别的骨头当做是实实在在的「我」或「我所」是何等地荒谬。对这些部位进行观照,我们便会超越「我」或「我所」的妄见,体会到何为我们的真实,同时减少对身体的执着。当我们的执着减少了,自然地忧愁焦虑也会减少。

观死

还有一种禅修方法能达到这个目的,即是对于死的必然性进行观照。我们有一种自然的本能,感觉自己好像不会死。无论我们受多少教育,这不死的迷妄持续地笼罩着我们,虽然身边很多人死亡,我们一直都看到或听闻到的。这种迷妄的错觉永远是我们贪念的助燃剂,是我们内心忧悲的主要成因。彻见此一生命的现实,令我们免于忧患,并且有助于我们放下执着。修习这种禅观,我们可以如是观照:

「我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情形:死于何年,何处,何日,因何病?亦不知我死后的去处。」

「死亡是确定的。生命是不确定的。我随时随地都可以死。」

观出入息

另外一种方法是观出入息。藉着观照每一个出息与入息,我们当仅仅系心于呼吸上,别让心跑到其他任何地方去。初修时,就像其他任何种类的训练,我们开始时会觉得困难,因为我们的心一向都是游移不定的。它就是这样的。察觉到心跑掉了时,只要将它领回到禅修目标(呼吸)上就好。修止禅的话,做到这样即可。但如果我们用跟修观禅一样的方式,对妄想的心加以观照,这样也会有所助益。诚如「熟能生巧」这句话所言,如果我们保持耐心与持续力,一再地把心导回到禅修目标上,最终我们的心安住在目标上的时间就会长久些。到那时,我们想置心何处,便能把心导向该处,这样,心也就会听我们的话,不会跑到不该去的地方。依这样的方式,我们便能避免忧心焦虑。当我们躺在床上,于尚未入睡之前修习这种禅观的话,将有助于促进良好的睡眠。

但是如果心太调皮,躁动难以安住在禅修目标上,那么就要建议默念数息的方式。数息时最少应数到五下,但最多不要超过十下。中间不要有停顿。数不到五下,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令心专注。数超过十下,我们的心会取数字而不是呼吸做为目标。数息时应当在出息或入息结束时记数,而不是在呼吸开始的时候。所以,从入息开始的话,在吸气完成时默数「一」。记出息也是一样。然后再开始数二,照这样的方式继续下去。如果入息和出息合计为一数的话,那么最好只数到五。

观禅

虽然念住禅修的主要目的,在于完全地解脱生死轮回,但是遇到紧急状况时,念住禅修对我们也有极大的帮助。在缅甸时,有次我发生了车祸,我过去所修的死随念和观出入息都帮不到我,虽然我这二方面都修得很好。我心跳那么快速,情绪变得那么焦虑,以至于连要打电话回禅修中心求救的号码都想不起来。然而,在那当时,观禅真正发挥了很好的效用。我发现到,在提起正念时,它帮助我当下就释放了内心的焦虑。我们很容易去观照像我所经验到的,那么强烈的焦虑,因为这个目标是那么地明显。

毗婆舍那是一种能力,使人专注于当下任何明显的法,无论是精神上,身体上或是情感上的。活在当下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因为当下的事物就是真实之法,而且也是最能把握之法。过往之事已成过去,而未来之事未可定。很多好事歹事往往出乎我们意外地发生。藉着观禅的修习,我们受到最好的训练,学会如何活在当下,并且克服一些负面的心所如担忧与焦虑。

《本生经》有一个故事,关于一位即将成佛的王子,名为德明亚(Temiya)。他害怕有朝一日他会成为国王,因为这样人们会指望他去做很多不善之事。所以他便假装残疾,如此一来他便会遭受漠视,并被废除王位继承权。于是,他想办法在森林里度过余生,以根茎树叶果腹。但是,后来他的父王找到了他。他的气色比在皇宫中生活时还要清朗得多。国王问他何能致此,王子的回答证实了活在当下,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于过往无追悔;亦无望于未来。

于现在我心满意足。如此令我气清色明。(〈哑跛本生〉)

 

幸福之上

我们喜欢享受人生,而忽视生命的真实,例如,死亡的必然性,或是身心汇聚之流,以及它的无实质性。「无知是幸福的,」这句话暗示了「知识带来不幸。」然而,在此名法、色法的汇聚之流中,幸与不幸就像我们梦中所经验的那类苦与乐,只不过是些错误的观念罢了。例如,假设在梦中我们因所爱之人遭遇麻烦而难过起来,那么从那个梦中醒来就是幸福的。同理,要是能明白事实真相,从「我」与「我所」的迷妄中醒觉,那就更加幸福。对身中当下明显的诸法保持觉知,透过这样的修习,我们便能超越迷妄见到真理。倘若我们对过去或未来有不必要的瞻前顾后,我们连口中的食物都无法享受,睡也没有好眠,那么我们根本不可能见到真实的谛理。因此,活在当下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这样我们便有机会实际体验到真实法。

仅供学术性研究参考

最后二对缘

 

最后二对的缘,将提供我们学术性研究所需的额外资讯。如同雷迪禅师在解释相应缘时所说,这二对(有与无有缘一对,离去与不离去缘一对)并非具有独立性的缘,而是分别为前述诸缘所摄。此外,有缘与不离去缘本质上是一样的,故它们总归为一组;无有缘和离去缘也是如此。以下将说明前述诸缘如何涵摄这二对缘。

有缘与不离去缘

有18个缘,它们都包括了有缘与不离去缘。在这18个缘中,当缘法助生其对应之法时,是现存的或尚未消失。18个缘当中有15个属于俱生缘,因为它们的缘法与缘所生法同时一道生起;有2个属于前生缘,因为它们的缘法先于缘所生法生起;有1个属于后生缘,因为它的缘法后于缘所生法生起。

下列是属于俱生缘的15个缘:

  1. 因缘(hetu-paccayo
  2. 增上缘(adhipati-paccayo
  3. (俱生)业缘(kamma-paccayo
  4. 食缘(āhāra-paccayo
  5. 根缘(indriya-paccayo
  6. 禅那缘(jhāna-paccayo
  7. 道缘(magga-paccayo
  8. 相互缘(aññamañña-paccayo
  9. 果报缘(vipāka-paccayo
  10. 相应缘(sampayutta-paccayo
  11. 不相应缘(vippayutta-paccayo
  12. 俱生缘(saha-jāta-paccayo
  13. 依止缘(nissaya-paccayo
  14. 有缘(atthi-paccayo
  15. 不离去缘(avigata-paccayo

以下二缘属于前生缘:

·所缘缘

·入处缘

在此二缘中,缘法先于缘所生法生起,但在助成缘所生法之时还存在着或尚未灭去。

后生缘只有一种,此中缘法(这里指的是心所法)晚于缘所生法(这里指的是色法)生起。然而,缘法在助成缘所生法时还存在着或尚未灭去。

无论如何,在这18种缘中,缘法在促成对应之法时是现存的,或尚未灭去。因此,这二缘,即有缘与不离去缘,都涵融于此18种缘中。

无有缘与离去缘

无有缘和离去缘完全相同。在此二缘中,当缘所生法生起时,缘法已不存在或已灭去。所以,此二缘总是涵融于其他四种缘当中,即:无间缘、等无间缘、重复缘及亲依止缘。如此,有六种缘,其缘法在助成相对应之法时,已不复存在或已灭去。

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缘并摄

我们把不同数目的发趣缘并摄在一起,这要看我们以什么法做为缘法,以什么法做为缘所生法而定。例如:

  1. 在结胎的时刻,当六种因助成其伴随的心、心所、心生色及业生色时,那么这五种缘可并摄:因缘、俱生缘、依止缘、有缘与不离去缘。
  2. 在结胎的时刻,当六种因助成其伴随的心、心所与心所依处色法时,那么这六种缘可并摄:因缘、俱生缘、相互缘、依止缘、有缘与不离去缘。
  3. 当六种因助成其伴随的的心、心所法时,这七种缘可并摄:因缘、俱生缘、相互缘、依止缘、相应缘、有缘与不离去缘。
  4. 在结胎的时刻,当三种果报因助成其伴随的的心、心所、心生色及业生色时,那么这六种缘可并摄:因缘、俱生缘、依止缘、果报缘、有缘与不离去缘。
  5. 在结胎的时刻,当三种果报因助成其伴随的心、心所与心所依处色法时,那么这七种缘可并摄:因缘、俱生缘、相互缘、依止缘、果报缘、有缘与不离去缘。
  6. 当三种果报因助成其伴随的的心、心所法时,这八种缘可并摄:因缘、俱生缘、相互缘、依止缘、果报缘、相应缘、有缘与不离去缘。
  7. 在结胎的时刻,当三种果报因助成心生色及业生色时,那么这七种缘可并摄:因缘、俱生缘、依止缘、果报缘、不相应缘、有缘与不离去缘。
  8. 在结胎的时刻,当三种果报因助成其同时并存的心所依处色法时,那么这八种缘可并摄:因缘、俱生缘、相互缘、依止缘、果报缘、不相应缘、有缘与不离去缘。

结语

第三股影响力

既然基因是遗传的,为何双胞胎会具有不一样的人格,甚至连指纹也不同?在科学上这依然是个谜。双胞胎的基因是一样的,教养也几乎相同,然而不知怎地,当他们经过学步期开始发育,分歧的生物路径还是产生了。有人于是认定,生物学家遗漏了第三股影响力。虽然早在1953年,DNA的基本结构被发现之前,人们便一直在思考着,来自先天本然与后天养育使然的相对性影响力,但他们忽略了纯粹偶然的因素。只有具科学思考的理智主义者才会认为,在细胞的生命当中,随机性是扮演着一定角色的。

在阿毗达摩的思想中,这第三股影响力被归诸于五种潜存的心理力量(在论述无间缘时有提到这点)。虽然〔有些事情〕我们认为只是「纯属偶然」,但其实它们还是与这些潜存的力量有关,只是方式或有不同。我们已经讨论过,遗传(基因)与环境(教养)的形成,是如何地经由无间缘、自然亲依止缘、业缘等,而受到这些潜存的心理力量之制约。

我们过世时,脑也彻底死亡,这是毫无疑问的。轮回真有其事,并非想像。不可否认地,在遗传与环境的因素之外,还有第三股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发趣论》详细审视诸心所,其独特的作用以及交相影响的情形,提出这第三股影响力会是什么的看法。实际上,唯有透过念处观(satipaṭṭhāna vipassanā)的修习,我们方能从实际的层面,对于《发趣论》,以及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真正的了解。

科学支持正念

正念在生物系统中的重要性,科学家们也认识到了。他们说,透过心理的锻练,成人的大脑可以大幅度地重新配置其联系网络;还有,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大脑中,有些部分比较受到忽略。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恢复它们〔的功能〕,比如,当我们与人谈话时,留意话语以外的目标;对自己的起心动念保持更高的觉知力;轻松地同时进行多项工作。前文一再重述,我们的正念有四种所缘:身(或身体动作)、受、心、法。如果我们保持觉知力,那么无论这些所缘是可意或不可意的,我们对所缘的反应都会是善的。无疑地,善的反应总能对我们的生物系统造成健康的影响。

虽然阿毗达摩强调心所,以及它们所遗留之潜存力量的重要性,但阿毗达摩向来都承认,心理与生理之间的交相作用,如《发趣论》诸多缘中所显示的。因此,阿毗达摩与科学的发现—生理对我们的心产生影响—并没有冲突。与此相类似的是一种特殊药物的发现,它能选择性地抹除创伤性的和纷杂的心念,借此而恢复心〔的功能〕,使之更敏锐。

佛陀的教法殊具明确性

佛陀明白地指出,他的教法以四圣谛为限。一日,在乔赏弥(Kosambhi)城附近的树林里,佛陀拾起地上的一些落叶。他问比丘们,手中的树叶,以及整个树林的树叶,何者为多数?答案当然是整个树林的树叶多于手中的。佛陀藉这个比拟说明,比起没有教的,他所教给弟子们的是少数。佛陀告诉他们,自己没教的是那些不具真正利益的,不是引导人入圣道的,不利于破除执着的,不是趣向苦的止息,不是趣向终极平静的,不是导人入观智的,不是趣向觉悟,也不是趣向涅槃的。他明白地说,他的教法仅限于四圣谛,它是有利益的,引导人入圣道的,有利于破除执着等等。(《相应部·大品》,页383)

  四圣谛:

1.苦谛:由于我们对身与心的执着,它们被视为是真正的苦。因为是无常法,它们总是不从我们之所愿。在此意义上,佛陀在说第二部经(《无我相经》)时提出这样一个启迪性的问题:「无常法为苦为乐?」

2.集谛:对(构成我们生命的)身心的执着是苦的真正原因。对生命有执着,我们勇敢面对无量诸苦,拼命要存活下去,但结果只是老病和死亡。

3.灭谛:根除了对(构成我们生命的)身心的执着,就不会再有与生命相关的苦。所以苦的真正止息指的是执着的止息。详阅基本阿毗达摩那节关于「涅槃」的阐述。

4.道谛:修习包含八支圣道的四念处禅观,令我们能如实照见身与心。如此,便不会有产生执着及其苦果的余地。详见〈道缘〉篇的说明。

佛陀如是总结此一教说,鼓励我们走在八支圣道上,那是引导我们入涅槃的终极寂静之道。换言之,他教导我们修习四念处禅观,使我们能如实地照见名色法〔的本质〕:无常、苦、无我,如此便能根除执着—苦的根本原因。

超越因缘法

我们的生存需要无数的条件,就像我们屋前种植的花一般。然而,我们的生命无需像那些花一样,任凭种种因缘条件的摆布。我们可以经由明智的努力(payoga),创造有利的条件,让生活变得更好。甚至我们还能想办法超越因缘法。例如,当我们〔的病情〕获得正确的诊断时,我们差不多已经知道正确的治疗方式。同样地,我们学习了因缘的法则之后,也能学到如何超越它。当然,唯有通过观禅(vipassanā)的修习,我们才能依于我们自身的经验,学习到因缘的法则(paṭṭhāna发趣法),然后超越它。

因此,我们是不是许下心愿来做个总结呢:「愿我们都能修习观禅,直至能够从自身的经验了解因缘的法则,进而超越有为法的制约,达到无为的境界。」

深怀慈愍

赖明

写于圣荷西2010年3月3日

 

附录-1

89种心

· 12不善心

· 18无因心

· 24欲界美心

· 27高尚心

· 8出世间心

12不善心

八贪根心

  1. 无行贪根心,悦俱,邪见相应
  2. 有行贪根心,悦俱,邪见相应
  3. 无行贪根心,悦俱,邪见不相应
  4. 有行贪根心,悦俱,邪见不相应
  5. 无行贪根心,舍俱,邪见相应
  6. 有行贪根心,舍俱,邪见相应
  7. 无行贪根心,舍俱,邪见不相应
  8. 有行贪根心,舍俱,邪见不相应

二瞋根心

  1. 无行瞋根心,忧俱,瞋恚相应
  2. 有行贪根心,忧俱,瞋恚相应

二痴根心

  1. 舍俱痴根心,疑相应
  2. 舍俱痴根心,掉举相应

18无因心

七不善果报心

  1. 舍俱眼识
  2. 舍俱耳识
  3. 舍俱鼻识
  4. 舍俱舌识
  5. 苦俱身识
  6. 舍俱领受心
  7. 舍俱推度心

八无因善果报心

  1. 舍俱眼识
  2. 舍俱耳识
  3. 舍俱鼻识
  4. 舍俱舌识
  5. 乐俱身识
  6. 舍俱领受心
  7. 悦俱推度心
  8. 舍俱推度心

三无因唯作心

  1. 舍俱五门转向心
  2. 舍俱意门转向心
  3. 悦俱阿罗汉生笑心

24欲界美心

八大善心

  1. 无行善心,悦俱,智相应
  2. 有行善心,悦俱,智相应
  3. 无行善心,悦俱,智不相应
  4. 有行善心,悦俱,智不相应
  5. 无行善心,舍俱,智相应
  6. 有行善心,舍俱,智相应
  7. 无行善心,舍俱,智不相应
  8. 有行善心,舍俱,智不相应

八大果报心

(文与八大善心同)

八大唯作心

(文与八大善心同)

27高尚心

五色界善心

  1. 初禅善心,具寻、伺、喜、乐、一境性(定)
  2. 二禅善心,具伺、喜、乐、一境性(定)
  3. 三禅善心,具喜、乐、一境性(定)
  4. 四禅善心,具乐、一境性(定)
  5. 五禅善心,具舍、一境性(定)

五色界果报心

(文与色界善心同)

五色界唯作心

(文与色界善心同)

四无色界善心

  1. 住「空无边处」(第五)禅善心
  2. 住「识无边处」(第五)禅善心
  3. 住「无所有处」(第五)禅善心
  4. 住「非想非非想处」(第五)禅善心

四无色界果报心

(文与无色界善心同)

四无色界唯作心

(文与无色界善心同)

8出世间心

四出世间善心

  1. 须陀洹道心,断所有堕生恶趣之不善法,特别是我见和疑
  2. 斯陀含道心,欲贪与瞋心薄弱
  3. 阿那含道心,欲贪与瞋心俱断
  4. 阿罗汉道心,所有残存不善法彻底根除,如对色界、无色界的执着、慢心、掉举与无明

四出世间果报心

(文与出世间善心同)

附录-2

89种心可分为四类,即:不善心(akusala)、善心(kusala)、果报心(vipāka)、唯作心(kriya)。

12不善心

  • 八贪根心
  • 二瞋根心
  • 二痴根心

21善心

  • 八大善心
  • 五色界善心
  • 四无色界善心
  • 四出世间善心

36果报心

  • 七不善果报心
  • 八无因善果报心
  • 八大善心
  • 五色界果报心
  • 四五色界果报心
  • 四出世间果报心

20唯作心

  • 三无因唯作心
  • 八大唯作心
  • 五色界唯作心
  • 四无色界唯作心
  1. 译按: ārammaṇa-paccayo 一般都译为Sense-object Condition —「所缘缘」。本书的作者着眼于所缘吸引主体注目的力量,以Fascination Condition —「迷魅缘」译之。
  2. 「心识剎那」实际上是指构成我们思想过程,个别的心之单位,而不是指心的时间段。时间、处所、形态等是一些概念,有赖于身与心而显现。身心之外,无处可见,也不能说它们以任何形式生起或灭去。
  3. 根据阿毗达摩,在几秒钟的心念里,有数百万个心路过程生起,每一过程包含10至17个心识剎那。在本书中,心与识这二个词将被当做同义词来使用,指涉这种个别的心识剎那或思想单位。
  4. 业是一种心的遗势,乃由过去的意志性行为所遗留而潜存着。当适当的缘具足时,业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对应的果报。详见第13缘。
  5. 因此,我们将把「先天心」和「潜意识」这两个名称视为同义词。
  6. Mano-dvāraṃ pana bhavaṅganti pavuccati. (意门说为有分心。)《摄阿毗达摩义论》47
  7. Santīraṇa直译为「推度心」,是18无因心的一种。
  8. 鬼 (巴利文是peta)、天人与梵天是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众生,除非他们想让我们看。但是很多科学研究已经显示,有像鬼一样看不见的众生,他们是可能存在的。
  9. 译按: 汉译传统中macchariya的译语大多为「悭吝」,但这个字也有忌妒的意思。本书的作者提出字源上的解释: macchariya(勿,不) 和acchariya (胜妙) 组合而成,意指一种「最好没有人跟我一样好」的所谓「不耐他荣」的心态。巴利文issā macchariya往往并列,因为这两个字传递类似的意思。阿毗达摩如此区分两者的差异: issā 是对于他人更胜于己的事实感到不悦;而对于他人原先不如自己,后来却迎头赶上,与自己并驾齐驱的事实,内心感到不畅快,这就是macchariya了 。
  10. 译按: 虽然作者厘清了paññatti的正确意涵,但也许是顺应普罗大众的方便吧,有些地方还是沿用一般人熟知的译语 “concept” 概念。
  11. 译按:传统汉译作「胜义谛」或「真如」。
  12. Pakudha Kaccāyana 是佛陀时代一种特殊教义的创立者。他教导弟子说,有七种元素是世上恒常不变的终极存在:地、火、水、风、乐、苦以及灵魂。他认为用剑砍人的喉咙,不过等同于将剑刺入诸元素中。 (〈戒蕴品〉,页53)
  13. 阿罗汉是圆满觉悟的人。他们的善行如布施、持戒等不会产生果报,因为他们已经不再轮回受生。这也就是为何他们的善心所叫做「唯作」(kriyā),而不是「善」(kusala)的原因。
  14. 四种恶口:妄语、两舌、粗恶语、杂秽语。
  15. 三种邪行:杀、盗、邪淫。
  16. 意识界指89种心其中76心之一(不包括双五识,一对领受心和五门转向心)。
  17. 实际五根门目标的心象往往被好几个后续的意门心路过程所缘取(tadanuvattaka-mano-dvārika-vīthi)
  18. 如果布施者是位阿罗汉,布施是由八大善心或八大唯作心之一所成。
  19. 修止禅时,禅修目标如地、水、火、风等只是让心专注的目标,而不是像修观禅一样,去观目标的特性。
  20. 增上心由52种叫做具增上速行 sādhipati javana(55种速行心中2种痴根心和生笑心除外)的心构成。其心所为数50(52心所中欲和疑心所除外)
  21. 这是印度一种跟种姓制度有关的习俗,低阶种姓的人坐过的椅子要用牛奶清洗。在印度,牛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动物,而牛奶则类似能洗掉可厌之物的神水。安贝克(Ambedkar) 博士是印度「贱民」阶级中第一位受高等教育的(歌伦比亚大学博士),在政坛上也是杰出人物。根据他传记的记录影片, 在国会上他一离开,马上有人用牛奶清洗他的座位。
  22. 译按:《法句经》第47偈。参阅达摩难陀长老编着,周金言译《法句经故事集》,页120-1。
  23. 译按:《法句经》第119-120偈。参阅达摩难陀长老编着,周金言译《法句经故事集》,页246-7。
  24. Ijjhati bhikkhave sīlavato ceto-paṇidhi, visuddhattā.
  25.  这大概位于印度加尔各答和马来西亚之间,在佛教历史中那时是叫做金地。
  26. 六种增上所缘指的是吸引人的所缘,包括18种可欲求之物(piya-rūpa sāta-rūpa), 84种心 (不包括二瞋根心,二痴根心以及苦相应的身识),47种心所 (五种心所除外:愤怒、嫉妒、忧心、悔和疑),还有涅槃 (nibbāna
  27. 8贪根心,8大善心,4大智相应唯作心,8出世间心;45心所(不包括愤怒、嫉妒、忧心、悔、疑,以及四无量心之中的悲与喜)。
  28. 我们无法透过一般的感官真正体验到涅槃。唯有通过道心、果心,我们方能体验到它,这是就心法、色法之流止息,此一独特的时刻这方面来说的。我们用「道智-果智的所缘」来指涉这种时刻,虽然这并非真是我们感官的所缘。
  29. 不善心有12, 善心有21,果报心36, 唯作心20。附录-1有列举,请参阅。
  30. 感官有六:眼、耳、鼻、舌、身、意。
  31. 六种所缘:色、声、香、味、触、意的所缘(意门目标)
  32. 注意力的应用是心所之一,叫做作意(manasi-kāra)。然而,在五门心路的情形中,吸引注意力 (manasi-kāra) 指一个心的单位,叫做「五门转向」(pañca-dvārāvajjana)。在意门心路里,这个语词是指「意门转向 (mano-dvārāvajjana)。再者,在经藏 (Suttanta) 方面,如理作意 (yoniso manasi-kāra) 与非如理作意 (ayoniso manasi-kāra) 分别指善与不善的态度。因此,作意(manasi-kāra) 有四种。
  33. 意门目标是指所有只能与潜意识(唤作意门),而不与五感官接触的目标。此意门目标包括所有心法与色法、概念法和涅槃,不包括当下的感官目标。
  34. 注意:根据这个缘,在过去生和现在世之间没有过渡的生命,因为现在世的第一个心(paṭisandhi结生心),依无间缘之力即刻承续过去世最后一个心(cuti死心)。
  35. 译按: 据本书作者的解说,古代印度人相信实语或密语 (宣告个人生命中真实或私密之事) 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在生死关头、紧急时刻、或有迫切愿求时,发挥作用,使人化险为夷、度过灾厄、满足愿求。一个知名的例子是关于央堀摩罗比丘的 (Aṅgulimāla,出家前他曾经杀人无数),为了救度一位陷于产难的妇女,他对这位孕妇立下誓愿,宣告自己自从成为佛陀的圣弟子以来,未曾杀害任何人,愿藉此实语的力量,助她顺利生产。这名妇女果然越度难产的灾厄,母子均安。
  36. 心性大致有六种:贪行、瞋行、痴行、忧行、信行、慧行。贪行人经常想着浪漫的生活,瞋行人很容易发脾气,等等。
  37. 所有色法除了四根本元素之外,均被视为「四大种所造色」。
  38. 这是一种脑内分泌的氨基酸,具有镇痛的作用。
  39. 所有色法,除了四大种色之外,一律被视为是「四大种所造色」。
  40. 在究竟意义上,布施持戒是八大善心之一。这八种心之一通常在单一心路过程中会重复七次,名为速行。数百万个这样的心路过程构成我们布施持戒的行为。在任何一个单一过程里,前一个速行(善的)是后一个速行(善的)的缘法,所凭藉的缘力除了此自然亲依止缘 (pakatūpanissaya) 外,还有无间缘 (anantara)、等无间缘 (samanantara)、重复缘 (āsevana)、无有缘 (natthi)、离去缘 (vigata)。
  41. 在《发趣论》这一小节中,善法不包括道的证悟,因为它绝不会成为不善法的缘。
  42. 译按:巴利圣典学会的版本是《增支部》十集的第76经(AN V 144),并无经名,但第六次集结的版本 (《增支部》第三册,页370) 标名《三法经》。
  43. 眼入处是眼睛里面敏感的物质,反映物像而使我们得以看见。耳入处是耳中敏感的色法,接受声音的撞击,然后我们便听到。鼻入处是鼻子里面敏感的物质。舌入处是舌头上敏感的物质,而身入处则是遍布全身的敏感物质,指(脚)甲顶端和毛发外侧除外。至于心,实际上那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心脏」,而是心脏里的血液。更精确地说,那是心脏的血液里头所生起的一种色法。因为它是我们思想的依凭处,所以称为心依处。(摘自U Sīlānanda 禅师的《缘起法》)
  44. 阿育王(纪元前304~232)是印度孔雀王朝的一位君主,统治时间为纪元前273年到232年。他经常被援引为印度以及全世界最伟大的君王之一。在几场军事胜战后,阿育王统治了现今印度大部份的领土,他的帝国西方是今日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东方是今日印度的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而南方远及卡纳塔克邦的婆罗门山。(维基百科,谷歌)
  45. 译按: 叶均译《清净道论》,第 17品第3.2.4小节〈说慧地品・结生识与诸色法的关系〉,页568-9 (电子档)。
  46. 译按: 此处「同一」应从动态的延续性过程来理解。个别而言,王是王,蛇是蛇,各有不同的心、色法作用过程,但王由于业力投生为蛇,这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灵魂的过渡,而是心藉着业力产生的延续,由此而架起王与蛇之间的联系,因此而说为「同一」。
  47. 译按: Uddhaca通常译为「掉举」,有内心浮举躁动的意思,处于这种状态的心理活动多半是一些漫无目的念头,例如: 妄想杂念、遐想、梦想编织等等。
  48. 三种不善念:贪欲之念、杀念、害念。
  49. 三种善念:舍离之念、慈念、悲念。
  50. 四种口恶业:妄语、毁谤、恶口、闲杂话。
  51. 三种身恶行:杀、盗、邪淫。
  52. 译按:此处括弧内的巴利文并不是对应「我们忆念高贵之事物」的原文; sammā-sati是正念的意思。本书的写作以一般性读者为对象,作者考量其可读性,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遇有专门性术语时,往往以举例的方式表达,正式的名相则放入后面的括弧内,这是作者惯用的手法,后面sammā-samādhi的处理也是如此。
热门标签: 四念处 内观禅修 南传禅修

上一篇: 毗婆舍那实修教学

下一篇: 内观基础

禅修资料

热门信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