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 修 手 册
目次
目次
2009
台湾 法雨道场 编印
★ 仅供禅修者参考之用 ★
﹝目 次﹞
﹝一﹞【课诵】
﹝三宝赞﹞………………………… 2
念佛解说、念法解说、念僧解说
【吉祥经】…………………………… 4
三十八种吉祥事
【胜利经】【三十二身分】【死随念】…6
【 慈经 】…………………………… 7
【 宝经 】…………………………… 8
【 慈愿 】……………………………11
【三皈依】……………………………12
【正授八戒】…………………………12
回向……………………………………14
八戒戒相………………………………15
十戒之效益与免难
十善之效益与十不善之障难
离十戒与十戒之生起、根、业、受
﹝二﹞【修禅】
修行的四大优先………………………32
禅修初步(前方便)……………………33
十波罗蜜………………………………35
禅修期间的十波罗蜜
适合修禅地点…………………………36
静坐须知………………………………36
安般念(入.出息念)修法要点…………39
观入.出息念之‘触’之修法要点……41
出入息念三摩地………………………42
四界分别观……………………………46
九住心…………………………………49
修禅的增上缘…………………………49
行禅……………………………………50
卧禅与立禅……………………………50
行脚八大觉知…………………………51
八大人念………………………………52
五根及平衡五根………………………53
五盖及其对治…………………………54
对治散乱的方法………………………55
七觉支与七邪觉支 ………………… 55
修习六根………………………………56
勤修身至念(身念住)十功德…………57
修习毘婆舍那禅观的益处……………57
慈心的修习、悲心的修习……………58
喜心的修习、舍心的修习……………59
修习八风吹不动………………………60
修道次第………………………………61
道次第之利益与免障难………………69
从根源省思使用四资具………………70
平常用功………………………………71
忏悔 / 请求原谅…………………… 73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74
呼吸止观的差别………………………75
易定及不易定时间参考………………77
善恶分明………………………………77
修道之省思要点………………………78
四念处的实修与利益…………………79
四念住 (表) ………………………… 80
凡夫时时观察 / 出家人时时观察……82
劝勉……………………………………82
【课诵】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归依 彼 世尊 阿罗汉 等 | 正觉
◆南摩 达色 巴鹅瓦多 阿拉哈多 三妈三菩达色 (念三遍)
皈依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 三遍 )
﹝三宝赞﹞
﹝三宝赞﹞………………………… 2
念佛解说、念法解说、念僧解说
【吉祥经】…………………………… 4
三十八种吉祥事
【胜利经】【三十二身分】【死随念】…6
【 慈经 】…………………………… 7
【 宝经 】…………………………… 8
【 慈愿 】……………………………11
【三皈依】……………………………12
【正授八戒】…………………………12
回向……………………………………14
八戒戒相………………………………15
十戒之效益与免难
十善之效益与十不善之障难
离十戒与十戒之生起、根、业、受
﹝二﹞【修禅】
修行的四大优先………………………32
禅修初步(前方便)……………………33
十波罗蜜………………………………35
禅修期间的十波罗蜜
适合修禅地点…………………………36
静坐须知………………………………36
安般念(入.出息念)修法要点…………39
观入.出息念之‘触’之修法要点……41
出入息念三摩地………………………42
四界分别观……………………………46
九住心…………………………………49
修禅的增上缘…………………………49
行禅……………………………………50
卧禅与立禅……………………………50
行脚八大觉知…………………………51
八大人念………………………………52
五根及平衡五根………………………53
五盖及其对治…………………………54
对治散乱的方法………………………55
七觉支与七邪觉支 ………………… 55
修习六根………………………………56
勤修身至念(身念住)十功德…………57
修习毘婆舍那禅观的益处……………57
慈心的修习、悲心的修习……………58
喜心的修习、舍心的修习……………59
修习八风吹不动………………………60
修道次第………………………………61
道次第之利益与免障难………………69
从根源省思使用四资具………………70
平常用功………………………………71
忏悔 / 请求原谅…………………… 73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74
呼吸止观的差别………………………75
易定及不易定时间参考………………77
善恶分明………………………………77
修道之省思要点………………………78
四念处的实修与利益…………………79
四念住 (表) ………………………… 80
凡夫时时观察 / 出家人时时观察……82
劝勉……………………………………82
【课诵】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归依 彼 世尊 阿罗汉 等 | 正觉
◆南摩 达色 巴鹅瓦多 阿拉哈多 三妈三菩达色 (念三遍)
皈依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 三遍 )
﹝三宝赞﹞
◆如此,他成为世尊是:1阿罗汉、2正等正觉者、3明行足、4善逝、
5世间解、6无上士调御丈夫、7天人师、8佛、9世尊。
◆法是世尊1善说、2自见、3实时、4来见、5返照、6智者可各自证知的。
◆1善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2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3正理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4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即是四双八辈,这是世尊的声闻众,值得供养、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掌礼敬,*在世间无上的福田。
=======================================================================================================
? 念佛解说 ?
一、阿罗汉 ( Araham,应供、应 )
1.他离一切恶。2.他破烦恼贼。3.他断生死轮回。4.他值得人天供养。
5.他无秘密行恶。
二、正等正觉者 ( Sammasambuddho,正遍知,正觉知一切法的人 )
1.他未得到引导而圆满自悟。
2.他遍知诸苦法,断绝诸集法,证得诸灭法,修习诸道法。
三、明行足 ( Vijjacaranasampanno,具足智慧与德行的人 )
1.他的明具足(三明:宿命明、他心明、漏尽明),所以一切神通、智慧圆满。
2.他的行具足(十五行:戒律仪、防护根门、饮食知量、勤修觉寤瑜珈、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色界四种禅),所以慈悲圆满,能广利众生。
四、善逝 ( Sugato,善净行的人 )
1.他行中道行,没有断见、常见或极端苦、乐行。2.他善说真、实、有利益的法。
五、世间解 ( Lokavidu,彻底认识世间的人 )
1.他了解世间,其缘起,息灭及导向息灭之道。
2.他从所有层面了解众生、众生业行、众生世间。
六、无上士调御丈夫 (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受调御者的无上导师 )
1.他驯服人、非人、畜生,以温和训练、严厉训练、以及温和与严厉训练(软硬兼施)。
2.他向未调御者宣说种种法,鼓励他们迈向圣道。
七、天人师 ( Sattha devamanussanam,天、人的导师 )
他以现世、来世、胜义谛,引领有情度诸苦厄。
八、佛 ( Buddho,觉悟的人 )
1.他证悟解脱痛苦的究竟智慧。2.他觉悟四圣谛,也令他人了解四圣谛。
九、世尊 ( Bhagava,一切众生中最尊贵的人 )
1.他具最胜之德,一切众生之最上,值得尊敬。2.他分别种种道、果,破了烦恼,
抵达苦的边际。3.他破了贪瞋痴、一切恶法。
? 念法解说 ?
一、善说(svakkhato),佛陀说的法,初善、中善、后善,善美的、不颠倒的、趣入解脱的。
二、自见(sanditthiko亲见、现见),因为证得这出世间法,所以信‘他人’可去(见证),证得之后,以省察智自己亲见到为‘自见’。(SA.1.20./I,43.)
三、无时(akaliko),关于自己的给予‘果’是没有时间(的间隔),亦即立刻,就这样无时间(的间隔),为‘实时’)。(SA.1.20./I,43.)
四、来见(ehipassiko),证道是存在的,不是空虚的,值得邀请人一起来见证。
五、返照(opanayiko;opaneyyiko),火已烧到自己的衣、头,也可置之不理,自心值得带近来,为‘返照’。)(Vism.217.;Nd2A.CS:pg.84.;cf. SA.1.20./I,43.)
六、智者可各自证知(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行者修道、得果、证灭皆是自知自证。
? 念僧解说 ?
一、善行道者(supatipanno),贤圣僧是依佛陀善说的法与律而行道的声闻众。
二、正直行道者(ujupatipanno),贤圣僧身正直、口正直、意正直地行道。
三、正理行道者(bayapatipanno),贤圣僧依正理(baya指八正道)而正当行道。
四、和敬行道者(samicipatipanno),贤圣僧具有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精神,世间无与伦比的和合众。
四双八辈的僧伽,是佛陀的贤圣弟子,值得供养、供奉、奉施、合掌敬礼,为无上诸福、利益的增长处。
一、值得供养(ahuneyyo),贤圣僧值得受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资身用品,僧伽接受供品,施者可得大善果报。
二、值得款待(pahuneyyo;ahuvaniyo),供奉物值得奉献贤圣僧,他们也适宜去接受。
三、值得奉施(dakkhineyyo),值得施予贤圣僧。施主相信布施得善果;施主由于无贪、无瞋、无痴的净施,可得大善果报。
四、值得合掌礼敬(abjalikaraniyo),贤圣僧如法如律行道,值得受世人两手放在头上的合掌礼敬。
忆念贤圣僧甚深之德,那时心不被贪瞋痴纠缠,降伏恐惧,忍痛苦,得喜乐,尊敬、顺从于僧伽,得广大、清净的信心。
* 在世间无上的福田:在三界中,增长无能相比的福报之处。
【 吉 祥 经 】
如是我闻1,一时,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于后夜分2,容貌绝妙的天人3,光明遍照祇园精舍,他向世尊接近,亲近、敬礼世尊后4,站在一边5。站在一边的天人,以偈问世尊:
「许多天人及人类,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请开示,最上吉祥。」
(世尊说:)
「1勿亲近愚者, 2应亲近智者, 3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住处应适宜, 5昔时曾作福, 6自持正誓愿,此事最吉祥。
7博学8善工巧, 9善学诸律仪, 10口出善言语,此事最吉祥。
11孝顺父母亲, 12爱护妻与子, 13做事不杂乱,此事最吉祥。
14布施15行正道,16扶助诸亲戚,17行为无可责,此事最吉祥。
18远离19离诸恶,20勿饮食酒类,21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恭敬与23谦虚,24知足与25感恩,26适时闻佛法,此事最吉祥。
27忍耐及28恭顺,29参见诸沙门,30适时论正法,此事最吉祥。
31热心与32梵行(),33证悟诸圣谛,34亲自证涅盘,此事最吉祥。
35虽接触世法,心寂不动摇,36、37无忧.染 38安稳,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类,处处皆不败,随处得安乐,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是我闻: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听闻。可译成:「我这样听说」,阿难(结集经典的口述者)确实这样听闻。由他自己亲耳自佛陀说法,或者亲自从闻法者转述中所听到的。
2后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最后+yama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后夜分(2am~6am),凌晨。
3 诸天人谈十二年「什么吉祥?」没有结论。因此,帝释天王派天子(devaputta),来问世尊吉祥法。
4敬礼世尊后: KhA.116.: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礼、鞠躬、敬礼世尊后)。「敬礼」,日译作:挨拶(aisatzu)。
5站在一边:KhA.117.:「不在后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远,不在长草中,不在逆风处,不在下处,不在高处,已避免这些过失,称为站在一边。」依照《相应部注》(SA.1.1.Ogha暴流)说,退坐一边要避免六种身体的距离:1.不太远(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风(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对面(atisammukham)、6.不在后面(atipaccha)。太远则噪声多(听不清楚),太近则会互相撞击,在上风则散发体味,在高方则不尊重,在正对面则眼对眼接触,在后面则要伸展脖子。
5世间解、6无上士调御丈夫、7天人师、8佛、9世尊。
◆法是世尊1善说、2自见、3实时、4来见、5返照、6智者可各自证知的。
◆1善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2正直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3正理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4和敬行道者是世尊的声闻众,即是四双八辈,这是世尊的声闻众,值得供养、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合掌礼敬,*在世间无上的福田。
=======================================================================================================
? 念佛解说 ?
一、阿罗汉 ( Araham,应供、应 )
1.他离一切恶。2.他破烦恼贼。3.他断生死轮回。4.他值得人天供养。
5.他无秘密行恶。
二、正等正觉者 ( Sammasambuddho,正遍知,正觉知一切法的人 )
1.他未得到引导而圆满自悟。
2.他遍知诸苦法,断绝诸集法,证得诸灭法,修习诸道法。
三、明行足 ( Vijjacaranasampanno,具足智慧与德行的人 )
1.他的明具足(三明:宿命明、他心明、漏尽明),所以一切神通、智慧圆满。
2.他的行具足(十五行:戒律仪、防护根门、饮食知量、勤修觉寤瑜珈、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色界四种禅),所以慈悲圆满,能广利众生。
四、善逝 ( Sugato,善净行的人 )
1.他行中道行,没有断见、常见或极端苦、乐行。2.他善说真、实、有利益的法。
五、世间解 ( Lokavidu,彻底认识世间的人 )
1.他了解世间,其缘起,息灭及导向息灭之道。
2.他从所有层面了解众生、众生业行、众生世间。
六、无上士调御丈夫 (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受调御者的无上导师 )
1.他驯服人、非人、畜生,以温和训练、严厉训练、以及温和与严厉训练(软硬兼施)。
2.他向未调御者宣说种种法,鼓励他们迈向圣道。
七、天人师 ( Sattha devamanussanam,天、人的导师 )
他以现世、来世、胜义谛,引领有情度诸苦厄。
八、佛 ( Buddho,觉悟的人 )
1.他证悟解脱痛苦的究竟智慧。2.他觉悟四圣谛,也令他人了解四圣谛。
九、世尊 ( Bhagava,一切众生中最尊贵的人 )
1.他具最胜之德,一切众生之最上,值得尊敬。2.他分别种种道、果,破了烦恼,
抵达苦的边际。3.他破了贪瞋痴、一切恶法。
? 念法解说 ?
一、善说(svakkhato),佛陀说的法,初善、中善、后善,善美的、不颠倒的、趣入解脱的。
二、自见(sanditthiko亲见、现见),因为证得这出世间法,所以信‘他人’可去(见证),证得之后,以省察智自己亲见到为‘自见’。(SA.1.20./I,43.)
三、无时(akaliko),关于自己的给予‘果’是没有时间(的间隔),亦即立刻,就这样无时间(的间隔),为‘实时’)。(SA.1.20./I,43.)
四、来见(ehipassiko),证道是存在的,不是空虚的,值得邀请人一起来见证。
五、返照(opanayiko;opaneyyiko),火已烧到自己的衣、头,也可置之不理,自心值得带近来,为‘返照’。)(Vism.217.;Nd2A.CS:pg.84.;cf. SA.1.20./I,43.)
六、智者可各自证知(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行者修道、得果、证灭皆是自知自证。
? 念僧解说 ?
一、善行道者(supatipanno),贤圣僧是依佛陀善说的法与律而行道的声闻众。
二、正直行道者(ujupatipanno),贤圣僧身正直、口正直、意正直地行道。
三、正理行道者(bayapatipanno),贤圣僧依正理(baya指八正道)而正当行道。
四、和敬行道者(samicipatipanno),贤圣僧具有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精神,世间无与伦比的和合众。
四双八辈的僧伽,是佛陀的贤圣弟子,值得供养、供奉、奉施、合掌敬礼,为无上诸福、利益的增长处。
一、值得供养(ahuneyyo),贤圣僧值得受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资身用品,僧伽接受供品,施者可得大善果报。
二、值得款待(pahuneyyo;ahuvaniyo),供奉物值得奉献贤圣僧,他们也适宜去接受。
三、值得奉施(dakkhineyyo),值得施予贤圣僧。施主相信布施得善果;施主由于无贪、无瞋、无痴的净施,可得大善果报。
四、值得合掌礼敬(abjalikaraniyo),贤圣僧如法如律行道,值得受世人两手放在头上的合掌礼敬。
忆念贤圣僧甚深之德,那时心不被贪瞋痴纠缠,降伏恐惧,忍痛苦,得喜乐,尊敬、顺从于僧伽,得广大、清净的信心。
* 在世间无上的福田:在三界中,增长无能相比的福报之处。
【 吉 祥 经 】
如是我闻1,一时,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于后夜分2,容貌绝妙的天人3,光明遍照祇园精舍,他向世尊接近,亲近、敬礼世尊后4,站在一边5。站在一边的天人,以偈问世尊:
「许多天人及人类,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请开示,最上吉祥。」
(世尊说:)
「1勿亲近愚者, 2应亲近智者, 3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住处应适宜, 5昔时曾作福, 6自持正誓愿,此事最吉祥。
7博学8善工巧, 9善学诸律仪, 10口出善言语,此事最吉祥。
11孝顺父母亲, 12爱护妻与子, 13做事不杂乱,此事最吉祥。
14布施15行正道,16扶助诸亲戚,17行为无可责,此事最吉祥。
18远离19离诸恶,20勿饮食酒类,21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恭敬与23谦虚,24知足与25感恩,26适时闻佛法,此事最吉祥。
27忍耐及28恭顺,29参见诸沙门,30适时论正法,此事最吉祥。
31热心与32梵行(),33证悟诸圣谛,34亲自证涅盘,此事最吉祥。
35虽接触世法,心寂不动摇,36、37无忧.染 38安稳,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类,处处皆不败,随处得安乐,此等最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是我闻:evam me sutam,如此,被我听闻。可译成:「我这样听说」,阿难(结集经典的口述者)确实这样听闻。由他自己亲耳自佛陀说法,或者亲自从闻法者转述中所听到的。
2后夜分:Pacchimayama (pacchima最后+yama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后夜分(2am~6am),凌晨。
3 诸天人谈十二年「什么吉祥?」没有结论。因此,帝释天王派天子(devaputta),来问世尊吉祥法。
4敬礼世尊后: KhA.116.:Bhagavantam abhivadetvati Bhagavantam vanditva panamitva namassitva(行礼、鞠躬、敬礼世尊后)。「敬礼」,日译作:挨拶(aisatzu)。
5站在一边:KhA.117.:「不在后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远,不在长草中,不在逆风处,不在下处,不在高处,已避免这些过失,称为站在一边。」依照《相应部注》(SA.1.1.Ogha暴流)说,退坐一边要避免六种身体的距离:1.不太远(atiduram)、2.不太近(accasannam)、3.不在上风(uparivatam)、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m)、5.不在正对面(atisammukham)、6.不在后面(atipaccha)。太远则噪声多(听不清楚),太近则会互相撞击,在上风则散发体味,在高方则不尊重,在正对面则眼对眼接触,在后面则要伸展脖子。
﹝吉 祥 经 ﹞ 三十八种吉祥事
01. 勿亲近愚.恶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不可论说而论说之,不可行者而修习之。
2. 应亲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无怖畏、灾难、横祸之事(除非是过去造恶之报)。他能善思惟、善说、善作,于过见过、有过悔改、向人悔过。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圣者--见批注书)。
4. 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指有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住处,可做功德处。
5. 过去世曾经亲近佛陀和辟支佛(KhA.133.)。《杂阿含1000经》:「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识。」
6. 自持正誓愿:即「四摄事」的「利行」:无戒立戒,无信令信,悭者令舍,恶智令建立正智。(KhA.134.;《杂阿含668经》)
7. 对佛法及无过失的在家法博学多闻。
8. (谋生用的)任何手工艺(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众则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调伏身、语、意。
10.口出善言语,指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及善于表达佛法。《经集》(Sn.3-3./vv.450-454):「(1)说善语。(2)说合法之语,不说非法之语。(3)说可爱语,不说不可爱语。(4)说真实语,不说虚妄语。」
11.孝顺、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洗脚、推拿、按摩、洗澡,给予四事供养及储备)。
12.爱护、照料诸亲生孩子(包括儿子与女儿, KhA.138.)和诸妻子。
13.做事不紊乱,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财产能布施给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业道。
16.亲戚有被济助。「亲戚」指与父母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为尽责,不被智者责备。
18-19. 《吉祥经注》(KhA.5-11./p.142.)︰「远离、离诸恶︰远离︰远避。离诸恶︰有情以放弃或避开来弃离(杀、盗、邪淫、妄语之恶)。」《小义释注》(Nd2A.CS:pg.10.)︰「远离︰远离享乐。离︰没有享乐。」
20.不饮酒、不用麻醉药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为‘不放逸’ (与正念不分离)。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
23.谦逊,谦卑。
24.知足于衣服、饮食、医药、卧具。
25.感恩图报。能记忆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说世间两种人难得:知恩、报恩)(A.2.11./I,87.)。
26.适当时候听闻佛法。在此,批注书说︰「适当时候」指意乱 (uddhacca掉举)、情迷(kama-vitakkadinam欲寻等)时,其时可以闻法得乐。
27.忍了再忍,乃至于没有该忍的还要忍。
28.恭顺受教。容易受劝告为「恭顺」(sovacassata)。
29.参访沙门,供养修福、问法.决疑。沙门:在此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烦恼者。
30.适时论法,能更深入法义。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离淫欲。KhA.151.︰梵的行为,诸梵天的行为,称为‘梵行’ (brahmacariyam),优良的行为之称。KhA.152.︰梵行:没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门法。)
33.晓了四圣谛(苦、苦因、苦灭、苦灭之方)。
34.亲证涅盘,毁灭贪.瞋.痴。
35.接触世法,即面对八风(利、衰、誉、毁、称、讥、乐、苦),心不动摇。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動,如此色、味、声,香及所有触,可意不意法,皆不为激动。心安住解脱,只随观坏灭。」
36.无忧︰指漏尽烦恼。
37.无染︰心离贪瞋痴之垢染。
38.安稳:无畏、无不幸的事。
01. 勿亲近愚.恶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不可论说而论说之,不可行者而修习之。
2. 应亲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无怖畏、灾难、横祸之事(除非是过去造恶之报)。他能善思惟、善说、善作,于过见过、有过悔改、向人悔过。
3. 尊敬值得尊敬者(指圣者--见批注书)。
4. 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指有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住处,可做功德处。
5. 过去世曾经亲近佛陀和辟支佛(KhA.133.)。《杂阿含1000经》:「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识。」
6. 自持正誓愿:即「四摄事」的「利行」:无戒立戒,无信令信,悭者令舍,恶智令建立正智。(KhA.134.;《杂阿含668经》)
7. 对佛法及无过失的在家法博学多闻。
8. (谋生用的)任何手工艺(hatthakosallam)。
古言︰「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
(出家众则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9. 调伏身、语、意。
10.口出善言语,指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及善于表达佛法。《经集》(Sn.3-3./vv.450-454):「(1)说善语。(2)说合法之语,不说非法之语。(3)说可爱语,不说不可爱语。(4)说真实语,不说虚妄语。」
11.孝顺、侍候生父生母。侍候父母,包括洗脚、推拿、按摩、洗澡,给予四事供养及储备)。
12.爱护、照料诸亲生孩子(包括儿子与女儿, KhA.138.)和诸妻子。
13.做事不紊乱,井然有序。
14.自己的财产能布施给他人。
15.行正道︰dhammacariya(法行)是指十善业道。
16.亲戚有被济助。「亲戚」指与父母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17.行为尽责,不被智者责备。
18-19. 《吉祥经注》(KhA.5-11./p.142.)︰「远离、离诸恶︰远离︰远避。离诸恶︰有情以放弃或避开来弃离(杀、盗、邪淫、妄语之恶)。」《小义释注》(Nd2A.CS:pg.10.)︰「远离︰远离享乐。离︰没有享乐。」
20.不饮酒、不用麻醉药品。
21.修善不放逸。不疏忽为‘不放逸’ (与正念不分离)。
22.恭敬,即敬重性(Garukatabbam garum karoti)。
23.谦逊,谦卑。
24.知足于衣服、饮食、医药、卧具。
25.感恩图报。能记忆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说世间两种人难得:知恩、报恩)(A.2.11./I,87.)。
26.适当时候听闻佛法。在此,批注书说︰「适当时候」指意乱 (uddhacca掉举)、情迷(kama-vitakkadinam欲寻等)时,其时可以闻法得乐。
27.忍了再忍,乃至于没有该忍的还要忍。
28.恭顺受教。容易受劝告为「恭顺」(sovacassata)。
29.参访沙门,供养修福、问法.决疑。沙门:在此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烦恼者。
30.适时论法,能更深入法义。
31.全心全意投入修善。
32.梵行:离淫欲。KhA.151.︰梵的行为,诸梵天的行为,称为‘梵行’ (brahmacariyam),优良的行为之称。KhA.152.︰梵行:没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门法。)
33.晓了四圣谛(苦、苦因、苦灭、苦灭之方)。
34.亲证涅盘,毁灭贪.瞋.痴。
35.接触世法,即面对八风(利、衰、誉、毁、称、讥、乐、苦),心不动摇。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動,如此色、味、声,香及所有触,可意不意法,皆不为激动。心安住解脱,只随观坏灭。」
36.无忧︰指漏尽烦恼。
37.无染︰心离贪瞋痴之垢染。
38.安稳:无畏、无不幸的事。
【胜利经】(身败坏经)
行住坐卧,或前弯后仰,这些都是身躯的动作。身躯是由筋骨接合,涂皮肉,包薄皮,看不见真相。肠、胃、肝、膀胱、心、肺、肾和脾;涕、唾、汗、油、血、关节滑液、胆汁和脂(ㄓ)肪。还有,从九窍中,经常流出不净:从眼中流出眼屎,从耳中流出耳屎,从鼻流出鼻涕,从口中有时吐胆汁,有时吐痰,(有时)从身躯出汗。还有,头颅的窟窿,装满脑髓,愚人由于无知,才会认为它是好东西。
身躯一旦倒毙,浮肿、发青,被丢在坟场,亲人不再理睬。狗、豺狼、狐狸、蛆(ㄑㄩ)、乌鸦、秃鹰和其它生物,都来吃它。世间有智慧的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就会完全理解身躯,因为他看到了真相。这个(活体)就像那个(尸体),那个(尸体)就像这个(活体);里里外外,抛弃对身躯的渴望吧!世间有智慧的比丘摒弃了欲望和贪染,获得无死的宁静,达到无死的涅盘。需要照料的这个具有两只脚的(身躯)是不净的、臭的,充满各种臭味,到处流汤。具有这样(龌龊的)的身躯,还自以为了不起,轻视别人,这种人是一无所见。
──《经集》Sn.1-11.Vijayasuttam胜利经(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 ◆◆◆ ◆◆◆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发、2毛、3爪、4齿、5皮;6肉、7筋、8骨、9髓、10肾;
11心、12肝、13肋膜、14脾、15肺;16肠、17肠间膜、18胃中物、19粪、20脑;
21胆汁、22痰、23脓、24血、25汗、26脂肪;
27泪、28油、29唾液、30涕、31关节液、32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语︰1.发(头鬃thau5 cang)。2.毛(身躯毛sin khu mo)。3.爪(指甲cing2 kah)。4.齿(喙齿chui3 khi2)。
10.肾(腰子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泪(目屎bak8 sai2)。29.唾(喙澜chiu3 nua7)。30.涕(鼻水phinn7 cui2))
◆◆◆ ◆◆◆ ◆◆◆
【死 随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会死,我的生命以死结束,我的生命是不确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这个身体将躺在地上,将舍弃心识离去,如同无用的朽木。
◆一切众生必死,过去曾死,未来将死,我也一样将会死,对此我没有怀疑。
行住坐卧,或前弯后仰,这些都是身躯的动作。身躯是由筋骨接合,涂皮肉,包薄皮,看不见真相。肠、胃、肝、膀胱、心、肺、肾和脾;涕、唾、汗、油、血、关节滑液、胆汁和脂(ㄓ)肪。还有,从九窍中,经常流出不净:从眼中流出眼屎,从耳中流出耳屎,从鼻流出鼻涕,从口中有时吐胆汁,有时吐痰,(有时)从身躯出汗。还有,头颅的窟窿,装满脑髓,愚人由于无知,才会认为它是好东西。
身躯一旦倒毙,浮肿、发青,被丢在坟场,亲人不再理睬。狗、豺狼、狐狸、蛆(ㄑㄩ)、乌鸦、秃鹰和其它生物,都来吃它。世间有智慧的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就会完全理解身躯,因为他看到了真相。这个(活体)就像那个(尸体),那个(尸体)就像这个(活体);里里外外,抛弃对身躯的渴望吧!世间有智慧的比丘摒弃了欲望和贪染,获得无死的宁静,达到无死的涅盘。需要照料的这个具有两只脚的(身躯)是不净的、臭的,充满各种臭味,到处流汤。具有这样(龌龊的)的身躯,还自以为了不起,轻视别人,这种人是一无所见。
──《经集》Sn.1-11.Vijayasuttam胜利经(CS:vv.195-208;PTS:vv.193-206/p.34.)
◆◆◆ ◆◆◆ ◆◆◆
三十二身分
在此身有: 1发、2毛、3爪、4齿、5皮;6肉、7筋、8骨、9髓、10肾;
11心、12肝、13肋膜、14脾、15肺;16肠、17肠间膜、18胃中物、19粪、20脑;
21胆汁、22痰、23脓、24血、25汗、26脂肪;
27泪、28油、29唾液、30涕、31关节液、32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语︰1.发(头鬃thau5 cang)。2.毛(身躯毛sin khu mo)。3.爪(指甲cing2 kah)。4.齿(喙齿chui3 khi2)。
10.肾(腰子io ci2)。26.脂肪(chi hong)。27.泪(目屎bak8 sai2)。29.唾(喙澜chiu3 nua7)。30.涕(鼻水phinn7 cui2))
◆◆◆ ◆◆◆ ◆◆◆
【死 随 念】
◆我的生命是不久的,我的死亡是永久的,我必然会死,我的生命以死结束,我的生命是不确定的,我的死是必然的。
◆不久啊!真的!这个身体将躺在地上,将舍弃心识离去,如同无用的朽木。
◆一切众生必死,过去曾死,未来将死,我也一样将会死,对此我没有怀疑。
【 慈 经 】
1. 若要得到寂静,应该善巧于作利益:
1能干、2正直、3坦诚、4好教()、5柔软、6不骄傲;
2. 7知足、8易扶养、9少俗务、10生活简朴;
11寂静诸根、12聪明、13不粗鲁、14不耽溺俗家;
3. 15不应该犯智者会指责的任何小过失。
(他应该发愿:)愿一切有情快乐与安稳!愿他们自得其乐!
4. 无论什么有呼吸的众生,会惊慌的或是稳固的,没有遗漏;
无论体型长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细的或者粗的,
5. 无论可见的或者不可见的,住在远的或者近的,
无论已生的或将生的,愿一切有情自得其乐!
6. 愿他不互相欺瞒,愿他无论在任何地方,不轻视任何人,
愿他不要互相盼望对方受苦,而忿怒或反击。
7. 好像母亲随时保护与她相依为命的独子一样,
同样地,他也对一切已生的(众生)修习无量(的慈心)。
8. 他应该对一切世界修习无量的慈心:
无论上方、下方与横方,没有障碍、仇恨和敌意。
9. 无论站着、走着、坐着或躺着,只要他没睡着,
应当守住(慈)念,这就是所谓的「梵住」。
10.不堕入邪见,持戒并且具有智见;
降伏对欲乐的贪爱,他必定不再睡卧在母胎中。 ?
((((( (((((((( 愿一切众生无瞋、无怨、无苦、无灾厄 ))))))))))))))))))
【批注】
能干︰包括正直(不诈)与坦诚(不诳),具有此特质可精炼于办事,或精炼于办道。
摄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敛,不耽溺于欲望。
不粗鲁:不粗暴,不急躁,行为细腻,谨言慎行,语言圆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处(俗家);比丘则不贪恋在家人的利养,及攀缘在家人。
会惊慌的:即「会被惊吓的」,与「有渴爱、有怖畏」是同义词。稳固的︰即「稳定的」,与「断诸渴爱、断诸怖畏」的阿罗汉是同义词。
邪见:错误的见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恶见甚至有导致下一生投生于三恶道的潜在危机。
持戒:在家众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凉」义,使身口意三业热恼止息。
智见:观察身心现象的无常(没有永恒)、苦(压迫)、无我(没有永远不变的实体),行者需具备近行定的定力。
【宝 经】 (Ratanasuttam) 1
1. 聚集于此的任何神祇(ㄑ一ˊ) 2,无论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愿一切神祇心存善意3!请谛听(我)说--
2. 一切神祇!请注意听:对人类的子孙散播慈爱,他们日夜祭拜(你们),
因此,应不放逸地保护他们。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财物,或诸天界的珍宝,无一可比拟如来。
在佛身上得见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4. 灭尽、离染、无死、微妙4,释迦牟尼在定中证得,此正法无以伦比,
在正法中得见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5. 优胜的佛陀赞美清净、不间断的三摩地5,没有与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发现。在正法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6. 那些被称赞的真人6四双八辈,他们是值得供养的善逝的弟子,
供养他们将得到大福报。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7. 怀着坚定善行的心,依随乔达摩的教法。
他们已证入无死,享受到绝对的7宁静。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标8,不被四面风所吹动;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见证了四圣谛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9. 那些已显耀圣谛者,乃由深智者9所善教;
无论他们多么放逸,也不会抓取第八世的再生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0. 伴随达到智见11,他们舍弃了三结:1邪见、2疑惑、3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脱离四苦道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2. 虽然他会以身、语、意造恶业,他不可能覆藏他的(过失) 15,不可能
有可见的痕迹。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3. 如在热季第一个月16,在树丛上鲜花盛开。
如此譬喻教诲优质的正法,为导向涅盘的终极目标。
在佛身上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4. 优者、知优者、施优者、持优者17,无上士教诲优质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5. (阿罗汉)旧业已尽,不再有新的(业) 18,追求来生之心已脱落。
他们的(欲)种已灭,没有成长之欲,智者入灭就像灯(灭),
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无论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来是天.人皆尊敬。让我们礼敬佛陀,愿得安乐!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无论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来是天.人皆尊敬。让我们礼敬法,愿得安乐!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无论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来是天.人皆尊敬。让我们礼敬僧伽,愿得安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
1.《宝经》一般上作为袪瘟疫、饥馑、驱魔之用。此经记载在《小部》第六部、《经集》第二品第一经(Sn.2-1/vv.222-238)、《法句经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38.11经》里。根据《法句经注》所说,佛陀应离车人(Licchavi)的请求,为让毘舍离(Vesali)免于遭受干旱、饥馑、夜叉(低等的神祇)与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难尊者一面在毘舍离的四周巡绕,并念诵赞颂《宝经》。
《增壹阿含38.11经》(T2.727.2~3)记载,世尊抵达毘舍离城,住城门中。便说此偈︰
「『今以成如来,世间最第一,持此至诚语,毘舍离无他。
复以至诚法,得至涅盘界,持此至诚语,毘舍离无他。
复以至诚僧,贤圣众第一,持此至诚语,毘舍离无他。
二足获安隐,四足亦复然,行道亦吉祥,来者亦复然。
昼夜获安隐,无有触娆者,持此至诚语,使毘舍无他。』
如来说此语已。是时罗剎、鬼神各自驰走,不安其所。更不复入毘舍离城,诸有疾病之,人各得除愈。」偈中「无他」的「他」(para)应解作「敌」或「障碍」。本经佛陀并没有教阿难尊者绕毘舍离城洒净,念诵赞颂《宝经》。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诸)神祇︰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陆海空,「天神」空居(antalikkha);「地祇(ㄑ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愿您们有善意︰愿您们有快乐的心,生起喜乐。)
4. 「灭尽、离染」(khayam、viragam)皆属于涅盘法的功德。「因为生不出现,不灭,不住于变动;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后,被称为‘无死’ (amatam)。」。「最高的,且无烦热之意,为‘微妙’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无死︰涅盘。)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为‘无死’)。有时用其它名词形容「涅盘」,如︰「一切行寂止(sabbasavkharasamatho)、一切执着舍弃(sabbupadhipatinissaggo)、渴爱尽(tanhakkhayo)、离染(virago)、灭(nirodho)、涅盘(nibbanam)。」S.6.1./I,136.︰世尊省思︰「「我所证得此法,甚深(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此是与明显相反之说, SA.6.1./I,195.)、难见(duddaso难看见、不易看见)、难悟(duranubodho难知、不易知)。寂静(santo=nibbuto被熄灭)、微妙(panito=atappako无烦热)、不可思议(atakkavacaro无法以思惟潜入、以智搬进)、深妙(nipuno= sanho精致的),唯贤者始知。」
5. 不间断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为‘道’紧接着必定产生‘果’,称为不间断的三摩地。当已经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预流向),它的果没有任何障碍产生。这是依据︰“这个人为了作证预流果而行道,而且应是劫的被燃烧时间,在这个人未作证预流果之前,劫不会燃烧。这个人被称为:「住劫者」。所有具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人施设论》Pug.17.) KhA.188.︰「三摩呬多(samahita<samahanati袭击<sam+a+han)︰圣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独觉、佛陀的圣弟子。(KhA.181.)
7. 绝对的︰原文作︰mudha(无损失)。KhA.185.:「无损失(Mudha):以无损失,连一丁点的损失也没有。」
8. 界标︰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标(因陀柱)︰没有阻碍城门(出入)门坎范围,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压紧坚硬的实木。)
9. (以)深智者︰gambhirapabbena。KhA.187.︰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智︰以包括天神在内的世间智,都无法测量之慧,无法思议处之慧,此言‘一切智’。)
10. 也不会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须陀洹果不会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顶多只投生七次,不会有第八有,此名为‘极七次者’。)
11.达到智见︰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达到智见︰达到须陀洹道) dassana:指banadassana智见,在此为第十四智见的须陀洹道,为断烦恼的「道智」。
12.所谓「断三结」,即一、断邪见结(ditthi-samyojanam),或断身见(sakkayaditthi),或我见(及我所见), DA.33./III,988.︰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于‘色’等分离出来有身见,有身见存在(的见解),为‘有身见’。) 二、断疑结(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宝是,深心、全然地归依、信仰佛陀及贤圣僧,这是有涅盘体验者,将心比心肯定圣者也一样毫无疑问有涅盘体验。三、断戒禁取结(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断受持无法达到解脱的戒律、成见、颠倒执。
13.四苦道︰是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杀母、杀父、杀阿罗汉、(以恶心)出(如来身)血、破和合僧团、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圣者因为已断悭(瞋根的一项),因此,不再覆藏过失(悭),不再说谎(悭)。
16.在热季第一个月︰指「质多月」(Citta),2月16至3月15日;等于中国的春天,不同于中国的初夏(「立夏」从阴历5月6-7日开始)。
17.优者(Varo)、知优者(Varabbu知涅盘者)、施优者(Varado)、持优者(Varaharo已带来优良之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这四个名号是比较罕用的。用‘vara’开头的,Abhidhanappadipika(语言光明)只有收录varapabbo(慧优者)。
18.阿罗汉已灭尽(完全粉碎)旧业,不再有新的业。阿罗汉所作所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产生未来善恶之果报。
1. 若要得到寂静,应该善巧于作利益:
1能干、2正直、3坦诚、4好教()、5柔软、6不骄傲;
2. 7知足、8易扶养、9少俗务、10生活简朴;
11寂静诸根、12聪明、13不粗鲁、14不耽溺俗家;
3. 15不应该犯智者会指责的任何小过失。
(他应该发愿:)愿一切有情快乐与安稳!愿他们自得其乐!
4. 无论什么有呼吸的众生,会惊慌的或是稳固的,没有遗漏;
无论体型长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细的或者粗的,
5. 无论可见的或者不可见的,住在远的或者近的,
无论已生的或将生的,愿一切有情自得其乐!
6. 愿他不互相欺瞒,愿他无论在任何地方,不轻视任何人,
愿他不要互相盼望对方受苦,而忿怒或反击。
7. 好像母亲随时保护与她相依为命的独子一样,
同样地,他也对一切已生的(众生)修习无量(的慈心)。
8. 他应该对一切世界修习无量的慈心:
无论上方、下方与横方,没有障碍、仇恨和敌意。
9. 无论站着、走着、坐着或躺着,只要他没睡着,
应当守住(慈)念,这就是所谓的「梵住」。
10.不堕入邪见,持戒并且具有智见;
降伏对欲乐的贪爱,他必定不再睡卧在母胎中。 ?
((((( (((((((( 愿一切众生无瞋、无怨、无苦、无灾厄 ))))))))))))))))))
【批注】
能干︰包括正直(不诈)与坦诚(不诳),具有此特质可精炼于办事,或精炼于办道。
摄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敛,不耽溺于欲望。
不粗鲁:不粗暴,不急躁,行为细腻,谨言慎行,语言圆融。
不耽溺俗家:在家人不耽溺居住处(俗家);比丘则不贪恋在家人的利养,及攀缘在家人。
会惊慌的:即「会被惊吓的」,与「有渴爱、有怖畏」是同义词。稳固的︰即「稳定的」,与「断诸渴爱、断诸怖畏」的阿罗汉是同义词。
邪见:错误的见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恶见甚至有导致下一生投生于三恶道的潜在危机。
持戒:在家众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凉」义,使身口意三业热恼止息。
智见:观察身心现象的无常(没有永恒)、苦(压迫)、无我(没有永远不变的实体),行者需具备近行定的定力。
【宝 经】 (Ratanasuttam) 1
1. 聚集于此的任何神祇(ㄑ一ˊ) 2,无论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愿一切神祇心存善意3!请谛听(我)说--
2. 一切神祇!请注意听:对人类的子孙散播慈爱,他们日夜祭拜(你们),
因此,应不放逸地保护他们。
3. 任何在此方或在他方的财物,或诸天界的珍宝,无一可比拟如来。
在佛身上得见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4. 灭尽、离染、无死、微妙4,释迦牟尼在定中证得,此正法无以伦比,
在正法中得见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5. 优胜的佛陀赞美清净、不间断的三摩地5,没有与三摩地等同的(法)
被发现。在正法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6. 那些被称赞的真人6四双八辈,他们是值得供养的善逝的弟子,
供养他们将得到大福报。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7. 怀着坚定善行的心,依随乔达摩的教法。
他们已证入无死,享受到绝对的7宁静。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8. 如深埋入地的界标8,不被四面风所吹动;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是已见证了四圣谛者。
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9. 那些已显耀圣谛者,乃由深智者9所善教;
无论他们多么放逸,也不会抓取第八世的再生10。
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0. 伴随达到智见11,他们舍弃了三结:1邪见、2疑惑、3及任何戒禁(取)12。
11. 因而脱离四苦道13,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14。
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2. 虽然他会以身、语、意造恶业,他不可能覆藏他的(过失) 15,不可能
有可见的痕迹。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3. 如在热季第一个月16,在树丛上鲜花盛开。
如此譬喻教诲优质的正法,为导向涅盘的终极目标。
在佛身上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4. 优者、知优者、施优者、持优者17,无上士教诲优质的正法。
在佛身上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5. (阿罗汉)旧业已尽,不再有新的(业) 18,追求来生之心已脱落。
他们的(欲)种已灭,没有成长之欲,智者入灭就像灯(灭),
在僧伽中有此珍宝,以此真实语愿得安乐。
*1916.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无论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来是天.人皆尊敬。让我们礼敬佛陀,愿得安乐!
*17.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无论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来是天.人皆尊敬。让我们礼敬法,愿得安乐!
*18. 在此聚集的任何神祇,无论是地居的或空居的,
如来是天.人皆尊敬。让我们礼敬僧伽,愿得安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
1.《宝经》一般上作为袪瘟疫、饥馑、驱魔之用。此经记载在《小部》第六部、《经集》第二品第一经(Sn.2-1/vv.222-238)、《法句经注》(DhpA.21-1/v.290.)、及《增壹阿含38.11经》里。根据《法句经注》所说,佛陀应离车人(Licchavi)的请求,为让毘舍离(Vesali)免于遭受干旱、饥馑、夜叉(低等的神祇)与瘟疫侵害。佛陀教阿难尊者一面在毘舍离的四周巡绕,并念诵赞颂《宝经》。
《增壹阿含38.11经》(T2.727.2~3)记载,世尊抵达毘舍离城,住城门中。便说此偈︰
「『今以成如来,世间最第一,持此至诚语,毘舍离无他。
复以至诚法,得至涅盘界,持此至诚语,毘舍离无他。
复以至诚僧,贤圣众第一,持此至诚语,毘舍离无他。
二足获安隐,四足亦复然,行道亦吉祥,来者亦复然。
昼夜获安隐,无有触娆者,持此至诚语,使毘舍无他。』
如来说此语已。是时罗剎、鬼神各自驰走,不安其所。更不复入毘舍离城,诸有疾病之,人各得除愈。」偈中「无他」的「他」(para)应解作「敌」或「障碍」。本经佛陀并没有教阿难尊者绕毘舍离城洒净,念诵赞颂《宝经》。
2. 神祇︰KhA.166.︰Bhutati amanussa.((诸)神祇︰诸非人) 神祇居住在陆海空,「天神」空居(antalikkha);「地祇(ㄑ一ˊ地神)」地居或海居。
3. KhA.166.︰Sumana bhavantuti sukhitamana pitisomanassajata bhavantu.(愿您们有善意︰愿您们有快乐的心,生起喜乐。)
4. 「灭尽、离染」(khayam、viragam)皆属于涅盘法的功德。「因为生不出现,不灭,不住于变动;所以,不生、不老、不死,建立之后,被称为‘无死’ (amatam)。」。「最高的,且无烦热之意,为‘微妙’ (panitam)」。KhA.188.︰Amatanti nibbanam.(无死︰涅盘。) SA.43.12~33./III,112.︰Maranabhavena amatam.(死亡的不存在,为‘无死’)。有时用其它名词形容「涅盘」,如︰「一切行寂止(sabbasavkharasamatho)、一切执着舍弃(sabbupadhipatinissaggo)、渴爱尽(tanhakkhayo)、离染(virago)、灭(nirodho)、涅盘(nibbanam)。」S.6.1./I,136.︰世尊省思︰「「我所证得此法,甚深(gambhiro= uttanapatikkhepavacana此是与明显相反之说, SA.6.1./I,195.)、难见(duddaso难看见、不易看见)、难悟(duranubodho难知、不易知)。寂静(santo=nibbuto被熄灭)、微妙(panito=atappako无烦热)、不可思议(atakkavacaro无法以思惟潜入、以智搬进)、深妙(nipuno= sanho精致的),唯贤者始知。」
5. 不间断的三摩地(samadhi-m-anantarikabbam):KhA.181.︰「因为‘道’紧接着必定产生‘果’,称为不间断的三摩地。当已经到「道三摩地」(maggasamadhimhi=ariyamagga,预流向),它的果没有任何障碍产生。这是依据︰“这个人为了作证预流果而行道,而且应是劫的被燃烧时间,在这个人未作证预流果之前,劫不会燃烧。这个人被称为:「住劫者」。所有具足「道」(=ariyamagga)的人都是住劫者。”(《人施设论》Pug.17.) KhA.188.︰「三摩呬多(samahita<samahanati袭击<sam+a+han)︰圣道三摩地的三摩呬多心。」
6. 真人(satam)︰指佛陀、独觉、佛陀的圣弟子。(KhA.181.)
7. 绝对的︰原文作︰mudha(无损失)。KhA.185.:「无损失(Mudha):以无损失,连一丁点的损失也没有。」
8. 界标︰indakhilo。KhA.185.︰Indakhiloti nagaradvaravinivaranattham ummarabbhantare attha va dasa va hatthe pathavim khanitva akotitassa saradarumayathambhassetam adhivacanam. (界标(因陀柱)︰没有阻碍城门(出入)门坎范围,挖八肘或十肘深的地,压紧坚硬的实木。)
9. (以)深智者︰gambhirapabbena。KhA.187.︰Gambhirapabbenati appameyyapabbataya sadevakassa lokassa banena alabbhaneyyappatitthapabbena, sabbabbunati vuttam hoti.( (以)深智︰以包括天神在内的世间智,都无法测量之慧,无法思议处之慧,此言‘一切智’。)
10. 也不会抓取第八世的再生︰须陀洹果不会有第八有。SA.48.24./III,238.︰Yassa sattakkhattum parama upapatti, atthamam bhavam nadiyati, ayam sattakkhattuparamo nama.(他顶多只投生七次,不会有第八有,此名为‘极七次者’。)
11.达到智见︰KhA.188.︰Dassanasampadayati sotapattimaggasampattiya.(达到智见︰达到须陀洹道) dassana:指banadassana智见,在此为第十四智见的须陀洹道,为断烦恼的「道智」。
12.所谓「断三结」,即一、断邪见结(ditthi-samyojanam),或断身见(sakkayaditthi),或我见(及我所见), DA.33./III,988.︰Sati rupadibhede kaye ditthi, vijjamana va kaye ditthiti sakkayaditthi.(于‘色’等分离出来有身见,有身见存在(的见解),为‘有身见’。) 二、断疑结(vicikiccha-samyojanam):疑佛法僧三宝是,深心、全然地归依、信仰佛陀及贤圣僧,这是有涅盘体验者,将心比心肯定圣者也一样毫无疑问有涅盘体验。三、断戒禁取结(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m ):即断受持无法达到解脱的戒律、成见、颠倒执。
13.四苦道︰是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Asura)。
14.六大逆罪:chaccabhithanani,杀母、杀父、杀阿罗汉、(以恶心)出(如来身)血、破和合僧团、邪信(信仰外道)。(KhA.189.;A.1.14./I,27.;M.115./III,65.;Vbh.p.336.)
15.初果圣者因为已断悭(瞋根的一项),因此,不再覆藏过失(悭),不再说谎(悭)。
16.在热季第一个月︰指「质多月」(Citta),2月16至3月15日;等于中国的春天,不同于中国的初夏(「立夏」从阴历5月6-7日开始)。
17.优者(Varo)、知优者(Varabbu知涅盘者)、施优者(Varado)、持优者(Varaharo已带来优良之道)︰都是指佛陀(cf. KhA.193.)。这四个名号是比较罕用的。用‘vara’开头的,Abhidhanappadipika(语言光明)只有收录varapabbo(慧优者)。
18.阿罗汉已灭尽(完全粉碎)旧业,不再有新的业。阿罗汉所作所为都是「唯作」(kiriya, kriya),不产生未来善恶之果报。
【 慈 愿 】
◆愿我无怨、无瞋、无恼、守住自己的幸福,
愿我脱离痛苦,愿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业1的主人。
◆父、母、阿阇ㄕㄜˊ梨2、亲戚、众多的朋友,
愿他们无怨、无瞋、无恼、守住自己的幸福,
愿他们脱离痛苦,愿他们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业的主人。
◆所有有情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补伽()罗4,
所有有身体的(众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类,所有堕入恶趣者;愿他们无怨、无瞋、无恼、
守住自己的幸福,愿他们脱离痛苦、愿他们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业的主人。
◆在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东北方、西北方、东南方、西南方,
最深处,最高处,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补伽()罗,所有有身体的(众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所有天人,所有人类,所有堕入恶趣者,愿他们无怨、无瞋、无恼、守住自己的幸福,愿他们脱离痛苦、愿他们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业的主人。
◆上至有顶天5,下至无间地狱6,在整个轮围山7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愿他们无瞋、无怨、无苦、无灾厄。
◆上至有顶天,下至无间地狱,在整个轮围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愿他们无瞋、无怨、无苦、无灾厄。
◆上至有顶天,下至无间地狱,在整个轮围山中,
所有在空中飞的有情,愿他们无瞋、无怨、无苦、无灾厄。 ?
______ ((((( (((((((( 愿一切众生无瞋、无怨、无苦、无灾厄 )))))))))))))))))) ____??__
1.业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恶因。「做自己的业的主人」是一种「自业正见」(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视「业」为个自的财产的正见。有六种自业正见:(1)一切众生各有己业、(2)业的承继人、(3)业是母胎、(4)业是眷属、(5)业是所依(依靠),(6)他们都是自己所造善恶业的主人(由业区分有情而有贵贱尊卑等)(A.5.57./III,75.)。
2.阿阇梨acariya:依止学法的老师。或作「轨范师」,谓以轨则仪范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执著者(satta)、极执着(visatta)之意。《杂阿含122经》(T2.40.1)︰「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众生。生物︰bhuta。已经出生的众生。补伽罗(puggala﹐梵语 pudgala补特伽罗)︰即「数取趣」(数数于三界中往来)。《清净道论》(Vism.310.)说︰「「补伽罗」──由于地狱之义的「补」(pun)及堕于彼处(地狱)之义的「伽罗」(galanti)而成为补伽罗(人)。」
5.有顶天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无+ kanittha最年轻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无间地狱avicito:又称为「阿鼻地狱」,造五逆重业众生生于此,受苦无量。
7.轮围山cakkavala:即围绕须弥山(Sumeru,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汤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汤忙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养比 菩汤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养比 汤忙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养比 三康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达帝养比 菩汤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达帝养比 汤忙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达帝养比 三康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愿我无怨、无瞋、无恼、守住自己的幸福,
愿我脱离痛苦,愿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业1的主人。
◆父、母、阿阇ㄕㄜˊ梨2、亲戚、众多的朋友,
愿他们无怨、无瞋、无恼、守住自己的幸福,
愿他们脱离痛苦,愿他们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业的主人。
◆所有有情3,所有有息者,所有生物,所有补伽()罗4,
所有有身体的(众生);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
所有天人,所有人类,所有堕入恶趣者;愿他们无怨、无瞋、无恼、
守住自己的幸福,愿他们脱离痛苦、愿他们不失去已得的,
作自己的业的主人。
◆在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东北方、西北方、东南方、西南方,
最深处,最高处,所有有情,所有有息者、
所有生物,所有补伽()罗,所有有身体的(众生);所有女人,
所有男人,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所有天人,所有人类,所有堕入恶趣者,愿他们无怨、无瞋、无恼、守住自己的幸福,愿他们脱离痛苦、愿他们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业的主人。
◆上至有顶天5,下至无间地狱6,在整个轮围山7中,
所有在地上走的有情,愿他们无瞋、无怨、无苦、无灾厄。
◆上至有顶天,下至无间地狱,在整个轮围山中,
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愿他们无瞋、无怨、无苦、无灾厄。
◆上至有顶天,下至无间地狱,在整个轮围山中,
所有在空中飞的有情,愿他们无瞋、无怨、无苦、无灾厄。 ?
______ ((((( (((((((( 愿一切众生无瞋、无怨、无苦、无灾厄 )))))))))))))))))) ____??__
1.业kamma: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恶因。「做自己的业的主人」是一种「自业正见」(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视「业」为个自的财产的正见。有六种自业正见:(1)一切众生各有己业、(2)业的承继人、(3)业是母胎、(4)业是眷属、(5)业是所依(依靠),(6)他们都是自己所造善恶业的主人(由业区分有情而有贵贱尊卑等)(A.5.57./III,75.)。
2.阿阇梨acariya:依止学法的老师。或作「轨范师」,谓以轨则仪范依法教授弟子。
3.有情(satta):已执著者(satta)、极执着(visatta)之意。《杂阿含122经》(T2.40.1)︰「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4.有息者︰pana。有呼吸的众生。生物︰bhuta。已经出生的众生。补伽罗(puggala﹐梵语 pudgala补特伽罗)︰即「数取趣」(数数于三界中往来)。《清净道论》(Vism.310.)说︰「「补伽罗」──由于地狱之义的「补」(pun)及堕于彼处(地狱)之义的「伽罗」(galanti)而成为补伽罗(人)。」
5.有顶天bhavagga:即色究竟天(Akanittha (a 无+ kanittha最年轻的、最下的)),色界最高的天。
6.无间地狱avicito:又称为「阿鼻地狱」,造五逆重业众生生于此,受苦无量。
7.轮围山cakkavala:即围绕须弥山(Sumeru,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三皈依(tisaranagamanam)】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汤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法 皈依 我去
汤忙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皈依法 )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
杜帝养比 菩汤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养比 汤忙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杜帝养比 三康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遍
达帝养比 菩汤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达帝养比 汤忙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pi Savgham saranam gacchami.
达帝养比 三康 色拉曩 鹅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正 授 八 戒】
(接下来,比丘每念完一条戒,求戒者跟着念:)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杀(atipata) 离 学(sikkha)+处(pada) 我受持(<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杀生学处)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给予(dinna)+拿起(adana) 离 学处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偷盗学处)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为 离 学处 我受持
阿巴拉妈喳里呀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非梵行学处)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虚妄 语 离 学处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我受持离妄语学处)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须罗酒 迷罗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处 离 学处 我受持
稣拉 美拉呀 妈车 巴妈达 它那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放逸之因的饮酒学处)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时 食 离 学处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非时食学处)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乐 戏剧 看、见 花鬘 熏香 涂油
纳这 吉得 哇地得 唯稣格 达色纳 妈拉 干得 唯累伯纳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妆 装饰、庄严 处 离 学处 我受持
达腊纳 曼他纳 唯不色纳 他那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跳舞、唱歌、奏乐、看戏,及离化妆、装饰花鬘、香水、涂油学处。)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华) 床 离 学处 我受持
屋喳沙呀纳 妈哈 沙呀纳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坐卧)高床、大床学处。)
(比丘念:)
*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与 布萨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色拉涅那 沙丁 乌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汤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护 做之后 不(a)+放逸(pamada) (你,你们)完成<sampadeti <(sam完全+pad去)
施 拉 ㄎㄧ 当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们)应当好好地守护三皈依和八戒法,并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骂 盘蝶
(接下来,比丘每念完一条戒,求戒者跟着念:)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pana)+杀(atipata) 离 学(sikkha)+处(pada) 我受持(<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巴那帝巴大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杀生学处)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a)+给予(dinna)+拿起(adana) 离 学处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偷盗学处)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为 离 学处 我受持
阿巴拉妈喳里呀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非梵行学处)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虚妄 语 离 学处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我受持离妄语学处)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须罗酒 迷罗耶酒 烈酒 (令)放逸 (依)处 离 学处 我受持
稣拉 美拉呀 妈车 巴妈达 它那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放逸之因的饮酒学处)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时 食 离 学处 我受持
唯 卡了 婆喳那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非时食学处)
7.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mala-gandha-vilepana-
舞蹈 唱歌 奏乐 戏剧 看、见 花鬘 熏香 涂油
纳这 吉得 哇地得 唯稣格 达色纳 妈拉 干得 唯累伯纳
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受持 化妆 装饰、庄严 处 离 学处 我受持
达腊纳 曼他纳 唯不色纳 他那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跳舞、唱歌、奏乐、看戏,及离化妆、装饰花鬘、香水、涂油学处。)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 床 大(=豪华) 床 离 学处 我受持
屋喳沙呀纳 妈哈 沙呀纳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我受持离(坐卧)高床、大床学处。)
(比丘念:)
* Tisaranena saddhim uposatha-atthavgasilam dhammam sadhukam
三皈依 与 布萨 八 | 支 | 戒 法 善的
帝色拉涅那 沙丁 乌婆沙它 阿它葛西囊 汤忙 沙杜康
su-rakkhitam katva a-ppamadena sampadetha.
善 保护 做之后 不(a)+放逸(pamada) (你,你们)完成<sampadeti <(sam完全+pad去)
施 拉 ㄎㄧ 当 葛的哇 阿巴嘛爹那 三巴爹塔
(你(们)应当好好地守护三皈依和八戒法,并且做到不放逸。)
(求戒者:)
Ama, bhante. 是的,大德。
是的 大德
◆阿骂 盘蝶
【回 向 (Patthana)】
(接下来,比丘念发愿文,求戒者跟着念:)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这 我的 功德 漏(asava流向) 灭尽(khaya) 带来 愿他<hoti<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愿以此功德,灭尽诸烦恼。)
(接下来,比丘念发愿文,求戒者跟着念:)
Idam me pubbam asavakkhaya vaham hotu.
这 我的 功德 漏(asava流向) 灭尽(khaya) 带来 愿他<hoti< hu
依噹 梅 噴娘 阿沙瓦咖呀 瓦航 厚吐
(愿以此功德,灭尽诸烦恼。)
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这 我的 功德 涅盘的 (因)缘 愿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愿以此功德,成为涅盘缘。)
这 我的 功德 涅盘的 (因)缘 愿他
依當 梅 噴娘 尼跋那舍 帕恰優 厚吐
(愿以此功德,成为涅盘缘。)
Mama pubbabhagam sabbasattanam bhajemi.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诸有情 我布施<bhajeti<bhaj分开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诸有情。)
我的 功德 | 份 一切 | 诸有情 我布施<bhajeti<bhaj分开
嗎媽 噴娘 跋港 沙跋沙塔囊 跋接咪
(我的功德分,分享诸有情。)
Te sabbe me samam pubbabhagam labhantu.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愿他们得到<labhati< labh获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语发音。
===========================
■ 受五戒者,第3条改念此条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离 学处 我受持
(我受持离邪淫学处)
他們 一切 我的 相同 功德 | 分 愿他们得到<labhati< labh获得
貼 沙悲 梅 沙芒 噴娘 跋港 拉幫吐
(願他們同得,一切功德分。) 「娘」(nia5)︰台语发音。
===========================
■ 受五戒者,第3条改念此条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葛美舒 米恰遮拉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淫欲 邪 | 行 离 学处 我受持
(我受持离邪淫学处)
■ 受十戒者多念此条戒︰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鲁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金 银 接受、拿取 离 学处 我受持
(我受持离金银学处。)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愿他们都没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愿他们都不互相侵犯恼害
Anigha hontu 愿他们都没有身心的苦恼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愿他们都善于守护自己。
【八戒戒相】
【前言】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者搭鲁巴 拉者搭 巴低葛哈那 唯腊妈尼 昔卡巴当 三妈地呀密
金 银 接受、拿取 离 学处 我受持
(我受持离金银学处。)
Sabbe satta 一切有情
Avera hontu 愿他们都没有仇怨之心
Abyapajjha hontu 愿他们都不互相侵犯恼害
Anigha hontu 愿他们都没有身心的苦恼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愿他们都善于守护自己。
【八戒戒相】
【前言】
在家众为避三恶趣,求人天福,应受持三归依与五戒,或八戒,或十戒。受持三归依(tisarana)即成为优婆塞(upasako男佛教徒)或优婆夷(upasika女佛教徒),受持五戒(pabcasila)就成为「具戒优婆塞」或「具戒优婆夷」。《相应部》S.55.37./V,395.︰「摩诃男!自从优婆塞已乐于离杀生,已乐于离不与取(不偷盗),已乐于离邪淫行,已乐于离妄语,已乐于离饮酒;摩诃男!由于有这么多,他成为优婆塞戒具足(upasako silasampanno)。」(cf. 《杂阿含91经》、《杂阿含927经》、《别译杂阿含152经》)
受持五戒,等于提供五个煞车系统,以免作恶。若犯戒的话,不受持五戒与受持五戒的过失并不完全相同;在一般法律上,可能会认为「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但是在正法律中,并不茍同。在正法律中,一个人不受持五戒,或没有因果观念的人,犯戒作恶时,是「邪见相应」;而一个受持五戒,或有因果观念的人犯戒时,则是「邪见不相应」,意思是,作恶时还保住「正见」,而且还有反省与忏悔的空间。所以,在家人不要害怕受持五戒。没有(五)戒(dussilo),就有五怨(pabcaverani),则有堕落之虞。
若是受持八戒(atthavgaasila八关斋戒),多三条出离的戒,增加出离的力量。基本上,受持八戒是跟随阿罗汉的行为来修的,八戒中,离杀生、离妄语(妄语是覆藏,属于悭,瞋根心),是离瞋;离偷盗、淫欲、饮酒、离非时进食、离歌舞及化妆、离坐卧高广大床,是离贪。受持八戒,正可离身业与语业的贪瞋痴,离难断的恶习,并且止住放逸的行为。
受持八戒以一日一夜为限,一般来说,「天亮」(arunuggamana;dawnrise明相)开始持戒,到次日早晨「天亮」;下午或晚上也可受戒。依天文学上说,太阳在地平线以下6度的黎明时分(Civil Twilight),约等于「明相」出时。此时曙光渐明,天空露白(鱼肚白fishbelly white color),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明可辨识人物、景象、颜色、掌纹、地上整排蚂蚁等,此时空中最亮的「一等星」仍可被看见。每天「明相」出现的时间,依地方逐日略异。明相出现后,离日出还要还要24分钟左右。(请见:中央气象局http://www.cwb.gov.tw/)。
受八戒后,若无法受持,要舍三条出离的戒,作意舍戒即完成。若为了慎重其事,则向一个听得懂你的话的人讲,而对方明白你的意思。
受持八戒,原来并没有「犯相」、「无犯」等细致的分别法相。今依《律藏》〈波罗夷〉(Vin. Para.)比丘戒的四波罗夷法(灭摈)的持犯因缘,以及《小诵注》〈(十)学处注〉(KhA. Sikkhapadavannana),使戒相清楚明白,以免疑虑,便利受持,并受戒律的保护及获得利益。
一、杀戒
【受戒文】
1.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有息者(m.) 杀(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pana + atipata< ati超越+ pat落下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被动)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杀生学处。
【释义】
杀生(panatipata<pana生物+atipata杀)︰当中的「生物」(有息者)是连结命根的蕴相续,或者执取那(蕴相续)所施设的有情。(杀生为)对那生物、存生物想,生起采取断那(生物)命根(的行动),运用身、语门中的一门,以杀思(=心)而杀生。(KhA.26.)
「杀害无德的畜生趣等小生物为小罪;(杀)大躯体者为大罪。」(KhA.28.)
KhA.24.:「『离』乃压倒怨敌,是舍弃、除去、消灭怨敌使令不存在之义;或者〈就如〉有人藉由器具离怨敌。由vi-字诵成ve-字而成离。」KhA.24~25.:「从义上,(所谓)的『离』乃欲界善心相应的离。在《分别论》所说的:『在那离杀生之时,他1远离(arati)、2离(virati)、3回避(pativirati)、4离(veramani)、5不作(akiriya无所作)、6不为(akaranam不作为)、7不违犯(anajjhapatti)、8破(恶缘之)桥。』」
KhA.24.︰「应当学为「学」(sikkha);由此路径为「处」(padam)。学之处为「学处」(sikkhapadam),此乃是到达「学」的方法之义。或者说为「以依止根本而住立」。」KhA.25.︰「在此之义「学」乃已达到离的戒,世间毘婆舍那,色、无色禅那,以及圣道」的目的。」
【犯相】1.(对象)是众生1(pano ca hoti)。
2.认定是众生(panasabbi ca生物想)。
3.起杀心(vadhak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付之行动(vayamati)2。
5.导致死亡(tena ca maratiti)。(《小诵注》KhA.31.)
【无犯】31.以为对方不是众生。
2.一切无杀心的误杀。
3.精神失常时杀。
【果报】 离杀生果报有:肢体匀称,长广适中,脚站得稳,优美,柔软,明净,勇敢,大力,口齿伶俐,世人喜爱,无瑕疵,无畏惧,不被迫害,被他攻击不死,眷属(或随从)无量,姿态美,外表好,少病、无忧,与所喜爱的人、可意的人相处而不别离,长寿,如此等果报。(KhA.33.)
杀生果报有:《中部135经》〈小业分别经〉说︰「凶恶的杀生者,血手、专做杀戮,对诸有情无慈心(panatipati hoti luddo lohitapani hatapahate nivittho adayapanno panabhutesu)。他如是成就,带着这个业,身坏命终之后,往生于离去(福乐)处(apayam)、恶趣(duggatim)、落难处(vinipatam)、无去(无自由来去)处(nirayam)(此四名词都是「地狱」的同义词)。若身坏命终后,不往生于离去处、恶趣、落难处、无去处,若来人位者,再生于任何地方也会短命(appayuko)。」
A.9.27./IV,406.(=A.10.92./V,183.)︰「居士!杀生者缘杀生,于现法生怖畏、怨雠,于来世亦生怖畏、怨雠,心中受苦忧。若远离杀生,于现法则不生怖畏、怨雠,于来世亦不生怖畏、怨雠,心中不受苦忧。若远离杀生,如是怖畏、怨雠则止息。」不与取、离邪淫、离妄语、离饮酒,同理。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杀生果报有十︰「一冤家转多。二见者不喜。三有情惊怖。四恒受苦恼。五常思杀业。六梦见忧苦。七临终悔恨。八寿命短促。九心识愚昧。十死堕地狱。」
二、盗戒4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给予 拿起(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偷盗学处。
【释义】
律藏?波罗夷(Para.III,46.)︰「不给与︰凡是不给与,非舍弃物,非永远舍弃物,被守护之物,被人珍爱,他人所有物,此称为「不给与」。」
不与取(adinnadana)︰他人所拥有的为「不(给)与」(adinnam)。当在他人为所欲为的侵犯(=偷窃)时,也是不作处罚、不责难的。(「不与取」为)他人所拥有,他人所拥有想,生起采取盗取的行动,运用身、语门中的一门,以盗思(=心)不与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有主物)。
2.认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盗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动(vayamati)5。
5.拿到东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当取之物)。
【无犯】1.以为是自己的东西(sakasabbi作己物想)。
2.自信6物主会乐意给予。
3.暂时借用。
4.弃物7、畜生物8。
5.精神失常时的不与取9。
【果报】离不与取(的果报):大财富,财谷丰富,无量财产,生出未起的财产,已生起的财产坚固,所欲之财迅速获得,财产不与王、贼、水、火、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财,世间的领导,无所不知,乐住,如此等(果报)。(KhA.33-34)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偷盗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结宿冤。二恒疑虑。三恶友随逐。四善友远离。五破佛净戒。六王法谪罚。七恣纵愓逸。八恒时忧恼。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狱。」
【受戒文】
2.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不 给予 拿起(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a+dinna+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偷盗学处。
【释义】
律藏?波罗夷(Para.III,46.)︰「不给与︰凡是不给与,非舍弃物,非永远舍弃物,被守护之物,被人珍爱,他人所有物,此称为「不给与」。」
不与取(adinnadana)︰他人所拥有的为「不(给)与」(adinnam)。当在他人为所欲为的侵犯(=偷窃)时,也是不作处罚、不责难的。(「不与取」为)他人所拥有,他人所拥有想,生起采取盗取的行动,运用身、语门中的一门,以盗思(=心)不与而取。(KhA.26.)
【犯相】1.他人所有物(parapariggahitabca hoti有主物)。
2.认定是有主物(parapariggahitasabbi ca)。
3.起盗心(theyy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4.有行动(vayamati)5。
5.拿到东西(tena ca adatabbam adanam gacchatiti.取当取之物)。
【无犯】1.以为是自己的东西(sakasabbi作己物想)。
2.自信6物主会乐意给予。
3.暂时借用。
4.弃物7、畜生物8。
5.精神失常时的不与取9。
【果报】离不与取(的果报):大财富,财谷丰富,无量财产,生出未起的财产,已生起的财产坚固,所欲之财迅速获得,财产不与王、贼、水、火、不肖者所共,得不共财,世间的领导,无所不知,乐住,如此等(果报)。(KhA.33-34)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偷盗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结宿冤。二恒疑虑。三恶友随逐。四善友远离。五破佛净戒。六王法谪罚。七恣纵愓逸。八恒时忧恼。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狱。」
三、离淫戒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为(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非梵行学处。
【释义】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胜行(=卑劣行),以从事非正法原因的违犯之思(=心),运用身门,双双达到三摩钵地(性高潮)从事淫欲,为非梵行。(KhA.26.)
淫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经、律、论中,从不同面向解说。《大智度论》(T25.107.3 ~108.1)︰「(喜根法师︰)淫欲即是道…淫法不生灭,不能令心恼。」此是邪见。更不可能正在行淫当中,得解脱,如「双身法」所说。「行淫」若涉及主动,不可能清净的,以男人来说,举阳就是有淫欲心的反应,「行淫」有一些技法,如采阴补阳等,可能有滋补男或女,但是都归属卑劣行,佛陀在《转法轮经》中就明示此理。克制淫欲乃能迈向出离之路。
《小诵》(KhA.151.)︰「梵的行为,诸梵天的行为,称为‘梵行’,优良的行为之称。」(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没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门法。」离淫欲即断绝一切性行为,广义地说,包括肌肤之亲;与妇人嬉笑游戏;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体型、体态,或闻体香等);听女人之笑声、说话、唱歌、哭泣;追忆过去曾与女人相笑、相谈、游玩;甚至于想往生没有淫欲的梵天界,也被包括在「七淫结」之内。(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37.9经》(T2.714.3);《清净道论》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0。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达到从事(性交)之缘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11。
4.接纳乐受(sadiyati cati)12。
【无犯】1.睡眠或昏迷中无觉知。
2.没有淫意。
3.没有接纳乐受。
4.精神失常。
【果报】离非梵行(的果报)︰没有仇敌,一切人所喜爱,获得食物、饮料、衣服、住处,躺卧快乐,醒觉快乐,解脱苦界(=恶趣)的怖畏,不会生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饰、不惊慌、脸不下向(丢脸),男女相爱,诸根圆满,诸相圆满,无疑惑、生活悠闲、乐住,无怖畏处,无离别喜爱,如此等(果报)。」(KhA.34.)(按︰「不会生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愿生为男」或「不愿生为女」来决定。)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邪欲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欲心炽盛。二妻不贞良。三不善增长。四善法消灭。五男女纵逸。六资财密散。七心多疑虑。八远离善友。九亲族不信。十命终三涂。」
【附带说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邪淫学处。
【释义】
Atthasalini(殊胜义) (DhsA.p.98.)︰「『邪欲乐行』(邪淫)里的『欲乐』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贱及实应受到谴责的行为』。『邪欲乐行』的特相是生起于身门的思(cetana,意愿),具有侵犯自己无权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于此,不正确(男人无权与之行房者)是:(甲)十种未婚女人,即:一、为母所护;二、为父所护;三、为父母所护;四、为兄弟所护;五、为姐妹所护;六、为亲戚所护;七、为族人所护;八、为宗教导师所护;九、已订婚;十、正受惩罚(若靠近此女将罚);以及(乙)十种已婚女人,即:一、以钱财买来(的妻子);二、自愿为人妻者;三、为了财富而为人妻者;四、为了服饰而为人妻者;五、(正式结婚)由双亲执行婚礼,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只碗里的水,而如法地成为人妻者;六、从社会阶级较低阶层里获得的妻子;七、奴隶(兼)妻;八、佣人(兼)妻;九、战俘(兼)妻;十、短暂的妻子(一夜情)。当中,有十二种女人是其它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订婚和正受惩罚的女人,以及后面十种(已婚女人)。」(cf.《中阿含15经》〈罗云经〉(T1.437.3)及〈优婆塞经〉T1.616.2)
【犯相】1.对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举阳就有淫欲心)。
3.从事性交。
【无犯】1.睡眠或昏迷中无觉知。
2.精神失常。
【果报】邪淫果报︰佛告奈女(妓女)︰「好邪淫者,有五自妨,一者名声不好。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怀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狱。五者地狱罪竟受畜生形。皆所致,能自灭心。不邪淫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称誉。二者不畏县官。三者身得安隐。四者死上天生。五者从立清净泥洹道。《般泥洹经》T1.179.1」(此段劝导奈女(Ambapali庵婆波梨)的文字,未出现在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邪欲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欲心炽盛。二妻不贞良。三不善增长。四善法消灭。五男女纵逸。六资财密散。七心多疑虑。八远离善友。九亲族不信。十命终三涂。」
四、妄语戒13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虚妄 语(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妄语学处。
【释义】
虚诳语(musavada)︰当中的『虚诳』是由运用语言或身体,致力于欺骗而破坏(真实)义者。(虚诳语为)以欺骗的目的,运用语言或身体生起而欺骗他人,运用身、语门中的一门,以邪思(=心)(说)虚诳语。(KhA.26.)
【犯相】1.欺骗(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对那对象现起欺骗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适当的行动(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骗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无犯】1.开玩笑。2.独处时自言自语。3.梦中说。4.说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报】离虚诳语:诸根明净,语词清晰、甜美,牙齿整齐、纯白、不太粗、不太细、不太短、不太长、咬合舒适,口有青莲花香,随从恭听,说话受欢迎,舌如莲花、青莲花瓣一般柔软、红薄,不掉举、不轻躁,如此等(果报)。(KhA.34.)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妄语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口气恒臭。二正直远离。三谄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称扬不实。八诚语不发。九爱论是非。十身谢恶趣。」(《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
*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说︰「当人出生时,斧在口中生,愚人说恶语,以斧斩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恶语。切断︰在根本上切断(自己的)善根。」说恶言恶语是意图伤害别人;佛陀则教诫,此为砍断自己的善根的行为,值得反省。
* 英语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骗子!骗子!裤子着火了!)这句是对骗子的责备或警告。
* 西方人有“white lie”,善意的谎言(told to be polite)、无伤大雅的谎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说善意的谎言。
五、酒戒14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须罗酒(f.)迷罗耶酒(n.)烈酒(n.)放逸 处(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放逸原因的饮酒学处。
【释义】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当中的『榖物酒(sura)』有五种谷物酒:1淀粉酒、2饼酒、3米酒、4加入酵母的酒,
5以及前四种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种花果酒:1花酒、2果酒、3糖酒、4蜜酒,5以及前四种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两种酒,以应醉之义为酒精。或者凡有其它任何会醉的,在喝了会狂、会放逸的,此称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称为放逸原因。当知凡以吞咽的目的,运用身门,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为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受戒文】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梵 行为(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a +brahma +cariy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非梵行学处。
【释义】
非梵行(abrahmacariya)︰非殊胜行(=卑劣行),以从事非正法原因的违犯之思(=心),运用身门,双双达到三摩钵地(性高潮)从事淫欲,为非梵行。(KhA.26.)
淫欲是障道法(antarayiko dhammo),佛陀已在经、律、论中,从不同面向解说。《大智度论》(T25.107.3 ~108.1)︰「(喜根法师︰)淫欲即是道…淫法不生灭,不能令心恼。」此是邪见。更不可能正在行淫当中,得解脱,如「双身法」所说。「行淫」若涉及主动,不可能清净的,以男人来说,举阳就是有淫欲心的反应,「行淫」有一些技法,如采阴补阳等,可能有滋补男或女,但是都归属卑劣行,佛陀在《转法轮经》中就明示此理。克制淫欲乃能迈向出离之路。
《小诵》(KhA.151.)︰「梵的行为,诸梵天的行为,称为‘梵行’,优良的行为之称。」(Brahmam cariyam, brahmanam va cariyam brahmacariyam, setthacariyanti vuttam hoti.) KhA.152.︰「梵行:没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门法。」离淫欲即断绝一切性行为,广义地说,包括肌肤之亲;与妇人嬉笑游戏;看女人的眼睛(包括看体型、体态,或闻体香等);听女人之笑声、说话、唱歌、哭泣;追忆过去曾与女人相笑、相谈、游玩;甚至于想往生没有淫欲的梵天界,也被包括在「七淫结」之内。(cf.《增支部》(A.7.47./IV,54f.) ;《增壹阿含37.9经》(T2.714.3);《清净道论》Vism.51~53))。
【犯相】1.交媾(ajjhacariyavatthu ca hoti)10。
2.生起淫欲心(tattha ca sevanacittam paccupatthitam hoti)。
3.达到从事(性交)之缘的方式(sevanapaccaya payogabca samapajjati)11。
4.接纳乐受(sadiyati cati)12。
【无犯】1.睡眠或昏迷中无觉知。
2.没有淫意。
3.没有接纳乐受。
4.精神失常。
【果报】离非梵行(的果报)︰没有仇敌,一切人所喜爱,获得食物、饮料、衣服、住处,躺卧快乐,醒觉快乐,解脱苦界(=恶趣)的怖畏,不会生为女性或不能男,不忿怒、不掩饰、不惊慌、脸不下向(丢脸),男女相爱,诸根圆满,诸相圆满,无疑惑、生活悠闲、乐住,无怖畏处,无离别喜爱,如此等(果报)。」(KhA.34.)(按︰「不会生为女性」((na) itthibhavappatilabhassa),乃由「愿生为男」或「不愿生为女」来决定。)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邪欲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欲心炽盛。二妻不贞良。三不善增长。四善法消灭。五男女纵逸。六资财密散。七心多疑虑。八远离善友。九亲族不信。十命终三涂。」
【附带说明】
邪淫戒
【受戒文】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淫欲 邪 行(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kama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邪淫学处。
【释义】
Atthasalini(殊胜义) (DhsA.p.98.)︰「『邪欲乐行』(邪淫)里的『欲乐』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贱及实应受到谴责的行为』。『邪欲乐行』的特相是生起于身门的思(cetana,意愿),具有侵犯自己无权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于此,不正确(男人无权与之行房者)是:(甲)十种未婚女人,即:一、为母所护;二、为父所护;三、为父母所护;四、为兄弟所护;五、为姐妹所护;六、为亲戚所护;七、为族人所护;八、为宗教导师所护;九、已订婚;十、正受惩罚(若靠近此女将罚);以及(乙)十种已婚女人,即:一、以钱财买来(的妻子);二、自愿为人妻者;三、为了财富而为人妻者;四、为了服饰而为人妻者;五、(正式结婚)由双亲执行婚礼,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只碗里的水,而如法地成为人妻者;六、从社会阶级较低阶层里获得的妻子;七、奴隶(兼)妻;八、佣人(兼)妻;九、战俘(兼)妻;十、短暂的妻子(一夜情)。当中,有十二种女人是其它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订婚和正受惩罚的女人,以及后面十种(已婚女人)。」(cf.《中阿含15经》〈罗云经〉(T1.437.3)及〈优婆塞经〉T1.616.2)
【犯相】1.对象︰非配偶。
2.生起淫欲(男人若举阳就有淫欲心)。
3.从事性交。
【无犯】1.睡眠或昏迷中无觉知。
2.精神失常。
【果报】邪淫果报︰佛告奈女(妓女)︰「好邪淫者,有五自妨,一者名声不好。二者王法所疾。三者怀畏多疑。四者死入地狱。五者地狱罪竟受畜生形。皆所致,能自灭心。不邪淫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称誉。二者不畏县官。三者身得安隐。四者死上天生。五者从立清净泥洹道。《般泥洹经》T1.179.1」(此段劝导奈女(Ambapali庵婆波梨)的文字,未出现在D.16-11.Ambapaliganika。)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邪欲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欲心炽盛。二妻不贞良。三不善增长。四善法消灭。五男女纵逸。六资财密散。七心多疑虑。八远离善友。九亲族不信。十命终三涂。」
四、妄语戒13
【受戒文】
4.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虚妄 语(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musa+vad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妄语学处。
【释义】
虚诳语(musavada)︰当中的『虚诳』是由运用语言或身体,致力于欺骗而破坏(真实)义者。(虚诳语为)以欺骗的目的,运用语言或身体生起而欺骗他人,运用身、语门中的一门,以邪思(=心)(说)虚诳语。(KhA.26.)
【犯相】1.欺骗(tava musa ca hoti tam vatthu)。
2.对那对象现起欺骗心(visamvadan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适当的行动(tajjo ca vayamo)。
4.以及生起欺骗他人所知的表示(paravisamvadanabca vibbapayamana vibbatti pavattatiti)。
【无犯】1.开玩笑。2.独处时自言自语。3.梦中说。4.说溜嘴。5.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果报】离虚诳语:诸根明净,语词清晰、甜美,牙齿整齐、纯白、不太粗、不太细、不太短、不太长、咬合舒适,口有青莲花香,随从恭听,说话受欢迎,舌如莲花、青莲花瓣一般柔软、红薄,不掉举、不轻躁,如此等(果报)。(KhA.34.)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妄语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口气恒臭。二正直远离。三谄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尟少。七称扬不实。八诚语不发。九爱论是非。十身谢恶趣。」(《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
* S.6.9./I,149.(=S.6.10./I,152., Sn.657, A.V,174.)世尊说︰「当人出生时,斧在口中生,愚人说恶语,以斧斩自己。」SA.6.9./I,215.︰「斧︰形同斧的恶语。切断︰在根本上切断(自己的)善根。」说恶言恶语是意图伤害别人;佛陀则教诫,此为砍断自己的善根的行为,值得反省。
* 英语世界有︰Liar! Liar! Pants on Fire!(骗子!骗子!裤子着火了!)这句是对骗子的责备或警告。
* 西方人有“white lie”,善意的谎言(told to be polite)、无伤大雅的谎言(a harmless lie),但是守戒者不可以说善意的谎言。
五、酒戒14
【受戒文】
5.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须罗酒(f.)迷罗耶酒(n.)烈酒(n.)放逸 处(m.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sura + meraya + 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放逸原因的饮酒学处。
【释义】
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当中的『榖物酒(sura)』有五种谷物酒:1淀粉酒、2饼酒、3米酒、4加入酵母的酒,
5以及前四种混合的酒。
『花果酒(meraya)』有五种花果酒:1花酒、2果酒、3糖酒、4蜜酒,5以及前四种混合的酒。
『酒精(majja)』只是前两种酒,以应醉之义为酒精。或者凡有其它任何会醉的,在喝了会狂、会放逸的,此称为酒精。
『放逸原因』凡是以思而喝、吞咽那酒,由那成为陶醉、放逸原因的思,称为放逸原因。当知凡以吞咽的目的,运用身门,吞咽榖物酒、花果酒的思,为放逸原因的榖物酒、花果酒(和)酒精。(KhA.26-7.;cf.Vin.Paci.IV,110;DA.31./I,944.)
【犯相】1.谷物酒等其中之一(suradinabca abbataram hoti)15。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适当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16。
【无犯】1.饮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饮料。2.饮用以酒调味的羹汤、肉、麻油17。3.饮用庵摩罗果汁(amalaka醋粟,山楂)。4.饮用非酒而有酒精的饮料。5.精神失常。(参见《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报】离放逸原因的谷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报):速知过去、未来、现在所应做的事,常现起(正)念,不疯狂、具有智、不懒惰、不愚钝、不羊哑、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痴、无怖畏、无激愤、无嫉妬、语谛实,无离间、粗恶语、杂秽语,日夜无懒惰,知恩、感恩、不悭悋、具施舍、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惭、有愧、见正直、大慧、具慧、智贤,善巧利害,如此等果报。(KhA.34.)
《四分律》中说(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过:「一、颜色恶(难看)。二、少力。三、眼视不明。四、现瞋恚相。五、坏业资生。六、增疾病。七、益斗讼。八、无名称(声誉)。九、智慧少。十、命终堕三恶道。故应努力受持此戒。」《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3)︰「饮酒三十六过。其过云何?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兴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闇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亲近恶友。二十舍离善友。二十一弃舍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三十一违犯过非。三十二远离圆寂。三十三颠狂转增。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 《长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么是(优婆塞的) ‘活命’?舍断五种邪贸易,以法公正地维持生命。曾这么说(A.5.177./III,208.):『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从事这五种买卖。是哪五种?买卖武器、买卖有情(=买卖人, AA.5.177./III,303.)、买卖肉、买卖酒类、买卖毒品。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从事这五种买卖。』」受三归依的优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经营酒家、专卖酒或兼卖酒,但是可以喝酒或酿造酒。具戒(五戒)的优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为非买卖目的的某种需要而酿造酒。
六、非时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时 食(n.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非时食学处。
【释义】
「非时食(vikalabhojana)」乃超过正午而食;超过这所允许的时间而吃食,因此称为非时食。由那非时而食。(KhA.36.)
【犯相】1.非时(vikalo超过正午)(吃食)。
2.时药(yavakalikam一般食物)。
3.吞咽(ajjhoharanam)。
4.未疯狂(anummattakata)。(《小诵注》KhA.35.)
【无犯】1.天亮(明相)到日过中天(约十二点)吃食,不计多少餐次。2.终身药。
3.疯狂。
【果报】不非时食则少贪吃,身体少负担,多闲,心清智明。
2.生起想要喝酒的心(madaniyapatukamyatacittabca paccupatthitam hoti)。
3.适当的努力(tajjabca vayamam apajjati)。
4.喝入(咽喉)(pite ca pavisatiti)16。
【无犯】1.饮用非酒而含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饮料。2.饮用以酒调味的羹汤、肉、麻油17。3.饮用庵摩罗果汁(amalaka醋粟,山楂)。4.饮用非酒而有酒精的饮料。5.精神失常。(参见《律藏》〈波逸提〉(Paci.IV,110))
【果报】离放逸原因的谷物酒、花果酒(和)酒精(的果报):速知过去、未来、现在所应做的事,常现起(正)念,不疯狂、具有智、不懒惰、不愚钝、不羊哑、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痴、无怖畏、无激愤、无嫉妬、语谛实,无离间、粗恶语、杂秽语,日夜无懒惰,知恩、感恩、不悭悋、具施舍、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惭、有愧、见正直、大慧、具慧、智贤,善巧利害,如此等果报。(KhA.34.)
《四分律》中说(T22.672.1;cf.T22.1005.3、T22.1012.1),酒有十过:「一、颜色恶(难看)。二、少力。三、眼视不明。四、现瞋恚相。五、坏业资生。六、增疾病。七、益斗讼。八、无名称(声誉)。九、智慧少。十、命终堕三恶道。故应努力受持此戒。」《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T1.899.2-3)︰「饮酒三十六过。其过云何?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兴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闇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亲近恶友。二十舍离善友。二十一弃舍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三十一违犯过非。三十二远离圆寂。三十三颠狂转增。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 《长部注》DA.2./I,235.(=MA.4./I,136.;AA.2.2./II,113.):「什么是(优婆塞的) ‘活命’?舍断五种邪贸易,以法公正地维持生命。曾这么说(A.5.177./III,208.):『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从事这五种买卖。是哪五种?买卖武器、买卖有情(=买卖人, AA.5.177./III,303.)、买卖肉、买卖酒类、买卖毒品。诸比丘!在家信徒不可从事这五种买卖。』」受三归依的优婆塞(佛教徒),不可以经营酒家、专卖酒或兼卖酒,但是可以喝酒或酿造酒。具戒(五戒)的优婆塞,不可以喝酒,但是可以为非买卖目的的某种需要而酿造酒。
六、非时食戒
【受戒文】
6. Vikalabhoj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非 时 食(n.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vi+kala+bhoj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非时食学处。
【释义】
「非时食(vikalabhojana)」乃超过正午而食;超过这所允许的时间而吃食,因此称为非时食。由那非时而食。(KhA.36.)
【犯相】1.非时(vikalo超过正午)(吃食)。
2.时药(yavakalikam一般食物)。
3.吞咽(ajjhoharanam)。
4.未疯狂(anummattakata)。(《小诵注》KhA.35.)
【无犯】1.天亮(明相)到日过中天(约十二点)吃食,不计多少餐次。2.终身药。
3.疯狂。
【果报】不非时食则少贪吃,身体少负担,多闲,心清智明。
* 离非时进食即太阳过中午(约十二点)至翌日明相出时,不再吃五谷及不饮用牛奶、豆奶、豆汤等,但可饮用过滤无渣的某些果汁,例如芒果汁、苹果汁、橙汁、香蕉汁、葡萄汁等。
* 《律藏》〈大品〉(Mv.300.)︰「诸比丘!除了谷果汁之外,我允许一切果汁。诸比丘!允许一切叶汁,除了菜汁(《普端严》说:「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汤。作时限药的叶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榨成的汁是允许的)。诸比丘!允许一切花汁,除了蜜花汁之外。诸比丘!允许一切甘蔗汁。」
* 《律藏》〈大品〉(Mv.300.)︰「诸比丘!除了谷果汁之外,我允许一切果汁。诸比丘!允许一切叶汁,除了菜汁(《普端严》说:「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汤。作时限药的叶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榨成的汁是允许的)。诸比丘!允许一切花汁,除了蜜花汁之外。诸比丘!允许一切甘蔗汁。」
七之一︰歌舞等戒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乐(n.)戏剧(n.)看、见(n.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跳舞、唱歌、奏乐、看戏学处。
【释义】
「观(听)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这当中「跳舞(nacca)」为任何舞蹈。「歌唱(gita)」:为任何歌谣。「演奏(vadita)」:为任何演奏。「观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烦恼之缘,破坏善(法一)边的观看表演;观看表演的形况为观看表演。(KhA.36.)
当中的观(听)表演当取在《梵网经》(D.2./I,6. ﹑D.2./I,65.)所说的方式,在那里说:「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门、婆罗门食用信施的食物,他们住于不适宜的观看表演,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戏、(5)民谣、(6)鼓掌乐、(7)铙钹乐、(8)鼓乐、(9)小丑戏、(10)铁丸戏、(11)竹戏、(12)洗(骨)祭礼(=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后,捡骨之日的祭礼,cf. A.10.107.)、(13)斗象、 (14)斗马、(15)斗水牛、(16)斗牡牛、(17)斗山羊、(18)斗牡羊、(19)斗鸡、(20)斗鹌鹑、(21)棍斗、(22)拳击、(23)摔角、(24)演习(演练攻击的地方)、(25)点兵(象军有多少﹑马军有多少﹑骑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布阵(象军站在此﹑马军站在此﹑骑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阅兵(校阅象军﹑马军﹑骑兵﹑步兵)』沙门乔达摩离如此观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听。
4.未疯狂(anummattakata)。
【无犯】1.在站立、坐着、躺卧处(有表演从自己方向)来或去到达视野域而看见,即使有烦恼也没有违犯。2.疯狂。
【果报】不歌不舞,则身表正直,不乱;心思正经,安稳。
* 《吉祥经》并没有说「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18项的「远离(arati)」为「远避(身语恶业)」。《小义释注》(Nd2A.CS:pg.10.)︰「远离(arati)︰远离享乐(araka ramanam)。」提示远开世俗的享乐,而歌舞算是世俗享乐的项目。
* A.3.103./I,261.︰“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诸比丘!于圣者之律,歌咏是号泣。诸比丘!于圣者之律,舞蹈是疯子。) (各类表演,详见《长部》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于圣法律中,歌戏犹如哭,舞如狂者,戏笑似小儿。」
* KhA.37-8.︰「将法编成歌是不适合的,而将歌编成法则是可以的。」「梵呗」是属于「将法编成歌」,且是拉长歌音而诵,有五种过患。(A.5.209./III,251.)
【受戒文】
7-1. 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舞蹈(n.)唱歌(n.)奏乐(n.)戏剧(n.)看、见(n.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
nacca+ gita+ vadita+ visuka+ dass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跳舞、唱歌、奏乐、看戏学处。
【释义】
「观(听)跳舞、歌唱、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在这当中「跳舞(nacca)」为任何舞蹈。「歌唱(gita)」:为任何歌谣。「演奏(vadita)」:为任何演奏。「观看表演(visukadassana)」:乃生起烦恼之缘,破坏善(法一)边的观看表演;观看表演的形况为观看表演。(KhA.36.)
当中的观(听)表演当取在《梵网经》(D.2./I,6. ﹑D.2./I,65.)所说的方式,在那里说:「或如有些尊敬的沙门、婆罗门食用信施的食物,他们住于不适宜的观看表演,这即是:『(1)舞蹈、(2)歌唱、(3)演奏、(4)舞台戏、(5)民谣、(6)鼓掌乐、(7)铙钹乐、(8)鼓乐、(9)小丑戏、(10)铁丸戏、(11)竹戏、(12)洗(骨)祭礼(=atthidhovanam土葬多年后,捡骨之日的祭礼,cf. A.10.107.)、(13)斗象、 (14)斗马、(15)斗水牛、(16)斗牡牛、(17)斗山羊、(18)斗牡羊、(19)斗鸡、(20)斗鹌鹑、(21)棍斗、(22)拳击、(23)摔角、(24)演习(演练攻击的地方)、(25)点兵(象军有多少﹑马军有多少﹑骑兵有多少﹑步兵有多少)、(26)布阵(象军站在此﹑马军站在此﹑骑兵站在此﹑步兵站在此)、(27)阅兵(校阅象军﹑马军﹑骑兵﹑步兵)』沙门乔达摩离如此观看表演。」(KhA.36.)
【犯相】1.想要看(跳舞、表演等)而前往。
2.(任何)跳舞、唱歌、演奏、表演(naccagitavaditavisukadassana)。
3.看、听。
4.未疯狂(anummattakata)。
【无犯】1.在站立、坐着、躺卧处(有表演从自己方向)来或去到达视野域而看见,即使有烦恼也没有违犯。2.疯狂。
【果报】不歌不舞,则身表正直,不乱;心思正经,安稳。
* 《吉祥经》并没有说「不歌不舞」,但是其中第18项的「远离(arati)」为「远避(身语恶业)」。《小义释注》(Nd2A.CS:pg.10.)︰「远离(arati)︰远离享乐(araka ramanam)。」提示远开世俗的享乐,而歌舞算是世俗享乐的项目。
* A.3.103./I,261.︰“Runn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gitam. Ummattakamidam, bhikkhave, ariyassa vinaye yadidam naccam.(诸比丘!于圣者之律,歌咏是号泣。诸比丘!于圣者之律,舞蹈是疯子。) (各类表演,详见《长部》D.1./I,6~7.、65.)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T22.998.2)︰「于圣法律中,歌戏犹如哭,舞如狂者,戏笑似小儿。」
* KhA.37-8.︰「将法编成歌是不适合的,而将歌编成法则是可以的。」「梵呗」是属于「将法编成歌」,且是拉长歌音而诵,有五种过患。(A.5.209./III,251.)
七之二︰化妆戒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熏香 涂油 受持 化妆 装饰 处(=原因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化妆、装饰原因的花鬘、香水、涂油学处。
【释义】
花鬘(mala)为任何种类的花(环)(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为其余的香粉、(香)烟等一切种类的香。
化妆品(vilepana)为凡任何为了涂香捣碎后所备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为了涂抹(和)庄严的目的是不允许的;而为了当药的目的则是允许的。以及(假如)为了拜拜(puja)而运持(香),那情况不会不(被)允许的。(KhA.37.)
【犯相】配戴任何种类的花(环);涂任何种类的香、香油、香粉、(香)烟。
【无犯】1.为了当药(治病)的目的。2.为了供养运送(香)。
* 此学处也包括不佩戴耳珰、耳坠、臂钏、脚镯、项链、玉佩、戒指、手镯、手珠、手表等装饰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VinA.vi,p.1201.)受八戒者并无规定不得照镜子,但是也当学习比丘威仪。
【果报】现世减少浪费(脂粉钱),增加财富。少施脂粉,也比较健康(皮肤少负担)。
八、高床、广大床戒18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华) 床(n.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坐卧)高床、大床学处。
【释义】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过(尺)量而说(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为不允许的床和不允许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两(种床椅),没有任何方法是适宜的(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门果经》(D.2./I,65~6.)︰「鉴于有些沙门及婆罗门依靠信众供养的食物过活,却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这即是:(1)高床(高脚椅)(超高卧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长羊毛(床单);(4)杂色的(床单);(5)白羊毛(床单);(6)以花镶边的羊毛(床单);(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绣的羊毛(床单);(9)单面或双面有毛的羊毛(床单);(10)镶有珠宝的床罩;(11)丝绸(床单);(12)舞厅地毯;(13)象、马或马车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制的精选床罩;(16)上有红色布篷的床罩;(17)头脚有红色床垫的睡床──他戒除使用这些高且奢侈的床和椅。这也是他的戒行。」
【受戒文】
7-2.Malagandhavilepanadharanamandanavibhusanatthana
花鬘 熏香 涂油 受持 化妆 装饰 处(=原因m.s.Abl.)
mala + gandha + vilepana + dharana + mandana + vibhusan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化妆、装饰原因的花鬘、香水、涂油学处。
【释义】
花鬘(mala)为任何种类的花(环)(malati yamkibci pupphajatam)。
香(gandha)为其余的香粉、(香)烟等一切种类的香。
化妆品(vilepana)为凡任何为了涂香捣碎后所备用的(Vilepananti yamkibci vilepanattham pisitva patiyattam)。
那一切为了涂抹(和)庄严的目的是不允许的;而为了当药的目的则是允许的。以及(假如)为了拜拜(puja)而运持(香),那情况不会不(被)允许的。(KhA.37.)
【犯相】配戴任何种类的花(环);涂任何种类的香、香油、香粉、(香)烟。
【无犯】1.为了当药(治病)的目的。2.为了供养运送(香)。
* 此学处也包括不佩戴耳珰、耳坠、臂钏、脚镯、项链、玉佩、戒指、手镯、手珠、手表等装饰品。《律藏》〈小品〉(Vin.Cv.p.107)︰(比丘)不得以鏡子或缽水來觀臉,若觀者,除了生病外,犯惡作(病者為看瘡等;為知老的壽行,則可觀看。VinA.vi,p.1201.)受八戒者并无规定不得照镜子,但是也当学习比丘威仪。
【果报】现世减少浪费(脂粉钱),增加财富。少施脂粉,也比较健康(皮肤少负担)。
八、高床、广大床戒18
【受戒文】
8. Uccasayana-mahasay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高的 床(n.) 大的(=豪华) 床(n.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ucca + sayana-maha + say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坐卧)高床、大床学处。
【释义】
高床(椅)(uccasayana)乃就超过(尺)量而说(Uccasayananti pamanatikkantam vuccati)。(KhA.37.)
大床(椅)为不允许的床和不允许的敷具。只要受用那(高大)两(种床椅),没有任何方法是适宜的(Mahasayananti akappiyasayanam akappiyattharanabca. Tadubhayampi sadiyato na kenaci pariyayena vattati.)。(KhA.37.)
《沙门果经》(D.2./I,65~6.)︰「鉴于有些沙门及婆罗门依靠信众供养的食物过活,却享用高且奢侈的床和椅,这即是:(1)高床(高脚椅)(超高卧床或椅子);(2)底座雕刻;(3)长羊毛(床单);(4)杂色的(床单);(5)白羊毛(床单);(6)以花镶边的羊毛(床单);(7)以棉花充填的被子;(8)有刺绣的羊毛(床单);(9)单面或双面有毛的羊毛(床单);(10)镶有珠宝的床罩;(11)丝绸(床单);(12)舞厅地毯;(13)象、马或马车的小地毯;(14)羚羊皮小地毯;(15)芭蕉鹿皮制的精选床罩;(16)上有红色布篷的床罩;(17)头脚有红色床垫的睡床──他戒除使用这些高且奢侈的床和椅。这也是他的戒行。」
【犯相】1.想要坐卧高床(注1)、广大床戒。
2.现前有「高床(椅)」(超过膝盖高度)或「大床(椅)」(敷具过度豪华)。
3.坐、卧。
4.未疯狂。
【无犯】1.如超过膝盖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树木等。2.疯狂。
【果报】现世减少浪费,增加财富。
【附︰不捉持金钱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黄金(n.) 货币(n.) 接受、拿取(n.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金银学处。
【释义】
「金(jatarupa)」为黄金。「钱(rajata)」为货币(kahapano金制的、银制的、天然的)19、铜钱(lohamasaka)、木钱(darumasaka)、胶钱(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货币),这两者都(属于)金钱。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钱)为接受,没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钱)是可以的。如此为所应说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2.现前有「高床(椅)」(超过膝盖高度)或「大床(椅)」(敷具过度豪华)。
3.坐、卧。
4.未疯狂。
【无犯】1.如超过膝盖高度的天然岩石或树木等。2.疯狂。
【果报】现世减少浪费,增加财富。
【附︰不捉持金钱戒】
【受戒文】
Jatarupa-rajata-patigga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黄金(n.) 货币(n.) 接受、拿取(n.s.Abl.) 离(f.) 学(f.) 处(n.) 我受持(1s.pres.)
jatarupa + rajata + patiggahana veramani sikkha+pada <samadiyati <pass. of samadati
我受持离金银学处。
【释义】
「金(jatarupa)」为黄金。「钱(rajata)」为货币(kahapano金制的、银制的、天然的)19、铜钱(lohamasaka)、木钱(darumasaka)、胶钱(jatumasaka)等,凡通用的(货币),这两者都(属于)金钱。以任何方式接受那(金钱)为接受,没有任何方式那(接受金钱)是可以的。如此为所应说不共的。(KhA.37.;cf.《律藏》(Para.III,238))
【犯相】1.想要捉持金钱。
2.现前有「(黄)金(jatarupa)」,或「钱(rajata)」。
3.捉持。
4.未疯狂。
【无犯】1.无心无意碰到金银。2.疯狂。
【果报】不捉持金钱,乃是沙门、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钱戒」,未来世会有不重视金钱,乃至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诸比丘!世间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财聚。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复次,诸比丘!于有戒者、具足戒者,善名远播。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复次,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不论入于剎帝利众、或婆罗门众、或居士众、或沙门众等任何之众有自信而心无不安。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复次,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临终不迷乱。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四利。复次,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五利。(Vin.Mv.I,227-8.;A.5.213./III,252-5.;D.16-6./II,86.)
2.现前有「(黄)金(jatarupa)」,或「钱(rajata)」。
3.捉持。
4.未疯狂。
【无犯】1.无心无意碰到金银。2.疯狂。
【果报】不捉持金钱,乃是沙门、比丘所受持,所以,受持「不捉持金钱戒」,未来世会有不重视金钱,乃至倾向出家的生活。
具戒利益
具戒五利益
诸比丘!世间有戒者、具足戒者,依不放逸等之因而得大财聚。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一利。复次,诸比丘!于有戒者、具足戒者,善名远播。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二利。复次,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不论入于剎帝利众、或婆罗门众、或居士众、或沙门众等任何之众有自信而心无不安。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三利。复次,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临终不迷乱。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四利。复次,诸比丘!有戒者、具足戒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诸比丘!此为有戒者、具足戒者之第五利。(Vin.Mv.I,227-8.;A.5.213./III,252-5.;D.16-6./II,86.)
八戒利益
世尊说:?毘舍佉(优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者,则有大果(mahapphalo)、大效益(mahanisamso)、大光辉(mahajutiko)、大徧满(mahavippharo)。有什么大果?有什么大效益?有什么大光辉?有什么大徧满?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宝之十六大国,谓:鸯伽、摩竭陀、迦尸、拘萨罗、跋耆、末罗、支提、跋蹉、拘楼、般阇罗、婆蹉、戌啰西那、阿说迦、阿般提、干陀罗、剑洴沙,君临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萨之十六分之一。什么缘故?毘舍佉!人王与天上之快乐相比,则是微不足道的。…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后,当生四天王之伙伴。…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后,当生忉利天之伙伴。…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而后,当生夜摩天之伙伴。…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后,当生兜率天之伙伴。…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后,当生化乐天之伙伴。…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后,当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关系,说人王与天上之快乐相比,则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优婆夷);cf.《增支部》A.3.70.、A.8.41-2.、A.10.46.)
世尊说:?毘舍佉(优婆夷)!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者,则有大果(mahapphalo)、大效益(mahanisamso)、大光辉(mahajutiko)、大徧满(mahavippharo)。有什么大果?有什么大效益?有什么大光辉?有什么大徧满?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宝之十六大国,谓:鸯伽、摩竭陀、迦尸、拘萨罗、跋耆、末罗、支提、跋蹉、拘楼、般阇罗、婆蹉、戌啰西那、阿说迦、阿般提、干陀罗、剑洴沙,君临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萨之十六分之一。什么缘故?毘舍佉!人王与天上之快乐相比,则是微不足道的。…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后,当生四天王之伙伴。…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后,当生忉利天之伙伴。…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而后,当生夜摩天之伙伴。…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后,当生兜率天之伙伴。…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后,当生化乐天之伙伴。…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萨,则身坏命终后,当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因此关系,说人王与天上之快乐相比,则是微不足道的。」(《增支部》A.8.43.Visakha毘舍佉(优婆夷);cf.《增支部》A.3.70.、A.8.41-2.、A.10.46.)
【十戒之效益与免难】
十戒(消极面)
积极面
效 益
免障难
1
离杀戒(不杀、不暴力)
多护离杀
自护护他、延年益寿
免结怨、免战争*
2
离盗戒
多施离盗
自他相安、安和乐利
免孤寡贫穷
3
离邪淫戒
少淫多贞
洁身自爱、家庭和乐
免纵欲伤身
积极面
效 益
免障难
1
离杀戒(不杀、不暴力)
多护离杀
自护护他、延年益寿
免结怨、免战争*
2
离盗戒
多施离盗
自他相安、安和乐利
免孤寡贫穷
3
离邪淫戒
少淫多贞
洁身自爱、家庭和乐
免纵欲伤身
离淫戒
不淫多精
身体香洁、资益出离
免招惹是非、破财毁誉
4
离妄语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亲友疏远
5
离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乱语
6
离非时食戒
少餐多健
减少食欲、身轻气爽
免身重气浊、障碍英明
7
离化妆戒
少妆多率
呈现原貌、去伪存真
免招摇惹祸、引狼入室
8
离唱歌
少唱多默
远伪友,会善友
免放纵、免伤志
不淫多精
身体香洁、资益出离
免招惹是非、破财毁誉
4
离妄语戒
少妄多真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免背信食言、亲友疏远
5
离酒戒
少酒多水
免除耽溺、神清智明
免神智不清、胡言乱语
6
离非时食戒
少餐多健
减少食欲、身轻气爽
免身重气浊、障碍英明
7
离化妆戒
少妆多率
呈现原貌、去伪存真
免招摇惹祸、引狼入室
8
离唱歌
少唱多默
远伪友,会善友
免放纵、免伤志
离跳舞戒
少跳多走
离假意,得真情
免失态、免狂乱
9
离高床、豪华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随意坐卧,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骄慢自除
10
离金钱戒
少钱多闲
两手空空,欲求自消
无有钱财,岂有破财
*有偈言︰「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少跳多走
离假意,得真情
免失态、免狂乱
9
离高床、豪华床戒
少享受多自在
随意坐卧,不假造作
放下身段,骄慢自除
10
离金钱戒
少钱多闲
两手空空,欲求自消
无有钱财,岂有破财
*有偈言︰「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十善之效益与十不善之障难】
十善
效 益
效 益
十不善
障 难
1
不杀
生天;若生人中必长寿
1
杀
生地狱;若生人中必短寿
2
不盗
生天;若生人中钱财不丧
2
盗
生地狱;若生人中钱财多难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狱;若生人中所有妻室为人所图
4
不妄语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讥论
4
妄语
生地狱;若生人中多被讥论
5
不两舌
生天;若生人中亲友坚固
5
两舌
生地狱;若生人中亲友乖离
6
不恶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闻妙音
6
恶口
生地狱;若生人中常闻丑声
7
不绮语
生天;若生人中言见信用
7
绮语
生地狱;若生人中言无信用
8
不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爱欲
8
贪欲
生地狱;若生人中增其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狱;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见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痴
10
邪见
生地狱;若生人中增其愚痴
* 本表整理自︰《杂阿含1048经》。其中「两舌、恶口、绮语」不包括在「妄语戒」,「贪欲、瞋恚、邪见」不包括在十戒中,它们是达到更高的修为时所断。
* A.10.206.Mani摩尼珠。在经中佛陀说,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身坏命终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依(十)善之思惟,引乐、乐报;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世间。在结论中,佛陀说︰「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未受(报),则我不说作苦之边际。」本经没有个别的说出特定的果报项目,如「必得短寿」、?「钱财多难」等。
障 难
1
不杀
生天;若生人中必长寿
1
杀
生地狱;若生人中必短寿
2
不盗
生天;若生人中钱财不丧
2
盗
生地狱;若生人中钱财多难
3
不邪淫
生天;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3
邪淫
生地狱;若生人中所有妻室为人所图
4
不妄语
生天;若生人中不被讥论
4
妄语
生地狱;若生人中多被讥论
5
不两舌
生天;若生人中亲友坚固
5
两舌
生地狱;若生人中亲友乖离
6
不恶口
生天;若生人中常闻妙音
6
恶口
生地狱;若生人中常闻丑声
7
不绮语
生天;若生人中言见信用
7
绮语
生地狱;若生人中言无信用
8
不贪欲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爱欲
8
贪欲
生地狱;若生人中增其贪欲
9
不瞋恚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9
瞋恚
生地狱;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
正见
生天;若生人中不增愚痴
10
邪见
生地狱;若生人中增其愚痴
* 本表整理自︰《杂阿含1048经》。其中「两舌、恶口、绮语」不包括在「妄语戒」,「贪欲、瞋恚、邪见」不包括在十戒中,它们是达到更高的修为时所断。
* A.10.206.Mani摩尼珠。在经中佛陀说,依(十)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身坏命终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依(十)善之思惟,引乐、乐报;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世间。在结论中,佛陀说︰「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未受(报),则我不说作苦之边际。」本经没有个别的说出特定的果报项目,如「必得短寿」、?「钱财多难」等。
【离十戒与十戒之生起、根、业、受】
(离)十戒
从生起
从根
从业
从受
从生起
从根
从业
从受
十戒
从生起
从根
从业
从受
1
杀
身心、
语心、
身语心
瞋.痴
身
苦受
1
离杀
身、
身心、
语心、
身语心
无贪瞋、
无贪瞋痴
身
乐或
不苦
不乐
2
盗
身心、语心、身语心
贪痴、
瞋痴
身
三受
之一
离杀
身、
身心、
语心、
身语心
无贪瞋、
无贪瞋痴
身
乐或
不苦
不乐
2
盗
身心、语心、身语心
贪痴、
瞋痴
身
三受
之一
2
离盗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贪痴
身
*同上
离盗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3
邪淫、
淫
身、心
*贪痴
身
*同上
3
离邪淫、
离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语
身心、
语心、
身语心
*瞋痴
语
同上
离邪淫、
离淫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4
妄语
身心、
语心、
身语心
*瞋痴
语
同上
4
离妄语
同上
同上
语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贪.痴
身
*同上
离妄语
同上
同上
语
同上
5
酒
身、身心
贪.痴
身
*同上
5
离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时食
身
贪.痴
身
同上
离酒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6
非时食
身
贪.痴
身
同上
6
离非时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妆
身
贪.痴
身
同上
离非时食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7
化妆
身
贪.痴
身
同上
7
离化妆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8
唱歌
语
贪.痴
语
同上
离化妆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8
唱歌
语
贪.痴
语
同上
8
离唱歌
同上
同上
语
同上
离唱歌
同上
同上
语
同上
跳舞
身
贪.痴
身
同上
身
贪.痴
身
同上
离跳舞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9
高床、
豪华床
身
贪.痴
身
同上
9
离高床
豪华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钱
身、语、心
贪.痴
身
同上
离高床
豪华床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10
金钱
身、语、心
贪.痴
身
同上
10
离金钱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离金钱
同上
同上
身
同上
* KhA.31-2.︰「从根」:「…‘不与取’(和) ‘虚诳语’为贪、痴根或瞋、痴根。」但衡量实况,‘虚诳语’乃是覆藏(=悭,属瞋根)真实之下而发言,所以应为瞋根(伴随痴根)。
* KhA.31.说「邪淫」与「喝酒」两项为「乐或不苦不乐」,但衡量实况,修订为「三受之一」。
* 离身恶业将生起「正业」(心所);离口恶业将生起「正语」(心所)。
* KhA.37.︰又这十学处以低劣的「欲、心、勤、观」而受持为低劣的;以中等的为中等的;以殊胜的为殊胜的。或者被爱、见、慢所染污为低劣的;无被染污为中等的;于各处以慧摄益则是殊胜的。以「智不相应善心」而受持为低劣的;以「有行(被动)智相应」为中等的;以「无行(主动)智相应」为殊胜的。
【参考数据】
*《律藏》〈波罗夷〉(1.不净行、2.不与取、3.(杀)人、4.(谎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诵注》〈(十)学处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 觅寂比丘︰《小诵注》(pp.30~37)电子文件
* 玛欣德比丘︰《沙马内拉学处》2008年版 (台南?法藏讲堂) ?
* KhA.31.说「邪淫」与「喝酒」两项为「乐或不苦不乐」,但衡量实况,修订为「三受之一」。
* 离身恶业将生起「正业」(心所);离口恶业将生起「正语」(心所)。
* KhA.37.︰又这十学处以低劣的「欲、心、勤、观」而受持为低劣的;以中等的为中等的;以殊胜的为殊胜的。或者被爱、见、慢所染污为低劣的;无被染污为中等的;于各处以慧摄益则是殊胜的。以「智不相应善心」而受持为低劣的;以「有行(被动)智相应」为中等的;以「无行(主动)智相应」为殊胜的。
【参考数据】
*《律藏》〈波罗夷〉(1.不净行、2.不与取、3.(杀)人、4.(谎言)上人法)(Vin. Para.pp.1~109)
*《小诵注》〈(十)学处注〉(KhA. Sikkhapadavannana)
* 觅寂比丘︰《小诵注》(pp.30~37)电子文件
* 玛欣德比丘︰《沙马内拉学处》2008年版 (台南?法藏讲堂) ?
修行的四大优先
密集禅修,如果处于最精进的状态(全力以赴),能在数日间,或数年间证悟。
一、修行优先
随时想到修行(bhavana<bhaveti修习﹐心智的开展)止(samadhi三摩地)或观(vipassana毘钵舍那),即使是一分钟。摒弃与修行无关的事项与计较。
二、正念优先
随时守住「念」或「正念」(sati, sammasati)。「正念正知」能出生一切善法。
具足「正念正知」(sati-sampajabbam)--「正念」是明白觉知当前的心念,「正知」是明白觉知所观照的对象。「正念」在任何身、语、意之先。随时安住于正念中,或寻(vitakka注意)、伺(vicara继续注意)于业处(kammatthana禅修的目标)。
三、呼吸优先
随时守住呼吸。呼吸法门是诸佛及甚多声闻弟子的主修法门。
佛告阿难:「阿难!于入息、出息念三昧(anapanassatisamadhi)之一法修习、多修者,则四念处圆满;对四念处修习、多修者,则七觉支圆满;对七觉支修习、多修者,则明、解脱(vijjavimuttim)圆满。」--S.54.13-14.Ananda阿难 (1-2),《杂阿含810经》(「明」指与第四(圣)道相应,「解脱」指与第四(圣)果相应(vijja va catutthamaggasampayutta, vimutti phalasampayuttati.))
四、解脱优先
能解脱就解脱。「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世尊教授解脱法门为主,在巴利文三藏中世尊并未劝发成佛的「菩提心」。解脱:Vimokkha (& Vimokha) [<vi离+ muc释放] 【阳】释放开(deliverance, release, emancipation, dissociation from the things of the world.) )
Vimutti:[<vimuccati] 【阴】被释放开(deliverance,release, emancipation.)
解脱就是放开、放手、放掉、放过、放下、放宽、放松、放舍、放心、放胆。能够一次放就一次放,不然就分段、分批放,若现在能放就现在放,不要等到未来放;今生能放就今生放,不要等到来生放。
(1) 生活上--解脱(放下)欲望--看的、听的、吃的、住的、用的。
(2) 处事上--解脱人事往来(如:独居)、旅途往来、复杂的人际关系。
(3) 修证上--解脱1.散乱--六根的对象杂多,且经常改变。
2.瞋恚--执取不如意境。知不如意境(恶之报应),心生警觉。
3.贪婪--执取如意境。知如意境(善报),心生警觉,不贪染。
4.不明事理--无知如意境、不如意境;或不知因果。
5.常见(sassata-ditthi ;the view of existence)--永恒不变的见解(=bhavatanha有爱),由知生灭来破除。
6.断见(ucchedaditthi ;the view of non-existence)--无因果的见解(=vibhavatanha无有爱)。由知因果,消弭无因果的见解。?
密集禅修,如果处于最精进的状态(全力以赴),能在数日间,或数年间证悟。
一、修行优先
随时想到修行(bhavana<bhaveti修习﹐心智的开展)止(samadhi三摩地)或观(vipassana毘钵舍那),即使是一分钟。摒弃与修行无关的事项与计较。
二、正念优先
随时守住「念」或「正念」(sati, sammasati)。「正念正知」能出生一切善法。
具足「正念正知」(sati-sampajabbam)--「正念」是明白觉知当前的心念,「正知」是明白觉知所观照的对象。「正念」在任何身、语、意之先。随时安住于正念中,或寻(vitakka注意)、伺(vicara继续注意)于业处(kammatthana禅修的目标)。
三、呼吸优先
随时守住呼吸。呼吸法门是诸佛及甚多声闻弟子的主修法门。
佛告阿难:「阿难!于入息、出息念三昧(anapanassatisamadhi)之一法修习、多修者,则四念处圆满;对四念处修习、多修者,则七觉支圆满;对七觉支修习、多修者,则明、解脱(vijjavimuttim)圆满。」--S.54.13-14.Ananda阿难 (1-2),《杂阿含810经》(「明」指与第四(圣)道相应,「解脱」指与第四(圣)果相应(vijja va catutthamaggasampayutta, vimutti phalasampayuttati.))
四、解脱优先
能解脱就解脱。「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世尊教授解脱法门为主,在巴利文三藏中世尊并未劝发成佛的「菩提心」。解脱:Vimokkha (& Vimokha) [<vi离+ muc释放] 【阳】释放开(deliverance, release, emancipation, dissociation from the things of the world.) )
Vimutti:[<vimuccati] 【阴】被释放开(deliverance,release, emancipation.)
解脱就是放开、放手、放掉、放过、放下、放宽、放松、放舍、放心、放胆。能够一次放就一次放,不然就分段、分批放,若现在能放就现在放,不要等到未来放;今生能放就今生放,不要等到来生放。
(1) 生活上--解脱(放下)欲望--看的、听的、吃的、住的、用的。
(2) 处事上--解脱人事往来(如:独居)、旅途往来、复杂的人际关系。
(3) 修证上--解脱1.散乱--六根的对象杂多,且经常改变。
2.瞋恚--执取不如意境。知不如意境(恶之报应),心生警觉。
3.贪婪--执取如意境。知如意境(善报),心生警觉,不贪染。
4.不明事理--无知如意境、不如意境;或不知因果。
5.常见(sassata-ditthi ;the view of existence)--永恒不变的见解(=bhavatanha有爱),由知生灭来破除。
6.断见(ucchedaditthi ;the view of non-existence)--无因果的见解(=vibhavatanha无有爱)。由知因果,消弭无因果的见解。?
禅修初步(前方便)
★ 道次第中,修禅或修四念住之前的预备工夫或培育优良的素质,皆可视为「修道前方便」。例如︰
1 (善人)→ 2信→ 3亲近善知识(来诣→恭敬→请问法)→ 4听闻正法→5具信→
6受持法→7如理作意 (观法义、知法.知义→法随法行 )→ 8正念正知→
9具足惭愧→10戒清净(护诸根、三妙行)→11饮食知量→12受持警寤→【四念住…】
其中「四预流支」为修道的四大支柱──
(一)亲近善知识︰可以由(有力的)善友得到完全的梵行功德(全梵行),直至解脱。
(二)听闻正法︰对法无知、或有疑、或想深入正法,可以从人、从经典听正法。
(三)从根源作意︰包括因缘、果报的彻底思惟,可以向正、向善、向涅盘。
(四)法随法行(法向法次)︰知正法、抉择正法之后,就可实践。
◆◆◆ ◆◆◆ ◆◆◆
《(应作)慈爱经》(Karaniyamettasuttam)有十五项「修慈前方便」(mettapubbabhago),也可以视为「修道前方便」(pubbabhagabhavana)︰
★ 道次第中,修禅或修四念住之前的预备工夫或培育优良的素质,皆可视为「修道前方便」。例如︰
1 (善人)→ 2信→ 3亲近善知识(来诣→恭敬→请问法)→ 4听闻正法→5具信→
6受持法→7如理作意 (观法义、知法.知义→法随法行 )→ 8正念正知→
9具足惭愧→10戒清净(护诸根、三妙行)→11饮食知量→12受持警寤→【四念住…】
其中「四预流支」为修道的四大支柱──
(一)亲近善知识︰可以由(有力的)善友得到完全的梵行功德(全梵行),直至解脱。
(二)听闻正法︰对法无知、或有疑、或想深入正法,可以从人、从经典听正法。
(三)从根源作意︰包括因缘、果报的彻底思惟,可以向正、向善、向涅盘。
(四)法随法行(法向法次)︰知正法、抉择正法之后,就可实践。
◆◆◆ ◆◆◆ ◆◆◆
《(应作)慈爱经》(Karaniyamettasuttam)有十五项「修慈前方便」(mettapubbabhago),也可以视为「修道前方便」(pubbabhagabhavana)︰
修道前方便
效益
免障难
1
能干(sakko)
易得成就
免顸慢、免拖泥带水
2
正直(uju) (身业、语业)
老实修行
免扭曲、免诈欺
3
坦诚(suhuju) (意业)
直趣涅盘
免虚伪、免走冤枉路
4
好教() (suvaco)
易受善法
免误入歧途
5
柔软(mudu)
带来平静
免冲突、免对抗
6
不骄傲(anatimani)
谦逊自抑
免傲慢、免自负
7
知足(santussako)
无求无欲
免多欲、免求不得
8
易扶养(subharo)
受用喜足
免索求无度
9
少俗务(appakicco)
专心行道
免愦闹、免龌龊(台语:ak cak8)
10
生活简朴(sallahukavutti)
减少负担
免复杂、免累赘
11
寂静诸根(santindriyo)
六根收摄
免污染、免纵欲
12
聪明(nipako)
心智敏锐
免愚昧昏庸
13
不粗鲁(appagabbho)
威仪庠序
免举止不雅、免无礼
14
不耽溺俗家(kulesvananugiddho)
闲居用功
免俗务、免攀缘
15
不应该犯智者会指责的任何小过失(na ca khuddamacare kibci, yena vibbu pare upavadeyyum)
正道通畅
免被责备、免懊恼
效益
免障难
1
能干(sakko)
易得成就
免顸慢、免拖泥带水
2
正直(uju) (身业、语业)
老实修行
免扭曲、免诈欺
3
坦诚(suhuju) (意业)
直趣涅盘
免虚伪、免走冤枉路
4
好教() (suvaco)
易受善法
免误入歧途
5
柔软(mudu)
带来平静
免冲突、免对抗
6
不骄傲(anatimani)
谦逊自抑
免傲慢、免自负
7
知足(santussako)
无求无欲
免多欲、免求不得
8
易扶养(subharo)
受用喜足
免索求无度
9
少俗务(appakicco)
专心行道
免愦闹、免龌龊(台语:ak cak8)
10
生活简朴(sallahukavutti)
减少负担
免复杂、免累赘
11
寂静诸根(santindriyo)
六根收摄
免污染、免纵欲
12
聪明(nipako)
心智敏锐
免愚昧昏庸
13
不粗鲁(appagabbho)
威仪庠序
免举止不雅、免无礼
14
不耽溺俗家(kulesvananugiddho)
闲居用功
免俗务、免攀缘
15
不应该犯智者会指责的任何小过失(na ca khuddamacare kibci, yena vibbu pare upavadeyyum)
正道通畅
免被责备、免懊恼
★ 二十五种方便20(天台宗):
1
具五缘
持戒清净
衣食具足
闲居静处
息诸缘务
得善知识
2
诃五欲
诃色欲者
诃声欲者
诃香欲者
诃味欲者
诃触欲者
3
弃五盖
贪欲盖
瞋恚盖
睡眠盖
掉悔盖
疑盖
4
调五法
调节饮食
调节睡眠
调身
调气息
调心
5
行五法
欲
精进
念
巧慧
一心
1
具五缘
持戒清净
衣食具足
闲居静处
息诸缘务
得善知识
2
诃五欲
诃色欲者
诃声欲者
诃香欲者
诃味欲者
诃触欲者
3
弃五盖
贪欲盖
瞋恚盖
睡眠盖
掉悔盖
疑盖
4
调五法
调节饮食
调节睡眠
调身
调气息
调心
5
行五法
欲
精进
念
巧慧
一心
修法基础 具五缘
断恶 除前五识障 诃五欲
断恶生善 除意识障 弃五盖
生善 调身心 调五法
生善法 行五法
(一)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止)息诸缘务、(亲)近善知识。
(二)诃(斥)五欲:诃色、声、香、味、触。
(三)弃五盖︰五法盖覆心神,使不能发定慧,故称为「盖」。
断欲贪--从根源作意不净相(asubhanimittam),或修舍无量心。
断瞋恚--从根源作意慈心解脱(metta cetovimutti),或修悲无量断害。
断惛沈.睡眠--发勤精进(araddhaviriya),或念经、经行、论法。
断掉举.后悔--心寂静(cetaso vupasamo),或持戒清净,自然无悔。
断疑--从根源作意(yonisomanasikaro),或加强对三宝的信仰。
(四)调五事:调心不沈(重)不浮(躁)、身不缓不急、息不涩不滑、眠不节不恣、食不饥不饱。
(「身不缓.不急」,保持身的平稳。但若有必要,如运动色身,可快步前进(直至出汗);为了观察可慢慢行动。
「息不涩.不滑」,对修观禅来说,「涩」(风、喘、气),可以作为无常的预备定。)
(五)行五法:行欲(欲得解脱)、精进(勇悍)、念(正念)、巧慧、一心(专心)等五法。
断恶 除前五识障 诃五欲
断恶生善 除意识障 弃五盖
生善 调身心 调五法
生善法 行五法
(一)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止)息诸缘务、(亲)近善知识。
(二)诃(斥)五欲:诃色、声、香、味、触。
(三)弃五盖︰五法盖覆心神,使不能发定慧,故称为「盖」。
断欲贪--从根源作意不净相(asubhanimittam),或修舍无量心。
断瞋恚--从根源作意慈心解脱(metta cetovimutti),或修悲无量断害。
断惛沈.睡眠--发勤精进(araddhaviriya),或念经、经行、论法。
断掉举.后悔--心寂静(cetaso vupasamo),或持戒清净,自然无悔。
断疑--从根源作意(yonisomanasikaro),或加强对三宝的信仰。
(四)调五事:调心不沈(重)不浮(躁)、身不缓不急、息不涩不滑、眠不节不恣、食不饥不饱。
(「身不缓.不急」,保持身的平稳。但若有必要,如运动色身,可快步前进(直至出汗);为了观察可慢慢行动。
「息不涩.不滑」,对修观禅来说,「涩」(风、喘、气),可以作为无常的预备定。)
(五)行五法:行欲(欲得解脱)、精进(勇悍)、念(正念)、巧慧、一心(专心)等五法。
★《杂阿含801经》,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
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具足),行处具足(与身、语有关的非犯罪为条件,为具足‘正行’;没有往访妓女等处为条件,为‘行处具足’。)(《增支部疏》AT﹐CSCD pg.2.36))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
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具足),行处具足(与身、语有关的非犯罪为条件,为具足‘正行’;没有往访妓女等处为条件,为‘行处具足’。)(《增支部疏》AT﹐CSCD pg.2.36))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
十波罗蜜
十种波罗蜜(parami)为菩萨修行的完全课程,需要生生世世去实践的德目;声闻弟子则不需要做到极端的难行能行,但是此生此世也需要具备某些资粮。
十种波罗蜜
内 涵
方 式
免障难
1布施(dana)
财施--结善缘
法施--结法缘
(1)开放施,(2)舒手施,(3)乐弃舍,(4)有求必应,(5)乐分配施。
吝啬
2持戒(sila)
不作身语恶业
(自然得不悔)
(戒)具足:(1)无毁、(2)无孔、(3)无斑点、(4)令人自由、(5)圣者所赞叹、(6)不为他所污、(7)三昧增长。
堕落
3出离(nekkhamma)
出离束缚
出泥沼、离人群、独来独往
龌龊
4智慧(pabba)
认识、认知、认清
(1)闻--听道,(2)思--贯通,
(3)修--渐入,(4)证--入道。
愚蠢
5精进(viriya)
英雄本色
勇猛、勇悍、勇往直前
懈怠
6忍耐(khanti)
耐心、耐性、耐住
忍气吞声,忍了再忍
受不了
7真实(sacca)
不妄语
是非曲直,绝不胡说
欺骗
8决意(adhitthana)
决定
信守诺言,绝不食言
犹豫
9慈(metta)
增益自他安乐
自己安乐,助他安乐
瞋恚
10舍(upekkha)
旁观、平等心
平心静气,平平淡淡
污染
◆◆◆ ◆◆◆ ◆◆◆
禅修期间的十波罗蜜
1 布施(dana)--施舍物质与资具,或贡献体力、劳力。
2 持戒(sila<sil学习)--在家受持五戒、或八戒、或十戒;出家受持波罗提木叉(出家守则)。
3 出离(nekkhamma出离欲望)--离家(之依赖)、离人群(之愦闹)、离欲(之诱惑)。
4 智慧(pabba)--闻慧(suta-maya pabba闻所成慧),耳根由善知识听闻法或文字来闻法所得的智慧;思慧(cinta-maya pabba思所成慧),以从根源作意(yoniso-manasikara)的方式,来通达法义;修慧(bhavana-maya-pabba修所成慧),体证无常、苦、无我。
5 勇猛(viriya<vira英雄 +-ya本色﹐英雄本色)--行住坐卧全力以赴、豁出去地保持正念。
6 忍耐(khanti忍受)--忍耐食、衣、住、药的缺乏或不如意。
7 真实(sacca不妄语)--受持不妄语戒。真实呈现所修.所学.所闻.所思。
8 决意(adhitthana<adhi在…上 + stha站立?存续)--不动摇己意。决定完成禅修的功课,心不摇摆。
9 慈(metta增益众生安乐)--保持愉悦心情,与人和乐相处。
10舍(upekkha<upa近+ ikkh观﹐旁观、平等心)--保持不偏不倚的心境,不贪、不瞋、不痴(保持正念),不争先后、不争长短、不争优劣。
*波罗蜜:parami (<parama最超越(【形】) 【阴】「最超越」之意。 ?
十种波罗蜜(parami)为菩萨修行的完全课程,需要生生世世去实践的德目;声闻弟子则不需要做到极端的难行能行,但是此生此世也需要具备某些资粮。
十种波罗蜜
内 涵
方 式
免障难
1布施(dana)
财施--结善缘
法施--结法缘
(1)开放施,(2)舒手施,(3)乐弃舍,(4)有求必应,(5)乐分配施。
吝啬
2持戒(sila)
不作身语恶业
(自然得不悔)
(戒)具足:(1)无毁、(2)无孔、(3)无斑点、(4)令人自由、(5)圣者所赞叹、(6)不为他所污、(7)三昧增长。
堕落
3出离(nekkhamma)
出离束缚
出泥沼、离人群、独来独往
龌龊
4智慧(pabba)
认识、认知、认清
(1)闻--听道,(2)思--贯通,
(3)修--渐入,(4)证--入道。
愚蠢
5精进(viriya)
英雄本色
勇猛、勇悍、勇往直前
懈怠
6忍耐(khanti)
耐心、耐性、耐住
忍气吞声,忍了再忍
受不了
7真实(sacca)
不妄语
是非曲直,绝不胡说
欺骗
8决意(adhitthana)
决定
信守诺言,绝不食言
犹豫
9慈(metta)
增益自他安乐
自己安乐,助他安乐
瞋恚
10舍(upekkha)
旁观、平等心
平心静气,平平淡淡
污染
◆◆◆ ◆◆◆ ◆◆◆
禅修期间的十波罗蜜
1 布施(dana)--施舍物质与资具,或贡献体力、劳力。
2 持戒(sila<sil学习)--在家受持五戒、或八戒、或十戒;出家受持波罗提木叉(出家守则)。
3 出离(nekkhamma出离欲望)--离家(之依赖)、离人群(之愦闹)、离欲(之诱惑)。
4 智慧(pabba)--闻慧(suta-maya pabba闻所成慧),耳根由善知识听闻法或文字来闻法所得的智慧;思慧(cinta-maya pabba思所成慧),以从根源作意(yoniso-manasikara)的方式,来通达法义;修慧(bhavana-maya-pabba修所成慧),体证无常、苦、无我。
5 勇猛(viriya<vira英雄 +-ya本色﹐英雄本色)--行住坐卧全力以赴、豁出去地保持正念。
6 忍耐(khanti忍受)--忍耐食、衣、住、药的缺乏或不如意。
7 真实(sacca不妄语)--受持不妄语戒。真实呈现所修.所学.所闻.所思。
8 决意(adhitthana<adhi在…上 + stha站立?存续)--不动摇己意。决定完成禅修的功课,心不摇摆。
9 慈(metta增益众生安乐)--保持愉悦心情,与人和乐相处。
10舍(upekkha<upa近+ ikkh观﹐旁观、平等心)--保持不偏不倚的心境,不贪、不瞋、不痴(保持正念),不争先后、不争长短、不争优劣。
*波罗蜜:parami (<parama最超越(【形】) 【阴】「最超越」之意。 ?
适合修禅地点
「什么是坐卧处五分成就?诸比丘!1此处有坐卧处,不过于远,不过于近,便于往来。2昼时少喧闹,夜时少音声。3少虻、蚊、风、热、蛇咬。4又,若能住于其坐卧处,则劳苦少而得衣、食、坐卧具、病药、资具。5又,长老比丘住其坐卧处,多闻而通阿含(bahussuta agatagama),持法(dhammadhara),持律(vinayadhara),持摩夷(matikadhara本母),于此,时时亲近请问:「大德!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意思?」那些具寿者(长老比丘)为他开示所未开,显示所未显,除去种种疑惑的问题。诸比丘!这样坐卧处五分成就。诸比丘!如果五分成就的比丘亲附、亲近于五分成就的坐卧处,则不久依诸漏尽,于现法而自证知[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现证具足而住。」(《增支部》A.10.11./V,15-16)
◆◆◆ ◆◆◆ ◆◆◆
静坐须知
○、静坐地点、时间 (sitting places & times)
初学静坐,最好选择宁静、无人打扰、通风之处为宜。静坐时,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原则,紧身衣物应于静坐前松除。长时静坐全身毛孔舒张,故应注意保暖;可用盖腿巾覆盖两膝,以免受风寒。若在屋内静坐,颈部勿靠近窗户,以免强风直吹颈部,而受风寒。
静坐的时间,除了饭后一小时内较不适宜外,其余任何时间皆无妨碍。
静坐前,可先吩咐人,遇有急事可用弹指,或轻声呼唤,慎防他人急推身体,而受惊吓(若受惊吓,可观胸口)。静坐之前,要将万缘放下,行动安详,不可粗犷。
「什么是坐卧处五分成就?诸比丘!1此处有坐卧处,不过于远,不过于近,便于往来。2昼时少喧闹,夜时少音声。3少虻、蚊、风、热、蛇咬。4又,若能住于其坐卧处,则劳苦少而得衣、食、坐卧具、病药、资具。5又,长老比丘住其坐卧处,多闻而通阿含(bahussuta agatagama),持法(dhammadhara),持律(vinayadhara),持摩夷(matikadhara本母),于此,时时亲近请问:「大德!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意思?」那些具寿者(长老比丘)为他开示所未开,显示所未显,除去种种疑惑的问题。诸比丘!这样坐卧处五分成就。诸比丘!如果五分成就的比丘亲附、亲近于五分成就的坐卧处,则不久依诸漏尽,于现法而自证知[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现证具足而住。」(《增支部》A.10.11./V,15-16)
◆◆◆ ◆◆◆ ◆◆◆
静坐须知
○、静坐地点、时间 (sitting places & times)
初学静坐,最好选择宁静、无人打扰、通风之处为宜。静坐时,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原则,紧身衣物应于静坐前松除。长时静坐全身毛孔舒张,故应注意保暖;可用盖腿巾覆盖两膝,以免受风寒。若在屋内静坐,颈部勿靠近窗户,以免强风直吹颈部,而受风寒。
静坐的时间,除了饭后一小时内较不适宜外,其余任何时间皆无妨碍。
静坐前,可先吩咐人,遇有急事可用弹指,或轻声呼唤,慎防他人急推身体,而受惊吓(若受惊吓,可观胸口)。静坐之前,要将万缘放下,行动安详,不可粗犷。
一?坐姿 (sitting meditation)
【双跏趺】:即是双盘,弯两腿互相交迭(pallankam abhujati弯跏趺),若是左脚在上,右脚在下;或者右脚在上,左脚在下。若不同一支香(不同座),最好换脚,以免长期坐同一姿势,而骨盘歪掉。双跏趺为最好的坐姿,全身重心落于中间,最安稳持久。结跏趺不一定要殿高臀部。若一脚翘得太高,则可殿高臀部,平衡身姿。
【双跏趺】:即是双盘,弯两腿互相交迭(pallankam abhujati弯跏趺),若是左脚在上,右脚在下;或者右脚在上,左脚在下。若不同一支香(不同座),最好换脚,以免长期坐同一姿势,而骨盘歪掉。双跏趺为最好的坐姿,全身重心落于中间,最安稳持久。结跏趺不一定要殿高臀部。若一脚翘得太高,则可殿高臀部,平衡身姿。
【单跏趺】:若双跏趺有困难者可选择单跏趺,即是单盘,左脚在上,或右脚在上。
【其它坐姿】:双盘或单盘有困难者,可选择散盘(如意坐),即将两小腿互相交叉而坐,可殿高臀部。也可采用跪姿(金刚坐);或两脚偏向同一边(仙女坐);或采用跪姿,坐禅椅上。如果腿筋太硬,很难弯跏趺时,可拉筋、作瑜伽,软化筋络。
初学静坐时,可先练习十分钟,随自己的状况,慢慢增加时间。
静坐时,难免双腿会酸、麻、疼、涨,须忍耐,但不用勉强忍耐太久,否则会伤筋骨。
二?调身
敷设一个舒适的座位,于禅座上,摇动左右肩几下,以通血脉。然后放松全身,端身正坐,不前倾,不后仰,头部正直,头顶(百会)有若被一股气往上提,全身被一股气提着,收下颚(使身体能量更流畅),后颈微靠衣领。肚脐向前凸出,背部就自然平直,但不需刻意用力。若身体坐不正,气血易滞,心难入定。
双手手掌重迭,左掌在下,右掌在上,或者左右手上下掉换。两手拇指尖端微微相触,双臂自然下垂,置于大腿上靠近腹部。若体力不好或易昏沈者,可以把两手手掌贴靠丹田(肚脐向内两寸,丹田不是往下两寸)附近,或双手掌分开分别贴靠小腹部(睡觉时,用此姿势可养气)。
眼睛全闭或半闭。半闭(瞇眼)则眨眼的次数也比平常少,眼睛会因此干涩、不舒服。若有昏沈、幻觉等毛病,则眼睛可开。
三?调息
从鼻孔徐徐吸新鲜空气,用口吐出浊气,想气息从全身毛孔出入,至三~七次,然后闭口,唇齿相着,舌抵上颚,功用可以使任督二脉相通。若生口水,应将咽吞。闭上嘴,微收下颚,用鼻子呼吸。
呼吸有风、喘、气、息四种相。如果出入息急促粗重而可闻声者为「风」;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无声、无结、不麤,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愉悦是「息相」。对修止禅(samatha)来说,风相、喘相、气相,为不调相;心若渐调,则自然出现「息相」,此时呼吸变得微弱,若正念不强,有时感觉不到呼吸,但是还要更努力去守住。对修观禅(vipassana)来说,则可用风相、喘相、气相来直观无常。
从鼻孔徐徐吸新鲜空气,用口吐出浊气,想气息从全身毛孔出入,至三~七次,然后闭口,唇齿相着,舌抵上颚,功用可以使任督二脉相通。若生口水,应将咽吞。闭上嘴,微收下颚,用鼻子呼吸。
呼吸有风、喘、气、息四种相。如果出入息急促粗重而可闻声者为「风」;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无声、无结、不麤,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愉悦是「息相」。对修止禅(samatha)来说,风相、喘相、气相,为不调相;心若渐调,则自然出现「息相」,此时呼吸变得微弱,若正念不强,有时感觉不到呼吸,但是还要更努力去守住。对修观禅(vipassana)来说,则可用风相、喘相、气相来直观无常。
四?调心
使全部精神意志集中在一个对象(arammana所缘)上,即所谓「置心一处」。修习「入出息念」(anapana sati)者,则注意鼻端 (parimukkha﹐人中及其附近)入出息的「息」上;若修习入出息念的「观禅」者(vipassana-yanika),则注意在入出息的「触」之生灭(无常)上。如果经常按照这种方法修习,就可以排除散乱的杂念、断除烦恼、获得智慧。念念觉知,可改善记忆力,对于治疗神经衰弱等也有帮助。
使全部精神意志集中在一个对象(arammana所缘)上,即所谓「置心一处」。修习「入出息念」(anapana sati)者,则注意鼻端 (parimukkha﹐人中及其附近)入出息的「息」上;若修习入出息念的「观禅」者(vipassana-yanika),则注意在入出息的「触」之生灭(无常)上。如果经常按照这种方法修习,就可以排除散乱的杂念、断除烦恼、获得智慧。念念觉知,可改善记忆力,对于治疗神经衰弱等也有帮助。
五?下坐
下坐时,可先维持坐姿,左右手放到身后,以左手握住右手腕,吸一口气,停止呼吸,身体慢慢往前倾,直到头部、身体与地面呈水平,停住约十秒钟,慢慢起身,起身时,由开口吐出浊气。以上动作,作九次。再慢慢摇动、转动两肩,然后徐徐将腿放下。若简单下坐,则口微开,缓缓吐气,作三次即可。
将两手搓一搓(若在禅堂共修,则避免出声),按摩头、脸、身、肩膀、手臂、腰、大腿、膝盖、小腿、脚踝、涌泉穴。
把盖腿布折好后,即可起坐走动。走动时,先慢慢走,可使集气散发,以免滞留体内,发生气结、肚胀等毛病。
下坐时,可先维持坐姿,左右手放到身后,以左手握住右手腕,吸一口气,停止呼吸,身体慢慢往前倾,直到头部、身体与地面呈水平,停住约十秒钟,慢慢起身,起身时,由开口吐出浊气。以上动作,作九次。再慢慢摇动、转动两肩,然后徐徐将腿放下。若简单下坐,则口微开,缓缓吐气,作三次即可。
将两手搓一搓(若在禅堂共修,则避免出声),按摩头、脸、身、肩膀、手臂、腰、大腿、膝盖、小腿、脚踝、涌泉穴。
把盖腿布折好后,即可起坐走动。走动时,先慢慢走,可使集气散发,以免滞留体内,发生气结、肚胀等毛病。
六?禅法
南传上座部佛教把定境分为十遍处、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一想、一差别、四无色等七类四十种,叫做「四十业处」(kammatthana)。
「十遍处」就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或褐遍)、黄遍、赤遍、白遍、虚空遍、光明遍。
「十不净」是:观看死尸的禅法,观看1膨胀相、2青瘀相、3脓烂相、4断坏相、
5食残相(野兽吃剩余的尸体)、6散乱相、7斩斫离散相、8血涂相、9虫聚相、10骸骨相。
「十随念」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观死亡)、身至念(观身体的32种成份)、安般念(出入息念)。
「四无量」(四梵住):慈、悲、喜、舍。
「一想」:食厌想(对食物厌恶)。
「一差别」:四界差别(反复观察地水火风的特质)。
「四无色」: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由十遍的前八遍转修)(详见《清净道论》ch.3~11)
(附录) 四十种业处之效益
南传上座部佛教把定境分为十遍处、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一想、一差别、四无色等七类四十种,叫做「四十业处」(kammatthana)。
「十遍处」就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或褐遍)、黄遍、赤遍、白遍、虚空遍、光明遍。
「十不净」是:观看死尸的禅法,观看1膨胀相、2青瘀相、3脓烂相、4断坏相、
5食残相(野兽吃剩余的尸体)、6散乱相、7斩斫离散相、8血涂相、9虫聚相、10骸骨相。
「十随念」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观死亡)、身至念(观身体的32种成份)、安般念(出入息念)。
「四无量」(四梵住):慈、悲、喜、舍。
「一想」:食厌想(对食物厌恶)。
「一差别」:四界差别(反复观察地水火风的特质)。
「四无色」: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由十遍的前八遍转修)(详见《清净道论》ch.3~11)
(附录) 四十种业处之效益
业 处
效益
适合者
效益
适合者
业 处
效益
适合者
十
遍
1地遍:以泥土当对象
得定.神通
一切
1地遍:以泥土当对象
得定.神通
一切
十
随
念
佛随念:念佛是阿罗汉等功德
信佛之全觉
信
2水遍:以水当对象
得定.神通
一切
得定.神通
一切
法随念:念法是亲见等功德
信法之指引
信
3火遍:以火当对象
得定.神通
一切
得定.神通
一切
僧随念:念僧是正直等功德
信僧之和合
信
4风遍:以风吹动当对象
得定.神通
一切
得定.神通
一切
戒随念:念戒是无瑕等功德
信戒之清凉
信
5青遍:以青色当对象
得定.神通
瞋
得定.神通
瞋
舍随念:念布施功德
信施舍因果
信
6黄遍: 以黄色当对象
得定.神通
瞋
得定.神通
瞋
天随念: 念天人乃修善而生
信天之修善
信
7赤遍: 以红色当对象
得定.神通
瞋
得定.神通
瞋
死随念: 念死而觉知无常
知生死迅速
觉
8白遍: 以白色当对象
得定.神通
瞋
得定.神通
瞋
寂止随念: 念涅盘的寂静
向往涅盘
觉
9光明遍: 以光当对象
得定.神通
一切
得定.神通
一切
身至念: 念32种身体成份
消除情欲
贪
10虚空遍:以空间当对象
得定.神通
一切
得定.神通
一切
安那般那念: 专注呼吸
专注.得解脱
痴.寻
十
不
净
1膨胀相:看膨胀的尸体
不贪体材
贪
1膨胀相:看膨胀的尸体
不贪体材
贪
四
无
量
慈无量心: 散发慈爱给众生
疼爱.忍让
瞋
无
量
慈无量心: 散发慈爱给众生
疼爱.忍让
瞋
2青瘀相:看青瘀的尸体
不贪肤色
贪
不贪肤色
贪
悲无量心: 散发悲悯给众生
护生.助人
冷漠
3脓烂相:看脓烂的尸体
不贪体香
贪
不贪体香
贪
喜无量心: 散发随喜给众生
庆贺得利
瞋、嫉
4断坏相:看断坏的尸体
不贪结实
贪
不贪结实
贪
舍无量心: 平等心对待众生
不偏不倚
偏颇
5食残相:看动物吃剩尸体
不贪隆乳
贪
不贪隆乳
贪
四无色定
空无边:念遍相的空隙空、空
得无边之空
一切
空无边:念遍相的空隙空、空
得无边之空
一切
6散乱相:看尸体的散落
不贪美体
贪
不贪美体
贪
识无边: 专注‘空无边’之禅心
得无边之识
一切
7斩斫相:看被砍断的尸体
不贪整体
贪
不贪整体
贪
无所有: 念‘识无边’空掉
得无所有
一切
8血涂相:看流血的尸体
不贪妆扮
贪
不贪妆扮
贪
非想非非想: 念‘无所有’寂静
得非想非非想
一切
9虫聚相:看蛆虫爬满尸体
不贪我相
贪
不贪我相
贪
食厌想: 厌恶食物
消除贪吃喝
觉
消除贪吃喝
觉
10骸骨相: 看白骨
不贪骨相
贪
不贪骨相
贪
四界差别: 修硬.软、冷.热等
细知一切四大
觉
* 遍禅︰地、水、青、黄、赤、白遍的修法,取一尺大小的圆盘装泥土等材料,放置在不近不远的面前,开眼看,闭眼想,直到闭眼与开眼一样见到实物般,再继续修至光耀明亮,再入定。风遍取风吹动树叶的动相,火遍则对火堆留一尺大小的木板圆洞看着火。光明遍观光源(不能太刺眼),虚空遍取透过树叶缝隙看虚空。
* 空无边等四无色禅︰由九种遍禅(不包括虚空遍)修到第四禅,再转修。 ?
安般念(入.出息念)修法要点
一、静坐时,身体以舒适1、自然2、身正直3、盘腿4或稳固的姿势5。
细知一切四大
觉
* 遍禅︰地、水、青、黄、赤、白遍的修法,取一尺大小的圆盘装泥土等材料,放置在不近不远的面前,开眼看,闭眼想,直到闭眼与开眼一样见到实物般,再继续修至光耀明亮,再入定。风遍取风吹动树叶的动相,火遍则对火堆留一尺大小的木板圆洞看着火。光明遍观光源(不能太刺眼),虚空遍取透过树叶缝隙看虚空。
* 空无边等四无色禅︰由九种遍禅(不包括虚空遍)修到第四禅,再转修。 ?
安般念(入.出息念)修法要点
一、静坐时,身体以舒适1、自然2、身正直3、盘腿4或稳固的姿势5。
二、闭眼6,放松身心7,自然呼吸8。
三、在鼻端9或鼻孔出口处周围10选择能感觉呼吸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11接触点。
四、12持续地觉知经过接触点13上的入.出息(呼吸)。
五、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14;只觉知于接触点上的入.出息。调节呼吸,渐次平息风相(可以听到呼吸声)、喘相(呼吸不顺)、气相(可以感觉到呼吸),心愈静、愈集中,息相(微息,呼吸若有若无),愈显著,以自然得到细呼吸为安定相,靠近禅那。
六、行、住、坐、卧持续觉知15,如此入息、出息,避免间断16。
【 说 明 】
注1︰「舒适」:坐姿舒适,则心易觉知,不会被身体的不适所扰。因此,腿痛痛到不能忍受时,可以换腿(换腿的同时应继续保持呼吸的觉知)。
注1︰「舒适」:坐姿舒适,则心易觉知,不会被身体的不适所扰。因此,腿痛痛到不能忍受时,可以换腿(换腿的同时应继续保持呼吸的觉知)。
注2︰「自然」:坐姿应自然,不应勉强;否则不能持久,且易生病痛。
注3︰「身正直」:坐姿应正直。头颈正直,下颚微收,舌轻抵上颚;背脊端正,两肩平垂;胸部微张,小腹(肚脐)向前凸。
注4︰「盘腿」:双盘腿、单盘腿,也可以依个人的习惯或身体的状况,两腿分开并排平贴地面、或侧坐等。
注5︰「稳固」:以最稳固的坐姿静坐,则最能持久。
注6︰「闭眼」:闭两眼,较不易分心。闭眼时,勿两眼一直往视鼻端,以免眼痛。若不习惯闭眼,或闭眼会昏沈的人,可以睁眼或半睁眼。
注7︰「放松身心」:若身心紧绷,则心难以平静,修行不易收效,而且易生病痛。
注8︰「自然呼吸」:安坐后,最初可以先慢慢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应保持自然平顺的呼吸,不应加以任何控制。若控制呼吸,或过度专注,则易引生头痛、胸部不适等问题。
注9︰「鼻端」:鼻子正下方「人中」或它的附近部位的任何一点,都可作为觉知入.出息所依靠的接触点。
注10︰「鼻孔出口处周围」:接触点亦可选在两鼻孔之间的鼻中隔的外缘或一侧鼻孔边缘上的任何一点;或一侧鼻孔;或同时注意两侧鼻孔(的入.出息)。
注11︰「接触最明显」:接触点应选在入.出息的感觉最清楚的那一点。既已选定接触点之后,最好每次固定觉知于经过该点上的息,不应轻易更换到其它点,如此对定力的培育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若选一侧鼻孔边缘的某点为接触点时,觉知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因为身体自动更换到对侧鼻孔呼吸,而难以感觉入.出息。此时可更换到对侧鼻孔边缘的某点为接触点,并继续觉知经过该点(新接触点)的息。尽管可以如此,仍不应频频更换接触点;守在一个接触点至少应持续三十分钟以上,不得已时才能更换接触点,否则不易培育稳固的定力。
注12︰「接触点」:必须将心固守在一点(接触点)的理由是:为了避免心随着呼吸进出。心只觉知于经过接触点上的息而不随着息进出;就好像守城人只觉知于经过城门下的过客,而不去注意尚未走到城门,或已经走过城门的人一样。但是有些人无法守住固定的接触点或无法感觉任何接触点;对于这些人而言,只要他们能感觉到入.出息或能知道入.出息,即已足够;他们只需持续地感觉或知道入.出息本身,不必要依靠接触点。
注13︰「持续地觉知入.出息」:妄想生时,不必理会妄想;觉察到妄想,立即回来觉知入.出息。如此不断练习,一再寻(专注目标)、伺(继续专注目标)于触到鼻端上的「气息」。
注14︰「不要跟随气息进出」:若随息进出,则不易培育稳固的定力。
注15︰「行、住、坐、卧持续觉知」:避免间断,持续修行,则能迅速培育起稳固的定力。故应禁语、放下万缘、止息思虑,则必然日起有功。
注16︰若渐渐得定,鼻端的「禅相」(nimitta﹐obhāsa﹐禅相就是气息)会出现,不要看它,直至禅相由灰暗变明亮,乃至透明时,才投入禅相。(通常须要数日乃至数年培育定力,得定之后也要保任(持续复习)。) 禅相呈现透明状时,心自然被禅相吸入而入定,或者将心投向禅相(看禅相)而入定。出定后检察五禅支(注意力放在心(脏),约一秒钟)。进入初禅后,若要晋升更高的禅那,则出定后,舍弃寻伺等禅支,再入较高的禅定。初禅有寻、伺、喜、乐、一心;第二禅只有喜、乐、一心;第三禅只有乐、一心;第四禅只有一心、舍。 ?
观入.出息念之‘触’之修法要点
一、静坐时,以舒适、自然、正直、稳固的姿势静坐。
二、先放松身心,自然呼吸,以呼吸及触为「根本业处」(mulakammatthana)。
三、持续地觉知呼吸经过鼻端(parimukkha人中及其附近)与皮肤接触,注意触、触、触;没有呼吸时,注意到没有触。保持觉知「有触感」及「无触感」的轮替。若感觉不到「触」,则注意到呼吸的进出、吞吐。
四、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只觉知于呼吸的「触」。
五、行、住、坐、卧都持续如此觉知于「触」的觉知,避免间断。
六、如果心力涣散、不易集中,或加强「触」的无常观,略加用力呼气,「触」、「触」、「触」,吸气不用力。
七、观察「触」的生灭是属于无常观,无常的遍作(parikamma预备动作)。
八、若没有觉察到呼吸,可暂时停留在「鼻端」附近,等待片刻,呼吸将再度出现。
* 细部说明,见〈安般念(入.出息念)修法要点〉。 ?
随观集法与灭法
随观集法:正如炼铁的风箱,风管、和适当的运送的条件,空气来回移动;如是诸比丘,具有身体、鼻腔、心的条件,才有出入息来回移动。取身体的集法是说,他观到‘住在身体的随观集法’。
随观灭法:正如取去风箱,风管破了,缺乏适当的空气运送;如是,身体坏了、鼻腔破坏、心停止,就没有出入息身转起;如此,身等灭,出入息灭。
随观集法及灭法:时而随观集法及时而随观灭法。这是属于生灭随观的遍作(预备定),属于三解脱门(tini vimokkhamukhani)中的「无常解脱门」,由随观生灭可以一路直达涅盘。没有修止禅的行者,持续观察呼吸之触(及鼻端)是最方便下手随观生灭的方法。S.12.50./II,80.︰「诸比丘!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此世间之集与灭。诸比丘!对此,圣弟子可谓具足(正)见(ditthisampanno= maggaditthiya道之见)、具足观(意义同前)、达到正法、见到正法、具足学智、具足学明、具足法流、(具足)圣抉择慧,立于无死之门。」(DA.22./III,765.(=MA.10./I,249.))
* 细部说明,见〈安般念(入.出息念)修法要点〉。 ?
随观集法与灭法
随观集法:正如炼铁的风箱,风管、和适当的运送的条件,空气来回移动;如是诸比丘,具有身体、鼻腔、心的条件,才有出入息来回移动。取身体的集法是说,他观到‘住在身体的随观集法’。
随观灭法:正如取去风箱,风管破了,缺乏适当的空气运送;如是,身体坏了、鼻腔破坏、心停止,就没有出入息身转起;如此,身等灭,出入息灭。
随观集法及灭法:时而随观集法及时而随观灭法。这是属于生灭随观的遍作(预备定),属于三解脱门(tini vimokkhamukhani)中的「无常解脱门」,由随观生灭可以一路直达涅盘。没有修止禅的行者,持续观察呼吸之触(及鼻端)是最方便下手随观生灭的方法。S.12.50./II,80.︰「诸比丘!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此世间之集与灭。诸比丘!对此,圣弟子可谓具足(正)见(ditthisampanno= maggaditthiya道之见)、具足观(意义同前)、达到正法、见到正法、具足学智、具足学明、具足法流、(具足)圣抉择慧,立于无死之门。」(DA.22./III,765.(=MA.10./I,249.))
出入息念三摩地 (anapanassatisamadhi)
经中说︰「结跏趺后,端正身体后,使(正)念于鼻端21现起之后,他具念的22吸气,他具念的呼气(So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他具念的吸气,他具念的呼气。」意思是︰具念于整个吸气的过程,具念于整个呼气的过程。如果行者觉得这样还是不容易专注于呼吸,心念常为散乱或五盖所淹没,则可在每一次具念的吸呼之后,再觉知一下,或加标记︰「知道」。如此操作,可以快速的提升呼吸的正念。
以念出息、入息相关的禅那,更详细的解说有「安般念的十六胜行」(特胜、事):
(1) 正在出息长者知道:‘我出息长’;入息长者知道:‘我入息长’。
知道(pajanati详悉)「出息、入息、长息、短息」的是心(=名,nama精神作用),「出息、入息、长息、短息」是「色」(rupa物质及物质作用)。修习呼吸法一开始就是在运作「名」「色」分别;心(名)运作呼吸(色),呼吸(色)由于心(名),即是了知因缘;「名」「色」的本身生灭及「名」「色」交替生灭即是生灭随观的智慧。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如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诸蕴。云何悟入?谓于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蕴。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应领纳,作意思惟,悟入受蕴。即于彼念相应等了,作意思惟,悟入想蕴。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蕴。若于彼念相应诸心、意、识,作意思惟,悟入识蕴。如是行者,于诸蕴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诸蕴修习。若时无倒能见、能知唯有诸蕴,唯有诸行,唯事、唯法,彼于尔时,能于诸行悟入缘起。云何悟入?谓观行者如是寻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入、出息,依身、缘身,依心、缘心。复更寻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身、此心,依缘命根。复更寻求:如是命根,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命根,依缘先行。复更寻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先行(过去的行业),依缘无明。如是了知无明依缘先行,先行依缘命根,命根依缘身、心,身、心依缘入息、出息。又能了知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命根灭,命根灭故身、心灭,身、心灭故入、出息灭。如是名为悟入缘起。彼于缘起悟入多住,名善修习,是名悟入缘起修习。如是彼于缘起悟入善修习已,复于诸行如实了知,从众缘生悟入无常。谓悟入诸行是无常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若是本无而有、有已散灭,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若是其苦,即是无我,不得自在,远离宰主。如是名为由无常、苦、空、无我行,悟入苦谛。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其性是苦,如病、如痈,一切皆以贪爱为缘。又正悟入:即此能生众苦贪爱,若无余断,即是毕竟寂静微妙。我若于此如是了知,如是观见,如是多住,当于贪爱能无余断,如是名能悟入集谛、灭谛、道谛。于此悟入能多住已,于诸谛中证得现观,是名悟入圣谛修习。如是于圣谛中善修习已,于见道所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唯余修道所断烦恼。」(T30.431.3~432.1)
(2) 正在出息短者知道:‘我出息短’;入息短者知道:‘我入息短’。
以念出息、入息相关的禅那,更详细的解说有「安般念的十六胜行」(特胜、事):
(1) 正在出息长者知道:‘我出息长’;入息长者知道:‘我入息长’。
知道(pajanati详悉)「出息、入息、长息、短息」的是心(=名,nama精神作用),「出息、入息、长息、短息」是「色」(rupa物质及物质作用)。修习呼吸法一开始就是在运作「名」「色」分别;心(名)运作呼吸(色),呼吸(色)由于心(名),即是了知因缘;「名」「色」的本身生灭及「名」「色」交替生灭即是生灭随观的智慧。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如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诸蕴。云何悟入?谓于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蕴。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应领纳,作意思惟,悟入受蕴。即于彼念相应等了,作意思惟,悟入想蕴。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蕴。若于彼念相应诸心、意、识,作意思惟,悟入识蕴。如是行者,于诸蕴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诸蕴修习。若时无倒能见、能知唯有诸蕴,唯有诸行,唯事、唯法,彼于尔时,能于诸行悟入缘起。云何悟入?谓观行者如是寻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入、出息,依身、缘身,依心、缘心。复更寻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身、此心,依缘命根。复更寻求:如是命根,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命根,依缘先行。复更寻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先行(过去的行业),依缘无明。如是了知无明依缘先行,先行依缘命根,命根依缘身、心,身、心依缘入息、出息。又能了知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命根灭,命根灭故身、心灭,身、心灭故入、出息灭。如是名为悟入缘起。彼于缘起悟入多住,名善修习,是名悟入缘起修习。如是彼于缘起悟入善修习已,复于诸行如实了知,从众缘生悟入无常。谓悟入诸行是无常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若是本无而有、有已散灭,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若是其苦,即是无我,不得自在,远离宰主。如是名为由无常、苦、空、无我行,悟入苦谛。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其性是苦,如病、如痈,一切皆以贪爱为缘。又正悟入:即此能生众苦贪爱,若无余断,即是毕竟寂静微妙。我若于此如是了知,如是观见,如是多住,当于贪爱能无余断,如是名能悟入集谛、灭谛、道谛。于此悟入能多住已,于诸谛中证得现观,是名悟入圣谛修习。如是于圣谛中善修习已,于见道所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唯余修道所断烦恼。」(T30.431.3~432.1)
(2) 正在出息短者知道:‘我出息短’;入息短者知道:‘我入息短’。
(3) 他学:觉知一切身我入息,他学:觉知一切身我出息。
「一切身」:「全息身的初.中.后」,见《清净道论》Vism.273;另说:「遍全身」,「息念成已,观身毛孔犹如藕根息风周遍于中入出」。见《大毘婆沙论》卷第二十六﹐T27.136.1~136.2)
「一切身」:「全息身的初.中.后」,见《清净道论》Vism.273;另说:「遍全身」,「息念成已,观身毛孔犹如藕根息风周遍于中入出」。见《大毘婆沙论》卷第二十六﹐T27.136.1~136.2)
(4) 他学:觉知安息身行我入息;他学:觉知安息身行我出息。
「身行」(kayasavkhara)在此指粗的呼吸,心安定下来,呼吸就自然转成细长;若故意使呼吸变细,心不得平静。根据强度呼吸有四种,分别是风、喘、气、息。(一)风,谓鼻中之气出入有声为‘风’,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散难调,故须拣除。(二)喘,谓鼻中之气虽无声相,然结滞不通者为‘喘’,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结难定,故须拣除。(三)气,谓鼻中之气虽无风、喘之相,然出入不细者为‘气’,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劳难定,故须拣除。(四)息,谓鼻中之气无前述三种粗相,而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者为‘息’,坐禅之人依之而数,则神态安稳,情怀愉悦,其心易定,故须守持而不舍。” (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身行」(kayasavkhara)在此指粗的呼吸,心安定下来,呼吸就自然转成细长;若故意使呼吸变细,心不得平静。根据强度呼吸有四种,分别是风、喘、气、息。(一)风,谓鼻中之气出入有声为‘风’,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散难调,故须拣除。(二)喘,谓鼻中之气虽无声相,然结滞不通者为‘喘’,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结难定,故须拣除。(三)气,谓鼻中之气虽无风、喘之相,然出入不细者为‘气’,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劳难定,故须拣除。(四)息,谓鼻中之气无前述三种粗相,而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者为‘息’,坐禅之人依之而数,则神态安稳,情怀愉悦,其心易定,故须守持而不舍。” (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5) 觉知喜──pitipatisamvedi
觉知喜:一从所缘,二从不痴。「从所缘」,获得禅悦(近行定、初禅、第二禅)。「从不痴」,思惟与禅相应的喜是「灭的」(khaya)、「衰坏的」(vaya)。
觉知喜:一从所缘,二从不痴。「从所缘」,获得禅悦(近行定、初禅、第二禅)。「从不痴」,思惟与禅相应的喜是「灭的」(khaya)、「衰坏的」(vaya)。
(6) 觉知乐──sukhapatisamvedi
觉知乐:一从所缘,二从不痴。「从所缘」,获得禅悦(近行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从不痴」,思惟与禅相应的喜是「灭的」、「衰坏的」。「乐」有身乐与心乐(喜)。
觉知乐:一从所缘,二从不痴。「从所缘」,获得禅悦(近行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从不痴」,思惟与禅相应的喜是「灭的」、「衰坏的」。「乐」有身乐与心乐(喜)。
(7) 觉知心行──cittasavkharapatisamvedi
觉知心行,指觉知受蕴(受心所)、想蕴(想心所)。
觉知心行,指觉知受蕴(受心所)、想蕴(想心所)。
(8) 觉知安息心行──passambhayam cittasavkharam
安息(轻安)、消灭粗的心行(受、想心所)。
(9) 觉知心──cittapatisamvedi
觉知心(citta),见到:1有染(saragam,含贪染之心)、2已离染(vitaragam) 、3有瞋 (sadosam)、4已离瞋(vitadosam四地的一切善及无记心)、5有痴(samoham,不善心中,疑、掉举)、6已离痴(vitamoham)、7已昏昧(savkhittam)、8已散乱(vikkhittam,掉举)、9广大(mahaggatam,色、无色界心)、10无广大(amahaggatam欲界心)、11有上(sa-uttaram 欲、色、无色三地的心)、12无上(anuttaram 出世间的道心、果心)、13等持(samahitam(samadahati‘完全放置’的过去分词),得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14无等持(a-samahitam,不得近行定、安止定)、15解脱 (vimuttam(vimuccati的过去分词﹐被释放开)得到五种解脱的心(vimuttippattam)之一:1.暂断(tad-avga彼分,由毘婆舍那暂断)、2.镇伏(vikkhambha,由奢摩他镇伏)、3.正断(samuccheda由道智断)、4.安息(patippassaddha(< pati 对+ √wrambh来看),得果智)、5.远离(nissana,得涅盘,cf.《无碍解道》Ps.i,26)、16无解脱(avimuttam不得五种解脱的心)。(请参见Vism. p.410)。
若比丘不善知他心,则当善知己心。「我得自身内心寂止(ajjhattam cetosamathassa)?我得正观增上慧法耶(adhipabbadhammavipassanaya)?」若彼比丘安住于内心寂止,当为正观增上慧法而努力。彼于后时得内心寂止,且得正观增上慧法。若比丘得正观增上慧法,不得内心寂止,则彼比丘安住于正观增上慧法,当为内心寂止而努力。若比丘不得内心寂止,不得正观增上慧法,则彼比丘为获得彼善法,当精进,于后时得内心寂止,亦得正观增上慧法。若比丘得内心寂止,亦得正观增上慧法,则彼比丘安住于彼善法,更当为尽诸漏而努力(uttari asavanam khayaya yogo karaniyo)。(《增支部》A.10.54./V,98-100)
(10) 令心喜悦──abhippamodayam cittam
即令心欢喜、满意。由「定」生欢喜,于初禅与第二禅生喜悦。由「观」生欢喜,于初禅与第二禅出定之后,思惟与禅相应的喜是可灭的、衰坏的。
安息(轻安)、消灭粗的心行(受、想心所)。
(9) 觉知心──cittapatisamvedi
觉知心(citta),见到:1有染(saragam,含贪染之心)、2已离染(vitaragam) 、3有瞋 (sadosam)、4已离瞋(vitadosam四地的一切善及无记心)、5有痴(samoham,不善心中,疑、掉举)、6已离痴(vitamoham)、7已昏昧(savkhittam)、8已散乱(vikkhittam,掉举)、9广大(mahaggatam,色、无色界心)、10无广大(amahaggatam欲界心)、11有上(sa-uttaram 欲、色、无色三地的心)、12无上(anuttaram 出世间的道心、果心)、13等持(samahitam(samadahati‘完全放置’的过去分词),得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14无等持(a-samahitam,不得近行定、安止定)、15解脱 (vimuttam(vimuccati的过去分词﹐被释放开)得到五种解脱的心(vimuttippattam)之一:1.暂断(tad-avga彼分,由毘婆舍那暂断)、2.镇伏(vikkhambha,由奢摩他镇伏)、3.正断(samuccheda由道智断)、4.安息(patippassaddha(< pati 对+ √wrambh来看),得果智)、5.远离(nissana,得涅盘,cf.《无碍解道》Ps.i,26)、16无解脱(avimuttam不得五种解脱的心)。(请参见Vism. p.410)。
若比丘不善知他心,则当善知己心。「我得自身内心寂止(ajjhattam cetosamathassa)?我得正观增上慧法耶(adhipabbadhammavipassanaya)?」若彼比丘安住于内心寂止,当为正观增上慧法而努力。彼于后时得内心寂止,且得正观增上慧法。若比丘得正观增上慧法,不得内心寂止,则彼比丘安住于正观增上慧法,当为内心寂止而努力。若比丘不得内心寂止,不得正观增上慧法,则彼比丘为获得彼善法,当精进,于后时得内心寂止,亦得正观增上慧法。若比丘得内心寂止,亦得正观增上慧法,则彼比丘安住于彼善法,更当为尽诸漏而努力(uttari asavanam khayaya yogo karaniyo)。(《增支部》A.10.54./V,98-100)
(10) 令心喜悦──abhippamodayam cittam
即令心欢喜、满意。由「定」生欢喜,于初禅与第二禅生喜悦。由「观」生欢喜,于初禅与第二禅出定之后,思惟与禅相应的喜是可灭的、衰坏的。
(11) 令心等持──samadaham cittam
(1)以初禅等令心等持(samam adahanto)、等置(samam thapento)于所缘;(2)或者于诸禅入定而出定之后,观察与禅相应的心是「可灭的」(khaya)、「衰坏的」(vaya),生起了剎那的心一境性,而令其心等持、等置于所缘。
(1)以初禅等令心等持(samam adahanto)、等置(samam thapento)于所缘;(2)或者于诸禅入定而出定之后,观察与禅相应的心是「可灭的」(khaya)、「衰坏的」(vaya),生起了剎那的心一境性,而令其心等持、等置于所缘。
(12) 令心解脱──vimocayam cittam
一、以初禅令心解脱于五盖,第二禅解脱于寻、伺,第三禅解脱于喜,第四禅解脱苦与乐。
二、以无常随观令心脱离解脱于常想,苦随观解脱于乐想,无我随观解脱于我想,厌离随观解脱于喜爱(nandi),离染随观解脱于染(raga),灭随观解脱于集(samudaya苦因),以舍遣随观(patinissagganupassana)令心解脱于执取(adana)。
一、以初禅令心解脱于五盖,第二禅解脱于寻、伺,第三禅解脱于喜,第四禅解脱苦与乐。
二、以无常随观令心脱离解脱于常想,苦随观解脱于乐想,无我随观解脱于我想,厌离随观解脱于喜爱(nandi),离染随观解脱于染(raga),灭随观解脱于集(samudaya苦因),以舍遣随观(patinissagganupassana)令心解脱于执取(adana)。
(13) 无常随观──aniccanupassi
「诸比丘!视六种胜利(anisamsa利益﹑功绩)为适当的比丘,于诸行不预定立场(anodhi=an无+odhim限定),以获得(upatthapetum)无常想。以何为六耶?1即:我的诸行不稳固(anavatthita)而当尽;2我的心当不乐于一切世间;3我的心当出一切世间;4我的心当趣向涅盘;5我的结当断;6我当成就最上的沙门本色。」(《增支部》A.6.102./III,443)
以六根、六境、六识其中之一为毘钵舍那的对象,禅修者见到迅速生灭、变易,生已还无,一弹指间有数亿次生灭。观智成熟时,唯取「意门」(心) 生灭为对象。《增支部》A.9.20./IV,396:「若弹指之间修习无常想,则生大果」(“…yo ca accharasavghatamattampi aniccasabbam bhaveyya, idam tato mahapphalataran”ti.)。《增支部》A.9.1./IV,353:「诸比丘,得无常想,则安立无我想;若无我想,则断绝我慢,于现法而得涅盘。」(Aniccasabbino, bhikkhave, anattasabba santhati. Anattasabbi asmimana-samugghatam papunati dittheva dhamme nibbanan”ti.)(另参考《杂阿含270经》)
《增支部》A.7.46./IV,52 :「无常苦想修习,多修习,有大果,有大效益,沐浴于无死,究竟于无死。」(Aniccasabba, bhikkhave, bhavita bahulikata mahapphala hoti mahanisamsa amatogadha amatapariyosana’ti.)
「诸比丘!视六种胜利(anisamsa利益﹑功绩)为适当的比丘,于诸行不预定立场(anodhi=an无+odhim限定),以获得(upatthapetum)无常想。以何为六耶?1即:我的诸行不稳固(anavatthita)而当尽;2我的心当不乐于一切世间;3我的心当出一切世间;4我的心当趣向涅盘;5我的结当断;6我当成就最上的沙门本色。」(《增支部》A.6.102./III,443)
以六根、六境、六识其中之一为毘钵舍那的对象,禅修者见到迅速生灭、变易,生已还无,一弹指间有数亿次生灭。观智成熟时,唯取「意门」(心) 生灭为对象。《增支部》A.9.20./IV,396:「若弹指之间修习无常想,则生大果」(“…yo ca accharasavghatamattampi aniccasabbam bhaveyya, idam tato mahapphalataran”ti.)。《增支部》A.9.1./IV,353:「诸比丘,得无常想,则安立无我想;若无我想,则断绝我慢,于现法而得涅盘。」(Aniccasabbino, bhikkhave, anattasabba santhati. Anattasabbi asmimana-samugghatam papunati dittheva dhamme nibbanan”ti.)(另参考《杂阿含270经》)
《增支部》A.7.46./IV,52 :「无常苦想修习,多修习,有大果,有大效益,沐浴于无死,究竟于无死。」(Aniccasabba, bhikkhave, bhavita bahulikata mahapphala hoti mahanisamsa amatogadha amatapariyosana’ti.)
(14) 离染随观──viraganupassi
一、「灭尽离染」是诸行的剎那坏灭而离染(贪);
二、「究竟离染」是涅盘而离染。
一、「灭尽离染」是诸行的剎那坏灭而离染(贪);
二、「究竟离染」是涅盘而离染。
(15) 灭随观──nirodhanupassi
一、随观(随看)「灭」,即随观诸行的剎那灭;
二、「究竟灭」证涅盘而灭(贪瞋痴)。
一、随观(随看)「灭」,即随观诸行的剎那灭;
二、「究竟灭」证涅盘而灭(贪瞋痴)。
(16) 观舍遣
遍舍舍遣(pariccaga-patinissaggo)──以毘钵舍那而遍舍蕴及诸行的烦恼。pariccaga,(pari遍 + caga放出)﹐遍放出;patinissaggo(<pati对 + nissajjati无执着)﹐对之无执着。
跳入舍遣(pakkhandana-patinissaggo)──以见有为的过失及倾向,(与有为)相反的涅盘而跳入。
遍舍舍遣(pariccaga-patinissaggo)──以毘钵舍那而遍舍蕴及诸行的烦恼。pariccaga,(pari遍 + caga放出)﹐遍放出;patinissaggo(<pati对 + nissajjati无执着)﹐对之无执着。
跳入舍遣(pakkhandana-patinissaggo)──以见有为的过失及倾向,(与有为)相反的涅盘而跳入。
以上(13)~ (16)四随观,是纯粹的毗钵舍那(vipassana)。 ?
四界分别观
四界分别观(catudhatuvavatthana四界差别观):「四界」指:
地界:硬(kakkhalam;hardness)、粗(pharusam;roughness)、重(garukam;heaviness)、软(mudukam;softness)、滑(sanham;smoothness)、轻(lahukam;light)。
水界:流动(paggharana;flowing)、粘(abandhana;cohesion)。
火界:热(unha;heat)、冷(sita;coldness)。
风界:撑(vitthambhana;maintaining)、推(动)(samudirana;pushing)。
修习四界分别观禅,必须逐一地照见这十二种特相。对于初学者,一般先教导较易照见的特相。按照一般所教导的先后层序排列:推;硬、粗、重;撑;软、滑、轻;热、冷;流、粘。当开始观照其中任何一种特相时,必须先在身体的某个部位照见到它,然后再尝试将之扩至能够遍照全身。例如开始照见「推」时,可以注意吸气时,喉咙后的推力。能照见到这部位的「推」时,接着把注意力转移到身体邻近的其它部位,继续照见它的「推」,如此,可以先从头部开始慢慢照见「推」,然后于颈部、身体、手足乃至脚底,不断地重复修习。当对照见「推」感到满意之后,可以尝试照见「硬」。「硬」--咬一咬牙,感到它的坚硬,牙齿放松,再去感觉坚硬。当能感觉到「硬」后,从头到脚遍照全身的「硬」。加上遍照全身的「推」。「推」与「硬」交替不断重复地修习,直到满意为止。接着一个一个特相加上,不断重复地修习。
推──注意吸气时,喉咙后的推力;或身体的某一小区块有一股由内往外推。再转移到身体邻近的部位,继续照见它的「推」。
硬──咬一咬牙,感到它的坚硬,牙齿放松,再去感觉坚硬。观照「推」时,有一股阻挡的力量,那是「地大」的特相。观照「推」时,其它的特相也会显现。
粗──用舌头与牙齿互相磨擦,或用手背摩另一只手臂的皮肤,感觉粗。
重──把双手重迭放在中间,就会有「重」的感觉;或把头往前垂,感觉重。
撑──感觉保持身体矗立的力量。先放松背部,使身体向前倾,再伸直身体,感觉撑住。
软──感觉用舌头推嘴唇内部,感觉软。
滑──感觉以唾液弄湿双唇,然后用舌头左右摩擦,感觉滑。
轻──感觉上下地移动一只手指,感觉轻。
暖──感觉遍照全身的暖、热。
冷──感觉在吸气时感觉息的凉、冷。
流──感觉口中唾液、或血管里的血或肺部的气、或全身的热气。
粘──感觉身体的一小区块有一股内聚力(由外往内),跟「推」由内往外的方向相反。
以同一次序不断重复、清楚地从头到脚遍身观察十二特相。对各个特相的观察感到满意之后,接着需要重排它们的次序,即:硬、粗、重、软、滑、轻;流、粘;热、冷;撑、推。然后,再以此次序逐一从头到脚,遍身观照这十二种特相。重复快速地照见特相,一分钟之内至少照见十二种特相三圈。有些禅修者会失去平衡的现象,尤其是硬、热、推可能会变得非常强烈,此时应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在与其相对的素质上,可能诸界恢复平衡。平衡诸界的相对素质是:硬与软,粗与滑,重与轻,流与粘,热与冷,撑与推。已熟练于遍身照见这十二特相,应同时照见首六种特相为「地界」,然后,同时照见接下来的两种特相为「水界」,接着的两种特相为「火界」,以及最后两种特相为「风界」。你应继续照见它们为地、水、火、风,令心平静及获取定力,不断重复地修习。在观照成熟阶段:最佳的方法是仿佛从双肩后面遍照全身。当定力增强时,会感觉身体变成白色,继续专注于那白色体的四界。定力更强时,白色体会转变成透明体。当定力更强时,透明体会放射出明亮的光芒。持续半小时左右时,可以开始观察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及外在众生身体的三十二身分。
修习四界分别观还没看到色聚时,应继续照见地、水、火、风四界来培育定力。若因色聚极度迅速生灭,而未能辨明单一粒色聚里的四界,就不应该观察它们的生灭,而只是专注和知道单一粒色聚里的四界。若还不成功,你应当交替地同时注意全身的地界,再单看一粒色聚里的地界;然后同时注意全身的水界,再单看一粒色聚里的水界;同时注意全身的火界,再单看一粒色聚里的火界;同时注意全身的风界,再单看一粒色聚里的风界。如此修习,你将能辨明明净与非明净色聚里的四界。当能够看到色聚时,只能同时见到其中八种,有四种可能之一︰(1)硬、粗、重;流、粘;热;撑、推。
(2)硬、粗、重;流、粘;冷;撑、推。
(3)软、滑、轻;流、粘;热;撑、推。
(4)软、滑、轻;流、粘;冷;撑、推。
辨明每粒色聚里所有的色法,譬如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命根、眼净色。然后再辨明:一个处门(ayatana dvara)或根门里的所有色法,一个身体部分的所有色法,所有六根门里的所有色法,所有四十二身分(三十二身分之外,另外加上十种,1.体内的四种火界:一、间隔性发烧之火(santappana tejo)。二、导致成熟和老化之火(jirana tejo),三、普通发烧之火(daha tejo),四、消化之火(pacaka tejo)--命根九法聚的作用之一。2.体内的六种风界:一、上升风(uddhavgama vata),二、下降风(adhogama vata),三、腹内肠外风(icchisaya vata),四、肠内风(kotthasagha vata),五、于肢体内循环之风(avgamanganusarino vata),六、入息与出息(assasa passasaso))的所有色法。在看到它们都有变化之相后,再观它们为「色法、色法」或「这些是色、这些是色」。
若还未能透彻地分别色法,而在能够辨明一或两个色法时即放弃与不再进一步去辨别色法,却尝试去辨别名法,则「他的禅修即会退步」(kammatthanato parihayati)。(《清净道论》Vism.593.)修习四界分别观可以得近行定,以此观照力可以修习「色业处」(rupakammatthana)或「界业处」(dhatukammatthana),及进一步修习「名业处」(namakammatthana)。色业处、名业处都是「禅思入微,究畅幽密」。(录自︰明法比丘︰《摄阿毘达摩义论表解》(2008年版))
修习四界分别观(cattaro mahabhuta)修习次第
12特相
观察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界:硬(kakkhalam;hardness)、粗(pharusam;roughness)、重(garukam;heaviness)、软(mudukam;softness)、滑(sanham;smoothness)、轻(lahukam;light)。
水界:流动(paggharana;flowing)、粘(abandhana;cohesion)。
火界:热(unha;heat)、冷(sita;coldness)。
风界:撑(vitthambhana;maintaining)、推(动)(samudirana;pushing)。
修习四界分别观禅,必须逐一地照见这十二种特相。对于初学者,一般先教导较易照见的特相。按照一般所教导的先后层序排列:推;硬、粗、重;撑;软、滑、轻;热、冷;流、粘。当开始观照其中任何一种特相时,必须先在身体的某个部位照见到它,然后再尝试将之扩至能够遍照全身。例如开始照见「推」时,可以注意吸气时,喉咙后的推力。能照见到这部位的「推」时,接着把注意力转移到身体邻近的其它部位,继续照见它的「推」,如此,可以先从头部开始慢慢照见「推」,然后于颈部、身体、手足乃至脚底,不断地重复修习。当对照见「推」感到满意之后,可以尝试照见「硬」。「硬」--咬一咬牙,感到它的坚硬,牙齿放松,再去感觉坚硬。当能感觉到「硬」后,从头到脚遍照全身的「硬」。加上遍照全身的「推」。「推」与「硬」交替不断重复地修习,直到满意为止。接着一个一个特相加上,不断重复地修习。
推──注意吸气时,喉咙后的推力;或身体的某一小区块有一股由内往外推。再转移到身体邻近的部位,继续照见它的「推」。
硬──咬一咬牙,感到它的坚硬,牙齿放松,再去感觉坚硬。观照「推」时,有一股阻挡的力量,那是「地大」的特相。观照「推」时,其它的特相也会显现。
粗──用舌头与牙齿互相磨擦,或用手背摩另一只手臂的皮肤,感觉粗。
重──把双手重迭放在中间,就会有「重」的感觉;或把头往前垂,感觉重。
撑──感觉保持身体矗立的力量。先放松背部,使身体向前倾,再伸直身体,感觉撑住。
软──感觉用舌头推嘴唇内部,感觉软。
滑──感觉以唾液弄湿双唇,然后用舌头左右摩擦,感觉滑。
轻──感觉上下地移动一只手指,感觉轻。
暖──感觉遍照全身的暖、热。
冷──感觉在吸气时感觉息的凉、冷。
流──感觉口中唾液、或血管里的血或肺部的气、或全身的热气。
粘──感觉身体的一小区块有一股内聚力(由外往内),跟「推」由内往外的方向相反。
以同一次序不断重复、清楚地从头到脚遍身观察十二特相。对各个特相的观察感到满意之后,接着需要重排它们的次序,即:硬、粗、重、软、滑、轻;流、粘;热、冷;撑、推。然后,再以此次序逐一从头到脚,遍身观照这十二种特相。重复快速地照见特相,一分钟之内至少照见十二种特相三圈。有些禅修者会失去平衡的现象,尤其是硬、热、推可能会变得非常强烈,此时应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在与其相对的素质上,可能诸界恢复平衡。平衡诸界的相对素质是:硬与软,粗与滑,重与轻,流与粘,热与冷,撑与推。已熟练于遍身照见这十二特相,应同时照见首六种特相为「地界」,然后,同时照见接下来的两种特相为「水界」,接着的两种特相为「火界」,以及最后两种特相为「风界」。你应继续照见它们为地、水、火、风,令心平静及获取定力,不断重复地修习。在观照成熟阶段:最佳的方法是仿佛从双肩后面遍照全身。当定力增强时,会感觉身体变成白色,继续专注于那白色体的四界。定力更强时,白色体会转变成透明体。当定力更强时,透明体会放射出明亮的光芒。持续半小时左右时,可以开始观察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及外在众生身体的三十二身分。
修习四界分别观还没看到色聚时,应继续照见地、水、火、风四界来培育定力。若因色聚极度迅速生灭,而未能辨明单一粒色聚里的四界,就不应该观察它们的生灭,而只是专注和知道单一粒色聚里的四界。若还不成功,你应当交替地同时注意全身的地界,再单看一粒色聚里的地界;然后同时注意全身的水界,再单看一粒色聚里的水界;同时注意全身的火界,再单看一粒色聚里的火界;同时注意全身的风界,再单看一粒色聚里的风界。如此修习,你将能辨明明净与非明净色聚里的四界。当能够看到色聚时,只能同时见到其中八种,有四种可能之一︰(1)硬、粗、重;流、粘;热;撑、推。
(2)硬、粗、重;流、粘;冷;撑、推。
(3)软、滑、轻;流、粘;热;撑、推。
(4)软、滑、轻;流、粘;冷;撑、推。
辨明每粒色聚里所有的色法,譬如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命根、眼净色。然后再辨明:一个处门(ayatana dvara)或根门里的所有色法,一个身体部分的所有色法,所有六根门里的所有色法,所有四十二身分(三十二身分之外,另外加上十种,1.体内的四种火界:一、间隔性发烧之火(santappana tejo)。二、导致成熟和老化之火(jirana tejo),三、普通发烧之火(daha tejo),四、消化之火(pacaka tejo)--命根九法聚的作用之一。2.体内的六种风界:一、上升风(uddhavgama vata),二、下降风(adhogama vata),三、腹内肠外风(icchisaya vata),四、肠内风(kotthasagha vata),五、于肢体内循环之风(avgamanganusarino vata),六、入息与出息(assasa passasaso))的所有色法。在看到它们都有变化之相后,再观它们为「色法、色法」或「这些是色、这些是色」。
若还未能透彻地分别色法,而在能够辨明一或两个色法时即放弃与不再进一步去辨别色法,却尝试去辨别名法,则「他的禅修即会退步」(kammatthanato parihayati)。(《清净道论》Vism.593.)修习四界分别观可以得近行定,以此观照力可以修习「色业处」(rupakammatthana)或「界业处」(dhatukammatthana),及进一步修习「名业处」(namakammatthana)。色业处、名业处都是「禅思入微,究畅幽密」。(录自︰明法比丘︰《摄阿毘达摩义论表解》(2008年版))
修习四界分别观(cattaro mahabhuta)修习次第
12特相
观察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推
硬
粗
重
撑
软
滑
轻
热
冷
流
粘
1) 60分钟
?
硬
粗
重
撑
软
滑
轻
热
冷
流
粘
1) 60分钟
?
2) 60分钟
?
3) 120分钟
?
?
4) 60分钟
?
5) 120分钟
?
?
?
?
?
?
6) 60分钟
?
7) 120分钟
?
?
?
?
8) 60分钟
?
9) 120分钟
?
?
?
?
?
?
?
?
?
?
10) 60分钟
?
11) 120分钟
?
?
?
?
?
?
12) 60分钟
?
13) 120分钟
?
?
?
?
?
?
?
?
?
?
?
?
?
?
14) 60分钟
?
15) 120分钟
?
?
?
?
?
?
?
?
16) 60分钟
?
17)120分钟
?
?
?
?
?
?
?
?
?
?
?
?
?
?
?
?
?
?
18) 60分钟
?
19) 120分钟
?
?
?
?
?
?
?
?
?
?
20) 60分钟
?
21) 120分钟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60分钟
?
23)每个1~10分钟
?
?
?
?
?
?
?
?
?
?
?
?
24)每分钟 三转
?
?
?
?
?
?
?
?
?
?
?
?
* 观察的过程先出现外光,再出现内光(体内)。24座之后,重复第24座,经一两天,改观察第25座。经两天,若禅相不亮,改观第26座八相(硬.粗.重一起观;软.滑.轻一起观)。再经两天,若禅相不亮,改观第26座四相。
◆◆◆ ◆◆◆ ◆◆◆
* 以上修习的下手方便,随指导者略有差异。有的禅师的指导,一开始即反复修:1.硬 2.粗 3.重 4.软 5.滑 6.轻 7.流(动) 8.粘 9.热 10.冷
11.撑 12.推
在修观的最后阶段,有的禅师指导只观察,1.硬 2.流 3.热 4.刚
12特相
时间
地
水
火
风
23)每个1~10分钟
?
?
?
?
?
?
?
?
?
?
?
?
24)每分钟 三转
?
?
?
?
?
?
?
?
?
?
?
?
* 观察的过程先出现外光,再出现内光(体内)。24座之后,重复第24座,经一两天,改观察第25座。经两天,若禅相不亮,改观第26座八相(硬.粗.重一起观;软.滑.轻一起观)。再经两天,若禅相不亮,改观第26座四相。
◆◆◆ ◆◆◆ ◆◆◆
* 以上修习的下手方便,随指导者略有差异。有的禅师的指导,一开始即反复修:1.硬 2.粗 3.重 4.软 5.滑 6.轻 7.流(动) 8.粘 9.热 10.冷
11.撑 12.推
在修观的最后阶段,有的禅师指导只观察,1.硬 2.流 3.热 4.刚
12特相
时间
地
水
火
风
硬
粗
重
软
滑
轻
流
粘
热
冷
撑
推
1
15分
?
?
?
?
?
?
?
?
?
?
?
?
2
15分
?
?
?
?
?
?
?
?
3
15分
?
?
?
?
4
90分
?
╳
╳
╳
╳
╳
?
╳
?
╳
?
╳
粗
重
软
滑
轻
流
粘
热
冷
撑
推
1
15分
?
?
?
?
?
?
?
?
?
?
?
?
2
15分
?
?
?
?
?
?
?
?
3
15分
?
?
?
?
4
90分
?
╳
╳
╳
╳
╳
?
╳
?
╳
?
╳
﹝九住心﹞
《瑜伽师地论》说九住心,可以当修禅的参考。《瑜伽师地论》:「九种住心(nava cittasthita)者,一安住心(cittasthapana)。二摄住心(samsthapana等住)。三解住心(avasthapana安住)。四转住心(upasthapana近住)。五伏住心(damana调顺)。六息住心(wamana寂静)。七灭住心(vyupawamana最极寂静)。八性住心(ekotikarana专注一趣)。九持住心(samadhana等持)。此九住教授方便。
1应知系缘者,谓安住心。(将心安住于业处)
2安心所缘不令离故,速摄者,谓摄住心。(动乱渐息,能摄心,但为时不长)
3若觉心乱速摄持故,内略者,谓解住心。(心散乱、失念,立刻摄住)
4觉心外广更内略故,乐住者,谓转住心。(心愈来愈宽敞、内练,乐于摄心)
5见定功德转乐住故,调厌者,谓伏住心。(心已调伏,不乐散乱)
6心若不乐应折伏故,息乱者,谓息住心。(心不正寻思,令折伏)
7见乱过失令止息故,或起灭亦尔者,谓灭住心。(偶尔失念,生贪、瞋及恶寻思,寻令息灭,此际称为「离盖」(vinivarana))
8贪忧等起即令灭故,所作心自流者,谓性住心。(心已安定的相续,但还要用力去控制)
9所作任运成自性故,尔时得无作者,谓持住心。(心已安定,自然地相续,不必再加功用)
不由作意得总持故,如是修习得住心已,次令此心得最上柔软。」(T31.624.1-2)
◆◆◆ ◆◆◆ ◆◆◆
修禅的增上缘
有人能疾得禅那,有人则迟得或不得禅那。如何疾得禅定?在饮食方面,应如法取得、受用,不使饥饿或营养失衡,也不嗜食;身心应调和,住闲静处。关于心的调顺,《中部53经》〈有学经〉(M.53. Sekhasuttam,M.I,356.)说,七法具足者,得五禅、现法乐住,易不难得者。
一、有信(saddho)。信如来之菩提(saddahati tathagatassa bodhim),忆念佛陀的圣德,可坚定信心。
二、有惭(hirima )。惭身.口.意恶行。惭:于所作罪,自觉羞耻。
三、有愧(ottapi)。愧身.口.意恶行。愧:于所作罪,对他羞愧。惭耻之服,最为庄严。
四、多闻(bahu-ssuta)。听闻初善、中善、后善之诸法,有深义、有文采,显示圆满、清净之梵行。闻法后,满足诸语熟知(dhata vacasa paricita)、小心地思虑(manasanupekkhita<mana意+anu随+ upa近+ ikkh见)、诸见解完全明白(ditthiya suppatividdha)。
五、精进(araddha-viriyo)。舍诸不善法,具诸善法;于诸善法坚定受持、勇猛精进。
六、具念(satima)。随时随地皆具有正念,念念分明。能清楚忆念过去所作、所言。
七、有慧(pabbava)。能观察究竟名法、色法之生灭、无常等,因此,可导至苦灭。
若生起了禅定,随其所起之定,时时作意三相的调顺,其心可柔软、堪任(适合工作)、极光净、不顽固,能得神通、漏尽。三相即禅定相(samadhinimitta)、精勤相(paggahanimitta)、舍相(upekhanimitta)。若只有不断地(ekanta一向)作意禅定相,则趣于懈怠;若只作意精勤相,则趣于不安;若只作意舍相,则心不平衡,不得灭烦恼。(见《增支部》〈掬盐品〉A.3.100./I,256-257)(原载《法雨杂志》第一期,2005.8.订正)
行 禅
~基本经行练习~
每静坐四十至九十分钟后,可做行禅,以此交替练习。这有助于调和寂静和精进力以克服昏沈。你可在安静的步道上或房间内练习,最好的方式是走得比平常慢,慢速地走是理想的,不过也要以简单自然的方式进行。在经行时,要觉知于脚和腿的动作,右脚开始起步时,注意「抬脚」,移动时,注意「移动」,放下时,注意「放下」。左脚也是这样。
就跟静坐时观出入息的方法一样,所有分心的念头或感受应注意对治。经行时,眼睛若有瞟视,应立刻觉察「瞟视」,并回来注意脚的动作。把所有的细节都看清楚,即使那些非经行练习应有的动作也应如此。像瞟视,若无意中出现了,就注意「瞟视」。
走到尽头时必须转身并朝反方向走,你会在还差两三步时察觉到这一点。必须注意想要转身的意念,刚开始也许很难察觉到,等觉知力够强时就能看到它。看到想转身的意念之后,在转身的当下也要注意其它相关的念头和动作。走完最后一步,真正要转身时,注意「转身」,一只脚抬起时,注意「抬脚、转弯、放下」,另一只脚也是如此。然后起步走回去时,注意「抬脚、移动、放下」。常常会有禁不住的诱惑想找些有趣的看,这些未经调御的冲动若生起时,应注意「想要看」,就能自然地再回到脚的动作上面。
对初学者来说,练习经行时,通常最好的方式是如上所述分三步骤来观察──「抬脚、移动、放下」。你的指导老师也会按照你的能力,教你分成较多或较少的步骤。有时候走得太慢并不方便,尤其在外面的环境禅修,因此,祇须简单地注意「左右、左右」即可。重点不在于你分几个步骤观察,而在于身心现象发生的当下是否真正地觉照它,或者你的心祇是茫茫然。(录自:马哈希西亚多:《内观禅修︰基本和进阶练习》)
◆◆◆ ◆◆◆ ◆◆◆
立禅与卧禅
「卧禅」(卧姿)是被推荐作「吉祥卧」。卧姿时也要保持正念。若睡觉时吉祥卧,放在呼吸,特别是呼气,容易入眠。以心率变异度分析做研究,右侧卧具有提升副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是达到放松休息最好的卧法。
《瑜伽师地论》说九住心,可以当修禅的参考。《瑜伽师地论》:「九种住心(nava cittasthita)者,一安住心(cittasthapana)。二摄住心(samsthapana等住)。三解住心(avasthapana安住)。四转住心(upasthapana近住)。五伏住心(damana调顺)。六息住心(wamana寂静)。七灭住心(vyupawamana最极寂静)。八性住心(ekotikarana专注一趣)。九持住心(samadhana等持)。此九住教授方便。
1应知系缘者,谓安住心。(将心安住于业处)
2安心所缘不令离故,速摄者,谓摄住心。(动乱渐息,能摄心,但为时不长)
3若觉心乱速摄持故,内略者,谓解住心。(心散乱、失念,立刻摄住)
4觉心外广更内略故,乐住者,谓转住心。(心愈来愈宽敞、内练,乐于摄心)
5见定功德转乐住故,调厌者,谓伏住心。(心已调伏,不乐散乱)
6心若不乐应折伏故,息乱者,谓息住心。(心不正寻思,令折伏)
7见乱过失令止息故,或起灭亦尔者,谓灭住心。(偶尔失念,生贪、瞋及恶寻思,寻令息灭,此际称为「离盖」(vinivarana))
8贪忧等起即令灭故,所作心自流者,谓性住心。(心已安定的相续,但还要用力去控制)
9所作任运成自性故,尔时得无作者,谓持住心。(心已安定,自然地相续,不必再加功用)
不由作意得总持故,如是修习得住心已,次令此心得最上柔软。」(T31.624.1-2)
◆◆◆ ◆◆◆ ◆◆◆
修禅的增上缘
有人能疾得禅那,有人则迟得或不得禅那。如何疾得禅定?在饮食方面,应如法取得、受用,不使饥饿或营养失衡,也不嗜食;身心应调和,住闲静处。关于心的调顺,《中部53经》〈有学经〉(M.53. Sekhasuttam,M.I,356.)说,七法具足者,得五禅、现法乐住,易不难得者。
一、有信(saddho)。信如来之菩提(saddahati tathagatassa bodhim),忆念佛陀的圣德,可坚定信心。
二、有惭(hirima )。惭身.口.意恶行。惭:于所作罪,自觉羞耻。
三、有愧(ottapi)。愧身.口.意恶行。愧:于所作罪,对他羞愧。惭耻之服,最为庄严。
四、多闻(bahu-ssuta)。听闻初善、中善、后善之诸法,有深义、有文采,显示圆满、清净之梵行。闻法后,满足诸语熟知(dhata vacasa paricita)、小心地思虑(manasanupekkhita<mana意+anu随+ upa近+ ikkh见)、诸见解完全明白(ditthiya suppatividdha)。
五、精进(araddha-viriyo)。舍诸不善法,具诸善法;于诸善法坚定受持、勇猛精进。
六、具念(satima)。随时随地皆具有正念,念念分明。能清楚忆念过去所作、所言。
七、有慧(pabbava)。能观察究竟名法、色法之生灭、无常等,因此,可导至苦灭。
若生起了禅定,随其所起之定,时时作意三相的调顺,其心可柔软、堪任(适合工作)、极光净、不顽固,能得神通、漏尽。三相即禅定相(samadhinimitta)、精勤相(paggahanimitta)、舍相(upekhanimitta)。若只有不断地(ekanta一向)作意禅定相,则趣于懈怠;若只作意精勤相,则趣于不安;若只作意舍相,则心不平衡,不得灭烦恼。(见《增支部》〈掬盐品〉A.3.100./I,256-257)(原载《法雨杂志》第一期,2005.8.订正)
行 禅
~基本经行练习~
每静坐四十至九十分钟后,可做行禅,以此交替练习。这有助于调和寂静和精进力以克服昏沈。你可在安静的步道上或房间内练习,最好的方式是走得比平常慢,慢速地走是理想的,不过也要以简单自然的方式进行。在经行时,要觉知于脚和腿的动作,右脚开始起步时,注意「抬脚」,移动时,注意「移动」,放下时,注意「放下」。左脚也是这样。
就跟静坐时观出入息的方法一样,所有分心的念头或感受应注意对治。经行时,眼睛若有瞟视,应立刻觉察「瞟视」,并回来注意脚的动作。把所有的细节都看清楚,即使那些非经行练习应有的动作也应如此。像瞟视,若无意中出现了,就注意「瞟视」。
走到尽头时必须转身并朝反方向走,你会在还差两三步时察觉到这一点。必须注意想要转身的意念,刚开始也许很难察觉到,等觉知力够强时就能看到它。看到想转身的意念之后,在转身的当下也要注意其它相关的念头和动作。走完最后一步,真正要转身时,注意「转身」,一只脚抬起时,注意「抬脚、转弯、放下」,另一只脚也是如此。然后起步走回去时,注意「抬脚、移动、放下」。常常会有禁不住的诱惑想找些有趣的看,这些未经调御的冲动若生起时,应注意「想要看」,就能自然地再回到脚的动作上面。
对初学者来说,练习经行时,通常最好的方式是如上所述分三步骤来观察──「抬脚、移动、放下」。你的指导老师也会按照你的能力,教你分成较多或较少的步骤。有时候走得太慢并不方便,尤其在外面的环境禅修,因此,祇须简单地注意「左右、左右」即可。重点不在于你分几个步骤观察,而在于身心现象发生的当下是否真正地觉照它,或者你的心祇是茫茫然。(录自:马哈希西亚多:《内观禅修︰基本和进阶练习》)
◆◆◆ ◆◆◆ ◆◆◆
立禅与卧禅
「卧禅」(卧姿)是被推荐作「吉祥卧」。卧姿时也要保持正念。若睡觉时吉祥卧,放在呼吸,特别是呼气,容易入眠。以心率变异度分析做研究,右侧卧具有提升副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是达到放松休息最好的卧法。
「立禅」,以站立姿势修习正念。
顶天立地,站稳脚步,不动如山,不离正念。
顶天立地,站稳脚步,不动如山,不离正念。
行脚八大觉知
第一觉知:为自己行脚,非为他人。鞭策自己,调伏自己;养成独立自主,好养好活。
第二觉知:为法行脚,长养道心。不为好名声,不为好走、好吃、好住。
第三觉知:以脚为主要觉知对象。身体放松,脚步放柔。放开习惯性、个性的身姿,只要自然地走,觉知脚与地的接触,或觉知脚的抬起、放下。
第四觉知:收摄六根。只注意眼前约一公尺半(或自己的身长)之处。
第五觉知:放下重担,放下苦乐。不留恋来程,不向望去程。
第六觉知:一步一脚印。观察脚的提起--抽离,移动--不留住,放下--踏实。
第七觉知:觉知自己与众生及大自然共同体。谐调与关照足迹所至的大地。
第八觉知:警觉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之人事物,毕竟是无常、苦、
因缘生因缘灭。
(原载:《嘉义新雨杂志》第9期﹐1995.9.张慈田(明法比丘) 撰;修订2009.2.)
*「行脚」指长距离的行走,或「长距离的经行」。
《增支部》A.5.29./III,30.︰「诸比丘!经行有五种效益。哪五种?
1耐远行,2堪精勤,3无病,4吃喝、嚼尝(后),帮助消化,
5由经行的操练而久住于定。诸比丘!这五种是经行之效益。」
八大人念
/ 明法比丘
经中著名的阿那律「八大人念」(maha-purisa-vitakkam八大人寻),提供给隐居独处者用功的重要的指引。阿那律听佛印证之后,再精进用功三个月,得漏尽、三明。(见《佛说阿那律八念经》(T1.836.3):
一、少欲(appiccha):少欲者,不使众人知我少欲。
1.资具少欲(paccayappiccho)即多给少拿,少给更少拿,但不是一无所有;
2.证得(禅那而)少欲(adhigamappiccho);
3.经教少欲(pariyatti-appiccho)不多闻三藏*;
4.(保持)头陀少欲(dhutavgappiccho)。
二、知足(santuttha):知足于食、衣、住(床卧)、病药,食足止不畜遗余。于四资具(食、衣、住、药)有三种喜悦,得到的喜悦、力的喜悦、适当的喜悦。
三、闲居(pavivitta):远避人间,不入群聚,潜隐远遁山岭、岩洞、森林。
1.身心孤单地(ekibhavo)远离执着(upadhi);
2.身远离(kayaviveko)--远离诸欲;
3.心远离(cittaviveko)--离诸不善法;得遍净心(parisuddhacittanam)--心已离染(vigatacittasamkilesanam),及得到最上明净(paramavodanappattanam)--达到八定(attha samapattiyo) ,得到许多纯净(visuddhim)、明净(vodanam)。(Samyutta-tika 《相应部疏》﹐CS:pg. 1.165)。
四、发勤(araddhaviriya):身心发动英雄本色;已扎实的精进(paggahitaviriyam= asithilaviriya),已卯足全力的精进(paripunnaviriyam)。
五、达到念住(upatthitassati):已达到四念住(catusatipatthanavasena upatthitassatissa)。
六、已安定(samahita):常常具有一境心(ekaggacitta),即近行定及安止定(appana-upacarasamadhi)。
七、有智慧者(pabbavato):具有自业性智(kamma-ssakata-pabbaya﹐知道自己是业的主人) ,不再自艾自怨,怨天尤人。《佛说阿那律八念经》说:知四谛苦、习(=集)、尽(=灭)、道(T1.836.2)。
八、乐无戏论(nippapabcarama):乐于无爱、见、慢(tanha-mana-ditthi),喜近涅盘处。
(《增支部》A.8.30./IV,233.;Avguttaranikaya-atthakatha﹐CS:pg.3.226-7,另参见《佛说阿那律八念经》((T1.835.3~837.1)、《增壹阿含42-2.6经》(T2.754)) (《增支部》说,前七念为阿那律尊者构思的,第八念为佛陀补充的。) ?
* 教中对「多闻」的定义,不一定要通三藏。(cf.《杂阿含25﹑362经》,Dhp.vv.100~102)
/ 明法比丘
经中著名的阿那律「八大人念」(maha-purisa-vitakkam八大人寻),提供给隐居独处者用功的重要的指引。阿那律听佛印证之后,再精进用功三个月,得漏尽、三明。(见《佛说阿那律八念经》(T1.836.3):
一、少欲(appiccha):少欲者,不使众人知我少欲。
1.资具少欲(paccayappiccho)即多给少拿,少给更少拿,但不是一无所有;
2.证得(禅那而)少欲(adhigamappiccho);
3.经教少欲(pariyatti-appiccho)不多闻三藏*;
4.(保持)头陀少欲(dhutavgappiccho)。
二、知足(santuttha):知足于食、衣、住(床卧)、病药,食足止不畜遗余。于四资具(食、衣、住、药)有三种喜悦,得到的喜悦、力的喜悦、适当的喜悦。
三、闲居(pavivitta):远避人间,不入群聚,潜隐远遁山岭、岩洞、森林。
1.身心孤单地(ekibhavo)远离执着(upadhi);
2.身远离(kayaviveko)--远离诸欲;
3.心远离(cittaviveko)--离诸不善法;得遍净心(parisuddhacittanam)--心已离染(vigatacittasamkilesanam),及得到最上明净(paramavodanappattanam)--达到八定(attha samapattiyo) ,得到许多纯净(visuddhim)、明净(vodanam)。(Samyutta-tika 《相应部疏》﹐CS:pg. 1.165)。
四、发勤(araddhaviriya):身心发动英雄本色;已扎实的精进(paggahitaviriyam= asithilaviriya),已卯足全力的精进(paripunnaviriyam)。
五、达到念住(upatthitassati):已达到四念住(catusatipatthanavasena upatthitassatissa)。
六、已安定(samahita):常常具有一境心(ekaggacitta),即近行定及安止定(appana-upacarasamadhi)。
七、有智慧者(pabbavato):具有自业性智(kamma-ssakata-pabbaya﹐知道自己是业的主人) ,不再自艾自怨,怨天尤人。《佛说阿那律八念经》说:知四谛苦、习(=集)、尽(=灭)、道(T1.836.2)。
八、乐无戏论(nippapabcarama):乐于无爱、见、慢(tanha-mana-ditthi),喜近涅盘处。
(《增支部》A.8.30./IV,233.;Avguttaranikaya-atthakatha﹐CS:pg.3.226-7,另参见《佛说阿那律八念经》((T1.835.3~837.1)、《增壹阿含42-2.6经》(T2.754)) (《增支部》说,前七念为阿那律尊者构思的,第八念为佛陀补充的。) ?
* 教中对「多闻」的定义,不一定要通三藏。(cf.《杂阿含25﹑362经》,Dhp.vv.100~102)
五根及平衡五根
五根
法 性
精进禅修时
失 衡
信(saddha)
信仰的作用--于佛、法、僧、戒生起坚固的净信心
深信所修行的禅法能成就
「信」强而「慧」弱,则倾向迷信、盲从。
精进(viriya)
努力的作用--断恶生善
策励精神,觉知呼吸与触觉。
「精进」强而「定」弱,则心掉举、不安。
念(sati)
忆持的作用--观自己观他人身、受、心、法念住。
警觉、令心守住呼吸与触觉,不忘失
「念」愈强愈好,可平衡诸根,修行容易成就。
定(samadhi)
专注的作用--近行定、初禅、第二、三、四禅
专注(觉知)于呼吸与触觉,不散乱
「定」强而「精进」弱,则心懒惰、昏沈。
慧(pabba)
明了的作用--如实知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清楚地知道呼吸或触觉
「慧」强而「信」弱,则倾向空谈。
法 性
精进禅修时
失 衡
信(saddha)
信仰的作用--于佛、法、僧、戒生起坚固的净信心
深信所修行的禅法能成就
「信」强而「慧」弱,则倾向迷信、盲从。
精进(viriya)
努力的作用--断恶生善
策励精神,觉知呼吸与触觉。
「精进」强而「定」弱,则心掉举、不安。
念(sati)
忆持的作用--观自己观他人身、受、心、法念住。
警觉、令心守住呼吸与触觉,不忘失
「念」愈强愈好,可平衡诸根,修行容易成就。
定(samadhi)
专注的作用--近行定、初禅、第二、三、四禅
专注(觉知)于呼吸与触觉,不散乱
「定」强而「精进」弱,则心懒惰、昏沈。
慧(pabba)
明了的作用--如实知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清楚地知道呼吸或触觉
「慧」强而「信」弱,则倾向空谈。
【 说 明 】
「信」:对瑜伽行者(yogi)而言,对修持方法的信心,及带领的老师的信心非常重要。
「精进」:持续保持中道、平等的精进(不急不缓、不强不弱)是成功的要素。
「念」: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除睡眠的时间以外,都应时时提起正念,觉知呼吸与触觉,「(正)念」不会有过度之虞。
「定」:「念力」增长,定力也一起增长。
「慧」:正知,清楚了知呼吸与触觉即已足够;运用太多常识于修行上,或对修行方法作太多的讨论都是慧根太强的现象,会影响修行。
「平衡五根」:要使五根平衡,我们必须以强而有力的正念与精进清楚地了知呼吸与触觉,并且要充满信心。
「信」:对瑜伽行者(yogi)而言,对修持方法的信心,及带领的老师的信心非常重要。
「精进」:持续保持中道、平等的精进(不急不缓、不强不弱)是成功的要素。
「念」: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除睡眠的时间以外,都应时时提起正念,觉知呼吸与触觉,「(正)念」不会有过度之虞。
「定」:「念力」增长,定力也一起增长。
「慧」:正知,清楚了知呼吸与触觉即已足够;运用太多常识于修行上,或对修行方法作太多的讨论都是慧根太强的现象,会影响修行。
「平衡五根」:要使五根平衡,我们必须以强而有力的正念与精进清楚地了知呼吸与触觉,并且要充满信心。
勿追想过去,勿向望未来。过去已了断,未来还未来。
当下任何法,彼彼应作观。今日应热心,谁知明日死?
与死亡大军,可无有承诺。热心如是住,日夜不懈怠。
牟尼圣者说:他是一贤者。
--《中部》M.131. Bhaddekarattasuttam(一夜贤者经)
当下任何法,彼彼应作观。今日应热心,谁知明日死?
与死亡大军,可无有承诺。热心如是住,日夜不懈怠。
牟尼圣者说:他是一贤者。
--《中部》M.131. Bhaddekarattasuttam(一夜贤者经)
五盖及其对治
「盖」(nivarana)阻碍善法的生起,也使已生起的善法消退。五盖当中任何一盖发生时,必须及时觉察,设法对治,提起正念,超越障碍,继续觉知修行。
「盖」(nivarana)阻碍善法的生起,也使已生起的善法消退。五盖当中任何一盖发生时,必须及时觉察,设法对治,提起正念,超越障碍,继续觉知修行。
五 盖
内 涵
对 治
一
贪欲盖(kama-cchanda)
对人.事.物的贪爱、欲望
1.修习不净观,
2.不净观禅定,
3.守护诸根门,
4.饮食知量,
5.亲近善友,
6.适当的谈话。
其它方法︰修吸气呼气,观贪或感受(的生灭)。
二
瞋恚盖:vyapada (<vi反+a向+pad去﹑走)(=byapada),瞋,直译:逆向行。
对人.事.物的瞋恨、不满
1.修慈心,
2.慈心禅,
3.省察自业之智,
4.多辨别(善恶),
5.亲近善友,
6.适当的谈话。
另外,止禅方面,修青、黄、赤、白遍及四无量心。观禅方面,修观察吸气呼气,观感受(的生灭)。
三
昏沈.睡眠(呆滞)盖:thina-middha
心力不振、兴趣薄弱、瞌睡
1.避免过量饮食,
2.变换姿势,
3.作光明想*,
4.处在无遮蔽之处,
5.亲近善友,
6.适当的谈话。
其它方法:一、内心标记(默念)「昏沈」、「昏沈」。二、可暂时放下目前所修的业处,改专注于其它业处。三、可思惟从前曾经熟记的佛法。四、可完整地背诵曾经熟记的佛法。五、可用力拉.扯耳朵(3分钟),并按摩四肢,拉筋、做瑜伽。六、可站立、或以冷水澡洗面目及洒身体、朝不同方向远眺、或仰望星空。七、可作「光明想」,或作意极可欣(兴奋)事佛功德等。八、来回经行(直线往返行走)。九、若仍无效,可小睡片刻,然后再起来继续修行。(参考:《增支部》A.7.58. Pacala(睡眠)、《中阿含83经》长老上尊睡眠经,《佛说离睡经》(T1.837.1))
四
掉举.懊悔盖:
uddhacca-kukkucca
心情扰动.不安,
或追悔过去。
1.多闻正法。2.深究正法 (遍问)。
3.于戒律上知取舍。4.亲近长者。
5.亲近善友。6.适当的谈话。
五
疑盖:vicikiccha
怀疑佛陀、僧伽、
正法、因果
同上( 1 ~ 6 )
* 光明想︰取诸明相,谓火光、日、月、星宿(ㄒㄧㄡˋ)光、摩尼珠光,取诸光明相已,若树下、露处,思惟光明,知光明,受光明,如实人若想、忆想,是名光明想。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第三十,T28.714)
内 涵
对 治
一
贪欲盖(kama-cchanda)
对人.事.物的贪爱、欲望
1.修习不净观,
2.不净观禅定,
3.守护诸根门,
4.饮食知量,
5.亲近善友,
6.适当的谈话。
其它方法︰修吸气呼气,观贪或感受(的生灭)。
二
瞋恚盖:vyapada (<vi反+a向+pad去﹑走)(=byapada),瞋,直译:逆向行。
对人.事.物的瞋恨、不满
1.修慈心,
2.慈心禅,
3.省察自业之智,
4.多辨别(善恶),
5.亲近善友,
6.适当的谈话。
另外,止禅方面,修青、黄、赤、白遍及四无量心。观禅方面,修观察吸气呼气,观感受(的生灭)。
三
昏沈.睡眠(呆滞)盖:thina-middha
心力不振、兴趣薄弱、瞌睡
1.避免过量饮食,
2.变换姿势,
3.作光明想*,
4.处在无遮蔽之处,
5.亲近善友,
6.适当的谈话。
其它方法:一、内心标记(默念)「昏沈」、「昏沈」。二、可暂时放下目前所修的业处,改专注于其它业处。三、可思惟从前曾经熟记的佛法。四、可完整地背诵曾经熟记的佛法。五、可用力拉.扯耳朵(3分钟),并按摩四肢,拉筋、做瑜伽。六、可站立、或以冷水澡洗面目及洒身体、朝不同方向远眺、或仰望星空。七、可作「光明想」,或作意极可欣(兴奋)事佛功德等。八、来回经行(直线往返行走)。九、若仍无效,可小睡片刻,然后再起来继续修行。(参考:《增支部》A.7.58. Pacala(睡眠)、《中阿含83经》长老上尊睡眠经,《佛说离睡经》(T1.837.1))
四
掉举.懊悔盖:
uddhacca-kukkucca
心情扰动.不安,
或追悔过去。
1.多闻正法。2.深究正法 (遍问)。
3.于戒律上知取舍。4.亲近长者。
5.亲近善友。6.适当的谈话。
五
疑盖:vicikiccha
怀疑佛陀、僧伽、
正法、因果
同上( 1 ~ 6 )
* 光明想︰取诸明相,谓火光、日、月、星宿(ㄒㄧㄡˋ)光、摩尼珠光,取诸光明相已,若树下、露处,思惟光明,知光明,受光明,如实人若想、忆想,是名光明想。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第三十,T28.714)
对治散乱的方法
散乱心被称为「分心」或「障盖之心」(vikkhittacittani nivaranacittaniti vuccanti),虽不明列在五盖中,但它令人不得增长止观。
《中部》《想念止息经》说五种止息想念(vitakka寻)之法以便修习增上心:
1.若比丘作意「相」(nimitta影像、色相)上产生恶不善、伴贪、伴瞋、伴痴之念者,就应作意其它相伴善念之「相」。
2.审查想念的过失:「这些想念是不善的、令人指责的,导于苦果。」即舍弃之。
3.不应该忆念恶不善等之想念。
4.试着忘却恶不善法,若是恶不善还会生起,应作意「停止想念之因」(vitakkasavkharasanthanam停止寻行之因)(MA.20.:savkharotiti savkharo, paccayo, karanam mulanti attho‘行’:集合、因缘、根本原因)。
5.若作意「止息想念」,恶不善还会生起,应齿齿相着,以舌逼上腭,以正心制邪心,降伏而灭之。(《中部》M.20./I,119.-121.)
其它方法:
一、禁语:一心禅修,利己利人。禁语,避免与人结上爱恨情仇,而干扰修行。
二、止息思虑:不回忆过去,不计划未来;不错失现前正念。
三、不理外缘:放下一切罣碍,只取呼吸与触觉为心念的目标。
四、持续修行: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中,时时觉知呼吸与触觉。
五、加强身体的感觉:如用力踏地或践地,引导注意力到脚底。
◆◆◆ ◆◆◆ ◆◆◆
七觉支与七邪觉支
七觉支
(呼吸之)七觉支
七邪觉支
(1)念(sati, smrti f.)觉支 (可以无限开发)
忆念呼吸(或触觉)
无念、失念
(2)择法觉支(dhamma-vicaya, dharma-pravicaya m.) 知善恶、知因果
了解呼吸(或触觉)
1.不知善恶、不知因果
2.知善恶,还是要作恶
(3)精进(viriya, virya n.)觉支(英雄本色觉支)
(一)不生起未生之恶不善法
(二)断已生之恶不善法
(三)生起未生之善法
(四)持续已生之善法
努力觉知呼吸(或触觉)
邪精进
(一)生起未生之恶不善法
(二)增长已生之恶不善法
(三)生起未生之恶法
(四)持续已生之恶法
(4)喜(piti, priti f.)觉支
体验呼吸时,内心的欢喜
苦
(5)轻安(passaddhi, prawrabdhi f.)觉支
体验呼吸时,内心的平静
沉重
(6)定(samadhi, samadhi m.)觉支
一心专注(或觉知)呼吸
躁动
(7)舍(upekkha, upeksa f.)觉支(旁观觉支)
旁观呼吸、不执着呼吸
无法控制、不客观
* 掉举、散乱时,应加强轻安、定、舍觉支;不应加强择法、精进、喜觉支。
* 昏沈、瞌睡时,应加强择法、精进、喜觉支;不应加强轻安、定、舍觉支。
散乱心被称为「分心」或「障盖之心」(vikkhittacittani nivaranacittaniti vuccanti),虽不明列在五盖中,但它令人不得增长止观。
《中部》《想念止息经》说五种止息想念(vitakka寻)之法以便修习增上心:
1.若比丘作意「相」(nimitta影像、色相)上产生恶不善、伴贪、伴瞋、伴痴之念者,就应作意其它相伴善念之「相」。
2.审查想念的过失:「这些想念是不善的、令人指责的,导于苦果。」即舍弃之。
3.不应该忆念恶不善等之想念。
4.试着忘却恶不善法,若是恶不善还会生起,应作意「停止想念之因」(vitakkasavkharasanthanam停止寻行之因)(MA.20.:savkharotiti savkharo, paccayo, karanam mulanti attho‘行’:集合、因缘、根本原因)。
5.若作意「止息想念」,恶不善还会生起,应齿齿相着,以舌逼上腭,以正心制邪心,降伏而灭之。(《中部》M.20./I,119.-121.)
其它方法:
一、禁语:一心禅修,利己利人。禁语,避免与人结上爱恨情仇,而干扰修行。
二、止息思虑:不回忆过去,不计划未来;不错失现前正念。
三、不理外缘:放下一切罣碍,只取呼吸与触觉为心念的目标。
四、持续修行: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中,时时觉知呼吸与触觉。
五、加强身体的感觉:如用力踏地或践地,引导注意力到脚底。
◆◆◆ ◆◆◆ ◆◆◆
七觉支与七邪觉支
七觉支
(呼吸之)七觉支
七邪觉支
(1)念(sati, smrti f.)觉支 (可以无限开发)
忆念呼吸(或触觉)
无念、失念
(2)择法觉支(dhamma-vicaya, dharma-pravicaya m.) 知善恶、知因果
了解呼吸(或触觉)
1.不知善恶、不知因果
2.知善恶,还是要作恶
(3)精进(viriya, virya n.)觉支(英雄本色觉支)
(一)不生起未生之恶不善法
(二)断已生之恶不善法
(三)生起未生之善法
(四)持续已生之善法
努力觉知呼吸(或触觉)
邪精进
(一)生起未生之恶不善法
(二)增长已生之恶不善法
(三)生起未生之恶法
(四)持续已生之恶法
(4)喜(piti, priti f.)觉支
体验呼吸时,内心的欢喜
苦
(5)轻安(passaddhi, prawrabdhi f.)觉支
体验呼吸时,内心的平静
沉重
(6)定(samadhi, samadhi m.)觉支
一心专注(或觉知)呼吸
躁动
(7)舍(upekkha, upeksa f.)觉支(旁观觉支)
旁观呼吸、不执着呼吸
无法控制、不客观
* 掉举、散乱时,应加强轻安、定、舍觉支;不应加强择法、精进、喜觉支。
* 昏沈、瞌睡时,应加强择法、精进、喜觉支;不应加强轻安、定、舍觉支。
修习六根
凡在世间有令人喜欢的形色、令人愉悦的形色,在这里渴爱生时生,在这里住时住;同样地,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眼根
凡在世间有令人喜欢的形色、令人愉悦的形色,在这里渴爱生时生,在这里住时住;同样地,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眼根
眼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形色,渴爱生起时在这里生起,住着时在这里住着;
眼在世间有令人喜欢的形色,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耳根
眼在世间有令人喜欢的形色,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耳根
耳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声音,渴爱生起时在这里生起,住着时在这里住着;
耳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声音,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鼻根
耳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声音,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鼻根
眼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香,渴爱生起时在这里生起,住着时在这里住着;
眼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香,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舌根
眼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香,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舌根
舌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味色,渴爱生起时在这里生起,住着时在这里住着;
舌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味色,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身根
舌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味色,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身根
身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触,渴爱生起时在这里生起,住着时在这里住着;
身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触,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意根
身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触,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意根
意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目标,渴爱生起时在这里生起,住着时在这里住着;
意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目标,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 录自《大念住经》 ?
意在世间为令人喜欢的目标,渴爱弃时在这里弃,灭时在这里灭。
── 录自《大念住经》 ?
勤修身至念(身念住)十功德
(1)克服苦与乐,令其不苦,绝对征服已起之苦而住。
(2)克服怖、畏,令其不怖畏,绝对征服已起之怖畏而住。
(3)寒、热、饥、渴、虻、蚊、风(受胃肠风、背部风等的支配)、热(太阳热)、爬虫类(蛇、蝎等)所咬,(不堪忍耐)差劲的话、不好听的话,身体能忍受猛、粗、利、不悦、不可意之苦。
(4)易得、无苦得、无难得四禅,得现法乐住。
(5)得无量神通。
(6)得天耳通。
(7)他心通(知其它诸有情、他人之心)。
(8)随念无量之宿住。见诸众生于善趣、恶趣之死、生、卑、尊、美、丑,如随业而趣之诸众生。
(9)得天眼通。
(10)诸漏尽为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通达、作证、具足而住。
──《身行念经》(M.119./III,97~99)
(1)克服苦与乐,令其不苦,绝对征服已起之苦而住。
(2)克服怖、畏,令其不怖畏,绝对征服已起之怖畏而住。
(3)寒、热、饥、渴、虻、蚊、风(受胃肠风、背部风等的支配)、热(太阳热)、爬虫类(蛇、蝎等)所咬,(不堪忍耐)差劲的话、不好听的话,身体能忍受猛、粗、利、不悦、不可意之苦。
(4)易得、无苦得、无难得四禅,得现法乐住。
(5)得无量神通。
(6)得天耳通。
(7)他心通(知其它诸有情、他人之心)。
(8)随念无量之宿住。见诸众生于善趣、恶趣之死、生、卑、尊、美、丑,如随业而趣之诸众生。
(9)得天眼通。
(10)诸漏尽为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通达、作证、具足而住。
──《身行念经》(M.119./III,97~99)
修习毘婆舍那禅观的益处
1.在生活中松弛心情。
2.缓和紧张和高血压等毛病。
3.获得身心的轻松。
4.安稳的睡眠。
5.疾病快速痊愈。
6.在疾病或工作中更加有耐心。
7.更健康与强壮。
8.更加勤快。
9.不受邪术或邪见所遮蔽。
10.中邪术者较易解除。
11.有良好行为与更可靠。
12.对人慈祥。
13.不易发脾气。
14.可获得知识和识力。
15.在学习与工作中显得更谨慎、更细心。
16.发展记忆力。
17.年老了也不会昏聩。
18.临终心也不颠倒。
19.无论做什么都更细心。
20.怕造恶业。
21.避免地狱、饿鬼、畜生及魔王四道的悲、苦和损失。
22.逐渐清除业障。
23.既使不能完全清除今世腐败的业障,亦可集合及发展才能。
24.如果因缘具足,也可清除今世腐败的业障。
25.成为更可贵的国宝。
(录自︰柏拉般那无陀比丘着.康心鉴译:《内观禅定法》)
1.在生活中松弛心情。
2.缓和紧张和高血压等毛病。
3.获得身心的轻松。
4.安稳的睡眠。
5.疾病快速痊愈。
6.在疾病或工作中更加有耐心。
7.更健康与强壮。
8.更加勤快。
9.不受邪术或邪见所遮蔽。
10.中邪术者较易解除。
11.有良好行为与更可靠。
12.对人慈祥。
13.不易发脾气。
14.可获得知识和识力。
15.在学习与工作中显得更谨慎、更细心。
16.发展记忆力。
17.年老了也不会昏聩。
18.临终心也不颠倒。
19.无论做什么都更细心。
20.怕造恶业。
21.避免地狱、饿鬼、畜生及魔王四道的悲、苦和损失。
22.逐渐清除业障。
23.既使不能完全清除今世腐败的业障,亦可集合及发展才能。
24.如果因缘具足,也可清除今世腐败的业障。
25.成为更可贵的国宝。
(录自︰柏拉般那无陀比丘着.康心鉴译:《内观禅定法》)
慈心的修习
「嗨!」「你好!」「谢谢!」「对不起!」当你用心讲一句打招呼的话,或简单的表达谢意或歉意,就有慈心在里头了。当然有时只给微笑、关心的眼神、拍拍人的肩膀、拉拉人的手,也能表达无限的慈爱。
慈爱心可以扩充到各个领域。当我们面对不喜欢的人事物时,我们的身体、语言、意念会表达冷漠、讨厌、憎恶、敌意,这是人的动物性,我们可以有另一种表现式,表现宽容或愿意去协助改善不如意的地方,这是慈爱也是醒觉。当我们面对喜欢的人事物时,可能显露喜欢、欲求、占有欲,想执取所欲之物,也将苦了我们自己,因为欲是苦的根源,这是一份醒觉,醒觉中有慈爱心,而慈爱心能同时利益自己及别人。
以道德层面来说,表现不任意杀害生命,不取未经同意的东西,不与没有婚约关系的人有性行为,不讲虚妄不实的话或粗鄙、性暗示的话,不吸食烟酒、毒品或有害身体的药物,这些行为可以阻止很多人间的怨怼及悲剧的发生,也可以说给了众生快乐。
慈心若不能适时适量地表现出来,表示慈心有短绌、匮乏,应该如《慈经》或《清净道论》所教示,经常开展它。如常祝愿众生喜乐平安,知足常乐,吉祥安乐;常祝愿众生不互相敌对、轻视、伤害。由发慈愿而化成慈行。慈心经常修习可以清除瞋恚,滋润情谊,慈爱众生。(原载:〈嘉义新雨杂志〉第8期,1995.7.) ?
◆◆◆ ◆◆◆ ◆◆◆
悲心的修习
悲心是悲悯、同情、救苦救难之心。悲心通常是由眼睛见到痛苦情境或耳朵听闻到痛苦的声音而引起的心情,由心意的拟想也能发动悲心。若自己陷苦难时,不当过于自责、懊恼或自暴自弃,当正观此刻正在苦恼的身心(特别是感受),而萌生拔苦之心及拔苦之行动,若见他人陷身苦难(包括犯罪)时,亦当有感同身受,及萌生拔苦之心力,不应有冷漠、苛责或舍离不顾,更不应有落井下石的行为。
一切众生皆在苦与乐中沈浮,有乐事,较多人来分享,有苦事,则较少人来分担忧苦,这是众生趋乐避苦的本性。因此,受苦难时,若无援助,除默默承受外,也应对众生起谅解心,这也是一种悲心;若得到援助,当思念感恩,永志不忘。缺乏悲心就会多些冷漠、硬心肠、自我中心,少些人间温情及解脱资粮。为了消除自己逃避救苦难的本性和引发大悲心,当多多观察、思考、救援我们周遭亲友、道侣及众生的苦难。
面对强烈的苦难,要做到完全的无怨结、无瞋恚,是高难度的修行工夫,但却能够逐步完成,并得到甜美的果实。《中阿含193经》,佛陀说:「若为他人拳扠ㄔㄚ(叉刺)石掷,杖打刀斫时,心不变易,口不恶言,向捶打人缘彼起慈愍(悲、喜与舍),心行如猫皮囊,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汝等当学如是!」佛陀又说到数数观行这样的教法,将得到究竟智(阿罗汉果)或阿那含。可见修习悲心与修习慈、喜、舍心,同样能济度自他苦难,抵达涅盘彼岸。(原载:〈嘉义新雨杂志〉第16期,1996.11.) ?
喜心的修习
「嗨!」「你好!」「谢谢!」「对不起!」当你用心讲一句打招呼的话,或简单的表达谢意或歉意,就有慈心在里头了。当然有时只给微笑、关心的眼神、拍拍人的肩膀、拉拉人的手,也能表达无限的慈爱。
慈爱心可以扩充到各个领域。当我们面对不喜欢的人事物时,我们的身体、语言、意念会表达冷漠、讨厌、憎恶、敌意,这是人的动物性,我们可以有另一种表现式,表现宽容或愿意去协助改善不如意的地方,这是慈爱也是醒觉。当我们面对喜欢的人事物时,可能显露喜欢、欲求、占有欲,想执取所欲之物,也将苦了我们自己,因为欲是苦的根源,这是一份醒觉,醒觉中有慈爱心,而慈爱心能同时利益自己及别人。
以道德层面来说,表现不任意杀害生命,不取未经同意的东西,不与没有婚约关系的人有性行为,不讲虚妄不实的话或粗鄙、性暗示的话,不吸食烟酒、毒品或有害身体的药物,这些行为可以阻止很多人间的怨怼及悲剧的发生,也可以说给了众生快乐。
慈心若不能适时适量地表现出来,表示慈心有短绌、匮乏,应该如《慈经》或《清净道论》所教示,经常开展它。如常祝愿众生喜乐平安,知足常乐,吉祥安乐;常祝愿众生不互相敌对、轻视、伤害。由发慈愿而化成慈行。慈心经常修习可以清除瞋恚,滋润情谊,慈爱众生。(原载:〈嘉义新雨杂志〉第8期,1995.7.) ?
◆◆◆ ◆◆◆ ◆◆◆
悲心的修习
悲心是悲悯、同情、救苦救难之心。悲心通常是由眼睛见到痛苦情境或耳朵听闻到痛苦的声音而引起的心情,由心意的拟想也能发动悲心。若自己陷苦难时,不当过于自责、懊恼或自暴自弃,当正观此刻正在苦恼的身心(特别是感受),而萌生拔苦之心及拔苦之行动,若见他人陷身苦难(包括犯罪)时,亦当有感同身受,及萌生拔苦之心力,不应有冷漠、苛责或舍离不顾,更不应有落井下石的行为。
一切众生皆在苦与乐中沈浮,有乐事,较多人来分享,有苦事,则较少人来分担忧苦,这是众生趋乐避苦的本性。因此,受苦难时,若无援助,除默默承受外,也应对众生起谅解心,这也是一种悲心;若得到援助,当思念感恩,永志不忘。缺乏悲心就会多些冷漠、硬心肠、自我中心,少些人间温情及解脱资粮。为了消除自己逃避救苦难的本性和引发大悲心,当多多观察、思考、救援我们周遭亲友、道侣及众生的苦难。
面对强烈的苦难,要做到完全的无怨结、无瞋恚,是高难度的修行工夫,但却能够逐步完成,并得到甜美的果实。《中阿含193经》,佛陀说:「若为他人拳扠ㄔㄚ(叉刺)石掷,杖打刀斫时,心不变易,口不恶言,向捶打人缘彼起慈愍(悲、喜与舍),心行如猫皮囊,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汝等当学如是!」佛陀又说到数数观行这样的教法,将得到究竟智(阿罗汉果)或阿那含。可见修习悲心与修习慈、喜、舍心,同样能济度自他苦难,抵达涅盘彼岸。(原载:〈嘉义新雨杂志〉第16期,1996.11.) ?
喜心的修习
喜是随喜,对于自己或他人诸吉祥事,随境生起欢喜庆慰。吉祥事,诸如:孝顺父母、爱护妻.儿、做事井然、居住适宜、不懒惰、恭敬、谦逊、布施、行善、感恩、报恩、少欲知足、容忍、包容、博学、多闻、亲近善士、恭顺受教、闻法、说法、学戒律、学威仪(行.立.坐.卧)、离欲、平静、亲证涅盘。至于人间喜庆,乃至国家得利乐之事,则不必然是吉祥事,也不必然生随喜之心。《杂阿含308经》,世尊说:「世间之所乐,观察悉为怨。贤圣见苦者,世间以为乐;世间之所苦,于圣则为乐。」(参考S.35.136.)
人间喜庆、闹热,为什么有时不被随喜?因为善法不增,反增贪瞋痴。经中说,戏剧演员,娱乐大众,表演歌舞、喜剧,使人欢乐,但是死后不但不生欢喜天,却因令人增长贪瞋痴,而堕畜生或地狱。(参考:S.46.2.、《杂阿含907经》、《别译杂阿含122经》)因此,应生警惕心,应善加体察人间善恶。
修习喜心可以伏住嫉妒、瞋心。《增阿含17-1.1经》〈罗云经〉(T2.582)佛说:「当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若以「随喜」当禅修对象,或取笑口常开、满面春风的人(不是贪染的人或异性)当禅修对象,可以体证第三禅。嫉妒是因别人胜过自己、或怀疑别人胜过自己而产生,嫉妒属于瞋心所,根据论中说,在证初果时可消除嫉妒,但真正净除瞋心(嫉妒之根源),则在证三果时达成。(明法) (慈、悲、舍心的修习,请见〈嘉义新雨杂志〉第8、16、21期) ?
◆◆◆ ◆◆◆ ◆◆◆
舍心的修习
舍(upekkha)是平等、平衡、寂静、恬淡、无贪.无瞋、漠视苦.乐(类似中性感受)。舍并不含有舍弃的意思,但在舍的修习过程中,有掺入舍弃,如舍弃执取,而趣向平等、平衡。
在舍的实修中,依厌离欲、远离欲,而达到心境不起波浪,住于中性、平等、寂静的心态。于可意、可爱、可乐的人事物,因离欲、离执取、放下,不再受影响,或受影响而经由不带好恶的注视、观察,而达到不起好恶的分别,而淡然处之;于不可意、不可爱、不可乐的人事物,同样作观,而不再起好恶的分别。恬淡的态度,就是在身口意表现寂静、安然、祥和、调伏,没有强烈情绪变化,当然也不可能有夸张性的动作、表情、话语。《法句经》(Dhp.v.362& DhpA.)世尊期许比丘的恬淡的态度︰「手已被完全调伏(不玩弄手或用手拍打别人等),脚已被完全调伏(不玩弄脚等),及言语已被完全调伏(不说谎等)。」
舍的修习,可以针对于某人、某事、某物、某话有爱瞋时来作观修练,也可以历境练心,即六根触境时,在有爱瞋的境上即刻修习。舍的过程及目标在于摆平贪瞋、好恶,而得到中性心、平等心,而在无干扰下,进取涅盘。(原载:〈嘉义新雨杂志〉第21期,1997.9.) ?
人间喜庆、闹热,为什么有时不被随喜?因为善法不增,反增贪瞋痴。经中说,戏剧演员,娱乐大众,表演歌舞、喜剧,使人欢乐,但是死后不但不生欢喜天,却因令人增长贪瞋痴,而堕畜生或地狱。(参考:S.46.2.、《杂阿含907经》、《别译杂阿含122经》)因此,应生警惕心,应善加体察人间善恶。
修习喜心可以伏住嫉妒、瞋心。《增阿含17-1.1经》〈罗云经〉(T2.582)佛说:「当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若以「随喜」当禅修对象,或取笑口常开、满面春风的人(不是贪染的人或异性)当禅修对象,可以体证第三禅。嫉妒是因别人胜过自己、或怀疑别人胜过自己而产生,嫉妒属于瞋心所,根据论中说,在证初果时可消除嫉妒,但真正净除瞋心(嫉妒之根源),则在证三果时达成。(明法) (慈、悲、舍心的修习,请见〈嘉义新雨杂志〉第8、16、21期) ?
◆◆◆ ◆◆◆ ◆◆◆
舍心的修习
舍(upekkha)是平等、平衡、寂静、恬淡、无贪.无瞋、漠视苦.乐(类似中性感受)。舍并不含有舍弃的意思,但在舍的修习过程中,有掺入舍弃,如舍弃执取,而趣向平等、平衡。
在舍的实修中,依厌离欲、远离欲,而达到心境不起波浪,住于中性、平等、寂静的心态。于可意、可爱、可乐的人事物,因离欲、离执取、放下,不再受影响,或受影响而经由不带好恶的注视、观察,而达到不起好恶的分别,而淡然处之;于不可意、不可爱、不可乐的人事物,同样作观,而不再起好恶的分别。恬淡的态度,就是在身口意表现寂静、安然、祥和、调伏,没有强烈情绪变化,当然也不可能有夸张性的动作、表情、话语。《法句经》(Dhp.v.362& DhpA.)世尊期许比丘的恬淡的态度︰「手已被完全调伏(不玩弄手或用手拍打别人等),脚已被完全调伏(不玩弄脚等),及言语已被完全调伏(不说谎等)。」
舍的修习,可以针对于某人、某事、某物、某话有爱瞋时来作观修练,也可以历境练心,即六根触境时,在有爱瞋的境上即刻修习。舍的过程及目标在于摆平贪瞋、好恶,而得到中性心、平等心,而在无干扰下,进取涅盘。(原载:〈嘉义新雨杂志〉第21期,1997.9.) ?
修习八风吹不动
(一)
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動,如此色、味、声,香及所有触,可意不意法,皆不为激动。心安住解脱,只随观坏灭。」
《增支部》(A.8.6./IV,159.):「(八风生起,)如是思择:『对我此苦之生,此为无常、苦、有变易之法』,如实了知。‘得’于心中耗尽而不住(labhopi cittam na pariyadaya titthati),‘失’(不得alabhe)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称’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讥’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毁’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誉’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乐’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苦’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他不顺从已生之‘利’(So uppannam labham nanurujjhati),不抗拒‘衰’(alabhe nappativirujjhati);不顺从已生之称,不抗拒‘讥’;不顺从已生之‘誉’,不抗拒‘毁’;不顺从已生之‘乐’,不抗拒‘苦’。他如是抛弃服贴、抛弃反对(anurodhavirodhavippahino),而遍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我说遍解脱苦。」「于心中耗尽」的作法,即是抱持客观的观察,而不迎不拒、不顺不逆。
(二)
1.得(labho)、2.失(alabho不得)--当修慈波罗蜜。
《佛种姓经》:「然你得、失,如此慈波罗蜜之达成,将成满正菩提。」 ((Buddhavamsa p.18.;CS:pg.2.318)
3.称(yaso名声)、4.讥(ayaso恶名声)--当修忍耐波罗蜜。(Bu.p.18.;CS:pg.2.317)
加强寻、伺的力量,盯住、安住某一个所缘(修止的忍耐),或不断的改变所缘(修观的忍耐)。
5.诽(ninda诽谤)、6.誉(pasamsa称誉)--当修忍耐波罗蜜。
《佛种姓经》:144.「然你须宽恕一切称扬、毁訾,如此忍耐波罗蜜之达成,将成满正菩提。」(Bu.p.18.CS:pg.2.317)
7.乐(sukham)、8.苦(dukkham)--当修舍波罗蜜。
《佛种姓经》:164.「然你对苦乐应当平衡(tulabhuta),如此舍波罗蜜之达成,将成满正菩提。」 (Bu.p.19.;CS:pg.2.319) ?
* 面对八风,修法,则八风不动;若不修,往后日子更难过。
八风(世八法)
省思
苦(不修)
集
灭
道
1.得(labho)
应得之份?
增长贪欲
努力?
(得)风吹不动
慈
2.失(alabho不得)
失去该失去?
难免失望、遗憾、悔恨
没努力?
(失)风吹不动
慈
3.称(yaso名声)
爱名求名?
增长贪名,高抬自己
造善?
(称)风吹不动
忍
4.讥(ayaso恶名声)
有罪?
增长瞋恚,煎熬难受
造恶?
(讥)风吹不动
忍
5.诽(ninda诽谤)
有过?
增长瞋恚,声声难熬
造恶?
(谤)风吹不动
忍
6.誉(pasamsa称誉)
过奖?
增长贪名、贪褒(吃褒)
造善?
(誉)风吹不动
忍
7.乐(sukham)
何乐之有?
则失去深观乐之生灭
善因?
(乐)风吹不动
舍
8.苦(dukkham)
何苦不忍?
失去深观苦之生灭
恶因?
(苦)风吹不动
舍
修 道 次 第
/明法比丘 撰
修道(bhavana-magga),是依循佛法教理(pariyatti)而反复实践(patipatti)、修习(bhavana),直至体证涅盘。修道是一法接一法前后有序,前一法为后一法的必要基础。修习正法律(saddhammavinaya)乃至世间法,皆有次第可寻。现列出七则修道次第,并把它们串联起来,加以略释,以供学人参考。修道次第中的「四预流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从根源作意(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为证得涅盘的必要方法。
○1信→来诣→恭敬(承事)→请问(法)→倾听(法)→受持法→观察法义→知法.知义→
法.随法行
──《增支部》 (A.8.81./IV, pp.336~337,P.T.S.版)
○2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具信→如理作意→正念正知→护诸根→三妙行→四念处→七觉支→解脱
──《增支部》(A.10.61~62/V, pp.113~119) (参考《中阿含经》51~53经)
○3具戒→不悔→欢悦→喜→止(轻安)→正定→如实知见→厌患.离贪→解脱知见
──《增支部》(A. 10.4~5/V,pp.5~7)、《增支部》(A.11.1~5/V,pp.311~317)
○4正念正知→惭愧→护诸根→具戒→正定→如实知见→厌患.离贪→解脱知见
──《增支部》(A.8.81./IV, pp.336~337)
○5具足惭愧→身行清净→语行清净→意行清净→命清净→护诸根→饮食知量→受持警寤→正念正知→独住远离、断五盖→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宿命智→天眼智→漏尽智
──《中部》《马邑大经》(M.39./I,271f.)(参考《中阿含经》182经《马邑经》)
○6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清净→知见清净(解脱)
──《中部》《传车经》(M.24./I,145f.) (参考《中阿含经》9经《七车经》)
○7有惭、有愧、不放逸→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断不信、断狭量(不亲爱)、断懈怠→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断不乐见圣者、断不乐欲闻正法、断攻击(非难)→
断妄念、断不正知、断散乱→断非如理作意、断修邪道、断懈怠→断身见、断疑、断戒禁取→断贪、断瞋、断痴→断生、断老、断死
──《增支部》(A. 10.76./V, pp.148~149) (参考《杂阿含346经》)
【 串联的道次第 】
1 (善人)→ 2信→ 3亲近善知识(来诣→恭敬→请问法)→ 4听闻正法→5具信→ 6受持法→7如理作意 (观法义、知法.知义→法随法行 )→ 8正念正知→ 9具足惭愧→ 10戒清净(护诸根、三妙行)→ 11饮食知量→ 12受持警寤→ 13四念处→ 14七觉支→15独住远离、断五盖→ 16不悔→ 17欢悦→ 18喜→ 19止(轻安)→ 20正定(心清净--近行定,初、二、三、四禅)→21见清净→ 22度疑清净→ 23道非道智见清净→ 24 行道清净→
25知见清净(解脱)
1善人 ( sappurisa ):具分别善.恶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有慈悲心,能实践布施(佛法、物质)、爱语(柔软语、安慰语,令倾听)、利行(鼓励、劝告、分享,令生信)、同事(有情有义、同甘共苦,令证道)。
2信 ( saddho ):有信仰的倾向,生活、生命有重心。
3亲近善知识 (sapurisasamsevo):来诣(upasvkamita拜访)→恭敬(parirupasita承事)→请问(法) ( paripucchita遍问 )。佛陀对来诣(访)者,若不具恭敬、不请问、不倾听、不受持、不观察法义、不知法、不知义、不法随法行,则不为说法。「恭敬」是谦恭、礼敬、尊重、供养、敬爱、虚心受教(顺语) (参考《中阿含经》145经、《增支部》10,156~161;A.V, pp.247-248)。「请问」是请问心中有疑的法,以期破解疑惑。佛陀说:「往见如来或如来弟子,住信(nivitthasaddho)、住爱(nivitthapema)、一向笃信(ekantagato abhippasanno);诸比丘!此诸见中之无上。…往听如来或如来弟子之法,住信、住爱、一向笃信;诸比丘!此诸闻中之无上。」(《增支部》A.6.30./III,326) 亲近的善知识能教导四圣谛、八正道,于五蕴生厌、离欲、灭尽。成就善知识应具有「七善士法」(satta sappurisadhamma):「友!于此有比丘,知法(经教)、知义、知自己、知量、知时、知众、知人。」(《长部》《等诵经》D.33./III,252)
4听闻正法 (saddhammasavanam):倾听(ohitasota)、听(sunati)法,闻法从佛、善知识、经典闻法。《增支部》A.6.86./III,436说:成就六法者,若听闻正法,则于善法中,堪入正性决定(bhabbo niyamam okkamitum sammattam)(入正性决定者即可证果)。即:1不成就业障(na kammavaranataya)、2不成就烦恼障(na kilesavaranataya samannagato)、3不成就异熟障(na vipakavaranataya)、4有信心(saddho)、5有乐欲(chandiko)、6有慧(pabbava)。佛陀告诸比丘:「随时闻法有五功德,恒不失时,云何为五?1未曾闻法便闻之,2已闻便受持,3除去狐疑,4亦无邪见,5解甚深之法。」(《增壹阿含51.5经》,T2.825.3;《增壹阿含36-1经》,T2.702.3)。佛陀告诫一欲还俗的比丘:「比丘当知,1如来出世甚为难值,2闻法亦难,3受四大形亦复难得、诸根具足亦复难得,4得生中国(majjhimadesa佛陀教化区)亦复难得,5与善知识相遭亦复难得、闻法亦难,6分别义理(=知法.知义)亦复难得,7法法成就(=法.随法行)此事亦难。」(《增壹阿含27.8经》,T2.700.3) 在经典中,问法者常说:「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住不放逸。」可感受问法者求法、实践法之热切。
5具信(saddho):信有saddha(信心、信仰),pasada(净信、净心),adhimutti(信解)等。具坚信者,对法的信心不动摇。《相应部》(S.48.9~11./V,196-9.;cf. S.55.37./V,395.)︰「圣弟子有信,坚信如来之菩提」。佛陀告舍利弗:「对有信的圣弟子发勤而住,断不善法,具足善法,精进、勇健坚固,于诸善法不舍其轭,是可其期待的。」(S.48.50./V,225)
6受持法 (dhammam dhareti dhatanam ):信受、奉行、翫诵。「信受」即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受持法有十种: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流传,四者谛听,五者自读,六者忆持,七者广说,八者口诵,九者思惟,十者修行。(T8.231、725.1) 「奉行」即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翫诵」即反复念诵,记住经文。亦可讽诵(japa, jappa),即心念口诵佛法、偈颂或经文等。
7如理作意( yoniso-manasikara 从根源作意? yoniso: 从根源 ):一、观察法义 (dhammanam attham upaparikkhati),对所学、所闻之法思惟、观察、分别,离去世间思惟、邪思惟,往解脱方向 (苦.集.灭.道) 思惟。二、知法.知义(attham abbaya dhammam abbaya),即观法忍。《杂阿含经》1177经:「微见小明者,谓得法忍。」《寂志果经》:「于如来法.律得信,善利自见,于佛法中有大善利,即得法忍。」(T1.272.3)。三、法.随法行(法.次法向)(dhammanudhamma-patipanna,dhammanudhammapatipatti),修习法的随法行;随法而行(anudhammacarin);和合(无诤)行(samicipatipanna)。《杂阿含经》27经:「(于五蕴)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随法行。」(参考《相应部》S.22.39./ iii. 40)
8正念.正知 (sati-sampajabbam):「正念」是成就(正)念(satiya samannagato),「正知」是成就觉知(banena samannagato)。正念.正知于瞻视、观察、屈伸、俯仰、穿衣、持钵、眠、觉、语、默、动、静、行、住、坐、卧。
9具惭愧 (hirottappa):「惭」是厌恶恶行,「愧」是害怕恶行,为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的善心。此二法能守护世间的道德。《杂阿含经》578经:「常习惭愧心,此人实希有,能远离诸恶,如顾鞭良马。」《杂阿含经》749经:「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
10戒清净 ( silavisuddhi ):包含比丘受持「四遍清净戒」(catuparisuddhisila):
一、别解脱律仪戒(Patimokkhasamvarasila):比丘必须遵守227戒(在家则受持五戒、八戒)。
二、根律仪戒(indriyasamvara-sila):以正念防护诸根(indriyasamvaro),保持舍心,不执取可喜、可厌的境界,不为淫、怒、痴所渗透。护诸根则得到三妙行( tini sucaritani 三善行):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离身.语.意恶行。
三、活命遍净戒(ajivaparisuddhisila):以适当的方式取得必需品(在家则以正当职业过生活)。
四、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ila):在使用衣.食.住.药四种资具(必需品)之前、当时、之后,适当地省察、运用它们。
11饮食知量 (bhojane mattabbuno):对饮食省察所从来,不为娱乐、炫耀、漂亮,只为支持身体之需,以便修习梵行。
12受持警寤 (jagariyam anuyutta﹑jagariyanuyoga):于白天精进(viriya,vayama)、不放逸( appamada )静坐.经行,「于初夜( 6-10 pm)经行,除去障法而净心;于中夜( 10pm-2am )以右胁而作狮子卧,足足相累,正念正知,作意起来想;于后夜( 2-6am )起来经行,除去障法而净心。」(《增支部》A.8.9./IV,168)。
13四念处 ( cattaro satippathana ):
一、安住及观察身体:入息.出息念、四威仪、三十二身分、四界分别、九种尸体。
二、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三、心念:贪、离贪、瞋、离瞋、痴、离痴、昏昧、涣散、大至心(色界、无色界心)、无大至心(欲界心)、有上心(世间心)、无上心(出世间道心.果心)、专注、无专注、解脱(暂时断烦恼或镇伏烦恼)、无解脱(无前两种解脱)。
四、法念(五盖、五蕴、十二处、七觉支、四圣谛)。
14七觉支 ( satta-bojjhavgani七菩提分):
(一)念觉支(satisambojjhavga),念念分明。令念觉支生起之法:1.(具备)正念正知(sati-sampajabbam),2. 避开健忘的人(mutthassati-puggala-parivajjanata)。3.亲近具有正念的人(upatthita-ssati-puggala-sevanata)。4.倾向于正念(tadadhimuttata)。
(二)择法觉支(dhammavicayasambojjhavga),分别善恶,选择趋解脱之法,舍弃虚伪法。令择法觉支生起之法:1.深究正法(paripucchakata遍问)。2.清洁依处(vatthu-visada-kiriya)--清洁身体的汗垢、住处等。3.平衡五根行道(indriya-samatta-patipadana)-- 平衡信、勤、念、定、慧。4. 避开健忘的人(duppabba-puggala-parivajjana)。5.亲近有智慧的人(pabbavanta-puggala-sevana)。6.深度思维(gambhira-bana-cariya-paccavekkhana) --深思蕴、处、界等问题。
7.倾向于择法(tadadhimuttata)。
(三)精进觉支(viriyasambojjhavga英雄本色觉支),于正法勇猛不懈,一心于一境而努力不懈,一心修善.断恶,求解脱。令精进觉支生起之法:1.省思恶趣(之苦)(apayabhaya-paccavekkhanata)。2.见到(精进的)利益(anisamsa-dassavita)。3.省思行道(gamanavithi-paccavekkhanata)--行道非懒惰可达成。4.恭敬钵食(pindapatapacayanata)-- 思惟施食者得大福。5.省思伟大的(佛陀的)遗产(dayajjamahatta-paccavekkhanata)。6.省察大师(=佛陀) (satthumahatta- paccavekkhanata)。7.省思伟大世家(=身为比丘之一员) (jatimahatta- paccavekkhanata)。8.省思同梵行者(sabrahmacarimahatta- paccavekkhanata)。9.避开懒惰的人(kusitapuggala-parivajjanata)。10.亲近发勤精进者(araddhaviriya- puggala-sevanata)。11.倾向于精进(tadadhimuttata)。
(四)喜觉支,pitisambojjhavga,喜悦于正念、择法、勇悍,得正法或禅定而喜悦。令喜觉支生起的方法:1.佛随念(buddhanussati)。2.~6.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弃(=施舍) 随念、天随念(dhammasavghasilacagadevatanussati)。7. (苦灭之)寂止随念(upasamanussati)。8.避开粗鄙的人(lukha-puggala-parivajjanata)。9.亲近文雅的人(siniddha-puggala-sevanata)。10.省思能激发信心的经典(pasadaniya-suttanta- paccavekkhanata)。11.倾向于喜(tadadhimuttata)。
(五)轻安觉支(passaddhisambojjhavga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令轻安觉支生起的方法:1.受用好食物(panitabhojana-sevanata)-- 食用有营养、有益身的食物。2.受用舒适的气候(utusukha-sevanata)。3.受用舒适的姿势(iriyapatha-sukha-sevanata)。4.专心于中道(majjhatta-payogata)。5.避开热情的人(saraddhakaya-puggala-parivajjanata)。6.亲近身轻安的人(passaddhakaya-puggala- sevanata)。7.倾向于轻安(tadadhimuttata)。
(六)定觉支(samadhisambojjhavga),心得定,不散乱。令定觉支生起的方法:1.清洁依处(vatthu-visada-kiriyata)。2.平衡五根行道(indriya-samatta-patipadanata)。3.善巧于相(nimittakusalata),相nimitta= kasinanimitta遍处相。4. 适时策励心(samaye cittassa paggahanata)--引发择法觉支、精进觉支来策励(督促勉励)。5.适时抑制心(samaye cittassa niggahanata)--引发轻安觉支、舍觉支来抑制过度精进。6. 适时喜悦心(samaye sampahamsanata)--由于他的慧的加行太弱或者由于未证寂止之乐而心无乐趣,他此时应观察八种悚惧之事:生、老、病、死四种,以及恶趣之苦第五,由于过去的轮回苦,未来的轮回苦及由于现在的求食之苦。(之后)随念三宝而生起信乐。7.适时舍心(samaye ajjhupekkhanata)--于所缘平衡的不执着、不高抬(掉举)、无味地行持奢摩他的道路(samathavithi-patipannam),此时则不必作策励和抑制。8.避开没等持心的人(asamahita-puggala-parivajjanata) 避开没有近行定、安止定的人、未曾增进出离之道、操心甚多事务的人。9.亲近有等持心的人(samahita-puggala-sevanata)。10.省思禅定与解脱(jhana-vimokkha- paccavekkhanata)。11.倾向于定(tadadhimuttata)--于一切处将心倾向于禅定。
(七)舍觉支(upekkhasambojjhavga):旁观之心,无偏颇,保平衡,事不关己。令舍觉支生起的方法:1.中庸(平等)的对待有情(satta-majjhattata)。2.对诸行(万事)中庸的态度(savkhara-majjhattata)。3.远离对于有情和诸行(万事)爱着的人(satta-savkhara-kelayana-puggala-parivajjanata)。4.亲近对于有情和诸行中庸的人(satta-savkhara-majjhatta-puggala- sevanata)。5.倾向于舍觉支(tadadhimuttata)。
15独住远离(vivittam senanam bhajati):身独住(kaya-viveka),离人群,至森林、树下、山中修习;心独住(citta-viveka),则断五盖(pabca nivaranani)。盖即覆盖,覆盖心性,令善法不生。五盖即:(一)贪欲盖(kama-cchanda-nivarana),执着贪爱五欲之境,无有厌足,而盖覆心性。 (二)瞋恚盖(patigha-nivarana),于不顺己意之逆境怀忿怒。(三)惛沈.睡眠盖(thina-middha-nivarana),使心无法积极活动。(四)掉举.恶作盖(uddhacca-kukkucca-nivarana),心躁动或懊恼已作之事。(五)疑盖(vicikiccha-nivarana),于正法犹豫不决。
* 舍弃贪欲盖的方法:一、学习修不净观;二 、全心全意修不净观;三、护诸根;四、饮食知量;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
* 舍弃瞋恚盖的方法:一、学习修慈心观;二 、全心全意修慈心观;三、觉知每一个众生都是造业及承受业报者;四、经常反省瞋恚使自他皆受害;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其它如修习喜悦、舍(平常心)、信心都有帮助。
* 舍弃惛沈.睡眠盖的方法:一、注意饮食、医药中的成分;二 、改变身姿;
三、作光明想(见日、月、星、火光);四、到户外;五、亲近善知识;
六、适当的谈话。其它如运动、拉耳朵(3分钟)、用冷水洗脸都有帮助。
* 舍弃掉举.恶作盖的方法:一、学习佛法与戒律;二 、探究佛法;三、贯通戒律;四、亲近有德长者;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其它如修习奢摩他有帮助。
* 舍弃疑盖的方法:一、学习佛法与戒律;二 、探究佛法;三、贯通戒律;
四、坚定对三宝的信心;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
16不悔( avippatisaro):因持戒,所作所为如法如律,心不怀忧恼。
17欢悦(pamujja, pamojja):修习正法、禅定,顺畅而心生欢悦。
18喜( piti ):心生更细、更持久的喜悦。
19止( passadhi 轻安):身轻安、心轻安;身心轻快、不粗重。
20正定(samadhi):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专注(觉知)于一境。一般常将「止」与「定」(samatha三摩地、奢摩他)视为同一者,有人则认为三摩地通于定、散,染、净,仅存于定中,而不存于散心中。一般修习禅定都取一种「业处」( kammatthana 工作的处所、修禅的对象),反复练习,由遍作(预备)定而渐次入定。心清净 ( cittavisuddhi )包含近行定(upacarasamadhi)与安止定(appanasamadhi)。有的业处有光明等禅相(nimitta),如安那般那念 ( anapana sati出.入息念)、四界分别观(观地、水、火、风的特相)。
初禅(pathamam jhanam):离(五盖)生喜乐;具:寻、伺、喜、乐、一心。
第二禅(dudiyam jhanam):定生喜乐;具:喜、乐、一心。
第三禅(tatiyam jhanam):离喜妙乐;具:乐、一心。
第四禅(catuttham jhanam):舍念清净;具:一心、舍。
21见清净( ditthivisuddhi ):是依特相(lakkhana特点)、作用(rasa味)、现起(paccupatthana呈现)与近因(padatthana-vasena足处)辨识名色,也称为「名.色分别智」(namarupa- vavatthabanana)。见清净明白名.色法的生与灭的实相,消除「我」、「我所」的常见与断见。
22度疑清净( kankhavitaranavisuddhi ):是辨识过去、现在、未来名色法的诸缘,而除去三世因果之疑,这阶段也称为「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观察过去世的无明、爱、取、(行)与业而生起现在的名色,也辨识过去与未来名色的发生的诸缘。获得缘摄受智,且能保持至临终,被称为「小须陀洹果」,紧接着的下一生不生于恶道。
23道非道智见清净 (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分辨正道与邪道):行者观察五蕴十一法: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观照名.色法三相(无常、苦、无我)。随后依「世」(addhana长时间。观照每一世,每一世三个阶段,再观十年、一年、一个月、半个月、一天一个阶段)、「相续」(santati同一个名或色相续流)、「剎那」(khana剎那的名.色法)(见《清净道论》第二十章)。观照行法的三相:一、「坏灭无常」(aniccam khayatthena);二、「可畏而苦」(dukkham bhayatthena)不可靠而可畏;三、「无实质而无我」(anatta asarakatthena)。之后,依诸缘生灭与诸行法剎那生灭,以生灭智(udayabbayabana)是观照诸行法生.灭。生灭智在「未成熟」的阶段,「光明」等十种「观染」(vipassan’upakkilesa)可能会生起。道非道智见清净是通过辨识观染为障道,而分辨道与非道的特相。
24行道智见清净(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当脱离障碍,他证得生灭智乃至随顺智。
一、生灭智(udayabbayabana):克服观染后,观照诸行法生.灭变得成熟、更强、敏锐。
二、坏灭智(bhangabana):当观智变得敏锐时,观照行法的「坏灭」特别显著。
三、怖畏智(bhayabana):觉知一切存在不断坏灭的可畏。
四、过患智(adinavabana):觉知一切行法只有过患。
五、厌离智(nibbidabana):对一切行法厌离,不再乐于一切存在。
六、欲解脱智(mubcitukamyatabana):生起欲脱离一切行法之欲愿。
七、审察智(patisankhabana):清晰地审察诸行法的三相时,即是审察智。
八、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对一切行法感到中舍(平等心),即生起了行舍智。
九、随顺智(anulomabana):顺着前八种观智,且顺着其后道智的作用。尚属欲界心。
观照名法或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即是如实知见(见如实.知如真),由如实知见(yathabhutam banadassanam)→厌(nibbida)→无欲(virago)→解脱( vimutti )→涅盘(nibbana)
(一)
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動,如此色、味、声,香及所有触,可意不意法,皆不为激动。心安住解脱,只随观坏灭。」
《增支部》(A.8.6./IV,159.):「(八风生起,)如是思择:『对我此苦之生,此为无常、苦、有变易之法』,如实了知。‘得’于心中耗尽而不住(labhopi cittam na pariyadaya titthati),‘失’(不得alabhe)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称’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讥’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毁’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誉’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乐’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苦’亦于心中耗尽而不住。他不顺从已生之‘利’(So uppannam labham nanurujjhati),不抗拒‘衰’(alabhe nappativirujjhati);不顺从已生之称,不抗拒‘讥’;不顺从已生之‘誉’,不抗拒‘毁’;不顺从已生之‘乐’,不抗拒‘苦’。他如是抛弃服贴、抛弃反对(anurodhavirodhavippahino),而遍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我说遍解脱苦。」「于心中耗尽」的作法,即是抱持客观的观察,而不迎不拒、不顺不逆。
(二)
1.得(labho)、2.失(alabho不得)--当修慈波罗蜜。
《佛种姓经》:「然你得、失,如此慈波罗蜜之达成,将成满正菩提。」 ((Buddhavamsa p.18.;CS:pg.2.318)
3.称(yaso名声)、4.讥(ayaso恶名声)--当修忍耐波罗蜜。(Bu.p.18.;CS:pg.2.317)
加强寻、伺的力量,盯住、安住某一个所缘(修止的忍耐),或不断的改变所缘(修观的忍耐)。
5.诽(ninda诽谤)、6.誉(pasamsa称誉)--当修忍耐波罗蜜。
《佛种姓经》:144.「然你须宽恕一切称扬、毁訾,如此忍耐波罗蜜之达成,将成满正菩提。」(Bu.p.18.CS:pg.2.317)
7.乐(sukham)、8.苦(dukkham)--当修舍波罗蜜。
《佛种姓经》:164.「然你对苦乐应当平衡(tulabhuta),如此舍波罗蜜之达成,将成满正菩提。」 (Bu.p.19.;CS:pg.2.319) ?
* 面对八风,修法,则八风不动;若不修,往后日子更难过。
八风(世八法)
省思
苦(不修)
集
灭
道
1.得(labho)
应得之份?
增长贪欲
努力?
(得)风吹不动
慈
2.失(alabho不得)
失去该失去?
难免失望、遗憾、悔恨
没努力?
(失)风吹不动
慈
3.称(yaso名声)
爱名求名?
增长贪名,高抬自己
造善?
(称)风吹不动
忍
4.讥(ayaso恶名声)
有罪?
增长瞋恚,煎熬难受
造恶?
(讥)风吹不动
忍
5.诽(ninda诽谤)
有过?
增长瞋恚,声声难熬
造恶?
(谤)风吹不动
忍
6.誉(pasamsa称誉)
过奖?
增长贪名、贪褒(吃褒)
造善?
(誉)风吹不动
忍
7.乐(sukham)
何乐之有?
则失去深观乐之生灭
善因?
(乐)风吹不动
舍
8.苦(dukkham)
何苦不忍?
失去深观苦之生灭
恶因?
(苦)风吹不动
舍
修 道 次 第
/明法比丘 撰
修道(bhavana-magga),是依循佛法教理(pariyatti)而反复实践(patipatti)、修习(bhavana),直至体证涅盘。修道是一法接一法前后有序,前一法为后一法的必要基础。修习正法律(saddhammavinaya)乃至世间法,皆有次第可寻。现列出七则修道次第,并把它们串联起来,加以略释,以供学人参考。修道次第中的「四预流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从根源作意(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为证得涅盘的必要方法。
○1信→来诣→恭敬(承事)→请问(法)→倾听(法)→受持法→观察法义→知法.知义→
法.随法行
──《增支部》 (A.8.81./IV, pp.336~337,P.T.S.版)
○2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具信→如理作意→正念正知→护诸根→三妙行→四念处→七觉支→解脱
──《增支部》(A.10.61~62/V, pp.113~119) (参考《中阿含经》51~53经)
○3具戒→不悔→欢悦→喜→止(轻安)→正定→如实知见→厌患.离贪→解脱知见
──《增支部》(A. 10.4~5/V,pp.5~7)、《增支部》(A.11.1~5/V,pp.311~317)
○4正念正知→惭愧→护诸根→具戒→正定→如实知见→厌患.离贪→解脱知见
──《增支部》(A.8.81./IV, pp.336~337)
○5具足惭愧→身行清净→语行清净→意行清净→命清净→护诸根→饮食知量→受持警寤→正念正知→独住远离、断五盖→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宿命智→天眼智→漏尽智
──《中部》《马邑大经》(M.39./I,271f.)(参考《中阿含经》182经《马邑经》)
○6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清净→知见清净(解脱)
──《中部》《传车经》(M.24./I,145f.) (参考《中阿含经》9经《七车经》)
○7有惭、有愧、不放逸→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断不信、断狭量(不亲爱)、断懈怠→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断不乐见圣者、断不乐欲闻正法、断攻击(非难)→
断妄念、断不正知、断散乱→断非如理作意、断修邪道、断懈怠→断身见、断疑、断戒禁取→断贪、断瞋、断痴→断生、断老、断死
──《增支部》(A. 10.76./V, pp.148~149) (参考《杂阿含346经》)
【 串联的道次第 】
1 (善人)→ 2信→ 3亲近善知识(来诣→恭敬→请问法)→ 4听闻正法→5具信→ 6受持法→7如理作意 (观法义、知法.知义→法随法行 )→ 8正念正知→ 9具足惭愧→ 10戒清净(护诸根、三妙行)→ 11饮食知量→ 12受持警寤→ 13四念处→ 14七觉支→15独住远离、断五盖→ 16不悔→ 17欢悦→ 18喜→ 19止(轻安)→ 20正定(心清净--近行定,初、二、三、四禅)→21见清净→ 22度疑清净→ 23道非道智见清净→ 24 行道清净→
25知见清净(解脱)
1善人 ( sappurisa ):具分别善.恶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有慈悲心,能实践布施(佛法、物质)、爱语(柔软语、安慰语,令倾听)、利行(鼓励、劝告、分享,令生信)、同事(有情有义、同甘共苦,令证道)。
2信 ( saddho ):有信仰的倾向,生活、生命有重心。
3亲近善知识 (sapurisasamsevo):来诣(upasvkamita拜访)→恭敬(parirupasita承事)→请问(法) ( paripucchita遍问 )。佛陀对来诣(访)者,若不具恭敬、不请问、不倾听、不受持、不观察法义、不知法、不知义、不法随法行,则不为说法。「恭敬」是谦恭、礼敬、尊重、供养、敬爱、虚心受教(顺语) (参考《中阿含经》145经、《增支部》10,156~161;A.V, pp.247-248)。「请问」是请问心中有疑的法,以期破解疑惑。佛陀说:「往见如来或如来弟子,住信(nivitthasaddho)、住爱(nivitthapema)、一向笃信(ekantagato abhippasanno);诸比丘!此诸见中之无上。…往听如来或如来弟子之法,住信、住爱、一向笃信;诸比丘!此诸闻中之无上。」(《增支部》A.6.30./III,326) 亲近的善知识能教导四圣谛、八正道,于五蕴生厌、离欲、灭尽。成就善知识应具有「七善士法」(satta sappurisadhamma):「友!于此有比丘,知法(经教)、知义、知自己、知量、知时、知众、知人。」(《长部》《等诵经》D.33./III,252)
4听闻正法 (saddhammasavanam):倾听(ohitasota)、听(sunati)法,闻法从佛、善知识、经典闻法。《增支部》A.6.86./III,436说:成就六法者,若听闻正法,则于善法中,堪入正性决定(bhabbo niyamam okkamitum sammattam)(入正性决定者即可证果)。即:1不成就业障(na kammavaranataya)、2不成就烦恼障(na kilesavaranataya samannagato)、3不成就异熟障(na vipakavaranataya)、4有信心(saddho)、5有乐欲(chandiko)、6有慧(pabbava)。佛陀告诸比丘:「随时闻法有五功德,恒不失时,云何为五?1未曾闻法便闻之,2已闻便受持,3除去狐疑,4亦无邪见,5解甚深之法。」(《增壹阿含51.5经》,T2.825.3;《增壹阿含36-1经》,T2.702.3)。佛陀告诫一欲还俗的比丘:「比丘当知,1如来出世甚为难值,2闻法亦难,3受四大形亦复难得、诸根具足亦复难得,4得生中国(majjhimadesa佛陀教化区)亦复难得,5与善知识相遭亦复难得、闻法亦难,6分别义理(=知法.知义)亦复难得,7法法成就(=法.随法行)此事亦难。」(《增壹阿含27.8经》,T2.700.3) 在经典中,问法者常说:「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住不放逸。」可感受问法者求法、实践法之热切。
5具信(saddho):信有saddha(信心、信仰),pasada(净信、净心),adhimutti(信解)等。具坚信者,对法的信心不动摇。《相应部》(S.48.9~11./V,196-9.;cf. S.55.37./V,395.)︰「圣弟子有信,坚信如来之菩提」。佛陀告舍利弗:「对有信的圣弟子发勤而住,断不善法,具足善法,精进、勇健坚固,于诸善法不舍其轭,是可其期待的。」(S.48.50./V,225)
6受持法 (dhammam dhareti dhatanam ):信受、奉行、翫诵。「信受」即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受持法有十种: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流传,四者谛听,五者自读,六者忆持,七者广说,八者口诵,九者思惟,十者修行。(T8.231、725.1) 「奉行」即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翫诵」即反复念诵,记住经文。亦可讽诵(japa, jappa),即心念口诵佛法、偈颂或经文等。
7如理作意( yoniso-manasikara 从根源作意? yoniso: 从根源 ):一、观察法义 (dhammanam attham upaparikkhati),对所学、所闻之法思惟、观察、分别,离去世间思惟、邪思惟,往解脱方向 (苦.集.灭.道) 思惟。二、知法.知义(attham abbaya dhammam abbaya),即观法忍。《杂阿含经》1177经:「微见小明者,谓得法忍。」《寂志果经》:「于如来法.律得信,善利自见,于佛法中有大善利,即得法忍。」(T1.272.3)。三、法.随法行(法.次法向)(dhammanudhamma-patipanna,dhammanudhammapatipatti),修习法的随法行;随法而行(anudhammacarin);和合(无诤)行(samicipatipanna)。《杂阿含经》27经:「(于五蕴)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随法行。」(参考《相应部》S.22.39./ iii. 40)
8正念.正知 (sati-sampajabbam):「正念」是成就(正)念(satiya samannagato),「正知」是成就觉知(banena samannagato)。正念.正知于瞻视、观察、屈伸、俯仰、穿衣、持钵、眠、觉、语、默、动、静、行、住、坐、卧。
9具惭愧 (hirottappa):「惭」是厌恶恶行,「愧」是害怕恶行,为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的善心。此二法能守护世间的道德。《杂阿含经》578经:「常习惭愧心,此人实希有,能远离诸恶,如顾鞭良马。」《杂阿含经》749经:「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
10戒清净 ( silavisuddhi ):包含比丘受持「四遍清净戒」(catuparisuddhisila):
一、别解脱律仪戒(Patimokkhasamvarasila):比丘必须遵守227戒(在家则受持五戒、八戒)。
二、根律仪戒(indriyasamvara-sila):以正念防护诸根(indriyasamvaro),保持舍心,不执取可喜、可厌的境界,不为淫、怒、痴所渗透。护诸根则得到三妙行( tini sucaritani 三善行):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离身.语.意恶行。
三、活命遍净戒(ajivaparisuddhisila):以适当的方式取得必需品(在家则以正当职业过生活)。
四、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ila):在使用衣.食.住.药四种资具(必需品)之前、当时、之后,适当地省察、运用它们。
11饮食知量 (bhojane mattabbuno):对饮食省察所从来,不为娱乐、炫耀、漂亮,只为支持身体之需,以便修习梵行。
12受持警寤 (jagariyam anuyutta﹑jagariyanuyoga):于白天精进(viriya,vayama)、不放逸( appamada )静坐.经行,「于初夜( 6-10 pm)经行,除去障法而净心;于中夜( 10pm-2am )以右胁而作狮子卧,足足相累,正念正知,作意起来想;于后夜( 2-6am )起来经行,除去障法而净心。」(《增支部》A.8.9./IV,168)。
13四念处 ( cattaro satippathana ):
一、安住及观察身体:入息.出息念、四威仪、三十二身分、四界分别、九种尸体。
二、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三、心念:贪、离贪、瞋、离瞋、痴、离痴、昏昧、涣散、大至心(色界、无色界心)、无大至心(欲界心)、有上心(世间心)、无上心(出世间道心.果心)、专注、无专注、解脱(暂时断烦恼或镇伏烦恼)、无解脱(无前两种解脱)。
四、法念(五盖、五蕴、十二处、七觉支、四圣谛)。
14七觉支 ( satta-bojjhavgani七菩提分):
(一)念觉支(satisambojjhavga),念念分明。令念觉支生起之法:1.(具备)正念正知(sati-sampajabbam),2. 避开健忘的人(mutthassati-puggala-parivajjanata)。3.亲近具有正念的人(upatthita-ssati-puggala-sevanata)。4.倾向于正念(tadadhimuttata)。
(二)择法觉支(dhammavicayasambojjhavga),分别善恶,选择趋解脱之法,舍弃虚伪法。令择法觉支生起之法:1.深究正法(paripucchakata遍问)。2.清洁依处(vatthu-visada-kiriya)--清洁身体的汗垢、住处等。3.平衡五根行道(indriya-samatta-patipadana)-- 平衡信、勤、念、定、慧。4. 避开健忘的人(duppabba-puggala-parivajjana)。5.亲近有智慧的人(pabbavanta-puggala-sevana)。6.深度思维(gambhira-bana-cariya-paccavekkhana) --深思蕴、处、界等问题。
7.倾向于择法(tadadhimuttata)。
(三)精进觉支(viriyasambojjhavga英雄本色觉支),于正法勇猛不懈,一心于一境而努力不懈,一心修善.断恶,求解脱。令精进觉支生起之法:1.省思恶趣(之苦)(apayabhaya-paccavekkhanata)。2.见到(精进的)利益(anisamsa-dassavita)。3.省思行道(gamanavithi-paccavekkhanata)--行道非懒惰可达成。4.恭敬钵食(pindapatapacayanata)-- 思惟施食者得大福。5.省思伟大的(佛陀的)遗产(dayajjamahatta-paccavekkhanata)。6.省察大师(=佛陀) (satthumahatta- paccavekkhanata)。7.省思伟大世家(=身为比丘之一员) (jatimahatta- paccavekkhanata)。8.省思同梵行者(sabrahmacarimahatta- paccavekkhanata)。9.避开懒惰的人(kusitapuggala-parivajjanata)。10.亲近发勤精进者(araddhaviriya- puggala-sevanata)。11.倾向于精进(tadadhimuttata)。
(四)喜觉支,pitisambojjhavga,喜悦于正念、择法、勇悍,得正法或禅定而喜悦。令喜觉支生起的方法:1.佛随念(buddhanussati)。2.~6.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弃(=施舍) 随念、天随念(dhammasavghasilacagadevatanussati)。7. (苦灭之)寂止随念(upasamanussati)。8.避开粗鄙的人(lukha-puggala-parivajjanata)。9.亲近文雅的人(siniddha-puggala-sevanata)。10.省思能激发信心的经典(pasadaniya-suttanta- paccavekkhanata)。11.倾向于喜(tadadhimuttata)。
(五)轻安觉支(passaddhisambojjhavga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令轻安觉支生起的方法:1.受用好食物(panitabhojana-sevanata)-- 食用有营养、有益身的食物。2.受用舒适的气候(utusukha-sevanata)。3.受用舒适的姿势(iriyapatha-sukha-sevanata)。4.专心于中道(majjhatta-payogata)。5.避开热情的人(saraddhakaya-puggala-parivajjanata)。6.亲近身轻安的人(passaddhakaya-puggala- sevanata)。7.倾向于轻安(tadadhimuttata)。
(六)定觉支(samadhisambojjhavga),心得定,不散乱。令定觉支生起的方法:1.清洁依处(vatthu-visada-kiriyata)。2.平衡五根行道(indriya-samatta-patipadanata)。3.善巧于相(nimittakusalata),相nimitta= kasinanimitta遍处相。4. 适时策励心(samaye cittassa paggahanata)--引发择法觉支、精进觉支来策励(督促勉励)。5.适时抑制心(samaye cittassa niggahanata)--引发轻安觉支、舍觉支来抑制过度精进。6. 适时喜悦心(samaye sampahamsanata)--由于他的慧的加行太弱或者由于未证寂止之乐而心无乐趣,他此时应观察八种悚惧之事:生、老、病、死四种,以及恶趣之苦第五,由于过去的轮回苦,未来的轮回苦及由于现在的求食之苦。(之后)随念三宝而生起信乐。7.适时舍心(samaye ajjhupekkhanata)--于所缘平衡的不执着、不高抬(掉举)、无味地行持奢摩他的道路(samathavithi-patipannam),此时则不必作策励和抑制。8.避开没等持心的人(asamahita-puggala-parivajjanata) 避开没有近行定、安止定的人、未曾增进出离之道、操心甚多事务的人。9.亲近有等持心的人(samahita-puggala-sevanata)。10.省思禅定与解脱(jhana-vimokkha- paccavekkhanata)。11.倾向于定(tadadhimuttata)--于一切处将心倾向于禅定。
(七)舍觉支(upekkhasambojjhavga):旁观之心,无偏颇,保平衡,事不关己。令舍觉支生起的方法:1.中庸(平等)的对待有情(satta-majjhattata)。2.对诸行(万事)中庸的态度(savkhara-majjhattata)。3.远离对于有情和诸行(万事)爱着的人(satta-savkhara-kelayana-puggala-parivajjanata)。4.亲近对于有情和诸行中庸的人(satta-savkhara-majjhatta-puggala- sevanata)。5.倾向于舍觉支(tadadhimuttata)。
15独住远离(vivittam senanam bhajati):身独住(kaya-viveka),离人群,至森林、树下、山中修习;心独住(citta-viveka),则断五盖(pabca nivaranani)。盖即覆盖,覆盖心性,令善法不生。五盖即:(一)贪欲盖(kama-cchanda-nivarana),执着贪爱五欲之境,无有厌足,而盖覆心性。 (二)瞋恚盖(patigha-nivarana),于不顺己意之逆境怀忿怒。(三)惛沈.睡眠盖(thina-middha-nivarana),使心无法积极活动。(四)掉举.恶作盖(uddhacca-kukkucca-nivarana),心躁动或懊恼已作之事。(五)疑盖(vicikiccha-nivarana),于正法犹豫不决。
* 舍弃贪欲盖的方法:一、学习修不净观;二 、全心全意修不净观;三、护诸根;四、饮食知量;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
* 舍弃瞋恚盖的方法:一、学习修慈心观;二 、全心全意修慈心观;三、觉知每一个众生都是造业及承受业报者;四、经常反省瞋恚使自他皆受害;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其它如修习喜悦、舍(平常心)、信心都有帮助。
* 舍弃惛沈.睡眠盖的方法:一、注意饮食、医药中的成分;二 、改变身姿;
三、作光明想(见日、月、星、火光);四、到户外;五、亲近善知识;
六、适当的谈话。其它如运动、拉耳朵(3分钟)、用冷水洗脸都有帮助。
* 舍弃掉举.恶作盖的方法:一、学习佛法与戒律;二 、探究佛法;三、贯通戒律;四、亲近有德长者;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其它如修习奢摩他有帮助。
* 舍弃疑盖的方法:一、学习佛法与戒律;二 、探究佛法;三、贯通戒律;
四、坚定对三宝的信心;五、亲近善知识;六、适当的谈话。
16不悔( avippatisaro):因持戒,所作所为如法如律,心不怀忧恼。
17欢悦(pamujja, pamojja):修习正法、禅定,顺畅而心生欢悦。
18喜( piti ):心生更细、更持久的喜悦。
19止( passadhi 轻安):身轻安、心轻安;身心轻快、不粗重。
20正定(samadhi):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专注(觉知)于一境。一般常将「止」与「定」(samatha三摩地、奢摩他)视为同一者,有人则认为三摩地通于定、散,染、净,仅存于定中,而不存于散心中。一般修习禅定都取一种「业处」( kammatthana 工作的处所、修禅的对象),反复练习,由遍作(预备)定而渐次入定。心清净 ( cittavisuddhi )包含近行定(upacarasamadhi)与安止定(appanasamadhi)。有的业处有光明等禅相(nimitta),如安那般那念 ( anapana sati出.入息念)、四界分别观(观地、水、火、风的特相)。
初禅(pathamam jhanam):离(五盖)生喜乐;具:寻、伺、喜、乐、一心。
第二禅(dudiyam jhanam):定生喜乐;具:喜、乐、一心。
第三禅(tatiyam jhanam):离喜妙乐;具:乐、一心。
第四禅(catuttham jhanam):舍念清净;具:一心、舍。
21见清净( ditthivisuddhi ):是依特相(lakkhana特点)、作用(rasa味)、现起(paccupatthana呈现)与近因(padatthana-vasena足处)辨识名色,也称为「名.色分别智」(namarupa- vavatthabanana)。见清净明白名.色法的生与灭的实相,消除「我」、「我所」的常见与断见。
22度疑清净( kankhavitaranavisuddhi ):是辨识过去、现在、未来名色法的诸缘,而除去三世因果之疑,这阶段也称为「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观察过去世的无明、爱、取、(行)与业而生起现在的名色,也辨识过去与未来名色的发生的诸缘。获得缘摄受智,且能保持至临终,被称为「小须陀洹果」,紧接着的下一生不生于恶道。
23道非道智见清净 (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分辨正道与邪道):行者观察五蕴十一法: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观照名.色法三相(无常、苦、无我)。随后依「世」(addhana长时间。观照每一世,每一世三个阶段,再观十年、一年、一个月、半个月、一天一个阶段)、「相续」(santati同一个名或色相续流)、「剎那」(khana剎那的名.色法)(见《清净道论》第二十章)。观照行法的三相:一、「坏灭无常」(aniccam khayatthena);二、「可畏而苦」(dukkham bhayatthena)不可靠而可畏;三、「无实质而无我」(anatta asarakatthena)。之后,依诸缘生灭与诸行法剎那生灭,以生灭智(udayabbayabana)是观照诸行法生.灭。生灭智在「未成熟」的阶段,「光明」等十种「观染」(vipassan’upakkilesa)可能会生起。道非道智见清净是通过辨识观染为障道,而分辨道与非道的特相。
24行道智见清净(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当脱离障碍,他证得生灭智乃至随顺智。
一、生灭智(udayabbayabana):克服观染后,观照诸行法生.灭变得成熟、更强、敏锐。
二、坏灭智(bhangabana):当观智变得敏锐时,观照行法的「坏灭」特别显著。
三、怖畏智(bhayabana):觉知一切存在不断坏灭的可畏。
四、过患智(adinavabana):觉知一切行法只有过患。
五、厌离智(nibbidabana):对一切行法厌离,不再乐于一切存在。
六、欲解脱智(mubcitukamyatabana):生起欲脱离一切行法之欲愿。
七、审察智(patisankhabana):清晰地审察诸行法的三相时,即是审察智。
八、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对一切行法感到中舍(平等心),即生起了行舍智。
九、随顺智(anulomabana):顺着前八种观智,且顺着其后道智的作用。尚属欲界心。
观照名法或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即是如实知见(见如实.知如真),由如实知见(yathabhutam banadassanam)→厌(nibbida)→无欲(virago)→解脱( vimutti )→涅盘(nibbana)
25智见清净(banadassanavisuddhi):当观照名色法的智慧成熟时,在有分断之后生起意门转向,随着生起遍作、近行、随顺(利根者只有近行、随顺),取目标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之一,随后取涅盘为目标的种姓心(改变凡夫的种姓,成为圣者的种姓,断了身见、疑、戒禁取见),之后即刻生起了道心(初次为须陀洹道心),彻底知苦、断集、证灭、明道,而证入了出世间安止心路。之后有两个(利慧三个)果心生灭,然后再沈入有分。在有分中止之后,生起省察智,省察道、果、涅盘,并可能省察他已断与还剩余的烦恼。取当行舍智与随顺智圆满时也被称为「导向出起之观」(vutthanagamini-vipassana )。若行者观照名色的无我而证入果定,该果即被称为「空解脱」;若观照无常证入为「无相解脱」;若观照苦证入为「无愿解脱」。澈底解脱,即是涅盘。「涅盘者,贪欲灭尽,瞋恚灭尽,愚痴灭尽,是名涅盘。」(《相应部》S.38.1./IV,251.)、S.39.1./IV,261.)、《杂阿含经》第490经)
出世间禅那的心路 ( lokuttara appana javana vithi )(证须陀洹道心.果心)
钝
慧
…
→
有
分
识
有
分
识
→
过
去
有
分
过
去
有
分
→
有
分
波动
有
分
波动
→
有
分
断
有
分
断
→
意门转向
意门转向
→
遍
遍
作
→
近
近
行
→
随
随
顺
→
种
种
姓
→
道
道
心
→
果
果
心
→
果
果
心
→
有
分
识
分
识
…
利
利
慧
…
→
有
分
识
有
分
识
→
过
去
有
分
过
去
有
分
→
有
分
波动
有
分
波动
→
有
分
断
有
分
断
→
意门转向
意门转向
→
近
行
→
随
随
顺
→
种
种
姓
→
道
道
心
→
果
果
心
→
果
果
心
→
果
果
心
→
有
分
识
有
分
识
→
…
出世间禅那的心路 ( lokuttara appana javana vithi ) (证二、三、四道心.果心)
钝
出世间禅那的心路 ( lokuttara appana javana vithi ) (证二、三、四道心.果心)
钝
慧
…
→
有
分
识
有
分
识
→
过
去
有
分
过
去
有
分
→
有
分
波动
有
分
波动
→
有
分
断
有
分
断
→
意门转向
意门转向
→
遍
遍
作
→
近
近
行
→
随
随
顺
→
明
明
净
→
道
道
心
→
果
果
心
→
果
果
心
→
有
分
识
分
识
…
利
慧
…
→
有
分
识
有
分
识
→
过
去
有
分
过
去
有
分
→
有
分
波动
有
分
波动
→
有
分
断
有
分
断
→
意门转向
意门转向
→
近
行
→
随
随
顺
→
明
明
净
→
道
道
心
→
果
果
心
→
果
果
心
→
果
果
心
→
有
分
识
有
分
识
→
…
再次进入涅盘的心路 ( lokuttara appana javana vithi )
再次进入涅盘的心路 ( lokuttara appana javana vithi )
…
→
有
分
识
有
分
识
→
过
去
有
分
过
去
有
分
→
有
分
波动
有
分
波动
→
有
分
断
有
分
断
→
意门转向
意门转向
→
随
随
顺
→
随
随
顺
→
随
随
顺
→
随
随
顺
→
果
果
心
→
…
→
果
果
心
→
有
分
识
有
分
识
→
…
* 有分识(bhavavga):当心不对外界目标反应时的心识状态。它的所缘(境)是前世的最后一次意门心路的所缘。为数不等的有分识介于意门(或五门)的心路之间。过去有分识:六门缘取六境的心识剎那。有分波动:六根门转向所缘时,出现波动。有分断:有分波动第二次之后即停止(断)。把心转向名色的目标。
* 出世间禅那的心路中,若是利慧者,不转起「遍作」,而转起「果心」三次。
(《嘉义新雨杂志》第35期﹐2001.5.,2009.2.订正) ?
* 有分识(bhavavga):当心不对外界目标反应时的心识状态。它的所缘(境)是前世的最后一次意门心路的所缘。为数不等的有分识介于意门(或五门)的心路之间。过去有分识:六门缘取六境的心识剎那。有分波动:六根门转向所缘时,出现波动。有分断:有分波动第二次之后即停止(断)。把心转向名色的目标。
* 出世间禅那的心路中,若是利慧者,不转起「遍作」,而转起「果心」三次。
(《嘉义新雨杂志》第35期﹐2001.5.,2009.2.订正) ?
道次第之利益及免障难
道次第
内 涵
利 益
免障难
1(善人善行)
身口意亲善远恶
此世他世恒受快乐
免堕落、免丧志
2信
有信仰的倾向
生活、生命有重心
免疑真善美
3亲近善知识(来诣→恭敬→请问法)
亲近有戒之仕女
耳濡目染善法
免值遇恶人恶缘
4听闻正法
听佛法、闻真理
恶法消退,善法增长
免生恶毁善
5具信
信仰三宝
生活有依、生命有靠
免无依无靠
6受持法
读佛经、诵法句
身正、语妙、意美
免无法可循
7如理作意 (观法义、知法.知义→法随法行 )
从根源作意
有生有灭、有因有果、有道可修、有果可证
免义不清、
理不明
8正念正知
点滴在心,心里有数
念念分明
免错乱失序
9具足惭愧
作恶耻,羞对人
保善本、护人伦
免无恶不作
10戒清净(护诸根、三妙行)
六根清净;三业正直
无恼无悔;自护护他*
免折磨自他
11饮食知量
食足支身
气力充足
免放纵口欲
12受持警寤
睡眠之外,精进无间
战兢惕厉
免悠悠放任
13四念处(四念住)
念念分明
身安.受明.心善.法真
免无念无知
14七觉支(七个觉悟的成份)
念念醒觉
念清、择明、勤勉、轻快、喜足、定一、舍平
免昏庸无知
15
独住远离
独来独往
善法易增,恶法易灭
免喧哗夺静
道次第
内 涵
利 益
免障难
1(善人善行)
身口意亲善远恶
此世他世恒受快乐
免堕落、免丧志
2信
有信仰的倾向
生活、生命有重心
免疑真善美
3亲近善知识(来诣→恭敬→请问法)
亲近有戒之仕女
耳濡目染善法
免值遇恶人恶缘
4听闻正法
听佛法、闻真理
恶法消退,善法增长
免生恶毁善
5具信
信仰三宝
生活有依、生命有靠
免无依无靠
6受持法
读佛经、诵法句
身正、语妙、意美
免无法可循
7如理作意 (观法义、知法.知义→法随法行 )
从根源作意
有生有灭、有因有果、有道可修、有果可证
免义不清、
理不明
8正念正知
点滴在心,心里有数
念念分明
免错乱失序
9具足惭愧
作恶耻,羞对人
保善本、护人伦
免无恶不作
10戒清净(护诸根、三妙行)
六根清净;三业正直
无恼无悔;自护护他*
免折磨自他
11饮食知量
食足支身
气力充足
免放纵口欲
12受持警寤
睡眠之外,精进无间
战兢惕厉
免悠悠放任
13四念处(四念住)
念念分明
身安.受明.心善.法真
免无念无知
14七觉支(七个觉悟的成份)
念念醒觉
念清、择明、勤勉、轻快、喜足、定一、舍平
免昏庸无知
15
独住远离
独来独往
善法易增,恶法易灭
免喧哗夺静
断五盖
摧伏诸恶
心愈清,智愈明
免呆头笨脑
16不悔
无怨无悔
全无懊恼
免悔不当初
17欢悦
乐在其中
心满意足
免不悦、难过
18喜
喜形于色
鼓舞进修
免沉闷、苦涩
19止(轻安)
身心轻快
心平气和
免沉重、呆滞
20正定(心清净--近行定,初、二、三、四禅)
置心一处
身静神定
免心思不定
21见清净
慧眼初开
身心分离、名色区分
免断见常见
22度疑清净
疑窦解除
修法无疑虑
免疑三世因果
23道非道智见清净
明辨真伪
修道不偏差
免邪正不分
24行道清净
挺进涅盘
濒临涅盘
免滞碍难行
25知见清净(解脱)
审察涅盘(解脱)
抵达涅盘彼岸
不复疑佛法僧戒
* 「信」的历程有︰信顺(依善良的本质)、信忍(依义理)、证信(依证得解脱,全无疑惑)。
* S.3.5./I,73.︰「任何人依身行善行,依语行善行,依意行善行者,其人乃自护。」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卷第七(T24.32.2)︰「若能守护自身,即能守护于他。」?
摧伏诸恶
心愈清,智愈明
免呆头笨脑
16不悔
无怨无悔
全无懊恼
免悔不当初
17欢悦
乐在其中
心满意足
免不悦、难过
18喜
喜形于色
鼓舞进修
免沉闷、苦涩
19止(轻安)
身心轻快
心平气和
免沉重、呆滞
20正定(心清净--近行定,初、二、三、四禅)
置心一处
身静神定
免心思不定
21见清净
慧眼初开
身心分离、名色区分
免断见常见
22度疑清净
疑窦解除
修法无疑虑
免疑三世因果
23道非道智见清净
明辨真伪
修道不偏差
免邪正不分
24行道清净
挺进涅盘
濒临涅盘
免滞碍难行
25知见清净(解脱)
审察涅盘(解脱)
抵达涅盘彼岸
不复疑佛法僧戒
* 「信」的历程有︰信顺(依善良的本质)、信忍(依义理)、证信(依证得解脱,全无疑惑)。
* S.3.5./I,73.︰「任何人依身行善行,依语行善行,依意行善行者,其人乃自护。」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卷第七(T24.32.2)︰「若能守护自身,即能守护于他。」?
从根源省思使用四资具(衣食住药)23
【衣】 我从根源省思使用衣服︰仅仅是为了防冷防热,为了防蚊虻、风日、毒虫的触(娆);仅仅是为了遮羞。
【衣】 我从根源省思使用衣服︰仅仅是为了防冷防热,为了防蚊虻、风日、毒虫的触(娆);仅仅是为了遮羞。
【住】 我从根源省思使用住处︰仅仅只是为了防冷防热,为了防蚊虻、风日、毒虫的触(娆);仅仅是为了以免有不测之风云和好乐独处。
【食】 我从根源省思使用团食︰既不是为了好玩24,也不是为了放逸、妆扮、庄饰,仅仅是为了维持住这个身体,为了以免受害,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将消除饥饿感,又不使太饱的感受产生,我将维持生命、无过失而安乐生活。
【药】 我从根源省思使用因病所需的药品︰仅仅是为了厌恶已生的诸病苦受,为了尽量没有违和。
「不为嬉戏」,不像乡村的孩子那样专为嬉戏游玩。
「不为骄慢」,不像拳师和力士等那样为的骄态,亦即不为勇力的骄态及强壮的骄态。
「不为装饰」,不像宫女、妓女等为的需要装饰,需要其肢体的丰满艳丽,
「不为庄严」,不像优人舞女那样为着皮肤的色泽光润美丽。(《清净道论》pp.31-32)
平常用功
道场:物质(形.色、硬.软、冷.热).感受.印象. 意志.意识等
五蕴所在之处,就是练心的道场。
道场:物质(形.色、硬.软、冷.热).感受.印象. 意志.意识等
五蕴所在之处,就是练心的道场。
用功:当下练心,该断断,该舍舍,该离离。未能断、舍、离,则应作断、舍、离之因缘。要修习.多修习正法,才能更熟练,更知法之宝贵。
正念.正知:注意观察眼.手.脚.身.心的实况和变化,注意观察身.心就是保持「正念.正知」,「正念」就是当下觉知,「正知」就是知道当下觉知。六根触六境。具正念.正知,内心平静、无苦乐,适合思惟、讲话、行动;无正念.正知时,内心就充满污染,不适合思惟、讲话、行动。正念.正知是出生一切功德之母。
断恶.修善:一直保持正念.正知,知因.知果,断恶.修善,可以由此步步高升至涅盘。
恶的是:杀生、偷盗、邪淫、谎话、恶口、挑拨离间语、绮语(讲废话、讲话时机不对)、贪欲、瞋恨、邪见。
善的是:与十恶相背反,并能实行十波罗蜜:
布施、持戒、出离(离欲.出家.修禅)、智慧(闻慧︰亲近善士、多问法;思慧︰从根源作意。修慧︰努力修持止观。)、忍、精进、真实(不欺)、决心、慈(令众生得乐)、舍(upekha<upa近+ikkh(梵iks)见=旁观、平等心)。
恶的不自断,要用心断;断了恶,灾殃自避。
善的不自来,要邀请来;修了善,福报自来。
恶的是:杀生、偷盗、邪淫、谎话、恶口、挑拨离间语、绮语(讲废话、讲话时机不对)、贪欲、瞋恨、邪见。
善的是:与十恶相背反,并能实行十波罗蜜:
布施、持戒、出离(离欲.出家.修禅)、智慧(闻慧︰亲近善士、多问法;思慧︰从根源作意。修慧︰努力修持止观。)、忍、精进、真实(不欺)、决心、慈(令众生得乐)、舍(upekha<upa近+ikkh(梵iks)见=旁观、平等心)。
恶的不自断,要用心断;断了恶,灾殃自避。
善的不自来,要邀请来;修了善,福报自来。
收心:一日当中,三不五时要收心。把心放空无执着、无束缚,放空心思有助于提升正念。心收束的要诀是:注意呼吸。
静坐:静静坐,没事做,觉知于安住心、找回心、观察心。以吸气、呼气经过鼻口的「气」为注意的目标;或者是注意吸气,觉知吸气的触觉,呼气觉知呼气的触觉。修禅是否进步,可由生活的质量检证。修禅可以认证正法,使正法不混乱、不消灭;可以完满解脱大事。
经行:觉知的走路和静坐同样重要。收摄六根,注意在左脚、右脚的触觉,或者和脚步配合;或者注意脚的起.落,单纯的觉知;或者只注意呼吸。长时觉知的走路,练禅定兼运动;短时觉知的走几步路,培养清除残余思绪,放空心思。
饮食:觉知用餐的整个动作。注意:眼、手、气味、食物、嘴的开.合以及贪欲心、弃嫌心、平静心。饮食中保持威仪,要讲话,先吞下食物。
对待众生:对待一切众生要尽量慈.悲.喜.舍。
愿︰增益众生安乐(慈);愿︰帮助众生离苦(悲);
愿︰随喜众生功德(喜);愿︰对待众生平等(舍)。
愿︰增益众生安乐(慈);愿︰帮助众生离苦(悲);
愿︰随喜众生功德(喜);愿︰对待众生平等(舍)。
做事:要有责任心、要尽心.尽力、要确实,要和人沟通、商量。万事要注意先、后、缓、急,澈底知苦、集(苦因)、灭(苦灭)、道(苦灭之道)。
讲话:声调要柔软、轻声,不干扰他人。讲话内容以「法」为第一优先,讲话应该有「厌欲、离欲、灭欲」的内涵,有10种:少欲、知足、远离烦恼、无执着、精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无用的话少说,无用的话(tiracchanakatha畜牲论)是卑劣、无利益,不能导向厌、离、灭。它的内容是:「谈1王、2盗贼、3大臣、4军队、5危难、6战争、7食物、
8饮料、9衣服、10床椅、11花饰、12香水、13亲戚、14车辆、15村、16镇、17城、18国(15~18项谈好住不好住、好乞食不好乞食等)、19女(谈肤色、体型等)、20英雄、21街道、22市井之言、23祖先、24小小事、25世界(的起源)、26海(的起源)、27猜测。」
8饮料、9衣服、10床椅、11花饰、12香水、13亲戚、14车辆、15村、16镇、17城、18国(15~18项谈好住不好住、好乞食不好乞食等)、19女(谈肤色、体型等)、20英雄、21街道、22市井之言、23祖先、24小小事、25世界(的起源)、26海(的起源)、27猜测。」
交往:要亲近智.善者,远离愚.恶者。与人作伙要有警觉性,观察自.他的互动,色法.心法及其实相(无常.苦.无我)。要实践布施(佛法.物质)、爱语(软语.柔和.安慰)、利行(鼓励.劝告.分享)、同事(有情有义.同甘共苦)。
睡眠:入睡前,把心放空,放下一切,注意吸气、呼气,以注意呼气入眠。睡时具正念可安睡、安醒、无恶梦、诸天守护、不遗漏。
睡醒时,注意吸气醒来。愿自己离一切贪染、瞋恚,无忧无愁过这一日。
睡醒时,注意吸气醒来。愿自己离一切贪染、瞋恚,无忧无愁过这一日。
死想:想想自己的确是在等死,人世不久,应及时修心,以免带痴业再轮回,而后悔不及。
回向:听法、诵经、礼拜、供养、做功德,全部回向:
愿以此功德,灭尽诸烦恼;
愿以此功德,成为涅盘缘。
愿以此功德,与众生分享。
?
忏 悔
忏悔乃是悔过罪愆,请求谅解。「忏」为忏摩(巴Khama<ksam;梵ksama)之略称,原义是「安忍、原谅、包容」,请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说罪状(说罪,deseti)之义,即犯了过失在个人或大众面前告白道歉,以达灭罪之目的。
在原始佛教教团中,为了维持清净和乐的僧团生活,佛陀及僧众制定了戒律,内容有道德的(如杀、盗、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团体的(如受戒、布萨、安居等)规约,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违犯,自行发露或经别人举发,依所犯罪行之轻重处置,犯了四重禁戒则逐出僧团,其它则依律忏悔除罪,恢复清净的身份,之后,别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过,来讽刺或歧视,那是犯过失的。
出家众可以在每半个月的定期布萨或夏安居的最终日「自恣日」进行忏悔所犯过失,「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但在家众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关斋戒(过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忏悔呢?经律中有记载一些在家人向佛陀或比丘忏悔的例子,而似乎没有犯戒之后,完整的如法忏悔的定型句。
忏悔原是对自己这一生所作的过失或罪业,知道过错,并请求原谅,这是着重当生的,而发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过去无始劫来的恶业,都认为该忏悔,虽然我们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恶业,但一般人并不清楚曾造了什么恶业,忏悔的内容就无法具体化,只能陈说往世可能「由贪瞋痴引发,依身语意造业」,犯了种种十不善业甚至五无间罪,一切皆求忏悔。大乘的忏法是观想在十方诸佛前忏悔,跟原始佛法着重当生的随犯随忏的修法不同。现行违犯的忏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体地说出,当大众如法灭罪后,内心不安、忧恼即能排除掉,便不致于障碍修行,而能渐次地趣入圣道,就达到忏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69期;2009.2.订正)
请求原谅
下座:大德!请原谅我对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过失。
上座:我原谅你;也请你原谅我。
下座:善哉!我原谅大德。
上座:祝你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显的过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诫,若有人表白忏悔,当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字句表达请求谅解、包容。
愿以此功德,灭尽诸烦恼;
愿以此功德,成为涅盘缘。
愿以此功德,与众生分享。
?
忏 悔
忏悔乃是悔过罪愆,请求谅解。「忏」为忏摩(巴Khama<ksam;梵ksama)之略称,原义是「安忍、原谅、包容」,请求他人忍罪;「悔」有自说罪状(说罪,deseti)之义,即犯了过失在个人或大众面前告白道歉,以达灭罪之目的。
在原始佛教教团中,为了维持清净和乐的僧团生活,佛陀及僧众制定了戒律,内容有道德的(如杀、盗、淫、妄等)、生活的(如食、衣、住、利益等)、团体的(如受戒、布萨、安居等)规约,若比丘或比丘尼有所违犯,自行发露或经别人举发,依所犯罪行之轻重处置,犯了四重禁戒则逐出僧团,其它则依律忏悔除罪,恢复清净的身份,之后,别人不得再重提往日的罪过,来讽刺或歧视,那是犯过失的。
出家众可以在每半个月的定期布萨或夏安居的最终日「自恣日」进行忏悔所犯过失,「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但在家众受持五戒,甚至受持入关斋戒(过一日一夜出家生活),犯了戒又如何忏悔呢?经律中有记载一些在家人向佛陀或比丘忏悔的例子,而似乎没有犯戒之后,完整的如法忏悔的定型句。
忏悔原是对自己这一生所作的过失或罪业,知道过错,并请求原谅,这是着重当生的,而发展中重信仰的大乘佛教,把过去无始劫来的恶业,都认为该忏悔,虽然我们每一生都可能造作恶业,但一般人并不清楚曾造了什么恶业,忏悔的内容就无法具体化,只能陈说往世可能「由贪瞋痴引发,依身语意造业」,犯了种种十不善业甚至五无间罪,一切皆求忏悔。大乘的忏法是观想在十方诸佛前忏悔,跟原始佛法着重当生的随犯随忏的修法不同。现行违犯的忏悔,能把所犯的罪相直接、具体地说出,当大众如法灭罪后,内心不安、忧恼即能排除掉,便不致于障碍修行,而能渐次地趣入圣道,就达到忏悔的目的了。(明法比丘撰,1993.8.《新雨月刊》第69期;2009.2.订正)
请求原谅
下座:大德!请原谅我对您所犯的身口意的一切过失。
上座:我原谅你;也请你原谅我。
下座:善哉!我原谅大德。
上座:祝你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句有除罪作用,不一定有明显的过失才使用。
2.依佛陀所教诫,若有人表白忏悔,当事者一定要接受。
3.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字句表达请求谅解、包容。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奢摩他(止禅samattha bhāvanā)
毘钵舍那(观禅vipassanā bhavanā)
1.以完全安定(samāhita﹐samādahati‘完全放置’的过去分词, 已安置, 古译:等引,三摩呬多)为取向。
2. 止禅以坐姿为主,且不宜变换姿势,若身体不适须要换姿势,也要守住所缘(目标)。止禅于所缘,保持「寻」(vitakka﹐专注目标)、「伺」(vicāra﹐继续专注目标),所缘是概念法(世俗谛)。
3.修止禅得安止定(appana-samadhi)可镇伏五盖。但离开安止定时无法伏住五盖或贪瞋痴。
4.修止禅之时段不可作思惟,因为起念头将离开禅定或所缘。
5.修止禅以杂念、罣碍减少,禅相(nimitta﹐obhāsa﹐alokabahulo)出现及其光色等,作为检查进步的重要指标。禅修之光来自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聚里的颜色色法(vanna-rūpa)。
6.修止禅在近行定或安止定有五禅支,此中专注、喜、乐、轻安显著。见到光或有轻安未必是处于近行定。
7.修止禅得以持戒清净、禁语、独处、一心一意、醒寤瑜伽(只睡10p.m.~2a.m.)等,加速得定。
8.止禅是一时只能有一个专注的目标,专注、再专注,结果是心一境性(与所缘或禅相结合)。
9.修止禅无法解脱,转修观禅才能解脱。止禅成就者,修完八定,转修三十二身分,修完,再修「色业处」(rūpa kammatthāna)。若要观无常,初步可取色聚(kalāpa)其中的究竟色法为目标。修完「名业处」(nāma kammatthāna)则可取(过去、未来、现在的)究竟名法、色法,及内(自己)、外(他人)的究竟名法、色法为目标观:生、生灭、灭。修「缘起法」,明白各各缘起支、因果(过去五因--无明、爱、取、行、业,产生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处、触、受;现在五因产生未来果)、各缘起支的无常。
10.修五自在,可次第入八种禅定(安止定);修十四种御心法,熟练及迅速入各种遍、禅那,可得神通(Vism.Ch.12~13)。临终入定可生该定的禅天。
11.修止转修观的行者可得俱解脱(Ubhatobhaga- vimutto),若未得「灭尽定」,则成为慧解脱。
1.以智见(?ānadassana(见到无常等)为取向。
2.观禅不拘姿势。观禅寻.伺(觉知、继续觉知)对象,所缘是究竟法(真实谛),如:观「触」(呼吸的触、腹部起伏(=风触色)、坐姿及(臀部的)触等)、感受、声音的生灭;观「色的集法」(rūpassa samudayo),则可观察具有身、心、鼻才有吸气,与具有身、心、鼻才有呼气,从因与果,及其生与灭可悟入无常,导致更高阶的智见。(《中部注》M.A.(M.10.);《瑜伽师地论》﹐大正30.431)
3.修观禅无论在遍作定(parikamma预备定)或近行定(upacara-samadhi),观生灭可暂断五盖;若要永断五盖,在近行定观生灭就有机会。
4.修观禅之时段可作短暂的思惟蕴、处、界的无常、苦、无我作为加行(闻、思法义可增加正知见(概念法))及断结之力;若是见到生灭之际,则不宜思惟。
5.修观禅时,不必要打得念头死。杂念减少、禅相出现(有时是偏定),只作为进步的辅助参考。
6.观禅在近行定有五禅支,此际可能见到生灭(无常)。若是更深沉的生灭,此际禅相必然出现。
7.修观禅时,不能预设断结、证果之立场。要适时调顺三相:三摩地相(samādhi-nimitta)、策励相(paggāha-nimitta精进相)、*舍相(upekhā- nimitta)。过度定力则趣向*懈怠;过度精进则趣向不安;过度舍相(弃置),则心不得灭烦恼。
8.观禅用四念住(身.受.心.法),不需特定目标,若有特定目标(从微观的角度,「目标」也是一直在变动),则较快得到近行定。
9.修观禅可由无常的遍作直至涅盘(通过出世间的禅那心路),其间不必先有止禅(安止定)的基础。
10.修观禅者临终修无常观(遍作),可生为人或欲界天,(得近行定)可生较高的欲界天(kāmavacara- sugatibhavavisesa--第三天夜摩天(yāma)以上。
11.修观行者可得慧解脱(Pabbavimuttoti pabbaya vimutto sukkhavipassakakhinasavo慧解脱:干观行者以慧得解脱,得漏(asavo=流向(三界))尽。) ?
呼吸止观的差别
呼吸──奢摩他 (止)
呼吸──毘婆舍那 (观)
1. 以呼吸的气息--触到鼻端(parimukkha,鼻子下面,上嘴唇上面)触点上的气息,为专注的目标。
2.「念」(sati)现前,一再寻(专注目标)、伺(继续专注目标)于触到鼻端上的「气息」。
3. 仅留气息的观察。「完封」其它目标,排除其它目标(如:声音、疼痛、思惟),但须放轻松。
4. 初禅,以声为刺(kantaka﹐「刺」为「障碍物」);第二禅,寻、伺为刺;第三禅,喜为刺;第四禅,入出息(呼吸)为刺;于想受灭定(三果、四果圣人才可以入),想(心的印记)、感受为刺。(A.10.72./ V,135.)
5. 调节呼吸,渐次平息风相(可以听到呼吸声)、喘相(呼吸不顺)、气相(可以感觉到呼吸),心愈静、愈集中,息相(微息,呼吸若有若无),愈显著,以自然得到细呼吸为安定相,靠近禅那。
6. 鼻端的「禅相」(nimitta﹐obhāsa﹐禅相就是气息)出现时,不要看它,直至禅相由灰暗变明亮,乃至透明时,才投入禅相。(通常须要数日乃至数年培育定力,得定之后也要保任(持续复习)。)
7. 禅相呈现透明状时,心自然被禅相吸入而入定,或者将心投向禅相(看禅相)而入定。出定后检察五禅支(注意力放在心(脏),约一秒钟)。进入初禅后,若要晋升更高的禅那,则出定后,舍弃寻伺等禅支,再入较高的禅定。初禅有寻、伺、喜、乐、一心;第二禅只有喜、乐、一心;第三禅只有乐、一心;第四禅只有一心、舍。
8. 于各禅那修五自在(vasita):
1) 入定自在,能够迅速地入禅定。(一弹指至十弹指的时间入定,有些人以五分钟为计。)
2) 住定自在,能够于迅速地住在定中。
3) 出定自在,能够迅速地从定中出来。
4) 省察自在,能够在出定后省察刚证得的禅那的能力。(观察心(脏)中的禅支)
5) 转向自在,是能够迅速地以意门转向心(manodvārāvajjanena)转向寻、伺等禅支的能力。(cf.《清净道论》Vism.154.)
1.以呼吸的「触」(photthabba;samphassa﹐触=地+火+风)--碰触到鼻端上的皮肤,为觉知的目标。
2.「念」(sati)现前,一再寻(=觉知目标)、伺(=继续专注目标)于呼吸的「触」。「有」触即是触的「生」(udaya),「无」触即是触「灭」(vaya)。观触的有无(=生灭)即是「生灭随观」(udayabbayānupassī)或是无常随观(aniccānupassī)。
3. 修观者心具有弹性,对其他目标(如:声音、疼痛)没有排拒性;若心生排拒性是不自觉地偏向止禅,或对所观的目标有执取。当其它目标变得强烈时,可以暂时或长时放开呼吸的触,以新的目标(声音、感受)为目标,即如经中所说的:见只是见(ditthe dittha mattam bhavissati见以见为量)、闻(=听)只是闻(=听),觉(=嗅、尝、触)只是觉(=嗅、尝、触),识(=知)只是识(=知)。若要思惟(主要是思惟蕴.处.界的无常、苦、无我)可进行短暂的时间(数秒钟),当见到生灭之际,不宜思惟(因一思惟就无法保持无常观)。
4. 不以得到禅那(jhana)为目标,因此,声音不为刺,而且必要时,可将它们(声音、听觉)当作观禅的目标,观察它们的生灭相。
5. 呼吸四相:风相、喘相、气相、息相,皆可以持续修观。昏沈、散乱、或增加对生灭的清楚觉知,可以加强呼吸--风相,也可以呼…呼…呼…,吸…吸…吸…,每一呼一吸停顿一下。在「息相」,呼吸若有若无,有时会偏定,须以风、喘、气相来调整。
6. 当杂念减少,禅相可能出现,但此际一慨不予理会,反复练习(遍作parikamma)触的生灭,有时会见到身体局部或全身的生灭,可以不予理会,继续观鼻端的触;直至见到心的生灭时,才自动转移到观心的生灭,若是观智不成熟,心脏会痛,就不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心脏,应该继续观鼻端的触,或是暂时观呼吸的气息(止禅)。在更深沉的生灭,禅相必然出现。
7. 无论任何时候,不看禅相及其光色;在近行定(或剎那定)也有五禅支,但是不予理会。
8. 修观行者可以修到随时可以轻易及迅速地得到无常观,即处在证入涅盘的边缘。已证果者则可再进入(以涅盘为目标的)果定(phalasamapatti)。?
﹝ 止 观 说 明 ﹞
* 观禅(vipassana毘婆舍那﹑毘钵舍那)--即连续不断地观察五蕴、六处、六界等的无常(生灭)、苦、无我的现象,或随观集法及灭法(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即因缘生灭法),它将渐次地引导由粗略到细腻的观察,所谓的「细腻」是观察到「究竟色法」(极微物质中的地、水、火、风等)、「究竟名法」(心法、心所法),‘究竟’(paramattha)即分解至最终的状态。为了观察、辨别究竟色法、究竟名法的「自相」(sabhava-lakkhana自性相,各自的特质),以及十二支「缘起」的因缘流转(一因缘之生是另一因缘生的条件)与还灭(一因缘之灭是另一因缘灭的条件);也观察、辨别它们的「共相」(samabba-lakkhana,指无常、苦、无我)。透过修习毘婆舍那而不被爱染、邪见牵引,最后体证究竟色法、名法灭尽而跃入「涅盘」。
* 称为「纯观乘者」(suddhavipassanayaniko纯观行者):即未混杂修行奢摩他的观乘行者之意。 (Visuddhimagga-mahatika《清净道论大疏》CS.pg.2.351)纯观乘者,是未得「近行定」(upacara-samadhi)或「安止定」(appana-samadhi) (初禅或更高的禅定),即开始观照五取蕴生灭者。
* 随观集法:Samudayadhammanupassi va,正如炼铁的风箱,风管、和适当的运送的条件,空气来回移动;如是诸比丘,具有身体、鼻腔、心的条件,才有出入息来回移动。取身体的集法是说,他观到‘住在身体的随观集法’。) (《中部注》念住经)M.A.(M.10.) CS.pg.1.254)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T30.431下~432上)。集:sammudaya,集起、生起、原因。集法:samudaya-dhamma,导致事物生起的原因。
* 随观灭法:Vayadhammanupassi va,随观灭法:正如取去风箱,风管破了,缺乏适当的空气运送;如是,身体坏了、鼻腔破坏、心停止,就没有出入息身转起;如此,身等灭,出入息灭。) M.A.(M.10.),CS.pg.1.254-5)。vaya,灭、坏灭。
* 随观集法及灭法: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 vati kalena samudayam, kalena vayam anupassanto. (时而随观集法及时而随观灭法) (M.A.(M.10.),CS.pg.1.255)。这是属于生灭随观的遍作(预备定),属于三解脱门(tini vimokkhamukhani)中的「无常解脱门」,由随观生灭可以一路直达涅盘。没有修止禅的行者,持续观察呼吸之触(及鼻端)是最方便下手随观生灭的方法。
*「舍相」--在《增支部》A.3.100./I,257.作:「适时从根源作意于舍相」(“kālenakālam upekkhānimittam manasikarotī”ti),这是「不过急不过缓的精进」(anaccāraddha-nātisithila-vīriya-savkhātā) ,也称作「精进舍」(vīriyupekkhā)(参见Dhammasavganī-atthakatha《法集论注释》CS.pg.217);Mahāniddesa-atthakathā《大义释注释》CS.pg. 119.;《清净道论》Vism.160.)。
* 懈怠(kosajja):即懒惰。修观者,特别是时而修止,时而修观(无常)的人,在过多修止时,或不自觉地偏向修止,产生懒惰,偏离观无常。此际应多经行(cavkama行禅)、做劳力工作,来调整止观。
* 在比较成熟的观智,如「生灭随观智」以上的观智,行者会没有身体的感觉,只感觉生灭、生灭,没有众生(na satto),没有补伽罗(na puggalo),没有女人(na itthi),没有男人(na puriso),没有(永恒的)我(na atta),没有(永恒的)自己的( na attaniyam),没有我(naham),没有我所(na mama) ,没有人(na koci),没有人的(na kassaci)。消除了「众生」、「人」、「我」的概念。
* 经行(cavkama;walking meditation):在行进中可以修止禅、观禅。把注意力放在鼻端的那股气息是修呼吸的止禅,把心放上把持的其它的业处,若不干生灭观、因缘观,也是止禅;若在行进中修止禅得禅定时,脚步就会停下来。把注意力放在鼻端的那股气息的‘触’的生灭,是修呼吸的观禅。观呼吸的集灭法是因缘观。观身体、脚的四大变化、动作的起落、或单纯的脚‘触’地,是观禅。(原载︰《法雨杂志》第4期) ?
奢摩他(止禅samattha bhāvanā)
毘钵舍那(观禅vipassanā bhavanā)
1.以完全安定(samāhita﹐samādahati‘完全放置’的过去分词, 已安置, 古译:等引,三摩呬多)为取向。
2. 止禅以坐姿为主,且不宜变换姿势,若身体不适须要换姿势,也要守住所缘(目标)。止禅于所缘,保持「寻」(vitakka﹐专注目标)、「伺」(vicāra﹐继续专注目标),所缘是概念法(世俗谛)。
3.修止禅得安止定(appana-samadhi)可镇伏五盖。但离开安止定时无法伏住五盖或贪瞋痴。
4.修止禅之时段不可作思惟,因为起念头将离开禅定或所缘。
5.修止禅以杂念、罣碍减少,禅相(nimitta﹐obhāsa﹐alokabahulo)出现及其光色等,作为检查进步的重要指标。禅修之光来自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聚里的颜色色法(vanna-rūpa)。
6.修止禅在近行定或安止定有五禅支,此中专注、喜、乐、轻安显著。见到光或有轻安未必是处于近行定。
7.修止禅得以持戒清净、禁语、独处、一心一意、醒寤瑜伽(只睡10p.m.~2a.m.)等,加速得定。
8.止禅是一时只能有一个专注的目标,专注、再专注,结果是心一境性(与所缘或禅相结合)。
9.修止禅无法解脱,转修观禅才能解脱。止禅成就者,修完八定,转修三十二身分,修完,再修「色业处」(rūpa kammatthāna)。若要观无常,初步可取色聚(kalāpa)其中的究竟色法为目标。修完「名业处」(nāma kammatthāna)则可取(过去、未来、现在的)究竟名法、色法,及内(自己)、外(他人)的究竟名法、色法为目标观:生、生灭、灭。修「缘起法」,明白各各缘起支、因果(过去五因--无明、爱、取、行、业,产生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处、触、受;现在五因产生未来果)、各缘起支的无常。
10.修五自在,可次第入八种禅定(安止定);修十四种御心法,熟练及迅速入各种遍、禅那,可得神通(Vism.Ch.12~13)。临终入定可生该定的禅天。
11.修止转修观的行者可得俱解脱(Ubhatobhaga- vimutto),若未得「灭尽定」,则成为慧解脱。
1.以智见(?ānadassana(见到无常等)为取向。
2.观禅不拘姿势。观禅寻.伺(觉知、继续觉知)对象,所缘是究竟法(真实谛),如:观「触」(呼吸的触、腹部起伏(=风触色)、坐姿及(臀部的)触等)、感受、声音的生灭;观「色的集法」(rūpassa samudayo),则可观察具有身、心、鼻才有吸气,与具有身、心、鼻才有呼气,从因与果,及其生与灭可悟入无常,导致更高阶的智见。(《中部注》M.A.(M.10.);《瑜伽师地论》﹐大正30.431)
3.修观禅无论在遍作定(parikamma预备定)或近行定(upacara-samadhi),观生灭可暂断五盖;若要永断五盖,在近行定观生灭就有机会。
4.修观禅之时段可作短暂的思惟蕴、处、界的无常、苦、无我作为加行(闻、思法义可增加正知见(概念法))及断结之力;若是见到生灭之际,则不宜思惟。
5.修观禅时,不必要打得念头死。杂念减少、禅相出现(有时是偏定),只作为进步的辅助参考。
6.观禅在近行定有五禅支,此际可能见到生灭(无常)。若是更深沉的生灭,此际禅相必然出现。
7.修观禅时,不能预设断结、证果之立场。要适时调顺三相:三摩地相(samādhi-nimitta)、策励相(paggāha-nimitta精进相)、*舍相(upekhā- nimitta)。过度定力则趣向*懈怠;过度精进则趣向不安;过度舍相(弃置),则心不得灭烦恼。
8.观禅用四念住(身.受.心.法),不需特定目标,若有特定目标(从微观的角度,「目标」也是一直在变动),则较快得到近行定。
9.修观禅可由无常的遍作直至涅盘(通过出世间的禅那心路),其间不必先有止禅(安止定)的基础。
10.修观禅者临终修无常观(遍作),可生为人或欲界天,(得近行定)可生较高的欲界天(kāmavacara- sugatibhavavisesa--第三天夜摩天(yāma)以上。
11.修观行者可得慧解脱(Pabbavimuttoti pabbaya vimutto sukkhavipassakakhinasavo慧解脱:干观行者以慧得解脱,得漏(asavo=流向(三界))尽。) ?
呼吸止观的差别
呼吸──奢摩他 (止)
呼吸──毘婆舍那 (观)
1. 以呼吸的气息--触到鼻端(parimukkha,鼻子下面,上嘴唇上面)触点上的气息,为专注的目标。
2.「念」(sati)现前,一再寻(专注目标)、伺(继续专注目标)于触到鼻端上的「气息」。
3. 仅留气息的观察。「完封」其它目标,排除其它目标(如:声音、疼痛、思惟),但须放轻松。
4. 初禅,以声为刺(kantaka﹐「刺」为「障碍物」);第二禅,寻、伺为刺;第三禅,喜为刺;第四禅,入出息(呼吸)为刺;于想受灭定(三果、四果圣人才可以入),想(心的印记)、感受为刺。(A.10.72./ V,135.)
5. 调节呼吸,渐次平息风相(可以听到呼吸声)、喘相(呼吸不顺)、气相(可以感觉到呼吸),心愈静、愈集中,息相(微息,呼吸若有若无),愈显著,以自然得到细呼吸为安定相,靠近禅那。
6. 鼻端的「禅相」(nimitta﹐obhāsa﹐禅相就是气息)出现时,不要看它,直至禅相由灰暗变明亮,乃至透明时,才投入禅相。(通常须要数日乃至数年培育定力,得定之后也要保任(持续复习)。)
7. 禅相呈现透明状时,心自然被禅相吸入而入定,或者将心投向禅相(看禅相)而入定。出定后检察五禅支(注意力放在心(脏),约一秒钟)。进入初禅后,若要晋升更高的禅那,则出定后,舍弃寻伺等禅支,再入较高的禅定。初禅有寻、伺、喜、乐、一心;第二禅只有喜、乐、一心;第三禅只有乐、一心;第四禅只有一心、舍。
8. 于各禅那修五自在(vasita):
1) 入定自在,能够迅速地入禅定。(一弹指至十弹指的时间入定,有些人以五分钟为计。)
2) 住定自在,能够于迅速地住在定中。
3) 出定自在,能够迅速地从定中出来。
4) 省察自在,能够在出定后省察刚证得的禅那的能力。(观察心(脏)中的禅支)
5) 转向自在,是能够迅速地以意门转向心(manodvārāvajjanena)转向寻、伺等禅支的能力。(cf.《清净道论》Vism.154.)
1.以呼吸的「触」(photthabba;samphassa﹐触=地+火+风)--碰触到鼻端上的皮肤,为觉知的目标。
2.「念」(sati)现前,一再寻(=觉知目标)、伺(=继续专注目标)于呼吸的「触」。「有」触即是触的「生」(udaya),「无」触即是触「灭」(vaya)。观触的有无(=生灭)即是「生灭随观」(udayabbayānupassī)或是无常随观(aniccānupassī)。
3. 修观者心具有弹性,对其他目标(如:声音、疼痛)没有排拒性;若心生排拒性是不自觉地偏向止禅,或对所观的目标有执取。当其它目标变得强烈时,可以暂时或长时放开呼吸的触,以新的目标(声音、感受)为目标,即如经中所说的:见只是见(ditthe dittha mattam bhavissati见以见为量)、闻(=听)只是闻(=听),觉(=嗅、尝、触)只是觉(=嗅、尝、触),识(=知)只是识(=知)。若要思惟(主要是思惟蕴.处.界的无常、苦、无我)可进行短暂的时间(数秒钟),当见到生灭之际,不宜思惟(因一思惟就无法保持无常观)。
4. 不以得到禅那(jhana)为目标,因此,声音不为刺,而且必要时,可将它们(声音、听觉)当作观禅的目标,观察它们的生灭相。
5. 呼吸四相:风相、喘相、气相、息相,皆可以持续修观。昏沈、散乱、或增加对生灭的清楚觉知,可以加强呼吸--风相,也可以呼…呼…呼…,吸…吸…吸…,每一呼一吸停顿一下。在「息相」,呼吸若有若无,有时会偏定,须以风、喘、气相来调整。
6. 当杂念减少,禅相可能出现,但此际一慨不予理会,反复练习(遍作parikamma)触的生灭,有时会见到身体局部或全身的生灭,可以不予理会,继续观鼻端的触;直至见到心的生灭时,才自动转移到观心的生灭,若是观智不成熟,心脏会痛,就不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心脏,应该继续观鼻端的触,或是暂时观呼吸的气息(止禅)。在更深沉的生灭,禅相必然出现。
7. 无论任何时候,不看禅相及其光色;在近行定(或剎那定)也有五禅支,但是不予理会。
8. 修观行者可以修到随时可以轻易及迅速地得到无常观,即处在证入涅盘的边缘。已证果者则可再进入(以涅盘为目标的)果定(phalasamapatti)。?
﹝ 止 观 说 明 ﹞
* 观禅(vipassana毘婆舍那﹑毘钵舍那)--即连续不断地观察五蕴、六处、六界等的无常(生灭)、苦、无我的现象,或随观集法及灭法(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即因缘生灭法),它将渐次地引导由粗略到细腻的观察,所谓的「细腻」是观察到「究竟色法」(极微物质中的地、水、火、风等)、「究竟名法」(心法、心所法),‘究竟’(paramattha)即分解至最终的状态。为了观察、辨别究竟色法、究竟名法的「自相」(sabhava-lakkhana自性相,各自的特质),以及十二支「缘起」的因缘流转(一因缘之生是另一因缘生的条件)与还灭(一因缘之灭是另一因缘灭的条件);也观察、辨别它们的「共相」(samabba-lakkhana,指无常、苦、无我)。透过修习毘婆舍那而不被爱染、邪见牵引,最后体证究竟色法、名法灭尽而跃入「涅盘」。
* 称为「纯观乘者」(suddhavipassanayaniko纯观行者):即未混杂修行奢摩他的观乘行者之意。 (Visuddhimagga-mahatika《清净道论大疏》CS.pg.2.351)纯观乘者,是未得「近行定」(upacara-samadhi)或「安止定」(appana-samadhi) (初禅或更高的禅定),即开始观照五取蕴生灭者。
* 随观集法:Samudayadhammanupassi va,正如炼铁的风箱,风管、和适当的运送的条件,空气来回移动;如是诸比丘,具有身体、鼻腔、心的条件,才有出入息来回移动。取身体的集法是说,他观到‘住在身体的随观集法’。) (《中部注》念住经)M.A.(M.10.) CS.pg.1.254)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T30.431下~432上)。集:sammudaya,集起、生起、原因。集法:samudaya-dhamma,导致事物生起的原因。
* 随观灭法:Vayadhammanupassi va,随观灭法:正如取去风箱,风管破了,缺乏适当的空气运送;如是,身体坏了、鼻腔破坏、心停止,就没有出入息身转起;如此,身等灭,出入息灭。) M.A.(M.10.),CS.pg.1.254-5)。vaya,灭、坏灭。
* 随观集法及灭法: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 vati kalena samudayam, kalena vayam anupassanto. (时而随观集法及时而随观灭法) (M.A.(M.10.),CS.pg.1.255)。这是属于生灭随观的遍作(预备定),属于三解脱门(tini vimokkhamukhani)中的「无常解脱门」,由随观生灭可以一路直达涅盘。没有修止禅的行者,持续观察呼吸之触(及鼻端)是最方便下手随观生灭的方法。
*「舍相」--在《增支部》A.3.100./I,257.作:「适时从根源作意于舍相」(“kālenakālam upekkhānimittam manasikarotī”ti),这是「不过急不过缓的精进」(anaccāraddha-nātisithila-vīriya-savkhātā) ,也称作「精进舍」(vīriyupekkhā)(参见Dhammasavganī-atthakatha《法集论注释》CS.pg.217);Mahāniddesa-atthakathā《大义释注释》CS.pg. 119.;《清净道论》Vism.160.)。
* 懈怠(kosajja):即懒惰。修观者,特别是时而修止,时而修观(无常)的人,在过多修止时,或不自觉地偏向修止,产生懒惰,偏离观无常。此际应多经行(cavkama行禅)、做劳力工作,来调整止观。
* 在比较成熟的观智,如「生灭随观智」以上的观智,行者会没有身体的感觉,只感觉生灭、生灭,没有众生(na satto),没有补伽罗(na puggalo),没有女人(na itthi),没有男人(na puriso),没有(永恒的)我(na atta),没有(永恒的)自己的( na attaniyam),没有我(naham),没有我所(na mama) ,没有人(na koci),没有人的(na kassaci)。消除了「众生」、「人」、「我」的概念。
* 经行(cavkama;walking meditation):在行进中可以修止禅、观禅。把注意力放在鼻端的那股气息是修呼吸的止禅,把心放上把持的其它的业处,若不干生灭观、因缘观,也是止禅;若在行进中修止禅得禅定时,脚步就会停下来。把注意力放在鼻端的那股气息的‘触’的生灭,是修呼吸的观禅。观呼吸的集灭法是因缘观。观身体、脚的四大变化、动作的起落、或单纯的脚‘触’地,是观禅。(原载︰《法雨杂志》第4期) ?
易定及不易定时间参考( meditation hours )
十二生肖
时间
脏腑时间
较易心定时间
不易心定时间
鼠rat
23~1(点)
胆
1~3
7~9
15~17
5~7 | 11~15 | 17~19
牛ox
1~3
肝
23~1
9~11
17~19
7~9 | 11~15 | 19~21
虎tiger
3~5
肺
5~7
11~13
19~21
9~11 | 15~17
兔hare
5~7
大肠
13~15
19~23
十二生肖
时间
脏腑时间
较易心定时间
不易心定时间
鼠rat
23~1(点)
胆
1~3
7~9
15~17
5~7 | 11~15 | 17~19
牛ox
1~3
肝
23~1
9~11
17~19
7~9 | 11~15 | 19~21
虎tiger
3~5
肺
5~7
11~13
19~21
9~11 | 15~17
兔hare
5~7
大肠
13~15
19~23
23~1 | 7~9 | 11~13 |17~19
龙dragon
7~9
胃
23~1
15~19
龙dragon
7~9
胃
23~1
15~19
1~3 | 5~9 | 19~21
蛇serpent
9~11
脾
1~3
7~9
17~19
3~5 | 21~23
马horse
11~13
心脏
3~5
13~15
19~21
23~3 | 11~13
羊goat
13~15
小肠
5~7
11~13
21~23
23~3 | 19~21
猴monkey
15~17
膀胱
23~1
7~9
17~19
3~5 | 21~23
鸡chiken
17~19
肾
1~3
7~11
蛇serpent
9~11
脾
1~3
7~9
17~19
3~5 | 21~23
马horse
11~13
心脏
3~5
13~15
19~21
23~3 | 11~13
羊goat
13~15
小肠
5~7
11~13
21~23
23~3 | 19~21
猴monkey
15~17
膀胱
23~1
7~9
17~19
3~5 | 21~23
鸡chiken
17~19
肾
1~3
7~11
23~1 | 5~7 | 17~21
狗 dog
19~21
心包
3~7
11~13
21~23
1~3 | 7~9 | 13~15 | 17~19
猪hog
21~23
三焦
5~7
13~15
19~21
3~5 | 9~11 | 15~17 |21~23
* 本表仅供初学禅定者参考。可善用「较易心定时间」来修禅定。至于「较不易心定时间」只供参考,不必受拘束。
* 生理方面:上午七点心律加快,体温上升,血液流动加快,免疫力最强;上午十点是注意力和记忆力最高峰;下午一至二点精神困倦(跟用过午餐有关);下午三至四点是人体器官最敏感的时刻,手指灵巧;晚上十至十一点工作效率最低。
◆◆◆ ◆◆◆ ◆◆◆
善恶分明
狗 dog
19~21
心包
3~7
11~13
21~23
1~3 | 7~9 | 13~15 | 17~19
猪hog
21~23
三焦
5~7
13~15
19~21
3~5 | 9~11 | 15~17 |21~23
* 本表仅供初学禅定者参考。可善用「较易心定时间」来修禅定。至于「较不易心定时间」只供参考,不必受拘束。
* 生理方面:上午七点心律加快,体温上升,血液流动加快,免疫力最强;上午十点是注意力和记忆力最高峰;下午一至二点精神困倦(跟用过午餐有关);下午三至四点是人体器官最敏感的时刻,手指灵巧;晚上十至十一点工作效率最低。
◆◆◆ ◆◆◆ ◆◆◆
善恶分明
特 相
作 用
现 起(结果)
近因(足处)
作 用
现 起(结果)
近因(足处)
善
1.具足惭愧
2.无三毒火
3.心头定定
4.器度恢宏
1.滋生功德
2.开显真实
3.光明磊落
4.厚筑道基
1.善有乐报
2.福禄双收
3.声名远播
4.往返人天
1.慧眼明亮
2.良心发现
3.结交善友
4.从根源作意
恶
1.无惭无愧
2.毒火焰焰
3.不得安稳
4.器量狭小
1.焚毁功德
2.覆蔽真实
3.狼狈为奸
4.养痈贻患
1.恶有苦报
2.损利夭折
3.恶名流布
4.死堕恶趣
1.盲目无知
2.良心不见
3.结交恶友
4.未从根源作意
* 说明︰从根源作意︰从因缘、因果的角度思惟。不从根源作意︰误认常、乐、我、净。
1.具足惭愧
2.无三毒火
3.心头定定
4.器度恢宏
1.滋生功德
2.开显真实
3.光明磊落
4.厚筑道基
1.善有乐报
2.福禄双收
3.声名远播
4.往返人天
1.慧眼明亮
2.良心发现
3.结交善友
4.从根源作意
恶
1.无惭无愧
2.毒火焰焰
3.不得安稳
4.器量狭小
1.焚毁功德
2.覆蔽真实
3.狼狈为奸
4.养痈贻患
1.恶有苦报
2.损利夭折
3.恶名流布
4.死堕恶趣
1.盲目无知
2.良心不见
3.结交恶友
4.未从根源作意
* 说明︰从根源作意︰从因缘、因果的角度思惟。不从根源作意︰误认常、乐、我、净。
修道之省思要点
/明法比丘 撰
佛陀及一切觉悟者,皆依循: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而成就道果。
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总说︰五阴变动不停。
1.知苦 苦苦(已变成苦性)、行苦(以行为苦,属不苦不乐受)、坏苦(乐受变坏)。
知一切生物必死,一切事物必灭,合会必散,崇高必堕。
2.断集 知「无明」( 无知于:善、不善法,有罪、无罪,卑劣法、优胜法,污染、清净,分别、迷糊,因果、无因果) 、「贪爱」为苦因(集),念念无明、贪爱即念念苦,念念生死,而致力于断欲贪。
出离──以出离世间的贪瞋痴三毒为志向,以出离为利生的利器。
3.慕灭 寂止──多忆念涅盘( 灭尽三毒 ) 及其所生诸功德,心生向往。
无为──对世间只做好责任,不要求什么、不成为什么。
─正见──相信三世因果(非偶然论、宿命论)、善恶、圣贤(佛陀、阿罗汉等
断烦恼的圣者存在)、四谛。一切知见指向「苦、无常、无我」进而灭苦
─正志──出离(诸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
─正语──消极:不大妄语(未证言证)、小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积极:如实语(如见.闻.觉.知,老实说)、柔软语、爱语。
不邪淫。积极:护持家庭和乐、洁身自爱。
正业 不偷盗、剥削、骗取众生财物。积极:财物布施、法布施。
不杀、不伤、不恼、不暴力加害众生。积极:护生。
4.修道 正命──经济生活合乎佛法、戒律、国法,生活即实在、可靠、安乐。
─正勤──尽最大的努力断恶、修善、净意(不执着)。
观身:见.闻.嗅.尝.触皆如实知。平常注意呼吸时在
鼻端产生的触感生灭作为禅观对象。若有动作,
则一并注意曲伸、起落、往来等。
─正念 观受:深观感受的实况。观乐受为苦,观不苦不乐受
为无常。
(四念处) 观心:检证心的实况是贪、瞋、痴或无贪、无瞋、无痴。
观法:知此时此刻为欲贪向或涅盘向,而(当下)知取舍。
──正定──依剎那定(片刻片刻的定力)或依观禅,没有爱恶、偏见地直接及
持续观察自他五蕴无常(生灭性)、苦(逼迫性)、无我(=空性)而得解脱。
四念处的实修
四念处的修法,简单地说,透过观察身体的活动、情绪的感受、心念的活动、思维的对象,来体悟无常、苦、无我。它是以观照或专注呼吸开始,有人则以腹部的起伏作为专注的对象,呼吸的进出或腹部的起伏,都是身体的现象。为什么先观察身体呢?因为当一个人的心不澄静,就如一盆水有波动,无法照见头面,所以修持四念处的要务就是先专注在身体,使心澄清,经中这么说:「我(阿难)闻世尊七年念身,常念不断。」(《中阿含三十三经》,大正藏1.471下)可见佛陀也精勤于观身,禅修者应当把专注于身体当做重要的修行下手处。当禅者在观察身体的时候就专注观察身体。
那么什么时候才观察受、心、法呢?即当我们观身而使心澄静、安详后,然后有余力去作别的念处的观察,观察的因缘有两种:一、主动作受、心、法的扫描、观察。二、受、心、法产生一些讯息而被注意到。关于第一种是警觉是否维持在正念或正确的方法及有否心理的现象活跃者,第二种则被动地接到心理活动的讯息。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只要观察到,就可以把观察的受、心、法当做专注的对象,如观察到苦的感觉,那么就专注在「苦、苦」,若观察到乐受,就专注在「乐、乐」,观察要持续,只有观察苦(或乐),直到那种感受消失或不再干扰,又回到呼吸(或腹部),若有心念(贪.瞋.痴、或无贪.无瞋.无痴等)或法念(思惟的对象,依《大念处经》记载,包括:五盖、五取蕴、六根、七觉支、四圣谛)产生,情况也一样,从专注在呼吸上,清楚地转移专注力到那个心念或法念上,直至其消失或清楚地知道法,再继续观察呼吸。在进行观察时,心念必需保持不逃避、不排斥、不压抑,让心的敏感度及自觉能力灵活起来,因此才有利于对法的体验。
修习四念处的人,随时都可以练习禅观,无论在行住坐卧,前进、后退,瞻前、顾后,曲、伸,吃、喝,嚼咀、品味,刷牙、洗澡,穿衣、脱鞋,讲话、静默,忙碌、悠闲,大小便,都是修行的时刻,任何处所都是修行的道场,所以四念处禅修者不会没有修行的时间,因为可以跟生活打成一片,禅修者只要能专注观察一分钟就有一分钟的正念效果,十分钟就有十分钟的效果。
修习四念处的利益,包括消除不如意事或逆境产生的痛苦、焦虑、紧张、恐惧,也包括消除如意事(或顺境)的黏着、爱恋、耽溺,若能完全做到消除各种的干扰,当下就获得清凉自在,若不能完全做到,则只要能保持观照,就尽到了当下该做的事,对减少潜在的业力亦有所裨益。保持着热诚(atapi)、正念(sati 当下觉知)、正知(sanpajanna 当下明白)连续地及绵密地观照,明觉力将由粗糙(随时警觉,随时拉回散乱的念头)转为细腻(任运自如地观,不必很费心力,就可以观察身受心法),由于累积强大的观照能力,在靠近初禅的定力时,就可能证知肉体(四大)与精神的无常、苦、无我的现象,破除虚幻的、顽强的自我执着。依照《大念处经》所说,一个人若修持方法正确且精进不懈,在七日夜乃至七年内,可获证三果(阿那含果)或四果(阿罗汉果)。这样的修行成果是很可观的。这确实是佛陀时代修行人修持四念处的成果,也对后代的学法者迈向解脱之道,有很大的鼓励作用。
(摘录自︰明法比丘撰︰四念处的实修与利益。原载于《嘉义新雨杂志》第40期﹐2003.4.)
凡夫25时时观察
《广义法门经》(T1.921.2 ~ p.921.3)︰「有二十相,凡夫之人,以此诸相,数数应须怖厌自心。何等二十?
(一)我今空虚,无有胜德。(二)我今应当死,无制伏死。(三)我今当堕最底下。
(四)我今应行有怖难方。(五)我今不识无怖畏方。(六)我今不了光等直路。
(七)我今不得离散定心。(八)我当来受生苦不可忍。(九)善缘聚集,不可恒得。
(十)能杀害者,恒随逐我。(十一)六道对我,无有遮蔽。(十二)我今未得解脱四趣。
(十三)我今未离无量见类。(十四)我今未作堤塘为遮未来无间业流。
(十五)我今未作无始生死相续后际。(十六)若不故心造诸善业终不成作。
(十七)无有他人为他造业。(十八)若不造作则无安吉。
(十九)若已作业此业无不必有果报。(二十)我今无知无明所覆,必有死灾。
以是义故,凡夫之人,以此诸相,数数应须厌怖自心。若凡夫人,以此二十相,厌恶怖畏,遮制自心。复于二十种法,速得依住。何等二十?一正思修心相心疾得住。二思心次第相。三思一心住相。四入三摩提相。五出三摩提相。六得抑下心相。七得拔起心相。八得舍置心相(以上是止.举.舍)。九得远离不应行处。十得正事行处。十一正受正教。十二多习厌恶相。十三多习喜乐相。十四能得法门胜智。十五正依止师尊。十六正修善行心疾得住。十七正修阿那波那念。十八正修不净观。十九正修四念处。二十正修四圣谛观。于此实相中心疾依住。」
出家人时时观察
《增支部》A.10.48./V,87-8.Pabbajita-abhinhasuttam(出家时时(观察)经)︰出家人应该时常观察「十法」︰
(一)我已经是没有阶级的人(方外人)。
(二)我(衣、食、住、药)都是依靠他人供养。
(三)我言行举止不同(应该具足安详的威仪,合乎沙门身份)。
(四)出家者我有无以戒律来纠正自己呢?
(五)我那些修习梵行的道友,有无以戒律来纠正我呢?
(六)我所喜爱的(人)、所悦意的(人),都在改变和分离(死亡)。
(七)我对自己所造的业负责,我是业的继承人,以业为胎,以业为亲属。无论我造什么善恶业,我必须自己去承担。
(八)我如何度过日日夜夜呢?
(九)我是否欢喜寂静的住处(独住、身远离)呢?
(十)我是否证得上人法--殊胜的智见呢?当其它的道友在我临终时问及此事,我不惭愧吗?
(A.10.101.(想),说沙门能修「三沙门想」(前三项),则圆满能七法。cf.《广义法门经》(T1.920.3-921.1)说有二十二处,出家之人应数数观察。)
(一)我今空虚,无有胜德。(二)我今应当死,无制伏死。(三)我今当堕最底下。
(四)我今应行有怖难方。(五)我今不识无怖畏方。(六)我今不了光等直路。
(七)我今不得离散定心。(八)我当来受生苦不可忍。(九)善缘聚集,不可恒得。
(十)能杀害者,恒随逐我。(十一)六道对我,无有遮蔽。(十二)我今未得解脱四趣。
(十三)我今未离无量见类。(十四)我今未作堤塘为遮未来无间业流。
(十五)我今未作无始生死相续后际。(十六)若不故心造诸善业终不成作。
(十七)无有他人为他造业。(十八)若不造作则无安吉。
(十九)若已作业此业无不必有果报。(二十)我今无知无明所覆,必有死灾。
以是义故,凡夫之人,以此诸相,数数应须厌怖自心。若凡夫人,以此二十相,厌恶怖畏,遮制自心。复于二十种法,速得依住。何等二十?一正思修心相心疾得住。二思心次第相。三思一心住相。四入三摩提相。五出三摩提相。六得抑下心相。七得拔起心相。八得舍置心相(以上是止.举.舍)。九得远离不应行处。十得正事行处。十一正受正教。十二多习厌恶相。十三多习喜乐相。十四能得法门胜智。十五正依止师尊。十六正修善行心疾得住。十七正修阿那波那念。十八正修不净观。十九正修四念处。二十正修四圣谛观。于此实相中心疾依住。」
出家人时时观察
《增支部》A.10.48./V,87-8.Pabbajita-abhinhasuttam(出家时时(观察)经)︰出家人应该时常观察「十法」︰
(一)我已经是没有阶级的人(方外人)。
(二)我(衣、食、住、药)都是依靠他人供养。
(三)我言行举止不同(应该具足安详的威仪,合乎沙门身份)。
(四)出家者我有无以戒律来纠正自己呢?
(五)我那些修习梵行的道友,有无以戒律来纠正我呢?
(六)我所喜爱的(人)、所悦意的(人),都在改变和分离(死亡)。
(七)我对自己所造的业负责,我是业的继承人,以业为胎,以业为亲属。无论我造什么善恶业,我必须自己去承担。
(八)我如何度过日日夜夜呢?
(九)我是否欢喜寂静的住处(独住、身远离)呢?
(十)我是否证得上人法--殊胜的智见呢?当其它的道友在我临终时问及此事,我不惭愧吗?
(A.10.101.(想),说沙门能修「三沙门想」(前三项),则圆满能七法。cf.《广义法门经》(T1.920.3-921.1)说有二十二处,出家之人应数数观察。)
﹝ 劝 勉 ﹞
(一) 人生苦短促
《相应部》(S.4.9./I,108.)︰「诸比丘!人类寿命甚短,很快去到来世。应行善修梵行,(证)无生也无死。诸比丘!凡是活得久的,也不过百岁上下。」( cf.《杂阿含1084经》,《别译杂阿含23经》)
(二) 唯求出苦狱
《佛种姓》(Bu.p.17.)︰「如人久禁牢狱而苦楚,于其处不生染着,唯求出脱。你应视‘一切有’如牢狱,为求立刻出狱,由生有脱出。」
(三) 必散、必堕、必离、必死
佛言曰:「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会合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一﹐T23.795.3)
(四) 愚者的哀歌
《法句经》(Dh.v.60.):「警寤者夜长,倦者由旬*长,不知真善法──
愚者轮回长。」
* 由旬:yojana,一由旬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的旅程。约有七~八公里。
(五) 世间岂可恋
《增壹阿含18.7经》(T2.592.2):「人生不足贵,天寿尽亦丧,地狱痛酸苦,唯有涅盘乐。」
(六) 观世如幻化
《法句经》(Dh.v.170.):「视如水上浮沤,视如海市蜃楼,若人观世如是,死王不得见他。」
(七) 清净莫远求
《经集》(Sn.v.925.;CS:v.919):「比丘应该内心平静,而不应该从他方寻找平静;对于内心平静(的人),即无所得,何有所失。」
(八) 聋盲哑自处(精进用功时)
《长老偈》〈摩诃迦旃延上座偈〉(Thag.v.501)︰「有眼若瞎,有耳若聋,有慧若哑,壮者若羸;在万事皆了时,安卧而死。」
(「千古艰难惟一死」,能躺卧就死,平时就要有一把工夫。)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X60n1116.p202b)︰「有眼若盲,有耳若聋,以定慧成于中,礼诵行于外,形同枯木,心若死灰,如是行持,则三业自净矣。」 ?
(一) 人生苦短促
《相应部》(S.4.9./I,108.)︰「诸比丘!人类寿命甚短,很快去到来世。应行善修梵行,(证)无生也无死。诸比丘!凡是活得久的,也不过百岁上下。」( cf.《杂阿含1084经》,《别译杂阿含23经》)
(二) 唯求出苦狱
《佛种姓》(Bu.p.17.)︰「如人久禁牢狱而苦楚,于其处不生染着,唯求出脱。你应视‘一切有’如牢狱,为求立刻出狱,由生有脱出。」
(三) 必散、必堕、必离、必死
佛言曰:「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会合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一﹐T23.795.3)
(四) 愚者的哀歌
《法句经》(Dh.v.60.):「警寤者夜长,倦者由旬*长,不知真善法──
愚者轮回长。」
* 由旬:yojana,一由旬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的旅程。约有七~八公里。
(五) 世间岂可恋
《增壹阿含18.7经》(T2.592.2):「人生不足贵,天寿尽亦丧,地狱痛酸苦,唯有涅盘乐。」
(六) 观世如幻化
《法句经》(Dh.v.170.):「视如水上浮沤,视如海市蜃楼,若人观世如是,死王不得见他。」
(七) 清净莫远求
《经集》(Sn.v.925.;CS:v.919):「比丘应该内心平静,而不应该从他方寻找平静;对于内心平静(的人),即无所得,何有所失。」
(八) 聋盲哑自处(精进用功时)
《长老偈》〈摩诃迦旃延上座偈〉(Thag.v.501)︰「有眼若瞎,有耳若聋,有慧若哑,壮者若羸;在万事皆了时,安卧而死。」
(「千古艰难惟一死」,能躺卧就死,平时就要有一把工夫。)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X60n1116.p202b)︰「有眼若盲,有耳若聋,以定慧成于中,礼诵行于外,形同枯木,心若死灰,如是行持,则三业自净矣。」 ?
安禅何必四界寻所在 当下灭却心头火自凉
编译者︰明法比丘
封面绘图︰普融比丘
流通处:
法雨道场 (Dhammavassarama)
60652嘉义县中埔乡同仁村柚子宅50之6号
电话:05-253-0029(上午);传真:05-203-0813
E-mail:dhamma.rain@msa.hinet.net
Website:http://www.dhammarain.org.tw/
划拨账号:31497093 法雨道场
印 刷:福峰图书光盘有限公司 (02)2861-9905
版次:初版2009年3月 1000本
【版权声名︰若不增减本书内容,欢迎倡印、免费流通】
★ 非卖品 ★
【诵经】
1.知法,依法奉行。
2.增长智能。
3.降伏妄念。
4.除了自受用之外,其它人天、鬼神、畜生,若有见闻者皆受益。
??______________
日课千遍也不厌
_______________
日课千遍也不厌
_______________
【戒】
定→戒 (定共戒)
(心平何劳持戒)
慧(反省)→戒
(为免堕落持戒)
(为修福持戒)
(为解脱持戒)
定→戒 (定共戒)
(心平何劳持戒)
慧(反省)→戒
(为免堕落持戒)
(为修福持戒)
(为解脱持戒)
【行禅】
1耐走2堪勤。
3痊痾无病。
4帮助消化。
5久住于定。
1耐走2堪勤。
3痊痾无病。
4帮助消化。
5久住于定。
【定】
慧(善巧) → 定
(依止老师学禅)
戒(善巧) → 定
(戒行清净资助禅那)
【立禅】
立定脚跟。
不动如山。
正念不离。
孰能撼动。
立定脚跟。
不动如山。
正念不离。
孰能撼动。
【慧】
戒 → 慧
(戒清净能得慧清净)
定 → 慧
(生灭观得观慧)
【坐禅】
端身正坐。
系念鼻端。
断世贪爱。
离欲清净。
【解脱】
近行定(生灭)→解脱
(生灭观打开解脱门)
(烦恼戛()然,悉数死寂)
【卧禅】
右胁而卧。屈膝累足。
系念明相。作起觉想。
【解脱知见】
解脱知见→知已解脱
(寂静、极寂静)
(省察已断、未断烦恼)
解脱知见→知已解脱
(寂静、极寂静)
(省察已断、未断烦恼)
1 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pana)、生物(bhuta)、有生命(jiva)、所有補伽羅(puggala,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人(受孕時算起,「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十九日中、胎兒)、非人(a-manussa﹐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devata﹐勝過人間之果報)、龍(naga﹐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yakkha惡鬼)、乾闥婆(gandhabba﹐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asura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樓羅(garula﹐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kinnara樂神,頭上有角)、摩睺羅迦(mahoraga﹐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聖者(ariya,指證聖果者)、非聖者(anariya)。殺罪,包括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下至螞蟻(巴 kuntha捃多,梵 kunta)、蚊蚋等微小動物。
2 有「行動」(vayamati努力)而符合殺罪,有以下各項(KhA.29.;cf. Sp.Para.II,439.,《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一(T24.751.1)):
(1)親手--自手殺生,當場斃命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自己勸眾生去死,或教別人去勸眾生去死。或給毒藥或墮胎藥,或下毒在身上。或寫書、撰文勸死。
(2)命令--教唆他人去殺,展轉使殺,懸賞殺人。
(3)投擲--投擲石、刀、矛等,射箭、打彈弓等。
(4)設陷阱(固定的)--設深坑、火坑,捕獸夾、羅網。或提供藥、毒、機關等。
(5)明所成--以咒術殺生(‘明(咒)’所作vijjamaya)。
(6)(與)神變所成--以神變所作(殺)(iddhimaya)。
3 「無犯」是非故意犯罪的行爲,或者在某不知情的狀況違犯。拉丁文也有說︰
“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est rea”(非故意犯罪的行爲,不算犯罪行爲。)
4 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個「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摩沙迦」以上判處死刑。「五摩沙迦」到底值多少?Vin.Para.p.64.說︰一把米,一把綠豆,一把蠶豆,一把胡麻,都是判為「波羅夷」,亦即值「五摩沙迦」以上。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20顆米粒大的黃金,約1╱24英兩(ounce,約0.333錢)值台幣940元左右(2008年10月)。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竊1銖(約台幣1元),算是犯不可悔罪(波羅夷)。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
5 有行動(vayamati努力)去偷。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6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有信賴(vissasam gahetum, =vissasanto, vissasaggaho親厚想):(1)同見者(sandittho=ditthamattakamitto曾見過的朋友),(2)熟識者(sambhatto=dalhamitto摯友), (3)已邀請過(任何你須要的都可以取用)(alapito),(4)人還活著(jivati),(5)或知道拿走後(物主)將會高興(janati ca, gahite me attamano bhavissatiti.)。(Mv.I,296.;Sp.Para.II,371-2.)
7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等不可任意取用。
8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9
10 在家人的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panddaka閹人、沒有男性生殖器)、二形(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無論從事是由於「怨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或「軟怨」(指情侶愛染纏綿)。
11 指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不論有無保險套),與境合(乃至入一點點)。
12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13 離妄語即不說謊;不包括︰不惡口、不綺語(《長部疏》DT.1-2/I,153.︰說綺語︰胡說,無意義的語言,惱亂、毀壞快樂、利益的果報)、不搬弄是非(說是非者,有時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但亦應齊修清淨口業。《中部》(M.61./I,415.)世尊說︰「羅睺羅!凡是任何故意妄語而無愧者,我說他會無惡不作。」妄語中,妄說自證上人法為最嚴重的妄語。「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定(jhana,初禪至第四禪)、解脫(vimokkha,釋放)、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等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初果至四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īvaranata cittassa,心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bb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14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15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16 喝入(咽喉),才算違犯。以比丘戒來說,「咽咽波逸提」。塗抹身體不犯。
17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18 「高床」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根據註釋,該許可的高度最高是27英吋,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13英吋,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指其床墊裡有棉花、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或雕飾床椅等。(詳見《長部》《沙門果經》D.2./I,65~66)
19 通貨(kahapano)有時是金製的、銀製的、天然的;「天然的」有的是貝殼、石頭、珊瑚製的)。(參見《善見律》Sp.Para.III,689.)
20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T46.462.3);《摩訶止觀》卷四(T46.35.3)
21 《沙門果經注》DA.2./I,210-1.︰Parimukham satim upatthapetvati kammatthanabhimukham satim thapayitva. Mukhasamipeva katvati attho. Teneva Vibhavge vuttam-- “ayam sati upatthita hoti supatthita nasikagge va mukhanimitte va, tena vuccati parimukham satim upatthapetva”ti (vibha.537). Athava pariti pariggahattho. Mukhanti niyyanattho. Satiti upatthanattho. (「念」存續於遍口(鼻端)之後︰使念被放置於業處的前面,放置接近於口之意。或然,遍︰掌握之意。口︰釋放之意。念︰存續之意。《分別論》說︰此「念」存續、善存續在鼻端(nasika-agge)或在口相(mukhanimitte)),以念住於鼻端被稱為「念」的存續之後。)《沙門果經》新疏(DT2./pg.2.124)︰Nasikaggeti nasaputagge. Mukhanimittam nama uttarotthassa vemajjhappadeso, yattha nasikavato patihabbati.:(鼻端︰鼻腔出口。口相︰是上唇的中部,空氣出入鼻孔時磨擦之處。)。Dhp.374︰「若人常正念:諸蘊之生滅,獲得喜與樂,知彼得不死。」
22 具念的︰satova:sato-va, sato(<sata, adj.m.sg.Nom.) pp. of sarati(= sumarati, √sar (sk. smrti √smr) ) 記憶、憶念。va︰eva的省略,表強調。
23 M.2./I,10.; cf. A.4.37./II,39.ff.; M.53./ I,353.ff.
24 好玩(嬉戲)︰davaya,遊戲,開玩笑。例如︰吃零食(台語︰四獸)。
25 凡夫:puthujjana (puthu個別的+ jana人), 普通人。《長部注》(DT.1./I,59.)說:“So hi puthunam nanappakaranam kilesadinam jananadihi karanehi puthujjano.”(凡夫,因爲生産、製造許多各種不同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