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思考
此文节选自阿噶巴仁波切于《2016喜玛拉雅行禅》课程中的开示
如果想理解什么是智慧,就要先思考智慧的另一面是什么?——那就是“心”。
从表面来看,心和智慧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心,另一面是智慧。
我不知道其它宗教是怎样理解智慧的,而佛教谈论的核心就是“心”。
“心”是什么?——“心”就是我们所有的感受的核心。
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的感受都围绕着心而存在,我们一切的躁动、分别是因为心,一切的挣扎、痛苦都是因为心而存在的。似乎你的存在就是心的感受的存在,假设你的心没了,也许你就不存在了。
你和你的心是什么关系?究竟你是心的主人,还是心是你的主人?
通常我们会觉得:我是心的主人。但当我们深入思考会发现:心才是你的主人。
那么,究竟我们和心的关系是什么?是因为有了我才有了心,还是因为有了心才有了我?
当我们处于这种探索和思考时,其实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从某个层面讲:我们都是心的受害者,换言之,我们都是“我”的受害者,因为我们通常讲的:心难受,其实就是感受“我”的痛苦的直接反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更应该了解“我”,也就是“我的心”。
是“我”大?还是“我的心”大?
一说起心的时候,似乎每个人都有所感觉,好像都或多或少知道一点。
那么,你见过你的心吗?
“心”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没有心的话,你还存在吗?
你的一切感受是你在感受?还是你的心在感受?
此刻,当你看到这些问题时,肯定在思考、在感觉……这个思考者是你?还是你的心?
你是否思考过:你和你的心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因为“心”是一切痛苦的制造者、一切纠结的制造者,一切悲伤、抑郁和焦虑的制造者。但是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心”和“我”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想要静静地思考“心”的时候,这个心好像片刻无法安定下来。正如佛经中说:我们的心如同是风口的那盏灯一样,一直在飘动着。
我们一切的造作、一切的分别、一切的妄想都是源自“心”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痛苦、难受和悲伤,甚至是内心深层的恐慌,也都是因为“心”。但是,我们却给“心”一个假象,叫做“我”。
让我们再往下很深地分析一下:在我们所处在这个色声的世界里面似乎找不到那个所谓的“我”。你的身体、语言,你的思绪和你对思绪的认同,好像就是所谓的“我”,但是当我们再深入探索的时候,身体好像不是“我”,我所说的这个语言应该也不是“我”,我的乱七八糟的各种各样的想法也不是“我”,但是想法又来自于哪里呢?
我们简直无法再这样继续问下去。而此时,我们只停留在想法里,而我们的想法就是我们的一切。
对我们来说,所谓的“我”除了我们的想法之外,还有一个“我”吗?——好像没有了。“我”就是我的想法,是这样吗?——所谓的心,除了想法之外,究竟还有没有一个心?
通过更深一步的思考,你也许会发现:除了想法之外还有一个东西存在,那么,这个想法之外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这个想法之外的一个心,也许可以叫做无我,因为它是想法之外的一个东西,也许这个想法之外的东西就叫做智慧,智慧绝不是你的想法!智慧就是超越了你的想法。
按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一个人摆脱了痛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超越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很难,真的很难吗?通过禅修和修炼,可以让我们体验思考之外的一个东西,这个挺有意思的……
在佛法中,禅修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不再停留在想法里。
你的世界其实就是你自己的想法,想法就是你的全部,因此,你就是你的想法。而心不仅是想法,想法之外还有一个“心”,明白了这个“心”,就叫:明心!等到有一天,当你感受到“没有想法的心”时,就叫做见性!这就是: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你从你的想法与分别的纠缠中完全地释放、完全解脱了。
这很有意思!不是吗?
试想一下:当你突然从所沉迷的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中苏醒过来,不再有想法了,那个“不再有想法”的你是谁?——那个你是否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宇宙世界就是你,你就是宇宙世界,你与宇宙没有分离,成为一个整体。因为,那一刻那个当下的你,完全突破了以往所有的痛苦世界。就如同水杯,本来有着它固有的空间,当被瞬间打碎,杯子的空间和外界的无限空间成为一体……
我们就像被禁锢在一个个圈圈里,被各种各样的格局、恐慌所束缚着。然而,从另一个层面讲,这些圈圈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心画的。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不断地画圈圈:这个叫做宗教、那个叫做人类;这个叫文明、那个叫科学;这个叫男人、那个叫女人;还有种族、阶级等等。我们就这样,不断被各种由心创造的概念所牵挂,甚至就愿意待在这些圈圈里无法跨越。然后,我们还会继续画下一个圈圈,这个圈圈叫做宗教:我是佛教徒,那我就不能去信仰伊斯兰教,也不能去信仰基督教,不能与其它任何宗教有染,就这样,有了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就像一个个不同的圈圈,进而又形成不同的标签:名人、企业家等等。我们就像棋子,在一个标准的棋盘不断地画着完美的圈圈,然后把自己完全圈在其中,这就是我们的心。
真正的佛教,绝不是让我们待在这些圈圈里!也就是说:佛教不是让你待在某种偏见里,因为有了偏见,才会产生恐慌、悲伤、忧虑、情绪……
尽管如此,有些佛教徒还是喜欢不断地画圈圈。为了使自己看上去更像一个佛教徒,要先从外表改变一下自己样子,还要模仿一些外在的环境。就像一些在汉地学藏传佛教的人,更像是在学做藏人,在穿戴装扮上,甚至家里的佛堂都像西藏的庙一样,随处挂着各种唐卡,像影迷到处贴着自己崇拜的明星照,这样相反失去了清净的本意。你不觉得这样的我们很可怜吗?我们被绑架在自己画好的圈圈里,套上枷锁、毫无自由。
佛教教导我们超越一切的相、超越一切的规则,超越一切的格局。很多人把这一点片面的理解成:放下金钱、权利,放下女人、财富……这些实在太难了。事实上,你所担心要放弃的,即便真的放弃了,也并不意味着你解脱了。真的有一天你的看法放下了,你才真正的轻松了。佛教不是让你放弃一切待在山洞里,佛教是让你自由地待着。
但问题是:我们被各种心所画的圈圈里控制着,不是吗?这些圈圈有的叫做善、有的叫做恶;这个叫做对、那个叫做错;这个叫做是,那个叫做非。
我的很多学生都在向我请教对错的问题,我往往告诉他们:我不是你对错的评判者,并告诫他们:如果这样,我就是你最大的仇人,也就是你生命里最大的罪人。真正的老师不会给你画圈,他会告诉你以什么样的方式把圈圈撕开,即便那个圈只是你的想象,老师也毫不姑且。记住:老师不是答案!真正的老师就是摧毁你那些圈圈的人。
经常会有学生向我请教关于对和错的问题,我往往会这样告诉他们:我不是他们对与错的评判者,并警告他们:如果这样,我就是你的罪人、是你生命中最大的仇人。
我们就像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在自己生命的画板上永不休止地画着各种圈圈,并因此陷入不同的格局中。而真正伟大的上师会毫不姑且地揭穿谎言,告诉你如何撕开这些圈圈,那些你想象的、执着的、自以为是的圈圈。记住:上师不是答案!真正伟大的上师就是摧毁你那些圈圈的人。
因此,我从不告诉我的学生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为我们的问题就是喜欢待在对错里,我们渴望做所有对的事情,害怕自己做错的事情,所以停留在恐慌和担忧里时,也待在期待和挣扎之中。这使我们怕犯错,同时还希望自己做对事情。对,成了我们的期待;错,成了我们的恐慌。因此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与恐慌。所以我曾经讲:“吓唬与勾引不是真正的佛教”。佛说自己“从未讲法”,就是指佛陀的教育从来不在评判对错层面,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如果谁说佛陀讲这样的法或从这个层面去理解佛陀,就等于谤佛。
学佛必须要带着另一个思绪去跟佛法连接。佛教不会忽悠你,要你去上天堂,或者吓唬你做错了就去地狱,这不是佛教的广告词,佛教的广告词是什么呢?——超越恐惧,超越期待才是真正的佛教。简单地说:佛法就是超越期待和痛苦,超越恐惧和挣扎就是真正的佛法。按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的佛教就是教你把那些圈圈完全突破。除此之外就是迷信,什么是迷信?自我的游戏就叫迷信,任何想像的游戏、想法的游戏就叫做迷信,超越这些想象与想法的游戏就是智慧。
通过学佛或是对灵性的追求给自己又画在另一个圈里,是非常悲哀的事情。这样的学习成了你生命的罪恶,因为这样你的生命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
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心所画的圈圈!超越一切的概念、一切的想像,乃至一切的景象才是佛法真正所要传递的。
佛法中的爱与智慧永远没有任何圈圈的限制。就如爱一切众生,不管是美国人、非洲人,还是日本人,都要我们没有分别的去爱。有一天,你真的做到了,你就真的超越了,那才是真正的解脱。那时候的你就是个菩萨,就是个真正的自由者。
佛法所要改变的不是你的行为,而是你的心。
当你不再待在心的圈圈里,也就不再停留在心的分别意识中。因此,当你觉察到你的心还有分别、妄念、纠结和压抑的时候,要往下追问:心是除了妄想、分别、执着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质呢?这时,你就会进入一个新的状态,我们叫做“明”,你因此开始明白心有一个特别安静的一面:没有任何文化、宗教的局限,也没有任何情绪和妄念,那是一个没有被染污的灵魂,是一份清净,这个清净就是自性的世界,是最真实的、没有任何虚构的世界。
如果没有达到自性的世界,我们就会继续待在虚无的空间里,在这里无限制的讲各种故事,而我们却对此习以为常。我们的想法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们不断地在自己生命世界的黑板上画画,心是完美的创造者,心创造了轮回,也创造了涅槃,心创造了幸福,也创造了痛苦,心创造了智慧,也创造了无明,心创造了爱,也创造了悲伤……
所以,我们学习禅修,来五台山参加行禅。可是,你是否真正问过自己:一切修炼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做一个超越心的人,一旦我们超越心的时候,我们就不会继续待在这样的游戏里,而是清楚的觉知心所有的发生,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解脱者,真正的证悟者。
记住:我们只有对心有所了解,才能离自己近了一点,离自己的生命近一点,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战胜情绪和烦恼。
所谓的佛法,其实就是对心的了解;所谓的修炼,也就是对心的了解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