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发布

做父母不简单,做孩子不容易(二)

作者:大禅Time:2018-10-14

做父母不简单,做孩子不容易


人们生孩子基本都是基于自己的需要,所以有些不顺意的孩子会质问自己的出生并没有征得自己的同意,仿佛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出现这种情况,既是因为父母做的不到位,也是因为孩子自己在长大之后没有完成角色转变真正获得成长。太多的父母自己仍然还是孩子,让他们做到真正的教育简直是不可能。

这世上并没有完美。所谓的完美是一种相对的比较,有时是相对自己,有时是相对他人。父母是否算得上称职,与学问高低或物质多寡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所以寒门中也会有出色的人闪现。但学问与物质却往往对精神世界有着间接的影响,对心胸和见识有着隐形的铺垫,所以才有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但所有这些都并非绝对,超乎寻常的追求也可能会产生非同凡响的效果。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经常看似很严格,其实很随便。面对教育,父母把自己的任务解读为看管,把孩子的任务解读为学习,以为这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双向责任。给孩子提供吃住学,给他平常的一切,却期冀孩子有超乎寻常的发挥,取得异于常人的效果,这可真是天大的奢望。

这世界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教育更如是。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如此随便,就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散养并非随便的借口,圈养更非严格的标签。而事实上,懂教育不随便的父母,并不会对孩子附加自己的期待,如果说有期待,也只是期待孩子成为一个“正常人”而已。

孩子一旦长大,他的人生便该由他自己把控。如果孩子此时还把不顺意的责任推给父母,那便是幼稚。所有原生家庭造就的缺憾,往往都是在我们自我意识尚未形成无力反抗的阶段被迫嵌入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成人的世界一切都有了自我改变的可能。

人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地碰撞中认知自我和世界,对自我的改造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个人,一旦意识到自己可以在任何的当下都可以突破固有观念的牵扯而获得新生,他的新生命便开始了。否则,所有的性格暗点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生根发芽卷土重来,使得曾经的缺憾裂缝更加撕开,有可能摧毁鲜活的生命。这便是“不正常”。

所以,不要小看“正常”。能够做一个正常人,意味着学会不再给自己制造问题。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不可能做到。一个孩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给自己制造的问题越少,前进的障碍就越小。所有曾经外界给他制造的那些不得不被迫接受的问题,会潜移默化地成为他性格的底色,日后的三观又会进一步淡化或增强这种色彩。

正如越智慧的人越承认自己无知,越聪明的父母应该越承认自己的不完美。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却去要求孩子是可笑的。承认不完美是为了让自己趋向完美,承认不完美才有可能包容孩子的不完美。这便是教学相长,父母在完善自己的同时做到了真正的教育,孩子在趋向正常的同时得到了真正的成长。

注:大禅原创严禁抄袭,转载请联系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注微信禅修营公众号:

进入另一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门标签: 大禅

博客

热门信息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