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发布

葛印卡老师文集(上)

时间:2018-08-03
前言
 
从接触内观禅至今已一月有余,一直想分享一些感受,但因语拙犹豫几次也就作罢。前些日子应风柳之邀,加之手上正好有一本介绍内观禅的书——《生活的艺术 ——葛因卡老师所教的内观》,现摘录书中内容,权作了却心愿。
    葛因卡老师是退休的企业家,曾经是缅甸的印度侨领。他出身于传统的印度教家庭,自年轻就患有严重的偏头痛。在遍寻良方的因缘下,于一九五五年遇到乌巴庆长老。 乌巴庆长老是众所皆知的资深政府要员,私底下则是教导内观的老师。 葛因卡先生跟随乌巴庆长老学习内观时,他发现这个方法,不仅超越了肉体上的痛苦,并且它超越了文化与宗教的藩篱。
    葛因卡老师的课程吸引了数以千计、来自不同背景的人。
    假如你有机会,能够放下所有世俗的责任十天,住到一个安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受任何的干扰。这个地方提供基本的食宿,而且随时有人帮忙,让你住的还算舒适。你只要避免与他人接触,并且除了必要的活动之外,在你醒着的时候,都闭目凝神、将心专注于一个选定的对象之上。你愿意来参加吗?
    每个人都习惯性地认为,外在色世界才是真实的,生活就是与外在实相接触,向外寻求物资及精神的食粮。但事实上,只有当我们每个人用身心去体验时,宇宙才真实存在。宇宙从来不在别处,它一直就在当下。探索我们自身的当下,即是探索这个世界。除非我们仔细探索内在的世界,否则我们对它的了解,只止于信念,或是知性的概念而已,而永远无法知道实相。然而,藉着观察自己,我们就能够直接体悟到实相,并且学会用正面、积极的方式来应对。
    内观(Vipassana:味帕沙那)在巴利文中,是“洞见”的意思。
    内观法以十天的课程传授,课程开放给任何真心想学习此方法,而且身心都适合的人。十天当中,参加的学员只能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与外面世界接触。学员不可以阅读或写字,并且要暂停任何宗教仪式或其他的练习,完全按照所教的方法用功。在整个课程其间,他们遵守一套基本的道德规范,其中包括独身生活,以及戒绝所有的麻醉物品,同时在前九天的课程之中,学员之间要保持静默,不过他们可以向指导老师请问内观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和服务人员谈生活上的问题。
    内观者所经历的过程,也可比喻成外科手术,就像刺破蓄脓的伤口一样,要切开伤口,压挤伤口,除去脓液,是非常痛苦的事。但是若不如此做,伤口永远无法痊愈。一旦除去脓液,已及它所造成的痛苦,伤者就能够重获完全的健康。同样的,藉着这十天的课程,内观者除去心中部分的紧张压力,就能享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内观者会发现,从课程中所获得的任何内心的力量,任何所学到的东西,都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上,让自己获益良多,并且,对他人也有好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丰富和快乐。
第一章 探 索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安详与和谐,因为这些正是我们生命中所缺乏的东西.人人都希望快乐,而且把快乐视为我们的权利.然而快乐这个目标,是我们努力争取,却鲜少获得的.
我们不会将自己的不快乐只局限在自己的身上,反而不断地将自己的痛苦倾倒在他人的身上.一个不快乐的人,会使得他的周遭,充满焦虑不安的气氛,任何人进到那个环境中,也会感到激动和不快乐.就这样,个人的紧张不安,汇集成整个社会的紧张不安.
处处不如意,这就是生命的根本问题:不想要的一再发生,想要的却渺不可得.而我们对这种种缺憾的形成和前因,却又一无所知.正如我们对自己从那里来、往何处去,也茫然无知一样.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发现一种方法,可以洞见自身的实相,并体验到从痛苦中解脱的大自在.
佛陀强调,他所教导的,不是他的创造发明,也不是经由神迹显现的.他所教导的只是真理、实相,是经由自身的努力而发现的.在他之前有许多人发现过这真理,在他之后也会有许多人发现.
个人对真理的亲身体验才是最佳凭据,不应该单凭信仰就接受任何东西,而应细察它是否合理、实际、有益.同样地,我们也不能仅藉推理检视的方式就在知性上完全接受某种教导.如果我们想从真理中获益,就必须直接去体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知道它是真实不虚的.
“你们每个人,应当以自己为岛屿,以自己为归依不以任何他物为归依处:以真理为岛屿,以真理为归依,不以任何他物为归依处.”(佛陀)
生命中唯一真正的归依、唯一可以立足的根基、唯一能够给我们适当的引导和保护的,就是真理、法、自然的法则,由自己亲历亲证的真理.
无论这个人多么神圣,对他的坚定信仰不足使我们解脱.缺少了对实相的直接体验,就不可能解脱、得救.因此,真理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讲述真理的人.我们崇敬教导真理的人,但是最能表达我们对他崇敬的方法,就是自己努力去体悟真理.
佛陀所教导的是每个人都能够遵循的正道.他称此为”八圣道”,也就是由八个相互关连的部分所构成的修持方法.这条道路之所以神圣,是在于任何走上这条道路的人,都一定会成为拥有高尚心灵的圣者,远离痛苦烦恼.
这是一条洞察实相本质的大道、一条了悟真理的大道.为了要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必须能如实地观察.我们必须学会认清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实相,并且穿透表层,觉察较细微的实相,再进一步了解最终的实相,最后终能体证到自痛苦中解脱的真理.
唯一能够直接体验真理的方法,就是向内观照,观察自己.有生以来,我们早已习惯向外看.我们总是对外在的人与事深感兴趣,却很少检验自己,检验我们的身心结构、我们的行为、自身的实相.因此,我们对自己始终一无所知.我们不了解无明(avijja)对我们造成多大的伤害;也不知道,我们一直都被自己内在未觉知的力量所奴役.
要领悟真理,必须将这内在的黑暗驱走.我们必须洞察自身的本质,才能了解存在的本质.因此,佛陀所指出的,是一条向内观照、自我觉察的道路.佛陀曾说:
“就在这具有心识的六尺之躯,揭示了宇宙、宇宙的升起、寂灭、以及走向寂灭之道.”
整个宇宙及其运作的自然法则,都必须在我们自身体验.也唯有在我们自身内部,才能体验.
这条正道也是一条清静之道.我们探究内在的真理,不是出于知性的好奇,而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透过对自身的观察,我们第一次觉察到那些受制约的习性反映、那些遮蔽了我们的心眼、隐藏了实相、制造痛苦的种种偏见.我们看清累积在内、令我们一直焦躁不安、痛苦烦恼的紧张压力;而且我们也体认到,它们是可以去除的.渐渐地,我们学会如何让它们分解消融,而我们的心就变得清静、祥和、快乐.
这条正道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认真修持的过程.我们并不是心存企盼地走上这条道路,寄望累计一些只有来世才可享用的福德;或是渴望死后能进到人们所想象的天堂.修持的益处应该是具体的、有助于己、而且可以在当下体验的
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导必须靠实修.仅仅对佛陀或是他的教导充满信心,是不能够帮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的.对这条正道只有知性上的了解,也同样无济于事.只有当信心与知性上的了解,能激励我们开始步上实修之路时,它们才有意义.唯有实修佛陀的教导,才会有具体的结果,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只有实际被运用的正法,才有效用.如果这真是一条从痛苦走向安乐的道路,那么随着我们不断精进练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会变得愈来愈快乐、和谐、与自己无所求.同时,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应该会变得愈来愈安详和谐.我们不仅不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反而应该能够产生正面的作用,促进众人的快乐和福址.要步上解脱之道,我们必须过正法的生活,过真理、清静的生活.这才是实践佛陀教导的最佳方法.当正法被正确地实践时,它就是生活的艺术.
问题与回答
问: 你谈到习性(制约).这种训练会不会也是一种对心的制约,虽然它是一种正面的 制约?'
答: 恰好相反,它是一种去除习性(制约)的过程.不是勉强任何东西加诸于我们的心上,而是自自然然地除去不净的杂质,留下善的、正面的品质.透过负面情绪的清除,呈现正面的品质,而正面的品质就是纯净的心的本来面目.
问: 但是在一段时间里,以特定的姿势打坐,而且用某种方式引导注意力,就是一种制约啊!
答: 如果你把它当作游戏,或是一种机械化的仪式,那么没错------你是在制约你的心.但这样是错用了内观.正确的内观,它就能使你直接亲证真理,而由于这种亲身的验证,了悟就自然而然地开展,而能将所有过去的习性拔除.
问: 像这样不问世事,只是整天坐在那儿禅修,不是很自私吗?
答: 如果最终的目标是这样,那的确很自私.但是禅修只是一个方法,帮助我们达到一个绝不自私自利的目标:一个真正健康的心.当你生病了,你住院以复原,你不是到医院待一辈子,你只是在那儿调养身体,然后才能健健康康地来面对日常生活.同样地,你参加内观课程,以得到心灵上的健康,然后以健康的心灵,在日常生活当中,为自己及众生谋福利.
问: 即使面对他人的痛苦,仍然保持快乐和安详------这岂不是完全麻木不仁吗?
答: 对于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并不是说你自己必须得伤心难过.相反地,你应该保持冷静和平稳,如此一来,你才能采取行动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如果你也跟着伤心难过,徒然增加你周遭的不快乐,既帮不了别人,也帮不了自己._
问: 为什么我们不能活在安详之中?
答: 因为缺乏智慧.没有智慧的生活,是一个充满错觉的生活,它焦躁不安,充满痛苦.我们的首要责任,是过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对自己以及他人都有益的生活.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学会运用我们察觉自身、察觉真理的能力.
问: 为什么非要参加十天课程来学这个方法?
答: 如果你能参加更长的课程,那就更好了!但是要掌握这个方法的纲领,至少要十天的时间.
问: 为什么在十天当中,我们必须留在上课的场地内?
答: 因为你们是在这里动一项心灵的手术.身体的手术必须在医院里进行、在一个不会受到感染的手术室里.在这课程的场地内,你能够不受外界任何干扰地进行心灵的手术.当课程结束,手术完成的时候,你就可以再一次面对外在的世界了.
问: 这个方法能治愈身体上的不舒服吗?
答: 可以,但那是副产品.当心理压力消失时,许多受心理影响的身体疾病,自然不药而愈.如果心情激动,会发生身体上的疾病.当内心变得平和清静,身体上的疾病就自然而然地清除了.但是如果你把目标定在治病,而不是净化内心,那就两样都得不到.
问: 你认为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答: 从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生而为人,有殊胜的能力,能够深入内在、观察实相,并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不去运用这个能力,就是浪费生命.好好运用它,过一个真正健康、快乐的生活!
问: 您谈到充满负面情绪.如果是充满正面的东西呢:比如说,爱!
答: 你所说的”正面的东西”,就是心的本来面目.当心中没有了烦恼习气,就时时充满爱------纯净的爱------你会体会到安详和快乐.如果将负面情绪除去,剩下的就是正面的东西、就是清静.愿全世界都沉浸在这清静之中!

第二章 起点

痛苦的原因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之间.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实相,就可以体认出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所有的智者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我们必须从认识自身的本质着手,否则就永远不可能解决自己的烦恼,或是这个世界的种种问题.
但是我们究竟对自己了解多少呢?我们每个人都深信自己很重要、很独特,但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都只是浮面的.在较深入的层次上,我们对自己一点都不了解.
佛陀透过对其自身本质的研究,来研究人的现象.他摈弃所有的成见,探讨内在的实相,领悟到每个人都是五种运作过程的聚合体,其中四种是心理的,一种是身体的.
身(物质)
让我们从身体的层面开始.这是最显而易见、最清楚明白的部分,很容易就能由感官觉察到.但是我们对它真正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表面上看起来,人可以随着他的意志控制身体的行动.但是就另一个层面而言,所有体内的器官都不受我们的控制,它们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运作.就更细微的层面而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内,不断发生的生化反应,我们完全没有体验、一无所知.然而这个层次还不是物资现象的最终实相.追究到最后,这个看似坚固实在的身体,是由许多次原子微粒和空间所构成的.更有甚者,即使这些次原子微粒,也不是具坚实性.一个次原子微粒存在的时间,比一兆分之一秒还要短暂.这些粒子持续不断地生起、灭去,存在又逝去,就像一股振动之流.这就是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所发现关于身体以及所有物资的最终实相.
现代科学家经由亲自研究,已经认同并且接受这个有关物资世界的最终实相.
佛陀发现整个物资世界是有许多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以不断的变化,呈现出物资的特性:软硬的性质(地)、粘着的性质(水)、冷热的性质(火)、和动的性质(风).它们结合在一起,组成各种结构,似乎有某些恒常性,但事实上,都是有极其微小的”极微”组合而成,它们不断地生起又灭去.这就是物质的最终实相:波动或粒子的持续之流.而这就是每个人自称为”我”的这个血肉之躯.

身体的运作过程之外,还有心理的运作过程,,也就是”心”.虽然摸不到也看不到,但是”心”与我们的关联似乎比”身”还要密切:我们或许可以想象,在没有了血肉之后,心仍有可能存在,但我们却难以想象,没有了心,该如何存在下去.然而,我们对心的了解,何其有限;对心的控制力,又是何其薄弱.它常常违背我们的意愿,做些我们不想要做的事.我们对意识表层的掌控力是微乎其微;至于潜意识,则似乎完全超乎我们的掌握或了解,其中充满了各种我们可能不认同、或并未察觉的力量.
就像审视他的身体一样,佛陀检查他的心.他发现以广泛、全面地来看,心是由四种运作过程所组成的:认知(识蕴),辨别(想蕴),感受(受蕴),以及习性反应(行蕴).
第一种运作过程是认知(识蕴),是心接收的部分,是一种未辨别的觉察或认知的作用.纯粹只将身心上所发生的任何现象及接受到的任何讯息予以接收.它只记载各种经验的原始资料,而不加以辨别名目,或做价值判断.
第二个心理运作过程是辨别(想蕴),是一种辨别的作用,这个部分是辨别识蕴所接收下来的任何东西.它将输入的原始资料,予以分辩、命名、归类,并且做出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接下来的部分是感受(受蕴).事实上,每当接收到任何讯息,感受立刻生起.它是一个讯号,表示某件事情正在发生.只要不对讯息加以评价,感受就会保持中性.但是,一旦对输入的资料赋予价值判断,感受就随之变得愉悦或不愉悦.
如果感受是愉悦的,就会期待这愉悦的体验能够延长或强化;如果感受是不愉悦的,就一心想将它排除终止.结果心就会生起喜欢或厌恶的习性反应._
其他的感官接收到讯息后,也生起同样的运作过程:识(认知)→想(辨别)→受(感受)→行(习性反应).这四种心的运作,远比组成物资实相的粒子,变化的更快.当感官接触到任何物质的瞬间,这四种心理运作过程就如电光火石般,迅速地发生.随着接下来每一接触的瞬间,这四个过程都一再重复.然而,这过程发生的如此迅速,以至于我们无法察觉到正在发生的实相.只有当某种特定的习性反应,一再重复地发生了好一段,形成明显、强烈的心态时,我们才能在意识的层次,觉察它.
佛陀曾说:
"觉悟者已舍弃所有理论,因为他已亲见物资、感受、辨别、习性反应、认知(色、受、想、行、识)的真相,以及它们的生起和灭去"。
佛陀发现,不管表相如何,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一连串前后不同但相互关联的事件。每个事件都是前一个事件的结果,而且毫无间断地连续下去。这些密不可分的事件接连地发生,表面上看来是连续不变的、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人,但这只是表面的实相,不是最终的真理。
我们或许可以给一条河取个(固定的)名字,但事实上,它只是不断流动的水,从未在河道中稍作停留。我们可能会视烛火为持续不变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细看就会了解,事实上,它只是灯芯燃烧的瞬间火焰,然后立刻就会被新的火焰所取代,片刻不停。我们谈及电灯的光,却从来没有停下来想想,它实在就像河流一样不停的流动,一股能量因极高频率的振动,而流过灯丝。每一瞬间有新的东西生起,它是过去的产物,而在下一刻又被另一个新的东西所取代。这些事件的连续是如此地迅速无间断,以至于很难加以分辨。对整个过程中的某个片段,我们不能说,现在这个片段和之前的片段是完全相同的;也不能说,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不过,流动的过程的确发生了。
同样的道理,佛陀了悟到,人并不是已经成型的、永恒不变的实体,而只是时时刻刻不停流动的过程。没有真正的“众生”,只是不断的流动,不断形成的过程。当然,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必须与人相处,彼此将对方或多或少视为有既定的、不变的本质。我们必须接受外在的、表面的实相,否则的话,就完全无法过日子了。外在的实相是一种实相,但只是表面的实相。就更深层来说,真正的实相是,整个有生命、无生命的宇宙,都处在一种持续的变化状态之中------不断地生灭、生灭。每个人事实上都是瞬息万变的次原子微粒之流,加上认知、辨别、感受、以及习性反应(识、想、受、行)的心理运作过程,这些心理的运作过程比身体色)过程的变化还要迅速。
这就是每个人念念不忘的“自我”的最终实相:这就是我们身处其中的身心连续事件。如果我们能直接体验、而正确地了解,就可以找到离苦之道。
问题与回答
问:我不太确定您所说的“心”是什么意思。我找不到心。
答:心在身上无处不在,在每一个原子之中。每当你感觉到什么,心就在那里。心能够感觉。
问:那么您所说的“心”不是“头脑”罗?.?
答:哦!不,不,不。在西方,你们认为心只存在头脑里。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问:心是存在整个身体吗?
答:是的,整个身体都包含了心(注:根尘接触产生六识,六识都属于心)
问:你都是用否定面来谈这个“我”。难道它没有肯定面的部分吗?难道没有任何“我”的体验,是令人充满愉悦、祥和、和喜乐吗?
答:透过内观,你就会发现,所有这些感官上的享乐都不持久,它们来了又去。如果这个“我”真的很能享受到感官上的快乐,如果这些都是“我的”快乐,那么“我”一定对这些快乐多少有些主控权。但是它们只是生起又灭去,完全不受“我”的控制。哪里有“我”呢?
问:我所指的不是感官上的享乐,而是处在一个很深的层面。
答:在那个层面,“我”已经毫不重要了。当你到达了那个层次,自我就消融了,只有喜悦。这个有关“我”的问题,到那时就不存在了。
问:好吧,我们不要说“我”,就说有个“人”在体验吧。
答:是感觉本身在感觉。没有一个“人”在感觉。万事万物就这样发生,就是如此而已。现在你们觉得,似乎一定要有个“我”在感觉,但是如果你开始练习,你会达到“自我”消融的阶段,到时你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问:我来这里是因为我觉得“我”需要来这里。
答:是的!相当正确。平常为了方便,我们无法避免这个“我”或是“我的”。但是执着于“我”或“我的”,把它们当成究竟的实相,那样只会带来痛苦。
问:我在想,是不是有人造成我们的痛苦?
答:没有人令你痛苦,是因为你在自己心中产生了紧张才造成自己的痛苦。如果你知道如何不这样,那么在任何情况下就容易保持安详和快乐。
问:我可以了解内观对身心失调、不快乐的人有帮助,但是对那些生活很满意,原来就很快乐的人呢?
答:一直对生活的浮面享受感到满意的人,是对心深处的烦恼茫然无知的人。他自以为是快乐的人,但是他的快乐并不持久,在潜意识里产生的压力会不断地增加,迟早会在意识的表面呈现出来。一旦如此,这个所谓快乐的人,就变得痛苦不堪。所以何不立即开始努力,来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呢?
佛陀与科学家
身体(物资)的实相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是佛陀由检视自身而体验到的。他以高度专注的心,深入自身的本质,发现整个身体(物资)的架构是由很小的次原子微粒组成的;而且这些微细的次原子微粒不断地生灭变化。佛陀说,在一弹指或一眨眼间,每个次原子微粒已经生灭几百万兆次了。
许多年前,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科学家,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并做了许多实验以了解组成物资宇宙的次原子微粒。原先只知道这些次原子微粒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地生灭变化。这位科学家决定要发明一种可以测出次原子微粒一秒中生灭多少次的仪器,他很适切地把所发明的仪器命名为气泡室,而且测量出次原子微粒一秒之内生灭了十的二十二次方。
这位科学家所发现的真相和佛陀一样,但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这位科学家并没有成为觉悟者,没有从烦恼中解脱,因为他没有亲身体证真理。他所获得的只是知性上的智慧,他相信这个真理,是由于他对自己所发明的仪器有信心,但他并没有亲身体验这个实相。
我并不是反对这个人或现代科学,但我们每个人应该不只是外在世界的科学家,我们也应该是内在世界的科学家,就像佛陀一样,亲身体证真理。亲身体证真理的人,回自然地改变心的习性模式,开始依照真理过日子,所做的每个行为都对自己和别人有益。如果缺乏这样的内在体验,科学容易被误用为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但如果我们成为内在实相的科学家,我们会正确地利用科学来造福全人类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真实世界与童话世界完全是两回事,没有人能够“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无法避免生命的真相------生命是不完满、不圆满、不如人意------这就是苦的 真理(苦谛)。
既然真相是如此,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知道,痛苦是否有起因;如果有的话,是否能够去除苦因,以止息痛苦。
佛陀体悟到,我们的痛苦并不是偶然形成的。就如同所有现象皆是其来有自,痛苦的背后也有原因。对所有的存在而言,这因果的法则------业(kamma)------是普遍而基本的。而且,痛苦的起因也不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

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只要我们能主宰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为造成自己痛苦的行为负责;每个人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止息痛苦。佛陀曾说:
“你是自己的主人,
你创造自己的未来。”
事实上,每个人都好像是没有学过开车、却蒙着眼睛,在繁忙的公路上开车行驶,这样想平安抵达目的地也难。他以为是自己在开车,但事实上,是车子驾驭了他。姑且不论他是否能到达目的地,只要他不想发生意外,就应该先除去眼罩,学会开车,并且尽快驶离危险。同样地,我们必须清楚觉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学会奉行正当的行为,才能够到达我们真正想去的地方。
三种行为
行为(业)有三种:身体的行为(身业)、言语的行为(语业)、意念的行为(意业)/通常我们最重视身体的行为,其次是言语的行为,最后才是意念的行为。但是,根据“法”——自然的法则——意念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身体和言语的行为,会因为意念的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果报。
言语和身体的行为、以及它们表现在外的后果,都是意念行为的结果。言行的善恶,要有意念的性质来判断。所有意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业”,才是会在未来产生果报的原因。佛陀了解这个真理,他说:
“万事万物,因心而生;
至要为心;万法唯心造。
若言谈举止出于不净之心,痛苦则如影随形,如车轮紧随与拖车牲口之足后。
若言谈举止出于纯净之心,快乐则如影随形,须臾不离。”
苦的起因
然而,究竟是何种意念的行为在决定我们的命运?如果心是由识、想、受、行四蕴所组成,那么是其中哪一个部分使苦生起的呢?在痛苦形成的过程中,四蕴或多或少都与痛苦的生起有关,不过前面三者基本上是被动的.识蕴(认知)只是接受经验的原始资料;想蕴(辨别)是将资料加以归类;受蕴(感受)展现出前面两个步骤的发生.这三者的任务只是将输入的讯息加以吸收.但是一旦心开始生起习性反应(行蕴),就有被动转变成喜爱或厌恶了.心的习性反应带动新的连锁效应,连锁效应的开始生起,就是”习性反应”,所以佛陀才说:
“ 任何痛苦的生起,
都起于习性反应.
如果所有的习性反应止息了,
所有的痛苦也就止息了.”
真正的”业”------也就是痛苦的真正起因------是心的习性反应.一闪即逝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可能不是非常强烈,也没有显著的果,但是它却会有累积的效果.每分每秒习性反应、重复不断地发生,每重复一次就更加强烈,最后就形成贪爱或是嗔恨.贪求和不满愈强烈,对我们的想法、言语、以及行为的影响就愈深------也因此制造更多的痛苦.?
想要从如此强烈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第一步就是接受苦的事实,不要把苦当做哲学概念或是一种信条,而是接受它存在的事实,它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如此接受并对苦及苦的起因有所了解,我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学会了直接体认自己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步上离苦的正道.
想要从如此强烈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第一步就是接受苦的事实,不要把苦当做哲学概念或是一种信条,而是接受它存在的事实,它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如此接受并对苦及苦的起因有所了解,我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学会了直接体认自己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步上离苦的正道.
 
第四章 问题的根源

我们的障碍、我们的无知是:我们不在意栽植何种种子,因而我们经常种植了苦树的种子,但是,到了收成果实的时候,我们突然警觉,我们想要的是甜芒果.于是,我们开始哀求,盼望能得到芒果.当知这是行不通的.

佛陀清楚地看见,痛苦确实存在.无论它令人感到多么的不愉快,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随着生命的开始,痛苦也就开始了.出生是极大的创痛.
既然生命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一定会经历生病和年老的痛苦.然而,无论我们病得多重,无论我们如何老迈、衰弱,没有哪个人想死,因为死亡是极大的痛苦.
一切众生都必须面对所有这些痛苦.我们在生命历程中,都一定会经历其他的痛苦,各种身体的或心灵的痛苦.我们在痛苦中煎熬,而得不到快乐.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不想要的却反而降临到我们身上.所有这些情形都是痛苦.
佛陀向自身内在探求,去体会痛苦的真正本质.他发现:”对五蕴的执着是苦”
就非常深的层面而言,痛苦是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个身(色蕴)和心(识蕴、想蕴、受蕴、行蕴)的过度执着.人们对自己这个个体------身和心-------有强烈的执取;而事实上,这个个体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已.这种对自身的不实想法的执取,对一种事实上不断生灭变化的东西的执取,就是苦.
执取
执取有好几种.第一种就是习于追求感官享乐的执取.上了毒瘾的人之所以会吸毒,是因为他想体会毒品在他身上造出来的愉快感受;虽然他知道吸毒只会加深他的毒瘾.同样的,我们对于贪爱这个习性,也上了瘾.一旦某个欲望满足了,我们就生起下一个欲望.所执取对象其实是次要的,事情的真相是,我们渴求这种贪爱的状态能不断地持续,贪爱本身又会在我们身上制造出愉悦的感受,而我们希望这愉悦的感受能不断延续.结果,贪爱成为我们无法打破的习惯,一种瘾.就如同上了毒瘾的人,会渐渐对他所吸的毒品麻木,因而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过瘾一般,我们的贪爱如果愈去满足就愈强烈.像这样,我们永远无法止息贪爱.而只要我们有贪爱,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快乐.
另一个很大的执着,就是对”我”的执着,这个自我、这个我们认同的自我形象.对每个人而言,”我”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我们像是周围满布铁屑的磁铁;自动地将铁屑以自己的中心排成图形;我们不假思索全都本能地想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这个世界、祈求吸引愉快的事物、排除不愉快的事物.但是没有任何人是独自存在在这个世上的;某个”我”一定会和另一个”我”起冲突.每个人所制造出来毒瘾图形,都会被别人的磁场所干扰,而我们自己也会被吸引或排斥.其结果只有不快乐与痛苦.
我们的执取,也并非仅限于”我”:我们还将执取延伸到”我的”,任何属于我们的东西.每个人都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产生很大的执取,因为它与我们有关,这些东西增强了”自我”的形象.如果这个所谓”我的”,是永恒不变的,而且这个”我”可以万古常存,永远享有”我的”.那么这种执取就不会造成任何问题.但是事实上,”我”和”我的”迟早会分道扬镳.离别的时刻一定会来临.当时候到了,若对”我的”的执取愈深,痛苦就会愈强烈.
更进一步地延伸执取,就是对”我的见解、信仰”的执取.无论它们真正的内容是什么,无论是正确或错误的,只要对它们产生执取,就一定会不快乐.每个人都深信,自己的见解和传统是最好的,一旦有人批评,我们就会十分不悦.如果我们想要解释自己的看法,别人却不接受,我们也同样会十分不快乐.
最后,是对宗教仪式和典礼的执取.真正虔诚的信仰,是培养内心的虔诚的态度,也就是心的净化,对众生的爱与慈悲.但是对宗教外在形式的执取,导致我们对形式的重视,远超过对精髓的重视.我们忽视了宗教的本质,致使我们沉沦在苦海之中.
无论是何种痛苦,所有的痛苦都与这里所提的某种执取相关.执取和痛苦同时存在.
缘起法则
是什么造成执取呢?执取是如何生起的呢?佛陀发现执取的形成,是由于刹那刹那喜爱与厌恶心理的习性反应.这些短暂、无意识的心理反应,一刻接着一刻地不断重复、加强,形成强大的引力和推力,形成我们所有的执取.执取其实就是刹那刹那的习性反应所发展出来的形态.这就是痛苦的直接成因.
而习性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感受.我们感觉到愉快的感受,便开始喜欢它;我们感觉到不愉快的感受,便开始讨厌它.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它们是如何生起的呢?佛陀进一步向内检视,他发现:感受的生起,是由于接触------眼睛接触到影像;耳朵接触到声音;鼻子接触到气味;舌头接触到味道;身体接触到可触知的东西;心接触到念头、情绪、想法、想象或记忆.我们经由五种感官以及心体验这个世界.每当某种对象物体或现象接触到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之一,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就生起了.
只要接受的六根运作正常,接触是无可避免的.
那么为何有六根存在呢?因为它们是来自身心之流(名色).而为什么有身心之流呢?它是由何生起的呢?佛陀了解,这种过程的升起,是由于”识”,这是一种将世界分成能知和所知、主体和客体、”我”和”他”的认知行为.由这种划分,就有了个体的”出生”.每一个片刻,识一生起,就有某种特定的身、心的形成.在下一个片刻,识又变成一个稍微不同的形式.在人整个存在的过程中,识不停地流动、变化.最后到死亡的一刻,识仍不停止、毫不间断,心识在下一个片刻中,又变成一个新的形式.从一个存在到下一个存在,生生世世,心识之流持续不已.
心识之流的生起,是由于习性反应.心片刻不停地起习性反应,每一个习性反应都是心识之流毒瘾推动力,使它延续到下一刻.习性反应愈强烈,它供给的推动力就愈大.片刻间的轻微习性反应,只能让心识之流持续片刻.但是刹那刹那好恶的习性反应,如果强化成为贪爱或嗔恨,它的力量就增强,使心识之流持续好几个片刻、好几分钟、甚至好几个小时.如果贪爱、嗔恨的习性反应更进一步加强,就会让心识之流持续数天、数 月、数年,甚至从此生持续到来生.
而习性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无明: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生起习性反应的这个事实,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对象生起反应.我们对存在的无常、无我的性质完全无知:我们;也同样不知道,对存在的执着就会带来痛苦.因为不知道自身真正的本质,我们盲目地起反应.因为不知道我们以起了习性反应,我们持续地盲目反应下去,并且任由它们愈演愈烈.因此,由于无知,我们被困在习性反应的牢笼中.
这就是痛苦之轮开始转动的方式:
若无明生起,习性反应就发生(无明缘行);
若习性反应生起,心识就生起(行缘识);
若心识生起,心和身就生起(识缘名色);
若心和身就生起,六根就形成(名色缘六处);
若六根生起,接触就发生(六根缘触);
若接触生起,感受就发生(触缘受);
若感受生起,贪爱、嗔恨就产生(受缘爱);
若贪爱、嗔恨生起,执取就产生(爱缘取);
若执取生起,未来的存有就形成(取缘有);
若未来的存有就形成,生就开始(有缘生);
若有了生,就有老、死、愁、叹伤、身心之苦、忧以及恼(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
如是大苦蕴聚生起了.
就是这因果链------缘起毒瘾法则------将我们带到目前存在的状态,并且面对一个有苦的未来.
这就是真相:痛苦始于对自己本身的实相无知、对所谓的”我”的这个现象的愚昧无知.而苦的下一个起因,就是心的习性反应.我们被无明所蒙蔽而累积贪爱、嗔恨反应;盲目反应发展为执取,导致种种的不愉快.这种盲目反应的习惯就是”业”,塑造了我们的未来.而习性反应之所以生起,是由于对自己本身性质的无知.无知、贪爱和嗔恨是生命中所有痛苦的三大根源.
离苦之道
每一件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若因缘灭,则结果亦灭.这么一来,可以将苦升起的过程逆转:
若根除无明,并将其完全止息,习性反应就止息(无明灭则行灭);
若习性反应止息了,心识就止息了(行灭则识灭);
若心识止息了,心和身就止息了(识灭则名色灭);
若心和身止息了,六根就止息了(名色灭则六处灭);
若六根止息了,接触就止息了(六处灭则触灭);
若接触止息了,感受就止息了(触灭则受灭);
若感受止息了,贪爱、嗔恨就止息了(受灭则爱灭);
若贪爱、嗔恨就止息了,执取就止息了(爱灭则取灭);
若执取止息了,未来的存有就止息了(取灭则有灭);
若未来的存有止息了,生就止息.了(有灭则生灭);
若生止息了,老、死、愁、叹、身心之苦、忧以及恼就止息了(生灭则老、死、愁、叹、苦、忧、恼灭);
如是大苦蕴聚止息了.
如果我们不再有无明,就不再有盲目的习性反应,也不会有随之而来的各种痛苦.而一旦不再有痛苦,我们就能体验到真正的安祥、真正的快乐.痛苦之轮就转成解脱之轮.
连续的存在之流
佛陀用”十二缘起”之轮,解释轮回的过程.
轮回是一个重复的循环,是前世和来世的延续.我们的行为是驱使我们生生相续的动力.每一生的卑下或高贵,取决于我们过去行为的低劣或高尚.然而,佛陀体悟到,即使在最尊贵的境界,痛苦依然存在.因此,我们的努力,不应该是为了求得幸福的来生,因为没有任何来生是全然幸福的.我们目标应该是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当我们将自己从痛苦的循环中释放出来,就会体验到纯然的快乐,远胜于任何世俗的享乐.
轮回并不是一般所认为的,有一个不变的灵魂或自我,在一次有一次的生死中转世投胎.佛陀说,恰恰不是这样,他强调没有一个恒久不变、生生世世连续不已的实体:
“就如同牛奶从乳牛而来;凝乳从牛奶而来;奶油由凝乳而来;清奶油由粗奶油而来;精制奶油由清奶油而来.当它是牛奶的时候,不会被认为是凝乳、或是粗奶油、或是清奶油、或是精制奶油,无论何时,只有现在的存在状况是真的,而非过去的或未来的存在状况.”
佛陀认为,并非有一个固定的自我,在生生世世中一再轮回;但也并非没有前世或来生.相反地,佛陀体悟到并且教导我们:只要我们的行为不断的给这个过程推动力,这个有的过程是会一个接续一个存在下去的.
即使有人相信这一辈子是唯一的存在,仍然与缘起之轮有所关联.每一刻当我们对自己的盲目反应茫然无知,我们此时此刻就会体验到痛苦.如果我们能除去无明,不再盲目反应,我们就可以在当下体会到安详.天堂和地狱就存在于此时此地,它们可以就在今生、在此身内体验.佛陀曾说:
“即使有的人认为没有其它的世界、行善行恶在未来并没有赏罚,但是一个人可以就在此世过得快快乐乐,只要他能让自己远离嗔恨、恶念以及焦虑.”
无论是否相信前世或来生,我们仍须面对此世由于盲目反应所引起的问题.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立刻去解决这些问题、采取步骤终止盲目反应的慣性,以终止我们的痛苦、并且当下体验解脱的快乐.
问题与回答
问:难道没有好的贪爱和嗔恨吗------例如痛恨不义,渴望自由,恐惧身上的伤害?
答:贪爱和嗔恨决不可能是好的.它们只会让你紧张、不快乐.如果你行动的时候,心怀贪爱或嗔恨,也许目的是值得的,但你却是用不健康的方法去完成.当然你必须行动以保护自己免于危险.但若是出于恐惧而为之,则会生成恐惧的情结,长此以往将会伤害到你自己.或是出于愤恨之心,即使成功地战胜了不义,但是愤恨却变成一种有害的心理情结.你必须对抗不义,你必须保护自己免于危险,但是你可以用一个平衡而不紧张的心去做.以平衡的心,出于对众生的爱,你可以努力达到好的结果.心的平衡永远有帮助,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
问:想得到一些物资的东西,来让生活过得更安适一点,这有什么不对呢?
答:如果那种需要是真的,就没有什么不对,只要你不对它产生执着.例如说,你口渴想喝水,这里面就没有什么不对的.你需要水,所以你采取行动,拿到水,而解了渴.但是如果它变成一种非得到不可的执取,就没有一点帮助,反而会伤害你.任何你需要的必需品,你正当以求.如果无法得到,就微笑着用别的方法再试一下.如果成功了,就要不执取的心态来享受你得到的成果.
问:对于计划未来,也是贪爱吗?
答:同样地,衡量的标准是看你有没有执着于你的计划.人人都会预先设想未来.如果你的计划没有成功,就哭哭啼啼,你就产生执着了.但是如果你不成功,仍然可以微笑地想:”嗯,我已经尽了全力.所以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下次再试就是了.”------这就是不执着,你也就能常保快乐.
问:停止”缘起之轮”,听起来像是自杀、自我毁灭.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呢?
答:想毁灭自己的生命是绝对有害的,如同生命的贪恋也一样有害.相反地,我们应该学会顺其自然,不贪恋任何东西,即使是解脱(也不贪恋).
问:但是你说,一旦习性反应之链最后终止了,再生也就停止了.
答:是的,但那是未来久远的事.好好关心此生吧!不要担心未来.把现在的日子过好,未来自然会好.确实,当所有造成新生命的习性反应都止息了,生死的过程就停止了.
问:那么这不就是毁灭、灭除吗?
答:是”我”这个幻相的毁灭,是痛苦的灭除.这就是”涅槃”这个字的意义:燃烧的止熄.每个人都片刻不停地在贪爱、嗔恨、无明中燃烧.当燃烧停止,痛苦也就停止了.那时所剩的只有正面的东西.但是要用语言文字加以形容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超越感官范畴的.你必须在此生中体验它,才能知道那是什么.那时,对毁灭的恐惧就消失了.
问:那时心识会怎么样呢?
答:何必担忧那个呢?思考某种只可体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是毫无帮助的.这只会令你忘了真正的目的是努力达到目标.当你达到那个阶段,你会乐在其中,所有的疑问都会一扫而空,你再也不会有任何疑惑了.努力去达到那个阶段吧.
问:对这个世界没有执取,人们怎么生活下去呢?如果父母什么都不执取,他们可能会对孩子漠不关心.人怎么可能毫不执取地去爱、去过日子呢?
答:不执取并不意味着漠不关心.正确的说法是”圣者的无差别心”.身为父母必须用全部的爱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但没有执取.出于爱心,你做你该做的事.假如你悉心照顾的病人,病情毫无起色,你并不会因此而哭泣,因位那是无济于事的,你试着以平衡的心,找出其他的方法帮助他,这就是”圣者的无差别心”.既不是冷漠以对,也不是以习性反应生起忧虑,而是以平衡的心,采取真正正确的行动.

第五章 戒的训练

佛陀发现了一条可以根除痛苦的实修之道.这条实修之道就是”八圣道”.简单地解释就是: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此乃觉悟者的教导.
佛陀提出了一个分辨善恶好坏而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任何行为,若会伤害他人、或是干扰到他人的安详和谐,就是不好的行为,也就是恶行;而任何可以帮助他人、令他人安详和谐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也就是善行.心要达到真正的清静,不是靠宗教仪式或是道理上的分析,而是要靠自己直接体悟自身的实相.
八圣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三学.
持戒的重要性
任何人想修持正法都必须由持戒开始.持戒是修行的基础.我们之所以要持戒,是因为不良的言行举止,不仅会伤害到他人,也会伤害到我们自己.试想当一个人做了坏事------侮辱他人、杀生、偷盗、强暴等恶行------却希望自己心中不受任何煎熬、不起任何贪爱和嗔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贪爱和嗔恨生起的那一刻,不仅带来眼前的不快乐,更为未来的无边烦恼种下苦因.
佛陀说:
现在燃烧,以后也燃烧.
为恶的人身受双重苦.
现在快乐,以后也快乐,
积善之人享受双重乐.
我们不必等到死后才体验天堂与地狱,我们活着时,在自身之中就能体验得到.我们做不好的行为,就体验到贪爱与嗔恨的地狱之火;我们做好的行为,就体验到内在安详的天堂.
持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们都希望能深入观察自己,培养洞察力,以照见自身的实相,这有赖于一颗非常清明平静的心.一池水若是搅扰不定,就无法看清它的深处;同样地,想要往内深观,就需要一颗平静而不受干扰的心.
还有另一个原因说明为何持戒是必要的:实践正法的人,努力不懈想要达成解脱一切苦的最终目标.因此他必须谨言慎行,远离所有会令旧有习性增长的行为.所有会伤害他人的行为举止,都是因贪、嗔、痴而起,随贪、嗔、痴而来的.所以只要做了任何有害众生的事,都等于在修行的道理上不进反退,阻碍了解脱道上的进展.
八圣道中有三部分是属于持戒的训练:正语、正业和正命
正语(正当的言语)
说话必须纯洁有益,纯洁要靠去除不净来达成,因此首先要了解,不净的言语是由什么组成的.不净的言语包括(一)说谎;(二)搬弄是非;(三)背后中伤以及诽谤他人;(四)说话尖酸刻薄;(五)无意义的蜚短流长,浪费自己及他人的时间.只要戒除这些不净的言语,那么所说的自然就是”正语”了.
但正语并非只有消极的意义,佛陀曾说:
修持正语的人:说话诚实坦白、正直可靠;化解争端、促进团结.以和谐为乐、以和谐为贵,舌灿莲花,制造和谐的气氛.用词柔和、悦耳、仁慈、温柔、有礼、合宜.根据事实、权衡轻重、遵循法理,在恰当的时机才开口说话.所言皆值得传颂、合时合理、谨慎恰当、振奋人心.
正业(正当的行为)
行为也必须要清静.如同”正语”,我们也必须了解何者构成不清静的行为,如此才可戒除它们.不清静的行为包括了(一)杀生;(二)偷盗;(三)不当的性行为;(四)饮酒吸毒而神思恍惚.只要避免这四种不当的行为,所做的自然就是正当、有益的行为了.佛陀形容行正业的人:
干戈不兴,避免伤害任何生命;充满慈爱,为众生谋福;光明磊落,清静地过活.
戒律
要修正语与正业的方法就是持五戒,也就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戒酒、戒除麻醉品.
持戒,不论是五戒、八戒或是十戒,并非空洞的传统规定.”戒”的字义就是”增强训练的步骤”,是确保正语和正业,不伤人伤己的实际方法.
正命(正当的谋生)
每个人都应该有正当的谋生方法.”正命”有两个依据的标准.首先,谋生的方法不可以触犯五戒;更进一步来说,谋生的方法也不可以促使他人犯五戒.无论直接或间接,我们的谋生方法都不该伤害到众生.
同样地,即使所做的工作不会真正伤害到他人,但却心存恶念,希望别人受到伤害,那也绝对不是正命.
只要从事的行业,是为了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以维持生机,同时帮助他人,那么这份工作就称得上是”正命”.
问题与回答
问:坚持正当的行为,算不算是执着呢?
答:不是;只要尽你的能力去做,了解到结果不是你所能控制的.尽你所能,但将结果顺其自然、留给正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问:那就是说,愿意尝试错误罗?
答:如果你做错了,接受它,下次不要重复同样的错误.如果又失败了,你笑一笑,再试试别的方法.如果你能在面对失败时,一笑置之,并不执着.但如果失败使你沮丧忧伤,成功让你得意忘形,你就是执着.
问:那么说来正当的行为,只是你所做的努力,并不是结果?
答:不是结果.如果你的行为是好的,结果自然就会是好的.正法自会处理结果的事.我们没有能力去选择结果,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只要尽你的能力去做就对了.

第六章 定的训练
籍着持戒,我们企图控制自己的言语和外在的行为.然而,苦的起因却来自我们内在的行为.如果我们的内心仍旧在贪爱嗔恨等有害的情绪中翻滚煎熬,那么只限制外在的言语和行动,是毫无用处的.
如果我们能停止不当的意念行为,那么要远离外在不当的言行举止,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因而问题是出在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必须从心的层次上着手.
为了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采取修的方式------从字面上来说,”修”指的是”心的开发培养”;一般的说法,就是”禅修”(maditation).
禅修包含”修定”和”修慧”二部分的训练.”修定”又被称为”修止”;而”修慧”则被称为”修观”(修习内观).禅修之道始于修定,它是八圣道的第二阶段.
八圣道中有三个部分是修定的训练:正精进、正念、以及正定.
正精进
正精进是禅修的基础.心很容易为贪、嗔、痴所征服或动摇.我们必须使心力增强,才能让心变得坚定不移,成为最有用的工具,来检验我们自己本质中最细微的层次,揭开并除去我们的习性.
一个要为病人诊断病情的医生,会先采集血液样本,放到显微镜底下,在检视样本之前,他必须先将显微镜对焦并固定,才能开始检查样本、找出病因、并决定适当的治疗方法,对症下药.同样地,我们也必须对准心的焦点,专注地置心一处,这样才能将心变成检视自身最细微实相的工具.
佛陀针对每一个从他学法的人,设计了各种让心专注的方法.其中最适于探索内在实相的方法,也是佛陀自己修持的方法,就是”入出息念”(安那般那------安般念).亦即”对呼吸的觉知”.
呼吸是一个人人皆拥有的可供专注的对象.开始练习观察呼吸时,禅修者要坐下来,闭上眼睛,身体保持舒适端直.最好能在安静的房间内坐着,注意力才不会分散.一旦安静下来,将注意力从外在世界转向内在世界,禅修者就会发现,自己身上最显著的活动就是呼吸,就将注意力导向呼吸:入息和出息.
不过,这可不是在联系呼吸,而是在训练我们的觉知.不要刻意控制呼吸,而是有意识地去观察呼吸的如实面目:长或短,重或轻,深和浅.尽可能地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要分心而中断了觉知.
一旦开始练习,我们立刻就会发现,这是何其困难.我们才开始把心定在呼吸上,腿上的疼痛就令我们转移了注意力.我们努力压抑心里的杂念,千头万绪却涌上心头:过去的回忆、未来的计划、各种希望和恐惧,总有某件事会勾起我们的念头,而过了一会,我们才发觉自己已经完全忘记呼吸这回事了.我们再接再厉、从新开始,但是一眨眼功夫却发现,在不知不觉之间,心又溜走了.
到底是谁左右了我们的注意力?一旦开始练习观息,我们就会发现,心是如此的千变万化无法掌握,就像一个受宠的孩子,拿了一个玩具,玩腻了,就一个换一个;心也是如此不安定,不断地转变注意的对象,跑离所要观察的实相.
这就是心的习性,生生世世,心就是如此惶惶不安,妄念不断.但是我们开始想要观察自己真实的本质,这种远离实相的行径就得停止.我们必须改变心念瞬息万变的模式,从觉知呼吸开始,学着去活在当下.当我们发现注意力分散了,要有耐心,心平气和地再将注意力转回呼吸上.失败了,就要一试再试.和颜悦色、不勉强、百折不挠地一再练习.毕竟,我们一生的习惯是不可能在几分钟之内改变的.需要一而再、再而三,持续不断地努力,同时要耐心和宁静.这就是培养如何觉知实相的方法,也就是正精进.
佛陀告诉我们,正精进有四种类型:
一,防止邪恶不善念头的生起;
二,去除已生起的邪恶不善的念头;
三,让未生起的善念得以生起;
四,让已生起的善念得以发展,臻于至善之镜;
籍着练习对呼吸的觉知,我们就可以练习这四种正精进.我们心无杂念地坐着,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此一来,就进入觉察自己的状态中.我们避免自己分心或心不在焉,不让自己远离实相.如果有念头生起,不要去管它,应该再次将注意力放回入出息上.这样我们就培养出系心一处,以及不分心的能力------这就是正定的两项特质.
正念
观入出息也同时是修正念的方法.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无明.
我们随着外境起习性反应,因为看不清自身的实相,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大部分的时间,心都是在胡思乱想.迷失在贪爱、嗔恨中,我们对于眼前发生的事视若无睹,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然而,当下这一刻对我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可能活在过去,因为它已经消逝无踪;我们也不可能活在未来,因为它是永远难以掌握的.我们只能活在当下.
如果我们对自己当下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不仅注定要重复过去的错误,同时也绝不可能完成未来的理想.相反地,如果我们能培养出觉知当下的能力,就能以过去为殷鉴,来指引未来的方向,如此才能够达成所愿.
正法就是活在当下的大道.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觉知当下的能力.我们需要一个方法,能让我们觉知当下的实相,而”觉知呼吸”就是这样的一个方法.修习这个方法,能够让我们觉知当下的自己:现在是入息,现在是出息.籍着对呼吸的觉知,我们开始觉知当下.
另外一个练习观入出息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希望能体悟终极的实相.将注意力置于呼吸上,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对自己未知的部分,让潜意识成为意识.呼吸就像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因为它的运作方式,既属于潜意识,也属于意识.我们可以刻意克以某种方式去呼吸,也就是去控制呼吸,甚至;也可以暂时停止呼吸;然而,当我们不去控制呼吸时,它不须提醒也会继续运作.
举例来说,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稍微用力地刻意呼吸,这样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当我们对入出息的觉知变得清晰稳定时,就可以任它自然地呼吸,不论是重或轻、深或浅、长或短、快或慢,都任由它去,不需调整,只要去觉知.经由这种对自然呼吸的觉知,我们开始观察到属于潜在活动的身体自主功能.从观察刻意呼吸的明显实相,渐渐发展到观察自然呼吸的细微实相.也就是我们已开始将觉知,从表面的层次转移到较细微的层次.
另一个练习观息的原因,是因为想要远离贪嗔痴,必得先觉知到它们的存在.在这方面,观息可以帮助我们,因为呼吸是我们内心状态的一面反射镜.当心镜平和时,呼吸规律且温和.但是等当负面情绪由心中生起,无论书生气、憎恶、恐惧、或激情,呼吸就会变得较粗重而急促.如此一来,呼吸提醒我们注意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让我们能开始去面对这种状态.
当完全专注于呼吸时,心就远离了贪嗔痴.这纯净的一刻虽然短暂,却非常强而有力,因为它挑战了一个人过去的所有习气.长久累积的所有习性反应都被搅动,而呈现出各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难过,阻碍了觉知的开展.我们可能对进步缓慢感到不耐烦,这就是贪的现形;要不就是以嗔的型态出现,而感到生气或沮丧.有时我们一坐下就感到昏昏欲睡;有时则是情绪过于激动,干脆找个借口不坐了;有时则是因为怀疑,而动摇了我们努力的意志------对于老师、教导、以及自己的禅修能力,起了固执且不理智的怀疑.当我们突然遭遇到这些困难,可能会灰心丧气,想完全放弃修行.
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了解,这些难过的生起,正意味着我们修习观息的成功.如果我们坚持下去,它们就会渐渐消失无踪.一旦难过消失,修行就变得愈来愈容易.因为在这个练习的初期,某些习气已经从心灵的表层根除了.因此,在练习观息的同时,我们已经开始清静内心,朝解脱之道前进了.
正定
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可以培养对当下的觉知.而尽可能地时时刻刻维持这种觉知,就是正定.
在练习对呼吸的觉知时,我们会发现,要维持不中断的觉知,是极其困难的事.尽管有坚定的决心,努力将注意力定在呼吸上,觉知却总是不知不觉地溜走.我们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努力想走直线,却总是东倒西歪地走不直.事实上,由于我们的无明和妄想,我们确实是像醉了一样糊涂,所以才会不断地活在过去和未来、贪爱和嗔恨之中.我们无法走在时时觉知的正道上.
身为内观者,我们要有智慧,在面对这些困难时不感到灰心丧气,而应该了解,要改变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习气,是需用时间的.必须再接再厉,持之以恒,耐心地努力,才能成功.我们只要觉察到注意力分散时,再将它放回呼吸上就够了.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就已经开始改善内心胡思乱想的习惯.籍着不断地练习,就能愈来愈快地将注意力带回来.渐渐地,胡思乱想的时间愈来愈短,而持续觉知的时间愈来愈长.
定力增强,我们会开始感到轻松、喜悦、充满活力.渐渐地呼吸会变得柔顺、规律且轻浅.有时甚至觉得呼吸完全停止.事实上,当心变得宁静时,身体也会静下来,新陈代谢减缓,因而所需要的氧气也会减少.
到了这个境界,某些修行者会与特别的经历:例如闭目坐着时看到光或影,或是听到特别的声音等.所有这些所谓的异常感官体验,只是一种指标,表示心已达到高度的专注.这些现象本身,没有任何重要性,无需重视.觉知的对象仍然是呼吸,若去注意任何其他东西,就走偏了.心中也不该期待这些异象,因为并非人人都会有这类经验.若是出现,也只是一个路标,让我们知道自己正在进步之中;有时路标隐不可见,可能是因为我们太专心努力前进,而没有注意到.但是如果我们把路标当作是终点,而产生执取,我们就会完全停滞不前.毕竟,异常的感官经验不胜枚举,实践正法的人不该追寻这些,而是要洞察自身的实相,才能远离一切痛苦.
因此,我们继续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呼吸上,心变得更专注时,呼吸就会愈细微,也就愈不易观察,因此也就需要更努力才能维持专注.如此不断磨练自心,培养专注力,让心成为一个利器,可以透视实相的表层,观察到内心更细微的真理.
佛陀的教导当中,也提及可达到各种禅那的境界.佛陀本身在开悟前,也曾学习过八种心灵高度专注的禅那境界.终其一生,佛陀始终没有间断地继续练习禅那.但是只靠禅那不能解脱.因此当佛陀教导禅那的时候,他强调这只是用以培养洞察力的垫脚石罢了,内观者培养定力的目的,不是为了去体验轻安喜悦,而是把心练成专注,用以体认自身的实相,并去除导致痛苦的习气.这就是正定.
问题与回答
问:为何您教授观息法时要学员专注在鼻孔处而非腹部?
答:因为对我们来说,观息法是修习内观的准备工作.在练习这个内观方法时,需要特别的专注,因此范围愈缩小,专注力愈强.要达到这个程度的专注,腹部的范围就太大了,最适合的就是鼻孔处,这就是当初佛陀教我们在鼻孔处用功的原因.
问:为何经由修定不足以解脱?
答:因为经由修定得到的心念纯净,主要是以压抑的方式而得,而非因习性的清除.这就像用沉淀剂.同样地,修定可使心的上层澄清,但是不净的沉淀物仍停留在潜意识中.如果要达到解脱,务必去除这些潜藏的污垢,而为了去除内心深处的不净,我们必须练习内观.
  
问:我发现当我练习内观时,会胡思乱想.贪恋生起时,我认为自己不应有贪恋,于是又造成焦虑不安,我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答:为何要因贪恋而焦虑不安呢?你只须接受事实:”看!贪恋来了”就可以了,而你将会脱离困境.当你察觉自己的心在胡思乱想时,就接受它;”看!心又在胡思乱想了”这样,你的心会自动回到呼吸.不要让贪恋或妄想带来紧张不安,如果那样,你会生出新的嗔恨.只要接受,接受就够了.
问:我发现自己很容易轻视别人,请问什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
答:解决的方法就是内观.如果自我很强,就会轻视别人,贬低别人的重要而看重自己,但內观修行会自然地消融自我.当自我消融了,你就不会再做伤害他人的事.只要努力,问题自动会解决.
问:有时侯,我会对自己过去所做的事产生罪恶感?
答:罪恶感是无济于事的,只会对你造成伤害,在法的修行道上,罪没有地位.当你了解自己作为有偏差时,只须接受事实,不必刻意去辩解或掩饰它.你可以告诉一位您尊敬的人:”我犯了这个错位,不过以后我一定会避免再犯.”然后练习内观,如此你会发现自己终于可脱离困境了.
问:为什么我总是在强化自我意识,为什么;一直为着”我”?
答:这是心被习性制约的情形,由于无明愚痴所致.但内观能让你由这种不良习性的制约中解脱出来,使你不再总是只想到自己,你会学习为他人着想.
 
问:那是如何发生的?
答:第一步是体认人是多么自私和自我中心!除非明了这个真理,否则不可能会跳出那种对自我疯狂的爱执.随着修习的精进,你会体认到甚至自己对他人的爱,事实上也是出于爱自己.你会了解”我爱的是谁?我爱某人是因为我对某人有所期待,我希望他能尽如我意,当他一开始表现不一样时,我对他的爱就没了,那么到底我爱的是他还是我自己?”要修习内观,而非知性的理解,答案会很清楚.一旦你有了这种直接的体悟,自私即会慢慢消融,然后你会学习培养对他人的真爱,那是一种不自私,单向付出而不求回报的爱.
问:所有佛教的禅修方法在瑜伽中都可以见到,请问佛陀所传授的有什么真正的新方法呢?
答:今日所谓的瑜伽事实上是后期发展的,帕坦伽利大师的时代比佛陀大约晚五百年,由他的<瑜伽经>可看出来自佛陀教法的影响.当然瑜伽修行在佛陀之前就盛行于印度.佛陀在悟道之前也曾亲身验证.然而,所有这些训练方法均只限于戒与定,专注力最高只能到第八禅那的境界,但此仍属于感官体验的领域.而佛陀发现了第九种禅那,即是内观,这种洞察力的培养能使修行者达到超越所有感官经验的终极目标.

第七章 慧的训练

持戒和修定读不是佛陀独特的教导.这两者在佛陀开悟之前都已广为人知,且行之已久.事实上,他在寻求解脱之道时,曾跟随两位老师修定.所以在修定方面,佛陀的教导和传统的宗教并没有多大的差异.所有宗教都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并且也都可以籍着祈祷、宗教仪式、断食、苦行、或是种种禅坐方式达到喜悦的境界.这类修行的目的,只是为了求得高度集中的禅定状态,也就是宗教神秘论者所经历的”狂喜”的状态.
这种专注力的训练,即使尚未发展到最高境界,;也有极大的助益.因为籍由注意力的转移可以使静下来,否则就会起贪爱和嗔恨.例如,为了防止怒气的爆发,慢慢地数到十,就是一种”定”的基础形式.其他更明显的方式,就是复诵字或咒语,或专注于一个视觉对象.这些方法都能见效,因为当注意力被转移到不同的对象上,心就会变得宁静安详.
然而,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宁静,并不是真正的解脱.无庸置疑的,修定会带来极大的好处,但效果只限于心的意识表层.早在现代心理学发明的二十五世纪之前,佛陀就已经体悟到潜意识的存在,称其为”随眠”.佛陀发现,转移注意力可以很有效地在意识层面对付贪爱和嗔恨,但是并无法真正将其去除,反而将它们推进深层的潜意识中,在那儿它们虽属于冬眠状态,却是一样的危险.在心灵的表层,可能显得平静祥和,但是心底深处却有如一座潜在的火山,充满了被压抑的负面情绪,迟早回爆发开来.佛陀曾说:
"一棵根深蒂固的树,即使被砍伐了,仍会生出新芽;如果贪嗔的积习未被根除,痛苦就会一再地重现.”
只要贪、嗔、痴的根仍存在潜意识中,一逮到机会,它就会发芽重生,带来痛苦.只要贪嗔的根仍在心里,我们就不能享有真正的安详.持戒虽然有所帮助,但不能只靠意志力去把关;培养定力确实有用,但也只能解决部分的问题,不能解决内心深处烦恼的根本、污染的根本.只要这些根仍旧深埋在潜意识中,就不会有真正持久的快乐,也无法解脱.
但是,如果能将习性反应的根源从心中斩除,那就不用担心不良的行为会一再出现,也没有必要压抑自己.因为导致不良行为的冲动已经消失.当我们不再有寻寻觅觅或自我否定的压力时,就可以真正生活在安详之中.
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深入内心,铲除贪、嗔、痴的病根.这方法就是佛陀发现的:智慧的训练,这引导他开悟,它称之为内观,是培养洞察力,以观察自身的本质.籍着这种洞察力,一个人可以辩识并止息痛苦.
佛陀发现这个方法而获得解脱.并且终其一生,以此法教化众生.它是佛陀教导中独特之处,也是佛陀最重要的一部分.佛陀曾一再地强调:
“以戒而得定,则定力有成且殊;以定而得慧,则智慧有成且殊胜;以慧作根基,则远离烦恼与不净.”
“戒”和”定”本身虽然有价值,但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开展”慧”.只有开发智慧,才能让我们在自我放纵和自我压抑的两种极端之间,找到真正的中道.籍着持戒,我们可以避免做出不正当的行为,可以避免内心的强烈激动;籍着修定,我们进一步使心平静,同时使心成为一个有利的工具,以便检查自己;但是,唯有籍着培养智慧,我们才能透视内在的实相,远离所有的无明和执着.
八圣道中有两个部分是属于智慧训练的范围,那就是正思维和正见.
正思维
在练习内观之前,并不要求自己在禅修时一念不生.即使念头不断,只要维持每一个当下有觉知,就可以开始修习内观.
此时,念头或许仍在,但思考模式的本质起了改变.随着对呼吸的觉知,贪爱和嗔恨已渐渐平息.就意识表层而言,心已经变得平静,并且开始思维”法”以及离苦之道.刚开始观察呼吸时所产生的困难已经过去,或至少已被克服了一大部分.这时,可以接着练习下一个步骤------正见.
正见
正见是真正的智慧.只思维真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亲身去体悟真理,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仅仅看其表面.真理是一个实相,唯有靠我们亲身去体验,才能洞察其最终实相,并且止息苦恼.智慧可分三种:闻慧,思慧,修慧.就字面上而言,”闻慧”就是听来的智慧.这是接受别人的智慧成为自己的智慧,而这种接受也许是源自于无明;也许是来自于贪婪也可能是基于畏惧.
无论这接受是由于盲目的信仰、贪婪或是恐惧,闻慧终究不是自己亲身体悟的智慧,充其量只能算是借来的智慧.
思慧是知性上的理解.思慧仍然不是我们自己的洞见,只是把听来的智慧,予以知性的判断罢了.
修慧是来自于个人对真理亲身的体验与领悟.这种修证而来的智慧,可以改变内心的本质,继而改变个人的生活.就法的层面而言,来自亲证的智慧非常重要,因为唯有智慧,才可以让我们根除习性反应.
如果我们对于闻慧,毫不质疑就接受,它就会成为证得实相的障碍.同理,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思考、研究及理解真理,却不努力去直接体悟,那么所有的思慧都将成为解脱的障碍而非助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经由实际经验,来了解真理.只有透过亲身的体验,才能使心解脱.别人对真理的领悟,并不能使我们解脱.就连佛陀的开悟,也只能使一个人解脱------就是佛陀自己.别人的领悟充其量只能当做对众生的鼓舞,为众生指出一条明路.但追根究底,我们必须为自己努力.正如佛陀所说:
“你必须自修、自悟;已到对岸的人,只能指出那条路而已.”
真理只可以在自己身上实践、去直接体验.外在的一切总是不切实际.只有在自身之内,我们才能对实相有实际、直接、而鲜活的体验.
修习内观
内观通常被形容为灵光一闪的洞见,或是对真理的直观.内观是一种特别的观看:对自身实相的观察.必须将自身的感受当作专注的对象,对其做有系统、冷静的观察才能达成.这种观察能揭开身心的全部实相.
为什么选择”感受”作为观照的对象呢?因为透过”感受”可使我们直接体验真理.首先,万事万物(六尘)必须与我们的各个感官(六根)接触,才能显出它们的存在,所以六根可说是我们经验这个世界的六道门.而一旦根尘相对,各种感受就立刻产生.佛陀形容根尘相对、产生感受的过程如下:
“两木磨擦即生热、并迸出火花.同样地,乐触有乐受;苦触有苦受;不苦不乐触,有不苦不乐受.当身、心的六根与六尘接触时,会迸出感受的火花.因此,感受是我们经验世间所有身心现象的关键.为了要培养实修的智慧,我们必须清楚知道,自己真正经历到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培养对”感受”的觉知.
选择”感受”为观照的对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身体上的感受,和心理状态息息相关.感受就像呼吸一样,会反映出当下的心理状况.任何一种心理状况------如想法、概念、想象、情绪、记忆、希望、或恐惧------浮上意识表层,感受就会根着升起.每个想法、情绪、内心的变化,身体上会伴随着一种相应的感受出现.因此,籍着观察身体上的感受,我们也同时观察了自己的内心.
若想充分了知真理,就不可不重视感受.无论我们遭遇何事,都会因此而唤起身体上的某种感受.感受可说是心与身交会的十字路口,虽然在本质上,感受是在身体上,但它同时也是四种心法(受、想、行、识)运作的过程之一.它由身生起,由心感受.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感受不清楚,那么我们对实相的观察,就永远会不完整、不深入.就好像想除去园中的杂草,必须先了解它们的根深埋在哪儿和它们的维生运作;同样地,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自己的习性、且处理的恰如其分,就必须深入观察自己的感受;而大部分的感受是难以觉察的.
感受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身、心的每一个接触,都会产生某种感受.每一种生化反应都灰产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心缺乏足够的专注力,只能觉察到较粗重的感受.我们联系”观入出息”后,心就会变得敏锐,也因此而培养出觉知,就逐渐能够清楚地体验全身所有感受的实相.
在练习对呼吸的觉知时,我们只观察自然的呼吸,不要刻意控制或是调整呼吸.同样地,在练习内观时,我们只要去观察身上的感受即可.我们对全身有系统地移动注意力,先从头到脚,然后从脚到头,从一端移到另一端.但在整个过程中,不要刻意寻找或避免某种感受,而是如实地去观察、去觉知全身所出现的感受,无论那感受是冷、热、轻、重、痒、悸动、紧、胀、压力、疼痛、刺痛、脉动、或振动等等.内观真空不追求任何特殊的感受,只是当身体上的感受自然发生时,如实地去观察它.
内观者也不必尝试去了解感受的起因.它们也许源自外在的环境、坐姿、痼疾、体弱、或是所吃的食物等.原因无关紧要,也不是我们该关心的.真正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觉知当下身体上的感受.
刚开始练习时,可能只在身体的某些部分有感受,而其他部分则无.这是因为觉知尚未完全开展,所以只能体验强烈的感受,而觉察不到较细微的部分.然而,我们再接再厉轮流专注于身体的每一部位,观察全身,而不让注意力被强烈的感受所吸引.经过专注力的训练,我们就有能力系心于选择的对象上.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个定力,有系统依序观照全身每一部位,而不是迫不急待地略过感受较不明显的部分,跳到感受较强烈的部位去.不要贪恋某些感受,也不刻意避开其他感受.这样练习下去,渐渐地就能够体验到身体每个部分的感受.
当我们刚开始练习”观入出息”时,通常呼吸都相当粗重且不规律.慢慢地呼吸会平静下来,且逐渐变得轻柔而微细.同样地,刚开始练习”内观”时,通常会有很长一短时间,经历到粗糙、强烈、又不舒服的感受.同时,激动的情绪或是早已遗忘的想法和往事又会升起,也随之带来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舒服,甚至痛苦.更有甚者,以前练习观入出息时,阻挠我们进步的障碍,如贪、嗔、昏沉、不安、疑等,在此时又会重现,而且力量更为强大,令人无法维持对感受的觉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再观察呼吸,好让内心再次平静下来,使心变得更为敏锐.
身为内观者,我们要有耐心、不屈不挠,重新培养更深的专注力.因为我们了解,所有的困难事实上是我们的初步效果.正因为某些根深蒂固的习性反应被搅动了,才会浮显到意识表层.渐渐地,以从容不迫的持续努力,使心重回宁静和专注.籍着反复持续毒瘾练习,强烈的感受会消融成较平稳、细微、最后化为一种瞬间生灭的振动.
但是,不论这些感受是苦是乐、是强是弱、是异是同,皆与禅修不相干.内观者所要做的,只是客观、如实地去观察.无论痛苦的感受有多难受,无论愉快的感受有多吸引人,我们都不停止努力,不因任何感受而分心回粘住.我们的任务就是以不执着的心,观察自己,就像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一般.
无常、无我及苦
当我们勤于修行,很快就会领悟到一个根本的事实:那就是我们的感受变动无常.每一个片刻,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感受生气,而每种感受都代表一个变化.每一瞬间,都有电磁或生化反应,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分.而我们的心更是瞬息万变,且在身体的变化上显现出来.
这就是身心的真相:变化、无常.在每一个片刻,组成身体的次原子微粒都在生灭之中;而心理的变化也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又消失.每个人内在的各种身心状况,跟外在世界一样,时时刻刻都在改变.在此之前,我们可能在知性上已经知道无常的道理.现在经由修持内观,我们直接在自身体验无常的实相.直接体验无常的感受,证实了我们瞬息万变的本质.
身体的每一个分子、内心的每一个过程,都在不断变迁.除了每个当下之外,别无它物.没有可以执着的硬核,没有什么可以叫做”我”或”我所有的”.所谓的”我”只是一个不断变动过程的组合体罢了.
因此,内观者了解了另一个基本的实相:无我------没有一个真实、永恒的”我”.我们如此努力经营的自我,只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身心过程组合而成的幻相.一旦我们深入探索身心,就会了解,没有永远不变的硬核,没有独立于身心过程之外的本体,没有任何东西能不受制于无常的定律.只有一个无我的现象,不受控制地改变不停.
另一个实相也清晰了.任何执着”这是我,这是我的”的努力,终将导致不快乐,因为所执着的东西或是这个”我”迟早都会消逝.而执着于任何无常、短暂、幻想、以及不可控制的东西都是苦.我们了解这一切,不是因为别人如此告诉我们,而是籍着观察自己身上的感受,我们亲身体验这些实相.
平等心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不快乐?如何远离痛苦呢?只要不起习性反应地观察:不要对任何一种体验,生起附着或排斥之心,只是以一棵平等、平衡的心客观地观察每个现象.
这听起来相当容易,做起来却不然.假设我们打算坐一小时,却在十分钟后膝盖就疼痛不已,我们会怎么样?我们会立刻对这疼痛产生厌恶,希望它快点走开.但是它非但不走开,反而痛得更厉害.于是,肉体的疼痛变成心理的,而带来更大的痛苦.
如果我们能以片刻的时间只观察肉体上的疼痛;或者,暂时脱离”这是我的痛,是我觉得痛”的错觉;或者像医生检查病人的疼痛一样,客观地检查这感受,我们就可以体验到,”痛”的本身是多变的,它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每一刻都在变化、消失、再生、再灭.
当我们籍由亲身体验,了解这道理之后,痛苦就再也不能击倒我们、控制我们.也许它很快就消逝,或者仍旧徘徊不去,但是都无关紧要.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以不执着的心来观察它,不会再因这些痛苦而受罪.
解脱之道
籍着培养觉知与维持平等心,我们得以从苦中解脱.苦的起因在于对自身实相的无知.在这种无知的黑暗中,心对每一种感受生起好恶、贪嗔的反应.而每个这样的反应,现在都在制造痛苦,同时也种下未来痛苦的种子.
如何才能打断这种因果之链呢?过去,由于我们在无明中的作为,使得生命开始转动,身心的变迁也随之开始.那么,是不是自杀就能终止呢?不,这样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在自杀的刹那,心中充满了痛苦及嗔恨,无论来生变成什么,心中仍旧充满痛苦,这样的作法是不可能带来快乐的.
生命既已开始,就无法从中逃脱,那么是不是该摧毁感官经验的六根呢?我们可以挖眼、割舌、削鼻、切耳,但是要如何毁身、灭心呢?更何况毁身、灭心就等于自杀,而自杀是无济于事的.
那么毁灭一切声音、影像等六根的对象(六尘)不就好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宇宙间充满无穷尽的事物,我们决不可能将它们一一消灭.只要六根存在,就不可避免地会与相对应的六尘产生接触;只要一有接触,就一定会有”感受”生起.
这正是苦的因果之链可以被打破的地方.”感受”就是那关键性的一环.只要”感受”一起,好恶就随之而来.这些短暂的、无意识的好恶反应,立刻会被扩大、增强为强烈的贪与嗔,最后变成执着,令我们的现在与未来充满痛苦.我们一而再、再而三、机械性地重复这个过程,变成一种盲目的习惯.
籍着内观的练习,我们培养出觉知每个感受,并且也培养平等心;我们不生起习性反应,只是冷静地检视感受,不起好恶之心,不带贪爱、嗔恨、或执着.对每个感受,都不再产生新的习性反应,而是产生智慧与洞见:”它是无常的,一定会生起灭去”.
当因果之链被打破,痛苦也就止息.不再生起新的贪爱、嗔恨的反应,苦的起因也就消失了.苦的起因是心念的行为(业),也就是贪爱、嗔恨的盲目反应..心能对各种感受念念分明,并且保持平等心,就不会再起贪爱、嗔恨的反应.苦的起因不再出现,我们也就自然停止为自己造苦了.
佛陀曾说:
“诸行都是无常.若能洞见此理,
即能远离苦厄,此乃净心之道.”
“行”是个很广大的字.心的盲目反应称为”行”,而这种习性反应的后果,也叫做”行”;有其因,必有其果.我们在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的内心反应所遭致的结果.因此,最广义地说,”行”是指在这习性反应的世界上,一切被创造、被组合、被形成的东西.因此,” 诸行无常”是说:无论是身体上的感受,或是心理的变化,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幻无常的.当我们籍着”内观”的修行,以修慧来观察这个真理时,苦就止息了,因为我们已经远离苦的起因.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放弃了贪爱、嗔恨 习惯.这就是解脱之道.
关键点就在于学会如何不起习性反应,如何不去制造新的”行”.通常感受一生起,好恶就随之而来.如果我们缺乏觉知,在这瞬间,习性反应就会在心中一再重现、一再增强,而成为贪爱或嗔恨,最后化为一股强烈的情绪,支配我们的意识.我们被那情绪所控制,无法做出任何正确的判断.结果就做出有害的言行,伤害自己和他人.我们为自己制造痛苦,只因为一时的盲目反应,让自己的现在和未来都痛苦不堪.
但是如果在习性反应开始的那一刻,我们能对自己的感受念念分明,我们就可以作主,不让任何习性反应发生或增强.我们只去观察感受,而不起喜欢或讨厌的反应.如此一来,感受就无法发展成贪爱或嗔恨,也就无法成为占据我们内心的强烈情绪;它只是生起继而逝去.心始终保持安稳平静.我们不仅现在快乐,并能预期未来也会快乐,因为我们不会对感这种不起习性反应的能力是非常可贵的.当我们能觉知到身体上的感受,同时又能保持平等心,在那一刻,心就得到自在解脱.刚开始内观时,这种自在可能只偶尔发生,其他的时候,心还是照着旧习惯对感受起习性反应,导致贪、嗔和苦的循环,但是经由不断的练习,短暂的片刻,会变成几秒、几分钟,直致最后,习性反应的老习惯便会被打破,而心能始终念念分明地保持安详,这就是止息烦恼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如何止息自己痛苦的方法.受起习性反应.
问题与回答
问:为什么我们观照全身时必须依一定的先后次序来移动注意力?
答:因为你们正在探索身心的整体实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们必须培养一种能力,以便能感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不应该有任何的感觉是空白的.而你们也必须发展出能观察所有各种感受的能力.佛陀描述这个练习方法:”在身体的每一处,只要是体内有生命的部位,每个人都能经验到各种感受.”假使你让你的专注力随意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从一个感受跳到另一个感受,很自然地,你的注意力就只会停留在有较强烈感受的部位,而忽略了身体的某些部位,如此你将不能学到如何观察细微、不明显的感受.你的观察力将只是局部的、不完全的、表面的.因此,一定要有次序地移动注意力.
问:假如这些感受是真实的,为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觉不到呢?
答:在潜意识的层次上你有感觉到的.虽然在意识的层次没有觉察到,但是在每分每秒中,潜意识能感觉到身体的各种感受,而且生起习性反应.这个过程,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进行着.经由内观的练习,你可以打破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隔阂.你变得能觉察到身心结构内所发生的每件事,也能觉察到你所经验到的每件事.
问:疼痛可能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身体某部位的血液供应已被切断.若忽视这种信号,是明智的吗?
答:我们早已发现这种练习并不会带来伤害.成千上万的人都曾经练习过这个技巧.我从没有听说过有任何人,在适当的练习下,会伤害到自己.一般常见的经验是,身体会变得越来越柔弱、有弹性,当你们学会一平衡的心去面对它时,疼痛就会消退.
问:假如我们只是就所发生的每件事,如实地接受与观察,怎么会有进步呢?
答:进步的评量是要根据你是否培养平等心而定.除了平等心,你没有其他实在的选择,因为你不能改变感受,也不能制造感受.有什么感受,就是什么感受,也许是愉悦的,也许是不愉悦的也许是这类的,也许是那类的.但是假如你一直保持平等心,你确实在法的路上会有进步.你已经打破了生起习性反应的旧习性.
问:你所谈的是指课程禅修时,但是怎么把它运用到生活当中呢?
答:当日常生活中有问题产生的时候,花一点时间,以平衡的心去观察自己的感受.心是冷静与平衡的时候,不管做什么决定,都是好的.心不平衡的时候,所做的任何决定都只不过是一种习性反应.你必须学会把生活中的反应模式,有负面的习性反应改为正面的行动.
问:在现实生活中,我怀疑我怎么可能去看足球比赛,而不产生任何习性反应?
答:你会有正面的行动.即使看足球比赛时,你也会有正面的行动.但不是起习性反应,你会发现你真正地在享受场球赛.伴随习性反应的压力而来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当习性反应停止,紧张自然就会消失无踪,你就能真正开始享受人生.
问:所有,我可以手舞足蹈,大叫大喊罗?
答:是的,以平等心.你以平等心手舞足蹈.
问:要是我所喜爱的那一队输了,我该怎么办?
答:那你就笑着说:”要快乐!”在每一个情况下都要快乐.
问:看来这是重点.
答:”是的”!

第八章 觉知与平等心
觉知与平等心------这就是内观.若是能同时练习觉知与平等心,就能从痛苦中解脱.假使其中一者较弱,或是缺少了,就不可能在解脱之道上有所进展.觉知与平等心,两者缺一不可,而且, 觉知与平等心的强度必需相当.内观者必须同时培养觉知与平等心,才能在修行的正道上向前迈进.
我们必须能够觉知到整个身心最细微的本质.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专注于身心的表面现象(例如身体的动作,或是心里的念头)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全身的感受,培养觉知,并且对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
如果我们有觉知,却缺乏平等心,那么我们对各种内在感受的觉知愈强、对感受就会愈敏锐,就愈可能起习性反应,而因此增加痛苦.反之,如果我们有平等心,却对自身的感受一无所知,那么这种平等心,只是表面上的;隐藏在心中深处的习性反应仍持续不断地进行,而我们却浑然不知.因此,我们应该在心的最深层,同时努力培养觉知与平等心.要对身体内发生的一切,能保持觉知,并且不对它们生起习性反应,了解无常变化的特性.
真正的智慧就是:对自身本质的了悟.是透过直接体验内在深处的真理而得到的了悟.这即是佛陀所说:”如实观察实相,而生起的智慧”.有了这样的智慧,就能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任何一种身体上的感受,都会让我们生起对无常的体认;所有贪爱、嗔恨的习性反应都止息了.我们学会如何客观地观察实相,而不再为自己制造痛苦.
过去习性反应的累积
保持觉知以及心的平衡,是停止制造新的习性反应、新的痛苦的方法.但是我们也必须好好处理痛苦的另一个层面.从此刻开始,我们不再起习性反应,就可以不再制造痛苦的起因.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累积了许多习性反应,也就是过去所有习性的总和.即使我们不再累积新的习性反应,过去累积的旧有习性反应,仍会使我们痛苦.
"习性反应”这个字,可以解释为”形成”.它包含”形成的过程”,以及”所形成的东西”.每个”习性反应”都是最后一个步骤、是一连串心理运作过程的结果;但也可以是第一个步骤、是新的心理运作过程的起因.每个”习性反应”不仅被前导的心理过程所牵制、约束(制约),同时也牵制、约束后续的心理过程."
透过对心的第二个作用------想蕴(判别)------的影响,习性反应开始运作.”识蕴”(认知),基本上是不区分、不辨别的,它只是记录已发生在身或心上的接触.然而,”想蕴”会生起判别,它根据过去所累积的经验,对任何新现象,加以评价及分类.过去的习性反应,成了我们试图了解新经验的参考点;我们根据过去的盲目习性,将新的经验予以评断、归类.
如此一来,贪爱、嗔恨的旧习性反应,就影响了我们对当下的认知.我们无法看清实相,而是”透过有色玻璃”看事情.过去的习性、以及个人的喜好与偏见,扭曲模糊了我们对外在世界以及内在世界的认知.根据这扭曲的认知,一个原本是中性的感受,立刻摇身一变,成为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而对这个感受,我们又再起盲目的反应,因而再制造新的习性,继而扭曲以后的认知.就这样子,每个盲目反应成为下一个盲目反应的起因;所有的反应,均被过去的习性反应所制约,接着又制约了未来的习性反应,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习性反应的双重作用杂”十二缘起”中说得很明白.贪爱或嗔恨发展成为执取,而执取就是新的身心活动的推动力.如此一来,这整个过程一再重复,每个习性反应启动了一连串的连锁活动,最后又制造了新的习性反应;而新的习性反应有再度启动新的连锁活动,如此永无休止地恶性循环下去.每当我们起了盲目反应,就更加强了自己盲目反应的慣性;每当我们有贪念、或怒意,就会强化心灵滋生贪爱、嗔恨的倾向.一旦这种内心的模式定型了,我们就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习性反应不仅可以在眼前这一刻生起,也可以在遥远的未来,令我们生起新的盲目反应.同时,每一个新生起的习性反应,就是下一个习性反应的起因;盲目反应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这就是习性反应一再重复的过程,也是痛苦一再重现的过程.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在对反应,而事实上,我们是对自己身上的感受,起盲目反应.这些感受(受蕴)被判别心理(想蕴)所制约,而判别又被我们的习性反应(行蕴)所制约.即使我们从这一刻开始,不再制造新的习性反应,我们仍然必须解决过去所累积的旧有习性.因为只要过去储存的旧习性仍在,习性反应随时都可能故态复萌,制造出新的痛苦.旧的习性一日不去,我们就尚未全然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该如何才能根除旧有的习性反应?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对内观修行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根除旧习性
在练习内观时,我们仅仅是去观察全身上下的各种感受.至于是什么原因引起某种特殊的感受,并不重要只要了解到,每个感受都是一种内在变化的呈现,就已经足够了.这种变化可能是源自于身体,或心理;身、心是相互依存而运作的,通常是很难加以区分.心理上所发生的任何事,很可能反应在身体上;反之亦然.
就身体的层面而言,如前所述,身体是由许多次原子微粒------“极微”所组合而成的,它们分分秒秒都以极快的速度生起又灭去.当快速生灭时,它们以无限多种的组合,呈现出物质的基本特征------软硬的性质(地)、拈着的性质(水)、冷热的性质(火)、以及动的性质(风)------而在我们身上制造出各式各样、所有可能呈现的感受.
次原子微粒的生起有四种可能的成因.第一个成因是我们所吃的食物;第二个成因是我们所居住的环境.然而,心中生起的任何念头,也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因而引起次原子微粒的生起.因此, 次原子微粒的生起,也可能是因为当下心理上的习性反应;或是因为一个过去的习性反应,影响了现在的心理状况身体需要食物才能运作;然而,如果一个人停止进食,身体也不会立刻垮掉.在必要的情况下,身体可以消耗储存在组织里的能量,而继续支撑几个星期.
同样的道路,心需要靠活动来维持意识的流动.这个心的活动,就是”习性反应”.根据”十二缘起”,心识的生起,是源于盲目的习性反应;每一个心灵的习性反应,都是心识流动的动力/身体在一天当中,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食;而心却时时刻刻都需要新的刺激若是没有刺激,心识之流片刻也无法继续下去.例如,人在某一刻生起嗔恨,在下一刻所生起的心识,就是此刻嗔恨的产物.如此一刻接一刻地继续下去.我们不断重复此刻的嗔恨反应,并且不断给自己的心,提供新的食物.
然而,经由练习内观,修行者学会不再起习性反应.在当下这一刻,他不再制造”习性反应”,因此他不再给自己的心提供新刺激.这么一来,心识之流会发生什么事呢?心识之流不会立刻停止,相反地,为了让心识之流继续流动,过去累积的某些习性反应,就会浮上心识的表层,旧有贪嗔的习性反应就会生起;心识因此又可以延续到下一刻.这种贪嗔的习性反应,会在身体层面呈现,造成某一种特殊类型的次原子微粒的生起;这种次原子微粒会使我们体验到身体上的某种感受.例如,一个过去的嗔恨习性生起了,它以次原子微粒的形态呈现,而使人体验到身上有一种不愉快的灼热感.如果我们对这种灼热感,生起厌恶的习性反应,就又制造了新的嗔恨.我们一旦开始给心识之流添加新东西,就无法让过去累积的盲目习性反应,浮现到心识的表层.
然而,如果不愉快的感受生起,我们能够不起盲目反应,如此一来,就不会制造新的习性反应,而这个从过去累积旧习中生起的习性反应,就会消逝而去.在下一刻,另一个过去的习性反应,又再以某种感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样地,如果我们不起盲目反应,它就会灭去.就像这样,我们保持平等心,让过去累积的旧习性反应,升到心识的表层;一个接一个的旧习性,会以各种感受呈现出来,籍由对这些感受保持觉知与平等心,我们得以渐渐根除旧的习性反应.
只要嗔恨的习性仍然存在,每当面临生活中不愉快的经验时,潜意识的习气就会生起嗔恨的反应;只要贪爱的习性反应尚未根除,任何愉快的情境,都会再次产生贪爱.内观的训练可以渐渐改变这些习性反应.每次练习内观,我们都会一再经历到愉快和不愉快的感受.以平等心观察每一个感受,我们得以逐渐削弱并且除去贪爱、嗔恨的习气.在某一种习性反应被根除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那一种痛苦 .而当所有的习性反应一个接一个地被根除之后,心就完全解脱了.
内观可说是一种精神的断食,由此清除过去的习性.我们一生当中每个片刻,都不停地在累积盲目反应.现在,籍着保持觉知以及平等心,我们开始在某些片刻,不再起盲目的反应,不再累积任何的习性反应.无论这些片刻是如何的短暂,都是非常强而有力的,因为它们带动了反向的运作过程,也就是净化的过程.
想要启动这个净化的过程,必须真正做到”无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确确实实不再生起任何新的盲目反应.无论所经历的的感受,其起因为何,我们只是以平等心观之.如同点亮一盏灯,就能驱除一室的黑暗,觉知与平等心的产生,就自然能够清除旧的习性反应.
也许,修行者只能在一小片刻中,觉知到身体上的各种感受的实相;因为他了解瞬间生灭的本质,所以能够不对它们生起盲目的反应.即使是如此短暂的片刻,也会有极大的效果.随着耐心有恒、持续不断的练习,保持平等心的短暂片刻会逐渐增长,而盲目反应的片刻会慢慢减短.渐渐地,不断起反应的心灵慣性会被打破,旧的习性会被根除,直到有一天,不再有任何过去的或现在的盲目反应,心也就由痛苦中解脱出来了.
问题与回答
问:今天下午我换了一种新姿势.用这个新姿势,我可以坐久一点也不用换姿势,而且背 也可以保持端直.但是这么一来,却不能感觉到很多感受.不知道感受到底会不会出现呢?还是我应该换回原来的姿势?
答不要刻意选择一个不舒服的姿势来制造感受.如果那种练习方式是正确的,我们就会要你坐在钉床上!这些极端的作法并没有帮助.应该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让你的身体可以端直,观察感受自然地出现.不要去勉强制造感受,让它们自然发生.感受会出现的,因为它们本来就在那里.可能因为你在寻找过去曾经体验过的感受,而当时呈现出来的,却是别种感受.
问:我一直以为粗重的感受比较好,因为这样表示一个旧的习性反应生起来了.
答:不一定是这样.某些不净烦恼会以非常细微的感受方式呈现.为什么要贪求粗重的感受呢?无论生起的是粗重的或细微的感受,你要做的,只是去观察它们.
问:我们该不该试着去分辨,那个感受是和哪个习性反应关连?
答:这样做是白费力气,毫无疑义的.这就好像一个洗脏抹布的人,停下来检查布上面哪块脏污是哪个原因造成的.这样做对洗清抹布一点帮助也没有.要想将布洗干净,重要的是要与一块洗衣肥皂,同时正确地使用肥皂.如果懂得好好地洗这块布,所有的脏污自然可以清除掉.同样的道理,你已经得到了内观这块肥皂,现在运用它来清除心里所有的不净烦恼.如果你去寻找某些感受的起因,就是在玩理论的游戏,而忘记了无常、无我.这种理论化的方式,并不能帮助你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问:我有点糊涂了,不知道究竟是谁在观察?又是谁或什么被观察?
答:没有任何理论上的答复能令你满意.你必须自己去检查:这个忙着修行的”我”究竟是什么?这个”我”是谁?不断地去探究、去分析.看看是不是有个”我”会出现.如果有的话,就去观察它;如果没有任何东西出现,就接受:哦!原来这个”我”是个幻象!
问:有些类型的习性不是正面的吗?为什么也要除掉呢?
答:正面的习性鼓舞我们朝着解脱之道迈进.但是一旦我们达到解脱的目标,所有的习性都应该被舍弃,无论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就好像你用竹筏渡河,一旦你渡过了河,你不会将竹筏顶在头上,继续你的旅程.竹筏已经完成它的任务,现在再也不需要它了,所以应该将它留下来.同样的,一个已经完全解脱的人,不再需要任何的习性.一个人得解脱,不是因为他有正面的习性,而是因为心的净化.
问:为什么刚开始练习”内观”的时候,我们会体验到不愉悦的感受?为什么愉悦的感受后来才出现?
答:内观会先帮我们清除最粗重的不净烦恼.当你扫地的时候,你会先将所有的垃圾和杂物一起扫走;之后才可以扫到愈来愈细的灰尘.内观的练习也是如此;首先根除心中粗重毒瘾不净烦恼,剩下较细微的不净烦恼.这些较细微的不净烦恼会以愉悦的感受呈现出来.你有可能会对这些愉悦的感受产生贪求,因此,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误将愉悦的感官体验,当作最终的目标.一定要继续客观地观察每一个感受,才能根除所有的习性反应.
问:我觉得要将所有过去的习性反应一一除去,似乎得花上永无止境的时间.
答:如果一个片刻的平等心,恰恰减少一个旧有的习性反应,那确实得花上无限长的时间.但事实上,对感受的觉知力,会带你到达心的最深处,让你得以铲除过去习性的根.如此一来,如果你有很强的觉知与平等心,在一段相当短的时间内,你就可以铲除整个习性反应的盘根错节了.
问:那么这个过程得花多久呢?
答:要看你累积了多少需要清除的习性反应,还有你练习得是否精进.你无法衡量过去累积了多少盲目反应,但你可以确定,你愈认真练习,就愈快迈向解脱.坚定不移地继续朝目标努力,达到目的地的时刻终会来临------很快就会来,不会很慢!
第九章 目标
有生就有灭.
验这个实相是佛法的要旨.身与心仅是不断生灭的过程,我们对短暂且没有实体的过程产生执着,就会有痛苦.如果我们体验到这些过程的无常性,执着就会消失,这就是内观者的工作:观察自身内在不断变化的感受,以明白无常的性质.当感受生起时,不起任何习性反应,只是让它生起又灭去,这样的话,旧习性会浮上表面然后灭去.旧习性和执着停止,痛苦也会停止,我们才会获得解脱自在.这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必须不断用功,每走一步都会获得一步的利益.唯有不断的努力、耐心、坚持、继续地练习,才可以抵达目标.
洞察究竟的实相
练习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先学会这个技巧,知道怎么做和为何而做;第二,实际练习;第三,洞察实相,用这个技巧去贯穿自身实相的底层,而迈向最后目标.
佛陀并没有否认人类的形状、颜色、口味、气息、苦乐、念头和情绪的存在,他只是强调这并非究竟的实相.在一般的观察,我们只注意到大范围的构造,而这些构造是由更细微的现象构成的;只注意大范围而忽略内在细微的成分,会让我们只看到它们主要的差异点,然后给以区分加上标签形成偏见,而有了好恶------这过程便发展成贪爱和嗔恨.为了脱离贪嗔的习性,我们不仅要全盘观照,且要深观以洞察表相之下的现象,而这正是内观者所要做的.
刚开始从身体各部分、四肢及各器官作自我检查,进一步的检查会发现身体有些部分是坚硬的固体、有些是柔软的流体、有些在动、有些静止不动,或许我们会感觉身体的温度与周围环境不同,所有的观察将有益于培养更强的觉察自己.但这些仍只是在观察某个组合体的表相,因此依旧会有喜好、偏见及贪爱嗔恨.
只要内观者继续练习觉知自身的感受,原先被忽略的细微感受会显露出来.首先会感觉在身体不同部位有不同形式的感受,这些感受会生起、持续一会儿,最后会灭去.虽然我们此时已经超越表面的层面,但仍只是在观察粗显实相的整体构造而已,因此我们还未从贪爱、嗔恨中解脱出来.
如果我们认真的持续练习,迟早能体会到感受变化的本质,此时通体有一致的细微感受,这些感受很快的生起与灭去.我们已经超越整体构造的感受,了解构成的内部现象------它们是由次原子微粒所构成的!我们直接体验这些微粒的现象本质------不断生起与灭去.此时,无论我们观察内在的什么,不管是血液或骨骼、固体、液体或气体、丑陋或美丽,只观察到一团不能区分的振动.我们的区别心及给予名标终于停止下来.我们已经历身体内在结构的究竟实相;也就是说,不断的变化、生起和灭去.
同样地,内心过程的明显实相也可以穿透到较细微的层面.比如说,内心依着过去的习惯,生起喜欢、不喜欢的念头,接着内心重复并加深这种喜恶反应,它就发展成贪爱或嗔恨.一般人只能观察到这强烈的反应.以这种表层的认知,人们开始判别愉快与不愉快、好与坏、要与不要.与观察表相物资的方法相同,对待强烈的情绪反应亦可使用相同的方法.我们开始以观察自身的感受来观察它,它必定回消融.正如同物质只是次原子微粒的细微波动,强烈的情绪也只是对感受的瞬间好恶、瞬间习性反应的整体形态而已.一旦强烈情绪消融成细微的形式,情绪就无法控制我们.
在观察身体不同部位的不同坚硬感受之后,我们进一步觉知细微一致的感受,在身体内部不断生起与灭去.由于感受急速的出现与消失,我们可以体验到一阵阵的波动通过身体,无论停留注意力在身体上那一部位,我们所体验到的无非是生起与灭去.无论心中何种念头生起,我们都能觉察到伴随而来的身体感受,生起之后随即灭去.我们经由身心表面坚实的消融,体验到身心与心理习性的究竟实相。
只是振动生起与灭去.经历过这种实相的人说:"
“这世界是火、这世界是烟、这世界正在燃烧、这世界正在振动着.”
要达到消融阶段,内观者必须要培养觉知与平等心,如果科学家增加显微镜的倍率,以观察更细微的现象,培养觉知与平等心,即有能力观察内在跟微细的实相.
当消融发生时,这种经验非常愉快.所有的疼痛已经消失,没有感受的部位已经消失,只觉得安详、快乐与喜乐.佛陀形容它如下:
“体证到身心的生灭时,他可享受到喜乐和轻安.他将证得和圣者一样的无死.”
当身心表面的坚实感因修行而消融时,喜乐必然生起.这样的愉快感,会让我们误认为是最终的目的,但它只是一个中途站.我们必须再接再厉,才能体验超越身心的究竟实相而达到完全的解脱自在.
佛陀的这些话在实际修习中变得很清楚易懂.从粗糙到细微,我们开始享受通体流畅之感,然后这种电流突然消失,我们再度体验在某些部分有紧张、不愉快的感觉,或许有些部分没有感觉.心里再度经验紧张的情绪时,如果我们开始厌恶这新情况并渴望电流振动再回来,我们就未了解内观,因为我们已经转入趋乐避苦的游戏中,真这就和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直在玩的游戏相同------无止尽的拉与推、吸引与排斥的循环中,如此将只有痛苦.
但当智慧增长,我们知道在消融经验后,粗重感受再度出现时意味着进步而非退步.我们练习内观并不以体验某种特殊感受为目的,而是要从习性反应中解脱.如果我们对感受起习性反应,就增长痛苦.反之如果我们保持平稳,使某些旧习性消失,如此感受变成一种解除痛苦的工具.观察不愉快的感受而不起习性反应,我们就能根除嗔恨;观察愉快感觉而不起习性反应,我们就能根除贪欲;观察中性毒瘾感受而不起习性反应,我们就能根除无知.因为感受或经验没有所谓好或坏,对它保持平等心就是好的;失去平等心就是坏的.
有了这样的了解,我们就应用每个感受作为根除习性反应的工具:这个阶段就是所谓”行舍”------对所有习性反应保持平等心,如此就会一步步走向解脱的究竟实相:涅槃.
解脱的经验
解脱是可能的.人可以从习性反应、痛苦中获得自由.佛陀说:
“这种经验超越身心世界,不是此界、不是彼界、不是二者、不是日月、我称它无生无灭、无住也无生死.它不需要支持、不需要培养、不需要根基,这是痛苦的终点.”
佛陀也说
“有一个无生、无成、无为、无条件的存在.若非如此,将无法从有生、有成、有为、有条件中解脱出来.但因为有一个无生、无成、无为、无条件的存在,才能从有生、有成、有为、有条件中解脱出来.”8ke:
涅槃并非只是死后的状态,它是此时此刻可经验到的..用否定语来措词形容它并非因它是负面的经验,而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形容涅槃.每种语言都有描述身心现象的用语,但没有用语或观念可描述超越身心的东西.任何类型、任何比较都无法形容,我们只能用”它不是什么”来形容它.qE){v
事实上,想要去形容涅槃是毫无意义的,任何的形容只会带来混淆,不必去讨论或争辩它是什么,重要的是去体验它.佛陀说:
“能息灭痛苦的珍贵真理,必须亲自去实践它.”
当一个人已证得涅槃时,涅槃对他而言才是真实的,此时所有对涅槃的争辩都变得不相关了!
想要体验解脱的究竟实相,首先必须穿越表面的实相,去经验身心的消融状态.越能穿越表面的实相,就越能止息贪嗔和执着,也就越接近究竟的实相.一步一步努力去做,自然就能到达涅槃的境界.不必去渴求,或怀疑它的出现.所有正确修习正法的人都会到达这个境界.涅槃何时会出现,没有人知道,一部分依各人所累积的习性反应而定;一部分依各人努力根除的程度而定.要达到此目标,我们所能做且必须做的就是持续观察而不起习性反应.
我们无法决定何时会证得涅槃,但我们可以确定使自己朝向目标不断前进.我们可以控制现在的心.无论体内或外在发生什么事,都能保持平等心,此时此刻我们就达到解脱.已到达这种最终目的的人说:
“贪嗔痴的息灭就是涅槃.”
内心灭除贪嗔痴,就体验到解脱.
我们正确修习内观的每一分钟,都可以体验解脱.毕竟,法的定义是不仅在未来,当下也有结果,在过程中的;每一步我们都会得到好处,而且每步都直接通向此目标.此时此刻,心远离了习性反应,就有一颗安详的心,每个这样的时刻使我们越接近全然的解脱.
我们不能努力去培养涅槃;因为涅槃是培养不出来的,它原本就存在的.但我们可以努力培养通向涅槃的特质------平等心的特质.观察实相而无习性反应的每一时刻,我们就向究竟的实相前进.心的最佳特质是拥有全然觉知实相的平等心.
真正的快乐
佛陀曾说:”当面对生命的起起落落,保持心境平稳,不受动摇,没有嗔恨,不生不净烦恼,总是觉得安定,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在个人身心的小宇宙中或外面世界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能面对它------没有紧张、没有被压抑的贪嗔心------而是用全然的放松,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不论是面对喜欢或不喜欢、想要或不想要的每种状态,都没有焦虑,在了解无常后感到全然的安定,这就是最大的喜悦.
明白你是自己的主人,没有任何事可以击败你,你可以微笑地接纳生活中的一切------这就是心的完全平等,也是真正的解脱.透过内观的学习,当下就可以获得这些.真正的平等心并不是消极的疏离,不是逃避生活的困境,也不是把头藏在沙堆里的人.心的真正平衡是基于对问题的全然觉知,能觉知所有层面的实相.
没有贪嗔心并不是无感觉地忽视他人的痛苦,而只管享受自己的解脱.相反地,真正的平等心有很恰当的称呼:”圣者的无分别”.它是生动有力的品质,是内心净化的表现.当一个人能从盲目反应的习惯中解脱出来,他的心开始能采取对自己或他人有创意的、有建设性的、有益的积极行动,有了平等心(舍),纯净心的其它特质回接着产生:帮助他人而不要求回报的善意与爱心(慈);同情别人的失败与痛苦(悲);分享别人的成功与好运(喜),这四种特质是修习惯\内观必然的结果.
原先,我们总是留住自己喜好的,而把不喜欢的推给别人,而现在我们明白自己的快乐并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牺牲上;给别人快乐才回带给自己快乐.因此我们要与人分享我们的安详,并且脱离痛苦,体验解脱的喜乐,我们体会到这就是最大的善.因此我们也希望别人能体验这种安详,并发现这个离苦的方法.`
佛陀曾说:净化内心之后,能获得圆满的智慧,我们经历到”喜、悦、平静、觉知、彻悟、真乐.”有了平等心,我们更能享受生命.当愉快的时,我们当下具有全然不散乱的觉知去尽情欣赏它.但当愉快的经验消失,我们不会苦恼,我们依然微笑,明白它终究会改变的.同样地,不愉快时,我们也不会沮丧,会去了解实情,并且也许能找出解决之道.因为我们充分知道这种现象是无常,一定会消失.这样,心情放松,我们可拥有更愉快和丰富的生命.
一个已净化内心的人不会再愁眉苦脸.当痛苦去除,他自然微笑.学得解脱之道,他就自然地感到快乐.
这微笑发自内心,表现出安详、平等与善意.每种情况下都保持灿烂的微笑,这是真正的快乐.这就是法的目标.

问题与回答
问:我想知道处理身体疼痛的方法是否也可用于处理妄念?
答:只要接受心中有妄念或情绪在.这妄念以前被压抑住,现在浮现到意识层面.不需要 在探究细节,只要接受它,情绪就是情绪.在这时候,你身体感到什么?每种情绪在身体上必会产生感觉,开始去观察这感觉.
问:那我们要去找寻和这情绪有关的感受吗?
答:观察任何产生的感觉,你无法发现何种感觉和情绪有关连性,绝不要做这样的事,那会徒劳无功的.有时侯当情绪生起时,你的身体会感觉到与这情绪相关的感受.只是去观察这些感受并明白:”这些感受是无常的,情绪也是无常,让我看看它延续多久.”你会发现你砍掉了情绪的根源,它消失了.
问:你认为情绪和感受是一样的吗?
答:它们是一体两面,情绪是心理的,感受是生理的,但两者关系密切.事实上,心中产生情绪,身体上也会随着有感受产生,这是自然的法则.
问:但情绪本身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吗?
答:当然是心理现象.
问:心也是整个身体吗?
答:它和整个身体是紧密相关的.
问:心识是否存在身体的所有原子中?
答:是!这就是为什么情绪和相关的感受会在身体内的各处生起.如果你观察全身的感受,你也一定观察到和情绪相关的感受,那你就能脱离情绪.
问:如果我们坐着而没有感觉任何感受,这种修习还有益处吗?
答:如果你坐着观察呼吸,可以使心平静下来并集中,接着去观察感受,但除非你能感觉到感受,否则净化过程无法进到深层.在内心深处,习性对持续发生的感受不断起反应."
问:日常工作中,如果我们有片刻保持不动并观察感受,那有帮助吗?
答:当然.当你没有其它工作,即使是睁开眼睛,你应觉知你自身的感受.
问:精神分析法和内观法有何不同?
答: 精神分析法系指试着将那些强烈影响现在心理的过去事件,召回到意识层面.而内观法是带领内观者到习性发生的内心最深层面,精神分析所召回的每个事件,在身体上都会伴有感受,内观以平等心观察全身的感受,使无数层的贪嗔习性生起及灭去.内观处理习性反应从根源下手,很快且很容易从习性解脱出来.
问:何谓真正的慈悲心?
答:它系指服务、帮助别人脱离痛苦的愿望,但不能与执着.如果你为别人的受苦而哭泣,只是让自己不快乐,这并不是正法.如果真有慈悲心,用所有的爱尽力去帮助别人.如果失败了,笑一笑,再找寻其他的方法.你的付出不要求结果,真正的慈悲来自一颗平衡的心.

第十章 生活的艺术
我们的许多成见中,其中最基本的是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这样的假设,使我们每人人把”我”摆在首位,视自己为宇宙的中心,尽管在大千世界中,我们毫无困难地看到我们的世界只是其中的一个;在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我们也看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无论我们如何自我膨胀,与浩瀚的时空比较,”自我”实在显得微不足道.”自我”的概念显然是错误的,虽然如此,我们仍致力于追求自我实现,认为这是快乐之道.若想以别种方式来生活,反而显得不自然或甚至觉得有危险.
但任何经历过自我意识折磨的人,都知道那是多么大的痛苦.一旦我们局限于欲望、恐惧、身份,我们就被限制在狭窄的自我监牢中与世界隔绝而与生活脱节.从自我的妄念中苏醒,才是真正的脱离束缚,使我们走向世界,对生命开放、对别人开放,找到真正的实现.我们并不需要自我否定或自我压抑,而是要从错误的自我观念中解脱.这条解脱之路是要先明白我们所谓的”我”,事实上是短暂的、不断变化的现象.
内观是获得这种洞见的方法,未曾体证过身心变化无常的人,必会落入自我主义的圈套中,而招致痛苦.一旦恒常不变的错觉粉碎后,”我”的错觉自然就会消失,痛苦也会消失无踪.对内观者而言,体认自我与外在世界生灭的本质,用以打开解脱之门的钥匙,就是”无常”.
无常的实相不能只在知识上接受,也不能由于情绪或虔诚而接受.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身上去体验无常,直接了解无常,同时了解自我的幻化本质与痛苦的本质,才能建立走向解脱的正见,这才是正当的了知无常.
佛陀说:”从正见进入正思维;有正思维走向正语;正语导入正确的行为(正业);正业可发展正当的职业(正命);正命带来正确的努力(正精进);正精进就能产生正念;正念导致正定;正定能产生正智慧;正智慧才能得到正解脱.”
即使在此时此刻,内观修行也能有相当深远的实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状况发生威胁到内心的平静.意想不到的困难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人会跟我们对立.毕竟,练习内观并不是保证不会面临困难.正如学会开船,不代表航程会一帆风顺,暴风雨还是会来,问题依然会发生.想逃避是枉然的而且会有挫折感,相反地,正确的开船是利用学得的所有技术,来让自己安然驶离暴风雨.
为了能做到这样,首先我们必须明白问题的本质.无知使我们责怪外在的事件或人物,认为他们才是问题的根源,因而花费所有的精力想去改变外在事物.但修习内观会明白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该为自己的快乐与否负起责任.问题存在于盲目反应的习性,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内心所习惯反应出来的内在风暴.只是下决心不起习性反应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只要盲目反应的习性仍存在潜意识中,尽管我们尽全力压抑,它迟早会生起并且压倒我们的意识.故唯一的解决之道是去学习观察和改变自己.
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困难,问题是,我们应如何去观察自己呢?面对逆境时,负面的习性反应------生气、恐惧与憎恨已经油然而生,还没想到要去观察它,早已被这负面情绪制服了,并且作出负面的语言或行动.等到伤害已造成,再来认错后悔,已晚了一步.但下一次,我们再度面对逆境,仍又重复同样的行为.
或者,假定我们能体会生气的习性反应已经发生了,我们尝试着去观察生气本身.当我们尝试时,这些令我们生气的人或事物会在心中出现.想起这些会更增强我们饿愤怒.要将这些人或事物隔离,只单纯地去观察我们的情绪,这是超出一般人的能力之外的.
但是,经由从观察身心的究竟实相,佛陀发现到无论何时心里生起情绪反应,在身体层面会有两种变化,一个非常明显,就是呼吸会变得粗重些;另一变化则比较细微,是生化方面的反应:身上会产生感受.经由正确的训练后,一般人可以很容易培养出观察呼吸和感受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利用呼吸和感受的变化作为警示,在负面习性反应聚集到危险强度之前提醒我们.如果我们可以持续观察呼吸和感受,我们很容易从负面情绪中解脱.
当然,慣性反应的旧习已根深蒂固,无法立刻去除.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加强练习内观,我们会发觉至少有一些状况,我们不会不知不觉就起习性反应,渐渐地,观察的时刻回增加,而习性反应的时刻,即使在最令人生气的状况,我们也能够观察呼吸和感受,而保持平稳平静.
以这种来自内心最深层的平等心,我们首次才有能力采取真正正面的行动------而真正正面的行动总是积极且具创造性的,而不是对别人的负面情绪盲目地生出反应,例如,我们会选择最恰当的处理方式.当遇到一个怒气冲天的人,无知的人也会跟着变得很生气,结果引来争吵,双方都会不愉快.但如果我们保持平静沉稳,我们会帮助别人远离愤怒,建设性地处理问题.
观察感受使我们学到:我们自己别负面情绪压倒时,我们就会痛苦,所以我们看到他们有负面反应时,我们明白他们正陷于痛苦之中,而不会让他们更痛苦.我们感到安详与快乐,也帮助别人得到安详与快乐.
培养觉知与平等心,并不是让我们像植物一样不动,也不是漠视他人的痛苦,而一味追求自己内在的平和.正法教导我们,对于自身和别人的幸福,我们都有责任,我们要尽可能帮助别人,但须始终保持平衡的心.看到一个小孩身陷流砂中,愚笨的人会变得心慌,奋不顾身跳入流砂中,使自己也陷在其中.而有智慧的人,会保持平静沉稳,找树枝搭过去,把小孩拉到安全地带.随着别人跳入贪嗔的流砂中是无法助人的,我们必须将别人带到心里平衡的坚硬平地上.
有时侯在生活中,强烈的行为是必要的.但在行动之前,我们必须先自我检查内心是否平静、是否对这个犯错的人充满爱与慈悲,如果是这样,这行动才会有用;若不是,一点帮助也没有.如果我们做事出自爱与慈悲,就不会错.当我们看到强者欺负弱者,我们有责任去制止这有害的行为.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会这样做,虽然可能出自同情弱者而气愤侵略者,而内观者会对两方都有相同的慈悲心,因为必须保护弱者不受伤害,也要保护强者不受他自己有害行为的伤害...
采取任何强硬行为之前,检视自己是很重要的;事后才回顾辩解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无法体验内在的安详和谐,也无法带给他人安详和谐.作为内观者,我们要学习超然,既慈悲又冷静.我们培养觉知与平等心,以帮助所有的人.如果我们都不做增加这世界紧张不安气氛的事情,就已经是做有益的行为了.事实上沉默平等心的行动是很大声的,它具有深远的回响,对许多人事物都会有正面的影响.
毕竟,负面的情绪,不论是自己或别人的,都是人类痛苦的根源.内心变得纯净时,无限宽广的生命就会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可以享受,也可以和别人分享这真正的快乐.
问题与回答
问:我是不是执着与证悟呢?
答:如果是,那你是背离正法而行,只要有执着,你就绝不可能体验证悟.只要明白什么是证悟,然后继续观察当下的实相,证悟自然会到.如果没有,也不要失望,你只要做你的工作,把结果留给法去处理;如果你这样做,你就不是执着证悟,它就会来临.
 
问:那我只要努力内观就行了吗?
答:是的,净化你的心是你的责任.把这个当作是责任,但不要执着.
问:不要想到达任何目标?
答:该来的自然会来,让它自然发生.
问:您对教导正法给孩子有何看法?
答:最好的时间是在出生前.在怀孕其间,母亲就应该修习内观,小孩回接收到,他将会是一个正法的小孩.但如果你已有小孩,你可以和他们分享正法.例如,在内观课程结束时,你学会修习慈悲观的技巧,来和他人分享和谐;如果你的孩子们还很小,在每次内观后,及他们睡前将慈心回向给他们,这样他们也能得到法益.如果他们是较大的小孩,可讲解一些他们可以接受的正法,让他们明白.若他们能了解,可以教他们练习观察几分钟呼吸,一起坐几分钟就让他们去玩.不要对孩子施压.让他们觉得内观就好象游玩,他们自然就会喜欢做.最重要的是你要过健康如法的生活,做孩子的好榜样.在家中你要建立和谐安详的气氛,让他们长大后成为健康快乐的人.这是你可以为孩子们做的最好的事.
问:谢谢您教导如此好的法.
答:谢谢法,法是伟大的.我只是个传递的工具,也谢谢你们自己,你们很努力,所以学会了这个技巧.光是老师一直说一直说,而学生不去实行,就得不到什么!保持快乐,努力用功,努力用功.

第一天
法与派别意识
 
追寻安详、和谐的朋友们:
每个人都在寻找安详,每个人都在寻找和谐。但是,人生却充满着痛苦,有这种、或那种的痛苦,由于这个理由或那个理由所产生的痛苦,到处都充满痛苦。我们要如何才能解脱痛苦呢?我们要如何才能过着安详、和谐、利己又利人的生活呢?
印度的圣贤、先知——觉悟者们问道:「为什么会有痛苦呢?」「有没有解脱痛苦的方法呢?」(有,就是要根除产生痛苦的原因。)不过,有很多造成痛苦的原因只是表面上的,如果只是根除这些表面上的原因是无法去除痛苦的。痛苦的真正原因是深植于我们内心的。除非这个根深蒂固的痛苦原因被根除了,否则我们永远无法体验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与真正的快乐。
我们要如何才能去除深植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原因呢?每一位有智慧、觉悟的人都能了解,根除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追随正法的足迹。假如一个人能够过着正法的生活,这个人必定能走出痛苦的深渊。正法与痛苦是不能并存的。但是困难来了,几个世纪之后,人们忘掉正法是什么了。当一个人不了解正法的意义时,如何能过着正法的生活呢?
在两千年前的印度,有两种不同的传统,一种注重纯粹的「法」,另一种则注重宗派的仪式、典礼,以及宗教的外在形式…等等。在当时,这种对纯粹的「法」的信仰是十分强烈的,但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弱,最后就从印度消失了。留下来的已经不是纯粹的法。失去正法是我们极大的不幸!在今天的印度,每当有人提到法的时候,听众们心中涌出的问题是:「哪一种法呢?是印度教的法呢?佛教的法?耆那教的法?基督教的法?回教的法?锡克教的法?拜火教的法?或是犹太教的法?哪一种法呢?」
十分遗憾地,我们全然忘掉了什么是纯正的法了。正法怎么会是印度教的、回教的、基督教的、耆那教的、拜火教的、或是锡克教的呢?这是不可能的。假如「法」是纯正的,它应该是普遍性的,它是不分宗派的。虽然说这个宗派和另一个宗派的宗教仪式、典礼是不同的;所谓「印度教的法」,有它自己的仪式和宗教典礼,有它自己的信仰、教条和哲理以及它外在所呈现的面貌和戒律,像斋戒等等。同样地,所谓回教的法、基督教的法、锡克教的法…等等也是如此。但是「法」与这些都无关。派别意识只会造成分裂;而正法是普遍性的,促成团结与和谐。
在印度的古老语言当中,对「法」这个字所解释的意义,现在已经遗失了。这是很不幸的一件事!我们的国家(印度)已经遗失了大量古代的文献及经典,幸而这些文献至今仍然被邻近的国家所保存。当我们读到这些文献时,便能很清楚地知道,古时候在我们国家人们对「法」的诠释。当时对「法」的定义是「Dha-reti- ti dharma」——一个人心中所持有的,所含括的就是「法」。这意思是在此时此刻,一个人心中所持有、所含括的。而这些所含括的内容,可能是有益的念头,也可能是有害的念头。在过去的语言中,心里面有益的念头称之为「善法kus&ala–dharma」,而有害的念头则称为「不善法akus&ala–dharma」。我们在古代的文献中发现这两个字,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善法和不善法都是法。一个人在此时此刻心中所含括的就是法——「Dha-reti- ti dharma」。
在古老文献中,另外还有两个字就是「a-rya–dharma」圣人的法和「ana-rya–dharma」俗人的法。随着世纪的迁移,这些字的真正意思已经遗失了。今天「a-rya」这个字是指人类中的某个种族(阿利安)。在过去的印度,完全不是这个意思。A+rya和人类种族无关,事实上,它的意思是拥有纯净心灵的人,高尚的人,圣人,完全根除心中不净烦恼的人,这样的人就叫作「a-rya」圣人。如果一个人所过的生活,充满着种种的负面心态与不净烦恼,不断地产生像生气、憎恨、恶念、或敌意,这样的人就叫作「ana-rya」俗人。所以无论是任何人,只要他的心中是充满着纯净,就叫他圣人;而任何心中存着不净的人,就称他为俗人。
有些用词像「印度教的法」、「佛教的法」、或是「耆那教的法」,在古代文献中是不曾使用过的。其它宗派产生地比较晚,但是当时只有三个教派存在时,未曾使用过这些用词。当时用的是「善法」、「不善法」。慢慢地,经过几个世纪之后,另一种区别产生了:善法被称为「正法dharma」,而不善法就称为「非法adharma」。
在古老的经典中,对「法」这个字有另一种定义:心所具有的本质或特性,无论是善的,或是不善的,都叫作「法」。心中所具有的特性,我们就称它为「法」。它的本质、特性就称为「法」。在今日印度的语言里,我们仍然能够听到这种意思的余音。当有人说:「火的法就是燃烧」,这个意思就是说火的本质、特性就是燃烧,燃烧自己也燃烧其它事物。同样地,我们也能说「冰的法是制造凉爽」,这就是冰的本质。
这些普遍一致的特性和印度教有什么关系呢?它们与印度教或基督教、伊斯兰教、耆那教或锡克教有什么关系呢?火会烧、冰会冷––––这是一种自然的普遍性法则。假使火不会燃烧,那么它就不能称为火。假使它是火,那么它的特性就一定是燃烧––––自燃或助燃。太阳本身的法即是给予光和热,假使太阳不能给予光和热,那么它就不能称为太阳。月亮本身的法就是给予一种柔和的、清凉的光,这就是法,就是月亮的本质;假如它没有这些作用,那么它就不是月亮。
这就是当时「法」这个字所使用的情形。假如我内心充满的是不健康的心态––––好比说,假如我在此刻正产生愤怒、憎恨、恶念或敌意––––那么这些负面心态的本质就是会燃烧。它们将会焚烧我自己。装火的容器是火的第一个牺牲品;接着火和它的热气开始向四周扩散开来。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的心中产生了负面的心态,产生负面心态时他就是第一个受害者。他(她)会变得非常痛苦。假如你正在生气,你如何能期望平静、和谐及快乐呢?这完全违反自然的法则!也就是说违背了「法」––––违背了自然的普遍性法则。假如我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将手放在火中,我的手一定会被烧到。火不会管你这只手是属于自称为印度教徒的、回教徒、基督徒、耆那教徒、锡克教徒或拜火教徒或是一个印度人、美国人、苏俄人或是中国人的。没有什么不同、没有差别,不会有所偏坦;法就是法。
同样地,当我的心产生纯净的心态时,这些负面心态就会去除了。根据自然的法则,当我的心纯净时,心中就充满着爱、慈悲、随喜和平等心(慈、悲、喜、舍)。这是纯净的心的本质。这种纯净的心可以属于一个印度教徒或一个基督徒,或者属于一个印度人的,或是一个巴基斯坦人:完全没有什么不同。假如这个心是纯净的,它一定有这些特质。而当这个心充满爱、慈悲、善念和平等心时,再次地,根据普遍性的法则,这个心中所拥有的内容,有它们自己的特质,它们自己的法;它们所带给我们的,就是安详、和谐和快乐。这个人可以继续用任何名字来称呼他自己,可以继续举行这种仪式或那种仪式,这种宗教典礼或是那种宗教典礼。他可以有这种外貌或是那种外貌,他可以相信这个哲理或是那个哲理。然而法就是法(自然的法则是普遍性的),不会有所不同。
当你一开始染污你的心,一开始产生负面心态时,自然的法则就在当时当地开始惩罚你,不必等到死后。死后会发生的死后才会发生,但是,现在会发生什么呢?任何人只要现在生起愤怒,他经验到的只有不快乐以及痛苦。这个人可以是任何名字,可以是来自任何的阶层,来自任何的团体,来自任何的宗派或来自任何国家––––完全没有区别。因为只要任何人心中产生了负面心态,他此时此地就必然会受苦。
同样地,当你的心中产生了纯净的念头,充满了好的心念,好比爱、慈悲与善念,自然的法则就在此时此地开始回报你,不需要等到生命结束,你现在就开始获得了清净心的回报。因为当心中充满了爱与慈悲,你就会开始体验如许的安详、和谐及快乐,这就是法,这和派别无关。
有人自称他是个十分虔诚的印度教徒、虔诚的回教徒、基督徒或是锡克教徒,然而,他可能是个很好的依法实践的人,也可能是根本与法沾不上边的人。宗派的仪式、信仰或哲理、宗教典礼及外在形式,这些和「法」是没有关系的,「法」是完全与这些不同的。「法」是指现在你心中所含括的东西。假如心中所含括的是有益的,它就给你好的回报;假如它是有害的,它就惩罚你。
在印度的社会中,假如对法的了解变得越来越普遍,就像二十五世纪前一样的话;由于人民变得更平静安详,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更平静而安详。每个人都会重视他(她)自己是否是个依「法」实践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保持着心的纯净,是否远离不净烦恼、远离负面心态?假如你继续产生愤怒、憎恨、恶念、敌意和其它负面的心态,那么你就不是一个依法实践的人了!你可能遵循一些仪式或形式,你可能到寺庙向某尊特定的形像礼拜或者到清真寺里唱诵。你可能去教堂祈祷,或到锡克教的寺庙集体唱诵,或者你可能到佛塔向佛像顶礼。但是这些对于去除你的负面心态,不会有任何帮助。
当你在心中产生负面心态时,你可能把你的痛苦归咎于各种不同的外在因素,你可能认为这些都是别人的错。这使你处在一种错误的观念下,认为你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某某人辱骂、侮辱了你,是因为你所期待的事没有发生,或是因为你不想要的某些事已经发生了。整个人生你一直都误以为,自己之所以痛苦,就是来自于这些表面的外在因素。由于法在这个国家消失了,使我们已经忘记了应该深入内在去寻找痛苦的真正原因。
假设有人辱骂我,然后我变得非常痛苦。在这两者之间,我心中有很重要的事情发生;但是对于这个重要的环节,我却没有注意到。当有人辱骂我,我开始产生愤怒和憎恨心,开始以负面的心态来反应。在那之后,我才变得痛苦,在那之前并没有痛苦。我痛苦的原因并非是有人辱骂我,也不是因为不想发生的事已经发生,其实是因为对这些外在事情我生起了习惯性的反应,这才是我产生痛苦的真正原因。你无法仅仅借着聆听像这样的演讲或阅读经典,只是以理智来了解;或者仅仅是在情感和信仰层面上来接受。只有当你开始在你的身心当中去体验它的时候,才能对「法」有真正的了解。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假设我不小心将手放入火中,自然的法则就是火开始燃烧我的手。我把我的手拿开,因为我不喜欢被烧。下一次我又再次犯错,又将我的手放入火中,我的手又再度地被烧伤,然后我又将手伸了回来。我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然后我开始了解到:「这是火,火的特质就是会燃烧,所以我最好不要去碰火」,这变成了一个教训,我开始在经验的层面上了解,我必须将我的手远离火。
同样的,人们能够用一种在古印度非常常用的方法来学习如何练习「法」。学习「法」的意思就是观察一个人身心之中的实相。当时用的字是「内观」(vipassana-),意思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观察实相」,也就是用对的方式、正确的方式去观察它如实的样子––––不仅是它所呈现的外貌或只是它看起来像什么,也不是赋予任何信仰、哲理的色彩,也没有任何想象的色彩––––只是以一种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它。
举个例,当愤怒生起,你观察愤怒生起的这个实相,将自己从所愤怒的外在对象中跳出来,你只要观察愤怒的本身、愤怒就是愤怒,憎恨就是憎恨;或激情就是激情,自我就是自我。你观察着在心中产生的任何不净烦恼,你只是观察它,客观地观察它,而不要把自己和那些负面心态又搅和在一起。
客观地观察,这件事是非常困难的。当愤怒产生时,就像火山爆发,我们会被它所击败;当我们被愤怒打败时,我们无法观察愤怒,反而我们会做出我们原本不想说或不想做的行为。事后我们会不断地说:「我不应该这么做的,我不该如此反应的。」但是等到下一次有同样情形发生时,我们又会有同样的反应,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地体验过在我们身心之内的实相。
假如你能学习到观察身心之内实相的方法,那么你将注意到,当愤怒在心中生起时,在色身层面上有两件事情也同时开始发生。在一种比较粗的层面上—也就是说在你的呼吸的这个层面上,你将注意到,只要愤怒、憎恨、恶念、激情、自我或是任何不净烦恼从心中生起的同时,你的呼吸就失去了它的常态,它不能保持正常的情况,它将变得不正常––––稍微地粗重,稍稍地急促。一旦那个负面心态消失了,你也会注意到你的呼吸又变得正常了,呼吸不再急促也不再粗重了,这是在身上比较粗的层面上所发生的。
在比较微细的层面上也有些情形发生,因为身心是紧密地互相关连的。彼此互相影响,也互相被影响,这种交互作用在我们的身心之中日以继夜地发生着。在比较微细的层面上,在身体的结构当中开始生起一种生化反应,一种电磁反应也开始了,如果你是一个很好的内观禅修者,你将会注意到:「喔!愤怒已经生起了」,这时候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呢?会有热气遍满全身,悸动、紧张遍布整个身体。
你除了观察,什么都不需要做,什么都不要做,就只是观察。不要尝试赶走愤怒,不要试着将愤怒的迹象排除,只要观察身上的实相,就只是观察,继续观察,你就会注意到愤怒变得越来越弱,然后消失了。假如你压制这股愤怒,那么它就会深入到你心中的潜意识层面;虽然怒气被抑制住,但是它并没有被去除掉!
每当痛苦来临时,我们总是认为痛苦的原因是来自于外在的,所以我们尽全力的去改正外在的事物:「某某人是不对的,我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这个人的错误行为;这个人如果停止犯错,我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快乐的人」。我们想要去改变这个人,这可能吗?我们能改变别人吗?好吧!即使我们成功地改变了一个人,这就能够保证不会有其它人出现和我们作对吗?要改变这整个世界是不可能的。所有智者、圣贤及觉悟的人们发现了一条出路:就是改变你自己。让任何外在的事尽管发生,但不要习惯性地去反应,只要如实地去观察事情的真实相。但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观察我们自己的方法––––这种对自我了解的方法、这种了解实相的方法––––那么我们就无法拯救自已。
举个例来说,你可能想试着转移你的注意力。你很痛苦而你也无法改变其它人或外在的情况,所以你试着让你的心转移情境,你上电影院或剧院,或更糟的是跑去酒吧或赌场,去转移你的注意力。过一段时间,你可能感觉你的痛苦已经不见了。但这只是一种幻觉,你并没有将痛苦驱离,它仍在那儿。你只是转移你的注意力而已,而痛苦已经深入潜藏在你的内心。一次又一次地它会迸发出来并且击垮你。你并没有将你的痛苦给驱走。
还有另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这一次是以宗教的名义出发,你跑去寺庙、清真寺、锡克教的寺庙、佛塔,你唱诵或祈祷。你的注意力会转移,并且你可能会感到快乐。但再一次地,这是一种逃避,你并没有面对你的问题。这并不是古印度的「法」。
我们必须面对问题,当痛苦在心中生起时,我们要面对它。借着客观地观察它,你就能找到引起痛苦的最深层原因。假如你能学习观察这引起痛苦的最深层原因,你将会发现这根深蒂固的原因,开始一层层地根除了。当一层层剥掉时,你的痛苦也就开始减轻了。你既不需要抑制你的负面心态,也不会以言语或身体的行为来伤害他人。你已经观察了它。什么也没做,你就只是观察!
这是印度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很不幸地,我们的国家失去这方法,因为我们失去了「法」这个字的真正意义。现在所谓印度教的法、佛教的法、耆那教的法和回教的法,这些分支架构已经变成主要的了。当我们说印度教的法的时候,印度教是主要的;可怜的「法」退到黑暗的帷帐之后了。「法」没有价值,因为印度教是更重要的。当我们说回教的法,回教是重要的。当我们说佛教的法,佛教是重要的;耆那教的法,耆那教是重要的。就好像没有「法」这个东西,但是「法」是最重要的!它是自然的法则,永恒的实相;而我们太过于着重这些虚妄的分支、架构,以致于失去了它。我们正渐渐忘掉「法」的真正精髓!
当某人开始强调印度教的法时,他就不再重视「法」了。印度教的法和它所有的仪式、仪轨、典礼、外在形式对这个人来说,变得更为重要。他遵循如仪也觉得自己是一个依法实践的人。同样地,假如某人注重回教的法,锡克教的法或佛教的法,他也会觉得他是个依法实践的人。这个人可能连一点「法」的概念也没有,因为他的心中一直充满着不净,充满着负面心态。当一个人只因为已遵循了他的仪式或宗教典礼,只因为他已经到过寺庙、去过清真寺、去过教堂或去过锡克教的寺院,只因为他已念诵了这个、或念诵了那个,就觉得他自己是个依法实践的人;这是多大的错觉啊!我们到底怎么了!这派别意识到底要把我们带到哪儿去啊?把我们远远地带离了「法」。
对于「法」的判断标准应该是:「我的心是否越来越清净呢?」遵循特殊的仪式、仪轨或宗教典礼并没有错,去清真寺或寺庙也没有错。但是一个人应该不断地检视自己而明白:「遵循这些仪式、宗教典礼,让我的心变得清净吗?我是否渐渐地从愤怒、憎恨、恶念、敌意、激情、自我当中解脱出来了呢?」若能如此,那么是的,这些形式是非常好的。
假如情况并没有改善,那么人们便知道他只是在欺骗他自己、愚弄自己:「即使我的心看来有短暂的清净,这只是我的错觉,因为我并没有脱离我的痛苦与不净。我的不净烦恼潜藏在心中最深的潜意识层面当中,那就是我的不净烦恼的储藏室」,我们带着这储藏室从这一世到下一世,一世又一世。而我们要不是将更多的不净烦恼存入,就是将它们去除。
大多时候,我们都是持续存入愈来愈多,因此,我们也变得愈来愈痛苦。我们要如何才能净化心中的最深层面呢?我们能够藉由理智和虔诚、情感式的信仰来净化心的表层到某个程度。但是要去除心中最深层面的不净烦恼,我们必须用功––––必须依照自然的法则要我们去做的方式。自然的法则告诉我们:当我们产生任何不净烦恼时,这不净烦恼的根源就藏在我们心的最深层;而心的最深层是不断地和我们身体上的感受联结的。
无论白天、夜晚,你是睡着的或是醒着的,你心的最深层面(即所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其实从来不是无意识的;它一直感觉得到身体的感受。当愉悦的感受生起了,它会以贪爱来反应––––ra-ga,ra-ga。当不愉悦的感受生起,它就以瞋恨来反应––––dves<ha,dves<ha。贪爱、瞋恨、贪爱、瞋恨:这已经变成内心深处的行为模式。一天二十四小时,白天和夜晚时时刻刻身体内在都有感受,而心的最深层也不断地去习性反应。它已经变成自己行为模式的奴隶。除非我们破除这种奴隶状态,否则我们如何能脱离痛苦呢?如果我们忘记这个深处的根源,我们将只是借着尝试净化心的表层来欺骗自我。只要根源是不净的,心就不可能变得清净。
内观是印度的一种修行方法。即使在梨俱吠陀中(R<g Veda),也有对内观的赞赏肯定。这个国家的最古老文献中,可以见到对内观的诸多赞美文字:
Yo vis&va-bhih vipas&yati bhuvanah
san~ca pas&yati sa na pa-rs&adati dvis&ah.
一个人若是完美无误地修习内观––––san~ca pas&yati,sa na pa-rs&adati dvis&ah––––去除所有的瞋恨和愤怒;心变得清净了。
但是你必须自己练习内观。假如你只是不断地背诵梨俱吠陀(R<g Veda)中的这一个诗句,这又有什么用呢?假设你一直覆诵:「蛋糕是非常可口的,蛋糕是非常可口的。」你如何能尝到蛋糕的美味呢?除非你把蛋糕送入自己的口里。「法」的实际练习是比仅仅在理智上、情感上、或宗教信仰的层面上来接受法更为重要。而这种法的练习就是内观。
古时候,印度到处都有内观。那时有一位来自缅甸的旅行者,在他行遍了整个国家后,他发现每个家庭成员都在练习内观。他拜访过不同的家庭,富有的、贫穷的,他发现不仅仅只是丈夫、妻子、小孩,甚至连仆人们也都每天早晚的修习内观。到处都在谈论内观,因为人们正从练习内观当中获益。时光迁移,很不幸地,现在这个国家变成陷入在仪式、仪礼、宗教典礼形式上,而忘掉了这个对「法」的科学性的了解。
「法」其实是纯科学,有关心与身的超级科学:心与身的交互作用,交错的流动和潜藏的流动时时刻刻都在内在深处发生着。内在每一时刻都有事情发生着,但是我们的心仍然向外,只注意外在的事物。例如有人辱骂了我,而我并没有向自身当中去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没有作这样的练习;我只注意着别人在辱骂我,因而我变得愤怒而且开始大叫。我这是在做什么呢?
当有人辱骂我时,是那个人的问题,并非我的问题;如果他们辱骂,意谓着他们心中正在产生负面心态。当他正在愤怒及大声喊叫时,他是一位生病的人,是个不快乐、痛苦的人。为什么我要愤怒呢?为什么我要大叫而让自己痛苦呢?除非你有过经验,否则是不会了解的;这就如同你碰触到火,之后你才学会了不再碰火的这种经验。要发生过一次、二次、很多次,然后你学会了再也不碰火。同样地,你可以发展观察内在的能力。愤怒一生起,而你会马上注意到那是火,火已经开始烧到你了:「啊!烧起来了!我不喜欢燃烧,下一次我将会更小心」或者是「喔,不!愤怒来了。假如我产生愤怒,我将会燃烧起来」。但是,你还是会再一次地犯错,你再度产生了愤怒;然后再一次,你还是要观察它。又一次你产生愤怒,你就又一次地观察它。几次经验后,你就开始走出来了!
但是当你没有观察你自己身心当中的实相时,你就会只重视你痛苦在表面上的外在原因,试着想去改正它。例如:婆婆说:「我们家现在真像个地狱」,假如你问她原因,她说:「这都是因为这个媳妇,这什么媳妇!到了我们家,她这么现代化。她完全违反我们的传统与信仰!她已经破坏了家庭的整个和谐」。假如你和媳妇谈谈,这媳妇会说:「这老女人应该作些改变,她不知道这就是代沟吗!时代在改变,为什么她不了解呢?她让自己以及所有其它人都痛苦」。这个媳妇要婆婆改变,婆婆要媳妇改变。父亲要儿子改变,儿子要父亲改变;这个兄弟要另一个兄弟改变,另一个兄弟要这个兄弟改变。
「我不要改变,我完全没有错,我不需要改变。」我们从不曾向自身当中看到我们并不是全然对的,我们才是造成自己痛苦的原因。基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自身当中,而非外在。我们藉由内观开始在经验的层面上了解这个道理。要去观察抽象的愤怒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对一个内观禅修者而言,在他能达到观察抽象的愤怒、或抽象的激情、抽象的恐惧、抽象的自我的这个阶段以前,也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是非常困难的。
当愤怒生起时,伴随它的是身体上生起的感受;随着愤怒,呼吸也变得不正常。你能观察到这种现象的。甚至在十天内你就可以学到这个方法。借着参加内观课程,并且适当地练习,你就能学到如何观察呼吸。也许愤怒已经来了,而你不能观察到抽象的愤怒,但是你能观察你的呼吸!「你看,呼吸不断地进出」。这不是一种呼吸运动,你只要观察呼吸它如实的样子——假如呼吸是浅的,就是浅的;假如是深的,就是深的;假如它通过左边的鼻孔,那么就是左鼻孔;通过右边的鼻孔,那么就是右鼻孔。你只要观察它。或者,也许有热气遍满全身或是悸动、或紧张不安。你只要观察它们。这并不难。甚至只要参加过一次或二次的十日课程,这些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去观察。否则,要想直接观察愤怒就是愤怒、或憎恨就是憎恨、或激情就是激情是非常困难的,的确要花些时间。
印度的智者、觉悟者、圣贤先哲们都建议我们:「观察你自己」。观察自己是了解自我、了解实相的一个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对神的了解」,因为毕竟实相就是神。什么是神?法则是神、自然的法则是神。而当一个人在观察那法则时,这个人就是在观察「法」。无论在你身心之中发生了什么,你就仅仅是个沉默的观察者,不要产生习惯性的反应。当你客观地观察时,你已经开始跨出了解法的第一步;迈向生命中练习正法的第一步。
练习正法并不需要避开外在的活动,比如到这间或那间寺庙,或做着这种或那种仪式。而是要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你开始去观察你的身心当下的实相:「此刻在我的身心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我的身心当中时时刻刻所发生的事情——对我来说这都比发生在外在的任何事还来的重要。」你将开始注意到你是如何地对外在事物反应。每当你生起这种习性反应,这个反应就会变成你痛苦的根源。假如你学会不去这样反应而只是观察,你就能走出痛苦。当然,这很花时间,一个人不会立刻变完美,但至少已经有了开端。
开始来了解正法吧!正法是超越所有的宗派信仰、教条、仪式、典礼的。你可以称呼、也可以不称呼,自己是个印度教徒或回教徒,但是你应该是一个依法修行的人,一个过着正法生活的人。意思就是说你的心应该保持纯净。假如你的心保持纯净,那么你所有的行为,身体或言语的行为,就会自然地变为纯净!
心是最根本的;当心不纯净,充满着负面心态,那么我们在言语和身体上的行为也必然是不纯净。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伤害着自己,也已经开始伤害别人了。就像我所说的,当你产生愤怒、憎恨、或恶意的同时,你就是这些负面心态的第一个受害者。你自己变得非常痛苦,而且由于你的负面心态所产生的痛苦开始弥漫在你的四周,你的周遭环境变得紧张不安,任何在这时候与你接触的人也都会变得很紧张、很痛苦。你正在散播痛苦给别人。这是你自己的痛苦,而你也不断地散播给他人。你让你自己痛苦,也令他人痛苦。
另一方面来说,假如你学习正法的艺术——也就是生活的艺术——你不产生负面心态,你开始在你的自身当中体验到安详与和谐。当你保持心的纯净,充满爱及慈悲,那么安详与和谐就会弥漫在你的四周。任何在这时候与你接触的人都能开始体验到安详与和谐。你正在散播着你所拥有的好东西,你拥有安详、和谐,你有真正的快乐,而你也正在散播给他人。这就是法,这就是生活的艺术。
在古印度,法只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如何让自己安详和谐地生活也带给他人安详、和谐的艺术。要能够做到这样,需要有适当的训练。当时每一个村庄都有内观禅修中心,到处都有内观中心,就像其它的瑜伽学校、瑜伽学院和瑜伽医院一样,内观中心也到处都是。它们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们一向都在这儿学习这种艺术。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他们过着很好的生活、健康的生活、和谐的生活。
希望那个时代能再度来临,希望人们能够了解「法」的意义,希望你们能从那些让你们忘记了法是什么的派别意识和小区分离主义的魔掌中解脱出来。愿你们走出痛苦,愿你们过着如法的生活,过着安详、和谐、快乐的生活,同时,也带给别人安详、和谐与快乐。
希望所有来到这儿听法的你们,能够腾出你生命中十天的时间来学习这种内观的方法。你将在此时此地得到益处。你不需要从这个宗教组织转变成另一个宗教组织、从这个宗派转换到另一个宗派。一个印度教徒可以终其一生称他(她)自己是印度教徒,一个基督徒可以终其一生称他自己为基督徒——回教徒,锡克教徒,佛教徒,也是如此。但是他应该做一个好的印度教徒,好的回教徒,好的基督徒,好的锡克教徒,好的佛教徒。一个人应该做一个好人。「法」教导你如何成为一个好人,如何过着好的生活,一个快乐的生活,一个和谐的生活。
愿你们每一位都能够以这么好的内观方法来训练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并且享有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与真正的快乐。愿你们享有真正的快乐,愿你们享有真正的快乐。

--------------------------------------------------------------------------------
第一天问答
 
问: 我们如何避免业力呢?
答:  做你自心的主人。整个内观的方法就是教导你如何成为你自心的主人。如果你无法主宰你的心,那么因为旧有的习性模式,你仍然会持续地造作这些行为,造作这些「业」––––这些你原本并不想做的。在理智上你了解:「我不应该造作这些行为」。但是,你仍然造作,因为你无法主宰你的心。这个内观的方法将会帮助你成为自心的主人。
问: 什么是生命最终究的目标?也就是说,和谐的生活将导向什么呢?
答:  终究的生命,终极的目标是在此时此地。如果你一直期望未来能得到某些事物,但却无法于现在获得利益,那么这只是幻想。如果你现在已经开始经验到此刻的和谐与安详,那么你将会达到目标,达到这个无时无刻都是安详与和谐、别无它物的目标。所以在此时此刻就要去体验,那么你就是真正走在正道上了。
问: 一位真正如法的人要如何面对这个不如法的世界呢?
答:  不要尝试去改变这不如法的世界。试着去改变你自己不如法之处,改变你的习性反应和给自己带来痛苦的方式。就像我说过的,当某人辱骂你时,你要了解这个人是痛苦的,这是那个人的问题。为何要变成你的问题呢?为何要开始产生忿怒和变得痛苦呢?如果你这么做,那么你并不是你自心的主人,而是那个人的奴隶;只要那个人想,他随时都可让你痛苦。你是一个痛苦的人的奴隶。你尚未了解法。做你自己的主人,那么尽管四周有这么多不如法的情形,你仍然可以过着如法的生活。
问: 是否有任何快捷方式呢?
答:  你必须改变你的习性模式,你必须找到你问题的根源––––这就是最短的路径。而问题的根源是内在而不是在外面。如果你学习如何向内深入,如果你由问题的根源来开始改变一些事情,那么这就是一条使你由痛苦之中解脱出来的最短路径。
问: 请解释,为何有一些人并不清净,但他们仍然觉得快乐,看起来并不痛苦?
答:  你还未进入这些人的内心世界。比如说一个人很有钱,别人可能会觉得:「多快乐的人啊!看看他,他拥有如此多的财富啊!」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这个人无法安稳地睡觉,他必须依赖着安眠药––––他是一位非常痛苦的人啊。如果深入你的内心,你当然可以了解你自己是如何痛苦;但是你无法透过一个人的外表,从脸上就看出他(或她)是痛苦或快乐的。痛苦是藏于内在深层的。
问: 什么是a-tma(我),是灵魂吗?
答:  观察你自己,你将会发现内在发生了什么。你会发现你所谓的「灵魂」,所谓的「a-tma」,仅仅是一个习性反应的心,只是心的某个部份而已。然而,你还是有错觉:「这是『我』,你看,这是『我』、这就是『我』」但是,只要你继续观察下去,这个「我」的错觉将会消失、这些习性反应也会远离,你将会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如果只是接受哲学上的信仰,是无法解脱痛苦的。
问: 如何处理失眠症?
答:  内观将有助于这种情况。当一个人无法正常入眠时,如果他躺下来观察呼吸或感受,他将会睡得很安稳。即使他无法熟睡,隔天起床时,他会感觉到精神饱满,就像从熟睡之中醒来一般。试着练习,你将会发现到这是非常有帮助的。
问: 正法对饥饿的街民而言,有何关联呢?
答:  有许多居住在贫民区的居民,在参加内观课程之后发现到内观对他们有许多帮助。他们的肚子是空的,不但如此,他们的心也同样是相当地不安;有着如此不安的心,他们无法解决日常的问题。透过内观,他们学习到如何保持自己心的平稳与平静,因而能够面对他们的问题,在生活上得到较好的结果。而且,我还发现到,在贫民区的人生活虽然非常贫困,他们却还是将大部份的收入花费在饮酒及赌博当中。在经过几次内观课程之后,他们戒掉了饮酒及赌博、戒掉了一切不良的癖好。所以说,法是有益的,对个人乃至所有人、富有或贫穷,都是有益的,没有任何差别!
问: 内观对于微细身体内的chakras(脉轮)有何影响呢?
答:  chakras就只是脊髓上的神经中心。内观将会带你到达一个阶段,到那个时侯你可以觉察到身体每一个微细粒子的活动;整个身体都能体验到这种活动的,chakras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份。
问: 在你的禅修系统中,你如何定义永恒的生命呢?
答:  这不是我的禅修系统!这是一种印度的禅修系统、一种印度古时候的禅修系统。生命是永恒的,但你必须要净化它,才能有较好的生活,和一个好的生命。不要尝试寻找生命的起源、它是何时开始的––––这能让你获得什么呢?每一时刻生命都在开始、是不停地在转动的。它总是往错误的方向滚动,使你成为一个痛苦的人。从不幸痛苦之中解脱吧!这比其它的任何事更为重要。
问: 一个人如何远离忿怒呢?
答:  这就是内观要教导你的。观察你的忿怒,你就会从中解脱。而要观察你的忿怒,你要先学习如何观察你的呼吸以及如何观察你身体上的感受。
问: 对于繁忙于事业的人而言,他们的时间很少,如何能修习内观呢?
答:  内观对于这些人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在家人忙于生活,因为他们生活中有很多的责任,必须面对生活之中种种的变化;因此,他们当然就非常需要内观禅修。因为生活中的起伏不定,使得他们心乱;如果他们修习内观,那么他们就能以较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可以作出对自己非常有帮助的––––良好、正确的决定。内观对于忙于事业者、主管人员、以及所有担负着责任义务的人们,都是有相当大的裨益的。
问: 你相信轮回吗?
答:  我的相信与否对你是没有帮助的。不断地禅修吧!你就会达到看清你自己的过去及未来的这种阶段;到那时候才相信吧。不要因为是你的老师说的就相信,否则你将只是盲目地依附在老师的权威之下,而这是有违正法的。
问: 什么是心?它在哪里?
答:  经由修习内观,你将会了解的。你将会探究你的身、你的心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问: 我们如何使他人平静安详呢?
答:  先让你自己平静安详吧!这样你才能使他人平静安详。
问: 我同意内观会有助于我,但它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呢?
答:  社会毕竟只是结合一群个人的团体。我们都想要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却不去解决个人问题;我们想要世界和平却毫不致力于个人的和平,这怎么可能呢?如果每一个人都体验到安详与和谐,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整个社会也会开始弥漫着安详与和谐。
问: 即使我尝试了,我的愤怒还是压不下来,怎么办?
答:  不要压抑它;就只是观察它!如果你压抑,问题就会发生。你愈试着压抑忿怒,它就会进入你内心的更深处;那么忿怒的情结会逐渐地增强,使你很难从中解脱出来。就只是观察你的忿怒,不要压抑,也不要纵容它;就只是观察。
问: 忿怒生起时,要同时观察吗?而观察是在忿怒生起之后的一种思惟过程吗?
答:  不是的!所谓的观察不是指思惟。当忿怒生起时,就要同时去观察。
问: 如果有人故意造成我们的生活痛苦,我们要如何容忍这些呢?
答:  首先,不要想去改变别人,要试着改变你自己。虽然某些人想要让你痛苦,但是你变得痛苦的原因却是因为你对此有了习性反应。如果你学会了观察你的习性反应,那么便没有人可以使你痛苦。如果你学会了保持内心的平稳、保持平等心,无论从别人那儿在你身上加诸了多少痛苦,也没办法让你痛苦。这个内观的方法将会协助你。而一旦你开始从你内心深处的痛苦解脱,同时你也将开始影响到其它人;那些伤害你的人将一点一滴地改变。
问: 原谅犯罪的人,不是鼓励犯罪吗?
答:  绝不要鼓励犯罪,要阻止人们犯罪;但不要对犯罪的人产生瞋恨或愤怒。要有爱和慈悲。这个人是个痛苦的人,无知的人,他(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在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所以你要尽全力,在身体的行为上、言语上,去阻止这个人犯罪,不过,要本着爱和慈悲来对待他。这是内观所要教你的。
问: 经由修习内观,我们能获得完全的转化以及完全的快乐吗?
答: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你开始修习之时,将会发现你正体验到愈来愈多的喜悦,并且最后你会达到全然的快乐。你逐渐地在转化,并且你会达到完全的转化。不过这是渐进的。
问: 超越心的是什么呢?
答:  首先你要了解心是什么,接着你将了解心之外的是什么、超越心的是什么。
问: 如何将宗教和法划上等号呢?
答:  嗯!如果宗教是指所谓的印度教的宗教或佛教的宗教等等,那么宗教就不等同于法。如果把宗教解释成自然的法则、普遍性的自然法则,那么这和法是相同的。
问: 我们要如何地将内观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呢?
答:  去参加一次课程,然后你会了解如何将内观的修习应用在生活之中。如果你只是参加个课程,而不应用在你生活之中,那么内观也会变成只是一种典礼、仪轨或宗教仪式,对你是没有多大帮助的。内观是为了要过一种良好的生活;而在参加一次课程之后,你会了解到如何将它应用在生活之中。
问: 什么是沮丧?它是属于内在或外在的问题呢?
答:  所有的问题都是内在的问题,没有所谓的外在问题。如果你进入内心的深层,发现你所有不幸痛苦的原因,你将会发现到每一个原因都是隐藏在你自身当中而非在外界。根除这些原因,之后你将从不幸痛苦之中解脱出来。
问: 法与责任有何关联?
答:  凡是有益于你自己和他人的,就是你的责任、就是法。凡是对你自己和他人是有害的就不是你的责任,因为它伤害你自己也伤害他人。
问: 苦难、战争与冲突从有历史以来就存在,你真的相信这个世界有真正的和平吗?
答:  嗯!即使只有一些人能从痛苦不幸当中走出来,这仍然是好的;当四周充满着黑暗而仍有一盏灯绽放着光明,这仍然是好的。就像这样,如果一盏灯变为十盏、二十盏灯时,黑暗将逐渐地散去。我们无法保证全世界变成和平,但是你在自身当中发展出了多少的和平,就会对这世界的和平有多少的帮助。

--------------------------------------------------------------------------------
第二天
过道德的生活及发展对心的自主能力
 
朋友们:今晚我们再度聚集在这儿,要更进一步地来探讨有关于「法」的这个主题。昨天我们讨论了「法」与派别意识;很不幸地,现在在印度这两个字已经变成同义字,这是不对的。其实它们的意义南辕北辙,完全不同。「法」有它自己的本质,「法」是普遍性的,它是全面的。「法」是自然的法则,普遍性的自然法则,支配着整个宇宙。一切的有情、无情都由法则来支配。
「法」是如此的:心中的负面心态会使人痛苦,这是不变的法则,过去、现在、未来皆是如此,永远如此;而纯净的心,有着爱、慈悲和善念的特质,带来了安详与和谐,这在过去、现在、未来也都是如此––––法则就是如此。所以说「法」是「sana-tana」––––永恒的。不幸的是,印度语「sana-tana」现在也被误用,Sana-tana Dharma成为某个宗派的特殊法门了。这是很大的不幸,在印度,人们已不了解所谓「法」的真正涵意,这也使得人们在「法」的修习上变得十分困难。
「法」和派别意识是完全不同的。当我们的国家独立之后,一些聪明、有经验的爱国人士就制定宪法:「我们的政府是非宗教性的政府」,很好,这是件好事,好政府应该是非宗教性的,不属于任何教派的。但在印度文当中,这个字却用得很不对,我们说『我们的政府是「Dharma  nirapeks<ha」』,这怎么可以呢?Nirapeks<ha的意思是漠不关心。原意是要samprada-ya  nirapeks<ha––––「不偏任何宗派」才对。一个漠视「法」(Dharma nirapeks<ha)的政府如何能统治国家呢?一个政府必须是Dharma sa-peks<ha:非宗教性的,非宗派的;但是政府一定要有「法」,不然的话这会是个什么样的政府呢?「法」一定要有。
一个国家的行政,必须依着正法来施行。当我们说国家或政府是Dharma nirapeks<ha,我们就已经失去了「法」的意义;对我们而言,「法」变成了教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印度教的法、佛教的法、耆那教的法和回教的法。事实上我们应该说是印度教的宗派、佛教的宗派、耆那教的宗派及回教的宗派等等。「法」并不等同于宗派,这两者是不同的。教派是有局限性的,而「法」是普遍性的,广大无涯、无边无际的。「法」是适用于每个人、所有人身上的,这一定要了解得清清楚楚。我们的政府越早明了「法」和宗派的不同,就越有利于人民对「法」的修习;否则即使他们实际上并不如法,他们还是继续沉迷在错认自己是如法的人这样的幻觉当中,这根本就是欺骗自己。如果人们不依法而行,他们是不会获得法的益处的。
法的第一个基本要件就是过道德的生活;道德是法的根基。某些人自称是忠实的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佛教徒或耆那教徒,他们也许并未过着合乎道德的生活,而仍然自称是忠实的印度教徒…;他们之所以如此称呼自己,只是因为遵循着某教派、某传统的典礼仪式,而实际上他们却忽略了道德的实践。自称如法的人必定是过着道德的生活;没有道德为根基,一个人是不可能如法的,不可能是一个「法」的实践者。
什么是道德呢?想想我们国家的刑罚规章:如果你杀人会受刑罚,偷盗他人之物会受刑罚,性侵犯以及不正当的性行为会受刑罚,说谎欺骗、酒醉伤人,这些都会受到刑罚。遵守这些规范都是法的一部份,是道德的生活。道德是法的必要条件,古时候称之为sila,sila就是道德规范,就是戒律。在过去,觉悟的圣者、解脱的人、具足智慧的人,他们如何诠释戒律呢?他们说:一个人不应该以任何肢体或言语的行为干扰他人的平静、和谐;一个人不应该在肢体上或言语上做出伤害其它生命的行为。这就是sila,就是戒,就是道德。
如果我们开始了解这些,我们无妨继续自称为印度教徒,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就好像一个人可以自称是葛印卡、饶欧、史密斯、琼斯一样,我们也可以自称为回教徒、耆那教徒、基督徒或佛教徒,这些只是名称而已。但「法」是不同的,如果说自己是个如法的人,那么自己就必须尽力过道德的生活。我多么遵循道德,我就有多如法;这个名称或那个名称并没有差别。我们必须戒除所有身体上和言语上不利于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在古印度,就是这四条重要而根本的道德规范,人们在生活上遵守着这四条道德上的戒律。后来,随着像酒精、大麻…等麻醉品的发明使用,有智能的人才又指出:「一旦你使用任何烟酒毒品后,即使想要过道德的生活,都会很困难,因为你已成为烟酒毒品的奴隶」,因此第五条戒律––––「不使用烟酒毒品」就加了上去,四戒成为五戒。
后来,慢慢地人们更体会到,麻醉品不只是酒、大麻等等,还包括令人沈迷的赌博,所以戒除赌博的道德规范又加了上去。更后来,人们接着又觉察到:财富、权利和地位是更厉害的麻醉品。一个人一旦累积了财富,心就呈现疯狂的状态,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所以说积聚财富也会上瘾,也会是一种麻醉品。一个在家人必须努力工作赚取金钱,这没什么不对;在家人不应是乞丐,因此必须诚实地努力工作赚取所需。这样子并没有违背正法。但是,当你开始努力工作赚取财富的同时,就有被金钱麻醉的危险,你可能深陷其中,不停地累积金钱而无法自拔;这是很危险的情况。
这时候,在家人会面临一个难题,一方面必须赚钱养活自己、家人以及支助社会中的其它人;但另一方面,却要冒着被金钱麻醉的危险。所以在古印度就曾经制定了samvibha-ga的规定。Samvibha-ga(分享)是古印度语,大部份的古印度语现在已经失传;samvibha-ga这个字传至邻近国家并被保留了下来。在当时,人们并不使用da-na(布施)这个字;因为当你给予da-na,你的自我容易膨胀,认为「我正在布施」,所以当时是用samvibha-ga(分享)这个字,而不用da-na。既然你累积的财富是来自于社会––––那么现在就应该回馈到社会上。所以,samvibha-ga的意思就是与他人分享,分享给需要的人。Samvibha-ga说起来也是五戒的一部份。
五戒在过去是必要的,现在也是;五戒是法的基本要件,一直到未来也都将是必要的、是法的基本要件。衡量一个人是否如法的标准,就看他是否过着守五戒的生活。为什么要守五戒呢?觉悟的圣者解释了为什么戒是必要的;他们对不同的人,依据听闻者的根器,而用不同的方式解说。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根器不一,有些像小孩,有些像少年,有些像青少年,有些像成年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解释。
对某些人他们会说:「如果你严守这些道德戒律,你知道你将会得到什么益处吗?你死后会上天堂。」然后开始描述天堂的美景,「那里是多么地漂亮,有着香醇的美酒甘露和出尘脱俗的美女…等等。」听到如此,这些人就显得兴高采烈:「如果我真的能得到这些,那当然要遵守道德啰!我一定要持戒。」
这就如同对孩童说:「如果在学校努力用功,在家做好功课,就给你糖吃。」小孩子为了有糖吃就用功读书了。
对某些人,他们会用另一种说法:「如果你不遵守这些道德戒律,你知道会如何吗?死后会下地狱的。」然后描述地狱可怕的景象,这些人就开始害怕了:「哦!不,我不要下地狱。」
有些人就只听得懂这种或赏或罚的论调,所以觉悟的圣者才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说。不论要用哪种说法才能够让听的人了解接受,只要能使他们不做有害的行为,那么对他们都是好的。
还有一些人是知识分子,他们不相信下一世、不相信有天堂或地狱,他们相信这辈子是更重要的。这种人重视的是今生,对于这种人,就用另一种说法:「如果有人要杀你,你会欣喜的接受吗?你会感到快乐吗?或是不快乐呢?」
「哦!如果有人要杀我,我当然很不快乐。」「相同的道理,如果你想杀某个人,那个人会快乐吗?」「不,那个人会觉得很不快乐。」
「如果有人偷了你心爱的东西,你会觉得快乐吗?」「不,我当然会不快乐。」
「如果你偷了别人心爱的东西,那个人会快乐吗?」「不,那个人会不快乐。」
「如果有人和你的家人有不正当的性行为,你会快乐吗?」「我当然不快乐。」
「同样地,如果你和某人有不正当的性行为,他的家人会快乐吗?」「他们会不快乐。」
「如果有人说谎或欺骗你,你会快乐吗?」「我会不快乐。」
「同样地,如果你说谎话来欺骗他人,他们会快乐吗?」「不,他们不快乐。」
「如果有人喝醉酒,扰乱了你的安宁和谐,你会快乐吗?」「不会。」「同样地,如果你喝醉酒,扰乱了别人的安宁和谐,他们会快乐吗?」「他们当然不会。」
以这种方式,一个人就可以理性、逻辑地了解。很多人都是这样开始了解「法」的。
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对另一种根器的人也有另一种解释:「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必须在社会中生活,不可能逃离这个社会,一般人必须跟家人以及社会大众共同生活,即使是舍离世俗的出家众也离不开社会,人类是社会性的。」
「如果社会的安详和谐被你的任何行为破坏了,你想你会体验到安详和谐吗?如果你被四周的火焰燃烧,你自身还能保持安详吗?你必须维持社会的安详和谐,任何你在身体上或言语上的行为,如果扰乱了他人的安详和谐,也就扰乱了你自身的安详和谐,因为你是社会的一份子,你不可能与世隔绝。」这样的解释是合乎逻辑、理性、可以了解的。
社会中还有很多成熟的人,对这些人而言,圣者们就以成熟的方式来解释正法,他们说:「表面上看起来,如果你持戒(道德的戒律),如果你不在言语或肢体上有任何伤害他人的行为,那么,他人和社会也都得到了利益,因为你帮助他们能够平静地生活。但这只是表面的实相,而不是真正的实相,不是法的深层实相。在法的较深层面上来说,你持戒并非对任何人慈悲,而是对你自己慈悲,这是为你自己好。」
「进一步来说,假设你杀了某人。你怎么会杀人呢?除非你产生大量的愤怒、怨恨、恶念、敌意,否则你不可能杀人。你一定是先在心中产生了负面心态;而只要你一产生负面心态,自然的法则就开始惩罚你。也许你是后来才杀人,但是因为你一开始在心中产生不净、产生负面心态,你就已经开始伤害你自己了,所以你自己会是第一个受害者。除非你产生了负面的心态,否则你是不会杀人的。」
同样地,除非你生出极大的贪婪,否则你不会偷盗。除非有极大的欲念激情,否则不会邪淫。除非产生极强的自我、贪爱或瞋恨,否则不会说谎。每当你在身体或言语的行为上不守戒律,你必定是先在心中有了某些不净产生;而当这些不净一产生,你就已经开始伤害自己了。
如果你不了解这样的道理,就是不了解「法」,法的定律就是:当心中一产生任何负面心态、任何不净,法就会处罚你。如果你违反了法则,你就会受罚;而且是在此时此地受罚,不用等到死后。死后会有的惩罚还是会有,但那是另一回事,不必太强调。有智慧的人重视当下的实相。现在发生的是什么呢?如果有人违反了自然的法则,那么他受到的惩罚是此时此地的。
如果有人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他(她)必须受罚。他们被惩罚是因为违反了法律。但判刑是很花时间的,随着调查的进行,案子从一个法庭转到另一个法庭,可能要好几年;而即使那样,最后还可能不会受罚。负责判刑的人,可能开始考虑别的观点,最后被告无罪释放。
但在「自然的法则」当中,这绝不会发生;依照自然的法则,惩罚是立即而且同时发生的。只要心中一产生负面心态,痛苦就同时自心中生起。毫无时间的先后。并不是现在产生负面心态,过些时候才变得痛苦;你在此时此刻就变得痛苦。自然的法则已经开始惩罚你了,你是无法避免这个惩罚的,你必须面对它。
因为人们已经忘记了「法」的意思,不了解它是自然的法则。法被当成是印度教的法、佛教的法或耆那教的法;这个仪式或那个仪式,这个宗教或那个宗教;这种唱诵或那种唱诵,这个典礼或那个典礼––––其实这些全都与「法」无关。自然的法则就是自然的法则,普遍性的自然法则。如果整个社会和国家都能清楚地了解,就会开始有重大的改变,每个人都会重视自然的法则。
我此刻在做什么呢?我心中正产生负面心态吗?如果是,自然的法则就开始惩罚我。如果我远离负面心态,我不在身体或言语上有任何扰乱别人的行为,那么我的心就会变得清净,自然的法则就在此时此地开始回馈我。当这颗清净的心开始产生爱、慈悲和善念的同时,也会开始体验到安详、和谐与快乐。你不用等待,不用等到死后才获得,你当下就会获得–––––就在此时此地。
这是自然的法则,这就是「法」。人们越了解,就会越努力尝试过道德的生活,不是为了别人好,而是为他们自己好。如果我过道德的生活,我是对自己慈悲,我在帮助自己。而如果我帮助自己,我当然也已经开始帮助别人。当我伤害他人,我已经开始伤害自己。所以,就自我的利益而言,我必须过道德的生活,过「法」的生活。
但是「法」并不能说是「印度教的法」、「佛教的法」、「耆那教的法」或「回教的法」,这些和法是不同的。一个自称是完全遵行印度教法的人,他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个依法实践的人。这里所谈的是不同的两回事,法就是法。如果我们把法从派别的泥泞中抽出,那么法就会变得十分纯净,人们可以开始了解法就是法,法并不是专指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回教或基督教的法,法是不分宗派的。于是,人们会开始遵行「法」,开始实践「法」。但是要如何遵行呢?
每一个成熟的人都了解:「为了自己的利益,我必须过道德的生活;当然,为了社会的利益,我也必须过道德的生活。我不应该杀生,不应该偷盗、不应该邪淫、不应该说谎、不应该饮酒。」但他却不一定做得到。
每一个酒徒都十分了解:「喝酒对我不好。」他想从中解脱。一个赌徒也了解:「赌博对我不好。」他想从中解脱。一个有不正当性行为的人了解:「这对我不好。」他想从中解脱。但到时候,他还是会去做那些他明明知道是不好的事。
在摩诃婆罗多书(Maha-bha-rata)的故事当中,有个重要的角色叫作杜尔优坦(Duryodhan),他说:
Ja-na-mi dharmam< na ca me pravritti
Ja-na-miadharmam< na ca me nivritti
「我很清楚正法是什么,但我的心却不愿遵行;我很清楚非法是什么,但我却无力解脱。」
每个人不都像杜尔优坦一样吗?在理智的层面上,每个人都了解:「我不该做任何坏事,我应该只做好事」然而却不断地做坏事不做好事。每个人就像杜尔优坦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的心。
因此,「法」的第二个重要的必要条件就是培养心的自主性。你十分了解:「道德的生活对自己和他人都好。」你想过道德的生活,却做不到,因为你的心无法自主。心不能自主,「法」就不算完整。
智者、觉悟者、成就者(rishis)、寂静者(mu-nis)、佛陀、阿罗汉、安住于智慧的人(sthitaprajn~as),他们并不只是训诫:「世人啊!你不应该杀生、不应该偷盗、不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如果「法」只是训诫,那就会左耳进右耳出,就像今天的情形一样。印度过去的精神领袖并不只是给予训诫,他们还给予我们实践那些教诫的方法,教导我们透过发展心的自主性去持守道德。这是非常重要的,人必须发展对自心的自主性。
有很多训练心专注的方法被使用过。印度是个非常大而古老的国家,曾有不同的技巧被发展出来,各种方法被练习着。有的方法对某些人适用,另外的方法又适用于另一些人。不同的方法继续演进以发展对心的自主性,控制自心。如何控制心呢?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不断地念诵一个字,这个方法到现在还存在着。当你不断地念诵同一个字,你会发现心平静下来并且越来越专注。你可以用任何一个字––––例如:「手表」,你一直覆诵「手表、手表、手表、手表」心就平静下来,变得专注––––这是自然的法则。就像对小孩唱摇篮曲:「睡吧!我的孩子、睡吧!我的孩子、睡吧!我的孩子。」小孩就静下来然后睡着了,只因为你不断重复同样的话。同样地,当你覆诵:「手表、手表、手表、手表、手表」心也会静下来并且越来越专注。
但是,要不断地重复着「手表、手表、手表」这样的字––––这也并不容易。因为重复这个字实在没有什么意思。所以聪明的人就建议:「何不覆诵任何圣人的名字,任何你虔诚信仰神或女神的名号。如果你信仰虔诚,重复那些名字就变得容易。继续不断地覆诵吧。」然后又建议「这个名号是很有效力的,如果你重复不断地持诵,死后你就会升天堂,死后你就会解脱。」
如果你对这位神、女神或圣人、觉悟者虔诚信仰,那么要覆诵他们的名号就容易了。当你不断地覆诵、覆诵、覆诵,心就会越来越专注。这是个很好的技巧,从过去、甚至到今天都有效。
另一个方法,是利用任何一种形状或形像。印度有一种方法,用黏土做成某种形状––––例如:像薄饼(chapati)大小的圆盘。有人就把它放在面前,持续地注视着它,然后闭上眼睛;接着再一次张开眼睛注视,然后再闭上眼。这种在印度非常古老的方法就叫作nimitta。注视目标物、闭眼、张开眼、再闭眼。当他持续地这样练习,最后,即使闭着眼也可以看到盘子的形状。不过,要这么重视一个黏土盘子,而愿意持续地这样练习也很难。
所以就有人这么教:用你所虔诚信仰的神或女神的形像––––塑像或图片,来当作训练专注的对象。看着它,然后闭上眼;再看着它,然后再闭上眼。继续不断地这样练习,几天或几个月后,也有些人可能要几年,只要你一闭上眼,这个形像就会出现。当你闭着眼而形像出现时,心就会专注。这个方法过去有用,甚至现在也有效。
还有另外一个方法是想象某个东西,并开始对这个想象的所缘建立信心。例如:「这是我的脊髓,脊髓上有脉轮(chakras)」,你想象这些脉轮(chakras),或想象一个chakra像是一朵多瓣的莲花,另一个chakra则是另一朵多瓣的莲花。你不断地一再重复这样的想象。到后来闭着眼,你都能很容易地看到这些莲花。当你继续不断地练习想象某个东西,你的心就会变得专注。
也有人用的是哲学信仰的自我暗示。例如:你深信:「我是不朽的灵魂,是的,我是不朽的灵魂。这个不朽的灵魂是非常清净的,非常清净,没有丝毫不净」,你继续不断地暗示自己:「我是不朽的,我是不朽的灵魂」,或者:「我是全能的神,我是全能的神,我是全能的,我是完全清净的」。你重复这样的暗示,这些想法开始自我投射,而心就专注起来。
像这样,印度人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技巧,来训练心的专注。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心专注。有人使用这种方法,有人用别的方法,但目的都相同:就是要使得心变得专注。
但是在印度也有完全觉悟的人,他们了解只有心的专注是不够的。专注的心是十分有力的;当你用这个方法或那个方法使心专注时,心就变得十分有力。不过,这个强而有力的心也可能被误用:它可能会伤害别人。相反的,如果强而有力的心是以心的清净作为基础,那么就不会伤害他人,它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益。所以基础必须清净;如果心的专注没有清净作基础,是得不到正法的结果的。因此,心的清净非常地重要。
所以,以清净作为基础的方法就被发现了。你首先要知道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不断地体验实相––––当下如是的实相––––每一个当下,都保持对实相的了知;而且这个实相是了解自身的实相,而非别人所体验的实相。乔达摩所体验到的实相使乔达摩成为完全的觉悟者––––佛陀。除非你自己体验,否则你不会成佛。耶稣所体验到的实相让耶稣成为基督,不是你,也不是别人。
每一个个人都必须亲身体验真理、实相。而只有当你自己体验到时,实相才是实相。如果你在经典中所读到的––––经典上这么说,或你的上师这么说,或传统这么说––––而你只是相信,那么这就没有用。你必须亲自体验。真理就是你每一个当下所体验的实相。你只能体验关于你自己的实相。关于别人的实相只能在智识的层面上了解。你只能在智识的层面上了解外在的实相:「这是如此,看起来如此,像这个或那个」,你只能理解外在的实相。
如果你想体验真理,那么真理必定在于你自身之内。在你自身之内所体验到的实相是你的实相。它是你的实相,你正在体验它;这是实相,并非你的上师这么说、经典这么说、或传统这么说,而是因为你正在体验它。所以,你要以关于你自己的实相,你在自身之内所体验到的实相,作为专注的对象去体验它。要训练心的专注,应该由体验自身的实相开始。这个实相是关于身体的、物质的、肉体的结构,只是我们一直把它当作「我,我,我的,我的」。
在智识的层面上,一般人当然也都了解:「这个身体不是『我』,不是『我的』,这个身体不是『我的灵魂』」关于这一点,在智识的层面上,大家都很了解。然而当你开始练习观察自身之内的实相时,你会发现,为了实际上的需要,这个物质的身体对你而言已经变成了「我」,「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对这个身体产生了很大的认同,产生了很重的执着。因为这样,也就有了很大的痛苦和压力。因此,你必须要了解,关于身体结构的实相;同样的,关于心理结构的实相,你也必须实际去体验。
这个你一直称为「我」,「我」,「我的」,「我的」的心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是心呢?在智识的层面上,我可以继续不断地说:「这个心不是『我』,这个心不是『我的』,这个心不是『我的灵魂』」,但是在实际的层面上,这个心己经变成「我」,变成「我的」了。心是什么呢?每一个人必须亲自去探究关于身体的实相和心的实相,在自身之内、在经验的层面上去探究它。
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一个方法。首先,以任何你觉得舒服的姿势坐好。不需要以特定的姿势来坐;任何可以坐得久又舒适的,对你而言就是好姿势。试着保持背部和颈部挺直。闭上眼睛,闭上嘴巴,然后看看在自身之内发生了什么事。在经验的层面上观察你所体验到的,没有任何想象或臆测。在这个时候你体验到什么呢?这个时候没有言语或身体的活动,你能观察到什么呢?
首先你会观察到的实相是呼吸––––气息的进来和出去。你正静静地坐着,而呼吸是持续在进行的一个活动。开始观察气息的进来和出去。就只是观察着它,什么都不要做。不要试着调节呼吸,而变成一种呼吸的运动。不要变成pra-n<a-ya-ma(调息),这个练习和调息完全相反。pra-n<a-ya-ma调息,是你调节呼吸使它规律化,当然有它自己的优点,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在批评其它技巧,它们各有优点;但是我们所说的这个方法,只是如实地去观察呼吸。如果是深的吸呼,就是深的呼吸;如果是浅的呼吸,就是浅的;如果经过左鼻孔,就经过左鼻孔;如果经过右鼻孔,你是右鼻孔。你只是观察,不要做任何事。不要干涉呼吸自然进出的流动,当它自然地进来时,保持觉知;当它自然的出去时,也保持觉知。这是训练你的心专注的第一步。
明天我们会讨论到练习这个方法可能会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那些困难。我们也会讨论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个方法,它是如何地来净化我们的心以及它和其它方法有什么不同––––它如何地不是只停留在心的表层,而是深入到内心的深处。明天我们将会试着来了解。
愿所有今晚在此的人,都有时间和机会得到这个这么好的印度古老法门的益处,希望你们都能尝试看看。你们不必改变原来的信仰;因为对于「法」的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法」是身和心达到清净的方法,一种身和心的科学,身和心的交互作用。
不净烦恼是如何生起的,它们如何增长,又是如何地控制住我们呢?我们如何停止这些不净烦恼的增长呢?我们如何能在它们生起时去除它们呢?这个方法将会给你答案。你不会只因为盲目地相信就接受,你会一步一步地亲自来体验。这是一个十分科学的、非常合乎理性的方法,一个在此地此时,当下就能受益的方法。
愿大家都有时间得到这个印度古老方法的益处,从你们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享有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

--------------------------------------------------------------------------------
第二天问答
 
问: 谁是神?
答:  实相是神,了解到实相你就会了解神。
问: 请解释催眠术与禅修有何不同?
答:  古印度真正禅修的技巧,与催眠术是完全不同的。其它有些技巧使用到催眠术,但这是完全与法相违背的。法使你自立,催眠术绝不会使你自立,因此这两者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问: 内观与逃避现实有何不同?
答:  内观是面对这个世界,内观是不允许逃避这个世界的。
问: 目前是否有任何解脱的圣者仍在这个世间呢?
答:  是的。这是一条步向解脱的正道;你远离几分的不净烦恼,也就获得几分的解脱,而有的人已经完全地净化自心。
问: 建造寺庙、发心服务、义务教导的工作或在医院服务,哪一个比较好?
答:  所有这些社会服务都是重要的!这些工作都是好的。但是要以清净的心去做。如果你以不清净的心来从事服务性的工作,来增长自我,对自己和他人是没有多大益处的。以清净的爱心、慈悲心来做这些事,那么你将会发现,它开始帮助你,也开始给予他人真正的利益。
问: 我们应该过着道德的生活,但道德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堕落败坏了!
答:  当道德日渐败坏时,正法在此时的兴起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黑暗笼罩的时候,就是该破晓的时候。太阳应该要升起了!
问: 如果我们所做的负面行为是为了使他人受益,这样是否不好呢?
答:  当然这是不好的!当你一产生负面行为时,你就开始伤害你自己,这个时候你是无法帮助其它人的。一位生病的人本身是无力去照顾另一位病人的。因此,首先你必须使你自己健康起来,那么你会发现你已经开始在帮助别人了。
问: 我们要如何避免像抽烟、嚼槟榔等等不良的习惯呢?
答:  不仅是在抽烟或嚼槟榔––––还有许多其它形式的不良癖好也要避免。当你修习内观时,将会了解到你上瘾的其实不是某种东西。看起来好像是你对香烟、酒、毒品或槟榔上瘾,但其实是你对身体的某种感受上瘾。当你在抽烟、嚼槟榔或吸毒时,在你身体上会产生某种感受;相同地,当你生起了忿怒或悲伤的习性反应时,在你身体上也会生起某些感受––––你是对感受上瘾的。透过修习内观,你可以脱离那种瘾,也远离对外界事物的执取。这是多么的自然、多么科学,只要试着去做,你将会发现它是如何产生效果的
问: 是否只有人类充满了痛苦与不幸呢?是否其它众生就过着和谐的生活呢?
答:  痛苦无所不在,但其它众生无法从痛苦当中解脱,因为它们无法观察到它们自身当中的实相。自然的法则(或者也许你想要称它为「全能的神」),只赋予人类这种观察自身实相并解脱痛苦的绝妙能力。因此,让我们好好地利用我们所具有的这种绝妙力量吧。
问: 如果你是一位军人,杀害敌人是否违反道德呢?
答:  是的。但是,基于保卫国家和人民而言,军队是需要的。军队不应该只是用来消灭敌人而已,它同时要显示出国家的强盛,使对方甚至不会有想要侵略和伤害自己国家人民的念头。因此,军队的存在是必要的,但决不是杀戮,而是要显现出军队的强盛。如果某人侵害这个国家,第一件事要做的是警告,万一警告没有用,到了绝对必要的时候,就应该采取行动。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要将军队训练成没有忿怒与憎恨;否则他们的心会变得不平稳、不平静,所有的决定都会出错。反之,如果以平稳、平静的心,就能做出正确、良好的决定,不仅是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
问: 心智障碍的人可否经由修习内观而获得自我控制呢?
答:  这要看情况而定。如果他无法了解所教的,那么当然不能获益。这个方法不是魔术,也不讲奇迹。这只是一种心的训练;就好像你做不同的健身运动来锻炼身体一样,你是在做这个心的运动。一个人至少要有足够的心智来了解修习的是什么,并且去练习它。有些心智障碍的人曾经受益,但我们无法说每一个人都会受益。
问: 为什么婆伽梵歌当中说要遵循swadharma(自法),而不是paradharma(他法)。
答:  这要看你如何解释。对我而言,所谓的「自法」是指人类的法,人类具有能够观察自身,并且从中解脱出来,远离一切束缚的绝妙能力。动物是无法做到的,一只小鸟或昆虫就无法做到这些。如果你仅仅是活在世间,而不善用这个能力,那么你过的是动物的生活,过的是小鸟、昆虫的生活。你与这些众生并没有什么差别––––你过的不是合乎自法(swadharma)的生活,你过的是他法paradharma的生活。为了遵循「自法」,你必须经由观察你自身之内的实相,学习如何从束缚当中解脱出来。
问: 在过去的十到十二年之中我一直无法很安稳地入睡,怎么办呢?
答:  内观将会有助于此。不过,还得看你修习得正不正确。如果你来参加内观课程唯一的目的是为了睡得安稳,那么还是不来参加得好。你来修习内观应该是为了将内心所有的不净去除。你的混乱不安是因为你的心中充满了这么多的负面心态与忧虑;而所有的忧虑、负面心态和不净烦恼将在你修习内观之后逐渐地消除。你就能够安稳地入睡了。
问: 是否应该将内观介绍到学校的教育当中呢?
答:  当然!这是一种生命的艺术,一种生活的艺术。我们的下一代必须在年轻时就学习这种艺术,他们才能过着一种非常健康而和谐的生活,从种种派别的形式、包袱当中解脱出来。如果他们了解纯净的法、了解自然的法则,他们就会依循自然的法则来生活。如果孩子们在学校之中学习内观,一定会有很好的成果。
问: 如果修习正法是必要的,我们是否同样地要采取相对的反应来面对非法呢?
答:  是的,当你开始修习正法时,非法是存在着的;非法的力量、振动,这些是你必须要面对克服的。而你有足够的力量,最后正法将会赢得胜利;如果你了解什么是正法,并且知道如何应用正法在你自己身上,那所有的非法将会被击溃––––这是无庸置疑的。
问: 你总是谴责宗教仪式,但是我们表达尊敬及感恩有何不对呢?
答:  没有什么不对,尊敬及感恩并不是宗教仪式。宗教仪式是指:当你不了解自己在做什么,或者当你只是因为别人要求你这样做就做。比如说,你自己认为:「我在向一位特定的神或女神致敬」或者「我正在向我的双亲致敬」––––这个时候,你要问问自己,什么是这位神的特质呢?什么是这位女神的特质呢?我是否以在自身当中发展相同的特质,作为向神或女神真正的致敬呢?我是否在自身当中发展和我双亲一样的美德而真正地向他们致敬呢?如果这些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对所做的一切都有正确地了解,这就不是典礼或仪式了。但是,如果你是机械性的做这些事,那么这些就仅仅是典礼或仪式。
问: 生命在死亡之后是什么呢?
答:  一个人无时无刻都在出生、都在死亡,了解生命和死亡的这个过程,这将会使你充满了喜悦,并且很容易地了解到死亡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问: 如何破除非法呢?
答:  发展正法,那么非法将被破除。
问: 请慈悲地谈谈,内观对在校学生的意义是什么。
答:  我们已经发现,即使学生开始练习的,只是内观的第一个部分––––训练心的专注,也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他们的记忆力增强,对课业的理解力提高,心的领悟力变好,紧张的情形减低––––这些改变,对他们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而同时,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品性。
问: 印度教的法与回教的法有何不同呢?
答:  要了解:我并不是反对印度教或回教。我对每一位教徒都是友善的,但是我并不赞成所谓的「印度教的法」、「回教的法」等等的这些称呼。你可以称呼他们是某一个群体、某一教派,但是如果你称呼某一教派为「法」,那么你只会造成你自己或他人的迷惑与混淆。因为法是普遍性的。所谓印度教的法仅仅是属于一个特定的小区或特定的教派,所以它并不是普偏性的法;回教、佛教或基督教也是一样。事实上,他们都应该要继续留存下来,都应该要彼此亲善。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如法的人,那么称呼他自己是回教徒或印度教徒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都会真诚恳挚地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是如法的人。成为一个如法的人比成为一个忠实的印度教徒或回教徒来得更为重要。
问: 你是一位无神论者吗?
答:  (笑)对我而言,神并不是一位想象的人物;对我而言,实相是神,最究竟的实相就是最崇高的神。如果你说的「无神论者」是指一个人不相信神,那么我不是,我相信神。
问: 如果有人从小就是个聋、哑或瞎的人,他们要怎么办呢?
答:  这是因为过去的一些业力所产生的不良果报。内观无法改变这些事实。但是练习内观的人都学过慈悲观,以爱心和慈悲心来回向,这对这些人是有所帮助的。
问: 是否有一位神创造了地球呢?
答:  我从未看过如此的一位神。如果你见过神,你可以相信;但是对我而言,实相才是神、自然的法则是神、法就是神,而且依据法、依据自然的法则,所以一切都在演变。如果你了解到这些,并且以自然的法则来生活,你就会过得很好;不论你是否相信神,都没有什么差别。
问: 什么是生命的目标?
答:  过着安详美好的生活,健康的生活––––对自己有益,也对他人有益。

--------------------------------------------------------------------------------
第三天
修习心的净化
 
各位法友们﹕今晚我们又重聚于此,一起在这个正法的恒河畔,了解什么是纯净的法,什么是没有派别意识的法。让我们来了解如何修习纯净的法﹔如何过着一种正法的生活以及如何从纯净的正法之中获得利益。
「法」应该与派别意识分开来谈。法绝不应该和印度教的法、佛教的法、耆那教的法、回教的法、基督教的法、锡克教的法等等混淆在一起。法是普遍性的自然法则,法适用于每一个人及一切时空﹔它是自然的法则,能使我们的心远离一切杂染不净、远离所有负面的心态和烦恼。透过正法的修习,净化了我们的心,使内心充满了爱、慈悲、随喜与平等心。纯净的心帮助我们能有一个美好、健康的生活,它不仅有利于你自身,同时也利益了他人。任何人都能够过着合于正法的生活。一个人可以继续称呼自己是印度教徒、回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锡克教徒或拜火教徒﹔一个人可以称呼自己是婆罗门或不是婆罗门﹔一个人可以称呼自己是旁遮普人或是坦米尔人﹔一个人可以称呼自己是印度人或巴基斯坦人﹕这都没有什么关系,不会有什么差别。人类就是人类。如果一个人了解自然的基本法则,依自然的法则生活,不违反自然法则,他的生活就会过得安详、和谐﹔相反的,由于愚痴无明,有些人违反了自然法则,那么他(她)必然会变得不快乐而痛苦。一个人可以用这个名字或那个名字,可以从事这种仪式或那种仪式,可以相信这个哲理或那个哲理﹕这些差别并不重要,法则就是法则、法就是正法。心的清净无垢是正法,心的烦恼染污是非法,一个人必须由非法之中走出来而生活在正法之下。
法的基础是道德、是戒律。一个人不应该以任何身体或言语的行为来扰乱其它众生的和谐与安详。而且不应以任何身体或是言语的行为来伤害或危害其它的生命。法的基础就是戒律、就是道德的生活。
一个人如何过着道德的生活呢﹖必须要发展出对心的自主能力。我们的先贤、觉悟者已经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科学的方法。法是一种心和身的纯科学,是心和身之间的交互作用。由于我们不了解这个身心的交互作用和内在深处不断在发生的事实,因而不断地产生负面心态。而且,我们还不断地将这些负面心态扩大,换句话说,我们是不断地将自身的痛苦扩大﹔造成自己的不快乐也造成他人的不快乐。
一个人不应该只是在智识的层面上了解自然的法则。只透过听闻课程、听闻法的开示、读诵经典、讨论、理智地推理或情感的作用,我们是无法真正了解自然的法则的。也许这会让我们愈来愈困惑也说不定。要真正地了解法、了解自然的法则,唯一的方法就是亲自去体验它。我们必须亲身去体验实相、体验自然的法则。我们必须在法的道路上,一步一步不断地去了解这个普遍性的法则。
道德的生活就是法的基础。表面上看来,当我们过着道德的生活,我们就不会伤害其它的社会大众﹔似乎我们是对他人慈悲,我们不伤害他人,让他们生活在快乐和安详之中。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在法的层面、法则的层面上、在普遍性的自然法则当中实际上我们是对自己慈悲。
那些已经走在法的道路上的人们,应该要了解,每一次你违反了戒律,违反了任何道德上的戒律任何时刻你以身体或言语上的行为伤害或危害他人时你已经开始在伤害你自己了。实际上你是先伤害了你自己在伤害他人的。因为你必须先在你的心中产生像生气、憎恨、恶念、仇视、激情、嫉妒、自我或其它不净烦恼…等等你是先产生这些负面心态,接着才伤害他人的。在你以身体或言语的行为伤害他人之前,这些负面心态早已产生了。
在我们产生任何负面心态、不净烦恼的同时,自然的法则就开始惩罚我们。自然的法则是无分别的,自然的法则「法」是十分公平的。任何人违背了这个法则就会在此时此地遭受惩罚﹔而任何人生活在法的原则下,也会当下就获得回报。这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法则。透过这个了解,我们明白:自己必须过着道德的生活,过着这种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益处的道德生活。因此,我们要控制自己的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昨天我们讨论过,我们可以透过一些不同的方法,来训练心的专注力。但是当我们走在法的道路上、走在合乎科学的法的道路上时,我们就必须以如实观察实相的方式来训练专注这样的方式,和盲目的信仰、想象、推想臆测等等,是没有关系的。
因此,专注的对象应该是如实的实相﹕关于自身的实相、关于你一直称呼为「我、我、我的、我的」的这个身体结构的实相。我们已经对这个身体结构有了很大的认同,对于这个身体结构产生了极大的执取。同样地,关于我们一直称为「我、我、我的、我的」的这个心的结构的实相我们也对于这个心的结构有了很大的认同,产生了极大的执取。一个人必须要了解到什么是「我」、什么是「我的」﹖什么是这个身体的结构﹖什么又是心的结构呢﹖一个人必须在经验的层面上来了解这些。
这训练心专注的整个过程,应该同时也是这个心净化的过程。心的净化与心的自主应该同行并进。否则,一个人只在定力上发展,他可以因而获得强大的力量每一个专注的心都是非常有力量的,但它却可能被误用。如果心的出发点不清净,就算心非常专注,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心。专注的心也可以用来造作有害的行为。你一定看过白鹤,用一支脚站立在水塘旁的浅滩,完全地专注,专注在什么上面呢﹖就为了找鱼来吃。或者是一只猫守在老鼠洞口,专注地等待一只老鼠自洞内跑出,好把它吃了;一个人使用双管猎枪,也是全神贯注在猎物上,准备一枪打死它。为了成功,你的心必须专注在你的每一个行为上﹔即使是个扒手,也必须保持心的专注来扒取东西。这些都是专注力。
但是,这些专注力并非正法。如果我们训练专注是基于贪爱或瞋恨,这就不是正定、不是如法的专注。专注不应该是基于贪爱、或瞋恨,专注必须是基于实相的。不应该有任何的想象、臆测、自我暗示、或外来的暗示等等,而是如其本来的实相。
要了解实相,印度过去的觉悟者已经给了我们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的整个过程就是了解实相的过程,自我了解的过程。这种对实相的了解,是要在经验的层面上去了解你自己的实相;如果只是经由书本、经典上所写的,或者你的上师、你的传统、或你的信仰所说的,并不能达到对实相真正地了解。
依照这个方法,首先你坐着、闭上你的眼睛及嘴巴,身体和嘴巴都不用做什么。在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呢﹖此时没有身体和言语的动作,你就只是不断地观察、观察在你的身体上发生了什么。首先你会观察到呼吸的流动,呼吸不停地流动着,气息进来、气息出去,气息进来、气息出去﹕你就从观察呼吸开始。呼吸是真实的,它与想象无关。呼吸就在你自己身上,是关于你自己的实相。这个实相是非常粗显的,但是没有关系实相就是实相。
你已经开始观察实相了。如果你走在这条解脱的正道上,你要留意:是否你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在这条实相之道上的一步。你将从粗显的实相开始,然后渐渐地趋向微细、微细、更微细的实相。你会达到关于你身体最微细层面的实相,关于你的心最微细层面的实相。最后,你会非常容易地超越了你的身心世界,并经历了无法以言语描述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这种境界。
这是需要亲身经历的。因此你必须去体验整个身心世界,了解到身心是不断地生起、灭去、生起、灭去的。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一直发生着﹔你不只是相信它而已,而是要亲身去体验。为了体验实相,你先由观察呼吸开始气息进来、气息出去﹔自然的呼吸,正常的呼吸,气息自然地进来、自然的出去。
不要持诵任何的字句。根据我自己以及其它许多人的经验,我知道如果你在觉知呼吸的同时又持诵着某个字句,你的心会比较容易、比较快就进入没有任何干扰的专注状态。这个方法就是要求你观察呼吸的同时,重复地持诵你所信仰的某一字句、某个名字、或某个咒语。但是,在我们所说的这个了解实相的方法里,是不允许你使用任何字句的,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只是专注而已。达到净化的专注,才是我们的目的。如果专注是我们的唯一目的,那么持诵、观想、想象、臆测、哲理思惟等等将会有助于此,你可以使用这些方法。但是因为这是一种对你自身解析的探究、是一种对你内在身心的科学探究,所以不要使用任何想象、持诵或观想,只要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
并且不要做呼吸运动,不要像调息(pra-n<a-ya-na)一样控制你的呼吸。不要控制呼吸,就只是对自然进来的气息和自然出去的气息保持觉知就好。如果它是深的气息,就是深的气息,你只要觉知它是深的气息﹔如果是浅的气息,就是浅的气息,你也只要觉知他是浅的气息﹔如果气息是经过左鼻孔的,那么你就只是觉知气息是由左鼻孔经过的﹔如果气息是经过右鼻孔的,那么你就觉知气息是由右鼻孔经过的﹔如果气息是同时经过两个鼻孔的,那么你就觉知气息是由两个鼻孔经过的。不要试着去改变呼吸的自然流动,只是观察、就只是观察、单纯地观察、安静地观察。
在古印度的语言里这被称呼作tat‡astha,意思是某人坐在河边,河水正在流动着。一个正静静地坐在河边的人和河水的流动无关,河水只是在那里自然的流动。这个人坐在河边就只是观察,观察着河水的自然流动。它可能是快速地流动,也可能是慢慢地流动﹔河水可能是非常清澈的,也可能很混浊。不管河水是什么样子,他并不尝试作任何努力去改变它。
这是一个不费力的观察,只是在每一个当下观察实相的本来样子。如实地观察呼吸,如实地,不是如你所想要的样子,而是它本来的样子。这就是你所要做的。这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你不必做任何事﹔自然的法则就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气息就只是自自然然地进来、自自然然地出去,你就像是坐在河边一般,看着呼吸的流动,气息进来、出去、进来、出去,这有什么困难呢﹖这很容易的。
但是假使你下定决心来参加内观十日课程,而且开始观察呼吸,你会发现到,这是非常困难的,非常困难。你原本以为很容易﹕「喔﹗我只要观察着呼吸,观察自然的呼吸」。但是当你开始观察时,只观察了几次呼吸,你的心就跑掉了。突然间你发现到﹕「怎么回事﹖我是来这里观察我的呼吸的啊﹗」你将注意力再一次带回到呼吸上,但是再一次,在你观察一、两次的呼吸之后,你的心却又跑到其它地方去了。这时候你感到非常地急燥不安﹕「我到底哪里不对﹖我的心是怎么回事﹖竟然没有办法作观察呼吸这样简单的事。」你对自己生气,觉得很懊恼。
然后内观的指导老师就会告诉你﹕「不要感到懊恼、生气,不管你是对自己或他人生气,这两者是没有差别的。只要接受你的心跑掉了的事实就好。」你应该要观察呼吸的,而你的心却在打妄想。这时候你警觉到﹕「喔﹗心跑掉了。」微笑地接受这个事实。心已经跑掉了,这就是此时此刻心的真实状态。好的,呼吸仍在那儿,你就再次开始吧﹗你再次开始,而再一次心又跑掉,你再次觉察到﹕「看吧﹗心已经在打妄想了。」再一次回到观察呼吸上。就像这样,你必须努力,非常有耐心、有耐心地继续做这件事。这样做一、两天,你的心就会逐渐地平静下来了。
你继续观察着自身的呼吸,观察呼吸、观察呼吸,同时你也开始观察到你的心﹕「你看﹗这个心不断地打妄想,不断地跑掉。」你开始用一种非常合乎科学的方式,学习去解析你自己的心和了解它的真实面貌。妄想的心到何处去呢﹖什么是妄想的对象呢﹖再一次它又跑掉了,哪里去了呢﹖妄想的对象是什么呢﹖你无法用日记本或作作笔记,来记录心到何处去了或以什么为对象﹔它就是跑掉了。
你会注意到心就只是在两个范围之间打转。心不是在过去的这个记忆或那个记忆打转着,就是跳到未来。「喔,过去发生了这个」、「发生了那个」心不断地回忆着过去﹔或者「喔﹗未来我想要这么样」、「我不希望这件事在未来发生」心不断地想着未来。
就像一位科学研究者一样,你将开始了解到你的心的特性。它是旧有的习性的奴隶,不断地在过去、未来之间打转,不是过去就是未来。你的心根本不想要活在现在。但是,你必须活在现在﹔你无法生活在过去。因为过去已经过去了,永远地过去了。用尽世界上所有的金钱也无法买回已经过去的一刻﹔要做到这样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再回到过去,过去永远地过去了。你也无法生活在未来,除非未来变成现在。你必须生活在现在,而心的行为模式是它不想要生活在现在––––它不知道生活的艺术,这也是为什么心会感到不安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你就是经由这个观察呼吸的方法,观察呼吸,开始来训练你的心,让自己了解生活的艺术,学习如何生活在当下。你当下的实相是:气息正在进来、或者气息正在出去。就是这样,如实地生活在当下。再一次地,你的心会因为旧有的习性模式而跑开,而你也再一次地把它拉回到当下。你开始对你的心的行为有了某些程度的了解了,你开始对心的实相了解了。
接着,你会观察到另一个实相:在第二天或第三天中,你会渐渐清楚,不论你的心是在过去或是在未来游荡,只有两种念头会不断地出现,不是愉悦的就是不愉悦的。过去的回忆可能是愉悦的或不愉悦的,对未来的想法也可能是愉悦的或不愉悦的。你观察到:「喔!一个愉悦的念头生起了。」不论它是对过去或未来而生起的念头,你将会注意到,心的一部份开始在这个愉悦的念头上打转,而心的另一部份接着开始对它反应:「喔!太棒了,过去这样子发生,是如此地好,实在太美妙了,我喜欢它。」或是「我想要它能够这样发生,因为我喜欢这个,这真的很棒!」这就是对喜爱产生了反应,并且非常迅速地变成贪爱,接着就变成了执取;贪爱,执取,贪爱,执取。
当不愉悦的念头生起不管是对过去或对未来的此时你将会注意到心的一部份在这不愉悦的念头上打转,而心的另一部份就会对它生起习惯性的反应:「不愉悦,不好,我不喜欢它,不喜欢它。」瞋恨,厌恶,瞋恨,厌恶。这时候事实就很清楚了,你的心没有一刻是沉默的:每一个时刻都会有某种念头或另一个念头,不是愉悦的就是不愉悦的。每当你产生了愉悦的念头,你就生起贪爱的习性反应––––贪爱、贪爱;而当你产生了不愉悦的念头时,就生起了瞋恨的习性反应––––瞋恨、瞋恨。你的心就在这贪爱、瞋恨、贪爱、瞋恨之间不断地流转。
不论何时你产生了贪爱,你就会失去心的平稳;每当你生起瞋恨,你也会失去心的平稳。这时候你不再保有这种不起贪瞋反应的平等心了。心不再是一个平稳、平衡的状态。当你在不平稳的状态时,你变得焦躁不安并且痛苦。所以痛苦的原因变得愈来愈清楚了。所有烦恼的根源就是贪爱和瞋恨;每当你心中生起了任何烦恼的同时,所伴随的不是贪就是瞋。
这不是一种哲学思想、哲学的游戏、信仰的游戏、或感情式的游戏;这是非常科学、非常合理的。你正在探究心是如何地作用并且正在体验有关于你的心的实相。你正在贪爱和瞋恨之间打转而变得痛苦。然后,你将你的注意力带回到觉知呼吸上。这个时候,当你的心正保持在对呼吸的觉知上,是没有贪爱的;你正保持在当下。你不会对呼吸产生贪爱:「我要更多的气息,我要更多的气息。」气息就在那儿,所以你没有必要对它产生贪求。当气息进来时,你也不会对这个气息厌恶:「走开!我不喜欢这个气息。」你对呼吸既没有贪爱也没有憎恨,没有贪爱,没有瞋恨。
当你整天持续地观察时,你会开始体验到,在非常短暂的时刻中,当你的心是真正地专注在呼吸上时没有贪爱、没有憎恨。你正在训练你的心,不仅仅是在专注上,而是同时要远离一切的贪爱、憎恨与不净。这是以正确、科学的方式来发展心的自主能力。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因为我们是以观察实相来用功的,这不是盲目的相信。呼吸就在那儿,而且呼吸并不是印度教徒、回教徒或基督教徒的呼吸,不是婆罗门或非婆罗门、印度人或美国人的呼吸。呼吸就是呼吸自然的呼吸,一种自然的现象:气息进来,气息出去。而观察呼吸的心也并非是印度教徒的心、回教徒的心或是基督教徒的心;每一个人的心就是这样运作的,而你正在检视自己的心如何运作。
这整个过程是如此地科学化,是以成果作导向的。你在此时此刻就可以得到成果。你了解了你的问题,并且开始以非常合乎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决你自身的问题。无关盲信,无关上师,无关利用,无关教条。这是真理实相,是心与身的科学。古印度的伟大科学家们发现了心与身的科学、心与身的交互作用。
藉由观察呼吸,你很快就会达到了解身心之间是如何地相互关联的这个阶段。在表面的层次上,呼吸看起来只是身体的运作,因为肺部的压缩,气息进来、出去、进来、出去。然而,呼吸只是和你的身体结构有关吗?这个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当你客观地观察,用科学的方式来观察,你就会清楚了解:呼吸也和你的心有紧密的相关,并且也和你心中的不净十分有关。比如说,当你正在观察你的呼吸时,过去的一些回忆浮现出来并且你开始有了生气的反应;就在你产生生气的同时,你将会注意到呼吸已经失去了正常。它不再是平常的呼吸了;它变得稍微快些、粗重些。而当这个不净消失了,呼吸就回复正常。所以,呼吸不但和你的身体有关,而且和你的心也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你参加十日的禅修,就是为了了解身和心的本质以及身心如何相互作用在你这个身体结构当中产生的流动、交错的流动、及潜藏的流动。你将会亲身地去检视它。因此,我们才会首先选择呼吸作为观察的对象。而所观察的只是单纯的呼吸、自然的呼吸,没有任何的持诵、观想、想象,也不卷入任何形式的哲学信仰。观察呼吸就仅仅是呼吸,这会带领你进入更微细的实相。
印度的圣者们都了解如何真实地解析实相,这就是为何Guru Na-nak说:
A+di saca, juga-di saca
hai bhi saca, Na-naka hosi bhi saca.
这意思是说:由观察实相开始,如果每一步都与实相同在,你将会达到究竟的实相。如果你是以想象开始的,你可能会接着产生更大的想象,在幻想中以为已经体验实相,但事实上你是更远离实相。要与实相同在,就算它是非常粗显的,你也会注意到你是不断地趋向更微细的实相、更微细的实相、更微细的实相的。
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个警告:虽然你们已经听了以上的开示,请不要听过之后就自己开始尝试。因为这是一项必须非常慎重的工作非常容易,但却需要非常慎重。你正在对你的心进行开刀手术,从表面逐渐地深入、深入、深入到心的最深层。当你在进行对心的开刀手术时,内心深藏的复杂情结可能会浮现到表面上,而你必须知道要如何面对它们。因此,第一次学习这个方法,应该由有经验的人来指导你学习。花十天的时间由有经验的老师来指导你,但在十天后,你学会了这个方法之后,你就是自己的主人了。你必须努力,这是一条漫长的路途。你必须走在这条道路上,没有其它人会把你扛在肩上,带你到达最终目标。你必须自己走,你必须自己解救你自己。但是为了要学习方法,刚开始你必须向已经有经验、走在正道上的人来学习。
观察呼吸、观察呼吸,持续地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鼻孔的进出口处,在这个范围内,观察气息的进来、出去、进来、出去到了第三、第四天时,你就会开始感觉到,某些现象在这个范围内发生了。事实上这些现象是一直都在的,在身体每一个微细粒子当中,某些生化或电磁作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只要有生命,就有生化作用,就有电磁作用;但是因为我们的心太粗糙,所以无法觉察到所发生的事。
经过了三、四天的练习之后,你会开始经验到某些感受普通的、身体上的感受。可能是热、出汗、抽动、脉动、振动、刺痛、粗重、或麻木的感受在那个小范围内总有某些感受发生。再一次地,你的指导老师会说:「就只是观察,不要做任何事。仅仅是观察,不要有所反应;就只是观察,客观地观察(tat‡astha)。」
自然的实相它已经在比较微细的层面上开始显现了。不要喜欢或不喜欢,就只是观察。观察这些感受的本质,你将会发现它生起,而且它迟早会消失。然后另一个感受生起、过一段时间又消失。这是一种变化的现象,它不断地生起、灭去、生起、灭去。在第四或第五天时,你将会达到,从头顶至脚趾尖全身上下都能感觉到感受的这种阶段。再过几天有时候是第七、第八或第九天,也有人是在第二次或第三次课程,你的整个坚实粗重的身体结构消融了。这与想象无关,这是实相。
在印度的觉悟者,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对整个身心结构作了解析探究。他们发现,身体虽然外表看起来像是坚固的实体,实际上却只是一些微细粒子、原子而已。两千五百年前印度的语言,将这些微细粒子称为kala-pas;一个kala-pa是物质世界中最微细的单位。整个身体结构只不过是许多微细kala-pas的聚合体;并且它们是不断地生起、灭去、生起、灭去,一直不断地生起、灭去、生起、灭去的。这些觉悟者都经验过这些。
现代的科学家也是这么说的:「这整个物质世界没有别的,就只是振动、振动、波动、波动而已。在这个物质世界,没有所谓的坚固实体。」他这么说是以他的学识并且透过种种仪器研究的结果而推论得知的。但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这些觉悟者是以亲身的经验来了解的。而且,当他们以经验了解这些实相时,更进一步地也得到了美好的结果:他们觉悟了。因为他们已解脱所有的烦恼不净,因此他们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了。只要你在这条正道上继续前进,以后你也将会了解到这些。
当你观察实相由粗显到微细、更微细、最微细的层面时,一层层的不净烦恼将逐渐地剥落、去除。当你达到了比较微细的层次时,你更加净化;你进到了更微细的层面时,你将会变得更净化、更净化。身和心最微细的实相将使你的心到达全然净化的地步。只有那时,你可以超越身心的世界并且体验到永恒的实相。你可以用任何名字称呼它你可以叫它解脱、觉悟或涅盘。这些名称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你必须亲自去体验。而且这种实相的经验只有在心达到完全彻底地净化时才有可能。
要使心彻底净化,你必须进行观察实相的练习,从粗显到微细、从粗显到微细。当你达到了能够经验到这整个身体的结构仅仅是振动的层次时;佛陀、觉悟者们所体验的实相,对你而言也变得清楚了。
他们说:
Sabbo pajjalito loko,
Sabbo loko pakampito, pakampito.
这意思是说:这整个宇宙就只是振动、振动、振动:燃烧和振动、燃烧和振动。而你自己也了解到:「是的,就只是振动。仅仅是燃烧和振动、燃烧和振动。」
这整个宇宙的现象就在你自己的身心之内体验到。对你而言,宇宙就是你的感官、你的根门所接触到的宇宙。比如说,声音的世界就是你耳朵所听到的声音世界;对天生耳聋的人而言,是没有声音世界的。对天生失明的人而言,是没有形状、色彩或光线的世界的。所以宇宙万物与你的五个根门接触眼、耳、鼻、舌、身,透过这五个根门,你了解到「这就是这个世界」以及「这是宇宙世间」。而当这五个根门没有任何接触时,由于你过去的经验,你的意根会有所接触,这就是第六个根门。
禅修中,你会达到一个阶段,你会经验到这整个身心的结构都只是振动、振动、振动。如果有一个声音与你的耳朵接触时,你将会发现这个声音也是振动、振动。耳朵的这个根门是振动、振动,这个声音也是振动、振动,而当它与耳根一接触,一个新的振动就开始了,这个振动遍及了整个身体,而不只是在根门而已。这就像敲铜锣一般,整个铜锣都开始振动。某个声音与你的耳根接触、某个景象与你的眼根接触、某种气味与你的鼻根接触、某种味道与你的舌根接触、某种可碰触的东西与你的身体接触或是某种念头与你的意根接触接着都是振动、振动,中性的振动。
如果你是一位好的内观禅修者、或如果你是一位好的科学探究者,你会注意到,当某个声音一接触到你的耳朵时,某种振动就开始了。马上你心的一部份就会认知到:「啊!在耳根有事发生了」。或者是「在眼根有事发生了」或是鼻根等等。这一部份的心的工作就是在认知某件事已经发生了。
接着心的另一个部份立刻就会生起并问到:「发生了什么事?在耳根发生了什么事呢?某种声音发生了,是什么声音呢?喔!是一些话。什么样的话呢?是称赞的话,或者是辱骂的话。」这就是心的第二个部份的工作:去判别在你的根门所接触到的不仅是去判别,而且是去评定它:「辱骂的话太糟了!称赞的话太好了!」这一部份的心就是去判别并且给予评价。
一旦这个评价出来了,你会注意到这个全身上下原本是中性的振动开始变化了。如果对这个话的评价是称赞的话(喔!太好了!),你将会发现这全身的振动变成是非常愉悦的;如果对这个话的评价是辱骂的话(太坏了),你就会发现这全身的振动是非常不愉悦的,非常不愉悦的。心的第三个部份开始去感觉这个振动,是愉悦的感受还是不愉悦的感受。
接着,心的第四个部份又立刻会生起并且说道:「愉悦的振动,喔!太棒了!我还要!这是称赞的话,我还要,我还要!」在表面上似乎是你喜欢这个称赞的话,但实际上你是喜欢这个愉悦的感受。或者表面上你不喜欢的是这个辱骂的话,但实际上你是不喜欢这种振动,在你身上的这种不愉悦的感受。心的第四个部份就是习性反应的部份。
现在就很清楚了,一切只是身和心:身体是如何地影响心以及心是如何地影响身体;身如何因为心而产生,心又是如何因为身而产生;身如何改变为心,心如何改变为身。这整个现象变得如此地明白、清楚。这就是这些科学家、印度伟大的圣者们所发现的;但是现在我们却只是牵扯在一些组织化的宗教、哲学、信仰、教条、崇拜、仪式和典礼而已,而忘记了真实的法。
我是出生在一个非常虔诚的印度教家庭,在这种环境下,我习惯背诵婆伽梵歌,你们大多数大概也都会背诵。对我而言这仅仅是背诵而已,我并不了解自己所背诵的。其中的意义、真正的意义已经完全都丧失了。不明所以地,我们经常朗诵婆伽梵歌(Bhagavad Gita-)中的梵文诗句:
Utkra-mantam sthitam va- pi bhun~ja-nam va- gun<a-nvitam
Vimu-d<ha- na-nupas&yanti pas&yanti jn~a-nacaks&us&a.
在我修习内观之后,才真正地了解它的意义。utkra-mantam是描述心的第一个部份,它的作用是觉察某些事物在某个根门发生了。Sthitam是第二个部份,它的作用是去判别是什么发生了。在这个判别之后,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生起。接着是bhun~ja-nam––––开始去经验它;喜欢它或不喜欢它。接着是gun<a-nvitam,它开始增长,也就是一个人如何地开始造作更多的束缚、更多的速缚。Vimu-d<ha- na-nupas&yanti,pas&yanti jn~a-nacaks&us&a:一个愚痴的人,无法洞见实相;只有练习观察实相,才能获得智慧之眼。
当你练习专注时,你是用一个虚饰的东西、一种颜色、或某种形式的信仰、教条或是想象,那么你就无法了解真正发生了什么。只有观察实相––––观察身、心的实相以及两者之间如何交互作用––––那么每一件事才会变得愈来愈清楚。
在更深入的阶段,内观的禅修者会清楚了解为何人会产生痛苦,以及这个痛苦是如何增长的。例如,某人辱骂我,而我产生了愤怒。如果我是一位好的内观禅修者,当我一生起愤怒,我就会发现身体内开始有了生化作用的流动;这种生化作用的流动以印度古时候的语言来说就称为a-s&rava。因为这个生化作用流动的现象是生气而产生的,它是非常不愉悦的;然后,因为这种流动非常地不愉悦,我就有了非常不愉悦的感受,而当我有了不愉悦的感受,我再一次产生生气的习性反应,而当我以生气来反应时,另一个不愉悦的感受开始流动,这种非常不愉悦的感受生起,而我再一次以生气来反应。一个恶性循环就已经开始了;几个小时内我持续地在怒气之中翻滚。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因为他人辱骂我,因而我产生了愤怒。但这仅仅是表面上的事实,真正的事实是一种生化作用已经开始在自身当中产生,而我又对这个生化反应的流动不断地产生习性反应。
这些在我们国家已经觉悟的圣者,发现了脱离这个恶性循环的方法。我们如何从中解脱呢?就只是去观察这个已经开始的生化作用,观察这个已经开始的感受。每当我们生起了愤怒、激情、恐惧–––生起了任何一种不净烦恼––––与那种不净烦恼相关的一种生化作用就会开始在身体内生起。而当我们观察着它,仅仅是观察而对它没有任何的习性反应,我们就不会增长这个反应。而当这个增长的过程停止,这个反应就逐渐地消除了,而我们也开始从中解脱。我们不压抑这种生化作用,也不将心转向其它事物:我们面对如其本然的实相并且从中解脱,由习性反应之中解脱出来。
这一切是如此地科学、理性,是如此地以成果为导向。这和你信仰的是印度教、佛教、回教或基督教,没有关系。这是法则、自然的法则。这和是否改变你的宗教信仰,并没有关联,一个人必须了解到这一点。很多人有一个非常错误的印象,就是一旦一个人开始修习内观之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宗教徒;其实,修习内观和你是不是一个宗教徒,是没有关系的。
在几世纪之前,有位名叫伽利略的人,发现地球看起来是平的,但事实上却不是:它是圆的,并且它以自己为轴心自转着。有些人相信,也有一些人不相信。渐渐地每一个人开始相信它。当你开始相信关于地球的这个事实时,你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你没有改变成回教徒、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或是佛教徒。
以前有位名叫牛顿的人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人们渐渐地接受它;但他们并没有从一个宗教改变成另一个宗教。相同地,这些古印度的科学家们、觉悟的圣者们,发现了身与心是如何地运作:我们如何地习性反应;我们是如何因为无明,不断地增长不净烦恼,因而增长痛苦;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地从中解脱出来。如果我们接受这个并实践它,就能从中解脱出来。
当然,改变还是有的,但这个改变是由痛苦转为快乐,由束缚转为解脱,由无明转为觉悟,不是从隶属一个组织化的宗教改变为另一个宗教。内观是我国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们应该引以为荣。
非常不幸地我们失去这个方法已经二千多年了。但很幸运地在我们邻近的缅甸这个国家保留了它原始的纯正风貌,从老师到学生,老师传给学生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虽然只是非常少数的人保存着它,但它的确保存下来了;这就是为何我们现在可以把它带回来的原因。善加利用这个印度的美好遗产,我们国家的绝妙发现。善加利用它––––为了你自己,也为了其它许多人。
愿这三天关于佛法的开示不要变成只是另一种智识上的娱乐。你可以到不同的地方去听听课程来娱乐你的心和智识,但是不要将这些法的开示当作一种智识的娱乐。试试这个方法,练习它,体验它。在你的生命之中腾出十天来学习这个古印度的科学,并且看看在你自身当中发生了什么。看看心和身是如何反应并且如何不断地相互影响;看看痛苦是如何生起、如何地增长,以及如何可以完全地根除。善加利用它,为你自己好,为了你自身的利益,也为了你自身的解脱。
愿你们都能找出时间尝试这个这么好的方法,并且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愿你们每一位都能享有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

--------------------------------------------------------------------------------
第三天问答
 
问: 什么是生命的最终目的?
答:  从一切的不幸、痛苦之中解脱出来。因为你是人类,所以有能力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善用这个能力吧!
问: 一位没有吃素的人能在内观之中有所成就吗?
答:  当你来参加课程时,我们只供给素食的餐点。但我们不会说,如果你不吃素就会下地狱。因为这不是这样的。不过,慢慢地你会觉得不吃肉比较好,你会了解吃荤和吃素这两者对你的差别。素食对于你的进步会比较有帮助。
问: 我们如何能够解除自卑感或优越感的情结呢?
答:  这就是内观的功效。每一种情结都是一种内心的不净杂染;当不净杂染浮现在心的表层时,你就只是观察、观察它,它就会自然地消失。如果你一直压抑它,它将会不断地增长;相反地,如果你纵容它,则会伤害到别人。所以既不放纵也不是压抑,就只是观察;内观将会帮助你观察。
问: 为何我们只观察呼吸呢?
答:  呼吸是时时刻刻发生在身心当中的实相。呼吸是和你的身、心密切相关的;而你是来解析探究你自己的身心的。所以你开始以呼吸作为对象来观察,之后就会进入身心的更深层面。
问: 要能过着正确的生活,难道我们不需要神的力量吗?
答:  神的力量就是法的力量。法是神、实相就是神。当你与实相、与法同在时,你就与神同在。藉由净化你的自心,在你自身内发展神的力量。
问: 我常常情绪化、敏感并且充满了焦虑。这些现象在修习内观后是否能有所改善呢?
答:  当然,这就是修习内观的目的––––使你从所有的痛苦之中解脱出来。焦躁和忧虑是最大的痛苦;它们存在是因为某些不净杂染深藏在你内心当中。因此,当你修习内观时,这些不净将会浮现到表面并且消失。当然这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没有任何魔法、奇迹或上师加持;没有上师会将他的手放在你的头上而使你成为一位解脱的人的––––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别人只能为你指出正法的道路,而你必须自己努力走在正法的道路上,来解脱你自己。
问: 你是否曾经见过你的前世呢?
答:  在每一个时刻我都在死去,在每一个时刻我都在新生。这个过程不断地在发生,而我不断地观察着它。
问: 在我的职业中一定会不诚实;我也不能换别的职业,因为那会造成很大的不便。怎么办呢?
答:  修习内观,你的心力将会变得强大。现在你是你自心的奴隶,你的心不断地强迫你去做不想要做的事。经由修习内观,你将会有足够的心力,而很容易地就从中解脱;然后你会找到别的职业,找到一个对你有益、也很健康的职业。
问: 当我在众人之前被轻视、侮辱、打击时,我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答:  在众人之前或单独一人,这两者有何差别呢?如果某人侮辱你,你就接受有人侮辱你的事实,为什么要有生气的反应呢?当你开始反应时,你已经是在伤害你自己了。当某人侮辱你时,他想要使你不快乐;结果你就任它摆布,你的习性会说:「好的,你想让我不快乐吗?没问题,我就配合你!我会让自己不快乐、我会一直保持不快乐,现在你想要我不快乐,好啊,那我就不快乐几个小时、几天。」这是怎么一回事啊?你正在做什么呢?你正在伤害你自己。这个事实在你修习内观之后,会变得十分清楚。
问: 什么是无选择地(、如实地)观察呢?
答:  这个意思就是:不做什么;一切正在发生之时,你就只是观察着它,不要附加这个信仰或那个信仰、这个教条、那个仪式或这种哲学,不要附加任何东西,也不要创造任何东西:让所有事物自然地发生。在你身心之内所自然发生的,无论是什么,都是实相;而实相就是神。
问: 内观与专注有何差别?
答:  内观不仅仅是专注而已,内观是在每一个当下观察实相。你发展自己的觉知力、发展你的念住;事物不断地改变,而你只是保持觉知:这就是内观。如果你仅仅是专注于某个可能是一个想象的对象,那么是不会观察到任何变化的。当你的心以想象作为专注的对象,那么你不是在观察实相。当你在观察实相时,它必然是变化的;它不断地在变化,但是你保持觉知。它不断地在变化而你也不断地觉知到这个变化,这就是内观。
问: 禅修是解脱的唯一方法吗?
答:  是的,如果只是以盲目的信仰来接受任何东西,对你是没有多大帮助的。你必须自己努力使你自身解脱;你要发现束缚在那里,然后让自己从束缚之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内观。观察你的束缚,观察你的痛苦。那么你将会发现束缚的真正原因、痛苦的真正原因,并且看到这些原因逐渐地根除、根除,渐渐地你就从中解脱了。所以解脱是来自于内观的修习。
问: 如果人们在古时候的印度就已经修习了正法,为何阶级制度现在仍然存在呢?
答:  因为人们忘了正法;当正法从这个社会消失时,阶级制度就变强。当这个社会之中存有正法,阶级制度是不可能存在的。
问: 如何成就自己的目标与抱负呢?
答:  经由修习内观来净化你的心,你就会成为自心的主人。那么你会发现你在世俗所做的一切都是成功的;在出世间也一样,所做的也是成功的。所以做你自心的主人,净化你的心!
问: 一个人要参加多少次的内观课程呢?
答:  这要视情况而定,但我要说的是,先来参加一次十日课程,然后看看这对你有了什么样的帮助。如果你发现能应用在生活上,非常好,过一阵子,再来参加另一次的十日课程。但是重要的不在于只参加十日课程而已,而是要将内观的方法应用在你的生活当中。如果你每天的生活当中,内观对你有明显的帮助,那么你的修习是正确的;否则只是去参加课程,对你是没有帮助的。
问:  Dharma和Dhamma有何差别?
答:  一个是梵文,一个是巴利文,没有差别。
问: 您对无法参加十日课程的人有什么建议呢?
答:  请下定决心来参加一次十日课程,没有参加,就得不到什么结果。这是没有魔术或奇迹的。假使我只坐在这儿花费一小时就能够指导他们,那么我何必要求他们拨出十天的时间来参加呢?花一个小时是很容易的,但是没有用;你必须在生命之中,腾出十天的时间来学习这个方法。这是一个如此深奥、如此微细的方法,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学习的。
问: 请描述一下,您日常生活中典型的一天。
答:  我持续地修持内观,持续地指导内观;我使我自己快乐,也使其它人快乐──这就是我做的事。
问: 当我们用功时,如何去除淫欲的念头呢?
答:  不是只有在用功时如此,而是任何时刻都要如此!淫欲就是淫欲,它是有害的。爱应该是清净的爱;清净的爱是单行道,你不期望有任何回报。法、内观,将会帮助你将这淫欲的念头转为清净的爱──清净的爱是没有丝毫激情的,清净的爱是充满慈悲的。
问: 这个方法是否以自我为中心呢?我们要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活跃并且帮助他人呢?
答:  首先你必须以自己为中心,你必须帮助你自己;除非你先帮助你自己,否则你无法帮助别人。〔一个弱者是无法帮助另一个弱者的:一位跛脚的人无法帮助另一个跛脚的人。〕你必须使自己够坚强,然后用这个力量来协助他人,也使他们坚强。
问: 在学习过内观课程之后,每天要花费多少时间在禅修上呢?
答:  终究它会变成你全天的工作,你能够在每一个时刻都清楚地觉知。但刚开始的时候,如果你在每天早晚各修习一个小时,对你是有帮助的。这是对心的训练,就如同你每天做身体的运动,使身体健康强壮一样;所以,你每天要做这个心的运动,让你的心保持健康又强壮。
问: 为什么这个世界的道德风气会一天天地败坏呢?
答:  人们己经忘了自然的法则。如果这些人开始观察在他们自身之内的实相,那么他们就不可能过着糜烂败坏的生活。
问: 我们可以结合两种或多种的技巧来修行吗?
答:  你可以依你喜欢,将许多不同的技巧结合起来修行,但是不要将其它方法和内观混杂来修持。内观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如果你又加上其它的技巧,这对你是没有什么帮助的,甚至可能会伤害到你。保持内观修法的纯净。其它的技巧有可能只是停留在心的表层;而内观是一种深层的开刀手术,它是从内心的深层去根除不净烦恼。假使你将内观混合了其它技巧,你是在玩游戏并且可能会对你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问: 经由修习内观是否能够引发拙火(kun<d<alini)呢?
答:  什么是拙火(kun<d<alini)呢?拙火是在脊髓上神经中枢的一种活化作用。经由修习内观,你会很清楚在身上的每一个微细原子都在活动;而拙火只是其中一小部份而已。修习内观,你将很容易地了解到这两者的不同。
问: 是否有可能经由书籍的指导来修持内观?
答:  不!绝对不要这么做,这太危险了。
问: 可否参与政治,以便在印度建立正法,解决目前的问题。
答:  我从报纸上看到一个说法:正法应远离政治。我是全然反对这个观点的;政治必须充满正法。但问题是这个国家已经将法视为派别意识;其实,政治是要超越派别意识而不是要脱离正法。如果政治合乎正法,这是最好的;整个国家将会变得纯净、快乐、和平。
问: 我们如何能像悉达多.乔达摩一样成为觉悟的人呢?
答:  每个人都能觉悟,觉悟并非是悉达多.乔达摩所独有的。他曾经说过:「在我之前,有许多人觉悟,而在我之后也会有许多人觉悟。」任何人在经验的层面上,从无明当中解脱出来的,他就是一位觉悟者。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修行,并且达到觉悟。

--------------------------------------------------------------------------------
简介
 
背景
文明演化的历史是为了正义、公平、平静、和谐与快乐,而不断追寻着社会秩序。东方、西方、北方与南方的各国智者都在追寻。
印度在这方面的贡献很大。提供了法的观念,具体呈现出理想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不分性别、种姓、教条、教派、宗教或国籍,一体适用。它保障个人可自由选择去塑造命运,此抉择有助于个人甚至全体社会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成长与快乐。
内观研究所有系统地研究内观禅修法门的理论与实务。内观是探究与观察身心现象而净化内心的方法。个人的态度与行为模式也会有重大改变。此外这方法可为政府、企业与社会制度在教育、保健及管理层面带来变革与改善的良机 ---- 强化教育与宗教分离,国家凝聚力与国际认知等观念。
研究所每年针对上述各项定期举办国内与国际性研讨会。1994年四月,在新德里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主题为「内观禅修—与现代世界的关系」。
今年(1995)的研讨会是去年四月会议后的成果。研究所认为印度社会,或就此事而言,甚至全世界,已站在历史的交叉路口上。我们一方面淹没于科学与技术的成长与进步下---- 计算机、基因、电子、媒体,另一方面在生命各个领域的人性价值持续缓慢地腐蚀,现今社会、宗教、道德与种姓冲突如此的猖獗,都明显印证了这个事实。
智慧在于明了这个现象后采取导正的方法,这不但是人类永恒的追寻,也是印度的伟大遗产。因此研究所选定1995年研讨会的主题为「法 ----它的真正本质」。
研讨会的宗旨虽有限制,但却很明确。研究所不想落入哲学推论、观念的差异或立场的争辩。目标是希望在这个重要议题的不同观点上,能有自由而客观的讨论。记载下主要结论以唤起对问题的认知而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提出行动计划,以挽救社会对法的本质无知所造成的全面祸害。
 
国际研讨会
研讨会于1995年5月6-7日周末在Igatpuri的内观研究所举行。有五百名印度与海外重要领导人士参加,与会者来自不同领域,例如板球选手Bishen Bedi先生,教育家Anil Bordia先生,以及许多科学界、企业界、社会工作及政治界的优秀人士,不胜枚举。大约有40名国外贵宾,分别来自欧洲、美国、澳洲、伊朗与邻近的亚洲国家。
研讨会由内观禅修受敬重著名的葛印卡老师开场,他强调法是无国界的。纯正的法无分宗派,我们不应该说这是印度教的法、耆那教的法、回教或基督教的法,而是普遍通用的法。法是纯正、和谐及善良的生活方式,一种道德的生活。
第一个时段由谭丹老师(S.N. Tandon)发表学术演说「法的定义」。他将生命比喻为蛇与阶梯的游戏,当我们被不净心念或是”不善法”的蛇所咬,我们就被拖入蛇穴中,但当发展内心良善的本质时,我们登上解脱的阶梯。
第二个时段是有关「法在现今社会问题中的角色」。澳洲的麦当劳女士(Mrs. Sally McDonald)提出国际性观点,讨论在现代生活的压力下:人口压力、复杂的科技、大众媒体广告以及快速的变迁。法的角色可定义为自我检视之路,能清除造成我们犯错的内在杂染,并帮助我们承受现代生活的压力,带给我们服务及改善社会的力量。
Bedi先生的有趣演说「法与板球」,要我们光明正大的比赛。Vidyahar Gokhale及孟买前警长Mohan Patel先生等人,则就经济与政治层面提出较严肃的论文。
星期日早上,德里印度科技学院的教授P.L. Dhar有场激励人心的演说,他补充了法与科学的观念。法的古老智慧,有关无常与不断改变的基本见解,与「新世界观」(New World View)对分子物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观点一致,科学与法都清楚宣示自然的法则,他建议药了解双方才能挹注现代科技发展的力量以保存人性。
英国的Ian Hetherington先生,与Ram Singh先生接着简短阐释内观禅修是解决许多个人与社会问题的实际方法。每年世界各地约有三万五千人参加内观课程。这方法是守戒,控制心,透过检视内在实相渐次达到内心的完全净化。
杰出的财务专家N. Vaghul先生做结论。他提出将纯正法的原则与技巧带入学校(每年有一万一千名学童参加初级禅修课程)与企业、政府的行动计划。这不但有助于提升国家生产力与国家繁荣,同时也建立社会良善的道德基础。
研讨会最后由葛印卡老师总结。他欣然接受会议获致之结论:减轻现代社会的痛苦需要实际的步骤。因此,我们应从改变一个人的心开始,这是艰巨的任务,但已开始起步,内观将可大规模地再续阿育王朝的殊胜。要了解什么是法,与佛陀的真意,必须实际的修习内观并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内观提供了离苦的方法,普遍通用而非宗派的方法。他建议所有与会者跨越辩论,去亲身体验法的利益。
 

--------------------------------------------------------------------------------
开幕演说
S.N. Goenka
 
各位尊贵的法师与同在法上的朋友:
这两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来了解什么是法(Dhamma,Dharma),和如何将法应用到生活中。
 
法的人生
法是一种健康、和谐、健全的生活方式,是道德、伦理的生活。法是生活的艺术:如何生活得内心平静和谐,如何带给周遭平静和谐的气氛,而使周遭的人也能沉浸于平静和谐中。这种生活方式是不从事任何身体或言语上的行为,不伤害或危害其它的生命。
戒杀是因杀生会伤害他人及干扰社会的和平;戒偷盗,戒邪淫,不说谎,不说负面的话,不在背后道人长短或造谣,不说无意义的话浪费自己与他人的时间。除了不做这些不当、不道德行为外,也不应该饮酒和用麻醉品。一旦开始沉迷于酒中,就变成酒醉的奴隶。在麻醉的状态下,即使你的理智非常清楚你不应该做,你仍会不停的做着不善的事。因此应戒除所有的麻醉品。
在表面上,过着不伤害他人的道德生活,你带给社会平静和谐。也许你就认为已经帮助了他人,但这并不正确。事实是当你身体或言语上不从事不善的行为,是对你自己有利。
法会帮助你了解为何戒律这样制定,因为法是适用于每个人的普遍通用之自然法则。你不能只是透过参加类似这种的研讨会或在知识层面去了解,或在信仰、情感层面去接受,而必须自己亲身去体验实相。
 
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
一旦你开始发掘自身内的实相,自然的法则就会显现。也许是因知识上的了解或出于对觉悟者教导的信仰,你提醒自己不该伤害别人。但当你深入内在,透过体验而了解到你不伤害别人,事实上就是不伤害自己。
除非你先伤害自己,你无法伤害他人。除非你先杀害自己的平静和谐,你无法杀害他人。除非你累积许多愤怒、憎恨、恶念与敌意,你无法杀害他人;当你产生这些负面情绪,你是第一个受害者,因为你变得如此的痛苦。
你无法实际的了解,除非你开始观察自己身体范围内身与心的互动。当你心中升起任何的负面情绪时,会影响到身体(物质),就一定会产生不愉悦的身体感受。这不愉悦的感受会再度影响你心中的负面情绪。当你产生更大的负面情绪,身体就会有更多不愉悦的感受;而身体中有了更多不愉悦的感受,会让你再升起更多负面情绪。你是这恶性循环的牺牲品,结果是无尽的苦。
如同佛陀说,Pubbe hanati attanamµ, pacchaŒ hanati so pare【杀别人之前,已先杀害了自己】。
不要因为解脱者、或老师说了这些话就全盘接受,这样一点也没有帮助。当你开始亲身体会到身心互动的实相,事实变得如此清晰。你会了解伤害别人之前,你已先伤害了自己,没有人会希望这样做的。
如果不小心将手放在火上,会烫伤你。重复犯几次同样的错误后,你不会再这样做,因为知道这会伤害自己。
同样,如果开始经验到内在实相,不是在知识、感情或信仰上的,而是在实际层面上,了解到当产生愤怒、激情、或自我中心时就受苦。如果不断重复的体悟,就会开始戒除这种行为,因为知道对自己不利。
我们不想伤害自己,但出于无明我们却不断的伤害自己,因为不了解内在实相。外在的实相只是表面实相,只是实相的一面。也许你认为不快乐是因为外在的事物,别人不对的行为,或是不如意的外在环境。这全是表面实相。换言之,只是从一个角度或一面看到的实相而已。并非是整体的实相,只是部分事实,而部分事实是扭曲的事实,离实相很远。当你能从不同角度见到实相,你开始了解实相的全貌。而当你如此做时,所做的每项决定将会是健全的决定;对自己或他人都有益。
 
在实际层面发生了什么
如果有人咒骂、羞辱或对你做出不当的行动,你会痛苦。也许你认为是别人的咒骂、羞辱或不当行为带给你痛苦。表面看来是如此,但在最深层面却非如此。
当我们开始了解身心互动的实相,如果我们像科学家、研究学者般去分离、剖析、分解、溶解,就会了解身与心如何交互影响。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发生于内在的过程。有人咒骂,有些字眼进入耳朵,心的一部份会立刻认知这声音。
接着,心的第二部分依据记忆或以前的经验认识到这声音:「字眼,什么字眼?啊!咒骂的字眼」,这同一部份的心下评估:「咒骂的字眼—这是很坏的」。
然后,心的第三部分,感觉到感受或波动的部分,开始运作。声音只是一种波动,当咒骂的字眼一进入耳朵,它们就在全身产生波动。整个身心结构只是一团波动。如佛陀所说,Sabbo pajjalito loko, sabbo loko pakampito, pakampito【整个宇宙只是燃烧与波动,没有别的了】。
字眼不过是一种波动。但当字眼与同样也是一团波动的身心结构接触,,一种新的波动开始了。
这就如同敲击锣的某一点,整个锣开始震动。声音与耳朵接触,整个身心的结构开始产生中性的波动,当心的第二部分开始评价:「这是咒骂的字眼—这是坏的」,原本是中性的波动立刻变的非常不愉悦,而且心的感觉部分就感觉到这种不愉悦的感受。
接着,心的第四部分立刻开始运作,它的功能是去反应:「非常不愉悦。我不喜欢。停止这一切。我不喜欢。」它开始以瞋恨及厌恶去反应。
每次升起瞋恨、厌恶、恶念或敌意,你就受苦。你的心失去平衡,你的心失去平静。
 
法是普遍通用的
这是法则,这是实相,这就是法。不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回教、基督教、波斯教、或是锡克教的法,这纯粹只是法。
法若专属某特定宗派,法就不再是法。变成宗派就会有伤害。你必须了解法是普遍通用的。法不是佛教、印度教、回教、或基督教的法。法是自然的法则。
例如我们说火的本质是燃烧,这是火的法则。如果它不燃烧,就不是火。如果是火就必须燃烧。
当火燃烧时,你难道会说这是印度教的、回教的、佛教的、或耆那教的燃烧?或是印度人、欧洲人、美国人、苏联人的燃烧?燃烧就是燃烧,这是自然的法则。
同样的,当心中生起任何负面或不净染污的情绪,一定会燃烧。不净染污的本质是燃烧。当产生愤怒情绪,没有人能让你不燃烧。你可以坚称自己是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回教徒、耆那教徒或锡克教徒---没啥差别;或自称是高贵的人(brahmin)或低贱的阶级(sudra)---并没有分别。这是法则,这就是自然本质,这就是法。
我们已遗忘了法。某人属于某宗派,且从事某种仪轨或仪式,或拥有自己的信仰,觉得他自己很如法。另一人属于另一种宗派,且从事另一种仪轨、仪式或典礼,或相信另一套哲学,他也觉得自己很如法,但是两者都在欺骗自己。
法与这些无关。它们只是各种宗派,而法是普遍通用的。不论是否从事这种仪轨或那种仪式,如果我们消除负面情绪,心就会纯净。根据自然法则,当心能消除不净染污,就自然会充满慈爱(metta)、悲悯(karuna)、随喜(mudita)、与平等心(upekkha);此人就立刻能享受到平静与和谐。
仪轨和仪式,哲学或教条都与法无关。我们已忘记内在深层的实相,普遍通用的自然法则没有差别待遇,任何人将手放入火中,一定会烧伤自己。
这与属于什么宗教,从事什么仪轨或仪式,或信仰什么哲学都无关。
 
体验法
我们如何了解法?听开示,可以从智识层面上说,这个法似乎很合乎逻辑、理性或科学。我们也许认为法应该应用到生活中,不该有负面情绪,不然一定会受苦。
但仅靠举办法会所得的智慧,一但离开会场立刻就遗忘。如果光靠法会就有效,印度应该是世上最如法的国家,而不是变成宗派主义的最大牺牲者。不再有人对亲身体验了解法感到兴趣。除非亲身体验,所有说教都没有用。
我自己由亲身经验得知,说教是没有用的。我出生在充满了所谓如法气氛的家庭,但家人都不了解真正的法。我们不知道任何可由自身体验法的方法。
幸运的是,我重生过。第一次诞生是肉体从娘胎出生,第二次诞生是从无明的盔壳中剥落,感谢我的老师乌巴庆,经由他的指导得以经验内在的实相。
 
当下法就有效
当心中产生不净烦恼,你立刻受到惩罚。如果你触犯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或许还可以逃过惩罚或延迟数年。
但在自然法则下,你无法逃脱制裁或获得缓刑。自然不会等待到死亡时。一但违反正法,立刻就受处分。当心中产生负面情绪,自然丝毫不耽搁就处罚你。
如果不违反正法,依着自然法则生活,并保持内心的纯净,就产生爱与慈悲,自然当下立刻就回报你。不会等到你死亡。当下就经验到平静与和谐。
一但开始在经验的层面上了解这自然法则,就开始走上正法的道路;开始实践法,体验法,在这一生就得到法至高、甜美的果实。
但首先须将法从宗派的束缚中解脱。宗派只会带你远离正法。了解正法的真理,就不会再是宗派主义者。不再分别这个人或那个人,这规则适用每个地方每个人。
如法的人,对于他人的咒骂,只会怜悯这个不幸、生病的人:「这个可怜的人产生愤怒、憎恨,所以非常痛苦。我该以什么回报呢?不应该在熊熊燃烧的怒火中加更多油,反而应该报以爱、慈悲与善念。这是一个生病的人,为什么要让自己也染同样的病?为什么对他产生愤怒?」
这虽容易在智识层面上了解与接受;但事实上,当有人骂你时,仍会回骂。你只是在智识层面而非经验层面了解法时,就会如此。
 
正法人人适用
内观不属于特别宗派、地域或阶级。正法人人适用,每人要透过体验内在实相开始了解正法。
就如同医院、学校,我们也同样有禅修中心,提供人们去了解并经验内在的实相。之后就可以过着较好较恰当的生活,不再伤害别人---亦即不再伤害自己,所以可过着平静和谐的生活。
禅修者亦可释放纯净的波动到周遭环境,任何与他们接触的人也可以过着平静和谐的生活。这就是正法。
 
建议
我希望已经参加正法课程的人,能更深入去发掘内在实相。你已开始搔到表层的内在实相。但越深入,你越能在非常微细的层面上了解实相,心也会越净化。自然地,心完全净化,充满爱与慈悲的时刻将到来。但必须先深入内在,开始净化的过程。你必须自己努力。
我建议已经完成课程的人能继续深入。十日课程只是一个获得正法概念的开端。你应该参加二十天,一个月,一个半月的课程,甚至有机会的话三个月的课程,才能真正了解正法。努力前进到大学的程度,不要老是停留在幼儿园阶段。
而连幼儿园都未进入的人,我建议来试一试,看看真理实相为何,看看这个国家的圣人、智者、贤能者、解脱者所教导的实相为何。
不要将正法当成一种智识、情感或信仰上的游戏。让它是一种实际的经验,为你自己的好处、利益、平静与和谐。
我会如此建议是因为我曾经历没有法的生活,但当时却觉得我是一个非常如法的人。我捐献许多钱,我自豪的说:我是慷慨的捐献者,或是某个寺院的董事等等,我应该是一个如法的人。但事实上我没有一丝的正法、没有一丝平静和谐。然而当我真正踏上体经验正法的第一步,我整个观感改变:我开始感觉到内在的平静和谐,也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如法的人。
因已体验过不同的两种生活,我才建议你拨出十天。你不会浪费这时间的,你会发现这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天。
而当你找到正道,一步一步的迈进,达到完全解脱的最终目标,解脱使你``兔痛苦的不净烦恼与负面情绪的束缚时,你就能享有真正的平静,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

--------------------------------------------------------------------------------
 
「法」的定义与普遍应用
S. N. Tandon
 
依据文献记载,dharma〔法〕这个字的使用可以上溯到吠陀时代。这个字更常见的形式是dharman。这两个字都是从字根dhr,1衍生出来的,意思是拥有、维持、维系。
根据印度的古老传统,往昔圣贤曾经亲身体证了「法」,而后透过真言(mantras)2传递给未曾亲身体证「法」的人。这意味了圣贤所体证的「法」必定是稀有而不寻常的,不是寻常人所能体证的。
在此自然会引出一个问题,圣贤所体证的无价之宝到底是什么。就吠陀经典仔细推敲,他们所体证的似乎是宇宙万物(不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的本质或特质。这形成了他们对于「法」的了悟,之后再透过吠陀真言(Vedic mantras)流传后世。
Dharma 和dharman这两个字在印度文献上的使用曾几经变迁。早期,这两个字的意思是「维持、法则、真理、责任、举止、品德或特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开始延伸出其它的意思,例如「宗教、道德、善事、遵奉宗派或世袭阶级的仪式等等」。
 
「法」在文献上的用法例示
研读印度文献可以发现「法」这个字历经世代保留下来两个主要的意义:
维系(为其一般性意义,源于字根dhr)和
本质或特质(为其特殊意义,源自体悟)。
 
列举数例:
* Mitr±-varuº± tv± paridhatt±½ dhruveºa dharmaº±.3
愿Mitra-Varuºa 维系你神圣的特质。
 
* EŒa dharmo ya eŒa (s³ryah) tapatyeŒa h²da½ sarva½ dh±rayatyeteneva sarva½ dh¥ta½.4
烈焰是太阳的特质。太阳的烈焰维持了宇宙的一切。由于它而万物得以维系。
 
* Dharmeºa sarvamida½ parig¥h²tam.5
这一切因其本质而得以维系。
 
* Dh±raº±d dharmamity±huh.6
「法」叫做「法」,因为它维系万物。
 
*Dharmo vastusvabh±vah sy±t.7
「法」意指一个物件的本质。
 
* "Kusal± dhamm± akusal± dhamm±" ti ±disu sabh±vo attho.8
在诸如「善法」和「不善法」的用法中,「法」意指本质。
 
* Dhatte dharmah praj±h sarv±h.9
「法」维系一切生命。
 
* Sahajo r³patattvañca dharmah.10
「法」意指一个对象的本然性质。
 
* Dharmo’ str² puºya ±c±re svabh±vopamayoh kratau.11
「法」为非阴性名词,意指功德、行为、本质、模拟和献祭。
 
* Dharmo’ str² suk¥te s±mye svabh±ve na tu somape.12
「法」为非阴性名词,意指善行、平等、本质、简朴。
 
* Dharmah svabh±vah ±tm± sy±t.13 
「法」意指本质和精神。
 
* Dharmah vastuguºar³pe svabh±ve.14
「法」代表事物的质量,事物的本质。
 
因此,「法」意味着生命或事物的本然情况或状态,其存在法则,使生命得以维系,存在本身就是存在的正当性。
 
The Vedas吠陀经的局限
 
毫无疑义,由于吠陀经系根据圣贤对「法」的体悟,而编集成的深奥道理。但是基于下列理由,吠陀经并不能嘉惠于寻常人:
语言古老;
对于「法」缺少足以引起现代人兴趣的系统化说明;及缺少活人的传承,如同往昔圣贤一样,不能引领追随者去实践「法」。
 
法句经(Dharma-Sutra)及其后的经论
直接探讨「法」的最古老经文是法句经(又称为Purva-mimamsa)16。据此,「法」意指依循吠陀的训诫善尽责任。这些人致力于负起世袭阶级及各人生阶段(asramas)所应尽的责任。透过这些工作,我们可以清楚看见,祭司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改变古代的法则,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具影响力。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由于染上派系色彩,往昔圣贤所体证的「法」的普遍特性,开始丧失其价值。
 
后来关于「法」的经论虽然林林总总17,但是由于下列理由,对于「法」的正确理解并无帮助:
这些经论对于「法」的阐述并不一致。
这些经论并未立下清楚而循序渐进的步骤,让人得以步上「法」的道路。
缺少足以补救以上缺失的活人传承。
所有这些经论只能在知识层面上有助于「法」的理解。在「法」的实际体悟上并非必要条件,无法使人如同往昔圣贤般去体证。
 
Bhagavadgita即一般所知的薄伽梵歌(The Song Celestial),被认为包含了Upanisadic(奥义书)教法的精华。因为立论高超,而广受称道,是出色的极品。这本书对于「法」的各个层面,有清晰的说明,包括实际修行方面。尽管如此,这本书也只能从知识面来欣赏,因为没有活人的传承,可以把书本的内容带到实际修行上来让人理解教法。
唯有实际修行「法」,才能克服心中的不净,成为开悟的人。去除心中的无明,就能够了悟所有不同品目的「法」,并透过觉照而明白各种「法」的起因。这时所有的疑惑都止息了,永不再生起18。这正是发生在乔达摩佛陀身上的情形,在达到这个阶段时,乔达摩佛陀惊叹道:「我的双眼打开了,见到了我所从未听闻的「法」(Pubbe ananusut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adi)」。
 
活人的传承
对于佛陀所体悟的各种不同的「法」,三藏经典(Tipitaka)都有详尽的说明。如果没有活人的传承让人在实际体验的层面上了悟这些「法」,仅仅在Tipitaka里记载这些「法」是徒劳无益的,就像把「法」记载在吠陀真言(Vedic mantras)里的情形一样。幸好这样的活人传承依旧存续于今,这要感谢世代相继无私奉献的老师为后代保留了「法」。所有不同根性的人,无论背景如何,都可以从中获益。讨论佛陀所宣说的「法」,也因此才有意义。
 
佛陀对于「法」的阐述
佛陀对于「法」的阐述可以简要陈述如下:
1.「法」是不受限的
「法」意指拥有、维持、维系20。也意指本质或特质21。因此,「法」拥有其自身的本质或特质。
存在有两个领域:世俗的领域与超世俗的领域。
整个世俗的领域,从恶道(Niraya-loka)到无色界(Arupa Brahma-loka)都具有无常的特性。同时,五蕴(亦即一切的心物组合)六大(地、火、水、风、空、识),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及六尘),都具有无常的特性。
凡是无常的都具有生起、消逝、毁坏、灭去〔生、住、异、灭〕的特性。这个特性导致苦。
超世俗的领域,超乎心物的范畴。在本质上是恒常的,具有不生起、不毁坏、永恒、不灭的特性。这个特性导致极乐。
没有任何事物是在这两个领域之外。这两个领域各受制于其本质。就这方面而言,「法」是遍及一切的。所以说:Appamano dhammo(「法」是不受限的。) 22
 
2.「法」是心的对象
任何由心中生起的,在其生起的那段时间内,构成了心的「法」。
正如同五根 – 眼、耳、鼻、舌、身 – 各自有其对象,色、声、香、味、触,而第六根---心,则以「法」为其对象。
心的对象,叫做cetasikas,有五十二种品目。可分为两大类:kusala (善法)和 akusala (不善法)。凡对心的主人有益的「法」,就叫做善法;反之,则叫做不善法。(见图一)
同样地,一些其它的用语也广受使用,例如:
puñña dhamma (使心纯净的「法」);
p±pa dhamma (使心不纯净的「法」);
sukka dhamma (使心光明的「法」);
kanha dhamma (使心黑暗的「法」);
ariya dhamma (使心高尚的「法」);
anariya dhamma (使心低贱的「法」);等等。
 
3.「法」是善心因素之所依
谨慎的人会让自己的心是向善的、有益的、有利的心。这显然是为了一己的好处。因此,「法」这个字也专门用来指良知,反之,则为「非法」。
 
4. 「法」是人所当行
适合放在心上的,应该也适合像尽本份一样地执行。反之,不适合放在心上的,也不适合像尽责任一样去执行。因此,毋须将心中的邪恶意念去尽责的执行。所以,「法」被叫做本份,而「非法」(adharma)叫做非本份。
 
佛陀对于「法」及「非法」都有开示24。他要人了解什么是善法或不善法,什么是该谴责的或不该谴责的,什么是该追求的或不该追求的等等。他总是劝诫人要努力弃绝不善法,并学习善法25。
 
5.「法」是普遍通用的真理
「法」意指普遍通用的真理26。这指的是自然法则或法则的本质(dhamma-niyamata)。在吠陀经(Vedas)里叫做rta 27。所有的自然法则都具有恒常不变的本质。
 
自然法则
佛陀宣说过的自然法则有:
三法印(存在的三种特性)
「无论开悟者是否在世间,这是牢固不变的事实,坚实不易的法则: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
因果法则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29。」
缘起法则
「若无明生起,习性反应则生起〔无明缘行〕;若习性反应生起,心识则生起〔行缘识〕;若心识生起,心和身则生起(识缘名色);若心和身生起,六根则形成〔名色缘六处〕;若六根生起,接触则发生〔六处缘触〕;若接触生起,感受就发生〔触缘受〕;若感受生起,贪爱、瞋恨则产生〔受缘爱〕;若贪爱、瞋恨生起,执取则产生〔爱缘取〕;若执取生起,未来的存有则形成〔取缘有〕;若未来的存有形成,生则开始〔有缘生〕;若有了生,则有老、死、愁、叹伤、身心之苦、忧以及恼〔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如是大苦蕴聚生起了30。
这是「顺转」。「逆转」则显示出整个苦蕴聚要如何止息。
物质世界是不坚实的〔器世间无常〕
整个世界着火了,
整个世界正被烧毁,
整个世界正在燃烧,
整个世界正在动摇31。
在某些场合下,一些古老原则也会被提起,像是「仇恨只会产生仇恨,仇恨只能以爱心化解」32或是「真理无疑地是不朽的训诫」33。这样的法则称为「相续法」〔sanatana 世代相传的法〕。
 
佛陀对于「法」的亲身体悟
以上所述「法」的各个层面,并非佛陀由于猜测、听信传闻、或传统信仰,而提出的学说。佛陀彻底探究了心物现象,并亲身体证了超越心物现象的真理。因此「法」的每一个层面都曾经由佛陀体证过。巨细靡遗地观察过真理后,佛陀跨越了世俗的和超世俗的领域及特性,然后他才宣称「法」包含了这两个领域,「法」是不受限的。
同样地,佛陀发现心总是会拥有一些内涵,无论是怒意、恨意、恶意,或是慈心、悲心、好心等等。他把这些心的内涵称为「法」。另外佛陀体悟到心的内涵诸如怒意、恨意、恶意等,有染污心的特性,使人悲苦。佛陀也体悟到心的内涵诸如慈心、悲心、好心等,有净化心的特性,使人喜悦。他把这些心的内涵叫做不善的(akusala)或善的(kusala),这并不是出于盲信,也不是仅仅为了竖立权威。
佛陀从不宣说他不曾在内心最深层亲证的事物。在这方面,他就像往昔圣贤一样,他们也是亲身体证「法」并传给后代。佛陀也因此被称做大圣人(a Great Sage:mahesi).35。
「法」的亲身体悟不再是往昔圣贤所独有。佛陀所传授的内观方法(亦可散见于吠陀经36)是了悟真理的主要工具。目前内观是人人都接触得到,因为有活人的传承把内观带到我们跟前。
 
「法」的定义
经过上述的讨论,「法」可以定义为自然法则或法则的本质。经由觉照而了悟到「法」,可以引导人逐步趋向完全解脱的目标。
 
三项基本要素
上述定义包含下列三项「法」的基本要素:
自然法则或法则本质的关键点在于它跨越了一切宗派。
这些法则或其本质必须透过亲身体验加以觉照后方能了悟。也因此不会使「法」降格成知性的游戏。
人应该感觉到被引向完全解脱的究竟目标,才能在「法」的道路上精进不懈。
 
定义的延伸
上述定义隐含以下意涵:
基于「法」的实用性质,可以清楚地将「法」和宗教加以区分,宗教不过是信仰神或圣人的宣示37。
基于「法」的内省要素,人不会发展出盲信,永远想要以自己的直观智慧为试金石,去检验「法」38。
人将会了悟到仪式或仪轨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甚或是全然无益的39。
人开始了悟到当下的「法」的果实40,而在变化无常的人生中保持心的平静则是最珍贵的果实41。
透过「法」的应用而收获日丰,人将会真正感受到以「法」为皈依处的迫切需要42。
人将不再感觉有紧跟着一位上师的必要43。
人将开始能够领略经文、古谚及箴言的真正用意44。
 
「法」的独具特征
如前所述,「法」的独具特征为,必须是能够透过觉照,经由体验而证悟,并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除非「法」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否则就像是一朵看起来美丽的花朵,却不能散发芬芳45。
正确地应用「法」在日常生活中,必定会获得令人惊异的成果。当这情形开始出现时,人会很快了悟到「法」的应用只不过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让人在一切处境下都能保持快乐满足。
 
「法」的普遍应用
虽然「法」是普遍通用的,与宗派完全无关,但是宗派即「法」这错误观念在印度盛行已久。甚至在佛陀的时代,有人会使用这样的词汇,例如「我的法」和「他人的法」。
他们宣称自己的「法」是圆满的,而他人的「法」是不圆满的。因此你争我辩,认定自己所言为真46。
为了让人不受这些纷纭众说所困扰,佛陀给了羯腊摩(Kalamas)村民们清楚而简洁的开示,因为这些村民也曾在某些场合中,为了类似的言论而感到困惑。佛陀说:
「听着,羯腊摩村民们,不要被传说、传统或道听途说所误导;不要因熟读某部经典、或因逻辑推理、或因深思并且认同某些学说而被误导;也不要因为某些看法迎合了自己的喜好、或出于对某位老师之威望的尊敬而被误导。而是,当你自己心中确知:这些事情是不善的、这些事情是该斥责的、这些事情是智者不取的;做了会导致损害与悲苦的事情,你们应当坚拒。而如果不管何时你自己心中确知:这些事情是善的、这些事情是智者称誉的;做了会导致幸福与快乐,那么,羯腊摩村民们,在你们亲身体验之后,应当坚守。」
 
因此,上一段强调的是为了自己的福祉,要自己去体悟48。这类体悟是透过佛陀所教导的实修方法---内观的修习而实现。这是能完完全全普遍通用的方法,只需要有道德的实践(戒;sila)、心的控制(定;samadhi)、和觉照(慧;pañña)
 
阿育王(Emperor Asoka)的弘法
在佛陀去世约两个世纪后,阿育王为了他人民的心灵提升,试行过这个普遍通用的方法,结果十分成功。他因此在历史上留名。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韦尔斯(H.G. Wells)曾有如下赞辞:
「历史洪流中,无数帝王挤身其间,彼等威仪摄人、仁慈宽厚、安祥尊贵,其中唯有阿育王之名璀璨耀眼,犹若一颗孤星」.49。
 
阿育王曾在诏书中说明50,他如何能够超越历代先王,成就的功业。根据他的说法,在古老的时代,其它君王也曾想要透过「法」的充分发扬,来提升他们的人民。他也满怀类似的愿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跟他的历代先王一样,提供人民一些的舒适的环境场所,但是后来证明并无益处。然后他劝诫子民遵行一些「法」的修持方法,以便培养慈悲、好施、信实、纯净、温和、善良等美德。为了这个目的,他采取两种方法:发布「法」的宣言和深入内省的修持(nijhati)。
事实上,劝诫子民遵行「法」的修持,证明鲜有益处;透过深入内省所获成果则较为丰硕。一根四十三英尺高的石柱,矗立在德里一座三层楼高的费里欧兹王 (Sultan Firioz Shah 1351–1388 A.D.)的城堡上,铭刻了此一成果。立此石柱以兹证明深入内省的成功,内省能陶冶人向善的性格。
阿育王朝的字,nijhat相当于三藏经中的巴利文nijjhatti 51,在该处是「力量」、「毅力」的意思。亦即「深入内省」或「觉照」,也就是内观。因此,根据阿育王的说法,在当时「法」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他把内观教导给他的人民。为了这个目的,他的方法完全不具宗派意识。他指派一批官员(Dharma-Mahamatras),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去宣扬「法」,没有任何歧视。他们为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每一个宗派而努力。
 
宣言与实践之比较
今日的印度试图效法阿育王的理念:采用了他刻在石柱上的公告宣言,这些石柱在印度境内随处可见,向其它国家传播和平、善意,甚至在面临挑衅时抗拒战争的诱惑,试图以宽容去面对宗教狂热主义。因此建立了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尽管如此,太平和睦的目标依旧渺不可见。
缺失是显而易见的。阿育王领悟到要改善人民的命运,他的早期做法仍有缺失。他承认单单公告宣言并无益处。唯有人民实际修持「法」,才能带来预期的结果。今日的印度或任何国家,要提供人民便利的设施,去实际修持「法」,才能让人民快乐和睦,拥有光明的前景。只有在人民本身培养出慈悲、好施、信实、纯净、温和、善良的美德时,真正的快乐和睦才会降临。阿育王透过内观的实际修持,成功地把这些美德灌输给他的人民。今日印度如果能够排除上项缺失,也会有同样成效。
 
内观法小史
内观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包含了佛陀在世时实修和施教的精髓。当时,有许多印度北部的人由于实修内观,挣脱了「苦」的桎梏,并在生活各领域中获得了极高的成就。随着时代的推移,内观传布到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和其它邻近国家。在这些国家中,内观同样发挥了提升人心的效果。
五个世纪后,内观这项伟大的遗产从印度消失了。内观的纯净教法在其它地方也消失了。幸好在缅甸,内观由一连串尽心奉献的老师不间断地保留下来。代代相承,历经二千余年,尽心尽力地保存了这个方法的原始纯净。
在我们这个时代,葛印卡老师得到缅甸著名的内观老师乌巴庆老师的授权,重新将内观引进印度和其它八十余个国家。印度自1969年起开办内观十日课程,其它国家则始于1979年。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在全世界成立了将近三十个内观中心,纯粹用来帮助人们修习内观。因此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有机会学习这项生活的艺术,它能够为各行各业的人带来持续的平静和快乐。
 
不具宗派意识的修持方法
虽然内观是由佛陀再度发现及教导的,但是并不能称为佛教。佛陀从来不曾称呼他的跟从者为佛教徒,他称呼他们为「法」的行者(dhammattha)53。这个方法完全不带有宗派意识的性质,任何背景的人都可以接受并应用。这个方法的基础是体认到所有的人类都面对着相同的问题,而能够根除这些问题的一个实用的方法,适用于每个人去实修。
内观课程开放给所有真心想学这个方法的人,不分种族、阶级、信仰、或国籍。印度教徒、回教徒、锡克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其它宗教的信徒,都曾经成功地上完内观课程。除了永久性的中心以外,内观课程也曾经在中小学、大专院校、大学宿舍、图书馆、panchayatwadis, dharmasalas、寺庙、清真寺、教堂、女修道院、viharas, upasrayas, asramas、旅馆、监狱等举办54。练习过内观的各种不同背景的人,都觉得他们的品格提升了。
这些成果让印度政府印象深刻,最近决定将内观引进监狱。1994年,在亚洲收容受形人最多的监狱,德里的提哈监狱举办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内观课程,有超过一千个受刑人参加。在许多地方证明了这次课程十分值得注意。监狱受刑人公开承认这次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十分独特的经验,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模式有明显的改善。类似的课程目前也在其它监狱举办,这类课程的需求正持续增加。
现在,内观开始被认定为处理当今社会各种病状的可靠工具。内观被视为提升人类的方法。「法」历经每个时代也一向被视为提升人类的可靠工具。在这方面,内观和「法」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事实上差别在于可以从内观得到所有的好结果,却不能从「法」得到这些。这是因为「法」已经丧失其普遍通用的特质,沦为宗派之见。只要「法」恢复普遍通用的特质,「法」亦将开始发挥预期的好处。
 
内观或「法」的普遍通用特质
内观或「法」的普遍通用特质在于,开悟者所宣扬的「自我内省」。
「所有在过去净化了身体、言语、意念行为的人,是由自我内省(paccavekkhana)而达成。所有将在未来净化身体、言语、意念行为的人,也唯有透过自我内省才得以实现。
所有在现在净化身体、言语、意念行为的人,也唯有透过自我内省才能实现55。」
 
愿众生快乐 BHAVATU SABBA MANGALAM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Dharma (masc. & neut.) - from dhr + man (suffix) [dharati lokan, dhriyate punyatmabhiriti va] (Halayudha-kosa, ed. Jayasankara Josi) Also, "dharanat dharma" (Sayana on Rgveda, 3.17.1)
2.   "saksatkrtadharmana rsayo babhuvuste ‘varebhyo’ saksatkrtadharmabhya upadeœna mantran sampraduh" (Nirukta by Yaska)
3.   Maitrayanu samhita (4.9.1)
4.   Satapatha-brahmana (Madhyandiniya) (14.2.2.29)
5.   Taittiriya- aranyaka (10.62.1)
6.   Mahabharata (Santiparva, 108/11)
7.   Jain Laksanavali
8.   Itivuttaka-aµµhakatha, ed. Dr Nathamal Tatia (p. 47)
9.   Brahmanda-mahapurana, ed. Dr K.B. Sharma (p. 19)
10. Abhidhana-cintamani, ed. Pt. Hargovind Sastri
11. Medini-kosa, ed. Pt. Jagannatha Sastri
12. Vaijayanti-kosa, ed. Pt. Hargovind Sastri
13. Halayudha-kosa, ed. Jayasankara Josi (782)
14. Sabdastoma-mahanidhi
15. Majjhima-nikaya, Vol. I (PTS edn.) (p. xix)
16. The difficult nature of these texts can be visualized from the Preface appearing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Sutras: "The translator knows how difficult it was to understand the Mimamsa in interpreting the Vedic rituals of the ancient Aryans and is still not sure whether he has correctly explained them." (Mimamsa Sutras of Jaimini; pub. Motilal Banasidas.)
Obviously Dharma expounded in texts, which are not even intelligible to scholars, can be of little use to ordinary people.
17. For example, those of Manu, Yajñavalkya, Kasyapa, Baudhayana, Narada, Harita, Usanas, Angiras, Yama, Atri, Samvarta, Daksa, Satatapa, Sankha, Katyayana, Gautama, Brhaspati and so on.
18. "Yad± have p±tubhavanti dhamm±,
±t±pino jh±yato br±hmaºassa;
athassa kaªkh± vapayanti sabb±
yato paj±n±ti sahetu-dhamma½" (Ud±na-p±li, 1.1.2)
Sa½yutta-nik±ya, 12.4.5
 
"dh±ret²ti dhammo"
"dhamma-saddo pakati-pariy±yo." (Mah±vagga-µ²k± on D²gha-nik±ya 1.17.17)
 
Aªguttara-nik±ya, 4.7.7
 
"manañca paµicca dhamme uppajjati viññ±ºa½, manoviññ±ºa½ tveva saªkha½ gacchati." (Majjhima-nik±ya, I.38.2.5)
 
"dhamma½ ca vo, bhikkave, desess±mi, adhamma½ ca." (Aªguttara-nik±ya, 10.14.5)
 
"±raddhaviriyo viharati akusal±na½ dhamm±na½ pah±n±ya, kusal±na½ dhamm±na½ upp±d±ya." (Majjhima-nik±ya, II.35.5.25)
 
"saccapariy±yo hi ... dhamma-saddo." (P±thikavagga-µ²k± on D²gha-nik±ya, 10.331)
"¥tasya dh²tirv¥jin±ni hanti" (Thought of Eternal Law removes transgressions.) (®gveda, 4.23.8)
"upp±d± v± tath±gat±na½ anupp±d± v± tath±gat±na½ µhit± va s± dh±tu dhammaµµhitat± dhammaniy±mat± idappaccayat±... ‘sabbe saªkh±r± anicc±’ ti; ‘sabbe saªkh±r± dukkh±’ ti; ‘sabbe dhamm± anatt±’ ti." (Aªguttara-nik±ya, 3.14.4)
"iti imasmi½ sati ida½ hoti, imassupp±d± ida½ uppajjati; imasmi½ asati ida½ na hoti, imassa nirodh± ida½ nirujjhati." (Sa½yutta-nik±ya, 12.21.22)
"avijj±-paccay± saªkh±r±; saªkh±ra-paccay± viññ±ºa½; viññ±ºa-paccay± n±mar³pa½; n±mar³pa-paccay± sa¼±yatana½; sa¼±yatana-paccay± phasso; phassa-paccay± vedan±; vedan±-paccay± taºh±; taºh±-paccay± up±d±na½; up±d±na-paccay± bhavo; bhava-paccay± j±ti; j±ti-paccay± jar±-maraºa½-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y±s± sambhav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handhassa samudayo hoti." (Majjhima-nik±ya, I.38.3.9)
"sabbo ±d²pito loko... sabbo loko pakampito." (Sa½yutta-nik±ya, 5.7.7)
"na hi verena ver±ni, sammant²dha kud±cana½; averena hi sammanti, esa dhammo sanantano." (Dhammapada, 1.1.5)
"sacca½ va amat± v±c±, esa dhammo sanantano." (Sutta-nip±ta, 3.3.49)
"dhammoti sanantano paveº²dhammo." (S²lakkhandhavagga-abhinavaµ²k± 2.2.162)
Abhidh±nappad²pik±, ed. Waska¹uwé Subh³ti, Colombo (2.1033)
for example, "yo viœv±bhi vipaœyati bhuvan± sa½ ca paœyati, sa nah parŒadati dviŒah." (Atharva-veda, 6.34.4)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Religion: 1. Belief in the existence of God or gods, who has/have created the universe and given man a spiritual nature which continues to exist after the death of the body. 2. Particular system of faith and worship based on such a belief, the Christian, Buddhist and Hindu religions."
"dhammoti paññ±" (Sumaªgala-vil±sin², III.5.150)
 
Refer to Aœoka’s Rock Edict IX.
"sandiµµhiko-ak±liko’ (D²gha-nik±ya, 2.3.159)
"phuµµhassa lokadhammehi, citta½ yassa na kampati" (Khuddaka-p±µho, 5.11)
 
"dhamma-saraºo" (D²gha-nik±ya, 2.3.165)

"atta-saraºo" (D²gha-nik±ya, 2.3.165)

for example, "±rogya-param± l±bh±, nibb±na½ parama½ sukha½" (Health is the highest gain, Nirv±ºa is the highest bliss.) (Majjhima-nik±ya, II.25.2.10-14)

"yath± pi rucira½ puppha½, vaººavanta½ agandhaka½; eva½ subh±sit± v±c±, aphal± hoti akubbato." (Dhammapada, 4.51)

"saka½ hi dhamma½ paripuººam±hu,
aññassa dhamma½ pana h²nam±hu;
eva½ pi viggahya viv±dayanti,
saka½ saka½ sammutim±hu sacca½." (Mah±niddesa-p±¼i, 1.13.139)

"Etha tumhe, k±l±m±, m± anussavena, m± parampar±ya, m± itikir±ya, m± piµakasampad±nena, m± takkahetu, m± nayahetu, m± ±k±ra-parivitakkena, m± diµµinijjh±nakkhantiy±, m± bhabbar³pat±ya, m± samaºo no gar³ ti. Yad± tumhe, k±l±m±, attan± va j±neyy±tha—ime dhamm± akusal±, ime dhamm± s±vajj±, ime dhamm± viññu-garahit±, ime dhamm± samatt± sam±dinn± ahit±ya dukkh±ya sa½vattant²’ti, atha tumhe, k±l±ma, pajaheyy±tha......yad± tumhe, k±l±m±, attan± va j±neyy±tha—’ime dhamm± kusal±, ime dhamm± anavajj±, ime dhamm± viññuppasatth±, ime dhamm± samatt± sam±dinn± hit±ya sukh±ya sa½vattant²’ ti, atha tumhe, k±l±m±, upasampajja vihareyy±tha." (Aªguttara-nik±ya, 3.7.5)

"paccatta½ veditabbo hi dhammo." (D²gha-nik±ya, 2.8.354)

The Outline History of the World, by H.G. Wells

Delhi-Topra Pillar Edict VII

Paµisambhid±magga, 2.9.1.2; 2.9.2.16

Delhi-Topra Pillar Edict VII

"dhammassa gutto medh±v², dhammaµµho ti pavuccati." (The intelligent one protected by Dharma is called "dhammaµµho".) (Dhammapada, 19.257)
54. Sayagyi U Ba Khin Journal, V.R.I. (p. 295–303)
55. Majjhima-nik±ya, II.11.2.6
 

--------------------------------------------------------------------------------
 
 
正法在当前社会问题中的任务
莎莉.麦唐劳
 
引言
人类自古就有各种社会问题,从一般家庭或村落纠纷到部族冲突,以至于后来的国家对抗与国际战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不健全的环境而受到折磨,或者是受到歧视、饱尝各种苦难压迫的不公平待遇,因而对人产生恐惧与不信任。从来也不乏有人想要改变或改造社会的不公,有时他们会深感绝望,觉得好像无力去改变什么。
这些问题的起因都一样,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有的贪瞋痴之念,所以解决之道也在每个人的身上。
我们可以说,正法是一条自我省察与开发智慧的科学途径,临事不生起负面的反应,培养正面的心态相应。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勤加修习,而不是提出理论、嘴上说说就可以。
因此,正法在当前社会问题中的任务,应有三种:
1.消除让我们行为不正的心灵染污,以免我们为社会添加更多问题与苦难。
2.让我们更能适应竞争激烈、人口众多或污染日增的环境,而(遭遇比较不幸的人)更能面对生命中看似不公的种种。
3.增加我们服务及改善社会的能力。
如果社会上的个人没有依循正法的智慧之道,无明愚痴就会抬头,种种社会罪恶也将随之而起。
 
今昔之别
现今的世界变化快速和一百年前已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我们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因为以下的因素而益形严重:
*全世界庞大的人口,特别是在印度、中国及非洲各国等开发中国家。
*经济与政治的逐步全球化,因此一个国家产生的问题,也会影响到与之通商或受他统治的国家。
*现代科技的错综复杂,特别是现代的战争方式。这意味着了解及掌控这种科技的人,拥有了史无前例的权力。
*通讯方式的剧变:地方、国内及国际电话、传真、网络变得更快更容易,还有大众传媒新闻及娱乐。
*工作方式的快速转变。这意味着职场竞争变得更激烈、压力更大,学校及大学学生的课业更重。结果是,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社会边缘人的增加,使得贫民区、监狱及精神病院人满为患。
 
这种种现象意味着我们更是迫切需要解决之道,而要找到解决办法,就得发挥聪慧明智及悲天悯人的思考。我们要找的解决之道,不仅需要投注知识与资源,更重要的是智慧。
让我们来看看当前我们是如何处置这些问题,而若能运用正法的原理,事情将会如何好转。
 
改进目前的因应之道
具备道德教化功能的社会组织
家庭、学校及宗教团体等传统的社会机构,一向都发挥着道德教化与引导的功能。如今日渐式微,原因常归咎于年轻人没有崇敬之心,而年轻人则是怪罪老一辈的人故步自封、食古不化。
双方的过错都产生一样的后果,心灵被贪欲及由贪而生出的执着所污染。如果年轻人能接受纯粹正法的教育,而不是宗派之见的狭隘信仰,他们自然会对教导他们的人生起崇敬之心。他们也会领悟到,无休无止的追求新鲜经验是危险的,因而学会知足常乐。同样的,老一辈的人可以从正法中学到,执着于各种仪式典礼乃是无益的。
我们应该以这样的教育认知,去强化我们既有的社会组织,而不是以新的补救机构取代。
有位德国同修是老师,他教他班上的十五岁学生观息法,觉知自己呼吸的进出。他说,以前上课时总得花上十分钟才能让全班安静下来听课,不再嬉笑、叫喊、拍桌子,但现在学生只要做五分钟的观息法,就会安静的拿出课本,马上进入上课状况。
 
社会福利及矫正机构
社会上的每一份子都能自食其力是最好不过的。但我们还是需要社会的安全保障,帮助那些半途而废以及受到不公待遇的人。在现代生活的压力下,有许多不同的逃避方式,有人追求疯狂的物欲满足,结果背负一身债务、陷入绝境;有人沈迷于酒精或毒品的空虚世界,还有人以暴力、破坏及犯罪来宣泄情绪。
如上所述,正法可以解决三种问题:首先,正法可以去除产生上述反应的深层染污,其次它可以帮助比较不幸的人承受苦难,最后,正法还可以强化我们协助别人的能力,不管我们是医生、社工人员或其它人。
有个很好的例子是在狱政改革上。前面已经提过在提哈监狱举行的历史性内观课程。纪律得以改善,受刑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和谐,因为双方都学到了自我内省的方法。「全印度医学中心」的精神治疗部门正进行一项心理研究,初期的研究结果显示,静坐可以降低敌意与无助感,让人感受到美好与希望(注1)。提哈监狱的典狱长鼓励受刑人,要他们不仅改善自己,出狱后更要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一份子。
另一个例子是在烟毒矫治勒戒方面。在前一次的研讨会中我们已经报告过,以内观帮助吸毒成瘾的人,在澳洲已有良好成效(注2)。一项称为「重新开始」的勒戒计划,由几位内观修行人主导,在瑞士实施得很成功。由于过去三年的成果斐然,这项计划获得了更多的经费,规模也扩大不少。
 
立法与法治
我们订定了数不清的法令,用以遏阻人们的反社会活动。除了过去处罚杀人、强暴、偷窃及诈欺的法律,现在有更多更复杂的的法令来限制毒品的使用与流通、规范企业伦理、专利权与著作权等等。许多国家更制定了详尽的法令禁止种族或阶级歧视,并大力推动妇女平权。只是他们虽然努力执行,法律还是有太多失败之处。「世上所有美好的法规,也无法掩饰已立法的措施计划,无法处理的曲解与无能。有时这些法条措施会制造曲解与无能。」(注3)
规章自有其必要性。但我们不可能立法来强迫任何人要有道德或对别人有同情心。同样的,答案在个人身上。我们得要找出一种方式,让人学习追随心灵,而不是死板的遵守法律条文。正法的基础是戒,但我们必须培养心智的清明,才能充份了解道德的重要性。
最近有位年轻的美国女子在印度参加一期十日课程,那时是热天,她端正静坐了大约半个小时,觉得身体很热又疼痛不堪。这时有只蚊子在她头上嗡嗡飞舞。她心里就生起要打死蚊子的念头,接着她注意到全身更是酷热难堪,疼痛也加剧,这才警觉到这是她心中的愤怒所致。她切身了解到,当我们生起杀生的念头,就会增加自身的痛苦。
这样的洞见可以让人自然而然停止伤害其它生灵,并对其他受苦的众生生起慈悲心。唯有以这种方式,而不是靠着制订更多规范言行的法律,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守法、更加包容。
 
科学与技术
医学研究的突飞猛进,减轻人类的疾病与年老之苦。农业技术与通讯技术也在进步。在许多国家,人的平均寿命增加了,生活更舒适,也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只是科学不仅带来好处,也带来了坏处:除了前面提过的现代生活的种种压力,还有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大众传媒的新闻报导,让我们对全球面临的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但大众传媒提供的「娱乐」,经常都退化为愚昧宣扬性幻想与暴力,成为心灵的污染。跨国的大企业掌握了这个传播工具,宣扬消费至上,藉以增加自己的财富与影响力。
认清这一点之后,我们需要以纯粹的智慧与愿力,将思想化为行动。科学家及所有使用他们的科学器具与技术的人,除了研究物质世界,也都需要学习正法,研究他们自身的心物现象,他们自身的因果业行。
 
强势的世界组织
种族冲突及恐怖主义、近来在非洲发生的人道惨剧、世界许多角落难以摆脱的贫穷,这种种可怕的问题,并不容易克服。联合国及世界银行等有千百万美元资源的强势组织,对这许多问题都一筹莫展。全球仅剩的超级强权美国,目前还在重新评估在后冷战世局中与其它国家的关系(注4)。许多美国人民愈来愈不愿卷入别国无法以军事或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中。
用政治或社会福利的手段来改变「既有的体制」,效用相当有限,因为根深柢固的人性染污如瞋恨、贪婪、恐惧等依然存在。不管是大大小小的各种组织,如果其组成份子特别是领导人物,仍然心胸狭窄、自私谋利又有成见,就无法善尽其人道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处开始改变,先由个人,然后是一群想将正法的原理融入生活与工作中的人。等到纯粹正法的教导散播开以后,才会看到更大的组织运用正法的智能来改善世界。
 
打破藩篱
内观静坐的修行,如今已遍及世界各地,有许多跨国公司也参与工作。在各地的内观中心,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法工为别人服务。葛印卡老师及印度的助理老师,在西方国家举办许多内观课程,现在来自西方国家的助理老师,甚至跑到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去指导课程。西欧的内观修行人,在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举办了课程,也还开始为非洲课程募集资金。西方国家的同修也设立一些基金会来帮助东南亚对内观课程需求甚殷和南美洲等的穷困国家。
在印度每年约有两万五千人次参加内观课程,世界其余各地则约有八千人。这些人出身社会各个阶层。有企业界及小区领袖,想要将正法的原理注入他们的组织机构之中(注5)。去年共有一万一千名学童参加了内观课程(注6)。在DhammaGiri(法岗)也可以看到未受教育的村妇及穷人前来参加课程,他们通常没什么钱可以随喜布施,甚至连坐火车到Igatpuri(法岗的地点)的钱都很难凑得出来。但各个中心都还是快速的成长扩大。每年成长速度约为二十到二十五%。
照这个速度成长下去,我们很有可能可以打破许多根深柢固的历史藩篱,包括种族、社会、经济藩篱在内。但我们还是要强调,改变必须从个人开始,所有人必须为自己负责。有时我们想要改善社会,反而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虽然我们的发心良善,但我们必须面对自身的弱点,和各种偏见、贪婪及顽固想法奋斗。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好,需要很大的勇气毅力。
我们在生活中实践纯粹的正法,就可以培养信心、精进的毅力、觉知力、专注力、智慧与平等心。我们凭借这些来传布正法,其它人也将知道如何打破心灵染污的藩篱。这样子将可以破除社会上的种种偏狭疑忌的藩篱,为世界带来更大的平安与喜乐。
 
参考书目
1.   K Chandirimani, S.K. Verma, P.L. Dhar & N. Aggarwal,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Vipassana on Tihar Jail Inmates: A Preliminary Report", Vipassana—Its Relevance to the Modern World, an International Seminar, April 1994.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Igatpuri.
2.  Hammersley, R & Cregan, J, "Drug Addiction and Vipassana Meditation", Seminar on Vipassana Meditation, May 1987,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Igatpuri.
3.   "Affirmative Action—But 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The Economist, April 15th 1995, London.
4.   Ogden, C., "Uncle Sam Hunkers Down", International Time Magazine, April 17th, 1995. New York.
5.   Shah, J., "Vipassana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Vipassana—Its Relevance to the Modern World, an International Seminar, April 1994.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Igatpuri.
6.   Vipassana Annual Conference Report, January 1995.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Igatpuri.

--------------------------------------------------------------------------------
 
法与科学
P. L. Dhar 教授
 
追根究底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特质。打从出生开始,儿童就想了解周遭的世界。等他长大了,他开始了解不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按下开关灯就会亮,冰块放入饮料中就会冷却,把手放到火上就会热---而且我们会说,孩子藉此学习,获得知识。科学,基本上是人类利用感官,将外在世界所获得的知识的系统化。
等孩子长大成人,并经验了生命中的起起落落,迟早他会开始疑问:「这些事情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出生、求学、赚钱、生子、养家、变老、最后死去﹖为什么这么苦---生病、年老、与所爱的人分离、与『坏人』在一起等等的苦?」他开始思考并了解他自己的真正本质,他受苦的真正原因,还有解脱的方法,因此他变得更有智慧。法其实就是人类所得到全部智慧的系统分类。
如此看来,法与科学是人类努力的两个互补层面。如同《依沙奥义书》(Isa-Upanishad)所说,「心灵智慧(法)和世俗知识兼具的人,用后者阻止死亡接近,用前者来体验永生」。
科学(尤其是它的实用面,科技)让我们知道如何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法让我们了解我们的生存目的,知道自己「在哪儿」。显然的,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个人的和谐发展---适当地统合法与科学是必要的。在现今科技大大增强我们力量的时代,这一点特别重要。然而,由于缺乏「智慧」,缺少法,这种科学的进步只带来逐日增加的悲哀:土壤、空气、水和我们的心灵都污染中毒。
 
对法的误解
「法」字面上意指「自然的法则」。因此法是阐释我们内在世界的法则,就如同科学是阐释外在世界的法则。科学和法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只是探究领域的不同---就好像科学中不同学界间的差异,如物理、化学和植物。但科学和法之间有一不兼容的认知。
有许多因素造成这个认知,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法和对科学的误解。今天,对大多数人而言,法和宗教教派与神职工作是同义字;他们认为法就是一堆符咒字眼和繁复的仪式典礼,能够挑起邻里之间两败俱伤的攻讦争执,即使他们可能已如兄弟般生活在一起好几代了。更有甚者,法已代表了顽固地拒绝任何对宗教信仰的逻辑推敲。难怪今日的年轻人对它非常厌恶。一个有理性,不因权威而接受任何事物的现代人---不论是宗教导师或圣书〔经典〕的权威---很可能因而完全地拒绝法;即使是他迫切须要的生命方向之永恒真理也一并拒绝了,就这样玉石俱焚。这过程又因科学的本质,亦即全然的物质主义---在各种动力影响之下的物质运动,难道科学不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因此,任何人谈起超越感官知觉的实相之存在,就往往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被人视为一个活在他自己幻想中的傻瓜。在这种情况下,要统合科学与法显然是不可能的。
要改变这种状况,显然必须把法当作一种科学,依照科学的方法,排除所有外在的社会政治关连以及行上学的推测。科学态度要求「由事实归纳,而非由教条演绎。我们应该面对事实并从中得出结论,而不是由结论出发去玩弄事实」2。第二,我们也要了解,十九世纪科学传承下来的物质主义是否能被现代科学支持。很幸运的,近来的科学发展正在质疑这种传统的世界观,正确地暸解这些发展可以刺激科学与法的统整过程。
 
法为应用科学
汤姆生描述出科学方法的精华:「科学的目的是要用尽可能精确尽可能简单,尽可能完整,而且是可证实的语词,去描述与人无关的经验事实。」[1]
为了要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法必须呈现出能够被所有人,而不仅是少数特选的人经验到的「法则」。任何主张应该要先视为假设,只在经过经验证实后才能被接受,而不是由权威决定--即便是个人或主观的经验*。而且这些主张应该是理性而合逻辑的。(批注*:以研究的本质而言,心灵经验是个人的;但是并非私有的事实。它在别人的个人经验中,是可预测也可证实的。)
佛陀最伟大的心灵科学家之一,他的教诲正符合这些要求。他不断对弟子重复的话,正如同一位人道的现代科学家对年轻学生所说的话:
‧    不要只因为别人告诉你,或只因是传统,或你自己想象就相信。不要只因为你尊敬老师就相信他告诉你的话。但是,经过适当的检验和分析,不论你发现什么可以带给众生好处、利益与福祉,就要相信而且坚持这个信念,并以它为指引。
法的精要,所有的开悟者明确描述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个说法简要,不带任何奥秘字眼,有时可能会使人忽略其深意。然而它的实际用处及普遍适用性却很明显。在这种观点下,将低层的心灵本能净化,就是法的精髓,因为这会自然地导向善行的实践。它也会导引我们培养出对生命基本特质的洞察力。这个净化的过程并非常人所无法理解的神秘知识。它纯粹是一种科学方法,开放给任何有意学习并去证实的人。
 
内观---法的精髓
净化心灵的过程就如同洗涤混浊的湖水。有两种可能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一种外来的沈淀剂像明矾,藉化学的力量让所有的不净都沈到湖底。另外,我们也可以进入湖中---找出每一种不净,确实把它拿出来。很显然,后者一定比较麻烦而费工,但它的好处很明显。用第一种方法的话,我们只是在压抑不净,它们仍然留在湖底。大风暴或搅动一来,就会再度把这些不净带到湖面上。相对的,用第二种方法,我们已确实清除掉不净,只要我们不再增加新的不净进去,湖水就会保持清洁。古时的大师们公认有这两种方法,一种是压抑,一种是清除心灵的染污。
如果我们在染污*出现时将注意力移开(例如借着听音乐,饮酒,唱颂圣人之名,或某种崇高的自我暗示),这种负面情绪的强度就会很快减退,我们也就立刻解脱。然而,这些染污并非真正去除,只不过是被压抑下来。现代心理学一致认为这些烙印其实被留在心的底层,留在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层面。(批注*:诸如愤怒、仇恨、报复心、绝望、懊恼、傲慢、贪婪、羡慕、色欲、骄傲等等)
要除去内心的不净,显然必须客观地觉察到它们,这种对身心构造的超然观察结果适足以去除这些不净。Vivekananda大师生前发生的一件事正好可以说明这一点。有一天,他在瓦拉纳西的街上行走,有几只猴子开始追逐他。起先大师试着跑开,但猴子紧跟上来,甚至还攻击他。此时一位老人大声说︰「面对这些畜生」。 大师转身面向猴子,猴儿们反而退后逃开了。
内心中的不净就如同这些猴子,唯一去除的方式就是正面面对它---不作反应地观察不净。然而我们要如何观察这些染污呢?例如,我们如何观察愤怒而不被愤怒压倒呢?
古时的大师们以深刻的洞察力解开身心现象的奥秘,他们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不论心中升起什么,感受都会伴随着升起(sabbe dhamma vedana samosarana)。5 他们也发现,人对不同情况的各种反应,事实上都是内心潜意识对身体上的感受所起的反应。虽然要客观地去观察像愤怒、激情等抽象情绪是非常的困难,要训练心来超然地观察感受(它带着这些情绪的印记),相对而言却比较容易。持续练习客观观察这些身上的感受,就是内观静坐的核心。慢慢地,但肯定地,它会碾磨出内心深处埋藏了一辈子的习性---渴求愉悦的经验,规避不愉悦的而忽略中性的经验。于是它逐渐揭开了面纱,那模糊所有身心现象之真实特性的面纱:无常、不尽人意、无我的特性。
要能够观察不断在身体上各部位出现的感受,显然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专注,如此才能不轻易被外界及内在的杂音--现代生活的印记--所干扰分心。要加强心的专注有各种锻炼方法。在内观法门中,专注的对象是自己的呼吸。这种方法叫做Anapana,字面上的意思是入息与出息。它需要以坚定、平稳的注意力,完全不紧张地,如实观察正常、自然的呼吸。选择呼吸作为专注的对象,并没有奥秘,而是有许多正当的理由。首先,呼吸并非某种教派独有,是大家普遍都可接受的。而且它任何时候都在,是一个中性的对象:没有人对它抱着任何渴求或厌憎。当然,由于我们目前的性情只想藉愉悦的对象寻求刺激,要将注意力长时间持续集中在呼吸这个对象,是很困难的。但是有系统的,持续的努力,确实能扭转这顽固的习性。
结果我们会预先尝到平静的果实---伴随着心的敏锐而来的一种平和、宁静的自然感觉。静坐者也可能选择自己喜爱或尊敬的事物,来作为专注的对象。因为自然会被喜爱对象吸引,要专注会比较容易。但很显然的,这么做只会加重内心渴求的习性,使我们远离内心完全净化的目标。
这种训练中,一个明显的先决条件是严格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尤其要戒绝杀生、偷盗、妄语、不善的性行为、以及致瘾的烟酒毒品---因为有意触犯这些规范会导致激烈的内心翻腾,而无法再客观观察身心的复杂情况。内观修行者便这样由经验中,学到道德规范对他们自己福祉的重要性。因为这样,道德与伦理便成为一种科学的纪律,人们基于自身的经验而接受它,不是由于社会压力或对老师的尊敬。这就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的愿望:「道德的基础不应倚赖神话或任何权威,以免一旦怀疑神话或权威的合法性时,便会危及良好判断与行动的基础。」
由上面对内观基本特性的描述,可以明显知道它是一门应用科学,一种开发内在的技巧。就真正的科学精神而言,内观只需要专注的观察,不搀杂任何成见或主观判断。就像其它的现代科技,内观具有科学基础,很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它的结果就在当下,很容易借着个人经验去证实。Ehi passiko, Ehi passiko (来试看看,来试看看),是佛陀经常重复的话。这种静坐不须仪式、典礼、教条、或信念。就像学习任何其它的科技技术,不论一个人的阶级、信念、宗教信仰或国籍,只要有系统的练习都能学会。
虽然内观最重要的目标是净化内心的渣滓,它并非只是用来洗净心灵上的尘埃,用完后就丢在洗衣房的清洁剂。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修行者在愈加深入培养出对人类生存基本特性的洞察力之后,所自然散发的香气。它是一种不论在失败还是胜利,赞美还是批评,走下坡的健康还是上升的物价,都能平静过生活的艺术。它不是压抑,而是超越感官引诱的艺术。随着修习的熟练,人自然培养出对生命基本法则的深刻洞察力,而变得和谐。人在法中变得茁壮。
 
科学与物质主义
历史上,后文艺复兴时代科学的兴起,有助于散播物质主义的普遍信念---以为物质就是全部的实相。自然的所有现象,从行星运动到海潮涨落,都能以清楚明白的自然法则,理性地解释。完全不需要神的介入。即使是有感觉的生物(有情众生)的起源,都可以用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来「解释」。
有些人试图延伸这个理论,说明生命的最简单形式--原生质,是可以由无生命的碳氮化合物在适当状况下所形成的---藉此推翻了千百年来有关上帝存在的争论。甚至有人想要解释意识和思考是来自大脑皮质神经节细胞的作用。上一世纪的科学家们坚定地主张,以几十个元素和半打的基本作用力来解释宇宙的所有现象,应该是有可能的。7 难怪对今日的大多数人而言,科学方法就等同信仰物质主义,信仰知性的全能,而将任何有关「升华知性」的建议都视为是不科学的。
然而,这种看法已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新的科学发展,像相对论、量子力学,正为我们的自然常识带来重大的改变。过去二十年来写出了许多启蒙的书籍,说明这种转变的不同面向。在此仅指出其中与我们讨论最相关的几点。
 
物质的根本本质
科学家探求物质的基本结构,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所谓的「基本粒子」所构造而成,而这些基本粒子包含有电子、质子、中子等等。这种研究显示出原子的直观模式很类似行星系统---在广大真空的中心,有一个颇具重量的原子核(包含中子与质子),而微小的电子则以高速绕着原子核运行。很自然的,这些基本粒子尽管极为微小---就好像一束射入屋内的阳光中所见的灰尘微粒---开始时仍被认为与典型的粒子差不多。然而,许多发现已强烈动摇了对这个看法的信念。实验显示这些粒子能够藉由能量而「产生」出来,也能「消失」掉而变化成为能量,正如同爱因斯坦的质能互换理论所预测。8 这种看法与我们对『质量』属于物体的常识,大相径庭,但却与古代大师们的洞见相吻合:「没有从事者,只有行为…存在的是途径,而非行走其中的旅人」。9
就算科学界可能也要再花上许多年,才能完全明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哲学义涵。直到今日还常有人引述闵可夫斯基(Minkowski)的言论:「空间本身与时间本身,都只不过是四度时空连续体的投影,而这时空连续体是一个独立的实相。」10我们无法理解,因为对这四度时空连续体而言,我们并没有直接感知或直觉的经验。但显然我们以绝对时空的常识观点为基础﹐所形成对世界的认知是错误的。这种情形就好像柏拉图理想国中囚犯的错误观点,因为在囚犯居住在地下洞穴内,从未看过墙上影子以外的东西,而误以为这些影子是真实的。
要经历这种独立的实相,显然一定要超越感官,走出「视觉的监狱」。这种说法在古代典籍中不断重复,但却被十九世纪的科学家诅咒。正如Fritjof Capra引述Swami Vivekananda所说,这种相对论物理学中的时空,就是东方圣哲们的绝对观:「时间,空间与因果就好比是玻璃—我们透过玻璃而看到「绝对」。但是在「绝对」之中,既无时间,亦无空间或因果关系。」11这种观念因而使古代圣哲们的看法成了科学权威(这或许对怀疑论者是有必要的)。他们直接经历了超然的实相(transcendent reality)后宣称:「弟兄们,没有出生,没有成长,没有做为,没有合成(There is, brethren, an unborn, a not-become, a not-made, not compounded.)。」12
 
明暸「实相」
这些基本粒子另一个令人惊讶且违反所有传统解释的特性,是它们能在某些实验情境下,展现出“波”与“粒子”的特性。
因此这些基本粒子似乎并不具有任何内在的本质,也没有本质在等待追根究底的观察者来揭露。如同柯普拉(Capra)所下的结论:
‧我思考如何观测电子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的特性。如果我问一个粒子的问题,它就会给我一个粒子的答案。如果我问一个波的问题,它就会给我一个波的答案。因此电子并不具有独立于我的心之外的客观特性。13
依据James Jeans爵士的发扬,我们可以说:
‧    宇宙变得较类似一个巨大的思想,而非一台巨大的机器。心不再看来像物质世界的闯入者…而是…好像物质世界的创造者与主宰者---当然这不是指我们个人的心,而是原子以思想形式存在的心﹝the Mind﹞,我们个人的心便生自原子。14
若要对究竟实相的本质有任何进一步的了解,显然必需去研究微妙的内心层面---自我分析,而非分析周遭的世界---此时科学与法便融合在一起了。
根据以上的描述,要对这些基本粒子建立一种直观的物理模式,很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感官同时只能侦测到一种特性,粒子运动或波的运动--仅仅只能是这两者其中的一种而已;粒子的特性是物体在空间中运动,有一个局部化而且明确轨迹,波的特性则是介质〔medium〕的运动。这点体认构成量子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波尔(Niels Bohr)所提出的互补原理(the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那就是说,在任何极微粒子的实验中,观察者所观察得到的信息并非这个粒子本身的特性,而是这个粒子在某种特殊情境之下的特性--这特殊情境包含了做实验所用的测量仪器等等。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所得到的信息,应可以作为在不同实验情境下所得到信息的补充。特定实验情境之下所得的例证不可以单独解释,而必须视为我们所观察研究的单一实相的许多(互补的)面其中之ㄧ。15
这个原理的社会和哲学意涵很深。它支持古代大师们的洞见,认为我们想藉由感官来研究物质以理解“实相”,就好像五个瞎子以手摸象,想要了解大象。这样得来的例证永远不能整合成真正的全貌。很显然,要明暸物质 “实相”,就必须用其它方式来收集知识---如古代圣人说的aparoksanubhuti,直接的经验。
在社会层面上,这个互补原理指出,互不兼容的看法,有可能来自同一个“实相”。智慧就在于将它们视为互补。在现今的时代,“表相”往往带来无休无止的冲突,互补原理就是最需要的和谐讯息。其实波尔热切地盼望互补原理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学校教育中。
 
新世界观
其它门科学,如生物、心理学、化学、神经科学等等,都已有长足的发展。这些科学都显现出一个驳斥物质主义的新世界观,与往昔东方圣哲们看法一致。事实上,这些圣哲们的许多洞见,由于来自于超凡的经验,一般大众仍无法明白;但今日有了这些科学事证,也就比较能了解。
这种基本洞见很难用我们对自然的一般看法来领会,其中一例是anatta---无我。然而,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物质的基本建构并非一个“存在体”(being),而是能量的显现,它基本上是一个“变成”的过程。这种主张似乎较有道理。就是这个看似坚实的身体﹐「我的身体」,产生出对个体的顽强错觉。现代生物学家指出﹐一个人身体中大约有1028个原子,而其中百分之九十八的原子每一年都被周遭的原子所替换---从土壤、树木、动物…事实上是所有的生命与非生命体来的原子所替换。因此,显然不能说个人实体是局限存在于时空之中;我们都是生物舞蹈的参与者。16「每个原子都属于我也同样的属于你」---美国诗人惠特曼清楚的看见这个科学事实。
分子生物学将我们的个体性与基因的独特性联结。但同样的,在此保持不变的并不是基因的内容(stuff),而是基因的形态(pattern)---成千上万个别的碳、氢、氧及其它的组成原子,不断与周遭的原子互换。16 所以即使是在核心的分子生物学看法下,我们的个体性仍是一个非物质的「实体」,由各种不稳定分子排列成的抽象形式。再加上量子层次的基本互连作用,以及Heisenberg的测不准原理所主张的--要找出任何基本粒子的绝对精确位置是不可能的。将前述理论一同考虑时,我们不得不同意柯普拉(Capra)的话:
量子场被视为最基本的物理实体,一个在空间内无处不在的连续介质。粒子不过是量子场中的局部凝缩,是这凝缩的来来去去,因此并不具个体的性质,而是消融于整个量子场之中。17
 
这个量子场显然是一种非个人的实体---这是对超凡实相所能够想出最接近的描述。即使今天的科学门外汉都会见证一种量子场的次集合---电磁场---的确有「能力」在每个家庭中,产生一种「生命体」的壮丽幻觉---就在电视上!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基本的量子场也会造成看电视者存在的幻觉。看电视的人本身就是幻觉,这就是「无我」(anatta)的洞见。
 
结论
法与科学两者宣扬的都是自然的法则,人类内在世界或外在世界的自然法则。两者并不冲突,如同Gary Zukav在最近的书中所指出的,
〔科学定律〕是物质世界的实相---是物体与现象世界运作规则的映像,而这物体与现象世界隶属于一个更大的非物质动力的领域,并且运作于此非物质的领域当中。当人类*以更高层次的逻辑与多重感官的来理解科学及其发现时,它们就会展现随处可见且永不间断的丰富,与「生命」本身一样丰富。科学的…典范…也显示出我们人类看待自己与宇宙的关系:牛顿物理学反应出一种人的观点,他们自信有能力以知性去理解整个物质世界的法则;相对论反应出一种人的观点,他们了解到个人观念与绝对观念之间是有局限的关系;而量子物理学反应出的观点,则是逐渐明暸意识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18
*此种人已将感官领域延伸到更大的动力系统,而我们的物理实相是属于这整个系统的一部份。
 
因此若说要更深入了解现代科学,必须发展某些直觉的洞察力,这么说并不夸张。这些直觉洞察力能让我们得到比五种感官更丰富的体验。显然这种多重感知人格(multisensory personality)的进化过程,可藉过着合乎宇宙法则的生活而加快---也就是,修习内观。
科学与法的互补性,可以简洁的用爱因斯坦的美丽隽语描述:没有法的科学是盲目的,没有科学的法是跛的---因为法让我们看到何事该做,而科学则赋予我们做事的能力。19科学的发展已释放出极大的力量---但力量带来的坏处与好处一样多。今天,迫切需要去引导这股力量以确保人类的生存,否则人类将因滥用这份力量而毁灭自己。我们所要做的,是依据法的精髓,重新导正自己的生活---借着守戒(sila),修定(samadhi)来驯服感官,以及修习内观而持续净化心灵。
 
批注

--------------------------------------------------------------------------------
 
 
--------------------------------------------------------------------------------
 
 
 
 
 
 
 
 
 
 
 
 
 
--------------------------------------------------------------------------------
1. Dhar, P.L. and R.R. Gaur. Science and Humanism—Towards a Unified World View, Commonwealth publishers, New Delhi, 1992, p. 128.
2. Radhakrishnan,S. An Idealist View of Life, George Allen and Unwin (India), Bombay, 1976, p. 13.
3. Thomson, J.A.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Henry Holt & Company, New York, 1911.
4. Radhakrishnan, S. The Dhammapad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50, verse 183.
5. Hart, William The Art of Living,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Igatpuri, 1993, p. 148.
6. Budhananda, Swami Can One be Scientific and yet Spiritual?, Advaita Ashram, Calcutta,1976, p. 43.
7. Nirvedananda, Swami Religion and Modern Doubts, Ramakrishna Mission, Calcutta, 1979, p. 27.
8. Dhar, P.L. and R.R. Gaur, op. cit., p. 77.
9. Warren, H. C. Buddhism in Translations, Motilal Banarasi Das Publishers, New Delhi, 1986, p. 146.
10. Minkowski, H., quoted in Rydnik, V., ABC of Quantum Mechanics, Mir Publishers, Moscow, 1965, p. 175.
11. Capra, F. The Tao of Physics, Fontana, Collins, 1976, p. 186.
12. Ranganathananda, Swami Eternal Values for a Changing Society, Vol. 2, Bhartiya Vidya Bhavan, 1987.
13. Capra, F., op. cit. p. 77.
14. Jeans, James quoted in Nirvedanada, Swami, op cit., p. 37
15. Neils Bohr quoted in Tarasov, L.V., Basic Concepts of Quantum Mechanics, Mir Publishers, Moscow, 1980, p. 152.
16. Dossey, L. Space, Time and Medicine, Shambhala Publications, 1982, p. 72-73.
17. Capra, F., quoted in above, p. 80.
18. Zukav, G. The Seat of the Soul, Rider, London, 1990, p. 67.
19. Einstein, A. quoted in Budhananda, S., Can One be Scientific and yet Spiritual, Advaita Ashram, Calcutta, 1976, p. 31.
 
内观 ---- 帖实用的妙方
伊安˙ 希塞灵顿
 
假若我们接受正法,宇宙的自然法则的存在,其实只要观察一下我们四周的世界---- 昼夜、季节、轮回、生死正不断的影响着所有的生物 ---- 便不难留意到这个法则。而科学家们不断的研究也发现,在宇宙中存在着更多的抽象模式。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业,因果律,源自我们身、口、意的造作。也可以从人类的行为中看出业的永恒与真实。由于它们符合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既有的观点,在情感、信仰或知识层面上,我们都可以接受这些论点。不过光是这样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因为它并不能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不断摆布我们的仇恨、恐惧、忿恨、激情和其它深藏心底的不净中解脱出来。因此,可以直接接触到正法,在我们身内和身外运作的法则是需要的。为了解脱,为了得到永久的幸福,我们必须经由亲身体验自身的内在实相,来培养智慧。内观 ---- 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
 
内观是什么?
内观禅修是一种自我观察的方法。在印度古语里,通常passana的意思是看,睁开眼看。但vipassana是如实观察,而不仅仅是看表象。必须穿透表面的现象,直到洞见整个身心结构的究竟实相。它是一个合乎逻辑渐次导向完全开悟的心灵净化过程,内观禅修是佛陀所修习和教导的精随。它是直接实用的方法,成就内心的和谐和快乐有价值的生活。内观禅修并不鼓励人由社会中撤离,而是强化人心,以冷静平衡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所有的波折起伏。
这条途径可以摘要如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很简单的目标,但却很难付诸实行。
 
学习技巧:
修习内观需参加一个由合格老师指导的十日住宿课程,在禅修期间学生必须留宿在禅修地点,不得和外界连络,并暂停读、写和所有宗教仪式。学员遵照紧凑的日程表作息,包括每天约十小时的静坐。他们也要保持禁语,不能和其它学员交谈,但可以向老师请教禅修问题,有关生活上的问题可找事务单位。
每天早上4:30分学员便开始在自己寝室或播放唱颂录音带的禅堂静坐。6:30分早餐,接着在禅堂集体静坐,听老师的指导,然后开始个别禅修,同时老师检视学员的学习状况。旧学员(参加过一次以上内观课程的学员)可分配到小禅房,以便能更独立而认真的修练。11:00午餐,供应简单营养的素食。中午有两个小时的午休,让学员有机会休息,沐浴或到户外舒活一下筋骨。同时学员可以在这时段向老师请益。下午,静坐和进度检查继续进行。5:00新生有茶和水果,旧生则饮用柠檬水。最后一次的集体共修后,播放葛印卡老师讲解当日禅修的录音开示。开示之后,老师再次接受学员的请益,9:30分学员就寝。
这项传授完全免费。费用全由体验到内观益处并希望提供别人同样好机会的旧生捐助。不管是老师、助理老师(目前已超过250位)或是自愿服务的法工们都不接受报酬。
 
训练我们的心
修习内观有三步骤:
第一:学员要戒除有害的行为。他们得守五戒,戒杀、盗、邪淫、妄语和吸食毒品。遵守这些戒律才可以使心平静,作更进一步的修行。
第二:在前三天半里,学员练习观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这个练习有助于发展对桀骜不驯之心的掌控。
以上两步骤 ---- 过道德的生活和培养控制心的能力 ---- 是必需及非常有益的。
但除非采取第三个步骤 ---- 净化心中潜伏的负面情绪 ---- 否则是不完整的。第三步骤占去了课程剩下的六天半。进行内观的练习。禅修者以内观清明的洞察力透视自己整个身心的结构。
完全禁语一直保持到第九天。在第十天学员恢复交谈,以迎接出关后较外向的生活方式。课程到第十一天的早上完成。整个禅修活动,在练习慈悲观后结束,是在课程期间所发展出来的清净与众生分享。
虽然内观是在佛教的传承中保存下来,但它不含丝毫的宗派色彩,任何背景的人都能接受而运用。课程开放给所有真心希望学习此方法的人,不论是何种族、阶级、信仰或国籍。印度教徒、耆那教徒、回教徒、锡克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其它宗教的成员,都已成功的修习了内观。许多宗教团体的领导人已经学习了内观,并且在传统中仅供膜拜景仰的殿堂内开办课程。
 
日常生活中的内观
禅修者在参加过十日课程后,便是自己的主人了。内观没有所谓上师的制度。在家居士在概略学得本技巧后,便得面对持续每天修练及将正法应用在每日生活中的挑战,同时要肩负日常工作和家庭责任。只要有坚定的毅力就可以克服初期的困难。每周和当地的同修共修,去中心服务,或参加周末的短期课程等等,都是维持和强化自己修行非常实用的方法。持续不断的修练,禅修者必能尝到成功的果实,并使自己在正法上屹立不摇。
学员们可以使用下列各种标准,来评估自己在修行路上的进展:
一、我是否开始帮助他人而非伤害他人?
二、我是如何面对逆境的?我恼怒的强度与时间和从前一样吗?还是较能维持平
    衡?
三、我是否变得较不那么自我中心了?不求回报的慷慨施与,对需要的人有慈悲心,对帮助我的人心怀感恩?
四、为使自己的修行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上,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恪守五戒?
从一开始就鼓励禅修者在修练上要依赖自己(自依止)。在此要强调的是,虽然为了发展自己同等高尚的质量,虔诚的皈依神明或圣者是有帮助的,但要解脱心中的不净烦恼,仍是各人的责任。人必须努力修行救自己,而不要奢望借助外力来解救自己。
 
适合所有人的法门
二十五世纪前,佛陀对居住在北印度,虔诚的羯拉玛族人讲了一段有名的开示:
不要轻信你所听到的任何教导。当你自己明白这些事是不道德的、、、便抛弃它们。但不管何时,当你自己知道某些事能导致幸福和快乐,那么就接受它并遵照着去做。
佛陀的用意是清楚的 ---- 欢迎所有真诚的人来客观探讨真理的本质。
一般人都可以学,修练内观并从中获益。但必须正确的用功,确保觉知力和平等心均衡发展。大多数的人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会有些自知之明,但这种了解可能会导致挫折、冷漠或甚至绝望!我怎么可能改变?既使有最佳的意图,我怎么可能免除犯错的倾向?内观提供了希望、力量和实用的工具,让每个人去亲身体验。经由练习这个观察呼吸和身体感受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打一个现今的比喻:有许多国家,为了国防安全,投资设置了各种预警系统,以防范外力的攻击。内观禅修者很快发现到最需严密戒备的是自己心中的敌人。而这个内观法门,也帮助我们发展自己内在的预警系统,来反制盲目反应的旧习性。经由内观修习,我们采取对己对人都有益的防范措施,而不是在伤害已造成时才来寻求补救对策。
 
正法的传布
本技巧的无宗派本质是无庸置疑的。在传授内观时,佛陀从来无意创立宗派或建立个人崇拜。所有修练的人都尝到了纯净正法的精髓;他们并不需要改信宗教,内观禅修的对象是自然的呼吸和实际的身体感受,原本就是中性的。同样的,守戒律、掌控心和培养觉知洞察力三项互相依恃的训练也是所有真诚追求真理的人能接纳的。
疾病是举世共通的,因此,解药也同样必须是举世共通的。从不同背景前来修习内观的人,都发现自己变得较好。如果宗教上、政治上、经济上、专业上、艺术上,工业和商业上的领导人能体认到内观所能激发的转化潜能,并英明的利用他们的影响力,那么将会大大的提升印度社会及其它地方的和谐与福址。
内观原为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技巧之一,但经过几个世纪后,却在这个国家丧失了。幸运的是这个技巧的理论和实践,在邻国缅甸被一系列虔诚的老师们,很忠实纯净地保存下来。并一代代不间断的传承下来。所以今日能像佛陀在世时那样,我们能幸运的领受到此一清新、有效的法门。
内观是在1969年由缅甸的在家禅修大师乌巴庆老师的谪传弟子葛印卡先生重新传介回发源国印度本土的。自那时开始,社会各阶层及世界各国的人便持续的来参加课程并且得到益处。目前在世界各地约有三十个中心专门提供这项技巧的免费传授。
愿纯净的正法为众生的益处和福址而继续传布各地!

--------------------------------------------------------------------------------
 
讨论摘要-p21
 
在葛印卡老师开示,并由谭丹老师进一步阐释后,我发现自己如果想要针对「法」发表意见,会陷入严重的困境。现在我只想要问:什么时候会生起这问题?什么时候你会提出这问题:「什么是『法』?」这本身是一个大问题,因为除非提出这个问题,否则你可能永远不明白「法」。
在生存和延续后代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这问题。在你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或是终于失败之后,才会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我会是……这存在是怎么一回事?」等等。在这些问题生起后,你开始试图找出答案。
但是每一次你试图找出答案时,你抄了快捷方式。这快捷方式是去相信其它人的话。你问你的父母,或是你家庭、宗族、教派的精神导师---这是最容易的途径---然后你相信自己已如葛印卡老师说的,是如法的人。
就像有许多人相信他们是如法的,同样地也有许多人是不如法的。
现在,在所谓的如法的这一群说「我们相信这个和这种福音或经文」的又分为两种人。一种人会说他们是在阅读或理解后才明白的,另一种人则因为这是导师或教派领袖这样说的而相信。
但是在所谓的不如法的人中,又分为三种人。第一种人说:「我不相信诸如转世、神或经文记载的任何事情」;第二种人说:「我不知道」;第三种人说:「我不想要知道」。现在,那些不想要知道的人,你无法帮助他们,但是那些不知道的人,至少他们可以试着去知道。但是一个说「我不相信」的人,是可以自由去学习或开始思考的。
问题是那些说「我们知道,而且我们相信」的人,他们需要学习去掉许多事情,这会产生一个大问题。
现在,当你开始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会在这里?我生命中的目标是什么?」等等时,这本身是生命的根本问题,会引发对于「法」的疑问。
那些落入陷阱去相信或跟从某个固定的宗派或教派的人,不能提升他们的意识层次。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做许多事情,凭直觉做许多事情,就像动物做的许多事情。但是一旦你觉察到自己的行动和感觉,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明白经文或教派所说的是什么。
现在这就是为什么内观或禅修很重要的理由:你能觉察到自己了,你不需要去相信其它人的话,但是你必须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你想要的是什么,你要达成的是什么。如果你知道这些,你自然会明白人生的基本原则和良好行为的规范。你不需要教导,也不需要强制执法的机构。
如同谭丹老师所说,阿育王发现为了执法,必须让人民了解这些事情,而不须以惩处来强制执行。不幸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人民没学会提出问题。他们就学时,只会接收信息,然后要学会记住,再使用信息。没时间深思,也没时间熟虑。所以才会有「我们知道」的人,而没有还不能体悟人或是还没有觉察的人
Mr R.S. Kumat, I.A.S.
国税局局长
拉贾斯坦省Rajasthan
 
*************************************
演说者到目前为止,已经谈到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内观,什么是「法」,要如何去过如法的生活。这些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在印度讨论。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因为品味、喜好互异,但是我们都必须抵达相同的目的地,就像江河汇流于汪洋。这是我们的古代遗产,这遗产给了印度极大的宽容品德。今天我们看到这品德逐渐式微,是极为不幸的。因此这个研讨会十分重要。
只要人不去努力认识自己,就无法进步或从恶道中解脱出来。我很高兴我们聚在这里一起学习内观。
Mr Madan Mani Dixit
副院长Vice Chancellor,尼泊尔皇家学院Royal Nepal Academy
 
*************************************
我有一个印象,也许是错误的印象,在谈话中,似乎把宗教贬为有宗派意识的。也许我有这样的印象是错误的,但是我希望藉这个场合,首先为这些宗教说一些话,接着要呼吁今日我们所需要的正确宗教。
宗教被称做---不论在这里或在其它场合---是有宗派意识的。我想我们必须承认宗教的多样性,各宗教之间有真实的差异存在。但是这不同于称宗教为有宗派意识的。有宗派意识意味着我们把自己的宗教看成是唯一的真理所在,我们排斥其它的宗教,我们对他们不敞开胸怀。
我想要呼吁大家敞开胸怀。宗教是有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我承认他们实际在某个程度上是有宗派意识的。所有的主要宗教都提到天下一家,上帝要所有的人类成为一个大家庭。因此他们不想让这样的信息只传达给特定族群的人。宗教必须摒除宗派意识,虽然他们可能认为他们的教派才是真理的道路,那条适于全人类的正确道路。
我想,强调宗派意识是很危险的,因为可能会引发对宗教的冷漠态度。依我之见,我们不能对宗教冷漠,我们必须献身宗教。
这是联合国的「宽容年」,因此我想这是我们重新调整态度面对其它宗教的一年。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参加过一些不同信仰之间的会议,试图促进宗教间的对话。1994年,我很高兴参加了在巴塞隆纳举行讨论这个主题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会议,达赖喇嘛也参加了。所有宗教的代表并列于席,讨论一件我们有共识的挑战性工作:回到我们的根源,促进世界和平而非争战。我们都同意,大家为了人类的美好前景,能够动员相当多的物质和精神资源。这项宣言应该广加宣传并支持,以便能够提交给联合国。我们应该认可其它宗教仍有许多真理,我们仍然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很多。我想,这是我想传递的信息,在现今世界里当虔诚的宗教人,在印度这个拥有各种宗教传统的国家里当虔诚的宗教人,是要与各教派互动的。封闭的态度,并不是真正的虔诚。
Father Aelred Pereira 神父
Mumbai
 
*************************************
真正的「法」教导我们在歧异中团结。使用内在领悟,心的训练和驯服等方法是必要的。内观可以在这方面帮助我们。
Mr Vidyaadhar Gokhale
Journalist, Mumbai 新闻工作者
 
*************************************
我曾经听别人谈论他们的内观经验。不管我听到内观的什么,对我都十分有激励作用。
贪污腐化和帮派组织在今日社会寻常可见。为了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每个人必须检视自己,改进自己。「法」教导我们成为好公民。
另一件我想提的事情是,妇女在我们社会中所成就的好事情。她们站在提振道德的最前线,现在如果她们愈来愈投入内观,我们国家的前景将是光明的。
Mr. G. R. Khairnar
Mumbai
 
*************************************
有两个部份要求进一步说明,我会试图回答。
Mr H.E. Dhagat写道,「我不知把你的意思听对了没,乔达摩说要在感官的范畴内去了解佛法,感官范畴以外就没有东西了?在较高层次上的人类生命,永远要努力去超越感官范畴,难道这不是真的吗?如果这样,请说明乔达摩话语中明显的矛盾。也许我可能听错了,在这种情形下,请阐述乔达摩所说的话。」
我分配到的时间很短,因此现在只能稍加说明。佛陀说「法」是不受限的。「法」是深不可测的。我提到存在有两个领域:世俗的领域与超世俗的领域。整个世俗的领域具有无常的特性,就跟五蕴的领域(也就是所有的心物现象)一样。六大(地、火、水、风、空和识)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也一样,全都具有无常的特性。这就是世俗的领域。任何无常的事物,都具有这样的固有特性,生起、消逝、毁坏、灭去,这个特性导致痛苦。
现在,当我们来到超世俗的领域,这是处于心物的世俗领域以外。这在本质上是恒常的,并具有不生起、不毁坏、永恒、不灭的固有特性。这个特性导致极乐。佛陀曾经跨越这两个领域:他不但体验了从恶道到无色界(from niraya loka to arupa-brahma loka)的世俗领域,也体验了超世俗领域。他觉得在这两个领域(也就是世俗领域和超世俗领域)以外,别无其它。认识到这点,他提到这两个领域各自受其本质所支配,不论是恒常的,或是无常的。因此在这个定义之下,「法」是涵括一切的。这就是为什么他说appamano dhammo,也就是「法」是不受限的。以上是对Mr Dhagat的问题所做的回答。
另外,Tiwary教授对于「dharma」这个字的定义提出了一些观点。我们发现在三藏注疏atthakathas(这是Tipitaka的批注)中,写了许多次:Dhareti ti dhammo存有的就是法(被维系住的就是法)。
回到在印欧时期,梵文中的「法」就是拉丁文的「firm」。英文的「坚固firm」则来自拉丁文的「firmamen」。因此「法dharma」和「坚固firm」都具有相同的特质:稳定、恒常、不变。
另一个观点是关于用「自然法则」来描述「dharma」这个字。我觉得标签是不重要的。内容才是重要的。佛陀所宣说的各种法则,例如:不论生起的是什么,必然也具有消逝的本质;万物是无常的。他宣说了许多类似的法则。他还说:「我是法的具体实践者(dhammakayo),这些全是法,我是这一切的蕴聚,你只要在这一切之中见到我,你就见到了法。」他所提出的只是这些普遍通用的法则。他只是要我们在他身上看到这点。
以我们对「法」的亲身体悟,从内观的基本原理,我们发现佛陀所宣说的自然法则是真实的。我们只能以最广义的名词称之为「法」,这样才说得通。就是要依据这些「法」,我们才能够拥有快乐而满足的生活。
Mr S.N. Tandon 谭丹先生
Delhi
 
*************************************
我想我能够提出两、三个有趣的观点。第一点是,宗教与「法」之间是否有所冲突。在强调「法」的同时,我们是在说宗教变得不重要吗?在此我不探讨这个观点,但是我回想到本世纪(二十世纪)早期的一位苏菲圣者。他谈到一般的唯心论时,说过真理是普遍通用的。有人问他:「为什么信仰回教?」他说:「我需要交通工具来实现真理。宗教是实现真理的交通工具,不论你选的是回教的交通工具、或基督教的交通工具、或印度教的交通工具都没什么差别。最后,这个交通工具都会把你带到相同的道路,也就是真理的道路。」我想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看法,这让我相信人要遵循「法」的同时,并不需要排斥宗教,我认为并没有根本的冲突存在。
第二点是有关宗教宽容度的问题,前面已有人提过。十九世纪后期,有一位伟大的领袖叫做Swami Vivekananda。当有人问他有关宗教宽容度时,他说他完全不认可宗教宽容度。他说这是错误的用语,我们不应该鼓励这类宗教宽容度的观念,因为宽容意味着你是高高在上的,是你在容忍其它宗教。我想我会改用「宗教接纳度」,唯有找到真理的人才会体悟到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的。同样的,所有的江河都将汇集于汪洋。我想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需要接纳宗教是相同的。
第三点,我要强调,我们不应该太重视字眼和字义。毕竟,所有字眼的字义都是我们赋予的。一旦你了解了内涵,字眼就无关紧要了,因为字眼在我们实际运作时是没有意义的。
最后一个问题,我要问的是:遵循「法」和我们在社会里的任何作为会有多大程度的冲突!「法」和社会可以整合起来吗?但这是下一个研讨主题。事实上,葛印卡老师一开始就说过,除非在现代生活中实际应用正法,否则就没有意义。
Mr N. Vaghul, Chairman 董事长
Industrial Credit and Investment Corp.工业信用投资公司
Mumbai
*************************************
 

--------------------------------------------------------------------------------
讨论摘要
 
我们在拉贾斯坦(Raiasthan)进行一项名为‘Lok Jumbish’的计划,也就是革新我们从一年级到八年级的小学教育。诚如在座各位所知,我们发现教育最重要的因素是师资。内观在拉贾斯坦虽然很受欢迎,但我们在公家教育体制中推动的‘Lok Jumbish’计划,还没有太多具体成效。尽管如此,我们已经决定要成立一个小区发展组织,由大约四百五十名教师组成。其中还没参加内观课程的将前来上课,然后将经验告知组中的其它教师,劝他们都来参加内观课程。这样子将会改变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和学生及家长相处的方式;目的则是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童们成为品学兼优、自信十足的新生代。
 
安尼尔.波迪亚先生
印度政府前教育部长
 
****************************
葛印卡老师今天早上说,以内观的修习来说,这里在座的人大部份都在幼儿园。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比较像是牙牙学语的婴孩。
就我记忆中,自从我找到自我以来,我做的事都和打板球有关,即使到了今天,我的生命仍然环绕着板球,换句话说,板球对我就像正法一样。
板球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我看到它和内观的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必须在一段时间内十分专注而努力。我们若说某某人不是在打板球,意思是他对生命的态度不对,他不够正直,不够诚恳。
容我引述已故澳洲前总理罗勃特.孟锡斯的一段话,他曾说:「要是美国人和俄国人也打板球的话,这个世界就会更美好。」
前一阵子我和谭丹先生聊天,是他介绍我认识了内观法门,我跟他说,我参加了一期三日课程,七月还要参加十日课程,不管课程内容为何,我将之形容为「心理准备的过程」,也就是做好心理准备,在关键时刻达到巅峰的表现。我的板球能力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可以举出像苏尼尔.加瓦斯卡及卡皮尔.戴夫这样的板球名将,他们临场前都先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对自己的表现感到自豪。我说的「自豪」,并不是傲慢或自大的意思,而是对你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若连你都不能以己为荣,别人又怎么可能以你为荣。从个人的荣耀,进一步再达成国家的荣耀。
在我个人来说,我学到了生命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而我从内观学到我可以将这个技巧教给我训练的十到十五岁的孩子,让他们增加专注力、培养对自己的能力的信心,并能严守纪律。这些是板球所需要的特质,也可以改善他们的品格,改善他们成长中的这个社会。还有,内观可以让他们远离赌球、贿赂及在球上做手脚的恶习。我确信内观技巧非常有帮助。
毕森.辛格.贝迪先生
德里运动员
 
******************************
佛陀无法让我们开悟,开悟得要靠自己,而内观就是开悟的法门之一。
我们应该试着在公家学校传授内观,可能的话从小学开始,至少也应从中学开始。内观十分重要,它不仅是正确的生活方式,也是今日学生所需要的真正人生方向。
达摩维利优尊者
德里国家少数民族委员会
 
********************************
我对正法及政治有几点感想。
政治是政府及权力的理论与实践。过去权力的领域有限,权力的行使目的也有限。有许多不同型式的政府,像是王权、专制等等。政府的目的是管理,一般来说是为了人民的福祉着想,因此管理者理应要仁慈爱民。仁慈爱民的政府或强人统治者,是社会共同的愿望,他们希望在上位者敬天法祖、体恤万民。如果统治者私心自用、残酷不仁,人们就会受到莫大的苦难。
到了近代,政治权力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在,人们对于政治权力的依赖愈来愈大,权力也愈来愈来愈集中。福利国家的观念,让人民对政府、政治家及管理者的期待及要求愈来愈高。和过去比较起来,如今为人类社会全体的福利更是需要明智的善用政治的权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各种理念、宪法条文、律法、规定、制衡方式等。新型态的政府也逐渐演变出来。晚近的政府型态是民主政治,定义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尽管如此,要让政治人物能够仁慈爱民、尽忠职守、诚正不阿及慈悲人道,最大的保障还是他们内心的良善与自觉。
这就是正法的任务,正法教导慈悲人道的基本理念,要注重爱、尊重、关怀他人、合作、接纳与共存的人性价值。在我认为,政治制度必须有正法的坚实基础,我指的是人性宗教。如今出于宗教之名的许多言谈与作为,经常反映出广泛地误解与误用宗教。我们若探究所有宗教的基本教条,都是大同小异,不外是真理、爱、尊重、关怀穷苦大众、关怀受苦受难及有需要的人。但是却也有人以宗教之名,肆行战争、杀戮、种族歧视、残酷暴行之举,为人类带来苦难。因此我们所谈的宗教,指的不是当前有组织的各宗各派,而是最基本的人性宗教,一般人都需要接受认识这些人类行为,从政的人尤然。这样子才可能为我们当前的诸多问题带来解决之道。
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及改善个人与社会的心态。要做到这一点有许多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内观的修习。我以前是修Svadhyaya瑜珈,但最近有幸认识了葛印卡博士,并参加了几期内观课程。以我个人的亲身经验,我的结论是,要想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内观是最重要的方式。因此我认为,将宗教(不是宗派,而是正法)引入政治界,是最必要的,唯有如此才能使人类免于政治的滥用。
马胡卡拉奥.乔哈瑞
孟买立法议会前议长
 
*******************************
过去这些年来,印度不少邻国的国民生产毛额都有大幅成长,但是印度却远落人后。
在最近一次讨论中有人说,日本人非常苦拼实干,我们不可能跟他们竞争。我仍主张一个印度人抵得上两个日本人。但两个印度人只抵得上一个日本人,三个印度人就一文不值!我们印度人就是不懂得通力合作,我们总是在相互扯后腿。
一九九一年来,政府引进了自由市场经济的新纪元,产业保护撤消了,如今我们已是全球化体系的一部份。我们要想出人头地,要靠产品质量、竞争力及可靠性。所以我们必建立更为有效率的体系。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达到国强民富的局面。
我们的工作要有效率,就需要清晰明辨的头脑,还要彼此建立友爱的关系。若是一味讲求效率,但却没有爱,只会带来许许多多的争端纷扰。在这方面,正法的原理正可以派上用场。
内观的目的是经由向内返照的禅修,让人安住于正法之中。佛陀以四无量心来形容正法的果实,也就是慈、悲、喜、舍(maitri,karuna,mudita,upeksa)。要达到这种境地,就要走上戒、定、慧的道路。
内观与正法密不可分,而我不认为内观与经济成长有什么相互抵触。对印度人来说,财富并不是不好的字眼,它深植在我们的思考过程,认为财富是行善的一种途径。
我们若要消灭贫穷,要富庶繁荣,就得提高我们农场与工厂的生产力,以更低廉的成本制造出质量更好的产品,让我们在海外市场具有竞争力。
当然了,文明人的主要需求或目标,并不是感官;认为有钱才会快乐,只是一种幻相。正法让我们远离这种愚痴无明,教我们除苦得乐。现代的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各种知识讯息,都是帮助我们的工具。
内观是印度的文明遗产,它可以帮助我们达成终极的目标,让我们不仅在精神上,也在物质上更上层楼。
巴特尔.莫汉博士
前孟买郡长
 
***************************
我叫卡布基.斯里尼华斯,是加拿大瑞基纳大学教授。我在印度出生成长,但现在我在这里却成了外国人。千百年来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前来印度,受到它的无比财富或精深博大的思想所吸引。我也是这样一个外国人,前来这里寻求可贵的思想理念,希望可以改善管理绩效,让组织机构改头换面。
当前的环境,可以说十分复杂、混乱,大家抢破了头,各个机构组织都充满了焦虑不安。有人可能会问:「哪有人跑来印度学什么管理?除非他是要来学孟买的贪污腐败与组织犯罪的管理。凯尔纳先生昨天才谈到这个问题。」在座各位只要曾经去申请电话装机或是牵瓦斯管线,或是到法院去、买火车票,甚至是申请孩子入学就读,相信都会挫败。我们印度的管理体系就是这副德性。
那我在这里干什么呢?印度有四所最有名的管理学院,四所我都去过,但我在那里找不到什么有印度特色的东西---他们大概是觉得,印度没有什么管理学可言。
整体来说,印度的机构与人民表现不算出色,但海外的印度人都是勤奋做事、勇于创新、聪明能干有企业心、事业非常的成功。美国的各个族群中,最富庶繁荣的就是我们南亚族裔。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显然不是我们南亚人天生就比别人差。
最近印度有些主管人员开始做本土的实验,想要以印度化的方式来管理。让印度不止有大学教授,也有管理长才。这些公司有的业绩表现十分杰出,所以我才来印度做这方面的研究。
过去这五个月来,我经历了许多让人振奋、气馁即而惊喜的事情。我研究了几个心灵团体,对他们的工作印象深刻。这些技巧让许多主管领导人员向内返照,深入自己的内心。这种以精神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式,让不少组织机构都改头换面。我也看到一些比较折衷式的管理实验。
现在,我又发现了内观。这是十分强有力的技巧,可以让人脱胎换骨,从而为整个机构带来改变。我拜访过至少三个机构,已将内观融入他们的工作方式之中。
所以,我们还是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我将把这些正面肯定的范例带回加拿大去。我不否认印度有像凯尔纳先生昨天所讲的种种不是之处,但印度之所以会这么不长进,也要怪像我们这样的人太过明哲保身、不够尽心尽力。我们不要忘记甘地当年发起的抗英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愈来愈多的人起而挺身对抗当政者。当年他们必须付出代价,他们的确也付出了代价。我们若要带来正法rajya,大概也得付出一些代价。我心里还有一些话想讲,但我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有幸能目睹这一切。我一定还会回来,回来深入体验自身,因为我还有许多关于自己的事情要学。
卡布基.斯里尼华斯教授
加拿大
 
*******************************
容我以自己在机构工作的经验,提出一些建议。我们都觉得有必要建立以正法为基础的新组织机构,也就是说我们要将佛陀所说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运用到这些公司机构的运作之上。有趣的是,「喜」的道理最近重新被引入企管经营的理念中。这是日本商社带来的影响,如今印度也都在强调欢喜而非满足,而且不仅限于顾客,员工本身也是一样。印度许多公司现在并不仅仅以营收作为衡量的标准,虽然这是很重要的。利润并非管理高层的直接考虑,他们比较重视讨顾客欢心,让员工愉快做事。他们体会到如果做到这些,财源自然会滚滚而来。
在公司组织中,我们至少要注意三个层面:结构、过程与每个组织之中的实务运作。举例来说,如今每家公司特别是新成立的公司,都得注重环保生态的问题,场地的整建问题。以正法为基础的公司组织,必须检视他们的实体架构,要能体现正法的一些价值观。场地本身就要能引导、表现进而传达出组织的价值观。
接下来是组织架构本身。举例来说,如果我们以慈悲为基础,那么这就必须是没有层级的架构。反之,如果组织的层级分明,就很难发挥慈爱的精神。如今许多公司机构都很重视平等与团结,压力来自另一个立场(这同样是日本的影响)。但我认为以印度经验来看,我没有层级的组织,而仍发挥很好的效率,是有可能的。
印度在组织程序方面有些典范,有些组织开始实行传统合乎正法的决策方式。举例来说,有一家很有名的制造业者,他们的决策委员会是由公司各层级的人组成,包括资深员工、优秀员工及主管人员在内。委员会所做的决定,对管理部门具有约束力不会遭到漠视。
我要推荐席维拉写的一本书,书名是「人力资源开发-印度经验」,书中举出许多例子,说明如何在公司组织中活用印度的传统价值观。
接着我们探讨组织之中的人事实务运作,我们应该检试这些运作是否合乎正法的原则,及是否需要一些新的作法。「人力资源发展学会」是非营利的民间组织,我们已开始研究以上所述的价值观,我想我们未来也将把正法的观点纳入,才能传达出各种不同实务运作反映出的价值观。因为我们的实务运作若是立足于我们所欲传达的价值观,那么我们的组织管理就是建立在具体的价值观上,而不会落入可以没有价值观的迷思信念之中。要想建立及维击这种价值基础的正法组织运作,需要严肃的分析与理性的投入。
个人是所有这些考虑的核心。内观在此有特别的任务,是让人以实证实修深入了解自身而非从别人那边道听途说的一种法门。话虽如此,公开的演说与研讨仍有其价值,可以分享不同的观点。正面的经验可以带来正面的效应。另外还有服务人群的方针,为人类及广大社会尽一分心力。不应以说教的方式灌输这些价值观,而要从实务出发,帮助组织机构达成目标。
最后一点,是现代企管学中所说的指引者或「导师」的角色。举例而言,那些已经修习内观而开启智慧之门的人,可以成为组织中非正式的领导人,而不一定是那些权位较高的人;他们可以帮助别人从正法中得到力量,例如帮助那些头脑聪颖但又容易受到伤害的年轻人。
经验丰富又受人敬重的导师,可以春风化育众人,这不是以一般的方式所能办到的。让我们也在我们的组织中培养这样的导师,才能提供必要的指引与启发。
乌岱.帕瑞克教授
Jaipur
*******************************

--------------------------------------------------------------------------------
回目录
 
讨论摘要---p47
 
我想举个例子来说明没有法的科学是盲目的。
许多年前在Bhopal发生了一件悲剧。我就住在Bhopal,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惨状。联合碳化物工厂意外泄出大量浓度极高的有毒气体。他们并不知道会产生什么影响。当天就有几千人死亡,该城市有超过五十万人身感不适,不断有人死去,大约有一万至一万五千死亡。至今居民仍未脱离病痛。
科学上能知道的都处理了。上百名医生和印度医疗研究会也都尽全力提供协助,社会科学家也在那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为此还花了几十亿卢比和各种援助,设立医院、诊疗所和各类收容中心。以我就近观察整个情形,结论是没有什么实质的改善。
居民拿了钱,去赌博,或买酒喝,犯罪率增加了。当初从事科学研究去制造那气体时,并未研究出气体的全貌,不了解如果气体外泄了的后果。医师们至今仍不知道处理这起悲剧的正确方法,还在不断争论着。这些就是,如果科学没有法来约束,所发生的事。
Mr.M.S.Choudhary
Former Chief Secretayr
Madhya Pradesh
 
*************************************
Dhar教授清楚的解说佛陀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从我读过的原文及注释文献里,我发现佛陀确实是真正的科学家。只有学识渊博的科学家和心理学者,才能说出他的有关于心的言论。
佛陀说我们的心就像只猴子,不断地从这跳到那儿的。这确实就是我们参加内观静坐课程当中试着去向内省视时所经历到的。不久我们就见识到心是很难控制的、浮躁的和不稳定的。为了控制心--佛陀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教导不同的静坐主题。
而僧院确实是内心净化过程的实验室和场所。
佛陀是位真正的科学家,他不仅发现外在世界的法则也发现我们身体内在的一些法则。他所发现的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憎恨无法平息憎恨(nahi verena verani samantidha kudacana),只有慈悲(averena samantidha)能平息憎恨,这是永恒不变的法则(esa dhammo sanantano)。就像科学家是根据他自己的经验作实验和成立理论一样。在法句经(Dhammapada)及三藏(Tipitaka)中也再三得到证明。藉由超越理性的范畴,藉由培养出对身心无常本质的不执着,他达到涅盘(nibbana)境界成为佛陀---完全觉悟的人。
Dr. Angaraj Chaudhary
(Retired Professor of Pail Nava Nalanda Mahavihara)
VRI, Igatpuri
*************************************

--------------------------------------------------------------------------------
回目录
 
研讨摘要 p52
 
研讨摘要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处心积虑的想从研究人类心理及其行为模式中,寻求一套可以净化且转化人心的方法。这方法正是解决所有人类社会问题的关键?
许多困扰和紧张源自顽固、一成不变的习惯模式。我们每天都碰到许多外表看起来聪明、睿智、有学养的人,却因为无法改变他们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模式而深受其苦。
另一个导致如此痛苦的恶魔,就是人类的自我,对所谓「我」、「我」、「我的」这个严重扭曲而不实的虚假形象,有完全错误的看法,才是引起深刻痛苦的成因。同样的,「我的观点」、「我的意见」、「我的信仰」、「我的哲学」、成为桎梏和锁炼,产生无穷无尽的忧愁苦恼。
人类的历史充斥着许多案例,由于这个潜藏在个人、团体甚或国家中的自我、引发了冲突、战争、紧张和混乱。难怪因此有许多人急迫地寻求解决的方法。
基于我本身的经验和在印度及其它国家成千接受过此项训练的人的经验,可以肯定的说:内观提供了一帖良方 ---- 能净化心的方法。不承诺任何奇迹;自我改善的过程需要辛勤的修练。然而,终极目标是确定的:平静和谐与快乐。值得一试!
阮辛先生(Mr Ram Singh)
印度行政部(已退休)斋浦尔(Jaipur)
 
***********************************
很感谢有这个机会在此讲话。我是翁˙柏卡西医生,今年83岁,已经行医56年了。也是短期法工。我禅坐,偶而会谈论正法。
内观对行医帮助很大。我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修练内观。当时我住在缅甸,且事业正蓬勃发展,每天要看250至300个病人。每天一踏入诊所,就觉得烦躁不安,怀疑自己怎么可能看这么多病人,又怎么可能及时把工作完成。因此常常发脾气,不是对护士发怒,就是对我的助手吼叫。
但自从我修习内观后,发现自己能心平气和的工作了,我的行医业务成长,但我却不再感到烦躁。我面对问题的态度改变了。原先会烦心病人支付医疗费用的能力。学了内观后,会开始想到:「喔!如果我儿子或孙子病了,我会怎么做呢?这孩子就像我的孙子!」现在看待病人我只有悲悯与爱心。
同时也发现我的治疗变得更有效也更有利。和以前相同的药剂,但疗效却胜过从前许多。即使开给同样的药剂,病人却恢复得更快。事实上我使用的药剂更少,以致有些病人会问我,是不是使用同种疗法的药,为什么不给他们对抗疗法的现代药方?
我体会到我的悲悯和爱心比开出的药来得重要。不管开什么处方病人都能痊愈。就像这样,专业人员可以从内观受益,并且帮助他人。其次我要谈谈平等心。我曾经在印度版的内观通讯上写过一篇题为:「让我们保持平等心」的短文。每人都会在生命中遭遇到许多起起落落。在我22岁那年,父亲过世,留下6个弟妹。扶养他们的责任便落在我这少不经事的肩膀上,然而,不知不觉地我撑过了这个难关。
我开始行医之后,遭遇到一个艰难的处境。坐在这里的缅甸弟兄们都懂,当时缅甸政府开始一项「老鹰行动」。任何人都可能毫无理由地被捕入狱。而且在被释放前,假使能被释放的话,家属根本无法知道他被关在那里或关多久。
有一天,一伙人到我诊所来,要我看完病人后跟他们走。这些人来自令人畏惧的安全调查局,在当时的缅甸,只要你被他们找上,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样。我叮咛我太太说,我将跟这些调查局的人去一趟,不要害怕,我说:「我没有犯什罪,我是清白的。不要去贿赂任何人。倘若有人来游说,他们和安全调查局有交情,或他们能把我弄出狱但需要钱;不管我被关多久,都不要给任何钱,任何贿赂,我确定终有一天会获释。」
你一定无法想象监狱的恶劣情况。我进去的是一所像印度提哈监狱一样的大监狱,是由英国人在1908年建造的。我在隔离房被关了35天,我的牢房约有8乘10呎那么大,还包括厕所。每隔四天我会被带出去沐浴。既使洗澡也很艰辛。狱吏经常用棍子捅人,要少用水、快点。理发师大概每半个月来一次。他使用安全剃刀,但他的剃法更像是在拔发,那种痛楚简直无法形容,尤其在胡须部位。在内观课程里葛印卡老师曾描述许多类型的感受,但这种剧痛非言语所能形容。在此我可以肯定的说,在那整整35天的考验当中,我保持了平等心。我一点也不忧虑。只是继续我的禅修。最后,终于被告知,我是无辜的,并且可以回家了。这就是内观平等心的效用。好在有内观,我已83岁了,仍能自己站立和行走,仍然活力充沛,甚至还能为患者看病。
翁˙柏卡西医生(Dr Om Prakash)内观教师
医疗人员,德里(Delhi)
 
*********************************
我要和各位分享我修习内观的经验。两年前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来到法岗(Dhamma Giri)。我只知道这是个需要保持静默的地方,我很喜欢保持静默。事实上在我来参加课程前,已修练静默大约四年了,你知道我们旁遮普人(Punjabis)有一个「初四斋戒日」(Karva chauth)的习俗,可以断食来祈求丈夫长寿。但我决定不采用断食,而实行禁语。从早上六点一直到晚上九点的禁语中,我开始深深的沉潜于自己的内在,我逐渐感觉到一种以往从未有过的平静。通常我非常的外向,我是美发美容师,因此,经常和许多女士和男士接触。尽管如此,这股平静的感觉仍然愈来愈强。
朋友,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来这里让我了解到我和自然是协调的,这是我所经历过最兴奋的经验。不知为什么,每次提到这些都让我不禁泪流满面。这是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追寻的东西,就像我们总是祈求能和上帝融合或成为一体。我到了这里,才发现它早在我心里面,根本不需要向外界乞求任何东西。回到家后,心中充满欢喜没有恐惧也没有仇恨。感觉内心已被洗涤干净,好像自己是一支被人用刷子清洗过的瓶子一样,变得闪闪发亮。课程结束后打电话给孟买的丈夫,他问:「妳好吗?」我回答说:「我快乐极了!说不出来我有多快乐!」
从那以后就和我的孩子及朋友谈论此事。他们都要来这里,事实上我女儿已经在年初参加过一次课程,我要把这项讯息传播出去,就像大家说的,尤其要传给小孩子。首先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念头是 ---- 我们必须让小孩子了解他们自己,因为一旦长大便很难再打开心胸。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全力先为孩子设想:打开他们内心的门窗,期使未来成为更好的公民。
莎娜兹˙阿南.女士(Mrs Shahnaz Anand)
孟买(Mumbai)
 
*********************************
我听说在座有许多无法抽出时间参加内观课程,因此,我想说几句话谈谈如何找出时间来学习内观。
我是从尼泊尔来的商人和经济学者,所以我总是从成本利润和交易等观点来看待事情。当你的资金有限,你必须决定把钱花在那里;就得坐下来细心盘算那里有最佳报酬,或在那方面可以省钱。同样的当你的时间有限时,你也必须努力盘算一下时间应花在那里,才能得到最大好处,甚至可以节省时间。我从内观已经获得许多实际的好处。
我已经发觉守戒的好处,我很少发怒或沮丧,所以不必浪费时间在这些琐事上。当不知如何作决策时,戒律和正法会引导我,而让我无须浪费时间。我清楚了解自己的责任,并且觉得自己变成一个更有效率的经理人。我也许会提高我的声音,但非出自愤怒和敌意。当你以一种冷静平和的心指出别人的错误,并指示他们该如何改正时,我发现别人会更严肃的听从你的纠正,不管他们是员工或是你的小孩。因此,你体会到内观能带给自己这么多好处又节省时间,我相信抽出时间来参加课程便会变得容易多了。我们每天有时间清洗自己的身体,同样的也必能找到时间清洗我们的心。
这些只是当你活着时所能获得的一些利益。内观也能在你面临死亡时帮助你,我父亲,马尼哈许˙乔提,在1992年7月发现自己得了肺癌,他在1993年1月过逝。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我有幸能非常仔细观察他。父亲是认真的内观禅修者。每当他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情况恶化时(此事经常发生),内观帮助他重建心理的平衡且保持冷静与平和。在他临终的几天,我相信是内观使他舍弃了对生命的执着。观察他让我觉得就像把水倒在碟子上任其蒸发一般,就这样不起一丝涟漪的走了。不但平静的去逝,而且留下那么安祥的气氛,笼罩着他自己、他的家人与朋友。
许多我的朋友,尤其是我罗塔人的朋友,常问我何以能够抽空定期参加十日课程,现在甚至参加30天或45天的课程。我总是回答说:当你知道,如果妳不花十天的时间住进医院治疗,你将会心脏病突发甚至痛苦死亡时,你仍不愿抽空入院治疗吗?我就是这样看待内观的,如果我不花时间禅修,将会过着悲惨的生活,且日日每况愈下痛苦而死。所以,只要想到这些,自然就会找到时间来修习内观。
卢普 乔提.先生(Mr Roop Jyoti)
商人、经济学者,尼泊尔
 
********************************
受到我们尼泊尔兄弟和旁遮普姐妹的提示启发后,身为医师,我说明一下,任何时候当我们的身体得重病时,我们总是毫不犹豫的就住进医院接受治疗。但是要管理我们自己的心时,我们却不承认自己生病了,心理上生病了,我们都是如此。
这怎么说呢?除非我们已在禅修中有所进展,否则会发现每当我们闭上眼睛静坐时,我们从来就没有留意到当下。心理上我们往外跑,不是回到过去就是进入未来,却怎么也没有真正警觉到现在当下。我们的心一直就没有待在应该停留的身体里,如果这是心理疾病,那么每一个人都深受其苦,身为医生,我愿意告诉各位:在我们5到8年的医疗受训期间,我们不曾学过有关心灵的课题。那些所谓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接受了如何处理别人心理疾病的训练。例如,心理学家也许能提供一对夫妇有关婚姻的忠告,然而这事情如果是发生在他和妻子身上时,他就会不知所措。好的内观禅修者,不管是否是医生,都会知道怎么做,因为他懂得如何观察自己的心。
由于心有徘回在过去和未来的倾向,从不活在现在,这就好比只观看电视上一再回放的动作,而对现场正在发生的行动视若无睹。再举个例子,假使有人询问你的住处,你会给他某一个地址,而那地址只是你吃住和邮差送信给你的地方。其实我们真正住的地方是我们心里。不管是开车、工作或在家里,其实我是待在我心里,这才是我通用的地址。内观教我们方法来观照这颗心,来治疗这颗生病的心。那些尚未参加过课程的人,如果有勇气来参加十日课程,将会发现,你既是外科医生也是病人,而你更是那痊愈走出中心的人。为了保持痊愈,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的修练,因为我们心里堆积了太多的污染。不要迟疑,有治疗的方法,而且医院的大门正徜开着。
帕德尼斯 医生(Dr H. N. Phadnis)
妇产科医生,普那(Pune)
 
************************************
今天早上,我们探讨了当今人类所面对最明显的问题。我很感谢从与会者中得到不少响应虽然不是全体。本探讨的结果是,我们所面对最大且唯一的问题就是自我和自我追求。其次,是公民品德的恶化,再来是嫉妒、不宽容、挑剔和恶意,接着是恐惧,对未来的忧虑、不安全感。接着是不诚实和放荡的行为,其次是缺乏勇气和信念,缺乏内心的平静,生活中的腐败这些是何其猖獗而使人们受苦。
关于对治这些问题,我的建议是:谆谆教导无私的爱,将内观传授给乡下未受教育的人,因为他们最需要,在学校里反复教导孩子道德价值,同时也开导那些统治国家和建立社会行为模式的政治精英份子。
阮辛先生(Mr Ram Singh)
*******************************

--------------------------------------------------------------------------------
 
研讨会的回顾
N. Vaghul
 
要为过去两天这么丰富的经验做总结实在很难。在此,我要简洁地列出几点,说明我们已经达成的目标。
 
研讨会的目标
我们这次研讨会的目标并不是要满足各位在抽象理论上做智力辩论,而是要处理社会问题。并非要找出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法,而是要证实我们对法的假设-----法可以提供另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能勾勒出一套明确的行动计划。
 
法的定义
要达到这些目标,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所讨论的「法」的定义。有人说,法在不同的经典中有不同的意思,而这个字在巴利经典中已被使用了数千遍。实际上,我们没有兴趣去了解所有不同的意思,但是我们必须对「法」的定义达成共识。这个定义在葛印卡老师于研讨会一开始就讲得很简洁明白,让我们回顾一下他所提到的几个论点:
● 首先,法是一条道路,一条生命之道。
● 其次,这条道路的精髓有两部份。一是绝对不做伤害众生的事,要做有利众生的事。二是以净化我们的心,来摆脱所有的负面杂染,把它化为实际行动,即是去除掉心里的贪执与嗔恨,戒除负面的情绪,获得宁静,因而达到身、口、意的完美与和谐。也就是我们的所做所为皆不背离我们所说的话,而我们的言语也与我们的想法一致。
● 只是在智识上了解法的特质是不够的,必须亲身实证。
● 如果这种经验要对你个人产生效果,除了你自己努力以外,别无他法。这即意味着你必须深入地自我探索去找出答案。你不能听信传言。你也不能仰赖任何的教导,你的答案来自于亲身的实证。
你要自己找答案,这话说来容易,但是当你面对极度不安定的现象时,就需要一种方法去因应。处理心的问题就好像在一块悬挂在房屋正中央的黑板上写字,它晃动得很厉害。因此把黑板紧紧地固定在墙上是必要的,如此才稳固,不会晃动。同时,在你开始写字之前,先把原来写在黑板上的字擦掉也是必要的。
 
内观法门
为了要从实证经验下手,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我们不敢说内观是唯一可以使用的法门,但可以确定的是,内观的确为我们指引一条可行的道路。它不仅经过两千五百年时间的淬炼,它也跟现代的世界息息相关。
在上一堂的讨论中,大家彼此分享了修习内观的经验。那堂课已经提供充份的证据,说明我们在这整个过程中内心的情结体验。有的人参加过一次课程,有的参加比较多次。你会听到那些甚至只参加过一次的学员也能有极大的帮助。
所以,内观是一种能让心稳定的方法,它能除去心中的不净杂染,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法的非宗派本质
法是超越宗派的,而且是普遍通用的。关于这一点已有很多的讨论,要对这些名词的正确意思达成一致的共识似乎不容易。
我举个例子好了,在公元第五世纪Tamil Nadu 这个地方有位诗人名叫Walluwar。他当时所讲的一些观念和佛陀讲的法大致相同。因此有些佛教徒宣称他的理念和佛学经典不谋而合。耆那教徒也声称和耆那教的教导相同。在十久世纪末期有位杰出的基督徒说,Walluwar一定参考了当时住在那个地区的基督教神秘主义者的想法。印度教徒则说 Walluwar 是印度教徒,而在他们为他立的肖像身上绑一条圣绳。我不想在这件事情上着墨太多。你不须要任何证据来证明普遍通用的法都是一样的,法是普遍通用的。
 
法与科学
我们有一篇卓越的论文讨论到法是否合乎科学。这呈现出法的两个不同领域:一是物质的物理领域,另一是非物质的心灵领域。尽管如此,法就是科学,因为它处理”心”的问题。并不能因为它不处理物质的问题,你就说它不合乎科学。同样的,你也不能因此就说科学是完全的物质主义,因为科学它也有人文的特质在其中。所以,我们不该认为法与科学互相排斥,相反地,这两者有其互补性。没有法,科学就不存在。没有科学,法也不存在。因此,把法和科学合而为一是可能的。已有例子显示,现在的科学家正朝合一的方向在努力。
 
社会问题
现在,我们要进入研讨会最重要的论点-----如何处理社会问题。有篇很有意思的论文把社会问题分为三个主要范围来讨论---政治、社会、与经济。
在政治上,我们面临到对权位、权势的迷恋,以及滥用威权及权势。我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个国家的政治是如何腐化的。社会问题也被提出来讨论过。小区族群、阶级、及宗教派系间的紧张,不仅存在于印度,世界各地处处存在。我们也讨论过肆虐全球许多地区的恐怖主义;还有,媒体上报导的暴力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经济的问题也讨论过,包括贫穷及失业的问题。有一位法友提及,即使在致富的过程中也充满了问题。这个国家在自由化与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必须因应的贪婪、执着等负面行为。
 
为何目前的方法无法奏效?
一篇很有趣的报告提及各式各样的组织机构在处理这些问题。有制度的组织例如像家庭、学校、及慈善机关。政府以及法律机关为处理社会、小区及阶级紧张而成立了社会福利机制。科技也在寻找方法,来提升及富裕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多其它方法使得我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加舒适。最后一些世界性的机构,譬如像联合国,也试着去解决恐怖主义,全球性贫穷,以及贫民窟等等的问题。
处理这些问题的成效不彰也已受到重视,所有这些案例都只能做相当有限的改善。一项分析结果显示,问题无法有效处理的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我们只处理这些问题表面显现出的症状,而没有去探究深层的源由。结果,问题似乎消失了,但是深层的病灶未除,这些症状会一再不断的发生。我们在讨论中一再指出,这些深层的病灶就是充斥这个世界的贪婪、忌妒与种种的负面情绪。这些才是目前所有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真正成因。
第二个原因,那些透过社会组织与法律制度来落实任务的人缺乏必要的慈悲心与爱心。例如,印度政府推出了很多对抗贫穷的措施,有各式的政府机构在执行这些措施。然而,这些机构却用非常机械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造成很大的浪费和制度上的漏洞,而使得真正须要帮助的人得不到福利。
我认为这些问题能分成两个层面来解决。最终的解决方法还是必须回到个人。我们每个人必须持续对抗自身的贪婪、执取以及负面情绪。其次,在组织机构方面,我们需要鼓吹「如法」的执行方式。
 
行动计划
现在谈到了我们讨论的最后一点----明确的行动计划。正如我们之前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已提过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回到个人。现在我们真的要承担起让全世界五十亿人口过着「如法」生活的责任吗?就我所知,全世界的人皆过着「如法」的生活----这在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我想我们必须谦卑地承认我们的不足。我想我们需要做的是去转变一群关键的人,那群有影响力的人。如果我们成功的地透过内观的观念,让他们「如法」生活,那么我们已经踏出了改善社会的第一步。
 
我们已经提过四个方法
1.中小学与大学:从小学开始,我们就需要教育学生过这种生活方式。能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举一个德国老师的例子,他每一次上课之前,会先叫学生练习五分钟的观息法,使他很成功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注意力。 Bordia 先生提到了介绍老师练习内观的可能性。用这个方式,我们比较容易改变学生,因而展开教育制度改革的漫长过程。
2.工作场合:要影响公司行号,我们需要先转变经济制度中的「首脑」,如行政主管或经理,让他们练习内观。
3.官僚政治:我们需要先把经济上、行政管理上、小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先找出来。
4.政治体系:同样地,转变必须先从这些重要角色开始。当这些核心人物持续地在个人身上精进的同时,我们必须走向更高的组织阶层:包括公司、官僚体系与政府机构。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何以「法」来转化这些重要组织的运作方式。我们需要找出方法来传授这种价值观,如此一来,奠定法的道德原则才能落实执行。
我们就在这里暂时打住,我们未来的行动就是以上述所提为实际的起点。我们相信这个研讨会已经非常成功,而且提供我们必要的动力来推动这个理念。
 

--------------------------------------------------------------------------------
 
闭幕谈话的摘录
S.N. Goenka葛印卡老师
 
各位师父,以及法友:
过去两天我们一直在讨论一个相当重要的主题---用「法」来改善社会。除非我们做些什么来解决社会问题,否则,苦难只会持续增长,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改善社会要从个人着手,「人」的关系重大。要改善个人,绝不可以忽略「心」,因为「心」最重要。
 
要改善「心」,「法」是唯一的工具,而且必须从「法」下手。在研讨会的结论时,你们已经正确指出一定要采取实际可行的方法。仅靠说教是没有用的,我们的国家不缺说教,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听训,从一边耳朵听进去,又从另一边耳朵出来。我们会说:「哦,太好了,这真是太棒了。」但是我们如何把「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呢?
从个人及人的内心下手是必要的。这是一项大工程。全世界有数十亿人口,我们国家也有数亿的人。他们会修习内观吗?我相当地乐观。
 
阿育王
内观法门在佛灭度约五百年后从印度消失。但是阿育王朝留下来的石碑布告显示「法」在他统治的时代相当兴盛。这也是为什么阿育王在世界上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
在这些碑文中,阿育王表示,他要像他之前所有的君主一样,希望他的人民活得和谐安祥,过着如法的生活,尊重长者,慈爱幼小。同样地,他也希望不同的宗教派系间能彼此和平共处。跟以前君主不同的是,他的确达成了这些目标。
他说他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透过静坐的修习把「法」的美妙教化传遍整个国家,他派遣法的教师到处去讲「法」、教「法」。他们并不是要改变人的宗教信仰,事实上,在佛灭度五百年间,没有人讲「佛法」这两个字,他们只说「法」。
阿育王的官方公告只讲法,他的子民不仅学习法的理论,同时也修习禅坐,所以他们活得安祥自在,阿育王宣称,从他子民的道德提升,验证了他的成功,如果这不是真的,那些刻在石碑上的官方告示早就被砸碎了。然而,它们已经存在了两千两百年了。
这些碑文记载着,这个方法的广大应用,对当时社会的重大改变。
我们必须了解阿育王是如何成功地将法传遍这个国家的每个角落。他所指派的老师教导社会每个阶层的人---从王宫贵族到贫穷至极的人都有。现在我们必须找出这是如何做到的。
 
掌实权的领导人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应该从精英份子开始,所有好的、不好的事都是从上到下,然后传遍社会每个角落的。
然而要如何去吸引这些人呢?从过去二十五年来的努力显示,结果是相当乐观的,当然有人会心存怀疑,但大家开始思考内观必定有些什么。社会上的掌权领导人士会开始寻找答案,这个时候必定会来,而且很快就会来临。
苦难无所不在,即使那些精英份子也不例外,我敢说他们的苦难更甚于其它人,特别是那些商业团体的领导人及政治领袖,他们非常的苦,因为我自己过去就是商人,我知道那种痛苦,我也和缅甸的政治领袖非常的熟,我听到,同时也看到了。
同样地,在社会的每个阶层,那些高居上位的人真是苦呀。和其它人一样,他们需要内在的和谐与安祥。如果他们知道有一种方法能帮助他们体会到内在的安祥与和谐,同时也能帮助周围的气氛变得安祥与和谐,他们当然会被吸引,然而这可能须要花上一段时间。
 
下一代
你们已经正确地达成一个结论---我们必须从下一代着手。内观必须走向年青人,我见到那些在学的学子正在接受内观,而且得到相当好的结果。他们的记忆力变得很强,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大大地改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焦虑紧张不见了。
学生可能在某个科目学得很好,但是考试一到,他变得焦虑不安,所读的全都忘得一乾二净,到后来考的分数很差,甚至被当掉了。我们建议利用这个方法,只要修习两分钟ANAPANA观息法,在打开考卷前观察呼吸。心会因此而静下来,然后学生答考卷,好成绩也因此出现。
我看到当你和年轻一辈的孩子谈「法」时,他们会问「什么法?」,他们看到他们的父母亲去寺庙、清真寺、教堂,但却没什么改变。当他们看到他们的父母亲过着不道德的生活,就会对法失去兴趣,但当他们知道法是合乎科学、理性的,可以实践的,而且当下就可以产生效果,他们就会被法所吸引。
我注意到年轻的一代比年长一代更容易接受法,真正的法。人格的塑造应从小开始,我很高兴这一次的研讨会能够达成这样的结论---这么棒的法应教给在学的各级学生。
 
经典
昨天我听说有一场关于「法」这个字字义的有趣讨论,经典怎么说,还有,根据经典,这个是什么意思。
我微笑地听着这一切的讨论,从我自己的经验,我知道大多数人仍然完全不了解。即使是佛陀的话,不管是在一般学校或大学里教的,学习的人也只是抱着拿学位的心态来学。
由于佛陀所说的话包含这么多睿智的要点及内观的修持,我们挑起出版佛陀话语的责任。但只有落实去修习,才能真正了解佛陀所讲的这些话。Dhammaniyamata,就是自然的法则,但是如果只是尝试在知识的层次上去了解,它的意思将会不一样。
你必须净化你的心,整个的心。如果你只是抱着在学校考试要得高分的心态,那是一点都不了解内观,当你实际修习时,每个字、每句话都会有不同的意思,不只佛陀所讲的话,连每部经典的意义都将大为不同。
根据我过去二十六年在印度的经验,很多的天主教神职人员来参加内观课程。第一个来参加内观的修道院长,玛莉修女说「你是以佛陀之名在教基督教的教义!」没错,我的确是以佛陀之名在教基督教的教义。
一位非常博学的回教高僧参加了在清真寺举办的内观课程后说:「在可兰经里有两句经文我们一直不是很了解,但如今透过内观的修习,这两句经文的意思变得非常地清楚。经文说,正确地观察呼吸就能看见真主阿拉,正确地观察身体就会见到真主阿拉。」这位回教高僧说,他一再地读这些经文,但就是不了解阿拉和呼吸到底有什么关系,而且每天洗澡时他就能看他的整个身体,但是就见不到阿拉。他和回教学者们知道,这当中一定有某种特别的含意,但他们就是无法找出来。他告诉我:「喔!现在我们知道了。」
从锡克族人来之后说:「我们不了解那些圣人及祭司所讲的真正意涵。透过内观的修习,我们了解到真正的意义和要旨。」
我来自一个正统的印度教家庭。我以前常背诵梵歌(Gita),在我修过内观后,每个字有了不同的意思,我之前所了解的意思,在我开始修习内观后,我发现到了全然不同的意思。
佛陀所说的话也是一样,佛陀的话清楚地解释了内观---自然的法则、科学的佛法。印度人已丧失了佛陀所讲的话,因此我决定把祂所讲的话重新出版,(虽然教导内观仍然是我最主要的责任)。很幸运的,我们有学者来确保这些出版物能和第六次大结集的原则完全吻合。出版品应做到完美无瑕。
我很高兴这些学者对内观产生兴趣。我有信心他们很快就会说:「喔!内观的禅修者会了解到这当中真正的意思;它不再是文字上面的意思,而是亲身体验到的意思」。
出版这些理论性的书,是要确实验证佛法的实修层面,而启发人们去修习。只要实际的修习就能帮助我们。如果这只是变成一个出版巴利文经典的学术组织,,只是争论这个字或那这字的字义而不去品尝佛法,那就毫无价值。真正要获得利益的话,只有靠实际的修习,除此之外,别无其它。
 
佛法是不分宗派的
现在大家都能认知到这一点,他们强调的是佛法的实修,而不去区分派别。
如果我的老师在我参加第一次课程前就对我说:「我要让你变成佛教徒」,那么我铁定不会去接近他。我的老师教导我真正的佛法,普遍通用的法则,而我找到了我一直所追寻的。当我通过了十天的课程后,我十分喜悦地发现:「喔!这就是实用的梵歌(Gita),不再只是理论而已。这可以让人远离情欲(vitaraga)、慎恨(vitadvesa)、恐惧(vitabhaya)」,可以因此得到坚定的判断能力及智慧(stitha prajna)。
这个方法能让每个人受益。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还有都能修习,而且继续当他们本宗教的信徒,这无所谓的。除非一个人成为好人,否则他怎么成为一个好的印度教徒,好的回教徒,好的佛教徒,或者是好的耆那教徒? 佛法教我们如何藉由实修,成为好人而不是靠说教。
我很幸运能接触到这么棒的一条道路,从这里我得到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利益。自然而然地,我会想要把这条我走过的路与他人分享,但我没有意图改变别人的宗教信仰。因为那一点帮助都没有,而且徒增障碍。大家要了解到佛法是普遍通用的,它不属于任何宗派。
当然,当我们在讨论内观时,我们使用佛陀的名字。有时因为种种的情况,人们会问:「这听起来像佛教,为何你们谈的是佛陀呢?」,我听了微笑....
为什么我谈论佛陀?当我们在教自然科学,谈到地心引力的原理时,我们会说是牛顿发现的,称它为牛顿地心引力原理。不管我们知不知道地心引力,不管有没有牛顿,地心引力还是存在,以后也还是一样存在。同样地,关于佛陀教的法,它一直存在那里,只是有人把它发掘出来。难道我们不该感谢发现它的人吗?
佛陀说,「Tumhehi Kiccam atappam akkhataro tathagata,」,「你必须自己去走每一步路,你必须努力拯救自己。」觉悟者只能指出这条路,因为他自己走过。他无法使你解脱,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其它人可以解脱你。
我很高兴大家已开始了解,虽然人数还不多,不过没有关系。四处都有黑暗的地方,即使只有一盏灯,我们还是很高兴能形成一圈光芒。很快地,这盏灯会变成两盏,然后三盏,佛法就是这样地散布出去。而且,利用当今的科学设备,不论你现在提出什么,都有可能实现。如果在阿育王那个时代没有这些设备都可以实现的话,为何现在不能? 我很确定,它终究会实现的。
愿所有来参加研讨会,讨论佛法的人能得到启发,品尝佛法的美妙滋味,而过着快乐安祥的生活。对你自己好,对普天下众生也好。

--------------------------------------------------------------------------------
 
前言
葛印卡老师说过:「惟有实修才能解脱,光是讨论没有用。」参加内观课程是跨出坚实步伐,迈向解脱之路的良机。在课程中学员可学习如何排除日常生活中恼人的紧张及偏执,因而学得如何时时刻刻都过得快乐平和且有效率。一方面学员也可一步步地朝向人类所能企求的最高目标迈进:净化心灵,自所有痛苦中解脱,完全的证悟。
上面所提的任何一项均无法仅由思考或盼望而达到。人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达成目标。因此内观课程总是特别强调实际的修行练习,而不允许哲理的辩论或学术的讨论,当然也不问与实修无关的问题。学员应尽可能经由自身的领悟去寻找答案。老师会提供实修中所需要的各种指导,但一切还是要靠学员自己去实际地应用:自己的仗必须要自己打,要努力才能解救自己。
除了强调实修,为使学员更深入了解修行的内容,提供适当的解说是必需的,因此每天晚上葛印卡老师都会有「法」的开示,对当天的体验注入新的启发,同时也澄清一些修行方法上的问题。葛印卡老师警告说,这些开示,不是知性或情绪上的娱乐,主要是让学员了解该做什么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此学员才能以正确的方法练习而得到适当的效果。
这些开示在本书以精要的形式集结呈现,总共十一次的开示涵盖了佛陀教诲的各个层面。然而并不是以学术或分析的角度切入,而是以非常生动而连贯的整体呈现给学员,所有的不同面貌展现出基本的一致性:静坐禅修的体验。此实修的经验才是照亮生命最耀眼的法中珍宝。
没有实修的经验,就无法充分了解开示的内容,也就是佛陀教诲的真正涵意。但这并不否定对教导的知识性了解之价值,因知性的了解对于静坐实修是重要的支持,虽然静坐禅修本身事实上是超越知识理解的领域。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我们出版这本小册子,简要介绍每天的开示内容,主要目的在提供参加葛印卡老师所教的内观禅修课程学员们一些启示及指导。对于其它阅读此书的人,我们希望他们受到此书的鼓励,也来参加内观十日课程,来体验一下书本提到的经验。
未参加过课程的读者,千万不可将本书当做自己在家中学习内观的自修手册,以之代替参加课程。静坐禅修是严肃的事,特别是内观修行方法,它涉入心的深处,不可随便儿戏。学习内观最好还是参加正式的十日课程,有适当的环境及老师来协助学习及禅修,如果有人不顾此警告,想要用阅读此书来自学内观,那么他完全是自冒风险。
幸运的是,内观课程目前定期在世界各地的内观中心举办,地址详列在本书后面,课程表可以写信去索取。
本书的内容主要是葛印卡老师于1983年8月在美国麻萨诸塞州内观中心的开示。而第十天的内容则是葛印卡老师在1984年8月于该地的开示。
葛印卡老师已看过这些内容,并且同意出版,但是他本人没有时间逐字检视全书,因此读者们可能会发现一些误失,错不在于老师或他的教导,都是我本人的责任,欢迎批评指正。
愿此本小册子有助于「法」的修行实践。
愿一切众生快乐!
威廉.哈特
William Hart
 
附注
葛印卡老师提到的佛陀及弟子的语录,均是节录自巴利经典中之律藏(Vinaya-pitaka)及经藏(Sutta-pitaka)(有许多引句出现于两者,在此时均引自经藏。)除此之外,也引用了一些大藏经后期的巴利文献。在开示中葛印卡老师通常以普通用语叙述,而不是逐字翻译巴利文原文,目的在将每一章节的精义用浅显的文句呈现出来,强调它与内观静坐禅修的相应之处。
本书中对巴利文所做的解释,皆出自葛印卡老师的开示,书后附有巴利文的中文翻译,是为了对所引据的原文作更正确的翻译,同时仍着重于禅修者的观点。
在书中所使用的巴利词句已减到最少,引用时为了保持一贯性,巴利文均以复数形态呈现,例如 savkhara 习性反应(行)的复数是 savkhara,kalapa次原子粒子的复数是 kalapa,parami 波罗蜜(福慧资粮)的复数是 parami。
 
第一天开示
开始时的障碍~内观禅修的目的~为何以吸呼作为入手处~心的本质~何以会有障碍及如何克服~应注意事宜
第一天会有很大的障碍而且不舒服,部分原因是不适应整天的静坐禅修,但主要是因为你们开始学的这种静坐,是要你们觉知呼吸,除了观察呼吸没有别的。
如果在觉知呼吸之外,另外加上不断重复某个字句、念咒、或持诵神佛名号,或是观想某位神或菩萨的形像,也许会较快较容易集中心念,而不会有这许多的不适。但是,你必须只观察纯粹自然的呼吸,不去调息,也不加任何持名或观想。
之所以会有以上的限制,是因为内观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集中心念。心的专注只是助力,帮助引导到更高的目标,也就是净化内心,根除内心所有的染污与不净,从痛苦中得到解脱,得到完全的证悟。
每当心中生起染污不净,譬如生气、憎恨、激情、恐惧等,人就会变得痛苦。不如意的事发生了,人就绷得紧紧的,内心开始打结。而当所求不遂时,人同样会在心里制造紧张。人的一生就不断重复这种过程,一直把身心两方面都绑得死死的,难以自拔。而且人们不会只让自己承受这些痛苦,还会将之转移发泄给周遭接触的人,这当然不是良好的生活之道。
你们来参加这个禅修课程,是在学习生活的艺术,学着如何过内心安详和谐的生活,同时带给别人安详和谐;学习一天天快乐地过日子,同时一步步提升心灵,达到完全清净自在的最高喜乐,心中无私无我、充满慈悲,乐见别人的成就,心境平等不二。
要学习和谐生活的艺术,首先要找出不和谐的原因,而这原因总是内在的,因此你必须向内省视来探查真相。禅修可以帮助你探讨自己的身心,人对自己的身心是如此的执着,因而造成紧张及痛苦。人必须在经验层次上先体证到自己身心的本质,此后才可能有超越心物的经验。所以这是个实现真理、领悟自我的修行方法,是在探讨所谓的「我」的实相。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体现「神」的修行方法,因为「神」就是真理,就是爱,就是纯净。
直接体悟实相最重要。要能够「认识自我」,从一开始的浮面、明显、粗重的实相,到比较微细的实相,乃至于心物最微细的实相。经历过这一切之后,就能进一步去体验超越心物的究竟实相。
呼吸是踏上这个旅程的良好起点。如果藉诸自造的想象,像是持名或观想,只会导向更多的想象、更多的虚幻;这无助于让人探索发现较微细的自身实相。要穿透洞察到较微细的实相,就必须从实相入手,从像呼吸这样明显粗重的实相开始。进而言之,如果使用持名或观想,那么这修行方法就落入宗派之别,因为持名或观想都会被界定局限在某个地区文化或某个宗教,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可能会无法接受。世间苦是众人皆有之病,因此要克服这个通病,就不能落于宗派之别,而应放诸四海皆准。觉知呼吸就满足了这个要求,每人皆有呼吸,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观察呼吸这件事。修行道路上的每一步,都得完全摒除宗派之见才行。
呼吸是探讨自身实相的一个工具。在实际的经验层次上,你对自己的身体所知甚少,你只知道身体的外在表面、可以有意识地控制的一些器官及机能。你对不受你控制的体内器官一无所知,对构成你全身的细胞组织一无所知,这些都无时不在变动。身体各部位一直产生无数的生化及电磁反应,但你对它们一无所知。
在这条修行路上,你必须察知你所有未知的层面,而呼吸将是一大助力。呼吸是已知到未知之间的桥梁,因为呼吸这项身体机能,兼具意识及无意识、刻意及自然运作的模式。你们一开始用有意识的刻意呼吸,接着进展到觉知自然正常的呼吸,然后再进一步,觉知更加微细的自身实相。每一步都是实相,每一天你都将更进一步穿透,发现身心更微细的实相。
今天只要求你们观察呼吸的生理功能,但在此同时,你们也都在观心察意,因为呼吸的本质和人的心理状态紧密相连。只要心中生起任何不净、任何染污,呼吸就变得不正常,变得比较急促、比较沉重。当不净之念过去,呼吸又变得轻柔。也就因此呼吸不仅可以帮助探讨身体的实相,也可以探讨心的实相。
你们今天开始经验到的一个心的实相,是它总是从一个所缘(对象)游移到另一个所缘的习气。它不想停留在呼吸上,或是专注在任一所缘之上,总是不停地流转。
心在游移流转时,都到哪去了呢?你们从修习中可以得知,心不是跑到过去,就是跑到未来。这是心的习气,它不想停留在当下此刻。事实上,人要活在当下才对,过去的都已经过去,未来的也都要等到它成为现在,否则非你所能及。在有助于你面对当下此刻时,忆念过去及设想未来有其必要;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习气,心一直想要丢下当前实相,逃往不可得的过去或未来,因此这颗不定的心总是焦躁不安、苦不堪言。你们在此所学的修行方法,叫做生活的艺术,而人生只能活在当下此刻。因此,第一步是要学如何活在现在这一刻,把心放在当前的实相,也就是从鼻孔吸入或呼出的气息。虽然粗浅,但这是当下此刻的实相。当心念流失时,就微笑着、不慌不忙地接受这个事实:心念因为旧习气而流失了。你一旦知道自己心念流失,自然而然会再转回来觉知呼吸。
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心念老是在过去或未来中流转。这些念头是什么类型呢?今天你们都已发现,念头有时毫无条理的生起,没有头绪可言。这样的心理行为,一般被视为癫狂的征兆,现在你们已发现,你们也一样疯狂,迷失在无明、虚幻及错觉之中,这叫作痴(moha)。即使是有条理的念头,也都具有乐或苦的所缘,如果是乐的话,人就产生喜爱的反应,进一步形成贪爱执着,也就是贪(raga);如果是苦的话,人就产生排斥的反应,进一步形成瞋恨厌恶,也就是瞋(dosa)。心一直充满了贪、瞋、痴,其它的染污不净都是从这三根本烦恼而起,每一种染污不净都会使我们痛苦。
这个修行方法的目的,是净化心,逐渐消除内在的负面情绪,从痛苦中解脱。这是深入人心潜意识的一项手术,目的在找出并根除深藏其中的复杂情结。这修行方法的第一步就已经开始在净化心,因为观呼吸时,你们不仅集中心念,同时也在净化心。也许今天一整天,你的心只有片刻是完全专注在呼吸上,但这少许的片刻在改变心的习气上是非常有用的。在这片刻中,你觉知到当下的实相,气息吸进或呼出鼻孔,没有任何虚妄。你不会贪求更多的呼吸,或是对你的呼吸生起瞋恨,你只是观察,不对它起反应。这时的心脱离了三根本烦恼,它是纯净无染的,而这意识层面片刻的纯净无染,对无意识所积存的不净杂染有着强大的冲击。这些正面和负面力量的交会,产生爆炸性的作用,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净,浮现到意识层面,以各种身心不适的方式呈现出来。
当一个人面临这种情形,可能会变得焦躁,而使困难倍增。但是要了解的是,表面上的逆缘事实上是助缘,这是静坐有效的一个征兆。深入无意识的手术已经展开,脓疮开始流出来。这过程虽然让人不适,但却是消除脓肿、去除不净染污的唯一办法。只要持续正确修行,这些困难都会逐渐消失,明天会比较顺利,后天又更顺利。一点一滴的,这些问题都会过去,只要你如法修行。
没人能替你修行,你得自己来。你必须自己去探究内在的实相,你必须自求解脱。
一些有关如何用功的忠告:
静坐时要在室内,如果你在室外静坐,直接和阳光及风接触,你将无法进入心的深处。休息时间你们可以到户外。
你们只能在课程进行的限定范围内活动。你们是在进行心的手术,因此必须留在手术室内。
下决心完成整个课程,不管你遭遇到怎样的困难。当手术期间有问题产生,要记得你所下的这个决心。在课程期间半途而废有害无益。
同样的,要下决心遵守所有的规定守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禁语。要遵守作息时间表,特别是在每天三个集体共修的时段,一定要留在大厅。
避免饮食过量、昏昏沉沉及无故讲话。
要完全的如法修行。不管你以前在别处读过或学过什么,在课程期间都先放到一边,不加以批判责难。和其它修行方法混用是很危险的事。如果有任何疑点,要问清楚。给这修行方法公平的试验机会,这样你们将获益无穷。
要善加利用这段时间、这个机会、这个修行方法,让自己从贪、瞋、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享受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
祝大家享有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二天开示
放诸四海皆准之善与恶的定义~八正道:戒与定
第二天已过去了。虽然比第一天稍微好些,但许多困难还是存在。心是如此不安、焦躁、狂野,宛如一只野牛或野象冲进了人住的地方,造成很大的破坏。如果有智慧的人驯服了这头野兽,就能将所有伤害人类的力量转变成服务社会及利益人类。同样的,人心比起野象来,还要更有力,更可怕得多,必须经训练驯服后才能充分发挥,为你所用。你必须很有耐心,坚毅、持续不断地用功练习。持续不断的练习是成功的秘诀。
修行,必须靠自己用功,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去完成。已开悟的人,以最大的爱心与慈悲心,解释了这条修行之道,但他不能背着任何人走到终点目的地。因为在修行道上,每一步都必须靠自己走,自我奋斗,以求解脱。一旦你开始修行,所有护持正法的力量,都会开始帮助你,不过每一个人仍要靠自己走完修行道上的每一步。
要明白你已经踏上的修行之道是什么,佛陀用很简单的话来解释:
诸恶莫作(不做任何罪恶、不道德的行为),
众善奉行(只做虔诚正当的行为),
自净其意(净化心),
是诸佛教(这是觉悟者共同的教导)。
这是不分种族、文化背景、国家,人人都能接受的普遍正道。当失去了法的真谛,人们对善恶之定义产生了歧见,它变成门户之见的教派,每个宗派有自己对善恶的议论成见,以某种外在表现或执行某种仪式,或遵守某些信条来表示虔诚,这都是分宗分派的定义,只能让部份人士接受,并非所有的人皆能信受。但是正法有着放诸四海皆准的善恶定义。任何行为,凡是伤害他人、干扰他人的平安和谐,就是罪恶不道德的行为;而任何帮助别人,给予别人安详和谐的行为,都是虔敬正当的善行。这是没有任何偏狭的派别之分,合乎自然法则的定义。依照自然的法则,一个人会去伤害他人,必定是先在自己内心产生了负面情绪─生气、害怕、怨恨....等等,然后才在行为语言上做出有害他人的行动;而当一个人有不净心念时,他自己也置身在苦恼不安的情况下。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必定是先在心中生起了爱、慈悲、善意,才有助人的行为;而一旦心中生起这些纯净特质,当下就会感到内在的祥和平静。你帮助他人,同时也帮助自己;你伤害他人,也同时伤害自己。这就是法(Dhamma)、真理、定律,亦即普遍性的自然的法则。
法的修行之道,称为八正道(圣道),圣道意指任何人走上这条道路一定会成为一个高尚贤圣的人。八正道分为三部份:戒、定、慧。戒(sila)是道德规范-戒除不正当的举止言语。定(samadhi)-发展主宰自己心念的正当行为。修行戒和定是有益的,但持戒与修定无法完全根除内心累积的不净杂染。因此,必须修行法的第三部份:慧(pabba)-培养智慧、洞察力,完全地净化内心。
八正道中戒的部份有三项:
(1) 正语(samma-vaca)-正当的语言,清净的口语行为。为了要了解什么是正当的语言,必需先明白什么是不正当的语言。说谎来欺瞒别人,背后诽谤他人、造谣中伤、刺耳的话,伤害别人,恶毒诽谤,唠唠叨叨说废话,全是不清净的语言。戒除以上的不正当语言,剩下的就是正当的语言。
(2) 正业(samma-kammanta)-正当的行为,纯净的身体行为。这条修行的道路只有一种尺度来衡量行为的清净与否,无论是身体、语言、或心理的行为,也就是它究竟有益他人或伤害他人。因此杀人、偷窃、强暴他人、不正当的淫欲、饮酒过量、酒后乱性等等的行为既伤人亦害己。戒除上面各种不正当的行为,剩下来就是正当行为。
(3) 正命(samma-ajiva)-正当的谋生之道。每个人都需要有办法谋生,并维持家计。但若谋生方法会伤害他人,就不是正当的谋生之道。或许不是亲自去做,而是鼓励他人去做败坏道德、堕落的行为,如贩卖烈酒、经营赌场、贩卖武器、买卖活生生的动物、或贩卖肉类,以上皆是不正当的谋生方法。而即使你位高权重,但赚钱的动机不良,只是利用剥削他人,也是不正当的谋生之道。假如动机是服务人群,凭自己的能力,努力工作服务社会,换取维持自己及家人生活的合法报酬,这就是正当的谋生之道。
一般在家修行人,必须自给自足赚钱养家,但可能的危险是因赚钱而自我膨胀、自傲:为己尽量积聚财富,又轻视其它比较不会赚钱的人,这样的态度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因为自我愈膨胀,就愈与解脱背道而驰。因此正命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捐献布施,以部份所得与他人分享。那么,人赚钱不但是利益自己,也是利益他人。
如果正法仅止于劝诫避免去伤害他人,那起不了作用。在理智上不难了解做坏事的坏处与做好事的益处,或者因敬重倡导戒律的人而肯定其重要性。然而人们还是重复犯错,因为无法主宰自己的心。因此法的第二部份是定-增长主宰自心的能力。
八正道中定的部份有三项:
(4) 正精进(samma-vayama)-正当的努力,正当的修练。当你练习时,已发现心是如此软弱不定,反复无常,这样的心需经由修练使它坚强起来。正精进有四个要领:
已生恶令断灭(去除心中已有的种种不善)
未生恶令不生(闭绝任何不善的生起进入)
已生善令增长(任何心中已有的美德,保持并增长它)
未生善令生起(尚未有的某些美德,开发并培养它)
在练习观呼吸(Anapana)时,你已开始实行以上的四个要领。
(5) 正念(samma-sati)-正确的觉知,觉知当下此刻的实相。关于过去只是记忆,关于将来只是期待、恐惧或想象。你透过持续对鼻孔附近,当下所显现的实相保持觉知来练习正念。你必须培养觉知整体实相的能力,从最粗显的层面到最微细的层面。开始时,你注意的是有意识的、刻意的呼吸,然后是自然轻柔的呼吸,再然后是呼吸的碰触。接着你专注在更微细的层面,去观察这限定的小范围内的自然的、身体的感觉。你可能会体验到呼吸的温度,发现呼出的气会比吸进的气暖一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呼吸无关的各种感受,如热、冷、痒、脉动、振动、压力、紧张、痛等等。你无法自己选择感受,因为你不能创造感受。只要观察,保持觉知;是什么感受、如何命名形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知感受的真相,而不作任何习性反应。
你也察觉到心的旧习性,是一直在回忆过去与期盼未来中流转,制造贪爱和瞋恨。藉修行正念,你开始戒除这旧习性。并不是上完课你就会忘记过去的一切,也不去计划未来。事实上你习于浪费太多精力在无谓的思考过去与未来,结果当你真正需要记忆或计划事情时,反而无能为力。经由培养正念,你会发现当你真的想要记起某件事,或对未来做最好的计划时,变得十分容易。你将能过着健康快乐的生活。
(6) 正定(samma-samadhi)-专注并非这修行方法之目的;你所培养的专注必须基于心念纯净。心中有贪瞋痴时,虽可专注,但不是正定。必须觉知自身当下的实相,不起贪爱或瞋恨;持续不断地时时刻刻保持这觉知,才是正定。
你谨慎遵守五戒,就是开始修戒。持续练习用心专注在这限定范围内当下所呈现的实相,没有贪爱或瞋恨,就是修定。现在继续努力用功练习,让你的心更敏锐,这样当你开始修慧时,你就能贯穿深入到潜意识,根除过去深藏在那里的不净,而享受真正的快乐,解脱的快乐。
祝大家享有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三天开示
八正道:慧(pabba)~闻慧、思慧、修慧~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四元素)~三个特质:无常、自我的虚幻本质(无我)、苦~透视表相
第三天已过去。明天下午你将进入慧(pabba)的领域,八正道的第三部份。没有慧则修行之道仍不完全。
持戒是踏上修行之道的第一步,也就是不伤害他人;但即使你不伤人,却仍被自己心中产生之不净杂染所伤害。所以要修定(samadhi),学习控制自心,抑制不净杂染的生起。然而,只是压制并无法断除不净,不净杂染仍然在潜意识中不断繁衍扩增,持续造成对自己的伤害。所以正法的第三步骤-慧:既不是放任,也不是压抑,而是让不净杂染浮现并连根拔除。当这些不净杂染被根除,心便不再受污浊烦恼束缚。而一旦心净化了,便会自然对他人充满善意、慈悲,自然不会有伤害他人之举。相同地,也自然不会伤害自己,也就会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所以,八正道的每一步骤必需导向下一步。戒引导你去发展定-正确的专注;定引导你发展慧,净化心的智慧;慧引导你至涅盘(nibbana),从所有不净中解脱,完全证悟。
在八正道中与慧有关的有两项:
(7)正思惟(samma-savkappa):-正确的思考。智慧的开展并不需要等思考过程停止,思想还是存在的,只是思想的习性模式改变了。因为练习觉知呼吸,心表层的染污开始去除。不再是贪爱、瞋恨、妄想等念头,而是开始有正确健康的思想,思考正法及解脱之道。
(8)正见(samma-ditthi):-正确的见解。这是真正的智慧,如其本然地了解实相,而不仅是显现出的表相而已。
慧的开发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闻慧(suta-maya pabba),由听闻或阅读他人的话语而得到的智慧。闻慧非常有益,它启示你走往正确方向,但只有闻慧并无法使你解脱,因为事实上这只是借来的智慧而已。你接受它可能由于盲目的信仰,或许由于瞋恨,恐惧若不信则会入地狱,也或许是由于贪求,希望藉信仰上天堂。以上任何一种情形,都不是你自己的智慧。
闻慧的作用是引导你走向下一阶段:思慧(cinta-maya pabba),智识上的理解。以理性去了解判断所听闻或阅读过的道理是否合逻辑,有价值,有益处;果真如此,你才接受它。这种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假如你将它视为终点而不再前进,也就可能非常危险。有些人发展增长了智识上的理解,就自以为是很有智慧的人。他的一切知识只不过助长他自我膨胀而已,他离解脱之道还十分遥远。
思慧的正当功能是引导你进入下一阶段:修慧(bhavana-maya pabba),由自身体验而培养出来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智慧。闻慧与思慧非常有用,如果它们能鼓励指导你往前走。然而,只有实际体验而得的智慧才能解脱,因为由亲身体验而得,才是你自己的智慧。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三种不同的智慧。一个医生开给病人一张处方,这个病人十分相信他的医生,回家后每天背诵这张处方,这可称为闻慧。之后这个病人还不满意,又回去找医生,并且要求医生解释处方,为何必需用这药?它有什么作用?这就是思慧。最后这个人终于服了药,唯有如此他的疾病才能治愈。由此可知,只有第三步修慧,才能真正带来利益。
你们来参加这个课程,来亲自服药,来培养自己的智慧。要如此,你必须由亲身体验而了解。很多困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种事物所呈现的表相与它们的真正本质完全不同。要去除这些困惑,你必须由亲身体验产生智慧。而离开自身的范畴,你无法体验实相,那只是由理解得到知识而已。因此,你必需培养体验自身实相的能力,从最粗显直到最微细,以摆脱所有的幻相、所有的束缚。
每个人都知道整个宇宙不断地在改变。这个事实若只是知识上的理解,对你并无帮助,你必须在自身内体验。也许一个悲伤事件,例如有一位你的近亲或密友去世,而迫使你面对无常的残酷事实,并且开展智慧,看透追逐物质享受与和他人竞争的徒劳无益。但是不久自我的旧习性又得逞,而智慧也逐渐消失。因为这智慧不是建立于直接的亲身体验上,你尚未由自己身心里面体验到无常的实相。
世间的一切瞬息万变,每一剎那都在生起、灭去,都是无常(anicca);但是变化过程的快速连续,造成了恒常的幻相。蜡烛的火花与电灯的光线,都在不断地变化。如果你的视觉能观察到蜡烛火花不断变化的过程,你就能破除幻相。但是电灯光线的变化实在太快速而连续,你的视觉无法观察到电的改变,所以这个错觉幻相就较难打破。人可能可以发现到河里的流水是不间断地流逝着,但如何能知道那在河中洗澡的人,本身也是同样不停地变化着?
唯一可打破这幻相的方法就是向内探究,并体验自己身心的实相,这就是乔达摩太子成为佛陀的修行方法。他扬弃所有的成见,由检视自身而发觉身心的真正本质。由表层浅显的现象开始,渐渐贯穿深入到最微细的层次,他发现整个身体,整个物质世界,都是由次原子粒子所组成,在巴利文中称为 attha kalapa。他发现每一个次原子粒子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及它们各自的属性所组成。他发现这些次原子粒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础,而它们本身是以亿万分之一秒的高速不断地生起、灭去。事实上物质界没有任何坚实的存在,只有燃烧和振动而已。现代的科学家已确认了佛陀的发现,并由实验证明这整个物质世界是由不断快速生灭的次原子粒子所组成。然而这些科学家并没有因而由所有烦恼痛苦中解脱,因为他们的智能,仅止于知识上的理解而己。他们之不同于佛陀,是他们没有在自身直接体验真相。只有对自身的无常真相有了亲身的体验,才可能开始出离烦恼痛苦。
随着对无常(anicca)的了知在自身内发展,智能的另一层面也随之显现,也就是无我(anatta),没有「我」,没有「我的」。在身心架构内,没有任何东西延续过剎那;没有任何可以称为不变的自我或灵魂的。假如真有「我的」,那么你必能拥有它、主宰它,然而实际上你甚至不能主宰自己的身体,无论你如何企盼,你的身体依然在持续地变化、衰老。
然后智能的第三个层面产生了:苦(dukkha)。假如你尝试去执着占有任何事物,而事物的变化却非你所能控制,那么你也就必定为自己制造出烦恼。通常一般人认为痛苦是指不愉快的感觉经验,但愉快的感觉经验也同样会成为痛苦之源,如果你对它们产生执着的话,因为苦与乐都同样无常。执着于无常的事物,结果必然会带来痛苦。
当对于无常、无我与苦的了解增强,智慧也将显现在日常生活中。就如同你学到向内穿透表相,探求实相,对于外在情境,你也可以在看到表相的同时,也看到究竟真相。你会走出虚妄幻相而快乐健康地生活。
许多幻相是由表面看来坚实完整的现象所产生,例如形体之美的幻相。身体只有完整时才能显出美丽,一旦分解开,个别来看就不再有任何魅力,不再美丽了-不净(asubha)。形体之美是肤浅明显的表相,而非究竟的实相。
但了解形体之美的虚幻本质,也并非要你去嫌恶他人。当智慧呈现时,很自然地心会变得平衡、无所执取、客观而纯净,对一切充满善念。体验了自身的实相,就可以去除虚妄、贪爱与瞋恨,而生活得安详快乐。
明天下午,当你们开始练习内观(Vipassana)时,你们将跨出走进智慧领域的第一步。不要期待一开始就能立刻看到所有次原子粒子在全身生起、灭去。没有,刚开始总是粗重的、强烈的真相,而藉由持续保持平等心,逐渐地就能穿透到微细的真相,到心、身、及心理内含的究竟真相,最终达到超越心身的究竟真相。
要达到这个目标,你们必须自己努力。所以你们要持戒严谨,因为持戒是禅修的基础。继续练习观息法直到明天下午三点。继续在鼻孔范围内观察真相。持续使你的心敏锐,当你明天开始内观时,你才能穿透到深层,洞察净化深藏于内的不净杂染。为了你自己的好处,你自己的解脱,要耐心地、持续地、不间断地用功。
愿你们每一位都成功地走上解脱之道的第一步。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四天开示
如何练习内观(Vipassana)的问题~业的法则~心行的重要性~心法四蕴:识、想、受、行~保持觉知和平等心是离苦之道
第四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你们已经开始沈潜浸入正法的恒河,探究你全身各种感受的实相。在过去,由于无明,这些感受使你加倍增添各种烦恼,但是,感受也能做为根除烦恼的工具。借着学习观察身体上的各种感受,并且保持平等心,你已经迈出趋向解脱之道的第一步。
有些关于修行方法的问题,经常被提出来:
为什么要按着顺序移动注意力经过全身?为什么要按这种顺序?任何顺序都可以,但是必须要按某种顺序移动。否则你可能会漏掉身体的某些部位,对那些部份就仍然盲目、空白。感受是遍布全身的,而就这个修行方法而言,培养出能体验到全身感受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按着顺序移动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身上某个部位感觉不到感受,你可以将注意力停在那里一分钟。实际上全身各个部位,每个次原子粒子,都有感受,只是非常微细,而你的心不够敏锐警觉,无法感觉到,所以这部位似乎是没有感受而空白的。在这部位停留一分钟,以平稳的、安静的,平等的心观察。不要贪求有所感受,也不要对没有感受产生瞋恨。假如你产生贪爱或瞋恨,你就失去了心的平衡,而不平衡的心是非常愚钝的,它无法体验比较微细的感受。假如保持平等心,则心变得较为敏锐、敏感,能够察觉到微细的感受。以平等心观察这些没有感受的部位大约一分钟,不要太久。假如在这一分钟内没有感受出现,你仍微笑着按顺序移动下去。下一回在这部位再停留一分钟,迟早你会在这部位开始体验到感受,而且遍及全身都有感受。如果你已停留一分钟,仍然没有任何感受,那么在衣服盖住的部位就试着感觉衣服的接触,没有衣服的部位就感觉空气的接触。从这些表面的感受入手,慢慢地你将开始也感觉到其它的感受。
假如注意力正在身上某一部位,而感受却在另一部位出现时,是否应该立即将注意力跳到产生感受的部位去观察?不,你应继续按顺序移动,也不要试着去遏止已在身上另一部位产生的感受-你也办不到的-只是不要去在意它。只要观察你的注意力到达的部位,按着顺序移动。否则你会从一处跳到另一处而漏掉了许多部位,只观察到一些较粗重的感受。你必须训练自己去观察全身每一部位所有的不同感受,不论是粗重或微细的,是愉悦或不愉悦的,是清楚或微弱的;所以千万不要让你的注意力在身上各处乱跳。
将注意力从头到脚地移动一圈需用多少时间?视不同的情况而定。方法是将注意力移到某一部位,一有感受就往下移动到另一部位。如果你的心够敏锐,任何所到的部位都立即感觉到感受,那你就可立刻移动下去。如果全身上下都是这个情况,则你从头到脚移动一圈,可能只要十分钟,但现阶段不适合移动得比十分钟更快。如果你的心是迟钝的,可能很多部位需要停留到一分钟以等待感受的出现,这种情况下,可能从头到脚一圈要三十分钟或一个小时。用多少时间观一圈并不重要。只要持续耐心地、坚定地练习,你一定会成功的。
注意力要定在多大的范围内观察?以身上约二吋到三吋宽的范围为一部位来观察;再移动到下一个约二到三吋宽的范围,如此依序移动。如果心太迟钝,就扩大范围,例如:先以整个脸部或整个右上手臂为一部位来观察,然后再试着渐渐缩小注意力的范围。最后你终究能感觉得到全身每一微粒的感受,但是目前你们以二吋到三吋的范围去观察就够好了。
只要感觉身体表面的感受就好,或是也要感觉身体内部的感受?有时某些禅修者一开始内观,就可以感觉到身体内部的感受;有时,一开始只感觉到身体表面的感受。两种情形都很好。如果感受只出现于表面,那就重复观察,直到你感觉到全身表面每一部位的感受。体验了全身表面各处都有感受之后,你就会开始贯穿深入身体内部。逐渐地,你的心会发展到能够感觉到全身各处都有感受,包括表层及内在,整个身体的每一部份。但是刚开始,观察表面的感受就够好了。
这条修行之道引导你们行经整个感受范围,达到超越感官经验的最终实相。如果你继续借着感受来帮助你净化自心,你一定会达到究竟目标的。
当一个人无明的时候,感受会使烦恼倍增,因为他对这些感受起贪爱或瞋恨反应。实际上,问题的产生、压力的起源,都是从身体的感受层面而来,所以你必须从这个层面下手去解决问题,改变心的旧习性。你必需学习去觉知所有不同的感受而不对这些感受起反应,接受它们不断变化、无我的本质。如此才能去除盲目反应的习性,你才能从烦恼中解脱。
什么是感受?任何身体的感觉都是感受。任何自然、普通、平常的身体感受,不管是愉悦或不愉悦的,粗重或微细的,清楚或微弱的。不要忽略任何感受,不论是因周遭环境,或坐得太久,或身体宿疾所造成的感受。不管成因为何,事实是你感觉到了某种感受。从前你可能会去推拒不愉悦的感受,而抓住愉悦的感受。现在你只要客观地观察,不要把自己和这些感受划上等号。
这是不加选择的观察,绝不要挑选感受;接受任何自然生起的感受。如果你开始寻求某些你所期待的,某些特别的经验,你就是在替自己制造困难,而不能在这修行之道上有所进展。这个修行方法不是要有什么特殊体验,而是要能保持平等心去面对任何感受。在过去你的身体有类似的感受,但你不曾意识觉知到,而且对这些感受起习性反应。现在你要练习只是觉知而不加反应,感觉任何身上的感受并保持平等心。
如果你照着这样做,就会逐渐清楚明了整个自然法则,这就是「法」的意思:自然、法则、真理。要在体验的层次了解真理,你必须在身体的范围内探究。这也就是悉达多乔达摩成佛的方法,他看清楚真理实相,而任何人若照着他所做过的去修行也可看清楚,整个宇宙,自身内外,全都是不断地改变着。没有什么是最后的成品,每一件事物都是在因缘和合的过程中-bhava(形成、有)。而另一个真相也会变清楚:没有任何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个改变都有成因,而这改变会产生结果,而这结果又成为将来改变的原因,如此形成无止尽的因果链。还有另一个法则也会变得清楚: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就像种子是什么,果实就是什么。
在同样的土壤中,一个人播下两颗种子,一颗甘蔗的种子,一颗是柠(neem),一种非常苦的热带树的种子。从甘蔗的种子长出了每一根纤维都是甜的植物,从柠的种子长出每一根纤维都是苦的植物。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大自然对这一种植物很慈悲,却对另一种植物很残酷。事实上,大自然既不慈悲也不残酷,只是遵行其固定的法则。大自然仅仅帮助种子显出它本来的性质而已。如果你种的是甜的种子,就有甜的收获,如果你种苦的种子就会有苦的收获。种什么种子就产生什么果实;正如什么样的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问题是你只在收获时非常在意,想要收成甜的果实,但是播种时,你却非常不在乎地,种下了苦的种子。假如你想要收成甜的果实,你就应播下适当的甜种子。祷告或祈求奇迹出现,只不过是自我欺骗罢了。你必须明了且遵循自然法则生活。你必须很小心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就是你种下的种子,将依行为的本质而得到甜或苦的后果。
行为有三种:身体、语言、心理的行为。一旦你学习观察自己,很快就会了解到心理行为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种子,会结果的行为。语言与身体行为只是心理行为的投射,据以看出它的强度如何。先开始起心动念,随后才以语言与身体的行为显现出来。因此,佛陀开示:
心先于一切现象,
心最重要,一切都是心所造的。
若言谈举止出于不净之心,则痛苦亦步亦趋,如车轮紧随于拖车牲口之足后。
若言谈举止出于纯净之心,则快乐如影随形,须臾不离。
若是如此,那么你必须知道什么是心,而心又是如何作用的?藉由自己的修行练习,你已经开始探究这个现象。随着你的继续进步,你会清楚知道心有四个主要的部份(心法四蕴)。
第一部份称为vibbana(识),可译成识或意识。所有的感觉器官像是死的,除非意识与之接触,才会产生作用。例如:如果你正全神贯注于一个景象,可能有声音传来,你却没有听到,因为你所有的意识全在于眼睛。识这部分在心的作用是去认知,仅仅知道而不加以辨别。有声音传来接触到耳朵,这时识就只注意到有声音传来的这个事实。
然后心的另一部份开始作用:sabba(想),判别、辨别。有声音传来,你从过去的经验与记忆中认出它:一种声音...嗯...是称赞的话语,好的;或者,一种声音... 嗯...是辱骂的话语...不好的。依照你过去的经验而做出好或坏的评断。
立刻,心的第三部份开始作用:vedana(受),感受。当声音传来,身体马上就有感受,但当判别(想)作用认出它并作出评价,这感受就依着评价而变成愉悦或不愉悦。例如:声音传来...嗯...是赞美的话,太好了,而你马上感觉到愉悦的感受遍布全身。或者是声音传来...嗯...是辱骂的话语,太坏了,而你就全身感觉到不愉快的感受。感受在身上生起呈现,并由心感觉到;这个作用称为vedana(受)感受。
然后心的第四部份开始作用:savkhara(行),习性反应行为。有声音传来...嗯...是赞美的话...太好了...有愉悦的感受,于是你开始喜欢它:「这个赞美太妙了,我还要再听!」或者是:有声音传来...嗯...是辱骂的话语...太坏了...有不愉悦的感受,并且你开始不喜欢它:「我不能忍受这种辱骂!停止它!」在每一个感觉器官的作用过程都相同:眼、耳、鼻、舌、身。同样地,当一个念头或想法接触到你的心,依同样的方式,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会在身上生起,而你就开始有了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这剎那的喜欢就发展成很强的贪爱,这不喜欢就发展成很强的瞋恨。而你就开始缠结烦恼。
这是产生果报的真正种子,亦即会产生结果的行为:savkhara(行),心的习性反应行为。每一剎那你都在持续不停地播种,不断地以喜欢或不喜欢,贪爱或瞋恨来反应,并因而使自己烦恼痛苦。
有些行为反应,只造成很轻微的印记,并且几乎马上就根除了,印记稍深的就需要多一点时间才能根除,而那些造成很深印记的,就必须以很长的时间才能根除。每天临睡前,假如你试着去回忆你当天所有的习性反应行为,你只能记得当天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事。同样地,月底或年底时,你也只想得起这段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习性反应行为。而到你生命结束时,不管你喜不喜欢,造成最强烈印记的习性反应行为,一定会在心中浮现;而下一辈子就以同样的心性开始,具有同样性质的苦或乐。我们以自己的行为造就自己的未来。
内观教导我们死亡的艺术:如何安详地、和谐地死去。而你借着学习生活的艺术,来学习死亡的艺术:如何成为当下此刻的主人,如何不在此刻产生习性反应,如何快乐地活在当下。如果现在是好的,你就不须担心未来,因为未来只是现在的产品,因此也一定会是好的。
内观的修行方法有两项重点:
第一是打破你心中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樊篱。通常意识一点都不知道潜意识所经历的事,也由于不知道(无明),潜意识层面一直在起反应;所以,当它们浮现到意识层面时,就已经强烈到轻而易举地击败了你的心。藉由这个修行方法,你整个心都变得清醒、觉知;无明也随之去除。
第二项重点是保持平等心。要觉知所有体验到的每种感受,但是不要起任何反应,不再打上贪爱或瞋恨的新结,不再替自己制造烦恼痛苦。
刚开始,当你静坐时,多半时候你会对感受起反应,但有些片刻你能保持平等心,即使身体非常疼痛。这些时刻对改变心的习性是非常强力有用的。逐渐你可以到达对任何感受都能微笑接受的阶段,知道一切感受都是无常的(anicca),都会变化消失。
要达到这个阶段,你必须自己努力用功;没有其它人可以为你修行。你们在修行路上已经踏出了第一步,非常好;现在要继续走下去,一步接一步,迈向你自己的解脱。
愿你们都能享有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缘起
五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五天可以用功,要善加利用剩下的这几天,对这修行方法有正确的了解,努力用功。
你们已经从在限定范围内观察呼吸,进展到观察全身上下的感受。当一个人开始练习内观,最初通常会有的多半都是粗重、坚硬、强烈的不愉悦感受,像是痛感、压力感等。你们以前也都有过这些经验,但心的习性是对感受起反应,乐受则迎、苦受则拒,因此总是激动不安。现在你们开始学着不起反应地观察,客观地观察感受,不把自己和这些感受划上等号。
痛苦是有的,烦恼是有的,但悲哭啼泣无法帮人脱离苦海。我们要怎样解脱痛苦呢?我们如何才能面对接受呢?
治病的医生,得要知道病人生的是什么病,病因又是什么。只要有原因,就有解脱之道,就是去除这原因。只要除去病因,病就自然痊愈。因此要从根除病因着手。
首先我们得接受苦的事实。苦无所不在,这是普世皆然的事实。但当我们开始不起盲目反应地观察,这就成为圣谛,因为任何这样依道而行的人,都将成为高贵贤圣的人。
当我们开始观察第一圣谛,也就是苦谛时,苦的原因很快就会清楚浮现,我们也开始观察它,这就是第二圣谛-集谛。如果原因根除了,那么苦也就根除了,这是第三圣谛-灭谛。要根除苦就得有所作为,这是第四圣谛-道谛,根除病因的离苦之道。
我们开始学着不起习性反应地观察,客观地观察你所体验的痛,彷佛是别人在痛一样。就像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观察实验那样去检视。若是失败的话,就再试一次,这样再接再励,你会发现你逐渐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了。
众生都在捱苦受难。人生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哭,出生即是一大苦难。凡是生者都会遭遇生病及年老的折磨,但不论一个人过得再怎么苦,没有人想死,因为死也是一大苦难。
人的一生中还会遭遇不如意,以及与所喜爱的人或物分离。不想要的事情会发生,想要的事情却求不得,让人苦不堪言。
只是在理智层面上了解这个事实,并不会让人解脱。这只能让人想到要向内省视,去探求实相及寻求离苦之道。这就是悉达多‧乔答摩开悟成佛之道:他开始观察自身的实相,就像科学家一样,从粗重明显的实相,进而到比较微细的实相,终至最微细的实相。他发现人只要有贪爱,不论是想保持愉悦的感受或想排拒不愉悦的感受,而这贪爱无法满足,人就开始受苦。而继续前进深入到最微细的阶段,以全然专注静定的心去观察,他清楚地发现执着于五蕴就是苦。理智上我们也许知道色身并非「我」或「我的」,而只是一个非关个人的、不受控制的无常变化的现象;但实际上我们仍觉得身体(色)是属于我的,并对之生起极大的执着。同样的,我们也对识、想、受、行这四蕴生起执着,即使它们有着不断变化的本质,仍执之以为「我」或「我的」。为了随俗方便,我们必须使用「我」及「我的」这些字眼,但当一个人对五蕴(色、识、想、受、行)生起执着,就是自找苦受。只要有所执着,就必然有痛苦,执着愈深,痛苦也愈大。
我们一生中一直在增长的有四种执着,也就是四取。首先是「欲取」,执着于欲望、执着于贪爱的习性。每当心中生起贪念,生理感受就会伴随而生。我们喜欢表层的这种感受,希望它长久不断,即使深层中已然掀起激动不安的风暴。这就像是在搔抓伤口,抓痒只会使伤口恶化,但我们却喜欢抓痒的感受。同样的,欲望一旦获得满足,伴随这个欲望的感受也就消失了,而我们又生起新的欲望,希望这感受能持续下去。我们变得对贪爱上瘾,而使烦恼痛苦倍增。
另一种执着是「我语取」,执着于「我」,「我的」,却不知道这个「我」究竟是什么。我们不能容忍这个「我」受到批评,或是任何伤害。这种执着扩大到任何属于「我」的东西,也就是「我的」。如果所有「我的」都可以永久不变,「我」也可以长存不变地享有,那么这种执着就不会带来苦,但自然法则是这两者都不长久,迟早必然消失灭去。执着于无常的人事物,必然带来痛苦无疑。
同样的,我们有「见取」,执着于自己的见解及信念,无法接受任何的批评,甚至无法接受别人有不同的见解。我们不了解每个人都戴着有色眼镜,而每个人镜片的颜色都不一样。只有除去镜片,我们才能如实看到不受杂染的真相,但我们却对自己镜片的颜色执着不已,摆脱不了自己的成见及信念。
第四种执着是「戒禁取」,执着于宗教形式、仪轨及宗教习俗。我们不了解这些都只是外在的表相,其中并不包含实相本质。一个人若是知道了直接体验内在实相之道,但却继续执着于空洞的外在表相,这种执着就形成一种牵扯拉锯,带来痛苦。
生命中的所有苦难,只要进一步加以检视,就会发现都是从这四取中衍生而来的,这就是悉达多.乔答摩在探求真理时所发现的。他还更进一步向内检视,发现了苦的最深根源,了解了这整个现象如何运作,追索到苦的源头。
显而易见的是:老、病、死、身心之苦等生命的苦难,都是人生来就不可避免的后果。那么为什么出生?当然直接的原因是父母的交合,但以较宽广的角度来看,生是由于「有」的无止尽运作过程而来,而这牵涉到整个宇宙。即使在死亡之时,这个过程也并不停止:肉体继续在腐化解体,而意识则和另一个物质结构(色)产生连结,继续流动,形成(有)。为何会有这个「有」的过程?佛陀清楚觉知原因是人所产生的执着,执着让人产生强烈的习性反应,也就是savkhara(行),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临终时,其中之一会在心中生起,并推动意识之流继续下去。
而这执着的原因又是什么?佛陀发现执着生起是由于喜欢或不喜欢的剎那反应。喜欢发展成很大的贪爱,不喜欢变成很大的瞋恨,瞋恨只是贪爱的对照,两者都转变成了执着。为何会有这些喜欢或不喜欢的剎那反应?只要反观自身,就会发现这是由身体感受而起。只要愉悦的感受生起,我们就觉得喜欢,想要将之留住及强化。每当不愉悦的感受生起,我们就觉得不喜欢,想要将之摆脱。那么何以有这些感受?显然它们是因为感觉器官和对象接触而来:眼睛见物,耳朵听声,鼻子闻香,舌头尝味,身体触物,心起了念头或是想象。只要有所接触,就必然生起感受,(乐受)愉悦的、(苦受)不愉悦的、或是(不苦不乐受)中性的感受。
而触的原因又是什么?不消说整个宇宙都充满了感官的对象,而只要六根—眼、耳、鼻、舌、身、心—在作用,就一定会和它们的对象(六境)接触。为何会有这些感官呢?显然它们是心物(名色)生命之流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在生命一开始就生起了。那么生命之流,也就是名色之流是因何而生?是因为意识的迁流,时时刻刻,生生世世。而为何会有意识的迁流?佛陀发现它是因为行(savkhara),心的习性反应而起。每个反应都推动着意识的迁流,这个迁流因为习性反应的推力而长流不断。那么为何会有反应发生?佛陀看出这是由无明而起。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如何地在起反应,因此也就不停地在造作业行(savkhara)。只要无明存在,苦就长存不去。
苦集的根源,最根本的原因,是无明。从无明开始了炼结的「十二缘起」,让人生出如山的苦。如果无明可以根除,苦难也随之而尽。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怎样才能打破十二缘起的炼结?生命之流、名色之流早已经开始,自杀也无济于事;这只会更造新苦。我们也无法去除感官的存在,因为这是自我毁灭。只要感官存在,就一定会和六境接触,而只要有所触,身上就一定会生起感受。
我们可以在感受这个环节上,打破缘起的连锁反应。过去每个感受都造成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进而发展成很大的贪爱或瞋恨,很大的痛苦。但现在,你们学着只是以平等心观察,不对感受起反应,了解到:「这也是无常,会改变的。」如此一来从感受生起的是智慧,是对无常(anicca)的了知。我们停止了苦的轮回,开始逆转缘起,趋向解脱。
我们不造作新业(savkhara)的任一时刻,旧业就会浮现到心的表层,伴随而起的是身上的感受。如果我们保持平等心,它就会消失,另一个旧的业行又起而代之。我们继续对身体感受保持平等心,旧业也继续生起又灭去,一个接着一个。如果我们因为无明而对感受起反应,那就是在造作业行,倍增痛苦。但如果我们培养出智慧,不对感受起反应,那么业行就会陆续根除,痛苦也根除了。
这是一条出离痛苦的大道。随着修行,你们会发现你们不再缠缚新结,旧的缠结也自然松解。慢慢地你们会进展到一个阶段,所有造成新生及新苦的业行尽皆根除,这个阶段就是完全的解脱,完全的证悟。
要开始修行,并不需要先相信前世及来生。在修行内观时,当下此刻才是最重要的。现在这一生中,我们一直造作业行,一直在使自己痛苦。此时此地我们就得打破这个习性,开始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只要你如法修行,总有一天你可以根除所有的旧业,并且不再造作任何新业,而自所有痛苦中解脱。
要达到这个目标,你们得靠自己用功。所以在剩下的五天里要努力用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享受解脱的快乐。
愿你们都能享有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六天开示
培养对感受的觉知及平等心的重要性~四大(四元素)及其与感受的关系~物质生起的四种原因~五盖(五种障碍):贪爱、瞋恨、心理和生理上的怠惰
(昏沈)、焦躁不安(掉悔)、怀疑
六天过去了;你们剩下四天可以用功。四天里,你们可以根除一些心理上的染污不净,并且领会这个修行方法的要诀,以终身受用。假如你以正确的了解来修行,并学着将之运用在日常生活上,这修行方法会对你有莫大益处。所以,要正确了解这个修行方法。
这并非一条悲观的道路。法教我们接受「苦」的不幸事实,但也教我们如何解脱痛苦。因此,这是一条乐观的道路,同时更是实在和可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修行以解脱自己。
用几个字就可以解释整条道路:
「所有的行(savkhara)都是无常的」(诸行无常)
当一个人经由真知洞见而体会到这层道理,
他就脱离超越了痛苦;
这是一条净化的道路。
「行」(savkhara)在此不仅指心理反应,也包括了这些反应的后果。每个心理反应都是一粒种子,会带来结果;而我们一生所经历的,都是自己行为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自己在过去及现在行为反应(savkhara)的结果。因此,意思是「凡是生起的,因缘和合而成的,都将灭去,都将分解消散」。仅在情感上接受这层道理,或因为信仰,或是知性的接受,都不能净化心。必须透过亲身体验自身内生起灭去的过程,在实际上接受才行。从观察自己身体的感受,直接体验无常,这了解才是真智慧,自己的智慧。由于这个智慧,你才能脱离痛苦。纵使病痛依旧,但你不再受苦,因你已能静观而怡然接受。
我们过去的习惯性心理是推拒痛苦的感受,并寻求愉快的感受。只要还身陷苦乐的推拒寻求中,心必然仍是焦躁不安,而自身的痛苦也就增加。但只要学会客观地观察感受,心的净化就开始了,使痛苦倍增的盲目反应旧习性就会慢慢减弱及破解了。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只是观察。
这并不意味着修习内观,便成为植物一般,被动地接受外界危害。不是的,而是要学习如何主动地行动而非被动地起习性反应。以前都只是习性反应,而习性反应都是负面的。现在你正学习如何正确地生活,过真正主动而行的健康生活。任何困难发生,学会观察感受的人不会陷入盲目反应。他会稍等一会儿,对感受保持觉知及平等心,然后才作出决定并采取行动。这样的行动必然是正面的,因为心是平静稳定的;这样的行动是创造性的,于人于己均有益。
随着我们学习观察自己内在的身心现象,渐渐地,我们就会脱离无明,因而脱离习性反应。习性反应是基于无明。没有学习过观察己身实相的人,不知道内在深处究竟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地以贪爱或瞋恨在反应,产生紧张而使他自己痛苦。
困难在于心远比身更是无常。心理运作过程太快,除非受过训练,否则是没办法追踪的。不知真相的人,总误以为自己是对外界的景象、声音、味道等产生反应。显然是这样的,但学习观察自己的人会发现,在更微细的层次上,真相是不同的。整个外在世界,对个人而言,只有当他体验到时才存在;也就是说,在某个感觉对象与感官接触之后,才算存在。一旦产生接触,必定会有一种振动、一种感受。辨别作用(想),根据个人过去的经验和习性的制约,亦即过去的业行(savkhara),判定这个感受是好是坏。根据这个有色的评估,感受变成愉悦的或令人不快的,而人又因而产生反应,或喜好或不悦,或贪爱或瞋恨。在外在对象与习性反应之间,有一个被遗忘的环节,便是感受。因为整个过程发生得太快了,使人不觉:等到习性反应浮现到意识表层,它已被重复加强了几亿万次,强烈到轻易地击败控制了心。
悉达多.乔达摩就是发现了贪爱与瞋恨的根源,并且在它们生起处,感受的层次上予以根除,而得到证悟,然后他将自己的体验教导别人。他不是唯一教导解脱贪瞋情结的人,在他之前,印度就有人这样教导。佛陀也不是唯一教导道德戒律或培养主宰自心的人。同样地,在佛陀之前,理性上的、感性上的、与信仰层次上的智能也已存在。他教导的独特点不在上述这些,而在确认出身体的感受是贪瞋开始的关键,而且必须由此关键下手才能根除。除非从身体的感受着手,否则就只能在心的表层努力,而内心深处的习性反应仍然继续不断。藉由学习觉知自身的感受,并对感受保持平等心,在习性反应产生之处停止它,这样你才能脱离苦恼。
这不是要你在信仰上接受的教条,也不是要你在理性上接受的哲学。你必须探究自己来发现真理。只有当你亲身体验到时,才接受那是真的。听闻真理固然重要,但那必须导向实际修行。佛陀的所有教导,都必须经由个人实际的修行和体验,才能让他从痛苦中解脱。
佛陀解释说,整个身体是由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及其属性)组合而成。在外在世界及人体内,可明显看出某些东西是坚固的─地元素;某些是流质的─水元素;某些是气体状的─风元素;而所有东西都有温度,也就是─火元素。但是,往自己体内探察实相的人会在更微细的层次上了解四大元素。从重到轻的所有重量,是地大的范围。火大是温度的范围,由极冷至极热。风大与动有关,由几乎静止的状态至最大运动。水大有关于东西的聚合力、凝结力。微粒产生时,通常会偏重某种或某些元素,其它元素则不彰显,而感受则随这些微粒的主要元素性质而呈现。假如偏重火元素的微粒产生,则有冷或热的感受,其它类元素也同此理。身体上的所有感受就是这样产生的。假如陷入无明中,就会评判分别,对感受生起习性反应,制造更多痛苦。但是如果智慧生起就能了解,只不过是偏重某些元素的次原子粒子生起,而这都是无自性的,都是不断变化的现象,生起又灭去。有了这样的了解,在面对任何感受时都不致失去心的平衡。
当我们继续观察自己时,将清楚次原子粒子为何生起:它们是由个人给与生命之流(心物之流)的输入而产生。物之流需要物质的输入,分为两类:食物与生活于其中的空气。心之流需要心理的输入,这也有两类:现在或是过去的「行」(savkhara)。假如现在给与愤怒的输入,心马上就影响物质,而偏重火元素的次原子粒子开始生起,令人有热的感受。如果输入是恐惧,产生的微粒将偏重于风元素,而会有颤抖的感受,以此类推。第二类心的输入是过去的业行。每一个「行」都是一粒种子,迟早都会结果。不管我们播种(产生「行」)时体验到的是什么感受,当那个「行」的结果浮现到心的表面时,也会生起同样的感受。
当某种感受出现时,不应去判定是这四种原因的那一种。无论任何感受出现,都应该只是接受。要努力的只是观察而不产生新的「行」。如果你能做到不给心输入新的习性反应,过去的习性反应会自动结果,显现为感受。如实观察,它就会消失灭去。再度地,因为不起习性反应,另一个旧「行」会结果。就这样,保持觉知与平等心,旧的「行」自动地生起并灭去,一个接着一个:你就能脱离苦恼。
产生新习性反应的旧习性必须要去除,但也只能慢慢来,靠不断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练习。
当然,在过程中会有阻碍:有五种大敌(五盖)会试着打败你,使你不得进步。首二大敌是贪爱和瞋恨。修行内观的目的就是要去除这两种基本的心理不净,但即使在静坐修行时它们也可能出现,如果它们蟠据了心,净化的过程就停了。你可能会贪求微细的感受,甚至贪求涅盘(nibbana);这都一样是贪。贪爱是燃烧的火,不管燃料是什么,它都让你与解脱背道而驰。同样地,你可能对体验到的痛苦生出瞋恨,这又是脱离正轨,不得解脱。
另一个敌人是懒惰、昏沈。你虽整晚熟睡,但是当你坐下来禅修,却就昏沈欲睡。这种昏睡是心理的不净所造成,修行内观会将不净去除,因此它阻扰你禅修。你必须奋战,以防被敌人战胜。稍微加重呼吸,不然站起来,洒些冷水在眼上,或是走一走,然后再回来静坐。
或许,你也会感到强烈的焦躁不安,这是内心的不净以另一种方式阻止你修行内观。整天,你东奔西跑忙着许多事务,就是无法禅修。最后,你发觉时光浪费了,开始哭泣后悔。但是,在法的道路上,哭泣是没有用的。假如你犯了错,就应在你信任的长者面前承认错误,并且小心绝不再犯。
最后一个大敌是怀疑,不管是对于老师、或是修行方法、或是对自己修行的能力。盲目的接受并无益处,但是无止尽的无理猜疑也是无益。只要你仍陷在怀疑中,你就无法在修行之道上前进一步。假如有任何事情不明白,尽管去找指导老师,与他讨论,正确地了解。假如你是依照要求地修行,一定会有成果的。
这修行方法有效,不是因为什么魔术或奇迹,而是因为符合自然的法则。任何人只要开始依照自然的法则修行,必定会脱离痛苦;这是可能实现的最伟大的奇迹。
许多人已体验了这修行方法的益处,不只是亲承佛陀教导的人,还有后世,直到现代的许多人。假如正确地修行,努力保持觉知与平等心,过去所沉积的染污不净必会浮现到心的表面,并且消失灭去。只要修行,正法当下就带来绝佳成果。所以,要以全然的信心与彻底的了解来用功。好好把握这机会以脱离所有的痛苦,享受真正的平和安详。
愿你们都能享有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七天开示
对微细与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性~觉知的持续不断~五个朋友(五力):信心(信)、努力(进)、觉知(念)、专注(定)、智慧(慧)
七天过去了,你还有三天可以用功。把握这几天努力不断地用功,了解你应该如何修行。
这个修行方法有两方面:觉知与平等心。你必须对身上出现的所有感受发展出觉知,同时你必须对感受保持平等心。由于保持平等心,自然地你迟早会发现,以前没有感受的部份,感受开始出现了,而粗重、坚硬、不愉悦的感受开始融解成微细的振动。你开始在全身体验到一种非常愉悦的流畅精力。
这时的危险,是将这舒畅的感官经验当做努力的目标。事实上,修行内观的目的不在体验某种特别的感受,而是要培养对于一切感受的平等心。感受持续变化,无论是粗重或是微细。你修行的进展,只能以培养出的对感受的平等心来衡量。
即使你体验过微细的振动畅流全身,很可能粗重的感受会在某处再度出现,甚至没有感受。这并不代表退步,而是进步。当你增强了觉知与平等心之后,自然会深入心的潜意识,挖出潜藏的染污不净。只要这些深藏的情结还存在潜意识里,它们必会在日后带来痛苦。消除染污不净的唯一方法,是让它们浮现到心的表面,然后消失灭去。当这种根深蒂固的业行(savkhara)浮现出表面,可能会有不愉悦的、粗重的感受,或某些部位没有感受。假如你不起习性反应地继续观察,这感受终会消失灭去,而它所代表的业行也就消失灭去了。
所有的感受,无论是粗重或微细,都具有无常的特质。粗重的感受生起,似乎停留了一段时间,但是迟早终会灭去的。微细的感受非常快速地生起又灭去,同样有着无常的特性。没有任何感受是恒常不变的。所以,不该对任何感受有偏好或成见。当粗重不悦的感受生起时,你只是观察它,不要觉得沮丧。当微细愉悦的感受生起时,你接受它、享受它,但不要得意或执迷于它。在任何情况,都要了解所有感受的无常本质;于是你可以在它们生起时或灭去时,都能微笑面对。
要真正地改变生活,必须在身体感受的层次上修习平等心。每时每刻,身体里都有感受生起。通常,心的意识层面并不知觉;但是,心的潜意识感觉得到它们,并且以贪爱或瞋恨反应。假如心经过训练,能够完全意识到身体内的所有状况,并且同时能保持平等心,则盲目反应的旧习惯就被打破了。学会了在任何情况之下保持平等心,就可以过着平和安稳而快乐的生活。
你在这里是来体验关于自己本身的实相,这个现象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如何产生痛苦的。人的现象分两方面:物质的与心理的、身与心。这两者你都必须观察。但是如果你不去觉知身体内的感受,你无法确实体验这个身体;同样地,如果你不去觉知心内生起的想法,你也无法观察心。当你深入体验心与身的实相之后,你将清楚心里无论生起什么,必然伴随有身体上的感受。对于暸解身心两者的实相,感受是最重要的,它也是习性反应的启始点。为了要观察自身的实相,并且停止产生内心的染污,你必须尽量持久不断地觉知感受并且保持平等心。
由于这个缘故,在剩下的几天里,你必须不间断地练习,禅修时间闭眼练习,即使在休息时间里,你也应保持对感受的觉知与平等心。照常做你必须做的事,举凡走路、饮食或洗澡,不需慢下来。但是要觉知身体的动作,同时觉知身体的感受,可能的话觉知身体活动部位的感受,否则任何其它部位也可以。始终保持觉知与平等心。
同样地,当你晚上要睡觉时,闭上眼睛并且感觉身上任何地方的感受。假如你带着这觉知入睡,当你早上醒来时,自然会有对感受的觉知。或许你无法熟睡,甚至可能整夜清醒。只要你是躺在床上,并且保持觉知与平等心,就很好。身体将得到所需的休息,而没有什么比觉知和平等心更能让心休息。然而,如果你开始担心得了失眠症,你就会紧张,而在次日筋疲力尽。你也不可以勉强保持清醒,整夜一直坐着,那就太极端了。假如睡意来了,很好,就睡吧。假如睡意不来,就让身体躺着休息,并且保持觉知与平等心而让心休息。
佛陀说:「当禅修者认真修行,没有一刻忽略对感受的觉知与平等心,他会产生真正的智慧,完全明了感受。」禅修者明了,没有智慧的人是如何地对感受起习性反应,而让痛苦加倍。他也明了,深深体会所有感受的无常本质的人,就不会对感受起习性反应,而能脱离痛苦。佛陀接着说:「有了这样彻底的了解,禅修者可以体验超越身与心的阶段-也就是涅盘(nibbana)。」要体验涅盘,必须先将最最重的业行(savkhara)根除-那些会让你再生于较低下、充满痛苦的生命形态的业行。幸运的是,在你修内观时,这些最重的业行首先生起浮现。保持平等心,它们就灭去消失了。当所有这类的业行都根除后,自然地你就能首次体验到涅盘。体验过涅盘以后,你已完全改变,不会再起任何会导致再生于低下生命形态的习性反应。渐渐地,你前进到更高的阶段,直到所有会导致再生于缘起之世的业行都被根除。这样的人已完全解脱,佛陀结论到:「完全了解了所有感受之后,他已洞悉心与身的整个实相;他死时,就会超越这个缘起的世界。」
借着练习培养对身上所有感受的觉知,你已踏上了这条道路。假如你小心不起习性反应,你将发现,旧的习性反应(savkhara)一层一层地根除了。以平等心对待粗重不快的感受,你将会体验到微细愉悦的感受。如果你仍继续保持平等心,迟早你会达到佛陀描述的阶段,禅修者体验到全身只是生起和灭去而已。所有粗重坚硬的感受已经消融;全身只有微细的振动。这阶段自然是非常喜乐,但还不是最终目标,你绝不可对它产生执着。某些粗重的染污不净已被根除,但是在内心底层仍然还有。如果你继续以平等心观察,所有潜藏深处的「行」将生起并灭去。当它们都根除后,你就体验到「无死」-超越心、物,没有什么生起,也没有什么灭去-无法描述的涅盘境界。
任何人正确地用功,培养觉知与平等心,都将能达到这个阶段。但是每个人都必须自己用功。
就好像有五盖:五个阻碍修行的敌人一样,也有五个朋友(五力):五种帮助支持你修行的良好心力。假如你让这五个朋友保持纯净且强壮,将没有敌人可以打败你。
第一个朋友是信、信仰、信心。没有信心你就一直猜疑不安而无法用功。然而,如果信心竟是盲目的,那将更是一个大敌。如果失去分辨是非的智能,丧失对正当信仰的正确了解,那就是盲目的信心。你可能信仰某神或某某圣人;假如这是正信,有正确的了解,你会记取某神或某圣人的特质,从中得到启发,并且自己培养这种特质。这样的信仰才是有意义有帮助的。如果不会向信仰的对象学习他的特质,这就是盲目的信仰,有很大的害处。
比如说,当你皈依佛陀,你应忆想佛陀的特质,并且学习培养那些特质。佛陀的主要特质就是觉悟;所以皈依的对象事实上应该是觉悟本身,自己于己所开发培养的觉悟。我们礼敬任何达到完全觉悟的人;意思是注重的是这个特质,不管它在那里出现,是哪个教派或是哪个人都没有关系。而我们不应以仪式或典礼来礼敬佛陀,而应以实践他的教导,走上正法的道路,从第一步持戒(sila)开始,到正定(samadhi),到智慧(pabba),直到涅盘(nibbana)、解脱。
任何佛陀(觉者)都有如下的特质。他已根除了所有的贪爱、瞋恨与愚痴。他已征服了所有的敌人、征服他内心的大敌,也就是他内心的染污不净。他完全了解正法的理论,以及正法的应用。他怎么修,他就怎么教;他怎么教,他就怎么修;他的言行之间没有落差。他的每一步都踏向正确的方向。他探究身内的宇宙,由此而明了了整个宇宙。他充满了爱、慈悲、同享别人的喜悦,帮助迷途的人找到正道。他充满了完美的平等心。如果你努力培养这些特质以达到最终目标,这样子的皈依佛陀才是有意义的。
同样地,皈依法也与教派无关;并不是要改变宗教信仰。皈依法事实上是皈依于道德、主宰自心与智慧。任何能称为正法的教导应具有某些特质。首先,必须解释清楚,使得人人能懂。必须能让人亲眼看见,亲身体验的实相,而不是想象。即使是涅盘的实相,也应在亲身体验之后再接受。法必须能在当下带来有益的成果,而非只保证将来的利益。法具有「自己来看」的特质;亲自尝试,不要盲从接受。一旦亲自尝试过,并且体会到好处,你自然会想要鼓励并帮助别人也来试看看。在正道上每走一步,就越接近目标;努力不会白费。在修行路上的起点、中途与终点,正法都一样有益。最后一点,具普通智能的任何人,不管背景如何,都能修行正法并且体验其益处。有了这样的了解,皈依法并且开始修行法,这样的信仰才真有意义。
同样的道理,皈依僧也与教派无关。已走在戒(sila)、定(samadhi)、慧(nibbana)的正道上,且已达到第一阶段的解脱,已成为圣者的任何人,都是僧伽。他或她可能是任何人,可能是任何外表、肤色或背景;这些都无关紧要。如果你见到这样的人而受启发,并且努力去达到同样的目标,这样的皈依僧才是有意义的,是正确的信仰。
另一个朋友是努力(进)。如同信,努力也不应是盲目的。否则会有误入歧途的危险,也不能得到预期的成果。努力的同时,必须对如何努力有正确的了解;那么努力才会对进步非常有用。
另一个朋友是觉知(念)。觉知只能是对当下实相的觉知。我们不能觉知过去,我们只能回忆过去。我们也不能觉知未来,我们只能对末来抱着期望或恐惧。我们必须培养出觉知自己身内当下所呈现的实相的能力。
下一位朋友是专注(定),时时刻刻毫不间断地对实相保持觉知。必须没有任何想象、任何贪爱,任何瞋恨;这才是正确的专注。
第五个朋友是智慧(慧)-不是从听闻开示,读书或智识分析所得来的智慧;必须体验自己身内实相而开发的智慧,因为只有这体验得的智慧才能让你解脱。真智慧必须基于自己身体的感受:对感受保持平等心,了解感受的无常本质。这是内心深处的平等心,能让你在日常生活的起起伏伏中保持平衡。
内观的所有修行都有它的目的:使我们正确地生活,尽我们世俗的义务并且保持心的平稳,自己保持安详快乐,并且也让别人安详快乐。如果你让这五个朋友强壮,你会有完美的生活的艺术,并且过着快乐、健康、美好的生活。
为了你自己以及许多人的利益,在正法之道上前进吧!
愿所有受苦众生接触到纯净的法,从痛苦中解脱,享受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八天开示
(业行的)增生法则以及逆转的灭除法则~平等心是最大的福报~平等心让人过着真正自主行动的生活~
保持平等心让人有快乐的未来
八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两天可以用功。在剩下的两天中,你们要正确了解这个修行方法,好让你们在这里能正确地练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善加利用。要了解「法」是什么:自然、真理、普遍性的法则。
一方面来说,有着(业行)不断增生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有着灭除的过程。有一个偈子: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所有的「行」(savkhara),所有的心理状况,都是无常,有着生起又灭去的本质。它灭去了,但下一刻它又生起,一而再,再而三,这就是业行增生的过程。如果我们培养智慧,并开始客观观察,增生的过程就会停止,而根除的过程随之展开。某个「行」生起了,但禅修者保持平等心,它就失去力量,从而消失灭去。只要我们保持平等心,一层又一层的旧「行」就会生起并消失灭去。业行根除了多少,你就享有多少的快乐,这是完全解脱痛苦的快乐。如果所有的旧业行都灭除了,你就得享完全解脱的无限快乐。
心的旧习惯是起反应并增生加强反应。我们碰到不想要的事情,就产生瞋恨的「行」,随着心中生起的「行」,不愉快的身体感受就伴随而生。接着,由于起反应的旧习性,我们又生起瞋恨,而这瞋恨其实是针对身体的不愉快感受而生的。愤怒的外来刺激是次要的,瞋恨的反应事实上是针对内在的感受而生。不愉快的感受使我们起瞋恨反应,这造成另一个不愉快的感受,这又使我们起反应。就这样,增生的过程展开了。如果我们不对感受起反应,而是微笑以对,明暸它无常的本质,那么我们就不会造作新的「行」,而已经生起的「行」就会不再增生地消失灭去。下一刻,内心深处同样性质的另一个「行」会生起,我们保持平等心,它就会消失灭去。下一刻另一个「行」又生起,保持平等心,它就又消失灭去了,灭除的过程就如此展开。
我们向内省视的这个过程,也发生在整个天地间。举例来说,我们播下榕树的种子,从这小种子长成一株巨木,而只要榕树活着,它年复一年都会结出无数的果子。就算榕树最后枯死了,这过程仍然继续,因为树所结的每个果子里面都有许多种子,每颗种子都和早先的种子具有同样的性质。只要这些种子落到肥沃的土里,就会发芽茁壮,长成另一棵榕树,这棵榕树又结出数以万计的果子,果子里又都有种子。果实及种子,种子及果实,无止境的增生繁衍下去。同样的道理,我们由于无明而播下「行」的种子,它迟早会产生果实,也称作「行」(savkhara),并且也含着同样性质的种子。如果我们把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坏中,它就抽芽成为新的「行」,而痛苦就如此增生。但我们若将种子种在土石中,它就无法抽芽,也就不会生出任何东西。增生的过程停止了,逆转的过程自动展开,也就是灭除的过程。
要明暸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我们知道生命之流,心物之流,需要一些输入作为持续的动力。身体所需的是我们吃的食物,以及我们所置身其中的空气。如果我们一天不吃东西,物质之流不会马上停止,而是消耗我们体内储存的能量而继续。只有当储存的能量都用完时,流动才会停止,也就是身体的死亡。
身体每天只需要用餐两、三次,但心之流时时刻刻都需要输入。心所需的输入就是「行」。我们无时无刻制造的「行」,使我们的意识之流持续下去。这「行」使我们的心不断生起后念,我们无时不刻地给予「行」的输入,意识之流因而持续不断。如果我们在某一刻没有造作新的「行」,心之流并不马上停止,而是转而汲取旧「行」。某个旧「行」会被迫结果,也就是浮现到心的表面上来,以维持心之流的继续;而旧「行」会呈现为某种身体感受。如果我们对这感受起习性反应,我们就开始造作新「行」,种下新的苦种。但如果我们以平等心观察这感受,这「行」就失去其力量,并消失灭除。下一刻另一个旧「行」又必须浮现,以维持心之流。我们还是不起习性反应,它就又消失灭除了。只要我们保持觉知与平等心,一层又一层的旧「行」就会浮现上来,并消失灭除,这是自然的法则。
我们必须经由练习这个修行方法,自己体验这个过程。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旧习性不见了,不再像过去一样受到折磨,我们就知道灭除的过程是有效的。
我们可以举现代冶金术为例。若要将金属冶炼到极纯粹的程度,即使十亿个分子里面只有一个杂质分子也要去除。因此我们把金属打成条状,然后用已经冶炼至所需纯度的同种金属,做出一个金属环来。再将金属环穿过金属条,这会产生磁场,自动将金属条中的任何杂质逼到两端去。同时,金属条的所有分子都会排列整齐,变得有弹性及延展性,很容易加以锻造。同样地,我们可以把内观修行方法,看作是以纯粹觉知的环圈穿过我们的身体,逼出其中的任何杂质,得到类似的效益。
觉知及平等心,可以使心得到净化。不管我们在过程中体验到什么,不管是愉悦的或不愉悦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生起贪爱或瞋恨的反应,因为这两者都只会造成痛苦。我们在正法之道上进展的唯一衡量尺度,是我们所培养出的平等心。而如果我们要深入内心深处去根除不净的杂质,这平等心就必需是在身体的感受层次上。如果我们学会对感受保持觉知及平等心,那么对于外在的状况,我们也就能容易地保持心的平衡。
有人曾经问佛陀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回答说,最大的福祉是在面对生命的起起伏伏、兴衰荣枯时,仍能保持心的平衡。我们会面对苦乐、胜负、盈亏、毁誉的各种处境,每个人都一定会遇到这些情况,但我们是否都能一笑置之,真正地打心底一笑置之?如果我们在内心深处有着这种平等心,我们就享有真正的快乐。
如果平等心只是表面上的,那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有所帮助。这就像是我们每个人内在都带着一大桶汽油,如果来了点星星之火,也就是过去习性反应的结果,就会马上造成大爆炸,造成几百万更多的火星子,更多的「行」(savkhara),而在未来带来更多烈火,更多痛苦。经由内观的修行,我们逐渐清空了这个桶子。由于过去的「行」,火星子还是会来,但来的时候只会烧掉它带着的油料,而不会再火上加油。这些火星子在短时间内烧掉自己的油料,然后就熄灭了。到后来,随着我们在正道上的更加进步,我们自然就开始产生爱心与慈悲的清凉甘露,这种甘露开始装满了桶子。这时,若有火星子一来,马上就浸熄了,甚至它自己带着的油料也不会燃烧。
我们也许在智识层次上了解这一点,也知道我们应准备好水罐,以防火灾。但当火真的来了时,我们却打开油罐,让火势一发不可收拾。事情过后我们知道错了,但下次火来了时却还是犯同样的错,因为我们的智慧只是表面上的。我们若在内心深处有真智慧,碰到火时不会火上加油,因为我们知道这只会造成伤害,我们会浇灌爱心与慈悲的清凉甘露,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
真智能必须是在感受的层次上。如果你训练自己在任何处境下都明白觉知感受并对它保持平等心,那么没有任何事物能打败你。也许你只要片刻间不起反应地观察,然后以这平衡的心,你决定该采取的行动。而这必然会是正确的行动,正面而有益别人,因为这是出于平衡的心。
有时生命中必须采取强烈的行动。有时我们试着对某人解释,我们温和有礼,脸上带着微笑,但这人吃硬不吃软,好言好语没有用,我们只好采取强硬的言行。但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检视自己的心是否平衡,是否对这人只有爱心与慈悲。果真如此,我们的言行就会有用,否则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我们采取强硬言行,是为了帮助犯错的人。以爱心与慈悲为基础,我们就不会出差错。
看到有人被欺负时,内观禅修者会努力将施暴者和被欺负的人分开,他不仅对被欺负的人满怀慈悲,对施暴者也是一样,因为他很清楚,施暴者并不知道他正伤害着自己。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努力帮忙这人不去做出一些以后会带给他苦果的恶行来。
然而要注意的是,你不能在事后才自我辩解,你必须在行动前就检视自己的心。如果心充满了不净杂染,我们就帮不了任何人。我们必须先矫正自己的缺失,才能助人改正缺失。你必须先观察自己以清净自心,然后你才能够帮助许多人。
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是从黑暗走向黑暗的人,第二种是从光明走向黑暗的人,第三种是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人,第四种是从光明走向光明的人。
对第一种人来说,到处都是苦难与黑暗,但他最大的不幸是没有智慧。每当他碰到任何痛苦麻烦,都产生更多愤怒、更多仇意、更多瞋恨,把自己的痛苦怪罪于别人。这些愤怒与瞋恨的「行」,只会在将来为他带来更多黑暗、更多痛苦。
第二种人拥有世俗所谓的光明面:金钱、地位、权势,但他也是没有智慧。他因为无明而变得自大,不知道自大以后只会为他带来黑暗。
第三种人的现况和第一种人一样,四周都是黑暗,但他有智慧,知道自己的处境。他明白自己的痛苦都是咎由自取,因此心平气和地尽其所能改变处境,对别人不生任何愤怒或恨意,反而对那些伤害他的人只有爱心与慈悲,他为自己所创造的未来都是光明的。
最后是第四种人,就和第二种人一样享有财富、地位和权势,但和第二种人不同的是,他充满了智慧。他善用他所拥有的来维持自己及家人的所需,而以爱心与慈悲将多余的用来造福别人。他的现在是光明的,未来也是光明的。
我们无法选择现在所面对的是黑暗或光明,那是由个人过去的「行」所决定的。过去已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主宰自己,掌控现在,而未来只不过是过去加上我们现在所增添的。内观教我们如何藉由培养对感受的觉知与平等心,来成为自己的主宰。如果我们能在当下自主,未来自然就是光明的。
好好利用剩下的两天,学习成为当下的主宰,自己的主宰。持续在正法中成长,脱离一切痛苦,在此时此地享受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九天开示
将内观应用于日常生活~十波罗蜜(parami)
九天过去了,现在该来讨论一下如何将内观修行方法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是最为重要的。正法是生活的艺术,如果你无法将之用于日常生活中,那么来参加课程就比举行宗教仪式或典礼好不到哪去。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对不如意。每当不如意的事发生,我们的心就失去平衡,开始产生负面情绪。而每当心中生起负面情绪,我们就变得痛苦。我们如何才能不产生负面情绪,不自寻烦恼?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安详和谐?
向内探究心物实相的智者,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管心中为何生起负面情绪,都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去。例如,我们可以站起身来,喝口水,开始数数字,或是开始持诵我们信仰的某尊神明或圣者的名号。借着转移注意力,我们就会摆脱负面情绪。
这办法行得通;但其它探究内在真理的修行者,深入到实相的最深层次,直到究竟的真理。这些开悟的人了解到,转移注意力只是在意识表层感到安详和谐,但并没有将生起的负面情绪铲除,而只是将之压抑下来。在潜意识的层次,负面情绪继续在造作累积,增生加强。迟早这负面情绪的休火山会爆发出来,打败主宰了你的心。只要负面情绪仍然存在,即使是在潜意识的层次,这样的解决之道就只是不全、暂时的。
一位完全开悟的人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就是不要逃避问题,要面对它。观察心中生起的任何染污不净,只是观察,不去压抑它,也不放纵它变成有害的言行表现出来。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是中道:就只是观察。当我们开始观察它,负面情绪就失去力量而消失灭去,无法主宰你的心。不仅如此,同样类型的不净旧业也会随之消除。只要意识层面生起不净烦恼,我们同类型的旧业也从潜意识层面生起,和现在的不净烦恼相连结,开始增生加强。如果我们只是观察,不仅现在的不净烦恼,就是旧有的部分也会被去除。就这样渐渐地,所有的不净烦恼都会根除,我们就得以脱离苦海。
只是对一般人来说,要观察心的不净烦恼不是容易的事。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又如何主宰了心。等到它浮现到意识层次时,已经太过强劲,难以不起习性反应地观察。就算我们试着这样做,想要观察抽象的心理不净烦恼是很当困难的,不管是抽象的愤怒、恐惧或激情,我们的注意力都会被引起不净烦恼的外在刺激所吸引,而这只会使它增生加强。
不过,开悟的觉者发现每当心中生起不净烦恼时,身体上同时就发生两件事,一是呼吸变得不正常,二是身体内在开始产生生化反应,也就是感受。而也因此找到了一个实际的解决之道。要观察心中的抽象烦恼是很难的事,但只要加以训练,我们很快可以学习观察呼吸及感受,这两者都是不净烦恼在身上的显现。借着观察身体层面的不净烦恼,我们让它自然生起又灭去,而不造成任何伤害,这样我们就得以从不净烦恼中解脱。
掌握这修行方法需要时间,但只要持续修行,渐渐地我们会发现,许多过去会让我们生起负面情绪反应的外在情境,现在我们都能泰然处之,保持心的平衡。即使我们起了反应,这反应也不会像过去那么强烈或持续那么久。总有一天,即使在面对最恼人的处境时,我们也能接收到呼吸及感受发出的警告,而开始去观察它们,就算只是片刻也好。这片刻的自我观察,可以作为外来刺激及我们所起反应之间的避震缓冲;因此我们不再盲目反应,而是保持平心静气,可以采取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正面行动。
藉由观察自身的感受,你们已经踏出根除不净烦恼、改变心的习性的第一步。
我们一生下来,就被训练向外观望,从不去观察自己,因此我们无法深入自己的问题,反而向外寻找痛苦的原因,总是把自己的不快乐归咎于别人。我们只从单一角度、一隅之见去看事情,这必然造成扭曲,而我们还把这种偏见当作完整的真相。以这种片面见解作成的决定,只会对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要得见完整的实相,我们必须从多角度来看事情,这就是我们修习内观所学到的东西:不仅要从外在,也要从内在来洞照实相。
若只从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会以为自己的痛苦是别人,是外在环境所造成的,因此把所有精力都花在改变别人及改变外在环境上。事实上这是白费力气。学会向内观察实相的人很快就会了解,他要为自己的痛苦或快乐负全部责任。举例来说,有人被别人辱骂了,因此变得不高兴,他把自己的不高兴怪罪到辱骂他的人头上。事实上,辱骂他的人也为自己制造了痛苦,因为他污染了自己的心。被辱骂的人对侮辱生起盲目反应时,就开始污染他自己的心,因而制造了自己的痛苦。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痛苦负责,而不是任何别人。当我们体验到这个真相后,就不会再有责怪别人的疯狂事。
我们是对什么起反应?我们是对自己创造的印象,而不是对外在真相起反应。我们看别人时,过去的习性会影响到我们对他的印象。旧有的「行」(savkhara)会影响到我们对任何新情况的判别想法。接下来由于这种受到制约的想法,身体的感受就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而依不同的感受,我们又产生新的反应。这些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受到旧「行」(savkhara)的制约。但如果我们对感受保持觉知及平等心,盲目反应的习性就会减弱,而我们开始学到如其本然地看清真相。
当我们发展出从不同角度来看事情的能力时,那么每当我们碰上有人出言辱骂或是行为不当时,我们会了解,这人行为不当是因为他正在受苦。我们了解到这点,就不会起负面情绪的反应,而只会对这受苦的人感到爱心与慈悲,就像母亲对生病小孩的感觉一样。我们会生出想要帮助这人解脱痛苦的心愿,因此我们保持安详快乐,并帮助别人也变得安详快乐。这就是正法的目的:修习生活的艺术,也就是根除心理的染污不净,培养好的特质,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要达到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圆满培养十种良好的心理特质,也就是十波罗蜜(parami),而最终目标就是完全的无我。这十波罗蜜就是会逐渐消融自我的特质,让我们愈来愈接近解脱。在内观课程中,我们有机会培养所有这十种特质。
第一种波罗蜜是nekkhamma-舍离。出家成为僧尼的人,舍弃了在家人的生活,没有身外之物,甚至得托钵乞食为生,这都是为了消融自我、去除我执。那么在家人要如何培养此一特质呢?在这样的课程中,就有机会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在这里吃住是靠别人的布施。我们接受别人所提供的吃住或其它设施,无论是什么样的,这样我们就逐渐地增长舍离的特质。在这里不管人家给我们什么,我们都善加利用,努力修行净化内心,不仅为了自己好,也为不知名的布施者好。
第二波罗蜜是sila-持戒。我们借着随时谨守五戒,不管在课程期间或日常生活中,来增长此一波罗蜜。在世俗生活中有许多障碍让我们难以持戒,但在这里的禅修课程中,因为课程紧凑又约束甚严,我们没有机会犯戒。只有开口说话的时候,我们才可能会无法严守戒律,因此我们誓愿在课程的前九天禁语,这样至少在课程进行期间,我们可以严守戒律。
第三波罗蜜是viriya-精进(努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努力,例如努力赚钱谋生。不过这里我们是要努力保持觉知与平等心以净化内心,这是正精进,可以趋向解脱。
第四波罗蜜是pabba-般若(智慧)。在外在世界里我们也许有智慧,但那是我们从书本读来或从别处听来的智能,或只是知识上的了解。真正的智慧波罗蜜,是我们在禅修中从亲身体验、发自于内的了悟。我们藉由自我观察而直接了悟到无常、苦及无我的事实,而经由直接体验实相,我们可以解脱痛苦。
第五波罗蜜是khanti-忍。在这样的课程中,大家在一起修行及生活,也许某个人的行为举止会干扰到你,使你厌恶不耐。但是我们很快了解到,这个打扰别人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他有病在身。因此我们的厌恶消失了,对这人只感到爱心与慈悲。我们已经开始培养忍的特质。
第六波罗蜜是sacca-真谛(真理、实相)。持戒让我们在言语上维持真实,但sacca还要更深入实践才行。正法之道上的每一步,都必须不离真理实相,从粗显表面的实相,到较微细的实相,以迄于最究竟的真理实相,这其中没有虚幻想象的空间,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觉知当下所实际体验到的实相。
第七波罗蜜是adhitthana-坚决。我们参加内观课程时,必须下定决心要完成整个课程,还要决心遵守五戒、禁语以及课程所有的规定。开始内观修行方法后,我们还要下坚定决心,在每个集体静坐的整个一小时内,都不张开眼睛或移动手脚。在正法之道的后面阶段,此一波罗蜜至关重要;当接近到最后目标时,我们必须要能坚决静坐、无有间断,直到解脱。因此我们必须增长坚定的决心。
第八波罗蜜是metta-纯净无私的爱(慈心)。过去我们试着对别人生起爱心与善意,但这只是在心的意识层次,在潜意识里仍然充满着旧有的紧张冲突。当心完全净化时,我们会从内心深处希望众生快乐,这是真正的爱,可以帮助别人,同时也帮助自己。
第九波罗蜜是upekkha-平等心。我们要学习保持心的平衡,不仅是在体验到粗重不愉悦的感受或身上某些部位没有感受时如此,在面对微细愉悦的感受时也是一样。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当时此刻所体验到的感受是无常的,必然会消失灭去。以这样的了知,我们保持超然、无所执取的平等心。
第十波罗蜜是dana-布施、捐献。对在家人来说,这是走上正法之道的首要一步。在家人有责任以正当的谋生方式来赚钱养活自己及家人,但我们若对赚来的钱产生执着,就会膨胀自我,形成我执。因此,我们必须把一部分赚来的钱用以利益众生。如果这样做,就不会形成我执,因为我们了解到,我们赚钱不仅是自利,也是利他。我们会发愿要尽己所能帮助别人,而我们也了解到,帮助别人最佳之道,莫过于让人学到脱离痛苦的方法。
在这样的课程中,我们有很好的机会增长此一波罗蜜。我们在这里得到的一切,都是别人所布施捐献的,这里吃住都不收费,教导当然也完全免费。接下来可以轮到我们布施,为别人的受益而捐献。我们布施的多寡因个人能力而异,比较富有的人自然希望布施得多,但就算是最少的布施,只要心愿正当,都十分有助于增长布施波罗蜜。我们不期望任何回报,只是要让别人体验法的好处,并得以脱离他们的痛苦。
你们在这里有机会增长所有的十波罗蜜,当所有这些良好特质都臻于至善而圆满时,你就会达到终究的目标。
要持续修行,一点一滴地增长这些特质。在正法之道上前进不懈,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与解脱,也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与解脱。
愿所有苦难众生都找到纯净正法,得到解脱。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十天开示
修行方法回顾
十天过去了,让我们复习一下你们这十天所学的东西。
你们一开始的功课是皈依三宝,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们这样做,并不是从一个宗派转变到另一个宗派。在内观中的转变只是从痛苦到快乐,从无明到智慧,从束缚到解脱。这整个教法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你们皈依并不是皈依某个人、皈依什么教条或教派,而是皈依觉悟的性质。发现了觉悟之道的人就是佛,所发现的觉悟之道是法,所有依法修行而得证圣果的人是僧。我们受到这些人的感召启发,而皈依佛、法、僧,以达到内心纯净的相同目标。事实上我们皈依的是觉悟的性质,也就是人人皆能向内寻求开发的佛性。
同时,任何走上这条道路的人,都会油然生起感恩之心,并发愿要服务众生,不求任何回报。这两种特质在悉达多.乔答摩,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佛陀(释迦摩尼佛)身上,十分明显。他完全经由自己的努力达到开悟,但他对众生满怀悲悯,因此致力将他所发现的修行方法教给别人。
所有修习这个修行方法,并将自我的旧习气根除到某种程度的人,都会有相同的特质。真正的皈依,真正的护佑,是你在自已身上所培养增长的正法,不过随着你对正法的体验,必然也会生起对释迦摩尼佛的感恩心,感激他发现并教导这个修行方法,也感激那些无私无我护持这个修行方法的前贤大德,他们使这个修行方法历经两千五百年至今,仍能保有它原始的纯净。
你们是以这样的了解而皈依三宝的。
接着你们受持五戒,这不是什么仪式或典礼。接受五戒并持守乃是持戒(sila)、道德,这是这个修行方法的基础,若无稳固的基础,整个禅修的架构都会摇摇欲坠。戒律也同样是放诸四海皆准,没有宗派之别。你们誓愿要戒绝所有会破坏别人安详和谐的言行举止。会违犯这几项戒律的人,都一定是先在心中生起很大的染污不净,破坏了自己的安详和谐。染污不净由心而起,然后才发展表现在言行举止上。修习内观是要净化内心,让心变得真正平静安详,但当你仍继续做着扰乱污染心的行为时,是无法用功来净化内心的。
焦躁不安的心做出不正当的行为,又使心更为焦躁不安,这样的恶性循环要怎样才能打破呢?内观课程就给你这样的一个机会,因为紧凑的课程、严格的规定、禁语的守则以及强而有益的气氛,让你们几乎没有任何违犯五戒的可能。因此在这十天内你们可以持守戒律,以这个基础你们能培养正定(samadhi);而定又是慧的基础,用慧的洞察力你们能贯穿直入内心深处并净化它。
在这课程期间,你们发愿持守五戒,好学习这个修行方法,而一旦学了它,决定接受并修行正法,就必须终身持守这几项戒律。
接下来你们放下自我、虚心受教,在十天课程期间完全接受佛陀及指导老师的教导,这是为了给这个修行方法一个公平的实验机会。只有这样放下自我虚心受教的人,才能全心全力精进修行。一个人如果充满怀疑猜测,就无法正确修行。不过放下自我的意思并不是生出盲目信仰,盲信和正法毫无关联。如果你们心中有所疑惑,应该随时向老师请益,澄清疑问。
放下自我虚心受教也包括接受课程的规定及作息时间,这些都是根据成千上万旧生的学习经验而制定出来的,好让你们可以持续不断地用功,以从这十天中得到最大可能的获益。
放下自我虚心受教也意味着你们要完全遵照要求修行,不管你们先前可能用什么其它修行方法,在课程期间都要暂时放在一边。只有心无旁骛专一地如法修行,你们才能获得益处,判断这个修行方法的价值。相反地,你们要是将不同修行方法混用,可能会为你们带来很严重的麻烦。
接下来你们开始修行观息法,目的是培养心的控制力与专注力,也就是正定(samadhi)。你们被要求只观察纯粹自然的呼吸,不加上任何字句或形状影像。这个限定的理由之一,是要维持这个修行方法的普遍通用性,因为呼吸是人人皆有而都能接受的,但字句或形像就可能只被某些人接受但有些人无法接受。
只观察纯粹的呼吸,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整个修行的过程是在探究自身的实相,探究心物(身心)架构的本来面貌,而不是你所想要的面貌。这是一个发掘实相的过程。你坐下来闭上眼睛,身边没有吵杂声或外来干扰,身体也不移动,在这一刻你身体最明显的活动,就是呼吸。你以观察这个实相入手,自然的呼吸,从鼻孔吸入呼出。你感觉不到呼吸的时候,可以稍微加重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孔的范围,之后再回复自然、正常、轻柔的呼吸。你从这个粗显的实相入手,从这里更进一步深入,朝更微细的实相、究竟的实相前进。在整条修行路上,每一步都不离你实际体验到的实相,从最粗显到最微细的实相。你从虚幻想象开始,是无法达到究竟实相的,你只会卷入更多的虚幻想象、更大的自我欺骗
如果你在观呼吸时加上个字句,也许能更快使你的心专注,但这样做会有一个危险。每个字句都有其特定的振动,你重复某个字或句子时,就是在制造人为的振动,让你淹没其中。在内心的表层制造了安详和谐的表象,但内心深处的染污不净仍然存在。要去除这些深藏的染污不净,只有学习去观察它们,让它们浮现出来,好消失灭去。如果我们只观察某种特定的人为振动,我们就无法观察和我们的染污不净相关的各种自然振动,也就是我们身上自然生起的感受。因此,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探究自身实相及净化内心,使用想象的字句只会造成障碍。
同样的道理,观想某个形状或影像,也可能成为进步的障碍。内观修行方法是要消融表面实相,以达到究竟的实相,而表面坚实的实相总是充满虚幻错觉,因为在这个层次上,是想蕴(sabba)在运作,分辨判别,而那是受到过去习性所扭曲的。此一受到制约的想蕴起着分别心,形成种种偏好及成见,造成更多新的习性反应。但是随着表面实相的分解消融,我们逐渐体验到身心结构的究竟实相,也就是每一剎那都在生起灭去的振动,除此别无他物。到了这个阶段就不再起分别心,因此也不会有偏好或成见,没有习性反应。内观修行方法逐渐减弱受制约的想蕴,因此也减弱了习性反应,达到受、想不起的阶段,也就是涅盘(nibbana)的体验。但若刻意将注意力放在观想形状影像上,我们就停留在表面、合成实相的层次,而无法超越进展,因此我们不作观想或持诵。
藉由观察自然呼吸而使心专注后,你们开始练习内观禅修,以培养般若智慧,也就是对自我本质的洞见,这真知洞见能够净化内心。你们从头到脚观察身上的自然感受,从表面开始,然后渐渐深入,学习感觉外在,内在,身体每一部位的感受。
内观就是如其本然地观察实相,不加任何成见,以消解表面实相,达到究竟实相。消解表面实相的目的,是使禅修者从「我」的错觉中脱离出来,此一虚幻错觉是我们所有贪爱与瞋恨的根源,造成我们极大的痛苦。我们或许能在理智上接受那是虚幻错觉,但光是这样的接受无法解脱痛苦。不论一个人有什么宗教或哲学信仰,只要自我的习性存在,就仍然痛苦。为了打破这个习性,我们必须直接体验身心现象虚幻不实的本质,不受我们控制地不断变化。这样的体验能够销融自我,趋向去除贪瞋、去除痛苦的道路。
因此,内观修行方法是藉由直接体验来探究我们称为「我、我的」的这个现象的真正本质。这个现象有两方面,也就是生理与心理、身与心两方面。禅修者从观察身体的实相开始,为了直接体验这个实相,我们必须感觉到身体,也就是觉知全身上下的感受。所以,观察身体-观身念住(kayanupassana)必然涉及观察感受-观受念住(vedananupassana)。同样地,我们若离开心中所生起的心念想法,也不能体验心的实相,因此观察心-观心念住(cittanupassana)必然涉及观察心理内含-观法念住(dhammanupassana)。
这并不是要我们观察每一个想法,如果你这样做,你会陷入胡思乱想难以自拔。你应该只要单纯的觉知心在当下此刻的本质,不论心中是否有着贪瞋痴或焦躁不安。而佛陀发现,不论心中生起什么,都会有某种身体感受伴随而起。也就因此,不论禅修者是在探究「我」这个现象的心或身的层面,对感受的觉知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发现是佛陀的独特贡献,在他的教导启示中具有核心的重要性。当时甚至更早的印度,已有许多人教导修行戒(sila)与定(samadhi),慧(pabba)也已存在,至少有闻慧或思慧。许多人普遍同意心的不净烦恼是痛苦的根源,认为必须根除贪爱及瞋恨以净化心灵,获得解脱。佛陀只是找到了如何做到的方法。
当时所欠缺不了解的,是感受的重要性。当时和现在一样,一般都认为我们是对外在的感官对象,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起习性反应。然而佛陀向内观察实相,发现了六境和我们的习性反应之间有个忘失掉的连结,也就是感受。六境接触到相对应的感官(六根),会产生感受,想蕴(sabba)又对它作出好或坏的评价,感受因而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我们并因而生起贪爱或瞋恨的反应。这个过程极为迅速,要到习性反应已经重复多次后,我们的意识才觉察到,而这时习性反应已经强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习性反应,就得觉知到反应是从何开始;而反应是从感受开始,因此我们必须觉知到感受。悉达多.乔答摩发现了过去不为人知的这个事实,使他得以开悟解脱,所以他才一再强调感受的重要性。感受会导致贪爱及瞋恨的反应,也因此造成痛苦,但感受也可以引导出智慧,让我们不再起反应,开始脱离痛苦。
在内观修行方法中,任何有碍我们觉知感受的方法都有害,不管是持诵字句、观想形像、只注意身体的动作,或是注意心中生起的念头。除非从痛苦的根源-感受下手,否则是无法根除痛苦的。
佛陀在念住经(Satipatthana Sutta)中说明了内观修行方法,在「建立觉知的开示」中,他分成几个部分来检视内观修行方法的不同层面:观察身体(观身)、感受(观受)、心(观心)及心理内涵(观法),不过这几个部分及细分的段落都是以同样的话作结论。修行可能会有不同的入手处,但不论从哪里入手,禅修者在到达终点前,都必须经历修行道上的若干阶段、若干体验。这些对内观修行至为重要的体验,在每一段落结尾的句子中重复作了说明。
第一个阶段是分别体验到生起(samudaya)及灭去(vaya),在这个阶段,禅修者觉知到坚实强固的实相,也就是身上粗重的感受。我们觉知到某种感受的生起,也许是痛,它似乎停留了一段时间,最后消失灭去了。
从这个阶段再继续前进,我们深入到生灭(samudaya-vaya)的阶段,同时体验到生起与灭去,生灭之间没有间隔。粗重坚实的感受消融成为微细的振动,以极快的速度生起灭去,而身心架构的坚实感也消失了。具体强烈的情绪及具体强烈的感受,都消融为振动,别无他物;这是消融(bhavga)的阶段,我们在此体验到心与物的究竟实相,也就是无时无刻不断的生灭,没有任何实体。
消融是修行道上很重要的阶段,因为只有体验到身心架构的消融,对它的执着才会去除。到这个时候,我们面对任何情境都能无所执取,也就是进入了行舍(savkhara-upekkha)的阶段。埋藏在潜意识中极深处的染污不净(savkhara),开始浮现到心的表面上来,这不是退步,这是进步,因为这些不净若不浮现出来,就无法加以根除。它们生起,我们以平等心观察,它们就一个接一个消失灭去。我们以粗重不愉悦的感受为工具,来消除瞋恨的不净旧业,以微细愉悦的感受为工具,来消除贪爱的不净旧业。就这样对任何体验都保持觉知与平等心,我们将心中所有深藏的纠结烦恼都加以净除,一步步接近涅盘(nibbana)解脱的目标。
不论起点为何,我们都必须经历所有这些阶段,以达到涅盘之境。我们能多快抵达目标,要看所下的功夫多深,以及我们有多少累积的旧业(savkhara)要根除。
在任何处境情况下,以觉知感受为基础的平等心都至关重要。「行」(savkhara)是由身体的感受生起,我们对感受保持平等心,就防止了新的「行」生起,并将旧的去除。因此借着保持平等心观察感受,你就逐渐朝向解脱痛苦的究竟目标迈进。
要认真用功,不要把禅修当作游戏,试过一个又一个修行方法,却都是浅尝即止。如果你是这样,任何修行方法你都只能略知一二,永远达不到目标。你当然可以尝试不同的修行方法,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而如果有必要,你也可以给这个修行方法两、三次的试验机会,但不要一辈子都在试这试那,虚度岁月。你一旦找到合适自己的修行方法,就要认真修行,以达到最终的目标。
愿各地受苦的人们,都能找到出离痛苦之路。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十一天开示
如何在课程结束后继续修行
一天接着一天地用功,我们已经到了正法课程的最后一天。当你们开始时,曾要求大家完全放下自我,虚心接受这个修行方法,并遵守课程的各项规定。如果不完全放下自我,你是无法给这修行方法一个公平的尝试机会的。现在,十天过去了;你们是自己的主人。回家后你们可以平心静气地回味在此的学习经验,如果你觉得在此所学的法是实用的、合逻辑的,而且利己利他,那你就该接受它-不是因为有人要你这么做,而是发自你内心的意愿;不只是十天的修行,而是一生信受奉行。
这种接受不能仅限于知性或是信仰的层次。我们必须在实际的层面接受正法,把正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使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份,因为只有实实在在地修行正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获益。
你们来参加这课程,学习如何修行正法-如何过道德的生活,如何主宰自己的心,净化心灵。每晚有关正法的开示,只是要清楚说明修行方法。我们必须了解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此才不会困惑或做错。然而在解说修行方法时,无可避免地会提到某些层面的理论,而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所以很可能有些人对若干义理难以接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要理它,不要放在心上。比较重要的是正法的修行实践。没有人会反对戒定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去伤害他人,培养主宰自己的心,以及净除心中不净烦恼、进而对人生出慈悲与善意。这个修行方法是能被普遍接受的,这也是正法的最重要层面,因为法益是从修行实践而非理论中获得,要将正法应用在生活中才能受益。
在十天的学习中,只能领略到这修行方法的一些粗浅要领;我们不能期望能快速地精熟此法。但也不能低估这短暂的学习经验:虽然这修行的路途漫长,是一辈子的工作,但你已走出了第一步,很重要的一步。
正法的种子已经播下,并且已在你心中发芽成长,一个好园丁,应该特别小心地照顾幼苗,因为你的培养将会使小幼苗长成巨树,枝干粗壮且根深不移,到那时候,它就不再需要照顾,反而将在余生中服务造福众生。
这正法的幼苗现在需要好好照顾,要不受到外界的影响批评,就要知道理论与实践的不同,理论可能有人会反对,但修行实践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不要让批评阻挠你的修行,每天早晚各静坐一小时,这规律、每日的练习是必要的。起初会觉得每天花两小时静坐是很重的负担。但很快地你会发现,你节省下许多过去是浪费掉了的时间。第一、你将需要较少的睡眠时间,第二、你将会比以往更快地完成工作,因为你的工作能力显著增强,当你碰到问题时,你能保持平衡,并很快找出正确的解决之道。当你确立了修行的习惯后,你将发现早晨的静坐修行,使你一整天都充满活力,毫无焦躁不安。
当你晚上上床睡觉时,在入睡前花五分钟时间去觉知你身上各部位的感受。而隔天早晨睡醒时也花五分钟的时间先观察身上的感受。这睡前与醒后短短几分钟的禅修将证明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你住的地区有其它的禅修者住在附近,最好每星期能有一次一小时的共修静坐,而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十日课程。每天的练习将有助于你保持你在这里所达到的程度,而有必要参加课程以更进步深入,修行的路还很长。如果你能来参加举办的课程是最好的,否则,你也可以自己禅修,安排一个十天的自修课程,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而且有人为你准备饮食,然后依照内观修行方法、修行时间表,以及应守的戒律规定,而且你现在必须强制自己严格遵行。如果你在事前想通知老师,告知你即将开始十天的自修课程,那么我将会记着你并遥送我的慈心(metta)给你,这善意的振动将有助于形成美好健康的气氛,让你身在其中能修行得较好。但如果你没跟老师讲,也不必觉得会因此而力量不足,正法本身就会保护你。渐渐地,每个人最终都得达到自己独立的地步,老师只是一个指引者,你必须要能自己做主,如果还需要依赖他人,那就没有解脱可言。
每天两小时的静坐及每年十天的禅修课程,只是维持修行的最基本要求。如果你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就应该用来禅修,你可以参加一星期或几天,甚至一天的短期课程。在这种短期课程中,用前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观息,而其余的时间则内观。
在你每日的静坐中,用大部份的时间练习内观,唯有当你烦躁或感觉迟钝时,或因其它任何理由,使你难以观察感受且维持平等心时,才视需要延长观息的时间。
在练习内观时,要很小心,不要玩感受的游戏,若感受愉悦就洋洋得意,若感受不愉悦就沮丧泄气。客观地观察每一个感受,将注意力有次序地移动过全身每一部位,不要停留在某部位太久,每个部位最多两分钟就够了,在特别情况下或许可停上五分钟,但绝不要比五分钟更久。让注意力持续移动以觉知身上每一部位的感受。如果练习中,开始感到有点机械化时,则可改变一下移动注意力的方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觉知和平等心,而你将会从内观中得到不可思议的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运用此法,而不只是在你闭眼静坐时,当你工作时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工作上,把它当作你那时候的禅修。但当你一有空闲,即使是五分钟或十分钟也好,就要用来觉知感受,如此当你再开始工作时,就会感到精神焕发。有一点要小心的是,当你在公众场合内观禅修,有非修行者在场时,你必须睁着眼睛,绝不要把修行正法变成表演。
如果你正确适当地修习内观,你的生活中一定会有较好的转变。要检查修行路上的进度,应该从自己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来检查。你是否不伤害他人并进而开始帮助他人?当不如意的事发生时是否还能保持身心平衡?如果负面情绪在心中生起时,你能多快察觉到?你又多快能察觉到随着负面情绪生起的身体感受?你能多快就开始观察感受?你又能多快再恢复心的平静,并开始产生爱与慈悲?用以上的方法检验你自己,并继续在修行的路上不断前进。
不论你在这里有何收获,不只要好好保有它,并应让它增长,持续将正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这修行方法所带给你的益处,过着快乐、安详、和谐的生活,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给大家一个忠告:欢迎你们告诉别人你在此所学到的,正法是绝无任何秘密的。但是在你目前的阶段,千万不要想教别人这个修行方法。因为只有对此法精熟修行有成,并且受过教学训练的人,才能教导别人。否则,你不但无法帮助人反而会害了人,如果有人听你说过内观后想要学习此法,你就鼓励他们来参加这种十天的修行课程,有适当的老师指引。现在,持续好好用功以在正法中奠定基础,持续在正法中成长,而你将发现以你自己为榜样,你将会自然地吸引其它人,走上这修行的道路。
愿正法遍传世界,让更多人得到好处与利益。
愿一切众生快乐、安详、解脱!
 
开示中引用的巴利文经句(中、英译)
第二天
You have to do your own work;
你必须自己用功修行,
Enlightened Ones will only show the way.
觉者只指引我们方向。
Those who practice meditation
练习禅修的人,
will free themselves from the chains of death.
将得以从生死轮回中解脱。
--Dhammapada, XX. 4(276).
Abstain from all unwholesome deeds,
诸恶莫作,
perform wholesome ones,
众善奉行,
purify your own minds--
自净其意--
this is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s.
这是诸佛的教导。
--Dhammapada, XIV, 5(183).
第三天
The entire world is in flames, the entire world is going up in smoke;
整个世界都着了火,整个世界烟熏雾绕;
the entire world is burning, the entire world is vibrating.
整个世界烈焰狂烧,整个世界振动不已。
But that which does not vibrate or burn, which is experienced by the noble ones, where death has no entry—
而圣者所体证到的,却是不再振动、不再燃烧,死魔不能到达之处--
in that my mind delights.
对此,我心充满喜悦。
--Upacala Sutta, Sajyutta Nikaya, V. 7.
第四天
Mind precedes all phenomena,
心先于一切现象,
mind matters most, everything is mind-made.
心最重要,一切都是心所造的。
If with an impure mind one performs any action of speech or body,
若言谈举止出于不净之心,
then suffering will follow that person as the cartwheel follows the foot of the draught animal.
则痛苦亦步亦趋,如车轮紧随于拖车牲口之足后。
Mind precedes all phenomena,
心先于一切现象,
mind matters most, everything is mind-made.
心最重要,一切都是心所造的。
If with a pure mind one performs any action of speech or body,
若言谈举止出于清净之心,
then happiness will follow that person as a shadow that never departs.
则快乐如影随形,须臾不离。
--Dhammapada, I. 1&2.
Agony now, agony hereafter, the wrong-doer suffers agony in both worlds.
作恶的人,现在受苦,未来受苦,会在现在、未来两世界受苦。
Agonized now by the knowledge that he has done wrong,
现在受苦,因为认知到自己做错了,
he suffers more agony, gone to a state of woe.
未来堕入恶趣,受苦更多。
Rejoicing now, rejoicing hereafter, the doer of wholesome actions rejoices in both worlds.
作善的人,现在欢喜,未来欢喜,会在现在与未来世都感到欢喜。
Rejoicing now in the knowledge that he has acted rightly,
现在欢喜,因为知道自己做得对,
he rejoices more, gone to a state of bliss.
未来生到善趣,更加欢喜。
--Dhammapada, I. 17&18.
第五天
Birth is suffering; ageing is suffering;
生是苦;老是苦;
sickness is suffering; death is suffering;
病是苦;死是苦;
association with the unpleasant is suffering;
怨憎会是苦;
dissociation from the pleasant is suffering;
爱别离是苦;
not to get what one wants is suffering;
求不得是苦;
in short, attachment to the five aggregates is suffering.
简言之,对五蕴的执取就是苦。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 Sajyutta Nikaya, LVI(XII). ii. 1.
Chain of Conditioned Arising 缘起
Forward Order: 流转次第:
With the base of ignorance, reaction arises;
缘无明,所以行生;
with the base of reaction, consciousness arises;
缘行,所以识生;
with the base of consciousness, mind and body arise;
缘识,所以名色生;
with the base of mind and body, the six senses arise;
缘名色,所以六处生;
with the base of the six senses, contact arises;
缘六处,所以触生;
with the base of contact, sensation arises;
缘触,所以受生;
with the base of sensation, craving and aversion arise;
缘受,所以爱生;
with the base of craving and aversion, attachment arises;
缘爱,所以取生;
with the base of attachment,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rises;
缘取,所以有生;
with the base of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birth arises;
缘有,所以生生;
with the base of birth, ageing and death arise,
缘生,所以有生、老、病、死,
together with sorrow, lament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s and tribulations.
连同愁、叹、身苦、心忧及恼生;
Thus arises this entire mass of suffering.
这是诸苦的生起。
Reverse Order: 还灭次第:
With the complete eradication and cessation of ignorance, reaction ceases;
无明灭,于是行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reaction, consciousness ceases;
行灭,于是识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consciousness, mind and body cease;
识灭,于是名色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mind and body, the six senses cease;
名色灭,于是六处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the six senses, contact ceases;
六处灭,于是触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contact, sensation ceases;
触灭,于是受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sensation, craving and aversion cease;
受灭,于是爱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craving and aversion, attachment ceases;
爱灭,于是取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attachment,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ceases;
取灭,于是有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birth ceases;
有灭,于是生灭;
with the cessation of birth, ageing and death cease,
生灭,于是生、老、病、死灭,
together with sorrow, lament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 and tribulations.
连同愁、叹、身苦心忧及恼灭;
Thus this entire mass of suffering ceases.
这是诸苦的息灭。
--Paticca-samuppada Sutta, Sajyutta Nikaya, XII(I). 1.
Through countless births in the cycle of existence
经过了不可历数的生死轮回,
I have run, not finding although seeking the builder of this house;
我曾奔走寻找轮回建造者;
and again and again I faced the suffering of new birth.
但一次又一次,我面对新生的苦痛,
Oh house builder!
喔!轮回之建筑师,
Now you are seen.
我终于找到你了,
You shall not build a house again for me.
你无法再为我起造屋子了。
All your beams are broken,
梁已毁,
the ridgepole is shattered.
栋已摧,
The mind has become freed from conditioning;
心从诸行中解脱出来;
the end of craving has been reached.
已经达到贪的止息。
--Dhammapada, XI. 8&9(153&154).
When past conditioning is erased and no fresh one produced,
当过去的诸行都根除了,并且也无新的产生,
the mind no longer seeks for future birth.
心不再企求来生。
The seed consumed, cravings no more arise.
种子耗尽,渴爱不再。
Such-minded wise ones cease like [the flame of] this lamp.
智者的心有如灯熄焰灭。
--Ratana Sutta, Sutta Nipata, II. 1.
第六天
Impermanent are all compounded things.
诸行无常,
When one perceives this with true insight,
洞察及此,
then one becomes detached from suffering;
便能离苦;
this is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此即净化之道。
--Dhammapada, XX. 5(277).
The gift of Dhamma triumphs over all other gifts;
法的赠礼超越其它,
the taste of Dhamma triumphs over all other tastes;
法的况味无与伦比,
the happiness of Dhamma triumphs over all other pleasures;
法的快乐至胜无上,
the eradication of craving triumphs over all suffering.
渴爱止息超越诸苦。
--Dhammapada, XXIV. 21(354).
第七天
Everything that arises in the mind is accompanied by sensation.
所有在心中所生起的(诸法),皆有感受伴随而生。
--Mulaka Sutta, Avguttara Nikaya, VIII. Ix. 3(83).
“From what base arise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in men?”
人的念头思想从何而来呢?
“From the base of mind and matter, sir.”
是以心物(名色)为所缘。
--Samiddhi Sutta, Avguttara Nikaya, IX. Ii. 4(14).
Through the sky blow many different winds,
空中吹拂许多不同的风,
from east and west, from north and south,
东风、西风、南风、北风,
dust-laden and dustless, cold as well as hot,
尘埃风、无尘风,寒风和暖风,
fierce gales and gentle breezes--many winds blow.
猛烈狂风、和煦微风──许多不同的风吹送。
In the same way, in this body,sensations arise,
同样地,身体内也有许多感受生起,
pleasant, unpleasant, and neutral.
愉悦的、不愉悦的、中性的,
When a bhikkhu, practising ardently,
当比丘(修行者)专注地练习时,
does not neglect his faculty of through understanding
不要疏忽过程里的每一个感受。
then such a wise person fully comprehends all sensations.
于是,这样的聪明人完全体验所有的感受。
And having fully comprehended them, within this very life he becomes freed from all impurities.
经由全然地领略这些感受,他在这一生,便能从所有染污不净中解脱。
At his life's end, such a person, being established in Dhamma and understanding sensations perfectly, attains the indescribable stage.
完全成熟于法并彻底了知感受的人,当生命结束时,便能达到一种无法言诠的境地。
--Pathama Akasa Sutta, Sajyutta Nikaya, XXXVI(II). Ii. 12(2).
Whenever and wherever one encounters
不论何时何地,
the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of the mental-physical structure,
只要你历历分明于身心结构的生灭,
one enjoys bliss and delight, [which lead on to]
便能享受到欢喜和喜悦,
the deathless stage experienced by the wise.
这种欣喜,引领我们走到那智者的无死之境。
--Dhammapada, XX. 15(374).
Homage to the liberated, the all conquering, the fully self-enlightened.
礼敬解脱、降伏一切(烦恼)、完全自觉者。
To the Buddhas of the past,
礼敬过去诸佛,
to the Buddhas yet to come,
礼敬未来诸佛,
to the Buddhas of the present always I pay respects.
礼敬现在诸佛。
To the Dhammas of the past
礼敬过去诸法,
to the Dhammas yet to come,
礼敬未来诸法,
to the Dhamma of the present always I pay respects.
礼敬现在诸法。
To the Sanghas of the past,
礼敬过去僧伽,
to the Sanghas yet to come,
礼敬未来僧伽,
to the Sanghas of the present always I pay respects.
礼敬现在僧伽。
By walking on the path of Dhamma,
走在学法的道上,
from the first step to the final goal,
从最初始至最终,
thus I revere the Buddha,
我礼敬佛,
thus I revere the Dhamma,
我礼敬法,
thus I revere the Sangha.
我礼敬僧。
Homage to the Buddha: 礼敬佛陀:
Such truly is he: free from impurities,
佛陀确已从染污不净中解脱,
having destroyed all mental defilements,
解销所有尘垢,
fully enlightened by his own efforts,
自力而证圆觉,
perfect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理论实修兼备,
having reached the final goal,
临莅最终目标,
knowing the entire universe,
了知世间一切,
incomparable trainer of men,
无比调御丈夫,
teacher of gods and humans,
一切天人导师,
the Buddha, the Exalted One.
唯我佛陀世尊。
Homage to the Dhamma: 礼敬诸法:
Clearly expounded is the teaching of the Exalted One,
世尊教法详明切,
to be seen for oneself,
学人皆可自明了,
giving results here and now,
当下能得知成果,
inviting one to come and see,
邀君即来即得见,
leading straight to the goal,
直指标的无曲折,
capable of being realized for oneself by any intelligent person.
有智之人自可解。
Homage to the Sangha: 礼敬僧伽:
Those who have practised well
form the order of disciples of the Exalted One.
修行圆满诸弟子,世尊僧团得久住。
Those who have practised uprightly
form the order of disciples of the Exalted One.
修行正直诸弟子,世尊僧团得久住。
Those who have practiced wisely
form the order of disciples of the Exalted One.
修行智敏诸弟子,世尊僧团得久住。
Those who have practised properly
form the order of disciples of the Exalted One.
修行切当诸弟子,世尊僧团得久住。
That is, the four pairs of men, he eight kinds of individuals, these form the order of disciples of the Exalted One.
四双八辈诸弟子,世尊僧团得久住。
worthy of offerings, of hospitality, of gifts, of reverent salutation, an incomparable field of merit for the world.
虔诚礼敬勤供养,世间无比大福田。
--Dhajagga Sutta, Sajyutta Nikaya, XI(I). 3.
第八天
Impermanent truly are compounded things,
诸行确实无常,
by nature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自然生起自然灭去。
If they arise and are extinguished,
如果它们生起后,从此就止息再无后续,
their eradication brings happiness.
则其止息便能引生喜乐。
--Maha-Parinibbana Suttanta, Digha Nikaya, 16.
When faced with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面对变动不已的生活,
one's mind remains unshaken, sorrowless, stainless, secure;
心中该保持坚定、稳固、不悲、无染,
this is the greatest welfare.
这是最大的福祉。
--Maha-Mavgala Sutta, Sutta Nipata, II. 4.
Tying a piece of wood over her belly to make herself look pregnant,
旃遮在肚子里缠了块木头,装作怀孕的样子,
Cinca abused [the Buddha] in the midst of all the people.
然后到跑到群众间辱骂佛陀。
By peaceful, gentle means the king of sages was victorious.
世尊只以平静、温和的方式(便善巧地处理了此难题)。
By the power of such virtues may you be blissfully triumphant!
愿我们也都能以这种德行的殊胜力量获得安祥!
--Buddha-Jayamavgala Gatha.
You are your own master,
你是自己的主人,
you make your own future.
未来掌握在你手中。
Therefore discipline yourself
好好地锻炼自己,
as a horse-dealer trains a thoroughbred
就像马贩调教纯种好马一样。
--Dhammapada, XXV. 21(380).
第九天
Wisdom is knowing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智慧就是能以不同的方式了知事物。
--Atthasalini.
Give charity out of devotion,
出于虔诚布施服务,
always maintain the moral precepts,
总是持守道德信念,
find delight in meditation,
领略禅修的喜悦,
and you will attain the celestial life.
如此,便会体验到天人的生活。
--Dukkappattadigatha.
第十天
Make an island of yourself,
建一座自己的岛,
make yourself your refuge; there is no other refuge.
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皈依处,此外别无皈依处。
Make truth your island,
让法成为自己的岛,
make truth your refuge; there is no other refuge.
让法成为自己的皈依处,此外别无皈依处。
--Maha-Parinibbana Sutta, Digha Nikaya, 16.
Go your ways, oh monks,
比丘们!走自己的路。
for the benefit and happiness of many,
为了众生的幸福和快乐,
out of compassion for the world,
为了慈悲世间,
for the good, benefit, and happiness of gods and men.
为了人天的利乐和幸福,
Let no two go in the same direction.
不要有两人走相同的路!
Teach, oh monks, the Dhamma, which is beneficial at the beginning, in the middle, and at the end * both the spirit and the letter of it.
喔!比丘们!正法是初善、中善、后善之文与义,
Make known the Noble Life, which is
使人们知道梵行,
fully complete [requiring no addition] and pure [requiring no subtraction].
是全然完备(不须再添)并且清净的(不须再减)。
There are beings with only a little dust in their eyes who will be lost unless they hear the Dhamma.
有些人眼中只有一些翳,但若不闻法,将会迷失;
Such persons will understand the truth.
这些人终会了知真理。
--Dutiya Marapasa Sutta, Sajyutta Nikaya, VI(I). 5.
Those phenomena arising from a cause,
现象生起必有原因,
of these the Enlightened One has told the cause and also their cessation;
觉者己经指出诸法的原因及其寂灭;
this is the 'doctrine' of the Great Recluse.
这是大沙门的教旨。
--Vinaya, Mahavagga, I. 23(40).
Vipassana means observing reality in a special way, by going beyond apparent truth.
内观(毘钵舍那)是以透视表面事相的特别方式来察觉实相。
--Ledi Sayadaw, Paramattha Dipani.
In the seen there will be only the seen;
看,就单纯地只是看,
in the heard there will be only the heard;
听,就单纯地只是听;
in the smelled, tasted, touched there will be only the smelled, tasted, touched;
鼻闻,舌尝,身体接触,就只是闻,只是尝,只是触,
In the cognized there will be only the cognized.
觉知时,也就只是单纯地觉知。
--U dana, I. x.
“Feeling the entire body I shall breath in”; thus he trains himself.
「我入息时要感觉着全身」,要这样训练自己。
“Feeling the entire body I shall breathe out”; thus he trains himself.
「我出息时要感觉着全身」,要这样训练自己。
--Maha-Satipatthana Sutta, Digha Nikaya, 22.
Experiencing sensation everywhere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body,
体验身体范围内的每一处感受,
he understands, "I am experiencing sensation everywhere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body.
并当下了知,「我在体验身体范围内的每一处感受」。
Experiencing sensation wherever there is life within the body,
体验身体内有生命之处(活的地方)的感受,
he understands, "I am experiencing sensation wherever there is life within the body.
并当下了知,「我在体验身体内有生命处的感受」。
--Pathama Gelabba Sutta, Sajyutta Nikaya, XXXVI(II). i. 7.
Thus he abides observing body in body internally;
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
he abides observing body in body externally;
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
he abides observing body in body both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
he abides observing the phenomenon of arising in the body;
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
he abides observing the phenomenon of passing away in the body;
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
he abides observing the phenomenon of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in the body.
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Now his awareness is established.
于是清楚觉知:
"This is body."
「这是身体。」
This awareness develops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ere is mere understanding and mere observation,
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
and he abides detached and does not cling to anything in the world.
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This, oh bhikkhus, is how a bhikkhu really abides observing body in body.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Maha-Satipatthana Sutta, Digha Nikaya, 22.
Refuge in the Triple Gem: 皈依三宝:
I take refuge in the Buddha.
我皈依佛。
I take refuge in the Dhamma.
我皈依法。
I take refuge in the Sangha.
我皈依僧。
The Five Precepts: 五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killing living creatures.
我持守「不杀生」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taking what is not given.
我持守「不偷盗」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sexual misconduct.
我持守「不邪淫」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wrong speech.
我持守「不妄语」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intoxicants, which are causes of intemperate behavior.
我持守「不饮酒(烟酒毒品)」戒。
The Eight Precepts: 八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killing living creatures.
我持守「不杀生」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taking what is not given.
我持守「不偷盗」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incelibacy.
我持守「不淫」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wrong speech.
我持守「不妄语」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intoxicants, which are causes of intemperate behavior.
我持守「不饮酒(烟酒毒品)」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eating at the wrong time.
我持守「不非时食」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dancing; singing, instrumental music ; worldly entertainments; adorning oneself with garlands, perfumes, or cosmetics; wearing jewelry.
我持守「不着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戒。
I undertake the rule of training to abstain from using high or luxurious beds.
我持守「不坐卧高广大床」戒。
 
巴利文字汇
Acariya 轨范师。
Adhitthana 坚强的决心,十波罗蜜之一。
Akusala 不善的,有害的。为 kusala 之反义字。
Ananda 妙乐。
Anapana 呼吸。觉知呼吸(Anapana-sati)。
Anatta 无我,无本质,无实体。与无常、苦同为现象的三项基本特性。参见 lakkhana 条。
Anicca 无常,短暂,变化。与无我、苦同为现象的三项基本特性。参见 lakkhana 条。
Arahant /arahant 阿罗汉。已根除内心所有染污不净的人。参见 Buddha 条。
Ariya 圣者,内心净化至已体验涅盘者,圣者从须陀洹(预流果)到阿罗汉共有四层次。
Ariya atthavgika magga 八圣道。参见 magga 条。
Ariya sacca 圣谛。参见 sacca 条。
Asubha 不净的,不讨人喜欢的,丑陋的。反义字 subha,纯净,美丽。
Assutava /assutavant 未被教导的人。没有听闻过真理,连闻慧都没有的人,因此在解脱道上一步都迈不出去。反义字为sutava。
Avijja 无明。是「缘起炼」的第一环。与贪、瞋合称为心的三个主要染污不净(三毒)。这三毒是心的不净根源,痛苦的来源。同义字为 moha。
Ayatana 处,领域,范围。尤指觉受的六个领域(salayatana)(六处)即:身体的五根,加上意根及与之相应的对象(六尘);也就是:
眼(cakkhu)及色(rupa)
耳(sota)及声(sadda)
鼻(ghana)及香(gandha)
舌(jivha)及味(rasa)
身(kaya)及触(photthabba)
意(mano)及法(dhamma)。
Bala 力量。五力是信力(saddha),精进力(viriya),念力(sati),定力(samadhi)及慧力(pabba);未充分发展则称为五根,参见 indriya 条。
Bhavga 消融。内观修行的一项重要历程。体验到整个身体上粗重的感受消融成微细的振动,持续地生起、灭去。
Bhava 有。Bhava-cakka(有轮),参见 cakka 条。
Bhavana 心智培育,修行;修行分两部分:修止(samatha-bhavana修奢摩他),可以得定(samadhi);修内观(vipassana- bhavana修毗婆奢那),可以得慧(pabba)。修止能达禅那,修观可达解脱。参见jhana、pabba、samadhi、vipassana条。
Bhavana-maya pabba 修慧,修所成慧。参见 pabba 条。
Bhavatu sabba mavgalaj 愿一切众生快乐。
Bhikkhu (佛教的)比丘,禅修者。女性为比丘尼(Bhikkhuni)。
Bodhi 菩提,觉悟。
Bodhisatta 菩萨,原意「觉有情」,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习惯用于指未达完全觉悟前的悉达多·乔达摩。
Bojjhavga 菩提分,达到觉悟的要件。七菩提分或七觉支为:念菩提分(sati)、择法菩提分(Dhamma-vicaya)、精进菩提分(viriya)、喜菩提分(piti)、轻安菩提分(passaddhi)、定菩提分(samadhi)、舍菩提分(upekkha)。
Brahma 梵天;在印度教中指最高阶的众生,传统上认为全能的造物神祇,但佛陀归之为众生之一,即会毁,也会死。
Brahma-vihara 梵住,无量心。有四心为生于梵天的资粮,即: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kha)。
Brahmacariya 依禅修而能次第开发此四无量心。
梵行;清净、离欲的生活。
Brahmana 婆罗门,原意是纯洁的人。传统上指印度种性制度中的祭司,此种人是靠神(Brahma梵天)来解救或解脱,不同于沙门(samana)。佛陀称已经自净其意的人为真正的婆罗门,亦即阿罗汉(arahat)。
Buddha 佛。觉者,发现解脱之道,实践解脱之道,并经由自己的努力达到最高目标的人。有两种佛:
1)辟支佛(pacceka-buddha);独觉圣者。自己觉悟成道但无法布道。
2)三藐三佛陀(samma-sambuddha):等正觉,能够教导他人。
Cakka 轮。Bhava-cakka(有轮),即苦的过程,相当于轮回(sajsara)。Dhamma-cakka(法轮),即解脱的教导或过程。
Cinta-maya-pabba 思慧,思所成慧。由思维得来的智慧。参见 pabba 条。
Citta 心。Cittanupassana(心念住)。参见 satipatthana 条。
Dana 布施,十波罗蜜之一。
Dhamma 法,现象,心的对象,自然,自然的法则,解脱的法则(正法);此即觉者的教导。Dhammanupassana(法念住)。参见 satipatthana 条。(梵文为dharma)。
Dhatu 元素;特质。参见 maha-bhutani 条。
Dosa 瞋恚。与贪爱(raga)及愚痴(moha)同为心的三个染污不净(三毒)。
Dukkha 苦。三特性之一,见 lakkha na条。第一圣谛,参见 sacca 条。
Gotama 乔达摩,佛陀家族的姓氏。(梵文是Gautama)。
Hinayana 小乘。其它教派的拥护者贬称上座部佛教的用词。
Indriya 根。在本书中用来指称六个感官(六根),见 ayatana 条;及心的五力,参见 bala 条。
Jati 生;存在。
Jhana 禅那,静虑。修习奢摩他,有八阶的禅那状态。修习成功,可获致安宁与喜悦,但无法根除内心深处的不净烦恼。
Kalapa /attha-kalapa 极微。次原子粒子,事物最小无法分割的最小单位。由四大及其四特性合成。参见 maha-bhutani 条。
Kalyana-mitta 本义是「益友」。指引导达致解脱之人,即精神导师。
Kamma 业。行为,特指日后将产生果报的行为,参见 savkhara 条。(梵文为karma)。
Kaya 身。Kayanupassana(身念住)。参见 Satipatthana 条。
Khandha 蕴。人体是由五蕴组成:色(rupa),识(vibbana),想(sabba),受(vedana),行(savkhara)。
Kilesa 烦恼,负面情绪,心的不净。潜藏在潜意识里的不净染污(Anusaya kilesa随眠烦恼)。
Kusala 善的,有益的。反义字为 akusala。
Lakkhana 特征,记号,特性。三基本特性为无常(anicca),苦(dukkha)及无我(anatta)。头两个是有为法所共有,第三个为有为及无为法所共有。
Lobha 贪,与 raga 同义。
Loka 1.大宇宙,指器世间,世界;2.小宇宙,指身心结构(有情世间)。Loka-dhamma(世间的盛衰、荣枯)。
Magga 道。导致离苦解脱的八正道(Ariya atthavgika magga)分三个层面:
I.戒(sila),道德,言语和身体行为的清净:
i.正语(samma-vaca);
ii.正业(samma-kammanta);
iii.正命(samma-ajiva);
II.定(samadhi),专注,主宰自己的心。
iv.正精进(samma-vayama);
v.正念(samma-sati);
vi.正定(samma-samadhi);
III.慧(pabba),智慧,完全净化内心的洞见。
vii.正思惟(samma-savkappa);
viii.正见(samma-ditthi);
道(Magga)是第四圣谛,参见 sacca 条。
Maha-bhutani 四元素(四大),一切物质的组成要素:
地大(坚)(Pathavi-dhatu);
水大(湿)(apo-dhatu);
火大(暖)(tejo-dhatu);
风大(动)(vayo-dhatu)。
Mahayana 大乘。佛灭后五百年兴起的佛教,流传于藏、汉、蒙、越南、韩国、日本。
Mavgala 幸福,快乐。
Mara 死;恶力,魔。
Metta 慈。无私的爱和善念。纯净心的特性之一。十波罗蜜之一。Metta-bhavana(慈心观),有系统地培养慈心的一种方法。
Moha 愚痴。与avijja同义。与贪欲(raga)及瞋恚(dosa)合为心的三个主要染污不净(三毒)。
Nama 心。Nama-rupa(名色)。Nama-rupa-viccheda(人死时或体验到涅盘时的名色分离)。
Nibbana 涅盘。从苦解脱。苦的止息。(梵文为nirvana)。
Nirodha 中止,息灭,经常用做涅盘的同义字。苦之灭谛(Nirodha-sacca),四圣谛之第三谛。参见 sacca 条。
Nivarana 障碍。障碍心性发展的五个障碍(盖)是:贪爱(kamacchanda)、瞋恨(vyapada)、身或心的怠惰(thinamiddha)、掉悔(uddhacca-kukkucca),怀疑(vicikiccha)。
Olarika 粗重的。反义字为 sukhuma。
Pali 巴利文。记载佛陀教导的文字,此后成为这种文体的语言。史学、语言学、考古学的研究显示,巴利语是佛陀在世时北印度使用的一种语言。后来佛经被翻成梵文,梵文纯粹是文学上用的文体。
Pabba 智慧。修行八正道中的第三类,见magga。智慧有三种:闻慧(suta-maya pabba)、思慧(cinta-maya pabba)、及修慧(bhavana-maya pabba)。这三者,唯有第三种(修慧)才能完全净化内心。修慧是从修习内观的训练而来的,智慧是五力、七菩提分、及十波罗蜜之一。
Parami/paramita 波罗蜜、波罗蜜多。福慧资粮,美德,消融我执而达到解脱的美好品德。十波罗蜜为:布施、持戒、舍离、智慧、精进、忍辱、实相、坚决、慈爱、平等心。
Paticca samuppada 缘起,因果链。由于无明,因此而有生生世世流转不停的痛苦。
Puja 礼拜,崇敬。佛陀说,对他表示崇敬的唯一恰当方式是从始至终都实际修习他的教导。
Pubba 功德。功德能使人今生及来世快乐幸福,对在家人来说,功德包括布施(dana)、持戒(sila)、禅修(bhavana)。
Raga 贪欲。与瞋恚及愚痴共称心的三个染污(三毒)。
Ratana 宝。Ti-ratana(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Rupa 1.物质;2.色。参见 ayatana、khandha 条。
Sacca 真谛。ariya-sacca(四圣谛):
1.苦谛(dukkha-sacca);
2.集谛(samudaya-sacca);
3.灭谛(nirodha-sacca);
4.道谛(magga-sacca)。
Sadhu 善哉,说的好,认同的表示。
Samadhi 定,三学中的第二项。定学的极致,可以达到禅那(jhana),但仍无法完全解脱内心烦恼。定有三种:
1.剎那定(khanika samadhi);
2.近行定(upacara samadhi);
3.安止定(appana samadhi);禅那(jhana)的境地。有了剎那定就足够开始修习内观。
Samana 沙门,托钵僧,指出家修行的人。婆罗门靠神来救赎或解脱,但托钵僧由己力寻求解脱。佛陀及其徒众,过的是寺院生活,可称为沙门。但其它非追随佛陀的修行人也可以此称之。
Samatha 寂止。Samatha-bhavana(修止),与修定(samadhi)同义。
Sampajana 有正知(sampajabba),参见下条。
Sampajabba 正知,时时彻知无常,在感受的层次上洞见整个身心现象无常的本质 。
Samsara 生死轮回。
Samudaya 集,生起。Samudaya-dhamma,生起的现象。Samudaya-sacca,苦之集谛,第二圣谛。
Savgha 僧。比丘僧、比丘尼僧是佛法中的出家众。贤圣僧,指体证涅盘的僧众。
Savkhara 行,指心理方面的习性反应,心理的制约。五蕴之一,也是缘起因果链的第二环。日后会产生果报的savkhara(行为)称作业(kamma),因此一个人的未来如何,实际上是由savkhara负责的。(梵文为sajskara)。
Savkharupekkha 行舍。行舍是对「行」保持平等心,为内观之一境界,是「消融」后之体验。原本潜藏于潜意识的随眠烦恼,在消融后会浮现到意识表层,并显为身体感受,对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内观禅修者便不会再造作新业而旧有的行蕴便得以根除。如此修习,渐能将所有旧的习性反应根除。
Sabba 想,判别,辨别。五蕴之一。想蕴通常受到个人过去的业行所制约,而对事实产生错觉。在修习内观时,想蕴转化成智慧,对实相如实了知。它变成了无常想(anicca-sabba),苦想(dukkha-sabba),无我想(anatta-sabba)及不净想(asubha-sabba)。
Sarana 依止,庇护。Ti-sarana(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Sati 念,觉知。为八圣道、五力及七觉支之一项。Anapana-sati(觉知呼吸)。
Satipatthana 念住,觉知的建立。念住有四个相互关联密切的部份:
1.身念住(kayanupassana);
2.受念住(vedananupassana);
3.心念住(cittanupassana);
4.法念住(dhammanupassana);
四者都包含感受的观察,因为感受直接与身心相关联。大念住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nta,长部第22经)为描述内观修习法的主要理论依据。
Sato 觉知。Sato sampajabbo(经由观察感受,了彻身心结构无常的觉知)。
Siddhattha 悉达多,释尊的名字。意指完成工作的人(义成)。(梵文为Siddhartha)。
Sila 戒,道德规范。戒除身、语方面伤害自身及他人的行为,三学的第一项。在家众日常生活中守五戒。
Sotapanna 须陀洹,预流,初入圣人之流、已体证涅盘者。
Sukha 乐。反义字为 dukkha a苦。
Sukhuma 微细的。反义字为 olarika 粗重的。
Suta-maya-pabba 闻慧,闻所成慧。
Sutava/sutavant 声闻,受教的人,已有闻慧的人。
Sutta 经,佛陀或其大弟子们所指导的教示。(梵文为sutra)。
Tanha 贪爱。依字面意思是渴爱。包括贪爱心及其相反的瞋恨。佛陀在其首次开示的转法轮经(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中即明确指出贪爱为苦因。佛陀指出,在缘起流转中,渴爱是缘身受而生起的反应。
Tathagata 如来,修道者达到终极实相。特指觉悟的人,通常指佛陀。
Theravada 上座部。上座系统的佛法,意指长者的教导。佛陀的教导,经由此系统流传保存于南亚地区(缅甸、斯里兰卡、泰国、高棉、寮国)。一般认为这是最原始的佛法。
Ti-lakkhana 参见 lakkhana 条。
Tipitaka 三藏,原意是三个篮子。佛法的三大部类:
1.律藏(Vinaya-pitaka),寺院规范的汇集。
2.经藏(Sutta-pitaka),开示的汇集。
3.论藏(Abhidhamma-pitaka),高级教学,尤其是佛法哲学的系统诠注。(梵文为Tripitaka)。
Ti-ratana 参见 ratana 条。
Udaya 生起。Udayabbaya(生起及灭去),亦即无常,也作 udaya-vyaya,生起灭去的实相,可经由观察自身感受的瞬息变化而得到体验。
Upadana 执着。
Upekkha 平等心。心无贪爱、瞋恨及无明,为四梵住(Brahma-vihara)、七觉支及十波罗蜜之一要项。
Uppada 生起。Uppada-vaya(生起及灭去)。Uppada-vaya-dhammino(生起灭去的特性)。
Vaya / vyaya 灭去,毁坏。Vaya-dhamma(灭去的现象)。
Vedana 受蕴。五蕴之一,佛陀指出受蕴同时兼含身、心两范畴,因此受蕴提供一个管道去检视身心整体。佛陀指出,在缘起流转中,爱为苦本,受为爱本。学习客观地去观照受蕴,便能避免引生新的爱恶。并且能直接体验自己内在无常的本质。这种体验对培养放下执着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能获致心的解脱。
Vedananupassana 受念住。观照身体的感受。
Vibbana 识,认知。五蕴之一。
Vipassana 观,内观。能完全净化内心的向内观察,特别指观察到身心无常、苦、无我的本质。Vipassana-bhavana(内观修习)-经由观察自己身心实际的感受,有系统地培养内观的能力。
Viveka 离执,放下,分别的智慧、明。
Yatha-bhuta 如实,存在的实相。Yatha-bhuta-bana-dassana(如实智,如其本然了悟实相的智慧)。
 
 
来吧,世人们!
Come, people of the world!

--------------------------------------------------------------------------------
前言
这本小书收集了葛印卡老师(Sri S.N.Goenka)在他传授的十日内观课程中所唱诵的印度文诗偈(dohas,多哈)。多年来,这些诗偈给了他的学生极大的启发。现在,这些诗偈以罗马拼音记录下来,并翻译成英文(中文),以利益全世界读讲英文(中文)的学生。
多哈(doha)是一种极受欢迎的印度诗的体裁,很接近佛陀常用的偈颂(gathas,伽陀)。即使到了今天,它仍然是印度文化中重要的一部份。多哈之所以在印度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是因为印度历代的圣哲一直使用多哈来表达他们神圣崇高的思想。这些多哈诗偈震荡着法的波动。
虽然这些多哈诗偈很有启发性,但是它们绝不应该成为禅修的一部份。在禅修时,行者必须将注意力放在他或她自己的经验上,也就是随时随刻地观察自己身体架构之内的生灭现象。
我们很高兴能够将这几首诗偈交到内观学生及所有有兴趣走在正法道路上的人的手中,一条安祥、快乐且完全解脱的道路。
编辑者
 
第一天
来吧,全世界的人们!
让我们走在法的道路上。
在这条路上有圣者走着,
在这条路上有贤者走着。
法的道路是安详的路,
法的道路是快乐的路。
任何人只要走上法的道路,
都得到无量无边的快乐。
来吧,不分男女!
让我们走在法的道路上。
一步一步走,
让我们不再受苦。
观呼吸、观呼吸,
心静下来了。
心不动摇,而得以清净,
自然得到解脱。
大家都会谈论法,
但是无人真正了解法。
练习净化自己的心 -----
这才是真正的法。
法非专属印度或佛教,
亦非锡克、耆那、伊斯兰;
法是清净心,
祥和、快乐与安宁。
 
第二天
一刻一刻又一刻,
生命不停地流逝。
要善用每一刻,
逝去的时光永不再来。
法不是盲目的信仰,
法不是错误的行为,
法不是虚假的想象;
法是实相的本质。
观呼吸、再观呼吸,
实相自然显露。
观实相、再观实相,
就可以达到究竟的实相。
宗派不是法;
法不树立门墙。
法教人无分彼此,
法教人慈爱。
吸入的气息,呼出的气息 -----
如果能够保持持续的觉知,
就可以切断业的纠结,
趋向最高的福祉。
在内心的世界中
一旦有不净烦恼生起时,
我变得不安,
也使得外在的世界不安起来。
愿我及这个世界
能远离不安,
这是生活的艺术,
这是纯净的法。
 
第三天
转化身体的行为,
转化言语的行为,
转化心意的行为 -----
这是法的核心。
服务他人是美德;
伤害他人是罪恶。
善行带来快乐;
罪恶导致痛苦。
正当的行为是法,
错误的行为是罪。
正当的行为创造快乐,
错误的行为带来痛苦及折磨。
观察自己。
了解自己。
除非认识自己,
否则无法止息存在的折磨。
法的八正道
是世尊佛陀所教导的。
一步一步地遵循八正道,
你将达到解脱,涅盘。
戒、定、慧 ------
这是纯净的法的核心,
能转化所有
身、口、意的行为。
这是自然的法则,
放诸四海而皆准:
染污的心永远不安,
无染的心则有安乐。
 
第四天
能控制自己的言语是好的,
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是好的。
但是一个能控制自己心意的人
才是个真勇士。
戒、定、慧 -----
是幸福的宝藏,
赐予所有的快乐,
除去所有的苦恼。
善哉,能持戒;
善哉,能修定;
善哉,能唤醒内在的智慧,
来医治生命中的毛病。
当一个守戒的人修定,
内在的智慧就被唤醒了。
在内心深处的结
就很容易地解开了。
愿智慧生起,强而有力,
扩展到整个身心,
使每一个原子有生气,
净化整个心灵。
戒、定、慧 -----
会三归一而同流。
跃入这三者的合流中,
我们将渡到苦海的彼岸。
 
第五天
真正的恒河、耶菩那、萨罗由
是戒、定、慧。
在这三条河合流的地方,
涅盘显现出来。
改正你的意业
心是最为先的,也是首要的
身业及口业
是心的产物。
随着心的意愿,
会结出如下的果实:
不净的心产生痛苦,
清净的心给予快乐。
心可以是邪恶的或仁慈的,
心可以是敌人或朋友。
一旦心转化了,则一切都转化了,
所以要使你的心真正地纯净。
 
第六天
心可以是邪恶的或仁慈的,
心可以是敌人或朋友。
当心清净的时候,
安祥与快乐在生命中扩散开来。
热烈地奋勉、炽热的燃烧起来吧!
把渣滓燃烧殆尽才有纯净。
真金必须经过焠炼
才会纯净。
我们有三种束缚:
贪爱、嗔恨与我慢。
有三种方法可以打破羁绊:
守戒、正定与智慧。
我执(自我中心)
是生(出生)、异(毁坏)、灭(死亡)的根本。
除非我执已经消除,
生死的折磨与恐惧将永无尽止。
 
第七天
戒是法的地基,
定是法的墙壁,
慧是屋顶 -----
幸福的吉宅。
在感官的欲乐中翻滚、翻滚,
我们不停地在打死结。
观察、观察再观察,
我们解开所有的死结。
只要心中仍有贪爱,
只要心中仍有嗔恨,
就会有痛苦,只有痛苦;
心中的痛苦没有办法涤除掉。
 
第八天
法是我们的老师,
法是我们的护卫。
如果我们须臾不离法,
我们就受到保护。
贪爱越深,
嗔恨就越深。
嗔恨越深,
痛苦就越深。
没有比贪爱更重的疾病,
没有比嗔恨更脆弱的东西。
没有比无明更愚蠢的东西,
没有比法更健全的东西。
 
第九天
法是我们的兄弟、
伴侣、帮手、朋友。
让我们与法并驾齐驱,
把我们的爱献给法吧!
高兴的时候不手舞足蹈,
痛苦的时候不号淘大哭,
对二者保持平稳心,
这是真正的快乐。
既已得到这个人身;
既已得到无价的法。
现在,以着信心和精进,
解开心里的束缚吧!
 
第十天
在这个苦恼的世间,
我看不到一个快乐的人。
愿纯正的法在世上升扬,
带给所有人快乐。
很幸运的,我们有
正法的肥皂和水。
来吧!我们必须自己洗净
心中的污秽。
神圣、神圣的法,
结出了吉祥的果实。
内心的结打开了,
心变得纯净无瑕。
投入内心的深处,
整个身心充满了
法的正色
没有其它的颜色可以再浸染它。
愿嗔恨与恶意
一丝都不存留。
愿爱心与善念
充满身体、心灵与生命。
愿爱心的涟漪
扩散在心湖之中。
愿每一个毛孔发出这个音声,
愿一切众生快乐!
愿每个男人安住于法中,
愿每个女人遵循法,
愿孩子们身心充满了法,
来使这个家庭快乐。
 
第十一天
愿以我的功德
来和所有的人分享。
愿这广大无边的法
能利益所有的人。
愿以我的快乐与安祥
来和所有的人分享。
愿这广大无边的法
能利益所有的人。
我原谅所有的人,
也希望所有的人原谅我。
所有的人都是我的朋友,
我没有敌人。
让我们来礼敬法!
法赐给我们幸福。
法经常护佑着我们。
法的力量真伟大啊!
 
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导 言
  S.N 葛印卡(Goenka), 亦被广泛地尊称为Goenkaji(葛印卡老师),是一位闻名于世界许多国家的禅修导师。在1950年代,他从缅甸的乌巴庆老师(Sayagyi U Ba Khin)那里学到他现在所教导的禅修方法。乌巴庆长者师承乌铁老师(Saya Thet);乌铁老师则师承雷迪尊者(Ledi Sayadaw);雷迪尊者则师承他的老师,如此代代溯源直自佛陀。此方法能由传承的老师们歴时长久地保存下来,实在是殊胜非凡的成就,也因此使得修习此方法的人感恩不已。如今,在世人渴求内心安详之际,葛印卡老师在其有生之年,已成效卓著地将此方法传播开来。撰写本文时,在印度和全世界已有55个内观中心(注:本书中文译稿完成时为113个)及许多临时场地在举办内观课程。每年吸引约四万人参加,而且这数目还在逐年增加中。
 
  尽管葛印卡老师富有个人魅力,而且他的教学方法极为成功,他仍然将所有的成就归于正法的功效。他从不以上师(guru) 自居,或企图成立教派或宗教组织。在教导时,他从不忘提到这个方法受自佛陀,经代代师传而至于他的老师;而他在禅修中因亲身获益而对老师们生出的感激之情,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他不断地强调,他不是在传佛教或任何的「主义」;他所教的方法是普全的,适合任何宗教或哲学背景或信仰的人。
 
  这个传承的标准禅修课,是为期十天的住宿课程。参与的学员要在整整的十天中待在课程场地,遵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他们相互之间须在前九天保持完全静默。课程开始时,他们受持佛陀为在家人制定的五戒 : 戒除杀生,戒除偷盗,戒除妄语,戒除不正当的性行为 (在课程期间,意味着完全独身禁欲),和戒除服用任何毒品、烟酒类。他们先从观息法(¾nāpāna) 开始练习,即观察自然的呼吸。在第四天,当已有了某些专注力时,他们转而练习内观法 (Vipassana),这是以身体的感受为工具,对整个身心的现象做有系统的观察。在最后的一整天,他们练习 Mettā-bhāvanā,即是慈悲观,也就是与众生分享他们所获得的功德。
 
  虽然葛印卡老师来自印度家庭,他却是生长在缅甸,并在那里向他的老师乌巴庆长者学习到这个方法。被乌巴庆长者任命为老师之后,他于1969年因应母亲的疾病离开了缅甸,并在孟买为双亲及其它的十二人传授了一期十日课程。由于他教导的启发和非凡的教授成果,导致更多类似课程的开办,首先是在印度各地的非中心课程,继之在随后相继崛起的中心。自1979年起,他也开始在印度以外的地区传授课程,尤其是在斯里兰卡、泰国、尼泊尔、法国、英国、北美洲、日本、澳洲和纽西兰。今天在这些地区,都已有一个或多个内观中心了。
 
  在这期间,有些禅修者对修习内观产生了困惑,质问什么是内观及什么是四念住 (Satipaµµhāna)。事实上,内观和四念住是同义的。它们是相同的。
 
  为了让禅修者能直接地照着佛陀的教说练习,并消除疑惑,葛印卡老师于1981年12月16日至22日,在孟买附近的总部---法岗 (Dhammagiri)传授了第一次念住经 (Satipaµµhāna Sutta) 的课程。十日课程的行为规范及作息时间维持不变,但如果学员想要的话,可以在休息的时候硏读经文。葛印卡老师的晚间开示解释并详述了这部经典。如此,将法的理论硏究 (pariyatti) 和法的实修 (paµipatti) 做了有利的结合。
 
  葛印卡老师于1990年11月,在澳洲布拉克斯 (Blackheath) 的法地(Dhamma Bh³mi) 开了一期的四念住课程。本书的每一章都是该课程每晚开示的浓缩。内观硏究所 (VRI) 在1998年出版了一本有序文及批注的<大念住经,建立觉知的大本开示>(Mahā-satipaµµhāna Sutta, The Great Discourse on the Establishing of Awareness),而本书是当作该书的姊妹作。含有全部经文的那本,是给来参加课程的禅修学员作为手册用的。本浓缩开示只有简短的经文节录,不应供课堂使用; 在课堂中,学员可以直接地从录像带听到原本的开示。然而,本书可以帮助禅修者在课后复习内容,协助学者更深入硏究经句,也能藉翻译让那些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更加理解,而得其实惠。
 
  「解脱唯有透过修行获得,绝不是只靠讨论。」葛印卡老师的这段话,为这些开示及四念住课程的缘起和理由,做了适切的背景说明。
 
  葛印卡老师总是强调禅修实际修行的重要性; 理论及研究作为实修的辅助。他在四念住的开示中告诫:如果一个中心变成只致力于理论的研究,将是多么的不幸。四念住课程与十日课程一样,采用全日禅修的作息时间表,开示仅限在晚间的一节课。其用意在使参与者可以在理论的基础上直接地探究和体验自身的内在实相,而不被吸引掉入只从事智力的辩论。智力的研究并非不可取,但诚如葛印卡老师所强调,理论与实践应该并驾齐驱。同样地,在十日课程中,开示的教导是从戒(Sīla,道德) 开始,而后定 (Samādhi,心的主宰) ,乃至慧 (paññā,洞见的智慧),而同时它们也一一地在实践的层面上介绍给禅修者。
 
  参加这个传承的四念住课程的先决条件是,完成了三个十日课程,每日有固定的练习,和维持最起码的戒律 (Sīla),即持守五戒。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经中并无戒律的提示。葛印卡老师在第二天开示的起头就对该背景做了说明: 这部经是为拘楼国 (Kuru) 的人开示的,他们在过去世世代代已经有了坚实的持戒背景。对他们谈戒律是多余的; 他们不但理解,也确认戒的重要性。在今日,来参加这个课程并依据此经来练习的禅修者们,对戒有起码的基本认识及修持,也是很重要的。没有这个道德基础,他们想有效地依照经文的教导去深入练习是不可能的。有很多该经的原始听众在他们的禅修上已相当成熟了,只要些许的指导就能达到更高的阶段。虽然今日不必期待如此的成就,但上四念住课程的学生最起码要在这个禅修上有些实质的经验,并熟悉十日课程的开示。
 
  葛印卡老师在法岗(Dhammagiri)第一次教导四念住课程后,立即接着教导一期一个月的内观课程,这也不是巧合的。从参加四念住课程所获得的深一层理解,形成了修习长课程的必要基础,而事实上,它就是在这个传承中参加长课程的一项要求。这种理解,对持久且单独地致力于修习长课程的禅修者而言,就成了很重要且有益的指引。此外,在长课程的开示中,经常提到这部重要经典的教导,而其它的经典也多所呼应。
 
  佛陀所有许许多多的开示都有特殊的意义和启示。每个开示都是佛陀针对特定的听众,就那时的状况及他们理解程度而演说。甚至只理解到一个或数个开示,通常就足以使禅修者达到最终的目标。不过,这个特定的开示会被挑出来做密集的研究,是因为其原始的听众已具成熟,它可以省略许多准备,而详细地探讨禅修的方法。就其本身而言,它对希望多在理论层次上研究及理解方法,以便加强其修行的旧生,特别有帮助。
 
  第一次的 <念住经> 课程只持续七天整,因为葛印卡老师需要用这段期间来在夜间开示中详解经文。时至今日它仍旧维持这个标准期间。因此,课程的重点在理解经文,及透过一些练习在实践的层面上掌握其含意。当练习已能安住在较深的理论认识上时,它又能在长课程中更趋成熟。
 
  对在课程中的学员而言,能亲自听到佛陀的教说,依其文义直接练习,是重大的启发来源。很多禅修者,即使只有少许的练习,当他们第一次听到佛陀的教说时,都兴奋不已,而且马上就能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理解其意。对没有实修的人而言,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理解缺乏实际体验的层次。很多的禅修者报告,他们感觉到有如佛陀亲自对他们个人说话,为他们而教说。这是觉悟者教法的特质,它们似乎直接说中每位禅修者的体验。
 
  在原本的 <大念住经> (Mahā-satipaµµhāna Sutta)中,也每每在其它的经文中,佛陀以重复述说来做强调和阐明。在本经文的开示中,葛印卡老师以巴利语将全部的经文逐段地念诵,也有相同的效果。佛陀的原始教说,特别地经由内观的的大师,如葛印卡老师,念诵出来时的共鸣,直接引领听众进入更深的禅修中。不过,印行一本书而把当时念诵的所有巴利文打印其中,势必冒呈现大量多余数据的风险,可能会为难读者。因此,本册书将开示和全部经文分开。开示只有经文的节录,和葛印卡老师随后的诠释。必须一提的是,为了读者的方便,在这些节录里有许多重复段落已被删除,而以(…)省略。
 
  完整的巴利原文和译文可以在姊妹作 <大念住经,建立觉知的大本开示> (Mahā-satipaµµhāna Sutta, The Great Discourse on the Establishing of Awareness, VRI, l998) 中找到。 如此,先阅读这些开示而得的背景资料及理解,就能完整地阅读经文。而想要一边精确地练习一边聆听巴利全文得以激励的人,则可以参考葛印卡老师本人的开示或念诵。
 
  这类的摘要是绝不能够完全地捕获原始开示的韵味及影响的。能亲自在现场聆听这些开示是件殊荣,也是非凡的启发来源。因此,这些开示集要试图保留该韵味及其气氛。它们尽可能沿用葛印卡老师原来的用词,也设法以最明晰的方式来浓缩他每一个要点的意思。如果这些集要能够激发所有读者在解脱的正道上做更深入的禅修,它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派屈克 基文-威逊 (Patrick Given-Wilson)
1998年5月
澳洲,布拉克斯(Blackheath)
法地 (Dhamma Bh³mi)
 
巴利语(Pāli)发音的说明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巴利语(Pāli)曾经是北印度的一种口语。在阿育王(Asoka)的时代,它曾经在印度以法敕文(Brāhmi)字母来书写,而且被保存在好几个国家的文字里而得以相传下来。 在罗马拼字中,使用下列一组的区别符号,来表明示其正确的发音。
全套字母由四十一个字体组成:8个元音和33个子音。
 
                元音:                            a,ā,i,ī,u,ū,e,o
 
子音:
软颚音:                        k      kh    g      gh     ª
上颚音:                        c      ch     j       jh     ñ
卷舌音:                        µ      µh     ¹       ¹h     º
齿音:                            t       th     d      dh    n
唇音:                            p      ph    b      bh    m
各种各样的子音:        y,r,l,v,s,h,¼,½
 
元音a,i,u为短音;ā,ī,ū 为长音;e和 o是发长音的,除了前面是两个子音时:deva,mettā;loka,phoµµhabbā。
a就像「about」中的「a」发音;              ā就像「father」中的「a」;
i就像「mint」中的「i」发音;                  ī就像「see」中的「ee」;
u 就像「put」中的「u」发音;         ū就像「pool」中的「oo」。
 
子音c如同「church」中的「ch」发音。所有的送气子音是在正常的无气音之后发出听得见的送气声来。因此 th不像「three」而是更像在「Thailand」中的音,ph不是像「photo」而是相当于「p」伴随着气息的排气发音。
 
卷舌的子音,µ,µh,¹,¹h,º是以舌尖后卷而发出,反之,齿音子音,t,th,d,dh,n,则是舌尖碰触上方牙齿。
 
上颚鼻音,ñ,是如同西班牙语的「señor」中的「ñ」一样。软颚鼻音,ª,就像「singer」中的「ng」发音,但只和它的组群中的其它子音一同出现:ªk、ªkh、 ªg、ªgh。½的发音和ª 的相似,但最通常出现在尾音的鼻音化:「eva½ me sutta½」。巴利语(Pāli)中的 v是个轻音的「v」或「w」,而 ¼是以舌头后卷的发音,几乎是联合的「rl」音。
 
在此文中有梵语(Sanskrit)单字的一些例子。下列的区别字体只出现在梵语(Sanskrit)中,而没有在巴利语(Pāli)中:
 
¥是多元音的「r」,像「ri」以发颤音的「r」发音
Œ是卷舌发音的「sh」;               œ是上颚音的「sh」
 
第 一 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一天结束了。方法及你们的练习仍旧一样。不过,就某种意义来说它是个特别的课程,你们要设法了解,关于方法佛陀是怎么说的。佛陀所有的教导,所有的开示都深具教化,充满智慧,非常珍贵,就像一块大甜饼的每一部份,尝起来全都一样有如甘露,仙馔美味。然而,我们选用大念住经 Mahā-satipaµµhāna Sutta,因为它详细地论及我们的修行方法。
 
   认真的旧生最好能聆听到佛陀的真正教说,能在理论及实践上了解得更清楚,更详实,而不再有任何的困惑。不幸的是,有少数的学生,在方法上未得到适当的基础训练,就开始开班授徒,并且掺和其它方法。在印度,他们只参加过几个课程。他们多半对自己宗派的哲学信仰有强烈的执着。他们仅具浮浅的内观知识,无法正确地教导。参加过他们的课程的内观学员都极为困惑。
 
   在西方也一样,已有人开始根据这个方法做不同形式的教授。只是为了表明有所不同,他们声称他们所教的是四念住Satipaµµhāna,而葛印卡所教的是内观Vipassana。这是极为混淆视听的。四念住就是内观,内观就是四念住。佛陀的直接教说会澄清这点,会从深处来启发,指导及理解正法Dhamma。因此,方法仍旧一样,但晚上的开示会详细地解析这部重要的念住经Satipaµµhāna Sutta。
 
   刚开始,你对佛陀当时所说的古老语言,巴利文(Pāli),可能会觉得陌生。慢慢地,你会开始懂得一些字,再来你就能发展出运用这个语言的知识,然后它就会变成很有启发作用。如果你是个优秀的内观禅修者,你会觉得这些话好似为你而说,好似佛陀在亲自指导你修行一样。而在这起始阶段,只要懂得一些字词就会很有帮助了。
 
三个步骤
   正法有三个面向,或重要步骤。第一个是理论pariyatti: 对佛陀的教导有足够的理智上的了解。从来没有听闻或阅读过觉悟者的教说的人,不能理解正法及其普全的特性。他们只会知道正法就是佛教徒的宗教。他们会把它当作是宗派的哲理信仰,或是个仪式,礼仪,或是宗教祝典,就如同他们所一向从事的一样。听法者sutavā是听闻过正法的人,会了解正法是普全的律法,真理,本质,不会局限于任何派别或群体。听闻了正法后,他会如法修行并应用在生活中,因此与非听法者assutavā相比,他是个幸运的人。非听法者未曾得闻普全的真理,仍旧非常困惑。
   听闻或阅读纯净的正法法语是很好的,能启发及指引我们开始修行。然而,如果你只满足于此而不实践,自以为现在在理智层面上样样都懂了,那么它就成了信仰上的游戏而已。事实上你并不真懂,因为没有直接的体验。你只是接受没有实践的真理,它甚至会成为解脱上的阻碍。因此每一位听法者必须开始修行。
 
  实修Paµipatti,是下一个步骤,修习正法。佛陀在另一个开示中说:
 
    Supaµ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ªgho.
 
   Sāvaka 声闻,意思是听法者sutavā。Sāvaka-saªgho意思是声闻僧,已经听闻了佛陀的教导,也已开始正确地走上正道,也就是善行者supaµipanno。走在正道上,他们会到达解脱的最终目标。实修Paµipatti能克尽此功,光是理论pariyatti则不行。根据理论,你开始理解到身而为人,社会的成员,你一定要在家庭及社会中过合乎道德的生活。如果你干扰了他人的安详与和谐,你怎么能体验到安详与和谐呢?因此你戒绝任何会伤害到其它众生的身体和言语的行为。你戒绝杀生,偷盗,邪淫,说谎,恶语,背地中伤或说无用又没意义的话来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以及吸食任何的麻醉品。你也知道戒绝不善的行为是利益了你自已,而不单只是他人。除非你在心中产生了极大的不净染污,诸如:贪婪、渴爱、瞋恚、自我意识、和恐惧,否则你不会造做这类的不善行为。一旦你做了,就伤害了自己。你因此而知道戒sīla,「道德」的重要。
 
   然而,光有理智上的理解,而没能掌握心的话,戒律的持守就会变得很困难。因此你一定要修习定samādhi,也就是心的掌握。在某些场合,比如在内观的课程中,不犯戒是很容易的,但走在正道上时,你一定要熟练这种掌握。你开始成了善行者supaµipanno。现在你在练习觉知呼吸Ānāpāna,这就是实修paµipatti。
 
   照着觉悟者指点你的方式,一步一步地走在正道上,你一定要能正确地掌握心,否则掌握不得法,就不能带领你到第三步骤的洞见paµivedhana。字面上这是「穿透,贯穿」的意思。你的定samādhi 使你的心专注在你自己的实相,你的身心现象上,因为呼吸跟身与心两者都有关连。然而当你前进时,你会注意到,内在积存有很多的不净染污。虽然你想掌握身体和语言的行为,但你却不时地会被它们压制住。因此你一定要探究到实相的深处,好将这些不净染污清除掉。
 
   Paññatti是表面的真相:它似乎如此,看来像是这样。你一定要挪开表面实相的帐幕,穿透、贯穿并把它粉碎,才能见证到究竟的实相。这就是内观。在其它经文中有如是说:
 
    Paññatti µhpetvā visesena passatī’ti vipassanā.
   Paññatti µhpetvā 是「已经挪开表面的实相」了。然后内观就看到(passati)事物的特性(visesena)。表面的、坚实的、紧绷的实相藉由穿透、贯穿,得以被剖析、离散、消融,你就朝所谓「我」、「我的」,物质的结构、心理的结构、和心理内涵的究竟实相迈进。然后穿透整个身心领域,你就能见证到超越的究竟实相,涅盘,那是超越整个身心领域的永恒。这个洞见智慧paµivedhana的修习,就是内观,可以引领我们到达完全解脱的最终目标。
 
   因此要了解,在课程中聆听这部经的目的不只是要有理论pariyatti而已。不论这种理论的知识多重要,这三个步骤,理论pariyatti,实修paµipatti,和洞见paµivedhana都要涉及。这三者就涵盖了整个智慧paññā的领域。
 
   在十日课程中,你们已经听过智慧的三个阶段。闻慧Suta-mayā paññā,是你已经听闻的智慧。它是别人的智慧,不是你的。思慧Cintā-mayā paññā,是你智力的推理,你对别人的智慧的理解。两者都是有益的,但只有当你采取了第三阶段的修慧Bhāvanā-mayā paññā,你自己亲证了实相时,它们才有益。重复的见证会开发你的智慧,而它就是会带你到达最终目标的直接经验。
 
   在另一个印度的传统中,用不同的词汇来表示这三重区别。第一个是sadda sacca,文字真理。盲信者认为经典的真理,连意思不懂都要接受。当亲证亲见时或许是真的,但他们只是听闻之后就产生了执着。它不是他们的真理。第二个是anumāna sacca推理而得的智力理解。从有烟中你推论出有火。你没看到火。这两者都可能是幻觉、错觉。
 
   第三个是paccakkha sacca你亲自体验的真理。觉悟者所教导的全部都是在启发你去如是实践。相信觉者的教说固然重要,但除非你亲见真理,否则你绝不可能觉悟。在智力上聆听及理解是很有益,但向往解脱的人一定要见证每一个教说。这就是念住经Satipaµµhāna Sutta 所教的内容,其中的每个字句都会启发并指引你。
 
觉知Sati---Awareness
   Sati (念) 意思是觉知,在身体的架构内体证与身心相关的每个实相。只有觉知带有正确的了知及智慧时才会成为念住satipaµµhāna。µhāna意思是建立起来。Paµµhāna 意思是以许多不同的pakārena正确方式建立起来。
 
    Pakārena jānātī’ti paññā.
 
   Paññā智慧,了知jānāti ,从不同的角度了知实相。仅从一个角度体证会得到偏颇、扭曲的实相。你必定要设法从整体来体证实相,亦即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那么它就是pakārena,它才成为智慧paññā。
 
   因此,当觉知sati接合了智慧paññā就变成了paµµhāna。每当佛陀使用到sati 或sato这些字时,他也同时使用sampajāno (时时彻知无常),就如在本经中的: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Ātāpī意思是「精勤地」。然而唯有俱足了智慧才算圆满。这个智慧就是时时彻知无常sampajāno:在经验的层次上了知实相的特性,也就是无常anicca,生起及灭去的基本特性。由于它的无常特性,因此苦dukkha的特性也是本具的。用智慧来修习,你就会亲身领会到苦dukkha。每个愉悦的经验,每个愉悦的状况都是无常的anicca。在身体架构内的每样东西都会转变成不愉悦,因此它就只是苦而已。这就是自然的法则。然而心的癖性总是执取和贪求愉悦的经验,而当它消失时,你就觉得痛苦。这不是个哲学理论,而是要用洞见paµivedhana去体验的一项真理: 要用分离、剖析、离散、消融来使你达到bhaªga,完全消融的阶段。你体证到这个坚实的物质结构,身体,实际上只不过是生起又灭去的次原子微粒kalāpas罢了。而心和心的内涵也是一样,虽然它们呈现出非常坚实、激烈的情绪,如愤怒、恐惧或情欲等来击倒你。内观Vipassana,洞见paµivedhana,会帮助你。藉由穿透、贯穿的智慧,你分离,剖析、离散这些强烈的情绪到一个阶段时,它们就只是一些微细的波动罢了。这整个身心的结构和心的内涵只不过是微细的波动,微细的波动,anicca,anicca,无常,无常。
 
   之后,这个「我」或「我的」或「我自己」的实相变得清楚了。它们不过是约定俗成的用语而已。并没有「我」来拥有这个身心结构,这些物质和心理的现象。只不过是身与心不断地交互作用,不断地互相影响而互为生起的因,造成流动、交流、暗流的果,而进行着你所谓的「我」。无我Anattā,在经验的层次上就变得清楚了。
 
   Anicca, dukkha, anattā ---也就是无常,苦,和无我---不应只当做是一种宗派的哲学。它们不只适用于佛教徒而已。每个人,不论是男人或女人,什么肤色的或信什么教的,都不过是身心不断的交互作用而已。由于无明,就对这个虚妄的自我,这个「我」,培养出极大的执着,而带来的只是痛苦。
 
   藉由洞见paµivedhana,藉由穿透,贯穿的智慧,自然的法则就变得相当清楚。缺失了这个,光是觉知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你总会停留在表面的实相上,而不会了解实际的、究竟的实相。马戏团走钢索的女孩,每一步都具觉知。她的生命和肢体都处在危险中。她依然离解脱甚远,因为她的内心只具表面实相,而不具智慧。这个觉知sati并不圆满,因为它有待在经验的层面上以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建立。念住Satipaµµhāna是有智慧的觉知。于是它就在正法的修习及体证实相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四念住的开示就是为了此一目的。
 
   在一般的十日课程中,你听过五个朋友:信心saddhā (信), 精勤viriya (勤),觉知sati (念),禅定samādhi (定), 和智慧paññā (慧)。佛陀称它们为根indriyas。Indra意思是「统治者」,「国王」。它是天界国王的名字。感官是另一类别的根indriya: 眼、耳、鼻、舌、身。会这样称呼,是因为它们一直在主宰和制服我们。五个朋友,或说是我们能主宰的能力,是另一类的根,而觉知sati (念)是其中之一。这些indriyas也称做「力」(balas)。 对于每个禅修者来说,这五个「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觉知sati (念)也在其中。它非常重要。觉知sati (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觉悟因素(菩提分)。你要从觉知开始,而且要一直保持着觉知,直到你具足了所有的七菩提分而到达最终的目标为止。然而,诚如佛陀在大念住经的教说中所解释,觉知sati也只有运用得当时,才能显出其重要及成效。
 
理论上的知识Pariyatti
 
   我们明天将开始阅读这部经。今天的背景说明,旨在使你们理解实修才是最重要。只把阅读经典或聆听开示当作终身的目标是非常危害的。内观中心的目的应该非常谨慎地维持在实修paµipatti及培养洞见paµivedhana上,也就是以体验来开发和增长智慧: 一点一滴,一步一步地,你分离、剖析、离散、消融,然后从表面的实相,藉由穿透、贯穿而迈向究竟的实相。
 
   为何在佛陀之后,内观会从印度消失的诸多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人们只注重理论及经文。人们满足于只诵念某个开示,或诵念、背诵整部的三藏Tipiµaka ---佛陀的教导---好似他们的人生目的就已达到。然后就对经文加以讨论,辨论,争论。迷惑充肆了,而因为没有实践,所以就得不到理解。觉悟者的教说是体验的教说,用来指导人们去见证实相。在这些上面玩弄把戏的话,会产生极大的障碍。因此,我们要用佛陀的教说来理解他要我们如何实践。虽然这些教说给我们启发与指导,但实际的练习仍旧是最重要的。
 
   当然我们不贬损理论上的知识pariyatti。修习佛陀教导的人怎么可能反对佛陀的教说呢?但实践,而非教说,应该是我们生命中的主要目标。我们对能纯净地保持佛陀教说的僧团,及对其中能维持实修内观的人非常感谢; 否则它在很久前就要失传。因为有我们这个传承,我们才能接受到清纯的实修,对此我们深懐感恩。同样地,我们也非常感激,在二十五个世纪以来,师徒相传,不论他们有无实修,而起码能将佛陀的教说保存下来的人。
 
   现今,对佛陀的教导生起了很多的质疑。这是不是佛陀的教导呢?由于这个派系的僧团中有人负起责任来保存佛陀教说的完整,因此证据才有可能。所以他们被称做是正法(佛陀的教说)的司库Dhammabhaº¹āgārikas。也因此我们才可以将方法的实修成果来与教说比对。
 
   因此,就让理论的知识pariyatti和实修paµipatti结合一起。理论知识使我们有信心知道我们所实修的是否就是佛陀所教的正确方法。
 
现在我们要研读念住经Satipaµµhāna Sutta。如果有人要研读整部的三藏Tipiµaka,好极了。它的每个字都是甘露,能给人个别指导,而且明淅又发人深省。但这并不必要。能正确地理解几部经典就够了。佛陀曾说: 如果能正确地理解,哪怕只是一首偈颂gāthā或两行的诗句,也足以达到最终目标。Pariyatti,或梵文及印度文的 pariyapti的字面的意思是「足够」。对有些人而言,要大量的开示才够。你在课程的夜间开示中所得到的佛陀的教说,就是理论知识pariyatti。你知道如何正确地练习,和为什么要这样练习,你也对所采取的步骤产生了信心。在中心的夜间开示时间,可以讨论一些经典及开示以帮助理解,但不可沦为主要的目标。否则它们就会变成理论知识的中心:从事传授三藏,讨论,诵经及辨论; 也可能从事情感上,信仰上及智力上的游戏。
 
因此,要提醒现在和未来世纪中在世界各地管理中心的人: 永远维持内观的教导和修行为主要活动,因为只有当你实际走在正道上,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所以,从明天晚上开始,我们要诵读这部经典,正确地了解实际层面的paµipatti 和paµivedhana (实修和洞见)。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条不分岔或不偏离的道路,一条通往最终目标笔直的路,不会为旁枝末节,而随处虚掷光阴。
 
仍是一样的修行。你现在正练习着Ānāpāna,观察呼吸的实相。这就是觉知sati。呼吸是生物的本能,并不只因为书本或你的老师或佛陀这么说。你是在见证它如其本然的进出。它不是呼吸的运动。你只观察而不调节它。很自然地你的心就开始变专注了。呼吸就会越来越细越短。然后它好像在进或出时做了个回转,而且有时它好似停止了。因为需氧的关系,又来一个深呼吸,而你也就只是觉知。它又再次变得越来越短,转个弯,停下来。你什么都别做。不论它是长呼吸或短呼吸,你就只是觉知。当然,有时你无法感觉到微细的气息时,你可以做一些蓄意的呼吸,只是为了再能感觉到自然的呼吸而已。
 
这个课程只有八天。时间很短,要认真善用。这里的条件对你们很有利,因为没有新学员来参加课程。他们经常不能理解守规矩和静默的好处,而不知所以地干扰人家。身为成熟的旧生,最起码已参加过几个课程了,你知道用功的方法,你也知道持续的练习是成功的秘诀。如果你由于懒散、闲荡或躺下来睡觉而中断了练习,你是到不了目标的。当然心会跑掉,但你就把它带回来。你一定要持续地努力。甚至是所谓的休息时段,包含就寝时间,也是用来认真用功,禅修,觉知的。觉知sati必定要安住---念住satipaµµhāna。现在,你以Ānāpāna来觉知呼吸。行、住、坐、卧;洗澡、洗衣、吃饭、喝水---日以继夜,除了熟睡的时段,你都要觉知自然的呼吸。觉知得到了好安住。然后在修习内观时,日以继夜地觉知生起和灭去,anicca无常。
 
所有的规定都很重要。这样的课程,没有新学员而少了很多干扰,人人都认真用功,诚属罕有。要善用这个机会,这里的设备,以智慧安住你的觉知,一步一步地接近最终的目标。要善用这个美妙的方法。要善用正法来利益你自己,从束缚、镣铐及贪、瞋、痴的锁炼中解脱出来。愿你们享有真正的安详,和谐与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 二 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二天结束了。今天睌上我们要开始讨论开示,以便了解它与实际修行的关系。
这个开示的名字叫大念住经 Mah±-satipaµµh±na Sutta。Sutta(经)就是开示的意思。Mah± 表示大,而的确有另一个较短的念住经。然而眼前的这部经文,详细地涉及比较多的题材,故称之为「大」。
Sati 是觉知的意思。它是正法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我们在昨天有讨论过。它是要开发的五根indriyas之一。它是五「力」balas,要精通法必须开发的力量之一。它是七菩提分bojjhaªgas (觉悟的要素)之一。正念samm±sati是八正道中的一项。它字面上的意思,就如现今印度通用的sm¥ti, 是「记忆」或「回忆」。内观不涉及过去的记忆,但你要经常想到禅修的对象(所縁),那就是在色身架构内与身心相关的实相。Sati 另一个较佳和易于理解的意思是觉知;而觉知必须是此刻如其本然的实相,不是过去的,亦非将来的。
 Paµµh±na是安住的意思。Pa是广泛之意,也包括paññ± 智慧这个字的组成要素。不单对身心实相觉知,也要对这个实相的特性觉知:它如何生起和灭去; 它如何成为痛苦的根源; 它何以不是「我」; 它何以无实质性。这需要直接的体验。这不只是智力上了解的一个表面实相。觉知必须与智慧同时安住,即是对实相的真实本质的了解。因此称之为大念住经 Mah±-Satipaµµh±na Sutta。
经文开始是:
Eva½ me suta½.
我是这样听说的(如是我闻)。
 
   这话不是佛陀所说。内观的禅修者都应该知道这典故。
当佛陀在八十高龄过世时,在场的弟子中有些是已经完全解脱的阿罗汉,他们了解每个人,佛陀或是凡夫,都终将过世。这是自然的法则。其它在正法中还未修行到此程度的弟子就感到很悲伤,有些甚而在哭泣。然而,有一位年高而无智慧的老比丘却有不同的看法。老人家过世了,他觉得很高兴: 从现在起,他们可以摆脱他的掌控而为所欲为。毕竟,佛陀自己教导的是: Att± hi attano n±tho ---你是自己的主人。这件事显示,有一群对正法不感兴趣的人,已经混入了僧团。他们加入僧团为的是可以获得在其它地方得不到的身份地位,舒适的生活,和较多的供养及尊敬。
我很感激这位比丘。为什么呢?当大迦叶尊者Mah±kassapa,一位睿智的上座比丘,完全解脱的阿罗汉,佛陀的大弟子之一,听到了这话后,就决定要保存佛陀的真正教导,以免将来被这样的一群人扭曲。四十五年来,佛陀日以继夜地教导正法,夜间睡不到两三小时,而且甚至不是正式的睡觉,只是具足着智能的觉知和平等心。他讲了八万二千个开示,而他的主要阿罗汉弟子讲了另外二千个。总共是八万四千个开示。大迦叶尊者想到,像这位老比丘等等人,必会在将来错引教导,代之以自己的话,并且去除重要的戒律。因此他决定召集五百位上座比丘,曾经亲见佛陀教导的阿罗汉,来背诵、编辑和鉴定佛陀的真正教说。只要少数几个人就可以成就这项事功,但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并确保能被承认,他在佛陀入灭后即刻邀集了五百位比丘。他们要共同背诵佛陀的每一句教说,并且给予认可。
 
阿难尊者¾nanda
   有人向他推蔫阿难尊者为该集会的第五百位成员。阿难尊者与释迦牟尼佛同日出生,是佛陀的堂弟,而且一起渡过童年及青少年期。当佛陀觉悟后,阿难尊者是诸多追随佛陀出家的家族成员之一。随着追随者的增加,工作量也增加,佛陀需要一位侍者。有些人来担任,但都怀有不同的动机。通常的动机是希望能私下见识到神通,但佛陀不鼓励在公开场合展现神通。另一个动机是能听闻到佛陀对某些哲学问题的解答,然而他绝不公开回答。这种人都待不久,他们离开了。
佛陀到了五十五岁的年纪时,首肯了需要一位稳定的私人侍者。有许多上座比丘非常热切地要亲侍佛陀,但大家知道他属意阿难尊者。然而阿难尊者却保持沉默。事实上他要佛陀同意几项条件。有七、八项很有益的条件,佛陀悉数接受。其中之一是: 如果佛陀于阿难不在场时演说开示,他必须于回来时向阿难补述。因此他在佛陀的最后二十五年中听闻了所有的开示。他在这之前也听过这些开示。由于他的练习以及过去的优良品德,他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如果他耳闻一次,就能于任何时只字不漏地覆诵,犹如今日的计算机或录音机一般。
阿难服侍了佛陀二十五年。他这么亲近而又非常崇拜佛陀,但他却不是阿罗汉,还没完全的解脱。他只是须陀洹sot±panna (预流果),只初次体验到涅盘而达到解脱的第一阶段而已。过了这个阶段还有斯陀含sakad±g±m² (一还果) ,然后是阿那含an±g±m² (不还果),然后是阿罗汉arhant。从这里你应当了解到,佛陀是不能解脱任何人的。阿难也深明正法: 他教导成千个人成就了阿罗汉,然而他继续服侍着佛陀,却无暇精进。
因此大迦叶尊者去找他并说,既然佛陀已过世了,阿难应有时间了。而且身为一位老师,他对方法非常娴熟。他要求阿难用功修成阿罗汉来参加集会,因为他将是会中的宝贵人材。阿难欣然同意; 他将修持数日,成就阿罗汉来共襄盛举。
他斗志高昂地精进,立志成就阿罗汉。在当老师时,他劝诫人家不要长养自我,因为它是危险的障碍。但往往老师修行时,却忘了自己的教诲,而这就是此时发生的情况。他的志向是:「我必定要成为阿罗汉」。他毫无进展。大迦叶尊者来告诉他说,次日集会就要开始了,如果必要时将不再等他。如果他不是阿罗汉的话,他们将另觅他人。他再次整晚用功---「我必定要成为阿罗汉」。夜晚过去,旭日东升了。他用功得筋疲力尽,决定要休息。他没哭,他有这个好品德。现在他并不志在成就阿罗汉。他全然接受自己只是须陀洹sot±panna,而非阿罗汉arahant。就像一位优良的禅修者,保持着觉知感受的生起灭去,他休息了。现在他的心不再攀缘未来,而只在当下的实相上。就在他的头碰到枕头之前,他成了阿罗汉。
这就是中道。过度松懈,你无所成就。过于费劲,心无法平衡。阿难尊者参加了集会。
现在阿难尊者确切地被问及佛陀教说了什么,如此全部的佛陀教导就编篡而成。共分三个部分,称之为三藏Tipiµaka. Ti的意思是「三」,piµaka一般意谓「篮子」,然而也意指「经典」。第一部分是经藏Sutta-piµaka,公开的开示。
第二部分是律藏Vinaya-piµaka,是对比丘和比丘尼演说有关行为规范和戒律的开示。对于在家众,五戒已经足够,但对比丘和比丘尼,就有二百条以上的戒律。这就是老比丘所反感之所在。
第三部分是论藏Abhidhamma-piµaka(阿毗达磨),高级的法,有关自然法则的高深真理,一般人不易理解。是对整个身心范畴的分析研究,细述身(r³pa 色),心((citta识),和心理因素、心的附随物、心的内涵(cetasika心所)的实相。它完整解释它们如何交互作用及互为影响,身心两者如何激发而共同及各别的生起,以及在内心深处的关连、流动及交流。只有透过内观的深入修持,而非单靠阅读阿毗达磨Abhidhamma,这一切就会变得清楚。阿难尊者被要求背诵经Sutta及论Abhidhamma,而另一个戒行圆满的阿罗汉,Up±li优婆离尊者,则被要求背诵律Vinaya。
这个开示出自经藏。
阿难以Eva½ me suta½ 「我是这样听说的」开场,因为他是亲闻自佛陀的。他也对该经产生的场合做了说明。「有一次,世尊住在(viharati)Kur³s拘楼国剑磨瑟达磨城中Kamm±ssadhanmma½,与拘楼人在一起」。在印度,通常viharati(住在)只用在觉悟的人或修习正法的人身上。拘楼国是那时北印度十六个城邦之一,现在称为哈理雅纳Haryana,靠近德里及旁遮普的地区。佛陀称呼在场的禅修者为比丘们,并演说。
 
拘楼国Kur³
 
   佛陀为一个原因而在拘楼国演说这部经。不只是佛陀,乃至其它人都很尊敬拘楼国的人民。在印度的另一传统中,薄伽梵歌Bhagavad-G±t² 开头的字句是:DharmakŒhetre, KurukŒhetre, 意思是在「正法的园地,拘楼的国度」。在另一个开示中佛陀宣说,拘楼国人上至国王下至黎民,如何遵守戒律过道德的生活。这是很不寻常的,而今日所谓的戒法s²la-dhamma,在当时就叫做拘楼法Kur³-dhamma。道德就是他们的天性。
那时,在佛陀过去的一生里,当时的菩萨是拘楼国王。卡令伽Kaliªga,现今的奥瑞沙Orissa,是另一个国家,连年遭受着干旱和饥荒。时人相信,当人们不过道德的生活时,就会发生这样的饥荒,因为国王本人没过道德的生活。于是卡令伽的长老们谏请国王持守五戒,让全国人民仿效并予遵守。而遵循的戒必须取自戒行圆满的人,这点也很重要。他们所推荐的是拘楼国王,一位完人,其全国的臣民都过着道德的生活。
有两个婆罗门大使被派遣出去。他们告诉拘楼国王整个原由,并请求他将戒条写在石板上: 他们会代表他宣读,那么人民就会开始持守而脱离痛苦。拘楼国王拒绝了。虽然他过着完好的戒律生活,但他觉得自己曾犯过一个小错。他把他们送往他年迈的母亲处。她也说自己曾犯过小错。于是他们又被送往大皇后处; 如是依次地到国王的弟弟,首相,税务大臣,大商人,甚至到战车的驭者和大门的警卫处。他们全部都说曾经犯过小错。
然而这些错真是微不足道。例如,国王曾经表演他的射艺。有一枝箭落入了水池没浮上来。它可能剌穿了一条鱼。实际是否如此,让人怀疑。拘楼国人就是这么的小心谨慎。
戒律的基础很重要。然而,在两佛之间,正法的其它部分遗失了,而这就是那时发生的情况。佛陀所传授的正法是圆满而清净的---kevalaparipuººa½, kevalaparisuddha½---没有什么要增添或去除的。随着时间的过去,重要的部分遗失了。智慧Paññ±,最困难的部分最先消失: 只有智力上的智慧留存下来。然后纯净的定sam±dhi没了: 只留下想象,但实相的觉知却没了。虽然戒律还在,但当其它的步骤都沦落时,它就被过分强调,并滥用到极点,而使心失去了平衡。现今的印度同样的事情也发生: 人们变得极为不平衡,而无法正确地修习定sam±dhi和慧paññ±。
佛陀一向谴责戒禁取s²la-vata-par±m±sa。Vata是誓言。Par±m±sa是执取。没有了正确的定及慧后,人们就发愿只来滥用一条戒,以为如此就能使他们解脱。戒及誓言并无不妥,两者皆很重要。誓愿过午不食有益你的禅修,或断食一日使你健康。但当它被滥用时,人们断食到一个月,只为了要证明他们的法,那么它的实质及目的都丧失了。
这就是那时的拘楼国的状况。他们的戒很好,但被滥用了。虽说那样不对,但守戒必定比不守戒要好得多。他们在正法中欠缺的,可以从方法上补足。因此,经文中并没有谈戒律,因为这个坚强的背景已具足了。有了这样的基础,拘楼人能更容易地理解方法的细节。所以佛陀在拘楼国讲述这部经。
然后他向比丘们发表演说。在印度的普通话里,bhikkhu是比丘,隐士的意思,但在所有佛陀的教导中,比丘意指任何修习正法教导的人。因此它是指禅修者,不论其为男女在家人,还是比丘或比丘尼。
 
导言
 
   Ek±yano aya½, bhikkhave, maggo
 
这是唯一的道路。
 
   Satt±na½ visuddhiy±: 使众生清净。这是在心理的层面。洗涤身体的外表无法净化心。这清净的结果会导致:
Soka-paridev±na½ samatikkam±ya:克服愁叹soka,与它所表现出来的哭泣和悲叹parideva. 当你修行时,它会浮现到表面,而你只观察,就能超越它samatikkam±ya。
Dukkha-domanass±na½ atthaªgam±ya。在更微细的层面上,心中仍有不愉悦的感觉domanassa,同时在身上有不愉悦的感受dukkha。这些也都去除了atthaªgam±ya。
ѱyassa adhigam±ya. ѱya 是真理的意思。如果你以冥想或想象来用功,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只有心的表层得到净化而已。只有当你观察身与心及其相互的关连,从粗重的表面实相到最微细的究竟实相时,最深层的痛苦才能拔除。由佛陀所体证的真理只能解脱佛陀。佛陀只能指示道路,路却要你自己走。ѱyassa adhigam±ya 是解脱的最佳途径。
Nibb±nassa sacchikiriy±ya。涅盘Nibb±na必须经由实相的观察sacchikiriy±ya去体验、体证。你必须达到身与心最微细的实相,然后超越之而见证超然。整个身和心的范畴是无常的生和灭。在粗显的层面上,它生起,好似驻留了一阵子,然后灭去。在较微细的层面上,它以极快的速度灭去。而在最微细的层面上,则只是振荡而已。超越究竟实相的领域是无所生无所灭。它是超越身和心,超越整个知觉,感觉的范畴的。涅盘的体验可以是几个剎那,几分钟,几小时; 情况不定,但体验回来之后你判若两人。你无法解释它。当然人们能够做冗长的智力阐述,但在涅盘中,感官停止了作用。它们无法用来解释涅盘。所以正法的六特质的最后一项是paccatta½ veditabbo:涅盘必须由各人在自身中直接亲证。
Ek±yano maggo,「这是唯一的道路」,似乎胸襟狭窄。还没有走上这条正道,或还没有走上一段路的人,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对已经走上了这条正道的人而言,这是唯一的道,是清楚不过的了。它毕竟是普全的自然法则。它必须由任何宗教或任何国家的每个人去体验的。火会烧伤任何人的手。不论你是佛教徒或基督教徒,美国人或澳洲人,如果你不想被烧,你就必须将手移开。不论有无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都在。有无爱因斯坦,相对论都存在。同样的,有无佛陀自然的法则仍旧长存。它就是因与果的关系。两份的氢和一份的氧合而成水。如果在星球上两者任何缺一,则就不会有水。这是自然的法则。这就是正法。当你迈进,并且修习得更深入时,你就会了然于此。如果你不要痛苦,你就得去除原因。那么衍生的痛苦就会自动去除。
如果你想会有某个超自然的力量,自你所有的不净染污中解救你,那就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不会发生的。你必须依自然的法则来用功。你现有无明反应的根深习惯模式,导致你不断地经历痛苦,这必须要改变。
在这层意义上,它就是ek±yano maggo 唯一的道路,接着,佛陀更进一步的描述。
…yadida½ catt±ro satipaµµh±n±: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在这个阶段要知道,如何有四个念住,或四个以智慧而安住觉知的方法。第一个是: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n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K±ye k±y±nupass² viharati: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的实相。以非常精勤、勤奋的方式 (±t±p²),以了知生起和灭去的智慧(sampaj±no),并以觉知 (satim±) 来修习。不涉及想象,是具足了智慧而颇为直接的全幅觉知。关于身体的实相就在身体内加以观察、体验。这样去除、远离 (vineyya) 对身心现象(loke) 的贪瞋(abhijjh±-domanassa½)。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第二个是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持续地就身体的感受观察实相。再次的没有想象。以同样的方式直接的体验,在身体的感受内观察实相。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adomanassa½. 
同样地,第三个是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在心中体证心的实相。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第四个是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就法则中,心的内涵 [诸法]中去体证心的内涵 [诸法],自然的法则的实相。观察的方法一样。
 
这四个念住,观察身体,或感受,或心,或心的内涵 [诸法] 的实相,都要本着实际的体验。智力的理解会给你启发,并指引你如何修习,但只有体验才会有成果。在我们继续讲下去时,这点是要明白的。
现在你正以当下的实相,如其本然的,进来的或出去的,深或浅的呼吸在用功。你也尝试对鼻孔以下,上嘴唇以上这个身体部位的感受时时呈现的实相,维持觉知。观察的对象是身体的这个部位。要日以继夜地尝试维持不间断的觉知,除非你深睡了。大部份的时候你的心会跑开。你会忘失,你阻止不了。但一旦你察觉到了就把心带回来。别产生失望或沮丧。就接受心已跑开了,再从新开始。现在要更认真地,更勤奋地用功。时间很短。你已来参加一个有很认真的气氛的课程,没有新学员的干扰。要善用来利益及解脱自己。愿你们都享有真正的安详,和谐,快乐。
 
愿众生快乐。
 
第 三 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三天结束了。
   我们对这位老比丘表达我们感激之情,由于他,大迦叶尊者才决定编篡所有的教导。结果它们得以世世代代保持其原始纯净。有时有益的事情却导自于不好的情况。那时所发生的情况就是如此。几个世纪以来,有六次的比丘结集来覆诵及鉴定三藏Tipiµaka,去除任何不知不觉中产生的错误。有三次结集在印度举行,一次在斯里兰卡,两次在缅甸。第六次,也是最近的一次,距佛陀入灭二千五百年后,于1955-56年在仰光举行。就像我们感恩于维持方法原始纯净的人一样,我们也感恩于保存佛陀教说纯净的人。今天我们可以将教说与方法来做比对,由了解到我们所修习的就是佛陀所教的,而产生更多的激励。
   我们继续研读经文。
 
四念住
   我们讨论过,有四个念住: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eneyya loke dbhijjh±domanassa½;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念住的目的是探索被认为「我」的领域;人们对这个「我」产生了非常多的执着。有两个不同的范畴:身 (k±ya) 和心 (citta)。
   这个探索的工作必定要落实在体验而非智力的层面上。如果你只想以唤起注意的方式来了解身体,就以头为例,你声明「这是头」,它只是智力上的实相,是属想蕴saññ± (辨别)。要体验实相,你必定要去感觉它。因此必定要有感受存在,而身体(k±ya) 和感受(vedan±)是在一起探索的。
   心Citta也是一样: 坐下来,然后只声明说这是你的心,那只是一种想象,或大不了是智力的理解罢了。要体验心,则必定在心中要有什么东西起现:或许是某个强烈的贪爱或瞋恚,或某个念头。它生起又灭去。它不论是什么都叫做法dhamma,它文字上的意思是心「所涵容物」dh±ret² ti dhamma,就如身(k±ya)和感受(vedan±)伴随一起,心 (citta) 和法 (dhamma) 也是伴随在一起的。然后,依佛陀从自己的体验,而在其它处所宣说的另一个实相是:「当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在身上开始流动」vedan±-samosaraº± sabbe dhamm±。Samosaraº±意思是「聚集在一起而流动」。
   感受Vedan± 如此变得非常重要。要探索身体你就必定要感觉感受。同样,在探索心与法时,每个在心中生起的东西都会以感受呈现。
   继续下去,每个念住都使用了一些相同的词汇: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anupass² 来自passana或dassana,「看」。你亲自直接地看东西。Vipassan± 意思是,以特别的方式,正确的方式来看。Vividhena 意指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Vicayena是分离,剖析,离散。所以你观察任何生起的实相。Anupassan± 是时时刻刻不停地。因此,k±ye k±y±nupass² 就是在身体中时时刻刻观察身体。同样地,vedan±su 是在感受中,citte是在心中而 dhammesu是在心的内涵(诸法)中。
   内观不用想象。你可以假想一个感受,而且它甚至不经体验也在变化,但这不是如其本然,如其所在的实相。你的身体必定要在你的身体中体验;感受在你的感受中;心在你的心中;心的内涵(诸法)在你的心的内涵(诸法)中。因此禅修者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¾t±p²字意是tapas,「燃烧」。一个非常精勤、勤奋的禅修者会烧尽内心的不净染污。Satim± 是「觉知」。Sampaj±no是具足sampajañña (时时彻知无常) 的特质。觉知必须具足感觉感受生起和灭去的智慧,因为无常的体验必须落实在感受的层面上。所以不论是身体 (k±ye),感受 (vedan±),心 (citta),或诸法 (dhamm±)的观察都必定要 ±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去除(远离)对这个身心世间的贪和瞋。
   Vineyya是远离或去除的意思。Lokas 是宇宙的诸界。Loke在这里意指整个身心的范畴,所有组成「我」的五蕴:色蕴 (r³pa)及心的四蕴,即识蕴 (viññ±ºa)、想蕴 (saññ±)、受蕴 (vedan±) 和行蕴 (saªkh±ra)。所有四个念住只能基于感受来修习。这是因为,除非有所感知 (vedan±),否则贪爱和瞋恚 (abhijjh±-domanassa½)不会生起。只有感受愉悦时,贪爱才会生起;只有感受不愉悦时,瞋恚才会生起。如果你没体验到感受,你连贪爱或瞋恚生起时都不会知道,你是去除不了他们的。
 
观呼吸¾n±p±napabba½
在探索色身 (k±ya) 的范畴方面,第一节是谈入出息¾n±p±na。
 
Idha, bhikkhave, bhikkhu araññagato v± rukkham³lagato v± suññ±g±ragato v±
   一处隐居的地方是需要的---隐僻又无干扰。禅修者前往一处森林 (arañña-gato v±),树下 (rukkha-m³la-gato v±) 或无人居住之处 (suññg±ra-gato v±),像你在这里的禅修小室---任何这三者之一。
 
Nis²dati pallaªka½ ±bhujitv±, uju½ k±ya½ paºidh±ya
   禅修者必须坐下(nis²dati)。Pallaªka½ ±bhujitv± 是「盘腿」。双盘或单盘姿势并非必要。如果能这样,那倒是个能带来较高警觉的姿势;否则任何的盘腿姿势,能舒适地坐上长久些就够好了。上身部分应该竖直: uju½ k±ya½ paºidh±ya。
 
parimukha½ sati½ upaµµhapetv±
   觉知要安住在嘴巴周围,鼻腔的入口处: parimukha½。某些传承将这翻成「在前面」,好似想象把觉知摆在人的面前,但这样就闹双包了。事实上,你必须在嘴巴周围,上嘴唇之上觉知息入和息出,这就是parimukha½。
   然后开始用功了:
 
So sato va assasati, sato va passasati.
   以此觉知,他入息; 以此觉知,他出息。
 
D²gha½ v± assasanto ‘D²gha½ assas±m²ti’ paj±n±ti, d²gha½ v± passasanto ‘D²gha½ passas±m²ti’ paj±n±ti.
   入长息 (d²gha) 时,他正确了知(paj±n±ti):「我入长息」。出长息时,他正确了知:「我出长息」。长的入息,和同样地长的出息,都如此了知:因为它是被感觉到,体验到的。
 
Rassa½ v± assasanto ‘Rassa½ assas±m²ti’ paj±n±ti, rassa½ v± passasanto ‘Rassa½ passas±m²ti’ paj±n±ti.
   现在气息变浅,短 (rassa) 了,也是以相同的方式了知。你会看到每一句都表示在此道路上的另一站,新体验。当心静了下来,烦躁减少了,而气息就变短了。它不必像呼吸运动要受到控制,只是观察而已。
 
Sabbak±yapaµisa½ved² assasiss±m²’ti sikkhati; ‘sabbak±yapaµisa½ved² passasiss±m²’ti sikkhati.
   现在他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sabbak±yapaµisa½ved²),而入息;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现在是用sikkhati,「学习,训练」这个字,代替paj±n±ti正确了知。作为一位禅修者,在呼吸上用功一两天之后,你已经在这区域体验到感受了。然后两者都练习,你就到达通体都觉知到感受的阶段---sabba-k±ya。起初它很粗重,坚硬,紧绷,但当你持续耐心地,坚持地,保持平等心地去体验每个感受,整个身体就融化成微细的波动,那么你就达到了完全消融bhaªga的阶段。从自然的呼吸开始,你学习到达一口气就能感知全身的重要阶段: 当你呼气时从头到脚,当你吸气时从脚到头。
   没有实修就会产生迷惑。其它的传承把这些字解释为「呼吸的主体」,彷佛从开始、中间、结尾,以及全部的呼吸都被感觉到。当然,当氧气跟着呼吸进入血管,它就从头顶到脚趾移动,而感受也就跟随着血液流动。它可以这样的解释,但我们是在修习观身念住k±y±nupassan±。全身必定要被感觉到,这个才是禅修者所体验到的东西。
   当消融bhaªga 尾随所有的不愉悦的感受而来临时,心的癖性是以贪爱及执取来反应。这是个危险(±d²nava),恐怖(bhaya)的处境。对不愉悦的感受停止产生瞋恚,要比对愉悦的感受停止产生贪爱来得容易。但这个贪爱是瞋恚之母,而内观的修习是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无贪爱或瞋恚。你要持续不断地了知愉悦的感受也是无常的,只是极微的波动,泡沫,生起又灭去。有着这样的智慧,不净染污就会被去除,寜静、轻安的状态就会到来。
 
‘Passambhaya½ k±yasaªkh±ra½ assasiss±m²’ti sikkhati,
‘Passambhaya½ k±yasaªkh±ra½ passasiss±m²’ti sikkhati
 
   现在身体的行动 (k±yasaªkh±ra) 寂止了 (passambhaya½),他训练自己入息出息。再次用到sikkhati训练这个字,因为藉学习及练习这个状态已达到了。在一个小时的坚定精勤的禅坐,姿势不能变动,起初很挣扎,现在变得很自然了。身体不动了,因为全身都没有不愉悦的感受了。呼吸成了唯一的活动。这也是k±ya-saªkh±ra身体行动或活动的一种。当心训练成安静和寂止时,呼吸也变得越短,越静,越微细,直到它彷佛一个回转就进来了,而且有时好像停止了。它这么的微弱。此处也有执着的危险,以为这就是最终的阶段了。
   现在佛陀以木匠做例子。好比木匠在车削及切割木头,来做家具的脚。他使用车床。车床的长拉锯比短拉锯切出更深的口。他或其徒儿正确了知 (paj±n±ti)长拉锯或是短拉锯; 同样地,禅修者正确了知 (paj±n±ti) 息长或息短。
   在这例子中,车床在接触点上切割。同样地,禅修者的注意力要保持在气息接触的地方。你不应该跟随气息深入到里面,或出去到大气中。你觉知着这个部位,并且也感觉整个气息的吸进或呼出。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bahiddh±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ajjhattabahiddh±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在下一个重要的状态中,藉呼吸之助而感知身体内在,ajjhatta½。然后也感知外在,bahiddh±,在身体的表面,并且最后同时内在与外在。
   这些都是佛陀的教说。有些圣典的注释或附注对这些教说有所著墨,有的在佛入灭后一千至一千五百年间,有的甚至是很近期。这些著作为佛陀的教说做了很好的阐述,也将那时候整个社会的生活面貌,举凡政治,社会,教育,和经济等方面,做了描绘。然而他们有一些诠释,我们的禅修传承不能接受。例如,有一个注释把ajjhatta½ 解释为禅修者的身体---这个可以接受---但把bahiddh±当做是别人的身体,甚至没人在。它解释说,禅修者可以就只想有某个人在,而且众生如何同样地入息出息。这点我们不同意,因为这是想象,但在本传承的内观vipassan± 或随观anupassan±是要在你身体内 (k±ye) 观察。因此对我们而言,bahiddh± 是身体的表面,但仍在它的架构内。
   Ajjhatta-bahiddh± 也可以与五个感官关系上来理解。当外境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表面接触时,它是在身体的架构内,但在身体的表面被感知的。甚至心也是在身体的架构内,虽然它的所缘可能在外。经中并没要你去开始想有某个人或看见某人。
   接下来的几个句子在每节中都出现。它们描述内观的实际修行,应该非常小心正确地加以了解。
 
Samudayadhamm±nupass² v± k±yasmi½ viharati, vayadhamm±nupass² v± k±yasmi½ viharati, samudayavayadhamm±nupass² v± k±yasmi½ viharati…
 
   Samudaya-dhamm±nupass²:法,实相,或生起(samudaya)的真相是在身体内被观察的。然后灭去(vaya) 的真相被观察了。粗重的感受生起,好似驻留了一阵,然后灭去。生起和灭去分别地被看到。然后在完全消融bhaªga的阶段,感受是一种波动,以极快的速度生起和灭去。生起Samudaya和灭去vaya同时被经验到,没有间隔。照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所言,第一个重要的站叫生灭udayabbaya。禅修者必定要好好的了解这个及下一阶段的消融bhaªga。
 
…’athi k±yo’ti v± panassa sati paccupaµµhit± hoti.
 
   现在他已建立觉知:「这是身体」(‘atthi k±yo’ti)。在这个阶段,身体体验成「无我」,「无我所」,而只是身体,只是一团的波动,泡沫,微波。它只是,次原子微粒kal±pas的聚合,生起又灭去。没有好壊,美丑,黄白。起初,「无我」anatt± 是智力上或情感上,基于某人的教说而接受的。实际的体验是从无常anicca开始,因为每个愉悦的感受都会转变成不愉悦的。执取的危险被体认到了。它就是苦dukkha,因为它原本的特质就是变化。然后无我anatt± 被理解了:感觉到的身体就只是次原子微粒的生起和灭去,那么对身体的执取就自动消失了。当觉知sati,时时刻刻建立在实相上时,这就是很高的境界。
   再继续下去:
 
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Matta的意思是「只有」。只有智慧,只有了知,只有观照。修行到了这样的境界(y±vadeva),没有智者,没有一个人知道或体验的境界。在另一个印度传统中,称之为kevala-ñ±ºa kevala-dassana,「只有了知,只有观照」。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非常老的隐士住在一个叫Sup±rapatta½,现今孟买附近的地方。修到了八禅定之后,他觉得自己已完全觉悟了。有位祝福者纠正并告诉他说,有一位佛出现在舍卫城,能教他真正觉悟的修法。听到这话他兴奋得很,就一路的前往北印度的舍卫城。到达了精舍,他发现佛陀已出去托钵了,所以他就直接进城。他看到佛陀正走下一条街,也立刻知道这就是佛陀。他就在斯时斯地请教成就阿罗汉的方法。佛陀告诉他等个把钟头到精舍教,但他坚持: 就在这个时辰内,他可能死去,或者佛陀可能死去,也有可能他会退失目前对佛陀的极大信心。现在三者具足,就是最好的时刻。佛陀察看了一下,也确认他很快就会死亡,的确是要立刻传法。于是他就在路边对这位已很成熟的隐士说了几句话:Diµµhe diµµhamatta½ bhavissati…「看就只是看,听就只是听,嗅就只是嗅,尝就只是尝,触就只是触,认知就只是认知」…viññ±te viññ±tamatta½ bhavissati。
   这就够了。在只是了知的阶段,认知的是什么,或认知人的身份是无关紧要的。只是了知而已。随之而来的涅盘浸润,那是无所可攀,无所可立的境界(anissito)。
 
…anissito ca vihara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这整个身与心范畴(loka)被超越了,没有任何世界或宇宙可以攀附(up±tiyati)。浸润多久,只几分钟或数小时,端视那人的能力及其过去的修持而定。在涅盘之中,人如死亡:感官全都停止,然而在其内心是非常清明,非常警觉,非常觉醒的。当他又恢复再次在感官世界运作时,他就是一个已完全解脱的人,因为无所贪爱,也不再有执取。这样的人不会在整个宇宙中有所执取,亦不被任何东西所攀附。这就是该境界所描述的情形。
   禅修者因此而修习。已在修习的人就能理解这些文句中每个字的意义,但仅止于智力上的理解是无济于事的。实际的理解来自于体验。
 
姿势节Iriy±pathapabba½
Iriy±patha 是身体的姿势。
 
Gacchanto v± ‘gacch±m²’ti paj±n±ti, thito v± ‘µhitomh²’ ti paj±n±ti, nisinno v± ‘nisinnomh²’ti paj±n±ti, say±no v± ‘say±nomh²’ti paj±n±ti.
 
   当在走路时(gacchanto),禅修者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gacch±mi). 同样地,不论是站着(µhito),坐着(nisinno),或躺着(say±no) 禅修者都清楚了知。这只是开始而已。在接下来的句子里,在任何姿势(yath± yath± panihito) 中清楚了知的并非「我」而只是「身体」。
 
Yath± yath± v± panassa k±yo paºihito hoti, tath± tath± na½ paj±n±ti.
 
   然后重复着相同的句子,身体的内在,外在,及内在外在同时观察。观察生起,然后观察灭去,然后两者同时观察。事实上所观察到的生起和灭去就是感受,因为sampaj±ñña,时时彻知无常一定要在每一节都出现。接着是觉知到「这是身体」,而它并非「我」。这是以智慧来建立的。随之就只是了知和觉照,不再有任何执着。无物可以执取。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atthi kayo’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²
 
时时彻知无常节Sampaj±napabba½
…Abhikkante paµikkante sampaj±na-k±r² hoti. ¾lokite vilokite…samiñjite  pas±rite…saªgh±µi-patta-c²vara-dh±raºe…asite p²te kh±yite  s±yite…ucc±ra-pass±va-kamme…gate µhite nisinne sutte j±garite bh±site tuºh²-bh±ve sampaj±na-k±r² hoti.
   「来回行走时,看着正前方或侧面时,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搭衣持钵时,在吃、喝、咀嚼时,大小便利时,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沉默时」---不论是什么活动,都要时时彻知无常(sampaj±na-k±r²-hoti)。
   然后就重复着相同的阶段: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atthi kayo’ 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我们已经看到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必须随时随地呈现。佛陀时常被问到觉知sati。每次他的答复都包含sampajañña: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少了sampajañña, 觉知就只是马戏团女孩的觉知。如果没有生起和灭去的觉知,它就到不了解脱。
   当他被问及sampajañña自身时,佛陀经常以这两个之一的解释来回答。
   一个解释是,以智慧来观察三事:vedan± (感受),saññ± (认知) 和vitakka (寻,感官对象---如在耳根的声音) 的生、住和灭。这些对象也叫做诸法dhamm±,而且它们跟着感受迁流---vedan± samosaraº± sabbe dhamm± (感受伴随诸法而生)。再次的,生起灭去在sampajañña中是很重要的。
   本经的这个段落是另一个解释: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涵盖了每一个活动。其意义是要有持续性。
   为了说明这点,佛陀在另一则开示中说:
 
Yato ca bhikkhu ±t±p², 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
tato so vedan± sabb± parij±n±ti paº¹ito.
So vedan± pariññ±ya diµµhe dhamme an±savo,
k±yassa bhed± Dhammaµµho, saªkhya½ nopeti vedag³.
当禅修者精勤地修行,
没有片刻忘失彻知无常,
这样的智者完全了知所有的感受。
于完全了知之后,他摆脱了所有的不净染污。
在他的身体毁灭时,这样的人,已安住于正法,已完全了知感受,超越攀缘
的世界而达到殊胜的境界。
 
   阿罗汉,已了知了从最粗重到最微细的整个感受的范畴,死后不再回到这个生起又灭去的领域。因此,sampajañña在佛陀的教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了解它,就可能会走偏了方向。
   有时文字的翻译造成一些麻烦。我们不谴责其它的派别,但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在做什么。有时sampajañña时时彻知无常误译成「清楚的理解」。理解什么? 它粗枝大叶的意思是: 有人在走路时,理解一只脚的抬起、移动、踩下,然后是另一只脚,诸如此类的。事实上佛陀是要你感觉感受的生、住、灭。如果缺少了知感受,整个教导就被污染了。
   因此时时彻知无常必须在每个场合延绵不断。甚至睡觉时也不缺它。当学员开始修习时,他们被告知在深睡时无法做得到,只要在醒时保持觉知就好,但在高阶的禅修中,完全没有正常的睡眠。虽然也有充分的休息,但内在却时时彻知无常,觉知着感受的生起和灭去,无常。在课程中,有时会有学员开始经历这种体验,来报告说他们睡得很少或没睡,但仍觉得精神饱满。他们有sampajañña时时彻知无常。
   在每一节中一再重复某些字句,就表明这个sampajañña的重要性。¾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适用于观身(k±ya),观感受(vedan±),观心 (citta) 和观诸法 (dhamm±) : sampajañña都要现前。同样地,在经中处处适用的sumdaya- 生起,vaya- 灭去,和samudaya-vaya-dhamm±nupass² 同时生起灭去的现象,也都要与sampajañña 和感受并行。 例如,在缅甸高原上有很多大塔,有四个阶梯分由东、西、南和北通往。同样地,你可以从身k±ya,受vedan±,心citta或法 dhamm± 开始,但当你进入回廊时,它们都交融在感受vedan±里,而到达一样的涅盘nibb±na圣殿。你从任何一个阶梯开始爬,都涉及感受和时时彻知无常:如果你有时时彻知无常,你就一步一步地前进迈向最终的目标。
   好好利用时间。你得自已努力,没人能替你用功。理论知识Pariyatti 会给你适当的指引和启发,但利益却来自你自己的努力。你在实践paµipatti 和洞见paµivedhana上的修习,是要去穿破无明的帐幕,并到达身心和心所的究竟实相,而体验涅盘。要善用这次的机会和这里的设备。为你自身的好处及利益,要好好利用这个美妙的正法,来解脱生命中的痛苦及束缚。愿你们都享有真正的安详,和谐与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 四 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四天结束了。我们继续诵读经文,并设法了解它与实修的关系。
   我们还在k±y±nupassan±身念住。你可以从k±y±nupassan± 身念住, vedan±nupassan± 受念住, citt±nupassan± 心念住,或 dhamm±nupassan± 法念住,四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从身念住的任何一节开始。但当你进行下去时,它们就交融在一起了。你必须到达某些重要的站(阶段)。你必须感觉身体的内在 (ajjhatta½) 和外在 (bahiddh±),然后同时内在外在(ajjhatta-bahiddh±)一起。你必须感觉生起和灭去(samudaya-dhamm±nupass² viharti, vaya-dhamm±nupass² viharati),然后两者同时 (samudaya-vaya-dhamm±nupass² viharati)。在消融bhaªga阶段,你必须要感知身体就像一团的波动,以极快的速度生起和灭去。然后你到达感知身体就只是身体 (‘atthi k±yo’ti),感受就只是感受,心就只是心,诸法就只是诸法的阶段。不跟它认同。然后就是只有觉照(paµissati-matt±ya) 及只有了知 (ñ±ºa-matt±ya) 而无任何评价或反应的阶段。
   当你前进并安住于修行时,假如你不再贪爱和瞋恚 [身心] 世间的任何事物的话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根深的业习saªkh±ras (习性反应) 会浮现到表面而被去除,。
   在另一则开示中,佛陀举例说明:
Sabba kamma jahassa bhikkhuno,
Dhunam±nassa pure kata½ rajam
不再造作新业的禅修者,
过去的不净烦恼浮现时,便会被清除掉
   当禅修者停止造所有的业习kamma saªkh±ras,(即是,新的业或习性反应),旧有的不净染污---pure kata½ raja½---就会被清除。Dhunam±nassa 的意思是梳理棉花,理出每根纤维,清除所有的疙瘩和脏物。一旦你没造新业习时,这情况就可能发生在任何阶段,但非常根深的不净染污,只有在消融bhaªga 之后才会浮现。如果你继续造业,你就不断繁衍旧有的库存。只要你克制不造任何新的习性反应,而保持平等心,一层一层的业习就会被清除掉。
   正法非常仁慈。起初会导致你下生痛苦恶道的非常粗重的业习saªkh±ras,会浮出表面并被去除。你从中解脱了。
uppajjitv± nirujjhanti, tesa½ v³pasamo sukho
已经生起的,当它们被熄灭时
它们的根除带来了快乐
   当所有会导致你下生恶道的业习saªkh±ras都没了,心就会变得完全的平衡---能胜任超越身心的范畴而得初见涅盘。
   这可能是几个剎那,几秒或几分钟,但再回到了身心世界时,禅修者的行为模式已判若两人。会下生恶道的习性反应已不再生。种姓已变---gotrabh³。Anariyo凡夫变成了须陀洹sot±panna,圣者ariyo。现今「雅利安,aryan」这个词已失去其意义了,而只是用来表示某一个民族。在佛陀时代,ariyo表示圣者,一位体验过涅盘的人。Sot±panna意思是一位已入流sota的人。最多再七生中,这种人必定会继续修行而成就阿罗汉。在世上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得住这个过程。
   修行以同样的方式继续下去:±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更加深层的业习saªkh±ra (习性反应)浮到表面上来又消去(uppajjitv± nirujjhanti),然后导致更深的涅盘体验。禅修者再回到生起和灭去的领域,而全然是个不一样的人,斯陀含sakad±g±m² 的境界达到了。在欲界至多只再有一世。然后再修行,±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更细致的,但仍旧会产生痛苦新生命的不净染污,现在被这个平等心去除了,而且浸润到了更深的涅盘。阿那含An±g±m² 的境界体现了。现在唯一的一世不是在欲界,而是在非常高的梵天界Br±hmic。当禅修者继续下去,最细致的业习saªkh±ras ---仍会产生一世的痛苦,因为他们还是在生死轮回中---被拔除了,于是阿罗汉的涅盘体验到了,完全的解脱。这种证悟可能发生在今生今世或在来世,但所修习的都一样:±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Satim±具有觉知。Sampaj±no具有智慧paññ±,生起和灭去,直接体验身体感受的智慧。光是身体不足以感觉感受,故必有心牵涉其中,但感觉之所在则在身上。佛陀举例说明: 就像空中生起了不同的风---暖的或冷的,强的或弱的,有尘或无尘的---在身上也一样有各种的感受生起和灭去。
   在另一个开示中,佛说:
 
Yato ca bhikkhu ±t±p² 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
tato so vedan± sabb± parij±n±ti paº¹ito.
精勤修行,不忘失时时彻知无常,
禅修者体验到整个感受的范畴并获得智慧。
 
   不论saªkh±ras是粗重的,较微细或最微细的,都会有不同的种类的感受。因此,日以继夜地保持时时彻知无常,是整个方法的精髓。
 
So vedan± pariññ±ya diµµhe dhamme an±savo,
k±yassa bhed± dhammaµµho saªkhya½ nopeti vedag³.
「超越了整个感受的范畴时,就了知了正法。这样的人,已无不净染污(an±sav±),完全安住于正法 (dhammaµµho),圆满地知晓整个感受的范畴(vedagu),死后 (k±yassa bhed±)不再回到感受的世界」。
   这摘要了整个解脱的正道。它是藉由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生灭智,并对感受保持平等心来成就。¾t±p²,精勤用功,和satim± 觉知。当它只是马戏团女孩的觉知时,是解脱不了的,因为时时彻知无常sampaj±ñña 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必要逐一地看k±y±nupassan± 身念住的每一节,因为每一节本身是完整的,只有开头不一样。你可以从任何一节开始,而达到相同的阶段及最终的究竟目标。我们从观息法 ¾n±p±na开始,之后转到受念住vedan±nupassan±。无论在每个阶段,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 是必须的。身念住的第二与第三节总是需要的。我们是以坐姿来修行,但一天中有时还是需要用其它的姿势。第二节包含了所有的四种身体姿势(行、住、坐、卧),但不论是什么姿态或姿势,它都牵涉到 ±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然后第三节牵涉的是,在身体的每个活动中皆要有不间断的时时彻知无常。这是必要的,因为sampajañña总要现前。因此,关于身体活动的前三节都要在我们的修习中继续,但并非身念住的每一节都需要。
 
思惟不净节Paµik³lamanasik±rapabba½
 
   Paµik³la之意是「不净」。Manasik±ra之意是「思惟」或「冥想」。它本身不会带你到达最终的目标。佛陀教导直接的体验,不光靠想象或智力推理。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当心非常迟钝或焦躁不安时,连呼吸都无法观,就甭提以平等心来感觉感受了。大部分这些人对身体有很强的执着,并且耽溺在性爱中,过份迷恋身体的外在美感。他们不会想去了解正法,更无能修习正法,故这种不净思惟最起码用来稍许平衡他们的心。他们被教导开始正确地思惟: 这身体是什么?
 
imameva k±ya½ uddha½ p±datal± adho kesamatthhak± tacapariyanta½ p³ra½ n±nappak±rassa asucino paccavekkhati…
 
   自脚底而上,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整个身体都思惟过 (paccavekkhati) 其中的种种(n±nappak±rassa) 不净 (asucino)。它也是丑陋不堪的。它包含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这就是它的本质。
   对那些没法观察内在实相的人,他们以此开始。不净的染污一直压制着他们。一旦他们能正确思惟后,就能够以呼吸或直接以感受来修习。当然,在实际开始修习内观时,对这个不净的身体不应产生瞋恚。只要如实地观察---yath±bh³ta。就身体观察生起和灭去的感受。禅修者现在已经步上正道了。
   佛陀以一只有两个口的粮食袋做例子,其里面装满各种的豆榖,诸如: 稻米、糙米、绿豆、豌豆、芝麻、白米。就如同一位眼力好能分辨这些豆榖的人一样,这些被皮肤所覆盖的东西都被他看得一清二楚。在较后阶段,当天眼开通后,就会容易看到身体。每一部位---的确是身体的每一个粒子---都有如张开眼睛一样看到。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atthi kayo’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然后过程是一样的。虽然依每个人的背景和心理素质而有不同的起点,但终站是一样的。身体的里里外外都被观察 ajjhatta-bahiddh±。生起和灭去:samudaya-vaya被观察了。然后 ‘atthi k±yo’ 「这是身体」。觉知已建立,在这身心世间中,无任何东西可以攀附,在完全解脱的境界中,没有东西要执取的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思惟界(四大)节Dh±tumanasik±rapabba½
 
   Dh±tu是要素的意思。仍然,有些人对身体有强烈的执着和耽溺性爱,那么在修习之初就要涉及思惟。
imameva k±ya½ yath±µhita½ yath±paºihita½ dh±tuso paccavekkhati: ‘atthi
imasmi½ k±ye pathav²dh±tu ±podh±tu tejodh±tu v±yodh±t³’ti.
 
   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 (k±ya½ yath±µhita½ yath±paºihita½),就只加以思惟(paccavekkhati) 身体的组成要素: 地 (pathav²)、水 (±po)、火 (tejo)、和风 (v±yo)。
   佛陀举了另一个例子。就像一位屠夫或其学徒杀了一条牛,将它分解成块,然后坐在市场上贩卖,因此身体也如此地被了知只是四大要素而已。它包括: 固体---肌肉,骨头等; 液体: 血液,尿等; 气体; 和温度。恰似「牛」只是各个部分的合成物之通俗语,所以身体除了这四大之外什么也不是,没有一个是所谓的「身体」。因此,人们了解到这点,心至少会稍微平衡。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atthi k±yo’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然后,开始相同的修习,因为光是思惟是不够的。必定要通过相同的站(阶段)。
   到达了 ‘ atthi k±yo’ti, 「这是身体」这个阶段,过去对之有诸多的执着,如今全然放下,禅修者到达最终的目标。
 
观察墓园九相节Navasivathikapabba½
 
   过去和现在,都有人对躯体有强烈的执着,以至于连正确的思惟都不可能。因此给了他们一个更粗陋,更恶心的起始点: 就带他们到墓园去。这是那种尸体不经焚烧或埋葬,而只是弃置四处,让鸟兽啄食等的场所。既然他们自己无法专注于内心用功,就要他们开始观看死尸。然后他们就能以相同的方式来细想自己的身体。
So imameva k±ya½ upasa½harati: ‘aya½ pi kho k±yo eva½dhammo eva½bh±v² eva½anat²to’ti.
 
他们细想 (upasa½harati) 自己的身体:「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共有九相的墓园观想:
他们看到一具尸体,已死一日,两日或三日,变成肿胀、瘀黑且溃烂。他们细想并了解,他们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终将死亡,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再者,他们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已被乌鸦、秃鹰、猎鹰、野狗、胡狼、或种种虫类所食。他们再细想他们的身体亦复如此。
他们看到一具尸体,只剩下骸骨,其上附着血肉,以筋腱相连。于是他们细想自己的身体。
他们看到一具尸体,只剩下骸骨,已无皮肉但血迹斑斑,以筋腱相连。
他们看到一具尸体,只剩下骸骨,已无血肉,以筋腱相连。
这次他们只看到已支解的骨头四散各处: 有手骨、脚骨、膝骨、大腿骨、骨盆骨、或头盖骨。
现在,经过了一段长时间,骨头已泛白。
他们看到骨头,经过年余,已堆积成堆。
他们看到骨头,已腐蚀成粉。
   每次看了骨头,他们就以相同的情况反思自己的身体。
   开始以这种方式来观看有其必要,因为内观---观察和体验实相的真正本质---是件细致的工作。那些过着猥亵、粗俗生活,充满粗重不净染污的人,是无法修习的。因此在特殊的情况下,把他们带到墓园,只去观看、保持细想,并了知他们所看到的就是人人最终的结果。教导他们开始思惟。以此不净的观感及现在的了知,心已稍得平衡: 可以修习了。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atthi k±yo’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现在他们开始用功,并经过同样的站。他们到达 ‘atthi k±yo’ti,「这是身体」的阶段,以往对之有过多的执着。接着继续修习,直到放下了所有的执着,而达到完全解脱的境界。
   每一节的道路都相同。只有起点有别。在每一节你都要感觉生起和灭去,即以感受呈现的身心组合的现象。起先你分别感觉它,然后当它即生即灭时,你一起感觉它。之后整个架构处处都消融了,生起、灭去、生起、灭去。你只是观察。这样你就发展了觉知sati与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的能力---开发平等心的智慧。
   有一种的平等心,连无常的了知都不具。它是经由不断地暗示自己不做出习性反应和保持心的平静。许多人发展出这种能力,而且似乎在世事盛衰中不起习性反应,也不感困扰。他们是平衡的,但只在表层而已。更深层部分的心继续在习性反应,因为它仍在未触及的深处,时时刻刻地与身体的感受起习性反应。没有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习性反应的惯有的模式---业习-saªkh±ras --仍旧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这么重视感受vedan± 的原因。放下贪爱和瞋恚是过去传统的教导。在印度,于佛陀以前及以后,和佛陀的当代,都有老师如是教导,而其徒众也如是修习。然而它都只涉及外缘: 即所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触及的、想到的东西。佛陀则探讨得更深入。六个感官及其对象称之为六入处sal±yatana。他发现这两者的接触必定会产生感受,而只有当感受产生时,才会有贪爱和瞋恚的生起。
Sal±yatana paccay± phasso,
phassa paccay± vedan±
vedan± paccay± taºh±:
   因有感官才有接触,有接触才有感受,有感受才有贪爱。这就是他的觉悟。
   所遗漏的环节,空隙,就是感受vedan±。缺少了感受,人们只会处理感官对象,以及对这些对象所起的习性反应。他们只能修正智力,心的表层。但在深层,接触之后,部分的心就评估接触的好壊。这个评估就产生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接着贪爱或瞋恚的习性反应就开始了。佛陀以自身的体验,一直教导以平等心对待感受,来改变最深层次的心的行为模式,并且从束缚中解脱。
   这就是你们已经开始练习的。你正在开发平等心,不但用来对待感官对象---色、声、香、味、触、法---也用来对待你所感觉到的感受,不论是愉悦,不愉悦或中性的。随着了知身体感受的生起和灭去的特性,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已开始了。已修习了¾n±p±na观息法,你很轻易地就能体验到感受,并凭借着这种了知,来发展平等心。你正在修习佛陀真正的教说。你很努力地保持satim±和sampaj±no: ±t±p² sampaj±no satim± 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这就是整部念住经所传达的讯息。
   好好利用这个课程所剩下的时间。在智力的层面研读和理解经文,会带来许多的启发、指引和信心,知道你正依照佛陀的意思在做: 但只在智力本身上理解是解脱不了你的。善用这个经典及这些夜间开示,但要用功修行。要日日夜夜地用功,不忘失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熟睡时你无可奈何,但在其它的时间,你时刻都不可忘失sampajañña,不管你在做什么---吃、喝、行或卧,都一样。当然在现阶段,你的心还会跑掉而且会忘记。你开始瞑想,想象或思考,但要看你能多快可以察觉,并再度落实到感受上。要继续提醒自己。开发你的智慧,你的觉悟。你要改变逃离感受的习惯模式;你一定要保有更深的生起和灭去的实相,生灭,无常samudaya-vaya, anicca。脱离无明,束缚。善用你生命中的美好日子,脱离你所有的痛苦。愿你们都享有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 五 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五天结束了。我们已经研读完身念住k±y±nupassan± 的部分。
   如无受念住vedan±nupassan±,则身念住不完整,因为随观anupassan± 的意思是持续地体验实相,亦即感觉身体之意。事实上感受vedan± 是四个念住的中心。心和心的内涵也必定要被感觉的。如无感觉,则修习只是智力的游戏而已。本传承着重感受vedan±,因为它让我们对无常 (anicca),生起和灭去(samudaya, vaya) 有明确的理解。这种在感受层面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少了它,就没有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没有时时彻知无常,则没有智慧paññ±。没有智慧,就没有内观。没有内观,就没有四念住,也没有解脱。
   采用任何的专注对象都可以获得深定sam±dhi。比方说,在入出息节的第一段的入息和出息,就可以用来达到初禅 (jh±na ) 的深入专注,然后到更深专注的二禅,再来三禅,接着四禅。很有可能在觉知气息的同时,也能感觉到感受; 但缺少了生起和灭去的体会,它就不是内观。然后从第五到第八禅就不再考虑身体了,只以意识,用想象来修练。
   在觉悟前,佛陀已从阿罗罗伽罗摩 (¾l±ra K±l±ma) 和优陀罗罗摩子 (Uddaka R±maputta) 那里,学会了第七和第八禅定,而且必定得到了不少的净化。然而他仍发觉内在还有深植的不净染污,他称之为随眠烦恼anusaya kilesa。Saya是睡眠的意思。Anu表示它们生生世世跟随着心。就像休火山,可能随时爆发,而其中之一,总是在临终时出现。其余的就随着到下一生去。基于这个理由,虽然他已圆满修习了八禅,他却不接受自己已经解脱。
   身体的折磨也没有产生成果。他继续探索。从呼吸上他开始观察到感受,并由此他获得对生灭的了知。解脱之钥被发现了。他从前所修习的禅定,现在被加入了内观,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之前,它们被称做是世间定lokiya jh±nas,因为它们仍就会导致新生命而在三界世间轮回。现在它们被称为出世间定lokuttara jh±nas,因为藉由生灭的体验,它们超越了世间,带来涅盘的果实。这是佛陀对人类的贡献,而它的的体现就是经由感受,这就是感受如此重要的理由。
 
观受念住Vedan±nupassan±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就感受观察感受
 
   要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这不牵扯想象。并非禅修者从外面来检视他/她的感觉。没人站在外头。你一定要有直接的体验。同样的情况适用于身k±ya,心citta,和法dhamm±。这个观察必定不能将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分离,或是想象有个外在的检查者。
…sukha½ v± vedana½ vedayam±no  ‘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在经历愉悦的感受时 (sukha½ vedana½ veday±m±no),禅修者了知正经历愉悦的感受。
 
…dukkha½ v± vedana½ vedayam±no ‘duk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adukkhamasukha½ v± vedana½ vedayam±no ‘adukkama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同样的状况适用在不愉悦的感受 (dukkha vedan±),诸如疼痛,和中性的感受(adukkhamasukha vedan±),即是不苦不乐。乐 (sukha) 和苦 (dukkha)这些字指的是身体上的感觉。至于心理上的愉悦或不愉悦的感觉,佛陀用喜somanassa 和忧domanassa。因此乐受和苦受指的是身体上的感受。身体本身是不能感觉到它们的,它们要由部分的心去感觉;但身体是感觉的基地。
 
S±misa½ v± sukha½ vedana½ vedayam±no ‘s±misa½ 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nir±misa½ v± suka½ vedana½ vedayam±no ‘nir±misa½ 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有愉悦的感受时,正确了知有执着 (s±misa)或没有执着(nir±misa)。在今天的印度nir±misa是指素食的,而s±misa是指非素食的食物。在此处的意思是纯净的或不净的。由正确的内观修习而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如果观察而不生贪爱或执着,就会导致纯净。相同的愉悦感受,或许是涉及某种的感官欲乐,如果以贪爱和执着来对应,更想设法来增长它,那就是不善并会导致不净。它趋向痛苦的轮回。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愉悦的感受可能是纯净或不净的。
   对于有执着(s±misa)的感受,就只是加以观察,如此习性反应减弱而停止。对于没有执着(nir±misa)的感受,以平等心对之,并不起习性反应,也只是加以观察。那么依据法则,这种客观观察的能力自然地会增长。你什么都不用做。Paj±n±ti就是依据智慧,只是观察。
 
S±misa½ v± dukkha½ vedana½… nir±misa½ v± dukkha½ vedana½… paj±n±ti.
S±misa½ v± adukkhamasukha½ vedana½… nir±misa½ v± adukkhamasukha½ vedana½ vedayam±no ‘nir±misa½ adukkhamasukha½ vedana½ veday±m²’ti paj±n±ti.
   同样地,不愉悦的感受的体验是纯净或不净,端视有否习性反应而定。它也只是观察,如实的了知与接受。中性(adukkhamasukha)的感受以同样的方式了知。
Iti ajjhatta½ v±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bahiddh± v±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ajjhattabahiddh± v±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就像在每一节里,相同的阶段跟随而来。感受在身体内,和身体的表层被感觉,然后在整个身体的架构同时被感觉。
   有其它的传承将ajjhatta½ 解释成在自己身上的感觉,bahiddh±是在其它人的身上感觉,而ajjhatta-bahiddh± 则是在两者间交替的感觉。就如之前所说,我们的传承并不接受这个说法。不论在森林、树下、或单人小室,禅修者都单独用功。但争论说,当比丘托钵时会遇到其它人,就有机会感觉到他人的气息或感受。然而认真的禅修者的眼睛都是下垂的 (okkhitta-cakkhu),至多他们只能看到人家在走路的腿: 因此这种解释似乎不合逻辑。当然,在非常高阶的观察中,禅修者也会对他人的感受,以及对周遭的氛围,和有情无情物体的波动,变得非常的敏感。或许可以这样去理解,否则以他人的气息或感受来用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最好还是将ajjhatta½当做是「内部」而bahiddh±「在自己身体的表层」。
 
…samudayadhamm±nupass²… vayadhamm±nupass²… samdayavayadhamm±nupass² v± vedan±su viharati…
   这一站和下一站,每一节都会出现,很重要。禅修者都要逐一地通过。感觉感受的生起,感受的灭去,和感受的生起及即刻灭去。
 
… ‘atthi vedan±’ti v± panassa sati paccupaµµhit± hoti.
   在观身念住k±y±nupassan± 中的 ‘atthi k±yo’ti 「这是身体」的阶段,身体变成了只是一团次原子微粒时,没有评价和判断:想蕴 s±ññ± 不再去认知这个身体是人或动物,是男或是女,美或丑。身体就只是身体,超越了分别。同样地,感受vedan± 现在就只以感受看待,既非愉悦亦非不愉悦。没有判断,没有评价,没有想蕴。现在所建立的是,感受就只是感受的觉知。然后同样的阶段接着来而到达最终的目标。
 
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anissito ca vihara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佛陀给人类的伟大贡献就是发现感受所扮演的角色。这是两条路起始的重要交叉点:要么dukkha-samudaya-g±min² paµipad± (苦集道迹) 是一条痛苦不断产生的道路,要么dukkha-nirodha-g±min² patipad±(苦灭道迹) 是一条痛苦完全根除的道路。他发现,每个习性反应,行蕴saªkh±ra,都只由感觉愉悦、不愉悦、或中性的感受产生。只要还有生命在,心无时无刻都在最深处,与周身每个微细粒子的感受起反应。除非感受被体验到,否则心只能在表层离贪离瞋而已。因为它只关系到外缘:外界的声、色、香、触或味,故错觉以为没有习性反应了。然而你的习性反应的实相被遗漏了,因为每个外缘跟感官的接触,必定会在身上产生感受: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这点被遗漏了。
   你必须走入内心的深处去感觉感受,但不可起习性反应。只当你觉知到感受而又对之具平等心时,心的习性模式才能在其根深处改变。有如用铁槌和凿子刻石般,根深蒂固的业习 (saªkh±ras)---随眠烦恼---才会浮现而消失。否则衍生的过程继续不停。所以,感受vedan± 在四念住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
 
观心念住Citt±nupassan±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禅修者要如何就心观察心呢?
   「就心」(citte) 意指直接的体验,如同「就身体」和「就感受」一样。为了避免对心有所想象,某些事物必须要在心中出现,因为某些事物出现然后又灭去时,才能以感受来感觉。
 
sar±ga½ v± citta½  ‘sar±ga½ citta½’ti paj±n±ti, v²tar±ga½ v± citta½ ‘v²tar±ga½ citta½’ti paj±n±ti.
   Sar±ga½ 是有贪爱 (sa-r±ga) 的意思。当贪爱在心中生起时,只是观察。当它灭去,心已无贪爱 (v²ta-r±ga½) 时,只是观察:贪爱生起和灭去。
 
sadosa½ v± citta½… v²tadosa½ v± citta½ ‘vitadosa½ citta½’ti paj±n±ti,
samoha½ v± citta½ ‘samoha½ citta½’ti paj±n±ti, v²tamoha½ v± citta½ ‘v²tamoha½ citta½’ti paj±n±ti.
   心有无瞋恚 (dosa) 的实相被观察,而当它灭去时,心就无瞋恚。同样地观察无明moha (幻想、错觉、困惑、无知:当它灭去时,心就无无明。
 
Saªkhitta½ v± citta½… vikkhitta½ v± citta½…
mahaggata½ v± citta½… amahaggata½ v± citta½…
sa-uttara½ v± citta½… anuttara½ v± citta½…
sam±hita½ v± citta½… asam±hita½ v± citta½…
vimutta½ v± citta½… avimutta½ v± citta½ ‘avimutta½ citta½’ti paj±n±ti.
   无论心是否收摄和专注 (saªkhitta) 或是涣散 (vikkhitta) ---就只是观察和接受。在较深的禅定 (jh±n±s) 中,当心用想象的方式广大到无限的范围时,它就称之为mahaggata大。不论它是否广大---就只是观察。Sa-uttara有上,意谓有更上层的心,或有成熟的空间。Anuttara之意是,无更高层次时:心已达最高境界了。也一样只是观察。不论心是否专注在禅定中,就是观察。不论心是解脱(vimutta)或在束缚中,都只是观察。
 
Iti ajjhatta½ v±… bahiddh± v±…ajjhattabahiddh± v±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相同的站随着来。从内在和外在来观察心。再次的,本传承不接受把bahiddh±当作是别人的心。在高阶的净化中,禅修者会开发出神通力,能读取他人的心意,但这不是最后一站。
   Ajjhatta½内在的心是指在身体的架构内体验事物的心。当心体验外在的所缘时则称之为外在的心:当它感觉到声音和耳朵的接触,形象和眼睛,气味和鼻子,味道和舌头,实物和身体,或是一个外引的念头。然而这整个过程仍旧在身体的架构内进行。心,就是当其所缘在外时,它本身也是在内的。接着体验到生起灭去,而到达 ‘atthi citta½’ti 「这是心」的境界:它只是识viññ±ºa,不是「我」或「我的」心。觉知于是建立。那么其中就只有智慧或了知,只有观察;无所可依或可执持。
 
‘atthi citta½’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内观的禅修者了解,当只有觉知时识 viññ±ºa 是如何单独运作的。痛苦的繁衍过程没有了。回顾佛陀对那位从孟买近郊到舍卫城来见他的老隐士的话。这些话已经足够了,因为这位隐士已经修到八种的禅定了:diµµhe diµµhamatta½ bhavissati…「看就只是看」,没有其它的了,因为没有评价或反应。「听就只是听,嗅就只是嗅,尝就只是尝,触就只是触,以及…viññ±te viññ±tamatta½…认知就只是认知」。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时间,但必须要达到以体验涅盘。
   修行是为了了解这个过程。所有的感官都在身上,故身体是中心。眼、耳、鼻、舌、身触、或意一有了接触,识viññ±ºa就认知有什么东西出现。接着想saññ± 就对之加以评断好或壊,然后就产生了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行Saªkh±ra 就开始反应,而束缚、痛苦就开始了。这些蕴凌驾了识蕴。行蕴变得很强而识蕴很弱。结果痛苦和束缚变成很强烈。这个修行是要使行蕴saªkh±ra 和想蕴saññ±变弱,而增强识蕴viññ±ºa 到只有了知和觉知的阶段---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在觉悟前,佛陀修完了八种禅定。第八次地定名为非想非非想定nevasaññ±-n±ññ±yatana:在这定中,无法说想蕴存不存在。虽然它已变得很弱,但还是有,因此佛陀不称自己是已解脱的人。运用内观,他开发出出世间定lokuttara jh±n±s,进入涅盘,并提出「第九禅定」,他称之为灭受想定saññ±-vedayita-nirodha:在此定中,想蕴及受蕴停止了。只要想蕴还在运作,不论是多微弱,它都会产生习性反应,行蕴saªkh±ra。想蕴必须连根拔除,才能体验到识就只是识的境界。
 
观法念住Dhamm±nupassan±
 
Dhammesu dhamm±nupassi viharati.
   就诸法观察诸法。
 
   就如同身念住如无受念住的话就不完整一样,心念住如无法念住就不完整。要感觉到身和心的话,必定要有什么事物生于其中;否则修行只是想象而已。因此有了某些事物,诸如贪、瞋、或痴生起和灭去时,心才能被体验到。
   心中容纳的东西就称之为法dhamma。
   佛陀所使用的许多词汇都很难翻译,因为在其它的语言中,没有对等的用语。其中,dhamma是最困难的。它的涵意广泛。其根本意思是dh±ret²’ti dhammo:被容纳的东西。即是心中所容纳的东西。
   再延伸的意思则成为心中所生起之事物的本质或特性:
Attano sabh±va½ attano lakkhaºa½ dh±reti’ti dhammo.
   Dhamma法就是包含其中的本性,自身的特性之意。
 
   在现今的印度语言里,有时会说:火的dhamma (本质)是燃烧。燃烧是它的特性,否则就不是火。冰的dhamma (本质)是寒,否则就不是冰。同样地,r±ga (贪爱)含容有其dhamma,或特质,即产生焦躁不安和痛苦。而慈爱和悲悯的本质(dhamma)是平静、和谐与安详。因此dhamma 法变成了本质或特性。
   几个世纪后dhamma 这个词,或本质,就被分成kusala善的和akusala不善的,来论及果报。心中所容纳的不净染污---诸如生气、憎恨、敌意、情欲,恐惧和自我,都会带来不善果报---称之为akusala。会使人增上或带来更好的生命的品德---诸如悲悯、善意、和无私的奉献---称之为kusala。因此,在旧文献里,我们看到dhamma法被分成「纯净的」与「不净的」。
   慢慢地akusala演变成adhamma违法或p±pa罪恶;这些都会导致痛苦的轮回。那么Dhamma就用来指含容在一个人中的任何善业,这会导致解脱。
   Dhamma的意思持续地在扩充。由于心的含容物被观察了---比方生气或悲悯所导致的结果---法就开始被人理解成因果律,即自然的法则。因此,dhamma法可以指心中的含容物,或含容物的特性,或自然的法则-即是宇宙的法则。
   禅修者要如何修习观察诸法呢?
 
(五)盖节N²varaº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pañcasu n²varaºesu.
   就五盖观察诸法。
   N²varaºa盖的意思是「帐幕」或「盖子」:就是会阻挡实相被看见的东西。在十日课程里,我们称这些盖为五个敌人:贪欲、瞋恚、惛沈、掉举和疑惑。比方说,在还没有镜子的时代,人们惯常用一盆清水和光的反照来看脸。如果水是浊的,有颜色的,或动荡的,你就看不清楚。同样地,这些五盖就是你在观察实相的道路进展上的敌人,因为它们会迷彩或阻止你观看。
   再次不涉及想象:就诸法体验诸法 (dhammesu)。这节也不需要瞑想。那么要如何观察这些障碍呢?
 
santa½ v± ajjhatta½ k±macchanda½ ‘atthi me ajjhatta½ k±macchando’ti paj±n±ti,
asanta½ v± ajjhatta½ k±macchanda½ ‘natthi me ajjhatta½ k±macchando’ti paj±n±ti.
   当有感官享受的贪欲 (k±macchanda) 在内部出现时,就只是接受。就只觉知这个事实。当它没有出现,就如是了知:就只时时刻刻觉知如其本然的样子。
…yath± ca anuppannassa k±macchand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uppannassa k±macchandassa pah±na½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pah²nassa k±macchandassa ±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接着,那些深植于内的贪欲 (k±macchandas),先前未能浮现到表层(anuppanna),现在都浮现 (upp±da) 了。这也只是了知 (paj±n±ti)。事物生起而迟早将灭去 (samudayavaya);同样地,这个贪欲生起和灭去。当一层接一层生起并且被观察,它们被连根拔除 (pah±na) 了。这些层层已被根除 (pah²na) 的,不会再回来 (±yati½ anupp±do)。所有这些,只是被观察和了知 (paj±n±ti)。
   当所有累积的贪欲被连根拔除了,便达到完全的解脱。产生贪欲的心理习性已经去除,现在这样的习性反应 (saªkh±ra) 不再产生。
 
Santa½ v± ajjhatta½ by±p±d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thinamiddh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uddhaccakukkucc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vicikiccha½… tañca paj±n±ti.
   禅修者以相同的方式了知瞋恚 (by±p±da½) 的现前与否。内观的整个过程都描述在这几个段落里。所有深深埋藏,有如休火山般的过去瞋恚,都生起了。这也被观察并被连根拔除。除非习性的模式完全改变,否则相同类型的瞋恚的业习(saªkh±ra)会开始更生。当所有的都被连根拔除了,就不再生起。这是最终的目标。阿罗汉不可能再产生任何的新贪欲或瞋恚。
   同样地,身和心的惛沈 (thina-midda),疑惑,懐疑态度 (uddhacca-kukkucca)都被根除了。
   这点应该清楚,每一个法 (dhamma),就是任何在心中生起的事物---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念头---都会开始跟身体上的感受一起流动:vedan± samosaraº± sabbe dhamm±「当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伴随而生」。这个自然法则是佛陀证悟到的,而非他所创造的。有任何事物生起---愤怒,情欲或其它等等的---如果他就观察感受,那么这位禅修者就是修行得正确。否则只是在玩智力的游戏而已。虽然在表面上愤怒已走,但在深处内感受仍在,而心还继续以愤怒对这个感受起反应,连禅修者自己都不知道。因此,就本传承而言,身体上的感受绝对不能被遗漏。佛陀的教说是如此的清楚:「不忘失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时时刻刻都必须觉知感受的生起和灭去。
   无论你修习的是身念住,或受念住,或心念住,或法念住的任何一节,如没有了知感受的生灭,那么积存在心深处的不净染污就触及不到,更遑论要连根拔除了。修习就沦为表面的游戏了。
   相同的站随着而来: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atthi dhamm’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观察内在和外在,然后观察生起和灭去,而达到了 ‘atthi dhamm±’ti「这是诸法」的阶段:无好壊,没我的你的之分,只是自然的法则,只是心所及其特质。相同的站随之而来,直到无所执持。
   当贪欲产生时,你不能用瞋恚来去除它;否则你就造作了新的瞋恚的业习。如果你只是接受心中有贪欲,然后只是观察,那么贪欲性质的习性反应便不会繁衍。它被削弱而变得无力。任何心中的不净染污都是同样地被观察。即使智力上观想身体是不净的,如在身念住的开头几段,也不过是佛陀为了将人们导入正道的起头部分而已。一旦内观起动,就不再对这丑陋的身体生瞋恚心;只以生灭的智慧加以如实的观察---yath±bh³ta-ñaºa-dassana½ (如实知见)。ѱºa知见,就如 paj±n±ti正确的了知一样,是以无常的了知而觉知的意思。无论生起的是什么---是好是壊,净或不净---就只是观察,不尝试保留或排斥。这才是通往最终目标的正确道路。
   漫长的道路都要从首步起始。别因为最终目标遥远而灰心丧志。在这条正道上没有白费的工夫。你付出的任何努力都会得到利益。你已开始在正道上朝最终的目标迈进了。一步接一步,愈走愈近,你一定会到达最终的目标。
   愿你们继续一步一步地走在正道上。好好的利用这里的时间和设施。了解佛陀的直接教说,善用这殊胜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尽可能不忘失时时彻知无常。除了在熟睡时间以外,从事任何的身体活动时,尽量以时时彻知无常来觉知,为了你自身的好处,利益和解脱。愿你们从束缚、痛苦中解脱出来。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 六 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六天结束了。我们继续研读法念住Dhamm±nupassan±。Dhammas诸法就是心的内容及其本质,普全的自然法则。佛陀是位觉悟的人,不会有兴趣建立宗派或宗教。在最深的层面上发现了究竟实相后,佛陀将这法则教导人们,协助他们了解实相和终止痛苦,而不论其宗派,社群,国家,肤色或性别。这个法则影响着整个宇宙,有情的和无情的每个人和每件事物。不论有无佛陀出世,它都影响着时时刻刻的身心交互作用,即在每人身上所进行着的交流,暗流和横流。然而人们却继续在心的表层耍花招,在无明中自我欺骗,并以增长束缚的方式来增加他们的痛苦。
 
(五) 蕴节Khandh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pañcasu up±d±nakkhandhesu
 
   Khandha 意思是蕴聚,一些东西的累积或成堆。我们被为人。这是表面的实相:但在深层里,每个有生命的个体--我、你、他、她—只不过是 pañca khandh± 五蕴而已。佛陀要你进入到这个实相的深处,在那儿你不能以名相来分别或认同,它们只是五蕴而已。
   一个蕴是数不尽的次原子物质的粒子 kal±pas积聚成的色 (色身)。心则分成另外四个蕴:识viññ±na (认知);想saññ± (识别和评估);受vedan± (感觉);和行saªkh±ra (反应和造作)。这五蕴组合成所谓的一个实体,个人。在究竟的层面上,它们只不过是五个蕴聚;而整个四念住,内观的过程就是来体验这项事实。否则以「我」、「我的」、或「我自己」来指认任何的或所有的蕴的错觉---即是无明---造成对这些蕴极大的执着,而导致痛苦。这不是因为佛陀所说,而出于信仰就该接受的信念,也不是因为合理及合逻辑而应在智力上来接受的哲学。它是在身体架构内的实际层面上该去体验及证实的一项真理。当这真理明晰时,心的深层习性模式就会改变,解脱就可达到。这就是Dhamma, 法则。
   Up±d±na意指执着和执取。五蕴是它发展趋向的目标;或者说,因为有执取,故五蕴滋生并合和。它们是执取的积聚。
   禅修者再次地就法观察法,亦即五蕴。禅修者该如何以它们来修习呢?
 
… ‘iti r³pa½, iti r³passa samudayo, iti r³passa atthaªgamo…
   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灭去:这都体验到了。R³pa 意思是色(身) samudaya 意思是生起,atthaªgamo 是灭去。
 
iti vedan±, iti vedan±ya samudayo, iti vedan±ya atthaªgamo;
iti saññ±, iti saññ±ya samudayo, iti saññ±ya atthaªgamo;
iti saªkh±r±, iti saªkh±r±na½ samudayo, iti saªkh±r±na½ atthaªgamo;
iti viññ±ºa½, iti viññ±ºassa samudayo, iti viññ±ºassa atthaªgamo’ti.
   当心 (名) 的四蕴---受 (veden±)、想 (saññ±)、行 (saªkh±ra)、识 (viññ±ºa)---都被体验到时,内心运作的整个过程就被体证到了。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atthi dhamma’ti…
   相同的站随着来,内、外,内外同时观察。然后 “atthi dhamm±’ti”---「这是诸法。」觉知于是建立在这实相上:这全部都只是五蕴而已。在高阶的观察中会发现,除了身和心之外,了无他物---没有「我」、「我的」、或「我自己」。
   在表面、世俗的层次,还必须使用到「我」、「你」这些字,但在实际、究竟的层次,只是五蕴而已。同样地,为了世俗的目的,我们称一些零件的组合为汽车,但如果我们把它解体并将零件分类,那一个零件是汽车呢? 轮胎吗? 坐椅吗? 引擎吗? 电瓶吗? 车体吗? 事实上汽车只不过是不同零件的拼凑而已。
   同样的,当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组合起来时就成了一周;三十天凑在一起就是一个月;十二个月就是一年,这些都是为了世俗的方便而已。内观分离、剖析、离散并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那么执着就消除了。五蕴仍在,生起和灭去,但它们只是蕴聚罢了,因为执取已去除。这就是五蕴 (khandh±s) 的法 (Dhamma)。
 
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anissito ca vihara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接下来是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在当时也被了解为samyak darshana, kevala darshana, samyak jñ±na kevala jñ±na---只观察和只了知。然后anissito ca viharati:因为无所执着,故无所依赖;无所执持。
 
(内外六) 处节¾yatan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chasu ajjhattikab±hiresu ±yatanesu.
   ±yatanas (处)是指六个感官领域或根门:眼、耳、鼻、舌、身、和意。所有六个都是内在的 (ajjhattika),因为它们是在身上或体内。它们的对象 (所缘) 是外在的 (b±hiresu):眼缘所见物、色彩、形状、或光;耳缘声音;鼻缘气味;舌缘滋味;身缘可触体;意缘念头、情绪、幻想或梦。虽说是外在,但只当它们与身体架构中的内六处有所接触时,才能成为所缘。对天生的盲人而言,就不存在有色彩、光线、形状或形像的世界,也无从知晓那个世界。内六处和外六处合为十二处,而对我们而言,外六处 (b±hiresu ±yatana) 只当每一个与其对应的感官根门接触时才有实际的存在。
   要如何以内六处和外六处来修习呢?
 
cakkhu½ ca paj±n±ti, r³pe ca paj±n±ti, yañca tadubhaya½ paµicca uppajjati sa½yojana½ tañca paj±n±ti…
   眼根 (cakkhu) 和它的对象,r³pa (形状或形象) 的实相被了知了:paj±n±ti。
   Yañca tadubhaya½ paµicca, 以这两者为基础,由于它们的接触,uppajjati sa½yojana½,束缚生起了。
 
…yath± ca anuppannassa sa½yojan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禅修者以这个已生起的束缚用功:sa½yojan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真实的情况是,每个接触都会产生波动:phassa-paccay± vedan±。想蕴 (saññ±) 进行评估:女的,男的;美的,丑的;愉悦的,不愉悦的。基于这个评估,感受就变成愉悦或不愉悦。然后行蕴 (saªkh±ra),心的反应部分,马上就开始产生贪爱或瞋恚。如此整个束缚的过程就开始并且繁衍。
   六个根门的运作是在身心范围内。它的情况是分析和不停地了知事情如何地发生。如果你无知,你就会不停地打新结,束缚就不断地繁衍。如果你以智慧来体验及观察束缚而不起习性反应时,它就变弱了。习性反应的模式改变了。旧的束缚能够浮到表面来:yath± ca anuppannassa sa½yojan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你观察先前不曾生起 (anuppanna) 的束缚的生起 (upp±da)。
 
…yath± ca uppannassa sa½yojanassa pah±na½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pah²nassa sa½yojanassa ±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当你观察时,一个接一个束缚就被消除了(pah±na½):yath± ca uppannassa samyojannassa pah±na½ hoti tañca paj±n±ti. 当它们全都浮现上来并灭去之后,它们就不再生起 (±yati½ anupp±do)。超越了束缚,完全解脱的境界于焉到达。
   拔除的形式有三种。就连你只是持守戒律,因为你在心的表层上不对贪爱或瞋恚过度反应,你的束缚得以有短暂的拔除。当你修定而更深入时,则拔除得更多:束缚的根已松动。而当你修习内观时,这些根就从你的心的最深处被拔除---pah±na½。譬如,一个口渴的人来到一处有毒水草覆盖的水池喝水。用手将水草拨开一小块地方,而暂时得水;之后这小块地方又被水草覆盖。这是短暂的移除。这是守戒,s²la。更好的取水法是,四根木条连着网,竖立起来把水草隔开。这是定sam±dhi,当它更深入时就清理了更大的范围,但根还在。智慧Paññ± 则清除了所有的水草,连一个颗粒都不留。这才是真正的连根拔除pah±na,也就是这句话在这里的意思:yath± ca pah²nassa sa½yojanassa ±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束缚的除尽被体证了;它们不再生起 (anupp±do)。这是阿罗汉完全解脱的境界。
 
Sotañca paj±n±ti, sadde ca paj±n±ti, yañca tadubhaya½ paµicca uppajjati sa½yojana½ tañca paj±n±ti…
   同样地,耳根,声音,及因它们而生的束缚被观察了。
 
…yath± ca anuppannassa sa½yojan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uppannassa sa½yojanassa pah±na½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pah²nassa sa½yojanassa ±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当平等心更趋成熟时,这些之前不曾浮现的束缚现在浮现,并被拔除。这也被观察了。
 
Gh±nañca paj±n±ti, gandhe ca paj±n±ti…
Jivhañca paj±n±ti, rase ca paj±n±ti…
K±yañca paj±n±ti, phoµµhabbe ca paj±n±ti…
Manañca paj±n±ti, dhamme ca paj±n±ti…±yati½ an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同样地,鼻根和气味,舌根和滋味,身根和任何的可触体,以及心和内容 (诸法) 的实相都被观察了 (paj±n±ti)。每个状况下,束缚生起就被根除,并且不再生起。每个状况下,阿罗汉的境界,不是只在哲理上接受,而是亲证、亲见了:paj±n±ti。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atthi dhamma’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相同的过程随着来。「这是诸法」。所有六个根门及其所缘都只是法dhamma,无「我」、「我的」、「他」、或「她」,无个体在其中。分离、剖析、离散和消融,每个根门各别的分析,个体就变成只是所有内、外处组合的一团质量,一种运作,一个交互的作用而已。只具智力理解的话,无明会窒碍见证到这个法dhamma,这种运作,及从束缚中的脱离。
   修习会通过相同的站而达到最终的目标。
 
(七) 菩提分节Bojjhaªg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sattasu bojjhaªgesu
 
   菩提分 bojjhaªgas,是七个觉悟的要素,或是要达到最终目标应予圆熟的质量。
   心的自性是非常纯净的:识viññ±ºa,非常纯净,但由于过往的业习 (习性反应) saªkh±ras,攀缘的想蕴 saññ± 总是做出错误的评估,而每当感受产生时,一个一个的习性反应saªkh±ra 就又接连的产生。由于这整个过程,心就丧失了其原有的纯净,而变得非常的焦躁不安。菩提分使纯净复原:当它们以实相被观察时,它们就渐趋圆满,而当其圆满时,觉悟就圆满了。这就是内观整个的运作。
   第一个菩提分是念sati,觉知。少了它就无法在这道上更进一步。念菩提分,客观地观察实相,是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它必须与其它菩提分并进,时时刻刻持续地现前。
   择法Dhamma-vicaya菩提分是第二个。Caya 或cayana 的意思是「整合」。表面的、团聚的、统合的、幻觉的实相产生很多的错觉与混淆:每个决定和行动都离谱了。Vicaya 或vicayana 意思是去分离、剖析、离散、离析,就像内观要你做的一样。起初择法菩提分是智力上的。身体分析出只是四个元素,无「我」在其中。心只是四个蕴。六个根门,其相应的对象,其接触和繁衍的过程都予以观察。理智所得的明晰做为指引,开始实际的内观修习和在实际的层面上研究真理。
   第三个是精进viriya 菩提分,等同于八正道中的正精进samm±-v±y±mo。极大的精进力是需要的,但要精进于不起习性反应,只任事情发生。哪怕你在千百个战场上曾经战胜过千万个勇士,不起习性反应的内心战场却是困难得多,因为老习惯总要有所反应。别打阿难的仗---「我一定要成为阿罗汉」,「我必须」清除我的不净染污---如果你这样做,心就会变得不平衡。另一个极端是不用功,全然不去观察,而只让事情发生。要让事情发生,但要知道实相是什么。稍许的紧度是需要的:不要太过,也不可全无,不用功。比方说,要在宝石上钻个孔,是要加一些力道的,但太多了就会把宝石弄碎。这就是中道。
   精进 Viriya 就只是观察,了知生灭无常的性质:不起习性反应而修习。解脱由法Dhamma,由自然的法则来照料。
   如果你持续地以念菩提分,择法菩提分,和精进菩提分修习,不净的染污就消失了,而喜p²ti 菩提分就会生起并增长:这是身上的愉悦感受,喜悦,和极乐。你得要小心。如果你对全身微细振动的流畅产生执着,如果你找寻并执取它,那就不是菩提分了。如果无常的了知仍在---了知这仍旧是身和心,生与灭的范畴---那么不净染污去除了,而喜p²ti 就展开而成为一个觉悟的要素。
   愉悦的感受一波波地来并加以观察,重要的轻安passaddhi 阶段就会光临:这是深沈的安寜和静谧。此时连小声音都成了大干扰。甚至像细丝一般的气息,在鼻孔的入口做了微细的U-型回转,都是一个干扰。心是那么的安详,平静,安宁。危险再度来临:这种深沈的安详,之前未曾体验过,会让人错觉以为这就是解脱。就像喜p²ti ,如果使用不当会成为束缚一样,这个轻安passaddhi 也有可能变成束缚。它只是中途的休息站:最终的目的地仍还很遥远。你可以查看你的六根是否还在作用:张开你的眼,或听一听。你仍然在生灭的范畴中。你还没超越身心的领域。
   虽然在这个高境界上要抓住什么很难,但微细的波动仍在,而这种感受称为不苦不乐adukkha½asukha½。在喜p²ti 中感到愉悦;现在只感到安详,同时还有没法体验到anicca 无常的危险。在愉悦的感受中脱离贪爱的执着,或在不愉悦的感受中脱离瞋恚的执着,都会比脱离这种宁静感觉的执着来得容易。要非常的专注:以非常敏锐的心感觉微细的波动,查看六个根门,同时持续了知这种体验是无常的。
   时常有人问起中性的感受。佛陀的意思不是指起始在表面上不苦不乐的感受。 那完全是两回事。它牵涉到贪和瞋,因为人们对这种感受厌烦了,没兴趣了,想要些新鲜事。他们的体验已经陈腐。他们要些更新奇的,没有过的东西。这是他们的老习性模式。
   不同宗派、社群、国家、宗教、信仰、和教义的人们来到内观的恒河,要解渴,要解除无明和痛苦。纵使他们能够接受身心的结构是生灭的,无实质的,然而由于他们的背景,这种深沈的中性感受会让他们产生永恒的幻想,而变成了束缚。对传统上信仰永恒灵魂的人而言,轻安passaddhi 似乎就是了。对其他相信有一位永恒的创造者住在心中的人而言,它似乎就是那个不变的创造者了。这是个危险的幻想。要彻底地检查轻安passaddhi 这个深沈、安宁、平静的体验。如果你能觉知到非常微细的振动,生起又灭去,那么它就成了一个菩提分bojjhaªga,而给你更往前进的力量。你的体验增长了。
   下一个菩提分是定sam±dhi ---专注或完全融入。就像现在一样,在佛陀成佛前就已存在有多种类型的定。当人获得八次第禅定时,会有以为目标已达的危险,但这只不过是世间定lokiya sam±dhi,还会生生世世在三界中轮回。正定Samm±-sam±dhi 把我们带离三界,并使我们从生死的束缚,及所有种类的痛苦中完全解脱出来。这要修习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觉知身心的现象和体证它生灭的特性。心专注在实相上,那它就成为出世间lokuttara了。当获得禅定时,涅盘之果也证到了。修习定sam±dhi禅修者依次能证得须陀洹sot±panna,斯陀含sakad±g±m²,阿那含an±g±m²,和阿罗汉arahant。这样的定sam±dhi就成为一个觉悟的要素了。
   舍Upekkh±,平等心是第七个菩提分。就如同念sati,它一定要自始至终在每个阶段都现前。不论修习那个菩提分,觉知和平等心都必须具在。
   纯净的心中这些要素都具在。不净的染污被观察时就会浮到表面而去除;但这些觉悟的要素,当被观察时会一个个浮到表面,发展,增长而臻圆满。这一节在解释如何因此而达到完全解悟的最终目标。
 
santa½ v± ajjhatta½ satisambojjhaªga½ ‘atthi me ajjhatta½ satisambojjhaªgo’ti paj±n±ti, asanta½ v± ajjhatta½ satisambojjhaªga½ ‘natthi me ajjhatta½ satisambojjhaªgo’ti paj±n±ti.
   当念sati 菩提分出现时 (santa½),禅修者正确了知 (paj±n±ti)--- 「我有念菩提分。」 ‘Atthi me ajjhatta½…当它没有出现时 (asanta½),禅修者也接受这个事实--- 「我没有念菩提分」‘Natthi me ajjhatta½…’。
 
…yath± ca anuppannassa satisambojjhaªgassa upp±do hoti tañca paj±n±ti, yath± ca uppannassa satisambojjhaªgassa bh±van±ya p±rip³r² hoti tañca paj±n±ti.
   所有过去累积的念菩提分现在都来协助了。它们浮现到表面 (anuppannassa upp±do hoti),而禅修者了知 (tañca paj±n±ti)。重复地生起 (uppannassa),它们被智能地了知并增长直至圆满---完整而充分地证到了 (bh±vn±ya p±rip³r²)。
 
Santa½ v± ajjhatta½ dhammavicayasambojjhaªga½… bh±van±ya p±rip³r² hoti tañca paj±n±ti.
   同样地,择法dhamma-vicaya 菩提分,实相的分析研究,也只是了知其生起或未生起。以前的择法菩提分,早先未生起,现在一再地从心的深处生起,也被观察到了:它增长圆满而最终的目标达到了。这全都了知了。
 
…v²riyasambojjhaªga½…
…p²tisambojjhaªga½…
…passaddhisambojjhaªga½…
…sam±dhisambojjhaªga½…
Santa½ v± ajjhatta½ upekkh±sambojjhaªga½… bh±van±ya p±rip³r² hoti tañca paj±n±ti.
   精进viriya 菩提分 (努力),喜p²ti 菩提分 (极乐,同时在身体上有愉悦的感觉),轻安passaddhi 菩提分 (宁静),定sam±dhi 菩提分 (专注) 和舍uppekkh± 菩提分 (平等心) 都以同样的方式了知,并增长圆满。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atthi dhamm±’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就内在、外在、和内在外在同时观察诸法;观察诸法生起、灭去、和同时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禅修者了知「这是诸法」,而觉知就在这实相上建立。再也没有执着或执取。如是修习法念住dhamm±nupassan±。
 
☼☼
 
问 与 答
 
问:是不是导引注意力是我们唯一的自由,而其余的一切都为法所掌控?
答:一切都为法所掌控。导引你的注意力是唯一解脱你的方法。你可以为所欲为,但如果你起习性反应,法就会束缚你。如果你只观察,法当然会解脱你。这是自然的法则。
 
问:要如何划分认真的用功和贪求?
答:问得好。如果你贪求认真修行,你贪求的是成果的获得,或者最起码养成了认真修行的执着。如果你发觉自己不认真用功而变得沮丧,这中间就有贪求在了。只要接受你没认真用功,然后从头开始就好了,知道自己必须认真用功。那你就会一直进步。
 
问:中性的感受是否源自中性的习性反应,而我们是否希望将之改变成只是观察?
答:中性的感受源于无明。无明被当作是无常的现象而观察时,它就会消失。有时当非常粗重、坚韧、不愉悦的感受消失后,对无常会有浅显的了解,也很有用。在觉知到波动的微细暗流之后,会更深地体会到,这个感受是时时刻刻生起和灭去的。
 
问:如果一个禅修者翻滚在感官欲乐的妄念中好一阵后才开始观察,他是在使业习saªkh±ras 变本加厉地增长而没净化,是吗?
答:以往增长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现在你少许片刻的观察就会变成几秒,几分,几小时,这就计上你的功德了。修习内观你就知道,每当你在感官欲乐中打滚时,你就在增长痛苦,而你观察多少,你就能从中脱离多少。
 
问:佛陀的教导好像意指随着呼吸扫动注意力。那么在这个修习上要一部分一部分地来练习是出自那里,又有何重要性?
答:当佛陀说,sabba-k±ya-paµisa½ved² assasiss±m²’ti sikkhati,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 “sikkhati” 是「学习」的意思。在其它地方则用paj±n±ti (「他正确了知」)。你要学习以一口气能通扫全身,而要学的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让坚韧的部位消融,等到全身都消融了,你就能够通扫全身。然后你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因为纵使全身的感受都开了,仍可能有小的未知区域。你学习去达到bhaªga-ñ±ºa 壊智 (消融) 的阶段。
 
问:念住经概述了四种的观法以及多个修习方法,然而你只教在身上观呼吸和感受。对各种修习法也没有以其重要性来排序。为什么不也教所有的修习法,诸如行禅和看念头等等呢?
答:传承有多种。同时佛陀,一位觉者,也对不同的人依其背景,能力和性向教以不同的入门所缘。然而,当他们前进时,所经过的站都是一样的。
   本传承从呼吸的练习开始,由此禅修者进而体验感受,然后体验生灭。而觉知呼吸和感受会引领你至最终目标。并不禁止尝试别的方法,但如果你在这儿已有所进步,为了好奇而在别处也试试,就会浪费你的时间。如果你已全身到处都感觉到感受了,现在又要在其它的地方试试观察走路---每只脚举起和放下而没去感觉感受---你本来已能在微细层面上感觉感受的能力就会变钝。再回来练这个教法时,你就不能够很深入地感觉感受了。当然有些人的心是粗糙,毛躁型的,对他们来说,细致的呼吸是很困难的,那么或许走路比较适合他们。
   要在一个小范围内感觉细致的气息也的确困难。如果你已能清楚地感觉到它了,然后你却要试用你的手放在胃部去感觉它---这是多么粗略的方法---你是在退步。佛陀要你从o¼±riko 粗重迈向 sukhuma 微细。假如在某个阶段有些粗重的东西从内里生起来,那是不得已的;但只是因为好奇而要刻意地以粗略的对象来修练,就好像要从另一个方法的开宗明义起头,而忘掉你已经到达过的各个站所有的细致实相。如果有那个其它方法比较适合你,就要一门深入而达到最终的目标:然而时间很关键。别将你宝贵的人生花在四处玩票上。
 
问:「我」是否定的。
答:是的---「我」是否定的!
 
问:那么需要觉悟的是什么?
答:无明需要觉悟,束缚需要觉悟。没其它的了。
 
问:你如何定义慈悲的心呢? 当我们处理自己的痛苦时,可以带着觉知来使用慈悲吗?
答:当你心中有慈悲时,就接受你的心是一颗慈悲的心。当然对你自己要仁慈,爱你自己,要把自己当作是你慈悲的第一对象。每当你产生习性反应saªkh±ras时,那怕对别人产生贪爱和瞋恚,你都残忍地强加痛苦给你自己。你的愤怒伤不了一个好的内观修行者---它也有可能伤或伤不了他人---但你自已是受伤害,而变得痛苦了。要避免。要对自己仁爱和慈悲。
 
问:我们这种内观,对于感受 (vedan±) 的诠释最不同于佛教的其它传承的内观了,这是真的吗? 如果不解释为身上的感受,那么其它的传承是如何定义它的呢?
答:是的。其它传承只把受vedan± 当作是心里的感觉。我们不谴责其它的传承,同时也没错,受 vedan± 是心的四蕴之一。我们一定要用解释,而不光用翻译,因为佛陀所用的一些字,他之前就曾经解释过了。比如说, 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就已经被他解释为感受生灭的感觉。再者,现今有很多字汇,要么已不用,要么就带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因此我们必定要回到三藏Tipiµaka 里去找佛陀所给的原意。佛陀已解释过,乐受、苦受 (sukha, dukkha vedan±) 是指身上的感受,而他用喜和忧 (somanassa, domanassa)来指心理的感觉。在受念住里他不用 somanassa 和 domanassa 而用sukha 和dukkha vedan±,因此我们必定要以感受来修习。
 
☼☼
 
   你在智力上已理解的,和你已经实际体验到的,都要拿来用。不但要在课中,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正法。习性反应总是充满了负面性。要过正法的生活。不论外头发生了什么,就要往内里来观察感受的实相,并且保持平等心,那么你所有的决定和所有的行动就会健康---不起习性反应,但采正面的行动,对你好,对别人也好。
   愿你们都能过有益于你们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愿你们都享有正法最好的果实:安详、和谐、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第 七 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七天结束了。我们到了大念住经Mah±-satipaµµh±na Sutta的结尾部分了。
 
(四)谛节Catusaccapabb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cat³su ariyasaccesu
 
   如何就四圣谛观察诸法呢?
 
‘ida½ dukkha½’ti yath±bh³ta½ paj±n±ti, ‘aya½ dukkha-samudayo’ti yath±bh³ta½ paj±n±ti, ‘aya½ dukkhanirodho’ti yath±bh³ta½ paj±n±ti, ‘aya½ dukkhanirodhag±min² paµipad±’ti yath±bh³ta½ paj±n±ti.
 
   「这是苦」。「这是苦之集」。「这是苦的灭」。「这是导致苦灭之道」。每一谛都如实地了知。
   Paj±n±ti 是以智慧了知的意思。Yath±bhuta½---如实地,如其所现地---意思是直接体验与了知,就如佛陀在第一个开示中所教导的。苦是由贪爱导致的事实已是众所周知的了。贪爱必须被根除也不是新鲜事。人人都在受苦,但这摆明的事实本身并不能使人成为圣贤。佛陀所发现的是要如何将苦变成一个圣谛 ariya sacca,以便任何体验到它的人都能成为圣者,最起码能获得涅盘的第一次体验,解脱的第一阶段。
   四圣谛中的每一个圣谛都有三个必须的情况 (行相),合起来总共十二个。第一圣谛的第一部分---「这是苦」---人人都已知道了。第二部分,应遍知pariññeyya,意思是无论如何,整个范畴、各个层面的苦都要了知。同样意思的字parij±n±ti,在之前用来表示具时时彻知无常sampjañña 的完全了知感受。当感受被超越了,应遍知parij±n±ti 就来临了。如无,则感受的某些领域仍未被探索到。同样地,苦的全部领域必须被探索至其极限。然后就到了第三个部分:已遍知pariññ±ta。意思是苦已被超越了:它就是一个圣谛。只有在超越了苦之后,才能宣称已探索了整个苦的领域。
   在表面上有四个圣谛,但当你走更深入时,它们就合而为一,就像四念住一样。
   苦集Dukkha samudaya,痛苦的生起或原因---即贪爱---是第二圣谛。再次地,由于过去诸佛的教导,使得这个基本的原则,在智力上的接受和表面的了解,能存留下来。它的第二部分是应断pah±tabba½:贪爱应被完全根除。然后第三部是已断pah²na½:已被完全根除;最终的解脱境界达到了。佛陀的贡献是将这已经失传久远的甚深观点重新建立起来。
   同样地,只出于信仰或推理而接受第三个圣谛---苦灭dukkha nirodha,痛苦的止息---是不够的。它的第二部分是应证sacchik±tabba½:它应被见证。它的第三部分是已证sacchikata½:它已被见证到,而且已圆满了。
   如果只在智力上接受第四圣谛也是毫无意义的。它的第二部分是应修bh±vetabba½:它应被接续不断地修,直到已修习圆满bh±vita½。只有当他已走完了这条正道,只有当他以各三个行相圆满了四圣谛时,乔达摩才宣称自己是佛陀。
   最初佛陀首次说法时,连他的五个朋友都不听。他们相信,没有修练极端的身体苦行,不可能解脱。佛陀也修过这个苦行。他将身体绝食到只剩皮包骨,羸弱得难移两步。然而以他修过的八禅定,他看到更深层的不净染污还存在。身体绝食是无用的修持,所以他放弃了而开始进食。
   为了说服他们,佛陀告诉他们说,不靠智力推理,不靠情感信仰,但以 yath±bbh³ta½ paj±n±ti:如实的体验智慧,他已体证了四圣谛。只有在那时,他们才准备开始听他说法。
 
苦谛Dukkhasacca½
 
dukkha½ ariyasacca½
 
   现在描述苦圣谛,从粗重到微细。
 
J±ti pi dukkh±, jar± pi dukkh±, (by±dhi pi dukkh±,) maraºa½ pi dukkha½,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y±s± pi dukkh±, appiyehi sampayogo pi dukkho, piyehi vippayogo pi dukkho, yampiccha½ na labhati ta½ pi dukkha½, saªkhittena pañcup±d±nakkhandh± dukkh±.
 
   以上用了许多的同义字,来解释苦dukkha的呈现。
   生J±ti 是指出生在任何一生存界。老Jar± 年老,体衰,感官官能的退化。病By±dhi 疾病或患病。死Maraºa 是在任何生存界的死亡,以及五蕴的消融。愁Soka 是忧愁,由于失去心爱的东西而心生悲伤,而叹parideva 是由悲伤而导致的哭泣和悲叹。苦Dukkha 是身体上的疼痛和不愉悦的感受。忧Domanassa 是心理上的不愉悦。恼Up±y±sa 是由损失或不幸而产生的心理苦恼和折磨。所有这些都是苦dukkha。
   在这里和在其它地方的解释,苦dukkha 是用于不愉悦或疼痛的身体感受,而忧domanassa (源自mana,心) 则用于心理的不愉悦。它可能是一个念头,记忆,恐惧。同样地,乐sukha是用于愉悦的身体感受,而喜somanassa 则用于心理上的愉悦感觉。在受念住里,使用了苦、乐受dukkha、sukha vedan± 这些字,这也就是为什么本传承极力强调,以身体的感受作为禅修对象的原因。
   在较细致的层次上,怨憎会苦appiyehi sampayogo 是与任何不愉悦的事物的交往:色r³pa,一个景象,颜色或光;声sadda,声响;香gandha,气味;味rasa,滋味;可触体phoµµhabba;或法dhamma,一个念头。爱别离苦Piyehi vippayogo 是和任何喜欢的事物分离。和至亲的人,如朋友和家人分离,是苦。
   还有更细致的是求不得苦iccha½ ma labhati:得不到想要的事物。如果有人欲求逃脱生命的轮回,但达不到这个阶段,它是没能如愿na pattabba½。这是苦。同样地,欲望生起要脱离老、病、死,和心理及生理的悲伤和痛苦,然而无法如愿。
   总括的来说 Saªkhittena,而且在更深的层面,五取蕴 pañcup±d±nakkhandha,对五蕴 (pañca khandha)---色、受、想、行、识--- 的执取 (up±d±na) 是苦。
   信仰上或逻辑上接受第一圣谛是没用的:它必须被体验 (yath±bh³ta½ paj±n±ti) 至其极限。这要修习戒和定,而且以专注的心你修习观察五蕴和六感官根门运作的细致实相。这就是八正道整个的过程。
   起始的坚硬、强烈和疼痛的感受是明显的苦,但它们必得要以平等心来观察,因为对它们起习性反应会增长痛苦。藉由平等心,它们就被分离、剖析、离散和消融,而且就连疼还在,也能在其中感觉到有一股波动的暗流。当这些微细波动粉碎后,疼痛似乎不再是痛苦了。当疼痛消退了,只有一股非常微细的波动引致喜p²ti 的生起。这仍然是苦的范畴,还少了真正的快乐,因为它是无常,生灭的。第一次消融bhaªga的体验很重要,可以让人体认到整个身体结构只不过是次原子微粒的实相。但如果就此认为痛苦已经解除,那么苦dukkha 的范畴还没完全被照应到。不愉悦的感受还是会来的:部分是由于旧业习的浮现,部分由于坐姿、疾病等等的。每个愉悦的体验,因为是无常之故,都含固有的苦dukkha 的性质。
   下一个阶段是轻安passaddhi,寜静,没有不悦感,而且明显地无苦感,但仍有生灭现前。然而诸行无常sabbe saªkh±r± anicc± ---任何因缘和合的事物,早晚都会毁壊。粗重的体验还是会来临,因为这种轻安仍是过渡的体验而已,还在身心的范畴内。整个苦dukkha的领域还不完备。只有当苦被超越了,而到了没有生起或造作的境界时,才能说已完全探究了苦。
   因此,在粗略的层面了解苦并不能说是个圣谛。完全的了知(应遍知) Parij±n±ti 是指以直接的体验来探究整个领域的意思。只有当它是了知至其极限(已遍知) pariññ±ta½ 时,它才成为一个圣谛。
 
苦集圣谛Samudayasacca½
 
duddhasamudaya½ ariyasacca½
 
   第二圣谛是苦的生起。
 
Y±ya½ taºh± ponobbhavik± nand²r±gasahagat±  tatratar±bhinandin²,
seyyathida½, k±mataºh± bhavataºh± vibbhavataºh±.
 
   这是taºha渴爱;ponobbhavik± 导致生命不停地流转,nand²-r±ga-sahagat±,为喜乐、贪爱所束缚;tatra-tatr±bhinandin²,到处不忘寻求喜乐;seyyath²da½,即是:
   K±ma-taºh± 欲爱是感官的享乐。很小的欲望很快就转变成渴爱,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性欲。
   Bhava-taºh± 有爱是生存的欲望,那怕身体和整个宇宙都持续地毁壊。由于这种自我意识,由于对「存有」的渴爱,信奉永生的哲学似乎就得到了青睐。
   Vibhava-taºh± 无有爱是两个对立的渴爱。一个是渴望停止生死轮回,然而这种错乱的贪爱是达不到斯境的。第二个是拒绝接受死后痛苦还有延续,然而由于此生的不善业报而生的恐惧,saªkh±ras 业习仍在。「这是唯一的存在」这种哲学,就存有错乱的贪爱和执取。
   这三种渴爱导致苦dukkha。
   那么这渴爱从哪里生起,又从何处建立呢?
 
Ya½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etthes± taºh± uppajjam±n± uppajjati, ettha nivisam±n± nivisati.
 
   在 (身心) 世间,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就有渴爱的生起 (uppajjati) 和建立 (nivisati)。Piya 和s±ta两者都是「令人喜悦的」、「诱人的」意思。Loka 的一个意思是「生存的界」,但在此处的意思是「身心世间。」一位叫罗伊塔 (Rohita) 的天人,有一次经过一个精舍前,而佛陀正坐在那里,他边走边唱:Caraiveti, caraiveti, 「继续走呀,继续走呀。」佛陀问他怎么回事,罗伊塔答说,他要走路来探索整个世间,然后超越它。佛陀微笑着跟他解释说,整个宇宙的集、灭、和灭道都在身体的架构内。
   在字意上,luñjati paluñjat²ti loko是:这个世间是不停地在毁壊。它生起又灭去。它是整个的身心领域,而且被理解为在身体的架构内。好比你种下某一生存界的种子,你就会体验到它。一个很不好的业习saªkh±ra,当果报来临时,就会在此时和将来在内心产生炼狱之火。种下一个天界的种子,你就感觉到愉悦;种下的是梵天的种子,此时和将来,你都感觉到宁静。涅盘的境界,无有生灭,也是一样要在身体之内体验。
   因此在身心的架构内,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就有渴爱的生起。
   现在详细的述说渴爱从哪里生起。
 
Cakkhu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etthes± taºh± uppajjam±n± uppajjati,
ettha nivisam±n± nivisati… Sota½… Gh±na½… Jivh±… K±yo… Mano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etthes± taºh± uppajjam±n± uppajjati, ettha nivisam±n± nivisati.
 
   眼根 cakkhu 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渴爱就在那里生起和建立。同样的过程出现在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或意根。
 
R³pa… Sadd±… Gandh±… Ras±… Phoµµhabb±… Dhamm±… nivisati.
 
   六尘中,诸如色、声、香、味、触、法,任何地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渴爱就在那里生起和建立。
 
Cakkhu-viññ±ºa½… Sota-viññ±ºa½… Gh±na-viññ±ºa½…
Jivh±-viññ±ºa½… K±ya-viññ±ºa½… Mano-viññ±ºa½…
nivisati.
 
   在六根的任何六识 (viññ±ºas) 中渴爱生起。在描述心时,通常识viññ±ºa、想s±ñña、受vedan±、行saªkh±ra 四蕴就足够了。更深的内观则将它们细加分别。然而还没到达这个阶段之前,各样的哲学就发韧了,因为尽管体验了生灭,但这个观察者---即心识-viññ±ºa --似乎一直存在,而没被分离或剖析。它被视为是永恒的灵魂:je viññ±ya te ±ya ye ±ya te viññ±ya (任何识即是灵魂,而任何灵魂即是识)。然而在较深的层面,识是有分别的:眼识不能听,耳识不能看,任何或所有的这些识都能停止作用,而当心识也停止作用时,涅盘nibb±na 即来临。
   佛陀更进一步详加说明:
 
Cakkhu-damphasso…
Cakkhu-damphassaj± vedan±…
R³pa-saññ±…
R³pa-sañcetan±…
R³pa-taºh±…
R³pa-vitkko…
R³pa-vic±ro…  nivisati.
 
   由于任何根门的接触,于是渴爱生起和建立。因为这个接触就会有感受产生(samphassaj± vedan±),而渴爱又再次生起和建立。然后这个感官对象接着就有评估或辨别(想s±ñña),而渴爱于是生起和建立。Sañcetan± (心理的习性反应) 是 saªkh±ra 的同义字:此处渴爱又再生起和建立。那么渴爱的生起和建立就关连着任何的感官对象。念头对其所缘的最初作意 (寻vitakko) 随之而来。最后就卷入了念头里 (伺vic±ro)。在每一个情况下,这整个过程都同样发生在六根中的每一个根门。
   第二个圣谛称为苦集 (dukkha-samudaya)。 在一般的了解里,渴爱是痛苦的成因。然而,集samudaya 的意思是「生起」,因为痛苦是与渴爱同时生起的,没有时间上的落差。
 
苦灭圣谛Nirodhasacca½
 
dukkhnirodha½ ariyasacca½
 
   第三个圣谛是渴爱的完全根除,使其根本不再生起。「它是这渴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着。」
 
Yo tass±yeva taºh±ya asesavir±ganirodho c±go paµinissaggo mutti an±layo.
 
   何处息灭渴爱呢?
 
Ya½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etthes± taºh± pah²yam±n± pah²yati,
ettha nirujjham±n± nirujjhati.
   任何渴爱 (taºh±) 在世间---身心的范围---生起和建立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 (pah²yam±n± pah²yati) 和息灭 (nirujjham±n± nirujjhati) 渴爱的地方。它必须在眼、耳、鼻、舌、身、和意这些根门上用功并完全地根除。现在详述细节:
 
Cakkhu… Sota½… Gh±na½… Jivh±… K±yo… Mano loke piyar³pa½ s±tar³pa½, etthes± taºh± pah²yam±n± pah²yati, ettha nirujjham±n± nirujjhati.
 
R³pa… Sadd±… Gandh±… Ras±… Phoµµhabb±… Dhamm±… nirujjhati.
Cakkhu-viññ±ºa½…
Cakkhu-samphasso…
Cakkhu-samphassaj± vedan±…
R³p±-saññ±…
R³p±-sañcetan±…
R³p±-taºh±…
R³p±-vitakko…
R³p±-vic±ro… nirujjhati.
 
   苦灭必须是完整的,应同时在六根和它们相应的对象上着手。再者,六识先于接触和其导致的感受而生。然后接着是评估感受的六想 (s±ñña)。再来是六行 sañcetan±s (意志行为),也可称为习性反应saªkh±ras。渴爱 taºh± 随之而来。寻Vitakko 是因所缘和六根的接触而生习性反应的最初作意,或因接触而开始回忆或思索未来。寻之后是伺vic±ro,是对所缘的系念。
   这就是苦灭圣谛。在课程中,如此详尽、细琐的分析,在体验的层次上是完全做不到的,但此经文是完整的教导。其听众可能包括已在涅盘的第三或第四阶段 (从阿那含an±g±m²到阿罗汉arahant) 用功的人。在这些高阶里,每个细节都加以离析,并且平铺出来。你了知每个生起的微细感受,它与特定的根门,和根门的所缘有如何的关连。你现在能理解它的生起如何涉及到想saññ±,意志行为sañcetan±,和习性反应saªkh±ra;你也理解它的止息如何牵扯这牵扯那的。在这样的高阶里,每一个都可以巨细靡遗地被分离、剖析。现在,就连在须陀洹的阶段,实相虽然深,但不那么深;因此要观察是否有因某些感受而导致的贪爱或瞋恚,同时也要了知无常,这样够了。
 
道圣谛Maggasacca½
 
dukkhanirodhag±min² paµipad± ariyasacca½
   第四个圣谛是导致苦灭的道路。
 
ariyo aµµhaªgiko maggo, seyyathida½, samm±diµµhi, samm±saªkappo,
samm±v±c±, samm±kammanto, samm±±j²vo, samm±v±y±mo, samm±sati,
samm±sam±dhi.
 
   这是八正道。现在解释每一部分。
 
   正见 (samm±diµµhi) 是:
dukkhe ñ±ºa½, dukkhasamudaye ñ±ºa½, dukkhanirodhe
ñ±ºa½, dukkhanirodhag±miniy± paµipad±ya ñ±ºa½.
   它是对于苦,苦之集,苦之灭,和导致苦灭之道完全体验的智慧:yath±-bh³ta½ paj±n±ti, 实相的如实正智。
 
   正思惟 (samm±saªkappo) 是:
nekkhammasaªkappo, aby±p±dasaªkappo, avihi½s±saªkappo.
   它们是离欲、不染世乐的思惟,离瞋恚的思惟,无害心的思惟。
 
   正语 (samm±v±c±) 是:
mus±v±d± veramaº², pisuº±y± v±c±ya veramaº², pharus±ya v±c±ya veramaº², samphappal±pa veramaº².
   它是不妄语或中伤。它是不背后诽谤或造谣。要再了解,这必须是实相的如实正智yath±-bh³ta½ paj±n±ti。它必须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它必须被体验并且了知你是在过戒绝妄语、恶口、两舌、或造谣的生活。除非你实践,除非你体验,除非你如是的生活,否则就不是正samm±,而是邪micch±,只不过是个智力或情感上的花招而已。它必须是如实的yath±-bh³ta。
 
   正业 (samm±kammanto) 是:
p±º±tip±t± veramaº², adinn±d±n± veramaº², k±mesumicch±c±r± veramaº².
   它是在身体的层面上戒绝杀生 (p±º±tip±t±),偷盗 (adinn±d±n±),或邪淫 (k±mesumicch±c±r±)。这也必须被体验,必须出现在生活中。只有当你能说你是过着一个戒杀生、偷盗、和邪淫的生活时,它才是如其本然地体验到了paj±n±ti。
 
   正命 (samm±-±j²vo) 是:
ariyas±vako micch±-±j²va½ pah±ya samm±-±j²vena j²vita½ kappeti.
   扬弃 (pah±ya) 不正当的 (micch±) 营生方式,再者适用相同的情况:在生活中一定要体验以正当的方式营生。
 
   正精进 (samm±v±y±mo) 是:
anuppann±na½ p±pak±na½ akusal±na½ dhamm±na½ anupp±d±ya…
uppann±na½ p±pak±na½ akusal±na½ dhamm±na½ pah±n±ya…
anuppann±na½ kusal±na½ dhamm±na½ upp±d±ya…
uppann±na½ kusal±na½ dhamm±na½ µhitiy± asammos±ya
bhiyyobh±v±ya vepull±ya bh±van±ya p±rip³riy±…
…chanda½ janeti v±yamati viriya½ ±rabhati citta½ paggaºh±ti padahati.
   防止未生 (anuppann±na½) 的恶行、不善之心念 (p±pak±na½ akusl±na½ dhamm±na½) 的生起。去除已生起 (uppann±na½) 的恶行和不善的心念。开展未生的善行及善的心念 (kusal±na½ dhamm±na½)。保持已生的善念,不使它退失,使之增长、成熟、圆满地开展 (bh±van±ya p±rip³riy±)。
   在每一个情况下,禅修者都「下定决心 (chanda½ janeti v±yamati)、精进努力 (viriya½ ±rabhati)、振奋心志 (citta½ paggaºh±ti)、全力以赴 (padahati)。」
 
   正念 (samm±sati) 是:
kaye k±y±nupass² viharati…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佛陀无论在什么地方阐释念sati 时,都重复地叙述四念住 satipaµµh±na:
   那就是,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感受生灭的体验必须现前。否则所修习的就不是正念samm±sati,而是马戏团演员的一般觉知。
 
   正定 (samm±sam±dhi) 是四种禅定的修习:
vivicceva k±mehi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 savitakka½ savic±ra½ vivekaja½ p²tisukha½…
vitakkavic±r±na½ v³pasam± ajjhatta½ sampas±dana½ cetaso ekodibh±va½ avitakka½ avic±ra½ sam±dhija½ p²tisukha½…
p²tiy± ca vir±g± 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ca sampaj±no sukhañca k±yena paµisa½vedeti ya½ ta½ ariy± ±cikkhanti ‘upekkhako satim± sukhavih±r²’ti…
sukhassa ca pah±n± dukkhassa ca pah±n± pubbeva somanassa-domanass±na½ atthaªgam± adukkhamasukha½ upekkh±satip±risuddhim…
   在初禅里,舍离了感官的贪欲 (k±mehi) 和心中的不净染污 (不善之心念)。它是 savitakka½ savic±ra½:伴随着对禅修所缘的专注 (寻),和对这所缘的系念 (伺)。有离欲之心 (vivekaja½) 并充满喜和乐 (p²tisukha½)---心中充满了喜而身上则有乐受。心很专注。在二禅里,vitakka-vic±r±na½ v³pasam±:禅修的所缘退失 (无寻无伺),充满喜和乐。在三禅里,心理的喜 (p²ti) 消失:只有从心的专注而来的身体乐受 (sukha)。但现在具有时时彻知无常sampaj±na,了知生起灭去的实相了。
   要理解,就是佛陀还未成佛之前,印度已有各种禅定jh±nas。他也从两位以前的老师学习了第七和第八禅定。然而这儿只教四个禅定。理由是,他以前所学的禅定缺少了sampajañña (时时彻知无常)。其结果只能去除表层或稍许再深一些的不净染污。不具sampajañña,它们不可能达到深层并把根植在心中的不净染污清除。不净染污依在,则生命之流延续。现在以四个jh±nas禅定来修习时,在第三禅中生起和灭去被观察了。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 出现了。
   在第四禅定里,乐sukha 或苦dukkha 已舍断。喜Somanassa 和忧 domanassa 已消失。心中只有即非愉悦亦非不愉悦的感觉。只有宁静,不苦不乐adukkha½asukha½ 留住,并具足平等心、觉知和完全清净 upekkh±-sati-p±risuddhi½。此时sampaj±no 已用不上,因为这是涅盘的境界。第四禅定与阿罗汉的第四涅盘境界同时到来。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 是佛陀给当时禅定修习的贡献,藉此方法才能超越整个的身心范畴。
   这就是第四圣谛。
Iti ajjhatta½ v±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atthi dhamma’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相同的站一一重现:觉知只建立在法而非其它上,于是不再贪着任何事物。
 
   这整个的解释是要去体验和理解的。我们能阅读,但只有深入的体验,佛陀教说的真正意义才会变得清晰。在阿罗汉的境界里,每样事物都是由体验而得清晰的。
 
修行念住的结果Satipaµµh±nabh±van±nisa½so
 
   依此方法修习,就可达成两种果位中的一个。
 
diµµheva dhamme aññ±, sati v± up±disese an±g±mit±.
   在七年中diµµheva dhamme añña 得最上智慧---阿罗汉的完全了知---,或得不还果an±g±m²。
   有些人已修习超过了七年,问为什么还未成就阿罗汉。必要的条件是eva½ bh±veyya 要依正确的方式修行。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 在生命中无时无刻不忘失时时彻知无常。你现在就正为这个境界做准备,练习在做任何事时觉知身体上的感受,并了知生起和灭去。当你依此方法修习时,你就获得了佛陀的成果保证。
   佛陀更说,不用说七年,六年,五年,四年,甚至不用到一年;然后七个月,六个月,不用到一个月,甚至半个月,或只要七天也够了。连无时无刻都在修习sampajañña,也还要看以往积存的业习有多少而定。可能要七年,但修习同样的方法也有人只在几分钟内就体验涅盘的,就如从孟买来的隐士,只教几句diµµhe diµµhamatta½ bhavissati 「看的时候只是看」就成了。
   有些禅修者以步行开始练习,甚至在心中默念「走路」,「痒」,或什么的。虽说其中没有智能,但起码有练习心的专注。那些有强烈的性欲的人就去坟场---或时下的尸体解剖---多少平衡一下他们的心。不论是什么样的起点,禅修者一定要体验生起和灭去的感受。在目前你的sampajañña 可能只是几秒钟,然后就忘失几分钟或数小时。持续的练习之后,你就只会短暂地忘失sampajañña,然后甚至只忘失几个剎那而已。到达这种境地可能得花很长时间,但之后的期限就只有七年了。
   接下来是结语:
‘Ek±yano aya½, bhikkhave, maggo satt±na½ visuddhiy±,
sokaparidev±na½ samatikkam±ya, dukkhadomanass±na½ atthaªgam±ya,
ñ±yassa adhigam±ya, nibb±nassa sacchikiriy±ya yadida½ catt±ro
satipaµµh±n±’ti. Iti ya½ ta½ vutta½, idameta½ paµicca vutta½ ti.
   这是由于此原因而这么说:「比丘们!这是唯一的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盘,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唯一的道路」Ek±yano maggo可不是宗派的主张,而是自然的法则。这条道路不但帮助自称是佛教徒或有明确信心的人:它是人人皆可体验,以之修习而超越感受的道路。有无佛陀出世,宇宙的法则依在。地球是圆的;有无伽利略或牛顿的发现,万有引力依在。同样地,痛苦的生起和灭除是一个法则。就如二氢一氧结合成水一样:否则,当在深沈的无明中而有贪爱和瞋恚的习性反应时,痛苦必然产生。这不是印度教、佛教或基督教的律法,而是简单的法则。相同地,如果有完全的觉知及sampajañña,了知整个的实相,就有解脱。智力的理解只能提供激励和指引。连这个都没有的话,不同见解的人就无法探究及体验真理。有人可能宣称地球是平的,或引力不存在,但丝毫改变不了它们。
   火会烧伤你的手。这是能体验的真理。要免于烧伤,就要使你的手远离火。跟这完全一样,对感受起习性反应会致苦。如果你不起习性反应而只观察其生灭,自然地,你的修习就会止息痛苦、贪瞋之火,就如水熄灭火一样。这就是唯一的道路ek±yano maggo ---是全部人类的法则、真理、或本质。
 
问 与 答
 
当你修习而且到达了最终目标时,经文的每一句话都会变得很清楚。在现阶段,问题仍旧源源不断地来。纵使老师的解答在智力上满足了你,疑惑还可能把它们冲走。你只是在想象,而非亲见。要实修。在每一个课程中,当你持续体验正法时,你听一样的开示,相同的话,但每次都有新发现。真正清晰而无疑惑的理解来自你自己的体验。
 
问:你提过要注意到不同心态的生起。你该如何处理,比方说,生气或幻想呢?
答:注意到生气、恐惧、情欲、自我或任何种的不净染污,不是意指要在心中默念它们。注意可以稍许帮助你的专注和了解,但却没有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只要接受心中内容,心了知,就说是生气吧---sadosa½ v± citta½ paj±n±ti 正确了知心有愤怒---然后以生起灭去的了知观察任何显著的感受。那时的任何感受都与愤怒相关。
 
问:次原子微粒Kal±pas从何处生起,消失时又成什么模样?不能无中生有吧?
答:宇宙从何时开始,如何造出来的?这是臆测,所有哲学之所由生。佛陀都称它们为无关紧要的问题。它们对苦、苦之集、苦之灭、及苦灭之道一点关系都没有。时时刻刻创造都在发生:次原子微粒生起,它们生起又灭去,而对此生灭的无知导致痛苦。其余的都是无意义的。人的生命苦短,而你却有极大的工作要去从深处来改变心的习惯模式,并得到完全的解脱。别浪费时间了,用功吧,你所体验到的实相,日后将揭示一切。
 
问:身心世间的存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答:无明产生saªkh±ras 行,而sankh±ras 繁衍无明。整个宇宙就是由这相互的支持所产生的,没有别的。
 
问:无明如何开始的呢?它不可能与爱、智能,和知识共存的。
答:当然,但比较重要的是能看见此刻的无明,而让清净来临。否则它就成为一个哲学问题,没有用的。
 
问:佛陀在印度之外,在缅甸行化吗?
答:没有证据显示他在北印度恒河-雅姆纳河流域之外的地方行化。
 
问:没有不敬的意思。佛陀在一位过去佛前许愿并得到方法,那么我们怎么可以说他重新发现了已失的方法呢?
答:有很多人遇见佛陀后会变得有所启示而发愿:不但要解脱自己,也要成为无上正等正觉者来协助更多的人解脱。表示了这种愿望之后,那时的佛陀会查看他们的心理素质:已修行了有无数劫,如果现在授以内观是否很快就能成就阿罗汉:而且甚至他们都知道了,是否仍旧还许愿必要花更长远的无数劫时间去开发他们的波罗密。如是,他们不但会得到祝福,也会得到授记。后来出生成为乔达摩的这位隐士,那时有成就阿罗汉的能力,但没受习内观。
   在他最后的一生,到处充肆着黑暗。虽然在古老的黎俱吠陀经典中仍旧对内观有高度的赞美,但只是唱诵而已。修行的方法已失。由于他过去所累积的波罗蜜,他往深处探讨而发现了内观。他说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½ udap±di:「我的眼睛在正法中张开了,那是我未曾听过的。」后来他称它为古仙人道pur±ºo maggo,他重新发现并且传扬一条潜伏长久而被人遗忘的道路。
 
问:一个带业 (saªkh±ras) 的个体往生时有任何选择吗,或者悉由过去的业所决定?
答:会使生命往生恶道的过去的业是非常强的,以致于在临终时其中之一会浮现并产生波动而与某个特定的生存界对上频率,这样你就被吸入更痛苦的层次去了。但如果好好修习内观的话,那怕还有这样的业,因内观的波动很强,在心识的最后一剎那,它会生起,然后就跟可以修习内观的一界对上,而不是到恶道去。因此这是一种你可以选择不下恶道的方法。
 
问:如果「我」不存在,是个幻想,那「我」如何能转世呢?
答:没有什么在转世。身心之流不停地流转:每一剎那saªkh±ra-paccay± viññ±ºa½ 行缘识。在死亡时,某个深沈的业力 (saªkh±ra) 一推识就在另一个身体上出现。
 
问:如果成就涅盘的代价是身体的死亡,干嘛要修行死亡?
答:它不是灭绝,而是美妙的死亡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脱离不净染污而过健康的生活。当你体验涅盘时,是有些像死亡:感官停止作用,但你在内里是非常地清醒。体验它吧。问题会自动有答案的。
 
问:一个解脱了的人没有再生了,他住到那儿去呢?
答:有很多这类的问题问佛陀。阿罗汉死后会发生的事情就是阿罗汉在生时所体验到的。在体验到第四个涅盘境界时,他们就知道这是究竟的境界了,死后也是一样的了。它不能用言语来解释,因为它是超越身心的。超越感官范畴的东西是无法用五官来表达的。第四维次的体验是不能以三度空间来陈述的。饼的滋味只有吃了才知道。
 
问:一个觉悟的已婚者还会去生小孩吗?
答:当你在道上迈进时,你的情欲自然会灭弱,然而你会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干嘛烦恼这个呢? 到了斯境问题就会得到答案。
 
问:十个波罗蜜有比较好的排列顺序吗?
答:开展它们比较重要:排序无关紧要。
 
问:既然内观已广布开了,在今日可以找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吗?
答:在数十亿的人口汪洋中,今日的禅修人数只是一小水滴而已,而且大多数的仍旧在幼儿园的阶段:是有禅修者体验到涅盘的情况,但非常少。
 
问:没有冒犯的意思。你,葛印卡已完全觉悟了吗?
答:我不是阿罗汉,但无疑的,是走在成就阿罗汉的道上。在这正道上比你们多走了几步,我可以胜任来教你们。要走在道上而且要达到目的地:这比检验你的老师还重要。
 
问:谁是雷迪大师的老师? 你常提到这个以感受为基本的传承:这个传承的名称是什么?
答:没有历史的记载,但雷迪大师说他是在Mandalay向一位比丘学的。这传承在雷迪大师之前就在了。他的学生当中,有一些开始教,也一样重视感受。在诸多老师中Saya Thet 教了乌巴庆老师,而乌巴庆老师也有好几位学生开始教授。其中的一位就在这里,他也一样重视感受。本传承重视感受。
 
问:有关唱诵…
答:唱诵是老师的职责之一,来营造良好的波动,保护学员在用功时不受外来的不良波动所干扰。学员的工作就是修行和观察,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不教唱的原因。到了某个阶段有些会教唱:在每个字之间你要以无常来了知感受,在每个停顿都要明确具足sampajañña。这会产生正法的波动,不光是唱诵而已。这变成无间的禅习时时彻知无常的一部分。否则,光是唱诵,看起来很简单,就只是一种仪式、典礼或宗教祝典罢了。
 
问:如果不是自我,那么是众生的那一部分能收能送mett± 呢?
答:内观带领你到究竟的实相,但佛陀要你觉知这个和表面的实相两者。这道墙和我的头在究竟上都是波动,但在表层上是坚实的。如撞击的话,墙还是会敲破我的头!在究竟上是没有众生的,但你仍要拼弃不善的行为---诸如憎恨、瞋恚、恶念、和敌意---因为这些会伤害你。产生mett±、爱,悲悯和善念,使你的心更善良,而且协助你到达最终目标。
 
问:似乎你对经文的解释并不全然依其字面的意思。你怎么知道你的解释就如同佛陀所要表达的一样正确呢?
答:这个语言已经有二十五个世纪之久了,而且意思也变了。纵使没变,佛陀以其体验所说出来的东西,就非得要以那种体验才能理解。有很多翻译的人从未修行过。我们不在此来争辩或指责他人对佛陀教说的阐释。当你修行时,就会了解佛陀的意思;而现在你一定要接受你所体验到的东西。
   对佛陀教说的注释书,一些是在他入灭的一千年后写的,然而我们的研究显示,纯净的内观在佛陀入灭的五百年后就失传了。其它的是在五百年间写的,但除在斯里兰卡之外的都绝迹了:它们又再度翻成巴利文,但却加上了译者的解释。他们清楚地勾勒出佛陀时代的印度风貌:整个社会、政治、教育、文化、宗教和哲学背景的面面观。他们常以同义字来阐明一些含糊不明的字。纵然他们很有帮助,如果他们的话与我们的体验有别,而且如果我们发现在佛陀的教说内有清楚而直接的说明时,那我们不谴责这些注释,但我们要以我们的体验来接受佛陀的解释。
   比如说,有个翻译将vedan± 感受用在心理上。没错,受是心的一个蕴,而且vedan±nupassan± 受念住必是心理上的。但在好些地方佛陀是以sukha 和 dukkha vedan± (苦受和乐受) 来指身上的感受,好比在念住经Satipaµµh±na Sutta 中,somanassa 和domanassa vedan± (喜受和忧受) 是用来表示心理的。
   有些英文的翻译将 sampajañña 译成「清楚的理解」就造成了很大的混淆。这就意指没有时时彻知无常的觉知,不具圆满智慧的了知。在佛陀的教说里,vidit± vedan± uppajjati 是说你感觉生起的感受。在开始的时候只是觉知还可以:比方说,感知到了痒并且标识它,没有了知无常---但这就不是sampajañña时时彻知无常。
   相同的状况,sati parimukha½ 译成「把注意力摆在前面。」人们就开始想象把他们的注意力摆在前面,在身体外,但k±ye k±y±nupass², vedan±su vedan±nupass² 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观察感受 ---在身体中,在感受中---就尽失了。当我们的体验与其它传承的信念有出入时,我们要以佛陀的教说为庇护。
   The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内观研究所) 已经成立,用计算机来检视所有的佛陀教说;文献的份量庞大。就比方说要在四、五十册,每册三、四百页的经藏中回想vedan± 或sampaj±no 使用的场合,就用计算机来搜寻检测其用法。如果有差异,我们爱莫能助,但也不坚持「这是唯一的真理」ida½ sacca½。没有执着。我从自己直接的体验来了解佛陀的教说,也从传承体系里,包括已有很高境界的老师中,了解佛陀的教说。他们的体验是一致的。同样地,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禅修者也有同样的体验。因此我有信心认为这方法是正确的,是佛陀的方法。如果有疑惑,就修习:只有修习才能解惑。如果这个方法在智力上跟你不契合,就用其它的方法修习,但不要一再地掺和,跑这跑那的。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法有成效,就进深些,那么你的所有疑问就会得到答案。哪怕只懂得一点点巴利文,有时佛陀的话也会变得很清楚。你会觉得他在指导你。与其从事智力上的活动,或争论和辩论,倒不如去体验会澄清一切。
 
☼☼
 
   你们来参加四念住的课程为的是来体验,而不只是来听听佛陀的教说,或某位特定老师的解释。在来之前,你们就已参加过多于三次的课程了,现在要持续地走得更深入,这样佛陀的话会因体验而变得更清楚。要从所有这些业习中解放出来并开始体验真正的解脱。愿你们都到达圆满涅盘的最终目标。
   你们正在正道上迈出正确步伐:虽然长路漫漫,但无所谓。迈出第一步,第二步,这样一步一步你一定会到达最终的目标的。愿你们都享有真正的解脱之乐和安详。
   愿一切众生快乐。
 
佛陀的教导
一九九五年七月三日葛印卡老师讲于中坜圆光寺

--------------------------------------------------------------------------------
敬礼世尊、应供、无上正等正觉!
尊贵的法师以及法友们:
今天我们聚集于此,讨论佛陀的教导:如何将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使得每一个人能过着快乐、和谐、健康的生活。佛陀的教导具有「当下得果」的性质,这意思是说它可使你此时此刻就得到结果。任何一个人修习佛法将此时此刻就得到利益,而且延至死后。佛陀当时,以及其后,许多导师们都声称如果你们修习他们的教导,在死后你将得到这个或那个。但是,佛陀说你当下就能得到修习的利益。
对佛陀的教导,不只是在感性或热诚的层面来接受,也不只是在理性的层面来接受,它必须在实际的层面、体验的层面来接受。热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经由热诚才使你有信心进入第二步:在理性上来了解佛陀的教导。理性的了解佛法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帮助你进入下一步:去体验佛法。但是,如果有人只是在热诚的层面,或者再进一步在理性的层面上接受佛法而不去修习,那么,他就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假如有人生病去找医师,医师给这人开出一些药。这人回家后对这位开药的医师非常尊敬,并且试着了解「这药是什么,这个药如何能帮助我?」这些虽是重要的步骤,但是这个人并不服药,那么这两步骤不能得到结果。
对那些生为佛教徒的人,他们自然能对佛及佛法有大的热诚。而那些生而不是佛教徒的人,当他们读到佛陀的教导,并在理性的层面来了解它,他们被佛陀的教导所吸引,它是如此的奥妙,因而他们开始喜欢它,也对佛开始生起热诚。但这两种人如果不去修习,那么,他们都不能得到佛陀教导的果实。
每人应将(佛陀的)教导应用至自己的生活之中。每人应过着正法的生活,去遵行佛陀的教导。佛陀的教导,不外是「生活的艺术」:如何对内活得安详和谐,如何对外只产生安详和谐的气氛,使别人也活得安详和谐。因此,佛陀教导的第一步骤是道德——戒律。每人不应在身体或语言的层次上对别人作出任何伤害的行为:
不要杀生。不要偷盗。不要邪淫。不要妄语。不要饮酒。
这(五戒)就是一种道德的生活。
但是如果佛陀的教导只是一些教诫:「啊!世上的人们,你不要做这个!你不要做那个!」那么,佛陀的教导就不完全。佛陀知道得非常清楚:众人都想过着道德的生活,但他们却不能这么过着。他们不能过着道德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尚未控制他们的心灵,他们不是他们心灵的主人。因此,他教导下一步骤——称作「禅定」,其意义是控制心灵,掌握心灵。当你掌握你的心灵,你就能奉行所有的道德行为,你就能适当地奉行戒律。
但是,如果只有戒律和禅定的话,那么,佛陀的教导仍不完全。佛陀之所以成为佛陀,是他了解到虽然人们控制他们的心灵以过着道德之生活,但是在他们心灵深处仍有不净的情结存在,它们仍会呈现出来并不断击败他们。因此,他教导第三步骤:发展自己的智慧——般若,如此,每人可以深入自己的心灵深处,将深植在内心的情结和不净拔除掉。当所有深层的不净都去除掉,那么,每人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过着健康的生活、和谐的生活、道德的生活。为了这个目的,他发现内观禅修的法门。
每位佛陀都经由内观法门而得到解脱。但是,隔些时候,这法门就消失了。而后,另一位修行人,一位菩萨将成佛,重新发现这个法门使得自己解脱,并将这法门教导别人,使他们也得解脱。
这个法门一直纯粹地维持在缅甸这个国家。在过去二十六年,它开始传到世界各地。
为了学习这个法门,他必须参加十日的内观营。他必须在这十天内与外界隔绝。首先,他必须发誓:「在这十天内,我谨慎地遵守五戒。」因为五戒若不能遵守,则禅定不能坚强;禅定若不坚强,则下一步骤——心灵的净化就不能达成。
在遵守五戒之下,他开始修炼禅定,经由观察呼吸:气息的进入及气息的出去,将心集中。他必须观察自然的呼吸:气息的自然进入及气息的自然出去。他必须如其本然地观察呼吸:如果它是长就是长;如果它是短就是短。观察呼吸:只是呼吸,自然的呼吸,没有其它,就只是呼吸,不要口诵、不要观想、不要想象、不要深思!他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入处的小区域内。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小区域,则心会变得非常尖锐、非常敏锐。三天下来,他开始会体验到身上这一区域有一些感受:也许是热、也许是汗、也许是悸动、脉动、刺痛、沉重、麻木、、、他开始会察觉到种种不同的感受。
第四天起,他开始探查从上到下、从头顶到脚趾的整个身体结构。他开始体验到各处的感受。他被要求训练到他自己不要对这些感受生起盲目的反应,而应客观地观察它们。学生们开始体验到每当他或她经历快乐的感受时,心的旧习性就生起贪爱的盲目反应;当经历不快乐的感受时,心的旧习性就生起瞋斥的盲目反应。每当他作出贪爱或瞋斥的盲目反应时,他就失去了心灵的平衡而变得痛苦。经由观察自己心的习性,他就开始体会到:我自己对真理是多么的无知。快乐或不快乐的感受,生起后必然会消失掉。几天下来,经由对感受的观察,他开始体验到每当他不作盲目反应时,他的心变得愈来愈纯净,愈来愈快乐。
心、物的第一个特性就是「无常」,现在经由体验,而变得非常明白。其次,第二个特性「大的痛苦」也变得明白——痛苦是来自他不断对这心物现象作出盲目反应。当他更进一步,第三个特性就变得非常明白——「无我」。我不能掌控它,并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有」。经由体会到无常、苦、无实质及无我,心就变得愈来愈纯净,而后,他会达到一个阶段,觉得整个身心结构只是小波动、小波动、小波动而已。他开始体会一个真理——空的真理、空性,并没有实质,没有任何东西可被执为永久。事物只是变化而没有任何实质。这些仍是在心与物范围下的体验。但是当他再继续前进,经过一些时日,更多的不净被去除后,他将到达一个境界:他体验到了超越心与物的一个究竟真理。
整个过程,不外是心灵的净化。但不是只在表面的层次,而是在深入的层次。他在道上的每一步都呈现在每日生活的结果上。此刻,道德的生活不是藉由心灵的控制,而是它变成心的本性。一个纯净的心不会作出任何伤害他人的行为。他开始体认到只有当他在心中产生烦恼时,他才破坏了戒律。他如果不在心中产生这些或那些不净,他就不会犯任何戒。
他如果不产生瞋、恨、恶意,他不会杀生。
他如果不产生贪,他不会偷盗。
他如果心中不产生爱欲,他不会邪淫。
他如果心中不产生这些或那些不净,他不会在语言上说出不善的行为。
内观修行者开始在经验的层次上体会到这个真理。他体会到了真理:当我的心中产生不净时,我变得非常痛苦。他同时也开始体会到:当我不生起任何不净时,我的心中是多么安详与和谐。经由内观训练,在经验的层次上,自然的法则变得愈来愈明显。如是,它不再只是一个热诚的游戏,它不再只是理性的游戏,它是实际的经验,从此,他脱离了不道德的行为。一方面,他不断修习内观来观察内在的真理;一方面,他继续应用它在每日生活之中。没有修内观前,他只是理解到:我过道德的生活是我不干扰别人的安详和谐、我不伤害他人。但是有了内观的修习,他明显地看出:我过道德的生活并不是帮了别人,而是帮了自己。在这种理解下,他开始过一种较好的生活、健康的生活、善良的生活,对自己好也对别人好。这就是为什么此时会将佛陀的教导认为是「生活的艺术」:不伤自己、不伤他人;不害自己、不害他人。内观帮助这个人过着正当的生活,成为社会中的一个好分子、社会中的一个健全分子。
没有修行内观,当不想要的事情在生活中发生了,而想要的事情在生活中却不发生,他就会激动,生起烦恼、负面的心理。修行内观,他开始体会到:当我开始以负面心理作盲目反应时,我就变得痛苦。修行内观,他开始理解到:当我在心中产生任何负面心理时,就一定有不快乐的感受在身上生起。如果他不是一个内观修行者,他将不断在痛苦中打滚,因为他不断在增强负面的心理。由佛陀的教导及内观的修习,每当负面心理生起时,他开始观察身上的感受。当他继续观察感受时,理解到无常的变化定律,他的心就会愈来愈平衡,他很容易就脱离了负面的心理。当他在负面心理中不断打滚,他不但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经由观察呼吸及感受的修习,他可从负面心理脱出并且开始过着较好的生活。他学习了「生活的艺术」。
修习内观也同时学习「死亡的艺术」。早晚每人都会死,内观修行者也会死。但他若曾规律地修行内观,那么在临死时,他会全面地觉察到感受而死得非常安详。内观禅修者不会丧失意识地死去,也不会哭着死去,也不会怀着恐惧死去。而是永远微笑地,观察着感受而死去。因此,不但此世有保障,来世也有保障。佛陀的教导,不只是对此世好,对来世也是好。
在道上的每一步都是有益的。没有无果的一步,没有无果的努力,但是,每一个人必须往道上走。如果他只是在路边看,只是描写路途而未踏上一步,他就不能得到任何益处。这条道路是共通的,任何一个人踏上它,将得到相同的结果。佛陀的教导不是只为佛教徒而已,它是为一切众生的。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他们只要开始踏上这条道路,都会得到快乐与安详的相同结果。生而为佛教徒,有一个好处:他们对他(佛陀)的教导不会有怀疑,他们可以充满热诚地去实行。
在约一个月(八月六日开始),此处有一个内观课程,我希望你们都有时间去参加。请试一试这条道路,试一试这个法门,并看一看它是否真正地帮助你们。
愿你们腾出时间来修行内观!
愿你们脱离痛苦!
愿你们体验安详、和谐及快乐!

--------------------------------------------------------------------------------
问与答
-- 葛印卡老师答 --
问:在修习内观时,用何姿势?
答:任何可以使你长久舒适的姿势都可以,但是你要保持背部及头部伸直。
问:十天禅修完毕离开禅堂后,自己修炼是否安全?
答:当然安全。你要自己来修,因为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学会了技巧,而后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早晚各修炼一小时,而后过着健康的生活。你参加十日课程来学得技巧,而后,你必须在家修炼。如同你到医院去回复健康,而不是住在医院。出院以健康的身体去过好生活,世界仍是一样,但是你现在知道如何去面对世界。不要试想改变世界,要改变自己。如果你改变自己,世界就会为你改变。以十天课程,学会如何改变自己,如果你能改变你自己,这世界对你已是安全了。
问:一般都认为自己禅修非常危险,是不是一直要有老师指导?
答:不!在我所教的内观法门,只要你适当地学习,就没有危险,你要知道你所修的是什么:你只是观察你的呼吸、你的感受,了解这些都是「无常」并且保持平等心,不要盲目反应,如此而已,不会有错。佛陀有百万的在家学生,他们并不是一直与佛陀住在一起。他们学会技巧后,仍住在他们的家里,正当地生活着。当然,你有任何技术上的疑问时,就要找老师澄清。
问:您已提及十天课程,有无其它的课程?
答:十日课程完成后,另外有二十天、三十天、四十五天的课程,但他必须先在第一步骤熟练。
问:在长课程中,教导何种技巧?
答:同样的技巧!只是他的内心更为深入,更深一层的实相会呈现出来,此时老师会指导他,依照学生的不同体验给予不同的指导。
问:我们在室内禅修,能否开电扇?
答:对新生而言,电扇有所妨碍,因为你会受风的吹触而不能觉察到你自己身上的感受。但你熟练后,任何电器都不会妨碍到你。只有对初学者,在学习时不用电扇。
问:会不会对身心的健康有伤害?
答:不会!走在佛的路上不会有伤害,它是一条安全的道路。只有不守佛陀所给的戒律才会有害。如果你学习内观的同时,你不守戒当然就会有伤害。守戒来修炼自然不会有伤害。
问:我们的身心不断地变化,如何顺应心的变化来采用禅修技巧?
答:面对变化的心,这就是我们所要学的。如何学?只要接受它,每件事物都在变化,你只是一个沉默的观察者,不起盲目反应,这就是内观,如此而已。
问:在坐着时,我们可以清楚观察到呼吸的入与出,但在行动中,如何维持清楚?
答:经由修炼就变得清楚:甚至在走路、躺下、站着都能觉知,在行住坐卧都可以觉察到呼吸。这是修炼的问题。对感受也是一样:首先,在坐着时,你觉察到身上各处都有感受。而后,在每一种姿势:行、卧、住,你都会觉察到感受。你不能整辈子都坐着,因此不论你做什么,你都要与内观在一道。但在学习之初,用坐姿是重要的。
问:为了净化心灵,是否要有很强的禅定?
答:「定」可以帮助「慧」。真正去除不净(贪、瞋、痴)的是慧。定只是步向慧的一个助手。在禅修中,开始以三分之一的时间修定,而后以三分之二的时间修慧。
问:是否必要密集训练?
答:有其必要,因为要体验到感受才算熟练,如此才适于训练智慧,否则,若未知悉感受,则未成熟,因此十日禅修是需要的。
问:心理四蕴如何运作?
答:声音入到耳根的当时,第一部分称作「识」的心理就开始运作,认识到有东西发生在耳根上。第一部分的心只是认知而已;接着第二部分的心,称作「想」,起了重新认知,以过去的记忆及经验来判断「啊!这真好」或「啊!这真不好」,由第二部分的心给出评估后,第三部分的心,称作「受」就会生起快乐或不快乐的感受。接着,第四部分的心(称作行),就开始起了反应行为:贪心或瞋心。总之,除了对象跑到眼、耳、鼻、舌之外,第二部分起了重新认知(想)。由于重新认知,感受会变成快乐与不快乐。最后,第四部分对它起了反应行为。因此,经由本禅修技巧,四蕴的运作变成非常清楚。
问:如何去除此精神四蕴?
答:首先最要紧的是你要改变第四部分的习性反应。它不断疯狂地盲目反应。当你从这疯狂的习性脱离出来,你就开始清除旧习。当旧习去除,有一天你会超越心物二者,但此阶段只在净化心灵后才能来临。超越心物的涅盘阶段只在净化心灵后才能被体验到。
问:当我们的心识脱离了感受,此时我们是否证得空性?证得空性时,是否脱离感受?若对空性的体悟有所退转,如何前进?
答:空性有二种。第一种空性是属于心物范围之内。最初当你修习内观时每件事物都是粗硬的,但当你往前修习,这些粗硬消失了,进入原子、粒子,只有振动,并没有实质,这就是第一种空性。而后再净化心灵,你将体验涅盘,此时的空性完全不同于第一种空性,也是没有实质性,此时你没有什么东西可执持,但此阶段是超越了心与物。本内观技巧带领你到这一阶段。你所体验的第一阶段空性,是会退失。但当你体验超越了心与物的第二阶段空性,就没有退转。为了到达涅盘的空性,你必须先体验第一种属于心物的空性。如果不经过心与物,你就不能到达涅盘。
问:在第一阶段,是否有不同层次的空性?
答:这是体验的问题。有的人会到达一个身体完全只是非常微细振动的阶段,并称这是一种空性。这种在心与物上完全没有实质的见解,必须去体验,逐步的体验。只要你所体验的感受很粗硬,那么离空性还很远。这些粗、硬、强烈的感受要融化掉,当它们融化后,空性才开始,但此种空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术语:这一阶段的空,那一阶段的空,但都仍是属于心与物的范围。
问:您说有不同属次的空性,是否意指有贪瞋痴有待去除?
答:非常正确。如果把空性认为是某种很快乐的东西,那么你就不是在净化心灵,你只是执着空性。空性是无所执着。空性使你脱离执着,那么就是对的,就是好的。反之,对空性贪爱、对它执着,那么是有害的。有许多人从不同的派别来学内观,当身心的粗重融化、整个身体只剩下振动,并感到快乐,他们说这就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并且强烈地执着它。你要知道这并不是目标!它是无常,它仍继续变化。所以不可执着于此,必须继续前进。如果执着于此,他们就不能更上一层了。
问:当我们从第一阶段的空进入第二阶段的涅盘空,我们如何去除根本烦恼?
答:只有根本烦恼去除后,你才会体验涅盘空性。经由内观的修习,在心物范围,你不断净化而后你才体会涅盘空性,否则就不会。根本烦恼会使你生到下界。更进一步修习,你就去除更多。如果完全去除,就不再生死。因此,好好修习,所有疑问都将解决。
 
内观简介
1990年11月葛印卡老师讲于澳洲 Blackheath 内观中心 Dhamma Bhumi

--------------------------------------------------------------------------------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大家好。
各位到这个禅修中心,是要了解这里在修行什么?教什么?
禅修这个字,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因为禅修有许多不同的类型。
人们对禅修常有的一个了解是,集中心力,并且固定在某一个目标或其它事物上,大多是想象的目标。你闭上双眼,试着想象这个神或那个女神,这个或那个圣者的形象。如果心跑掉了,你就再把它拉回来,如果心又跑掉了,你就再把它拉回来。像这样,你试着使心专注。
另一个方法是你开始复诵某些字。任何字──某些你深具信心的神、女神,或圣者的名字。你不断在心里复诵这个名字。心跑掉了,你就把它拉回来复诵,心又跑掉时,你就再把它拉回来复诵。这就是你试着使心专注的方式。
或者,你就是给心一些暗示,一些自我暗示。像这样,你试着使心专注。或者,你只是沈思,只想一些好事,某个圣者的精采开示,你所虔信的经典章句。就像这样,用不同的目标对象,有许多不同的禅修方法。
然而,在此所教的,是完全不同的方法。当然,心的专注是有帮助的,这无庸置疑,但那只是手段,而不是目地。
这里所教的禅修─Vipassana内观─的目的,在印度的古老语言-巴利语中,内观这个字的意思是观察,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不是似乎如此,也不是看来如此,而是如其本然,就是它真正的本质,它真正的特性。因此你就免除了对于实相的幻觉,错觉或迷惑。
关于什么的实相呢?关于你自己的实相。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觉,一个人不知道"我是谁",或毋宁说"我是什么"?过去所有的圣哲已一再告诉我们要"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但是如何"认识自己"呢?一定有某个方法,一定有个修行方法。只是听闻这样的开示,阅读经典,或只试着在理智层面了解它,并无法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我们必须探讨所谓〝我〞的层面,什么是〝我〞?这个结构的身体是我吗?在智力上你会说〝不〞,这身体不是〝我〞,我不是这个身体,但实际上当你面对生活,日常生活时,这个身体就变成我了,对这个身体产生很大的认同,并且对这个身体产生很大的执着,以致于造成了很大的紧张,痛苦。然而对这个一直在说我,我,我的,我的,的身体到底是什么呢,同样的,这个心是什么,这个心是我吗?这个心是我的吗?我可否说这个心就是〝我自己〞,这个心是什么?
再次的,不只是试着去了解这个身体是什么,这个心是什么,而是去体验它。这整个技巧是在体验的层次上,对于这个心和身体结构的一种分析性的研究。当然,智力是须要的,智力将试着去了解,但并非只依赖智力,你必须用你亲身的体验去探讨真相,一种在这个身体架构内的心和身的一种研究。这个心和身,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如何一方影响另一方,又如何一方一直被另一方所影响。
心和身是恒常的相互作用,恒常的相互作用,当你向内深入,你开始了解到这个相互作用是怎样在身体里面不停的运作。因此这是一种对于你自身结构,心和身的一种分析性研究。探讨它,从表面的层次上探讨它,从身和心显而易见的真相开始,然后在你身体结构的范围内愈来愈深入,愈来愈深入的体验愈来愈微细的真相,一直到你能体验到最微细的真相,也就是次原子粒子。
有关身体显而易见的真相是,它似乎是如此的坚实,没错,在表面上它像是坚实,但当你愈来愈深入,经由你亲身的体验,你将发现它根本就不坚实,这整个身体结构,不过是一团不断生,灭,生,灭的次原子粒子,这整个结构不过是小波动,小波动,小波动。
这是现代科学家凭借着许多不同的科学仪器所发现,但这不是经由他们的体验,而是经由他们的智力发现的。
然而,过去的开悟者,却在体验的层次上,经由探讨他们自身的真相而发现这个事实,没有用任何仪器。经由亲身的体验,他们越来越深入,结果他们体会到这个看似坚实的身体,实际上不过是快速生、灭、生、灭的小泡泡、小波动,这是有关身的究竟真相。
同样的探讨关于心的真相,起初一个人会遭遇到非常坚实,强烈的心和心所(心的内含物),像譬如说:愤怒升起时,它是如此的强烈,以致于它总是宰制了你,当强烈的情感升起时,或恐惧升起时也是一样。
在心中升起的任何东西,将试着宰制你──你开始观察此事实,这是显而易见的真相,心和心的内含的粗浅真相,而当你一直观察、观察、观察,你将会达到了知心和心所不过都是小波动、小波动、小波动的地步,非常微细的波动,快速的生、灭、生、灭。
这是当学员们对有关心和身的真相作探讨时,所开始体验到的,而当他们继续深入时,将达到一个超越心和身的境界,光只看这个我一直在说的--我、我、我,的「我」是什么?到底这个我是什么呢?
而所有的这个过程,所有的修练,不只是因为好奇心,这个修练持续的改变你心的目前习性,心的目前习性是一直在做反应,当你碰到快乐的事情时--你就以贪求或执着来反应,当碰到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以瞋恶和愤恨来反应。而每次当你反应 ─- 不管是贪求或执着,瞋恶或愤恨 -─ 你将注意到你的心已失去了平衡,你已开始在你身内制造紧张和纠结,一个结接着另一个,而当你向内愈来愈深入时你将发现,你整个心身结构,充满了许多结,许多纠缠不清的结,以致使你如此的紧绷。
在表面上一个人耽于这个感官的快乐,或那个感官的快乐,来试着逃出这种压迫感,一个人觉得「我很快乐,我没有痛苦,我现在没有任何压力。」
但当你向内深入,你将发现自己不过是一大束的紧张,而那就是何以生命是如此的痛苦,在生命中没有真正的快乐。
如果这种紧张从内心深处离去,那你将发现你所体验到的快乐是不可言喻的。你无法以言语来表达它,你无法用任何你所经验过的感官快乐来和它相比,它是那么的安详,那么的喜悦,但那只有在内心从紧张、纠结、愤怒、愁恨、恶意、憎恶、激情、恐惧、自私自利的烦恼中解脱后才会发生,所有这些不净烦恼,使一个人如此的不快乐。
只有开示是没有帮助,那只是智力上的思惟和了解。「噢!我不该愤怒,这对我不好!我不该恐惧,我不该自私自利。」一个人虽然非常清楚,「当我愤怒时,我变得非常痛苦,我使自己痛苦,也使别人痛苦,只要愤怒产生就会使我自己痛苦,也使别人痛苦,因此不该愤怒。」但是仍然我行我素。
仍旧一样,在生命中任何不想要的事情发生,一个人立即以愤怒反应,因为心的智力部份,所谓心的意识层面,所占的比例很小,而其余的部份-─所谓半意识或无意识部份所占比例却很大,而这所谓半意识或无意识在体内却以它自己的方式,很有意识的存在着,不管对贪求或瞋恶,这半意识或无意识却恒常的继续反应,而它也已变成它自己习性的奴隶,而这也是何以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有如此多的纷扰。
现在这个技巧帮助人们向内观察它,而当你观察它时,你开始走出你的盲目反应,你的盲目反应的习惯,而且你的生命开始改变,当你逐渐的对于有关你自己心和身的真相,以及在心和身间所发生的反应,树立了这个自我探讨的技巧,你愈观察它,你将发现反应变得愈来愈少,你的心现在变得冷静,安详,因而你能更好的面对这个世界。
因为当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你必须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你来中心参加十日课程,这里就像是一所医院,病人到医院是为了重获健康,而不是去那里住一辈子,当你重获健康,你就要运用健康重回到日常生活中。
所以在此,各位在你自身内探讨真相,并且走出由于你内心的紧张所造成的痛苦,虽然只到某个程度,你一旦走出内心的痛苦,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你把在此处所学的一切,试着每天去修练,就像你学体操一样,你每天做体操,来使你身体健康和强壮。
同样的,这是一种心灵体操,一个人到此十天学习心灵体操,并且早晚练习来保持心灵层面的健康,并且运用这个健康的心,来过一个美好的生活。任何时候,当我们的心不健康或内心充满烦躁,或内心充满愤怒时,一个人持续生活在负面的生活里,因为一个人继续活在反应的生活中,反应总是充满了负面性,如果一个人摆脱了反应的生活习性,而开始活在行动当中─-太好了!行动总是正面的。反应-─充满了负面性-─总是对自己和别人有害,而行动的生命却是正面的,不管是对自己,或别人都有益处。
这是为什么说:这整个技巧不过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如何安详的生活,如何和谐的生活,在内心产生安详与和谐,并将这种安详与和谐的振动,散播到周遭环境中,以致当人们和我们接触时,也能感染到一些安详与和谐。
当我的心中没有和谐或安详--我心中非常烦躁--这是我对于围绕着我的环境所作的贡献,我使得我周遭的整个气氛变得烦躁,而任何接触到这个气氛的人,也感到烦躁-─无法感到安详与和谐。
所以这整个技巧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规范,如何适当的生活,免于伤害自己或他人,保持自己的安详与和谐,并保持我们周遭气氛的安详与和谐。
现在,让我们谈谈有关这个技巧,人们在此做些什么,他们如何修练,一件很重要的事是,你必须探讨你自己内在的真相─-这个心身现象,整个心身的范畴-─这是一项精细的工作。
要如此深入探讨一件事物并不简单,所以你周遭须要一个非常宁静的气氛,如果到处都是干扰,将很难使心变得集中和在内部工作,这是为什么当课程进行中,外人不准进入禅修中心的理由。并不是说,外人不能碰或不该来-─并非这样,不过是要避免各种干扰。禅修中心保持安详和宁静是应该的。
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探讨,这个身体结构是什么,这个心灵结构是什么,人被要求坐下来,安静的坐着,闭上眼睛和嘴巴,现在没有身体上的活动,也没有语言上的活动,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身体,有些什么在发生。
第一件你将遭遇到的事情是呼吸的气息,呼吸自然的进进出出,这是当你开始修练时,将会注意到的最显而易见的真相。
你先由这里开始,你只是开始观察你的呼吸─-入息、出息、不要把它变成一种身体的运动,你不该调整你的呼吸或控制你的呼吸。有其它的技巧认为控制呼吸是有帮助的。但在这里你不该控制呼吸,而是只观察呼吸。如果它是深的,你就觉知─-它是深的。如果它是浅的,你就觉知-─它是浅的。如果它经过这个鼻孔,你就只是觉知-─经过这个鼻孔,或者经过那个鼻孔,或者经过两个鼻孔。
你正在发展你觉知,系念的能力,对于你自己心和身的真相的系念,当你进行-─当然,当你修练时会有许多困难。由于旧的习惯,心开始东飘西荡,但只要你耐心的继续修练─-很快的,你会了解到这个呼吸不只是一种身体的功能,它同时也和心有着关联。
你将注意到当你在观察你的呼吸时,过去的思绪可能出现,未来的思绪也可能出现,而因此你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性情绪,一些愤怒、仇恨、或恶意。而当你产生任何负面性情绪时,你立即会注意到你呼吸不再如此平稳,它已经变得有些粗重,有些快,而当负面情绪消失后,你会注意到呼吸又恢复正常。喔!所以呼吸不只是一种身体功能,它和心有着关联,也和心的杂染有着关联。
而当你继续修练,当到第四天时,全身布满了感觉,不管是热、冷、痒、刺痛、颤动、脉动、或是粗、重、轻。有些事情在全身发生着,某些生化或其它反应一直在发生,一些电磁或其它反应一直在发生着。
但是我们的心总是分散在表面的事物上,它不愿去观察我们内在的真相,因此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意识心并未觉察到它们。
现在这个技巧,帮助你愈来愈深入自己。你开始注意到全身的感觉。当课程进行到第六,七,八天时─-这要看个人的情况,并非所有人都如此─-有些学员将发现整个身体结构,不过是振动、振动、振动、心和身不过是一些振动、生、灭、生、灭。
这必须去亲身体验,而非只是接受,在智力上或虔信上接受,那不会有帮助。一个人必须体验它,而当一个人开始体验,他将了解,「瞧!没有坚实的东西,并没有任何地方有坚实的东西存在。」
然后一个人再深入去了解在心和身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人注意到眼根─-振动、振动。耳根─-振动、振动。鼻根─-振动、振动。舌根─-振动、振动。身根─-振动、振动。意根─-振动、振动。我们凭借着和外面接触的六个根门,不过是振动、振动。
而任何接触到这些根门的事物,也都是振动、振动。一个声音传过来,一个人注意到那是振动、振动。一个形象或颜色或光线和眼睛接触它是振动。一个气味和鼻子接触它是振动。一个滋味和舌头接触也是振动,某样东西碰到身体它是振动,一个念头,思绪和心接触也是振动振动,每一样事物不过是振动、振动。
好!一个声音和耳朵接触,一个振动和另一个振动接触,而因为这个接触,开始了一个新型态的振动,另一种型态的振动也开始了,就像你敲锣一样。不管你敲锣的那个部位,一个振动将从那个部位开始,但这个振动并不会局限在你敲的那个部位,整个锣都开始振动,所以当你听到声音或看到任何事物,或当你闻到味道,或当你品尝食物,或当你接触到任何东西,或当你想事情时,你整个身体结构会开始振动,振动存在于每一个地方。
心的一部份会说:「噢!有事情发生了,一个声音传来了,有些事情已经在耳门上发生。」之后心的另一部份会说:「什么事?一些话,什么话?骂人的话?或者赞美的话?」这是心的第二部份,它的职责是去认出并给予评价,「骂人的话,『喔!非常不好。』,赞美的话,『啊!太棒了。』」它已经对这些话给予评价。
接着心的第三部份开始运作,这些原本的感觉和振动,都是非常中性的,但当你给予它们评价,「这是骂人,很坏」。你会注意到所有这些振动都转变成非常不愉快,非常不愉快的振动。而当你给予评价说:「喔!这些话是赞美的话,啊!太棒了。」你将会发现这些振动变成非常愉快的振动。心的第三部份开始感受到这些振动─-愉快的、不愉快的、或中性的。
然后很快的,心的第四部份开始反应。假使是愉快的振动,它就开始以贪求来反应,假使是不愉快的振动,它就开始以瞋恨来反应。而这个过程一直持续的累积、累积─-继续、继续、继续一段很长的时间。因此有一段长时间使你不平衡,心失去了它的安详,失去了它的和谐。
假使你只是观察它,「噢!话只是话,振动只是振动。看!它正在升起、又正在消失、正在升起、又正在消失。」你试着保持你内心的冷静、安详,你试着保持你内心的平衡,你试着保持你内心的平等,不加反应。
而这就是你如何开始改变你内心的旧习性,了解心和身的整个过程,心和身的相互作用。以及由于不了解它,使得我们持续的累积我们的紧张和痛苦。而经由实际上和体验上的了解,我们摆脱了那使我们陷于如此痛苦的疯狂习惯性反应。
当然并非在这十天里,一个人便能改变他所有的旧习性,然而在这十天内,一个人开始窥探到发生在自己内在的事情。在这个我一直持续在说:我、我、我的、我的,心和身的结构内,发生了什么事?而如果不能在实际上或体验上了解它。瞧!一个人就会变成这个习惯性反应的奴隶,一个人已经变成它分分秒秒所创造和堆积的紧张,和痛苦的奴隶。
如果这一个旧习性开始改变,即使是一点一点,一个人就一点一点的摆脱了痛苦。而当这个旧习性改变得愈来愈多,一个人也发现自己也摆脱了愈来愈多的痛苦。如果这个旧习性得到完全的改变,那么一个人便全然的由痛苦中得到解脱。
这不过是一种心和身的科学,一种应用科学─-去了解心和身的过程与如何运作。不只是读一些有关的书籍,也不只是聆听一些开示。而是一种应用科学,你必须在你自身内的心身实验室里,去了解到底什么在发生。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心是如何被身所影响,而身又是如何的被心所影响,这种相互作用是如何进行的,这种互相往来和潜伏的流动,又是如何进行的。一些事情或其它事一直透过这整个结构在发生。去了解它,了解它,你就会开始摆脱那些使你非常痛苦的老旧习性。
这是一个摆脱普遍性痛苦的普遍方法,愤怒仇恨恶意激情或贪求的反应─-这是每一个人的习惯。这疯狂的习性,不限于基督徒、回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或是犹太教徒。它也不限于澳洲人、纽西兰人、英国人、苏俄人或者中国人,它是世界性的。
这种疾苦是世界性的。我们持续的以这些负面性的情绪来反应,以致我们一直陷于痛苦之中。这种疗法也是世界性的,这不是要你从原本的宗教团体转换到另一个宗教团体,这技巧和宗教团体无关。
就像你进一所学校,一所学院,你学到有关科学及应用科学的一些知识,而你不须要转换到别的宗教。同样的,你在学习有关于你的心和身的应用科学。经由你自身的体验,你正在了解它,你并不须要从一个宗教转换到另一个宗教。
这其中当然也牵涉到转换,你转换了自己。你把自己从痛苦中转换到快乐,从无知中转换到智慧,这类的转换是牵涉在内的,而任何人须要这种转换。
目前因为许多地方对于这种技巧并不熟悉,所以人们对它有些担心。到底在做什么?是不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仪式传入了本国?或是一种外来的教理,一种外来的信仰,一种外来的宗教,强加在我们的身上?
是一种纯粹的科学,当人们经历了它,他们便了解,它是一种纯粹的科学。我可预见将来,像你们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地区,都有学校和学院一样-─从人口最多的城市到人口稀少的乡村,到处都有学校,学院和医院。同样的,像这样的禅修中心分布到每个国家及全世界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因为人们须要它,他们须要某种方法,去了解他们自己的心和身。你也许读了许多心理学的书,想藉以了解心,但那无法帮助你。你也读了许多有关于你身体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的书籍,但也无法帮助你。然而当你体验到自己心和身的真相时,那才会开始帮助你,把你自己从使你痛苦以及伤人害己的负面情绪中拯救出来。而你学到了一种能使你享受到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和真正的快乐的技巧。
愿所有今天来聆听有关心和身的法的开示的在座各位,能在你的一生中,拨出十天的时间来体验它。也只有透过亲身体验,你才能知道它是什么。光只是谈论,不会有帮助。体验它,并不强迫任何人。只是为了你自身的好处,为了你自身的利益,为了你自身真正的快乐。
愿你们享有真正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祝你们真正的快乐,祝你们真正的安详,祝你们真正的和谐。
 
佛陀:和平的超级科学家
以下是葛印卡老师在五月佛诞日对联合国所做的演说,这是纪念佛陀的出生,开悟与涅盘的日子。2002年五月,葛印卡老师到北美洲教导正法,并在四个月期间在35个城市演说。

--------------------------------------------------------------------------------
可敬的法师们与爱好和平的朋友们: 我要感谢联合国与这次庆典的策划者,特别是缅甸与斯里兰卡的代表,让我有机会对可敬的各位演说。
看到目前世界的情况,不禁让人感到悲伤。人类已经成为人类自己的敌人,杀戮不是因为个人的仇恨,而是因为对方是属于不同的派系或族群,不同的人种或国家。如此残酷的杀死无辜的人,连无助的老弱妇孺也不放过;现代科技也助长了悲剧,达到了史上前所未有的残酷地步。因此,人类现在非常需要根本的改变,来保护人类免于受到这些源自于负面情绪的罪恶所伤害。
这个世界已经染上了仇恨、焦虑与恐惧的疾病,需要一位杰出的医生来治疗。佛陀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医生,伟大的和平快乐医生。他对于和平的教诲,在今日就如同2600年前一样有效,他在那时候转动了法轮。今日可能还更需要他的教诲。我们今天下午聚集在这里,向这位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致敬。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教诲是如何能够消除负面的情绪─也就是我们残酷暴力的根源,如何把负面情绪转变成正面的慈悲心。大多数时候,盲目的信仰以及对个人观点的执迷,产生负面的情绪,导致今日的人类悲剧。
我在我的家乡缅甸第一次学习内观课程时,首次接触到佛陀的教诲。我记得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给我一本小册子阅读。册子开头是佛陀对迦摩罗族人的一次开示。
佛陀说:不要因为以下的情况而接受任何道理:
·  只因为你听过许多次;
·  只因为你相信传统或前人;
·  只因为很多人都这么说;
·  只因为符合你读的经典;
·  只因为听起来很合理;
·  只因为符合你自己的信仰;
·  只因为你的老师如此宣扬,你的老师很有魅力,你非常崇拜他;
只有在你亲身体验与了解了这个道理,并发现这个道理是完满的,对个人或他人都有帮助,这时候,不仅要信仰它,而且要实践它。
这段讯息就像个磁铁。我是在不同的传统当中成长,我被教导接受经典与老师的教诲,不询问任何问题。当时我三十一岁,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佛陀言语。我读了之后感到非常兴奋。
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关于自由思想的首次宣言。我非常清楚明白,佛陀的教诲是容不下任何盲信。于是我决定以开放的心态来尝试内观,接受我所体验到的事实。我走在这条道路上,每一天的经验都让我相信,这条路是合理的,实际的,与科学的。不需要盲目地接受,也没有疑惑,因为佛陀教导我,只有在我体验之后,才能接受任何真理。我也发现这条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不分派别的。于是我非常有信心。
在十日内观课程结束后,我发现内观的教诲是完全以结果来定位的。对我在身体上,心理上,与心灵上都非常有帮助。因此,在第一次上完十日课程后,我就全心全意地接受了它,后来我就继续走上这条由佛陀所教导的道路。
十五年后,我得到老师的许可,开始到印度与全世界教导内观课程。成千上万的人,来自不同国家,属于不同教派,不同传统,都得到了同样的有益结果。内观吸引了来自各阶层的人,因为他们都发现内观是不分派别的,完全由结果来决定的。
教诲:
正法
佛陀传授的道路有以下的特性
1. Svakkhato-简单而且定义清楚,每个人都可以练习,不会有任何疑惑。
2. Sanditthiko-每一步都是根据当下的实相。没有想象,没有猜测,没有自我暗示或外来的暗示。
3. Akaliko-每一步都会在当下,在这一生带来完整的结果。这条路没有任何浪费。
4. Ehi-passiko-正法邀请你来亲自求证,亲身体验真理。
5.Opaneyyiko-这条道路是直的,每一步都越来越接近最终的目标,也就是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
6. Paccattamveditabbo vinnuhi'ti-能让来自任何族群的人,只要有理智,头脑够清楚,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之内体验到真理。
当我们继续走在这条道路上,接受佛陀的教诲,我们会越来越清楚,内观的教诲不是想要使人改变宗教信仰。
内观的教诲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可以提供所有人练习的。当我们阅读佛陀的话语,以及所有的批注,我们会很惊讶发现,在文献中几乎找不到「佛教」与「佛教徒」这样的字眼。佛陀自己从来没有用过这些字眼。他的信徒在数百年的时间中,也没有用过这些字眼。他把他的教诲称为法。他把他的信徒称为爱法者,寻法者,修法者,法师等等。印度文字中的佛教是Bauddha,这个字在巴利文找不到对等的字眼。
如果佛陀的教诲用「佛学」来代表,就会被局限在特定的团体中,但是法是无限的。法不是为了特定的团体或宗教,法是开放给所有人的。我们都知道「佛学」这个字眼现在被大众所接受。许多人使用这个字眼时,也知道这是指一个普遍存在的法。
八正道
让我们来了解佛陀的教诲是什么,也就是八正道。之所以为正道,因为走在上面的人都会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尊贵的人,心胸纯正的人。
八正道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戒,重点如下:
Sabba papassa akaranam 戒除所有不正当的行为─也就是所有在身体上或言语上,会伤害他人,或破坏他人平静和谐的行为。
第二部分是定,专注与全然的心,重点如下:
Kusalassa upasampada 以专注全然的心来表现出正当的行为
第三部分是慧,重点如下:
Sacittapariyodapanam 以洞见与洞察来净化内心
这三部分的练习就是过去诸佛的所有教诲,也是未来诸佛的所有教诲。因此被称为:
EtamBuddhana sasanam 所有诸佛的教诲
佛陀的实际教诲
所有的宗教都教导人要过着合乎道德的生活。这是所有灵修教导的本质与核心。然而,佛陀并不只想教导人们过着道德生活。他教导我们踏出重要的下一步:定,也就是控制自己的心。我们需要一个专注的对象。有很多专注的对象可以用来训练我们的心。佛陀自己就提出了许多对象,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自己的呼吸。他称此为观息─发展对于吸气与呼气的觉知。呼吸是所有人都有的,不分族群教派。没有人能反对练习觉知呼吸。谁能把呼吸划分为回教或印度教,基督教或犹太教,佛教或耆那教,锡克教或祅教,白种人或非洲人或亚洲人,男人或女人?
观息法就是要我们保持对于呼吸的觉知,在鼻孔以下,上嘴唇以上的范围。这是对于上嘴唇的单点专注─ uttarotthassa vemajjhappadese。当我们的心专注在这个小范围时,就会变得越来越敏锐。经过三天的练习,我们开始感觉到在这范围内的身体感受。然后,我们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练习,也就是慧。
我们观察全身的感受,从头顶到脚尖。在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到,感受与心的状态息息相关。我们会明白,当我们做出不完善的行为时,就会在心中产生一些不净的东西。在我们杀生之前,我们必须先在心中产生极大的仇恨。
在我们偷窃之前,必须先有贪念。在放纵于淫乱之前,必须先有极大的贪爱。
我们伤害他人,就一定也会伤害自己─Pubbe hanati attanam, paccha hanati so pare。负面情绪如愤怒、仇恨、贪婪、恶念、嫉妒、自大与恐惧,都会使人变得不快乐、悲伤与暴力。我们就会开始激动。当我们激动时,这种激动不会留在我们自己之内,而会开始传送到他人身上,我们就会开始伤害社会中的其它人。我们能够从自己的身心结构之内,明白这个自然的律法。
有些人也许在做不善的行为时,看起来很快乐,但是其实他们就像是燃烧的煤炭上覆盖着一层很厚的灰烬─bhasmacchannova pavako。由于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他们在里面燃烧,但是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无明─avijja, moha。
对佛陀而言,无明不是缺乏了信仰或哲学的知识。无明是缺乏了对自己内在状况的了解。我们不了解我们会痛苦,是因为这层无明的遮蔽。没有人希望痛苦,但是我们还是一直痛苦,因为我们还是一直在产生贪爱与憎恶;我们一直对感受起反应。当这层无明被移去后,我们开始看见自己的内在,于是就会明白:
「原来我是自己在制造痛苦,因为我对这些感受起了渴望。当感受是愉悦的时候,我就会产生贪爱,当感受是不愉悦的时候,我就会产生憎恶。这两种反应都会让我痛苦。现在我有了对策。当我了解了感受的无常本质,能够保持平等心,就不会再有渴望,不再有贪爱或憎恶。心的旧习性反应模式就会改变,我就会从痛苦解脱出来。」
这就是佛陀认为的慧。与任何哲学知识或宗教信仰都无关。这是关于一个人痛苦或快乐的真理,只要踏上了这条正道,任何人都能体验到。四圣道不是哲学上的教条,而是关于自身的实相,我们可以从自己身上印证。只有自己体验了之后,才能够成为真理,让我们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当我们开始观察感受时,我们就是进入了心的深处。
在心中产生的一切,都会伴随着感受─Vedana-samosarana sabbe dhamma。就算是心中产生最短暂的意念,也都会伴随着一个感受─Vedana-samosarana sankappavitakka。这就是佛陀的伟大发现。
佛陀的另一个伟大发现,是我们会对感受产生渴望。这是在佛陀之前,佛陀当时,或佛陀之后的其它老师都不知道的一个事实。佛陀之前与佛陀当时的老师都会教导人们不要对色相起反应,也就是感官的对象──眼睛看到的事物,鼻子闻到的气味,耳朵听到的声音等等。他们说,「当你的感官接触到了色相,不要起反应判断它们是好或坏;不要起反应对它们产生贪爱或憎恶。」这种教导已经存在。但是佛陀说,我们其实不是对这些对象起反应。他举出了黑牛与白牛用一条绳子系在一起的例子(一个代表感官,另一个代表感官的对象)。黑牛或白牛本身都不是束缚;绳子才是束缚。佛陀说渴望的绳子才是束缚,我们会对感受产生渴望(贪爱或憎恶)─vedana paccaya tanha。这就是佛陀的伟大发现。他由于这项发现而得到解脱。
有许多其它老师都说,我们不应该对感受的对象起反应。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解脱。有许多老师教导人们不要产生贪爱与憎恶。佛陀解释说,只要有无明,贪爱与憎恶就会一直存在。因此他教导我们要消除无明。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avijja。我们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情况。我们不知道贪爱与憎恶的真正原因。我们就是无明。我们要如何消除无明?我们要解决问题的根本,以处理感受来消除痛苦。
只要我们没有觉知到感受,我们就会继续与外在的事物对抗,心里想「这个好丑」或「这个好美」。我们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们以为黑牛或白牛就是束缚的原因。事实上,束缚是我们对于感受所产生的贪爱与憎恶。一个酗酒者以为他是成瘾于酒精。其实他是成瘾于他喝酒时的感受。当我们开始客观地观察感受时,我们就开始消除无明。我们了解了感受的无常本质,对于感受就会产生慧。
这是自然的律法。缘起法就是现象自然规律的律法。不管有没有佛陀,缘起法是永恒的。佛陀说:
「我从我的自身之内体验了自然的律法,缘起的律法;在我体验与瞭悟了这个律法之后,我要开始向其它人宣扬它、教导它、说明它、建立它。只有当我自己亲身洞见了它,我才能宣扬它。」
这就是这位超级科学家的大胆宣言。就像是不管有没有牛顿,地心引力的法则永远存在。牛顿发现了这个法则,对全世界加以说明。同样的,不管有没有伽利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事实也是存在的。
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让我们可以采取相反的两种途径。如果我们继续对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盲目地起反应,我们就会增加我们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习对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保持平等心,我们就开始改变最深层的习性模式,开始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感受就是问题的根源。只要我们忽略了根源,这棵毒树还是会再次成长,就算是砍断了树干也不行。佛陀说:
「就像树的树根仍然健在,虽然砍倒了这棵树,它还是会发芽只要潜在的贪爱没有根除,痛苦就会一再发芽生长。」
这位超级科学家发现,要彻底从心中的杂乱得到解脱,我们就必须处理心的根源。每一个人都必须斩断渴望的根。当整个树林都枯萎时,每一棵树必须获得滋养,除去根部的疾病,然后浇水,这样,整个树林才会再次欣欣向荣。同样的,如果要改善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改善自己才行。要社会更加祥和,每个人都必须变得祥和。个人才是关键。
要全世界变得和平,每一个国家或社会都必须变得和平。在这里,我想要引述佛陀对Vajjian republic of Licchavis 的一段重要开示。佛陀提出了以下的实际建议,让Licchavis 变得更为强大:
·  只要他们保持团结,定期聚会,他们就会更为强大。
·  只要他们定期聚会,一起完成职责,他们就会更为强大。
·  只要他们不要逾越了好政府的古老原则,以及他们的司法系统,他们就会更为强大。
·  只要他们能尊重长者,听取他们的言语,他们就会更为强大。
·  只要他们能保障妇女与孩童,他们就会更为强大。
·  只要他们能尊敬他们在国内与国外所信仰的对象,并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他们就会更为强大。
当时也有许多不同的教派,有自己的庙宇与崇拜的地方,有智慧让所有人都快乐与满足。他们不应该受到骚扰,这样会迫使他们变成国家的敌人。他们崇拜的庙宇应该受到适当的保障。只要统治者对于有智慧的人提供保障与支持,国家就会更为强大。
佛陀的智慧建议也适用于今日,维持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如果我们想要为世界带来和平,我们就不能忽视宗教的问题。
所有的政府都有责任保护人民免于受到外来的攻击,尽一切可能保障人民与领土的安全。完成了这个责任之后,也不能忘记,这些作法只能带来短暂的好处。善意与慈悲就足以消除任何教派的仇恨根源。在印度,美国与其它一些国家,曾经在监狱中举办过内观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内观如何改变罪犯。恐怖份子心中有恐怖主义的根源。我们已经看到一些顽劣的暴力犯罪份子,在监狱内观课程中得到了改变。愤怒,恐惧,报复与仇恨都开始瓦解,心中开始产生和平与慈悲。我们先让监狱管理人员学习内观,然后才对受刑人传授课程,带来了非常美好的结果。
在佛陀的教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座桥梁,连接不同的教派。佛陀教诲的三项基本部分─道德(戒)、心的专注(定)与心的净化(慧)─都是所有宗教与灵修的核心。戒定慧是所有宗教的共同准则。如果要过完善的生活,这三项基本准则是无法推翻的。佛陀教诲的重点就是要实行戒定慧,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正法。这是所有宗教的内在核心。但是我们没有强调核心,反而为了所有宗教都不太相同的外表而争吵不休。
历史证明了佛陀不分派别,宇宙共通的教诲,在任何地方或社会之中,从来没有与当地的传统文化发生冲突。佛陀的教诲反而像是糖融化在牛奶中,温和地滋养了当地社会。我们都知道当今的痛苦世界是多么需要和平与宁静的滋养。希望佛陀的教诲能为更多人带来和平与快乐,也使世界上更多国家得到和平与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愿一切众生平静。
愿一切众生得到解脱。
 
佛陀教导在发源国(印度)的复兴
这篇开示是葛印卡老师在印度内观总部 Dhamma Giri,对参加印度大佛塔动土典礼的台湾团体的演讲稿。

--------------------------------------------------------------------------------
尊贵的比丘、比丘尼、及各位朋友:
我们在此讨论、了解、并寻求如何将佛陀的教导带回到它的起源地-印度。佛陀的教导方法非常纯净,非常科学化,而且立即就能生效。我相信在印度将很容易被一般知识分子所接受。
过去28年的经验已证明,一旦人们修习这个方法得到很好的效果,就能接受这种教导。就如今天早上我告诉来自缅甸的团体:如果我们强调各社团、宗教之间的不同,将只会引起永不停止的辩论、讨论与争执。由于来自同一个种族,我了解这个国家(印度)人民的观念,像这一类的争辩将永远得不到结论。
印度是由很多社团、各种宗教、不同信仰的人所组成的国家,每一个人,每一个来自不同社会团体的人,对自己的传统、信仰、教条、礼拜仪式、哲理等,都有着极大的执着,如果我们指责他们的信仰、教条、礼拜仪式,他们也会不断的寻找我们的错处,这将造成永远无法停止的争吵。争吵、打架、专找他人的不对,这都不是佛陀处事的方法。他在一段开示清楚的解释:有一个人找佛陀争辩他的社团的信仰和哲理,佛非常智慧的说:「请不要谈我们的不同,而是来谈我们所共同了解及相信的—我们共有的情况。」然后他开始讲守戒(Sila)。怎么会有任何人反对过道德的生活呢?世界上每一个宗教都会接受人必须过着道德的生活,要守戒。道德的生活是:不做任何不好的行为,不以身体或语言伤害他人、干扰他人的安详及和谐。
人类是社会群居动物,必须与他人共同生存。如果在群居生活,他继续不断的干扰社会的平静及和谐,那他自身又如何能生活得平静呢?所有正直的宗教都会接受人应该过道德的生活。过道德的生活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最大的共同点,佛陀的教导也是开始于守戒—过道德的生活。
但佛陀是一位非常实际的老师,他不只是说教、讲道理,他同时也教人如何过道德的生活,如何去实践。所以他接下来教的,是正定(Samadhi)—做自己心念意识的主人。人必须学一种方法去主宰自己心念,成为自身心念的主人,而不是心念的奴隶。如果人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念,就会不断的破戒,做不正当的行为,纵使他在理性上清楚明白:「我不应该破戒,做不正当的行为。」但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念,所以还是继续的犯过。因此佛陀教导的第二步,就是正定,没有人会反对去学习控制自己心念意识的方法,怎么会有人反对呢?
很多种专注的对象可以用来帮助控制心念、集中心念,而这些集中心念的对象,都与宗教信仰有关;但是佛陀所教导的方法是专注于你自身的呼吸。任何人都可以用觉知观察自身的呼吸,来修习心念的集中。这与宗派无关。
假使你告诉一个人,他要重复的念「佛、佛、佛、… … 」来集中心念,他会说「为什么要念佛、佛?」「我要念罗摩、罗摩」,或是「我要念阿拉、阿拉」,或是「我要念上帝、上帝」,他们要用自己的神或女神,或是他们宗教创始人的名字,如此,正定就不可能是普遍共通的。
佛陀的时代,印度已经有很多的宗派,所以佛陀用来教导的方法是能够为任何人所接受及修习的。
如果集中心念方法的对象是呼吸,呼吸就是呼吸,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呼吸就是呼吸,它不是印度教徒的呼吸、佛教徒的呼吸、基督教徒的呼吸、回教徒的呼吸,呼吸就是呼吸,你只是去观察呼吸,每一个人都能观察呼吸而得到同样的效果。那么佛陀这种教导即是普遍共通,而能被所有的人接受。
你能控制心念并不表示你已经改变心念的习性,你只是压制住浮现在心念表层的不净之念,使他们无法在语言或身体上有所行动,如此而已。佛陀的教导则是更深一层,到最深的层次去清净心念。
如果某人只是想要清净心念的表层,他只要运用任何一种静坐方法就可以在心念的表层得到安祥、平静及清净;但是一位完全醒悟的人,就如佛陀,他不会只停留在清净心念意识的表层,而是去清净心念的整体,从表层一直到最深层。
在心念的深层,心念的源起处,不净早已存在,而不断制造产生不净之念的习性也已存在。只要这生起不净之念的习性存在,就会继续不断的造业,虽然心念的表层受意识不断的压制,但在心念的深层却不断的在反应、繁殖不净的业习。这个人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佛陀更进一步教导另外一种方法:如何去清净心念,整个心念,包括心念的最深层。为了这个目的,佛陀要你发展自己的智慧,用修习内观(Vipassana)去觉察真理、实际的真相,来开展你的智慧。
为了整个心念得以清净,他传授一种没有宗派之分,普遍共通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修习,而得到同样的效果。佛教导的方法是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心念结构、身体结构,及身心彼此作用的情况—不净如何生起、如何繁殖、如何压倒击败你,以及去除不净的方法。生起不净之念,如忿怒、仇恨、恶念、情欲、恐惧,生起任何不净之念,一定会使人烦恼痛苦,这是自然的法则。
佛陀领悟到在心念深处的实际情况:「看!当不净之念生起,这个人即成为不净之念的第一个受害者,马上感受到痛苦。」佛陀传授观察这实相的方法:「看,一个不净之念生起了,我因此非常痛苦。无论忿怒、恐惧、自我的执着,任何不净之念生起,内心一定痛苦。」佛陀传授给我们可以观察身体内在所发生的情况,当忿怒生起,身上立即会产生很强的颤动、发热、开始紧张,然后感到很痛苦。无知的是,当忿怒生起,变得很痛苦,却还不停的增加忿怒,繁殖忿怒-也就是一直在增加痛苦,繁殖痛苦-不停的伤害自己。
佛教授的方法是如实观察:当任何不净之念生起-忿怒、仇恨、情欲、任何的不净之念-必定在身体产生某些感受,这是自然的定律,只要你用平稳、平衡的心念去观察身上所生起的感受,而不起任何的习性反应,不去压制你的忿怒,也不去纵容忿怒,自然的,忿怒就会渐渐的灭去。
观察自己的心念,观察身上的感受,同时保持平稳、平衡,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智慧(Panna)和内观也都是普遍共通的。而且,这净化是从最深层,从根部去净化,改变行为的习性。这种方法怎么会有人反对呢?所以这三项-守戒、正定、智能,即是佛陀的基本教法,也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如果我们很适当的向人解释,他们一定能接受这种方法。如果他们修习,一定会接受。
无论是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徒、或是美国人、俄国人都没有不同,只要不断的生起不净之念,就会感到痛苦;如果停止制造痛苦,就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是一种普遍共通的疾病,就须要用普遍共通的药物来治疗,所以守戒、正定、智慧,也就是八圣道,正是佛陀教导的精髓。
只要我们专注在戒、定、慧,就不会有麻烦,不会有争执、辩论,不会有斗争,每个人都要过道德的生活,都要能主宰自己的心念,都要用智慧去净化心念。这些个道理是不可能有任何争论的。
从一个团体到另一个团体,从一种宗教到另一种宗教,都有不同的典礼、仪式;从一个社团到另一个社团,也可能有不同的哲学理论。这就是为什么佛对来找他争辩的人说:「让我们把这些不同放在一边,让我们来谈大家都不反对的守戒、正定、智慧。」这也是佛陀真正的教导。
我们不是来这里与他人争吵,如果我们用争吵、辩论来建立佛教的优越感,将没有人会接受佛陀的教导。如果我们限定这教法在守戒、正定、智慧的范围之内,则所有的争论都将不复存在。每一个人接受它,照它的方法修习,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奉行这种典礼、仪式,或是那种典礼、仪式,一旦生起不净之念-贪爱、厌恶、错觉、妄想等-他一定会很痛苦。同样的,一个人无论是执行这种典礼、仪式,或是那种典礼、仪式,但只要他修习守戒、正定、智慧,他就能去除不净之念,这个人就是个快乐的人,是个解脱的人。无论这个人称他自己是佛教徒,或是印度教徒,或是基督徒,或是回教徒,只要这个人生起不净之念,他一定会感到痛苦,任何称呼都帮不了忙。一个人继续称自己为佛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回教徒,而同时也修习守戒、正定、智慧,从不净中解脱出来,那么他就是一个解脱、快乐的人,不再痛苦烦恼。所以,最主要是强调佛陀教导的精髓,即是八圣道—戒、定、慧。
同样的,如果我们只是不停的谈论,不停的演讲,不停的开示,不停的写书,我不相信这些可以带人达到最终的目标,那只是可以给人启示、鼓舞。一定要实际的去修习、体验,才能得益,才会有效果。
一个人实际地观察自身的结构,身体结构的真相,他才会了解体验到无常、变化:「看!一直在变化、变化」,这不是哲理,而是实际的体验。所有的身心现象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生起、灭去、生起、灭去,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哲理,一定会引起很多的争辩。但这不是哲理,而是实相—实际的情况。你自己可以体验所有的身心都在不停的变化、变化。
当你在自己身心里面体验到这变化无常的实相,你也会同时领悟到「哦!苦,这就是苦」,当不舒适的感受生起,很明显的是痛苦;当舒适的感受生起,痛苦也与之俱来,因为这舒适的感受不会永远存在,它一定会灭去,当舒适的感受灭去,你会再度感到哀伤而变成非常痛苦,所以,苦也隐藏其中。
一个人不断的观察实相,不断的观察自身的实际情况,他就会领悟到「那里有我?」「那里有我的?」因为,如果是我的,那我一定能主宰它,但我一点都不能主宰它,一切都是生起、灭去、生起、灭去,无论我多么渴望能保持舒适的感受,也不能留住它,一定会灭去;无论我多么渴望去除不舒适的感受,它却偏不灭去,我一点都不能做主。所以,那里有我?那里有我的呢?这个无我的实相,透过亲身的体验,而显现得非常清楚,一切都是空性,没有恒常不变的实质,没有实质可以把握;一切都是空性,在经验的层次上会变得非常清楚。一个人不断的修习体验到变化、苦、无我、空性的真相,贪爱的习性会自动灭去,厌恶的习性会自动灭去,你所贪爱的都是不永久的,你所厌恶的也是不永久的,透过这样的修习,习性开始改变。佛陀的教导不是在玩智力的游戏,也不是在玩感情的、信仰的游戏,人必须去亲身体验,体验真正的实相。
任何人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自身内在的实相,结果将没有什么不同,不管他是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徒,或是中国人、印度人、美国人,都没有不同,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里。
一个人继续不断的生起贪爱、贪爱、贪爱、厌恨、厌恨,你不能说这是印度教徒的贪爱,这是回教徒的贪爱,这是佛教徒的贪爱,这是基督徒的贪爱。贪爱就是贪爱;一个人不停的生起厌恨、厌恨,没有所谓印度教徒的厌恨,回教徒的厌恨;当这些不净之念带来痛苦,你也不能说这是印度教徒的痛苦,或是回教徒的痛苦,这是自然的现象,自然的定律。这就是为什么来自不同社会团体,不同宗教,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们都可以很容易的走上这条道路。他们也正走上这条道路。
如果我们对某人说:「来,来,我会使你成为佛教徒,我会使你成为佛教徒。」这个人一定会跑掉,为什么要勉强他们成为佛教徒?重要的是要使他们成为正法的追随者,使他们懂得法、自然的法则:如何过好的生活,如法顺法的生活,远离贪爱,远离厌恨,能如此,每一个人都会开始走上「法」的道路。佛陀的教导是帮助人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种名号或那种称呼都没有什么不同。人间充满痛苦,任何人得到这科学化的方法,照着去修习,他们一定会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就是佛陀教法的宗旨。
我第一次见到我的老师,如果他对我说:「你是个傻瓜,才相信人有灵魂。那里有灵魂?根本没有灵魂,你还相信有神,你是个笨人,根本没有神。」那我就会说:「很好,再见!」我会马上跑开,不再听他讲任何话。我的老师从来不讲任何争论的话,他只是讲:「守戒,你会反对守戒,以及道德的生活吗?」「不,老师,我不反对守戒。」「正定,反对吗?」「不反对。」「智慧呢?」「不反对。」「好,就是这些,我就只教你这些。」所以我接受了他的教法。用这个方法修习,继续的修习,越来越深入,所有关于灵魂或神的问题都会自然的得到解答。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再没有疑问。
但如果我们不停的为彼此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典礼、仪式而辩论:「你的典礼、仪式是没有用的,我的典礼、仪式才是完美的。」我们将会一辈子不停的争吵,永远无法达成协议。佛陀的教法是这样的简单,这样的普遍共通的。
人间处处有悲苦,谁能否认这个事实?但是不修习的人会说:「那里有痛苦,我有这么多的钱财,我生活在如此奢华的环境中,那有什么痛苦?」但如果他向自身观察,他将发现:「哦!我的内心是多么的激动搅乱,有这么多的痛苦。」当你开始修习,这个真实的现象显得非常清楚—痛苦是存在的。
导致痛苦的原因,包括你开始渴求贪爱某些喜爱的事物,当你得不到,就不断的渴求、渴求;当你面对任何障碍即生起厌恶心。无论你是生起贪爱渴求,或是厌恶增恨,你都会痛苦。现在,透过亲身的体验,显现得很清楚:痛苦是存在的,贪爱、厌恶即是导致痛苦的原因。这就是你们现在所体验到的实相。非常简单,这是产生痛苦的起因,去除这造成痛苦的起因,痛苦就不会产生。所以,苦是可以被铲除的。佛陀教导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从贪求、厌恶中解脱出来,就是使你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这方法可以让所有的人接受,任何人开始观察自身的实相,都能接受这四个真理(四圣谛)。
所以,只要我们着重在真正修习佛陀所教的戒、定、慧实修的方法,不但这个国家(印度)可以接受,全世界都可以接受。每一个人都因为不净的心念而受苦,如果他们能得到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都愿意接受这方法;然而,如果我们把这方法变成一种宗教:「这是我们的宗教,你必须改信这个宗教,你才能得到解脱。」那就没有人会来,就没有人能得到佛陀教导的利益。佛陀的教导不只是为那些自称为佛教徒而教的,它是为了全人类,因为处处都有痛苦。
所以我们要用适当的方法来介绍佛陀的教导,即如佛所说:「我是医生,你是病人,你很痛苦。我给你治病的药,服用它,病就去除了。就是如此,我对其他的事都不感兴趣。」这样,人们就能开始接受佛陀的教法,而得到益处。佛陀有一段开示,说他是一个医生,正经过一座森林,遇到一位被毒箭射中的人,这个人已面临死亡。医生的责任是把毒箭拔出来,然后在伤口敷药,解救这个人。但是这个人疯狂的说:「不,不要拔除毒箭,我必须先知道这毒箭是谁造的?做这毒箭的人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是黑人还是白人?是属于那一个社团?」「哦!把这些事都放在一边吧!这些都无关紧要。现在你很痛苦,已将近死亡,我有救你的药,我要帮助你解除这毒箭的伤害。」这就是佛陀的方法—只是解除痛苦。
任何走在佛陀正法上的人,爱心、慈悲心是其根本;任何誓愿行菩萨道的人,爱心、慈悲心是其根本。我们要帮助他人,使他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仅此而已。
我们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的名号,我们的任务也不是去改变他们的典礼与仪式。我们的任务是:这里有个受苦的人,一个病人,我们有药,将这药给他们,使他们从病痛中解脱出来,仅此而已。
不歧视任何人,是菩萨的行为。病人就是病人,无论他是回教徒、基督徒、印度教徒、佛教徒,都没有不同,他是病人,我的任务就是帮助他去除病痛,对所有的病人都要有爱心、慈悲心。这个目标非常清楚,每一位发誓行菩萨道的人,必须去服务帮助他人,使他人得益,绝不是为自己。Bahujana-hitaya, bahujana-sukhaya,为他人的利益,为他人的好处,为他人的快乐,只是工作,只是服务,这是佛陀的教导。
佛陀的教导方法非常吸引我,我也非常欣赏我老师的教导方法,他说:「我只是帮助他人,我是在给予的一方,而不是在接受的一方,我不断的给,我不断的把我所有的好处给出去。」「哦!这就是佛陀美妙的方法,只是给,而不期待任何的回报。」有时候人们问我:「你有成千上百的内观学员,告诉我,有多少人转为佛教徒?」我回答:「一个也没有。」他们转成佛教徒与否,我并不感兴趣,我只是帮助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如此而已。
一个印度教徒可以终其一生称自己为印度教徒,一个回教徒可以终其一生称自己为回教徒,基督徒终其一生称自己为基督徒,我不会介意。只要他走在八圣道,修守戒、正定、智慧,只要他净化心念,那他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解脱的人。我很高兴看到这个人快乐,这是佛陀的精神,也应该是每一个佛陀追随者的精神。我的老师有一个很大的心愿:「我们得到这份印度传来的美妙珍宝,但目前的印度失去了这块珍宝,『法』非常贫乏,非常的贫乏。所以我必须到印度,回报这个恩惠。」这是行菩萨道的胸怀。「我要帮助印度人,因为我从那里得到这美妙的珍宝。」每一位因为佛陀的教导而得道的人,都必然会有同样的感受:「哦!我必须对这个国家回报这份恩惠,因为在印度这个国家,法因佛陀而兴起,我们也因此学到法,而得到帮助。」最好的感恩回报,就是把佛陀所教的正法-守戒、正定、智慧带回给印度人,如此而已。
感恩回报并不表示我们要使所有的人都称他们自己为佛教徒,无论他们称自己为佛教徒,或是印度教徒,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假使他们不修习守戒、正定、智慧,他们即得不到任何好处。重要的是,把佛陀纯净的教导带回到印度。
我们在此讨论将佛陀纯净的教导,在其源起国家(印度)的复兴,不是去复兴这个宗教,或那个宗教,佛陀的正法与宗教派别无关,若强调派别,则人们(印度人)不会接受。就像菩萨一样,其目的只是帮助人脱离苦海,没有别的。帮助人脱离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帮助他们修习守戒、正定、智慧,这就是全部,没有别的。这不只能帮助印度,也能帮助整个世界。当然,对印度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佛出生于印度,在此成佛,在此传法,并且传到世界各地,使人们受益。那些得到益处的人,对印度应该都有感恩回报之心,但法必须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这个国家(印度)有亿万人口,全世界有更多的人。这项传法的工作已进行了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所接触的人数,只如大海中一滴水,但这传法的工作已开始进行,愿这工作继续成长。我们需要更多更多的人,在法中成长,并且把法广传到世界各地,不只在印度,并且遍及全世界。
这项传法工作的宗旨,应该非常的清楚:为他人的好处,为他人的得益,为他人的快乐,不是为自己,完全为他人。一旦你起了念头,想要去转变人们信仰我们的宗教,归入我们的教派,那你就会开始数人头:「有这么多人已成为佛教徒了,现在这些佛教徒都会跟从我,我是佛教徒的领袖。」那你就在期望回报,这不是「法」。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人,自身也自然会受益,我们良好的品德、资粮(Parami)也因此增长,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受益。我们的目的只是帮助他人,帮助他人,用最好的方法去帮助他人。只有这样,「法」才能在这源起的国家再度复兴,也只有这样,「法」才能传播到全世界。只为了他人的好处,只为了他人的受益。
那些已舍弃家庭生活,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您有责任运用这个方法,使自身受益,这是当然的,然后也要使他人受益。世上有太多苦难的众生。您在法的正道上愈来愈成长,就愈能帮助更多更多的苦难众生。中国大陆这古老的国家有众多的人口,在那里有痛苦,他们需要您,他们需要法,纯净的法。只是奉行典礼、仪式是没有效用的,盲目的信仰也是没有效用的。如果他们能开始修习佛陀所教真正的法,毫无疑问,他们一定都能得益。
我们不是指责典礼或宗教仪式,它们是存在的。每一个团体,每一个宗教,都有他们自己的典礼、仪式,但佛陀的教导重点是修习守戒、正定与智慧。这项重点必需传播到世界各地。此地(印度)的困难是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佛陀的教导是戒定慧,他们连佛陀真正的生平事迹都不知道,所有的教导与事迹全都遗失了,所以,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佛陀是谁,他教的是什么:「请看!他所教的法,现在又再教授了,你来试试、来试试。」一个国家的人尊敬佛、信仰佛,就容易传法,只要运用适当的方去,教纯净的「法」,他们都很愿意接受。所以,我要求你们加强修习内观,使你们自身非常强壮,可以有效地服务他人,使他人当下即获得利益,得到效果。整个世界都在苦难中,因为语言的沟通,你们可以很有效的去帮助中国人。当一个人开始修习,可以很容易传给更多更多的人。
我们现在讨论如何在印度复兴佛陀的教导,然而,我却跟你们谈论如何在中国大陆复兴佛陀的教导,当然有其含意。当印度人看到:「哦!那些佛教国家的人,他们在做些什么呢?哦!他们有他们的仪式、典礼,我们也有我们的仪式、典礼,很好,非常好。」他们怎么会走上法的正道呢?但如果他们看到:「哦!那些人,他们修习内观得到这么多好处。哦!
太美妙了,让我也来试试。」你就开始影响印度人,也来修习内观。我希望每一位修内观的学员都成为好的榜样。当人看到这个修习者:「哦!太美妙了,他是修习内观的,她是修习内观的,他们过着如此美好的生活。」他们因此被法吸引,也开始修习内观。能如此,我们才能成为法的真正传播者。
愿你们都是佛陀真正的传讯者,愿你们都圆满执行菩萨道的誓愿。
愿众生快乐、安详、解脱。
Bhavatu Sabba Mangalam.
 
真实坚定的果实
葛印卡老师讲

--------------------------------------------------------------------------------
在刚开始传授正法的阶段,我年复一年不断地在印度各地指导内观课程。时间过得很快,就在这段期间,陆续成立 Dhamma Giri, Dhamma Thali 及 Dhamma Khetta 等禅修中心。
此时,来自西方的学员人数也不断激增,而且热切地邀请我到他们的国家传授正法。由于当时我的缅甸护照不准许我离开印度。虽然感到无助,但又能做什么呢?即使我向 Ne Win 将军请求,也无效。因此,我又联络了住在仰光的一位好友,U Thi Han,但过去这些年来,缅甸护照签发的政策不曾修订过。所以他建议我,就让一切都以法为依归吧,而且要对正法有坚定的信心(Dhamma adhitthana),唯有如此才能圆满。
看到内观已逐渐在印度这个原发源地生根了。现在该是实现我老师--乌巴庆(Sayagyi U Ba Khin)--另一项正法使命的时候了,那就是将正法传播到全世界。为了这个目的,我认为我应该到世界各地执行这项传播正法的使命。
除此之外,我发现到西方国家发生一种状况,已造成严重的混淆,使我更急切的想去那些地方传授这个由我的老师教导的纯净正法。有些美国学员,在印度参加了几次我指导的内观课程,由于过度热心,在修行技巧尚未完全成熟时,就在美国成立了内观中心。
由于这些学员在正法修持上仍相当薄弱,他们对内观的基础----戒律不够重视。其次,他们把正法传授当成职业、一种谋生工具,这是完全违背传授纯净正法的传统。此外,他们还将内观混杂其它修行技巧,而污染削弱了这个纯净的正法。知道这些现象后,我心中生起了强烈的念头,希望把这纯净的正法传播到西方国家。
尽管我与当时的缅甸总理交情很好,他也无法批准我出国。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放弃缅甸国籍,接受印度国籍,并申请印度护照。如此我才能到世界各地传授正法。
我的迟疑是有心理因素的。虽然印度确实是我的祖籍所在,也是正法的发源圣地。我也非常景仰这个国家。但缅甸毕竟是我的出生国。因此,我心中对缅甸有一种特别的敬意。
有一句很有名的梵文是这样说的:「礼敬自己的祖国远胜于礼敬上天。」(Janani Janmabhumisca Svargadadi Gariyasi) ,而我的祖国更是特别,她孕育过我两次:第一次是让我在这里从母亲的子宫中生出,第二次则是让我获得内观修持,挣脱无明的枷锁而重生。
所以,一方面有着无法放弃缅甸籍的情感压力,而另一方面又要实现老师传授正法的使命。
几天之后,我结束了心中的挣扎。最后决定接受朋友 U Thi Han 的建议,由内心真实坚定的信念生起如下的正思惟(Dhamma sankappo with the adhitthana of sacca kiriya):
「直到现在,我为法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私的奉献,完全是出于助人的单纯动机。也是为了实现我所尊敬的老师的愿望。愿我的老师能偿还这份源自印度正法的恩惠,也愿我能偿还老师传授正法给我的恩惠,我唯一的动机就是要为法服务。有了这样真实坚定的信念之后,我便将一切交给法来决定。如果法要我只在印度服务,那我就保留缅甸公民的身份;如果法要我将正法传授到世界各地,那么在印度传法十年之后,希望我能得到印度公民的身份。」
就在快要届满十周年时,我递出了申请印度公民的表格,当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如果法要我以印度公民的身份到世界各地去,法就会使它圆满达成。
我当时有这么一个念头:国家之间的地理界线有其政治与经济目的。但正法并不会受到任何地理界线的阻隔。我确定不是为了任何政治、商业或经济利益而改变国籍的。即使我成了印度公民,我也仍旧会在全世界各地继续为法服务。我的出生国缅甸及法的根源圣地印度都将同享这传法的荣耀。一个是法的发源国,而另一个是保存这个纯净正法的国家,愿两国都享有这份荣耀。
「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让世界各地痛苦的人们获得正法的好处与利益。我对祖国的爱与敬意,以及感恩之情,都不会因为改变国籍,而有所减弱。」
我向印度政府递出申请表格时,虽然满怀信心的认为很快就会取得公民身份。但经验告诉我,在弘法道路上任何重要的一步,都可能随时出现意外的障碍。这次的障碍是:我后来得到通知说,我的申请案件卡在印度的情报局。幸亏这次的障碍并没有持续太久。
其实数年前,我就已经知道情报局开始审慎调查有关我本人及我从事的活动。当时我在印度的亲戚,尤其是我的两个兄弟及一侄子都曾积极参与阿南达玛迦(Ananda Marga)的组织活动。
由于这个组织主张用暴力手段来牟取政权,因此受到当时印度政府的严密监视。在这段戒严时期,这两位兄弟都曾被关入监狱一段时日,所以印度政府自然怀疑我可能是打着内观名号,间接为阿南达玛迦组织工作。
我也知道印度情报局早已对我的内观活动做过非常详尽的调查,甚至还为了这件事派调查员与我面谈。有些调查官员甚至伪装参加十日课。有位高阶的官员在上完十日课后,曾向我表明他的身份。他告诉我,对我无私的奉献印象深刻,也亲眼目睹这个无宗派之分的修行方法是如何为他人带来利益。还向我透露,有几位年轻的调查员早已调查过了,也提出了报告,认为我的活动完全没有任何不轨的意图。他说如今亲自观察了这一切之后,他完全相信这是无瑕疵的活动,更不可能和阿南达玛迦组织有任何牵连。
但是一直到我提出公民申请时,才知道情报局还没结束对我的调查。或许是情报局的上级长官仍觉得有必要对我的活动继续监视吧。也或许是因为,我虽然已经完全退出商业活动,我的儿子们仍和一些信仰阿南达玛迦的亲戚做生意。这也许是他们想要再继续监视我几年的原因吧。
然而,尽管情况不乐观,我仍对我心中坚定的信念充满信心,并且深信在为法服务届满十周年时,我一定能取得印度公民身份与护照。到时候我就可以到其它国家弘法。
由于信心坚定,我早已答应西方学员所安排的十日内观课程:包括7月1日至11日在法国古荣(Guyon)、7月14日至24日在法国沙滩地(Plage)、7月26日至8月6日在加拿大蒙特娄,以及8月9日至8月20日及8月21日至9月1日在英国戈达明等。正因为这种坚定的信念,我答应了他们在西方安排的五场内观课程。
如果无法成行,第一场在法国古荣的课程问题最为严重。因为他们订下了昂贵的青年旅馆,也预先支付了所有租金。大部分登记参加十日课的都来自较高的社会阶层。其中有位是来自瑞士的外交官。总之,所有人都是好不容易事先安排了休假才能来上课的。如果届时无法如期上课,那么筹备人员也将面临很大的难题。
怎么办呢?障碍正法的力量已经生起了,就是要阻碍正法传播到全世界--先是缅甸因为严厉的政策考虑无法核准我的护照,然后是印度政府不给予我公民身份,我的申请案又卡在德里。一切似乎都无望了,唯一剩下的是来自心中对正法真实坚定的信念,我深深相信,正法的力量终将发挥助力。
7月1日于法国举行的第一场课程已一天一天的逼近了。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只剩一周的时间了。但黑暗的隧道口似乎仍看不到任何光明。
一切迹象都显示要及时取得印度公民身份已是不可能了,就算核准了,因为申请护照的手续繁琐,依旧无法及时拿到护照。虽然我知道取消在法国举行的首场课程会让我的学生非常失望,而且还得承担金钱的损失,但是看来真的得这么做了。更糟的是学生将对我失去信心,我曾对他们说过:「相信我,课程一定会如期举行的。」但现在该怎么办呢?就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之下,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消逝了。
我对正法的坚定信念依旧不变:「在印度为法服务届满十周年后,但愿我有机会到印度以外的地方继续传授正法。」 1979年6月22日那天正好届满十年。
接下来23、24、25及26日也都过去了,我的无助感也越来越强。或许法并不要我作为传法的工具:「好吧,将一切留给法来决定。随着法的愿力去发展吧。如果法要我留在印度服务,也只有这样了。」
有这种想法后,隔天--也就是6月27日--我接到了一通电话。一通让我惊喜万分的电话。有位政府官员打来通知说,我和我太太(Mrs. Ilaichi Goenka)的公民申请已核准下来了,要我们到孟买滨海法院(Esplanade Court of Bombay)的行政官办公室领取我们的公民证。我们第二天抵达后,很快地就拿到了公民证。
到世界各地传授正法的第一大难关虽然通过了,但还有护照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取得,我们仍无法及时赶赴法国的首场课程。
即使这样,我们也还无法申请护照。就算以最快速的程序办理,也得花上三、四个星期才能拿到护照。然而,在我心中仍未打算取消法国的课程。因为我已将一切留给法来决定。「让我们遵从法的愿力,法要怎么样就照办。」
当我们手上拿着公民证从行政官办公室出来时,我们的旅行社代表已等在门口了,手里拿着护照申请表,要我们当场填好表格给他。当时我们虽然很高兴取得公民身份,但依旧不敢确定法国的课程是否能如期举行。带着这份不确定回到了家中,又再度接获令人惊喜的电话。旅行社代表打电话告知,因为上级已指示尽速办理,所以我们隔天就可以拿到护照。
6月28日,我们拿到了护照,如今法国的两场课程已更有希望了。但我们还需要签证。而且在我们拿到护照时,法国大使馆已经下班了。
6月29日,时间只剩一天了,即使拿到法国签证,我们仍需要办理英国及加拿大签证,而且印度公民出国前还得办理许多繁琐的作业程序,怎么可能在一天之内全部完成呢?看看法是如何发挥力量的,所有已关闭的门都奇迹式的打开了。
就在6月29日这天快结束之前,我们取得了法国签证,并且完成了所有出国的必要程序。旅行社代表还告诉我们可以不需要英国及加拿大签证,因为我们已是大英国协的公民了。就算他们要求签证的话,也可在他们驻巴黎的大使馆办理。
因此我们可以在孟买搭乘6月29日晚上的班机。30日抵达巴黎。到了那里,我们搭车直奔古荣,7月1日的课程就如期举行了。
之后,所有的课程都非常顺利圆满。我们也带着非常满足,以及对法的感恩之情回到印度。
经过了这些美妙的事件后,我对法的信念更为坚定,也相信我只是为法服务的媒介--所有的一切都是法在运输。法必须挑选媒介来完成工作。
当我们得知儿子(Murari)及媳妇(Vatsala)曾经和 Hari 先生(Vatsala的父亲)的舅舅穆拉卡先生(Mr. Radhe Shyam Murarka)提起我们面临的困境时,才了解我们为何在层层障碍下,最后却能及时出国。这个谜团终于解开了。
穆拉卡先生(Murarka)答应 Murari 和 Vatsala 他将尽力协助我。我知道穆拉卡先生(Murarka)是国会党中的重要人士,曾任国会议员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因为他本身的专业背景,一再被选为公共帐目委员会主席。同时,他也是当时印度总理德赛(Shri Morarji Desai)的好友。
尽管有这些因素,由于深知印度政府机制的作业缓慢,我对他能帮得上多少忙是没什么信心的。总之,他立刻到德里会见德赛总理,并且向他说明了我们这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
德赛很快就从内政部调来档案,也看到情报局在档案上所做的批示,指出在核准公民申请之前,他们仍想再做进一步的调查。在这种情况下,德赛总理也无能为力了。
穆拉卡先生(Murarka)听到他如此表示之后,对他说:「你的情报局还要搜集这个人的什么资料呢?你以为我在没有调查清楚这个家族之前,会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吗?」总理听了之后哑口无声,当下立刻同意给予协助,而且指示要及时完成我出国的所有作业程序。
法的作用是如此的奥妙!法又是如何利用不同的人做为媒介来达成不同的目的!
法在我的媳妇 Vatsala 与我儿子 Murari 的心中生起,他们去见了穆拉卡先生(Murarkaji)。而穆拉卡先生也受到法的鼓舞,所以他去见了德赛总理。德赛先生也生起了法的智慧,才实现我对正法坚定的信念。
这三位 Muraris 家人达成这项为法服务的任务,而使世界各地的人都能获得利益。纯净正法的恒河已透过内观而流向全世界了。
成千上万人亲身体验了法的利益。虽然我的儿子 Murari 和媳妇都已经学了内观,但我更希望穆拉卡先生和德赛总理也能接受到法的布施,而从生死轮回之中解脱。可惜他们俩人都已经不在了。
我仅能将我最诚挚的慈悲观送给他们。愿他们俩人分享我在世界各地传授正法的功德。愿他们两位都能快乐、愿他俩都能安详、愿他俩都能解脱。
 
新生命四十年
『新生命四十年』最初于一九九五年秋季会讯中以印度文刊出,记载葛印卡老师学习内观法门四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以下文章是自原文翻译和编辑而成。

--------------------------------------------------------------------------------
一九五五年九月的最初十天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日子,在慈悲的在家者乌巴庆尊者的座下,我学会了一种纯正的艺术,来观照内在的真理。那真是无比的幸运,大概是累世种下的善业成熟了吧。我从未梦想过如此神圣时刻的到来,新生命就这样展开。
我生于此时的三十二年前,而现在却真正的再次出生!这第二次的诞生对我而言非常珍贵。就像幼鸟初生时被蛋壳包围,我也在深邃无明的黑暗笼罩下出生。鸟儿破壳而出迎向光明的再生,才是它真正的诞生。我就像小鸟破出蛋壳后对着阳光眨眼,惊讶地初次穿越愚昧的黑暗,看到了悟明的曙光。真的,愚昧的黑暗比在幽暗的蛋壳或子宫里,还要漆黑。
以前我虽未曾觉察内在的真理,但在那十天里却如此真实地体验到。这个终将消逝的身体向来是如此坚固粗重,如今它的分子却一个个在震颤中苏醒。然而更了不起的是,我发现了一个简单又科学的方法来去除心中的种种不净。了解身与心的真正关系后,那些根深蒂固的不净所产生的羁绊就开始瓦解。以前所曾读到或听到禅修的宝贵阶段,现在我都真实地经历着,我的内心里充满了对老师乌巴庆尊者感激。
回家后,虽然作息忙碌,我还是每天早晚继续修习内观,从未间断。这样的修习使我的生命有根本的改变,也更加深对老师的感恩。
内观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份,那颗曾经受激动、忿怒、自我之火燃烧的心,现在体验到难得的精神安祥与平静。曾经因为家务、生意、和社会责任的压力而苦恼,如今我的心中却充满了快乐与健康。内观并未使我远离世间的责任,它使我有更新的活力,能冷静地完成这些俗务,我的工作能力也因此而提升。
过去多年我曾深读经典,并全心沉浸于宗教修习,向家族所供奉的神祇热切祈祷,然而内心根深的不净却依然存在。现在因为这简单而自然的静坐过程,污染的力量已经开始减弱,我的心确实充满着感谢。
自孩提时,我便信仰家族的神祇。虽然人们教我佛陀是毗湿奴神的第九次,也是最进化的转世,但他的教导被绘上神迹的色彩;并被认为不适合真正的信徒。这些信仰成为我参加第一次内观课程的障碍,令我犹豫再三。
但我也曾听说佛陀非常慈悲。小时候听过故事,他表弟提婆达多射伤一只天鹅后,年轻的希达多是如何慈悲地拯救它。我也观察到缅甸人是如此朴实,正直与诚实,心中因此产生一个疑问:如果佛陀的教导是错误的,这些可敬的人们怎么会成为他的信徒?
更令我疑惑的是那些自孩提时代就有的盲目信仰。其中有些是得自一位叔父,他在父亲的公司担任很高的职位,比我年长许多,是位通梵文的学者。他经典读得很广泛,在争论中他最常用的护身符就是「经典上是这样说」。每天他会花上四到五小时祈祷和礼拜,沐浴在宗教典礼与仪式中。他每天的唱颂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小时候这些唱颂激励着我背诵重要的经典章句,在这一点上我很感谢叔父。我很喜欢早课的唱颂;日后那些字句也常在心中回响。整个家族对毗湿奴、克里希那和湿婆诸神信得很虔诚,而这些颂唱更加深了我这承袭来的信仰。
叔父是极端严肃的人,虽然他不反对佛陀本人,却强烈地反对他的教导。另一方面,我也时常与祖父一起到曼达垒有名的大牟尼寺,在那里感觉非常的宁静。叔父经常对我说『老人家已经衰老了,你还年轻,应该避免走上错误的道路。』但是祖父过世后我还是继续到寺里,佛陀寺庙的安详与洁净吸引着我,那时我并不知道何谓静坐,但每当身处大牟尼寺时,内心就感到非常平静。
与乌巴庆尊者详谈后,我终于参加内观的课程。他的解说带着深深的慈悲与祝福,让我明白这个静坐修习是多么的完美。在第一次课程中我了解到,多少世纪以来,悖离佛陀教诲的教条宣传是如何偏差,如何误导着人们。
我现在清楚地明白:能够把这颗散乱无序的心带入专一的境界,这种建立于宇宙真理的修行怎么会有错?依据亲身体验所得的智能和知识,来发展自心,让它不用再依赖别人的经验,这又会有什么不对?学习净化心灵,去除杂念,过崭新的生活,让心中充满慈、悲、喜、舍会有什么不对?自孩童时,我便读过听过这些微妙体验是多么的重要。如今则觉得:如果有人教导从实修上亲自体验真理,而这个真理一向只囿于空洞的言论层次,这种教诲怎么会是不实、迷妄、或幻术?我发现内观法门毫无瑕疵。
于是我决定阅读佛经,心想也许会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然而真正深入经典时,我却更清楚地察觉正法的崇高与纯净,不管对什么人都是有益的。
那段期间我经常到印度造访灵修中心,谒见不同的宗教领袖,想要确知我是否走错路,是否被幻相所迷惑?我也设法探究,如果内观不是正确的修行法,我的进步为何会远超于所学的?经由这些探究,我确信印度自散失了佛佗的崇高教诲以来,便处于心灵贫脊的状态。
印度的邻国缅甸真是幸运,他们以最原始纯净的风貌保存了无价的珍宝:不仅是内观法门,还保存了我们不智的印度祖先们所失落的原始佛典。我明白错误讯息是如何地传遍印度,导至人们只称扬佛陀,却诋毁他的教导。当我了解高级知识分子是如何受欺瞒,使得国家古老、永久、无价的宝藏遗失后,我感到悲伤与惶恐。该是整个国家醒悟的时候了。
那时除了每天的练习外,每个礼拜天早晨七点我会固定到乌巴庆尊者仰光的道场参加集体静坐,而且每年也至少参加一次的十日课程,以便进入更深的观慧(实证的智慧),有时还进行更长期密集的修行。渐渐地我明了人类存在的真正目的,也更加体验到身心层面的实相,以及「无常」、「苦」、「无我」的宇宙共通特性。真理在我面前,就好像手中的苹果一样清清楚楚。
第一次课程中,我很自然而毫不费力地体验到完全消融的境界,这让我产生不实的幻觉,以为这是真正永恒、绝对的现象。然而事实上,这种消融感只不过是身心的觉受,仍然属于无常(升起,消失)的范围内。
尔后,当我经历更微妙的实相和伴随而来的深层清净喜乐时,我了解到时时保持更高度警觉的重要性。这样才能避免执着于这种细微却仍属虚幻的经验之中,因为它仍然是身心的现象。修行者应该要分清这喜乐的境界,是微妙的感官觉受,还是完全超越感官层次的一种体验。超越感官的体验是指所有的感官不再作用;如果感官还在运作,那就仍在身心的范围里。在这奥妙的领域中,我以深刻的觉知来体验不断升起与消灭的现象。如果不能觉知无常,这种喜乐的体验会令我陷入有「我,我的」及「常,永恒,绝对的灵魂」的幻思。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对这种经验的本质实相,保持全然的觉知。
随着练习时时保持觉知,并亲身经验迈向解脱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所有的疑惑逐渐化解了。在每个步骤里,净化与法益都一一现身。我的心自然地充满了对佛陀的感激,感谢他历经千辛万苦后再次发现失传已久的内观法门,这个唯一能使心灵净化并完全解脱的方法。佛陀不只为自己找到了方法解脱,也无限慈悲地将之与众生分享。
对印度及缅甸一代代师生承袭不绝的传统,我由衷地感恩;他们的传承让这伟大的知识得以最原始纯净的风貌保留下来。我也感谢乌巴庆尊者以如此的慈悲教导我内观法门,并在正法的理论与实修上,给予我扎实的训练。
我回顾四十年来在内观道上的新生命,内心涌上无限满足与喜乐。四十年间,人世发生过多少波折,有过多少春秋,多少潮起潮落;但日日内观的修持,始终能助我在面临任何境况下,保持一颗平等心。
我的生命是充实的,从老师广博的慈悲里,我得到无比的资粮,迄今都还在受益!正法这帖使人充满力量的药,让我更有信心地前进,不但让我深切受益,也帮助了许多人。每当想到这里,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更再次激荡于胸中。
靠着极其慈悲的佛陀,正法的河流在二十五世纪前就肇始了。但愿它能因我深深敬仰的乌巴庆尊者的努力,再度在现代世界中涌现。愿它能使所有受困的人,所有疲惫饥渴的人,所有痛苦烦恼的人得解脱。愿它能造福一切众生,提升所有的生命─我由衷地祝福着。


热门标签: 葛印卡 南传禅修

禅修资料

热门信息

热门标签